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中游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赵根模,廖基厚[1](1979)在《黑龙江中游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 在第四纪地层中存在一类与冰期寒冷气候有密切关系的、独特的变形构造,通称为“融冻变形”、“冰缘现象”、“多边形构造”、“冰楔”、“热喀斯特”等等。这类构造在欧洲和北美第四纪冰川分布区及其边缘的第四纪地层中广泛分布,有很多描述与研究。作为第四纪冰川的同时或准同时现象,对于阐明第四纪气候特点及某些沉积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我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这类现象,正在引起第四纪地质工作者注意。黑龙江地区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是很典型的,本文仅对野外观察的现象作简要报导並作初步讨论。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2](2018)在《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文中指出通过内蒙河套地区的多次野外调查和多个横穿黄河河谷剖面的测量,热释光(OSL)与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样品的采集和测定,以及与黄河上中游其它河段和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段的对比,从而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发现与认识:(1)河套地区不仅包括了具有多期湖泊发育,堆积了厚达数千米的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的断陷盆地,而且在其北侧的阴山山脉南麓,特别是南侧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缘,还保存着拔河高度可达300m或更高的黄河9级阶地(T1~T9)。其中,T1的拔河高度2~12m,为内叠的堆积阶地,由松散的砂砾层组成,沿黄河及其支流均有分布。T2至T4,拔河高度分别为12~45m,28~80m和60~115m,阶地高度有自下游向上游变小的趋势。这些阶地大多分布在河套盆地之内,往往以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为基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有时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在阴山南麓,则以湖相地层、古近纪地层或基岩为基座,往往缺少三趾马红土。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往往呈海拔1080~1100m的湖积台地出现,如在托克托东南表现最为明显。在湖积台地之上,有时能见到马兰黄土覆盖,其底部甚至有隐约的古土壤层S1出现。T5至T8,拔河高度分别为75~160m,130~200m,170~260m和250~295m,也有下游高差大、上游相对较小的趋势。组成阶地的砾石层或砂砾石层,有时与含1至多条古土壤的黄土互层,而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有时在阶地沉积或三趾马红土之下,保存有河流相的砾石或砂砾石层,部分已被钙质胶结而成为砾岩或砂砾岩,显然是古黄河的沉积物。T9阶地我们只在黑赖沟剖面的两个地点发现,其拔河高度为290~315m,且下伏含有多达22层白色钙质结核层的三趾马红土的基座。(2)ESR与OSL测年结果表明,阶地的时代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时期。其中,T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T2至T4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中期和早中期;河套古湖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T5~T9分别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中期、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早期。在黄河T5~T8之下,特别是其基座的三趾马红土之下所发现的古黄河的砾石层、砂砾层或胶结的砂砾层,其所夹砂层的石英热活化法ESR年龄测定结果为中新世或上新世。(3)研究表明,自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的、长期持续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即使在河套断陷的成湖时期,无论是断陷湖还是堰塞湖,黄河不仅可以从一端注入湖泊并从其另一端流出,而且河道也可以在湖泊的一侧或两侧流动。这就是河湖共存。(4)作者在对黄河整个上-中游及部分其它河段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还发现,自新近纪早中期以来,黄河就是一条上、下游贯通的古老大河,尽管古黄河的遗迹已受到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不同特征的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破坏与变动,使其保存状况和连续性远不如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古黄河遗迹。(5)湖泊与河流是可以共存的。黄河并非泄空了某个断陷盆地(如三门古湖、河套古湖、贵德古湖、共和古湖等)才开始出现的,也不是第四纪以来因溯源侵蚀而逐段贯通的。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众多断陷盆地,可以多阶段成湖,也可以多次泄空;河道可以像现今梯级开发的水库而与古湖呈串珠状相连,也可以流经其旁与之并列;但黄河始终存在。(6)黄河自中新世早中期形成以来,可以深深地切割隆升地段的高山高原低山丘陵,形成沿途许多巨大的峡谷与多级河流阶地,也可以不断地充填所途经的强烈断陷地段的盆地谷地平原,形成巨厚的晚新生代地层,但黄河则始终存在,甚至在不同时期均能保留其大体呈抛物线状的河流纵剖面。(7)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它不仅在不同河段可以同时穿越许多个隆升的高原山地和沉降的盆地平原,而且同一河段也可以游荡在隆升的山地或高原及下沉的平原或盆地之间。河套地区就是一个河湖多阶段共存的典型范例。(8)作者综合对黄河、长江等中国大型水系干流河谷发育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今后研究加以重视:(1)黄河与长江等中国其他典型的大型河流应该都是古老的,并且大多至少形成于中新世早中期,这就是中国河流的古老性。但因研究程度限制,目前对这些河流的最初发育情况并不清楚。(2)在河流的长期发育过程中,会由于内外动力的原因(如构造升降运动、断裂活动、地震、冰川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在某一或某几个河段,会有一段或几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有构造湖或堰塞湖发育,但因河流规模巨大,始终能穿过这些湖泊或者在其旁流过,这就是河湖共存论。用湖泊贯通或河流袭夺解释中新世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黄河、长江和中国其他河流是近期形成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而要寻找黄河和中国其他河流的起源,是否由袭夺而来的问题,则至少要在中新世初或之前的古近纪去解决。(3)一条源远流长的大型河流一旦形成,由于其水量充沛,侵蚀与堆积能力很强,一般的内外动力作用都是难以阻挡的:它能穿过强烈活动的构造带并侵蚀切割因构造引起的隆升地段,在高山高原低山丘陵上形成峡谷或多级阶地;也能在长期下沉的盆地谷地平原中,不断地充填堆积,形成巨厚的冲积层,即使在其流经地区会有多段不同性质与幅度的升降运动不断地改变其纵剖面,但每条河流除其源头段的小河或冲沟外,在其绝大多数时段,都会大体保存其抛物线状的形状。受到调查研究程度的限制,目前仍无法完整地勾绘新近纪不同时期古黄河的位置和恢复其演变历史,也因缺少对河套断陷中的晚新生代地层的详细研究及其与断陷之外受到构造变动的古黄河沉积物的对比研究,而无法恢复其确切的升降运动幅度与速率,这些都期待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李智佩[3](2006)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不仅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发展变化大,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今年4月底前北方地区已经发生了9次强沙尘暴,首都北京在4月16日一夜之间降尘量达30万吨!据估计,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年。