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论文文献综述)
司曼迪[1](2020)在《钢铁企业绿色治理效果研究 ——以太钢不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单一主体的绿色行动对环境治理问题的作用有限,绿色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观被提出。绿色治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作用,而企业是绿色治理最为关键的行动者。钢铁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同时也是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钢铁企业的能耗比重有所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也得到控制,钢铁企业绿色治理已取得明显的效果。本文基于绿色治理理念,选取太钢不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绿色治理全过程以及绿色治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公司绿色制度设计、生产工程项目、绿色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归纳公司进行绿色治理的举措,并且基于环境绩效各项指标数据,分析其绿色治理效果,探究公司绿色治理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并提出建议。太钢不锈自2006年以来在全流程内推进绿色发展理念,2016年更是推进绿色治理升级版,但是从公司各项环境指标来看,与前期相比,绿色治理后期效果出现缓慢,这主要是受治理难度增大、治理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李宁,燕建宏,江路平,刘文强,孟义春[2](2016)在《增量模型在转炉炼钢中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中小型转炉不宜增设副枪、难以对钢水成分(质量分数)和温度进行连续检测、难以建立动态模型的实际情况,为此将传统增量模型应用于转炉冶炼过程,对钢水终点进行控制。通过增量模型指导加料,并借助新的加料方案,大大提高了冶炼效果,终点一倒命中率提高了5.7%,余锰收到率提高了6.52%,喷溅率降低了1.24%。
吕平,张春燕[3](2015)在《转炉烟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应用》文中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转炉干法除尘工艺系统的技术优势、主要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国产化创新应用。
张征华[4](2013)在《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全球变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负责任的环境大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城市低碳发展是全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南昌市是全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会城市,又在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城市构想。因此,以南昌市为样本研究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本文采用反馈基模分析法、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多种方法,对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阐述目前我国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国内外不同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建立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并重点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和绩效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基模,建立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和相关措施。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10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3章为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第4章为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第5章为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第6章为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第7章为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第8章为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第9章为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第10章为结论与展望。除绪论、结论与展望之外,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界定了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城市低碳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等为指导。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在保障城市经济增长态势不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应有提高的前提下,化石能源消费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城市。低碳城市具有阶段性、经济性、系统性和易量化性等特点。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城市规划、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纵观国外城市低碳发展,气候驱动是其背景,数据先行是其基础,全球联合是其平台,全面推进是其路径。而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低碳发展的选择源于工业且重点领域亦在工业。