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成果数据指数

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成果数据指数

一、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部分成果资料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玲[1](2021)在《现代性的另一种诉求 ——近代中国留美生基督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玉[2](2019)在《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地政学派成立于193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集当时最高水平的土地改革学术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地政学派的土地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中的主流和中心地位,对民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国民党政府土地政策的制定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地政学派的研究成果不多,这与该学派当时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尚有距离。本文在广泛收集有关地政学派的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政学派的活动和思想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考察,以期拓宽近代土地思想史的研究,同时厘清国民政府关于土地制度的政策演变逻辑。民国以来,局势不稳、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等诸多因素导致政局动荡,但同时也激发社会各阶层探讨国家发展之路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的活跃的文化氛围,近代也就成了经济思想发展转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心内容,更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类土地思想也开始涌现。在蒋介石的授意下,1933年由萧铮组织发起了中国地政学会,将当时研究土地问题的专家学者以及实际从事地政工作的领导分子的力量聚集起来,是地政学派早期的正式组织,由此也标志着民国时期地政学派的正式形成。1947年为吸收更广泛的社会人士以及农民群体,萧铮又组建了中国土地改革协会,该协会性质为社会团体,以便深入民众,以此推动土地改革的发展。自此至1949年,地政学派步入了地政学会与土地改革协会两会并行的阶段。地政学派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为指导,以亨利·乔治”单一税”理论、达马熙克土地改革学说为参照,在“研究土地问题,促进土地改革”宗旨引领下,为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进行具体的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地政学派主要的学术活动包括发行《地政月刊》、《人与地》等地政刊物,出版地政论着,译介国外土地学说。地政学派的历届年会也会密切结合时政形势,围绕最为迫切的土地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决议,以此影响政府当局的政策,并推动民众土地观念之改变。同时,地政学派积极兴办地政教育,先后依托地政学院、地政研究所、私立建国法商学院等机构,为国民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培养了大批地政人才。本文通过对地政学派相关资料发掘,系统梳理了地政学派的基本内容,提炼出地政学派土地改革主张的基础理论为平均地权、政策支柱为土地金融、配套设计为现代土地治理。以这三个层面作为土地思想主线,地政学派对民国时期土地制度进行了整体谋划。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演化的脉络具有鲜明的以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为基础的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特征,是顺应统制经济思潮以政府为主导解决农民对土地制度非均衡的诉求问题,但是在国民政府的土地改革实践中,强制性土地制度变迁逐渐脱离了诱致性土地变迁基础,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及制度主张不得不以妥协的形式实现,严重制约了土地改革的价值发挥。本文对地政学派同时期的中外土地学说进行研究对比。相较于中国共产党的为了推翻既有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土地革命论,地政学派为国民政府设计的土地改革方案则是在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内寻求农业发展的路径,这是由两者政治党派背景、经济学分析范式、适应经济阶段以及经济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而相较于世界各国的土地改革事业,地政学派的土地改革主张也顺应了资本主义建立和发展以来土地改革的总体趋势,一是对土地私有制的行使范围大加限制,二是扶植农民收购土地,以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地政学派作为民国土地学界的重要组织,其土地思想和学术活动繁荣了民国的土地研究事业。尽管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向土地制度转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现实问题的影响而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了实践。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后,地政学派的土地金融思想在推动台湾省政当局土地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说明地政学派的土地思想在特定历史时期及条件下是能够转化为具有现实张力的政策实践的,其思想内涵对当下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赵越云[3](2018)在《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文明史研究逐渐成为农业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文明史研究进入宏观整合阶段。农业史研究和文明史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转折与升华,由此,探讨农业与文明的关系成为可能,也有所必要。对农业史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并对考古学、历史学围绕中国早期文明而积累的诸多认识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两个学科在农业与文明方面,皆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本研究得以进行的学术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农业史、文明史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必要界定与检讨:一方面,提出本研究对中国原始农业进行阶段划分和类型划分的基本判断;另一方面,提出本研究对早期文明与国家形成标志的基本认识,对中华早期文明进行阶段划分的具体方案。从而,为系统探讨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与论述框架。通过对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与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稻旱撞击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农牧裂变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等关系的探索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稻作与旱作农业类型在中国南北方地区基本同时形成。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使早期人类具备了一种脱离母体族群、异地生存繁衍的能力。原始血缘族群开始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自然地理单元内细胞分裂式地增长,区域性中心聚落得以产生,揭示出凌驾于区域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端倪;同时,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族群开始在各自然地理单元的边缘地带彼此接触,地缘因素开始萌发。公共权力和地缘因素出现在史前各区域,标志着早期文明化进程的开端,也揭示出早期文明的多元起源。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原始稻作、旱作农业类型在持续发展中产生地域、文化间的相互撞击。在地域的撞击中,形成了稻旱混作农业类型;在文化的撞击中,生成了华夏、苗蛮与东夷三大古代族群。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族群在面对史前洪水事件时产生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激化了族群间的矛盾。由矛盾到冲突、由冲突而战争。在华夏族群联合东夷,打击苗蛮的历史过程中,华夏族群实现了民族合并,从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代民族——华夏民族,同时也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联合治水的过程中,中原地区总结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吸纳异质族群,最终促成了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殷周春秋之际,北方地区萌芽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区域差异,在气候干冷化趋势的刺激下逐渐凸显,北方地区逐渐在地域、文化上发生裂变。