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益宫散治疗腹泻经验

五味益宫散治疗腹泻经验

一、五味异功散治疗带下证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欢[1](2020)在《消白2号方加减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色素积分,分析消白2号方在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提供更多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将纳入的72例辩证为脾胃虚弱证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消白2号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人参健脾丸加减口服,两组均给予白癜风酊外擦治疗。1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白斑面积及色素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疗效判定,统计描述和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后皮损面积变化,p=0.00(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白斑面积皆显着缩小。组间对比:治疗4周后p=0.277(p>0.05),治疗8周后p=0.197(p>0.05),表明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白斑面积变化无显着差异。治疗12周后p=0.044(p<0.05),结合中位数,可以得出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2周后白斑面积减少程度显着大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色素积分组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色素积分,p=0.00(p<0.05),表明两组都可以使色素积分显着增加。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p=0.202(p>0.05),治疗8周后p=0.001(p<0.05),治疗12周后p=0.001(p<0.05),对比两组的中位数后,可以得出治疗组色素改善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且从第8周开始色素积分具有显着差异。3.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比较p=0.032(p<0.05),结合治疗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效率(88.6%>70.6%),说明两组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好。结论:1.消白2号方与人参健脾丸均可缩小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白斑面积和增加色素积分。2.消白2号方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疗效优于人参健脾丸。3.消白2号方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安全有效,可以临床推广。

陈依键[2](2020)在《《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篇方药配伍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病篇医案,分析病机及方药配伍,探析叶天士治疗咳嗽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为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进而提高中医临床诊治咳嗽病的疗效。研究方法:通过检索、整理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明晰叶天士所习经典内容及其着述,梳理咳嗽篇医案,分型后将所用方药录入数据表并加以整理、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叶天士治疗咳嗽病学术思想及《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病篇治疗咳嗽处方用药特点。结果:1.叶氏治疗咳嗽医案典型医案分型。外感咳嗽:寒邪7例,风邪6例,风温13例,温邪8例,热邪6例,暑邪8例,湿邪6例,燥邪17例;内伤咳嗽:脾肾不足8例,脾胃不和23例,胃阴虚11例,肾阴虚9例,肾气虚例5,胃咳3例,胆火犯肺1例,郁火伤胃1例,肝犯胃肺1例,肝风1例,肝逆犯肺1例,营热1例,阴虚火炎1例。大肠嗽1例。2.《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病篇病例数144例,共用药物136味,分型分析性味,甘味药使用频率高,如寒邪咳嗽甘味药频率25.00%,风邪18.37%,风温29.87%,热邪20.75%,暑邪30.16%,湿邪23.81%,燥邪29.67%,脾肾不足38.67%,脾胃不和34.09%,胃阴虚28.99%,肾阴虚39.29%,肾气虚32.61%;外感咳嗽用药归经频率肺、胃经高,分别为寒邪36.36%、21.21%,风邪42.86%、19.05%,风温31.71%、21.95%,温邪38.00%、28.00%,热邪38.46%、21.15%,暑邪31.34%、23.88%,湿邪35.71%、23.21%,燥邪32.35%、21.57%。3.叶氏治疗咳嗽止咳药应用仅5味,其使用频次杏仁55次,紫菀1次,桑白皮7次,枇杷叶5次,马兜铃5次。4.叶氏治疗外感咳嗽用药配伍特点:①风寒咳嗽治以辛温法,外寒内热佐以辛寒;②风邪咳嗽邪在表治以辛散法,风郁化热治以辛凉,风邪非在表而阻肺气治以理气祛痰;③风寒在表多用桂枝;风郁表闭多用麻黄;感风邪,热不盛多用苏梗;风邪化热则苏梗配伍桑白皮、桑叶;风温化燥未入里治以辛甘凉润多用桑叶、浙贝母;热盛多用薄荷、连翘;④风温咳嗽常用辛凉法佐利水泄热,气分热治以辛甘寒法,热盛多加苦寒降气以清热止咳,化燥略伤津治以辛甘凉润法,若津液大伤则去辛散耗津之药,但用甘寒养阴法,若温热入里伤肺胃津液,虚热上逆多用麦门冬汤加减,温热入血恐动血出血,则用滋阴清热凉血法,养阴清热常护胃中阳气;⑤暑邪咳嗽多夹湿热,甘淡解表多用芦根、暑风多用香薷以散、暑热多用白虎汤加减,利湿多用六一散加减,夹惊配伍朱砂;⑥湿邪咳嗽辨在表在气,在肺在中,夹寒夹热;在表治以辛散,佐淡渗利湿;湿阻肺气,多治以理气消痰;寒湿在中当以温药和之,热盛当清,津伤必薄味静养;⑦燥邪咳嗽,燥热伤津,多以辛凉散邪,甘寒救阴;亦入大肠,滋阴柔润,多用阴分之剂。5.叶氏论治内伤咳嗽用药配伍特点:①脾胃不和辨阴阳而补土生金,脾阳不足之虚劳,营卫不和多用建中汤类,脾虚湿盛予四君子汤加减以温中健脾燥湿;胃阴虚则用甘寒补阴之法,佐以温中之品,防伤中阳,失其运化之能;②胆之郁热,上逆犯肺,清宣透热,配苦寒清热;血虚肝阳上亢则养血滋阴潜阳;郁火犯胃,多用益土泄木之法;肝脾寒热错杂,升降失常,多用辛开苦降;胁痛则理气通阳;③肾虚咳嗽,论精与气治以金水相生,精虚多用六味地黄丸,气虚加温热助阳化气,善用五味子补肾而敛肺,脾肾两虚,益肾补脾涩肠;④精血亏而外感温燥热邪则不以辛凉治咳,先补血清热以防出血;⑤元气已伤,而病不愈者,当与甘药,知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则投复脉。结论:1.叶氏治疗外感咳嗽用药重卫气营血,邪盛多用辛以散邪辨用温凉,因邪气袭人程度而分层用药,散邪多配甘味以和中,中气充盈方可宣散邪气;内虚重则先实其内,以护正气,2.叶氏治疗内伤咳嗽多以脏腑论治,脏腑阴阳分而治之,气血精液细而审之,虚劳久咳责之脾胃与肾,少用宣散,多以甘补;爆咳责之与肝胆;宣清其热,柔藏理气以和金木之气机。3.叶氏治疗咳嗽处方用药精简,善借药之性味,甘药居多;慎用辛散及止咳药,防散肺气;药不重止咳,而不离肺经。4.叶氏临床诊断咳嗽先辨表里,断卫气营血,明四时致病,重视体质,察邪正盛衰,注重情志,寻脏腑协同作用,生克之理。5.叶氏临床治疗咳嗽治法明确,层次分明,治以缓急,用药精准,言药不可过病,治咳必求其本,不可泛泛治咳,注护阴液,创养胃阴之法。

李启文(Lee Kai Man)[3](2019)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及文化特色的关系,岭南地区的疾病类型和居民体质均具备其特点,辨治和用药也须相应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香港位处岭南地域,回归后中医药日渐受到重视,对中医妇科的求诊需求亦随之增加,求诊于中医妇科的病种也愈加广泛。对于香港的中医师,能掌握更多切合岭南地区的辨治和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必定有所帮助,使广大患者受惠。本研究探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证型有否地区性的特点,与及是否受香港的岭南特色因素所影响,从而探讨切合香港地区的中医妇科病的辨治和用药方法,供临床中医师参考,以期帮助提高疗效。方法:本研究参照德尔菲(Delphi technique)专家咨询法进行,受访专家人数设定为14位。专家的纳入标准为具备中医妇科临证经验15年或以上,年龄为39岁或以上;或之前任职于医院的职称达副主任或以上。数据收集方式以两轮的问卷咨询进行。第1轮问卷就7种中医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不孕症、胎漏胎动不安、症瘕,咨询专家们在香港地区最常见的病因及证型。拟定相关的病因与证型选项时,参考《中医妇科学》五版及六版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医妇产科学》与及个别专家的建议,列出选项以供专家们选择。如专家认为有常见的病因或证型未有包括在所提供的选项中,也可作增补。请专家对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选项按照常见的程度排序。另外,向专家们谘询香港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及证型有什么影响,与及每种病的诊治注意点和常用的方剂及中药。第1轮问卷全部收回后,将专家之意见分析整理。关于病因及证型部份,对各选项作频数统计,根据统计的综合结果,把每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各个选项依常见的程度作排序。所得出的排序结果放在第2轮问卷中,让专家就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再次填答,请他们参考过第1轮问卷综合各专家意见所得出的病因和证型排序之后再次作选择。将两轮咨询问卷收集所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对于常见病种类、病因、证型选择、常用方剂和中药等结果,可作量化统计的,则作统计并列表,作出分析。对于意见陈述的内容,加以分析,撰写报告。结果:受访专家年龄介乎47至76岁,从事中医妇科诊疗工作22至51年,在香港从医10年至39年。根据受访专家的长期临床观察,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病在香港地区的最常见病因和证型排列首5位者如下:一、痛经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过食寒凉生冷、先天肾气不足、感受寒邪、素体气血虚弱。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二、崩漏最常见病因:更年期肾气衰退、元气虚弱、劳倦过度、情志抑郁、忧思过度。最常见证型:肾阴虚证、肾气虚证、脾虚证、脾虚肝郁证、血瘀证。三、绝经前后诸证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阴虚、性情急躁、劳倦过度。最常见证型: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肝阳上亢证。四、带下病最常见病因:素体脾虚、感受湿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染湿毒。最常见证型:脾虚湿热证、脾虚证、湿热下注证、阴虚夹湿证、肝经湿热下注证。五、不孕症最常见病因:年逾五七,冲任耗损、禀赋素弱、情志抑郁、素体肥胖、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气虚证、肝郁证、痰湿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六、胎漏、胎动不安最常见病因: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素体气血虚弱、素有症瘕、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虚证、气血虚弱证、脾肾两虚证、肾阴虚证、血瘀证。七、症瘕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脾虚、饮食不节、经行产后,风寒侵袭。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肾虚血瘀证、寒湿凝结证、湿热瘀阻证。总括而言,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常见病在香港地区的病因和证型确实有本地特色,反映出香港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和证型产生显着的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是岭南潮湿炎热气候的影响已被过用冷气有所改变;工作、学业及家庭的压力大,情志失调;工时长,睡眠少,熬夜,运动少;衣着贪凉,不注重保暖;饮食不节,嗜食寒凉生冷、甜腻、辛辣燥热;晚婚晚育,行房次数少;性观念开放;卫生常识普及不足等。以上种种因素,可以理解为在岭南特色的基础上增添了香港本地特色。综合各种病来看,证型较多见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痰湿、湿热、寒湿、血瘀等,以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最为显着,所以治疗中医妇科病,调理冲任,以肝、肾、脾为主。专家们更对个别病种提出了中医妇科学教材的证型举例中未有列出的证型,例如痛经的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崩漏的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的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阳上亢证、脾虚肝郁证;胎漏、胎动不安的脾肾两虚证,反映香港的临床实际情况和证候特点。专家们的选方用药亦对应常见病机,贯彻理法方药的原则,但因应香港人体质薄弱,虚实夹杂,用药轻灵,免伤正气;亦少用辛燥的中药。当中亦有运用地道的中药,即岭南地区特有的“南药”。此外,因情志、生活习惯及环境导致的因素较多,除药物治疗外,调摄、情绪疏导、卫生常识指导也须重视。结论:本研究参照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文献分析,探讨香港地区常见的中医妇科疾病的证候与治法用药特点。研究发现:在香港地区较为常见之中医妇科病如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不孕症、症瘕等,其中医证候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香港执业的资深中医师在诊治疾病时,均认同香港地区的气候、工作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各种中医妇科病的病因和病机均产生显着的影响。专家们的诊治思维和用药也受到岭南医学的影响。

