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勘察专业举办新规范研讨班(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1](2019)在《重拾中国革命:裴宜理的中国民众运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裴宜理幼时辗转三国,目睹并参与日本、美国50、60年代的社会运动的经历激发了她对民众运动研究的兴趣。自70年代进入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以来,其运用生态学、社会学、新文化史等方法对中国民众运动进行区域的、内部视角的考察,展现了中国民众运动的多种面相。裴宜理对中国民众运动的研究,既与其自身的经历旨趣相关,又体现了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思潮、方法的流转,为我们了解西方史学思潮变化,探究第三代美国中国学家成长提供了窗口。在对中国淮北地区的农民运动进行探究中,裴宜理结合生态学的方法对此地近百年的社会内部状况进行了探索,将短时段的事件史与中长时段的社会结构变动结合了起来,从国家与社会博弈的角度对农民运动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在国家行政能力下降时,农民团体、组织往往会作为国家管理的补充形式出现。这种将农民运动与长时段、社会结构变动相结合的方法开创了“农民学”研究的典范。裴宜理对中国工人运动的研究则结合了社会学、新文化史的方法,赋予了工人阶级更强的独立性,使工运史研究从党史的研究中解脱了出来,展现了工人运动非暴力、追求人类尊严等传统。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革命塑造了中国近代历史图卷中不可或缺的风景,但8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化范式”的兴起和新文化史、环境史、身体史等多种史学样态的发展,革命史研究受到冲击。在革命史研究退潮之际,裴宜理提出“重拾中国革命”的口号,力倡革命史研究,并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革命作解读,抓住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枝干、主流。自70年代末进入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以来,裴宜理笔耕不辍,写作了多部作品,她的研究体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她提倡长时段的、连贯的研究;引入社会科学方法对中国民众运动进行立体地剖析与考察,反对将历史与社会科学研究之间作武断地分割;注重研究方法与视角的更新。尽管存在社会运动理论色彩过重、受个人经历影响大等缺点,但不可否认,裴宜理的民众运动研究确实为我们观察中国革命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赵晗[2](2017)在《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全球矿业下行的几年后,地勘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引进人才困难。如今,矿业经济复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时,必须在如何培养好、使用人才方面下功夫。专业技术人员是战略性人力资源,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本文以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旨在从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研究与分析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就其在培训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展开研究,针对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影响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结合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特点,以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需求为基础,详细阐述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目标和思路、培训内容、培训流程设计、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价等几个板块内容,构建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整体培训效果。为DS地质队人才资源高地构筑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效果、提升单位培训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乔桂娟[3](2013)在《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系统论、现代化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区域研究”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旨在通过对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过程进行整体性、动态性的把握,分析教育在区域层面上运行的条件和逻辑、发展和限制、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的特征,力图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揭示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特质,并阐明当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机制和实现路径。这一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整篇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引言由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几方面组成。第一章对理论基础进行了多元探讨,综合论证了教育现代化区域多样性模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现实依据。以系统论为视角,可以将教育现代化看作是一个多面体,不同国家和地区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方面并不均衡,并决定了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各具特色和路径各异。以现代化理论为视角,表明教育现代化有许多共性的特征,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其进程也是多形态的,不存在一个世界共通的现代化模式。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说明教育改革或教育现代化正是教育制度变迁或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教育方面利益变化和分配的制度化,变革的过程异常复杂。以区域发展理论为视角,进一步证明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形式,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的发展必然呈现区域性的特征。第二章首先对俄罗斯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现代化变迁过程加以梳理和分析,并简要概括了每一时期所具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动向和推进策略进行了整体把握。通过分析发现,在俄罗斯历史上,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基本是由国家主导的,地区作用的发挥是有限度的。苏联解体后,联邦体制基础改革和各地区的“去中心化”运动导致了教育明显的区域化,如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和自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民族和区域性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这一切说明了俄罗斯过去由国家主导的教育现代化推进方式或机制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别尔哥罗德州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别尔哥罗德州是俄罗斯教育事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和充足的地区。目前,别尔哥罗德州教育现代化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在普通教育领域,旨在通过各项综合改革方案的实施,即实行新的教师薪酬制度、引入标准定额拨款机制、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优化区域普通教育机构网络和扩展教育管理中的公共介入,建立起现代化的普通教育体系,以保证为全州公民提供普及的优质教育。在实施各项改革方案时,它充分考虑了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有的教育发展状况,分阶段扎实地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和发展。其教育现代化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创新性思维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以综合改革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动教育质量提升。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是俄罗斯教育事业发展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当前,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主要以加快完成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为目标和动力,普通教育转向以优质均衡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初等、中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多样性、社会性,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来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在发展教育中坚持全面进步,坚持重点发展,坚持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现代化特征和区域特色的现代教育发展之路。第五章主要考察了萨哈共和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萨哈共和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联邦主体,也是俄罗斯目前最为活跃的教育发展区。教育基础薄弱,教育对象层次多,学习要求迫切,教育资源不足,是制约萨哈共和国教育发展的“瓶颈”。