伴随北方地带逐渐从固有的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经由半农半牧农业类型而转变为原始游牧农业类型,戎狄、匈奴族群的在北方地带渐次形成。西戎北狄族群在与华夏民族的冲突中,一部分因遭到中原王朝的打击而参与到匈奴族群的构建过程中;另一部分则通过内附而融入华夏民族,扩充了华夏民族的构成,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获得发展的外部刺激因素。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环伺的外部环境下,殷周春秋之际,“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政治实体的边界逐渐清晰。至此,稻旱撞击中形成的华夏民族与农牧裂变中凸显的中国边界,最终汇成“中华”。在农牧裂变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在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基础上,接纳了新石器时代末期以来出现的畜牧业,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农牧兼营。一方面为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型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成为中华早期文明在中原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基于上述基本结论,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宏观思考。可以发现中华文明的基本格局在其早期阶段已然奠定,在撞击与裂变中,中华早期文明走向古代文明阶段。战国秦汉以来,基于三种彼此不同的农业类型,逐渐产生了三种异质性的文明类型:遒劲的草原游牧文明、厚重的中原农耕文明与富庶的江南农渔文明。三种文明类型和而不同,在中华古代文明阶段,互通有无,彼此扶持,最终走向相互熔合。由不同而多元、由熔合而一体,三种农业与文明的类型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高旭[4](2017)在《回顾、反思与前瞻--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文中研究指明从西汉武帝时期至今,《淮南子》研究历经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不论是在文献的整理传播、思想的研析阐发上,还是在多维的文化研究上,都已累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亟需现代学者以"淮南子学"新的学术体系视野,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总结,进而构建起现代中国人文学术中的"淮南子学史"。通过对古今中外"淮南子学"的通贯性、总体性的回顾与反思,客观指出当前《淮南子》研究中存在的各种局限不足,为学者们构建合理科学的"淮南子学"研究体系提供前瞻性的建议,进而推动《淮南子》研究的深入进行。

蔡群[5](2016)在《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沱江是长江上游北岸的一条重要支流,纵穿川北山地、成都平原和川中盆地丘陵等地形单元,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构造了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基本场域,从而使历史时期沱江流域的水旱灾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那么以沱江流域为个案进行水旱灾研究对于我们认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时空特点和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为了分析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为了获取基本的数据样本,笔者以沱江流域各地方志、档案史料、明清实录、近代报刊资料,以及近人的水旱灾统计资料、调查资料为基本材料进行数据统计。参考了诸如《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四川卷)、《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四川两千年洪灾史料汇编》、《四川历代自然灾害述略》、《四川清代前水旱自然灾害资料汇编》、《四川清末民国时期水利部分资料汇编》、《四川省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研究》、《四川省百年严重水旱灾害史料(1962年)》等着作。从而整理出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年际序列。为了将统计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尝试通过水旱灾害被灾县份数、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等指标建立起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年际指数表。通过水旱灾害的发生数量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的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而水旱灾害的指数差异则可以表现各县区的受灾程度差异。这些内容组成了本文的第一章内容,即“资料来源、量化和灾害指数分析”。第二章是“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则是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尺度对明清时期沱江流域的水灾和旱灾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时间上主要是王朝、年际分布、季节分布三个尺度,空间上则是县级县区、次级流域以及上中下游的分布三个区域尺度。通过时空分布的特征分析,从而对于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基本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资作该流域防灾抗灾的基本依据。第三章是对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水旱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构成了灾害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笔者也试图从这两个角度对沱江流域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沱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环境、气候波动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变化是水旱灾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机理,我们可以称之为孕灾环境。从灾害学的角度看,灾害的发生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的一个循环反馈过程,其中作为人类社会的承灾体对于致灾因子的抗击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灾害的大小以及是否成灾,所以我们就试图从沱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仓储建设、灾害救济、祈神禳灾等角度对沱江流域的社会应对能力进行初步分析。

罗银科[6](2012)在《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文中指出农村职业教育是当下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关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历史的回溯,但是目前学界尚缺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即试图对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农业学校教育(以下简称“农业教育”)进行梳理、评析。论文从职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范围三个维度,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与辨析,发现近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存在“应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笔者认为应从“实然”层面理解职业教育的近代内涵。进而推演出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农村职业教育针对农村,因而以农业教育为主,而职业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就是职业教育四类型中的农业教育,三形式中的职业学校教育,即论题: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将研究范围内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和抗战及内战时期四个阶段,并回溯清末农业教育的发展,以便前后衔接。每个阶段主要从农业学校的设置与修订、农业学校课程与教材、农业学校师资、农业学校经费、农业学校与学生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就以上各方面做前后的对比,标明特异之点,给予简要评价,提出一些不同的解释,希望这样的尝试对后继研究者有所帮助。第一章,笔者提出“癸卯学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学制系统,但是并不适用于农业教育。