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闭合性胸伤1例

特殊闭合性胸伤1例

一、特殊性闭合性胸部损伤1例(论文文献综述)

蒋立,董展,孙祥水,张志群,楼跃[1](2019)在《138例儿童高空坠落伤临床特点及结局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儿童高空坠落伤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提高救治水平,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138例高空坠落伤(坠落高度≥2 m)患儿临床资料。男性83例,女性55例,年龄1~14岁,平均4.8岁,其中≤1岁(婴儿期)1例、>1~3岁(幼儿期)24例、>3~7岁(学龄前期)74例和>7~14岁(学龄期)39例。归纳分析患儿坠落场所、入院前后急救及治疗措施,统计患儿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se, ISS)。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坠落高度和损伤部位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坠落高度均≥2 m,其中从窗户和阳台坠落93例、机动车上抛出13例、楼梯坠落11例、平台坠落6例、护栏上坠落2例、屋顶坠落1例、天花板上坠落1例、游乐设施坠落1例、不详10例。坠落高度:>2~3 m 45例、>3~15 m 83例、>15 m 10例。手术治疗45例,对症治疗93例。ISS≤16分46例,ISS>16~25分76例,ISS>25分16例。住院时间1~15 d,住院中位数5 d,其中39例入住ICU,入住ICU时间3~10 d,入住ICU时间中位数5 d。治愈或好转出院123例、未愈15例,其中7例死亡,4例弥漫性脑肿胀,4例脑疝。儿童高空坠落常发生在3~15 m高的窗户和阳台,最易造成颅脑和胸部损伤。3个不同坠落高度(>2~3 m、>3~15 m和>15 m)和3个不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se, ISS)(≤16分、>16~25分和>25分)的特定损伤部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空坠落伤高度越高和ISS评分越高,患儿预后不好(P<0.05)。结论儿童高坠伤以建筑物窗户和阳台坠落最多,同时机动车坠落比例有所增加;坠落高度≥3 m及ISS评分>25分患儿预后不好。

彭保国[2](2019)在《41例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为提高该类疾病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参考。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急诊收治的41例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等明确患者损伤部位与伤害程度,以此为据制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结果 36例患者手术治愈,1例手术好转后转院,4例死亡,治疗有效率90.24%。术后,切口开裂2例、肺不张2例、胃瘫1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14.63%。结论外科手术是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的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制定救治方案,合理安排手术,能够获得理想疗效,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

汤果[3](2019)在《复合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genbeck(K-L)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14年1月—2018年8月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符合诊断标准的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病例39例,采用腹股沟入路、K-L入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按手术入路分为三组,其中单一髂腹股沟入路组(A组)13例,单一K-L入路组(B组)10例,髂腹股沟和K-L前后联合入路组(C组)16例,总共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研究。术后随访6-54个月,平均随访36.4个月。比较A、B、C三组骨折复位质量的优率,复位优良率、关节功能优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复位质量采用Matta[1]影像学标准评定,A组复位优率为46.2%,复位良率为38.5%,复位差率为15.3%。B组复位优率为50.0%,复位良率为30.0%,复位差率为20.0%。C组复位优率为87.5%,复位良率为6.25%,复位差率为6.25%。三组骨折复位优率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0.05)。A、B两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C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优良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8>0.05)。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2]评价髋关节功能: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优率为38.46%,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良率为38.46%,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差率为23.08%。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率为40.0%,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良率为30.0%,B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差率为30.0%。C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率为81.25%,C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良率为6.25%,C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差率为12.50%。A、B、C三组术后关节功能优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A、B、C三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64>0.05)。A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是(15.38±2.90)分,B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是(14.80±3.92)分,C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是(17.31±1.74)分,A、B、C三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组术后6个月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al评分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各发生一例,A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坏死发生一例,B组C组均未发生。A组未发生异位骨化,B、C两组各发生一例异位骨化。A、B、C三组均未发生重要神经损伤及感染。A、B、C三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与单一的髂腹股沟入路或者K-L相比,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更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骨折复位和骨折固定,是治疗累及髋臼双柱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2.骨折复位质量与术后关节功能成密切相关性。

