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氟牙膏刷牙加饮茶防龋效果观察和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剑波[1](2019)在《广东省居民牙体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广州市青少年牙齿酸蚀症患病状况及危险指标调查研究目的描述广州市青少年牙齿酸蚀症患病状况,分析影响酸蚀症患病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20名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增城市的12、15岁青少年的牙齿酸蚀症患病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12、15岁各半,男女各半,城乡各半。问卷收集人口经济学信息、饮食行为和口腔保健行为等信息。临床检查牙齿酸蚀状况,使用基本酸蚀检查指数进行记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广州市12、15岁青少年牙齿酸蚀症患病率为56.1%(中度54.8%,重度1.3%),酸蚀牙数为1.8±2.5;牙本质暴露率为26.2%,暴露牙数为0.6±1.5(均为加权结果)。不管是患病率还是累及牙数,年龄差异均显着,12岁低于15岁;男生酸蚀牙数高于女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青少年酸蚀牙数及牙本质暴露牙数高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青少年。10.1%的青少年处于中高患病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睡前酸性饮食与牙齿酸蚀症相关。研究结论1:广州青少年恒牙常见中等程度的牙齿酸蚀症,但是累及牙齿不多;2:饮食因素、时间因素和人口学因素是主要的危险指标。第二部分 广东省居民龋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目的描述广东省居民龋病患病状况,探讨影响龋病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3-5岁儿童,12-15岁青少年,35-44、55-64、65-74岁成人的口腔龋病患病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样本人群共11136名,男女各半,城乡各半。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龋病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牙齿冠根龋状况(根龋仅针对成人),使用龋失补指数记录龋齿,计算龋病患病率、龋均、充填率,并对参与口腔检查的所有被调查者(3-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比较不同组别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龋病患病率和龋均分别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地区、社会经济状况、饮食因素、口腔健康行为等。研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广东省3、4、5岁儿童各864名,12、13、14、15岁青少年各1920名,35-44、55-64、65-74岁成人各288名。3、4、5岁儿童乳牙冠龋患病率分别为58.2%、68.4%、78.4%,龋均为3.0、4.3、5.7,充填率为0.9%、1.4%、1.3%,患病率和龋均城市低于农村,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12、13、14、15岁青少年恒牙冠龋患病率分别为42.7%、44.7%、49.0%、52.2%,龋均为1.0、1.1、1.4、1.6,充填率为20.0%、21.7%、22.8%、21.2%,患病率和龋均城市低于农村,男生低于女生,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35-44、55-64、65-74岁成人恒牙龋患病率分别为70.8%、77.1%、81.6%,其中冠龋为70.5%、76.4%、81.0%,根龋为28.5%、59.4%、63.2%,冠龋均为2.7、2.9、3.4,根龋均为0.7、1.8、2.3,冠龋充填率为36.8%、21.3%、16.1%,根龋充填率为4.8%、8.8%、6.3%,冠龋患病率和龋均男性低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低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根龋患病率和龋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除55-64岁老年人根龋龋均、65-74岁老年人根龋患病率和龋均城市低于农村外,其他组根龋患病率或龋均无城乡差异,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3-5岁儿童乳牙龋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居住地、睡前甜食甜饮习惯、开始刷牙年龄及加糖奶/奶粉进食频率,其中高龄、农村地区、有睡前甜食甜饮习惯的儿童乳牙患龋风险及龋严重程度均较高,晚于3岁开始刷牙儿童乳牙患龋风险较高,经常进食加糖奶/奶粉的儿童乳牙龋较严重;年龄、性别、居住地、甜食甜饮频率、刷牙频率、父母学历是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的影响因素,高龄、女性、农村地区、甜食甜饮频率高的青少年患龋风险及龋严重程度均较高,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者龋严重程度较低,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少年患龋风险及龋严重程度较低;成人冠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学历和甜食甜饮频率,女性冠龋风险及严重程度较男性高,年龄较大和甜食甜饮频率高的成人患龋风险较高,中等受教育程度的人群冠龋严重程度较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低;成人根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居住地和学历,年龄较大根龋风险及严重程度较高,农村成人根龋较城市人群严重,学历较高则根龋风险及严重程度较低。