初等农业学堂与中等农业学堂之间不存在断层现象。开设课程适当融入了一些具有本土性的课程,一律没有读经课程。清末采取了延聘外国农学教习、派遣学生出国学习农业再回国办学和设立农业教员养成所三种方式培养农业师资,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农业学堂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款、官员富绅出资和适当收取学生学费三种途径,其中官员富绅出资兴办较为普遍。初、中等农业学堂数和学生数有了较快增长,但是作为实业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第二章,笔者认为“学堂”到“学校”称谓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新政府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的一种姿态,但实际并无改变。而从“初、中等”改称“甲、乙种”则有实质性的变化,即意在打破农业教育系统,割断各级农业教育的联系,但在事实层面很难办到。从“壬子癸丑学制”始,高等农业教育从职业教育体系中分离出去,农业教育限于中等以下。该时期缺乏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本土性农业教材。师资仍然沿袭清末的培养模式,以农业教员养成所为主。农业学校教员人数,多于同期工、商业学校教员数。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官府、农会、私人和学费。该时期实业教育经费在各中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低,但以生均教育经费计算,则一直处于较高位置。农业学校经费数高于同期工、商业学校经费数。第三章,笔者认为本期农业学校设置“自由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之前学制存在问题的修正,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本期首次拟定了农业学校课程标准,同样体现“自由度大”的特点。出版了一些农业教育教材,但是并未改变农业教育教材难觅的局面。“自由度大”的特点在师资培养上也得到体现。但是这种看似自由度大的规定,事实上是承认了之前学制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方式,不做任何改变。该时期职业教育岁出经费数占整个中等教育岁出经费数的比重在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1922年新学制后,普通教育职业化吸纳了本该直接投入到职业学校的经费。第四章,本期农业学校设置与“壬子癸丑学制”如出一辙,这是对于不能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规避”。农业学校设置以立法的形式呈现,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能高估,它不过是民国法律架构的一小环。首次有了部颁农业教育各科课程表,对于提高农业教育水平不无帮助,但是仍无课标。主观上的不作为是主要原因。终于有了部订农业学校教材,并且在职业教育各科中数量最多,但是仍有不少学科无部颁教材。农业教育师资问题正随着整个职业教育师资问题逐渐解决,但是效果还未显现,抗战即爆发。农业教育经费来源在制度层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为了挽救因“壬戌学制”职业教育普通化造成的中等教育严重失衡的局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张职业学校的措施,但是中学“独大”的状况并未改变。第五章,本期农业教育在制度上为适应战争需要,做了微调。依然沿用1933年的类课标。组建了专为编辑农业教材的“农业职业学校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并且融入了奖励机制。这种机制对农业教材的编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师资问题受到重视,并在实际层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远没有达到解决的程度。农业教育经费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战时公费制度刺激了职业学校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原因一方面在于承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在于普通教育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第六章是对前五章共性问题的探讨。先从农村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维度展开。笔者认为农民与农业的需要,使得农业教育成为必要,农村的状况为农业教育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分析应建立在排除“农业破产论”这一“歧路”的基础上。职业教育“重农”与“重工”论争是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又一歧路。笔者对这一论争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七章,笔者试图以实证的方式,通过对《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全208期共3139篇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从计量的层面分析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主要关注“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两个维度,从文章的数量、年代分布、介绍国家和介绍中国省份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用数字表明:民国时期农业教育“质”“量”兼备;民国时期农业教育“与时俱进”;民国时期农业教育“内外兼顾”。前面单纯的研究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发展是无法得出这些结论的,从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这样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黄建年[7](2009)在《农业古籍的计算机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对古籍的整理、保护与开发是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中国的古籍整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孔子删定《六经》、刘向父子编撰《七略》,到清人编定《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大规模的古籍整理持续不断,影响深远。建国后古籍整理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目前仅整理出版的农业古籍就达140余种。尽管如此,农业古籍的整理与开发仍然不足,已经整理出版的农业古籍只占全部存世农业古籍的15%左右,大量的农业古籍亟待整理。中国古籍的断句标点最晚于东汉时期已经开始了,其后各代这一工作连绵不绝,只是盛衰易势,治乱更迭而已。明代《永乐大典》所收各书无一不加圈点,而综观清代《四库全书》却无一圈一点。虽同为官方编撰类书,然差距之大、观念之异令人惊奇。民国后新式标点兴起,古籍断句标点之风方始流行,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更是极力推动,新式标点整理古籍因而数量渐增。1989年我国制订《信息处理现代汉语分词规范》,然以现代文本为处理对象,而应用于古籍整理领域的专用古籍文本的分词规范尚未引起注意。正是基于这一现状,本文以农业古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业古籍的断句标点、分词以及索引编制的历史与现状,重点探讨了计算机技术在农业古籍断句标点、分词标引中的应用,构建了农业古籍断句标点、分词标引的原型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借鉴文本模式匹配、句法分析等技术,研究并设计出农业古籍自动断句标点的算法,设计出农业古籍断句标点的原型系统。通过对约2,000万汉字古籍文本语料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断句标点常用的11种方法。首先采用句法特征词、同义语标志词进行初步断句;进而利用反义复合词、引书标志、时序词、数量词、重叠字词、动名结构词及比较句法进一步对子句进行断句、标点;最后使用农业用语和禁用模式进一步提高断句、标点后农业古籍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根据这些断句标点方法与规则,采用自动构建与人工优化相结合的办法构建了断句标点模式库与断句标点禁用模式库2类断句标点知识库。两者共同保证了断句标点功能的正常开展,目前已经构建的标点模式库共有1,166条规则,断句标点禁用模式库共184条规则。依据这些断句标点规则,利用本系统对6种农业古籍的断句标点测试,取得了60.5%的断句正确率与40.5%的标点正确率。2)借助N元分词、词典分词等技术,设计出农业古籍自动分词专用算法,设计出农业古籍分词的原型系统。考虑到目前尚无现成的古籍分词词典可用,因此构建古籍分词词典势在必行。而构建一部全面而权威的古籍分词词典又非短时间所能够完成,因此采用基于词典分词与N元语法分词的综合分词方法成为目前古籍分词较理想的方法。有基于此,本实验构建了基本词典群与禁用词典群等两个分词词典群共10多个数据库,其中基本词典群包括人名、地名、书名、职官名、物产名等数据库,而禁用词典群则包括成语、年号、虚词、数量词、时序词等数据库。分词词典群目前共收录各类词汇20万条,基本上满足了古籍分词的需要。综合采用分词词典分词和N元语法分词2种方法进行古籍文本分词,并采用子串比较过滤、相邻词过滤、高频词过滤、低频词过滤等方法对分词结果进行过滤,分别以12种农业古籍和379种《广东方志物产》为语料进行了古籍分词测试。从12种农业古籍中共识别出已有词1,164个,约占总词汇量的31%;未登录词2,530个,占总词汇的69%。从379种广东方志物产资料中共识别出已有词6,314个,占总词汇的8%;未登录词75,438个,则占总词汇的92%。其中出现10次以上的词汇为8,044个,占总词汇的10%。出现20次以上的词汇共3,760个,占总词汇的5%左右。