一、脑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出血死亡1例(论文文献综述)
熊自超[1](2021)在《赣州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SWOT法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神经外科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Intracranial infection,ICI)现状及临床分布,确定ICI危险因素,根据ICI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追踪、观察并评价干预效果,为降低ICI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赣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就其术后ICI发生率和季节、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原菌、耐药性等临床分布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ICI影响因素,通过态势分析法(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WOT)制定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并应用于试验组(2020年7~12月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2019年7~12月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ICI发生率。结果:(1)2015~2019年CVD病区开颅手术患者共2597例,ICI发生率为6.47%;ICI发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6.85%下降至2018年的6.12%,后上升至2019年的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五年间ICI发生率春季4.27%、夏季9.81%、秋季6.79%、冬季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ICI平均发病时间为(10.23±2.19)d,术后8~14 d的ICI构成比最高38.10%,其次术后3~7 d为32.73%。(4)五年间不同性别IC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IC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5~44岁患者ICI发生率最低4.17%,≥60岁患者ICI发生率最高8.91%。(5)168例ICI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占61.73%,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G+)占35.80%;G-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主,G+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为主。(6)AB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仅对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50%;PA对亚胺培南及氨曲南的敏感率<30%。SA及SE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仅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SA对克林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43.75%,SE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50%。(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等级、术前住院天数≥7 d、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术前刀片刮除备皮、手术时间≥4 h、术后留置引流管及术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漏为开颅术后ICI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试验组ICI发生率3.20%,对照组ICI发生率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VD病区开颅术后ICI发生率较高。(2)ICI发生率夏季最高,其次秋季,冬春季较低。(3)ICI平均发病时间为(10.23±2.19)d,主要为开颅术后3~14 d。(4)不同性别之间ICI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但不同年龄组ICI发生率有显着差异。(5)ICI病原菌以AB和PA等G-为主,其次为SA和SE等G+。(6)ICI主要病原菌AB、PA、SA和SE耐药性严重,AB仅对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较为敏感,PA对亚胺培南及氨曲南较为不敏感,SA及SE仅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100%敏感。(7)术后ICI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等级、术前住院天数≥7 d、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术前刀片刮除备皮、手术时间≥4 h、术后留置引流管及术后CSF漏。(8)根据术后ICI影响因素,采用SWOT法制定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ICI发生率。
李东峰,周国平,周文科,付丽萍,周详[2](2020)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NSE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为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和三亚市中医院住院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233例,比较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NSE、PCT和CRP,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资料,归纳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58%,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株,革兰阳性菌4株。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01);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PCT和CRP分别为(11.70±3.57)μg/L、(0.70±0.11)ng/ml和(8.56±2.16)ng/ml及(10.65±3.67)μg/L、(0.91±0.27)ng/ml和(8.67±2.34)ng/ml均高于无感染患者(P<0.001)。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中应精准操作,避免发生蛛网膜损伤,减少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进而引发感染,可通过检测血清及脑脊液NSE、PCT和CRP水平及早发现术后感染、及时诊断处理以获良好预后。
