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思维,启迪思维

深挖思维,启迪思维

一、深挖思想,启迪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李翔,陈乐宁[1](2021)在《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院校轻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文中认为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教师的三全育人、思政育人意识薄弱;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脱节明显;思政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教学方式单一、生硬,育人效果不理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双主体、双导师协同思政育人,也存在着类似问题。本文结合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如何设计与实现提出了改革和实践思路,为高职院校轻工类专业思政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本刊评论员[2](2021)在《文艺评论要有价值坚守》文中研究表明做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就是要为精品立传、为时代放歌、为风气指向,发挥好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文艺评论就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既要当好"表扬家"又要敢做"批评家"。做引导文艺创作的"领航员"。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催生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田学斌[3](2021)在《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

杨哲[4](2021)在《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论语》为例》文中提出

朱婷[5](2021)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西游记》选篇研究及教学建议》文中认为

朱晶雯[6](2021)在《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文中认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当前的一大国策。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其核心目标。然而古诗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难题。朗读、背诵、常用文言字词识记、翻译等等,成为古诗文的教学常态,也使古诗文课成为了中学生最无趣,最无奈、最无助的课。如何突破古诗文教学瓶颈,使古诗文课成为有趣、有味、有货的课?如何使古诗文成为通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如何从文言、文章的理解走向对传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深度体验,让古诗文真正担负起文化传承的桥梁?如何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深度理解与认同,从而增强其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成都市SS中学Z老师十年的古诗文教学探索,可以为高中古诗文打破传统关注字词句篇的浅度教学,走向文化理解与思维发展的深度教学提供借鉴。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Z老师十年古诗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案例,探寻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的实现路径与方法策略,为突破传统古诗文枯燥无趣、浅度零碎的教学提供思考。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尤其论述了案例研究方法,以及进行核心概念界定,为后面的案例分析提供观测点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案例正文,本部分旨在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描述,采用了描述性案例研究方法,详细,客观,真实地呈现Z老师十年古诗文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全面展示其探索成果,案例编写以教改过程为线索,一方面纵向展示Z老师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横向从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展现Z老师及其团队的古诗文教改情况。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以深度教学理论为依据,从教学观念、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总结了Z老师古诗文教学所体现出的深度教学特征与深度教学路径,指出了待改进之处,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建议策略。

赵亮[7](2021)在《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都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规律、有步骤、分阶段制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方法论有力、路线图清晰,使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接近也更有信心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核心在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砥砺奋斗。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最能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最能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的动力。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跑中,广大青年人手上是最后冲刺的一棒。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更加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厚植他们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强国志和报国行。爱国既是“心之所系”,也是“情之所归”,既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历程和伟大历史成就,又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新时代擘画的奋斗目标和面临的风险挑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爱国主义转化为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竭动力,才能真正把“爱国”落到实处。高校全面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让家国情怀深深扎根于青年大学生内心世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念、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新时代关于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到的“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为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发展思路和现实进路。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有助于将爱国主义教育从刻板的单一的灌输说教变得生动鲜活,从教室的封闭空间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既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也能大大扩宽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场域。本文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出发点,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高校青年大学生身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概念、特征、功能、现实困境、提升的方法途径以及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共分为5个部分对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综合运用研究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述评、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创新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相关概述。主要阐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丰富内涵,凝练了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显着特征,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实践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实践的重要论述三方面追溯开展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新时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实践载体及功能,本章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划分为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并总结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第四章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运用现状,首先分析了影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因素,再阐述当前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取得的正面效应,最后详细分析了当前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的现实困境。第五章着重从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成效上提出可行性建议,主要从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的有效机制、明确受教育者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中的主体地位、增强教育者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能力上入手进行提升,为了更加体现时代针对性,还特别提出了新时代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功能拓展。

王文波,陈洪连[8](2021)在《新时代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价值意蕴、问题检视及破解之道》文中认为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激励干部奋发有为、明确权力运行边界、体现组织严管厚爱、创新干部管理理念等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建设,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然而,构建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还面临多元主体协同不力、配套制度不够健全、容错自由裁量权过大、容错纠错制度公信力不足、容错纠错认知偏差等突出问题。破解之道在于整合干部容错纠错的资源力量,推进干部容错纠错的制度配套,重塑干部容错纠错的运转流程,实现国家监察的制度嵌入,优化干部容错纠错的政治生态。

