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缩小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朱子云[1](2014)在《基于可导性方差分解的居民收入省际差距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收入构成差异和收入差距动因的分解框架,旨在量化相关决定因素对居民人均收入省际差距的贡献度.从指标内在关联性维度将居民人均收入指标进行多指标分解,由此导出因变量指标与各自变量之和(或之乘积)之间存在恒等关系的表达式,并引入可导性方差分解法构造了地区间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结构与动因分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驱动2005-2012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省际间差距形成和缩小的首要动力是人均设备性资本,其次是非设备性资本与设备性资本比例;人力资本与总人口比例在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缩小中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在相对差距缩小中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非设备性资本产出率在差距形成中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差距缩小中表现出巨大的抑制效应;劳动力与人力资本比例在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缩小中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在相对差距缩小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产出分配率在差距形成中发挥了较小的抑制作用,但在差距缩小中表现出巨大的遏制作用.
朱子云[2](2015)在《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循着要素规模、质量和效率三位一体的逻辑,从两个层次挖掘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引入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的基本原理,构造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贡献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经济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扩大的首要推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人均资本差距也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贡献中,综合效率差距提供了主导性的正向支持,高级人力资本占比差距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设备性资本占比差距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
谢仁非[3](2020)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吗?》文中提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实施高技术进口限制,高筑贸易壁垒,同时,特朗普积极推行税收改革,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这导致了生产环节转移、打破现有全球价值链分工与贸易体系。尤其是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全球价值链严重依赖中国的问题,“逆全球化”以及疫情全球性蔓延的双重因素叠加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秩序重构带来的波动,而这种波动的加剧必然会给中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供给端与消费端同时带来巨大压力,也必然将导致全球价值链尤其在高科技领域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事实上,中国自加入WTO以来,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切入全球价值链并逐渐成为了三大全球价值链中心之一(其他两家是美国和德国)。然而,学者们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否促进了技术进步莫衷一是,面对这样的不一致,本文不禁思考: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吗?中国目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参与全球价值链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又应该怎么促进贸易方式转型?不同异质性的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缩小中美技术差距又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之下我国又应该做出哪些应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梳理文献发现,研究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差距影响的文献较少,而关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水平影响的研究和企业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都存在促进、抑制和综合作用三种结果,并没有获得一致性的研究结论。鉴于以上结果,本文大胆推测: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差距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为了验证上述猜测,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合并后的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国外增加值率,并进一步合并《NBER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数据库》测算了中美技术差距。接下来,采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IV-GMM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并验证了猜测。进一步的,本文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剂量反应”函数来得到在每一个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下的中美技术差距,并通过“处理效应”函数得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中国美技术差距之间的“适度区间”,并基于地区和企业等的一些异质性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扩展性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对中美技术差距的影响存在稳定的“N”型关系,即随着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增大,中美技术差距会先“增大”后“缩小”再“增大”,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适度区间”为[0.23,0.77];(2)中部、西部以及内资企业相较东部、外资企业更容易受到嵌入全球价值链技术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3)一般贸易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加工贸易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没有缩小中美技术差距;(4)技术密集型企业相较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刚开始时更容易吸收先进技术,然而在进一步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其对缩小中美技术差距的作用效果却表现的没有另外两种企业那么好。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并结合当下形势,文章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迪[4](2020)在《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型住房分配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化分配模式。住房政策的市场化转型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和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但是也引发了房价快速上涨、住房财富在家庭财富之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住房不平等现象急速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上升的房价和住房不平等正在扩大社会分层、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关于上述问题,已有的研究初步得出了如下结论:住房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住房消费受个体自身因素、单位特征、住房公积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户籍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住房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和路径依赖,使得基于经济能力和偏好的市场力量和体制性规则共同推动住房不平等程度的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区域不平等。大部分研究指出住房产权、价格和住房面积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显着的影响。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住房价值、数量和面积三个维度在省级层面、市级层面的区域不平等状况、构成和变化趋势,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根据2011-2015年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在住房价值、住房数量和住房面积上的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住房数量、住房面积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以及住房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本研究丰富了住房消费和住房区域不平等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在中国快速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住房消费不同维度区域不平等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充分认识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冲击。为调控住房区域不平等,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和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提供定量依据与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第一、住房区域不平等程度显着。住房数量和面积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小,分别在0.15和0.4左右,住房价值不平等相对较高,在0.7左右。城市层面的不平等程度要略低于省级层面和全国层面的不平等。第一、二套住房对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住房消费的不平等主要来源于省间、城市之间以及城乡内部的不平等。居民个体在省内和城市内部位次变化导致的住房数量不平等变化与住房数量增长导致的不平等变化基本相同,但是位次变化导致的住房价值和面积不平等变化要略小于增长变化导致的不平等变化。第二、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具有显着的影响。城市层面住房数量不平等对住房拥有率和拥有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对居民住房价值的影响显着为负,但对住房面积的影响为正。相比之下,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对住房拥有率和住房价值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不同层面住房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一方面是住房消费的示范效应,不平等程度的适度增加会使得个体产生对未来改善住房状况的预期,提高住房消费水平。