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许桂栋[1](2020)在《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出现在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上有着非凡的意义,但传统PLC的发展中存在着价格较高,结构体系开放度低,兼容扩展性差等问题,这就深深的制约了其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利用软件定义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来解决传统PLC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嵌入式软PLC控制技术研究内容,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的课题来源,对国内外的相关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接着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总体的设计,通过分析传统PLC与软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出了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并对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核心处理器选型上提出要求。从软件定义控制技术的模型设计到软件平台的整体实现工作,软件设计实现上包括基础软件平台的搭建工作,到智能控制系统中所用到的数据结构的设计工作,再到智能控制系统的平台层与终端层的设计开发。平台层为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系统实现的相关功能,终端层为智能控制系统的运行系统实现相关功能。针对传统PLC控制技术中繁杂的开发配置软件,无法使用统一的软件进行灵活地控制,其PLC控制系统无法达到根据应用需求来实现灵活的软件定义,适应不同型号的硬件环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软件定义型的控制技术,来实现硬件型号的软件定义快速配置,以满足系统的不同应用环境需求;并提出多协议兼容的控制技术,在智能控制终端上实现同一串口的不同应用兼容模式,实现通信串口的软件定义控制,以满足控制器串口的不同应用需求。在RTLinux系统上建立一个软件定义控制系统模型,并对RT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实时任务调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使PLC控制系统能够在RT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实现运行。利用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设计研究,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重组移植,快速组建不同种类CPU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最后,将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技术应用于安全控制系统中,并对其研究内容与控制技术进行应用,并对系统中的各项应用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通过实验结果显示,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各项应用设计都能满足要求,也验证了课题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程宏玉[2](2020)在《面向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作为物联网产品的软件开发平台,其应用价值与开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嵌入式IDE在资源配置、工程编译、程序下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白身的应用范围与发展方向。本文以底层应用开发支撑、芯片适应性、软件更新等相关技术为切入点,设计并实现款面向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通用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嵌入式IDE底层应用程序开发支撑不足的问题,引入终端BIOS的概念。基于构件化思想,在BIOS中实现驱动函数的驻留,并通过一定的映射与重定向机制,在IDE中为用户提供函数原型级调用,以屏蔽嵌入式开发中寄存器级编程,有效降低嵌入式软件开发难度。(2)针对嵌入式IDE编译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借助GCC编译器,实现一种基于通用Makefile文件的多芯片兼容编译方案。进一步,深入剖析GCC与ARMCC编译器工作机制差异,通过一系列文件、语法处理,实现开发环境对不同编译器下工程的兼容编译。(3)针对嵌入式IDE软件更新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提取程序更新共性技术,实现了基于串口通信与LTE无线通信的程序下载通用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安全有效的通信协议实现更新数据的封装与解析,依托通信保护机制、映像更新自适应机制确保更新数据的可靠传输与更新映像的安全写入。本文以嵌入式IDE现存问题为出发点,分别从底层程序开发支撑、交叉编译、程序更新等方面给出解决方案,以适应当前嵌入式软件开发需求。本文所述集成开发环境目前已应用于面向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教学与项目开发实践。
李宜卓[3](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ARM平台二进制代码函数识别研究》文中指出二进制代码函数识别是许多二进制代码检测和分析任务的基础,如二进制代码重用、控制流图生成和执行语义分析。它是逆向工程的一个基本问题。二进制代码分析的难点在于多数软件发布时不会附带编译调试信息,所以其二进制代码文件中通常没有函数信息。本文重点研究ARM平台二进制代码的函数识别,提出了两种新的自动函数识别算法。对当前函数识别软件和方法分析发现,大多数要么只能分析x86精简二进制文件,而不能分析ARM二进制文件;要么因为函数起始指令的多样性适用性较差;还有文献中使用返回指令来识别函数,因为一个函数通常有一个返回指令,ret是x86下常见的返回指令,遗憾的是,由于ARM指令的不同,在ARM中没有与之相似的指令。在数据收集方面,对多个开源软件进行交叉编译,对二进制代码反汇编获取其汇编指令对应的机器码,分别输入到机器学习模型和神经网络中进行预处理和最终分析,得到二进制代码的分类,即是否为一个函数的入口点。本文方法自动学习识别函数的关键特性,从识别反汇编二进制码的起始指令开始分析,将二进制代码中一个字节周围的32字节作为字节的特征,利用XGBoost集成学习方法和基于Doc2Vec的Text-CNN网络分别建立分类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训练。在多个流行的开源软件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oc2Vec的Text-CNN模型效果较好,识别准确率和召回率都在90%以上,对软件逆向工程和软件安全分析有实际意义。
