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作家姓名简释(论文文献综述)
杨英杰[1](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及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不断的发展的今天,外国文学作为学生认识世界多元文化,感受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本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部编本教材的投入使用,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有了明显的进步,给一线教师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由教师不能使用好部编本教材而带来的各种新的教学问题,如何使用好部编本教材教好外国文学,成为了现在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初中部编本教材正式使用完一轮为背景进行研究,通过对部编本教材与人教版、苏教版两版教材进行对比,系统地总结出初中部编本教材中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特点。再结合学生与一线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和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教学策略。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外国文学选入初中教材的历程与现行教材的编选依据。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分析部编教材中外国文学的编选依据,论证本文的可行性。第一部分,梳理外国文学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重要阶段,分析外国文学编选发展的特点,为现行部编教材外国文学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第二部分,通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建构主义学习观三个方面的探讨为研究现行部编教材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初中部编本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编选分析。本章主要从选文、助读、训练、知识能力四大系统比较三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具体编选特点的同时对新教材进行整体的感知。第三部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与教学情况问卷及分析。本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与学生对部编本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排的具体评价,结合教学中具体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和分析成因,为教学策略的提出做好准备。第四部分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教学策略。针对第三章问卷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第二章教材编选对比中所归纳的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共提出三大教学策略分别是:以选文系统的编排优势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充分利用助读与训练系统,合理教授教读与自读课文;利用部编本教材编排优势,改进外国文学名著的教学。本文通过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的编选特点分析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与新的研究思路,为一线教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
黄真金[2](2017)在《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语文高考是我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关键的学科。长时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受语文高考的束缚和牵制。为了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在纵向上梳理了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把握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寻找规律。横向上把二者的关系放到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来考察,同时关注外在客观条件对二者互动的影响。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综述文献,界定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概念,厘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语文高考与影响语文高考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回顾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历程,分析二者互动的情况及对当下的启示。第四章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革”结束、高考恢复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起步发展的情况,把握二者互动的特点,寻找与当下问题有关的根源。第五章研究高考恢复以来至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前,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成因及其对当下的启示。第六章梳理“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通过调研,结合现象,分析结果,得出这一时期语文高考依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这一基本事实。第七章剖析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仍旧过度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根源,结合当下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宏观政策指导和行动,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高考,提出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的构想与建议。本文获得的结论,主要有:第一,语文高考“指挥”中学语文教育现象,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文革”结束初期,国家急需人才,语文高考肩负着“为国选材”的大任,地位突出。经历“文革”重创,中学语文教育元气大伤,由于学科建构还很不成熟,只能顺应语文高考的需求发展。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牵制作用,逐渐形成。第二,语文高考本应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一环,但是,当语文高考的结果对个人,学校利益所产生的的利害关系过大时,高考就远远超越了教育中的“一环”的定位。外在客观条件,促使语文高考逐渐变化为能够干预、牵制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一方”,甚至被当作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已经发展得极不正常。以满足高考需要为目的的“应试”中学语文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妨碍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也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第三,本世纪兴起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这种畸形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十余年间,我们抓住矛盾的一方面——中学语文进行课程改革,对促成矛盾的外在环境,改革的力度显然不够。而在这组矛盾中,最主要的一方应该是语文高考,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完善语文高考改革制度、促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良性互动。藉由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缓解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矛盾的构想与建议。就改革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外部条件而言:政府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健全用人机制;缩小行业差距,加快民主进程。教育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功利评价;深化高考改革,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学校要坚守教育立场,坚定育人目标;转变评价观念,改革评价制度。社会和家庭要理性看待高考,淡化功利色彩。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中学语文教育要坚守育人目标;坚定学科基础;坚持课程改革方向;坚决落实“课改”内容。在语文高考改革的层面:改革考试方式的建议包括:增添对汉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素养的考查;尝试“开卷+闭卷”结合考试;改革考试题型。完善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包括:“语文知识”考查要更贴近时代及学生的生活需求;“现代文阅读”内容要更加自由多样;要提高“写作能力考查”命题质量。改进语文高考考试评价的建议包括:提高考试评价水平和质量;组建专业试卷评阅队伍;恰当运用语文高考成绩。