但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个体认为其他人的住房消费水平是无法实现的,进而降低住房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住房具有地位商品的属性,不平等的扩大使得个体的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并产生相对剥夺感,为保持现有社会地位,个体会增加当期住房消费或者抑制当期住房消费,通过提高储蓄增加未来的住房消费水平。此外,个体对不同层面的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认知存在的差异。城市层面的不平等主要是由受个体自身控制的“努力因素”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个体认为他人的住房水平是可以达到的,而省级层面不平等更多地是由不受自身控制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对其认知正好相反。第三、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主要受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区域不平等的影响。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主要通过攀比效应对生活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但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示范效应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省级层面住房面积不平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小,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主要还是以示范效应为主。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影响居民的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影响生活满意度;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影响住房拥有率和住房价值来影响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主要聚集在住房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住房面积不平等对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12.51%-16.81%,住房价值不平等的贡献率在4.11%-4.27%之间,而住房数量不平等的贡献率最低,在1.74%-1.78%之间。此外,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地区个体住房消费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异质性。
李旭洋[5](2020)在《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是重要的消费条件,也是消费方式的重大革命。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和重要支撑。消费也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当前,消费新动能、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从电子商务发展、移动支付普及,到远程资源共享,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消费效应,助推消费提质扩容,推动形成数字化生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把握我国互联网发展、居民消费变动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一,构建了互联网发展通过消费者行为进而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归纳出互联网影响消费结构的机制是价格效应、市场效应、收入效应和信贷约束,并通过数理模型进行了影响机制的理论推演;第二,构建了涵盖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大维度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选取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和比较分析;第三,建立了附加互联网因素的动态面板模型和QUAIDS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QUAIDS模型等计量方法,从省域宏观视角,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和各项消费支出比重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工具变量回归、倾向得分匹配、面板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从微观消费者行为层面,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进而分析了不同作用渠道的异质性。主要结论如下:(1)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迅猛,互联网用户与普及率持续提升。网络购物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网络消费市场快速扩展,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品质升级,食品、衣着等必要生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消费领域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在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领域,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已超过城镇居民。(2)我国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均有提高,但是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依然较大。从全国来看,2003-2018年间,互联网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平稳上升态势,年均增速为7.59%。互联网基础资源、互联网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互联网普及的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速达到13.12%,在三个维度中排名第一位,对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拉动作用最大。从区域看,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间差异扩大,省际互联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极化趋势明显。(3)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显着,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当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在互联网化程度高的地区,互联网发展对消费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每增长1单位,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15.43%。但是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互联网对消费水平的正效应并不显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呈现正向促进关系,表明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消费函数仍然成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显着降低储蓄,增加居民消费,而失业率对消费水平存在抑制作用。(4)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除了居住支出外,互联网对食品、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类型的支出比重存在显着影响。其中,互联网发展会显着提高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等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而对衣着和医疗保健的影响为负。(5)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比,使用互联网能够促进家庭的发展与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6.44个百分点,推动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就价格效应而言,互联网对居民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消费支出越多的家庭中影响更大。在市场效应方面,与不存在网络购物行为相比,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网购行为对居民消费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市场效应的发挥在不同群体中具有异质性。随着消费层次的提高,市场效应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按地区和年龄分组来看,互联网的市场效应对农村地区和青年人的消费升级作用更强。在收入效应方面,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者收入水平具有显着正影响,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收入回报,即互联网的收入效应显着存在。与不使用互联网的劳动者相比,互联网使用能够带来27.3%的收入溢价。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互联网的收入效应体现出一定的技术偏向性特征,收入效应对高中学历就业者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回报在性别间的差异不大。在不同的收入阶层方面,相比于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互联网的收入溢价效应在中等阶层中的效果最为明显,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缩小中高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提供可能。由此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建设普惠互联网,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推动网购市场发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者购买力;加强消费者教育,改善消费能力;优化网络环境,提高数字安全。
李辉[6](2016)在《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被作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土地利用格局的快速变化与土地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得我国的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为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西方土地私有制具有制度上的区别,从而土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也存在重要差别。已有的经济学理论多数情况下只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或者消费者效用要素,而往往忽略了土地对政府财政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影响,进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上探讨了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的优化途径。一方面,基于我国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与经验,探讨反映土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对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是一个有意义的补充;另一方面,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反映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基于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与经验,将土地作为农业部门生产要素和非农业部门影响财政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工具,构建了一个包含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讨论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并构建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途径选择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建设用地扩张对私人投资同时具有挤出效应和吸引效应,而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取决于土地出让价格弹性,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取决于对私人投资和财政投资的效应及其边际产出;土地利用效率则通过影响经济产出效率、私人投资、财政投资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帕累托最优的配置效率损失分析能为土地资源配置优化途径选择提供依据。