研究结论1.广东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极其严重,治疗需要突出;青少年恒牙患龋水平不高但治疗需要高;成人患龋严重,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冠根龋治疗需要均突出;2.饮食因素、时间因素、口腔卫生行为和人口社会经济学因素是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合理膳食(儿童使用不加糖奶/奶粉、避免睡前进食甜食甜饮、青少年和成人降低甜食甜饮频率),改善口腔卫生行为(儿童3岁前开始刷牙、青少年和成人每天刷牙2次或以上),可有效预防龋病;3.农村居民、女性居民、低学历居民、学龄前儿童是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张钰[2](2019)在《皓齿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对牙釉质脱矿和着色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患者的牙齿在正畸期间托槽周围牙釉质脱矿和着色是正畸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牙釉质脱矿导致的显微硬度下降,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渗透树脂治疗,但是单纯渗透树脂治疗对于脱矿同时着色的牙釉质颜色的改变能力有限,本研究通过在体外环境对人工唾液自主再矿化、渗透树脂治疗、Opalescence Boost诊室美白系统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在即刻、2周及4周后的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最佳的修复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样品的收集与保存:收集120颗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双尖牙(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清除牙面的牙石、组织碎屑等,将牙齿除颊面以外的牙体表面均匀封涂透明抗酸指甲油,并置于人工唾液中备用。2)样品的制备:(1)建立正畸模型:将120颗离体牙编号,常规在离体牙临床冠中心粘接托槽,并置于人工唾液中备用。(2)制备离体牙脱矿和着色模型:用可乐对牙齿进行脱矿和着色,制成正畸后牙釉质脱矿和着色模型。3)分组实验处理:将12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个大组,每组30颗,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脱矿和着色处理,浸泡于恒温人工唾液中,定时更换;B组为自主再矿化组,实验处理后置于恒温人工唾液中再矿化;C组为渗透树脂处理组;D组为Opalescence Boost诊室美白联合渗透树脂组;每个大组根据检测时间不同再随机分为三小组,即分别于实验处理后即刻、2周、4周随机对各大组的10颗离体牙进行检测。4)肉眼观察样本表面形貌和颜色变化;维氏硬度仪测量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Olympus 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进行牙釉质比色;扫描电镜观察牙齿表面的微观形态。5)统计分析:使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对四组离体牙样本处理后不同时间检测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描述使用sx±,硬度数据处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色差数据处理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LSD法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标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肉眼观察:脱矿着色处理前的正常牙釉质,表面光滑有光泽,半透明乳白色,牙齿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色差;经脱矿和着色处理,拆除托槽后,牙冠未粘接托槽部位釉质表面呈褐色,托槽底板粘接部位乳白色,可见非常明显色差。经渗透树脂处理后,着色部位颜色明显变浅,色差降低,但依旧存在肉眼可见的色差。经Opalescence Boost诊室美白和渗透树脂处理后,牙齿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色差,釉质表面有光泽,与正常牙釉质外观基本一致。2)表面显微硬度的测试结果:各组不同时间的硬度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D组均能提高脱矿釉质硬度;各时间阶段不同组别的硬度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渗透树脂能即刻恢复脱矿牙釉质的硬度。3)比色结果:各组不同时间的色差比较,A、B、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差异肉眼不可见,D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肉眼可见色差;各牙体部位不同组别的色差比较:经过统计学多重比较可知B组和C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差意义,D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到美观效果。4)扫描电镜:脱矿组:样本牙釉质表面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原有正常釉质结构被破坏,表面粗糙,出现大量蜂窝状改变,呈现出很多不规则凹坑状的酸蚀外观;自主再矿化组:样本牙釉质表面结构依旧呈现酸蚀样外观,但可见凹坑状变浅、变小,蜂窝状改变有所恢复,出现再矿化现象,但远没有达到正常牙釉质表面结构的要求。渗透树脂处理组:牙釉质表面未见蜂窝凹坑状酸蚀样外观,牙面平整,脱矿后的釉质缺隙被渗透树脂充填;Opalescence Boost诊室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处理组:牙釉质表面未见蜂窝凹坑状酸蚀外观,表面有少量矿物质沉积,出现再矿化现象。结论1)渗透树脂与其他几种方式比较能够即刻、有效地提高脱矿牙釉质的表面显微硬度,能够达到正常牙釉质的硬度要求。2)Opalescence Boost诊室美白系统与其他几种方式比较能够消除托槽粘接区域和托槽周围着色区域的色差,使牙釉质恢复正常颜色外观。3)Opalescence Boost诊室美白系统联合渗透树脂治疗能够同时达到即刻恢复牙齿表面显微硬度和外观颜色的要求。图20幅;表2个;参101篇。