陆亚柳[3](2020)在《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变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的选编是课程论研究的重点,选文系统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它不仅承载着知识信息,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智力、能力、审美情趣以及人格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外国选文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在课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纵观十二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选编取向,在篇目、数量、文体、国别、时代、经典性程度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十二套教材为对象,对外国选文选编的变化情况和变化原因进行研究,以期对初中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所帮助。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和外国选文的选编进行整体的概述,形成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二部分重点从篇目、数量、文体、国别、时代、经典性程度和价值取向七个方面对外国选文的变化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发现在选文的篇目上,共有篇目的选录次数多于独有篇目的选录次数,变动程度保持中等;外国选文的数量变化较大,总体上呈现出“U字形”的发展趋势;文体以小说为主,兼顾其他文学和实用文体;选取的多为欧美国家的作品,展现出“欧洲中心”的趋势;选文的经典性程度呈现出“n字形”的变化态势,选录了大量经典作品;价值取向方面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人与自然”取向也越来越受重视。第三部分针对外国选文选编的变化情况,从社会变迁、教育思想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影响其选编的因素。第四部分反思了外国选文选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选编建议和教学建议。在选编时要适当增加外国选文的数量,进一步扩大选取范围,顺应时代潮流,思考整本书视野下的外国选文。在教学中要在变动中扩展选文写作及作家背景,在变动中把握经典选文,在变动中重构选文解读,在变动中创新对以往教材的使用。
冯冰[4](2016)在《中学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以《项链》解读为例》文中认为《项链》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经典短篇之一。小说发表后,以相当快的速度风靡欧洲。我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出现莫泊桑文学作品的中译本。后来,他的几部影响力很广的小说被选入当时的国文课本,《项链》就是从那时开始进入中学生视线的。新中国成立后,《项链》选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在不同年代出现了几次变化:20世纪50年代—1965年,《项链》入选;1966年—1976年,《项链》从教材中删除;1978年—至今,再次入选。通过《项链》入选中学教材的几次变化,可以看出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以及莫泊桑作品在国内价值观认知程度的不同,其主题解读也经历了多次衍变,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将以《项链》的解读衍变和一线教师成功的课堂实录为参考,致力解决当前外国文学课堂中学生兴趣不足、教师观念老化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发展需要,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解读观”和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及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的指导建议。
施敏[5](2012)在《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社会变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科书是这种变迁具体的、集中的文本体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梳理,以文本解读和内容分析的方式对新中国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变迁过程加以考察,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国家是如何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来建构官方经典,从而在传授官方知识的同时,努力实现思想控制的目的,使得受教育者按照国家意志建立国家认同感。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自1949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反映出的时代印记;国家话语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本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览性地考察各个年代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如何反映了社会变迁;第二章,交代国家话语介入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从教科书制度到教学大纲和选文标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国家始终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第三章至第七章分析了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包括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语文教科书中建构的经典体系、以解读鲁迅作品为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对经典阐释的改写、对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的操纵与利用,以及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国家介入教科书有赖于制度,而教科书制度就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教育观念等息息相关。国家作为课程知识准入的最终决定主体,从教科书制度的确立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它在教科书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语文教科书中选文标准的政治性倾向的分析,体现出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过程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教科书的过程,语文教科书就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之一。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代言人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趋利”选择,充斥在各个时代的课文中。毛泽东是中学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符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方式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统治阶级的权力通过对教科书的影响,使教科书中的“合法知识”成为巩固自身权力合法化的有效工具和手段。1949年以后,国家的文化建构与党派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建构也受到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在对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取舍之间不仅反映出统治阶级对于文化资本的分配,更体现出拥有法定知识选择权的统治阶级把自己认可的经典变成“所有人的经典”,从而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利益的经典体系,使得意识形态的控制渗透其间,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充分体现出国家权力控制着“经典大门的开关”。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入选作品篇数仅次于毛泽东的人就是鲁迅。经过语文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鲁迅其人其文成为人们探讨“国民性”的必然话题。根据对鲁迅作品被选入教科书的情况,探究这些作品在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过程中的更替、保留、退出,从而窥见在这位作家经典地位型塑的过程中国家意识形态对他的改写与利用。除了传授本国文化以外,通过对外国作品在1949年以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沿革、经典建构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变迁中依据自己的政治利益需要,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操纵与利用。通过对六十年以来语文教科书中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变迁的梳理,可以发现,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载体的应有功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几乎是贯彻其的一根“红线’而随着社会变迁,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变化,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变化基本上是对应国家意识形态作出符合其要求的反应。通过对自1949年以来的六十年间在我国中学通行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对语文教科书内容所反映的政治思想、价值理念的控制是相当有力的。国家统治者通过将自己认可的思想、观念渗入语文教科书,潜移默化地让青少年接受并内化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
