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梨状窝瘘并纵隔脓肿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庞燕,李培杰[1](2021)在《不明原因颈部脓肿误诊致感染性休克1例》文中研究表明颈部脓肿多由牙源性和咽源性感染引起,一般伴有原发感染症状。缺乏典型症状且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时容易误诊。本文介绍1例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0年6月7日收治的病例。患者,男,30岁,以颈部疼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化脓性甲状腺炎",初始抗感染疗效差,入院后通过进一步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牙源性感染导致的颈部脓肿,通过抗感染联合外科引流好转。本例症状不典型,未考虑到化脓性甲状腺炎的低发病率及其病因,且忽视了口腔牙周疾病,导致误诊。本文结合病例资料,对颈部脓肿和化脓性甲状腺炎进行鉴别,旨在减少误诊。今后遇到不明原因颈部脓肿时,需警惕牙周病原体,为不明原因颈部脓肿诊疗提供思路。
张琪,刘百灵,赵昱,李娜,张延刚,王昕娜,裴勖斌[2](2021)在《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经临床确诊的CPSF患儿32例。整理患儿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影像及结果,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1)32例CPSF患儿中,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首次发病年龄2~17岁,病程1月~4年。所有病变均为单发,好发于左侧(96.9%)。临床表现以复发性颈部肿块、颈部脓肿及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为主。本病感染时易累及同侧甲状腺(84.4%),以上极受累为主。19例(59.4%)患儿初诊时有院外误诊史。(2)所有CPSF均位于同侧颈动脉鞘内侧,声像图表现为梨状窝至甲状腺侧叶的无回声区,伴有密集点状气体强回声。炎症静止期7例均可清晰显示瘘管。炎症感染期25例为颈深部脓肿,同侧甲状腺受到不同程度的炎症累及,表现为侧叶部分移位,回声不均匀减低,边界模糊,轻者仅局限于上极,重者可累及整个侧叶,但不影响峡部。超声可进一步评估疾病引起的气管受压移位、纵隔脓肿及肺叶受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在CPSF的诊断中有着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可评估瘘管感染、甲状腺受累和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提高疾病诊治率,在后续的随访复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王仪[3](2020)在《内镜CO2激光烧灼术与颈部开放性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和比较内镜下内瘘口CO2激光烧灼术与颈部开放性瘘管切除术对于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更多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入院并于我科行内镜下CO2激光烧灼术或颈部开放性切除术治疗的先天性梨状窝瘘患者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组和开放组,其中内镜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158岁,中位数年龄为5岁;开放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0.460岁,中位年龄为7.5岁。所有入组患者通过查阅病历、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获得其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基本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现病史及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留置胃管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结果评估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内镜组23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53个月,平均22.4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26.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开放组32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119个月,平均41.9个月,复发1例,复发率3.1%,出现并发症2例,占总数的6.3%,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带麻痹,随访半年时症状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咽瘘,经加强换药后恢复良好。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多次感染或切开引流史、部位,分别经卡方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手术费用、留置胃管时长采用Welch与Brown-Forsythe方差检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CO2激光烧灼术的以上五个定量因素均优于颈部开放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经Fisher确切概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经卡方校正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开放性切除术复发率要低于内镜下CO2激光烧灼术。结论:1.选用颈部开放性瘘管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虽然治愈率相对较高,但是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费用相对高、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存在并发症可能。2.内镜下内瘘口CO2激光烧灼术作为一种微创疗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操作、安全、美观、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且疗效显着,虽然复发率较开放性手术略高,但仍值得提倡和使用,我们建议该术式可作为窦道型和瘘管型先天性梨状窝患者的首选治疗术式。
