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月季草莓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孔丽娟[1](2021)在《颗粒物对温室叶类蔬菜生理信息影响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雾霾颗粒物污染是学术界一直研究的热点问题,颗粒物不仅对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对植物的危害也同样不容忽视。温室内颗粒物会造成作物生产环境污染,沉积在叶片表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吸收至作物体内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基于有效成分模拟法,构建了人工模拟颗粒物的发生装置,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菜(Lactuca sativa L.)、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三种常见的设施叶类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气体交换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生长指标和化学指标等各项光合生理信息,运用高光谱技术、叶绿素荧光分析、微观观察、化学分析、图像处理等手段,解析人工模拟颗粒物发生环境和自然雾霾颗粒物环境下,三种叶菜的各项光合生理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高光谱特征、关键酶类等信息的变化规律,结合叶菜所处的生长期,实现了叶菜叶片对颗粒物污染的动态响应监测,建立了三种叶菜在不同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最优反演模型。研究了自然雾霾颗粒物环境下日光温室内温度、空气质量、光照强度的变化,基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利用计数叶片沉积颗粒物的方法,提前判断雾霾天气颗粒物污染程度,以期减小颗粒物对叶菜生产的危害。提出了温室应对自然雾霾颗粒物环境的调控策略和栽培优化建议,达到降低颗粒物对叶菜的不良影响的目的。本文为实现温室作物优质高产提供新方法,也为深入研究颗粒物影响叶菜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机理提供参考,为实现温室设施精准管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有效成分模拟法,搭建了人工模拟颗粒物发生环境,实现了颗粒物的定量定时输出,研究了颗粒物污染环境和自然雾霾环境下,采收期生菜、油菜、小白菜的高光谱反射率和一阶导数特征。受颗粒物污染后的叶菜在可见光波段内有较高反射率,光谱黄边和蓝边位置变化基本一致,但红边位置发生蓝移,生菜在可见光绿光区的高光谱反射率峰值最大,其次是小白菜,最小的是油菜,这些响应特征可作为颗粒物污染作用的敏感指示。通过对比颗粒物作用1小时和3小时的叶片微观结果,得出颗粒物堵塞叶片气孔进而影响叶菜光合作用的机理。由叶菜高光谱特征、植物表型差异、颗粒物微观沉积图像分析可知,小白菜和生菜滞留吸附颗粒物能力强于油菜,油菜的红边蓝移现象最明显,受颗粒物的影响最大,对颗粒物污染较敏感。2.基于间断和连续两种颗粒物污染作用方式,连续动态测定三种叶菜在三个生长阶段内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指标(叶面积、株高、色素含量、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鲜干重等)、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ΦPSⅡ)以及三个化学指标(总蛋白定量TP、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力POD)。整体来看,三种叶菜的SPAD含量随着生长期的推进而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对照组(CG组)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试验组(EG1组和EG2组),小白菜对照组的增长率约14.22%,EG1组和EG2组的增长率分别为3.74%和3.77%,颗粒物污染作用对小白菜SPAD含量伤害作用显着。三种叶菜试验组的株高增长率均比对照组低,叶片的鲜重、干重、含水量、各色素浓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健康环境下生长的叶菜叶片比受颗粒物污染作用后的叶菜叶片长势好,CG组的叶片个数和叶片大小都优于试验组。叶菜叶片长势的优劣程度为:CG组>EG2组>EG1组。对比健康正常生长的对照组,两种颗粒物污染方式均对三种叶菜的各项生理指标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研究叶菜不同的动态响应特征,分析了颗粒物污染对叶菜光合生理的影响机理。对照组的三种叶菜MDA含量均比受颗粒物污染的试验组的MDA含量高,说明颗粒物污染的长期作用使叶菜产生抗性,通过提高细胞受自由基攻击能力,达到使颗粒物对细胞膜破坏影响降至最小的目的。整体来看,小白菜试验组的POD活力高于对照组,清除H2O2能力最强,油菜在抵抗颗粒物污染时的能力最低,故对颗粒物滞留、附着、吸收的能力大小顺序为:小白菜>生菜>油菜。结果可为秋冬季节温室内的消减颗粒物的作物种类配置提供参考。3.基于高光谱技术,动态监测了生菜、油菜、小白菜在三个生长阶段的高光谱特征、一阶导数光谱特征以及植被指数在两种颗粒物污染作用方式下的响应差异,随着叶菜生长阶段的推进,颗粒物的作用使得敏感植被指数增大。用优选出的高光谱敏感特征参数、植被指数、敏感波段和特征波长作为建模所用的光谱特征变量,采用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Savitzky-Golay平滑(SG)、多元散射校正(MSC)以及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这五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其组合方法,采用相关分析法(CC法)提取、原始提取、FD提取、MSC提取这四种光谱特征变量提取方法,采用经典最小二乘(CLS)、偏最小二乘(PLS)、主成分回归(PCR)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这四种光谱建模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组合,分别建立在考虑颗粒物污染环境下,三种叶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内的净光合速率最优反演模型。分别得到处于三个生长阶段的生菜最优光谱预处理和建模方法组合分别为:PLS+MSC+SG(SD1),PLS+MSC+SG+FD(SD2和SD3),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油菜的最优方法组合分别为:PLS+MSC+SG+SD(YD1和YD3),PLS+MSC+SG(YD2),YD1的模型相关系数在0.8以上,YD2和YD3的模型相关系数在0.94以上;小白菜的最优方法组合分别为:PLS+SNV+SG+FD(BD1),PLS+SNV+SG+SD(BD2和BD3),模型相关系数分别在0.85(BD1)和0.90以上(BD2和BD3)。基于高光谱技术实现了对三种叶菜净光合速率的准确反演,为考虑颗粒物污染环境下植物的生理信息反演提供基础。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检验,模型可靠,为今后模型修正和精度提高提供参考。4.研究了自然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内温度、光照、空气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温室叶菜消减颗粒物的管理建议,从事温室内消减颗粒物时建议选择小白菜;在对雾霾天气预警研究时,建议选择生菜;在秋冬季节种植时,为减少颗粒物沉积建议选择油菜。从温室管理、减霾除尘、净化空气等方面提出了温室生产应对雾霾天气的措施,为实现温室作物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5.通过研究三种叶菜叶片的微观图像及颗粒物沉积特征,表明小白菜吸附颗粒物的能力最强,颗粒物污染作用时间越长,叶片上滞留沉积的颗粒物越多,且出现细小颗粒物聚集成粗大颗粒物的情况。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数叶片沉积颗粒物,提前判断雾霾天气颗粒物污染程度,以期降低颗粒物对叶菜造成的不良影响,为雾霾天气对农业设施的危害预警提供参考。
蒲小剑[2](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认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潘凤兵[3](2021)在《蚯蚓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土地资源限制,老果园更新重建过程中重茬栽培难以避免,进而导致连作障碍现象的普遍发生。连作障碍是制约我国老龄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限制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以蚯蚓为发酵前体蛋白,提出了发酵条件,研制了发酵产物,研究了其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效果并初步探究了发酵产物的抑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蚯蚓、杂鱼和大豆粕三种不同的蛋白物料发酵后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引起苹果连作障碍四种病原菌的生长。其中,蚯蚓发酵产物的效果最为明显,对尖孢镰孢菌、腐皮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1.48%、65.56%、65.93%和70.74%。大豆粕发酵产物的效果次之,对四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在48%~54%之间。杂鱼发酵产物的效果最差,抑菌率在31%~46%之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蛋白物料的发酵产物改善了连作土壤环境,促进了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蚯蚓发酵产物效果最好。