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汉字核对方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论《汉字快速核对方法》

论当前汉字核对方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论《汉字快速核对方法》

一、论当前汉字检字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简介《汉字快速查字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娜[1](2021)在《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之言意兼得的研究》文中认为随文识字在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原则的基础上,重在为学生提供语境依托,把生字词分散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与集中识字"先识字,后读书"的模式不同,随文识字使生字随文出现,进行随文讲解,识字、学文同步教学,听说读写并驾齐驱,随文识字之所以能够成为目前主流的教材生字编排方式和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无疑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实践性。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当前识字教学的完善?通过访谈调查发现,目前的随文识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目前的随文识字教学方式并不十分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笔者从下列五个方面展开论文写作。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有关随文识字的基本情况,包括随文识字的发展背景,随文识字研究到现在的状况,随文识字的发展趋势,随文识字教学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还有随文识字教学调查研究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随文识字教学进行整体阐释。首先,论述识字和随文识字的概念,明确识字和随文识字的内涵;其次,从文字学、语境学和心理学三个方面,讲解随文识字教学所应用到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目前小学阶段随文识字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访问,笔者在工作的学校调查访问了从事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对教师在识字教学知识方面进行访谈,包括:课堂的教学流程,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识字和学文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兼顾,随文识字在实际课堂中的有效性策略等问题。通过访谈发现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从识字法的时机、方法、操作和实施等多个方面研究。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应该遵从的教学原则。笔者根据目前已经存在的教学原则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随文识字教学的五个原则,分别是:1、启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教育性和科学性原则,4、学用结合原则,5、“文”“字”融合原则。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备课、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论述。备课部分主要分为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三要素;课堂实施环节主要通过《乌鸦喝水》一课的课堂实录作为具体的案例,进行展示和分析,并对小学随文识字的具体实施提出教学策略;最后,对随文识字的具体实施进行课后反思,希望能对随文识字教学有所启示和借鉴。

张瑛姝[2](2020)在《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以近几年出现的国际汉字学习APP为研究对象,以汉字构形为角度,对市面上的55款国际汉字学习APP进行整理与分类,按照类型、APPstore中的评论量以及字形教学特点从中选出5款典型APP进行研究;以汉字构形为切入点主要从汉字教学环节与汉字构形特点方面来进行分析集中分析这5款APP,发现APP普遍存在一些缺乏基本构字科学性的问题;然后利用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分别以字形学习和字形教学为导向,了解汉语学习者和国际汉语教师对这些APP的态度以及期待;根据对这些APP的分析以及调查结果,对学习者、教师使用国际汉字学习APP提出建议,对开发商提出优化建议;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建立笔者理想的国际汉字学习APP模型。

金永春[3](2020)在《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文中提出异体字是汉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体构造表现出人们不同的认知视角和认知习惯,对汉字本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符号学理论,从异体字的本质、规则和传播三大方面分析异体字的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反思符号学理论在解释异体字现象上的得失。异体字是能指不同,但在某一时期被人们共同承认或使用的所指相同的字,具有理据性大於任意性和双向遮蔽性的特点。在字际关系上,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区别度>假借字与异体字>古今字与异体字。异体字有一套自己的编码模式和解码规则。异体字的编码可分全同异体字和非全同异体字两类讨论,每类下都有各自的形体结构组合规则。异体字的解码则强调人在汉字认知中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正面作用体现爲人们可以通过原型推导来识读异体字,反面作用则表现爲可能出现过度解释和不足解释等情况。而异体字的解码不仅可以指向意义释读,还可以指向美学释读、文化释读、意识形态释读等不同方向。分类、原因和来源是研究异体字的三个不同角度。从分类上讲,可以按编码功能将异体字分爲认知编码、科学逻1编码和美学编码三类。从存在原因上讲,实用性是异体字得以传播的本质原因。从来源上讲,诞生阶段,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和认知的转变爲异体字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发展阶段,内、外因双重因素影响了异体字的産生。利用符号学来研究异体字的优势体现在,符号学能帮助解决异体字的概念内涵等基础问题,指出其意义所在,提升异体字在汉字研究中的地位,爲汉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可操作平台。不足之处表现爲符号学难以描写汉字系统的细节内容,横面研究扩展不开,纵向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理论的零散性大於系统性。研究异体字是推动汉字符号学发展的需要。对其内部现象的全面分析,有利於深入探索汉字符号学理论,不仅对国内符号学的实践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能促进传统汉字学研究与西方先进科学的交流与有机融合。