朱成[4](2019)在《院前创伤急救辅助诊疗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全世界每年创伤患者数量超过千万,约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8.8%[1],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创伤一直稳居死亡原因的前5位[2],2017年我国创伤就医6200万人次,创伤致死人数约70-80万人,严重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残和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提高创伤院前急救效率是急诊医生的首要任务之一[3,4]。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院前急救在师资力量、科技投入和学科观念等方面相对滞后,院前急救仍旧采取口述交接患者病历信息的方法,造成院前创伤信息丢失,院内急救方案制订延迟等现象。院前急救属于横向学科,院前急救医务人员需要掌握多系统多部位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对呼救者的首次医疗接触,就当前院前急救整体发展现状来看,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尚很难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新生代院前急救人员而言,院前三基的培养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的:针对创伤院前急救现状,本研究试图将院前创伤信息进行整合,收集原始真实数据,并且编排出符合院前创伤急救的评估公式,有利于后续初步建立院前创伤急救辅助诊疗系统,通过现场收集院前创伤病历相关信息,做到院前创伤病历原始数据实时记录,并辅助院前急救医务人员进行伤情评估和操作,完善首次医疗接触的合理处置,完成模拟状态下的院前创伤急救,为计算机辅助院前创伤急救相关工作及完善院前相关病历提供可能的帮助。方法:收集头、胸、腹及四肢创伤疾病诊断名称和诊断依据,包括创伤因素、创伤部位、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等,将各伤病的诊断依据转化、重排,使转化后的诊断依据能够从相关症状、体征中充分体现,使其更加适用于院前环境的创伤急救,并在各院前伤情评估中添加合理“急救技术操作”提示以指导院前医务工作者的实际操作,各个创伤信息以勾选及添加备注的形式进行记录,通过勾选内容与院前创伤评估公式相匹配,从而完成辅助院前创伤诊疗的各项工作,并自成系统。从我院急诊HIS系统中抽取2018年1月至10月500份创伤病历,纳入单部位损伤或以单部位损伤为主的院前病历180份,包括头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四肢损伤各45例患者的病历信息、急诊院内诊断结果及完成的相关操作,并以此作为评估标准。将院前急救人员分成2组,分别由取得执业资格并在急诊培训超过1年的医生、护士各1名组成,配备1名记录人员,两组实验人员均通过CRASH PIAN顺序检伤及问诊采集病历信息,第一组院前急救人员通过院前创伤辅助诊疗系统对伤者进行病历信息记录,并根据提示进行相关操作,另一组则凭借现场决策进行诊疗工作。根据抽取的病历信息进行院前伤情环境模拟,并在10分钟内分别记录以上两组院前创伤评估结果及相关操作,并与评估标准进行比较,数据结果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180例院前创伤模拟患者中,经第一组院前创伤辅助诊疗系统正确诊断136例,正确完成操作146例,经第二组凭借现场决策院前创伤评估方式正确诊断107例,正确完成操作103例。第一组创伤评估阳性率为75.56%,第二组创伤评估阳性率为59.44%,共同评估阳性率为45.56%,共同评估阴性率为10.56%,计算?2值为10.65,P<0.05。第一组创伤急救操作阳性率为81.11%,第二组创伤急救操作阳性率为57.22%,共同操作阳性率为46.67%,共同操作阴性率为8.33%,计算?2值为22.83,P<0.05。本研究提出的院前创伤辅助诊疗系统的院前评估诊疗正确率及院前创伤急救操作完成率高于现场决策评估诊查方式,且特异性不低于现场决策,认为能够完成模拟创伤患者的院前评估,并能够及时提示急救医师在现场采取的院前创伤急救操作。讨论:目前尚无对院前创伤辅助诊疗的相关报道,并且大多数院前急救采用口述交接院前病历信息或入院后追问病历信息等信息采集模式,导致院前病历信息失真,院内诊疗方案制定延迟等问题。本研究立足于院前创伤急救实际,通过对院前创伤病种和诊断关键词的整合、重排,希望能够为创伤院前急救提供帮助,为院前急救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本研究属于自主开发,并无院前创伤诊疗相关资料参考及校正,因此,对于院前创伤病种收集,院前创伤信息设置及院前创伤诊断公式编排存在诸多缺陷乃至错误,而且本研究以模拟院前创伤情景进行检验,对病历纳入、样本量设置及创伤信息的描述存在偏倚,需继续完善研究内容,以趋于达到符合院前创伤救急实际应用的目的。结论:院前创伤辅助评估诊疗系统能够完成模拟情境下的创伤院前评估诊疗工作,并提示应当进行的合理院前急救操作。鉴于创伤急救的复杂性、多样性等因素影响,目前该系统还处于初级研发阶段,各种伤情救治评估系统还不完善,需要纳入更多的创伤病历进行科学实验分析。