靳彤[6](2018)在《“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论题是《“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试图在总结多年来关于语文知识的论争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提出“语文方法性知识”的概念,从学理上阐述这一概念的可行性,并以“阅读方法”为例进行方法性知识的炼制,希望能为推进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和语文学科的建设尽一份力。白话文进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中国现代语文诞生的重要标志。国语统一运动的推进,新文化运用的发展,新文学的诞生,促使了中国语文课程内容的彻底更新。白话文出现之初,绝大部分选文来自新文化、新文学的重要期刊,从这个角度看,是新文化、新文学孕育了中国现代语文。但后期新文学得以长足发展,成为独立学科,而中国语文始终未能独立。原因是多方面的,未能建构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知识体系,应当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语文课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1904年独立设科之初,国文国语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即“文法知识”,主要来源于《马氏文通》。但由于《马氏文通》自身的问题和语言学发育的不成熟,筛选进入国文国语课程的“文法知识”也一直备受争议,甚至清末民初国文国语课程中的文法知识建设成为当时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是先入为主的原因,从清末民初的国文国语到今天的语文新课程,语文知识的核心都是语言学知识。在一线教学中,这样的知识体系,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成为目的,忘却了“文法知识”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会通”、“析文”、“作文”。百年来争议不断,语文知识渐成“鸡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新世纪初启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开始。该份文件中有多条表述,直指备受诟病的语文知识,其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①等几条要求,是直接针对知识传授式的语文教学做出的力图纠偏的规定。但规定一出,引起了学界及教学一线更大的质疑。学界的讨论,从语文知识“怎么教”转向“教什么”语文知识。究竟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才是真正有效的?本文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寻找并炼制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知识——“语文方法性知识”,期望为突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瓶颈做一点贡献。第一章探讨“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存在。“方法性知识”在语文研究领域曾有研究者参照其他研究提及过,但“语文方法性知识”作为语文课程知识的一种类型尚未有人正式提出,它是否实际存在于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中,这是本章要论证的主要问题。本章首先从“知识”概念入手,探讨“知识”的教育学界定,将话阈限定在语文学科中,探讨形而下的具体的知识问题。然后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知识的分类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分析了与本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周敏的语文“知识元”研究,进而提出本文的分类方法:语文内容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本章还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教育界提出的“八字宪法”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八字宪法”在百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史上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八字宪法”自提出以后,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纲领,但新课程改革以来受到质疑。本章指出学界指责“八字宪法”是静态的知识转授,是一种误读。“八字宪法”的提出,本身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完成培养与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在本质上是力图进行方法性知识的开发。本文以此为证,阐述方法性知识的需求其实始终贯穿在语文课程知识开发的历程中,也实际的存在于语文教学中。但随着误读的加深,就像遗忘“文法知识”“会通”“析文”的功效一样,我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建设离方法性功能的追求越来越远。本章最后分析了语文课程标准在知识供给上的不足,指出“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亟待展开的重要任务。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清理自清末语文独立设科至新中国成立,国文国语课程中语文知识从“文法知识”逐渐分化为文法、修辞、文体、论辩术等多个知识板块的情况,发现其中的文体知识、论辩知识已经有了“方法性知识”开发的意味。清末至民国末年,国文国语课程处于发生期和发展期,国文国语教科书的建设空前繁荣,本章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文国语教科书,以及主要的国文国语课程标准,进行知识建设状况的清理。经过清理,发现清末至民国末年,国文国语课程中的语文知识大致走过了从单一的“文法知识”逐渐分化的过程,至民国末年已建构起包括文法、修辞、文体、辩论术等知识在内的现代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体系;这一时期语文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语言学、修辞学,以及教科书书编写者的自主开发;知识短文也在民国后期开始出现在国文国语教科书中;这一时期的语文知识开发开始出现写作取向。值得注意的是,独立设科之初将《马氏文通》的文法知识纳入国文国语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会通”“析文”“作文”,这是一种方法性的追求。第三章仍然从历史的的角度梳理新中国成立至新课程改革前,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与淘汰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国文国语更名为语文,这段时期我国的语文课程知识建设有收获也有遗憾。本章以“文革”十年为界(不包括文革十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清理了这两个阶段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科书的语文知识建设情况。前一个阶段最为突出的是1956~1958年的汉语、文学的分科实验,将语法、修辞及文学常识等语文知识体系化;分科实验后的语文知识建设虽是“写作知识”一枝独秀,站在“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的角度看看,这已是很大的进步;这一时期语文知识有了新的增长——逻辑知识,这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积极成果;教科书编写中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彰显出方法性知识的价值。后一个阶段则明确提出了“精要,好懂,有用”的语文知识选择标准,定格了以汉语言文学主要学科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分类框架。很遗憾的是,逻辑知识在这个时期被淘汰。经过两个阶段的建设,至新课程改革前,语文课程知识基本形成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文学常识等四大板块,各板块也都有了较丰富的内容开发,但与自觉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还有很大的距离。第四章立足当下分析新课程改革初期语文知识的尴尬境遇。本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课改初期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分析,该份课程标准虽然针对语文知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语文知识框架的建设没有超越前一个时期。本章详细分析了课程标准有关语文知识的表述引发的争议,提出学界关于语文知识的思考重点,从是否需要系统的语文知识转向了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即语文知识的重构。本章还专节研究了新课改以来目前尚在部分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三个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版本,发现这些教科书在知识建设上也没有超越课改前的知识建构。这一时期有不少学者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引入语文知识研究,这体现了学界的一种共识:语文课程亟需开发能真正有效帮助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知识,即“怎么做”的知识,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很难解决复杂的语文知识问题。“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可能才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最佳出路。第五章从学理上分析语文课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提出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应具有学科“特殊独立性”的意识,不能将语文知识放入一致性的知识或母体学科知识的框架中。“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知识的基本价值,也是进行语文课程知识建构的基本标准。语文学科要成立,要建立独立的学科体系,必须跳下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立足语文本身,建设具有语文学科“独立性”的知识体系,不能将语文知识化约为普遍性知识或母体学科知识。最为重要的,就是围绕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学理上建设语文课程的方法性知识,即“语文方法性知识”体系。本章还从“语文方法性知识”的视角,对新修订颁布的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语文教科书进行了分析,总体来看目前语文课程建设中“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开发还十分薄弱,与“语文方法性知识”还相距甚远。