蚯蚓发酵产物增加了连作土壤细菌的数量,比连作对照提高了84%,对有害真菌数量的降低效果明显,尖孢、层出、腐皮和串珠镰孢菌分别降低了59.2%、52.0%、64.9%和67.1%;蚯蚓发酵产物也显着提高了连作土壤中土壤酶的活性,降低了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蚯蚓、大豆粕处理的平邑甜茶幼苗干物质量的积累明显高于连作对照,植株干重分别提高了90.22%和43.05%;发酵产物也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根系抗氧化酶和根系呼吸速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显着的蚯蚓发酵产物处理的根系的总根长、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别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47.21%、225.87%、299.85%和291.03%,SOD、POD、CAT和根系呼吸速率分别比连作对照提高了46.90%、133.94%、197.69%和113.23%。2.蚯蚓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新鲜蚯蚓与水以4:1的比例混合粉碎,经巴氏消毒后接入发酵菌种,发酵菌与组织匀浆液的加入比例是1:1000,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有效活菌数为1×109 CFU/m L,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的孢子浓度为1.2×109CFU/m L,发酵初始p H值为7,于37℃条件下有氧发酵10 d。3.蚯蚓发酵产物可通过抑制有害真菌菌丝生长、破坏菌丝完整性及抑制孢子萌发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蚯蚓发酵产物、灭菌蚯蚓发酵产物和蚯蚓匀浆对病原菌生长和有害菌孢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蚯蚓发酵产物的效果最好,对四种镰孢属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3.81%、83.79%、84.03%和86.31%,对孢子的抑制率分别为83.83%、83.15%、87.32%和84.8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蚯蚓发酵产物处理的腐皮镰孢菌和对照处理的菌丝形态发现,蚯蚓发酵产物处理后的镰孢菌菌丝完整性丧失,生长杂乱且干瘪,并且有大量菌丝出现断裂破损,菌丝生长点也出现了生长畸形、破损和内容物外溢的现象。从蚯蚓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出的分子量小于1500 Da的小分子肽干粉具有高效的抑菌活性,对尖孢、层出、腐皮和串珠四种致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8.33%、72.32%、65.50%和69.99%。4.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和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发酵产物的施入显着促进了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有效改善了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施入蚯蚓发酵产物后,苹果连作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02.5%,放线菌数量提高了92.5%,苹果连作障碍四种有害真菌分别降低了67.3%、13.9%、84.2%和24.1%;蚯蚓发酵产物有效降低了连作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其中根皮苷、根皮素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74.2%、48.9%和67.0%;显着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根系呼吸速率、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了69.4%、81.2%、81.1%和161.5%;蚯蚓发酵产物的添加极大促进了平邑甜茶幼苗植株的生长,植株干重是连作对照CK的2.58倍;同时提高了植株叶片的光合效率及叶绿素含量,其中光合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6.5%,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8倍和1.65倍。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发酵产物促进了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的生长,改善了连作土壤环境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蚯蚓发酵产物显着提高了大沙岭、凤毛寨、湾头村三地的再植幼树生物量,建园当年三地再植苹果幼树株高分别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6.25%、15.38%和15.65%;蚯蚓发酵产物有效提高了重茬果园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总量,降低土壤真菌数量,改变了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被孢霉属真菌丰度显着提高,比连作对照提高了172.4%;蚯蚓发酵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实品质,其中单果重提高了58.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26.8%,果实硬度降低了24.6%。6.盆栽条件下探究了蚓粪对连作土壤及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蚓粪可显着促进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有效改善连作土壤环境。与连作土壤CK相比,蚓粪(YF)和灭菌蚓粪(MYF)处理的平邑甜茶植株干重显着提高了351.1%和348.2%;蚓粪处理(YF)和灭菌蚓粪(MYF)处理都显着促进了平邑甜茶植株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植株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呼吸速率,两个处理间无明显差异;YF处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07.8%和97.7%,真菌数量减少了17.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施入蚓粪后(YF)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下降了51.0%,MYF处理的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了57.6%,两个处理间无显着差异;YF的土壤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CK提高了97.9%、540.9%、213.1%和109.4%。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发酵产物和蚓粪混合施用可显着改善重茬果园土壤环境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建园当年,蚯蚓发酵产物和蚓粪混施处理的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比连作对照提高了73.98%和106.45%,真菌数量降低了30.82%;混施对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分别比连作对照CK提高了210.34%、59.47%和84.24%,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两者混施还有效降低了土壤酚酸物质含量,混施处理后根皮苷、根皮素、肉桂酸、苯甲酸和阿魏酸分别比连作对照降低了23.18%、42.91%、52.30%、36.74%和36.30%。蚯蚓发酵产物和蚓粪混合施用显着促进了再植苹果幼树的生长,定植当年混施处理植株的株高、径粗、发枝量及新梢生长量分别比连作对照CK提高了16.31%、14.38%、17.92%和15.41%,2019年则分别提高了15.65%、9.4%、21.65%和16.18%。
丁俊[4](2021)在《基于粉煤灰的新型基质的机械组成调控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质是采用各种有机、无机材料通过一定工艺调制的栽培介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产品高产、高效、优质、安全、标准化必需的生产资料。随着设施农业发展、种苗产业不断扩大、城市绿化率逐年提高,开发高产、高效的基质将是现代农业和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有关复配基质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于对不同基质原料的筛选及复配比例的研究。由于原料种类繁多、来源地域性差异大,仅仅考虑原料种类和复配比例的这种粗放配制产品,由于基质的机械组成不稳定,导致基质水气供应不平衡,进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围绕基质产品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探讨基质原料机械组成对基质理化性质和目标植物生长的影响,为通过调配原料粒级分布创造出最适合目标作物生长的孔隙比和平衡的水气体系提供参考。本文以粉煤灰、蛭石、泥炭等作为试验材料,调控颗粒粒级的大小进行试验研究,观测不同粒级复配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基质粒级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此获得多种粒级在基质调控中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为精准调配屋顶绿化及微型薯基质生产提供试验数据,也对消纳利用粉煤灰和开发基于粒级调控的现代基质生产工艺提供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颗粒粒级影响基于粉煤灰的复配基质的孔隙特性和水分指标。对不同粒级区间粉煤灰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粒级从>5 mm减小到<0.25 mm,粉煤灰容重值随区间梯度从0.33 g/cm3至0.79 g/cm3逐渐增大;通气孔隙随颗粒粒级不断减小,数值从48%至3%减小;持水孔隙随粒级减小,数值从8%至51%呈增加趋势;大小孔隙比随粒级减小而减小。田间持水量随颗粒减小从5.83%到28.19%逐渐增大;饱和含水量随粒级减小从111.82%到67.14%逐渐减小。2、在屋顶绿化植物盆栽试验中,颗粒粒级是影响基质性质和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粒级为0.25~1 mm和1~2 mm复配基质的容重差异显着。对佛甲草、八宝景天和麦冬的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粒级影响植物生长状态。