2004年北方地区风蚀荒漠化占全国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83.94万km2的97%以上,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荒漠化的地质环境背景研究重视不够,片面强调人为因素,造成许多地方治理成本高而收效甚微。开展土地荒漠化的地质环境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荒漠化调查研究的理论、提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对策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方地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营力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控制特征的研究,参照当前主要的荒漠化分类体系,首次提出了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风蚀荒漠化)、流水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水蚀荒漠化)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土地盐渍化)。据风蚀荒漠化的形成特点将其划分为沙漠化(风力堆积型)和戈壁化(风力侵蚀型)等两个基本类型。风力堆积型沙漠化根据风沙的移动特征可分为就地起沙型和风沙侵入型和侵蚀残积型。根据水蚀荒漠化地区岩性特征,将其分为石灰岩地区以内的石漠化和以外的岩漠化以及黄土区的土漠化。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将土地盐渍化划分为盐渍化、碱化等两种类型;根据成因还可分为灌溉型(次生盐渍化)、非灌溉型和残余积盐型等。荒漠化土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和地貌部位,也是荒漠化土地分类的重要依据,例如冲积平原型、高原洼地型、平原洼地型、河流滩地型、山地残坡积型、高原残坡积型、梁峁型、塬面型、河流谷地型等。荒漠化土地的地质成因分类丰富了土地荒漠化的理论研究,为从地质学角度探讨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将北方地区划分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23个二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是: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②中西部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③中东部高原荒漠化环境地质区、④黄土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⑤东部平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⑥青藏高原(东北部)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⑦山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等。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是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和荒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的基础。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气候格局的形成造就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气候的波动则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控制因素。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同时,北方不同地区10世纪或百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新生代的构造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青藏高原隆升是造成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根本。青藏高原使西风环流发生变化,一方面使水汽多以固态形式降在高原及山体西侧,到达北方高原及东部平原地区的降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使西风急流发生分支绕流,造成高原北侧的西风环流终年呈反气旋性质,加强西北的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隆升加强了西伯利亚一蒙古高压,造成北方冬季风强盛,导致西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异常干燥、大风频繁。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的发展,一是取决于周围山地降雨和融雪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多少;在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是造成内陆河中上游人工绿洲区荒漠化程度减轻、下游天然绿洲区荒漠化迅速加剧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改道是促使冲积平原生态环境变迁、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内陆干旱盆地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地下水对荒漠化发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潜水埋深>6.0m时,植被开始衰败,沙漠化程度增加。中部高原处于季风边缘的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土地荒漠化程度与降雨量存在明显的关系,地下水对荒漠化的影响减弱。在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植被破坏严重,冬春季节短暂的干旱就会造成土壤的极其干燥,为沙漠化扩大造成有利因素。黄土高原的水蚀荒漠化主要与气候和地表水环境有关,夏季的集中降雨和黄土区水的入渗速度低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是水蚀荒漠化主要土壤侵蚀形式。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是决定土地盐渍化的重要因素,在内陆干旱区则更加明显。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m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积盐迅速。一般当潜水埋深>3.5m时就不会产生盐渍化。目前,严重缺水地区利用较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也是造成北方地区土地盐渍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分布区的低洼地带常形成沙漠化,地势较高的剥蚀地区形成砾漠化。现代和古河流阶地上的沙质堆积物是冲积物分布区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北方(古)湖盆地区是沙漠、沙漠化土地及沙尘暴的主要分布区或发源地,也是盐渍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现代或古湖泊的化学沉积物也是构成盐尘暴的重要来源。第四纪风沙堆积的广泛发育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之一。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布齐等沙漠的边缘地带是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以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为主的地区,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土地沙漠化以沙丘的活化或固定、沙地或沙漠边缘的扩张或缩小为特征。黄土堆积的则是水蚀荒漠化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此外,中新生代砂岩分布区不仅是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如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砂岩分布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总之,本研究以资料综合为主,结合重点地区剖面、沙漠化变化的深入剖析,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地质成因类型与特征、气候变化及其周期性、第四纪地表沉积物、不同环境地质分区水文和水文地质系统等地质环境要素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内陆干旱盆地、中部高原和东部平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五项原则和若干对策建议。