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中的露点测定

气体中的露点测定

一、气体中的露点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曾文平,王伟杰,蒲长胜,廖珈[1](2021)在《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标准水露点指标解读》文中提出水露点是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正确理解不同产品标准对水露点的技术要求,对天然气及类似气体加工、输送条件的选择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了GB 17820-2018《天然气》、GB 18047-2017《车用压缩天然气》和GB/T 37124-2018《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要求》等对水露点的指标要求,详细解读了各标准对判定水露点超标的工况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当工况条件发生变化时,测定和评判水露点结果时的关注要点。结果表明:天然气及类似气体的水露点有定性和定量两类指标,定性指标要求在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应不存在液态水;定量指标采用"在一定压力下,水露点应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标准的使用者正确理解"一定压力"和"最低环境温度"是有效判断水露点是否超标的关键。而车用压缩天然气以环境温度-13℃为界点,分两种情况规定水露点或水含量,其指标具体明确,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提出了GB 18047-2017和GB/T 37124-2018规定水露点指标的局限性,为今后修订相关国家标准提出了建议。其结论对从事天然气分析测试及质量管理的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具有实际意义,也为天然气脱水处理装置和输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技术参考。

王婷[2](2021)在《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CO2-EOR驱油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CO2气体会随着油田伴生气返回地面。如不对产生的CO2气体加以回收,不仅会造成CO2气体的浪费,还会产生温室效应。为响应环保的要求以及增加CO2驱油效益因此需要对采出气中的CO2进行分离捕集,工业上对CO2-EOR采出气中CO2回收利用工艺应运而生。本文围绕气流量为10000Nm3/d的CO2-EOR采出气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油田现场采出气的特性,设计了CO2-EOR采出气CO2膜法提纯工艺,并对前处理流程中使用到的主要设备提供了选型依据;利用COMSOL模拟优化膜丝自身结构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模拟系统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操作参数。利用COMSOL计算模拟软件模拟研究了中空纤维膜丝自身结构参数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膜丝长度、膜丝半径以及膜厚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可知随着膜丝长度的增加膜丝内部压力逐渐降低。在膜丝轴向方向气体CO2浓度随丝长的增加而减小,最终优选中空纤维膜丝长度可取为100~150cm。利用MATLAB模拟计算软件对不同膜材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膜分离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乙酸纤维素和聚砜两种工业常用膜材料相比聚酰亚胺膜对CO2/CH4气体分离具有更佳的分离效果;随进口原料气中被分离气浓度的升高渗透侧分离气的纯度而升高。为降低膜分离系统的使用成本和能耗,还对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分离系统的主要操作参数膜面积和进膜气压力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回收分离气中CO2所需薄膜面积最终优选为350m2,进膜气的操作压力设为1.5MPa,此时渗透侧CO2的浓度和CO2的回收率均可达到处理的要求。

丁华[3](2021)在《酸雾的行为》文中研究说明SO3气体产生空间冷凝形成酸雾,必须超额过饱和。过饱和度等于平衡过饱和度加上超额过饱和度。平衡过饱和度服从开尔文方程,为液滴表面饱和蒸气压与热力学数据中的饱和蒸气压之比值,是维持液滴的最小过饱和度。液滴粒径不能趋于零,平衡过饱和度不可能无穷大。冷凝前,过饱和度分不出平衡和超额。冷凝时,超额过饱和度消失,初始粒径在10 nm以下,协同时间以纳秒计。冷凝后,小颗粒消亡、大颗粒长大,颗粒数量迅速减少。湿法制酸成酸进程中的过冷温差不断升高,空间冷凝难度大增。吸收及表面冷凝过程,都可避免空间冷凝。取样改变了气体状态,空间冷凝随之发生。

谭树秀,徐刚[4](2021)在《微量水分析技术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重量法、露点法、电量法、卡尔费休法、气相色谱法等微量水分析技术在乙烯法PVC生产工艺各环节的样品分析中的应用及方法改进。

