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税务局关于原苏联及东欧国家轮船运输收入征免税问题的批复(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物价司[1](1993)在《1990、1991两年主要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由直接调控为主逐步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的需要,过去,我们每隔两年将主要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调整的情况进行整理,汇编成参考资料。应有关方面的要求,现将1990、1991两年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关税、外贸政策、汇率、工资和企业留利等八个方面调整的主要情况作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罗增庆[2](2013)在《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和香港、澳门山水相连、血脉相通,历来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标志着粤港澳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日益突显。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不仅对外加入了区域性经济组织,国内也组成了不同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经济的合作必然促使税收的合作,而广泛的税收合作,必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共同发展。而粤港澳经济合作包含着丰富的实践,对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将有助于对税收合作进行分析,也将有助于促进广东省与港澳税收合作的发展。粤港澳三者的关系十分特殊,既非国家内部的“省际”关系,也非国与国的“国际”关系。所以,无论是一国内部的地区间税收合作理论还是国家间的税收合作理论都不能够直接运用。在这个背景下,深入研究粤港澳经济合作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设计粤港澳税收合作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一方面可以充实现有的税收合作理论,另一方面也为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进行的这种特殊的税收合作提供思路。本文由绪论、主体六章构成。具体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税收合作,突出阐述税收合作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增加贸易利益、对抗利益主体、解决市场外部问题、公共品提供以及实现公平与效率等;二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从经济地理、经贸关系、金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具有价值的探索,但多数论着都没有直接从税收角度对此开展研究;三是税收合作的相关研究,多数学者认为税收合作能够增进国家(地区)间的福利水平;四是对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发现对于主权国内部的税收合作,由于处于同一税收制度下,学者们研究的不多,而对于同一主权国下不同税制的合作,已有的研究就更少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而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税收合作。经济区域化使税收的外部经济效应增强,总结其他区域性经济组织税收合作的过程、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首先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因,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与趋势。第二,对地区经济一体化下税收冲突或矛盾增多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阐述其税收冲突的负效应,主要表现为阻碍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幅降低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效力以及加深国家间的税收分配矛盾等。第三,介绍区域税收合作的国际经验,主要是欧盟的税收合作经验,以及税收合作自主性协调和非自主性协调的机制,并从关税、间接税、直接税合作进行效应分析。第三章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条件、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章从地理关系、人口流动、经贸往来、金融合作等方面分析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剖析粤港澳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主要来自内部矛盾积累、国家政策调整、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第四章是粤港澳税收制度分析。首先对广东税收制度从所得税、货物与劳务税进行分析,得出广东税制结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采用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的双重管辖权标准划定所得征税权等特点;其次分别对香港、澳门的直接税、间接税税收制度进行分析,得出香港税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征税面窄、税种少、税负轻、单一实行所得来源地原则等特点,而澳门则呈现专营税地位突出的特点。第五章是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经贸、投资、产业、金融、人才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首次从税收合作的角度进行选材,本章对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必要性体现在提升粤港澳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可行性则基于粤港澳税收合作具有实践基础、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中央地方的重视力度以及合作涌现新平台。同时本章还对粤港澳税收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税收利益合理分配、国际避税、双重征税、偷漏税等问题。第六章是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定位与路径。粤港澳税收合作是发生在主权国内部地区之间的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税收合作不同;粤港澳税收合作是三种税收制度的合作,与国内同一税收制度下省际之间的合作、省内之间的合作不同。本章从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效率和公平原则谈起,分析粤港澳税收合作的特点,提出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战略定位,最后以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广州南沙新区为案例,从所得税、货物及劳务税、税收征收管理三个方面分析粤港澳税收合作的路径。第七章是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政策建议。第一是改进税收合作协调机制,既要搭建税收交流和合作平台,也要发挥税务部门推进区域税收合作的积极性;第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争取设立粤港澳税收合作示范区、明确中央给予政策支持的内容;第三是完善地方配套措施,包括完善税收服务、加大地方支持力度等。
戴文洁[3](2014)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就业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实践问题,与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关。本文选题出发点源于笔者作为一名残疾人历经艰辛的求学和就业之路的亲身感受。十余年来长期在基层从事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实践,使我深知就业对残疾人及其家庭多么重要;它不仅是残疾人实现生存和发展权的根本途径,也涉及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深入思考。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绝大多数残疾人具有劳动能力,只要有适当的评估、训练、安置和扶助,都能从事工作。事实也证明,多数残疾人不仅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其聪明才智也不低于健全人。至今,残疾人就业问题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当并且已经引起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本文所界定的特殊人力资源,即处于劳动年龄段且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我国对其开发渊源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特殊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在法律层面予以保障,还辅之以经济激励和社会政策引导,对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进入了快速推进期。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长期努力,特殊人力资源就业率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出就业分布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渠道有所拓宽和就业保障总体逐步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2011年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显示,在经合组织34个国家中,残疾人就业率(44%)只有非残疾人就业率(75%)的一半多。