张钰,张琳琳,温黎明,李金源[3](2018)在《正畸后白斑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牙釉质白斑是正畸后的常见并发症,既影响牙齿健康,又因牙齿颜色不均影响美观,这些问题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也已经有多种预防和治疗方法,本文就正畸后白斑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
李娇娇[4](2018)在《扫描电镜下绿茶提取液对早期牙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绿茶提取液作用于早期牙釉质龋后釉质的表面形态,并结合图像分析电镜下釉面微孔隙面积,评价其再矿化效果,为天然产物防龋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择因正畸新鲜拔除的前磨牙15颗(要求无龋损、无隐裂、无充填物),超声清洗,于颈部分离冠根,去除软组织,沿牙长轴纵劈牙冠成两部分,形成30个牙釉质标本,留颊或舌面约4mmx4mm开窗区,其余部分用指甲油封闭。随机选取其中6个釉质块作为正常釉面结构的电镜观察,剩余部分进行脱矿处理;脱矿后随机选取6个釉质块作为脱矿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剩余18个脱矿后的牙釉质块随机分为3组,绿茶提取液组、2mg/L氟化钠组(阳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组(阴性对照组),每组6个样本,进行pH循环实验。(2)pH循环实验:将实验溶液、再矿化溶液及脱矿溶液每次均按每个标本10ml加入。每日循环包括先在脱矿液中处理4h,等量的去离子水、氟化钠、绿茶提取液处理6h,再浸入等量的再矿化液中过夜。每换一种处理液前用200ml去离子水振荡冲洗5min,连续循环10d。整个循环完成后,所有标本经去离子水冲洗10min,贮存于4℃含0.05 mmol/L麝香草酚的去离子水中待检。(3)扫描电镜观察脱矿前后及经不同实验溶液处理后各组牙釉质的表面形态,图像分析电镜下釉面微孔隙面积。结果:(1)肉眼观察:各组釉质块表面完整,脱矿后可见开窗区牙釉质呈白垩色,pH循环实验后绿茶提取液组开窗区剖面变为棕黄色,去离子水组及氟化钠组未见着色改变。(2)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脱矿前釉质表面光滑平坦,可见少量细小磨痕。脱矿后低倍镜下见牙釉质表面高低不平,可见釉柱轮廓和一些磨痕,有明显的微孔隙出现,高倍镜下见釉面有较大的凹坑,并有散在的空隙,呈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结构。pH循环实验后:低倍镜下绿茶提取液组牙釉质表面较为平整,氟化钠组牙釉质表面较为平整但粗糙,其中绿茶提取液组釉面微孔隙几乎全部被覆盖,氟化钠组釉面微孔隙大部分被覆盖,仍有少量微孔隙,高倍镜下绿茶提取液组可见新形成的晶体结构。去离子水组低倍镜下牙釉质表面不平整,有明显的微孔隙出现,高倍镜下见结构疏松,大量散在的孔隙尚存。(3)pH循环实验后,绿茶提取液组和氟化钠组釉面微孔隙面积均较脱矿组显着减小(P<0.01),其中绿茶提取液组釉面微孔隙面积小于氟化钠组(P<0.05),去离子水组釉面微孔隙面积与脱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脱矿牙釉质表面经绿茶提取液和氟化钠处理后,均能促进釉质的再矿化,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人工再矿化液。(2)脱矿牙釉质表面经绿茶提取液处理后,表面沉积物较氟化钠处理致密、均匀,晶体结构典型,提示可能除了氟元素外茶叶中还有其它成分参与牙釉质的再矿化。(3)绿茶提取液成分较为丰富,对再矿化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其来开展地方天然药物防龋。
徐春生[5](2016)在《《牙膏生产技术理论》系列讲座 第三讲 牙膏配方设计理论(待续)》文中研究说明2.3感官质量2.3.1外观新颖独特的包装造型、鲜艳明亮的装潢设计、细腻光亮的膏体质感直接冲击消费者的视觉,刺激其购买欲望。可以说外观的成功是产品成功的先导因素和主要因素。2.3.1.1外观质量技术要求对牙膏膏体而言,良好的外观质量须符合以下要求:未开盖的牙膏不应膨胀变形;打开牙膏盖,膏体不能自动冒出来;管口无渗水现象;成条性良好,易于挤出;白色牙膏应洁白、无异物,有色牙膏应色泽鲜艳,彩条牙膏应色彩清晰,透明牙膏应清澈剔透;膏体细腻、紧致、光亮、
刘媛[6](2016)在《伊宁地区3-5岁维、汉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对新疆伊宁地区3-5岁维、汉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横断面研究方法,从新疆伊宁地区城乡两个区抽取3-5岁维、汉儿童,通过口腔临床检查获得965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完成口腔检查及问卷共834名儿童,应答率86.42%。由2名医生按WHO推荐的龋齿检查方法,对其进行龋齿及牙面色素沉着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关于儿童饮食结构及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系统性疾病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受检查儿童中,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分别为81.24%,4.44±3.84,1.6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均增加(P<0.05)。