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1](2016)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它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对整个社会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利益关系演变关联,本文利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制度—利益关系分析法、均衡与非均衡动态演进分析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与西方学者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思想为理论逻辑起点,探索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变动的特征与态势,揭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所面临的困境,并就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均衡利益关系提出思路和对策。本文认为,某一特定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定是针对前期出现的利益关系失衡状况所做出的缓和与调整,而该时期旨在为缓解前期利益关系矛盾所作的收入分配制度安排,由于其自身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如收入分配制度自身的某些固有惯性,新旧制度改革的摩擦,市场化分配方式的“马太效应”,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性等,又为下一阶段利益关系的再次失衡埋下伏笔。在这种循环往复中,追溯自新中国建成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及所引起利益关系的相关变化,总结利益关系演变的总体特征很有必要。对此,本文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按劳分配原则确立及实施过程中平均化利益关系格局的形成。该时期在单一公有制下实现了社会各利益群体根本利益关系的一致。单一公有制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既平等又相对公平,符合当时生产能力和社会结构,塑造并加固了根本利益一致的利益关系与相对协调的利益关系格局。然而,十年“文革”时期,打乱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调,按劳分配制度在立与废之间暴露了其自身的缺陷及其与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利益关系的失衡,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第一阶段,转轨时期多种分配方式中的多样化利益关系格局。该时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收入分配原则随着要素资源配置出单一分配方式向多样化分配方式转变,分配市场化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趋于增强。政府从初期保证温饱的平均主义分配理念,朝着克服、破除平均主义,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目标迈进,而该时期的利益关系也随之进入到了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来源多元化、利益关系逐渐复杂化,即利益关系暂时平衡的阶段。然而,随着该时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要素分配过程中社会成员在生产要素所有权上的不平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分配市场化过程中的“非法”、“灰色”收入的产生等,在扩大利益分配差距的同时,利益关系矛盾不断聚集,使前期暂时和谐的利益关系格局再次陷入了失衡状态。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多种分配方式中复杂化的利益关系格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利益分配的市场化趋势愈加明显。此时,随着转轨时期利益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政府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作出了愈加频繁的调整,以期达到合理利益关系格局的同时,利益关系实际上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同质异量的变化。相比前期,收入分配制度与利益关系之间的互动关联显得尤为明显。人们收入分配差距的日渐扩大,使利益关系再次走到了失衡的边界。在分析并阐述计划经济时期、转轨时期及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化,及随之所导致的利益关系格局演变的基础上,论文总结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的几个演变特征,即“整体利益不断增进,利益关系大致和谐”,总的利益关系呈现“平衡→失衡→再平衡→再失衡”的循环特征。但“分配主体呈现不断重组与分化态势”,“利益关系矛盾呈总体扩大趋势’等,并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均衡利益关系所面临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配市场化与分配公平的关联、政府权力介入利益分配的把握的理论挑战和面临的所有制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效应、过度市场化与市场化不足、既得利益人群和部门对分配制度改革的干扰、政府定位不清以及分配政策价值选择模糊的现实困境。为改变当前我国因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利益关系失衡的局面,论文提出要坚持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利益公平分配与倡导共享发展理念等指导思想,相应处理和把握好市场与政府、“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公平与效率等的关系,延续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有利于利益关系和谐的制度设计,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完善具体分配体系以构建均衡利益关系,实现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共享,走向共同富裕。
林霞[2](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构成的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但是不通过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消费需求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由社会总产品形成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就成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分配得当,就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推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分配不当,就会影响和阻碍生产的发展。这是一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我国传统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总结了分配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及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制度形成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改革开放前,我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借鉴苏联的传统分配方式,试图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造成了改革前三十年经济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对传统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现在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优化了资源配置。但是,不足与问题也难以避免。理论上,如何突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如何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实践中,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严重是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本文从理论探索和制度创新两方面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中国特色是相对于传统的苏联模式和西方资本主义而言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国情就是已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具体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特色体现为:一是我国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这是与传统按劳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二是我国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而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这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形成过程中有三点经验:一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循序渐进的道路;三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本文认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们群众的利益。为此需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是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三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其他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入手,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制度体系。在初次分配领域,要健全国有企业资本收益制度:要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重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加强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指导线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均等的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增加收入的机会。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相关改革的配套进行,以缓解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差距过大的问题。