邹鑫[4](2019)在《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congenit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omaly,CFBCA)是发生于头颈部的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该病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第一鳃弓和第二鳃弓未正常融合,导致鳃器上皮残留、鳃沟闭合不全所致,占所有鳃裂畸形的1%-8%[1],常于儿童期发病,主要表现为Pochet’s三角区(颏下、舌骨和乳突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无痛性肿物、反复肿痛流脓,耳道溢液等[2]。Olsen等[3]根据鳃裂畸形的特点将第一鳃裂畸形分为三类:囊肿型、窦道型、瘘管型。Work等[4]依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将第一鳃裂畸形分为两型:I型:起源于外胚层,是膜性外耳道复制,表现为发生于外耳道中部并经常向耳后沟方向延伸的病变,这些病变位于面神经之上,平行于外耳道,最终止于中鼓室水平的骨板。显微镜下这些病变多表现为囊肿,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形成角蛋白,没有软骨,可有或没有皮肤附属器。II型:是膜性外耳道和耳廓的异常复制,包含来源于外胚层的皮肤和来源于中胚层的软骨,病变多位于下颌角以下,以窦道为主。病变向上进入腮腺,经过面神经的外侧、内侧或分支间,止于膜性外耳道下方,中耳正常。该病临床上少见,目前部分医院对于该病的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术后复发率高。耳内镜检查、瘘管造影、B超、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目前该病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主。由于该病与面神经关系密切,目前面神经解剖+第一鳃裂瘘管/囊肿切除术被倡导[5],必要时部分切除同侧腮腺组织,若病灶累及外耳道,需切除部分外耳道皮肤或软骨。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逐渐认识和术前对该病的充分评估,该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复发率较前明显降低。目的:回顾性分析86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病例资料,探讨第一鳃裂畸形的发病特点及其与面神经、外耳道的解剖关系,从而指导手术,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86例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病例。统计患者性别、病变部位、发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是否有感染史及其切开引流史、是否有手术史、术前及术后检查结果、术前病灶的位置、术中所见病变组织与面神经的关系、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是否有复发。进而统计分析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发病特点,相关术前检查的优缺点,瘘管或囊肿与面神经的关系,手术方案的选择,术后复发的原因。结果:86例第一鳃裂畸形中男性病例46例,女性病例40例,左侧51例(59.30%),右侧35例(40.70%),无双侧病变病例。发病年龄160岁,平均发病年龄16.36岁;病程为0.5月408月,平均病程为49.12月。未成年人(小于18岁)59例(68.60%),成年人(大于或等于18岁)27例(31.40%)。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物者25例(29.07%)、反复肿痛流脓者61例(70.93%),外耳道溢液者8例(9.30%)。61例既往有感染史,其中45例既往采用过切开引流治疗感染,最多切开引流达10次,平均切开引流1.9次/例;5例有感染症状者取脓液培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既往曾行第一鳃裂瘘管/囊肿切除术;30例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20例术前行CT检查,60例术前行MRI检查,15例术前行耳内镜检查,8例发现内瘘口。按Olsen分型,囊肿型27例,均位于耳后,瘘管型36例、窦道型23例,病变位于下颌角及以下区域者17例、位于耳周者42例。所有患者均于炎症静止期行瘘管/窦道、囊肿完整切除术,术中可见病变组织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分之间者30例,其中病变位于下颌角以下区域者11例,位于下颌角以上区域者以上者19例。伴外耳道闭锁、听力下降者2例,伴中耳畸形者1例,伴小耳畸形者1例。术后复发8例,其中6例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分支间,2例位于面神经浅面,且术前均有反复感染史。术后出现轻微面瘫者5例,出现涎腺漏3例,出现外耳道狭窄2例,出现伤口感染2例。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鳃裂畸形诊断,被覆鳞状上皮且含有皮肤附属器及软骨组织者30例,被覆鳞状上皮、不含皮肤附属器及软骨组织者56例,即Work II型30例,Work I型56例。结论: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较少见,常于儿童期发病,以左侧较右侧多见,几乎都发生于Pochet’s三角区(颏下、舌骨和乳突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常表现为无痛性肿物、反复肿痛流脓和耳道溢液等症状。