相比较同样基质厚度的市售基质处理,佛甲草在0.25~1 mm处理中地径生长量增加最多,最多增加0.39 cm;八宝景天在0.25~1 mm的粒级处理中株高生长量最大,增加了2~2.83 cm;麦冬在<0.25 mm粒级的处理中冠幅生长最好,增加了1~2.5 cm的生长量。对植物的生长指标综合分析,0.25~1 mm的粉煤灰粒级,按体积比混配10%的泥炭,种植厚度为15 cm时,各植物整体表现良好。3、通过测定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并与立体绿化栽培基质(T/CABEE 005-2020)进行对比,粉煤灰用于配制屋顶绿化基质是可行的,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屋顶绿化模拟景观试验中,基质机械组成对基质水气平衡性能有重要影响。简易式屋顶绿化类型中,B1处理<1 mm颗粒占比为50%,B4处理<1 mm颗粒占比为80%,B4处理容重比B1大0.11 g/cm3,通气孔隙度较小,持水孔隙度较大。花园式屋顶绿化类型中B2处理以<1 mm颗粒为主,占总体积的70%,B5处理<1mm颗粒占总体积50%。B5处理容重比B2处理大0.08 g/cm3,持水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较小,饱和含水量较大。极简式屋顶绿化类型B3处理>1 mm的颗粒占总体积的70%,B6处理>1 mm的颗粒占总体积的50%,B6处理比B4处理容重大0.03 g/cm3、通气孔隙度、饱和含水量较大,持水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较小。结构性物料(粉煤灰)为主的处理维持基质高度的性能较好,在同样的雨水环境冲击下,添加X基质的B1、B2、B3处理沉降高度分别比以粉煤灰为主的B4、B5、B6处理多3.2 cm,2.3cm和0.5 cm。综合分析景观效果,极简式模拟屋顶景观效果好的配方为B3处理(X基质:1~2 mm粉煤灰:0.063~1 mm粉煤灰:<0.063 mm粉煤灰=50:1:36.5:12.5),简易式模拟屋顶景观效果好的配方为B1(X基质:2~4 mm粉煤灰:1~2 mm粉煤灰:0.063~1 mm粉煤灰:<0.063 mm粉煤灰=50:9:12.5:16:12.5),花园式模拟景观效果较好的配方为B5(1~2 mm泥炭:4~6 mm粉煤灰:2~4mm粉煤灰:1~2 mm粉煤灰:0.063~1 mm粉煤灰:<0.063 mm粉煤灰=9:3.64:17.29:17.11:26.31:26.71)。4、在微型薯脱毒苗栽培试验中,对马铃薯单株产量进行分析,P3密度(13.5 cm×13.5 cm)下,TD-D处理单株产量最高,为10.91 g/株,多于相同条件下的蛭石基质种植产量6.51 g/株。对各处理颗粒粒级进行极差分析,粉煤灰1~2 mm粒级占比在0%~14%之间,0.25~1 mm粒级占比40%~65%之间,<0.25 mm粒级占比在20%~35%之间的粒级占比适宜种植微型薯脱毒苗。5、在微型薯原原种基质栽培试验中,粉煤灰的粒级大小是影响种薯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中YY4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17.25 g/株),比相同条件下纯蛭石基质马铃薯产量增加9.12 g/株。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推测,0.25~1 mm粒级粉煤灰占比在50%~65%之间,<0.25 mm粒级粉煤灰占比在15%~37.5%之间,蛭石占比在12.5%~20%之间的基质配制模式,微型薯单株产量较好。6、通过对粉煤灰样品中重金属(铜、锌、镍、砷、镉、铅、铬、汞)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符合重金属土壤环境标准(GB15618-1995);经过对本研究中筛选获得的包含粉煤灰的基质配方进行成本核算,发现以粉煤灰为主要组分配置的基质成本较低,对于基质生产厂家来说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基质的水气平衡和植物生长受基质机械组成的影响。在现代基质调配工艺中,对基质原料的粒度进行分选十分重要。粉煤灰用于生产新型基质,可实现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且具有经济效益。
代雄伟[5](2020)在《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组培再生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文中研究表明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是西南地区常见的野生草莓,具有较强的抗性,其果实中特有的蜜桃香味尤其突出,是改良栽培草莓品质的重要遗传资源。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和遗传转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了解植物细胞全能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培养可实现植物脱毒和离体快繁,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品种。然而草莓组培苗及其后代在花果特性、生长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表型变异,影响了草莓组培苗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研究表明组培过程中导致的DNA甲基化不稳定是再生植株表型变异的重要来源,同时DNA甲基化可有效促进或加快组培过程。因此,本研究以黄毛草莓为材料,优化组培再生体系的同时收集组培各阶段材料,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对其在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生根和下地移栽六个时间点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了解黄毛草莓组培再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甲基化水平和动态变化趋势,探究草莓组培苗无性系变异的甲基化模式,为有效解决草莓组织培养生产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也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甲基化调控模式的研究提供线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黄毛草莓组培再生体系。最佳体系为:黄毛草莓无性系最适初代培养基是MS+0.5 mg/L 6-BA+30 g/L蔗糖+7 g/L琼脂,出苗率95%;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是MS+0.2 mg/L TDZ+0.6 mg/L 6-BA+0.15 mg/L 2,4-D+0.6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出愈率90%;最适不定芽分化培养基是MS+1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0.2 mg/L IBA+30 g/L蔗糖+7 g/L琼脂。该再生体系为黄毛草莓无性繁殖与遗传转化提供了参考。2.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研究了黄毛草莓外植体茎尖、愈伤组织、不定芽和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生根与移栽成活的叶片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化,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后得到60.43%75.33%的唯一比对率,C位点的覆盖深度均在7x以上。通过全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分析,我们发现CG类型的甲基化水平最高,CHG类型次之,CHH类型最低;从组培不同阶段来看,愈伤组织阶段、壮苗阶段、下地移栽发生了明显的去甲基化过程,不定芽阶段、生根发生了明显的超甲基化过程,CHH变化最为突出;从染色体分布上看甲基化占比最高的同样是CG类型;通过建立甲基化在染色体上的密度分布图,观察到甲基化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转座子密集区,而基因密集区的甲基化程度普遍偏低。从基因功能区域的甲基化程度来看,组培6个阶段甲基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repeat区、intron区和promoter区、exon区、3’UTR和5’UTR区。DNA甲基化通过改变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模式,可以参与器官或组织形成的调控,DNA甲基化水平在不同组织和时期也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依照组培顺序两两比较发现,整个组培过程黄毛草莓甲基化水平呈现降低和升高交替出现的动态变化趋势,这与组培过程中细胞功能分化、激素的使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3.通过差异甲基化区域分析发现,CG甲基化类型在promoter区和exon区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数目最多,愈伤组织与外植体茎尖相比,CG甲基化类型以去甲基化(hypo)的DMR为主,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显示,愈伤组织阶段去甲基化的基因主要富集于与转移酶活性、甾体合成与代谢和细胞壁组装与修复等相关功能的基因集;不定芽阶段与愈伤组织阶段相比,CG甲基化均以超甲基化(hyper)的DMR为主,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与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和叶绿素分解代谢等相关功能的基因集;而再生植株叶片生长阶段、生根阶段和下地移栽阶段甲基化发生改变的相关基因主要与细胞分化、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相关。此外,从茎尖外植体到愈伤组织涉及脱分化过程,而从愈伤组织到不定芽涉及植物再分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有54个基因随着细胞脱分化和去分化过程甲基化水平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涉及数个与细胞核骨架形成、参与DNA修复与同源重组、泛素代谢等相关基因;从植株叶片生长、生根和下地移栽几个阶段主要涉及激素的变化和环境的改变,共有36个基因在不同阶段甲基化水平不断发生改变,涉及数个组蛋白甲基化酶、细胞色素P450、ABC转运蛋白等与植物代谢、发育、抗逆相关的基因。