儿童乳牙列患龋牙位于乳磨牙和上颌乳切牙面多见。口腔卫生状况、错畸形患病率在维、汉民族,城乡之间及不同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学龄前儿童牙面色素沉着患病率为19.42%,牙面色素沉着的患病率在民族、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牙面色素沉着的儿童患龋率为18.16%,明显低于无牙面色素沉着的儿童,其患龋率为81.84%;乳牙牙面色素沉着与民族、地区、开始刷牙的年龄、每天刷牙的次数、饮碳酸饮料的频率、高烧、痢疾或腹泻相关。结论:新疆伊宁地区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色素沉着与龋病发生呈负相关,且口腔健康状况尚不乐观,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常铁玲[7](2014)在《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典型调查和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中学生口腔健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设计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专家小组讨论的形式,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典型抽样的原则,选择包头市三个中学为调查单位。在调查每个中学内按照分层抽样的原则以年级委分层调查对象依据,在每个中学的每个年级内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中学生自愿接受检查并且获得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对中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Visual 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学六个年级分为二个水平,水平一为初中7-9年级;水平二为高中10-12年级。按照此二个水平6个年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1862人,其中调查表合格者1801人,合格率96.72%,其中男生为854人,女生为947人,年龄16.45±1.32,其中水平一为900人,水平二为901人。经常食用甜食的报告率为23.7%,经常饮用碳酸饮料的报告率为15.3%。经常食用零食的报告率为30.8%,其中水平一为33.4%,水平二为28.2%,在不同水平间有差异(P=0.016)。中学生吸烟的报告率为0.9%,中学生经常饮酒的报告率为1.0%。中学生患龋率为18.3%,牙龈炎检出率为11.5%,正畸需要为2.9%。认为―每年一次口腔检查十分必要‖的占73.7%。知道―9月20日爱牙日‖的占75.7%。知道―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原因‖的占35.9%。知道―吃糖与甜食多易患龋齿‖的占67.2%。认为―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影响‖的占90.5%。有76.2%的中学生认为―牙好坏是天生的与自我保护关系不大‖是不正确,水平二为82.4%,高于水平一70.0%,不同水平间有差异(P=0.000)。每天能做到早晚两次刷牙的中学生占57.0%。有5.0%的中学生认为刷牙出血应该看医生。刷牙后睡觉前还经常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占7.8%。对自己全身健康评价为很好的中学生占23.4%。对自己的口腔健康评价为很好的中学生占16.7%,只有45.3%的中学生认为不需要口腔医疗。设计出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阶梯式课程教学内容。结论: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水平低,口腔健康观念及行为尚未形成,应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来促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我国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内容应该为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含氟牙膏、正畸治疗的重要性、预防牙外伤、智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针对政府有关部门、口腔医疗机构、中学校分别提出开展中学生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发展策略。
张瑞[8](2013)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分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根面龋发病状况;探讨临夏地区城乡回族老年人发生根面龋的相关因素,为临夏地区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居住于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6个县市65-74岁回族老年人共计436例(城市264例,农村172例),男女各半。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口腔临床检查。采用面对面、一对一询问并记录,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本次调查第三恒磨牙未记录。应用DFT代表患根面龋及因龋充填的总牙数,DT代表患根面龋的牙数,FT代表因龋充填的牙数。根面患龋率=患根龋人数/调查人数×100%;根面龋均=患根龋牙数/调查人数;根龋指数(RCI)=根龋面数/牙龈退缩牙面数×100%。患根面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Forward:Wald,αλ=0.05,α出=0.10)分析影响临夏市回族老年人根面龋的相关因素。