蒋杰[4](2020)在《嵌入式多通道数据采集记录仪软件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测控信息技术逐渐步入现代化进程,数据采集记录技术作为测控信息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向更高速率、更加智能、更多功能、更加便携方向迈进。此前存在的数据采集记录仪多为某种特定对象制作,通道数量较少,采集的信号较为单一,控制采集能力较弱,通常只适合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然而现代化工业现场测控对象复杂多变,以往的数据采集记录仪往往不能满足测量需求。本课题旨在设计出一种多个通道、多种功能、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更加通用的基于Linux&ARM的多通道数据采集记录仪,能够在多种测量环境下使用。本论文分析了数据采集记录仪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现状作了相应的介绍,确定需求指标及功能,继而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及设计,接着进行各模块功能测试,保证各模块能够正常工作。最后进行系统联调,保证其满足系统指标及功能需求。以下为本课题需要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1.分析嵌入式数据采集记录仪的软件设计需求,明确功能指标,进行嵌入式显示控制平台软硬件选型,确立总体研究方案。2.嵌入式显示控制平台设计。采用时下流行的嵌入式ARM&Linux方案,将ARM9作为核心处理器,Linux作为操作系统,Qt作为控制软件开发环境。需要完成交叉编译工具链制作、Linux内核移植、文件系统制作及系统所需的各种插件、第三方库、通讯驱动等配置。3.系统控制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基于Qt完成,通过设计特定数据通讯协议与下位机进行通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及处理,实现数据多样化显示、数据快速存储、组态配置以及多样化控制等功能。4.研制完成后,对系统进行调试及测试,保证完成相应功能及指标。
张霞[5](2019)在《基于ARM的矿用智能网关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为促进物联网技术与煤矿企业进一步融合,增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1月以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多次召开关于“煤矿监测系统升级改造”专项会议。矿用网关作为煤矿监测系统通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协议转换后上传到监控计算机,是连接矿山井下智能传感器与井上监控计算机的枢纽。矿用网关需要挂载大量传感器,但传感器数据传输方式不尽相同,此外矿用网关使用环境复杂,容易受电磁干扰,所以需要设计一个可远程控制、兼容性强、稳定可靠的矿用智能网关。本文首先对网关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矿用网关的发展趋势进行说明。然后根据矿井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确定了矿用智能网关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并对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工业以太网、嵌入式系统技术进行分析选型,确定了矿用智能网关的总体结构设计;接着分模块对矿用智能网关的硬件、软件进行设计;最后,搭建模拟实验测试平台,进行了功能和性能验证。本矿用智能网关主要通过硬件、软件的设计实现目标功能和性能。硬件部分,选取32位处理器ARM11 S3C6410作为智能网关的核心处理器;串行通信模块设计了兼容的通信接口,包括RS485通信接口、M-BUS通信接口和CAN总线通信接口;以太网通信接口采用网络速度控制专用芯片DM9000AE;电源供电部分设计了隔离电源并进行双重过流、过压保护;为方便系统维护,设计了一种通讯故障排查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矿用智能网关硬件的搭建。软件部分,在完成软件开发平台的环境搭建后,首先给出了矿用智能网关主程序设计,然后对通信模块、数据存取模块、远程配置模块和功能模块分别进行了软件设计。该矿用智能网关最终实现了远程数据监测、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控制的功能,并达到了稳定可靠、兼容性的数据传输性能。
甘路[6](2019)在《ARC HS处理器核关键模块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嵌入式处理器近年来发展迅速,设计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如何准确高效的对处理器核进行验证是当前验证领域热点之一。本文旨在基于Synopsys公司资源,针对Synopsys公司某款HS系列处理器核,对其中DDR控制器模块和浮点运算单元模块进行模块级功能验证,同时对处理器核进行系统级功能和性能验证工作。主流验证方式包括软件验证和硬件验证两种,考虑到需要对处理器核做系统级功能/性能分析,测试激励算法复杂而且运算数据量巨大,而硬件验证效率通常比软件验证效率高1-6个数量级,所以决定采用硬件验证方式,结合公司资源选择型号为HAPS-80 S26的FPGA作为硬件验证平台,采用FPGA原型验证方法作为具体验证手段。针对模块级验证采用灰盒验证模式,提取相应的验证功能点,测试激励采用受约束的随机测试向量和收紧约束条件下的固定测试向量相结合的方式产生,通过标准模型对比和功能覆盖率检查两种检查机制进行结果分析。针对系统级验证目标所需验证场景,选择EEMBC系统测试集作为主要的系统级功能和性能验证激励,检查机制包括测试程序正常执行和结果自检测。同时,利用在某HS处理器核上运行Linux操作系统作为系统级应用验证,进一步检验该处理器核的功能正确性和性能稳定性。全文以验证目标、验证方案、验证环境和激励三个验证要素为基本点,以某款HS处理器核结构分析、验证目标与验证方案、通过代码移植操作生成处理器核验证原型、验证环境搭建、具体验证结果分析等五部分为脉络展开论述。某款HS处理器核通过代码移植操作后,时钟频率设置为50MHz,最差建立时序和保持时序裕量分别是1.365ns和0.041ns,满足时序需求。FPGA实际资源占用率均不超过50%。总功耗为0.772W,动态功耗0.126W,静态功耗0.646W。验证结果显示,浮点运算单元FPU、DDR控制器模块功能正常,提取的验证功能点对应的验证覆盖率达到100%。EEMBC基准测试集程序能够正常执行,运算结果通过了结果自检测机制检验,HS处理器核整体功能正确。测试集中主要CoreMark测试项分数为CoreMark/MHz 1.0:1.173279/GCC4.2.1-O6/STACK,说明本文验证的某款HS处理器的性能在全系列HS处理器中处于中位水平。HS处理器核能够正常运行Linux操作系统。验证结果表明该FPGA原型验证平台设计思路正确,本文成功完成对预定验证目标的验证工作。
王帅[7](2019)在《面向再制造的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磁记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弱磁无损检测方法,在评估铁磁构件再制造性能和服役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方法能够对工件结构损伤的早期探测与早期诊断,检测过程不需外加激励,完成对铁磁性材料中存在的应力集中情况进行检测与评估;然而传统的磁场测量大多是单轴测量,磁场信息反映不够全面,并且检测设备不够便携的特点,限制了磁记忆检测的应用场景。针对上述局限性,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嵌入式的弱磁检测设备,并对试样拉伸加载进行磁记忆信号检测,通过磁记忆信号特征参数对缺陷进行定量化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弱磁检测技术的应用。本文首先对弱磁检测系统的开发进行研究。硬件平台实现系统采用基于i.MX6UltraLite Cortex-A7架构处理器的OKMX6UL-C开发板作为数据处理和硬件控制的核心模块,外围传感器探头采用HMC5883L三轴磁阻传感器设计并搭建,用以实现系统的功能。软件平台采用Ubuntu系统搭建Qt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C++语言混合编写磁信号采集程序、IIC通信程序以及数据波形化显示程序,完成基于Qt/Embedded开发的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其次完成弱磁检测设备的标定与运行调试。搭建基于亥姆霍兹线圈的标定系统对嵌入式检测设备进行静态特性进行测试,完成对仪器的标定并得出相应的性能指标,确定了系统在±8Gs的测量范围,三个轴检测的分辨率为4.51、4.4、4.64mGs。通过对进行退磁与磁化的试样检测,确定了检测设备能够正确有效的检测出金属磁记忆切向信号与法向信号的特征值,并与俄罗斯TSC-2M-4检测仪采集数据对比,检测结果类似,进一步证明了检测设备能够正确的对铁磁性工件进行有效的检测。最后完成基于PCA与GA-BP神经网络的磁记忆信号定量评价。通过制作具有裂纹缺陷的试样并进行拉伸试验,并用自开发的弱磁检测系统进行缺陷处裂纹磁信息的检测,在对磁记忆信号波形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磁记忆信号的数据特征提取出缺陷处的特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与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进行缺陷信号的定量化分析,不仅去除了数据相关性,降低了样本维度,显着简化了网络结构,又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够有效的反演出缺陷的损伤程度。