梁硕阳[5](2021)在《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炉煤气广泛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除尘后煤气的输送管网普遍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酸腐蚀问题,主要表现为煤气中微量的HCl、H2S导致的运输管道腐蚀穿孔、TRT叶片积盐结垢、变压吸附催化剂毒化失活以及热风炉耐火砖侵蚀开裂等。目前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依靠TRT叶片钝化和TRT后湿法除酸的被动防护,在成本较高的同时防腐效果也相对有限。对此,我们提出煤气全干法协同脱氯脱硫的思路,从源头进行选择性除酸净化治理。本论文通过对多孔载体进行物理化学改性及多元组分复合,制备了性能优良、成本低廉、高选择性的干式低温脱氯、脱硫剂,并系统研究了多孔吸附剂捕捉HCl、H2S过程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机制,旨在为工业煤气低温净化领域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参考。首先,选取活性氧化铝球为载体进行碱浸渍改性,制备了钠基多孔网络状纤维结构脱氯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低温脱氯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与分析。脱氯结果表明:氧化铝负载Na2CO3纤维可以在150℃初步实现高效脱除高浓度HC1,且20wt%的设计负载量取得最佳脱氯性能,对应穿透氯容量和转化率分别高达3.56 mmol/g和0.98。其次,为强化钠基脱氯剂的低温脱氯选择性和深脱氯性能,采用超声雾化法将金属(Fe,Mn,Ce和Cu)氧化物纳米粒子复合负载至Na2CO3纤维表面。脱氯结果表明,CuOx复合对Na2CO3纤维捕捉低浓度HCl表现出极强的促进作用,最佳的深脱氯时间和穿透时间分别增加330%和50%,且Na2CO3的转化率高达0.89。经过三次解离再生循环实验,脱氯剂能维持初始90%的脱氯性能,循环再生性能良好。随后,对脱氯过程的影响因素与反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应用随机孔模型可以对脱氯反应过程进行较准确地解释,反应初期由界面化学反应控速,后期则符合产物层内扩散控速,对应的扩散表观活化能为23.11 kJ/mol。脱氯过程中,CuOx协同强化Na2CO3脱氯反应的机理表现为:高度分散的CuO纳米颗粒暴露的吸附位点,能够快速捕获HCl分子,其反应产物CuCl2作为促进Na2CO3反应活性的新的活性中心;CuOx与Na2CO3纤维界面的非晶相过渡区有助于加快气相的扩散传质,最终实现协同高效脱氯。再次,通过水热法实现了在活性半焦表面原位合成纳米带状碱式碳酸铜前驱体,并在煅烧后得到分级多孔复合脱硫剂。通过调控煅烧温度、铜负载量和锌负载量实现了低温(150℃)、无氧、干燥条件下选择性深度脱除H2S。最佳穿透硫容量达到126mg/g,脱硫剂转化率也达到0.72以上。脱硫过程动力学遵循:转化率达到0.5前,由化学反应控速;之后,则是产物层内扩散成为限速环节。对应的扩散表观活化能为19.09kJ/mol。通过对脱硫剂的表面化学性质与形貌结构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分级多孔结构、高度分散的活性CuO、Cu-Zn复合结构及丰富的氧缺陷为实现低温无氧选择性脱硫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采用Bohart-Adams模型对以上两种脱氯、脱硫材料的气固反应穿透曲线分别进行了数值拟合,预测误差分别在4%和2%以内,表明可以适用于此类固定床内吸附过程穿透曲线的精确预测,为工业规模脱氯、脱硫时对吸附剂有效寿命的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最后,基于以上两种吸附材料进行同时脱氯脱硫性能测试,并探索其合理的复合填料模式。单独填充时发现,CuOx改性Na2CO3(Cu@Na)或半焦基负载铜-锌(Cu@ASC)无法单独实现同步脱氯脱硫。因此,通过复合填充并调整填料模式,发现混合均匀填充为最优的填料模式,能够保证混合气体最有效的滞留时间,并且Cu@Na与Cu@ASC质量比为7:3时可实现同步脱氯脱硫,并达到最大的穿透容量,分别为2.63 mmol/g与105mg/g。另外温度与CO2浓度对同时脱氯脱硫过程影响较弱,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两种酸性气体的吸附容量有较明显的增加。综合来看,在HCl/H2S/CO2/N2/H2O多元混合气氛中,脱氯脱硫剂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本论文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在低温无氧干燥条件下协同脱氯脱硫性能优异,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在低温选择性脱除HCl、H2S领域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文禹鸿[6](2021)在《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氢能领域的燃料电池由于反应过程不受卡诺循环的约束,在交通领域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燃料电池测试系统作为连接燃料电池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桥梁,对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应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系统加湿存在着大滞后、非线性特性等问题,动态调节时间难以满足系统的需求。本文围绕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控制技术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设计并搭建了鼓泡加湿器特性研究平台。根据测试系统中加湿器的需求及运行条件,设计了鼓泡加湿器特性研究平台的硬件方案,介绍了鼓泡加湿塔的结构,完成了特性研究平台硬件的搭建。设计了控制器程序和上位机程序,完成了特性研究平台软件的开发。分析了鼓泡加湿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并搭建了鼓泡加湿系统的半机理仿真模型。根据鼓泡加湿器特性研究平台的实验数据,分析了系统输出特性受到气体流量、压力以及去离子水温度、液位的影响。根据输出特性影响因素,将加湿仿真模型分为流体动力学行为模型、水分子传质模型和对流传热模型三部分,并分析了其模型的结构。基于仿真模型结构,通过实验辨识仿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建立了饱和加湿以及非饱和加湿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实验作对比,得到两个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和0.989,验证了加湿系统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建立了鼓泡加湿的数学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加湿控制策略,加快了湿度的动态调节速度,满足了测试系统的需求。将饱和加湿的仿真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采用N4SID方法辨识出非饱和加湿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使用粒子群算法获得了非饱和加湿的Wiener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Wiener状态空间模型,设计并实现了饱和加湿以及非饱和加湿的PID控制策略和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了控制策略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饱和加湿中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和非饱和加湿中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调节时间分别为90s和69.6s,明显优于PID控制。