五项原则即地质环境背景决定荒漠化治理方案、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优先、资源有限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工程原则,这是使我国向经济节约型、知本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杨澍[4](2005)在《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技术、多方法对三江平原区进行综合研究,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该区生态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和现状,揭示了影响生态环境地质状况的主要因子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三江平原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客观评价,为该区水、土、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生态地质环境的综合评价及生态地质环境分区,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恢复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从研究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地下水优化管理及可持续利用方案。该研究将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结合起来,具有全面性和典型性,可为其它区域的生态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对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李维东[5](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何瑞霞,金会军,蒋观利,张泽,陈雪梅,Raul David SERBAN,Mihaela SERBAN,Jef VANDENBERGHE,Valentin V.SPEKTOR,Hugh M.FRENCH[6](2021)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古冰缘遗迹科学考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冰缘遗迹(特别是冷生楔形构造及融冻褶皱)是重建古气候及第四纪晚期多年冻土环境的重要证据。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地区冰缘现象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为准确了解鄂尔多斯高原冰缘遗迹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区域冻土演化历史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荷兰自由大学共同组成科研小组,于2018年5—6月组织了"鄂尔多斯高原冰缘遗迹科学考察"。考察区域涉及靖边—城川—乌审旗—鄂尔多斯东胜区一带约12 000km2的范围。考察内容主要包括鄂尔多斯高原冰缘遗迹类型及特征、分布区域、各类型冰缘遗迹所指示的气候条件的初步推断等。结果表明:冻融褶皱和冷生楔体构造是鄂尔多斯高原主要存在的两大类冰缘遗迹。基于本次考察中关于冰缘遗迹的分布与特征等新发现,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推断:在气温极低、多年冻土非常发育的时段,有利于形成各类冷生楔状构造,如冰楔假形和大型原生砂楔等;在气候转暖、多年冻土退化,但还没有全部融化完阶段,可能形成融冻褶皱;区域性大面积分布和成群出现的融冻褶皱一般反映较暖气候环境下,多年冻土层上部已退化到一定程度。基于光释光(OSL)年代测试结果,结合冰缘遗迹的特征及其所指示的古气候环境,初步重建了鄂尔多斯5万年以来的冻土环境变化序列。区内多年冻土在多年冻土最大期(LPM,25~19ka BP)时最发育,以大面积连续多年冻土为主;之后,随气温转暖,总趋势呈退化状态,多年冻土分布逐渐变为片状→岛状→零星斑状,直至现今全部融完变为深季节冻土区。
周长青,董金梅,赵建军,王沛[7](2001)在《内蒙古多伦地区全新世冰缘融冻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提出1998年在多伦首次发现了全新世地层间的冰缘融冻构造 ,主要有融冻作用形成的揉皱、砂孔和砂峰等 ,其形成时代为全新世晚期的新冰期 .探讨了该区融冻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气温条件 ,认为当时的年均气温为 - 2℃ .它的发现不仅为了建立本区第四纪地层层序 ,而且为确定全新世北方冰缘冻土的南界及研究内蒙古高原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孙思淼[8](2012)在《寒区水库浸没影响试验模拟研究 ——以大顶子山水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库浸没是由于水库蓄水或其他人类活动抬升地表水位,而促使浅层地下水位壅高,引发各种问题的一种综合灾害。寒区低温条件的耦合,使得原本复杂的浸没问题在机理、影响、表现上都更加复杂。以地处寒区、浸没特征典型的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上游浸没范围的全部与局部区域为典型区与计算区,对大范围典型区的浸没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据此识别出寒区水库浸没影响因素,并对主要影响因素中常规影响因素(地下水位、土壤质地即毛细水上升高度、地表植被与建筑物即安全超高)与寒区特殊影响因素(积雪融雪与冻融作用)的影响机理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小范围计算区的水库浸没影响的数值模拟量化研究。在分别进行计算区含水层边界、结构、功能、输入与输出分析之后,利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转化为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识别与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浸没判别与评价方法,构建一套包含地下水流运动方程、水库浸没影响评价方程、耦合方程三个方程在内的水库浸没评价模型,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嵌入模拟模型中实现其变化。将构建的模型进行两个应用:①从加剧浸没角度,进行一个参考组与五个影响因素变化预设方案的浸没模拟评价,得到一定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水库浸没的影响规律;②从治理浸没角度,将改变影响因素作为预设治理方案,对其治理效果与可行性进行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常规水库浸没的三种影响因素中相同变幅下地下水位上升对水库浸没的影响比毛细水上升高度或安全超高影响更加剧烈;对于寒区特殊浸没影响因素,积雪融雪对浸没区短期影响相对显著,而冻融作用的冻结期对浸没影响显著,融冻期对浸没有加剧作用,但不明显。在治理方案上,采用降低地下水位和降低毛细水上升高度或安全超高在理论上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实际上仅改变地下水位对大范围治理可行性较高。在上述研究后,对几个拓展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包括给出了大顶子山水库上游松花江干流的整体浸没范围,对黑龙江流域水库浸没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基于实测与数值模拟方法的利弊进行评价。