琚长江[8](2019)在《PLC运动控制典型指令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智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制造业不断升级,以运动控制为核心的高端机器设备如机器人、数控机床、机械装备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实现运动控制技术的手段很多,基于PLC的技术方案的通用性强,软件兼容性强且方便移植。PLC产品以国外技术为主,但PLC核心运动控制基础底层技术的公开可参考文献较少。本文基于课题组自主开发PLC系统的研究为背景,结合双芯片嵌入式平台和最优化理论方法,深入研究了PLC运动控制五个方面基础技术:1.针对运动控制的高速脉冲的性能和精度的要求,研究了当前最先进的嵌入式芯片技术,提出了嵌入式ARM和FPGA双芯片组合的PLC运动控制硬件架构,通过FPGA高速脉冲算法实现最大6路100KHz高速脉冲的运动控制。ARM芯片内设计了基于脉冲的运动规划算法,FPGA芯片内设计了高速计数器、双轴脉冲插补、脉冲加减速和脉冲补偿器电路,脉冲补偿器根据高速输入计数器和脉冲输出计数器的误差实施脉冲数量闭环计数的补偿,实现运动控制的脉冲数量准确无误。运动控制脉冲闭环测试实验验证了运动控制硬件架构设计的高性能和高精度特性。2.针对各种运动控制场景的多种指令组合的软件编程需求,提出了一组运动控制指令及其组合应用方法。设计了典型的三段式梯形加减速运动控制指令集和专用的运动控制参数指令;包括195条较完整的PLC指令集,配合运动控制指令集灵活组合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PWM高精度运动控制指令,设计了带有积分器补偿的脉宽调制占空比控制方法,以较低的频率得到较高的PWM执行器精度,降低了PWM运动控制技术的成本。运动控制案例实验验证体现了典型运动控制指令设计的有效性。3.针对运动控制指令编译与运行的需求,通过采用开源FLEX设计词法分析器、开源BISON设计语法分析器、自主设计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软件,设计了运动控制指令编译和解释运行的高效算法和软件模块,保证了编译技术的可靠性和效率。引用迷宫算法实现梯形图的图元辨识,采用二叉树后序遍历算法实现指令表语句的编译输出,采用基于二叉树的图元串并联合并方法解决梯形图中多输出的编译问题;运行模拟实验验证了运动控制指令编译与解释运行技术的有效性。4.针对运动控制的柔性和激励总量的优化需求,提出了最小燃料模型。综合考虑机器设备的性能指标、机械惯性、迟滞特性等控制量和状态量约束,建立了运动控制速度、加速度和急动度有约束下的最短时间控制模型和最小燃料控制模型,并相应设计了柔性加减速最优控制算法和多轴联动速度插补跟随算法。针对S型加减速控制柔性运动控制,创新性地提出S-型期望速度轨迹优化的最小燃料模型设计方法,现有研究的时间最短模型是最小燃料模型的特例,并系统提出求解最小燃料控制问题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及算法,通过仿真算例和实际测试验证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实验验证优化方法和结果可减少运动控制系统的激励总量,提升运动控制系统的柔性。5.针对运动控制系统远程调试监控画面数据实时刷新的时效性问题,首次提出滚动视图监控优化模型,解决了人机交互远程监控通信的动态存取优化管理问题。以监控视图中打成一包的连续数据帧数为决策变量,以监控视图整体期望传输时间为优化指标,以人的认知响应为约束建模。通过证明其指标函数是一个锯齿状函数,并基于一个无约束优化模型及其解析最优解作为下界,给出滚动视图的优化模型最优解算法。最后还解析给出工程适用的近似最优解。仿真实验说明了本方法的科学性,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其高效性,满足了运动控制远程实时监控时人机认知的画面刷新需求。
闫岩[9](2017)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探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加快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程。计算机技术在当下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军事领域、航空航天领域、交通运输领域、金融领域等等,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性使其在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进行探究。
徐战亚[10](2010)在《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微型嵌入式技术以及微型RTO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逐步嵌入到各种日常的信息工具之中,并使这些工具更加功能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的重心正在由信息管理与存储转向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与整合、信息的高效利用和信息快速获取等领域。另外,空间信息技术中的诸多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集成更加密切,定位导航系统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大众化的嵌入式导航系统方面,其功能和和作用已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嵌入式导航系统是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类车载、手持、轻量级娱乐消费产品中,同时也涉及到硬件、操作系统、地图数据服务、导航应用和用户界面的多层次系统。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信息化服务程度的提高,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综合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在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大量以嵌入式导航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系统,它们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目前的嵌入式硬件的多样性、操作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现有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中的诸多不足使得嵌入式导航类系统在应用领域上、功能扩展中均出现了较多的限制和约束,故大部分的应用都是由不同的厂商独立开发为主。