经济转型前后,我国特殊人力资源也未得到充分开发。1988年中国残联接待、处理的1.7万件来信、来访中约70%是要求解决就业问题。2007年至2012年残疾人就业率连续维持在45%左右。2012年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9.2%,是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1%的2倍以上。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开发空间受到挤压和开发质量相对下降等问题。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尝试更有效的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迎来新时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供了特殊的历史性机遇。放弃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大幅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并进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正如世行报告指出,因种种障碍将残疾人排斥在工作场合以外的代价是昂贵的,估计全世界损失的GDP达1.37万亿美元到1.94万亿美元。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出发,在既定经济社会资源约束条件下,研究如何使我国庞大的特殊人力资源实现其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论文在对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和相关数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1987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及2007年以来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和有效开发。表现为:虽然就业分布和形式呈现日益多元化趋势,就业渠道有所拓宽,但与社会总体水平相比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并存在结构性不平衡、开发空间受到挤压和开发质量相对下降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将迎来新时代。过去30多年我国享受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退,老年扶养比持续上升和社会负担加重的发展趋势将为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与新技术、新业态的产生为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创造了新的空间。2、特殊人力资源与一般人力资源的比较分析。从人口学角度,通过普通与残疾人口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归纳出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与普通人力资源在人口特征上的异同点及其劳动力价值实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特殊属性的梳理发现:经济转型前后具有劳动能力的特殊人力资源占比基本相同,但绝对数则随残疾人口大幅攀升呈现增长态势。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特殊人力资源的开发尤其复杂和艰巨。特殊人力资源的供给质量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增量速度远不及普通人口,且两者差距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逐步拉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依然远低于普通人口。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将依然受制于供给质量。特殊人力资源的人口特殊属性是影响其劳动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还影响其接受教育、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机会,该属性还与家庭收入共同影响其劳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与程度。3、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决策分析。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基于特殊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的逻辑主线,对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和重塑障碍进行深入剖析,探索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疾虽然对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通过对其劳动力价值重塑不仅恢复其劳动能力,甚至可在某些方面形成比较优势。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起点在于面对人生这一重大挫折的态度,途径在于坚持不懈地自我补偿和挖掘,目标在于劳动能力的恢复、提升和市场回归。与普通人力资源投入相比,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成本由康复成本、教育成本和融合成本三部分组成,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是就业收入与重塑成本之间的权衡,对特殊人力资源重塑以期达到的劳动力价值恢复、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对其劳动力价值实现可能性和程度产生影响。特殊人力资源的康复、教育成本和家庭负担比是影响其供给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值重塑还需要外部环境支持。4、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决策分析。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应用经济计量模型方法,重点基于特殊人力资源开发阶段的逻辑主线,对劳动力价值实现产生的吸纳成本和需求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描绘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人力资源相比,企业对特殊劳动力的吸纳成本由三部分组成,即除了作为普通劳动力价格的工资以外,还有追加在特殊人力资源身上的自然附着成本和无法预见的风险成本。自然附着成本是无法避免的额外成本,而风险成本则将随着特殊人力资源开发匹配度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善逐步大幅降低。残疾类别对吸纳成本有显着影响。但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环境,大多数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可与普通人力资源相竞争。受教育程度或专业技能才是真正影响市场主体吸纳决策的根本因素之一,但其充分发挥有赖于合适岗位的匹配。影响市场主体对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需求规模、开发的匹配度和针对特殊人力资源的特殊政策和社会环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内容主要由是否用工和劳动力价格两部分组成。需求决策最终形成应是扣除政府补贴后的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与放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机会成本之间的权衡。而放弃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机会成本则为拒绝用工需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因此,积极激发市场主体对特殊人力资源需求的积极性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上的,还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溢出效应。5、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在前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和加大社会资本积累三个方面对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的创新。基于人力资源和劳动力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将人口特征与人力资源开发纳入统一研究框架之下。一方面,通过与普通人口的比较研究,分析和总结残疾人口与普通人口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发展规律,是对人口学研究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源角度对残疾人就业的经济学分析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整合视角,无疑是一种创新。2、研究内容的创新。尝试描绘特殊人力资源开发两阶段中的劳动力价值重塑和实现形成的微观机理,并探寻其最大化的有效路径,同时确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撑和佐证。