但“统编本”中已看不到把语文知识化约为一般知识的痕迹,也逐渐走出化约为母体学科知识的窠臼,向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迈出了积极的一步。第六章从内在结构和五个维度两方面进一步阐释“语文方法性知识”,为开发方法性知识奠定学理基础。历史的梳理,当下的分析,目的只有一个即科学地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支持,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供帮助。本章首先以阅读方法为例,阐释“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在结构。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从国文国语到语文,我们编辑、使用的一直都是文选型教科书,但在百年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史上,得到充分开发的除了语法修辞知识外,就是写作知识;尽管教科书是一篇一篇文章,阅读教学也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阅读知识”却从未在百年语文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中出现过,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从未得到过系统开发。本章首先分析了国家阅读推广背景下,近年大量译介至我国的有关阅读方法的著作和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认为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需的“阅读方法”,不能仅仅以阅读心理学的“眼动”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经验为基础进行开发,而应当有符合学生及课程与教学需求的开发思路,以确保语文知识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教学的可操作性。本章准确界定了“阅读方法”的概念,厘清了阅读方法与阅读能力、阅读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课文《伟大的悲剧》预习题中的“浏览”为例,剖析“阅读方法”的内部结构,为开发阅读方法搭建框架,也以此帮助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部结构。最后,从人文性、公共性、个体性、过程性、时代性五个维度进一步阐释如何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第七章探讨如何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并以“阅读方法”为例尝试进行炼制。启动“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首先要解决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的距离,强调方法性知识的开发,就是将学科母体知识转化为学生语言运用所需的知识。课程知识的“开发”,有诸多相近的词汇,如“建构”、“提炼”、“选择”、“炼制”等等,本文采用“炼制”一词,因为它能较准确地传达本研究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程序和方法的意蕴。课程研制领域有诸多的课程编制的模式,泰勒模式对“学生”、“社会”、“学科”的强调,给我们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以启发:以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需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目标,以众多母体学科及相关学科为知识的数据库,寻找,提炼,制作“语文方法性知识”。具体炼制程序为:寻找操作方法(包括方式和规则)、匹配基本知识、提炼操作策略、制作并呈现结果。为炼制关于阅读的方法性知识,本章还依据阅读目的、学生的需求、阅读教学的需要,搭建了阅读方法炼制的“松塔”模型,将阅读方法分为基础性阅读、检视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在该框架下,尝试进行具体的阅读方法的炼制,炼制出19种具体的阅读方法,并以《紫藤萝瀑布》进行“比较式阅读”的知识匹配示例,以帮助教师备课时有效进行知识匹配,以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的“随文学习”。“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真正要炼制出一套科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体系,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员合作,才有可能完成,本文仅仅是从学理上做了探讨,提出了基本思路。后续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语文方法性知识”在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中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学生如何通过方法性知识有效提高能力等等问题,都是本文后续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杨澄宇[7](2014)在《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文中提出本研究从现象学视角观照语文课程,通过现象学方法,将语文课程“还原”到纯粹而丰富的语文生活,进而展开理论探索,以期有所洞察与启示。只有将语文课程放置在更纯粹、更丰富的生活基石上,语文的生命与意义才能得以彰显。第一章试图厘清语文课程的走向与位相。经过百年的现代化努力,语文课程改革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结出了许多珍贵的果实,但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进程也遭遇到诸多问题。就其内在理路和外部影响而论,语文科都已经到了需要更高意义上“科学”转向的时候。在简要探寻发展“路标”与存在问题后,本文将语文课程放置在“生活——科学”视角下,这为接下来的现象学还原明确了方位、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从现象学还原的视角来“看”语文课程,它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还原的第一步,必然是“还源”。本文先回到生活维度的语文:首先是语文学科之外的日常生活语文,再回溯到前科学化时代的语文。但是,这还远不是还原的终点,还原的最重要目的在于秉承现象学理念,面对语文的本真,让语文的本来面目开显。它的本真部分已经被一些现代理念所“遮蔽”,或是被一些传统的语文观念所“挟持”。所以,还原的第二步是还原出纯粹的语文生活。在纯粹的凝思中,语文生命与意义的四个位相“身、道、意、境”自由地彰显出来,它们构成了生活视角下的层蕴叠加模型。语文不仅是存在的家,还是生活与存在本身,人置于其中追求的是一种“比邻而居”的内在境界。第三章关注这种视角下新的语文知识观,这是连接课程哲学与课程实践的桥梁。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提供了对应“身、道、意、境”的“具身”、“道德”、“意义”与“境界”知识,它们组成了新的意义上的“科学”知识,为课程实践提供了丰厚的质料。在第四章中,本文将视线转向课程目标,在对中国百年语文课程目标进行简要梳理,和举例介绍欧、美课程目标后,本文给出现象学视角下的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享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这一目标是由语文生活的特征所赋予,且应当成为整个语文课程所秉承的宗旨。在第五章中,本文首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方法进行探讨,这主要涉及到意义如何被意向性把握的问题,本文以“兴象”与“道说”提纲挈领地加以说明。接着,对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内容,如何在现象学视角中显现进行阐述。其内容的“具身性”、“道德性”、“意义性”与“境界性”正是现象学还原视角下四个位相的具体展现。语文课程实施,特别是教学实践,在第六章中被论及。面对纯粹而丰富的语文生活,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应当是面向生活、投入生活与超越生活,具体的教学策略也应当基于“身、道、意、境”四位相,本文以“亲历”、“喻道”、“理会”与“入境”这四种方法进行概括。最后,本文关注现象学还原视角下的语文评价,它必须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宗旨所一致。在具体评价方式上,它首先是基于丰富生活的评价,评价应是多元的;其次,它应该是基于纯粹生活的评价,所以本文提倡语文的审美评价,只有在这一维度,才能实现“超越生活”的旨趣,学生才能够真正享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本文的研究是一种洞察而非建构,让语文“成其所是”。在这一视角的观照中,纯粹而丰富的语文生活,从片面科学主义与传统功利主义的“遮蔽”与“挟持”下开显出来。当然,只有在课程实践中能够得到体现与印证,这一视角的确立才不算是“空中楼阁”。走向纯粹而丰富的语文课程,是语文科未来发展值得努力的方向。
吴甜[8](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教科书外国作品的编制,中学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教学便随之展开了峥嵘探索。回顾历史中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的编制实践,不难发现存在着编选、组元和加工方面的诸多困境。面对百年以来教科书外国作品编制和教学困境,部编本教科书外国作品在编制实践以素养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开始着教科书外国作品选文的传承和创新。但是,部编本教科书仍然是一个较新的事物,其外国作品编制特色及教学实施亟待厘清和探索,开展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和教学探索被赋予了时代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加以阐述。正文包括三部分: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编制理念进行特色研究、并探究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意义、通过数据统计法对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面貌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来进行教师和学生现状加以量化分析:第三章采用课例分析法针对文化背景隔膜造成的陌生化、对文本浅尝辄止的单一化和差异意识淡薄的外国作品教学困境寻求解决路径。通过对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研究,发现外国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方法价值,不仅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楷模、而且为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与拓展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了路径。因此笔者提出进行外国作品教学应该立足对话谈论、多元活动及跨介阅读来缓解学生陌生体验;其次,应该立足于品析词句、对比分析、捕捉盲点来挖掘翻译作品文本特征;最后提应该合理选择对比视角,确定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语文课堂效果。