按Olsen分型可分为囊肿型、窦道型、瘘管型;按Work分型可分为Work I型和Work II型。Work I型以囊肿型为主,Work II型以瘘管/窦道型为主(P﹤0.05)。病变位于下颌角以下的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年龄较小的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患者,病变组织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分支间的可能性较大(P﹤0.05)。病变位于面神经深面或分支间且术前反复感染者,术后复发的几率较位于面神经浅面者大(P﹤0.05)。炎症静止期完整切除瘘管或囊肿及其周围病变组织是目前治愈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最有效的方法。术前根据病变的部位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以预判第一鳃裂畸形与面神经的关系,从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案。若囊肿或瘘管位于腮腺外侧,且走行较短,可于外瘘口处做一梭形切口,将外瘘口包括病变组织在内一并切除。若囊肿或瘘管位置较深累及腮腺,且走行较长,术中需常规解剖面神经,必要时可使用面神经监护仪,从而避免伤及面神经主干。病变累及外耳道时,邻近的外耳道皮肤与软骨也需要一并切除,术后注意预防外耳道狭窄。这样既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又能降低面神经损伤和术后复发的几率。
王凌芳,刘丽,桑建中,陈磊,谢小洁,曹华[5](2018)在《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146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疗效。方法:146例CPSF患者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并于炎症控制期行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烧灼术。结果:随访659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咽瘘,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大出血。9例术后声嘶,2d1个月恢复正常。30例怀疑复发,其中8例切开引流后痊愈,4例二次行烧灼手术后痊愈。结论: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梨状窝瘘微创、简单、美观、可重复操作,可作为窦道型和瘘管型CPSF的首选治疗方式。
杜林芳,路武豪,娄卫华,雷奕优[6](2017)在《内镜辅助下内瘘口封闭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管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是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咽囊的少见鳃源性疾病,儿童期发病约占80%,首发症状多为下颈部脓肿,易误诊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传统治疗方法是在炎症静止期行瘘管彻底切除术[1]。内镜辅助下内瘘口封闭术治疗CPSF已有20余年的历史,因其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
赵晨,王洪明,马沂,杨怀安,姜学钧[7](2017)在《多方式综合治疗减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咽腔不适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多方式综合治疗减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咽腔不适的疗效。方法选择UPPP术后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应用多方式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鼻饲饮食,全咽腔吸引换药,布地奈德2 mg,2次/d雾化,氟比洛芬酯100 mg,2次/d镇痛。对照组30例采用流食,常规口腔护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当日至第7天咽腔疼痛、咽部阻塞感,咽腔分泌物滞留程度评分,并比较切口愈合率。结果术后当日和第1天VAS评分最高(67.5)。实验组疼痛、咽部阻塞感、分泌物滞留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切口Ⅰ级愈合率(53.3%)高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 UPPP所致咽腔不适的高峰期为术后48 h之内。多方式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切口愈合率。
张亚民,曹华,桑建中,戴耀章,王刘中,刘瑞[8](2017)在《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143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炎症期患者临床分析》文中提出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是罕见的颈部鳃源性畸形,80%以上的患者在儿童期发病。首诊多表现为下颈深部脓肿、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等,常导致误诊、误治。炎症静止期彻底切除瘘管是最常用、最彻底的治疗手段,但传统开放性术式并发症多、复发率高。1998年Jordan等首先报道用内镜电烧灼治疗
李守震,吴晓丽,王军,孙晓峰[9](2016)在《梨状窝瘘及其所致甲状腺脓肿的超声诊断》文中研究说明原因不明的甲状腺脓肿反复发作,需除外其病因是否为梨状窝瘘(piriform sinus fistula,PSF)。因受到学科及专业的限制,PSF往往被忽视。PSF是一种少见的颈部鳃源性疾病,普遍认为由于第三或第四鳃裂的退化不全所致,绝大部分发生在左侧(93%97%)[1]。在解剖学上其瘘管穿过或终止于甲状腺侧叶上级,形成的内瘘非感染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原通过PSF瘘管可累