第二,建立了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南昌市城市层面和工业层面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基于IPCC(2006)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体系,以生产模式为主,以消费模式为辅,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五个单元建立了一套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并对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工业是南昌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进一步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以资本、劳动、能源为投入,以工业总产值和二氧化碳为产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南昌市工业曼奎斯特碳排放绩效指数进行测算,该指数构成了低碳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第三,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确定了城市碳减排目标及方向。将流位变量的确定、反馈基模的定性分析与流率基本入树建模的定量分析首次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构建了基于反馈基模分析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运用该方法对南昌市低碳发展进行仿真及调控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为47%,并明确了碳减排的重点方向为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增加林业碳汇量。基于上述六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南昌市低碳发展路径应从产业和城市两个层面展开。第四,构建了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提出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和保障措施。产业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通过低碳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为此,基于低碳城市和低碳主导产业的内涵,构建了低碳主导产业选择的产业效率基准、产业潜力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和产业效益基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13项指标组成的城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对南昌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城市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发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进低碳建筑、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倡导低碳生活以及增加林业碳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顺利实施上述措施,应加强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财税保障、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和组织保障。本文基于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以南昌市为样本,建立了适用于城市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及相关措施。上述碳减排确定思路和低碳发展措施对于其他城市低碳发展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何晓斌[5](2011)在《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炭素行业的发展,机遇和风险并存。一方面,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成本压力急剧上升、市场无序竞争、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对炭素生产全行业的制约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炭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步履维艰。另一方面,国内钢铁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为石墨电极企业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现阶段,制定新形势下的营销策略是每个石墨电极企业的当务之急。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炭素工业的摇篮,过去长时间处于行业的领头地位。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其行业霸主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市场营销发展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不能更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动力。因此,有必要对公司的营销工作重新加以审视和分析,制定新的营销战略,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应用菲利普.科特勒的竞争理论,波特的五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法对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业务市场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全面总结了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市场细分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企业的市场定位选择,制定了企业未来的营销战略和具体的营销策略。
杨刚[6](2010)在《生态型钢渣透水混凝土开发项目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钢渣综合利用新产品开发是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宝)“三五规划”的五大重点发展板块之一,是实现公司技术产业化转型的关键,将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环保、永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然而由于中宝对钢渣新产品开发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造成中宝钢渣新产品开发成功率低下、开发周期长、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宝新产品项目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几个问题,运用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把钢渣新产品开发分为战略定位、开发项目的选择、新产品开发管理改进、新产品应用四个阶段,并针对现有的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给出适合中宝钢渣透水混凝土开发的管理方法。在开发战略制定过程中,首先对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开发环境进行分析,在各个阶段利用相应的管理方法,最后形成适合中宝钢渣新产品开发战略。在新产品的构思及项目的选择阶段,结合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利益测量技术、经济评价法等开发项目管理方法进行新项目的选择及评价。在产品开发实施过程,提出了跨职能的组织模式并设计了新的开发管理流程。产品市场转化阶段,提出新产品构思的同时就进行营销计划的制定,定义目标市场,找到发挥钢渣新产品的特性的细分市场。最后结合钢渣透水混凝土在上海世博园区路面应用工程实践了该开发战略与管理模式。