李璐[6](2020)在《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杭州农村发展处于新时代下的全面升级阶段,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层次,如何提升乡村植物景观美感度,延续乡村文化形成差异化景观,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植物景观,是当前进行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3个传统型、3个现代型行政村下的13个自然村或村民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计算各村内各植物景观类型的三维绿量、绿色贡献率、绿量贡献率等植物景观指数,相对频度、相对密度、相对覆盖度、重要值等植物特征指数,结合典型样地测绘,总结归纳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分析不同乡村类型乡村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不同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杭州乡村特色景观风貌延续和保护、乡村公共游憩绿地的植物景观建设及更新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的特点:(1)各村以自身优势产业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围村景观和生产景观,并以此为生态基底,结合村内特色植物景观的打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的乡村面貌。但不管是传统型乡村的景观更新再生,还是现代型乡村的改建新增,在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效仿城市景观设计手法,景观的地域性和人文性特征逐渐弱化的现象。(2)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特点总结:生产用地教育互动、多彩生态;村口绿地主题鲜明、色彩丰富;庭院绿地花果飘香、绿意盎然;公共游憩绿地底蕴深厚、开放和谐;水岸绿地竹林丛生、野趣自然;道路绿地树大荫浓、乡韵浓厚。(3)植物景观从早期的遮阴避阳、环境保护的功能,转变为生态防护、村貌提升、空间营造及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整体呈现出“由单一型功能向复合型功能转变”的变化趋势。二、不同乡村类型植物景观的共性及差异:(1)两种乡村类型绿色贡献率最高的前两种植物景观类型均为公共游憩绿地和道路绿地。庭院绿地的植物种类丰富度最高。两种乡村类型植物景观中乔木的占比下降,村内植物景观整体趋向于灌木化、小型化,在村口绿地、庭院绿地中表现得更明显。(2)两种乡村类型景观观赏型植物种类占比均为最高。在传统型庭院绿地中经济食用型植物种类占比较现代型更高。传统型乡村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功能占比趋向于风水文化型植物种类占比>生态防护型,现代型乡村则相反,趋向于生态防护型植物种类占比>风水文化型。(3)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在延续传统型乡村以果树、乡土树种为主的植物景观风貌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中下层观花观叶植物,植物景观风貌整体更多样化、城市化。在公共游憩绿地中表现尤为明显。(4)水岸绿地、公共游憩绿地是传统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道路绿地是现代型乡村中主要的绿量来源。三、两种乡村类型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的差异:(1)3个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种类共计61科108属138种,3个现代型乡村为64科110属143种。其中红豆杉科、胡桃科、松科等植物并未用在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中。(2)现代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内乔、灌数量比为1:100,低于传统型3:100。在现代型乡村乔木层中落叶树种比例大于常绿比例,但总体来说,两种类型的乡村均呈现常绿树种数量大于落叶树种数量的趋势。(3)杜鹃、红叶石楠、茶梅、南天竹、红花檵木、鸡爪槭、紫薇、桂花、樟、榉树、银杏等11种主要优势植物在两种类型的乡村中稳定出现,银杏、榉树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显着上升,桂花、南天竹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上升,茶梅在现代型乡村的重要值较传统型有所下降。(4)传统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人均绿地面积为4.2m2,现代型乡村为8.09m2,从传统型到现代型乡村,人均绿地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植物体量上趋于小型化;灌木数量的高占比特征在现代型乡村中表现更为明显。(5)与现代型相比,传统型乡村的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更具有文化性,美丽乡村建设大多以提高绿化率、村落风貌提升为导向,一味效仿城市绿化模式以及缺乏地方文化挖掘深度,是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特征变化的主导因素。
王思宇[7](2019)在《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用地被划归到城市用地中,都市地区面临土地资源稀缺、农副产品供给不足和运输距离远的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农业生产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生存保障,满足自然景观营造需求,还能促进地区经济增长。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已经采取发展都市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对农业资源利用不充分,建设中缺乏对农业生态的保护,农业废弃物污染城市环境等问题。将生态农业引入城市公园对城市的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生态农业与都市农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界定了都市农业公园的概念。梳理分析国内外案例,总结它们在设计方法上的共性和建设经验。对生态农业理念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规划原则、功能组织、空间布局、水体与生产管理等元素入手,构建完整技术路线。论文最后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对本次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实践论证。
罗兰[8](2019)在《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等六个部门印发共同制定的《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从政策上落实了生态扶贫的重要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两个宝贝”,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贵州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结合,笔者所选取的田野调查点是位于苗疆腹地黔东南州的下司镇,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乡镇,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于生态脆弱区。并且下司镇曾是清水江上游的商埠重镇,繁荣一时,也是黔东南唯一以商贸促进文化融合的古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2014年9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划归凯里市管辖。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深入研究了下司镇在生态扶贫中取得的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的具体体现就是,下司镇的生态种植业和古镇生态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给当地贫困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民族文化传播就是铜鼓村的农民画受到国内外的青睐,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然后就是下司镇在生态扶贫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包括四个方面的困境。最后根据之前的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想富裕起来,就要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生态扶贫的根本目的。传统的扶贫模式无法有效增加贫困人口的持续性收入,生态扶贫则是要根据当地具体的生态环境情况,生态好的地区在尽量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种植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一些容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就需要建立生态移民城,搬离当地的居民,然后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要保证生态环境,还要满足生态移民作为文化拥有者的文化发展需求。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同时说明全文研究理论基础;理论研究意义、现实意义,创新之处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第二部分,田野调查了下司镇的地理位置、生态资源情况、贫困概况、贫困原因、贫困人口、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现行的扶贫政策、当地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当地进行生态扶贫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下司镇生态扶贫的成就与困境,成就主要在生态种植业、生态移民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三个方面。