在现有的条件下,萨哈共和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办法,即一方面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外部支持,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各种各样的本地能力,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充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发展水平,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第六章基于历史与现实、国家与区域等角度的思考,阐明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机制在俄罗斯目前已初步形成,而新时期的政治体制变革,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结构,则是促使这一机制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建立统一的教育空间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俄罗斯的教育追求,但由于地区差异性的存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注意结合了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前,俄罗斯解决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借助各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来推动;鼓励和支持地区间开展教育合作;探索并形成联邦和地区协同解决教育问题的新合作机制。
张冬冬[4](2012)在《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沈冬柏[5](2010)在《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体系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出租车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的门到门便捷运输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特殊出行和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群体出行需求的交通方式,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将“指导城市公共客运工作”的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加强出租车驾驶员等从业人员的管理是履行上述职责的重要体现。本文以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研究视角,在调研国内外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体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出租车客运和出租车驾驶员的特点及管理难点,引出职业资格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职业资格的研究证明建立实施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是加强从业人员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坚持“先稳定,后规范,再提高”、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出租车驾驶员队伍,提高出租车运输行业服务质量,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最后,通过调查我国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现状,在借鉴国外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既符合我国出租车行业实际,又适应我国出租车驾驶员特点的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思路,为行业管理决策服务。
李素英[6](2008)在《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资产评估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产评估服务于社会公众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评估职业道德在评估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职业道德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其理论研究也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开展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体系,对于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水平,推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有所裨益。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引言。阐述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并对国内外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价。第二章: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基本理论。界定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相关概念,明确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论述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职业特性及其功能与作用以及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问题。本文认为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其执业过程中为正确处理各种职业关系而应当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意识与活动的总称,具体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胜任能力等内容。第三章: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国际比较及启示。选择目前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评估准则》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资产评估职业道德规范的体系与内容,为完善我国资产评估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得到的启示如下:(1)评估准则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2)加快与国际评估准则协调的步伐,实现国际趋同;(3)立足中国国情,创新发展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体系。第四章: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通过分析2004年的评估机构大检查和2007年资产评估行业自律性检查的结果,并结合作者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现状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过不断的建设,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水平日益提高,但部分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评估机构仍存在职业道德缺失问题。同时还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基本分析,并剖析了职业道德缺失的典型案例,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进行揭示。第五章: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经济学分析。运用成本效益原则、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及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深层次挖掘其产生的根源。第六章:提升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针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完善和实施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方面,应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具体包括:(1)不断完善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2)抓紧制定具体准则,增强其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应贯彻实施资产评估职业道德规范,具体措施包括:(1)宏观层面: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应构建出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与法律制度环境,创新政府对评估行业的管理体制;(2)中观层面:完善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行业监管制度建设,有效实施行业业务质量监管;(3)微观层面:评估机构应大力推进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建立一种内部自律、诚信的机制;资产评估师应勤于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正确的评估理念。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指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运用多方动态博弈分析了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2)初步构建了职业道德函数,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突破了传统职业道德研究仅采用单一的理论逻辑推演的局限;(3)构建了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系统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方略。