张娜娜[3](2017)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分配是人类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收入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人类获取经济收益的基本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着个人物质利益的实现,是个人进行现实生产生活的直接物质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和发展进步的鲜明表征。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对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收入分配实践的意识反映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回应,它的形成发展不仅描绘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实践的动态变革实况,而且还折射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程度和进步状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巨幅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财富。当前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公特别是收入差距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的新的历史阶段,梳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特征和经验,以期更好地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对合理控制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分配正义、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分配实践中所形成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分配思想体系。厘清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脉络,需要追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思想渊源,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目标,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分配思想。其一,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配思想的形成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是在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基础上而构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要包括圣西门的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思想、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思想以及欧文的劳动券和按需分配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直接和重要来源,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资源。其二,在吸取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优秀思想成果前提下,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论述了分配与生产的关系问题、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并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非正义问题的基础上,构想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个人消费品公平分配的原则,阐明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分配正义所追求的最终价值旨归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分配思想为中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渊源和基础。其三,前苏联作为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列宁和斯大林为代表,他们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分配思想首次对如何开展分配活动、以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做了思想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恩格斯分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留下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分配实践在主观思想认识中的动态反映,从思想主体来看,它既包含了领袖人物和高层决策者的重要思想探索,又包含了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各种党的历史文献起草者们的贡献,还包含了众多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发展演进来看,在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具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全面梳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演变历程,核心就是要明晰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变革而不断自我革新、自我突破的发展脉络和图景。从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这一时期,毛泽东、陈云、周恩来、李富春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蒋学模、薛暮桥、恽希良、于光远、苏星、乌家培等为代表的着名经济学者,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中对按劳分配内涵、性质、具体实现形式的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思想基调;第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这一时期,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时任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等几代领导集体和以蔡继明、刘国光、李松龄、程恩富、刘润葵、周新城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顺应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围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分配目标等问题而进行的思想探究和思维调整,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全方位突破与发展。第三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正义性、继续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消除贫困和共享发展等一系列新主张和新理念,同时,理论界也就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持续性的讨论。新时期关于分配问题所形成的这些新的思想认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思想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梳理和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回溯和考察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路,最终的落脚点或目的是为了对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向着更高理论层面升华。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历经60多年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经济学家们持续而深入的思想探讨与辨析中,已经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理念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知,而且在与实践掘进的辩证互动中也逐渐迸发出了巨大的物质能量,获得了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实践印证。从实践到思想再到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在向着更高阶段进发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主导性、包容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从初步孕生到突破发展再到深化完善,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观点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演变逻辑,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利益为主线、以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为基本遵循、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诉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相依托、相适应,是研究和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内在规律,也是蕴藏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演变背后的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分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科学审视和遵循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立足于客观现实,未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继续强调和深化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主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主张、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和追求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主张。总结和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特征和经验,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展望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实现更科学的发展。
梅德平[4](2004)在《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 ——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变迁,是研究和探讨建国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问题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不仅是理论界研究的热门选题,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予以重视,并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已表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收入问题。从世界上一些农业经济取得成功发展的国家来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户在获得农产品交换的初次收益的同时,取得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乃是维护农民自身利益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极其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当前的中国农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并持续得到来自中央政府最高文件决策的支持与鼓励,这说明,不断地变革与创新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将是影响和制约未来中国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总结与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中的基本经验与教训,也是避免在未来农村经济组织持续创新中出现失误的重要途径。显而易见,考察和分析建国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过程及其内部的制度安排,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本文主要借助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以及马列经典作家有关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原理,运用“制度结构—经济行为—制度绩效”的基本分析框架,在尽可能地占有详尽史料和充分了解与掌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为个案,以全国整体的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为参照,对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户经济组织的变迁过程,作了较为详尽的考察与分析。 论文分析的总体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作出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建国前与建国后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进行总体考察,以便为后续章节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农村经济组织变迁中的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组织内部的产权与分配制度作了对比说明;第五章是对在不同产权与分配制度约束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进行考察;第六章是对农村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进行分析;第七章是对建国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的简要说明,并对未来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持续创新的目标取向,以及政府职能转换提供基本思路。 