肖佩[4](2019)在《从寒湿论治带下过多病》文中认为本课题从寒湿角度出发论治带下过多病,联系肝脾肾三脏与水液代谢、气机气化的关系,通过研究古今文献,全面而系统的剖析了带下病的证治特点,综合各医家观点,都指出湿邪是导致带下病的最重要成因。湿邪的来源分为内生之湿和外感之湿,但无论是何种湿邪均可导致任脉损伤,带脉失约,从而发生带下病。而寒湿是由湿与寒水之气相结合而成,侵袭人体,易伤阳气,损及五脏。本论文主要围绕冲任督带与带下的生理病理关系、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后与寒湿的关系,其次探讨寒湿致病伤人阳气引发的病理变化,最后将其作出整理,总结了带下过多病的病因病机:寒湿为患,伤及任、带,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临床发现,本证的发生与体质特点密切相关,阳虚体质的女性更易被寒湿之邪侵犯而发病,现代女性贪凉喜冷,喜食生冷瓜果,营卫失调,内湿由此而生。内湿的产生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脾气失于健运,水湿停聚,日久聚湿成痰,痰浊下注;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化失常,寒湿内盛,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故带下量多。同时女性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生理特点,使得女性气血失调加重,伤及冲任督带,进而引发一系列带下疾病。所以临床治疗带下过多病,可从寒湿论治,以肝脾肾三脏为治疗中心,以温运为治疗大法,注重顾护人体阳气,保护冲任督带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强调饮食调摄,既要驱邪,又要扶正治本,方为正道。

周慧心(Thipvarintorn Dusitasirisakul)[5](2019)在《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泰国和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调查问卷研究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两地不孕症妇女的生活习惯、饮食、性格等与体质的相关性。并探讨岭南罗氏妇科诊治不孕症的思路,以促进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在泰国的发展。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8年12月于泰国①清迈府Maharaj医院;②曼谷华侨中医医院;③北大龙府北大龙医院中医系;④东北地区中医诊所;⑤东方地区德明中医诊所就诊的患者。中国广东于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②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已通过诊断标准,确诊为不孕症患者,符合纳排标准,可纳入为本研究的对象。调查方式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表由自编的《女性不孕症调查问卷》和中华医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组合而成。问卷回收后,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和《中医妇科学》进行体质及中医类型分析,将所有数据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天±s描述,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独立样本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否则用非参数检验。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地区数据进行各观察因素多组间频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多观察因素的相关分析,均已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选用就诊次数大于3次以上或经过治疗后已怀孕患者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使用Excel软件建立以及整理数据,整理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现病史、中-西医诊断、证型、处方。在整理上述数据的同时进行中药名整理,数据库构建完成后,使用IBM SPSS 24对药物进行频次和聚类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同期共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广东与泰国被诊断为“女性不孕症”的患者的相关调查问卷885份,其中有效问卷821份(中国广东512份,泰国309份)。中国广东不孕妇女的年龄中位数为33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最小为20岁;而泰国的年龄中位数为34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最小为21岁。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两组的年龄、常吃食物类型、吸烟习惯、家庭类型及夫妻关系、周围人对生育渴望分布情况均相同(均P>0.05)。两地差异显着(均P<0.05)则有以下11方面:①BMI:两地的BMI正常者均超过60%(中国广东为63.5%,泰国为61.5%),而BMI偏低者,中国广东组>泰国组(20.5%,14.9%),BMI偏高者,泰国组>中国广东组(23.6%,16%);②居住地:属“城市”者,中国广东组>泰国组(86.1%,64.4%);③受教育程度:两组均以“本科”教育居多(中国广东组为45.1%,泰国组为52%),而排第二的中国广东组为“大专”(26%),泰国组为“硕士以上”(24.3%);④职业:中国广东组以“公司职员”居多(34.6%),泰国组则为“公务员(32.0%);⑤饮食:中国广东组“清淡”口味最多(30.9%),而泰国组“辛辣”口味较多(30.4%);中国广东组经常吃“温热汤类”为多(62.9%),泰国组以“生冷”食品为多(43.0%)。中国广东组喝“常温饮”最多(60.0%),而泰国组以“冷饮”为多(53.4%)。中国广东组吃“温性”饮食居多(89.8%),而泰国组以“凉性”饮食为多(66.0%);⑥睡眠:泰国组比较早睡,46.3%泰国组妇女入睡时间为11点之前,而57.6%中国组妇女入睡时间为11-1点;泰国组睡眠质量“好”(90.1%)高于中国广东组(16.2%),中国广东组睡眠质量“差”(16.2%)高于泰国(12.3%);⑦烟酒:泰国组有喝酒习惯的为20.7%,高于中国广东组(1.4%)。中国广东组配偶有吸烟习惯(34.2%)高于泰国(16.5%);⑧体育运动:泰国组少运动的(82.2%)高于中国广东组(73.0%);⑨生育期望值:本人对生育渴望程度达到“十分”者,两组均为50%以上(中国广东组为53.9%,泰国组为56.6%),程度为“极其”者,中国广东组(38.3%)高于泰国组(25.6%),程度“一般”者,泰国组(17.8%)高于中国广东组(7.8%);⑩性格:中国广东组“急躁易怒”为多见(38.3%),泰国组以“平和开朗”较多(42.7%);(11)生活压力:中国广东组(81.3%)明显高于泰国组(52.4%),中国广东组以“家庭压力”为最多(32.2%),而泰国组的以“工作压力”为多见(26.8%)。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经带情况对比:两地区有一些显着性差异(均P<0.05):中国广东组的月经异常以月经后期为多见(29.7%);泰国组则以痛经为多见(49.2%);泰国组带下异常(26.9%)高于中国广东组(14.3%);泰国组未检查妇科疾病者(37.5%)高于中国广东(7.2%);已发现的妇科疾病,中国广东组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最高频率,泰国组最高频率为PCOS。3.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孕育相关因素对比:两地区亦有一些显着性差异(均P<0.05);中国广东组以继发性不孕症为多见(61.1%),泰国组则多为原发性不孕症(69.9%);中国广东组的平均病程为2.76±2.210年,不孕病程最长为15年。而泰国组的平均病程为4.66±3.73年,不孕病程最长为20年;中国广东组病程为1年的例数最多(33.2%),泰国组则以病程5年居多(40.1%);中国广东组性生活频次以1次/周为多见(51.9%),泰国组为2-3次/周(42.1%);对于是否采取避孕措施,两组从未避孕者均达半数以上(中国广东组为55.1%,泰国组为58.3%),曾采取避孕措施的夫妇,中国广东组以用避孕套为多见(39.1%),而泰国组以女性口服避孕药为主(31.1%);泰国组未检查不孕原因(39.8%)例数高于中国广东组(9.6%);已查出不孕原因者,两地以排卵功能障碍排第一(中国广东组为56.3%,泰国组为39.5%),其次为输卵管因素(中国广东组为24.4%,泰国组为23%);中国广东组已进行系统治疗者(82.4%)高于泰国组(50.5%);其中,选用ART治疗,中国广东组(33.6%)高于泰国组(28.8%)。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证型分布对比: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中国广东组中医证型分布排序为肾气虚证(35.2%)>肝气郁结证(22.5%)>肾阴虚证(21.1%)>肾阳虚证(8.0%)>痰湿内阻证(6.8%)>瘀滞胞宫证(6.4%)。泰国组中医证型分布排序为肝气郁结证(33.9%)>肾气虚证(22.7%)>肾阳虚证(17.5%)>肾阴虚证(11.3%)>痰湿内阻证(9.4%)>瘀滞胞宫证(5.2%)。5.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对比: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排序为:阳虚质(43.9%)>血瘀质(42%)>气虚质(40.4%)>痰湿质(31.6%)>气郁质(20.7%)>阴虚质(17.4%)>湿热质(9.8%),未见特禀质。其中,单种体质为33.6%,复合体质为66.4%;偏颇体质占89.3%;泰国组体质分布排序为血瘀质(57.9%)>阴虚质(31.1%)>痰湿质(27.8%)>阳虚质(21%)>气郁质(19.4%)>气虚质(18.1%)>湿热质(16.2%)>特禀质(1%)。其中,单种体质为35.3%,复合体质为64.7%;偏颇体质占84.5%;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6.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分析:年龄、BMI、居住地、生活压力、性格、睡眠质量、体育运动均与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①年龄:40~岁的不孕症妇女发生偏颇质为20~岁的9.04倍(95%CI1.56,52.38);②BMI:BMI过高的患者发生偏颇质为BMI正常的2.24倍(95%CI1.13,4.47);③居住地:城市妇女发生偏颇质为农村妇女的1.63倍(95%CI1.03,2.58);④生活压力:生活压力大的不孕症妇女发生偏颇质为无生活压力的2.02倍(95%CI 1.33,3.09);⑤性格:“急躁易怒”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18倍(95%CI1.35,3.52),“沉静内向”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27倍(95%CI 1.43,5.15),“抑郁寡欢”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3.74倍(95%CI 1.55,9.00);⑥睡眠:睡眠质量好的患者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63%(95%CI0.23,0.58)。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3.9%,说明本模型能预测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为73.9%。7.