其次,本文以2003-2013年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作为样本,以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基于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基础设施投资、私人投资三个渠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区域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存在显着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私人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均有显着的正影响,其中基于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渠道对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最高;中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私人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大于吸引效应,而对基础设施投资、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具有显着正影响,并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以基础设施投资渠道为主导;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私人部门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是对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并没有显着影响,并且拉动基础设施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拉动经济产出的主导渠道。再者,本文以2003-2013年地级以上市数据作为样本,以地均投入产出关系构建单位土地面积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测算了我国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土地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构建空间滞后模型检验了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湖南、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东部、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各大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均对农业经济产出具有显着正影响,其中东、中部地区较低,而西南地区最高。总体而言,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私人部门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均具有显着正影响,只是区域之间差异较大;信息化程度、农业贷款规模和免征农业税对五大区域有显着正影响,其它因素则影响各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着为正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在中部、东北、西北地区较高,而在西南地区最低;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本文基于土地资源帕累托最优目标和土地配置效率损失原因界定了土地资源部门配置效率损失、部门规模欠优效率损失、部门收益差距效率损失、空间配置效率损失等概念,并从理论上构建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测算模型,探讨了不同配置效率损失下的优化配置途径,然后以我国1999-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我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情况,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了我国当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资源部门配置效率损失逐年减少,但是由于农用地与建设用地边际收益差距依然较大导致部门配置效率损失依然较大,其中西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边际收益远小于东部地区,且差距逐年增大,造成了我国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损失较大,且损失逐步增大;当前提升农用地边际收益、建设用地资源适度向东部地区倾斜是我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土地规划与调控兼顾区域平衡与效率优化、以带动投资为重要考核内容适当扩张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农用地利用效率协同优化、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土地利用与调控政策等加强与提升我国土地利用与调控的政策建议。
卫梦星[7](2013)在《“反事实”思想在宏观政策效应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Hsiao面板数据的方法》文中指出制定、实施政策是政府发挥职能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改革也在逐步深化,政策、规则的改变频频发生,为降低政策成本,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亟需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构建“反事实”进行政策效应评估是当前政策评价研究中的热点,但这一思想在宏观经济领域并未取得太多进展,制约了宏观政策效应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由于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的数据特征不同,当前微观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反事实”构建方法,如双重差分方法(DID)、匹配方法(Matching)等都不能应用于宏观政策效应评估。而目前宏观政策效应评估中的主流方法,如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等都需要设定多个结构模型,搜集大量的数据,运用复杂的求解技术求解,工作量巨大且在因果推断上也存在着不足。因此,在政策效应评估的实践中,亟需以“反事实”思想为指导,探索适用于宏观政策效应评估的新方法。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Hsia(o2010)提出的利用面板数据截面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反事实”,进而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的新方法,并围绕该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在介绍Hsiao方法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就模型中的关键假设——条件独立假设进行重点分析,并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就理论模型对关键假设的敏感性进行数值模拟。其次,设计两个案例分析,分别以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为例,对这一方法的应用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详尽的阐述。两个案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西部大开发案例满足该模型的关键假定,“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多或少会违背该假定,但可以通过各种技术选择合适的控制组。本文在前一案例中重点阐述了关键假设的检验,在后一案例中设计了对比模型,用实际数据分析关键假设的违背对政策效应测算的影响情况。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Hsiao方法的结果对关键假设非常敏感,即使是关键假设的轻度违背,也会对模型结果产生显着影响。因此,判断案例是否适用该方法,是使用模型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因为实际数据的产生机制未知,这一关键假设无法通过统计方法进行检验,只能经过充分翔实的论证进行判断。在实际中,若关键假设不能满足,则应采用DID等其他方法进行政策效应评估。与结构方程模型相比,该方法省去了具体的结构模型设立过程,能规避政策效应评估中难以解决的内生性问题,且能够反映外部冲击的影响,具有模型简捷、数据需求量小、运算简单等优势,对宏观政策效应评估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对于缩小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至关重要,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得重庆人均GDP增长率增加了约2.24个百分点,各年的政策效应基本保持稳定,这一结果与刘生龙(2009)的研究结论近似,证明Hsiao方法具有较强的效力。但与其余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同,本文对“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政策效应分析结果显示,2009年-2011年“四万亿”计划对各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0.928、-0.575、0.021个百分点,整个研究区间内对GDP增长率的整体效应为0.138个百分点,几近于零。因此,“四万亿”刺激计划短期内效果显着,但对长期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政府在实施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政策的挤出效应,并关注由此引发的通胀等因素的副作用。
高海峰[8](2018)在《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景观格局所承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上的“不平衡”,并对“绿水青山”有着强烈的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欠发达的县域是诸多问题集中体现的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粤西北部地区的各县域就是这类区域的典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上,将县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县域的发展看作一套系统中的两套子系统,分别对两套子系统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再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将两套子系统进行相互联系,以发掘它们在同一套系统中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对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不同对象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等几个部分的研究。本研究各章节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对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综述表明:1)针对欠发达县域的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较缺乏;2)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探讨;3)由于可持续生计方法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且具备作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的基本条件,以该方法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章中,通过对选用的源自贫困研究的可持生计方法框架进行研究,在理论框架下构建了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对该框架的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时间点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景观格局中的各类景观要素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本。