硬件层和系统层的巨大差异,产品多样化、良莠不齐等现象,使得基于导航的嵌入式应用服务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应用扩展困难。目前的嵌入式导航系统研究主要以硬件厂商和导航电子地图商为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导航软件与固定嵌入式硬件平台的捆绑开发,信息服务以导航为主,信息服务数据也主要以国际主流导航电子地图格式为标准,产品性能差异很大,可移植能力弱,软件的扩展性有限。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进行嵌入式GIS开发和导航应用的开发软件平台,但这些开发平台基本都是以某个具体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或定制系统环境来开发的。目前还缺乏对导航系统进行从底向上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但由于嵌入式导航系统的特殊性,某些高性能算法和数据模型的研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嵌入式导航系统的需求。合理的系统架构设计、空间信息数据的高效组织与设计与嵌入式系统多模块的合理调度等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嵌入式导航系统的核心基础,跨平台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多引擎的导航内核组织是导航系统快速开发与应用的核心。因此,对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对空间数据在嵌入式领域的合理管理与应用,以及多引擎的设计与集成,配合正确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技术,即构建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是快速进行嵌入式导航系统开发和应用拓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和设计具备核心导航能力的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解决基于定位导航的嵌入式信息服务领域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硬件平台差异化、行业应用和大众服务拓展性等问题。研究了国内外嵌入式导航系统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式、可移植软件的开发方法与途径、多引擎的导航模块设计与实现等关键内容。分析了对不同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系统适应性设计;设计了自己的导航电子地图物理存储格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元数据的集成和管理;结合导航核心应用,将定位、路径分析、智能导航等多中应用引擎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实现;利用了增强可扩展的文件访问模块和高效的内存管理模块,配合独立的GUI引擎使得整个导航平台具备了优秀的性能和良好的地图表现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行业的应用开发和扩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回顾了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指出了多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集成和智能化是嵌入式导航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无线数据传输、行业应用集成和跨平台的开发支持是目前嵌入式导航系统发展的重点。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导航电子地图技术、多引擎技术和导航技术等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可行性。并结合空间信息服务的特征,国内外的行业应用的需求,甚至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在目前和未来信息化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比较分析了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应用模型,讨论了嵌入式导航平台的核心模块组成,从GIS角度导航数据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分析,总结了嵌入式导航地图数据的逻辑分类、管理、空间索引、路径分析、路径导航、地图显示等内容,给出了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层次模型。为实现系统的跨平台,给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主要特征,并对相关的关键技术做了讨论,采用对硬件层和操作系统层进行抽象的方法实现了导航平台的功能模块与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无关性设计。同时,对导航电子地图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道路模型、物理存储格式和多元数据的组织管理;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导航电子地图,对系统的多引擎结构进行设计,将GUI、路网分析、定位导航、无线通信等关键模块在平台中的组织和使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完整架构。(3)利用抽象层设计技术,将嵌入式导航平台与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完整集成,利用硬件抽象层技术实现硬件平台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隔离,利用操作系统抽象层将导航平台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相隔离。讨论了抽象层设计中所要涉及的消息的抽象设计、文件接口设计等内容,着重对GUI视窗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分析,利用GAL和IAL,结合对消息和窗口的分层管理机制,设计了类Windows的独立视窗系统。通过对上述部分的分析和设计,为平台设计了完整的可移植抽象层,为跨平台的软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从导航和应用角度讨论了导航电子地图应该遵循的原则,结合数据的管理,对大图幅的地图管理和无缝拼接技术进行讨论,从空间数据的管理角度对导航系统中的各种数据组织与协同调度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能够满足导航应用和信息服务扩展的数据组织模式。通过将数据按照统一格网索引组织,在不同的比例尺层中放置不同的数据,按照既定的比例尺规则,实现了连续地图操作时的连贯浏览,同时,对每个格网的数据采用分包策略组织,并进行集中存储,根据道路的拓扑结构,将分割后的道路段连接,构建IDT表,实现了矢量数据的无损存储压缩。在此基础上,对主流导航数据的物理存储格式进行讨论,从物理存储的角度,对物理文件的存储模型进行设计,并结合嵌入式设备的特征,对数据的压缩给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利用简化结构、比特位存储及分块压缩等三个步骤,使得产生的导航地图数据可以满足导航大众应用的需求,在数据量上,在数据的存储信息等方面都能很好地对导航进行支持。(5)对导航平台中的多引擎结构进行设计,给出了合理的设计模型。基于Framebuffer的GDI显示引擎实现了优秀的可视化地图表现能力,配合自己独立的GUI视窗系统,能够高性能地进行各种定制的信息显示。文件访问调度引擎为导航各个模块的高效提供各种数据,保证了各模块的高速运转和服务。内存管理引擎中多种管理模型的使用,实现了小内存、低访问量、高命中率等优良特性,使得平台在不同硬件参数的机器上都能够优秀的性能表现。定位导航引擎在GPS信号的组织管理上、导航中的不同场景中的业务设计上,其信号解析模块、路径分析模块、地图匹配模块都很好地满足了实际的定位导航的需求,在实际的路测中,也达到了很好的目标。经过认真设计的多引擎导航平台结构,是利用多种管理模型和组织模型的结果,它本身具备分层和模块结构使得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业务需求,也能够提供各种定制的应用,更能够在不同的行业进行业务拓展,因此,它是导航平台的业务核心,是平台的强健支撑。(6)研究实现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应用系统的开发验证了平台在可移植性、良好的多元数据组织与存储、多引擎的导航结构等方面具有的良好性能,另外,系统中不同的应用开发和无线网络通信的整合验证了平台具备的优秀扩展能力和可开发能力。验证了平台所具备的优秀性能和高适应能力。