宫玉敏[3](2020)在《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调查垂体瘤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现状,探讨该人群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因医院感染所致的经济负担。为医务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感染防控政策、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垂体瘤手术病人(共计565例)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调查表》和《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经济负担调查表》用于病人资料收集。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现状、危险因素和导致的经济负担。研究采用 SPSS24.0(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version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率和构成比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2)经济负担评价:用倾向评分加权法计算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负担,不同部位医院感染产生的经济负担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1:1匹配,再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垂体瘤手术病人565例,其中男性266例(47.08%),女性299 例(52.92%),平均年龄 50.17±12.57 岁。2.研究人群中共发生医院感染56例,感染62例次,医院感染率9.91%,医院感染例次率10.97%。感染部位:手术部位感染23例(构成比41.07%),肺部感染14例(构成比25.00%)、泌尿道感染5例(构成比8.93%)、上呼吸道感染9例(构成比16.07%)、多部位感染5例(构成比8.93%)。3.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21株。革兰阳性菌共9株(占42.86%),革兰阴性菌]0株(占47.62%),真菌2株(占9.52%)。4.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垂体瘤手术病人的6个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脑脊液鼻漏、肿瘤直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腰椎穿刺次数和术后第一日体温。5.医院感染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是61658.84元,非感染病人为40956.77元,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为20702.07元,其中西药费负担最高(9087.43元);医院感染的间接经济负担为3024.30元;因医院感染延长住院天数7.5天。结论垂体瘤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脑脊液鼻漏、肿瘤直径、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时间、腰椎穿刺次数和术后第一日体温是该人群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较高,不同部位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有所差别。
王萍,傅洁洁,盛庆瑜,吴樱英[4](2020)在《“工作坊”模式在脑垂体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工作坊"模式在脑垂体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脑外科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工作坊"模式康复训练。观察干预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干预3个月时,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估患者应对方式变化,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随着干预时间推移呈现上升态势,较对照组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面对维度评分随着干预时间推移呈现上升态势,回避、屈服维度评分随着干预时间推移呈现下降态势,较对照组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简表中一般健康状态、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评分随着干预时间推移呈现上升态势,较对照组明显,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工作坊"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垂体瘤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病情。
徐兆威[5](2020)在《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垂体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以肿瘤占位效应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产生的症状为主,除泌乳素型腺瘤外,其他类型的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颅内感染是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可造成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成为神经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神经外科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对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帮助,以期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9年12月230例在我科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记录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肿瘤大小及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相关因素与颅内感染的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0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16例,感染率为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120ml、脑脊液漏、糖尿病、BMI及手术时间≥4h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示:本研究发现肿瘤的体积、患者的体质指数、手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脑脊液漏是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单因素分析发现,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体质指数、垂体瘤的体积、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及术中的出血量等因素与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风险有关。