通过对379种《广东方志物产》分词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词频等级位于区间(2000,8000)时,词频等级与频次乘积基本为常数23,000,000,这一结果说明齐夫第一定律在古籍文本中同样适用。利用计算机实现农业古籍文本的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并开发出相应的原型系统,是国内农业史、情报学、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等学科结合的一次全新尝试。正因为如此,本项研究仍然稍显稚嫩,尚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1)目前采用的断句标点模式库共有各种规则1,100余条,数量有限,而且各个规则之间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梳理与优化。再者,目前断句标点所用的方法为模式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语词的应用,而对于句法特征的采用仍然有限。这主要因为目前缺少农业古籍分析的熟语料库,特别是缺少农业古籍词汇属性库,使本实验难以进行有效的句法分析。随着农业古籍词汇属性库的构建,古籍句法规则的分析将会逐步深入。立足于农业古籍词汇属性库与古籍句法规则库的断句标点将会取得更佳的效果。(2)分词系统采用词典分词与N元语法结合的综合分词方法,通过词典识别出的词汇占总词汇的比例仍然不高,在农业古籍中占31%,这一结果很显然乃分词词典收录的词汇在各子学科中分布并不均匀所致。所以,优化分词词典将是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之一。尽管本课题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但是,因为课题涉及的范围太过广泛,且因为时间因素很难作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只能留待于将来作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程永政[8](2009)在《多尺度农作物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政府对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十分重视,在建立多个国家级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的同时,要求不断推进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在地方政府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遥感监测实践,对作物种植田块、种植面积、长势、产量等不同尺度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农作物多尺度联合监测的系统框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有:(1)基于承包记录的承包田块边界信息提取与承包田块遥感制图方法。承包田块边界信息的提取是进行以承包田块为单元的遥感监测的基础,本文在对承包田块及其分界级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遥感的承包田块分界线提取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基于遥感与承包记录的承包田块制图方法。该方法省时省力,而且利于制图者与农户的交流和确认。(2)对县域中尺度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提出了自然田块专题图辅助下的遥感监测方法,利用自然田块专题图不仅可以监测作物种植区的非农占用情况,还可通过掩膜处理降低遥感数据的复杂度,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对小尺度高精准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提出了承包田块制图辅助下的遥感监测方法,将作物监测结果与承包田块的属性结合起来,借助承包田块专题图的精度提高了面积监测的精度,监测结果又有利于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3)对省域、县域和乡域三种尺度的作物长势遥感分析对比,针对三种尺度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结果的互补关系,提出了多尺度作物长势联合监测。(4)利用遥感监测结果的空间特性,提出了利用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结果对气象模型估产结果进行调整的方法。(5)根据河南省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了河南省多尺度作物遥感联合监测系统总体设想,并对省级数据处理平台和县级监测成果应用系统进行了设计。

詹志华[9](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叶良均[10](2008)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就是用户和科研机构之间以农业科技成果为媒介建立的需求和供给的过程。农业科研一方面受社会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进步;既有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商品化特征,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保持供求平衡,也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属于公益型成果,难以依靠市场调节实现供需均衡。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区域性特征、农户数量的巨大和生产的分散性,客观上需要建立比较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体系。本文以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特征为基础,依据技术创新理论、供需均衡理论,从“农业科研—用户”的双向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并从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和推动用户参与农业科技研究的视角探讨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从成果转化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既有农业科技成果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的农业科技体制因素,提出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的对策。由于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分工与协调机制、农业科技资源的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从事农业科技开发的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力量薄弱等因素,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存在着可替代的竞争型成果多、成果针对性不强且缺乏综合配套性等问题。建立以农业综合区划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科技科技成果供给机制,支持各个区域农业科技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供需矛盾问题。2)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影响用户投资农业科技成果的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因素主要有:受教育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投资能力;外在因素主要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业经营的高风险性和银行信贷支持等。针对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培养和支持用户以形成对农业科技成果有效需求的具体建议。3)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本文探讨了“供—需”之间互动、用户参与农业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组织化和由农业企业拉动的农业产业化,均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以此为背景,本文分析了农户和农业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以及不同利益主体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实现合作与协调的可能性与方式。最后,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户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和成果转转化的对策: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建立交流平台和保障各个主体的经济利益等。

二、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部分成果资料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部分成果资料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2)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关于民国时期土地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地政学派及其土地思想的研究