梁璐[10](2016)在《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细菌谱及内镜CO2激光烧灼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先天性梨状窝瘘(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 CPSF)是胚胎发育早期咽囊闭合不全导致的颈部鳃源性畸形,包括第三鳃裂畸形和第四鳃裂畸形。本病罕见,左侧多发,可能与原始大动脉及双侧鳃器不对称性发育、C细胞迁移紊乱有关。80%以上于学龄前儿童发病,男女发病率相当。临床医生对此普遍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误治。解剖上,CPSF多起于梨状窝尖部,穿过下咽缩肌、环甲肌,在环甲关节内侧或外侧斜行穿出,沿喉返神经外侧下行,局限于甲状腺上极或穿过甲状腺腺体向下延伸至颈根部[6]。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 AST)、颈部脓肿(neck abscess, NA)、颈部蜂窝织炎(neck cellulitis, NC)等,起病前多有上感史。根据有无内、外瘘口,CPSF可分窦道型、瘘管型和囊肿型,其中以开口于梨状窝的窦道型最常见,瘘管型多为NA溃破或医源性切开引流所致,囊肿型多见于胎儿、新生儿。内镜确认梨状窝内瘘口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内镜需在全麻下实施,故术前通过影像学初步诊断本病尤为重要。超声可提示NA形成,但难以判断感染来源;下咽造影(barium swallow X-ray, BSX)可显影梨状窝窦道或瘘管,但受多因素影响,显影率仅为50~80%;CT和MRI可显示颈部炎症范围、窦道或瘘管的走行及毗邻。但各种影像手段的征象如何,阳性率如何,目前尚缺乏系统、全面、客观的研究。CPSF炎症感染期应积极消炎和抗感染治疗,如有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国外研究提示CPSF继发NA的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等口腔和上呼吸道菌群,对青霉素或抗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敏感[5]。目前国内未有CPSF炎症感染期的细菌谱及敏感抗生素研究。炎症静止期完整切除病灶是避免复发的关键。但窦道或瘘管走行与喉返神经、甲状腺和颈动脉鞘关系密切,手术难度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声带麻痹,发生率3.71-33%),且复发率高达4.9~39.0%。上世纪末,国外学者首次提出内镜下CPSF内瘘口封闭术。尽管有些文献提出了内镜治疗的优势,但内镜术式是否安全可行?内镜术式的适应症如何?内镜术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如何?国内外未见大宗内镜烧灼治疗病例前瞻性研究。第一章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下咽造影、CT、MRI)研究目的:探讨CPSF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的100例CPSF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影像检查资料,包括下咽造影(barium swallow X-ray, BSX)、CT、MRI中至少一项。83例行BSX检查;5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0例在行BSX检查后即行CT扫描;4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4岁)和非儿童组(>14岁);根据颈部炎症感染表现分为炎症期和静止期。观察CPSF患者的BSX、CT、MRI表现,并计算不同影像诊断的阳性率。采用χ2检验比较儿童组与非儿童组、炎症组与静止组患者各种检查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83例行BSX检查的患者中,53例显示梨状窝窦道形成,9例显示梨状窝瘘管形成。BSX的诊断阳性率为74.7%(62/83),儿童组和非儿童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95.7%,炎症组和静止组阳性率分别为52.0%和8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54、7.352,P值均<0.05)。CT检查的阳性率为86.5%(45/52),儿童组和非儿童组间、炎症组和静止组间CT诊断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例BSX检查后即刻行CT检查的患者中,48例CT平扫显示环甲关节外侧或甲状腺腺叶上极内窦道或瘘管残留高密度对比剂影。BSX联合CT的诊断阳性率为96.0%(48/50)。45例行MRI检查的阳性率为84.4%(38/45)。儿童组和非儿童组间、炎症组和静止组间MRI诊断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SF的影像诊断应建立在临床(症状及体征)高度怀疑的基础上,不同影像方法各具优劣,年龄和炎症不同时期均可能影响诊断率,单一手段存在假阴性可能。BSX诊断率偏低,但易行、价廉、直观,可作为疑似CPSF静止期的初筛手段;CT和MRI不仅提供直接和间接诊断信息,还可用于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BSX联合CT具备前述优势,建议作为CPSF首选影像检查组合。第二章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细菌学研究目的:了解CPSF继发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群及敏感药物。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颈深部感染来诊,影像学高度怀疑CPSF的患者,对60例窦道型患者于颈部肿胀最明显处穿刺或切开引流,对5例瘘管型患者取瘘管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沙保弱平板,置37℃孵箱内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然后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仪和配套的GN、GP、YST、GN13、GP67卡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真菌药敏试验用ATB FUNGUS 3进行检测:头孢派酮-舒巴坦、替考拉宁以及草绿色链球菌的所有药物均采用K-B法检测。