许源[9](2016)在《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人物”是教材编写者借以传递知识、呈现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接触和理解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和价值载体,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教材编写者选编的人物形象对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注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是对教材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材中的外国人物形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这些外国人物形象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意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交流的增加要求新一代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外国人物形象的数量和类型也越来越多。本论文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人物”为研究对象,选择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为分析文本。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人物形象的教育价值,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和借鉴外国人物形象,弥补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对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人物形象的基本概况做了一个具体的统计和分析,主要是从选编外国人物形象的国别和类型这两方面进行,同时结合质性分析,对三套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亲情类、友情类和品质类这三个类型的外国人物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对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后,指出了选编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目的不明确、共同的主题太多、国家分布不均衡、男女比例失衡。最后从时代性、系统性、多样性、平等性和协调性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人物形象的建议,以期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帮助。
皇友衍[10](2011)在《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流的增进,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发展。通过交流,各国可以相互借鉴其宝贵的经验,促进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越南与中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关系,并且在文化方面上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众所周知,作为母语教育,语文是中小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中越两国都十分重视语文教育,并把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本人是越南太原大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语文教育。为增进两国语文教育的彼此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以“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为题,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本文共分章。第一章是绪论,着重围绕研究对象、目标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第二章是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从教科书发展史的角度,初步揭示了两国语文教科书在内容、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从课程层面,对两国教科书编写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确立了当代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第四、五章是比较研究的核心部分,着重对当前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中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差异性分析,突出两国教科书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也探讨了两国教科书中的薄弱环节,并尝试作出学理的阐述。最后,论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时代的高度,对语文教科书编制作了展望。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能为正在使用教材的两国教师反思语文教学提供参考,也希望能为两国语文新教材的建设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作家姓名简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作家姓名简释(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核心概念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外国文学选入初中教材的历程与现行教材的编选依据 |
(一)外国文学选入初中教材的历程 |
(二)现行教材的编选依据 |
二、初中部编本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外国文学编选分析 |
(一)选文系统对比 |
(二)助读系统对比 |
(三)训练系统对比 |
(四)知识能力系统对比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编选评价与教学情况问卷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准备工作 |
(二)教材编排方面的调查情况 |
(三)教材使用方面的调查情况 |
(四)问题分析与归因 |
四、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外国文学教学策略 |
(一)以选文系统的编排优势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
(二)充分利用助读与训练系统,合理教授教读与自读课文 |
(三)利用部编本教材编排优势,改进外国文学名著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 |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现实需要 |
三、研究者的学术旨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与语文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二、与考试研究范畴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考试学研究 |
二、高考、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语文高考与社会诸要素之关系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政治的关系 |
一、社会政治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语文高考与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文化的关系 |
一、以“文化”为考试内容 |
二、语文高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
第四节 语文高考与教育的关系 |
一、教育对语文高考的影响 |
二、语文高考对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入学考试 |
二、民国时期中学的学制 |
三、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一、语文高考影响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高考内容与中学语文课程的“不谋而合” |
第三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一、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对独立 |
二、民国语文高考的相对独立 |
第四节 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思考 |
一、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相对独立的原因探析 |
二、民国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当代启示 |
第四章 高考恢复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十七年”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概况 |
二、“十七年”语文高考发展概况 |
三、“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特点 |
四、“十七年”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评述 |
第二节 “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一、“文革”时期教育发展概况 |
二、“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三、“文革”时期的语文“高考” |