结果①临夏市65-74岁老年人每天刷牙≥2次的人数占69%,城市(75%)高于农村(61%);每天漱口≥3次的人数占86%,城市(88%)略高于农村(83%);含氟牙膏使用率为62%,城乡老年人几乎都不使用牙线。回族老年人吸烟、饮酒人群的比例分别为7%、1%,远远低于1995年第二次全国流调结果。临夏回族自治州65-74岁回族老年人近1年口腔科就诊率仅为5.73%,城乡无明显差别(X2=1.455,P>0.1)。②临夏市65-74岁回族老年人恒牙根面龋患病率为28.90%,龋均为0.42。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和性别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面龋充填率极低,仅为0.68%。城市和农村地区根面龋患龋率分别为28.03%和30.23%,充填率为0.76%和0.58%,龋均为0.40和0.45;男性和女性根面龋患龋率分别为27.98%和29.81%,充填率为0.45%和0.91%,龋均为0.41和0.4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和性别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口RCI结果显示远中面最高,为2.85%,其次是近中面的2.76%,上颌各个牙面RCI均大于下颌。舌腭面RCI值最低。88.70%的回族老年人根面龋仅仅累及1个根面,累及2个根面的为9.99%,累及3个根面的为1.3%,累及到4个面发生率极低,仅为0.10%。③单因素分析临夏地区回族老年人刷牙频率、漱口频率和食用糖果情况对根面龋率有显着性影响(P<0.05)。以DFT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刷牙频率(P<0.05)(95%CI0.317-0.764)以及含糖食品的摄入频率(P<0.05)(95%CI1.033-2.648)因素和临夏回族老年人群根面龋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①临夏回族老年人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②临夏回族老年人根面龋患病率不高,治疗率极低仅为0.68%。③临夏回族老年人根面龋最好发部位为上颌近中面,上颌各个牙面RCI均大于下颌。④临夏地区回族老年人刷牙频率、漱口频率和食用糖果情况对根面龋率有显着性影响。⑤临夏回族老年人存在口腔疾病就诊率低下,从不使用牙线等问题,仍需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指导,加大回族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
王国珍[9](2011)在《991名10-1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龋病是发生在牙齿硬组织上的慢性细菌性渐进性疾病,造成牙齿硬组织的颜色、形态、质地的改变,它是口腔常见疾病及多发病,也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人类口腔危害很大。有关资料表明,儿童龋病发病率一般在60%左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龋病列为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心血管病、癌症、龋病)之一,1957年,我国将龋病、牙周病、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和缺损畸形列为口腔科三大重点科研项目。龋病不仅使儿童感到牙齿疼痛,影响咀嚼食物和消化,影响营养摄入,而且可能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使颌骨、牙弓正常发育受到影响,还可能导致恒牙排列异常,使儿童承受痛苦,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也会给家长带来烦恼和忧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龋病发生呈上升趋势,据报道,我国儿童龋患高达60%—95%,由于中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生长发育时期,乳牙和恒牙交替阶段,这些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意识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认识水平。近年来,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差等诸多因素与患龋率高度相关,但目前还没有关于长春地区10—15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的相关资料,缺乏制定长春地区儿童龋病预防措施的依据。目的:了解长春地区10—15岁儿童的龋病患病状况,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长春地区儿童龋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及健康教育抽样调查的要求,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区3所初中、3所小学和长春地区农村的3所初中和3所小学,共计1000名10—1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1000名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行为习惯、饮食习惯、家长的口腔健康认识水平、全身因素、生活习惯、儿童龋病与父母患龋的关系、以及对龋病的重视程度等数据进行调查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所有受检查的儿童中,总的患龋率为51.77%,其中10岁、11岁、12岁、13岁、14岁、15岁儿童患龋率分别为:62.71%、57.58%、53.27%、42.64%、47.92%、52.94%。随着年龄的增长,10—12岁儿童患龋率呈下降趋势,13—15岁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统计学检验:城市儿童患龋率为55.53%高于农村儿童患龋率为48.83%,有显着性差异(p<0.05)。