李云霞[7](2007)在《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又在战后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历史遭遇,在同样贫弱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道路去追赶现代文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印两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取得了相当的建设成就,而今天又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比较分析中印这两个有着极大相似性的后起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不尽人意。本文从分析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入手,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以期获得新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对象决定本文必须采用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整合法。本课题从现代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各种现代化理论的评析,确立中印现代化比较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中印两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两国的现代化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剖析。本文除了对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有机运用之外,还必须对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运用。本文致力于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通过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条件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印两国现代化具有相对不利的初始条件,决定了中印两国独立后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其起始条件也有所不同。但根据本国国情,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在高度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却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法跨越。然后,根据现代化内容的界定,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关于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通过比较两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关于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国家结构、政治构架、政党制度等,总结两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教训。从而得出结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不同的政治制度提供不同的现代化国际环境。关于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科技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本文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个以经济为主,同时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若要保持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则各个领域必须能够协调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正确的战略选择。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人的现代化,同样,人的现代化也意味着社会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决定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必须转换为人力资本型发展模式,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观念到行为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才可被称之为现代国家,中印两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和印度在发展战略模式和经济体制等分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建国50多年现代化发展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是大大超过印度的。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之上的。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无疑是归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印度特有的社会文化制度(如宗教等)。虽然印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但其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谐性和社会稳定方面却有诸多经验可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认真学习。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两国现代化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尽快实现社会现代化。
毛羽丽[8](2006)在《浅谈监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目前工程监理行业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阐述了监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监理继续教育的主要方法和相关建议,供参考。
李建勇[9](2006)在《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中国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运行的相互关系”这一大命题,中国学者近20余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尽管这方面已有大量的可喜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拓广,特别是自从华东师大刘君德教授首次提出“行政区经济”这一现象和概念后,发现这一命题所涉及的理论和实际的问题甚广。本论文所要探讨和研究的是与这一命题关系密切的中国省级政区之间利益冲突的机理及其解决机制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行政区之间、特别是省级政区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欲演欲烈,这些冲突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本文选择省级政区的利益冲突为切入点,从历史发展和中外对比等角度,着重探讨和研究在现有的行政区划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对产生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原因进行机理分析,探讨解决这些冲突的主要机制和途径。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中国近10多年来政区之间、特别是省级政区之间欲演欲烈的利益冲突,与行政区划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本原因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关系变化之下的“行政区经济”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结果。 行政区划本身并不意味着行政区之间就必定要发生某种形式的行政区利益冲突: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形式和特点取决于行政区的功能表现。中国目前的省级政区之间的突出的利益冲突,是在体制转轨过程当中,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功能在强化并且已经成了行政区的主要功能,从而形成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和主体的“省级行政区——经济”,并由此所导致了利益冲突,说到底,目前中国省级政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目前中国“省级行政区经济”对“经济区经济”刚性制约的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本论文并不企图从改变目前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体制来研究和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因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管中国的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如何完善,只要“省级行政区经济”现象仍然存在并在刚性制约着“经济区经济”的发展,省级政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就在所难免;本论文也不企求在主观上迅速消除“行政区经济”的现象,因为“行政区经济”作为一种转轨体制过程中过渡的客观历史现象,还有其一定的积极功能,在过渡阶段时期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 在过渡阶段,“行政区经济”利弊共存,但其发展趋势是弊大于利。本论文企图通过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探讨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机理,找出解决我国省级行政区利益冲突的途径和机制,从宏观方面通过对中外行政区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比较研究和中国目前一级政区利益冲突的类型和原因研究入手,主要从立法与司法的刚性角度和行政协商与调解的柔性角度,提出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机制:同时在微观方面以建设大小洋山深水港(浙江省行政区与上海市行政区在这一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与解决)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本论文采用了人文地理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注重把行政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政区地理学、社会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有机融合,对此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和个案实证研究。本文除导论、结语和附录外,正文共分为六章。 首先在导论中,对论文选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框架体系以及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