此外,还探讨了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时必需的全面性,以及针对不同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差异。第三章中,基于遥感、GIS、Fragstats等工具的支撑,通过景观格局指数、修正概率转移等具体方法,分别对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进行研究。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研究包括景观要素组成变化和空间变化模式两部分,研究表明县域景观要素的组成呈人工化的变化趋势,变化的过程表现出缺乏计划性;而对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虽然仍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力,土地利用也有一定的潜力,但整体呈破碎化、多样性增强的变化趋势,生态风险持续增加。第四章中,基于选用的发展评估工具,以统计数据和政策、法律文件等资料作为支撑,评估和描述了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的多方面特征,并对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的变化支撑着县域的发展在波动中一定程度缩小了“不平衡”的现象,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的各类要素的变化都随发展上不同阶段的特点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县域对稳固第一产业基础上推动工业化发展策略的追求。第五章中,针对政府和农民两类推动景观变化的参与者发展主体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研究了他们推动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和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在政府层面,不同层级的政府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农民层面,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根本驱动力,是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中的生计产出向生计资本反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机会成本,通过对果林景观、农作物景观、农宅景观变化的具体研究,发现还有诸多因素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产生影响。第六章探讨了县域在发展“不平衡”缩小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维持策略。在政府层面,对县域空间管控中,需由注重对结果的管理更多转为对过程的管理,对部分景观变化过程管理的控制性指标进行了探讨。在农民层面,一方面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提供第一产业所需的社会资本,并由城乡规划体系提供空间引导途径,正向引导农民推动对景观格局影响小的要素变化;另一方面,在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增强农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反向制止农民推动不利于县域景观格局的要素变化。本文以粤西北部地区县域为例,对发展“不平衡”集中体现区域的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欠发达区域景观格局研究的内容、理解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和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增强不同层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
李雅丽[9](2021)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若干尚未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民通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公平、正义且有效地保障社会公民的社会福利便是其中当务之急。相较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城乡间在社会发展中仍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区域与城乡间的差距在学术界与在实践中都备受瞩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公共事业的目标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探索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层面的差距问题能有效推动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还能切实保障全体社会居民对生存与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民众平等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从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通过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增强论文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度,能有效正视省际间,区域间以及城乡间供给规模、质量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和消除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研究主旨是在客观评价研究期间内,以区域与城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机制,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供给水平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水平及收敛情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进行测度,以双对象实证分析差距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双目标的系统性财政对策与建议。首先,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和整理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机制的评价以及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与成因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提出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通过对其研究紧密相关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界定,并重点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通过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征具体化的通过区域禀赋差距、城乡二元体的视角分别和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间的机制分析,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理。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从社会公正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演变的三大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产生的天然逻辑、根本目的与实现的客观机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财政分权机制、财政自给能力以及转移支付三大财政因素的财政机理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的作用。再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区域、城乡的目标属性与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在全国31省市2011—2018年、30省市2015—2018年,分别设定27、41个具体指标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指标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变异系数与熵值法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分别进行测度,衡量区域与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同时运用Arc GIS 10.2软件对指数进行时空动态展示。通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一般收敛与空间收敛分析,其收敛性检验表明:从整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统计指标都显着,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趋势。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水平均呈现不断缩小的收敛态势,且这三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收敛速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的中西部要快于其区域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并最终趋向于均等的水平。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一,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拓展分析运用动态空间模型比较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我国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得出人均财政支出占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再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中—西部地区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边际贡献显着高于东部地区;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支出度、人均中央净补助、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运输类的“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类的“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通过空间系数检验,财政分权支出度、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的关系显着为负,而财政分权支出度与财政自给率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完全相反。通过加入东—中—西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更倾向于“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拓展分析为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对我国28个省内涵盖5754户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t分层法动态分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方向与作用力度。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城乡经济差距、人均中央净补助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大,而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自给率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的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显着为负,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不论处于多维贫困还是收入贫困状态均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对改善长期多维贫困模型的效应较长期收入贫困模型更显着。另外,还测算了三个考察年度农村家庭对教育和健康两类公共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检验了随着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的提升条件下,公共转移支付是否对改善我国家庭长期贫困状态具有加强效应。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每单位家庭获得公共转移支付对改善其长期多维贫困与长期收入贫困的效应是显着的,且要大于未考虑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下的效应。