刘婷婷[4](2011)在《新疆的边境贸易及其边贸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边境贸易是新疆对外贸易的支柱和主要拉动力量。1986年,外经贸部批准新疆开展同周边国家的地方边境贸易,1987年启动,当年贸易额仅占进出口总额的0.5%。1992年以后,国家赋予边境贸易更多的优惠政策,新疆依托特有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当年边境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42.7%。自1993年起,边境贸易连续十数年占据新疆外贸的半壁江山,使新疆成为全国第二大边贸省区。边境贸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新疆对外贸易的走势,科学规范的边贸政策体系是新疆边境贸易乃至整体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必要保障。而新疆边境贸易政策在不断的演进与变动中摸索,成为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争论颇多。本文运用系统理论以及政治过程理论,试从新疆边境贸易发展的历程出发,厘清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各阶段边贸政策的内容和实质,探析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边境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解析边贸政策体系,借鉴国内外相关国家和地区在边境贸易发展和边贸政策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得出新疆边贸政策应尽快明确完善规范化的政策体系定位,以设立特殊口岸经济区的方式赋予边境地区特殊优惠政策的结论。本文第一章是导论,提出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观点。第二章简述我国边境贸易的管理体制及三大边境贸易区状况,对新疆边境贸易的现状及主体、方式和规模,以及成效和作用进行概述,从基础层面为研究进行铺垫。第三章厘清新疆边境贸易各阶段政策的内容,并进行评析,探究边贸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第四章重点阐述新疆边境贸易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并进行边贸政策层面的原因分析。第五章借鉴美国、越南等国外边境贸易政策经验,以及云南姐告等国内边境贸易区建设的实践,提出新疆边境贸易政策的优化建议。第六章提出明确边贸政策定位、设立特殊口岸经济区给予特殊优惠政策的结论。
顾海[5](2000)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理论、实证和实践三个层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运行机制和成长路径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论证,并对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本文共有三个部分十一章 第一部分从第一章至第五章,是理论探索部分。运用了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内容遵循以下的逻辑思路进行: 科学知识和技术是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重要基础和源动力,而技术创新又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们利用现有的科学原理进行创新,而其中突破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会诞生高新技术,而且极有可能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过程是其各个系统如动力系统,转化系统和环境系统以及保护机制等到共同协同的结果,一旦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并且发展成熟,又由于是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是主导产业,会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以及旁侧效应对其它新兴产业产生技术带动作用,同时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技术渗透,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结构水平提高,实现以产业结构不平衡增长为手段达到平衡增长的目的,使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此外,在考虑国际因素时,应充分考虑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向前发展。 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为第六章。 本章以江苏为例,通过建立数量模型,以近十年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对GDP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其次以人材、资金、科技成果三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和不同时期的贡献率影响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这些要素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不同时期的影响特点。 第三部分从第七章至第十一章,是实践部分 阐述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实践中,信息产业及新兴产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以它们的发展为先导和支撑点,带动整个经济协调发展。通一 乙‘过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包括科技园区、孵化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显示了其示范效应和发展模式,同时也促进了非高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投资凤险基金的扶持,因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不仅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这与其自身发育成长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还提出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使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产、学、研结合是最佳现实途径,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刘永彪[6](2006)在《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文中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即使把1985年7月成立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区算做中国第一家高新区,至今也仅有短短20年的历史。尽管发展的时间不长,但高新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愈发变得突出,正在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和中国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新区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兴衰。 高新区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对它的研究当属于多学科的研究范畴。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然而,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对高新区进行研究的论文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高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定量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高新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当前高新区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具体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现实意义。 论文正文部分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导论部分提出问题。论文首先指出高新区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并对有关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高新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对国内外高新区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论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内领导人关于发展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的论述,接下来回顾了高新区研究的相关主流理论,最后引出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 第二章着重分析创办高新区的历史背景。逐次研究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模式以及高新区发展的成功案例,从中得出对中国高新区发展的