潘义,邓凡锋,王维康,杨嘉伟,张婷,林俊杰,龙舟,姚伟民,方正[7](2021)在《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氢燃料电池的能量来源,氢气的纯度及杂质含量都极大地影响着电池的寿命、效率和安全等性能,准确测定燃料氢气的纯度和杂质含量是极其重要的。为此,阐述了现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产品标准所涉及的水分、总烃、氧、氦、氮、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硫、甲醛、甲酸、氨、总卤化物和颗粒物等14类杂质组成的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适应性、方法优缺点和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直接采用露点法、电子法、石英晶体振荡法和光腔衰荡光谱法等现行国家标准方法测量水分;(2)采用配备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甲烷转化炉组合的气相色谱仪,并设计多阀多柱流程可以实现一台气相色谱仪测量总烃及无机杂质组分;(3)采用低温富集技术与带硫化学发光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联用的方法进行氢气中总硫的准确测量;(4)采用预富集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者气相色谱—质谱仪器联用的方式测量甲醛和甲酸组分;(5)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腔衰荡光谱等原理的分析仪器测量氨;(6)现有国家标准方法还无法满足总卤化物参数的检测要求,亟需开展方法研究,实现在一套分析仪器上完成有机和无机卤化物的全卤素分析;(7)采用装有聚四氟乙烯的耐高压过滤器的方法进行氢气中颗粒物的在线取样测量。进而提出建议:(1)对氢气中杂质的来源和组分根据制氢工艺不同划分为型式检验项目和出厂检验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质检费用;(2)加大光腔衰荡光谱、光声光谱等新型检测原理分析仪器核心器件国产化力度,尽快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用氢质量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以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敬江林,熊卫红,吴姝虹[8](2020)在《蜀南地区天然气中水露点分析仪器优选》文中研究说明水露点是天然气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天然气管道输送中,水露点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水分在管道中的凝析条件,如果天然气水露点太高,容易造成液态水在管道中集聚,降低管输效率,严重时会生成水化物而引起管道堵塞;如果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其水露点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输气管道的腐蚀程度,因此准确测定天然气水露点是非常重要的。为保证分析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对两种水露点仪器进行对比试验,优选出水露点分析主要操作仪器。

单静,王莹,王杰,靳鹏杰,吉雪霞[9](2020)在《高纯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主要概述了高纯气体中微量水、微量氧、碳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试方法、原理、分析注意事项,并就当前化验工作现状,归纳出了微量杂质分析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重点。

徐聪,徐广通,宗保宁,谢在库[10](2021)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料电池汽车(FCV)以氢气作燃料可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所带来的排放污染和大量化石能源消耗问题。氢燃料的纯度特别是氢气中一些痕量杂质的存在将影响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保障燃料电池的长周期良好运行,在FCV氢源国际和国家标准ISO 14687-2、SAE J2719及GB/T 37244中均对各杂质含量提出相应的限值要求。为系统认识、评价氢气中重要痕量杂质分析的各技术标准方法,以便在氢气纯度分析中得到合理的应用,本文全面整合了除颗粒物外的其他13种气体杂质的现有分析技术标准及对应方法,分析了各方法与测定要求的满足情况;综合阐述了各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际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氢气中各杂质分析以离线技术为主、集成度低、实施性差等问题,提出需自主设计多种关键杂质组分同时分析的集成联用方法,构建满足FCV用氢气品质保证的完整分析监测体系以及未来应主要向在线分析技术方向发展。