2、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肿瘤体积、患者的体质指数、手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脑脊液漏是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围手术期对上述危险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可降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曾彦超[6](2018)在《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针对感染特点及易感因素提出感染防控措施,以减少SSI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查阅文献,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临床特点,提取出SSI相关的研究因素,制作信息采集表格。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2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以及麦迪斯顿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的信息如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SSI情况等录入excel表格,经过整理分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580例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中有60例发生SSI,感染率为10.34%,其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例(包括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感染率1.72%,颅内感染51例(即器官/腔隙感染),感染率8.79%,有1例同时发生了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留置脑室引流管、手术时间≥4h、术前住院时间≥7d、术中出血量≥400ml、再次手术、输血、幕下肿瘤经后颅窝入路、手术切口类型是SSI的潜在危险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手术、术前住院日≥7d、术中出血量≥400ml,手术持续时间≥4h、留置脑室引流管、幕下肿瘤经后颅窝入路手术是神经外科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两种不同洁净度级别(Ⅰ级和Ⅱ级)的手术间对神经外科SSI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神经外科SSI发生率高,主要以颅内感染为主。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医务人员应加强防控措施并积极应对,同时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神经外科SSI监测部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的减少SSI的发生,并将SSI对患者的影响降至最低。2.影响神经外科SSI的因素较多,其中急诊手术、术中出血量≥400m、手术持续时间≥4h、术前住院日≥7d、留置脑室引流管、幕下肿瘤经后颅窝入路这6大因素是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手术团队及各学科的密切配合,加强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加强对急诊手术的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同时应严格术中无菌操作,减少出血;谨慎留置脑室引流管,对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患者应加强术后护理并争取尽早拔除脑室引流管,以减少SSI的发生。3.两种不同洁净度级别(Ⅰ级和Ⅱ级)的手术间对神经外科颅脑手术SSI无直接相关性。
杨有娟,关洁华,伍玲玲[7](2018)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的优势并提出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垂体瘤病例资料,分鼻腔免填塞组和鼻腔填塞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对其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鼻腔免填塞组在术后头痛、术后鼻中隔偏曲、鼻塞、鼻胀痛和住院时间均优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感染、视力视野改善、脑脊液漏、鼻腔出血、尿崩等方面,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鼻腔免填塞可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缩短住院时间,但术后护理观察重点是脑脊液漏、视力改善、视野改善、鼻腔出血、术后尿量。
李丹[8](2015)在《中国北方地区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60例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预后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所有目标患者中:(1)男性101例,女性59例,男:女﹦1.7:1,发病年龄60~92岁,平均(70.11±7.56)岁,年龄<70岁占50.6%,病程0~17年,平均(2.88±2.75)年。(2)共患病:135例合并有其他疾病,平均合并疾病(2.06±1.09)个,其中合并高血压病84例(52.5%),心脏病56例(35.0%),糖尿病33例(20.6%),高血脂23例(14.4%),其他比较常见的合并症为肿瘤、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等。(3)影像学表现:13例门诊患者就诊时未携带影像学资料,所有住院患者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行头颅MRI检查92例,异常88例,单发或多发腔隙性脑梗死49例、脑软化灶33例、脑萎缩38例、颅内缺血灶29例、脑白质疏松27例、急性脑梗死22例,其余为颅内占位、炎症等。余55例行头颅CT检查,结果均异常,主要表现脑梗死、脑萎缩、脑软化灶、脑白质疏松、脑出血等;(4)脑电图:所有患者中行脑电检查119例,异常103例,背景和节律异常32例(26.9%),发作间期检测到散在或阵发性尖波、棘波、尖慢、棘慢综合波68例(57.1%),检测到临床/脑电发作23例(19.3%),持续状态7例(5.9%),弥漫或局限性θ/δ波活动43例(36.1%)。