从全文看,论文在对建国前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过程总体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回答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源于作者自身独立思考后的一些基本观点。 (1)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总体上界定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特征。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总体特征作出制度分析,是全文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文章的基本观点是,总体上看,1949-1985年微观经济组织的变迁呈现出明显的强制性与诱致性特征,即1949-1978年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组织的变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1978年底开始的家庭承包制的制度锄博士学位论丈[)〔洲:汀OR入LDISSERT入T】ON 创新,则是一种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特征表现为,首先,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 于制度变迁的行动主体对制度创新的潜在利润即潜在制度收益的追求。其次,由于制度变迁的 方式与主体的差异,从而在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和家庭承包制下形成了不同的产权与分 配制度结构,正是组织内部的制度结构差异才导致了不同的制度绩效。最后,意识形态的非正 式制度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微观经济组织发展不同阶段的产权制度结构比较。产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 与分配制度一样,直接影响到对组织参与者行为激励的大小与强弱。本文注重组织内部的产权 制度结构分析,不仅要对不同产权安排作出说明,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组织内的产权制度的比较。 哪种安排更有效率?为什么有效率?不同产权制度安排的优缺点何在? (3)分析不同微观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制度及其有效性。以前的许多研究,均没有对组织 内部的分配制度作出说明,本文的分析将在这一方面作出努力。在作者看来,与产权制度安排 相一致,不同的产权制度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与效率。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家庭 承包制下的农户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制度的安排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别。本文所要关注的是不 同的分配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通过怎样的机制得以实施? (4)分析产权与分配制度约束下的农户经济行为。在每一个经济组织内部,农户总是组织 的直接参与者与制度的实施者,因此对农户的研究也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产权与分配 制度结构影响和决定农户的经济行为,同时农户经济行为也受到既定经济体制的约束与制约。 本文认为,在不同微观经济组织内部,农户经济行为并不是一致的,集体经济体制下农户经济 行为并没有真正展开,真正意义上的以农户为主体的经济行
高志仁[5](2008)在《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作为人类社会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范畴,它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分配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否,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总是把制度视为己知的、既定的“外生经济变量”,把它排斥在经济模型之外。笔者认为制度创新和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借助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和实证的方法,分别对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完成了由“混合收入分配制度”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转化。这种转化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许多曲折。中国共产党在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中所取得成就的集中体现,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结构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们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之间以及不同行业或部门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影响个人收入差距扩大诸因素中,既有对此产生影响的制度性原因,也有劳动者个人原因,更有市场体制本身的因素。纵观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过程的基本轨迹,它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是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及其引起的社会变化,以期为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郭飞[6](2004)在《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文中提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 ,重塑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从内容上应把握好三个重点 :(1)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2 )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双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转向“生产要素贡献与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 ;(3)从公平与效率的相对统一论转向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论
王文利[7](2004)在《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从权力角度的分析》文中指出在50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中国的个人收入差距有几乎绝对的平均主义到巨大的贫富差距,说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或机制在起作用。这个力量就是权力,包括个人权力和国家权力。因此本文选择权力角度来分析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试图分析二者的关系,为分析当前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权力在本质上意味着具备做某种事的能力或产生某种结果的能力。当权力结构发生演变的时候,必然伴随着权力的形成和权力的瓦解,也必然伴随着权力的转移。权力结构变动决定了一个国家制度结构的变动。 收人分配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内在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收入分配问题是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力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分配格局的反映器。收入分配制度之所以产生,是利益主体凭借权力在分割占有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次交易都存在冲突或冲突的隐患。由于市场因素导致的收入差距如果过于悬殊,需要国家权力干预;但是如果是国家权力为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目的而人为导致的收入差距悬殊,只能有制衡机制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 在1949到1978年间,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力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政治领域形成一党执政局面。国家权力逐步控制和掌握经济领域内个人权力。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一个不受约束的国家权力。个人政治和经济自由权力被消灭后,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也就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权力结构的目标的。国家依靠其暴力潜能建立了平均主义色彩很浓的个人分配制度,这期间的个人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权力差异引起的。1978年以后,国家权力逐步取消对经济领域内个人权力。在政治领域,国家权力仍然处于垄断地位。但总体上说,个人权力是逐步扩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博弈过程,收入分配也发生较大的变动。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也因为个体财产权力逐步独立于政治权力而发生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变化。但当前中国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力的非均衡发展是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的主要原因,权力滥用和权力资本造成扩大了收入差距的规模,城乡差距过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明显的负面影响。 1950年到1978年,中国体制转轨的任务是利用国家权力消灭市场,消灭个人产权:1978年以后中国体制转轨的任务只能说完成了前半段——以权力恢复和发展市场和个人产权;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用市场和个人产权及其经济组织来制约国家权力。这才可以说是中国改革真正的难点所在。从根本上说,个人政治和经济自由权的发展是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相联系的。 总而言之,本文在分析角度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从权力角度对对权力格局中个人权力和国家权力变化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做了理论上的分析,并用1949年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检验这种新的理论常识,并根据这种理论提出了解决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本对策。