3、牙菌斑牙龈炎在有无患龋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独生子女、偏食、吃零食或甜食、是否定期服过钙剂、父母双方是否患龋齿、睡眠时间、家长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每餐后是否漱口、牙齿排列是否整齐等是儿童龋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喂养方式、刷牙次数、父母职业等因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牙龈炎、经常看牙医,牙菌斑、睡眠时间、偏食、喝牛奶加糖6个变量是儿童龋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性别差异与儿童龋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长春地区儿童牙齿患龋率为51.77%,由于家长存在恒牙早晚会替掉乳牙,乳牙坏了不用治疗这个误区,导致儿童患龋率仍较高。本次调查的儿童年龄在10—15岁之间,正处于乳恒牙替换的特殊时期,此期为混合牙列阶段,是儿童颌骨和牙列发育重要时期,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10—12岁儿童患龋率呈下降趋势,13—15岁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尽早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2、本研究表明:城市儿童患龋率高于农村儿童患龋率。3、独生子女、偏食、爱吃甜食、零食、父母双方患龋病、睡眠时间长、家长对口腔健康重视度不够、每餐后不漱口、没补过钙、牙齿排列不整齐、牙菌斑、牙龈炎等是长春地区10—1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龋病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应建议政府的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的龋病流行病学进行大规模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政府行政干预措施。
廖敏如[10](2011)在《昆明市城区儿童总氟摄入状况及尿氟水平的实验研究 ——昆明市饮水加氟预防龋病的可行性研究(二)》文中认为[目的]测定昆明市自来水覆盖城区儿童饮水氟、食物氟及尿氟含量,并对其生活习惯及空气氟状况进行分析评估,研究总摄氟量,为开展昆明市饮水加氟预防龋病项目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以昆明市四大主城区为界,从东、西、南、北、中方向随机抽取45名自出生就生活在昆明市区的儿童,其中12岁儿童22人,5岁儿童23人。采集24h尿液,利用尿中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浓度;用双份膳食法收集3日饮食及饮水,统计3日膳食量及饮水量,利用食物中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物氟含量,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饮水氟浓度。对昆明市区大气情况进行资料查询并分析空气氟状况,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儿童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并计算儿童总摄氟量。[结果]12岁组儿童平均尿氟浓度0.395±0.185mg/L,每日自食物所摄取的氟量0.255±0.597mg/d,日均饮水摄氟量0.065±0.075mg/d;5岁组儿童平均尿氟浓度0.179±0.047mg/L,每日自食物所摄取的氟量0.383±0.452mg/d,日均饮水摄氟量0.054±0.044mg/d。昆明市区空气氟经评估低于检测下限。昆明市区64.4%的儿童不使用或不坚持使用含氟牙膏。昆明市区儿童无特殊饮茶习惯,系统回顾无全身用氟史。12岁组儿童人均总摄氟量0.320±0.605mg/d;5岁组儿童人均总摄氟量0.437±0.446mg/d。[结论]昆明市城区儿童自饮用水、食物、空气中摄入的氟化物含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建议的适宜安全氟摄入水平,尿氟也低于适宜水平。因此,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为该地区适于调节水氟浓度预防龋齿。
二、含氟牙膏刷牙加饮茶防龋效果观察和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氟牙膏刷牙加饮茶防龋效果观察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居民牙体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广州市青少年牙酸蚀症患病状况及危险指标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第二部分 广东省居民龋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
1 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全文总结 |
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2)皓齿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对牙釉质脱矿和着色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皓齿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对牙釉质脱矿和着色的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仪器 |
1.1.3 样本选择和分组 |
1.1.4 实验处理 |
1.1.5 检测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肉眼观察 |
1.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釉质表面结构 |
1.2.3 硬度测试结果 |
1.2.4 比色结果 |
1.3 讨论 |
1.3.1 牙齿颜色描述方法和比色仪器的选择 |