袁德栋[9](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举措。"课程思政"相对于"思政课程"而言,既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回归:创新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泛化而言,即认可高校各学科都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之实,由此形成"同向同行"效应;回归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聚合而言,即认可高校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独特性,由此形成"协同育人"效果。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指导下,要切实把握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建立国家、学校、学院三级联动保障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完善学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以点带面逐步开展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在面对难点时积极寻求对策,与各科课程协同发展,破除思政学科桎梏,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进而建立"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共同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输送人才。

任廷波[10](2020)在《结合专业特色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研究 ——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工作历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党内被视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当前高职院校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方面,还存在差距。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校内校外脱节的教育教学现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不强。如何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始终在探索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阅、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从育人力量、网络思政的育人力度、育人形式与育人内容和全方位育人的载体四个方面揭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存在的问题,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作为切入点放置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中进行研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在发挥学校育人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在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环境,进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并通过调研及实践探索后的反思,提出结合专业特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合理性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结合专业特色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理论探析,主要介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及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概念、要素;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及其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该部分通过对文献查阅、调研数据进行归因分析,得出当前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中存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力量相对薄弱、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内容与形式不同程度脱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载体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第四部分是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实践探索。重点介绍“多方合作、实境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实践。第五部分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工程,壮大全方位育人核心力量;争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强全方位育人效果;紧抓专业特色构建全方位育人载体,打造实践育人品牌等方面对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建议。

二、深挖思想,启迪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挖思想,启迪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院校轻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强化双导师思想政治育人的大局意识
二、明确思想政治育人的建设内容和设计思路
三、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为校企协同思想政治育人提供保障
四、找准思想政治育人的角度,结合专业特色深挖思想政治元素
五、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块化课程思政育人方案设计
    (一)校企双主体双导师思想政治协同育人的路径设计和方法。
    (二)模块化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要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需求及成长规律。
        1.在教学项目载体上,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融合要体现螺旋上升式能力递进。
        2.在教学评价主体上,构建出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方式。
        3.在教学资源上,校企共同开发精品在线课程或活页式工作手册。

(6)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案例编写与分析的缘起
        1.1.1 为什么聚焦深度教学理论
        1.1.2 为什么聚焦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
        1.1.3 为什么选择S中学Z老师的古诗文教学案例
        1.1.4 为什么选择案例分析
    1.2 采用案例编写与分析的方式对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高中古诗文
        1.3.2 深度教学
        1.3.3 古诗文深度教学
    1.4 文献研究综述
        1.4.1 深度教学理论研究
        1.4.2 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1.4.3 语文深度教学研究
        1.4.4 古诗文深度教学研究
        1.4.5 综述小结
    1.5 案例编写及分析的思路
        1.5.1 案例编写的思路
        1.5.2 案例分析的思路
2 案例正文
    2.1 深度探寻之缘起设想
        2.1.1 一次没有灵魂的古诗文课
        2.1.2 理解后的反思--我想做得更好
        2.1.3 走向文本深处
    2.2 深度探寻之摸索尝试
        2.2.1 初次尝试的欣喜:学生反馈更加多元
        2.2.2 双师接力:打造精品汇报课
        2.2.3 常态课中的持续推进
    2.3 深度探寻之传承推进
        2.3.1 反思提升:古诗文深度教学模式探寻
        2.3.2 集体热情:W老师与L老师的同课异构
        2.3.3 团队成员的困惑
    2.4 深度探寻之效果反馈
        2.4.1 深度教学后的学生感悟
        2.4.2 多元、开放的习作呈现
3 案例分析
    3.1 “深”“浅”之辨
        3.1.1 古诗文教学观念的突围:从浅度教学走向深度教学
        3.1.2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目标审视:深度思考与意义建构
        3.1.3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内容处理:深度整合
        3.1.4 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展开
    3.2 不足之处
        3.2.1 古诗文深度教学评价审视:科学评价缺失
        3.2.2 古诗文深度教学实施难点:教师语文素养的双重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本文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及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相关概述
    一、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内涵
        (一)实践载体与实践教育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
        (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特征
        (一)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
        (二)实践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三)中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
    三、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实践的重要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实践载体及功能
    一、主要实践载体
        (一)有形实践载体
        (二)无形实践载体
    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功能
        (一)承载和传递功能
        (二)教化和引导功能
        (三)互动和反馈功能
        (四)鼓舞和凝聚功能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综合运用现状分析
    一、影响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因素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实践载体形式的匹配因素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因素
    二、高校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产生的正面效应
        (一)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二)切实促进学生认知感知的自我教育
        (三)不断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二)教育者对实践载体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
        (三)对实践载体的综合运用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的时代气息不浓烈
第四章 新时代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效果的措施
    一、高校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的有效机制
        (一)提升实践载体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时代性
        (二)保证实践载体的常态化运行
        (三)构建以激励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二、增强教育者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能力
        (一)整体掌握运用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实践载体
        (二)立足实际做好教育规划设计
        (三)坚持理论灌输与运用实践载体相结合
    三、注重实践载体综合运用中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一)在活动内容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使命与担当
        (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的运用形式
    四、突出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的时代性
        (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融入国家意识和新时代宏伟目标
        (三)赋予实践创新能力训导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新时代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价值意蕴、问题检视及破解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的价值意蕴
二、新时代构建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问题检视
三、新时代构建干部容错纠错机制的路径选择