廖晨[4](2019)在《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以《汉字突破》《汉字速成课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外汉语教学至今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但对外汉字教学却没有同步发展。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对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载体作用。想要熟练掌握汉语,绕不开对汉字的学习。教材在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起到了沟通和连接的作用,是教学的媒介与基础。加强对外汉字教材研究力度有助于不断开拓对外汉字教学路径,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对外汉字教学资源得到更好地开发。本文比较了两部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材:《汉字突破》和《汉字速成课本》,它们都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版,在对比的基础上发现了对外汉字教材编写的优点,同时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改进的措施。本文的最初部分是绪论。首先阐释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认为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材的研究力度的增强有利于学界在编写对外汉字教材上积累优秀丰富的经验。其次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发现前人虽然对市面上部分对外汉字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及研究,但在教材评估方面缺乏讨论。最后总结了本文所采用的三类研究方式,依次为文献资料查阅法、对比数据分析法和统计法。第一章是教材评估理论。对何谓教材评估、教材评估体系表进行了阐述。解释了教材评估是对教材内在的价值进行评价或考察,简要介绍了姜安所创的教材评估表里的各项评价要素。第二章是对比研究了两套汉字教学的课本。作为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依次从生字的选择、排列与复现率、知识点的选择与排列、练习的设置等角度对两套课本进行了对比,以此来对比两套课本的异同点。发现了《汉字速成课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比《汉字突破》会更加丰富多样,无论是从生字挑选、知识点编排、练习题设置等方面比较,前者都展现出了较明显的优势,但在生字复现率上两部教材都不够重视。第三章是总结和建议。在对两部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对比之后,发现虽然均对基础知识点十分重视,但在编排顺序上不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同时教材编写也未重视对优秀科学理论成果的吸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练习的设置上也仅限于传统纸质平面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1.希望学界能够统一对外汉字教材编写标准;2.要创新开发多元化的教材形式;3.教材编写应吸收优秀科研理论成果;4.要丰富分类依据,加强教材的针对性;5.要重视汉字学习偏误的研究,据此编写对应的练习;6.要加强对生字复现率的重视,教材编写要与生字复现率紧密结合。

李洋[5](2018)在《小学生字典编撰现状及其改进方案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生字典是辅助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普及型语文工具书,其内容设置和形式设计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小学生字典汇集汉字和词语,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好帮手,还是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拓展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学会查字典、用字典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探讨小学生字典的独特性及如何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生字典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八本字典为样本,对小学生字典的编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二章整理了字典编纂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总结了小学生字典的编纂原则和要求。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本文第三章对当前小学生字典的编纂情况从整体和抽样两个角度进行了述评,结合小学生字典编纂现状与使用情况,论述了字典的信息结构、辅助结构、检索结构和形象结构的优化方案。第四章结合汉字的特点及小学生字典的特殊性,联系当前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的汉字知识的现状及小学生汉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加入理据说解的内容、从字形角度提示易混易错形体、穿插汉字小知识等三个方面对小学生字典提出了升级改进建议。第五章对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不足。

张宇翔[6](2018)在《对外汉语中级汉字教材对比分析 ——以《中国字·认知》和《汉字轻松学·发展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感到颇为头痛的一环。长期以来,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短板。这固然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有关,更与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长期处于附庸地位有关。由于对这一领域长期缺乏足够的重视,汉字教材特别是中级汉字教材不仅数量及其有限,而且普遍缺乏创新性。随着近些年来相关研究的深入,汉字教学界开始逐步反思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和“文”的关系,编写出一批符合汉字认知规律和特点的、具有独特编写理念的中级对外汉字教材。与以往的“随文识字”教材相比,这类教材摆脱了综合课教材的桎梏,能够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出发,采用创新性的编写理念和体例,专注于对学习者汉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优势,以取得积极的汉字习得效果。本文也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编写理念、学习策略引导、教材体例、编写内容和练习模式五个角度对比了近年来出版的两套比较有创新性的中级对外汉字教材——《中国字·认知》和《汉字轻松学·发展篇》。通过对比,总结两部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中级对外汉字教材编写建议。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着重梳理了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和对外汉字教材的研究和编写概况,并对现今已出版的汉字教材进行了归纳整理。论文的第二部分对汉字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从认知理论与认知法、对外汉字教学理论和字本位理论等几个对对外汉字教材的编写有较大影响的方面出发,分别对其在对外汉字教材编写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论述。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中国字·认知》和《汉字轻松学·发展篇》两套中级汉字教材的可比性进行分析,认为对以上两部教材的对比可以建立在汉字选取的独立性、教材出版的新颖度、教材适用的针对性、教材目标的相似性等几个方面的基础上,突出以认知法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字·认知》与传统汉字教材编写模式的《汉字轻松学·发展篇》之间的差异。论文第四部分主要对《中国字·认知》、《汉字轻松学·发展篇》两部教材从编写理念、学习策略引导、教材体例、编写内容和课后练习模式等五个角度进行对比和评价,发现虽然两部教材在汉字的选用上都基本处于《汉字等级大纲》的范围内,都强调通过形声字的形旁声旁来构建汉字认知网络,都重视对已学内容的复习巩固,都有意提高生字复现率,但其实现途径却不尽相同。论文第五部分则主要从上一部分的五个对比角度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中级汉字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以期对中级汉字教材的编写工作有所裨益。