赵敏[8](2012)在《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研究和讨论的一个永恒话题。在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不断研究的过程当中,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也曾提出过许多关于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提出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19世纪末,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边际生产力理论(Theory of MarginalProductive),与克拉克同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均衡价格分配理论。除此之外,福利经济学派以及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也对收入分配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马克思所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收入分配本身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影响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关注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从20世纪中期开始,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开始从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间的分配转向由基尼系数所描述的个体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并重点研究这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那场令世界为之震惊的剧变当中,曾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抗衡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前苏联宣布解体。从那以后,俄罗斯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史无前例、动荡曲折的转轨历程。俄罗斯的转轨从1991年开始,经历了从叶利钦到普京的漫长历程,到如今已经持续20多年。在俄罗斯转轨初期所实行的激进主义改革可以说是相对失败的,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令俄罗斯普通民众感触最深的就是居民收入的下降和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如果按照五等分法的数据来看,在俄罗斯的全国货币收入总额中,20%的高收入者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的30.7%上升到2002年的45.8%,增长约50%;而20%的低收入者所占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1.9%降至2002年的5.6%,降幅约为50%。收入分配差距系数由1991年的3倍多上升为2002年的8倍多。俄罗斯作为一个转轨国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一般性原因,也有不同国家在转轨过程中所独有的特殊原因,如收入分配机制、经济自由化、私有化问题、垄断势力及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原因。而收入分配差距所造成的影响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居民的生活尤其是消费结构产生影响,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俄罗斯也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采取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这些措施无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各国公认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方式,本文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于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收入分配调控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例如,在税收方面,俄罗斯采取了扩大税基,统一所得税率、简化税制、降低税率几项措施,同时也加强了税收监管,大大提高了税收的调控作用。而在社会保障方面,俄罗斯本着管理社会化、基金多元化和基金指数化的基本方向,从就业保障、退休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和俄罗斯在改革前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例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采取平均化的收入分配模式等。因此,从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转变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首先,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税收政策,让税收更好地发挥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其次,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最后,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尽早出台《社会保障法》,并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尽早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本文结尾部分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的分析,从三次分配的角度提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首先,在初次分配中应逐步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其次在二次分配中应加强对收入的调节力度,包括改革个人所得税,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应加速推进第三次分配体系的建立,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二次分配的有益补充,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快发展慈善事业,逐步完成第三次分配体系的建设。
孙明慧[9](2017)在《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文中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78年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确立了基本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但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与资本所得比例失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失衡,再加上非市场性因素参与收入分配过程,使得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突出。2013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几部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在共享发展视阈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应更加关注收入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公平与公正,更加关注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和普惠性,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因此,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深刻反思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和哲学相关理论,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研究。现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概括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合评述了国外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论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共享发展思想及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首先,对“共享发展”进行内涵解读,界定了“共享发展”的概念,概括了“共享发展”的特征,指出了“共享发展”的判定标准,总结了“共享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共享发展”的思想源流进行追溯,归纳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发展”思想。最后,论述了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3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透视。首先,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阶段、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阶段。其次,总结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全体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基本确立、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断优化、政府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最后,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结构仍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欠缺、全面共享尚未实现。第4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一,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存在偏误。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设计上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资本”轻“劳动”、重“GDP增长”轻“民生改善”。第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效果不佳。在初次分配中,生产要素所得比例失衡;在再分配中,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中,社会力量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足。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羁绊众多。这些羁绊有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多重阻挠,既有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难以动摇,也有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还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和责任缺失。第四,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主要包括现有产权存在制度性缺陷、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共享发展监管体制尚未建立、社会治理体制建设与创新不足。正是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难以向纵深推进,而且还严重影响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第5章,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概括了瑞典、美国、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得到的启示是: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规范和调控作用必不可少;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保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调节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这些经验和启示为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6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共享发展,推动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是:第一,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主要包括落实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国有资本的收益分享机制、健全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第二,加快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机制。主要包括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继续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贯彻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和救助机制。第三,建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改革农村现有基本经营机制、创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制、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第四,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要改进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构筑群众的多层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共享发展的监管体制和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只有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共享发展日益成为改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和需要。因此,共享发展是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的评判标准,更是衡量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完善的根本性原则和尺度。共享发展理念下,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结构仍不合理、公平正义欠缺的问题,就必须对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行业垄断、政府调控责任,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结构,遵循共享发展理念和原则进行再调整、再改革、再完善,以此形成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