(5)血药浓度及其他辅助检查:29例行单种或多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检测,应用小剂量者22例,达到有效血药浓度18例,应用正常剂量12例,达到有效血药浓度8例。113例住院患者均行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离子及心电检查,其中肝功异常43例,肾功异常15例,血常规异常55例,离子异常36例,心电异常35例。(6)病因:139例有明确病因,脑血管病77例,颅内感染13例,颅内肿瘤13例,脑外伤11例,其余主要为脑萎缩、脑变性病、非酮症性糖尿病、缺氧性脑病等。病因不明确的21例患者中有10例仅影像学显示腔隙性脑梗死,临床上无相应的症状与体征。(7)发作类型:所有患者中部分性发作95例,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2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1例,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38例;全面性发作45例,癫痫持续状态20例(惊厥持续状态17例,非惊厥持续状态3例)。(8)治疗:就诊或住院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138例,其中单药112例,主要为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丙戊酸、拉莫三嗪等,联合用药26例。(9)预后:所有患者中接受随访者138例,失访20例。经随访误诊2例,1例为癔症,1例为心源性晕厥。规律应用抗癫痫药101例,长期单药治疗的77例患者中,应用小剂量64例(83.12%),有效60例(93.75%),应用正常剂量13例(16.88%),有效10例(76.92%),单药治疗总有效70例(90.91%);联合药物治疗24例,有效18例。结论:老年人癫痫以男性多见,大多为症状性癫痫,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病因,部分性发作为其主要发作类型,老年人癫痫的脑电图检查阳性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好,以单药小剂量治疗为主。
龚瑾,蔡梅钦,李文胜,石德金,王辉,秦峰,郭英[9](2012)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垂体瘤经蝶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16例)和传统治疗(12例,1例因无法自行停止改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未列入统计学分析),对两者疗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传统治疗患者脑脊液漏初步停止时间[(3.5±1.9)d]、脑脊液漏最终停止时间[(5.7±3.2)d]显着长于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患者[分别为(1.1±0.3)、(3.2±1.7)d](P<0.01),传统治疗中脑脊液漏程度分级2~3级患者脑脊液漏初步停止时间[(5.2±1.1)d]、脑脊液漏最终停止时间[(8.4±2.3)d]显着长于腰大池持续外引流中相同脑脊液漏程度分级患者[分别为(1.2±0.4)、(3.8±1.4)d](P<0.01)。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无脑脊液漏复发,无颅内感染,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应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可明显缩短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谭国林,贺广湘,陈江波,李和清,蒋明,刘国辉[10](2011)在《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后-蝶窦入路切除累及鞍外的鞍区肿瘤》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扩大手术入路切除侵犯鞍外的鞍区肿瘤的临床经验,并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方法选择侵犯鞍外的鞍区肿瘤13例,在鼻内镜下经鼻腔切除鼻中隔后端,进入蝶窦,再磨去鞍底及周围骨质,进入鞍区及鞍外,行肿瘤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例患者中垂体腺瘤8例,颅咽管瘤4例,脑膜瘤1例;8例肿瘤完全切除(61.5%),4例部分切除(30.7%),1例死亡。术后发生的主要并发症有尿崩症、脑脊液鼻漏、脑膜炎、下丘脑衰竭等。结论侵犯鞍外的鞍区肿瘤可以经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但具有一定风险,需要谨慎选择。
二、脑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出血死亡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出血死亡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赣州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SWOT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开颅术后ICI研究现状 |
1.1.1 国外开颅术后ICI现状 |
1.1.2 国内开颅术后ICI现状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方法 |
2.3.1 诊断标准 |
2.3.1.1 CVD诊断标准 |
2.3.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
2.3.1.3 糖尿病诊断标准 |
2.3.1.4 ICI诊断标准 |
2.3.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
2.3.3 术后ICI目标性监测 |
2.3.4 术后ICI调查 |
2.3.5 观察指标 |
2.3.6 干预措施 |
2.3.6.1 内因分析 |
2.3.6.2 外因分析 |
2.3.6.3 策略分析 |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开颅术后ICI时间分布 |
3.1.1 各年度及平均ICI发生率 |
3.1.2 各季节ICI发生率 |
3.1.3 术后ICI发病时间分布 |
3.2 开颅术后ICI人群分布 |
3.2.1 术后ICI性别分布 |
3.2.2 术后ICI年龄分布 |
3.3 开颅术后ICI病原学特征 |
3.3.1 病原菌分布 |
3.3.2 主要G-药敏结果 |
3.3.3 主要G+药敏结果 |
3.4 开颅术后ICI危险因素分析 |
3.4.1 开颅术后ICI单因素分析 |
3.4.2 开颅术后IC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5 干预情况 |
3.5.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
3.5.2 两组患者术后ICI发生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开颅术后ICI发生率 |
4.2 开颅术后ICI临床分布 |
4.2.1 季节性 |
4.2.2 发病时间 |
4.2.3 性别 |
4.2.4 年龄 |
4.2.5 病原学 |
4.3 开颅术后ICI危险因素 |
4.3.1 年龄≥60岁 |
4.3.2 合并糖尿病 |
4.3.3 术前住院天数≥7 d |
4.3.4 术前刀片刮除备皮 |
4.3.5 手术等级 |
4.3.6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不合理 |