困境则是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研究认为,下司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同质化”“飞地化”;贫困人口被边缘化难以享受福利;以及农村人才的流失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不完善。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下司镇生态扶贫的困境进行研究探讨,对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提出三点思考。一是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科学规划,包括生态扶贫机制、生态移民与民族文化和扶贫资金的充分有效利用;二是创新“造血式”生态扶贫,包括生态文化资源整合、阻断贫困待机传递以及“输血式”与“造血式”扶贫方式的结合;三是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包括避免“飞地化”“同质化”、提高当地居民的认识与参与程度、开发灵活的运营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段,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六点结论。一是主要有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扶贫体系,认为民族贫困地区未来的生态扶贫具有的重要价值;二是重视地方性生态扶贫知识的发掘与利用,生态扶贫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地方性知识有着一定的调节性和支持性;三是重视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的复制多样性,这就注定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扶贫模式;四是不可忽视收益的边缘化问题,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尊重他们的话语权;五是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当地生态文化,重新和发现其理念,运用传统的民族智慧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六是生态扶贫为主的多样扶贫方式才能够把生态扶贫做到更好。
胡朝辉[9](2019)在《湖南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市民生活观念的改变,城市居民返璞归真的愿求,社区农园应运而生。社区农园不仅可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景观性农产品,也为人们提供休闲、体验、交往的空间。目前我国社区农园已经开始发展,并成蓬勃之势,但在理论研究方面还较为滞后。本文在通过文献查阅、归纳总结、栽培实践之后,对基于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从植物的生长习性,五感特征,文化特征,构景形式,环境功能,对社区农园植物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植物材料选择标准;并结合生态学理论、园林美学理论、可持续景观理论、以人为本理论、自然教育理论得出植物设计理论依据;2、以长沙作为研究代表,筛选观赏性、功能性的草本植物,总结出适合湖南社区农园的39种观赏蔬菜、62种药用草本、32种香草、32种景观作物、16种食用花卉、23种水生植物;3、通过对植物的色彩、高度、株型、季相、共生特征,总结出适合于社区农园植物景观的搭配模式;并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以研究对象,将搭配模式实践于农园景观设计中,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社区农园植物设计提供参考借鉴。本文根据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基础理论,第一次对湖南地区社区农园的习见观赏蔬菜、香草、药草、景观作物、食用花卉、水生花卉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社区农园植物基本搭配模式,为湖南地区社区农园的艺术性、生产性、教育性、永续性提供了设计依据,以期为社区农园在湖南省乃至其他省份的推广提供借鉴。
田欣[10](2019)在《河南草庙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成为增强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由路、产业转化升级的中转站和科技成果落地的实验田。现代农业示范园能以点带面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起到引领农业高科技的示范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业园建设用地占农业用地的比例不到2%,农业示范园作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责任和功能尚不明确,综合效益也有待提高。本文以草庙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研究对象,对示范园内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根据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区域经济规划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复合评价方法对示范园内的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AHP得权重值量化相关指标,使示范园总体达到最优布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对示范园现状资源以及土地性质进行分析,确立了以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和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种植与加工为龙头,以林下养殖、组合人工湿地、沼气等技术为特色,以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为发展方式,以田园农业旅游为牵引,探讨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总体规划,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示范园质量建设。(2)结合示范园规划的实际需求,传统的三大产业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加工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九大产业,并根据各产业项目规划的重要程度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示范园使用者进行李克特量表问卷调查,得到示范园内三个村庄使用者评价结果为吕岗村3.6668、帐房村3.7037、棠堆村3.7070,结果相差较小,对示范园总体评价较好,其中对种植业,畜牧业,商业和旅游业评价最好,这对指导示范园的产业规划布局有重要意义。(3)根据专家对园内各产业项目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定,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园区内各项目的权重,并进行了综合性的模糊评价,得出了示范园总体的综合评价分值为VA=3.5790,等级评价为较好。产业中的种植业、畜牧业和商业的评价结果为较好,综合评价值为种植业VB1=3.7943、畜牧业VB2=3.5164、商业VB3=3.0785、林业VB4=2.9543、渔业VB5=3.1265、加工制造业VB6=3.313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VB7=3.5004、交通运输业VB8=3.4658、旅游业VB9=3.1969。规划项目所占面积主要根据项目权重值、功能,以及其他因素共同进行确定,在示范园有限的资源下,使总体布局达到最优。(4)根据建园的目的和用途,结合综合分析的结论,将示范园划分为高效农业生产区、循环农业示范区、创意农业示范区和农事体验示范区,提出了四大功能分区的具体建设内容,并进行了道路、景观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和旅游等专项规划。
二、美国月季草莓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月季草莓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颗粒物对温室叶类蔬菜生理信息影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雾霾颗粒物对植物的危害 |
1.2.2 植物消减雾霾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
1.2.3 雾霾颗粒物的人工模拟现状 |
1.2.4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平台及数据处理方法 |
2.1 引言 |
2.1.1 试验对象与颗粒物环境人工模拟 |
2.1.2 试验对象 |
2.1.3 颗粒物试验环境的人工模拟 |
2.1.4 人工模拟颗粒物的能谱分析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2.1 光谱预处理方法 |
2.2.2 光谱特征变量提取方法 |
2.2.3 光谱建模方法 |
2.2.4 光谱植被指数和高光谱特征参数 |
2.2.5 模型评价指标 |
2.2.6 图像处理方法 |
第3章 颗粒物模拟环境和自然雾霾环境对叶菜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对象与方法 |
3.2.1 试验对象培育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2.3 测量指标及方法 |
3.3 颗粒物模拟环境和自然雾霾环境下的高光谱响应研究 |
3.3.1 叶菜原始高光谱特征的响应规律 |
3.3.2 叶菜一阶导数光谱特征的响应规律 |
3.4 颗粒物模拟环境下叶菜生理信息的反演 |
3.4.1 高光谱敏感波段和特征波长的提取 |
3.4.2 高光谱敏感特征参数的筛选 |
3.4.3 叶菜净光合速率的高光谱反演模型 |
3.5 叶菜叶片ESEM微观结果及机理分析 |
3.5.1 生菜叶片微观结构及颗粒物作用机理分析 |
3.5.2 油菜叶片微观结构及颗粒物作用机理分析 |
3.5.3 小白菜叶片微观结构及颗粒物作用机理分析 |
3.5.4 叶菜吸附颗粒物的能力差异比较分析 |
3.6 叶菜在自然雾霾环境下的光合生理特征响应 |
3.6.1 叶菜光合生理指标的响应 |