最后,从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与具体性财政政策系统性地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科学划分与平衡各级政府支出行为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供给有效性,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以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革财政体制为减差效应扫清障碍,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通过各层面间财政对策运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内容,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方博弈角度通过财政、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探索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问题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区域与城乡层面涵盖的类别较为齐全,为厘清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别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并探究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与城乡层面较为全面的分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效应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采用了从区域到城乡的双层面研究视角。现有文献中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不同属性与特性,全面分析其在基本公共服务研究领域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共性角度分析在财政体制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以个性研究视角分别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缩小区域差距效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缩小城乡差距效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以期全阈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三,将基础与拓展模型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问题的两阶段实证研究。本文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别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基础性研究,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点与属性,分别运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与Logit分层模型进行拓展性实证分析。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影响的财政机制,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王雪莲[10](2020)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贫富差距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先富带动后富等政策的实施,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79,并且逐年上升直至2008年的0.491,2009年以后基尼系数开始回落,直到2018年基尼系数回落到0.474。贫富差距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依然超过国际“警戒线”0.4,我国的贫富差距仍然非常大。同时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到了决胜期,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社会财富的相对均衡分配并不容易,而贫富差距程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贫富差距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影响机制,对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共同富裕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宏观数据总结我国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期对贫富差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采用CGSS2015年的家庭总收入数据计算全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由于我国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是我国贫富差距的两大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进一步计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基尼系数以及城镇和农村的基尼系数。最后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回顾文献并结合数据选取了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社会保障、信息传媒、政府工作六个外生潜变量共37个指标作为模型分析的具体观测变量,将基尼系数作为模型的内生观测变量,也是内生潜变量。在进行实证影响因素分析时,首先对全国的整体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其次根据样本省市编码和城乡编码对数据进行地区和城乡划分,分别对东中西和东北以及城乡进行模型拟合,得到全国、分地区、分城乡的贫富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收入基尼系数达到0.59,贫富差距问题非常严重。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两个方面,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最大,农村贫富差距大于城镇贫富差距,且城镇和农村的差距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原因。第二,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社会保障和信息传媒是缩小全国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贫富差距程度。第三,教育和社会保障是缩小地区贫富差距的主要因素,其中就业状况和信息媒体的使用情况仅对缩小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差距具有一定的作用,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能有效缩小东北地区的贫富差距。第四,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关键点是提高城乡教育水平,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但是缩小程度有限。经济水平对缩小农村贫富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城镇的影响却是负向的,社会保障在缩小贫富差距上的作用非常有限。经济发展对缩小农村贫富差距具有正向影响,对城镇的却是负向影响,社会保障在缩小贫富差距上的作用非常有限。第五,不管是全国、分地区还是分城乡分析,教育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因素,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贫富差距逐年扩大的主要原因。
二、缩小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缩小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掘分析框架 |
1. 省际经济差距的第一层次要素 |
2. 省际经济差距的第二层次因素 |
二、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分解方法与模型 |
1. 经济发展省际差距的第一层因子贡献分解模型 |
2. 经济发展省际差距的第二层因子贡献分解模型 |
3. 指标口径与数据来源描述 |
三、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实证分析 |
1. 计算结果 |
2. 省域间经济差距变迁的特征分析 |
3. 省域间经济差距的成因解释 |
4. 全要素生产率在省际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中贡献作用的进一步挖掘分析 |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3)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
2.1.2 技术差距的概念 |
2.2 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技术水平影响的研究 |
2.3 企业技术差距对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技术差距的测算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测算 |
3.1.1 全球价值链嵌入度测算方法的分类与演变 |
3.1.2 本文关于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测算方法 |
3.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4 测算结果 |
3.2 技术差距的测算 |
3.2.1 技术差距测算方法的分类与演变 |
3.2.2 本文关于企业中美技术差距的测算方法 |
3.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4 测算结果 |
第4章 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中美技术差距影响的初步实证分析 |
4.1 控制变量与基准计量模型 |
4.1.1 控制变量 |
4.1.2 关于样本数据时效性和合理性的说明 |
4.1.3 基准计量模型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回归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
4.4.3 拐点的初步计算 |
第5章 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进一步实证分析 |
5.1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原理 |
5.2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步骤 |
5.3 估计结果 |
5.3.1 第一步:估计广义倾向得分值 |
5.3.2 第二步:估计反应函数 |
5.3.3 第三步:估计剂量反应函数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安慰剂检验 |
5.4.2 更换测量指标 |
5.5 扩展性分析 |
5.5.1 不同年份分析 |
5.5.2 不同地区分析 |
5.5.3 不同所有制分析 |
5.5.4 不同贸易方式分析 |
5.5.5 不同要素密集度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住房不平等研究 |
1.2.2 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
1.2.3 住房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住房区域不平等 |
2.1.2 住房消费 |
2.1.3 居民生活满意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消费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传统市场理论和新市场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
第三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理 |
3.1 示范效应 |
3.2 攀比效应 |
3.3 预期机制 |
第四章 中国住房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2.1 全国层面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2.2 分省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2.3 分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3 住房区域不平等状况 |
4.3.1 全国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
4.3.2 省级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
4.3.3 市级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
4.4 住房区域不平等构成分解 |
4.4.1 不同套次住房对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 |