李宁[7](2011)在《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民族问题。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多种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变、民族经济扶持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途径展开了探索性分析,以期为我国创新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已有的经济增长基础理论进行概述与阐释。阐释包括古典、新古典、新增长等主流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以及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与启示。其中,Solow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经济收敛假说,发展经济学的非均衡发展观点,区域经济学对区位的关注,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与经济空间集聚分歧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学术价值。2.系统分析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变。我国民族政策可分为1979年以前、1979年至1992年、1992年以后3段时期。无论是在建国初期,还是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后,如在确立改革开发的基本政策、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地位时,我国均积极实施向少数民族倾斜的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行积极谋划和指导,并与时俱进的增加新的更大力度的少数民族政策,以适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新需求。结合历史经验和我国实际,发现制定民族政策需要把握的6项重要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可划分为6个阶段,即建国初期的创立、“二五”时期的反复、文革时期的三线建设、拨乱反正后的恢复创新、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完善、区域协调战略时期的新发展。并且,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变与“备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区域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转变密切相关。以历史视角观察可知,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是非常成功的,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稳定、边疆安全发挥重要积极作用,2000年后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重点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通过对民族八省区(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青海、云南、贵州)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与全国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和人均GDP水平上,如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而西藏和贵州均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在人均GDP方面,除内蒙古远远领先于全国水平外,其他省份均小于全国水平,个别省份甚至不足全国的一半,这也反映民族地区相对贫穷的基本特征。另外,八个民族省份内部在经济增长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三种不同经济增长类型上:内蒙古的经济快速增长,宁夏、新疆、广西的较快增长,西藏、青海、云南、贵州低于全国水平的较慢增长;各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差异对GDP的累积效果最终也突出表现在人均GDP上,内蒙古人均GDP约为全国的1.6倍,宁夏、新疆、青海紧随其后,约为全国的五分之四,广西、云南、贵州因1979年时的人均GDP起点较低,较大程度上落后于全国,好在广西的增长速度略快于全国,而贵州则较为困难,其较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导致其人均GDP只是全国的五分之二。以2010年人均GDP水平和1984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标准,可将民族地区划分为5组,经济高水平和高增长的内蒙古,中等水平和高增长的宁夏和新疆,中等水平和低增长的青海,低水平和高增长的广西,低水平和低增长的西藏、云南、贵州。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非民族地区,浙江、安徽、吉林、甘肃四省,与民族八省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均衡,除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他地区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相似,如安徽、甘肃等;我国经济贫穷地区并非都是民族地区,如甘肃等,同样,民族地区并也非都是我国经济贫穷地区,如内蒙古的人均GDP和经济增长速度均处于全国前列;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有些民族地区处于前列,如内蒙古、宁夏等,而有些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新疆、西藏等。这意味着民族因素并非是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我国不同时期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力量发展好坏密切相关,如80年代,依靠乡镇企业发展来实现快速低价工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90年代,依靠对外开放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2000年后,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带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如政府积极推动的城镇化和能源开发,带动钢铁、水泥、煤炭等的巨大需求,进而促进资源富集且与经济中心较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通过比较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和1986年以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水平,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与工业化有密切关系,低水平和低增长的民族地区往往是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地区经济也有一定关联,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较高的时期重合,特别是2002年以来,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均表现出快速上升势头,成为带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总体来说,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在工业化和加快城镇化方面还有很大作为空间,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缩小与富裕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行测算,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及其表现,发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新疆表现最好,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并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比较均衡,经济增长可持续较强。而其他民族省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问题。例如,贵州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但来源单一,主要依赖于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提升,而这与其作为贫穷地区,在投入产出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同期水平情况下不断追赶的特征相一致;若要更好地实现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贵州需要进一步扩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宁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各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有贡献,主要依赖于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效应方面,这表明宁夏的投入规模历史基数较小,在一定时期内可通过扩大投入规模,实现规模收益递增效应来提高产出效率,这也意味宁夏未来需要提升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比例。广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慢,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情况与贵州相似,但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明显不适应于经济发展需要,除了需要扩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他来源外,还要重点大力提升纯技术效率变化。青海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不变,其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情况与宁夏相似,但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效果较差,需要充分发挥利用市场对各经济要素投入的优化配置功能,建立发达市场经济和高效率政府,提升技术变化。云南和西藏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降,其全要素生产率来源情况与青海相似,同样需要重点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技术变化。