四、“文革”时期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反思 |
第五章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 |
第一节 “新课改”的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新课改”前的中学语文教育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
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 |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变革 |
第三节 “新课改”前的语文高考 |
一、语文高考总体安排 |
二、语文高考“考纲”变化 |
三、语文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 |
四、语文高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四节 “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关系的反思 |
一、“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特点 |
二、“新课改”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的思考与启示 |
第六章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
第一节 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
第二节 “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一、重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二、调整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
三、改革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
第三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的变革与发展 |
一、“新课改”以来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情况 |
二、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的主要变化 |
三、语文高考形式与内容的革变 |
第四节 “新课改”以来语文高考与高中语文教育互动情况调查 |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三、调查结果概括与分析 |
第七章 语文高考与中学教育互动关系之理论分析与完善策略 |
第一节 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互动问题成因 |
一、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的外在环境 |
二、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有待深入 |
三、语文高考不能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
第二节 当下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与发展趋向 |
一、影响当下高考改革的主要政策 |
二、语文高考改革的重要举措 |
三、2017年语文高考改革的主要趋向 |
第三节 改进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策略和构想 |
一、改变影响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关系的外在条件 |
二、继续深化中学语文教育改革 |
三、语文高考改革的策略和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2: 中学语文教师问卷 |
附录3: 高中学生问卷 |
附录4: 高中学生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3)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说明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概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发展历程概述 |
一、1950年-1987年国定制时期 |
二、1988年-2016年审定制时期 |
三、2016年至今“国定制”统编版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概述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 |
二、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
三、新世纪以来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变动情况及分析 |
第一节 篇目上变动程度居中 |
一、外国选文篇目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篇目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二节 数量上呈现“U字形”发展趋势 |
一、外国选文数量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数量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三节 文体上呈现单一向多元的发展趋势 |
一、外国选文文体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文体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四节 国别上范围扩大,以欧美国家为主 |
一、外国选文国别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国别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五节 时代上以19、20世纪作品为主,早期作品逐渐入选 |
一、外国选文时代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时代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六节 经典性程度上呈现“n字形”发展趋势 |
一、外国选文经典性程度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经典性程度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七节 价值取向上以“人与社会”关系取向为主,“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逐渐得到重视 |
一、外国选文价值取向的变动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外国选文价值取向的变动情况总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初中语文外国选文变动归因 |
第一节 社会变迁是影响外国选文选编的根本因素 |
一、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机制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变迁对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思想是影响外国选文选编的重要因素 |
一、各时期教育思想的变动情况及对外国选文的影响 |
二、教育家思想对外国选文的影响 |
第三节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影响外国选文选编的直接因素 |
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关于选文要求的变动情况 |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关于选文要求变动的特点 |
第四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的反思及建议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外国选文存在的反思 |
一、在数量上选文占比较小 |
二、在地域上选文范围仍较狭窄 |
三、在时代上忽视了外国早期的文学 |
四、在文体上分布不平衡 |
五、整本书阅读未得到重视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外国选文选编建议 |
一、适当增加外国选文的数量 |
二、扩大选文范围 |
三、认识民族文化为前提 |
四、顺应时代潮流 |
五、整本书阅读理念下的选文 |
第三节 初中语文外国选文教学建议 |
一、在变动中扩展选文写作及作家背景 |
二、在变动中把握经典选文 |
三、在变动中重构选文解读 |
四、在变动中创新对以往教材的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学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以《项链》解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项链》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 |
第一节 莫泊桑在中国的接受史 |
第二节 《项链》与中学语文教材 |
第二章 《项链》主题及人物形象解读的嬗变 |
第一节 主题唯一化解读时期:20世纪50年代—1976年 |
第二节 工具性解读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1997年 |
第三节 多元化解读期:1998年—至今 |
第三章 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关于中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调查报告 |
第二节 课堂实录中的教学策略——以《项链》为例 |
第三节 外国文学作品的具体教学策略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教科书与社会变迁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 |
一、建国初期——“唱支山歌给党听” |
二、“大跃进”时期——写实的艰难与虚幻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语录大潮与批判狂飙 |
四、拨乱反正期——思想政治并重 |
五、改革开放发展期——批判与守望 |
六、新世纪的一纲多本——立人为本 |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与国家话语——嵌入的路径 |
一、教科书制度的基本模式 |
二、教学大纲目的的变化 |
三、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 |
四、选文标准——教化与社会主义新人 |
第三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叙事手段——语文教科书与中国共产党 |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向“伟大领袖”——毛泽东 |