二、气体中的露点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体中的露点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标准水露点指标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品标准及水露点指标
    1.1 产品标准
    1.2 水露点指标
2 水露点指标解读
    2.1 GB 17820的定性指标
    2.2 其他标准的定量指标
        2.2.1 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
        2.2.2 车用压缩天然气
3 应用实例
    3.1 GB 17820的应用
    3.2 GB/T 37124的应用
    3.3 GB 18047的应用
4 认识与建议

(2)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CO_2的排放问题
    1.2 油田CO_2-EOR采出气技术研究现状
    1.3 油田采出气中分离CO_2方法
        1.3.1 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技术
        1.3.2 膜法吸收分离CO_2技术
        1.3.3 物理吸附法分离CO_2技术
        1.3.4 低温分馏法分离CO_2技术
        1.3.5 几种分离方法的对比
    1.4 膜法分离捕集CO_2研究现状
        1.4.1 膜分离工艺研究现状
        1.4.2 膜组件及膜材料研究现状
        1.4.3 CO_2-EOR采出气CO_2分离工艺模拟研究现状
        1.4.4 MATLAB在膜分离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1.4.5 COMSOL在膜分离工艺模拟中的应用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油田CO_2-EOR采出气膜分离理论分析
    2.1 膜分离机理
        2.1.1 溶解-扩散
        2.1.2 表面扩散
        2.1.3 分子筛
    2.2 工业常用膜材料
        2.2.1 高分子聚合物膜
        2.2.2 无机膜
        2.2.3 金属膜
    2.3 膜性能评价指标
        2.3.1 渗透系数
        2.3.2 溶解系数
        2.3.3 扩散系数
        2.3.4 渗透速率
        2.3.5 分离系数
        2.3.6 渗透系数与分离系数的关系
    2.4 工业常用膜组件
        2.4.1 平板式膜组件
        2.4.2 螺旋卷式膜组件
        2.4.3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2.4.4 膜组件中气体的流型
        2.4.5 膜组件中气体的分布
        2.4.6 膜组件的选择
    2.5 膜分离系统
        2.5.1 单级膜系统
        2.5.2 双级膜系统
    2.6 本章小结
3 油田CO_2-EOR 采出气膜分离法工艺流程设计
    3.1 CO_2-EOR采出气特性分析
        3.1.1 常见CO_2-EOR采出气的组分分析
        3.1.2 小规模CO_2-EOR采出气含量以及分离要求
    3.2 膜分离法工艺流程设计
        3.2.1 前处理部分流程设计
        3.2.2 前处理部分主要设备及选型依据
        3.2.3 膜分离部分工艺流程设计
    3.3 理论分析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中空纤维膜丝结构对CO_2分离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4.3 数学方程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 膜丝长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4.4.2 膜内径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4.4.3 膜厚度对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小规模CO_2-EOR采出气膜法捕集模拟优化
    5.1 引言
    5.2 CO_2分离数学模型
        5.2.1 文献中的数学模型
        5.2.2 CO_2/CH_4气体分离数学模型的建立
        5.2.3 数学模型的验证
    5.3 薄膜法MATLAB仿真模拟流程建立
    5.4 不同膜材料模拟结果
        5.4.1 原料气CO_2浓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5.4.2 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5.4.3 原料气流量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5.4.4 膜基本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5.4.4.1 膜分离系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5.4.4.2 膜渗透速率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5.5 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分离系统
        5.5.1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
        5.5.2 膜面积对膜分离系统分离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酸雾的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张力
2 过饱和度
3 空间冷凝
    3.1 空间冷凝前
    3.2 空间冷凝时
    3.3 空间冷凝后
4 在微粒表面的空间冷凝
5 讨论
    5.1 湿法制酸
    5.2 干法制酸
    5.3 酸热回收第1级
    5.4 酸热回收第2级
    5.5 半干法制酸
    5.6 炉气取样
6 结语