沈建中[10](2005)在《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研究 ——以证券仲裁制度研究为中心》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 和中国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也在加快,证券业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证券业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在凸现。与此同时,在证券市场发生各种纠纷也是不可避免的。证券纠纷对于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以合适的方式来公正、高效地解决证券纠纷就成为维护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具有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国目前的证券纠纷解决机制远未完善,非诉讼程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将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本文在吸收、消化、借鉴美国证券市场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地就如何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国的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作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八章,从历史和现实、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不同角度对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做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作者的一些思考和建议。第一章主要从宏观角度说明了我国证券制度建设及证券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缺乏高效率、低成本的证券纠纷解决机制。出现存在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我国既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也缺乏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第二章简要介绍了非诉讼程序的概念、特征以及类型,讨论了通过单一诉讼途径解决争议所存在的弊病,探讨了非诉讼程序解决争议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论述了非诉讼程序解决纠纷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第三章主要讨论我国证券纠纷的特点,简要阐述了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各种禁止行为,诸如发行人擅自发行证券、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虚假陈述、欺诈客户等等;举例了若干典型案例来说明证券纠纷等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一般民商事争议的特点,分别有数额较大、社会影响广泛、专业性较强、具有涉外性等等。第四章主要阐述了非诉讼程序的具体形式及其在证券纠纷解决中的应用。分别讨论了谈判、调解、仲裁的概念、特征、基本原则以及它们在证券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具体应用。
二、工程勘察专业举办新规范研讨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勘察专业举办新规范研讨班(论文提纲范文)
(1)重拾中国革命:裴宜理的中国民众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裴宜理的学术人生 |
第一节 辗转三国的“沪上少年” |
第二节 反越战风潮中的激进青年 |
第三节 扎根中国学 |
第四节 领导费正清研究中心与哈燕社 |
第二章 开创“农民学”研究典范:裴宜理的农民运动研究 |
第一节 从生态环境看农民运动起源 |
第二节 否认“暴力即革命” |
第三节 “国家——社会”视角下定位农民运动价值 |
第三章 探索中国革命传统:裴宜理的工人运动研究 |
第一节 探索工人阶级内部状态 |
第二节 倡导工人阶级具有独立性 |
第三节 工运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
第四章 再思革命 |
第一节 裴宜理民众运动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革命史研究危机 |
第三节 “革命史”与“现代化”的范式论争 |
第四节 革命研究再出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裴宜理着述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二章 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培训现状 |
2.1 DS地质队特殊性 |
2.1.1 地质工作基础性 |
2.1.2 地质队工作艰苦 |
2.1.3 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稀缺性 |
2.2 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 |
2.2.1 年龄概况 |
2.2.2 学历概况 |
2.2.3 职称概况 |
2.3 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现状 |
2.3.1 现行在职培训情况 |
2.3.2 现行在职培训特点 |
2.3.3 现行在职培训效果 |
2.4 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
2.4.1 对培训工作不重视,经费支持不到位 |
2.4.2 鼓励政策变化,员工参加培训的热情不高 |
2.4.3 培训工作缺乏统筹和长远的规划 |
2.4.4 培训观念不更新,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先进 |
2.4.5 培训工作流于表面,缺乏培训效果的评价反馈机制 |
第三章 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构建 |
3.1 培训需求 |
3.1.1 组织需求分析 |
3.1.2 岗位需求分析 |
3.1.3 员工需求分析 |
3.2 培训目标 |
3.3 培训思路 |
3.3.1 短期脱产培训 |
3.3.2 长期脱产培训 |
3.3.3 在职培训 |
3.4 培训内容 |
3.4.1 组织文化培训 |
3.4.2 专项技能培训 |
3.4.3 骨干队伍综合素质 |
3.4.4 培养复合型人才 |
3.4.5 坚持继续教育制度 |
3.5 培训流程设计 |
3.5.1 培训计划的申报及批准 |
3.5.2 培训计划的实施 |
3.5.3 培训效果的评价 |
3.5.4 培训档案的管理 |
第四章 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实施 |
4.1 设计培训计划 |
4.1.1 设计DS地质队培训目标 |
4.1.2 明确DS地质队培训负责人和培训对象 |
4.1.3 需要确定的其他事项 |
4.1.4 预算DS地质队培训费用 |
4.2 实施培训 |
4.2.1 组织培训 |
4.2.2 培训过程管理 |
4.3 评价培训效果 |
4.3.1 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
4.3.2 评价的对象和评价人 |
4.3.3 评价工作的标准和内容 |
4.3.4 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和主要贡献 |
5.1.1 结论 |
5.1.2 主要贡献 |
5.2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 |
5.2.1 研究不足之处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 21 世纪初期中俄两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二) 推进区域教育发展是中俄两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策略选择 |
(三) 开展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之于中俄两国的现实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现代化理论和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关于俄罗斯现代化及教育现代化的研究 |
(三)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政策走向和改革实践研究 |
(四) 俄罗斯区域教育发展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一) 教育现代化 |
(二) 区域 |
(三) 模式 |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育现代化区域模式多样性的理论探源 |
一、 系统论视角的分析 |
(一) 一般系统论与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
(二) 系统自组织理论与教育演化轨迹 |
二、 现代化理论视角的分析 |
(一) 现代化及其基本特征 |
(二) 现代化模式分类 |
(三) 教育现代化的多线发展模式 |
三、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的分析 |
(一) 制度的起源 |
(二) 制度变迁的主体、路径及模式 |
四、 区域发展理论视角的分析 |
(一) 区位理论 |
(二) 区域分工理论 |
(三) 区域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与当前政策动向 |
一、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变迁与特征 |
(一) 沙皇俄国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初步发展 |
(二) 苏联时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
(三) 20 世纪 90 年代:教育现代化的全面转型 |
二、 当代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与推进策略 |
(一)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构想方案 |
(三)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别尔哥罗德州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 |
一、 别尔哥罗德州的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一) 别尔哥罗德州的行政变迁 |
(二) 别尔哥罗德州的经济发展进程 |
(三) 别尔哥罗德州的关键发展领域 |
二、 别尔哥罗德州教育发展状况 |
(一) 别尔哥罗德州的教育体系 |
(二) 别尔哥罗德州教育发展的优先方向 |
三、 别尔哥罗德州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改革 |