陈华慧,关康年,鄢志武[9](1990)在《湖北省钟祥第四纪冰缘融冻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笔者于1986年在钟祥首次发现了第四纪地层间的冰缘融冻构造——古冰楔与揉皱,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末期—中更新世初期。它的发现不仅为建立本区第四纪地层层序,而且为确定更新世北方冰缘冻土的南界和研究长江中下游更新世古气候环境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余中元[10](2016)在《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文中研究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发震构造。不同于郯庐断裂带的潍坊-嘉山段和下辽河-莱州湾段,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地震事件记录较少。自东三省有人类文字记载以来,该断裂带一直缺乏6级以上强震的历史记录。1973年有台网记录以来,该断裂带上迄今为止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发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震级为Ms5.8级。因此,普遍认为它是第四纪早期活动断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舒兰盆和方正盆地存在全新世地表破裂的古地震遗迹,发生过7.0级以上强震,并且上次大震活动的离逝时间不长。这一结果改变了传统认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的科学问题:(1)除了舒兰和通河2个全新世破裂段以外,是否存在其它的晚第四纪活动段?如果有,其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如何?(2)该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如何?是否存在分段特征?(3)该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新构造变形特征如何?对我国东部的现今构造应力场有何启示?这些科学问题成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及东北地区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的最基础地球科学问题。因此,围绕这些科学问题,论文选取依兰-伊通断裂带作为研究对象,以活动断裂的分段研究作为主线,借助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槽探与钻探、地震勘探、地震学和构造地貌等研究方法,从断裂带的不同段落在几何结构、构造地貌、活动习性和深部地球物理场的差异性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系统地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分段活动习性,力求科学地评价其未来强震危险性,并从区域构造角度探讨其地球动力学作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和进展:(1)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具备强震的孕震能力和构造背景。该断裂至少发育舒兰、通河、尚志和汤原4个全新世活动段,及萝北、依兰、延寿和五常4个晚更新世活动段。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该断裂“弱活动或不活动”的传统认识,对完善和补充东北地区的活动构造图像,及开展强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2)通过断裂带断错地貌填图和几何结构调查认为,断裂带几何结构分段特征明显。不同段的几何图像和运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各段规模不等,多在平面上呈左阶斜列展布,但断裂的主体已不再沿袭原来的边界断裂活动,而是迁移到盆地内部。这暗示着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现今活动具有新生性,处于新生阶段的生长期或幼年期。断裂带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不连续性,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分段特征。各段的走向、倾向、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岩性和沉积物厚度、断裂带组合形态、断裂带宽度和分支断裂以及横向构造的发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断裂带各个段落沉积物厚度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指示断裂带各段落运动性质和滑动速率方面所存在的差别;断裂带宽度的段落差异明显,段落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宽度发生陡变;同时,研究发现断裂带的宽度与横向断裂的数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宽度大则横向断裂数量多,宽度越小则横向断裂数量少。断裂带数量的增加多发生于界限区,对应于断裂带宽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位置。综合上述几何结构差异可将该断裂分为6个主段,即沈阳-昌图段、四平-吉林段、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长度分别为120Km、148Km、140Km、90Km、120Km和129Km,相邻主段落之间的界限区长度分别为55Km、23Km、20Km、14Km和16Km。(3)断裂带附近的地貌特征及河流水系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带的构造地貌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断裂带两侧的地形地貌起伏和断裂的几何展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河谷坡降、河流弯曲度和纵剖面等地貌特征在不同段差异显著,而小尺度微观地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规模不等,反映了断裂不同段的活动性存在差异。根据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的差别可将舒兰-五常段、尚志-方正段、方正-汤原段和汤原-萝北段这4个主段细分成8个亚段,即缸窑亚段、五常亚段、尚志亚段、延寿亚段、通河亚段、依兰亚段、汤原亚段和萝北亚段,长度分别为80Km、51Km、30Km、55Km、70Km、30Km、20Km和104Km。亚段界限区的长度分别为9Km、5Km、12Km和13Km,各亚段分段界限区对应着地形的突变区,和明显的地形高差起伏差异。8个新活动段形成的微地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陡坎、线性槽谷、小水塘和小丘陵隆起等微地貌并存;地表破裂延伸长度不一,变化幅度介于1.5Km-70Km之间;陡坎微地貌高度不等,变化从1.0m至4.4m;这些微地貌所发育的位置均位于上述主段的划分框架之内,没有突破主段的分段界限区,且较好的对应了8个亚段的划分结果。(4)通过典型点的地貌测量、年代样品测定、古地震探槽的揭露和历史地震考察,获得了该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同时间段的滑动速率,得到了断裂晚第四纪以来8个段落存在强震活动的证据。各新活动段除了具有相对独立的活动历史外,在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晚期表现出丛集活动的特征。(5)地球物理勘探和航磁重力异常等深部探测资料表明该断裂的地表分段结果在深部有较好的对应性。断裂各段活动历史不尽相同,控制的盆地形态差异显著,断裂不同段落的强震危险性存在分段性和不均匀性。跨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具有显著不同的沉积演化差异,尤其表现在控盆断裂及其结构特征等方面。断裂带的6个段落分别控制了6个盆地的结构、沉积和演化过程,差异显著。沿断裂带走向的地震震中空间分布图像、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等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对应的分段差异。断裂带沿走向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反映了不同段落地壳结构和断裂切割地壳深度的差别。综合来看,依兰-伊通断裂带存在层次分段的特征,几何结构分段、构造地貌分段、活动习性分段和深部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据此可将其分为6个主段和8个亚段两个不同的段落层次。主段的分段依据主要是综合分段结果,亚段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微地貌和古地震的差别。但无论是亚段的规模还是亚段界限区的规模,分别都小于主段的规模,和主段落分段界限区的规模。(6)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变异(宽度陡变,走向弯曲和阶区的发育)和横向构造的发育构成了断裂带分段界限区的最主要标志。此外,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条数的变化、地貌的陡变等在分段界限区也较为常见。界限区的几何结构多比较复杂,而各段落的几何结构则相对比较简单。绝大部分的界限区均发育有断裂几何结构的变异和横向构造,构成了分段的几何障碍体。相对于主段而言,4个亚段界限区的标志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几何变异和横向构造的发育,但其规模均小于主段界限区。(7)依兰-伊通断裂带及其邻区新生代期间广泛发育挤压变形构造。