罗明桥[5](2019)在《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传统救治模式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一体化救治模式与进行传统救治模式的差异性。方法:我院自2017年10月成立多发伤救治团队,该团队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创伤骨科、麻醉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合作,团队成员共有42人,分为7组,每组6人,实验对象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间在我院创伤中心尚未成立时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9例,随机编号,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由我院创伤中心主导,按照一体化流程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49例,随机编号后作为实验组;将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ISS评分(AIS-90)、确定急诊手术时间、确定急诊输血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是否成功救治的各项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比较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由创伤中心一体化流程救治的患者实验组共有49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1.76±20.54岁,受伤因素为车祸的29例,高处坠落14例,其他6例,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3.59±2.36小时,平均ISS评分(AIS-90)34.00±10.88分,实施急诊手术36例,平均确定急诊手术时间101.75±76.59分钟,实施急诊输血34例,平均确定急诊输血时间108.47±86.39分钟,平均ICU住院时间8.27±8.88天,平均总住院时间30.96±39.71天,平均住院费用91664元,成功救治40例,救治率81.6%;创伤中心成立前通过传统模式救治对照组共有99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4.62±19.07岁,受伤因素为车祸的62例,高处坠落27例,其他10例,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4.69±4.52小时,平均ISS评分(AIS-90)33.17±10.66分,实施急诊手术58例,平均确定急诊手术时间142.24±102.63分钟,实施急诊输血57例,平均确定急诊输血时间162.63±130.15分钟,平均ICU住院时间6.74±8.56天,平均总住院时间32.32±38.32天,平均住院费用84687元,成功救治59例,救治率59.6%。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IS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确定急诊手术时间、确定急诊输血时间、死亡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一体化救治模式较传统救治模式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降低了死亡率。

庄芳璐[6](2019)在《新疆喀什地区1115例颌面部骨折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分析喀什地区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该地区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创伤原因、好发时间、部位全身伴发损伤等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喀什地区什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15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信息,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15例颌面部骨折中,男女之比为4.72:1,2130岁为好发年龄段(32.74%),多发生于夏季(31.38%)、春季(29.69%),创伤原因中高处坠落伤最多(38.57%),交通伤其次(36.95%),骨折部位以面中部骨折多发(729例,65.38%),下颌骨骨折次之(544例,30.26%),绝大部分骨折断端伤口形态是闭合性伤口(84.66%),73.45%的病例合并颌面部软组织损伤,17.40%的合并神经损伤,42.15%的病例合并全身损伤,其中眼部损伤最多(251例,35.55%),558例患者(50.04%)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分别对面中部、下颌骨骨折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颌面部骨折与年龄、性别及创伤病因的关联密切。结论:喀什地区颌面部骨折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占绝大多数,春夏季是发病高峰期,高处坠落伤及交通伤是主要病因,骨折部位以面中部骨折较多见,合并损伤中以眼部损伤最为常见,治疗方式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颌面部骨折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及创伤原因的关联密切。