赵成林,王丽娟,李德刚,张维维,李广帮[7](2010)在《RH真空精炼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自主开发的RH真空精炼控制模型,包括脱碳模型、温度模型、合金加入量及成分预报模型等,对模型的功能、算法、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该模型应用在鞍钢某炼钢厂RH处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杜斌,黄可为,林云,郭亚芬,谢树元,郑贻裕,马志钢[8](2004)在《集成式RH过程控制模型技术及应用》文中认为根据冶金学的基本原理与RH精炼处理的内在原理,建立了RH静态脱碳模型、动态脱碳模型、温度模型、合金最小成本模型、成分预报模型等过程控制模型。集成式RH模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系统性,且成本低。模型先后在宝钢3#RH、梅钢新建RH精炼炉、宝钢2#RH、上钢一厂新建RH精炼炉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基于数据、专家经验、公式开发的人工智能自动建模软件的应用使RH温度模型取得了较高的精度。
杜斌[9](2002)在《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文中认为
杜斌[10](2002)在《论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文中指出 1 概述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技术进步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人们在努力利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整个工业信息化的角度看,过程控制模型是工业信息化最直接、最有效的应用领域,也是最基础的技术。没有这样的基础,建立在其上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就缺乏有效的支撑,工业信息化也难免流于形式,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此外,过程控制模型的实现只取决于多种工业技术本身发展水平,实现起来可控性比较
二、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论文提纲范文)
(1)钢铁企业绿色治理效果研究 ——以太钢不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绿色治理理念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2.2.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3 案例介绍 |
3.1 钢铁行业概况 |
3.1.1 钢铁生产与能源消耗 |
3.1.2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 |
3.1.3 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政策 |
3.2 企业概况 |
3.2.1 主营业务与生产现状 |
3.2.2 绿色科技成果与社会荣誉 |
4 案例分析 |
4.1 太钢不锈绿色治理举措 |
4.1.1 绿色经营管理制度 |
4.1.2 绿色生产项目 |
4.1.3 绿色技术创新 |
4.2 太钢不锈绿色治理效果评价 |
4.2.1 能源环境绩效 |
4.2.2 污染物排放指标 |
4.2.3 副产品综合利用指标 |
4.2.4 环境绩效评价 |
4.3 太钢不锈绿色治理未来发展难点 |
4.3.1 生产能耗降低难 |
4.3.2 成本优化效果差 |
4.3.3 绿色技术研发产出低 |
4.3.4 绿色治理成本增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深化绿色治理理念 |
5.2.2 有计划地推进绿色治理投入 |
5.2.3 推进生产精细化管理 |
5.2.4 多渠道提高资金储备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增量模型在转炉炼钢中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生产条件 |
1.1工艺参数 |
1.2主原料 |
2模型开发 |
2.1模型变量选取 |
2.2增量模型的建立 |
2.2.1造渣原料加入量模型 |
2.2.2冷料加入量及耗氧量模型 |
6号转炉冷料加入量模型 |
7号转炉冷料加入量模型 |
8号转炉冷料加入量模型 |
6号炉耗氧量模型 |
7号炉耗氧量模型 |
8号炉耗氧量模型 |
2.3模型使用方法 |
3增量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3.1客观条件影响 |
3.2主观条件影响 |
3.2.1加料方案设计 |
3.2.2枪位影响因素分析 |
(1)铁水元素质量分数变化。 |
(2)铁水温度变化。 |
(3)加料量。 |
(4)加料次数。 |
4冶金效果 |
4.1消耗降低 |
4.2余锰收得率提高 |
4.3操作水平提高 |
5结论 |
(4)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
2.1.2 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2.1.3 关于碳排放预测研究 |
2.1.4 关于城市碳排放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能源经济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2.2.5 政府干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
3.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 |
3.1.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概念 |
3.1.2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联 |
3.2 低碳城市的内涵 |
3.2.1 低碳城市的定义 |
3.2.2 低碳城市的特点 |
3.2.3 低碳城市的内容 |
3.3 低碳城市的外延 |
3.3.1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概念 |
3.3.2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关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 |
4.1 城市低碳发展的机遇 |
4.1.1 低碳发展的先行探索 |