二、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传统PLC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传统PLC的结构部分 |
2.1.2 传统PLC的工作原理 |
2.2 软PL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软PLC的结构系统 |
2.2.2 软PLC工作原理 |
2.3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3.1 系统硬件设计 |
2.3.2 核心处理器选型 |
2.4 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的操作系统选型 |
2.5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
3.1 软件定义型控制技术分析 |
3.1.1 软件定义模型设计 |
3.1.2 软件定义模型实现 |
3.2 多协议控制技术分析 |
3.2.1 自定义串口协议设计 |
3.2.2 多协议兼容机制研究 |
3.3 RTLinux操作系统研究 |
3.3.1 RTLinux操作系统概述 |
3.3.2 RTLinux的工作原理 |
3.3.3 RTLinux任务调度策略算法 |
3.3.4 RTLinux实时程序开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
4.1.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4.1.2 Bootloader引导程序实现 |
4.1.3 RTLinux系统内核移植 |
4.2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4.2.1 系统指令集 |
4.2.2 STL映像码 |
4.2.3 系统文件结构 |
4.3 平台层设计 |
4.3.1 平台层总体框架设计 |
4.3.2 硬件参数配置模块 |
4.3.3 工程配置模块 |
4.3.4 变量管理模块 |
4.3.5 PLC用户程序编辑 |
4.4 终端层程序设计 |
4.4.1 终端层程序总体设计 |
4.4.2 终端层程序总体工作流程 |
4.4.3 主模块解析程序 |
4.4.4 数据输入扫描子模块 |
4.4.5 软件定义功能 |
4.4.6 数据输出子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及实验验证 |
5.1 安全控制系统设计 |
5.2 安全控制系统应用测试 |
5.2.1 软件定义快速构建安全控制终端 |
5.2.2 PLC用户程序设计及测试 |
5.2.3 多协议机制测试 |
5.2.4 CAN实时数据采集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成果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面向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IDE发展方向 |
1.2.2 嵌入式IDE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
2.1 嵌入式IDE功能需求分析 |
2.2 嵌入式软件开发支撑——终端BIOS |
2.3 嵌入式软件编译模式——交叉编译 |
2.3.1 编译器概述 |
2.3.2 GCC编译器的工作机制 |
2.3.3 目标文件生成过程 |
2.4 嵌入式软件更新技术 |
2.4.1 在线编程技术 |
2.4.2 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更新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HL-GEC-IDE底层应用开发支撑实现 |
3.1 底层应用开发支撑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3.2 BIOS软件架构 |
3.3 BIOS设计与实现 |
3.3.1 BIOS基本功能设计 |
3.3.2 驱动函数的驻留与调用 |
3.4 BIOS框架可移植性研究 |
3.4.1 BIOS工程框架 |
3.4.2 BIOS可移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HL-GEC-IDE编译适应性实现 |
4.1 编译适应性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4.2 GNU交叉编译模式 |
4.2.1 Makefile文件组成部分 |
4.2.2 Make执行过程 |
4.3 芯片适应性研究 |
4.3.1 Makefile文件模板 |
4.3.2 自动化配置与增量编译机制 |
4.4 编译环境适应性初探 |
4.4.1 ARMCC下的BIOS设计 |
4.4.2 开发环境预处理 |
4.5 交叉编译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HL-GEC-IDE程序在线更新方案实现 |
5.1 程序更新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5.2 程序更新共性技术分析 |
5.2.1 机器码文件解析 |
5.2.2 终端剩余空间计算 |
5.2.3 映像更新自适应机制 |
5.2.4 通信保护机制 |
5.3 基于串口通信的程序更新技术 |
5.3.1 串口通信协议设计 |
5.3.2 串口握手机制 |
5.3.3 串口更新流程 |
5.4 基于LTE的远程程序更新技术 |
5.4.1 远程更新应用架构 |
5.4.2 远程通信构件封装与通信协议设计 |
5.4.3 远程更新操作流程 |
5.5 程序更新性能测试 |
5.5.1 串口更新测试 |
5.5.2 远程更新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HL-GEC-IDE总体框架设计与实现 |
6.1 AHL-GEC-IDE体系结构 |
6.2 系统功能设计 |
6.2.1 代码编辑 |
6.2.2 程序编译 |
6.2.3 程序下载 |
6.3 辅助功能与扩展功能设计 |
6.4 云服务器转发程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UECOM与HCICOM说明 |
附录2 芯片参考手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机器学习的ARM平台二进制代码函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软件逆向工程的现实意义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软件逆向工程的相关研究 |
1.2.2 软件安全分析的相关研究 |
1.2.3 逆向分析的相关软件 |
1.2.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用于非标识别的相关研究 |
1.2.5 函数识别相关分析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内容结构及组织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二进制函数 |
2.1.1 二进制函数的定义及研究范畴 |
2.1.2 二进制函数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