于中一[10](1992)在《重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年来,人们对克服财政困难谈得最多的是提高两个比重的问题.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财政问题历来表现为收、支两个方面,增加收入虽然是第一位的,但支出方面也决不能忽视.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膨胀,
二、重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利益关系”、“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制度” |
一、“利益关系”概念的界定 |
二、“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制度”范畴阐释 |
三、收入分配制度演变与利益关系的互动关联 |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的主要思想 |
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所有制关系变化的结果 |
二、分配制度改革的推动者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劳动群体 |
三、分配制度改革中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在生产中的作用 |
四、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质是社会剩余产品在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分配 |
五、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均衡 |
第三节 西方学者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的主要观点 |
一、现代科技革命是打破与重塑各分配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决定力量 |
二、市场力量对利益公平分配具有重要影响 |
三、利益主体之间“权力—利益”关系的变动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
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破除制度锁定,化解利益关系矛盾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一、毛泽东关于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的主要思想 |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演变特点 |
一、从多元主体的根本利益冲突到单一主体的根本利益一致 |
二、利益分配绝对平均化且利益水平普遍较低 |
三、利益分配中隐性的利益关系矛盾 |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分配制度改革产生的利益关系问题 |
一、单一公有制下按劳分配的内置缺陷 |
二、分配计划化下的实质是分配不公与普遍贫穷 |
三、政府认识偏差所造成“公平”与“效率”的双重损失 |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分配制度改革对形成利益关系格局的反馈效应 |
一、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格局形成的积极效应 |
二、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格局形成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 |
第一节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一、邓小平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处理好利益关系的主要思想 |
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二节 转轨时期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演变特点 |
一、单一利益主体逐渐转向多元利益主体 |
二、利益分配来源逐渐向多元转化,整体利益水平不断增进 |
三、隐性分配差距造成利益关系矛盾聚集 |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分配制度改革产生的利益关系矛盾 |
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分配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分配差距 |
二、新旧体制转轨摩擦中的利益失衡 |
三、政府分配调控职能转换滞后 |
第四节 转轨时期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的矫正判断 |
一、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发展的积极效果 |
二、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发展的负面效应 |
第四章 市场经济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一、中国共产党处理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的理论发展 |
二、市场经济时期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时期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演变特点 |
一、社会居民整体利益水平大幅提高 |
二、分配差距逐渐扩大化 |
三、多元利益主体呈现的非合理分化 |
四、利益关系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时期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 |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认识与实践偏差 |
二、分配市场化中不完善的市场机制 |
三、政府垄断权力关系扭曲及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缺失 |
第四节 当前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的总体判断 |
一、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变化的积极效果 |
二、分配制度改革对利益关系变化的负面效应 |
第五章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均衡利益关系的理论挑战与困境 140 |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演变的总体特征 |
一、整体利益不断增进利益关系大致和谐 |
二、利益关系呈现平衡→失衡→再平衡→再失衡的循环特征 |
三、分配主体呈现不断重组与分化的特点 |
四、利益关系矛盾的总体扩大化趋势 |
第二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均衡利益关系的理论挑战 |
一、利益关系失衡造成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
二、关于分配市场化与分配公平的关联探讨 |
三、对政府权力介入利益分配的把握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均衡利益关系的困境 |
一、所有制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效应 |
二、过度市场化与市场化不足 |
三、既得利益人群和部门对分配制度改革的干扰 |
四、政府定位不清,分配政策价值选择模糊 |
第六章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均衡利益关系的思路与对策 |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相应关系的把握 |
一、指导思想 |
二、相应关系的把握 |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构建均衡利益关系 |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
二、完善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需要均衡利益关系 |
第三节 健全完善具体分配体系构建均衡利益关系 |
一、健全完善初次分配体系构建均衡利益关系 |
二、健全完善再次分配体系构建均衡利益关系 |
三、推动第三次分配构建均衡利益关系 |
结语:实现分配公平与利益共享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恩格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
三、列宁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
四、毛泽东的收入分配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职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
第四节 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析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因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现实条件与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前提的矛盾 |
三、对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评价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收入分配理论 |
一、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十四大以来党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收入分配 |
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与完善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一、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二、非公有制经济——私营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就 |
一、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二、加强了物质利益观念和激励机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
三、提高了劳动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
四、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要素合理流动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原因 |
一、突出问题: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
二、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制度原因 |
第四章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
第一节 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思路 |
一、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指导思想 |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
一、坚持和加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分配制度体系 |
一、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制度 |
二、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分配制度 |
三、完善其他相关制度和政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分配及相关概念 |