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BMI、生活压力、性格、睡眠质量及体育运动均与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①BMI:BMI偏高者发生偏颇质为BMI正常的5.61倍(95%CI1.33,23.73);②生活压力:生活压力大者发生偏颇质为无生活压力的2.61倍(95%CI1.42,4.78);③性格:“急躁易怒”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94倍(95%CI1.47,5.86),“抑郁寡欢”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3.30倍(95%CI1.21,8.98);④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70%(95%CI 0.16,0.56);⑤体育运动:有运动习惯者发生偏颇质低于没有运动习惯的44%(95%CI0.31,0.99)。另外,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4.5%,说明本模型能预测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率为74.5%。8.泰国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性格和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①性格:“沉静内向”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5.03倍(95%CI 1.46,17.27);②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者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50%(95%CI 0.26,0.96)。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2.2%,说明本模型能预测泰国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率为72.2%。9.关于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思路,本研究收集不孕症患者病例共201例,具有一共986张处方,证型频率最高前10个证型为①肾阴不足证;②肾气虚证;③肾虚血瘀证;④肝郁肾虚证;⑤脾肾不足证;⑥痰湿证;⑦虚热证;⑧血瘀证;⑨肝郁证;⑩气阴不足证。在986张处方中,具有152味药物,出现频率高的前40名,大部分是在妇科常用的处方中具有的药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可见于寿胎丸;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见于四物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见于四君子汤;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甘草见于逍遥散等。在药物关联规则,发现支持度和置信度高的药对如:菟丝子-桑寄生;菟丝子-山药;菟丝子-续断;续断-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药-桑寄生;女贞子-白芍;女贞子-山药;女贞子-续断;女贞子-菟丝子;菟丝子-山药-桑寄生;菟丝子-山药-续断;续断-桑寄生-山药;女贞子-菟丝子-白芍;女贞子-菟丝子-桑寄生等。10.使用SPSS 24的聚类分析对出现频数大于等于50次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为4组:①C1组包括:续断、桑寄生、山药、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白芍、枸杞子、石斛、黄精、山茱萸、地骨皮、旱莲草、酸枣仁、荔枝核、橘核,大部分药物属于补益固肾之品;C2组包括:白术、党参、黄芪、芡实、金樱子、甘草,出现的药物属于健脾益气之品;C3组包括:川芎、法半夏、香附、陈皮、苍术、鸡血藤、丹参、牛膝、赤芍、郁金,出现的药物可分为祛湿化痰和活血理气之品;C4组包括:合欢花、素馨花、柴胡、巴戟天、当归、茯苓、熟地黄、石菖蒲、远志,出现的大部分药物是调理肝气养肝血之品。这些出现的药物均属于罗颂平教授在治疗不孕症常用药物,可是在临床上罗颂平教授因经验丰富,诊治有序,用要灵活,善用南药,疗效极佳。结论: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情况有差异性。具体而言: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依次为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未见特禀质;泰国则为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特禀质。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有差异性。中国广东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肾虚证>肝气郁结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痰湿内阻证>瘀滞胞宫证。泰国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肝气郁结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痰湿内阻证>瘀滞胞宫证。3.对于不孕症妇女偏颇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居住地、生活压力、性格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体育运动均对两地区不孕症妇女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广东组偏颇质与BMI、生活压力、个人性格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体育运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泰国组的偏颇质与年龄、个人性格及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准确率均高于70%。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中的各因素对比,虽然年龄、体重、常吃食物类型、吸烟习惯、家庭类型及夫妻关系、周围人对生育渴望分布情况均类似;但在BMI、身高、血型、居住地、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喜欢吃的口味、常吃的食品类型、常喝的饮料类型、饮食属性、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喝酒习惯、丈夫的吸烟习惯、体育运动、自己的生育渴望、性格及精神状态、压力及压力类型、月经情况及异常类型、妇科疾病和妇科问题类型、白带情况、不孕症类型、不孕病程时间、避孕方式、性生活频次、妇科及不孕检查、不孕症原因、体质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均不相同。5.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第三传人罗颂平教授,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治思路具有鲜明特色:首先辨病辨证,明确致病原因;治疗以调经助孕为主,注重调和阴阳平衡,重视补肾调肝健脾,以达到阴平阳秘为目的。罗颂平教授临床经验丰富,不仅用药灵活,善以南药为用,以助孕种子为目标,以寿胎丸、二至丸、四君子汤、四物汤、逍遥散等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药物,临床疗效颇佳。6.对于泰国不孕症妇女的诊疗思路,需根据中医“三因制宜”来进行详细诊治。注重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患病时节、气候;患者个人的体质、生活方式等。只有因人因时因地,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马丹[6](2019)在《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月经不调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如若迁延治疗,或失治误治,可致闭经、崩漏、贫血、不孕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家和学者从自身的诊疗经验出发,对月经不调某一类证候的辨治及见解较丰富,但尚缺乏系统的梳理。且近年来专家与学者发现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治疗,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疗效显着。故本文针对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框架,为指导月经不调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明确文献资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选取先秦两汉至清末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病理论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四大经典、官修医籍、历代妇产科专着,以及综合性医书,确定入选古籍书目59部。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综合运用文献学、术语学和框架研究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其次,确定核心概念、各家专论的选择原则,明确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第二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轴,纵向梳理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以疾病为主线,横向研究月经不调总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病名、因机证治等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以国家973项目确定的研究方法为依托,系统梳理并确定月经不调总论及各病的病名、因机证治等核心概念,共计179个,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月经不调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按照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梳理出月经不调因机证治诊疗理论层次清楚的核心概念体系。第四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选取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月经不调专论,深入挖掘其中内涵,阐释其学术渊源及价值。第五部分对历代月经不调及各病诊疗理论的既有框架进行研究整理,完成以病机为中心,因、机、证、治齐备的月经不调及其各病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搭建。综合以上研究总述如下:1.月经不调病名的演变“月经不调”的病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此时已经认识到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的异常和经量的异常。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月水不调”“月候不调”“经候不调”等相关病名,但并不规范。明清时期基本沿用前代病名,较少出现新的名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逐渐将月经不调的各病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阐述,提出单独的病名,对各病的命名贡献极大。“月经先期”之名首见于《校注妇人良方》。此外还有“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经早”等名称。“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女科秘要》。医家多称之为“过期”与“后期”。《圣济总录》最早将其称为“月水过期”“后期而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有“或前或后”“经乱”“愆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不同。孙思邈最早使用“月水或前或后”之名来描述月经先后无定期。此后医家大多沿袭“或前或后”之说。“经乱”之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经水先后无定期”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愆期”之名,最早见于《产育宝庆集》,在《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着作中均有“愆期”之称,却并非专指月经先后无定期。宋以前“愆期”之名,多指月经后期。《济阴纲目》将“愆期”之名作为月经先期与月经后期两病的统称。《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经行或前或后,无定期之证为“愆期”。后世多沿用“愆期”指月经先后无定期。故“愆期”之名应予明确区分。