2.2 嵌入式系统 |
2.2.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及研究范畴 |
2.2.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环境及计算资源 |
2.2.3 ARM平台下可执行文件的反汇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函数识别的任务分析 |
3.1 ARM指令的特点 |
3.2 当前工具及其方法的不足 |
3.3 ARM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3.4 生成数据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交叉编译 |
3.4.3 使用IDA进行反汇编 |
3.4.4 使用IDA自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种机器学习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4.1 Boosting集成学习方法 |
4.1.1 XGBoost集成学习方法 |
4.1.2 XGBoost参数 |
4.2 Doc2Vec向量表达 |
4.2.1 词向量 |
4.2.2 基于Doc2Vec的特征向量化 |
4.3 基于Doc2Vec的 Text-CNN函数识别模型 |
4.3.1 卷积神经网络和文本分类 |
4.3.2 基于Doc2Vec的 Text-CNN网络 |
4.3.3 激活函数的选取 |
4.3.4 模型参数设置 |
4.3.5 模型训练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模型超参数设置 |
4.4.2 实验数据 |
4.4.3 实验条件 |
4.4.4 识别准确率的测试 |
4.5 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嵌入式多通道数据采集记录仪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据采集记录仪的总体设计 |
2.1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
2.2 任务需求分析 |
2.3 嵌入式系统硬件选型 |
2.3.1 嵌入式微处理器选型 |
2.3.2 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选择 |
2.4 嵌入式系统软件选型 |
2.4.1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2.4.2 图形界面开发环境选择 |
2.5 难点及关键技术分析 |
2.5.1 难点分析 |
2.5.2 关键技术分析 |
2.6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采集记录仪软件开发平台搭建 |
3.1 嵌入式软件交叉开发 |
3.2 建立交叉编译工具链 |
3.3 BootLoader的编译 |
3.4 Linux内核的裁剪、编译 |
3.4.1 内核功能 |
3.4.2 内核源码裁剪 |
3.5 文件系统制作 |
3.6 Qt5.6.2 开发环境搭建 |
3.6.1 Qt的信号/槽机制 |
3.6.2 Qt5.6.2 函数库编译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采集记录仪控制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结构及流程分析 |
4.1.1 软件层次结构划分 |
4.1.2 软件界面整体架构 |
4.1.3 软件工作流程分析 |
4.2 人机交互设计 |
4.2.1 用户登录及注册 |
4.2.2 系统初始化及自检 |
4.2.3 外部按键检测及控制 |
4.2.4 系统主控制界面设计 |
4.3 数据传输功能模块设计 |
4.3.1 串口通讯模块设计 |
4.3.2 网口通讯模块设计 |
4.3.3 双缓冲环形队列多线程收发设计 |
4.4 数据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4.4.1 数据处理设计 |
4.4.2 数据误差校准 |
4.4.3 多线程数字实时显示 |
4.4.4 多线程波形实时显示 |
4.4.5 数据实时存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验证 |
5.1 验证测试平台介绍 |
5.2 功能测试及验证 |
5.2.1 登录及注册功能测试 |
5.2.2 控制功能测试 |
5.2.3 数据解析处理功能测试 |
5.2.4 串口通讯测试 |
5.2.5 网口通讯测试 |
5.2.6 多样化显示功能测试 |
5.2.7 数据存储测试 |
5.2.8 触屏及按键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ARM的矿用智能网关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网关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网关研究现状 |
1.3 矿用智能网关发展趋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矿用智能网关总体设计 |
2.1 矿用智能网关功能设计 |
2.2 矿用智能网关技术分析与选择 |
2.3 矿用智能网关总体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矿用智能网关硬件设计 |
3.1 主控芯片设计 |
3.2 以太网通信模块设计 |
3.3 串行通信模块设计 |
3.4 时钟模块设计 |
3.5 复位模块设计 |
3.6 SD接口设计 |
3.7 故障排查模块 |
3.8 供电电路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矿用智能网关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软件环境构建 |
4.2 网关应用主程序的设计 |
4.3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4.4 数据存取模块程序设计 |
4.5 远程配置模块设计 |
4.6 功能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矿用智能网关测试与分析 |
5.1 矿用智能网关功能测试 |
5.2 矿用智能网关性能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ARC HS处理器核关键模块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处理器核发展概述 |
1.2 原型验证技术发展 |
1.3 HAPS原型验证平台简介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ARC HS处理器概述 |
2.1 ARC处理器产品特性 |
2.2 嵌入式处理器基本结构分析 |
2.3 HS系列处理器结构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验证目标及验证方案 |
3.1 某款HS处理器核结构 |
3.1.1 处理器内核结构 |
3.1.2 处理器结构 |
3.1.3 总线简述 |
3.1.4 存储系统简介 |
3.2 整体项目流程和验证目标 |
3.2.1 整体项目流程概述 |
3.2.2 本文验证目标 |
3.3 验证技术分析 |
3.3.1 整体项目验证方法总结 |
3.3.2 本文验证方法确定 |
3.4 验证方案 |
3.4.1 FPGA原型验证流程 |
3.4.2 验证方案整体规划 |
3.4.3 具体验证计划 |
3.5 模块级验证功能点提取 |
3.5.1 浮点运算单元 |
3.5.2 DDR控制器 |
3.6 系统级验证内容分析 |
3.6.1 EEMBC测试基准集 |
3.6.2 HS处理器核运行Linux操作系统 |
3.7 FPGA平台选型 |
3.7.1 评估方案概述 |
3.7.2 HAPS平台资源分析 |
3.7.3 配套软硬件工具简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码移植及验证环境实现 |
4.1 代码移植方案 |
4.2 代码移植具体示例 |
4.2.1 顶层处理 |
4.2.2 存储单元 |
4.2.3 时钟结构 |
4.2.4 一致性检查 |
4.3 综合、布局布线约束 |