叶树位[7](2018)在《骨盆骨折伴会阴损伤死亡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会阴创伤病人的死亡相关因素,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会阴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Exce12007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共81例住院患者性别、年龄、创伤机理、骨盆骨折类型、休克指数、严重创伤转归研究修正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 II)、脓毒症器官衰竭评分、最差乳酸值、入院前三天输注红细胞总量(U)、失血性休克、会阴损伤创面面积估值(长*宽/2)、会阴损伤创面深度、伴随损伤、肠造痿手术、创面引流、最差C-反应蛋白(CRP)、最差降钙素原(PCT)、脓毒性休克、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与否等。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81例,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损伤患者有58例(71.60%),单纯会阴损伤患者23例(28.40%)。会阴损伤总死亡率为14.81%(12/81),伴骨盆骨折会阴损伤死亡率为20.69%(12/58),单纯会阴损伤死亡率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7,p=0.044)。伴骨盆骨折会阴损伤者死亡原因早期失血性休克7例,感染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5例。未死亡患者与死亡患者MOTS-RTS评分、ISS评分、GCS评分、APACH II评分、SOFA评分、休克指数、会阴损伤面积、最差CRP、最差PCT、最差乳酸分别为 7.03±1.36 与 2.72±1.06、27.46±14.87 与 60.92±5.93、12.96±3.45 与 4.08±1.73、12.85±8.96 与 33.00±5.83、6.74±5.96 与 16.67±2.10、1.06±0.43 与 1.76±0.45、54.68±112.13cm2 与 265.29±301.65cm2、96.42±80.23mg/L 与 231.63± 169.14mg/L、1.87±4.08 ng/mL与16.02±26.99 ng/mL、2.08±1.30mmol/L 与 18.92±6.51mmol/L;两者之间比较死亡者MOTS-RTS评分(Z=5.256)和GCS评分(Z=5.077)均低于未死亡患者,ISS 评分(Z=5.087)、APACHII 评分(Z=4.804)、SOFA 评分(Z=4.546,)、休克指数(t=5.180)、会阴损伤面积(Z=3.554)、最差CRP(Z=3.455)、最差PCT(Z=2.784)、最差乳酸(Z=5.298)均高于未死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者C型骨盆骨折占91.67%(11/12)。结论:伴骨盆骨折的会阴创伤患者早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难治性失血性休克,中晚期为感染、脓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会阴创伤患者伴有C型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难以控制、反复感染及脓毒症休克可能预示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监测出血、感染及休克指标、有效地控制活动性出血、积极防治感染将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陈松林,易云峰,陈检明,钟京,焦昌结,郭军华[8](2018)在《胸部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爆震伤所致胸部创伤的临床特征和救治方法,提高对胸部爆震伤的认识及处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0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5例胸部爆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1855岁,平均42.6岁;致伤原因:化工厂爆震伤16例,锅炉爆震伤11例,煤气罐爆震伤23例,粉尘爆震伤5例,地下矿井爆震伤10例。血气胸22例,心包积液3例,纵隔血肿15例,肋骨骨折28例;合并烧伤46例,复合肺吸入性损伤38例,腹部脏器损伤12例,颅脑损伤5例。对胸部损伤情况、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入院时神志模糊、52例神志清楚,受伤至入院时间为(3.16±0.78)h,其中42例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果显示:毛玻璃样改变7例,肺段或肺叶性实变23例,弥漫性实变35例。胸腔闭式引流术15例,开胸止血8例,肺叶修补6例,肺叶切除术3例,膈疝修补4例,胸部巨大缺损重建5例,开胸探查并内固定胸壁12例,气管、支气管断裂修复2例,胸腹联合探查7例。21例并发肺部感染,32例发生休克;死亡3例,存活62例,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胸部爆震伤外轻内重,复合伤及并发症多,伤情复杂,临床救治难度较大,及时、有效地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在胸部爆震伤救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张磊[9](2018)在《分叉钢板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髋臼后壁骨折(PWFA)是髋臼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往往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所致,其中约70%的后壁骨折都是粉碎性、复杂性的,目前对于手术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内固定方式繁多,国内外学者对采取何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对70例手术治疗的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的回顾性研究,比较分叉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和单用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7年3月之间行手术治疗的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70例。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一组33例患者单独应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另外一组37例患者应用分叉钢板结合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数据包括基本信息、受伤侧、致伤原因、合并损伤、术前坐骨神经是否损伤、是否合并髋关节脱位以及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并比较,同时收集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资料。