4.1.2 低碳发展的政策驱动 |
4.1.3 低碳发展的国际互动 |
4.2 城市低碳发展的挑战 |
4.2.1 碳排放数据基础的薄弱 |
4.2.2 城市化、工业化的能源刚性需求 |
4.2.3 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 |
4.3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
4.3.1 纽约低碳发展实践 |
4.3.2 伦敦低碳发展实践 |
4.3.3 东京低碳发展实践 |
4.4 国内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
4.4.1 保定市低碳发展实践 |
4.4.2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 |
4.4.3 杭州市低碳发展实践 |
4.5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启示 |
4.6 南昌市低碳发展实践 |
4.6.1 南昌城市概况 |
4.6.2 南昌低碳发展历程 |
4.6.3 南昌低碳发展之路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 |
5.1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体系 |
5.1.1 测算标准 |
5.1.2 测算气体 |
5.1.3 测算模式 |
5.1.4 测算原则 |
5.1.5 测算内容 |
5.2 南昌市碳排放的测算 |
5.2.1 能源活动 |
5.2.2 工业生产过程 |
5.2.3 农业 |
5.2.4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
5.2.5 废弃物处置 |
5.3 南昌市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
5.3.1 南昌市碳排放的纵向分析 |
5.3.2 南昌市碳排放的横向分析 |
5.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测算 |
5.4.1 工业碳排放测算基础 |
5.4.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分析 |
5.4.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分析 |
5.4.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
5.5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分析 |
5.5.1 工业碳排放绩效分析基础 |
5.5.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绩效分析 |
5.5.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绩效分析 |
5.5.4 南昌市重工业与轻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差异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 |
6.1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分析 |
6.1.1 核心变量的确定 |
6.1.2 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
6.1.3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构建 |
6.2 基于反馈基模分析,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6.2.1 GDP流率基本入树T_1(t) |
6.2.2 能源消费流率基本入树T_2(t) |
6.2.3 碳排放流率基本入树T_3(t) |
6.2.4 人口流率基本入树T_4(t) |
6.3 南昌市碳减排仿真 |
6.3.1 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
6.3.2 不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
6.4 南昌市碳减排方向 |
6.4.1 优化产业结构 |
6.4.2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
6.4.3 优化能源结构 |
6.4.4 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 |
6.4.5 倡导低碳生活 |
6.4.6 提高林业碳汇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
7.1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
7.1.1 模型构建基础 |
7.1.2 选择基准构建 |
7.1.3 指标体系设计 |
7.1.4 评价方法选取 |
7.2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1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2 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3 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选择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
8.1 发展低碳能源 |
8.2 发展低碳交通 |
8.3 推进低碳建筑 |
8.4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 |
8.5 倡导低碳生活 |
8.6 增加林地碳汇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 |
9.1 制度保障 |
9.2 技术保障 |
9.3 人才保障 |
9.4 财税保障 |
9.5 资金保障 |
9.6 机制保障 |
9.7 组织保障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昌市碳排放测算基本数据表 |
附录B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调查问卷 |
附录C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基本数据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中钢吉炭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2.1 企业简介 |
2.2 产品介绍 |
2.3 公司营销状况概述 |
2.4 营销绩效分析 |
2.5 公司营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中钢吉炭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经济环境 |
3.1.2 政策环境 |
3.1.3 技术发展环境 |
3.2 行业分析 |
3.2.1 钢铁行业发展状况 |
3.2.2 我国石墨电极产业分析 |
3.3 石墨电极市场需求分析 |
3.4 中钢吉炭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3.5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
3.5.1 财务状况 |
3.5.2 人力资源状况 |
3.5.3 生产装备水平 |
3.5.4 工艺技术水平 |
3.5.5 生产规模 |
3.5.6 低碳生产能力 |
3.5.7 原料获取能力 |