(4)微量水分析技术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重量法
    1.1 重量法分析水含量的原理
    1.2 重量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3 重量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
        1.3.1 重量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应用范围
        1.3.2 重量法在分析产品液氯含水的应用。
2 色谱法
    2.1 色谱法分析水含量的原理
    2.2 色谱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3 色谱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
        2.3.1 色谱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范围
        2.3.2 色谱法在分析1,2-二氯乙烷中含水的应用
3 电量法
    3.1 电量法分析水含量的原理
    3.2 电量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3 电量法的应用
        3.3.1 电量法的应用范围
        3.3.2 电量法在液氯含水中的应用
4 卡尔·费休法
    4.1 测量原理
        4.1.1 卡尔·费休容量法滴定法方法原理
        4.1.2 卡尔·费休库伦法滴定法方法原理
    4.2 卡尔·费休法的优缺点
    4.3 卡尔·费休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
        4.3.1 卡尔·费休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范围
        4.3.2 卡尔·费休容量法在1,2-二氯乙烷中含水分析的应用
        4.3.3 卡尔·费休法在压缩机润滑油中含水分析的应用
        4.3.4 卡尔·费休库伦法在钢瓶液化氯乙烯、乙烯中含水分析的应用
5 露点法
    5.1 露点法分析水含量的原理
    5.2 露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5.3 露点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
        5.3.1 露点法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应用范围
        5.3.2 露点法在氮气、氧气、氢气等常量气体中含水分析的应用
        5.3.3 露点法在有机气体中含水分析的应用
6 微量水分析技术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的应用汇总
7 结语

(5)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高炉煤气中的酸腐蚀
        2.1.1 高炉煤气的特点
        2.1.2 高炉煤气的酸腐蚀现状
        2.1.3 HCl、H_2S的腐蚀机制
    2.2 酸腐蚀的控制措施
        2.2.1 防腐措施现状
        2.2.2 干法脱氯脱硫工艺
    2.3 脱氯剂研究进展
        2.3.1 高温脱氯剂的研究
        2.3.2 低温脱氯剂的研究
        2.3.3 负载型脱氯剂的研究
    2.4 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2.4.1 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研究
        2.4.2 负载型脱硫剂的研究
        2.4.3 低温无氧干燥环境下脱硫剂的研究
    2.5 吸附过程动力学
        2.5.1 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
        2.5.2 穿透预测模型
    2.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3 活性氧化铝球负载碳酸钠纤维及其脱氯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样品制备
        3.2.3 材料表征
        3.2.4 脱氯性能测试
    3.3 脱氯剂的选择
    3.4 碳酸钠负载量的影响
        3.4.1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物相组成
        3.4.2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孔道分布
        3.4.3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微观形貌
        3.4.4 不同碳酸钠负载量的脱氯性能
    3.5 低浓度脱氯性能
    3.6 本章小结
4 金属氧化物复合碳酸钠纤维强化选择性深脱氯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样品制备
        4.2.3 材料表征
        4.2.4 脱氯性能测试
    4.3 金属氧化物助剂的选择
        4.3.1 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4.3.2 脱氯前后的微观形貌
    4.4 Cu复合负载量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4.4.1 不同Cu复合负载量脱氯剂的微观形貌
        4.4.2 不同Cu复合负载量对脱氯性能的影响
    4.5 脱氯剂循环再生性能
    4.6 脱氯动力学研究
        4.6.1 动力学吸附条件的影响
        4.6.2 随机孔模型研究脱氯控速机制
        4.6.3 穿透曲线预测模型
    4.7 CuOx复合对脱氯性能强化的作用机理
        4.7.1 脱氯前后铜的价键结合形式
        4.7.2 脱氯过程吸附剂物相与微观结构变化
        4.7.3 CuOx复合Na_2CO_3协同脱氯作用机理
    4.8 Cu@Na预脱硫实验
    4.9 本章小结
5 半焦负载铜-锌复合分级多孔结构的合成及无氧脱硫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样品制备
        5.2.3 材料表征
        5.2.4 脱硫性能测试
    5.3 碱式碳酸铜纳米带前驱体的表征
        5.3.1 前驱体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
        5.3.2 前驱体的热稳定性
    5.4 煅烧温度对铜-锌复合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
        5.4.1 不同煅烧温度脱硫剂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特性
        5.4.2 不同煅烧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5 Cu-Zn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5.1 不同铜负载量脱硫剂的形貌与结构特性
        5.5.2 不同铜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5.3 不同锌负载量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5.5.4 吸附选择性
    5.6 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5.6.1 动力学吸附条件的影响
        5.6.2 脱硫动力学控速机制
        5.6.3 穿透曲线预测模型
    5.7 脱硫反应机理分析
        5.7.1 脱硫前后的微观形貌与结构变化
        5.7.2 脱硫前后的表面化学性质变化
        5.7.3 脱硫机理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Cu@Na复合Cu@ASC吸附剂同时脱氯脱硫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材料表征
        6.2.3 同时脱氯脱硫性能测试
    6.3 填料模式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6.3.1 单独填充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6.3.2 复合填充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6.3.3 协同脱氯脱硫的反应机制
    6.4 吸附条件对协同脱氯脱硫的影响
        6.4.1 质量配比的影响
        6.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6.4.3 CO_2的影响
        6.4.4 水分的影响
    6.5 工艺设计及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技术研究现状
        1.2.1 内增湿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外增湿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燃料电池加湿器特性研究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2.1 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结构简述
    2.2 加湿器特性研究平台硬件设计与搭建
        2.2.1 特性研究平台硬件方案设计
        2.2.2 特性研究平台硬件系统搭建
    2.3 加湿器特性研究平台软件设计与开发
        2.3.1 控制器软件设计与开发
        2.3.2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开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燃料电池加湿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分析与建模
    3.1 燃料电池加湿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分析
        3.1.1 气体流量影响因素
        3.1.2 气体压力影响因素
        3.1.3 去离子水温度影响因素
        3.1.4 去离子水液位影响因素
    3.2 加湿仿真模型结构分析
        3.2.1 流体动力学行为模型结构
        3.2.2 水分子传质模型结构
        3.2.3 对流传热模型结构
    3.3 加湿仿真模型参数辨识与验证
        3.3.1 饱和加湿仿真模型参数辨识与验证
        3.3.2 非饱和加湿仿真模型参数辨识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控制策略研究
    4.1 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数学模型
        4.1.1 饱和加湿线性数学模型
        4.1.2 非饱和加湿线性数学模型
        4.1.3 非饱和加湿非线性数学模型
    4.2 饱和加湿控制策略的设计及评估
        4.2.1 PID控制策略设计
        4.2.2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
        4.2.3 饱和加湿控制策略性能评估
    4.3 非饱和加湿控制策略的设计及评估
        4.3.1 PID控制策略设计
        4.3.2 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
        4.3.3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
        4.3.4 非饱和加湿控制策略性能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7)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标准概况
2 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的分析和探讨
    2.1 水分分析方法
    2.2 总烃及无机杂质组分分析方法
    2.3 总硫分析方法
    2.4 甲醛和甲酸分析方法
    2.5 氨分析方法
    2.6 总卤化物分析方法
    2.7 颗粒物分析方法
3 结束语