内蒙古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严重,一方面表现出纯技术效率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一方面在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严重不足,需要加快建立发达市场经济和提高经济投入的规模效率,避免持续增加效率低下的粗放投入。4.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效果——以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为实例。利用基本统计指标检验我国各省人均实际GDP收敛情况,标准差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人均GDP存在发散现象,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实际人均GDP在1978年后出现收敛,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结果均表明我国实际人均GDP速度存在收敛,基尼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人均实际GDP不收敛,泰尔指数结果可知各省市实际人均GDP的不平衡程度在1990年后上升,200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指数分解表明不平衡主要是组内差距引起的,即民族地区内部和非民族地区内部存在较大的差距,但1976年以后组内差距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组间差距保持不断上升,这表明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实际人均GDP差异在扩大。利用截面数据分别检验不同起始时期我国各省绝对β收敛情况,发现我国各省存在绝对β收敛,但β系数随初始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利用Islam(1995)提出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各省人均实际GDP的条件β收敛情况,通过加入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指标,对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我国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条件β收敛机制,即各省际经济增长收敛到不同的水平,并且因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在1998年后时期效应开始逐年递增,意味着我国总体最终收敛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一致。在利用1994-2009年的样本数据研究中,引入地区财政支出对中央转移支付依存度这一新解释变量后,发现β绝对值变小,新解释变量估计系数为正,这意味着地区财政支出对中央转移支付依存度对各地区经济收敛具有正向影响,即提高中央对不发达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可以起到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缩小省际经济差距、实现省际经济条件β收敛。基于上述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与基础经济理论,提出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科学制定经济扶持政策的建议:①加快民族地区资本积累。②加快向民族地区的技术扩散。③实施空间集中化战略。④充分利用现有民族政策。
许晓曦[8](2003)在《外向经济发展中的中国财政补贴》文中提出本文在研究财政补贴、外向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外向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补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背景下的再调整与再发展问题。在新形势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创新理论价值。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发展的理论。首先论述财政补贴的一般,并对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进行辩证分析;接着阐述外向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和政策;最后对一国外向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补贴进行论述。第二章总结了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发展的实践。分别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进行阐述,并对国际上财政补贴的几种方式进行比较与评价,从中获得启示。第三章研究了中国的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发展。结合历史文献和财政统计年鉴的数据,首先分析中国50年来财政补贴制度的现状和普遍问题,并剖析中国财政补贴问题的根源,最后,具体分析与中国20余年外向经济发展相关的财政补贴的实践。第四章阐明了WTO的补贴规定。先后介绍并分析WTO框架下有关补贴与反补贴的三项规定及其背景,并对这三项内容分别进行评价,从中寻找启示和借鉴之处。第五章深入研究WTO框架下的中国财政补贴。首先,分析与外向经济发展相关的中国财政补贴和WTO规则之间的比照,阐述WTO对中国补贴政策的改革要求,以及中国对此的解释和对策;其次,阐明加入WTO之后,中国可以享受的权利和必须遵守的义务,以及在这一义务之下,围绕财政补贴问题所作出的承诺。第六章提出中国入世后财政补贴的改革与应对策略。从两个层面上递进分析:一是针对中国财政补贴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提出总体的改革思路与设想;二是在WTO大框架下,结合全球补贴与反补贴的实践经验,根据WTO的规则要求,对中国外向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补贴,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袁长征[9](2006)在《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紧紧围绕着中国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这个核心主体,运用民族法学、管理科学、法律经济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国家民族经济政策、民族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理论为对象,对有关课题展开系统且有重点的研究。本文的要点是主要有:第一,从一般意义上对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对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层次、类型及运行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民族经济政策和法律、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几个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和辨析。第二,运用法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民族经济法律的供给—需求、成本—效益;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的现状与流失及其变迁与创新;转变民族经济政策制定、执行及分析评价方式,实现民族经济政策管理的法制化。第三,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特别是结合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政策法制化的经验分析,得出启示,探究民族经济政策在法制化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第四,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实现的路径。主要对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法制化的程序、方法、步骤及内容加以综合阐述。第五,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实现的保障。主要从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以及法文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对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实现的保障加以论述。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在传统的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思路上,补充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拓展民族经济发展政策理论及民族法学研究理论的空间。第二,通过对民族经济发展政策法制化的评价与分析,发现其理论价值和理论误区或漏洞,进而提出自己有关对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研究的看法,并对其展开分析论证。第三,对一些有争议的民族经济政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民族经济法律制度的成本效益、供给需求等问题。
二、国家税务局关于原苏联及东欧国家轮船运输收入征免税问题的批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税务局关于原苏联及东欧国家轮船运输收入征免税问题的批复(论文提纲范文)
(2)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税收合作:地位与作用 |
1.2.2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1.2.3 税收合作的相关研究 |
1.2.4 结论及评价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结论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税收合作 |