        三、关于地政学派思想来源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任务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政学派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背景
        一、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
    第二节 地政学派的创立概况
        一、地政学派的初期发轫
        二、地政学派的正式成立
        三、地政学派的组织发展
        四、地政学派的成员群体
    第三节 地政学派的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
        一、举办年会
        二、发行刊物
        三、出版书籍
        四、兴办地政教育
第二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渊源与制度经济学架构
    第一节 地政学派的理论指导
        一、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理论
        二、亨利·乔治的“单一税”理论
        三、达马熙克的土地改革理论
    第二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制度经济学架构
        一、制度变迁及土地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地政学派的土地制度变迁分析
第三章 平均地权:地政学派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问题剖析
        一、土地问题的界定
        二、土地政策的内涵
    第二节 对土地改革纲领的研究
        一、“平均地权”诠释
        二、“耕者有其田”诠释
    第三节 土地改革的政策主张
        一、设置地政机关作为推行主体
        二、推广土地整理作为基础前提
        三、落实地价税制作为核心举措
        四、改革租佃制度作为耕者保障
        五、规划市地利用作为城建支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金融:地政学派的政策支柱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金融问题剖析
        一、土地金融的界定
        二、土地金融发展瓶颈的成因
    第二节 对融通土地资金必要性的研究
        一、对土地金融与“平均地权”关系的探讨
        二、对土地金融与“地尽其利”关系的探讨
        三、对土地金融与工业化关系的探讨
        四、对土地金融与城市改造关系的探讨
    第三节 土地金融体系的构建主张
        一、设立土地银行作为专营机关
        二、发行土地债券作为资金来源
        三、完善农业保险作为风险补偿
        四、发展合作信用作为有益补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治理:地政学派的配套设计
    第一节 对土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
        一、修改《土地法》的探讨
        二、推动土地纲领入宪的倡议
    第二节 对人地关系现代化的探讨
        一、土地人权保障论
        二、内地殖民政策论
    第三节 对土地利用现代化的分析
        一、土地生产技术应用观
        二、土地经营方式改良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政学派对同时代中外土地思想的研究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对原中共红色区域的土地政策研究
        二、地政学派受到的中国农村派辩驳
    第二节 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一、世界土地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部分国家土地改革运动的特点
第七章 地政学派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
    第一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研究发展
        一、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二、对孙中山土地思想的阐述与发展
        三、对民国土地思想研究的引领与繁荣
    第二节 地政学派与民国土地政策实践
        一、以推进土地改革事业为政治追求
        二、参与国民政府土地理论阐述和政策设计
    第三节 为台湾土地改革积累经验
        一、夯实台湾农地改革的基础准备
        二、完善土地金融与土地行政体系
第八章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来土地制度变迁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演变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间的土地制度演变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演变
    第二节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产权制度性缺失
        二、土地金融供给不足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受限
    第三节 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二、发展土地金融市场
        三、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附录
    地政学派主要成员简介
    地政月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中国农业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1.3.1.1 对古农书和农史资料的发掘、整理、校注、汇编
        1.3.1.2 农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各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
        1.3.2 早期文明相关理论的形成途径
        1.3.2.1 考古研究者的理论贡献
        1.3.2.2 史学理论研究者的贡献
        1.3.2.3 兼顾归纳与演绎的成果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文献研究法
        1.4.2 文物考古研究法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检讨
    2.1 原始农业类型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原始农业的时代下限与构成因素
        2.1.2 农业类型与原始农业的类型划分
    2.2 中华早期文明相关理论检讨
        2.2.1 国家的标志探讨与概念再界定
        2.2.2 中华早期文明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章 原始农业类型的形成与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
    3.1 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动植物驯化的开端
        3.1.1 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3.1.2 生产工具与渔猎采集经济的发展
        3.1.3 人类驯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迹象
    3.2 新石器时代中期构成原始农业类型诸因素的齐备
        3.2.1 北方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雏形
        3.2.2 南方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因素
    3.3 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旱作、稻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3.3.1 北方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确立
        3.3.2 南方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3.4 原始农业类型形成的历史影响与意义:中华早期文明的起源
        3.4.1 原始血缘性族群的繁殖
        3.4.2 区域性中心聚落的形成
        3.4.3 不同血缘族群间的接触
    3.5 本章小结:中华早期文明的多源起源
第四章 稻旱撞击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
    4.1 新石器时代末期-殷商以前原始农业类型的演进格局
        4.1.1 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持续发展
        4.1.1.1 豆麦牛羊的相继出现
        4.1.1.2 中国家马的域外引入
        4.1.2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演进历程
        4.1.2.1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发展
        4.1.2.2 原始稻作农业类型的衰落
    4.2 稻旱地域撞击:稻旱混作农业类型的形成
    4.3 稻旱文化撞击:古代三大族群的初步生成
        4.3.1 史前洪水事件真实存在的多元证据
        4.3.2 不同农业类型与族群对洪水的应对
    4.4 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的外部刺激与内部驱动
        4.4.1 克有三苗:史前中国南北格局的终结