翟中秀[7](2016)在《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汉语这一古老的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汉语热"的现象。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其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伴随"汉语热"现象而来的就是"汉语难"问题,不少留学生都觉得汉字很难学。对外汉字教学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各个环节中比较薄弱的一环。本文从《说文解字》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入手,分析了两本书中"居住"义类部首及所从字的收字情况。并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居住"义类部首及所从字进行研究。对对外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现有的教学方法论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又提出了一些个人对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思考。并附上了两种不同课型的教案。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并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已有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居住"义类部首及所从字的分布状况。统计了 "居住"义类部首在《说文解字》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收字情况。第三部分:"居住"义类部首及所从字分析。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居住"义类部首及所从字分成四大类,并且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提出了在现今对外汉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五部分:"居住"义类部首及所从字教学设计。本章从课型角度出发,设计了两种不同课型的对外汉字教学教案。第六部分:结语。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

谭海玲[8](2016)在《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汉字,源远流长,历经六千多年的风霜洗礼和磨难考验;博大精深,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作为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迄今为止仍然在今天中国人的沟通交流、读书传道、性情陶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字的重要性决定了汉字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奠基性地位,因此目前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随文识字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重在为学生提供语境依托,把生字词分散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与集中识字“先识字,后读书”不同,随文识字使生字随文出现,随文讲解,识字、学文同步教学,听说读写并驾齐驱。能够成为目前主流的教材生字编排方式和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无疑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当前识字教学的成功?结果是令人遗憾的,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发现目前的随文识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对随文识字这种教学方法仍存在认知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下列四个方面展开论文写作。第一部分是对随文识字教学进行宏观阐释。首先论述随文识字的起源发展,包括从古至今整个识字教学的发展概况、随文识字法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其次介绍识字的概念内涵,厘清随文识字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剖析随文识字的理论依据和教学价值。第二部分着眼于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现状,通过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的方式总结目前随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何为随文识字,认识模糊不清;识字脱离语境,识字学文分离割裂;兼顾字音、字义,字形教学相对薄弱;机械组词抄写,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识字教学内容单薄,忽略文化内蕴。针对问题从识字法自身、教师以及考试评价等多个方面寻找原因,作归因分析。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小学随文识字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秉承正确的教学原则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笔者在这一部分总结了随文识字教学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文”“字”融合原则和学用结合原则。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现状考察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原则,分析具体案例,对小学随文识字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改进和优化随文识字教学提供有益借鉴。该部分主要从备课、课堂实施和课后反思三个层面展开详细论述,其中备课环节涉及教材、学情和字情分析三个方面;课堂实施环节着重探讨如何实现识字与学文、识字与语用训练融合;课后反思侧重于探讨教师对该教学法和自身知识储备的认识和反思。