二、群星闪烁——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领导人 |
三、政治化文本——语文教科书中的党的文献 |
第四章 国家话语与经典建构 |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作家 |
二、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之作 |
三、“红色经典”的祛魅 |
第五章 鲁迅——国家意识形态的采纳与重构 |
一、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地位 |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史概略 |
三、鲁迅——“圣化”之路 |
四、对鲁迅作品的时代诠释 |
第六章 政治操纵与思想利用——语文教科书中的外国作品 |
一、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
二、不同年代入选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作品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
三、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外国作品及经典作家的建构 |
四、关于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原则探究 |
第七章 连续与断裂——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 |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十年的张扬 |
二、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 |
三、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的回归 |
结语 作为社会控制中介的语文教科书 |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话语与思想灌输 |
二、语文教科书中国的国家知识与政治认同 |
三、语文教科书中官方知识的传播与再生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四、核心概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存在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 |
一、教育理论对知识的理解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 |
三、本研究的语文课程知识分类 |
第二节 “八字宪法”的探索及后来对它的误读 |
一、“八字宪法”的诞生 |
二、对“八字宪法”的误读 |
第三节 语文教学呼唤方法性知识 |
一、课程标准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二、知识供给不足: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
三、亟需开发“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二章 语文课程知识由初建到分化 |
第一节 清末民初:”涣然冰释”的文法知识 |
一、清末民初国文国语教科书出版概况 |
二、几套主要的教科书的语文课程知识的清理 |
三、文法知识:“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初建 |
第二节 民国中后期:文法知识的分化 |
一、民国中后期国文国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二、1930~1949几套重要版本教科书的知识清理 |
三、文法与文章作法:语文课程知识的分化 |
第三章 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与淘汰 |
第一节 汉语、文学分科实验的知识建构 |
一、弱化“语文知识”的过渡性教材 |
二、汉语、文学分科实践中的语文知识建设 |
第二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增长 |
一、实为“写作知识”的“读写知识” |
二、教科书中“写作知识”一枝独秀 |
三、语文知识的增长:逻辑知识 |
四、关于听、说、读的方法性知识缺失 |
五、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彰显方法性价值 |
第三节 语文课程知识选择的“六字”标准 |
一、确立“精要、好懂、有用”的知识选择标准 |
二、定格以汉语言文学主要学科为基础的语文知识分类框架 |
三、夯实四大知识板块 |
四、“逻辑知识”被淘汰 |
第四节 语文课程知识的科学化追求 |
一、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化 |
二、学科知识向语文知识转化的意识 |
三、语文知识的“科学化”的追求 |
第四章 语文新课程呼唤方法性知识 |
第一节 淡化与重构:课程改革中的知识尴尬 |
一、缺乏具体内容建构的语文课程知识 |
二、课程标准引发的争议 |
三、语文知识:“淡化”还是“重构”? |
第二节 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对语文课程知识的建构 |
一、人教版:从“文体写作”转向“文体阅读” |
二、苏教版:“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
第三节 淡化与重构:语文课程知识的新认识 |
一、语法修辞知识的淡化 |
二、认知心理学能彻底解决语文课程的知识问题吗? |
三、呼之欲出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五章 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建设的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 |
一、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决定什么样的语文课程知识 |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独特的价值判断“应该”是什么呢 |
第二节 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 |
一、课程标准中“方法”的类别 |
二、课程标准对方法性知识的建设 |
第三节 迈向方法:“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努力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方法性知识清理 |
二、“统编本”在“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上的努力 |
第六章 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以阅读方法为例 |
第一节 阅读方法是“眼动”“经验”还是“技能” |
一、近年我国对西方国家的“阅读方法”的引进 |
二、我国传统的阅读方法 |
三、阅读方法:“阅读方式”和“阅读规则”之和 |
第二节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内在结构--以阅读方法为例 |
一、从《伟大的悲剧》看“阅读方法”的内在结构 |
二、从“阅读方法”看“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结构 |
第三节 从五个维度理解“语文方法性知识” |
一、维度1:“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人文性 |
二、维度2-3:“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公共性和个体性 |
三、维度4:“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过程性 |
四、维度5:“语文方法性知识”具有时代性 |
第七章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以阅读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汉语言文学学科与语文的距离 |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缺失 |
二、建设“语文学”的呼声 |
第二节 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学科基础 |
一、语文能力:炼制“语文方法性知识”的唯一标准 |
二、警惕“语用学”的简单植入 |
第三节 “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以阅读方法为例 |
一、“炼制”:提炼与制作 |
二、“语文方法性知识”的炼制程序 |
三、阅读方法的炼制 |
结语 |
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论文类 |
著作类 |
中小学语文教材类 |
工具书类 |
标准、文件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还源与还原:面对语文本真 |
一、本文主旨与概念框架 |
二、思想资源与方法论 |
第一章 历时与共时:语文科的走向与位相 |
一、癸卯学制,语文单独设科 |
(一) 改革的开始:师法日本 |
(二) 后续:国语运动 |
二、汉语、文学分科,厘清语文科边界的一次尝试 |
(一) 历史掠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
(二) 原因探究:功利主义下的科学化 |
三、课程标准,现代课程视角下的语文 |
(一)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
(二) 科学的转向:“内在理路”与“外在影响” |
四、共时:语文的“位相” |
(一) 还原准备:“理论”与“前理论”的“东西” |
(二) “生活”视角下语文的生命与意义 |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现象学还原 |
一、语文课程的现象学还原第一步:从学科到生活 |
(一) 还原:本文采用的现象学主要方法 |
(二) 现象学启示:回归生活世界 |
(三) 生活语文的特征 |
二、语文课程的现象学还原第二步:纯粹语文的开显 |
(一) 对生活语文的反思一:科学时代 |
(二) 对生活语文的反思二:前科学时代 |
(三) 还原枢机:“道”的超越与具身 |
(四) 还原结果:“身、道、意、境”的层蕴叠加与开显 |
第三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知识 |
一、难以化约的中、西方知识传统 |
(一) 以追求不变真理为宗旨的西方知识传统 |
(二) 以寻求内在超越为旨归的中国知识传统 |
二、现象学视角下的知识形态 |
(一) 生活视角下的新科学性:对“科学”知识的还原 |
(二) “具身”知识:一种奠基性的语文知识 |
(三) “道德”知识:一种统摄性的语文知识 |
(四) “意义”知识:一种意向性的语文知识 |
(五) “境界”知识:一种寓居性的语文知识 |
第四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课程目标 |
一、我国语文课程目标的嬗变和内在机理 |
(一) 目标的嬗变 |
(二) 内在的机理 |
二、他山之石:英、美语文课程目标 |
(一) 英国语文课程目标与启示 |
(二) 美国语文课程目标与启示 |
三、现象学视角下语文课程目标的确立 |
(一) 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用性 |