1.3.2 比色的结果和意义 |
1.3.3 牙齿漂白的机制、种类和安全性 |
1.3.4 渗透树脂治疗对牙釉质硬度和颜色的影响 |
1.3.5 研究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意义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正畸后牙釉质白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
2.1 正畸白斑的预防 |
2.1.1 口腔卫生宣教 |
2.1.2 刷牙 |
2.2 口腔卫生维护的辅助措施 |
2.2.1 漱口液 |
2.2.2 牙齿冲洗 |
2.2.3 防龋药物和材料 |
2.3 正畸后白斑的治疗 |
2.3.1 氟化物、CPP-ACP |
2.3.2 生物活性材料 |
2.3.3 渗透树脂修复 |
2.3.4 漂白 |
2.3.5 微研磨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正畸后白斑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正畸白斑的预防 |
1.1 口腔卫生措施 |
1.1.1 口腔卫生宣教 |
1.1.2 刷牙 |
1.2 口腔卫生维护的辅助措施 |
1.2.1 漱口液 |
1.2.2 牙齿冲洗器 |
1.2.3 防龋药物和材料 |
2 正畸后白斑的治疗 |
2.1 氟化物、CPP-ACP |
2.2 生物活性材料 |
2.3 渗透树脂修复 |
2.4 漂白 |
2.5 微研磨 |
3 结论 |
(4)扫描电镜下绿茶提取液对早期牙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离体牙的收集 |
1.3.2 牙釉质标本的制备 |
1.3.3 绿茶提取液的制备及氟含量的测定 |
1.3.4 氟化钠溶液及脱矿液、再矿化液的配制 |
1.3.4.1 氟化钠溶液的配制 |
1.3.4.2 脱矿液(demineralization solution,DS)的配制 |
1.3.4.3 再矿化液的配制 |
1.3.5 人工龋实验 |
1.3.6 实验分组 |
1.3.7 pH循环实验 |
1.3.8 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形态结构的改变 |
1.3.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肉眼观察 |
2.2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2.3 图像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早期釉质龋的表现 |
3.2 菌斑pH值对牙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的影响 |
3.3 人工龋模型的建立 |
3.4 不同电镜结果的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牙膏生产技术理论》系列讲座 第三讲 牙膏配方设计理论(待续)(论文提纲范文)
2.3感官质量 |
2.3.1外观 |
2.3.1.1外观质量技术要求 |
2.3.1.2外观质量的感官判断 |
1)第一视觉 |
2)动手试挤 |
3)观察对比 |
4)毛边纸试验 |
5)玻璃划痕试验 |
2.3.1.3外观质量的定量检测和对配方设计要求 |
2.3.2口感 |
2.3.2.1定义和口感特征指标 |
1)凉味 |
2)香味 |
3)口味 |
4)泡沫感 |
5)易溶性 |
6)颗粒感 |
7)清新感 |
2.3.2.2口感的评价 |
1)口感打分 |
2)指标检测 |
2.3.3香味 |
2.3.3.1香味的设计目标 |
2.3.3.2香味常见类型 |
2.3.3.3香味的调配法 |
1)香气的分析 |
2)香型的设计 |
3)香基的调配 |
4)香精的调配 |
2.3.3.4香味的综合评定 |
2.4功效 |
2.4.1防龋牙膏 |
2.4.2脱敏牙膏 |
2.4.3抗菌护龈牙膏 |
2.4.4除渍美白牙膏 |
2.4.5抗牙结石牙膏 |
2.4.6除口臭牙膏 |
(6)伊宁地区3-5岁维、汉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内容及方法 |
2.1 口腔检查 |
2.2 诊断标准 |
2.3 问卷调查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典型调查和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
4.我国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研究方向 |
实验一 中学生一般情况的典型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典型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中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观念的典型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中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典型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五 中学生口腔医疗需要自我评定典型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六 中学生口腔健康教育阶梯式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1 方法 |
2 结果 |
我国开展中学生学校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发展策略 |
一、重点内容 |
二、发展策略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对象 |
2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根面龋——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之一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9)991名10-1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龋病的病因 |
1.2 龋病的流行特点 |