3.6.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应用 |
3.6.3 叶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叶菜对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合生理特征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对象与方法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测量指标及方法 |
4.3 叶菜光合生理指标的连续动态响应研究 |
4.3.1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4.3.2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化学抗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4.3.3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4.3.4 颗粒物积累与叶菜叶绿素荧光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叶菜对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对象与方法 |
5.3 光谱连续动态响应规律研究 |
5.3.1 叶菜连续动态高光谱特征比较 |
5.3.2 生菜受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规律 |
5.3.3 油菜受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规律 |
5.3.4 小白菜受颗粒物污染的连续动态光谱响应规律 |
5.3.5 颗粒物作用对叶菜敏感光谱植被指数的影响 |
5.4 基于高光谱技术建立叶菜净光合速率的反演模型 |
5.4.1 建立生菜的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 |
5.4.2 建立油菜的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 |
5.4.3 建立小白菜的净光合速率反演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的影响及管理建议 |
6.1 引言 |
6.2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的影响及栽培优化管理建议 |
6.2.1 雾霾天气对日光温室的影响 |
6.2.2 设施叶菜消减颗粒物的栽培优化管理建议 |
6.2.3 温室生产应对雾霾天气的管理建议 |
6.3 基于微观图像处理技术应对雾霾天气 |
6.3.1 叶菜颗粒物ESEM微观图像的获取 |
6.3.2 微观图像的处理分析与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 |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5.1 选题依据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病害症状观察 |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
1.5 Unigene的注释 |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
1.2.2 构建表达载体 |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蚯蚓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苹果连作障碍产生的背景 |
1.2 苹果连作障碍的成因 |
1.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恶化 |
1.2.2 连作土壤中自毒物质的分泌和积累 |
1.2.3 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 |
1.3 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措施 |
1.3.1 农艺措施 |
1.3.2 土壤消毒 |
1.3.3 生物防治 |
1.3.4 抗性砧木 |
1.4 蚯蚓发酵产物及蚓粪研究进展 |
1.4.1 抗菌肽研究进展 |
1.4.2 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在发酵上的应用 |
1.4.3 蚓粪在连作障碍上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障碍有害真菌抑菌效果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2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测定指标 |
2.3 蚯蚓发酵条件的优化 |
2.3.1 不同发酵温度对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2.3.2 不同发酵时间对产物抑菌效果的研究 |
2.3.3 不同初始pH值对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2.4 蚯蚓发酵产物抑菌机理的研究 |
2.4.1 蚯蚓发酵产物对有害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2.4.2 蚯蚓发酵产物有效成分的测定及抑菌效果的验证 |
2.5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设计 |
2.5.3 测定指标 |
2.6 蚯蚓发酵产物对重茬果园土壤和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
2.6.1 试验田概况 |
2.6.2 试验材料 |
2.6.3 试验设计 |
2.6.4 测定指标 |
2.7 蚓粪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2.7.1 试验材料 |
2.7.2 试验设计 |
2.7.3 测定指标 |
2.8 蚯蚓发酵产物与蚓粪混施对重茬果园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
2.8.1 试验田概况 |
2.8.2 试验材料 |
2.8.3 试验设计 |
2.8.4 测定指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障碍有害真菌抑菌效果试验 |
3.2 三种不同蛋白物料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1 对连作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
3.2.2 对有害真菌数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发酵产品对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2.4 不同发酵产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5 不同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7 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8 不同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3 蚯蚓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1 不同发酵温度对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3.3.3 不同初始pH值对发酵产物抑菌效果的影响 |
3.4 蚯蚓发酵产物抑菌机理的研究 |
3.4.1 蚯蚓发酵产物对有害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3.4.2 蚯蚓发酵产物对镰孢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3.4.3 蚯蚓发酵产物有效成分抑菌效果的验证 |
3.5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3.5.1 蚯蚓发酵产物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
3.5.2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有害真菌数量的影响 |
3.5.3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酚酸含量的影响 |
3.5.4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3.5.5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5.6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7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8 蚯蚓发酵产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3.6 蚯蚓发酵产物对重茬果园土壤和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
3.6.1 对重茬果园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
3.6.2 对重茬果园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3.6.3 对重茬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6.4 对再植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
3.6.5 对新建重茬果园果实品质的影响 |
3.7 蚓粪减轻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的土壤生物学机制 |
3.7.1 蚓粪对连作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
3.7.2 蚓粪对有害真菌尖孢镰孢菌的影响 |
3.7.3 蚓粪对连作土壤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7.4 蚓粪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的影响 |
3.7.5 蚓粪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7.6 蚓粪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3.8 蚯蚓发酵产物与蚓粪混施对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
3.8.1 对重茬果园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