“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但只是作为一类证候。至刘完素最早将月经过多作为独立的疾病,首次提出“经水过多”之病名。月经过少的病名出现较早,《脉经》中最早提出“经水少”。后世也均以“少、涩少、微少”指代月经过少。2.月经不调的病因先秦两汉时期,主张人体经脉与天地相应,外感寒暑之邪可致月经不调。晋唐时期开始注重外感、内伤合而致病。《诸病源候论》最早明确提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于劳伤气血兼外感风冷之邪。宋金元时期大多沿袭此说。《圣济总录》则补充了情志致病的因素,指出月经不调可因心气抑滞,情志不畅,血气郁结而致。明代以后,对月经不调病因的认识有了极大的突破。《女科撮要》首次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四方面论述了月经不调的病因。《景岳全书》将月经不调的病因归结为情志、劳倦、冲任不守、外感、误治、先天禀弱、纵情亏损等七个方面,且以情志致病为首。《医宗金鉴》以三因致病说为基础,认为外因经病多因于寒、热、风邪所致,内因经病主要在于七情所伤,不内外因经病则包括脾胃损伤、房劳损伤和产子过多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因独立成为专病较晚,因此病因的认识以明清为主,基本与月经不调总的病因认识相近,各病略有侧重。3.月经不调的病机有关月经不调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因虚、寒、结气所伤,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的观点。《圣济总录》最早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理论,认为月经不调总的病机在于气血失调,损伤冲任。《普济本事方》认为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均被后世广泛遵循。朱震亨从体质方面强调病机在于痰湿。薛己最早提出“心脾平和,经候如常”的观点。此观点被后世医家所认可,并广泛沿用。万全将病机概括为脾虚、冲任损伤、脂痰凝塞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病机认识。对于月经不调各病的病机认识,总体来说明清时期更加准确而丰富。有关月经先期的病机认识,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热、气血俱热而致月经先期,后世医家多沿袭“先期属血热”之说。《万氏女科》提出血热又分血盛有热和血虚有热。《苍生司命》又补充了气虚病机。至《景岳全书》则全面概括月经先期病机在于血热和气虚,血热又分虚热和实热,气虚又分心脾气虚、脾肾气虚。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一些医家开始从肾论治。如《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月经先期为肾阴虚,不能镇守。《傅青主女科》指出病机在于肾中水火太旺,或肾中火旺水亏而致。对于月经后期的病机认识,亦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虚、血热、痰湿和气血虚均可致病。《苍生司命》又提出病机为气寒、血少和气逆。《景岳全书》提出血寒又有外感寒邪和阳虚内寒之分。《傅青主女科》根据月经量多少来辨别实寒、虚寒。指出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者,为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至量多者,为血寒而有余。总体来说,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血虚、气血虚、阳虚、血寒、血热、气滞和痰湿。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认识较晚,大致可以概括为血虚、肾虚、脾虚和肝郁。《万氏女科》提出月经先后无定期因虚所致。《景岳全书》认为病机可分血虚和肾虚,肾虚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傅青主女科》有创见性地提出病机在于肝肾之郁。《叶氏女科证治》《竹林寺女科证治》等书认为病机在于脾胃虚弱。《顾松园医镜》认为病机在于气乱。对月经过多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血热、虚热、气虚、血虚和痰多。《丹溪心法》指出痰多壅滞,血不循经而致经水过多。《万氏女科》提出血热之病机。《医学纲目》提出病机在于虚热和气虚。《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而不归经致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少的病机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月事衰少”,指出其病机为气竭肝伤。《脉经》指出月经过少由“亡其津液”而致。此后医家大多以血虚、痰凝和寒滞为其病机。总体上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包含肾水不足、血虚、中气虚、气血虚、阴虚和阳虚,实者包含痰凝、气郁肝伤、气滞血瘀、火烁津液和血寒壅滞。4.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对于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分为气血辨治和脏腑辨治两方面。历代医家多重视“养血调气”,并以此发展出多种治则治法。如《普济本事方》指出调其气血,以平为福。《济生方》指出气血同治,但调气重于调血。《济阴纲目》指出调经当抑气。《孕育玄机》指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女科经纶》概括前人医论,提出“调经养血,莫先以顺气为主”“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脏腑辨治方面,分为心脾辨治、从肾辨治和从肝辨治。《万氏女科》指出“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医宗粹言》强调调经不可独耗其气,应养心实脾的观点。《女科经纶》指出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张介宾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赵献可提出“调经必须滋水为主”“滋水更当养火”,发展了以补肾来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明确从肝辨治月经不调,则见于《傅青主女科》。5.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对月经不调因、机、证、治共性诊疗理论框架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空虚”“冲任阻滞”“封藏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冲任紊乱”为核心病机,以“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肝郁证”为核心病证,以“清热凉血”“温经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疏肝解郁”为核心治法的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月经不调的系统梳理,理清了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的源流、核心概念与核心专论与共性诊疗理论,对于现代月经不调疾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马丽[7](2018)在《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以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的938例有效医案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辨治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以期进一步指导中医妇科临床实践,同时将班氏宝贵经验不断传承与发扬,造福广大月经病患者。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938例班氏辨治月经不调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开展理论、临床、数理相结合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结果:1、月经不调的历史演变历经五个时期。秦汉时期为妇科学理论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对妇女经、带、胎、产、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对月经不调的认识有了初步记载。晋唐时期月经不调出现了单独区分。宋金元时期对月经不调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涉及病名、病机、治则等各个方面,为学术争鸣时期。明清时期对月经不调理论、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的认识更加完善与融会贯通。到了现代,中医对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认识不断深入、且治则治法呈现多样性。2、班氏辨治月经不调学术经验文献研究结果:班氏辨治月经不调,注重调补肝肾,从肾治经;从肝论治,尤重疏肝柔肝;从奇经论治,注重奇经与肝肾的密切关系;健脾充源,注重调理气血;善用活用经方,用药平和精专顾脾胃,善用花类药;注重壮医药物的推广使用。3、班氏辨治月经不调证治规律研究结果:病因:班氏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病邪中六淫致病以寒、热、湿邪为主。内伤多为体质因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多产房劳等。其它还有妇科手术、药毒等致病因素。病机:班氏认为月经不调病机以虚、郁、瘀为主,其中虚尤以脾、肝、肾、气血虚居多,且常与痰、瘀相兼,表现为虚实、虚瘀、痰瘀等复杂性病机。郁的病机主要是肝郁、痰郁、湿郁以及与气、血相兼的病机。瘀的病机主要是气血瘀积、脏腑夹瘀等。此外还有热、痰湿、宫寒、肝脾脏腑不和等病机。治则治法:班氏常用的治则治法有疏肝柔肝、通络活络、健脾、养血、调理气机、清热、调经、化湿、养阴、壮腰、止带、化瘀等,结合文献研究包括调理脏腑的疏肝柔肝、疏肝清热、健脾柔肝、疏肝理血、滋肾养肝、温肾暖肝、温血化瘀之法与调理气血的滋水生血、活血化瘀等治法。分型论治:班氏认为月经不调主要分为血热证、血寒证、血虚证、气虚证、气郁证、血瘀证、痰湿证、脾虚证、肾虚证、肝肾亏虚证等证型。处方特点:班氏治疗月经不调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由高到低依次有补血剂、补阴剂、理气剂、理血剂、和解剂、祛湿剂、补气剂、祛痰剂等。补血剂以四物汤与圣愈汤为主;补阴剂以归芍地黄汤、地骨皮汤、二至丸与一贯煎为主;理气剂以金铃子散与柴胡疏肝散为主;理血剂以当归芍药散为主;和解剂以逍遥散与丹栀逍遥散为主;祛湿剂以附子汤、四妙散与二妙散为主;补气剂以补中益气汤、异功散与六君子汤为主;祛痰剂以三子汤为主;固涩剂班氏习惯用缩泉丸;解表剂使用最多的是桂枝汤。在全部方剂中,班氏使用最多的是四物汤,其次依次为金铃子散、当归芍药散、归芍地黄汤、逍遥散、圣愈汤、三子汤、附子汤、地骨皮汤、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二至丸、缩泉丸等。用药规律:药类配伍:配伍补虚药以补气药、补血药为主。班氏常用的补气药有党参、淮山、白术、黄芪、大枣、太子参、扁豆。常用的补血药有当归、白芍、熟地、首乌、阿胶。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以活血调经药和活血止痛药为主,其中活血调经药主要有益母草、鸡血藤、丹参、牛膝、茺蔚子、泽兰、桃仁、王不留行、凌霄花、红花等;活血止痛药主要有川芎、延胡索、郁金、没药、姜黄、五灵脂等。常用的解表药有发散风寒的荆芥、桂枝、防风、苏叶等;发散风热的柴胡、薄荷、桑叶等。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有利水消肿的茯苓、泽泻、薏苡仁等;利尿通淋的通草、车前子等,其中班氏使用茯苓与通草最为频繁。常用的理气药有香附、枳实、陈皮、川楝子、甘松等。常用的清热药有清热泻火的夏枯草、川栀子;清热燥湿药黄柏、黄芩;清热解毒的连翘、忍冬藤、马鞭草、马勃;清热凉血药牡丹皮、生地、赤芍、地骨皮等。常用的药对有:补血活血、健脾祛湿、补血利水、补气利水、活血补血止血、补血、补血补阳、疏肝解郁等(详见药对表)。常用的配伍组合有:补血、理气补血、理气健脾、化痰利尿、补血补阳、利水渗湿、行气利水、气血双补、气血双补兼补阳等(详见配伍表)。结论:1、从文献研究角度来看,班氏辨治月经不调主要着眼于气血,归根于脏腑,尤以肝、脾、肾为要。从数理研究角度来看,班氏辨治月经不调病机主要从虚、郁、瘀三个方面。其治则治法主要以疏肝柔肝、通络活络、健脾、养血、调理气机、清热、调经、化湿、养阴等为主。班氏用方以补血补阴为主,兼顾补气;同时重视调理气血,调和肝脾;此外还善用经方。其用药和缓,以气血为要,所用药物精专,顾护脾胃;调经止痛,班氏尤重理气疏肝。这些经验为我们临床辨治月经不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2、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与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具有提炼病机理论和总结其治则治法与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其理法方药体系的作用,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弘扬。