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阴沟肠杆菌ATCC 7003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和铅黄肠球菌ATCC 700327 。根据CLSI 2014年版标准规定的临界值判定耐药、中介和敏感。结果:65例中21例未能培养出细菌,9例见杂菌生长,35例可培养出特定需氧菌:草绿色链球菌9例(9/65,13.8%);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6/65,9.2%),其中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肺炎链球菌5例(5/65,7.7%);肺炎克雷伯杆菌7例(7/65,10.8%);流感嗜血杆菌3例(3/65,4.6%):铜绿假单孢菌2例(2/65,3.1%);变形杆菌2例(2/65,3.1%);大肠埃希菌1例(1/65,1.5%)。儿童组(≤14岁)中20例(20/37,54.1%)培养阳性,其中草绿色链球菌7例(7/37,18.9%),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4/37,10.8%),肺炎链球菌3例(3/37,8.1%);5例(5/37,13.5%)培养出杂菌;12例(12/37,32.4%)未见细菌生长。非儿童组(>14岁)中15例(15/28,53.6%)培养阳性,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5例(5/28,17.9%);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各占(2/28,7.1%);4例(4/28,14.3%)培养出杂菌;9例(9/28,32.1%)未见细菌生长。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100%敏感;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100%敏感,仅氨苄西林耐药率超过50%。本组42例(42/65,64.6%)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23例(23/65,35.4%)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21例(21/65,32.3%)联用甲硝唑治疗。48例(48/65,73.8%)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消炎治疗。所有患者炎症感染控制后1-2个月实施手术。结论:CPSF继发颈深部感染的致病菌多为口腔和上呼吸道常见菌群,儿童患者多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非儿童患者多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球菌等,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三代头孢菌素等广谱抗生素较为敏感。怀疑合并厌氧菌感染时联合使用抗厌氧菌药物能有效缓解病情。第三章 内镜CO2激光烧灼治疗初治先天性梨状窝瘘研究目的:探讨内镜C02激光烧灼治疗CPSF的可行性及利弊。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并行内镜C02激光烧灼治疗的26例CPSF患者。纳入标准:经病史、体征和相关影像诊断为CPSF,既往无颈部开放性手术史、无颈部外瘘口形成或颈部瘢痕者。排除标准:有颈部开放性手术史、多次切开引流伴外瘘口形成、颈部瘢痕形成或疤痕疙瘩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左24例,右2例;年龄2~672个月(中位年龄62个月);11例初诊表现为NA,5例为NC,10例为AST;15例有上感史。术前检查包括BSX、颈部CT和MRI等。炎症感染期消炎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穿刺或切开排脓。炎症感染控制后1-2月,住院全麻行“支撑喉镜检查+C02激光CPSF内瘘口烧灼封闭术”。术后3个月内镜复查,内瘘口未闭合者,再次行烧灼术。结果:26例均经内镜证实内瘘口,顺利实施内镜烧灼术,术时18-40min(中位术时27±4min)。本研究一次烧灼后梨状窝内瘘口闭合率为76.9%(20/26);两次烧灼后累计闭合率为88.5%(23/26);三次烧灼后累计闭合率为96.2%(25/26);1例失访。分别经历两次和三次烧灼的5例患者中1例儿童患者、1例成人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7个月出现颈部肿痛,口服抗生素后症状缓解,并接受再次内镜手术;1例成人患者术后4个月随访期出现颈部肿痛,口服抗生素后症状缓解;余患者手术间隔期内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末次烧灼术后3个月内镜复查证实内瘘口闭合,术后无吞咽困难、声嘶、呛咳、牙齿脱落等。患者及家属对颈部外观满意。随访4-29个月(中位随访期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CO2激光烧灼术治疗CPSF操作简单、术时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颈部疤痕、可重复操作,且疗效并不低于传统术式,可作为初治窦道型CPSF的首选治疗。
二、梨状窝瘘并纵隔脓肿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梨状窝瘘并纵隔脓肿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不明原因颈部脓肿误诊致感染性休克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3 总结 |
(2)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CPSF的临床特征 |
2.2 CPSF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
3 讨论 |
3.1 CPSF的解剖学及发病率特点 |
3.2 CPSF的临床特征 |
3.3 CPSF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
3.4 超声在CPSF治疗中的应用 |
3.5 鉴别诊断 |
(3)内镜CO2激光烧灼术与颈部开放性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研究进展 |
2.1 CPSF的的胚胎学基础和病因 |
2.2 CPSF的解剖学特点 |
2.3 CPSF的分型 |
2.4 CPSF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2.5 CPSF的治疗 |