3.8.2 对有害真菌数量的影响 |
3.8.3 对重茬果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8.4 对重茬果园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8.5 对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三种不同蛋白质发酵产物对连作障碍有害真菌抑菌效果 |
4.2 三种不同蛋白发酵产物对连作土壤环境和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4.3 蚯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抑菌原理的研究 |
4.4 蚯蚓发酵产物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4.5 蚯蚓发酵产物对重茬果园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
4.6 蚓粪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4.7 蚯蚓发酵产物与蚓粪混施对重茬果园再植苹果幼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粉煤灰的新型基质的机械组成调控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质的功能与基质粒级调控研究进展 |
1.2 粉煤灰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
1.3 通过粉煤灰进行粒级调控解决基质实例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颗粒粒级对粉煤灰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粉煤灰粒级调控基质对屋顶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粉煤灰粒级调控基质对模拟屋顶景观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粉煤灰粒级调控基质对微型薯脱毒苗繁育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粉煤灰粒级调控基质对微型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基质潜在影响及成本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4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组培再生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草莓属植物综述 |
1.1.1 草莓概述 |
1.1.2 野生草莓 |
1.1.3 黄毛草莓 |
1.2 组织培养概述 |
1.2.1 组织培养 |
1.2.2 草莓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问题 |
1.3 DNA甲基化研究 |
1.3.1 表观遗传学简介 |
1.3.2 DNA甲基化研究 |
1.3.3 植物组培再生过程中DNA甲基化动态变化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毛草莓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最适初代培养基的确定 |
2.2.2 最适继代培养基的确定 |
2.3 讨论 |
2.3.1 初代培养基 |
2.3.2 继代培养基 |
第三章 组培再生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的处理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3.2.2 参考基因组比较分析 |
3.2.3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分析 |
3.2.4 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分析 |
3.2.5 不同时期甲基化差异基因注释与功能富集 |
3.3 讨论 |
3.3.1 组培再生与甲基化 |
3.3.2 组培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 |
1.2.2 乡村植物景观 |
1.2.3 植物景观类型 |
1.2.4 植物三维绿量 |
1.2.5 植物重要值 |
1.2.6 植物功能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进展 |
1.4.2 国内进展 |
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地概况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 |
2.2.2 实地调研 |
2.2.3 访谈调查 |
2.2.4 数据分析 |
2.2.5 对比分析 |
2.3 研究地概况 |
2.3.1 荻浦村 |
2.3.2 小古城村 |
2.3.3 下姜村 |
2.3.4 绕城村 |
2.3.5 月亮桥村 |
2.3.6 指南村 |
3 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 荻浦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1.1 村内植物景观 |
3.1.2 围村植物景观 |
3.1.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2 小古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2.1 村内植物景观 |
3.2.2 围村植物景观 |
3.2.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3 下姜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3.1 村内植物景观 |
3.3.2 围村植物景观 |
3.3.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4 绕城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4.1 村内植物景观 |
3.4.2 围村植物景观 |
3.4.3 生产用地植物景观 |
3.5 月亮桥村和指南村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
3.5.1 月亮桥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
3.5.2 指南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 |
3.6 小结 |
4 杭州传统型乡村与现代型乡村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
4.1 植物景观面积差异 |
4.2 植物种类差异 |
4.3 植物功能差异 |
4.4 优势植物构成差异 |
4.5 植物绿量差异 |
4.6 结论与建议 |
4.6.1 结论 |
4.6.2 建议 |
5 杭州传统型与现代型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特征对比 |
5.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群落特征 |
5.1.1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区别 |
5.1.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优势植物及其功能变化 |
5.2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植物景观指数特征 |
5.3 乡村公共游憩绿地景观风貌特征 |
5.4 结论与建议 |
5.4.1 结论 |
5.4.2 建议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杭州乡村常见木本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面临生产压力和污染问题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3 农业在园林景观中的不断发展 |
1.1.4 相关政策为农业公园发展提供支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解读 |
2.1 生态农业 |
2.1.1 概念 |
2.1.2 基本特征 |
2.1.3 发展现状 |
2.1.4 建设原则 |
2.2 都市农业 |
2.2.1 概念 |
2.2.2 基本特征 |
2.2.3 发展现状 |
2.3 都市农业公园 |
2.3.1 概念 |
2.3.2 基本特征 |
2.3.3 相关理论进展 |
2.3.4 相关实践进展 |
2.3.5 功能定位 |
2.3.6 国内都市农业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
2.4 概念整合 |
2.5 小结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国内案例分析 |
3.1.1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扩建项目 |
3.1.2 衢州鹿鸣公园 |
3.2 亚洲国家案例分析 |
3.2.1 泰国Coro都市农业种植园 |
3.2.2 菲律宾阿纳纳斯新社区 |
3.3 欧美国家案例分析 |
3.3.1 生产性城市Fayetteville 2030城市规划愿景 |
3.3.2 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都市农业广场Lafayette Greens |
3.3.3 比利时Parckfarm都市农业公园 |
3.3.4 卡尔德斯德蒙特维蔬果园灌溉系统改造 |
3.3.5 日尔兰公园 |
3.4 小结 |
4 生态农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4.1 规划设计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原则 |
4.1.2 突出区位地域优势 |
4.1.3 便于维护管理 |
4.1.4 人性化原则 |
4.1.5 统筹兼顾原则 |
4.1.6 美学原则 |
4.2 规划设计方法 |
4.2.1 功能组织 |
4.2.2 空间布局设计 |
4.3 规划设计策略 |
4.3.1 园区水体管理策略 |
4.3.2 生态农业管理策略 |
4.4 小结 |
5 南京市江心洲都市农业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5.1 规划背景与上位政策 |
5.1.1 规划建设背景 |
5.1.2 上位发展规划 |
5.1.3 洲内基础条件分析 |
5.2 场地现状分析 |
5.2.1 土地利用 |
5.2.2 现状高程 |
5.2.3 现状水系 |
5.2.4 现状交通 |
5.2.5 潜在使用人群 |
5.2.6 农业资源与产业基础 |
5.2.7 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 |