以班氏辨治月经不调医案所做的数据挖掘所呈现的数理规律,是对其辨治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深度挖掘与总结,为月经不调的中医诊治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认识与经验。3、在研究班氏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方面,运用数据挖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无论在内容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文献研究。说明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领域有其优势与发展空间,对中医临床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了范本,更加符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廖慧玲[8](2016)在《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附“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追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汪世强教授学术渊源,整理与研究汪世强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继承人的理论及临床水平;重点梳理、提炼汪世强教授疏肝健脾的治疗方法,研究其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试图为临床上更好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理论及经验总结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学习经典、跟师学习,仔细体会老师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做好跟师笔记,总结了汪世强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临床研究方面:本文根据汪世强教授在高血压病方面独到见解,他认为高血压病与肝、脾关系均密切。肝疏泄正常,脾才能维持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即“土得木而达”;反之,则会影响脾的正常生理功能。肝阴亏损,阴不制阳,肝阳易亢;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瘀内生,痰瘀上扰清窍,而发本病。进行了汪世强教授“疏肝健脾”增效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对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化差值以及中医证候评分、血脂、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C反应蛋白等结果进行评价,对汪世强教授“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汪世强老师的学术渊源,主要来源于学习经典,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条辨》,以及多年跟从其父亲已故川派名中医汪新象临床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汪世强教授的学术思想为:1.重视脾胃,疏肝健脾,双管齐下。2.治疗疾病擅用扶阳理念3.善从三焦辨治各种疾病。论文通过大量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对汪世强教授临床经验进行了整理与研究。总结了汪世强教授1.辨证特点:重三焦、和少阳①善从三焦辨治疾病,②和解少阳治久咳不已。2.治法特点:重温阳、调肝脾、健脾胃①补火助阳治疗各种寒性疾病,②疏肝健脾治疗杂病,③调理脾胃治疗儿科疾病。3.用方特点:①善用经方,②多个小方合用,汪世强教授用四合汤治疗胃病经验介绍,③擅用基础方,④结合病机,自拟处方。4.用药特点:①咳、喘、痰常用干姜、细辛、五味子,②疏肝健脾常用柴胡、白芍、党参、白术、茯苓,③扶阳常用:附子、干姜、肉桂、细辛,④用药注重相反相成,⑤补益各脏必配伍补肾药。(5)治疗疾病注重五行生克制化和脏腑之间的关系等临床经验。临床研究运用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其结果如下:1.两组证候和血压疗效对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4周后,各组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2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血压下降差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血压下降差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血脂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前血管紧张素Ⅱ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管紧张素Ⅱ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治疗前醛固酮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醛固酮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治疗后醛固酮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治疗前CRP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CRP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经治疗后CRP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汪世强教授的辨证特点:重三焦、和少阳;治法特点:重温阳、调肝脾、健脾胃;用方特点;用药特点;治疗疾病注重五行生克制化和脏腑之间的关系等临床经验对于临床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研究证实“疏肝健脾”能增强天麻钩藤饮降压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其机理可能与增效抑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CRP有关。汪世强教授治疗高血压的思路可靠有效.

段春红[9](2014)在《褚玉霞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经验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褚玉霞教授是我省着名中医妇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近5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擅长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对不孕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的保胎治疗等有很深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的:整理研究褚玉霞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以药对的形式总结其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随师侍诊、实时采集并整理病历、查阅导师论文着作文稿、历届研究生论文以及拜访请教老师,接受言传身授等方式收集整理资料。将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结果:整理总结为“导师简介”、“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用药心悟”、“单味药运用”、“附录”等五部分:①“导师简介”部分主要介绍了先生的生平简介及行医经历。②“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部分概括为“女病治疗,重视调周”;“用药精专,重在调和”;“中西汇通,汲取新知”;“治学严谨,持之以恒”;“医技精湛,医德高尚”。③“用药心悟”以药对的形式介绍先生的临证用药经验。④“单味药运用”介绍先生对单味药的不同用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经验体会。⑤“附录”部分收录了研究生总结导师经验现状的综述及本人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等。

钱旭武[10](2012)在《《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名医程国彭,字钟龄,原字山龄,号恒阳子,法号普明子。天都人(今安徽省歙县),生活于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年)。为了教学门人,程氏根据三十年行医心得体会着成《医学心悟》一书,全书共六卷,涉及医学论文、《伤寒论》的研究、内科杂病、五官、外科和妇科常见病的证治。此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论述全面中肯,语言朴实,治法方药切于实用。本课题以《医学心悟》书中卷三、卷四、卷五所涉及的内科、妇科205首方剂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对所研究方剂中的高频次药物,常用性味、归经、药对、药组、药物类型及主治病证等进行挖掘性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中医药学理论分析,探讨《医学心悟》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205首方剂分属清热剂、理气剂、安神剂、解表剂等18大类,使用443次。290种药物分属清热药、理气药、安神药、解表药等21大类,使用1663次,平均每方使用药物8.1味。补虚药使用次数最多,为454次,占药物使用总次数的27.30%;补益剂用了169次,占方剂总次数的38.15%;对频次≥4次(使用频次前109位,总频次1371次,占总数的82.39%)的药物进行统计,入脾经的药最多,共48味使用773次,占56.38%;涉及的90个主治病证条目中,有73个病证使用了补益剂,占总病证数的81.11%。使用频次4次以上的药对199对,三味药组242组,四味药组163组,五味药组41组。对白术和陈皮、浙贝母和桔梗、陈皮和半夏、人参和当归等29个有代表性配伍进行理论分析,以探求《医学心悟》的组方配伍规律。①补气剂配伍行气药。气虚之人大多伴有脾胃虚弱,补气容易壅滞气机,所以在补气时配伍行气之药,通畅气机,使补而不滞。②补气剂配伍利湿药。原因有二:一方面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脾失健运则不能运化水湿,易致湿邪内生,湿困脾气。另一方面,补气药中配伍渗利湿浊之药,可以防补气而壅滞中焦气机,使方药补中寓泻,补而不壅。③补血剂配伍补气药。血的生成有赖于脾气的运化,周流全身依靠心气的推动和肺气的治节。④补血剂配活血化瘀药。血虚常因血不能畅达而易停滞为瘀。⑤补血剂配伍理气药。滋阴补血方中佐入少量行气和胃醒脾之品,调畅气机,使之补而不滞,滋而不腻。⑥祛风剂配以益气养血药。气血旺盛,正气充足助祛风药祛邪外出。⑦祛风剂配伍活血药。活血药大多辛温,能散能走,可以活血通经止痛,能使机体血行畅达,所感风邪可随血之运行而消散。⑧消食剂配伍行气药。行气药能解因食积停滞于胃脘引起的脘腹痞闷胀满等症,通畅气机有利于运化。⑨消食剂配伍健脾益气药。食积可因脾胃虚弱难以运化水谷而致,积滞日久也可致使脾胃虚弱。故积滞而见脾虚者,要兼以补脾益气。⑩祛痰剂配以行气药。痰乃津液凝聚所化,气行则津液流畅,气滞则津液聚而生痰。反之,痰成之后又会阻碍气机,使气滞进一步加重。故行气有助于祛痰。11祛痰剂配伍健脾利湿药。脾主运化水湿,输布津液,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内停聚而痰。健脾利湿能杜生痰之源,且使痰湿有所出。12祛痰剂配伍清热药。痰由湿生,湿郁化热能煎熬成痰。13补阴剂配补阳药。补阴方剂中配以补阳药,有“阳中求阴”之效。14理血剂配伍行气药。气为血之帅,气是血周流全身的动力,行气有助于活瘀滞之血。15利湿剂配伍健脾益气药。津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三焦有关,与脾的运化最为紧密。脾在津液代谢相当于中枢作用。通过脾气升达输布、胃气和降,方使津液周流滋润全身,糟粕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所以利水渗湿时常配伍健脾益气药。程氏临证重视补益,如果正气不足,则难以祛邪治病。他认为通过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有补五脏六腑之效;健运脾胃有助于祛邪;攻邪要忌伤脾胃之气;病后注重调养脾胃。程氏慎用攻伐之品,喜用中正平和,于平凡处见奇效。

二、五味异功散治疗带下证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味异功散治疗带下证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消白2号方加减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与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图
        3.2 样本量的计算
        3.3 随机方法
        3.4 治疗方法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复发性观察