4.3.7 手术时间≥4 h |
4.3.8 术后留置引流管 |
4.3.9 术后CSF漏 |
4.4 开颅术后ICI干预研究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神经外科CVD病区开颅术后ICI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综述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研究现状及控制进展 |
参考文献 |
(2)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NSE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资料收集 |
1.3.2 颅内感染的诊断方法 |
1.3.3 NSE、PCT和CRP检测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 |
2.2 神经内镜经鼻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2.3 颅内感染与无感染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PCT和CRP情况 |
3 讨 论 |
(3)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医院感染 |
2.1.1 医院感染现状 |
2.1.2 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现状 |
2.2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现状 |
2.2.1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 |
2.2.2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 |
2.2.3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2.3 疾病经济负担 |
2.3.1 医院感染的经济负担 |
2.3.2 经济负担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1.2 医学伦理学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工具 |
3.2.2 调查方法 |
3.2.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3.3 质量控制 |
3.3.1 调查表设计 |
3.3.2 感染病例诊断及专家质控 |
3.3.3 数据收集、整理 |
3.4 研究内容 |
3.4.1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现状 |
3.4.2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3.4.3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
3.5 统计分析 |
3.6 计算公式 |
3.7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1.1 病区分布 |
4.1.2 性别构成 |
4.1.3 年龄构成 |
4.1.4 婚姻状态 |
4.1.5 入院途径 |
4.1.6 付费方式 |
4.1.7 入院主诉 |
4.1.8 是否为复发垂体瘤 |
4.1.9 疾病转归 |
4.1.10 既往史 |
4.1.11 颅神经功能 |
4.1.12 肿瘤大小 |
4.1.13 病理诊断 |
4.1.14 病理免疫组化 |
4.1.15 术前及术后住院日 |
4.2 手术相关情况 |
4.2.1 手术方式 |
4.2.2 手术入路 |
4.2.3 手术时长 |
4.2.4 麻醉时长 |
4.3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情况 |
4.3.1 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例次发生率 |
4.3.2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
4.3.3 不同季度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
4.3.4 病原菌检出情况 |
4.4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4.4.1 宿主相关因素 |
4.4.2 疾病相关因素 |
4.4.3 手术相关因素 |
4.4.4 用药相关因素 |
4.4.5 术后并发症因素 |
4.4.6 护理相关因素 |
4.4.7 侵入性操作相关因素 |
4.4.8 手术医生相关因素 |
4.5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4.6 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
4.6.1 医院感染直接经济负担 |
4.6.2 医院感染延长住院天数 |
4.6.3 医院感染间接经济负担 |
4.6.4 医院感染总经济负担 |
4.7 手术部位感染经济负担 |
4.7.1 手术部位感染病人的匹配情况 |
4.7.2 手术部位感染直接经济负担 |
4.7.3 手术部位感染延长住院天数 |
4.7.4 手术部位感染间接经济负担 |
4.7.5 手术部位感染总经济负担 |
4.8 肺部感染经济负担 |
4.8.1 肺部感染病人的匹配情况 |
4.8.2 肺部感染直接经济负担 |
4.8.3 肺部感染延长住院天数 |
4.8.4 肺部感染间接经济负担 |
4.8.5 肺部感染总经济负担 |
4.9 多部位感染经济负担 |
4.9.1 多部位感染病人的匹配情况 |
4.9.2 多部位感染直接经济负担 |
4.9.3 多部位感染延长住院天数 |
4.9.4 多部位感染间接经济负担 |
4.9.5 多部位感染总经济负担 |
第五章 讨论 |
5.1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现状 |
5.1.1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 |
5.1.2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部位 |
5.1.3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 |
5.2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
5.2.1 脑脊液鼻漏 |
5.2.2 肿瘤直径 |
5.2.3 住院天数 |
5.2.4 抗生素使用时间 |
5.2.5 腰椎穿刺次数 |
5.2.6 术后第一日体温 |
5.3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经济负担 |
5.3.1 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
5.3.2 延长住院天数和间接经济负担分析 |
5.3.3 总体经济负担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工作坊”模式在脑垂体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干预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1 成立“工作坊”小组 |
1.2.2.2 编制《脑外科术后康复锻炼手册》 |
1.2.2.3 住院期间康复训练 |
1.2.2.4 出院后康复训练 |
1.3 评价方法 |
1.3.1 术后并发症 |
1.3.2 日常生活能力 |
1.3.3 应对方式 |
1.3.4 生活质量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MBI评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MCMQ评分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SF-36评分的比较 |