4.4.2 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 |
4.4.3 住房消费不平等变化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的影响 |
5.1 模型和变量设置 |
5.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的影响 |
5.2.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拥有率的影响 |
5.2.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拥有量的影响 |
5.2.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影响的异质性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的影响 |
5.3.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的影响:总样本回归结果 |
5.3.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影响的异质性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的影响 |
5.4.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的影响:总样本回归结果 |
5.4.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影响的异质性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6.1 模型和变量设置 |
6.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6.2.1 总样本回归结果 |
6.2.2 稳健性检验 |
6.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异质性 |
6.4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住房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主要结论 |
7.1.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影响主要结论 |
7.1.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
1.2.3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消费结构 |
2.1.3 消费者行为 |
2.2 搜寻理论 |
2.3 居民消费理论 |
2.3.1 “短视”的消费者与“前瞻性”消费者 |
2.3.2 “不确定性”与“理性预期”的消费理论 |
2.4 消费结构的主要理论模型 |
2.4.1 线性支出系统(LES) |
2.4.2 线性支出系统(LES) |
2.4.3 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 |
2.4.4 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 |
第三章 互联网发展与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事实 |
3.1 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
3.1.1 互联网基础资源 |
3.1.2 互联网普及 |
3.2 网络消费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中国居民消费总体演进 |
3.3.1 居民消费需求的现实考察 |
3.3.2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作用机制 |
4.1.1 互联网与价格效应 |
4.1.2 互联网与市场效应 |
4.1.3 互联网与收入效应 |
4.1.4 互联网与信贷约束 |
4.2 互联网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框架 |
4.3 理论模型推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互联网发展水平测度体系 |
5.2 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5.2.1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5.2.2 熵值法的原理 |
5.3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的测度 |
5.4 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结果分析 |
5.4.1 国家层面 |
5.4.2 区域层面 |
5.4.3 省域层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宏观视角 |
6.1 互联网发展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1.3 模型估计 |
6.2 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
6.2.1 QUAIDS模型拓展 |
6.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互联网使用与居民消费结构:微观机制 |
7.1 问题引入 |
7.2 模型与变量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分析 |
7.3.2 内生性处理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影响路径分析:价格效应视角 |
7.5 影响路径分析:市场效应视角 |
7.5.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
7.5.2 稳健性检验 |
7.5.3 市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7.6 影响路径分析:收入效应视角 |
7.6.1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
7.6.2 稳健性检验 |
7.6.3 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 |
第2章 土地利用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1 土地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1.1 土地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2.1.2 土地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2 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2.1 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2.2.2 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2.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文献综述 |
2.3.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研究 |
2.3.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证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土地资源配置及利用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3.1 土地利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 |
3.1.1 土地在索罗模型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1.2 土地在OLG模型中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3.2 中国当前制度背景下土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3.2.1 基本理论框架 |
3.2.2 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3.2.3 土地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3.2.4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与优化途径 |
第4章 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构建 |
4.1.1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4.1.2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 |
4.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变量说明 |
4.3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数据特征分析 |
4.3.2 城市私人部门投资数据特征分析 |
4.3.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数据特征分析 |
4.3.4 城市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数据特征分析 |
4.3.5 城市经济总量数据特征分析 |
4.4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结果 |
4.4.1 城市建设用地影响私人部门投资的实证结果 |
4.4.2 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基础设施投资的实证结果 |
4.4.3 城市建设用地影响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的实证结果 |
4.4.4 城市生产函数估计结果 |
4.4.5 城市建设用地影响经济增长总效应的估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利用效率测算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
5.1.1 土地利用效率内涵 |
5.1.2 土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
5.1.3 土地利用效率测算结果 |
5.2 土地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1 实证模型构建 |
5.2.2 耕地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5.2.3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 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实证模型构建 |
5.3.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实证模型构建 |
5.3.3 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5.3.4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与优化途径 |
6.1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测算方法 |
6.1.1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内涵界定 |
6.1.2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测算模型 |
6.2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测算结果 |
6.2.1 帕累托最优下的土地资源配置规模 |
6.2.2 保障粮食与生态安全下的农用地规模 |
6.2.3 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
6.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
6.3.1 提升农用地边际收益 |
6.3.2 建设用地指标适当向东部倾斜 |
6.3.3 提升中、西部建设用地边际收益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土地规划与调控兼顾区域平衡与效率优化 |
7.2.2 以带动投资为重要考核内容适当扩张建设用地规模 |
7.2.3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与农用地利用效率协同优化 |
7.2.4 制定具有区域针对性的土地利用与调控政策 |
7.3 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7)“反事实”思想在宏观政策效应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Hsiao面板数据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二、 政府政策与政府干预 |
三、 政策评价的概念界定 |
四、 政策评价的方法体系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反事实”及政策效应评估综述 |
第一节 政策效应评估的基本问题 |
一、 “反事实” |
二、 个体的自我选择 |
三、 相关统计量 |
第二节 “反事实”框架下的微观政策效应评估综述 |
一、 微观政策效应评估中的主流方法 |
二、 利用非实验数据进行微观政策效应评估 |
第三节 “反事实”框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评估综述 |
一、 已有研究方法在因果推断上的不足 |
二、 “反事实”框架下宏观政策效应评估的成果 |