(一) 实行新的教师薪酬制度 |
(二) 引入标准定额拨款机制 |
(三) 发展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四) 优化区域普通教育机构网络 |
(五) 扩展教育管理中的公共介入 |
(六) 综合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 |
四、 别尔哥罗德州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
(一) 以创新性思维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 |
(二) 以综合改革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
(三)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带动教育质量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 |
一、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一)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行政变迁 |
(二)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经济发展形势 |
(三)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社会文化发展特点 |
(四)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创新发展战略 |
二、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教育发展状况 |
(一)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的教育体系 |
(二) 克拉斯诺雅尔斯边疆区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 |
三、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实现教育与经济互进发展的创新实践 |
(一) 现代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关联机制和互动模式 |
(二) 初步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新体系 |
(三) 探索形成联邦大学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 |
四、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
(一) 把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
(二) 探索实现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互动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萨哈共和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模式 |
一、 萨哈共和国的历史沿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一) 萨哈共和国的行政变迁 |
(二) 萨哈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前景 |
(三) 萨哈共和国的地域文化特点 |
(四) 萨哈共和国的综合发展构想 |
二、 萨哈共和国教育发展状况 |
(一) 萨哈共和国的教育体系 |
(二) 萨哈共和国教育发展的近期规划 |
三、 萨哈共和国加强教育发展基础能力建设的系列行动 |
(一) 加强教学物质技术基础,提供安全而舒适的教学条件 |
(二) 发展优质教师资源,构建现代教师区域发展模式 |
(三)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支持儿童实现充分发展 |
(四) 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保护和增强儿童健康 |
四、 萨哈共和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
(一) 教育基础薄弱,后期发展迅速 |
(二) 始终重视教育发展基础能力建设 |
(三) 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与“多”: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之道 |
一、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机制的初步形成 |
二、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分析 |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格局 |
(二) 区域经济政策的重构及其特点 |
(三) 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三、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推进中“一”与“多”的辩证法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4)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状况概述 |
1.2 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 |
第二章 用简用牍及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综述 |
2.1 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 |
2.2 简牍年代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3 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4 用简、用牍制度的起源 |
2.5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 |
2.5.1 楚地出土简册年代学综论 |
2.5.2 出土战国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早期、中期前段至中期 |
2.5.3 出土战国楚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后段至中期偏晚 |
2.5.4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晚段竹书的代表 |
2.5.5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战国晚期早段至晚期 |
2.5.6 系年未能确定或信息不全面的部分战国楚地出土简册 |
2.6 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 |
2.6.1 战国楚系简牍文字概念的界定 |
2.6.2 战国简牍楚系文字字体的书写特征 |
第三章 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 |
3.1 先秦佚籍文献、卜筮祭祷与司法文书等三类写手间的联系及其书署形制特点 |
3.2 简牍书署制度中的先秦两汉古佚籍抄件特点 |
3.3 文献中书署制度的主体与先秦简牍实物中的签署人 |
3.4 周代小学六艺教育中的“书名”传习及书写实物的对应考察 |
3.5 包山 M2 楚墓所出土文书类及卜筮祭祷类简文,所见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
3.5.1 包山 M2 楚墓出土文书简简文后署名的分类与书写风格的划分 |
3.5.2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筮祷祠简简文中的署名之分类及书写风格的划分 |
第四章 秦及两汉时期——简牍书署制度的完成 |
4.1 “掌官书以赞治”的周代史官与秦汉衙署府史、胥吏的“史书而仕宦”的传承关系 |
4.2 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 |
4.3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出土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4.3.1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秦至始皇前期 |
4.3.2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秦始皇嬴政至二世时期 |
4.3.3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秦与西汉之相交叠时期 |
4.4 秦系简牍署书文字实物的时代下限 |
4.4.1 秦系简牍文字的专称——“署书”概念的界定与近年来考古所见实物的关系 |
4.4.2 秦系简牍署书的书写特点 |
4.5 秦汉宦学教本——早期习书的“法帖” |
4.5.1 《为吏之道》作为秦代学吏制度习字教本的文献依据 |
4.5.2 《为吏之道》在书写风格及字形结体上同其它秦汉简牍抄件的联系 |
第五章 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长江流域汉代墓葬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1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含帛书)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西汉早期至武帝期 |
5.1.2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5.1.3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
5.1.4 两汉简牍部分详细系年待公布或无法确定者 |
5.2 20 世纪初以来,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简牍(含纸文书)的发现及其简牍学特征 |
5.2.1 敦煌汉简部分 |
5.2.1.1 1949 年以前,有关敦煌及部分楼兰遗址出土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1.2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敦煌汉简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1.3 1949 年以来,新发现敦煌汉简的发掘与整理 |
5.2.2 罗布淖尔汉简部分 |
5.2.3 居延汉简部分 |
5.2.3.1 1949 年以前,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3.2 1949 年以来,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图版与释文的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3.3 1949 年以来,台湾对旧居延汉简图版及释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
5.2.3.4 新居延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工作的进展 |
5.2.4 1949 年以来,甘肃省东部——武威地区汉简的发现与整理 |
5.2.5 1949 年以后,西域地区于阗、尼雅等地区出土汉简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第六章 简牍制度在两汉的形成 |
6.1 古代简牍制度文献的比勘、研究与分析 |
6.2 从简牍出土实物与文献的比勘,看简牍制度的形成 |
6.3 汉代简牍署书体——“八分”的起始年代问题 |