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以松辽盆地、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大安-德都断裂带为代表的东北盆地群和区域性NE向断裂现今运动性质均表现出明显的逆冲挤压特征,表明东北地区处于近EW向主应力与近SN向主张应力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环境。依兰-伊通断裂带西部的松辽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挤压反转构造。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平面上呈左阶雁列展布的4段,剖面上表现为宽约20-30Km的断褶变形带;地震反射剖面的综合解释结果表明,大安-德都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表现为“断裂相关褶皱”,最新活动时代为Q2早期。如果假定其反转变形的时间为65Ma,并假定缩短缩率固定不变,则大安-德都断裂新生代以来的缩短量约2.26Km,缩短速率约0.03mm/a。未来短时间内该断裂难以积累大于Ms7.0级地震的能量。(8)新生代构造挤压变形在东北地区可能是多阶段的过程。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和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在新生代期间均经历了该挤压变形,形成了T02(65Ma)、Td(23Ma)、Ttk(5.3Ma)和T01(1.8Ma)4期明显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代表着该地区经历了至少4次强烈的幕式挤压变形。同时,该构造挤压反转可能是区域性的。三江、方正、汤原、伊通和渤海湾等东北地区一系列新生代盆地中均发生了同时期的挤压构造变形,并形成了相应的区域角度不整合界面。这指示东北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期的挤压缩短影响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新构造变形,其动力学来源可能综合受控于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和印度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9)位于松辽盆地边缘的依兰-伊通断裂带具备强震的孕育和深部背景。相反,位于松辽盆地内部的大安-德都断裂带,则只具备中强地震(M<7.0)的构造背景。这暗示着松辽盆地作为独立的活动地块,其内部变形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的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都发生在盆地的边界断裂带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了我们对依兰-伊通断裂及其邻区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背景,能为东北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一点科学参考。
二、黑龙江中游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中游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地质背景 |
1.1地理环境 |
1.2地质背景 |
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述评 |
2.1中国黄土地层研究的进展 |
2.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
2.3作者对黄河中上游河谷发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
3黄河阶地和下伏砾石层的分布与特征, 代表性剖面及其时序判断 |
3.1黄河阶地与下伏砾石层的发现及其时序判断的若干标志 |
3.2代表性黄河河谷横剖面记叙 |
3.2.1磴口剖面 |
3.2.2查干敖包剖面 |
3.2.3黑赖沟剖面 |
3.2.4哈什拉川剖面 |
3.2.5大路剖面 |
3.3河套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的基本特征和时序判断 |
4样品采集、年龄测定与地层时代 |
4.1样品采集 |
4.2测年方法: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 侧重介绍石英热活化法 |
4.3测年结果 |
4.4黄河低阶地与“河套古湖”的发育时代 |
4.5黄河中-高级阶地与下伏古黄河沉积及其它地层的形成时代 |
5讨论 |
5.1黄河河套段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与河湖共存问题 |
5.2黄河上、中游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史:湖泊贯通还是河湖共存? |
5.3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谷形成的古老性与河湖共存之实例 |
6结论 |
(3)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言 |
1.1 开展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的意义 |
1.1.1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2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
1.1.3 北方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地荒漠化分布区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 |
1.2.2 最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2、北方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
2.1 提出地质成因分类的依据 |
2.1.1 现代土地荒漠化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演化的继续 |
2.1.2 荒漠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主要地质营力 |
2.2 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 |
2.2.1 荒漠化成因类型分类概述 |
2.2.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原则 |
2.2.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
2.3 主要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特征概述 |
2.3.1 风蚀荒漠化 |
2.3.2 水蚀荒漠化 |
2.3.3 土地盐渍化 |
2.4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
2.4.1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一些认识 |
2.4.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3、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
3.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3.1.1 影响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主要因素 |
3.1.2 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3.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3.2.1 北方荒漠化现状概述 |
3.2.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概述 |
3.3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的意义 4、北方第四纪晚期气候变化与土地沙漠化 |
4.1 概述 |
4.1.1 北方地区风成沙是沙漠与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记录 |
4.1.2 气候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选择 |
4.1.3 主要剖面特征 |
4.2 北方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特征 |
4.2.1 西部内陆干旱盆地地区 |
4.2.2 中部高原地区 |
4.2.3 东部地区 |
4.2.4 近150年来全球变化与近现代北方气候 |
4.3 气候变化特征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4.3.1 西部地区 |