3.5.8 品牌影响力 |
3.6 SWOT 分析 |
第4章 中钢吉炭营销战略分析 |
4.1 中钢吉炭总体营销战略规划 |
4.1.1 石墨电极市场细分 |
4.1.2 中钢吉炭总体营销战略 |
4.2 中钢吉炭市场竞争战略规划 |
4.2.1 基本竞争战略理论 |
4.2.2 中钢吉炭基本竞争战略制定 |
4.3 中钢吉炭市场营销策略 |
4.3.1 产品策略 |
4.3.2 价格策略 |
4.3.3 渠道策略 |
4.3.4 促销策略 |
第5章 中钢吉炭市场营销战略保障措施 |
5.1 充足的资本投入 |
5.2 一流的技术研发能力 |
5.3 完善销售团队建设 |
5.4 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公司内部组织协调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生态型钢渣透水混凝土开发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钢渣新产品项目开发现状分析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 |
2.1.1 钢渣介绍 |
2.1.2 国内外钢渣产品的开发现状 |
2.1.3 中宝钢渣新产品开发现状 |
2.1.4 国内外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 |
2.2 现有的技术开发管理体系和流程 |
2.2.1 新产品开发管理体系 |
2.2.2 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 |
2.3 技术开发立项及可研 |
2.3.1 立项建议书 |
2.3.2 可行性研究报告 |
2.4 技术开发项目立项评审 |
2.5 技术开发项目批准 |
2.6 技术开发项目验收 |
2.7 钢渣新产品试生产 |
2.8 钢渣新产品市场开发 |
2.9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渣新产品开发战略制定 |
3.1 钢渣新产品开发战略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 |
3.1.2 微观环境分析 |
3.1.3 战略领域确定 |
3.2 战略目标 |
3.3 战略类型 |
3.4 战略路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渣新产品开发项目的选择 |
4.1 研发分类与特征 |
4.2 研发方式 |
4.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4.4 项目选择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5 可供选择的项目评价方法 |
4.5.1 经济评价法 |
4.5.2 利益测量技术 |
4.6 可供选择的钢渣新产品项目构思 |
4.6.1 钢渣新产品构思的驱动力 |
4.6.2 钢渣新产品构思的来源 |
4.6.3 钢渣新产品构思的管理 |
4.7 钢渣新产品项目构思的评价 |
4.7.1 评价的内容 |
4.7.2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分析 |
4.8 钢渣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对比分析 |
4.8.1 市场分析 |
4.8.2 技术分析 |
4.8.3 效益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渣透水混凝土开发项目管理改进 |
5.1 项目开发组织模式设计 |
5.1.1 现有的项目组组织模式 |
5.1.2 设计新的项目组组织模式——跨职能项目组织 |
5.2 钢渣透水混凝土开发流程设计 |
5.2.1 设计开发流程 |
5.2.2 制订详细的开发计划 |
5.2.3 定期进行阶段性评审 |
5.2.4 以重点试验策划实施开发项目 |
5.2.5 开发过程中的修订和测试 |
5.3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与沟通 |
5.4 开发项目的考核管理 |
5.5 开发过程中同步处理活动 |
5.5.1 研发成果的鉴定 |
5.5.2 知识产权的管理 |
5.5.3 产品生产流程管理 |
5.6 钢渣新产品的市场转化 |
5.6.1 目标市场分析 |
5.6.2 细分市场分析 |
5.6.3 细分市场选择 |
5.6.4 产品市场定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渣透水混凝土在上海世博园路面工程的应用 |
6.1 项目介绍 |
6.1.1 项目应用情况 |
6.1.2 结构设计 |
6.2 钢渣透水混凝土工程特点 |
6.3 效益分析 |
6.3.1 经济效益分析 |
6.3.2 社会效益分析 |
6.4 性能检测结果 |
6.5 现场应用实景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目录 |
(8)集成式RH过程控制模型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基本组成与原理 |
1.1 模型简介 |
1.2 脱碳模型 |
(1) 静态脱碳模型 |
(2) 动态脱碳模型 |
1.3 温度预报及实时推定模型 |
1.4 合金最小成本模型 |
1.5 成分预报模型 |
2 集成式模型的软件技术特点 |
3 人工智能自动建模软件AIMT (Automatic intelligent modeling tools) 简介 |
4 RH模型的工业应用 |
(9)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1.关于建模技术 |
2.关于模型与工艺的关系 |
(1)模型与工艺的关系 |
(2)国内有成熟工艺的情况 |
(3)国内没有成熟工艺的情况 |
3.国产模型与未来技术发展 |
4.在线应用相关技术 |
5.参数调整与自适应技术 |
三、国内炼钢过程控制模型研发状况及前景分析 |
1.国内的总体水平 |
2.宝钢的实绩 |
3.前景分析 |
四、结论 |
四、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钢铁企业绿色治理效果研究 ——以太钢不锈为例[D]. 司曼迪. 暨南大学, 2020(04)
- [2]增量模型在转炉炼钢中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宁,燕建宏,江路平,刘文强,孟义春. 中国冶金, 2016(08)
- [3]转炉烟气干法净化回收技术应用[J]. 吕平,张春燕. 冶金丛刊, 2015(05)
- [4]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张征华. 南昌大学, 2013(01)
- [5]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 何晓斌. 吉林大学, 2011(10)
- [6]生态型钢渣透水混凝土开发项目管理研究[D]. 杨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2)
- [7]RH真空精炼控制模型的开发与应用[A]. 赵成林,王丽娟,李德刚,张维维,李广帮. 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 2010
- [8]集成式RH过程控制模型技术及应用[J]. 杜斌,黄可为,林云,郭亚芬,谢树元,郑贻裕,马志钢.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03)
- [9]谈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J]. 杜斌. 冶金管理, 2002(S1)
- [10]论炼钢过程控制模型国产化的迫切性[J]. 杜斌. 中国冶金,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