6.4 20 世纪以来出土简牍中所载秦汉字书兼法帖:《仓颉篇》书体之研究 |
第七章 简牍书署制度对名家流派书法时代的决定性影响 |
7.1 简牍书署制度对秦汉书法风格的决定性影响 |
7.2 简牍缀联与后世书法作品的行款 |
7.2.1 简牍缀联与书写顺序 |
7.3 史“掌官书以赞治”的化石性标志——简牍书迹行款中装饰性笔画:掠磔饰笔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掠磔笔画在两汉简牍书迹中出现的规律 |
7.3.3 装饰性掠磔笔划在两汉简牍书迹章法中的作用新探 |
7.3.4 “掠磔笔划”的渊源及其与隶变的关系 |
7.3.5 书简书牍制度对秦汉其它写件的影响 |
7.4 秦汉简牍文书习语与汉代早期草书形成的关系 |
7.4.1 西汉早期简牍草书体系年的考察 |
7.4.2 简牍文书中习语与简署书体书写草化之间的关系 |
第八章 三国、两晋及六朝——简牍与纸张的交替时代 |
8.1 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 |
8.1.1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吴至十六国时期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8.1.2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晋六朝简牍的简牍学特征及类型学分类 |
8.1.3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两晋时期无法系年的简牍 |
8.2 20 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1 1949 年以前,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2 1949 年以来,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
8.2.3 1949 年以后,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简牍的发现与整理工作 |
8.3 书署字体在简牍制度探讨上的重要地位 |
8.3.1 简牍书署制度的研究对探讨书法艺术基本美学的重要意义 |
馀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专着、论文目录 |
(5)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出租车客运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
2.1 出租车客运的特点 |
2.2 出租车行业管理的难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视野下的职业资格 |
3.1 职业资格概述 |
3.1.1 国外职业资格概述 |
3.1.2 我国职业资格的发展 |
3.2 交通运输职业资格工作情况 |
3.3 建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现状评价 |
4.1 出租车驾驶员队伍构成和资格管理现状 |
4.1.1 出租车驾驶员队伍构成 |
4.1.2 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现状 |
4.2 对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现状的评价 |
4.2.1 对出租车驾驶员实行资格管理是普遍做法 |
4.2.2 目前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管理研究 |
5.1 英国出租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
5.1.1 英国出租车行业及从业人员情况 |
5.1.2 英国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 |
5.1.3 伦敦出租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
5.2 澳大利亚出租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
5.2.1 总体情况 |
5.2.2 资格管理 |
5.3 新加坡出租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
5.3.1 总体情况 |
5.3.2 资格管理 |
5.4 日本出租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
5.4.1 总体情况 |
5.4.2 资格管理 |
5.4.3 出租车驾驶员星级评定制度 |
5.5 加拿大多伦多出租车驾驶员的考试和培训 |
5.5.1 资格考试 |
5.5.2 培训课程 |
5.6 纽约出租车驾驶员的资格管理 |
5.6.1 资格申请 |
5.6.2 资格证书 |
5.6.3 资格管理 |
5.7 发达国家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的特点 |
5.7.1 严格资格准入 |
5.7.2 实行动态管理 |
5.7.3 开展继续教育 |
5.7.4 注重职业道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思考 |
6.1 建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总体设想 |
6.1.1 科学评价 |
6.1.2 动态管理 |
6.2 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总体框架 |
6.2.1 职业准入 |
6.2.2 注册管理 |
6.2.3 继续教育 |
6.2.4 从业管理 |
6.2.5 管理职责 |
6.3 出租车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体系建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立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的政策建议 |
7.1 加快立法 |
7.2 确保稳定 |
7.3 明确职责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价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相关理论 |
2.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道德 |
2.1.2 职业道德 |
2.1.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 |
2.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表现形式与体系 |
2.2.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内容 |
2.2.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表现形式 |
2.2.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体系 |
2.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职业特性、功能及作用 |
2.3.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职业特性 |
2.3.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
2.3.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
2.4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 |
2.4.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涵义与特征 |
2.4.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与意义 |
2.4.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技术规范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3.1 国外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发展阶段及特点比较 |
3.1.1 国外资产评估职业道德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
3.1.2 发展阶段特点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3.2 中外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比较 |
3.2.1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 |
3.2.2 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 |
3.2.3 中外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对比分析 |
3.2.4 国外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
4.1 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
4.2 从全国评估行业大检查看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
4.2.1 2004年全国资产评估行业检查 |
4.2.2 2007年全国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质量自律检查 |
4.3 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问卷调查及分析 |
4.3.1 样本设计与调查问卷说明 |
4.3.2 问卷回答及其分析 |
4.4 目前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现状的总体分析 |
4.4.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4.4.2 部分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 |
4.4.3 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原因的基本分析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5.1 案例一: S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案例 |
4.5.2 案例二:厦门至业评估公司造假案例 |
4.6 本章小结 |
5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
5.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本效益分析 |
5.1.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成本效益的基本内容 |
5.1.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诱发条件分析 |
5.1.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无差异分析 |
5.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及信息经济学分析 |
5.2.1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5.2.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
5.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博弈分析 |
5.3.1 博弈论的内涵及应用意义 |