4.3.2 中部地区 |
4.3.3 北方东部地区 5、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 |
4.1 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研究现状 |
4.2 北方主要沙漠化过程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周期性 |
4.3 气候变化的小尺度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防治 6、构造地貌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控制 |
6.1 北方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与地貌格局 |
6.1.1 中国北方构造—地貌单元划分 |
6.2 构造地貌变化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
6.2.1 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6.2.2 青藏高原隆升对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 |
6.3 北方地区现代地貌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6.3.1 风蚀荒漠化(沙漠化) |
6.3.2 水蚀荒漠化与土地盐渍化 |
6.4 基于构造地貌的典型区沙漠化土地地质成因分类研究 |
6.4.1 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2 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3 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4 风沙侵入型土地沙漠化 |
6.4.5 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沙物质C—M图特征 7、地表沉积物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 |
7.1 北方地区沉积物成因类型 |
7.1.1 沉积物分类 |
7.1.2 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 |
7.2 沉积物成因类型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7.2.1 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
7.2.2 冲积物和湖积物 |
7.2.3 风沙堆积和黄土堆积 |
7.2.4 其它类型沉积物 8、北方地区水环境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1 西部内陆盆地 |
8.1.1 水环境系统划分与特征 |
8.1.2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特征 |
8.1.3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2 中部高原地区 |
8.2.1 水环境系统划分 |
8.2.2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特征 |
8.2.3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3 东部冲积平原 |
8.3.1 西辽河平原 |
8.3.2 松嫩平原 |
8.3.3 华北平原北部 9、湖泊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
9.1 新疆的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
9.1.1 博斯腾湖 |
9.1.2 艾比湖 |
9.1.3 艾丁湖 |
9.1.4 玛纳斯湖 |
9.2 其他地区主要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
9.2.1 青海湖 |
9.2.2 呼伦湖 |
9.2.3 乌梁素海 |
9.2.4 岱海 10、北方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1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1.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
10.1.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
10.1.3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
10.2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2.1、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
10.2.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
10.2.3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
10.3 东部平原区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3.1 东部平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
10.3.2 土地荒漠化区域分布规律 |
10.3.3 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11、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11.1 荒漠化防治历史回顾 |
11.1.1 国际上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
11.1.2 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 |
11.1.3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教训 |
11.2 土地荒漠化防治原则 |
11.2.1 地质环境决定治理方案原则 |
11.2.2 生态自然恢复优先原则 |
11.2.3 资源有限与高效利用原则 |
11.2.4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11.2.5 系统工程的原则 |
11.3 21世纪50年代前的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
11.3.1 气候变化预测 |
11.3.2 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
11.4 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11.4.1 内陆干旱盆地山前绿洲带 |
11.4.2 中东部地区 |
11.4.3 黄土高原地区 |
11.4.4 青藏高原东北部 12、结语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意义重大 |
12.1.2 北方地区荒漠化发展不平衡 |
12.1.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研究意义重大 |
12.1.4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12.1.5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对北方沙漠化影响重大 |
12.1.6 千年尺度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具有控制作用 |
12.1.7 青藏高原隆升是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 |
12.1.8 地貌是影响和控制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1.9 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12.1.10 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 |
12.1.1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模式概要 |
12.2 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4)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进展 |
一、当前国际生态地质环境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向 |
二、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本次研究的创新点 |
小结 |
第二章 三江平原的环境概况 |
第一节 气象、水文 |
一、气候特征 |
二、气象特征 |
三、水文 |
第二节 土壤植被 |
一、土壤 |
二、植被 |
第三节 社会经济 |
一、位置与交通 |