张琼[9](2016)在《海峡两岸汉字部首法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部首是指“某些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该部件在依据字形结构确定的含有相同部件的字类中位于首位,在辞书和字集用于汉字的排序和检索。东汉许慎首创部首法,将《说文解字》中的9353个汉字按照540个表意偏旁分类编排,使得数以万计的汉字“分别部居”。后世字典辞书深受其影响,部首法也历经更迭,先后出现过《字林》540部、《玉篇》542部、《龙龛手鉴》242部、《类篇》540部、《篇海》444部、《字汇》214部、《正字通》214部、《康熙字典》214部等各类部首法。到了近代,由于时空的阻隔和其他—些因素的影响,大陆和台湾地区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上产生了一些分歧,尤其是在部首法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大陆地区通过采取制定法律以及颁布《简化字总表》《汉字部首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等一系列文件之类的措施,确立了大陆的语言文字规范,使得后来出版的语文辞书有据可依。台湾地区致力于强化繁体字的绝对地位,先后出台了《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罕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异体字表》等来规范标准字形。在部首法方面,除了编订了一个《部首手册》外,再无其他标准统一的规范,岛内各语文辞书依然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名称和编排方法。2012年6月,海峡两岸合作编撰的《两岸常用词典》正式出版。笔者以此为契机,探讨了两岸部首法在立部、归部和条目编排等方面的异同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两岸部首法虽然存在差异,但二者都是以《说文解字》的540部为宗发展而来的,且两岸部首法总体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即都在逐步向据形归部的道路上迈进,只不过大陆地区前进得较快,而台湾地区刚刚“起步”而已。我们相信,随着两岸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加强,部首法也必将走向统一。

王爱云[10](2014)在《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既是对近代以来在中国面临被世界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下兴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扬弃。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其中的合理部分,扬弃、摒弃其中的激进、错误主张,使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中国百年文字改革上最辉煌的一章。论文以1949-198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新中国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即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和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客观评价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并深刻分析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中的缺陷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代语言文字工作有所启示。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本选题的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回顾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文字改革的历史。先是梳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五四时期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字改革思潮和文字改革运动中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情况,然后追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文字改革的主要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字改革思想和理论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探索的继承、扬弃和发展,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所推行的文字改革实践为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当代中国开展文字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对文字改革的战略认识。一是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理论、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理论以及对文字发展规律的认识等;二是阐述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主要分析当时中共将文字改革提上日程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和当时世界范围内拼音化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三章记述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重点梳理中共在领导文字改革过程中如何确定文字改革的目标和文字改革三大任务,文字改革工作如何掀起高潮、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两年徘徊时期在低潮中蹒跚前行,展现新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第四章考察1979-1986年党对建国以来文字改革工作进行的反思和新时期文字改革工作方针的调整。主要分析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文字改革“拼音化”方向、是否要继续推进文字改革工作等问题的反思,以及根据新形势需要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所做出的调整,包括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制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完成文字改革工作的拨乱反正;召开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重点由文字改革转向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五章按专题概述1986年以后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就。由于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已经不是文字改革,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作全面深入研究,而是从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行并完善《汉语拼音方案》、积极开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新局面这五个方面来概述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第六章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作出总体评价。论文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成就和影响予以客观评价,分析当代文字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启示。结束语部分主要对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字改革等问题的继续探索,即“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进行评述,并对如何大力推进语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提出了三点建议。