4.3.1 综合约束与注意点 |
4.3.2 布局布线约束与注意点 |
4.3.3 时序收敛和优化 |
4.4 代码移植结果报告 |
4.4.1 时序报告 |
4.4.2 FPGA资源使用报告 |
4.4.3 功耗报告 |
4.5 版本管理与自动化脚本环境 |
4.6 FPGA硬件环境配置 |
4.6.1 FPGA物理连接 |
4.6.2 FPGA验证过程调试分析 |
4.7 FPGA端口调试 |
4.7.1 UART串口调试 |
4.7.2 USB端口调试 |
4.8 模块级验证环境实现 |
4.8.1 验证环境实现思路 |
4.8.2 具体方案和平台 |
4.9 系统级验证环境实现 |
4.9.1 Core Mark项主要文件和测试项目 |
4.9.2 Core Mark项程序移植过程 |
4.9.3 系统级应用验证环境实现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证结果分析 |
5.1 验证环境整体结构介绍 |
5.2 DDR控制器验证结果 |
5.3 FPU模块验证结果 |
5.3.1 随机单精度浮点数验证结果 |
5.3.2 固定功能点浮点数验证结果 |
5.3.3 精度验证结果 |
5.3.4 验证覆盖率分析 |
5.4 EEMBC基准测试结果 |
5.4.1 Core Mark测试项验证结果 |
5.4.2 Dhrystone项验证结果 |
5.4.3 其余测试项结果 |
5.4.4 总体验证结果分析 |
5.5 HS处理器核运行Linux操作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面向再制造的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金属磁记忆检测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属磁记忆检测特点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论文的选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的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弱磁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金属磁记忆的检测原理 |
2.2 总体研究方案 |
2.3 系统方案的选择 |
2.3.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 |
2.3.2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 |
2.4 上位机软件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弱磁检测系统的开发 |
3.1 传感器探头的设计 |
3.1.1 弱磁传感器的选型 |
3.1.2 HMC5883L传感器芯片介绍 |
3.1.3 探头的设计 |
3.2 弱磁检测系统硬件开发 |
3.2.1 弱磁检测系统核心板硬件 |
3.2.2 核心板外围电路 |
3.3 弱磁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3.3.1 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搭建 |
3.3.2 嵌入式Qt开发环境搭建 |
3.3.3 Qt中数据采集与显示界面的实现 |
3.4 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实物图 |
3.4.1 弱磁检测仪器实物图 |
3.4.2 检测仪开机测试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弱磁检测系统的标定与运行测试 |
4.1 弱磁检测设备的标定 |
4.1.1 检测仪器标定方法 |
4.1.2 检测系统静态特性测试结果 |
4.1.3 检测系统静态误差分析 |
4.2 弱磁检测系统运行测试 |
4.2.1 试验材料与准备 |
4.2.2 试验步骤 |
4.2.3 测试运行结果 |
4.2.4 同类设备试验对比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CA与 GA-BP神经网络的磁记忆信号定量评价 |
5.1 主成分分析和GA-BP神经网络算法 |
5.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5.1.2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 |
5.2 磁记忆信号缺陷指标提取 |
5.3 模型验证 |
5.3.1 拉伸试样磁记忆特征信号样本库建立 |
5.3.2 主成分特征提取分析结果 |
5.3.3 遗传算法优化前后BP网络运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PLC运动控制典型指令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PLC与运动控制技术简析 |
1.3 国内外PLC技术标准与体系研究现状 |
1.3.1 国际国内标准 |
1.3.2 系统技术体系 |
1.3.3 编程语言体系 |
1.4 相关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1 运动控制硬件设计问题 |
1.4.2 典型运动控制指令及其柔性组合设计问题 |
1.4.3 运动控制指令编译与运行研究问题 |
1.4.4 柔性运动控制优化设计问题 |
1.4.5 运动控制监控视图动态优化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任务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运动控制硬件设计 |
2.1 运动控制的硬件原理 |
2.2 运动控制硬件架构设计 |
2.3 硬件电路原理设计 |
2.3.1 高速脉冲输入电路设计 |
2.3.2 高速脉冲输出电路设计 |
2.3.3 CPU芯片选型设计 |
2.3.4 FPGA芯片选型设计 |
2.4 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
2.4.1 梯形或S型加减速电路设计 |
2.4.2 脉冲插补电路设计 |
2.4.3 FPGA硬件资源统计 |
2.5 板卡设计 |
2.5.1 PLC主机CPU板设计 |
2.5.2 PLC主机IO板设计 |
2.5.3 PLC主机电源板设计 |
2.6 PLC整机设计 |
2.7 高速脉冲验证实验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控制典型指令设计 |
3.1 运动控制指令集设计约束 |
3.2 PLC编程语言标准研究 |
3.3 梯形图指令功能研究 |
3.4 典型运动控制指令设计 |
3.4.1 运动控制指令整体流程 |
3.4.2 运动控制中断服务流程 |
3.4.3 位置控制指令工作流程 |
3.5 PWM高精度指令设计 |
3.5.1 PWM应用背景 |
3.5.2 PWM算法设计 |
3.5.3 PWM指令封装设计 |
3.6 可编程指令集设计 |
3.7 典型运动控制指令运于包装机械案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控制指令编译与运行研究 |
4.1 PLC程序工作原理 |
4.2 运动控制指令解释型运行方法研究 |
4.3 PLC程序编译过程工作原理 |
4.3.1 梯形图与指令表语言概念 |
4.3.2 梯形图网络图元节点关系的迷宫算法识别 |
4.3.3 迷宫算法扫描梯形图网络的实现方法 |
4.3.4 梯形图到指令表程序的转换 |
4.3.5 基于BISON和 FLEX的指令表编译器设计 |
4.4 编程软件设计 |
4.5 运动控制指令编译转换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控制柔性与优化设计 |
5.1 柔性控制约束与bangbang控制基础 |
5.2 S-型期望轨迹的最优性分析及最优规划 |
5.2.1 S-型期望轨迹的控制结构分析 |
5.2.2 S-型期望轨迹控制的最优性分析 |
5.2.3 五段S-型期望轨迹的时间最短最优规划 |
5.2.4 七段S-型期望轨迹的最短时间控制模型与最优规划 |
5.2.5 七段S-型期望轨迹的最小燃料控制模型与最优规划 |
5.3 可行S-型轨迹参数类别 |
5.4 多轴S-型速度轨迹的最小燃料控制模型 |
5.5 光滑轨迹速度插补规划 |