2.5.1 颈部开放性手术治疗 |
2.5.2 内镜术式治疗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对象来源 |
3.1.2 入组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2 研究内容 |
3.2.1 患者分组 |
3.2.2 资料采集 |
3.3 入组患者的诊疗情况 |
3.3.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
3.3.2 术前评估 |
3.3.3 手术方式 |
3.3.4 治愈标准 |
3.4 随访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基本临床资料 |
4.2 复发率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
4.3 两种手术方式下的相关因素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CPSF的发病特点 |
5.2 CPSF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
5.3 CPSF的手术治疗 |
5.2.1 两种术式各自的特点及不足 |
5.2.2 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经验总结 |
5.4 CPSF的总体复发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随访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先天性鳃裂畸形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146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及术后处理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6)内镜辅助下内瘘口封闭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管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手术方法。 |
1.2.1手术时机。 |
1.2.2手术操作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7)多方式综合治疗减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咽腔不适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研究方法。 |
1.3咽部不适程度评估。 |
1.4咽腔切口愈合程度评估。 |
1.5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一般情况。 |
2.2不适程度VAS评分及比较。 |
2.3切口愈合程度比较。 |
2.4其他情况。 |
3讨论 |
(8)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143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炎症期患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细菌谱及内镜CO2激光烧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影像学(下咽造影、CT、MRI)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章 细菌学及药物敏感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三章 内镜CO_2激光烧灼治疗初治先天性梨状窝瘘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梨状窝瘘并纵隔脓肿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不明原因颈部脓肿误诊致感染性休克1例[J]. 庞燕,李培杰.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9)
- [2]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J]. 张琪,刘百灵,赵昱,李娜,张延刚,王昕娜,裴勖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1
- [3]内镜CO2激光烧灼术与颈部开放性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疗效分析[D]. 王仪. 吉林大学, 2020(08)
- [4]先天性第一鳃裂畸形的临床分析[D]. 邹鑫. 郑州大学, 2019(07)
- [5]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烧灼治疗146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的疗效分析[J]. 王凌芳,刘丽,桑建中,陈磊,谢小洁,曹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08)
- [6]内镜辅助下内瘘口封闭术治疗先天性梨状窝瘘管的疗效分析[J]. 杜林芳,路武豪,娄卫华,雷奕优.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12)
- [7]多方式综合治疗减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咽腔不适的临床研究[J]. 赵晨,王洪明,马沂,杨怀安,姜学钧.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12)
- [8]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143例先天性梨状窝瘘炎症期患者临床分析[J]. 张亚民,曹华,桑建中,戴耀章,王刘中,刘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13)
- [9]梨状窝瘘及其所致甲状腺脓肿的超声诊断[J]. 李守震,吴晓丽,王军,孙晓峰.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6(10)
- [10]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细菌谱及内镜CO2激光烧灼研究[D]. 梁璐.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