二、论当前汉字检字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简介《汉字快速查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当前汉字检字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简介《汉字快速查字法》(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之言意兼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四、选题的发展趋势
    五、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随文识字教学阐述
    第一节 随文识字教学的概念
        一、识字的概述
        二、随文识字教学的概念
    第二节 随文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文字学
        二、语境学
        三、心理学
第二章 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原则
    第一节 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认知模糊不清
        二、识字学文分离割裂
        三、字形教学相对薄弱
        四、机械抄写枯燥无趣
        五、教学内容单薄浅显
    第二节 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的归因分析
        一、随文识字的时机不适
        二、随文识字的方法单一
        三、随文识字的操作不当
        四、随文识字的实施不到位
第三章 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现状考察与存在的问题
    一、启发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三、教育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四、学用结合原则
    五、“文”“字”融合原则
第四章 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备课
        一、备教材
        二、备教法
        三、备学生
    第二节 课堂实施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二、初读感知,读准字音
        三、理顺课文,认准字形
        四、创设情境,言意兼得
        五、读写结合,灵活运用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对象
第2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的整理与分类
    2.1 国际汉字学习APP资源梳理
    2.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的分类
    2.3 选择五款典型APP及理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字构形理论下的国际汉字学习 APP 分析
    3.1 汉字如何构形
        3.1.1 汉字构形元素与结构
        3.1.2 汉字构形模式
    3.2 汉字构形下的国际汉字教学
        3.2.1 构形模式下汉字教学的内容
        3.2.2 汉字构形理论下的国际汉字教学
    3.3 构形角度下国际汉字学习APP的优势
    3.4 五款典型APP分析
        3.4.1 Pleco
        3.4.2 ELCC
        3.4.3 中文笔顺
        3.4.4 Chineasy Card
        3.4.5 Skritter中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形角度下APP在国际汉字教育中的适用
    4.1 国际汉字学习 APP 在学习者汉字学习中的适用问卷调查及分析
        4.1.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4.1.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4.1.3 小结
    4.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在汉字教学中的适用访谈调查
        4.2.1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4.2.2 访谈记录整理与分析
        4.2.3 小结
第5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建议与优化
    5.1 国际汉字学习APP使用建议
        5.1.1 对国际汉语学习者的使用意见
        5.1.2 对国际汉语教师的使用意见
    5.2 国际汉字学习 APP 优化意见
        5.2.1 汉字构形与字形教学模式
        5.2.2 汉字认知与能力培养方面
        5.2.3 汉字文化方面
        5.2.4 汉字与其他汉语要素方面的关系
第6章 国际汉字学习APP设计模型
    6.1 产品定位及目标用户
    6.2 理论应用
    6.3 模型建立
    6.4 设计的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异体字与符号学
    二、近代以来异体字研究概况
    三、符号学与汉字符号学的发展情况
    四、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异体字的符号学内涵
    第一节 汉字与异体字的符号学定义
    第二节 异体字的符号学特点
    第三节 字际关系的符号学阐释
第二章 异体字的编码与解码
    第一节 异体字的编码类型
    第二节 异体字的符号学分类
    第三节 异体字的解码规则
第三章 异体字存在的符号学阐释
    第一节 异体字存在的理据
    第二节 异体字的来源
    第三节 异体字的传播
第四章 异体字符号学研究的反思
    第一节 符号学研究异体字的优势
    第二节 符号学阐释异体字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以《汉字突破》《汉字速成课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材评估理论
    第一节 教材评估及评估指标定义
    第二节 教材评估系统具体指标
第二章 两部教材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对比分析
    第二节 字量及选字标准
    第三节 出字顺序对比分析
    第四节 生字复现率对比分析
    第五节 汉字知识点的选择
    第六节 教材练习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两部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建议
    第一节 两部教材的优势与不足
    第二节 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大纲字表类
附录
    附录一 《汉字突破》和《汉字速成课本》的共选字
    附录二 《汉字突破》目录
    附录三 《汉字速成课本》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小学生字典编撰现状及其改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理论基础
第2章 小学生字典编纂理论
    2.1 小学生字典的一般理论
        2.1.1 工具书及字典的定义
        2.1.2 小学生字典所属类型
        2.1.3 小学生字典的性质和特点
        2.1.4 小学生字典的功用
    2.2 小学生字典的编纂原则和要求
        2.2.1 小学生字典编纂时应注意的问题