2.1 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
2.1.1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因 |
2.1.2 欧盟的进展与趋势 |
2.1.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进展与趋势 |
2.1.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与趋势 |
2.2 地区经济一体化下税收冲突及其负效应 |
2.2.1 地区经济一体化下税收冲突或矛盾增多的必然性 |
2.2.2 税收国际冲突的负效应 |
2.3 区域税收合作的国际经验 |
2.3.1 欧盟的税收合作 |
2.3.2 区域性税收合作的机制 |
2.3.3 国际区域性税收合作的效应分析 |
第3章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条件、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 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地理关系 |
3.1.2 经济地理关系 |
3.1.3 政治地理关系 |
3.2 粤港澳的人口流动 |
3.2.1 建国前的人口流动 |
3.2.2 建国后的人口流动 |
3.3 粤港澳的经贸往来 |
3.3.1 新中国建国后 30 年的经贸往来 |
3.3.2 改革开放至港澳回归前的经贸往来 |
3.3.3 港澳回归后的经贸往来 |
3.4 粤港澳的金融合作 |
3.4.1 跨境货币流通分析 |
3.4.2 支付结算合作分析 |
3.4.3 金融机构合作分析 |
3.4.4 金融市场合作分析 |
3.5 粤港澳经济转型升级压力日益加重 |
3.5.1 内部矛盾积累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 |
3.5.2 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 |
3.5.3 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转型压力 |
第4章 粤港澳税收制度分析 |
4.1 广东省税收制度分析 |
4.1.1 所得税税收制度分析 |
4.1.2 货物及劳务税收制度分析 |
4.1.3 简要评价 |
4.2 香港税收制度分析 |
4.2.1 直接税税收制度分析 |
4.2.2 间接税税收制度分析 |
4.2.3 简要评价 |
4.3 澳门税收制度分析 |
4.3.1 直接税税收制度分析 |
4.3.2 间接税制度分析 |
4.3.3 简要评价 |
第5章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 |
5.1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必要性 |
5.1.1 粤港澳税收合作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区域竞争力 |
5.1.2 税收合作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
5.2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可行性 |
5.2.1 内地与港澳税收合作的现状 |
5.2.2 粤港澳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 |
5.2.3 从中央到地方对粤港澳合作的重视力度前所未有 |
5.2.4 粤港澳合作涌现新平台 |
5.3 粤港澳税收治理问题凸显 |
第6章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定位与路径 |
6.1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与特点 |
6.1.1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原则 |
6.1.2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特点 |
6.2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战略定位 |
6.2.1 与国际接轨的税制改革先行区 |
6.2.2 服务经济转型的税制创新试验区 |
6.2.3 实现互利共赢的税收合作示范区 |
6.3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路径 |
6.3.1 所得税政策与制度的税收合作 |
6.3.2 货物及劳务税收政策与制度的税收合作 |
6.3.3 税收征收管理合作 |
第7章 粤港澳税收合作的政策建议 |
7.1 改进税收合作协调机制 |
7.1.1 搭建税收交流和合作平台 |
7.1.2 发挥税务部门推进区域税收合作的积极性 |
7.2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
7.2.1 设立粤港澳税收合作示范区 |
7.2.2 中央给予政策支持的内容 |
7.3 完善地方配套措施 |
7.3.1 完善税收服务 |
7.3.2 加大地方支持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和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3)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残疾与残疾人口概况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
三、创新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劳动力价值与人力资本理论 |
一、劳动力价值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和社会分工 |
四、结论 |
第二节 劳动力经济学与歧视理论 |
一、歧视理论 |
二、劳动经济学理论 |
三、结论 |
第三节 外部性与社会资本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三、贫困理论 |
四、结论 |
第四节 正义、权利与需求 |
一、正义与需求 |
二、公平与效率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文献综述和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国内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献回顾和评价 |
一、国内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外有关残疾人就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价 |
第二节 国外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立法与政策文献综述 |
一、立法保障 |
二、政策支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前后特殊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开发沿革 |
第一节 残疾与人类多样性 |
一、残疾是一种风险 |
二、残疾人口的增长不容忽视 |
三、残疾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沿革 |
一、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 |
二、循序渐进下的多元开发 |
三、人力资源开发初见成效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特点和开发进展 |
第一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基本特征 |
一、劳动能力 |
二、受教育程度 |
第二节 上海市特殊人力资源特殊属性 |
一、残疾类别 |
二、残疾等级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
一、开发水平整体偏低且增长乏力 |
二、开发结构差异明显引致不平衡 |
三、开发空间在拓宽中遭遇瓶颈 |
四、开发质量在改善中相对下降 |
第四节 特殊人力资源开发迎来新时代 |
一、人口红利助推开发动力 |
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开发空间 |
三、新科技浪潮提升开发匹配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和供给分析 |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自我重塑途径 |
一、劳动力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
二、劳动力价值的自我补偿和挖掘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重塑障碍 |
一、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恢复障碍 |
二、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提升障碍 |
三、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市场回归障碍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供给决策分析 |
一、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遭遇抑制 |
二、特殊人力资源就业意愿定量分析 |
三、特殊人力资源供给决策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劳动力价值实现和需求分析 |
第一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成本 |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效率 |
第二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影响因素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吸纳规模 |
二、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匹配度 |
三、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政策 |
第三节 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分析 |
一、特殊人力资源的需求决策内容 |
二、特殊人力资源的劳动力价格定量分析 |
三、特殊人力资源需求决策的溢出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发挥特殊人力资源潜能 |
一、打破惯常思维,树立科学的特殊人力资源观 |
二、建立完善的教育、职业训练和康复体系 |