二、经济状况 |
第四节 地形地貌 |
一、地貌基本特征 |
二、地貌形成因素 |
三、地貌分类及形态描述 |
四、微地貌 |
第五节 地质构造 |
一、大地构造概述 |
二、第四系基底构造简述 |
三、新构造运动 |
第六节 地层岩性 |
一、前第四系 |
二、第四系 |
第七节 地下水 |
一、含水层系统分析 |
二、区域性地下水流系统分析 |
三、地下水系统特征与功能 |
四、水位动态与水化学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遥感解译与信息提取 |
第一节 遥感技术方法及技术数据 |
一、遥感技术方法 |
二、遥感的技术数据 |
第二节 遥感解译标志及解译内容 |
一、遥感解译标志 |
二、地貌类型及水系、植被的解译标志 |
第三节 遥感解译结果 |
一、黑龙江水系的现状、变迁及演化 |
二、洪泛区和涝区的具体分布范围 |
三、三江平原水土流失解译结果 |
四、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遥感解译结果 |
五、植被遥感解译结果 |
六、现有湿地和可恢复性湿地解译结果 |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构成特点 |
一、地质环境系统 |
二、生态系统 |
第二节 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规律 |
一、地层岩性形成与演化 |
二、三江平原水系变迁 |
三、植物与气候的变化 |
四、湿地与土地利用变化 |
第三节 气候与水因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一、气候因子概述 |
二、水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四节 地貌与岩石因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一、地貌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二、岩石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五节 土壤与第四系松散堆积因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
一、土壤因子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
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第六节 植被因子及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一、植被的生态功能 |
二、植被的类型与分布 |
三、主要环境生态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
一、土地潜力评价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三江平原土地潜力评价步骤 |
三、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
一、评价原则和依据 |
二、水文地质模型概化及其数值模拟模型 |
三、源汇项数据整理 |
四、模型识别 |
五、地下水资源计算 |
六、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 |
第三节 湿地资源潜力分析与评价 |
一、湿地的功能 |
二、湿地存在的效益 |
三、湿地分布现状与还湿地目标 |
四、还湿工程实施建议 |
小结 |
第六章 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优化管理 |
第一节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一、评价原则与方法 |
二、各子系统的质量评价 |
三、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二节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
一、地下水分级 |
二、选择评价因子 |
三、单因子评价 |
四、权重的确定 |
五、模糊综合评价 |
六、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承载力研究及生态环境地质评价 |
一、生态承载力判定模式与计算方法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三、综合评价方法 |
四、三江平原生态弹度性质计算与分析评价 |
五、三江平原资源承载指数计算与分析评价 |
六、三江平原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 |
七、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
第四节 生态地质环境分区 |
一、拟建三江平原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 |
二、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六节 三江平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摘 要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5)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势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
3.1 研究理论 |
3.1.1 物源分析 |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
3.2 测试方法 |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2.2 重矿物分析 |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
3.3 实验样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古冰缘遗迹科学考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考察结果及分析 |
1.1 古冰缘遗迹的基本判识方法 |
1.2 冻融褶皱 |
1.3 楔状构造 |
1.3.1 新寨子砖厂的楔状构造 |
1.3.2 乌审旗南的楔状构造 |
1.3.3 东胜区东郊的楔状构造 |
1.3.4 东胜区南的楔状构造 |
1.3.5 东胜区罕台镇的楔状构造 |
1.3.6 东胜区易兴物流园的楔状构造 |
2 初步结论 |
2.1 冻融褶皱 |
2.2 冷生楔状构造 |
2.2.1 砂楔 |
2.2.2 冰楔假形 |
2.3 冰缘遗迹形成时代及气候环境意义 |
3 展望 |
(7)内蒙古多伦地区全新世冰缘融冻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全新统剖面 |
2 融冻构造形态特征 |
2.1 揉皱构造 |
2.2 砂孔和砂峰 |
3 时代及形成机制探讨 |
4 气温条件及其意义 |
(8)寒区水库浸没影响试验模拟研究 ——以大顶子山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0.3 区域浸没研究程度 |
0.4 主要野外工作量评述 |
0.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研究背景梳理 |
1.1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相关概念梳理 |
1.1.1 水库浸没概念与分类 |
1.1.2 水库浸没成因 |
1.1.3 水库浸没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研究思路梳理 |
1.2.1 影响对象 |
1.2.2 影响因素 |
1.2.3 影响程度 |
1.3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典型区与计算区选取 |
1.3.1 典型区与计算区选取的思路 |
1.3.2 本文典型区与计算区选取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型区浸没特征分析 |
2.1 大顶子山水库上游壅水特征分析 |
2.1.1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概况 |
2.1.2 松花江干流水力条件概况 |
2.1.3 典型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4 典型区壅水特征分析 |
2.2 典型区地表水地下水水力联系分析 |
2.2.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2.2 地表水地下水水力联系分析 |
2.3 典型区积雪冻融特征分析 |
2.3.1 典型区积雪特征 |
2.3.2 典型区冻融特征 |
2.4 典型区浸没对象分析 |
2.4.1 土壤与作物 |
2.4.2 建筑物基础 |
2.4.3 地下建筑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
3.1 典型区水库浸没影响调查 |
3.1.1 水库浸没影响调查方法 |
3.1.2 典型区水库浸没影响调查 |
3.2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因素识别 |