        3.8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4.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5.结果
        5.1 脱落病例
        5.2 基线比较
        5.3 疗效比较
        5.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评价
        5.5 随访情况分析
    6.小结
第二章 讨论
    1.选病及选期依据
    2.中医对白癜风的认识
    3.年龄选择依据
    4.选证依据
    5.选方依据
    6.处方用药分析
        6.1 消白2号方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6.2 人参健脾丸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6.3 消白2号方与人参健脾丸比较
        6.4 白癜风酊处方用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7.研究结果分析
        7.1 一般资料分析
        7.2 疗效分析
        7.3 安全性及随访情况分析
    8.本课题的创新性
    9.问题与展望
        9.1 本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9.2 展望
    10.典型病例及图片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篇方药配伍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温病大家叶天士
        1.1 医学生平
        1.2 学术思想
    2 咳嗽的研究概要
        2.1 中医学对咳嗽的认识
        2.2 西医学对咳嗽的认识
第二部分 咳嗽病用药配伍特点分析及典型医案解析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医案解析
        2.2 数据库建立
        2.3 统计分析
    3 数据研究结果
        3.1 外感咳嗽用药性味频率
        3.2 内伤咳嗽用药性味频率
        3.3 外感咳嗽用药归经频率
        3.4 内伤咳嗽用药归经频率
    4 典型病例用药配伍解析
        4.1 外感咳嗽
        4.2 内伤咳嗽
第三部分 讨论
    1 药物配伍讨论
        1.1 外感咳嗽
        1.2 内伤咳嗽
    2 临床应用讨论
        2.1 善用甘味
        2.2 多审体质
        2.3 治病求本,非泛泛治咳
        2.4 诊治论四时早晚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附表

(3)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岭南医学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
        一、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二、岭南妇科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
        三、岭南妇科医家的临证特色
第二章 岭南妇科名家
    第一节 罗元恺
        一、简介
        二、学术思想
        三、临证经验
    第二节 欧阳惠卿
        一、简介
        二、临证经验
    第三节 张玉珍
        一、简介
        二、临证经验
    第四节 罗颂平
        一、简介
        二、临证经验
        三、诊治特色
    第五节 岭南罗氏妇科枝繁叶茂,惠及五洲
    第六节 岭南罗氏妇科与香港的深厚渊源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设计
    第二节 研究的实施
        一、第1轮问卷咨询
        二、第2轮问卷咨询
        三、资料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研究结果
        一、专家基本资料
        二、专家最经常诊治的中医妇科病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四、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对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影响
        五、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六、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第二节 研究数据分析
        一、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二、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第一节 讨论
        一、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
        二、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诊治注意点
        四、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五、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一、临床诊治须重视香港特色
        二、专家的临床经验及用药心得有参考价值
        三、性教育、女性卫生常识的普及工作
        四、晚婚晚育问题必须正视
        五、中医妇科的专业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从寒湿论治带下过多病(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现代医学对带下病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2 中医学对带下病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3 现代医家对带下病的治则治法
    4 小结
1 冲任督带与带下的关系
    1.1 冲任与带下的关系
    1.2 督脉与带下的关系
    1.3 带脉与带下的关系
2 肝脾肾三脏与带下的关系
    2.1 肝与带下的关系
    2.2 脾与带下的关系
    2.3 肾与带下的关系
3 寒湿与带下的关系
    3.1 带下过多病的成因
    3.2 寒湿与气机、气化的关系
    3.3 湿不独存,易从热从寒
4 导师治疗带下过多病的经验总结
    4.1 导师对带下疾病的认识
    4.2 临床医案
5 讨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5)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的影响因素及与女性不孕的关系
        一、中医体质的形成
        二、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
        三、中医体质与不孕的关系
第二章 中-泰不孕证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图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中国广东和泰国不孕症妇女各因素的对比
        二、中国广东和泰国不孕症妇女各种因素与偏颇质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讨论
        一、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
        二、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经带情况对比
        三、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孕育相关因素对比
        四、不孕症妇女在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第三章 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治疗不孕症的证型及用药特点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不孕症证型频次分析
        二、不孕症药物频次分析
        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四、药物的聚类分析
    第三节 讨论
        一、罗颂平教授在不孕症治疗的用药规律及药物聚类分析
        二、罗颂平教授在不孕症诊疗思路
第四章 讨论
    一、因地制宜,注重不同地理环境的用药
    二、因时制宜,注重气候及时间选用治疗方法
    三、因人制宜,重视个人的各种因素
    四、预期在泰国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月经不调文献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2 古籍书目选择结果
    3 核心概念的确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
        3.1 核心概念收集与确定的方法
        3.2 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
    4 核心专论的选择与撰写
        4.1 核心专论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4.2 核心专论的撰写要求与方法
第二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
    1 历代医籍有关月经不调理论的梳理
        1.1 先秦两汉
        1.1.1《黄帝内经》
        1.1.2《金匮要略》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2.1《脉经》
        1.2.2《褚氏遗书》
        1.2.3《诸病源候论》
        1.2.4《备急千金要方》
        1.3 宋金元时期
        1.3.1《太平圣惠方》
        1.3.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3《圣济总录》
        1.3.4《普济本事方》
        1.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3.6《女科百问》
        1.3.7《仁斋直指方论》
        1.3.8《妇人大全良方》
        1.3.9《济生方》
        1.3.10《格致余论》
        1.3.11《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
        1.4 明清时期
        1.4.1《奇效良方》
        1.4.2《苍生司命》
        1.4.3《校注妇人良方》
        1.4.4《丹溪心法附余》
        1.4.5《女科撮要》
        1.4.6《万氏女科》
        1.4.7《古今医统大全》
        1.4.8《医学纲目》
        1.4.9《医学入门》
        1.4.10《古今医鉴》
        1.4.11《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1.4.12《女科证治准绳》
        1.4.13《医宗粹言》
        1.4.1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1.4.15《济阴纲目》
        1.4.16《景岳全书·妇人规》
        1.4.17《邯郸遗稿》
        1.4.18《薛氏济阴万金书》
        1.4.19《陈素庵妇科补解》
        1.4.20《女科经纶》
        1.4.21《傅青主女科》
        1.4.22《顾松园医镜》
        1.4.23《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1.4.24《叶氏女科证治》
        1.4.25《沈氏女科辑要》
        1.4.26《女科切要》
        1.4.27《妇科玉尺》
        1.4.28《竹林寺女科》
        1.4.29《古今医彻》
        1.4.30《女科要旨》
        1.4.31《医法圆通》
    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2.1 月经不调
        2.1.1 月经不调的病名演变
        2.1.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
        2.2 月经先期
        2.2.1 月经先期的病名演变
        2.2.2 月经先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3 月经后期
        2.3.1 月经后期的病名演变
        2.3.2 月经后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4 月经先后无定期
        2.4.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演变