        2.2.2 小学生字典的编纂原则和要求
    2.3 小结
第3章 小学生字典编纂述评
    3.1 学生辞书的出版情况与样本字典的选择
        3.1.1 学生辞书的出版情况
        3.1.2 样本字典的选择
    3.2 小学生字典编纂现状与结构优化
        3.2.1 信息结构
        3.2.2 排检结构和辅助结构
        3.2.3 形象结构
    3.3 对当前小学生字典的评价
        3.3.1 对当前几本代表性的小学生字典的评价
        3.3.2 《新华字典》不适用于小学生的方面
    3.4 小结
第4章 小学生字典升级改进建议
    4.1 汉字的表意特点及其应用
        4.1.1 汉字的表意特点
        4.1.2 汉字教学中的字理识字法
    4.2 汉字的表意特点与小学生字典
    4.3 小学生字典中的“字源释义”
        4.3.1 样本字典中的汉字理据说解
        4.3.2 小学生字典理据说解的改进建议
    4.4 小学生字典提示汉字形音义的内容
        4.4.1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之汉字形音义的特点
        4.4.2 字形提示及其优化
        4.4.3 字音提示及其优化
        4.4.4 近义词辨析及其优化
    4.5 小学生字典中的汉字小知识
    4.6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对外汉语中级汉字教材对比分析 ——以《中国字·认知》和《汉字轻松学·发展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1.对比分析法
        2.文献法
        3.统计法
    (四)文献综述
        1.对外汉字教学概况
        2.对外汉字教材研究概况
        3.对外汉字教材编写概况
二、对外汉字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
        1.双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
        2.阿特金森和谢夫林记忆模型(Atkinson-Shiffrin Memory Model)
        3.克雷克和洛克哈特记忆模型(Craik-Lockhart Memory Model)
        4.认知法
    (二)对外汉字教学理论
        1.字理分析法
        2.基本部件+基本字体系
        3.字族理论
    (三)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字教学
        1.字本位教学体系的特点
        2.字本位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三、教材可比性分析
    (一)教材对比的实现基础
        1.汉字选取的独立性
        2.教材出版的新颖度
        3.教材适用的针对性
        4.教材的设计目标
    (二)教材对比的差异性
四、教材对比的角度
    (一)编写概况
    (二)编写理念
    (三)学习策略引导
    (四)教材体例
        1.《汉字轻松学·发展篇》的编写体例
        2.《中国字·认知》的编写体例
        3.编写体例的对比分析
    (五)编写内容
        1.汉字的选用
        2.对形声字的处理
        3.生字复现率统计分析
    (六)练习模式
        1.《汉字轻松学·发展篇》的练习模式
        2.《中国字·认知》的练习模式
        3.练习模式的对比分析
    (七)对比教材优缺点的总结归纳
五、对中级对外汉字教材编写的建议
    (一)对教材设计方面的建议
        1.加强中高级汉字教材的编写工作
        2.加强国别化汉语教材的编写工作
    (二)对教材学习策略引导方面的建议
        1.重视对元认知策略的引导
        2.重视对社交策略的引导
    (三)对教材编写体例方面的建议
        1.慎用外文注释
        2.重视教师用书的配套
    (四)对教材编写内容方面的建议
        1.增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2.提高教材编写的严谨性
        3.重视新兴科技成果的应用
        4.灵活运用俗文字学
    (五)对教材练习模式的建议
        1.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创新练习形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非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的部分汉字教材
附录二 中国大陆出版的部分汉字教材
致谢

(7)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先行研究
        1.2.1 汉语本体研究
        1.2.2 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
        1.2.3 《说文解字》与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1.2.4 对外汉字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
        1.2.5 留学生汉字学习情况与规律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居住"义类部首及所属字概况
    2.1 《说文解字》中"居住"义类部首及所属字收字
    2.2 《大纲》中的"居住"义类部首及所属字考察
第三章 《大纲》中"居住"义类字分类分析
    3.1 房屋通称类
        3.1.1 宀部
        3.1.2 宫部
    3.2 房屋构件类
        3.2.1 门部
        3.2.2 户部
        3.2.3 囱部
        3.2.4 瓦部
    3.3 房屋形式类
        3.3.1 穴部
        3.3.2 京部
        3.3.3 高部
        3.3.4 广部
        3.3.5 厂部
    3.4 房屋聚集类
        3.4.1 邑部
    3.5 讹变字
第四章 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4.1 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
    4.2 "词本位"与"字本位"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4.3 "先语后文"与"语文并进"的汉字教学模式
    4.4 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的思考
第五章 "居住"义类字的对外汉字教案设计
    5.1 新授课教学案例设计
    5.2 练习课教学案例设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语文教育的语用观指向
        (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二、文献综述
        (一)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的概念界定
        (二)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随文识字教学阐释
    一、随文识字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识字教学概况
        (二)随文识字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随文识字教学的概念内涵
        (一)识字的概念内涵
        (二)随文识字教学的概念内涵
    三、随文识字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文字学
        (二)心理学
        (三)语境学
        (四)语用观
第二章 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现状考察与归因分析