第四节 宏观政策效应评估中的主要困难及发展方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siao 基于面板数据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 |
第一节 Hsiao 方法构建“反事实”模型及方法 |
一、 Hsiao 方法的主要思想 |
二、 Hsiao 方法的理论模型 |
三、 政策效应的显着性检验 |
第二节 Hsiao 方法对控制组的选择与确定 |
一、 最优方程的选择 |
二、 预测精度的分析与比较 |
第三节 Hsiao 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一、 Hsiao 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的比较 |
二、 Hsiao 方法与合成控制方法的比较 |
三、 Hsiao 方法与 VAR 模型的比较 |
第四节 Hsiao 方法的效力及其对条件独立假设的敏感性分析 |
一、 Monte Carlo 模拟的理论设计 |
二、 Monte Carlo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条件独立假设下的政策效应评估——以西部大开发为例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背景及其影响 |
一、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背景 |
二、 西部大开发效应的总体评估 |
三、 西部大开发实施效应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一、 重庆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分析 |
二、 中东部省市作为控制组对象的可行性分析 |
三、 可能的干扰因素及排除 |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定量评估 |
一、 数据来源及说明 |
二、 西部大开发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效应测度 |
三、 结论分析及政策含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放松条件独立假设下的政策效应评估——以“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例 |
第一节 “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实施背景及其影响 |
一、 金融危机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及其应对 |
二、 中国“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出台及其影响 |
三、 “四万亿”刺激计划效应的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定量评估 |
一、 数据来源及分析 |
二、 参照国别的选择 |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放松条件独立假设下 Hsiao 方法的敏感性分析 |
一、 参照国别的放松 |
二、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Monte Carlo 模拟的 Matlab 程序及模拟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景观格局受到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 |
1.1.2 发展“不平衡”和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县域状况 |
1.1.3 “绿水青山”诉求下的县域状况 |
1.1.4 景观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研究的深入 |
1.2 研究时段 |
1.3 研究区域 |
1.3.1 研究区域界定 |
1.3.2 研究区域概况 |
1.4 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选取 |
1.4.3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景观格局研究 |
1.5.1.1 国内外景观格局研究知识图谱 |
1.5.1.2 城市化相关景观格局研究 |
1.5.1.3 生态敏感地区景观格局研究 |
1.5.1.4 县域景观格局研究 |
1.5.1.5 景观格局中的景观要素组成研究 |
1.5.1.6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 |
1.5.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 |
1.5.3 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
1.5.4 文献评述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建构及研究基础 |
2.1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关联建构的步骤 |
2.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中要素变化的深入研究 |
2.2.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的分类: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 |
2.2.1.1 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研究:时间段中景观要素的相互转化 |
2.2.1.2 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研究:时间点上景观格局的状态 |
2.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处理 |
2.3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 |
2.3.1 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评估和描述发展的工具 |
2.3.2 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在发展评估框架中的位置 |
2.3.3 县域景观格局与发展关联研究基础:数据与信息支撑 |
2.4 参与者为了发展而主导的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2.4.1 可持续生计方法在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中的全面性 |
2.4.2 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以景观变化为反馈终点的重构 |
2.4.3 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景观作为短暂结果的背后动机 |
2.4.4 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基础:多样化的论据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 |
3.1 县域景观格局的构成:多属性的五类景观要素 |
3.2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时间点间的动态变化 |
3.2.1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景观组成变化研究 |
3.2.1.1 景观组分百分比反映的各类景观地位 |
3.2.1.2 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分析 |
3.2.1.3 景观组分保留率和变化率 |
3.2.1.4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转入与转出贡献率变化分析 |
3.2.1.5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优势转移过程及贡献率变化分析 |
3.2.1.6 景观组成变化研究小结 |
3.2.2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
3.2.2.1 景观要素变化的空间模式的阶段性特征 |
3.2.2.2 景观空间的主导变化模式分析方法:人工预判+几何指数变化分析 |
3.2.2.3 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4 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5 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6 未利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7 水域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8 景观空间局部变化模式分析的局限性 |
3.2.2.9 代表县各类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研究小结 |
3.3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时间点上的静态对比 |
3.3.1 县域景观格局中的组分百分比变化分析 |
3.3.2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3.3.3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景观生态恢复力变化 |
3.3.4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 |
3.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研究 |
3.3.4.2 选定景观格局指数的作用、意义和计算方法 |
3.3.4.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研究及指数计算结果 |
3.3.4.4 粤西北部县域五类景观的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4.5 粤西北部县域整体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
4.1 粤西北部县域发展评估和分析 |
4.1.1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所处的城乡发展背景 |
4.1.2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评估 |
4.1.2.1 县域发展评估方法 |
4.1.2.2 县域各时间阶段发展的特点 |
4.1.2.3 县域发展评估小结:起伏中由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 |
4.1.3 代表县域发展深入分析 |
4.1.3.1 粤西北部县域绝对人均GDP水平依然落后 |
4.1.3.2 代表县域的总体生计策略 |
4.1.3.3 代表县域的第一产业与自然资本 |
4.1.3.4 “双转移”政策前后的代表县域工业化 |
4.1.3.5 代表县域生计产出中的城乡公平性 |
4.1.3.6 粤西北部地区代表县域生计特征小结 |
4.2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
4.2.1 建设用地—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主导影响 |
4.2.1.1 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U”型增长 |
4.2.1.2 牧业主导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攀升 |
4.2.1.3 不同的工业化导致的景观空间变化模式差异 |
4.2.1.4 耕地保护政策下建设用地转入途径的变化 |
4.2.2 耕地景观—第一产业与保护政策共同的主导影响 |
4.2.2.1 不同的第一产业特色对耕地景观的直接影响 |
4.2.2.2 耕地保护政策的加强对耕地景观转入贡献率的提高 |
4.2.2.3 耕地保护从指标到空间的变化对耕地景观转出贡献率的降低 |
4.2.2.4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变化速度的“∩”型间接影响 |
4.2.2.5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影响 |
4.2.2.6 第一产业现代化引发的耕地景观斑块形状简单化 |
4.2.3 林地景观—林业及其上下游工业的主导影响 |
4.2.3.1 林业周期长、面积大特点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的波动变化 |
4.2.3.2 县域速生林政策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增加 |
4.2.3.3 林业及相关产业与林地景观变化的关系 |
4.2.3.4 “退耕还林”和果林种植对林地转入的影响 |
4.2.3.5 耕地保护政策间接导致的林地景观减少 |
4.2.3.6 “双转移”政策影响下的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转变 |
4.2.4 未利用地—景观变化的中间过程 |
4.2.5 水域景观变化—第一产业稳定的支撑 |
4.2.6 县域景观格局总体变化—不同阶段发展的内外特点共同影响 |
4.2.6.1 县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发展中的稳固第一产业、推动工业化 |
4.2.6.2 相对发展速度与县域景观保留率的反比关系 |
4.2.6.3 县域发展导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生态恢复力的波动变化 |
4.3 县域发展中的景观格局变化总体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和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1 参与者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基础 |
5.1.1 理论框架搭建的铺垫 |
5.1.2 “由上至下”的非线性概括:县域层面难以更深入 |