5.3.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两方博弈分析 |
5.3.3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多方动态博弈分析 |
5.4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5.4.1 将量化经济分析引入职业道德领域 |
5.4.2 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分析数据来源 |
5.4.3 职业道德函数和回归方法 |
5.4.4 结果与讨论 |
5.4.5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提升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
6.1.1 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目的 |
6.1.2 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应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
6.1.3 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思路 |
6.1.4 完善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具体措施 |
6.2 贯彻实施资产评估职业道德规范、提升我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
6.2.1 宏观层面:政府对资产评估良好外部环境的构建 |
6.2.2 中观层面:资产评估协会加强行业监管与自律制度建设 |
6.2.3 微观层面:资产评估师与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自律机制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关于现代化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五、本文研究的难点、不足及创新 |
第一章 中印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中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 内部条件 |
(二) 外部条件 |
二、印度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 内部条件 |
(二) 外部条件 |
三、本章小结 |
(一) 不同的初始条件,无法选择的起点 |
(二) 相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模式 |
(三) 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重大 |
第二章 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比较Ⅰ:工业化比较 |
一、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
二、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
(一) 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的自强、变法 |
(二) 建国后30 年的工业化 |
(三) 改革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印度工业化的发展 |
(一) 殖民统治与印度工业化的起步 |
(二) 尼赫鲁的工业化道路 |
(三) 改革与工业化道路的转轨 |
(四) 印度知识经济的亮点:软件产业 |
四、本章小结 |
(一) 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 |
(二) 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 |
(三) 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 |
第三章 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比较Ⅱ:农业现代化比较 |
一、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
(一) 中国的土地改革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的发展 |
(三) 中国扶贫计划的实施与绩效 |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印度的农业现代化 |
(一) 印度的土地改革 |
(二) 印度的农业发展与绿色革命 |
(三) 贫困问题与农村扶贫计划 |
(四) 印度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农村计划 |
四、本章小结 |
(一) 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
(二) 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
(三)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
第四章 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比较 |
一、政治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政治现代化 |
(一)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二)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四)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三、印度的政治现代化 |
(一) 殖民统治与议会民主制 |
(二) 印度政治体制的结构 |
(三) 印度政治体制运行的稳定功能 |
(四) 印度的政治民主化 |
四、本章小结 |
(一) 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
(二) 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 |
(三) 政治制度影响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
第五章 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比较 |
一、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文化现代化 |
(一) 中国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
(二) 中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 |
(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四)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印度的文化现代化 |
(一) 印度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
(二) 印度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 |
(三) 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四) 印度世俗化 |
四、本章小结 |
(一) 科技发展是现代化的关键 |
(二) 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三) 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 |
结 语 |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二、中印两国现代化的优势比较 |
三、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六、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行政区、行政区划和政区 |
二、关于“行政区划”、“政(治)区”等概念的实质含义 |
三、政区的层级 |
第二节 基本关系辨析 |
一、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
二、行政区划与行政区划法制的关系 |
三、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边缘经济的关系 |
第二章: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一节.发达国家解决行政区间利益冲突的经验借鉴 |
一、联邦制国家利用立法解决区际利益冲突的经验借鉴 |
二、单一制国家解决行政区间利益冲突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我国省级政府之间纵向与横向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我国中央政府与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简单回顾 |
二、我国省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回顾与考察 |
第三章 省级政区之间利益冲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一节:我国省级政区之间利益冲突的种类和特征 |
一、我国省级政区之间利益冲突的种类 |
二.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主要特征 |
三、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主要后果 |
第二节 省区利益冲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
二、长三角地区跨省区的利益冲突 |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分析 |
四、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区域经济的崛起对我们的启示 |
第四章:我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
一、对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竞争与市场垄断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
二、对行政区与经济区的耦合机理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三、对行政区“经济人”理论的机理分析 |
第二节 我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的政治学分析 |
一、原因之一:不规范的中央和地方分权方式 |
二、原因之二:政企不分,政府的干扰过大 |
三、原因之三:考绩制度的不合理导向 |
第三节 我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的法理学分析 |
一、立法主体多元及立法权限不清 |
二、法律冲突反映了我国在分权关系上的历史轨迹 |
第五章 我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的应对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一、联邦制国家的有关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二、单一制国家为解决区际利益冲突的有关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我国省级政区间利益冲突的立法应对机制 |