(一)生产的分配与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
(二)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 |
(三)个人收入分配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关系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溯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一、圣西门的分配思想 |
二、傅立叶的分配思想 |
三、欧文的分配思想 |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配思想 |
一、威廉·配第的分配思想 |
二、亚当·斯密的分配思想 |
三、大卫·李嘉图的分配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配思想 |
一、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
二、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 |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 |
四、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分配 |
五、分配正义思想 |
第四节 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奠基 |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思想 |
一、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品的分配 |
二、对按劳分配原则要有全面的认识 |
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 |
四、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
一、“公私兼顾”的思想 |
二、“劳资两利”的思想 |
三、生产资料的计划分配、统一调拨思想 |
四、消费资料的统购统销思想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实践中的分配思想 |
一、按劳分配原则的确立 |
二、初次分配中的相关思想 |
三、二次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
四、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更加注重公平的思想 |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问题的探讨 |
一、建国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研究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性质与内涵的认识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改革中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分配思想 |
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三、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发展 |
一、反思平均主义,重新强调按劳分配(1978-1987) |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87-1997) |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997-2002) |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2002-2012) |
第三节 市场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突破 |
一、分配方式的突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思想的形成 |
二、分配理念的创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新思维 |
三、分配关系的调整: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
四、分配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 |
第四节 中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多角度探索 |
一、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 |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认识 |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认识 |
四、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的认识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深化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论述 |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愿景 |
二、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
三、消除贫困的论述 |
四、共享发展的论述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的分配思想 |
一、社会主义的分配思路:推进共建共享 |
二、社会主义的分配侧重:缩小收入差距 |
三、社会主义的分配调整:分配体制改革 |
四、社会主义的分配理念:促进公平正义 |
五、社会主义的分配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新突破 |
一、在分配理念上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 |
二、在分配思路上具有更加明确的改革规划 |
三、在分配机制上注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的协同 |
四、在分配领域里更多地惠及民生领域 |
五、在分配战略上提出为人民造福事业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分配问题的探讨 |
一、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 |
二、关于劳动报酬份额降低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 |
四、关于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认识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成就 |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分配方式 |
二、初步健全了社会主义分配机制 |
三、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
五、深化了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
六、共建共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主导性 |
二、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包容性 |
三、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实践性 |
四、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渐进性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的主线 |
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是分配思想演进的基本遵循 |
三、分配制度的演变与所有制改革相依托 |
四、分配规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联 |
五、分配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的趋势展望 |
一、坚持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的思想 |
二、体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
三、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的思想 |
四、体现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的思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 ——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 论文研究的目的 |
二、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解释 |
三、 相关文献的回顾与评述 |
1 、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简要回顾与评析 |
2 、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文献评析 |
四、 研究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与方法 |
1 、 有关分析时段的几点说明 |
2 、 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本文将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
3 、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第一章 共和国成立前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历史考察 |
一、 国民党统治区互助合作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
二、 革命根据地互助合作组织的兴起、发展与变迁 |
三、 共和国成立前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变迁中制度安排的绩效与特征 |
1 、 国民党统治区合作社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与制度缺陷 |
2 、 革命根据地互助合作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与特征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总体分析 |
一、 土地改革的完成与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 |
二、 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1949-1957) |
1 、 互助组与初级社的发展 |
2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从初级社到高级社过渡的完成 |
三、 人民公社组织的形成、调整与变迁(1958-1978) |
1 、 从高级社向人民公社组织的过渡 |
2 、 人民公社组织的调整与变迁 |
四、 家庭承包制:农户家庭经济组织的重塑与再造(1979-1985) |
1 、 农户家庭经营的优势 |
2 、 农户家庭经济组织的再造与人民公社组织的被替代 |
五、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特征 |
六、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时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中的产权制度安排与变迁 |
一、 产权制度及其功能 |
二、 互助组、初级社与高级社中的产权制度安排 |
1 、 互助组产权制度及其特点 |
2 、 初级社的产权制度 |
3 、 高级社组织内的产权制度安排 |
三、 人民公社组织内的产权制度安排 |
1 、 “一大二公”:大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产权关系 |
2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公社时期的产权制度 |
3 、 对人民公社组织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分析 |
四、 家庭承包制下的产权制度分析 |
1 、 家庭承包制产权制度的形成 |
2 、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户产权 |
五、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时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中的分配制度与变迁 |
一、 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功能 |
二、 互助组初级社与高级社内部的分配制度变迁 |
1 、 互助组内的收益分配问题 |
2 、 初级社的收入分配 |
3 、 高级社的收入分配制度 |
三、 人民公社组织内部的分配制度设计 |
1 、 大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 |
2 、 调整后的人民公社分配制度 |
四、 家庭承包制下的分配制度 |
1 、 包工到组、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及其分配方式 |
2 、 家庭承包制下的分配制度 |
五、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产权与分配制度安排下的农户经济行为 |