    一、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现状考察
        (一)何为随文识字,理论认知模糊不清
        (二)识字脱离语境,识字学文分离割裂
        (三)兼顾汉字音义,字形教学相对薄弱
        (四)机械组词抄写,形式枯燥磨灭兴趣
        (五)识字教学内容单薄,忽略文化内蕴
    二、小学随文识字教学归因分析
        (一)忽略汉字规律,生字呈现缺乏系统性
        (二)知识储备不足,识字教学难以科学化
        (三)脱离语境,汉语语境教学意识淡薄
        (四)应用僵化,汉字语用教学观念狭隘
        (五)滋生倦怠,识字教学不思创新求异
        (六)以考定教,识字教学目的功利化
第三章 小学随文识字教学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二、科学合理原则
    三、“文”“字”融合原则
    四、学用结合原则
第四章 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备课层面
        (一)整体研究教材编排方式,理清集中分散之别
        (二)区别对待各学段学情,随文识字因生而异
        (三)综合分析各课字情,随文识字因字而异
    二、课堂实施层面
        (一)识字与学文相融共生
        (二)识字与语用水乳交融
    三、课后反思层面
        (一)一分为二,辩证看待随文识字
        (二)博采众长,切实优化随文识字
        (三)学无止境,充足专业知识储备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海峡两岸汉字部首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汉字部首法演变简史
    0.2 研究现状
        0.2.1 归部原则
        0.2.2 取部位置
        0.2.3 部首数量
    0.3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方法
        0.3.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海峡两岸的语言文字政策
    1.1 大陆的语言文字政策
        1.1.1 文字规范
        1.1.2 汉字部首法
    1.2 台湾的语言文字政策
        1.2.1 文字政策
        1.2.2 汉字部首法
第二章 《两岸常用词典》及台湾其他辞书
    2.1 《两岸常用词典》的编纂
        2.1.1 大陆版《两岸常用词典》
        2.1.2 台湾版《两岸常用词典》
    2.2 台湾其他几部辞书
        2.2.1 《大辞典》
        2.2.2 《中文大辞典》
        2.2.3 台湾几部网络版辞书
第三章 两岸部首法与《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的关系
    3.1 两岸部首法以《说文解字》为宗
        3.1.1 大陆部首规范与《说文解字》的比较
        3.1.2 台湾部首法与《说文解字》的比较
    3.2 大陆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3.3 台湾直接采用《康熙字典》的214部
第四章 两岸部首法的比较
    4.1 立部方面的差异
    4.2 归部方面的差异
    4.3 词目编排及笔画、笔顺方面的差异
第五章 两岸部首法形成差异的原因
    5.1 立部差异的原因
    5.2 归部差异的原因
    5.3 部首及条目编排差异的原因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两岸《两岸常用词典》立部比较表
附录二 两岸《两岸常用词典》归部比较表
附录三 《康熙字典》与台湾各部辞书立部比较表
附录四 《康熙字典》与台湾各部辞书归部比较表
附录五 台湾版《两岸常用词典》比《康熙字典》多收字归部表
附录六 《异体字字典》214部首各种形体归纳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2. 海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历史视野
    1.1 近代以来以救国图强为初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1.1.1 清末文字改良主义思潮与实践
        1.1.2 20世纪初激进主义文字改革主张及汉字存废之争
        1.1.3 四时期至二三十年代涌动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运动
        1.2.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字改革的关注
        1.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1.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试验拉丁化新文字
        1.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1.3 本章小结
2 当代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1 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2 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
    2.2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文字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2.2.1 新中国建设对文字改革的迫切需求
        2.2.2 拼音化文字改革的世界趋势
    2.3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全面展开
    3.1 设立机构,高屋建瓴、全盘规划文字改革
        3.1.1 文字改革机构的设立
        3.1.2 文字改革方针和方案的确定
        3.1.3 整风运动中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
        3.1.4 中共中央调整确定文字改革三大任务
    3.2 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文字改革工作的高潮
        3.2.1 《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
        3.2.2 掀起推广普通话热潮
        3.2.3 汉语拼音广泛应用
    3.3 文字改革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
        3.3.1 修订《汉字简化方案》,编印《简化字总表》
        3.3.2 汉字整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3.3.3 推广普通话工作持续进行
        3.3.4 扩大汉语拼音应用,改进汉语拼音教学法
    3.4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文字改革在低潮中蹒跚
        3.4.1 文字改革的中断与周恩来努力恢复文字改革工作
        3.4.2 拟订、发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3.4.3 重新恢复推广普通话
        3.4.4 恢复推行汉语拼音,努力扩大汉语拼音应用
        3.4.5 启动汉字信息处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4 文字改革的拨乱反正和调整
    4.1 文字改革工作的复苏
        4.1.1 充实文字改革领导机构,重申文字改革方针
        4.1.2 修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4.1.3 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开展“注·提”教学实验