5.6 测试案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运动控制监控视图动态优化研究 |
6.1 PLC的监控视图特性 |
6.2 基于数据包的PLC可视化监控通信动态优化 |
6.2.1 典型的PLC可视化监控通信场景 |
6.2.2 动态数据帧打包方法示例 |
6.3 通信数据包大小的优化建模 |
6.3.1 最优包问题描述 |
6.3.2 参数化与优化评价 |
6.4 实验研究与讨论 |
6.4.1 通信包大小的初始化与优化 |
6.4.2 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设计的PLC指令集列表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学奖励 |
(9)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嵌入式编译设备编译过程阐述 |
2 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分析 |
2.1 预取技术 |
2.2 指令的再次排序 |
2.3 覆盖技术 |
3 结论 |
(10)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相关概念与描述 |
1.2 嵌入式导航系统概述 |
1.2.1 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 |
1.2.2 嵌入式导航系统研究意义 |
1.2.3 GIS技术与嵌入式导航系统发展 |
1.3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技术研究综述 |
1.3.1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研究 |
1.3.2 导航电子地图技术研究 |
1.3.3 导航平台的多引擎技术研究 |
1.3.4 智能导航技术研究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1.4.1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标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和结构 |
第二章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技术分析 |
2.1 概述 |
2.2 嵌入式导航平台的组成及特点 |
2.2.1 主流嵌入式导航系统模型 |
2.2.2 嵌入式导航平台模块分析 |
2.2.3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特点 |
2.3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技术 |
2.3.1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技术分析 |
2.3.2 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分析 |
2.3.3 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分析 |
2.4 可移植抽象层设计 |
2.5 嵌入式GUI设计 |
2.6 导航电子地图 |
2.6.1 导航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模型 |
2.6.2 导航电子地图物理存储格式 |
2.6.3 导航数据更新技术研究 |
2.6.4 数据管理和集成 |
2.7 导航系统多引擎结构研究 |
2.8 无线网络通信 |
2.9 小结 |
第三章 导航平台的可移植性设计 |
3.1 概述 |
3.2 HAL与OSAL分析 |
3.2.1 HAL |
3.2.2 OSAL |
3.2.3 导航平台中的抽象层设计分析 |
3.3 导航平台的抽象层设计 |
3.3.1 平台的移植性设计 |
3.3.2 消息的抽象设计 |
3.3.3 文件接口的抽象设计 |
3.4 GUI视窗的设计 |
3.4.1 GUI系统的层次结构 |
3.4.2 GUI的视窗的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数据管理 |
4.1 概述 |
4.2 嵌入式导航中的数据分析 |
4.2.1 导航电子地图的内容 |
4.2.2 导航电子地图的特征 |
4.2.3 导航电子地图的生产分析 |
4.3 嵌入式导航电子地图数据 |
4.3.1 导航平台中电子地图数据的特征 |
4.3.2 导航电子地图相关技术分析 |
4.4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设计 |
4.4.1 逻辑组织框架 |
4.4.2 物理存储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平台的多引擎设计 |
5.1 概述 |
5.2 多引擎结构设计 |
5.3 内存管理与调度引擎 |
5.3.1 内存管理策略分析 |
5.3.2 内存管理引擎的设计 |
5.4 GDI可视化引擎设计 |
5.4.1 GDI引擎结构分析 |
5.4.2 GDI显示接口设计 |
5.4.3 地图显示设计 |
5.5 定位导航引擎设计 |
5.5.1 定位模块分析 |
5.5.2 定位模块设计 |
5.5.3 地图匹配 |
5.5.4 基于导航的路径分析网络分析 |
5.6 文件访问调度引擎 |
5.6.1 文件访问调度引擎分析 |
5.6.2 文件缓冲模块结构图 |
5.6.3 转换后援存储调度模型的实现 |
5.7 小结 |
第六章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实现与应用 |
6.1 概述 |
6.2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2.1 平台的模块架构设计 |
6.2.2 跨平台的实现 |
6.2.3 导航电子地图的实现 |
6.2.4 平台的可视化引擎实现 |
6.2.5 路径分析及导航引擎的实现 |
6.2.6 内存管理引擎的实现与测试 |
6.3 平台的典型应用与开发 |
6.3.1 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开发 |
6.3.2 移动电力巡检系统开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论文后继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TLinux的软件定义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许桂栋.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2]面向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研究[D]. 程宏玉. 苏州大学, 2020(02)
- [3]基于机器学习的ARM平台二进制代码函数识别研究[D]. 李宜卓.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
- [4]嵌入式多通道数据采集记录仪软件设计[D]. 蒋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基于ARM的矿用智能网关设计[D]. 张霞.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ARC HS处理器核关键模块验证[D]. 甘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面向再制造的弱磁检测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的研究[D]. 王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PLC运动控制典型指令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D]. 琚长江.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嵌入式操作系统编译器优化技术探究[J]. 闫岩. 通讯世界, 2017(03)
- [10]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徐战亚.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