        2.4.2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5 月经过多
        2.5.1 月经过多的病名演变
        2.5.2 月经过多诊疗理论的发展
        2.6 月经过少
        2.6.1 月经过少的病名演变
        2.6.2 月经过少诊疗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
    1 月经不调
        1.1 病名
        1.1.1 月经先期
        1.1.2 月经后期
        1.1.3 经水先后无定期
        1.1.4 月经过多
        1.1.5 月经过少
        1.2 病因
        1.2.1 六淫
        1.2.1.1 火
        1.2.1.2 风寒
        1.2.1.3 寒热
        1.2.2 七情
        1.2.2.1 性急多怒
        1.2.2.2 忧愁思虑
        1.2.2.3 情志抑郁
        1.2.3 劳伤
        1.2.3.1 房劳过度
        1.2.3.2 劳力损伤
        1.2.4 体质
        1.2.4.1 形瘦体虚
        1.2.4.2 形肥多痰
        1.3 病机
        1.3.1 气血失调
        1.3.1.1 血热
        1.3.1.2 血寒
        1.3.1.3 血虚
        1.3.1.4 血瘀
        1.3.1.5 气虚
        1.3.1.6 气血虚
        1.3.1.7 气滞血瘀
        1.3.2 津液失常
        1.3.2.1 痰阻血海
        1.3.3 脏腑病机
        1.3.3.1 肾气虚
        1.3.3.2 肾精不足
        1.3.3.3 肾阴虚
        1.3.3.4 脾胃虚弱
        1.3.3.5 肝气郁结
        1.3.3.6 脾肾两虚
        1.3.4 冲任不调
        1.4 证候
        1.4.1 血热证
        1.4.2 血寒证
        1.4.3 血虚证
        1.4.4 血瘀证
        1.4.5 痰湿证
        1.4.6 气虚证
        1.4.7 脾肾气虚证
        1.4.8 阴虚内热证
        1.4.9 肝气郁结证
        1.5 治法
        1.5.1 清热凉血
        1.5.2 温经养血
        1.5.3 养血调经
        1.5.4 活血化瘀
        1.5.5 健脾祛湿痰
        1.5.6 补气摄血
        1.5.7 补益脾肾
        1.5.8 滋阴清热
        1.5.9 疏肝解郁
    2 月经先期
        2.1 病名
        2.1.1 血热月经先期
        2.2 病因
        2.2.1 六淫
        2.2.1.1 火
        2.2.2 七情
        2.2.2.1 性急多怒
        2.2.2.2 情志抑郁
        2.2.2.3 思虑过度
        2.2.3 劳伤
        2.2.3.1 劳役动火
        2.2.4 体质
        2.2.4.1 形瘦多疾
        2.2.4.2 多痰多郁
        2.2.5 失治误治
        2.2.5.1 误服辛热药
        2.3 病机
        2.3.1 实热
        2.3.1.1 血热
        2.3.1.2 气血俱热
        2.3.2 虚热
        2.3.2.1 血虚有热
        2.3.2.2 阴虚火旺
        2.3.2.3 气虚血热
        2.3.3 气虚
        2.3.3.1 心脾气虚
        2.3.3.2 脾肾气虚
        2.3.3.3 气血俱虚
        2.4 证候
        2.4.1 阳盛血热证
        2.4.2 阴虚血热证
        2.4.3 脾气虚证
        2.4.4 肾气不固证
        2.4.5 肝郁血热证
        2.5 治法
        2.5.1 清法
        2.5.1.1 清热凉血
        2.5.1.2 滋阴清热
        2.5.1.3 补血清热
        2.5.2 补法
        2.5.2.1 补气摄血
        2.5.2.2 补益脾肾
    3 月经后期
        3.1 病名
        3.1.1 月经后期
        3.1.1.1 血寒经迟
        3.1.1.2 血热经迟
        3.1.1.3 肥人过期
        3.1.1.4 形瘦过期
        3.2 病因
        3.2.1 六淫
        3.2.1.1 寒
        3.2.2 七情
        3.2.2.1 忧愁思虑
        3.2.2.2 性躁多怒
        3.2.3 劳伤
        3.2.3.1 素多劳倦
        3.2.4 体质
        3.2.4.1 形瘦食少
        3.2.4.2 形肥食多
        3.3 病机
        3.3.1 血虚
        3.3.1.1 脾经血虚
        3.3.1.2 肝经血少
        3.3.1.3 血虚有热
        3.3.1.4 血虚挟痰
        3.3.1.5 气血虚
        3.3.2 血热
        3.3.3 血寒
        3.3.3.1 血寒而不足
        3.3.3.2 血寒而有余
        3.3.4 气滞血瘀
        3.3.4.1 血虚气滞
        3.3.4.2 气滞
        3.3.5 痰湿
        3.3.5.1 脂痰凝塞
        3.3.5.2 痰多血少
        3.3.5.3 气虚挟痰
        3.3.5.4 湿滞
        3.4 证候
        3.4.1 血虚证
        3.4.2 阴虚证
        3.4.3 血寒证
        3.4.4 气滞血瘀证
        3.4.5 痰阻证
        3.5 治法
        3.5.1 温法
        3.5.1.1 温经养血
        3.5.2 清法
        3.5.2.1 滋阴清热
        3.5.2.2 生血清热
        3.5.3 补法
        3.5.3.1 补脾胃
        3.5.4 攻补兼施
        3.5.4.1 补血行气
        3.5.4.2 调经顺气
        3.5.4.3 活血通经
        3.5.4.4 补血豁痰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 病名
        4.1.1 经水先后无定期
        4.1.1.1 血虚经乱
        4.1.1.2 肾虚经乱
        4.1.1.3 月经愆期
        4.2 病因
        4.2.1 六淫
        4.2.1.1 寒热
        4.2.2 七情
        4.2.2.1 情志抑郁
        4.2.3 劳伤
        4.2.3.1 劳伤
        4.2.3.2 产伤动血气
        4.2.3.3 房劳过度
        4.3 病机
        4.3.1 虚
        4.3.1.1 血虚
        4.3.1.2 肾虚
        4.3.1.3 脾胃虚弱
        4.3.2 实
        4.3.2.1 肝气郁结
        4.4 证候
        4.4.1 血虚证
        4.4.2 肾虚证
        4.4.3 肝郁证
        4.5 治法
        4.5.1 养血调经
        4.5.2 补肾调经
        4.5.3 开郁行气
    5 月经过多
        5.1 病因
        5.1.1 七情
        5.1.1.1 思虑过度
        5.1.1.2 心火炽甚
        5.1.2 劳伤
        5.2 病机
        5.2.1 血热
        5.2.2 虚热
        5.2.3 气虚
        5.2.4 血瘀
        5.2.5 痰多
        5.3 证候
        5.3.1 血热证
        5.3.2 虚热证
        5.3.3 气虚证
        5.3.4 血瘀证
        5.3.5 痰湿证
        5.4 治法
        5.4.1 清热凉血
        5.4.2 滋阴清火
        5.4.3 补气摄血
        5.4.4 行气活血
        5.4.5 健脾养血
    6 月经过少
        6.1 病名
        6.1.1 月经过少
        6.1.1.1 形肥经少
        6.1.1.2 形瘦经少
        6.2 病因
        6.2.1 六淫
        6.2.1.1 风冷
        6.2.2 七情
        6.2.2.1 忧愁思虑
        6.2.2.2 气郁
        6.2.3 劳伤
        6.2.3.1 劳伤阳气
        6.2.4 它病损及
        6.2.4.1 下利汗出亡津液
        6.2.4.2 脱血
        6.3 病机
        6.3.1 虚
        6.3.1.1 肾阴虚
        6.3.1.2 肾阳虚
        6.3.1.3 脾胃虚弱
        6.3.1.4 血虚
        6.3.1.5 气血虚
        6.3.1.6 阴虚血热
        6.3.2 实
        6.3.2.1 气郁肝伤
        6.3.2.2 气滞血瘀
        6.3.2.3 血寒壅滞
        6.3.2.4 痰凝经隧
        6.4 证候
        6.4.1 血虚证
        6.4.2 肾虚证
        6.4.3 血寒证
        6.4.4 气滞血瘀证
        6.4.5 血瘀证
        6.4.6 痰湿证
        6.5 治法
        6.5.1 养血调经
        6.5.2 养血益阴
        6.5.3 温经养血
        6.5.4 活血化瘀
        6.5.5 健脾祛湿
第四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
    1 月经不调
        1.1《素问》:论女子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
        1.2《素问》:经脉应于天地论
        1.3《金匮要略》:论因虚、积冷、结气致病
        1.4《褚氏遗书》:精血论
        1.5《诸病源候论》:月经不调体虚风冷论
        1.6《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别有方论
        1.7《圣济总录》:血气统论
        1.8《圣济总录》:论月经不调的概念及病机
        1.9《妇人大全良方》:总论妇人月经病的立科与辨治
        1.10《济生方》:妇人病血气论治
        1.11《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1.12《苍生司命》:寒湿客于经脉论
        1.13《丹溪心法附余》:经病辨治论
        1.14《丹溪心法附余》:月经病开郁行气论
        1.15《女科撮要》:论月经不调的因机证治
        1.16《医学原理》:论调经之法
        1.17《万氏女科》:论立科与调治大法
        1.18《万氏女科》:济阴通元赋
        1.19《万氏女科》:月经不调病机三论
        1.20《古今医统大全》:辨四物汤论
        1.21《古今医鉴》论调经之法
        1.22《医宗粹言》:调经养心实脾论
        1.23《济阴纲目》月经不调病机论
        1.24《孕育玄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论
        1.25《景岳全书》:论经脉之本
        1.26《景岳全书》:论妇科病的分类与难易
        1.27《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1.28《景岳全书》:情志劳倦外感病因论
        1.29《景岳全书》:调经补脾养肾论
        1.30《景岳全书》:经色论
        1.31《邯郸遗稿》:调经总论
        1.32《邯郸遗稿》:调经以滋水为主论
        1.33《邯郸遗稿》:调经滋水更当养火论
        1.34《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诸疾由于经水不调论
        1.35《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论
        1.36《医宗金鉴》:论经病病因
        1.37《医宗金鉴》:经色经质气味论
        1.38《女科经纶》: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1.39《医原》:论妇科病辨治
    2 月经先期
        2.1《万氏女科》:论月经先期病机
        2.2《孕育玄机》:论月经先期辨治
        2.3《景岳全书》:血热经早论
        2.4《景岳全书》:先期补脾补肾论
        2.5《邯郸遗稿》:月经先期从热从虚论
        2.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先期方论
        2.7《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肾中水火论