根据术后MattaX线片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根据Matta影像学标准和改良Merle d’ Aubigne-Postel六分法对未次随访的髋关节分别进行影像学和临床功能评级。[结果]对两组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分叉钢板组与重建钢板组在年龄、性别、受伤侧、致伤原因、合并损伤、术前坐骨神经是否损伤、是否合并髋关节脱位以及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方面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的结果无明显差异。二者在晚期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χ2检验,P<0.05)。根据术后X线Matta标准,重建钢板组骨折的复位质量优26例(78.8%),良5例(15.2%),差2例(6.1%),而分叉钢板组则为优30例(81.1%),良6例(16.2%),差1例(2.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末次随访中,髋关节影像学评级根据Matta评级标准,重建钢板组:优18 例(54.6%),良 8 例(24.2%),可 4 例(12.1%),差 3 例(9.1%),分叉钢板组:优29例(78.4%),良4例(10.8%),可3例(8.1%),差1 例(2.7%)。两者之间影像学评级结果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检验,P<0.05)。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级可知,重建钢板组:优16例(48.5%),良7例(21.2%),可4例(12.1%),差6例(18.2%);分叉钢板组:优27例(73.0%),良4例(10.8%),可4例(10.8%),差2例(5.4%)。两者之间比较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z检验,P<0.05)。[结论]我们通过回顾性研究表明,分叉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在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单独使用重建钢板固定相比,分叉钢板结合重建钢板能够更好的利用髋臼解剖学结构的力学原理,为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提供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获得良好功能,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吴康[10](2018)在《重建肩胛骨稳定性对手术治疗漂浮肩损伤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漂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是指肩胛骨骨折的基础上合并该侧锁骨骨折导致的肩关节不稳定。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Superir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mplex,SSSC)概念提出后延伸为SSSC中2处或2处以上部位的损伤。虽然漂浮肩损伤发病率不高,仅占全身骨折的0.1%,但大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肩部解剖结构的损伤复杂,给诊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对于漂浮肩治疗方案的选择也存在诸多分歧。Edwards等认为存在稳定型漂浮肩,采用保守治疗也能得到相对满意的预后,避免手术并发症。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发生漂浮肩时,不论损伤情况如何,都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Herscovici和Hashiguchl等认为不切开复位肩胛骨可避免手术造成的额外损伤,且术后恢复效果良好。Marku等则认为处理锁骨的同时重建肩胛骨有助于减少畸形愈合的发生,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漂浮肩患者的诊疗方案选择大多基于医生的个人经验,虽然根据既往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作参考,但小样本病例的回顾性研究难以得出具有可靠性的循证医学结论。[目的]通过比较术中重建与不重建肩胛骨稳定性的漂浮肩损伤(FSI)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早期并发症与肩关节功能恢复,探讨手术重建肩胛骨稳定性对于漂浮肩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5例漂浮肩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肩胛骨非重建组(A组)和肩胛骨重建组(B组),其中A组40例,平均年龄50.40±12.18岁,B组35例,平均年龄49.14±11.63岁。术后随访9-3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射暴露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通过对比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远期肩关节功能,以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分析重建肩胛骨稳定性对远期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B组(肩胛骨重建组)患者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还是术中X线暴露时间均大于A组(肩胛骨非重建组)(P=0.000<0.05)。其中A组术后出现2例早期并发症,其中1例内固定失效、1例肩锁关节脱位,B组术后出现1例早期并发症,为切口感染。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0,P=0.467>0.05),均未发现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病例。A组(Neer评分=89.03±7.63)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B组患者(Neer评分=92.9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B组优势主要体现在功能及运动范围的恢复上,而两组在肩关节疼痛及解剖结构恢复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治疗漂浮肩的过程中,虽然重建肩胛骨稳定性,需要花费更长的手术时间、导致更多的手术出血和放射暴露,但更有利于远期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尤其是活动范围及功能上有优势,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重建肩胛骨的方法及材料选择较多,手术入路及手术操作技术也相对较成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早期也大大降低。因此建议在患者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手术重建肩胛骨可作为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案。