一、应对机制之一——建立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法律制度 |
二、应对机制二——利用法律约束地方政府的不当经济行为 |
第三节、我国省级政府绩效评价的应对机制 |
一、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中的缺陷 |
二、应对机制之三:完善我国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 |
第四节:我国省级政区间利益冲突的司法应对机制 |
一、司法应对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
二、应对机制之四:将司法辖区与行政辖区分开 |
三、应对机制之五:建立法官独立的保障机制 |
第六章:大小洋山深水港案例实证分析与行政区经济再思考 |
背景 |
第一节 大小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概况 |
一、洋山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洋山深水港选址立项中的省际利益分歧 |
三、利益分歧解决的途径:通过行政协调和地方协商 |
第二节:洋山深水港案例的实证分析 |
一、洋山深水港工程的主要特点: |
二、洋山深水港工程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
三、洋山港工程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
第三节 通过大小洋山港的建设对中国“行政区经济”的再认识 |
一、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特殊体制、特殊时期的特有产物。 |
二、行政区经济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
三、行政区经济是一种利弊共存的区域经济类型,应客观评价其利弊。 |
四.中国行政区经济发展趋势——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
结语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性的成果 |
三、主要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研究 ——以证券仲裁制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材料和方法 |
第一章 我国证券制度建设及证券纠纷解决机制现状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制度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
一、我国证券业的发展现状 |
二、我国证券业发展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 |
三、我国证券法律制度建设 |
第二节 我国证券纠纷解决机制概述 |
一、证券纠纷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 |
二、证券纠纷缺乏非诉讼解决方式 |
第三节 处理证券纠纷需要多元化的争端解决机制 |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意义 |
二、我国证券市场应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
第二章 非诉讼程序(ADR)概述 |
第一节 非诉讼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
一、非诉讼程序的概念 |
二、非诉讼程序的特征 |
第二节 非诉讼程序的类型 |
第三节 非诉讼程序的功能和启示 |
一、司法诉讼的成本 |
二、非诉讼程序的功能 |
三、非诉讼程序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证券市场纠纷概论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禁止行为 |
一、发行人擅自发行证券 |
二、内幕交易 |
三、操纵市场行为 |
四、虚假陈述 |
五、欺诈客户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典型案例 |
一、ST红光案 |
二、ST银广夏案 |
三、南方证券事件 |
第三节 我国证券纠纷的主要特点 |
一、证券纠纷的数额较大 |
二、证券纠纷的社会影响广泛 |
三、证券纠纷的案情复杂 |
四、证券纠纷的专业性较强 |
五、证券纠纷具有涉外性 |
六、证券纠纷对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的影响 |
第四章 非诉讼程序的形式及其在证券纠纷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谈判 |
一、谈判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
二、谈判的必要条件 |
三、谈判的程序和策略 |
四、谈判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调解 |
一、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
二、调解的形式、功能和类型 |
三、调解人的作用和调解的程序 |
四、调解的基本原则 |
五、调解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仲裁 |
一、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
二、仲裁的形式和应用范围 |
三、仲裁的程序和特点 |
四、仲裁的基本原则 |
五、仲裁和调解的结合 |
第五章 非诉讼程序的优点及其价值 |
第一节 非诉讼程序的优点 |
一、非诉讼程序的灵活性 |
二、非诉讼程序的效率性 |
三、非诉讼程序的保密性 |
四、非诉讼程序的独立性 |
五、非诉讼程序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 |
六、非诉讼程序能够促成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 |
七、非诉讼程序更容易得到国际上承认与执行 |
八、非诉讼程序可以推动证券民事责任的完善 |
第二节 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的价值 |
一、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有利于提高效益 |
二、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有利于实现公平 |
三、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 |
四、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六章 美国非诉讼程序(仲裁)解决证券纠纷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美国利用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概述 |
一、非诉讼程序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原因 |
二、仲裁在美国解决证券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美国证券仲裁制度的历史发展 |
四、美国证券仲裁经典案例 |
五、美国主要的证券仲裁机构 |
第二节 美国证券仲裁的若干重要问题 |
一、证券仲裁的基本程序 |
二、仲裁裁决的执行和司法审查 |
三、仲裁程序中的证据规则 |
四、集团案件的仲裁 |
第三节 美国证券仲裁制度的特征 |
一、美国证券仲裁机构受理范围广泛 |
二、证券行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仲裁 |
三、证券仲裁已成为强制的证券纠纷解决方式 |
四、仲裁员对案件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
五、仲裁庭可判决惩罚性损害赔偿 |
六、仲裁裁决较少受到司法审查 |
七、仲裁对公众客户利益的保护有所侧重 |
八、美国证监会积极支持证券仲裁 |
九、美国证券仲裁运行的效果良好 |
第七章 我国非诉讼程序解决证券纠纷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非诉讼程序的现状、问题和原因 |
一、目前我国非诉讼程序的发展情况 |
二、我国非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我国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我国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
二、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不发达的原因 |
第八章 完善我国证券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一节 确立先进的仲裁理念 |
一、树立保护投资者权益为中心的理念 |
二、确立效率与过程和谐的理念 |
三、尊重仲裁规律的理念 |
四、确立权威仲裁的理念 |
第二节 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的立法思考 |
一、在证券法律体系中为非诉讼程序提供最直接的制度支持 |
二、修改《仲裁法》为证券仲裁制度立法完善提供基本保障 |
三、在实践中推动证券纠纷法律制度的变迁 |
四、利用强制仲裁来解决证券纠纷 |
第三节 证券仲裁制度的规范与创新 |
一、在证券业内开展仲裁的倡导和推荐工作 |
二、积极探索证券纠纷的行业仲裁机制 |
结束语 |
一、本文对证券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的贡献 |
二、本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
参考资料 |
后记 |
四、工程勘察专业举办新规范研讨班(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拾中国革命:裴宜理的中国民众运动研究[D]. 张惠. 山东大学, 2019(09)
- [2]DS地质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研究[D]. 赵晗. 广西大学, 2017(11)
- [3]俄罗斯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模式研究[D]. 乔桂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4]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D]. 张冬冬. 吉林大学, 2012(04)
- [5]出租车驾驶员职业资格制度体系初探[D]. 沈冬柏. 长安大学, 2010(02)
- [6]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研究[D]. 李素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5)
- [7]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 李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
- [8]浅谈监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 毛羽丽.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4)
- [9]中国省级政区利益冲突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机制研究[D]. 李建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10]证券纠纷非诉讼程序解决机制研究 ——以证券仲裁制度研究为中心[D]. 沈建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