一、 产权与分配制度的结构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 |
二、 互助组合作社中的农户经济行为 |
1 、 互助组中的农户经济行为 |
2 、 初级社内农户经济行为 |
3 、 高级社中的农户经济行为 |
三、 人民公社组织内的农户经济行为 |
1 、 大公社时期农户经济行为 |
2 、 公社时期农户经济行为 |
四、 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户经济行为 |
1 、 农户生产行为 |
2 、 农户投资行为 |
3 、 农户积累行为 |
五、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的制度绩效 |
一、 制度绩效的政治层面剖析 |
二、 互助组初级社与高级社的经济绩效分析 |
三、 人民公社组织的低效率 |
1 、 农业总产出的发展与增长 |
2 、 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变化与停滞 |
3 、 人民公社经济绩效的进一步分析 |
四、 家庭承包制的经济绩效 |
五、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政府)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
一、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变迁与政府作用的体现 |
1 、 1949-1978年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
2 、 1979-1985年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政府作用 |
3 、 国家与农民关系:对微观经济组织变迁中政府作用的简短评析 |
二、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与政府职能的定位 |
1 、 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 |
2 、 重建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持续创新的基本目标取向 |
3 、 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创新中的政府职能转换 |
三、 本章小结 |
征引文献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湖北省浠水县十月农业合作社的历史变迁 |
附录二: 湖北省宜都市原县委副书记张昌富访谈 |
附录三: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甘林寺村一组村民何孔信访谈 |
附录四: 汉川市南河乡紫金塆村和金岭村原党支部书记访谈 |
后记 |
(5)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基本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的建立 |
1.1 按劳分配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
1.2 按劳分配制度建立的客观条件 |
1.3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制度建立的过程 |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 |
2.1 按劳分配制度的初步实施 |
2.2 按劳分配实施过程中的曲折 |
2.3 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第三章 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收入分配改革 |
3.1 改革开放时期指导思想的确立 |
3.2 农村收入分配制度的突破 |
3.3 以城市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3.4 分配制度全面改革的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 |
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
4.2 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改革 |
4.3 建立和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五章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成就和问题 |
5.1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中所取得的成就 |
5.2 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中收入差距的扩大 |
5.3 收入分配与制度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
二、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双生产 要素所有制决定论”转向“生产要素贡献与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 |
三、从公平与效率的相对统一论 转向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论 |
(7)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从权力角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
1.2.1 研究的基本假设及其方法论 |
1.2.2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 |
2 理论工具与相关文献述评 |
2.1 权力理论 |
2.2 二重结构理论 |
2.3 制度变迁中的权力演变理论 |
2.4 对上述理论的几点分析 |
2.4.1 权力理论在分析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的作用 |
2.4.2 二重结构理论缺乏动力机制的分析 |
2.4.3 权力演变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应性 |
3 从权力角度对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分析 |
3.1 权力结构演变 |
3.1.1 权力领域与权力结构 |
3.1.2 权力结构演变及其方式 |
3.2 权力演变中国家权力与个人权力的相互关系分析 |
3.2.1 权力演变中的个人权力 |
3.2.2 权力演变中的国家权力 |
3.2.3 个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相互关系分析 |
3.3 权力演变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绩效的影响 |
3.3.1 从权力角度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理解 |
3.3.2 权力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影响 |
3.3.3 权力格局演变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 |
4 权力因素影响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证分析Ⅰ:1949-1978 |
4.1 1949年后单极权力格局的总体判断 |
4.2 单极权力格局形成与演变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
4.2.1 单极权力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
4.2.2 单极权力格局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
4.2.3 单极权力格局演变中个人收入差距 |
4.3 单极权力格局下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单极权力格局中的国家权力决定型制度结构 |
4.3.2 国家单极权力结构导致国家垄断产权 |
4.3.3 单极权力格局导致的平均与非平均的个人收入分配 |
5 权力演变影响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证分析Ⅱ:1978-2004 |
5.1 1978年后权力格局演变的总体判断:非均衡二元权力格局 |
5.2 非均衡二元权力格局演变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
5.2.1 非均衡二元权力格局中人权力的变化与发展 |
5.2.2 非均衡二元权力结构演变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
5.2.3 非均衡二元权力结构演变中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 |
5.3 非均衡二元权力格局中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5.3.1 非均衡二元权力结构导致国家权力主导型制度改革 |
5.3.2 权力资本化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扩大 |
5.3.3 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影响 |
5.3.4 从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的功能看,二次分配功能作用乏力 |
5.3.5 从竞争条件和就业状况的差别看,个人权力差异导致分配不 |
6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
6.1 从权力角度看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基本思路 |
6.1.1 权力均衡型制度结构是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权力基础 |
6.1.2 权力结构改革的基本途径 |
6.2 改进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基本研究思路 |
五、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收入分配的基本内涵 |
一、 什么是收入 |
二、 收入分配的内涵及类型 |
三、 收入分配差距的含义 |
第二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测量方法 |
一、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二、 等分法 |
三、 库兹涅茨指数及其“倒 U 假说” |
四、 恩格尔系数 |
五、 其它测量方法 |
第三节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 |
一、 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二、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三、 福利经济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四、 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
五、 布坎南的收入分配理论 |
六、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二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第一节 苏联解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历史回顾 |
一、 列宁时期的收入分配 |
二、 斯大林时期的收入分配 |
三、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收入分配 |
第二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一、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 |
二、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三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状况 |
一、 俄罗斯转轨时期不同阶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
二、 俄罗斯转轨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 |
三、 俄罗斯转轨时期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
四、 俄罗斯转轨时期居民收入总体变化趋势 |
第三章 俄罗斯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
一、 收入分配机制发生变化 |
二、 经济自由化的影响 |
三、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
四、 私有化的影响 |
五、 特权与垄断 |
六、 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上的职能弱化 |
第二节 俄罗斯转轨时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 |
一、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三、 俄罗斯收入分配差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俄罗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税收改革 |
一、 税收和调控的理论关系 |
二、 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机制 |
三、 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局限性 |
四、 俄罗斯的税收改革 |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一、 失业(就业)保障制度 |