(二) 语文课程目标的具身性 |
(三) 语文课程目标的超越性 |
(四) 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性 |
(五) 目标的整体性确立:享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
第五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课程内容 |
一、语文内容“境界开显”的方法与运用 |
(一) 语文作品的形式显示 |
(二) 听、说、读、写:形式显示的“道说”与“兴象” |
二、语文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与还原 |
(一) 还原之前:“科学”视角下内容的呈现与借鉴 |
(二) “具身”与“道德”范畴内容的呈现:奠基与统摄 |
(三) “意义”范畴内容的选择:经典选文的变化 |
(四) “境界”的开显:选文的呈现方式 |
(五) 举例:对一个神话的还原 |
第六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课程实施 |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还原至丰富而纯粹的语文生活 |
(一) 面向生活 |
(二) 投入生活 |
(三) 超越生活 |
二、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
(一) “亲历”方法 |
(二) “喻道”方法 |
(三) “理会”方法 |
(四) “入境”方法 |
第七章 现象学视角下的语文课程评价 |
一、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为了学生获得高品质的语文生活 |
(一) 促进个体学习的评价 |
(二) 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评价 |
二、语文课程评价方式:走向多元和审美 |
(一) 基于丰富生活的评价:多元评价 |
(二) 基于纯粹生活的评价:审美评价 |
结语 追求丰富而纯粹的语文课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范畴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概况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理念 |
一、人文濡染与学生内化的兼顾 |
二、异域文化与中国视野的互补 |
三、翻译谬误与母语规范的平衡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编制面貌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选编概况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加工特点 |
第三节 部编本外国作家作品的编制意义 |
一、部编本外国作品的教育学意义 |
二、部编本外国作品的文化学意义 |
三、部编本外国作品的编辑学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部编本外国作品的教学现状探究 |
第一节 教师层面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学现状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师认知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师教学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教师反思 |
第二节 学生层面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习状况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生认知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生学习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的学生体验 |
第三节 外国作家作品教学问题及原因探析 |
一、外国作品教学现状总结 |
二、外国作品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外国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
第一节 立足立体语文缓解陌生体验 |
一、在对话讨论中消弭文本隔阂 |
二、在多元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 |
三、在跨介阅读中强化情感体验 |
第二节 结合多种方式挖掘文本特征 |
一、在品析词句中把握语言特性 |
二、在对比分析中领会技能特点 |
三、在捕捉盲点中解读文化特质 |
第三节 选择比较视角确定教学方法 |
一、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展开比较 |
二、在同类元素作品间展开对比 |
三、在同一作者作品间展开比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人物形象的研究 |
1.3.2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人物形象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比较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人物的教育价值 |
2.1 开阔学生的视野,理解文化多元性 |
2.2 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 |
2.3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
2.3.1 友情美——懂得珍惜真正的“天长地久”的友谊 |
2.3.2 亲情美——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 |
2.3.3 品质美——唤起学生对深层次美的认识 |
3 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概况 |
3.1 三套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的基本情况 |
3.1.1 苏教版的基本情况 |
3.1.2 人教版的基本情况 |
3.1.3 北师大版的基本情况 |
3.2 对三套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的比较分析 |
3.2.1 亲情类外国人物形象选编的特点 |
3.2.2 友情类外国人物形象选编的特点 |
3.2.3 品质类外国人物形象选编的特点 |
3.3 三套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人物形象存在的问题 |
3.3.1 选编的目的不明确,缺乏整体性 |
3.3.2 共同性的外国人物形象主题太多 |
3.3.3 国家分布不均衡,缺乏多样性 |
3.3.4 男女两性比例严重失衡 |
4 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的建议 |
4.1 与时代接轨 |
4.2 加强系统性 |
4.3 体现多样性 |
4.4 适当增加女性形象 |
4.5 契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 选题的理由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的对象 |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研究的方法 |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中国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 |
第二节 越南现代初中语文教科书历史沿革 |
第三章 中越两国语文课程标准比较 |
第一节 两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况 |
第二节 两国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 |
第三节 两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第四节 语文课程的目标 |
第五节 两国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
第四章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学内容比较 |
第一节 两国阅读教学目标的比较 |
第二节 中越两国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比较 |
第三节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系统比较 |
第四节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 |
第五节 两国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 |
第六节 中越两国语文教师对课文喜欢程度的比较 |
第五章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比较 |
第一节 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写作教学内容比较 |
第二节: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比较 |
第三节:两国语文教科书中的综合性学习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外国作家姓名简释(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文学四大系统编选特点及教学研究[D]. 杨英杰.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2]语文高考与中学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黄真金. 厦门大学, 2017(05)
- [3]新中国成立后初中语文外国选文选编变动研究[D]. 陆亚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学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策略研究 ——以《项链》解读为例[D]. 冯冰.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5]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D]. 施敏. 南京大学, 2012(07)
- [6]“语文方法性知识”研究[D]. 靳彤. 山东大学, 2018(01)
- [7]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D]. 杨澄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8]部编本初中语文外国作品编制与教学研究[D]. 吴甜. 苏州大学, 2019(04)
- [9]小学语文教材外国人物形象选编问题研究[D]. 许源.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10]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D]. 皇友衍.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