二、特殊性闭合性胸部损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性闭合性胸部损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138例儿童高空坠落伤临床特点及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坠落高度与损伤部位
    2.2 ISS评分与损伤部位
    2.3 治疗
    2.4 坠落高度评估预后
    2.5 ISS评分评估预后
3 讨论

(2)41例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复合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治疗方法
    2.4 围术期并发症管理
    2.5 术后康复计划
    2.6 术后随访
    2.7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治疗效果
    3.2 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髋臼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
    4.2 髋臼骨折三种手术入路优缺点、适应症和手术入路选择
    4.3 髋臼骨折复位和固定技术
    4.4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4.5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院前创伤急救辅助诊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
    1 院前创伤急救辅助诊疗概述
    2 院前创伤信息
        2.1 颅脑创伤
        2.2 胸部创伤
        2.3 腹部创伤
        2.4 四肢创伤
    3 实验方法
        3.1 样本纳入
        3.2 实验流程
研究结果
    1 总体结果分析
    2 颅脑创伤部分结果分析
    3 胸部创伤部分结果分析
    4 腹部创伤部分结果分析
    5 四肢创伤部分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院前急救区块链模式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传统救治模式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实验资料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疆喀什地区1115例颌面部骨折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方法
        2.2 分组内容
    3.质量控制
    4.统计学处理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骨盆骨折伴会阴损伤死亡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死亡率及死亡原因
    3.3 骨折类型分布比较
    3.4 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比较
    3.5 评分指标比较
    3.6 休克相关指标比较
    3.7 会阴损伤情况比较
    3.8 感染相关指标比较
    3.9 乳酸值比较
    3.10 会阴损伤与感染指标的相关分析
    3.11 会阴损伤与乳酸值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伴骨盆骨折的会阴创伤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4.2 伴骨盆骨折的会阴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4.3 会阴周围损伤创面严重程度对患者感染、死亡的影响
    4.4 伴骨盆骨折的会阴创伤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处理
5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胸部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胸部影像学特征
    3治疗方法
结果
讨论

(9)分叉钢板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及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术前准备
    3 手术方法
    4 术后随访及评价
    5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重建肩胛骨稳定性对手术治疗漂浮肩损伤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漂浮肩损伤概述
    2.肩部解剖学的特殊性
    3.漂浮肩损伤的治疗
    4.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部分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手术方法
        1.3.1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1.3.2 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1.4 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随访
        1.5 统计学处理
        1.6 典型病例
    2.结果
        2.1 手术安全性评价
        2.2 术后早期并发症
        2.3 骨折愈合时间
        2.4 肩关节功能评价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延伸扩展——手术重建肩胛骨稳定性
    1.肩胛骨骨折AO分型
    2.肩胛颈骨折测量指标
    3.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指征
    4.重建肩胛骨稳定性的手术入路
    5.肩胛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综述
    一、漂浮肩定义的进展
    二、漂浮肩损伤后的力学改变
    三、漂浮肩的检查与诊断
        3.1 病史及体格检查
        3.2 影像学检查
    四、漂浮肩的治疗
        4.1 保守治疗
        4.2 手术治疗
    五、结论
    六、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四、特殊性闭合性胸部损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38例儿童高空坠落伤临床特点及结局分析[J]. 蒋立,董展,孙祥水,张志群,楼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24)
  • [2]41例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 彭保国. 中外医疗, 2019(26)
  • [3]复合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D]. 汤果. 南华大学, 2019(01)
  • [4]院前创伤急救辅助诊疗的初步研究[D]. 朱成. 成都医学院, 2019(08)
  • [5]严重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与传统救治模式的疗效分析[D]. 罗明桥. 南华大学, 2019(01)
  • [6]新疆喀什地区1115例颌面部骨折的回顾性研究[D]. 庄芳璐.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1)
  • [7]骨盆骨折伴会阴损伤死亡因素分析[D]. 叶树位. 浙江大学, 2018(02)
  • [8]胸部爆震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分析[J]. 陈松林,易云峰,陈检明,钟京,焦昌结,郭军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18(07)
  • [9]分叉钢板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磊.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10]重建肩胛骨稳定性对手术治疗漂浮肩损伤效果的影响[D]. 吴康. 江苏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特殊闭合性胸伤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