5.2.8 场地现状条件的不足 |
5.3 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
5.3.1 项目定位 |
5.3.2 总体方案 |
5.3.3 功能分区 |
5.3.4 交通组织 |
5.3.5 基础设施 |
5.4 分区规划 |
5.4.1 休闲游憩区 |
5.4.2 湿地净化区 |
5.4.3 农业生产区 |
5.4.4 农业科普区 |
5.4.5 森林涵养区 |
5.4.6 连接过渡区 |
5.5 专项设计 |
5.5.1 生产专项 |
5.5.2 水体专项 |
5.5.3 水体设计 |
5.5.4 种植专项 |
5.5.5 构筑物专项 |
5.5.6 节庆设计 |
5.5.7 用地平衡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8)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2 下司镇概述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范围 |
2.2 下司镇自然资源概况 |
2.3 人文历史与社会经济 |
2.4 下司镇贫困概况 |
2.4.1 下司镇的贫困人口 |
2.4.2 资源的匮乏 |
2.5 当地现行的扶贫政策 |
2.5.1 生态文化旅游扶贫 |
2.5.2 生态种植业扶贫 |
2.5.3 生态移民搬迁 |
2.6 下司镇贫困的复杂性 |
2.6.1 贫困的连片性 |
2.6.2 地理位置与历史的“封闭” |
2.6.3 农业生产方式的“内卷化” |
3 下司镇的生态扶贫现状 |
3.1 生态扶贫中的成效 |
3.1.1 生态扶贫与经济发展 |
3.1.2 传统生态观的文化复兴促进经济发展 |
3.2 生态扶贫中的困境 |
3.2.1 “造血式”扶贫不足 |
3.2.2 生态文化旅游的“飞地化”“同质化” |
3.2.3 受益人被边缘化 |
3.2.4 人才流失与职业技术教育不成熟 |
4 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思考 |
4.1 生态扶贫的科学规划 |
4.1.1 关于生态扶贫机制 |
4.1.2 生态移民与民族文化 |
4.1.3 扶贫资金的充分有效利用 |
4.2 创新“造血式”生态扶贫 |
4.2.1 生态文化资源整合 |
4.2.2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4.2.3 “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 |
4.3 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
4.3.1 避免“飞地化”“同质化” |
4.3.2 提高当地居民的认识度和参与程度 |
4.3.3 开发灵活的运营模式 |
5.结语 |
5.1 构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体系 |
5.2 地方性生态扶贫知识的发掘与利用 |
5.3 重视民族地区贫困原因的复杂多样性 |
5.4 不可忽视受益人的边缘化问题 |
5.5 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核心地位 |
5.6 生态扶贫为主的多样化扶贫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湖南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都市农业的发展 |
1.1.2 市民生活观念的转变 |
1.1.3 社区农园种植意愿的兴起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社区农园 |
1.2.2 草本植物 |
1.2.3 社区农园草本植物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概述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概述 |
1.3.3 研究概况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基础理论 |
2.1 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
2.1.1 基本特征 |
2.1.2 功能 |
2.2 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 |
2.2.1 生态学理论 |
2.2.2 园林美学理论 |
2.2.3 可持续景观理论 |
2.2.4 以人为本理论 |
2.2.5 自然教育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城市社区农园草本植物种类筛选 |
3.1 观赏蔬菜类 |
3.2 香草类 |
3.3 景观农作物类 |
3.4 药草类 |
3.5 食用花卉类 |
3.6 水生花卉类 |
3.7 小结 |
第四章 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搭配模式 |
4.1 色彩设计 |
4.1.1 尺度 |
4.1.2 情感 |
4.2 立面设计 |
4.2.1 尺度 |
4.2.2 高度 |
4.2.3 株型 |
4.3 季相设计 |
4.4.1 春季 |
4.4.2 夏季 |
4.4.3 秋季 |
4.4.4 冬季 |
4.4 共生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农园植物配置实践探索—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 |
5.1 项目概况 |
5.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5.1.2 场地概况 |
5.2 设计思路 |
5.2.1 设计原则 |
5.2.2 功能考虑 |
5.3 社区农园植物设计 |
5.3.1 花菜共生区 |
5.3.2 芳香植物区 |
5.3.3 可食花药区 |
5.3.4 植物森林区 |
5.3.5 荫生药草试验区 |
5.3.6 水生植物区 |
5.4 成本估算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河南草庙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河南政策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现代农业园研究综述 |
1.2.1 现代农业园概念 |
1.2.2 现代农业园功能 |
1.2.3 国外现代农业园研究 |
1.2.4 国内现代农业园研究 |
1.3 相关基础理论 |
1.3.1 现代农业 |
1.3.2 生态农业理论 |
1.3.3 区域经济规划理论 |
1.3.4 系统工程理论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园区现状分析 |
2.1.2 各产业项目规划评价 |
2.1.3 总体布局规划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综合分析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 技术路线 |
3 项目现状研究 |
3.1 区位条件 |
3.1.1 地理区位 |
3.1.2 交通区位 |
3.2 生态环境分析 |
3.2.1 气候条件 |
3.2.2 水文资源 |
3.2.3 地形地貌 |
3.2.4 植被现状 |
3.3 优势产业分析 |
3.4 社会文化经济条件 |
3.4.1 经济发展 |
3.4.2 农业生产 |
3.4.3 文化资源 |
4 项目总体规划评价研究 |
4.1 项目总体规划评价模型体系构建 |
4.1.1 调查内容 |
4.1.2 调查流程 |
4.2 使用者调查结果分析 |
4.2.1 问卷统计性分析 |
4.2.2 开放式问题结果分析 |
4.3 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4.3.1 确立指标权重 |
4.3.2 评价集矩阵 |
4.3.3 模糊评价法 |
5 项目总体布局研究 |
5.1 规划范围和期限 |
5.2 规划依据 |
5.3 规划原则 |
5.4 规划定位 |
5.5 规划思想及目标 |
5.6 规划结构 |
5.7 功能分区 |
5.7.1 高效农业生产区 |
5.7.2 循环农业示范区 |
5.7.3 创意农业示范区 |
5.7.4 农事体验示范区 |
5.8 分期建设规划 |
6 项目专项规划 |
6.1 重点项目专项规划 |
6.1.1 猕猴桃种植区 |
6.1.2 葡萄种植区 |
6.1.3 珍稀花木繁育区 |
6.1.4 林下养殖区 |
6.1.5 农业生产环节体验区 |
6.1.6 民俗文化一条街 |
6.1.7 组合人工湿地 |
6.2 基础设施规划 |
6.2.1 道路工程规划 |
6.2.2 景观绿化工程规划 |
6.2.3 给水工程规划 |
6.2.4 排水工程规划 |
6.3 旅游专项规划 |
6.3.1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
6.3.2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6.3.3 精品游线规划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示范园各产业项目规划专家征询问卷 |
附录B 示范园各产业项目规划问卷调查表(李克特量表) |
致谢 |
四、美国月季草莓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颗粒物对温室叶类蔬菜生理信息影响规律的研究[D]. 孔丽娟. 吉林大学, 2021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蚯蚓发酵产物对苹果连作障碍防控效果及机理研究[D]. 潘凤兵.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基于粉煤灰的新型基质的机械组成调控与应用[D]. 丁俊.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5]黄毛草莓(Fragaria nilgerrensis Schltdl)组培再生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动态变化[D]. 代雄伟. 云南大学, 2020(08)
- [6]杭州市乡村植物景观特征研究[D]. 李璐.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7]生态农业背景下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心洲农业公园为例[D]. 王思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司镇为例[D]. 罗兰.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9]湖南社区农园草本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D]. 胡朝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10]河南草庙集乡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研究[D]. 田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