第二节 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
一、善于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引导 |
二、提高特殊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率 |
三、积极挖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
第三节 扩大社会资本积累效应 |
一、改善社会环境 |
二、加强社会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新疆的边境贸易及其边贸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2节 文献综述 |
1. 关于边境贸易的研究 |
2. 关于我国边境贸易政策的研究 |
3. 关于新疆边境贸易及其政策的研究 |
4. 小结: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第3节 本文的主要特点 |
1. 研究对象 |
2. 主要观点 |
3. 理论分析视角 |
4. 研究方法 |
5. 论证结构 |
第2章 新疆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1节 我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 |
1. 边境贸易概念界定 |
2. 我国边境贸易管理体制 |
3. 我国三大边境贸易地区的发展差异 |
第2节 新疆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 |
1. 新疆边境贸易的现状及主体 |
2. 新疆边境贸易的方式和规模 |
3. 新疆边贸发展的成效和作用 |
第3章 新疆边贸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
第1节 政策演变历程 |
1. 新疆边境贸易起步及边贸政策摸索阶段(1982年至1987年) |
(1) 边贸发展状况 |
(2) 边贸政策内容 |
(3) 小结 |
2. 新疆边境贸易发展及边贸政策扶持阶段(1988年至1992年) |
(1) 边贸发展状况 |
(2) 边贸政策内容 |
(3) 小结 |
3. 新疆边境贸易平稳发展及整顿边贸政策阶段(1993年至2001年) |
(1) 边贸发展状况 |
(2) 边贸政策内容 |
(3) 小结 |
4. 新疆边境贸易持续发展及规范边贸政策阶段(2002年至今) |
(1) 边贸发展状况 |
(2) 边贸政策内容 |
(3) 小结 |
第2节 政策变迁过程的动力探析 |
1. 政策体系的结构功能性要求决定"系统规范"的推进方向 |
2. 国际化影响深入是边贸政策体系"系统规范"的外部力量 |
3. 国情区情决定边贸发展时期"扶持促进"的政策设计理念 |
第4章 新疆边境贸易面临的问题与政策体系的关系 |
第1节 新疆边境贸易面临的问题 |
1. 边贸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对地区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
2. 国家贸易和外汇政策对边境贸易发展形成障碍 |
3. 基础设施瓶颈的缺陷制约边境贸易优势发挥 |
4. 新疆边贸企业实力较弱、边贸产品结构不合理 |
第2节 新疆边贸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1. 政策体系不完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
2. 政策定位不明确,配套措施存在欠缺 |
3. 政策变动过频繁,连续性稳定性不足 |
4. 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难以完全体现 |
第5章 新疆边境贸易政策的优化建议 |
第1节 国内外边贸政策经验借鉴 |
1. 国外边贸政策经验 |
(1) 美国 |
(2) 越南 |
(3) 泰国 |
2. 国内边贸发展实践:云南姐告边境贸易区的案例借鉴 |
第2节 新疆边境贸易政策的优化建议 |
1. 完善政策体系,兼顾现实长远利益 |
2. 明确政策定位,增加管理资源投入 |
3. 选准政策目标,加强边贸政策衔接 |
4. 梳理管理权限,中央地方各司其责 |
第6章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高新技术产业化论(论文提纲范文)
0.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逻辑思路——本文研究和论述的主线 |
0.3 具体框架与研究内容 |
0.4 本文可能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结构理论 |
一、 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 |
1. 产业演进及界定 |
2. 产业分类 |
3. 产业结构涵义及理论产生 |
二、 产业结构理论 |
1. 经济发展与配第—克拉克定理 |
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与动因 |
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
三、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1. 产业结构合理化界定及标准 |
2. 产业结构高度化含义及内容 |
3. 主导产业内涵及选择基准 |
4. 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理论 |
一、 技术创新概念与特征 |
1. 技术创新理论回顾 |
2. 创新概念的界定 |
3. 创新的本质特征 |
二、 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 |
1. 创新的动力和环境 |
2. 创新的动力模式及组合技术模式 |
3. 创新的激励 |
4. 创新过程分析 |
5. 创新的扩散 |
第三章 国家创新理论与中国创新系统 |
一、 国家创新理论 |
1. 从技术创新到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 |
2. 国家创新系统定义、结构及功能 |
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比较 |
二、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CNIS |
1. CNIS的历史回顾兼机能,绩效与代价分析研究(1949-1978) |
2. 转型期CNIS的现状及发展分析(1979至今)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本内涵及现状分析 |
一、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及分类 |
1. 技术的基本范式、分类与科学的关系 |
2. 高新技术特点和分类 |
3. 高新技术产业化内涵及基本条件 |
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特征及趋势 |
二、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历程及现状 |
1. 历史沿革及现状 |
2. 机遇和挑战 |
三、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经验及比较 |
1. 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背景 |
2.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
3. 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中外比较研究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和成长路径 |
一、 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
1. 高新技术创新系统 |
2. 高新技术孕育与创新方式 |
二、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构成要素、机制分析研究 |
1.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解析 |
2.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素组成结构 |
3. 高新技术产业化动力、转化和保护机制分析研究 |
4. 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制、环境系统及产业化模式研究 |
三、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与产业结构转换、成长关系分析 |
1. 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
2. 高新技术产业化对世界产业结构布局影响 |
3. 中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态势及特点比较 |
4. 高新技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 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推动力 |
四、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 |
1. 产业结构功能与经济增长 |
2. 产业结构的平衡与不平衡增长 |
3.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
4. 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升级 |
第六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证分析——以江苏为例 |
一、 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
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不同阶段三种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探讨 |
第七章 风险投资——高科技产业的金融激励机制 |
一、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培育 |
1. 风险投资概念和特征 |
2. 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 |
3. 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阶段风险表现形式 |
4. 风险资本筹措渠道 |
二、 国外风险投资实践及经验 |
1.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风险投资业现状 |
2. 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经验 |