        4.4.2 禹别九州:中华早期文明的最终形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牧裂变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
    5.1 农牧地域裂变:北方地带原始游牧农业类型的渐趋形成
        5.1.1 从旱作到半农半牧:北方地带生业模式的初次调试
        5.1.2 从半农半牧到游牧:北方地带生业模式的再次调试
        5.1.3 北方地带早期文明进程断裂的宏观审视——以石峁为例
    5.2 农牧文化裂变:北方地带西戎北狄匈奴族群的渐次形成
    5.3 农牧兼营:中原地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结构调整
        5.3.1 殷商以来中原地区对畜牧业的接纳
        5.3.2 殷商以来中原地区家马本土化历程
    5.4 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外部刺激与内部驱动
        5.4.1 农以富国·牧以强兵: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内部驱动
        5.4.2 戎狄内附·错居中国: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发展的外部刺激
        5.4.2.1 华夏民族意识的强化
        5.4.2.2 中国地域边界的明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样熔合:农业与文明类型的历史演进
    6.1 河流轴心·东西绵延:农业类型的地域最大化与文明类型的多样性
    6.2 南北异质·互补熔合:多样文明类型最终走向一体化的动因与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回顾、反思与前瞻--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的整理传播
    (一) 东汉时期。
    (二) 清代时期。
    (三) 民国时期。
    (四) 改革开放时期。
二、思想的研析阐发
    (一) 西汉至晚清时期
    (二) 民国时期至现今
        1. 关于《淮南子》思想学派性质的研究
        2. 关于淮南王刘安“谋反”及其《淮南子》着述意图的研究
        3. 关于《淮南子》与汉代黄老之学的研究
        4. 关于《淮南子》道论、宇宙论的研究
        5. 关于《淮南子》治国思想的研究
        6. 关于《淮南子》与先秦两汉诸子历史渊源的研究
        7. 关于《淮南子》思想研究的其他方面
三、多维的文化研究
    (一) 神话学研究
    (二) 文学研究
    (三) 美学、艺术学研究
    (四) 科学技术史研究
    (五) 学术史研究
四、对《淮南子》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5)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资料来源、量化和灾害指数分析
    第一节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史料的分布
    第二节 量化方式的总结与探讨
    第三节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指数分析
第二章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
    第一节 水灾的时空分布
        一、时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二、空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旱灾的时空分布
        一、时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二、空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的孕灾环境——水旱灾害时空分布成因分析
    第一节 沱江流域孕灾的自然环境因素
        一、地形地貌与水旱灾害
        二、明清时期沱江流域的植被概况与水旱灾害
        三、沱江的水文环境概况
        四、气候变化与水旱灾害
    第二节 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应对能力分析
        一、明清时期灾害救治机构与救灾程序
        二、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防”与“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论
    一、 选题旨趣
    二、 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农业教育的前奏——清末农业学堂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确立——“癸卯学制”中农业教育的体现
    二、 课程体系初具,教材付之阙如
    三、 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四、 经费“宽筹”
    五、 零星尝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业教育的转向——北洋政府时期甲、乙种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调整——“壬子癸丑学制”中农业教育的缩减
    二、 课程体系微调,教材缺乏本土化
    三、 师资标准出台,沿袭清末培养模式
    四、 明确经费来源
    五、 办学停滞不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教育的转型——军阀混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扩充——“壬戌学制”中农业教育的泛化
    二、 课程标准初拟,教材仍旧难觅
    三、 师资问题解决乏术,放任自流
    四、 经费投入渐少
    五、 农业学校有所增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教育的立法——“黄金十年”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规避——“戊辰学制”中农业教育的轮回
    二、 类课程标准公布,本土化教材渐出
    三、 谋师资“统制”化,缺口依然难补
    四、 政策性经费倾斜难以实现
    五、 农业学校不断扩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教育的应战——抗战及复员时期农业学校之农业教育
    一、 制度的变通
    二、 承战前类课标,重教材编译
    三、 农科大学落实师资培养,问题如故
    四、 政策性经费倾斜目标渐行渐远
    五、 战时公费制度刺激学校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歧路
    一、 “可能性”与“必要性”
    二、 “农业破产论”
    三、 “重农”与“重工”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国时期农业教育的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杂志的统计分析
    一、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的统计分析
    二、 农业教育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两职校规程对比
    附录 2 《教育与职业》(1917—1949)杂志目录索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农业古籍的计算机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主要理论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结构
        1.4.3 可能创新之处
    本章参考文献
2 农业古籍断句标点研究
    2.1 断句标点概述
        2.1.1 句读、圈点
        2.1.2 断句、破句
        2.1.3 标点
        2.1.4 普通古籍断句标点
        2.1.5 农业古籍断句标点
    2.2 古籍自动断句标点研究进展
        2.2.1 古籍自动断句标点的概念和意义
        2.2.2 自动断句标点研究进展
        2.2.3 古籍断句标点的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2.3 古籍自动断句标点算法、流程与功能设计
        2.3.1 传统古籍断句标点方法
        2.3.2 计算机辅助断句标点的主要算法
        2.3.3 计算机辅助断句标点的流程设计
        2.3.4 计算机断句标点的功能设计
        2.3.5 断句标点规则库构建
    2.4 实验结果评价与展望
    2.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农业古籍分词标引研究
    3.1 汉语文本分词标引研究进展
        3.1.1 汉语文本分词标引概念和意义
        3.1.2 汉语文本分词标引研究进展
        3.1.3 古籍文本分词标引研究进展
    3.2 分词标引中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3.2.1 分词词典
        3.2.2 分词系统
    3.3 古籍文本自动分词的主要算法与流程
        3.3.1 古籍文本分词主要算法
        3.3.2 古籍文本分词流程设计
        3.3.3 古籍文本分词词典群构建
    3.4 古籍文本分词效果测试
        3.4.1 数据来源
        3.4.2 未登录词识别
        3.4.3 分词结果
    3.5 古籍文本分词结果分析
        3.5.1 词频等级与频次乘积研究
        3.5.2 齐夫第一定律验证
    3.6 分词结果应用
        3.6.1 古籍词库编纂
        3.6.2 古籍索引编制
        3.6.3 同义词识别
        3.6.4 自动标引与自动摘要