(9)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根源与理论基础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根源
        1.宏观角度的现实根源
        2.微观角度的现实根源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
        1.“课程思政”的本质:立德树人
        2.“课程思政”的理念:协同育人
        3.“课程思政”的结构:立体多元
        4.“课程思政”的方法:显隐结合
        5.“课程思政”的思维:科学创新
    (二)高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1.寓德于课是首要特点
        2.人文立课是主要特点
        3.价值引领是核心特点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
        1.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存在难度
        2.发挥教师融合的纽带作用存在难度
        3.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难度
        4.“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支撑存在难度
三、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一)同向逻辑理路
    (二)同行逻辑理路
    (三)同向同行:辩证统一
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对策
    (一)建立国家、学校、学院三级联动保障机制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
    (三)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四)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
    (五)以点带面,探索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
结语

(10)结合专业特色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研究 ——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课题的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案例实证研究法
    (五)核心概念
        1.专业特色
        2.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
    (六)本课题的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二、结合专业特色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理论探析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及其要求
        1.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1.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提出
        2.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概念
        3.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要素
    (三)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理念
        1.专业特色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
        2.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力量相对薄弱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队伍配备不理想
        2.高职院校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培养滞后
        3.高职院校教师对教育新理念关注度不够
    (二)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够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内容与形式不同程度脱离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形式主义倾向
        2.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推进缓慢,专业与思政协同育人合力有待增强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载体缺乏针对性
四、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实践探索
    (一)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色
    (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实践
        1.整合资源,建立全方位协同育人联动机制
        2.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拓展网络育人空间
        3.专业与思政良性互动,探索育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培育学生专业社团,打造针对性育人载体
    (三)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实践的效果
        1.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2.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推动了专业的发展
    (四)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实践面临的问题
五、结合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思考与建议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工程,壮大全方位育人核心力量
        1.选强配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2.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制度
        3.抓实高职院校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
    (二)争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立足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强全方位育人效果
        1.立足学生专业,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刀切
        2.树立大思政观,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
    (四)紧抓专业特色构建全方位育人载体,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1.立足院校实际,构建可持续育人载体
        2.立足学生实际,打造育人实践亮点名片
        3.立足专业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现状——教师问卷
    问卷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现状——学生问卷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深挖思想,启迪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院校轻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 李翔,陈乐宁.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2)
  • [2]文艺评论要有价值坚守[J]. 本刊评论员.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1(08)
  • [3]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N]. 田学斌. 学习时报, 2021
  • [4]项目式学习在高中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以《论语》为例[D]. 杨哲.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西游记》选篇研究及教学建议[D]. 朱婷.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6]高中古诗文深度教学实践探寻:案例与分析[D]. 朱晶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载体综合运用研究[D]. 赵亮.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8]新时代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构建:价值意蕴、问题检视及破解之道[J]. 王文波,陈洪连. 理论导刊, 2021(02)
  • [9]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对策研究[J]. 袁德栋.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0]结合专业特色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研究 ——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D]. 任廷波.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深挖思维,启迪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