        4.1.4 各行各业踊跃推广普通话
        4.1.5 汉字信息处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4.2 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和反思
        4.2.1 改革开放对文字改革提出新要求
        4.2.2 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研究新时期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
        4.2.3 对文字改革的不同意见
        4.2.4 对文字改革的再思考
    4.3 文字改革工作的里程碑
        4.3.1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4.3.2 废除“二简字”,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
    4.4 本章小结
5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
    5.1 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5.1.1 调整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
        5.1.2 与时俱进,创新对语言文字的认识
        5.1.3 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和规划
        5.1.4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5.2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5.2.1 推普工作方针的调整
        5.2.2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新举措
    5.3 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5.3.1 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巩固汉字简化成果
        5.3.2 整理现行汉字,促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
    5.4 继续完善并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
        5.4.1 发布、修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4.2 推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
        5.4.3 扩大汉语拼音在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5.5 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建设成绩显着
    5.6 本章小结
6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总体评价
    6.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
        6.1.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的继承、扬弃与发展
        6.1.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扬弃的过程
    6.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6.2.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6.2.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慎重而严谨
    6.3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成就
        6.3.1 对推进新中国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6.3.2 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6.3.3 对汉字和华语文化圈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6.3.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成果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6.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不足
        6.4.1 文字改革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毛病
        6.4.2 汉字简化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6.4.3 文字改革工作一度存在学术问题政治化处理
    6.5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启示
        6.5.1 文字改革必须处理好文字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6.5.2 文字改革必须遵循文字发展规律
        6.5.3 文字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结束语 积极推进中国语文现代化探索
    1. 关注社会语文生活,积极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2. 继续推动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的科学发展
    3. 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论当前汉字检字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简介《汉字快速查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阶段随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之言意兼得的研究[D]. 刘晓娜.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2]汉字构形视角下的国际汉字学习APP研究[D]. 张瑛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D]. 金永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以《汉字突破》《汉字速成课本》为例[D]. 廖晨.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8)
  • [5]小学生字典编撰现状及其改进方案研究[D]. 李洋. 河北大学, 2018(01)
  • [6]对外汉语中级汉字教材对比分析 ——以《中国字·认知》和《汉字轻松学·发展篇》为例[D]. 张宇翔.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居住”义类字研究[D]. 翟中秀. 山西大学, 2016(06)
  • [8]小学随文识字教学研究[D]. 谭海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9]海峡两岸汉字部首法对比研究[D]. 张琼.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10]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D]. 王爱云.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论当前汉字核对方法研究的重大意义——兼论《汉字快速核对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