(9)高纯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高纯气体中微量水的测定
2高纯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
3碳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4结束语

(10)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CV用氢气品质的指标要求
2 FCV氢气中典型杂质分析技术
    2.1 水含量的分析
    2.2 总烃的分析
    2.3 CO、CO2的分析
    2.4 O2、N2、Ar、He等组分的分析
    2.5 总硫化物的分析
    2.6 甲醛、甲酸的分析
    2.7 氨的分析
    2.8 总卤化物的分析
3 FCV氢气杂质的现场或在线分析发展趋势
4 结语
符号说明

四、气体中的露点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及类似气体产品标准水露点指标解读[J]. 曾文平,王伟杰,蒲长胜,廖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1(06)
  • [2]小规模CO2-EOR采出气膜法提纯工艺及特性研究[D]. 王婷.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酸雾的行为[J]. 丁华. 硫酸工业, 2021(06)
  • [4]微量水分析技术在乙烯法PVC化验室中的应用[J]. 谭树秀,徐刚. 中国氯碱, 2021(06)
  • [5]高炉煤气高选择性深度脱氯脱硫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吸附机理研究[D]. 梁硕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6]千瓦级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加湿控制技术研究[D]. 文禹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车用燃料氢气中杂质组分分析方法标准化现状与探讨——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为例[J]. 潘义,邓凡锋,王维康,杨嘉伟,张婷,林俊杰,龙舟,姚伟民,方正. 天然气工业, 2021(04)
  • [8]蜀南地区天然气中水露点分析仪器优选[A]. 敬江林,熊卫红,吴姝虹. 第32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0)论文集, 2020
  • [9]高纯气体中微量杂质分析方法[J]. 单静,王莹,王杰,靳鹏杰,吉雪霞. 低温与特气, 2020(04)
  • [10]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J]. 徐聪,徐广通,宗保宁,谢在库. 化工进展, 2021(02)

标签:;  ;  ;  ;  ;  

气体中的露点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