        3.6.5 古籍自动问答系统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古籍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系统的构建与集成
    4.1 系统开发背景
    4.2 农业古籍自动标点子系统
        4.2.1 实验语料
        4.2.2 系统功能结构
    4.3 农业古籍自动分词子系统
        4.3.1 实验语料
        4.3.2 系统功能结构
    4.4 农业古籍系统设置子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结语
6 附录
    附录1 计算机断句样例
    附录2 计算机标点样例
    附录3 标点规则库样例
    附录4 计算机分词样例
    附录5《广州府志》等四种古籍索引样例
    附录6常用农业史资料一览表
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8)多尺度农作物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组织
第二章、国内外农作物遥感研究现状与问题
    2.1 作物面积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2.1.1 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情况
        2.1.2 作物面积遥感监测存在的问题
    2.2 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研究动态
        2.2.1 长势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2.2.2 长势遥感监测方法
        2.2.3 长势监测存在的问题
    2.3 作物产量遥感监测研究动态
        2.3.1 作物产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2.3.2 作物遥感估产存在的问题
    2.4 农作物遥感监测系统开发与运行
        2.4.1 大尺度作物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开发研究进展
        2.4.2 小尺度作物遥感监测系统开发
        2.4.3 作物遥感监测系统开发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多尺度遥感监测结果最小统计单元的边界信息提取
    3.1 作物遥感监测的特点与多尺度作物遥感监测结果的统计单元
        3.1.1 作物遥感监测的特点
        3.1.2 农作物多尺度遥感监测
        3.1.3 遥感监测结果最小统计单元及其意义
        3.1.4 影响最小统计单元的因素
        3.1.5 河南作物遥感分级监测的最小统计单元
        3.1.6 最小统计单元信息的提取
    3.2 田块与田块制图研究进展
        3.2.1 田块的概念及其在农业推广应用中的作用
        3.2.2 田块制图研究进展
    3.3 自然田块空间特征与基于遥感的自然田块制图方法
        3.3.1 自然田块的影像特征与基于遥感的自然田块制图
        3.3.2 基于遥感影像的自然田块制图及其精度
    3.4 承包田块的空间特征与承包田块分界信息的提取
        3.4.1 承包田块的形成机制
        3.4.2 承包田块分界线的空间特征
        3.4.3 承包田块之间界限的模糊性
        3.4.4 承包田块的空间特征
        3.4.5 承包田块分界线在不同时相遥感数据上的影像特征
        3.4.6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承包田块分界线辨识及其精度评估
        3.4.7 精度评估
    3.5 基于承包记录与遥感数据的承包田块制图方法
        3.5.1 承包田块分配数据的辅助作用
        3.5.2 基于承包记录与遥感数据的承包田块制图方法
        3.5.3 应用实例与精度评估
        3.5.4 基于遥感的承包田块制图方法优缺点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尺度作物面积遥感监测方法
    4.1 对作物面积监测的多层次需求与作物面积多尺度监测
        4.1.1 农业宏观决策对作物面积监测的需求
        4.1.2 农业推广对作物面积监测的需求
        4.1.3 尺度作物面积遥感监测
        4.1.4 作物面积监测研究思路
    4.2 作物面积监测遥感数据源与多元遥感数据融合
        4.2.1 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中常用的遥感图像类型
        4.2.2 数据融合技术
        4.2.3 中巴卫星CCD 数据与HR 数据的融合
    4.3 河南省域小麦种植面积全覆盖遥感监测
        4.3.1 大范围小麦种植面积全覆盖遥感监测及其意义
        4.3.2 省域作物面积全覆盖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问题
        4.3.3 线状地物与零星地物处理方法
    4.4 基于自然田块制图的小麦面积遥感监测方法
        4.4.1 基于自然田块制图的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
        4.4.2 基于自然田块制图的作物种植区非农占用遥感监测
        4.4.3 自然田块制图掩膜与图像复杂度的降低
        4.4.4 自然田块制图掩膜后的图像增强、分类与分类结果统计
    4.5 基于承包田块制图的作物面积遥感监测方法
        4.5.1 分户经营条件下小麦与其它作物的混种
        4.5.2 基于承包田块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小麦面积精准监测方法
        4.5.3 监测实例
    4.6 不同层次作物面积遥感监测的相互关系
        4.6.1 监测系统之间的互补关系
        4.6.2 多层次种植面积联合监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尺度作物长势遥感监测
    5.1 作物长势与作物长势遥感监测需求
        5.1.1 作物长势的定义与评价标准
        5.1.2 农业推广人员对作物长势的实地调查
        5.1.3 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的需求
        5.1.4 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研究思路
    5.2 多层次作物长势遥感监测
        5.2.1 多层次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
        5.2.2 作物长势多层次遥感监测系统比较
        5.2.3 多层次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系统的联合监测
    5.3 河南省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
        5.3.1 目前正在运转的长势评估模型及评价
        5.3.2 监测目的
        5.3.3 技术路线
        5.3.4 数据源的选择与数据获取
        5.3.5 MODIS 数据预处理
        5.3.6 NDVI 数据库建设
        5.3.7 植被指数的空间差异分析与小麦长势遥感监测分区
        5.3.8 小麦长势遥感监测经验模型
        5.3.9 误差分析
        5.3.10 讨论
    5.4 县域以自然田块为单元的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
        5.4.1 县级农业推广部门对农情评估模型的需求特点
        5.4.2 县域小麦长势遥感监测
    5.5 以承包田块为单元的冬小麦长势遥感精准监测
        5.5.1 承包田块之间小麦长势差异与以承包田块为单元进行监测的必要性
        5.5.2 以承包田块为单元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精准监测试验
        5.5.3 遥感精准监测结果的应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遥感数据辅助产量估算
    6.1 对产量估算的多层次需求
        6.1.1 农业宏观决策对产量估算的需求
        6.1.2 农业推广对产量估算的需求
        6.1.3 遥感监测研究思路
    6.2 河南省冬小麦气象估产模型
        6.2.1 冬小麦单产预测方法
        6.2.2 基于气象模型的单产预测概述
        6.2.3 气象模型单产预测的局限性
    6.3 遥感数据与气象模型的改进
        6.3.1 遥感在估产中的应用
        6.3.2 遥感数据与单产预测分区的调整
        6.3.3 遥感监测数据与波动产量的调整
        6.3.4 基于遥感数据的调整存在的问题
        6.3.5 遥感模型方法与气象模型方法的互补问题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南作物遥感三级联合监测系统设计
    7.1 联合监测业务化运行的体制框架
        7.1.1 冬小麦遥感监测运行机制现状
        7.1.2 多级联合监测运行机制设想
    7.2 河南省冬小麦三级联合监测运行系统总体设计
    7.3 河南省冬小麦遥感分级监测背景数据库设计
        7.3.1 背景数据库的重要性
        7.3.2 背景数据库目标与设计原则
        7.3.3 数据库内容
        7.3.4 数据采集规范
        7.3.5 数据更新规范
        7.3.6 数据库建库模式
        7.3.7 系统应用功能
    7.4 县级遥感监测应用系统设计
        7.4.1 县级遥感应用系统设计原则
        7.4.2 数据库与系统分析功能
        7.4.3 实例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内容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农业科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特殊性