二、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
三、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四、 社会保险和救助制度改革 |
五、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第五章 俄罗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
一、 克服平均主义,鼓励勤劳致富 |
二、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制 |
三、 建立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 |
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
五、 更加注重公平,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 |
六、 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二、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
三、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
四、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 |
第三节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
一、 初次分配不尽合理 |
二、 二次分配有待完善 |
三、 第三次分配格局没有很好形成 |
第四节 来自俄罗斯的启示 |
一、 通过合理的税收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
二、 重视利用收入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税收征管手段 |
三、 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
四、 实现社会保障法制化,尽早出台《社会保障法》 |
五、 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方式,尽早开征社会保障税 |
第五节 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议 |
一、 初次分配关键是提高工资收入 |
二、 加强二次分配对收入的调节力度 |
三、 加速推进建立第三次分配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几点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共享发展思想及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 |
2.1 共享发展内涵解读 |
2.1.1 共享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2 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 |
2.1.3 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 |
2.1.4 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 |
2.2 共享发展思想源流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2.2 列宁与斯大林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3 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 |
2.3.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 |
2.3.2 共享发展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
2.3.3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共享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
2.3.4 共享发展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尺度 |
第3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透视 |
3.1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回顾 |
3.1.1 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阶段 |
3.1.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
3.1.3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阶段 |
3.1.4 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阶段 |
3.2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
3.2.1 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3.2.2 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基本确立 |
3.2.3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优化 |
3.2.4 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初步形成 |
3.3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1 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
3.3.2 分配结构仍不合理 |
3.3.3 社会公平正义欠缺 |
3.3.4 全面共享尚未实现 |
第4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 |
4.1 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存在偏误 |
4.1.1 重“效率”轻“公平” |
4.1.2 重“城市”轻“农村” |
4.1.3 重“资本”轻“劳动” |
4.1.4 重“GDP增长”轻“民生改善” |
4.2 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效果不佳 |
4.2.1 初次分配要素所得差距过大 |
4.2.2 二次分配政府调控力度不够 |
4.2.3 三次分配功能作用发挥不足 |
4.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羁绊众多 |
4.3.1 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多重阻挠 |
4.3.2 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难以动摇 |
4.3.3 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 |
4.3.4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定位不清 |
4.4 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
4.4.1 现有的产权存在制度性缺陷 |
4.4.2 金融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 |
4.4.3 共享发展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 |
4.4.4 社会治理体制的建设与创新不足 |
第5章 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瑞典的做法及经验 |
5.1.1 实行政府资方和劳动者共同协商的工资制度 |
5.1.2 制定并落实税负较高且征管严格的税收制度 |
5.1.3 推行促进收入均等化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 |
5.2 美国的做法及经验 |
5.2.1 通过反垄断和最低工资制度规范初次分配 |
5.2.2 实施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
5.2.3 构建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复合型税收制度 |
5.2.4 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 |
5.3 日本的做法及经验 |
5.3.1 运用政府与市场的机制共同调节初次分配 |
5.3.2 制定农村经济振兴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5.3.3 通过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再分配 |
5.3.4 重视发展教育且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
5.4 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5.4.1 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规范和调控作用必不可少 |
5.4.2 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
5.4.3 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保证 |
5.4.4 因地制宜制定调节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 |
第6章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
6.1.1 落实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 |
6.1.2 强化国有资本的收益分享机制 |
6.1.3 健全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 |
6.1.4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
6.2 加快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机制 |
6.2.1 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 |
6.2.2 继续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 |
6.2.3 贯彻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 |
6.2.4 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和救助机制 |
6.3 建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
6.3.1 不断完善农村现有经营机制 |
6.3.2 创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制 |
6.3.3 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 |
6.3.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6.4 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
6.4.1 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6.4.2 构筑群众的多层利益表达机制 |
6.4.3 推动建立共享发展的监管机制 |
6.4.4 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立法和执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重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利益关系研究[D]. 陈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 林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3]中国社会主义分配思想发展研究[D]. 张娜娜. 兰州大学, 2017(01)
- [4]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变迁研究(1949-1985) ——以湖北省为中心的个案分析[D]. 梅德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5]新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 高志仁.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6]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J]. 郭飞. 经济评论, 2004(02)
- [7]当代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从权力角度的分析[D]. 王文利. 西北大学, 2004(04)
- [8]俄罗斯经济转轨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 赵敏. 南开大学, 2012(07)
- [9]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D]. 孙明慧. 吉林大学, 2017(03)
- [10]重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J]. 于中一. 财政研究, 1992(01)
标签:收入分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公平; 社会改革; 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