1.2.1 龋病的流行现状 |
1.2.2 龋病的流行特点 |
1.3 龋病龋蚀特点及危害性 |
1.4 龋病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
1.5 龋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
1.5.1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和口腔健康教育 |
1.5.2 氟化物防龋 |
1.5.3 窝沟封闭防龋 |
1.5.4 免疫防龋 |
1.5.5 咀嚼木糖醇口香糖 |
1.5.6 预防性树脂充填和ART(非创性治疗) |
1.5.7 饮茶防龋 |
1.6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口腔检查 |
2.2.2 问卷调查 |
2.3 质量控制 |
2.3.1 调查员的培训 |
2.3.2 调查问卷整理审核 |
2.3.3 资料录入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长春地区10—15 岁儿童患龋病情况人口学资料分析 |
3.1.1 不同居住环境与儿童患龋率情况 |
3.1.2 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情况 |
3.1.3 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情况 |
3.1.4 不同民族儿童患龋情况 |
3.2 长春地区10—15 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分析 |
3.2.1 独生子女与儿童龋病关系 |
3.2.2 牙齿排列整齐与龋病关系 |
3.2.3 牙龈炎与龋病关系 |
3.2.4 餐后漱口与龋病关系 |
3.2.5 定期看牙医与龋病关系 |
3.2.6 牙菌斑与患龋关系 |
3.2.7 喝牛奶加糖与患龋关系 |
3.2.8 喝酸奶的频率与龋病关系 |
3.2.9 爱吃甜食与患龋关系 |
3.2.10 偏食与患龋关系 |
3.2.11 爱喝果汁与患龋关系 |
3.2.12 是否定期服钙剂与患龋关系 |
3.2.13 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重视程度与患龋关系 |
3.2.14 父母双方患龋齿与儿童患龋关系 |
3.2.15 睡眠时间与患龋关系 |
3.2.16 每月零用钱多少与患龋关系 |
3.2.17 父亲文化程度与患龋关系 |
3.2.18 母亲文化程度与患龋病关系 |
3.2.19 父母职业与龋病关系 |
3.2.20 每天刷牙次数与龋病关系 |
3.2.21 牙刷更换时间与龋病关系 |
3.2.22 喝碳酸饮料、爱吃糖果巧克力、零食与龋病关系 |
3.2.23 保护乳牙态度与龋病关系 |
3.2.24 认为乳牙坏了不用治疗与龋病的关系 |
3.2.25 参加口腔健康教育与龋病关系 |
3.3 儿童龋病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儿童龋病患病情况分析 |
4.2 儿童龋病影响因素分析 |
4.3 预防对策 |
4.3.1 加强口腔保健的健康教育 |
4.3.2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尽早预防龋病 |
4.3.3 餐后漱口,进行有效的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
4.3.4 限制儿童吃零食的次数及数量 |
4.3.5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要保证发育关键期的营养摄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昆明市城区儿童总氟摄入状况及尿氟水平的实验研究 ——昆明市饮水加氟预防龋病的可行性研究(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含氟牙膏刷牙加饮茶防龋效果观察和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居民牙体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D]. 李剑波.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2]皓齿美白联合渗透树脂对牙釉质脱矿和着色的实验研究[D]. 张钰.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3]正畸后白斑的临床研究进展[J]. 张钰,张琳琳,温黎明,李金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8)
- [4]扫描电镜下绿茶提取液对早期牙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初步研究[D]. 李娇娇.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8(02)
- [5]《牙膏生产技术理论》系列讲座 第三讲 牙膏配方设计理论(待续)[J]. 徐春生.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6(04)
- [6]伊宁地区3-5岁维、汉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D]. 刘媛.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
- [7]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典型调查和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D]. 常铁玲.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 [8]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D]. 张瑞. 兰州大学, 2013(11)
- [9]991名10-15岁儿童龋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D]. 王国珍. 吉林大学, 2011(05)
- [10]昆明市城区儿童总氟摄入状况及尿氟水平的实验研究 ——昆明市饮水加氟预防龋病的可行性研究(二)[D]. 廖敏如. 昆明医学院,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