        2.8《顾松园医镜》:先期情志所伤论
        2.9《女科切要》:血热气伤血海论
        2.10《医法圆通》:月经先期温固元气论
    3 月经后期
        3.1《丹溪心法》:后期血少血热湿痰论治
        3.2《万氏女科》: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
        3.3《万病回春》:后期血虚气郁痰凝论
        3.4《景岳全书》:后期寒热论
        3.5《邯郸遗稿》:后期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论
        3.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
        3.7《傅青主女科》:后期血寒论
        3.8《顾松园医镜》:后期情志所伤及湿痰壅滞论
        3.9《医宗金鉴》:过期虚实论
        3.10《女科切要》:后期血虚血寒湿滞论
        3.11《竹林女科证治》:后期气血虚论
        3.12《医法圆通》:月经后期病因论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普济本事方》:阴阳相胜论
        4.2《妇人大全良方》:阴阳盛衰论
        4.3《景岳全书》:经乱论
        4.4《傅青主女科》;肝肾之郁论
        4.5《医宗金鉴》:愆期前后多少论
        4.6《叶氏女科证治》:脾胃虚弱经乱论
    5 月经过多
        5.1《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血虚论
        5.2《古今医彻》:月水过多病因论
        5.3《医法圆通》: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论
    6 月经过少
        6.1《脉经》:经水少论
        6.2《诸病源候论》:虚损汗多论
        6.3《女科百问》:虚劳风冷论
        6.4《女科证治准绳》: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论
        6.5《医法圆通》:经少阳衰论
第五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2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3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4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查新报告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月经不调论治渊源流变
        1.1 秦汉时期——妇科理论形成时期
        1.2 晋唐时期——独立区分时期
        1.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时期
        1.4 明清时期——发展完善时期
        1.5 现代月经不调研究概况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2.1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
        2.2 病机理论
        2.3 中药方剂
        2.4 中医证候
        2.5 针灸治疗
        2.6 中医医案
第二部分 班秀文教授辨治月经不调学术经验文献研究
    1 注重调补肝肾
        1.1 从肾治经
        1.2 从肝论治
        1.3 从奇经论治
    2 注重调理气血
        2.1 治经必治血,理血不留瘀
        2.2 治血必理气,疏肝经自调
    3 注重健脾充源
    4 处方用药特色
        4.1 处方特色
        4.2 用药特色
第三部分 班秀文教授月经不调医案的临床研究数据源
    1 临床资料
        1.1 医案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预处理
        2.2 数据录入
        2.3 数据挖掘处理方法
第四部分 班秀文教授辨治月经不调证治规律研究
    1 班氏辨治月经不调数据挖掘研究
        1.1 938 例医案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1.2 月经先期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1.3 月经后期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1.4 月经先后无定期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1.5 月经过多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1.6 月经过少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1.7 月经量多少不一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1.8 经期延长数据研究结果与分析
    2 班氏辨治月经不调证治规律探讨
        2.1 病因病机
        2.2 治则治法
        2.3 处方特点
        2.4 用药规律
    3 客观评价挖掘结果和不足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班氏验案举隅
附录 C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附“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汪世强教授学术渊源及各家学说
    (一) 汪世强教授学术渊源
    (二) 各家学说
        1. 三焦与各家学说
        2. 肝脾关系各家学说
        3. 扶阳理念各家学说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一) 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
        1. 重视脾胃,疏肝健脾,双管齐下
        2. 治疗疾病擅用扶阳理念
        3. 善从三焦辨治各种疾病
    (二) 临床经验
        1. 辨证特点:重三焦、和少阳
        (1) 善从三焦辨治疾病
        (2) 和解少阳治久咳不已
        2. 治法特点:重温阳、调肝脾、健脾胃
        (1) 补火助阳治疗各种寒性疾病
        (2) 疏肝健脾治疗杂病
        (3) 调理脾胃治疗儿科疾病
        3. 用方特点
        (1) 善用经方
        (2) 多个小方合用,汪世强教授用四合汤治疗胃病经验介绍
        (3) 擅用基础方
        (4) 结合病机,自拟处方
        4. 用药特点
        (1) 咳、喘、疲常用干姜、细辛、五味子
        (2) 疏肝健脾常用:柴胡、白芍、党参、白术、茯苓
        (3) 扶阳常用药物:附子、干姜、肉桂、细辛
        (4) 用药注重相反相成
        (5) 补益各脏必配伍补肾药
        5. 治疗疾病注重五行生克制化和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汪世强教授“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 高血压病诊治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个人简历

(9)褚玉霞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经验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师简介
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
    1.学术思想
        1.1 女病治疗,重视调周
        1.2 用药精专,重在调和
        1.3 中西汇通,汲取新知
    2.治学方法
        2.1 治学严谨,持之以恒
        2.2 医技精湛,医德高尚
用药心悟
    1.月经病之常用药对
    2.带下病之常用药对
    3.妊娠病之常用药对
    4.产后病之常用药对
    5.杂病之常用药对
单味药的运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0)《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主要学术思想研究
    二、《医学心悟》临床特点研究
第二部分 方剂数据分析
    一、方剂来源
    二、方剂信息预处理
        1. 方药规范
        2. 主治病证
        3. 方药分类
        4. 建立方剂基本信息表
    三、数据分析
        1. 药物频数分析
        2. 药对与药组分析
        3. 方剂频数分析
        4. 主治病证频数分析
第三部分 理论分析
    一、药物分析
        1. 药物分类分析
        2. 药物性味分析
        3. 药物归经分析
    二、配伍分析
        1. 配伍意义
        2. 配伍的形成
        3. 程氏用药配伍分析
        3.1 人参、白术
        3.2 人参、茯苓
        3.3 人参、黄芪
        3.4 人参、当归
        3.5 人参、防风
        3.6 白术、陈皮
        3.7 白术、泽泻
        3.8 白术、茯苓
        3.9 白术、黄芪
        3.10 白术、神曲
        3.11 茯苓、半夏
        3.12 茯苓、泽泻
        3.13 当归、川芎
        3.14 当归、白芍
        3.15 当归、秦艽
        3.16 当归、黄柏
        3.17 当归、木香
        3.18 当归、牛膝
        3.19 陈皮、半夏
        3.20 陈皮、香附
        3.21 陈皮、神曲
        3.22 防风、川芎
        3.23 白芍、熟地
        3.24 浙贝母、桔梗
        3.25 浙贝母、知母
        3.26 黄柏、知母
        3.27 熟地、生地
        3.28 丹参、香附
        3.29 百部、紫菀
第四部分 讨论
    一、配伍规律
        1. 补气剂配行气药
        2. 补气剂配利湿渗浊药
        3. 补血剂配补气药
        4. 补血剂配活血药
        5. 补血剂配行气药
        6. 祛风剂配益气养血药
        7. 祛风剂配活血药
        8. 消食剂配行气药
        9. 消食剂配健脾药
        10. 祛痰剂配理气药
        11. 祛痰剂配健脾药
        12. 祛痰剂配清热药
        13. 补阴剂配补阳药
        14. 活血剂配行气药
        15. 利湿剂配健脾药
    二、学术特点
        1. 重视补益
        2. 注重脾胃
        3. 用药慎用攻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四、五味异功散治疗带下证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消白2号方加减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欢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篇方药配伍特点研究[D]. 陈依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11)
  • [3]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D]. 李启文(Lee Kai M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从寒湿论治带下过多病[D]. 肖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D]. 周慧心(Thipvarintorn Dusitasirisakul).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马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国医大师班秀文辨治月经不调学术思想与证治规律研究[D]. 马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
  • [8]汪世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附“疏肝健脾”增效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 廖慧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褚玉霞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用药经验的整理研究[D]. 段春红. 河南中医学院, 2014(01)
  • [10]《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D]. 钱旭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五味益宫散治疗腹泻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