3 讨论 |
3.1 脑垂体瘤术后患者行康复训练的意义 |
3.2 “工作坊”模式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垂体瘤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 |
3.3 本研究不足 |
(5)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与入选标准 |
1.2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
1.3 数据处理 |
1.4 手术方式 |
2 结果 |
2.0 糖尿病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1 高血压病史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2 手术时间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3 术中脑脊液漏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4 术后脑脊液漏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5 术中出血量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6 体质指数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7 肿瘤大小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2.8 鞍底重建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脑脊液漏、鞍底重建与颅内感染 |
3.2 体质指数与颅内感染 |
3.3 肿瘤大小与颅内感染 |
3.4 术中出血量与颅内感染 |
3.5 糖尿病与颅内感染 |
3.6 颅内感染的防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 组患者垂体瘤切除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
3 讨论 |
3.1 术前护理 |
3.1.1 术前心理护理 |
3.1.2 术前准备及指导 |
3.2 术后一般护理 |
3.2.1 体位 |
3.2.2 饮食指导 |
3.2.3 密切病情观察 |
3.2.4 口鼻腔护理 |
3.2.5 视力视野障碍护理 |
3.3 并发症的护理 |
3.3.1 脑脊液鼻漏 |
3.3.2 尿崩症 |
3.3.3 高热护理 |
3.3.4 颅内感染 |
3.4 出院指导 |
4 小结 |
(8)中国北方地区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
2.2 老年癫痫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2.3 老年癫痫的病因 |
2.4 老年癫痫的临床表现 |
2.5 老年癫痫的辅助检查 |
2.5.1 脑电图 |
2.5.2 影像学 |
2.5.3 其他 |
2.6 老年癫痫的鉴别诊断 |
2.7 老年癫痫的治疗 |
2.7.1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
2.7.2 老年人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
2.7.3 老年人抗癫痫药物剂量 |
2.7.4 老年癫痫患者常见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 |
2.7.5 抗癫痫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2.7.6 外科治疗 |
2.8 老年癫痫的预后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4.2 共患病 |
4.3 发病原因 |
4.4 发作类型 |
4.5 辅助检查 |
4.5.1 脑电图检查 |
4.5.2 影像学检查 |
4.5.3 血药浓度检查 |
4.5.4 其他辅助检查 |
4.6 诊断 |
4.7 治疗 |
4.8 预后 |
第5章 讨论 |
5.1 老年癫痫的临床特征 |
5.1.1 性别 |
5.1.2 病因 |
5.1.3 发作类型 |
5.1.4 辅助检查 |
5.2 老年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3 老年癫痫的治疗 |
5.3.1 病因治疗 |
5.3.2 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机及药物选择 |
5.3.3 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 |
5.4 老年癫痫的预后 |
5.4.1 抗癫痫药物剂量及预后 |
5.4.2 急性症状性发作的预后及转归 |
5.4.3 老年癫痫患者死亡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后-蝶窦入路切除累及鞍外的鞍区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脑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出血死亡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赣州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SWOT法干预研究[D]. 熊自超. 南昌大学, 2021(01)
- [2]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NSE变化[J]. 李东峰,周国平,周文科,付丽萍,周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0(11)
- [3]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评价研究[D]. 宫玉敏. 山东大学, 2020(11)
- [4]“工作坊”模式在脑垂体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 王萍,傅洁洁,盛庆瑜,吴樱英. 护理与康复, 2020(05)
- [5]神经内镜下经鼻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徐兆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6]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D]. 曾彦超. 重庆医科大学, 2018(01)
- [7]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J]. 杨有娟,关洁华,伍玲玲.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04)
- [8]中国北方地区以抽搐为首发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 李丹. 吉林大学, 2015(08)
- [9]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垂体瘤经蝶术后脑脊液漏[J]. 龚瑾,蔡梅钦,李文胜,石德金,王辉,秦峰,郭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32)
- [10]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后-蝶窦入路切除累及鞍外的鞍区肿瘤[J]. 谭国林,贺广湘,陈江波,李和清,蒋明,刘国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