3.3 积雪与常规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 |
3.3.1 常规条件下地下水位升高对水库浸没的影响 |
3.3.2 积雪条件下地下水位升高对水库浸没的影响 |
3.4 冻融与常规条件下土壤质地的影响 |
3.4.1 常规条件下土壤质地对水库浸没的影响 |
3.4.2 冻融条件下土壤质地对水库浸没的影响 |
3.5 作物耐水性与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
3.5.1 作物耐水性对水库浸没的影响 |
3.5.2 建筑物基础对水库浸没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算区水库浸没影响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计算区含水层特征概化 |
4.1.1 含水层范围 |
4.1.2 含水层结构 |
4.1.3 含水层边界 |
4.2 计算区地下水动态数据分析 |
4.2.1 年际地下水动态 |
4.2.2 年内地下水动态 |
4.2.3 计算区实测动态 |
4.3 计算区含水层源汇项概化 |
4.3.1 均衡区与均衡期 |
4.3.2 均衡方程 |
4.3.3 源汇项计算 |
4.3.4 均衡计算结果分析 |
4.4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构建 |
4.4.1 模型构建及求解方法 |
4.4.2 模型的构建 |
4.4.3 模型的识别 |
4.4.4 模型的验证 |
4.5 水库浸没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1 水库浸没判别公式 |
4.5.2 水库浸没影响评价分区 |
4.5.3 水库浸没影响评价模型的构建 |
4.5.4 影响因素在水库浸没影响评价模型中的嵌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算区水库浸没影响模拟与评价 |
5.1 计算区不同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浸没影响评价方案设计 |
5.1.1 浸没影响评价方案设计 |
5.1.2 关键技术处理 |
5.2 计算区不同影响因素变化条件下的浸没影响评价 |
5.2.1 方案 1 对照组浸没影响评价 |
5.2.2 方案 2 地下水位上升对浸没影响评价 |
5.2.3 方案 3 毛细水上升高度增加对浸没影响评价 |
5.2.4 方案 4 地表植被建筑物变化对浸没影响评价 |
5.2.5 方案 5 积雪融雪增加对浸没影响评价 |
5.2.6 方案 6 冻融作用加剧对浸没影响评价 |
5.2.7 综合分析 |
5.3 计算区基于控制性关键水位管理办法的不同影响因素治理评价方案设计 |
5.3.1 地下水控制性关键水位治理办法 |
5.3.2 水库浸没地下水控制性关键水位确定方法 |
5.3.3 基于控制性关键水位管理办法的不同影响因素治理评价方案设计 |
5.4 基于控制性关键水位管理办法的不同影响因素治理效果及可行性评价 |
5.4.1 降低地下水位治理效果评价 |
5.4.2 改变土壤质地(减小毛细水上升高度)治理效果评价 |
5.4.3 改变地表植被、建筑物(减小安全超高)治理效果评价 |
5.5 浸没治理其他措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寒区水库浸没影响研究拓展讨论 |
6.1 关于典型区水库浸没影响研究方法的讨论 |
6.2 关于典型区所在松花江干流浸没范围的讨论 |
6.2.1 松花江干流浸没范围划分方法 |
6.2.2 松花江干流浸没范围划分结果 |
6.3 关于典型区所在黑龙江流域水库浸没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内容 |
7.2 主要结论 |
7.2.1 第一部分 |
7.2.2 第二部分 |
7.2.3 第三部分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图 |
图件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活动断裂分段的理论基础 |
1.2 活动断裂的分段标志与方法 |
1.3 活动断裂分段的应用研究 |
1.4 分段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研究中的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主要技术思路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
2.1 东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2.2 依兰-伊通断裂带在东北地区构造演化中的作用 |
2.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2.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分段结果 |
3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差异 |
3.1 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走向、倾向和力学性质 |
3.2 断裂带内部及两侧地质体差异 |
3.3 断裂带结构组合形态差异 |
3.4 断裂带及两侧分支和横向断裂差异 |
3.5 小结 |
4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构造地貌差异 |
4.1 断裂带两侧宏观地貌差异(盆地和山脉) |
4.2 断裂带内部小尺度地貌差异 |
4.3 断裂带内部微地貌差异 |
4.4 小结 |
5 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活动习性差异 |
5.1 不同段落古地震、离逝时间、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差异 |
5.2 不同段落控制的沉积盆地演化差异 |
5.3 微震活动和其它地球物理场的差异 |
5.4 活动习性分段小结 |
5.5 关于分段结果合理性和分段界限区持久性的讨论 |
5.6 关于该断裂破裂分段及地震危险性的讨论 |
6 依兰‐伊通断裂和松辽盆地的新构造变形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
6.1 依兰‐伊通断裂带不同段落的运动性质差异 |
6.2 松辽盆地的反转构造与新构造变形 |
6.3 挤压变形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多阶段性和区域性讨论 |
6.4 松辽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对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启示 |
6.5 小结 |
7 结语及讨论 |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
7.2 论文主要进展 |
7.3 主要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黑龙江中游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中游第四纪地层中的融冻变形构造及其意义[J]. 赵根模,廖基厚. 冰川冻土, 1979(02)
- [2]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J].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 地质学报, 2018(04)
- [3]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D]. 李智佩. 西北大学, 2006(05)
- [4]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 杨澍. 吉林大学, 2005(04)
- [5]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6]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古冰缘遗迹科学考察研究进展[J]. 何瑞霞,金会军,蒋观利,张泽,陈雪梅,Raul David SERBAN,Mihaela SERBAN,Jef VANDENBERGHE,Valentin V.SPEKTOR,Hugh M.FRENCH. 冰川冻土, 2021(01)
- [7]内蒙古多伦地区全新世冰缘融冻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J]. 周长青,董金梅,赵建军,王沛.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1(01)
- [8]寒区水库浸没影响试验模拟研究 ——以大顶子山水库为例[D]. 孙思淼.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9]湖北省钟祥第四纪冰缘融冻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J]. 陈华慧,关康年,鄢志武. 现代地质, 1990(02)
- [10]依兰—伊通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分段活动习性[D]. 余中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