5.1.3 “由下至上”的探讨角度:参与者的确定 |
5.1.4 景观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时空 |
5.2 政府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2.1 上层政策推动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1.1 “空降式”的工业产业转移园 |
5.2.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人工景观变化 |
5.2.1.3 上层政策下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
5.2.2.1 研究方法 |
5.2.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 |
5.2.2.3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响应 |
5.2.2.4 镇区人工景观变化与政策的影响与响应 |
5.2.3 政府主导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小结 |
5.3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3.1 发展框架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主要驱动力:生计反哺 |
5.3.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与比较 |
5.3.2.1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 |
5.3.2.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途径的比较 |
5.3.3 农民推动景观变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
5.3.4 基于统计数据的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3.4.1 第一产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可行性 |
5.3.4.2 粤西北部气候与气象变化对种植业景观的影响 |
5.3.4.3 持续扩大趋势中果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4.4 政策—经济影响下农作物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4.5 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小结 |
5.3.5 基于实地调研的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 |
5.3.5.1 研究时空尺度、研究方法及案例选择 |
5.3.5.2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力分析框架 |
5.3.5.3 驱动力分析框架下的各驱动因素分析 |
5.3.5.4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分类论述 |
5.3.5.5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小结 |
5.3.6 政府和企业在农民推动景观变化途径中的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发展“不平衡”缩小中的县域景观格局维持探讨 |
6.1 县域发展中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
6.1.1 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 |
6.1.2 县域景观格局维持的三方面内容 |
6.2 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 |
6.2.1 当下县域空间管理现状:难以协同且注重结果 |
6.2.2 林地景观变化过程中的维持管理转变探讨 |
6.2.2.1 即将出台的“生态红线”难以维持林地景观组分百分比 |
6.2.2.2 林地景观数量的主要控制政策: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 |
6.2.2.3 县域发展中的林地景观百分比控制管理政策建议 |
6.2.3 未利用地控制:产业园分期规划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
6.2.3.1 产业园使未利用地长期保持的三方面原因 |
6.2.3.2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三方面影响因素探讨 |
6.2.3.3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规划策略保障:指标设定探讨 |
6.3 农民生计引导:促进有利于景观格局的生计反哺 |
6.3.1 传统和谐人地关系对农民生计引导的思考 |
6.3.2 引导农民参与景观格局维持的途径:生计反哺引导的两个方向.. |
6.3.3 正向引导农民生计反哺中的景观变化:“政企联合”+规划 |
6.3.3.1 正向引导农民景观空间变化的途径:城乡规划体系 |
6.3.3.2 村级规划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空间引导案例 |
6.3.3.3 政策、规划引导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响应案例 |
6.3.4 反向制止农民生计反哺不合理农宅景观的策略探讨 |
6.3.4.1 农宅与人口的不相匹配变化—“空心化”定义、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
6.3.4.2 可持续生计方法视角下的反向制止探讨:增加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资本转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城乡差距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介入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区分与内涵分析 |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
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 |
2.2.1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2 区域禀赋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3 城乡二元体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阐释 |
2.3.1 财政作用的天然逻辑与基础 |
2.3.2 财政作用的根本目的 |
2.3.3 财政作用实现的客观机制 |
2.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机理 |
2.4.1 财政分权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2 财政自给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3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测度及空间收敛分析 |
3.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3.1.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的测度 |
3.1.3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分析 |
3.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的空间收敛分析 |
3.2.1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收敛类型与收敛检验基本模型 |
3.2.3 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2.4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 |
4.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拓展分析: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实证分析 |
4.2.1 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2.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1.2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拓展分析:基于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收入均等化理论内涵 |
5.2.2 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作用机理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 |
6.1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 |
6.1.1 平衡财政支出行为偏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有效性 |
6.1.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性 |
6.2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具体的财政政策 |
6.2.1 改革财政体制扫清减差效应的机制障碍 |
6.2.2 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贫富差距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贫富差距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1.1 经济发展 |
2.1.2 收入分配 |
2.1.3 社会保障 |
2.1.4 政府工作 |
2.1.5 房产价格 |
2.1.6 税收制度 |
2.2 测度贫富差距的方法研究综述 |
2.2.1 基尼系数 |
2.2.2 泰尔指数 |
2.2.3 库涅茨指数 |
2.3 相关理论 |
2.3.1 经济状况 |
2.3.2 分配制度 |
2.3.3 社会保障 |
2.3.4 税收制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 |
3.1 地区贫富差距现状 |
3.1.1 经济发展失衡 |
3.1.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不一 |
3.2 城乡贫富差距现状 |
3.2.1 生活水平差异大 |
3.2.2 医疗教育资源分配失衡 |
3.2.3 社会保障覆盖率不一 |
3.3 小结 |
第四章 贫富差距的测度 |
4.1 基尼系数定义 |
4.2 基尼系数计算方法 |
4.3 家庭收入基尼系数计算 |
4.3.1 全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 |
4.3.2 地区及城乡家庭收入基尼系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构方程模型预设定 |
5.1 结构方程模型 |
5.2 指标选取 |
5.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4 数据预处理 |
5.4.1 指标处理 |
5.4.2 信效度检验 |
5.4.3 Probit连接函数转换 |
5.5 提出假设 |
5.6 模型识别 |
第六章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
6.1 模型检验 |
6.2 模型修正 |
6.3 全国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4 全国变量间效应分析 |
6.5 分地区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6.6 分城乡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数据示例 |
附录B 代码(部分) |
致谢 |
四、缩小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导性方差分解的居民收入省际差距分析[J]. 朱子云.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2014(04)
- [2]中国经济发展省际差距成因的双层挖掘分析[J]. 朱子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1)
- [3]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吗?[D]. 谢仁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王迪. 吉林大学, 2020(08)
- [5]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D]. 李旭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D]. 李辉. 湖南大学, 2016(06)
- [7]“反事实”思想在宏观政策效应评估中的应用 ——基于Hsiao面板数据的方法[D]. 卫梦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8]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D]. 高海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雅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贫富差距影响因素分析[D]. 王雪莲.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