    1.1 农业科技研究的特征
        1.1.1 农业与农业科技
        1.1.2 农业科技研究的特征
        1.1.3 农业科技进步
    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性
        1.2.1 农业科技成果及类型
        1.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2.3 不同类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比较
        1.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性
    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环节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农业科技成果概况及传播渠道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2.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定义
        2.1.2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况
    2.2 农业科技成果内在的问题
        2.2.1 竞争型成果多
        2.2.2 技术综合配套性不足
        2.2.3 成果针对性不强
        2.2.4 缺乏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
        2.2.5 技术成熟性因素
    2.3 农业科技成果传播渠道的问题
        2.3.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涣散
        2.3.2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能力性因素
        2.3.3 在传播媒介和传播策略上的不足
    2.4 农业科研部门直接从事技术推广的利弊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用户因素分析
    3.1 用户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动力不足的现状
        3.1.1 部分农户缺乏农业科技投资的积极性
        3.1.2 多数农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2 影响用户投资农业科技的内在因素
        3.2.1 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3.2.2 农业生产规模过小
        3.2.3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3.2.4 用户的投资能力不足
    3.3 影响用户投资农业科技的外在因素
        3.3.1 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
        3.3.2 农业经营的风险性高
        3.3.3 银行信贷等方面的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的创新
    4.1 当前政府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的问题
        4.1.1 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分工与协调机制
        4.1.2 农业科技资源的专业结构与区域布局不合理
        4.1.3 绝大多数的地方农业科技开发力量较弱
        4.1.4 农业科技投资存在着不合理性
    4.2 政府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创新的原则
        4.2.1 提高现有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
        4.2.2 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需求
        4.2.3 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4.3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机制的策略思考
        4.3.1 建立以农业综合区划为依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4.3.2 支持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相对独立地运行
        4.3.3 协调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相关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农业科技成果用户的培养和支持
    5.1 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训
        5.1.1 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从业者的特征变化
        5.1.2 当前农民科技培训存在的不足
        5.1.3 S型曲线对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启示
        5.1.4 适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农民培训策略
    5.2 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
        5.2.1 农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特殊地位
        5.2.2 当前对农业企业支持的不足及影响
        5.2.3 支持和激励农业企业的科技进步
    5.3 农户投资农业科技的动力激励
        5.3.1 主观上的经济利益刺激
        5.3.2 客观环境条件的营造
    5.4 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共生性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用户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研究
    6.1 用户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6.1.1 集聚农业科技创新的智慧资源
        6.1.2 缓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的困境
        6.1.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6.2 用户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分析
        6.2.1 农户与科研部门
        6.2.2 农业企业与科研部门
    6.3 促进用户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策略
        6.3.1 推动农民组织和农业企业的发展
        6.3.2 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科技支持体系
        6.3.3 建立用户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6.3.4 支持和保护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
    本章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部分成果资料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的另一种诉求 ——近代中国留美生基督信仰研究[D]. 李静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地政学派土地思想研究(1933-1949)[D]. 王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3]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D]. 赵越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4]回顾、反思与前瞻--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J]. 高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 [5]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D]. 蔡群. 西南大学, 2016(02)
  • [6]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基于农业教育的分析[D]. 罗银科.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7]农业古籍的计算机断句标点与分词标引研究[D]. 黄建年.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9)
  • [8]多尺度农作物遥感监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程永政.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1)
  • [9]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1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 叶良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近年来,国内农业气象成果数据指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