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特种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

西德特种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

一、西德专用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论文文献综述)

金振华[1](1986)在《国外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我国开发柔性制造技术的必要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近年来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大量统计数据对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线(FML)的使用情况及设备构成比等进行了分析对比。文中重点分析了柔性制造系统(FMS)。对其各组成部分(加工系统、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及软件等)、各部功能、使用情况(如加工对象、分布的行业、柔性化程度等)及一些厂家典型的FMS的价格与使用经济效益作了介绍,分析了FMS的进一步发展趋势。文章最后分析了我国发展柔性制造技术(FMC、FMS、FML)的必要性,对开发这种技术的指导方针、措施与步骤提出了建议。图24幅,表4个。

解冀生,饶宠复[2](1973)在《由通用部件组成的组合机床(一)》文中提出本文是在调查了美、英、西德、瑞士等18个国家的200多个厂的情况后编写的。介绍了通用部件、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发展现状,制订了名词定义和概念。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生产方式的对比和发展现状,叙述了通用部件的适用范围和性能;第二部分是按照各种机床的定义说明其工作过程;第三部分介绍经济分析,以典型实例计算机床回收期限,用以确定组合机床的经济效果。

马开疆[3](1978)在《现代机床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董一力,蒋美然[4](1986)在《对我国组合机床行业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研究的一些看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我国目前组合机床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了开展组合机床CAD的迫切性,分析了国内、外组合机床CAD的概况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组合机床行业开展CAD研究的一些建议。文中指出,开展我国组合机床CAD的研究与应用要由点到面,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应以建立中、小型CAD系统为主;引进基础支撑软件,自行开发应用软件;加强行业内外的协作;开发研究的同时抓好推广应用。

褚守云[5](2007)在《16V280曲轴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提出16V280曲轴是DF8、DF11系列机车柴油机的重要的零件之一。随着柴油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曲轴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加工薄弱环节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16V 280曲轴原有加工工艺的研究,针对机加工存在的关键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不增加大量投入的前提下,结合企业现状,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原有加工工艺,引进新工艺,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曲轴加工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结合16V280曲轴现有加工工艺及存在加工质量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2、通过对滚压工艺在难加工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一组适宜42CrMoA调质钢的滚压工艺参数,并通过改进通、盲孔的加工工艺,将滚压工艺成功应用到曲轴斜油孔、法兰孔的加工。3、成功开发了三组件圆锥过盈联结结构的互换性工艺,在国内同类企业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创性。该工艺的研究,对那些设备能力不足的企业和批量不大但又想稳定产品质量的企业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能很方便地实现同一台磨床同时磨削圆柱和圆锥表面而又不降低产品质量,起到一机两用的作用。4、通过合理编排工艺,运用统筹的理念,利用普通机床,解决了曲轴平衡块组装偏斜的难题,与同类企业的工艺相比更先进。5、通过对难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机理研究,利用陶瓷刀具,在中型机床上,实现了对氮化后16V280曲轴两端的高速车削,实现了“以车代磨”。

余承宙[6](1987)在《FMS在我国发展前景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首先在分析我国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研究开发柔性制造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对1990年和2000年我国柔性加工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内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最后讨论了我国开发研制FMS的技术路线和对策。图6幅、表3个、参考文献8种。

王要敏[7](1979)在《国外可变加工系统(FMS)的发展现状》文中认为最近几年国外出现了研制中小批量生产用的自功化设备的高潮,可变加工系统正是在这种条作下产生的。自从十余年前,Molins公司研制第一条可供轮番及中小批生产用的可变加工系统以来,在美、英、日、西德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先后开始研制这种设备。这种设备的特点是在机械加工中心机床的基础上或多轴机械加工中心机床的基础上设置工件的自由流动运输系统,用电子计算机拄制,构成一个统一的信息流和物质流。最近5~6年,在生产上得到了实际应用,技术不断发展,研究规模逐步扩大,是机器制造设备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趋势。图2幅,表1个。馆藏号:

刘伟岩[8](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汉钟[9](1979)在《国外机械工业的水平动向和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国外机械工业的水平动向和展望”初稿一书是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情报所编的,曾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一九七八年学术年会上做过报告。本文有关资料是根据原书摘录的,现介绍如后。本文共分三部分:在国外机械工业水平部分,介绍了美、苏、日、西德、英、法等国机械工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等。在动向部分,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三十年,国外机械工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并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主要得力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大型化自动化的成套产品,发展了大型、精密、高效和特种制造能力,以及加强科学研究等。在展望部分,介绍了2000年前国外机械工业面临的社会经济要求。以及为满足这些要求可能采取的科学技术途径,包括能源、农业、生产工业化、新材料、新型交通运输手段、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环境保护、机械制造工艺与机械化自动化等。

蔡建国[10](1980)在《成组工艺的发展现状与瞻望》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成组工艺发展背景的简述,以及它在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效果分析,而将进一步揭示成组工艺在有效改进多品种中小批生产企业落后生产面貌方面,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特别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先进生产技术与成组工艺的有机结合,更是为多品种中小批生产企业的高度自动化,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文中还对国外在推行成组工艺的一些做法和看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和参考。

二、西德专用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德专用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论文提纲范文)

(5)16V280曲轴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与目的
    1.4 小结
第二章 16V280 曲轴加工工艺现状分析
    2.1 曲轴加工工艺的发展简介
    2.2 16V280 曲轴的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简介
    2.3 16V280 曲轴的材料的选择及毛坯制造工艺
    2.4 16V280 曲轴的强化处理
    2.5 16V280 曲轴的原有加工工艺规程及质量现状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16V280 曲轴斜油孔、法兰孔的工艺改进
    3.1 滚压加工原理
    3.2 影响滚压加工因素
    3.3 滚压工艺的确定
    3.4 冷却润滑液
    3.5 滚压前的工艺要求
    3.6 滚压加工在曲轴孔加工中的应用
    3.7 小结
第四章 16V280 曲轴锥度互换性工艺改进
    4.1 互换性原则简介
    4.2 圆锥过盈联结的工作原理
    4.3 影响圆锥过盈联结可靠性的误差分析
    4.4 曲轴组件1:50 锥面加工工艺现状
    4.5 曲轴组件1:50 锥面质量现状分析
    4.6 改进措施
    4.7 小结
第五章 16V280 曲轴平衡块安装孔加工工艺改进
    5.1 曲轴组装质量现状分析
    5.2 组件加工工艺现状及质量的误差分析
    5.3 组件的加工工艺改进
    5.4 改进效果
    5.5 小结
第六章 氮化后16V280 曲轴两端车削工艺改进
    6.1 42CrMoA 氮化后的切削加工性分析
    6.2 难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
    6.3 利用陶瓷刀具进行难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的可行性分析
    6.4 陶瓷刀具的切削工艺方案设计
    6.5 陶瓷刀具的切削试验
    6.6 应用效果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西德专用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我国开发柔性制造技术的必要性[J]. 金振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986(01)
  • [2]由通用部件组成的组合机床(一)[J]. 解冀生,饶宠复. 组合机床译丛, 1973(S2)
  • [3]现代机床技术的发展[J]. 马开疆. 机床, 1978(01)
  • [4]对我国组合机床行业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研究的一些看法[J]. 董一力,蒋美然.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986(11)
  • [5]16V280曲轴加工工艺研究[D]. 褚守云.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4)
  • [6]FMS在我国发展前景预测[J]. 余承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987(02)
  • [7]国外可变加工系统(FMS)的发展现状[J]. 王要敏. 组合机床通讯, 1979(12)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9]国外机械工业的水平动向和展望[J]. 张汉钟. 贵州机械, 1979(03)
  • [10]成组工艺的发展现状与瞻望[J]. 蔡建国. 磨床与磨削, 1980(02)

标签:;  ;  ;  ;  ;  

西德特种组合机床发展现状(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