三、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与思考 |
1. 制约因素分析 |
2. 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之思考 |
第八章 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和动力 |
一、 高新技术园区的集群理论解析 |
1. 高新技术园区的集群效应和发展历程 |
2. 高新技术园区在产业化中的主要功能表现形式 |
二、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现状及发展模式分析 |
1.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分布及类型 |
2.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
3.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评析 |
三、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方向与途径 |
1.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瓶颈制约因素分析 |
2. 中国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方向与途径 |
第九章 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与支撑点 |
一、 信息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1. 信息化是第四次新技术革命的历史使命 |
2. 信息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结果 |
二、 信息产业崛起的成因和条件 |
1. 信息产业崛起和发展的成因 |
2. 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条件 |
三、 信息产业发展的薄弱因素分析 |
1. 信息产业发展中的薄弱因素 |
2. 发展信息产业的关键环节探析 |
第十章 产学研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实途径 |
一、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新途径——产学研结合 |
1. 产学研的基本涵义 |
2. 产学研的作用方式 |
二、 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探讨 |
1. 发达国家产学研结合的启示 |
2. 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探讨 |
第十一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本人相关学术 |
致谢 |
(6)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高新区实践呼唤关于高新区的“高新”理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党史研究领域中的新课题 |
二、概念与定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高新区研究尚不够“高新” |
一、研究现状 |
二、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本文旨趣:立意高,视角新 |
一、立意高在哪里 |
二、视角新在何处 |
第四节 两个四重奏:四个部分与四种方法 |
一、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新区理论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经典论述 |
一、马克思:从“蒸汽大王”到“电力火花” |
二、恩格斯:震撼旧世纪的伟大杠杆 |
三、列宁: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 |
第二节 中共四代领导人一脉相承的科技情怀 |
一、毛泽东:争取自由的武装 |
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江泽民:兴办科技工业园区是本世纪的创举 |
四、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 |
第三节 高新区主要理论流派概述 |
一、增长极理论 |
二、产业集群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三元参与理论 |
第四节 本文的两大理论依据 |
一、社会主义渐进式改革理论 |
二、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章 世界大势:高新区创办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球范围的高新区发展 |
一、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二、世界高新区的发展动因 |
三、世界高新区的类型分析 |
第二节 世界高新区的成功案例及启示 |
一、美国硅谷—世界高新区之母 |
二、班加罗尔—印度的软件之都 |
三、新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风向标 |
四、成功者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国情 |
一、基本判断: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科技环境: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
第三章 从无到有:高新区的孕育与诞生 |
第一节 以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导 |
一、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经济特区 |
二、特区经验的辐射:经济技术开发区 |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创办高新区经过 |
一、中关村民营科技—高新区创办前的酝酿 |
二、“863计划”与火炬计划—高新区发展的推进器 |
第三节 水到渠成—高新区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
一、科技体制改革与中国高新区诞生 |
二、布局成型—高新区的初期发展 |
三、高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探索 |
四、中国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与时俱进:高新区的成长与崛起 |
第一节 随改革发展而来的高新区崛起 |
一、高新区形成的四种类型 |
二、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及短暂过热 |
三、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新区发展现状 |
第二节 高新区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能与作用 |
一、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
二、高新区在体制创新中的历史贡献 |
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碰撞调整中形成的中国高新区模式 |
一、形成不同—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模式 |
二、探索与创新—中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 |
三、政策鼓励—中国高新区的运作模式 |
第四节 中国高新区发展布局研究 |
一、基于区位选择的高新区类型 |
二、沿海集中—高新区的地域布局 |
三、中国高新区优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
第五章 跨越发展:高新区的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一、创新探源 |
二、技术创新概揽 |
三、探寻制度创新 |
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第二节 中国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分析 |
一、中国共产党对技术创新认识的深化 |
二、高新区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
三、高新区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 |
四、高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制度创新分析 |
一、高新区是制度创新的产物 |
二、高新区制度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难题 |
第四节 自主创新:高新区持续发展的关键 |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
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 |
四、高新区自主创新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五、自主创新: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典型示范:中国高新区的成功实践 |
第一节 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情况 |
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要成就 |
三、中关村科技园区成功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深圳高新区:中国高新区的先行者 |
一、深圳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深圳高新区的渐进式改革之路 |
三、深圳高新区的“六张王牌” |
第三节 苏州高新区:长三角重镇 |
一、苏州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苏州高新区的渐进式发展之路 |
三、来自苏州高新区的经验 |
第四节 西安高新区:风景这边独好 |
一、西安高新区的基本情况 |
二、西安高新区:三秦大地的发展引擎 |
三、西安高新区的成功启示 |
第七章 持续创新:中国高新区发展策略研究 |
第一节 WTO给高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WTO协议中的相关内容 |
二、充分利用入世机遇 |
三、以创新应对入世挑战 |
第二节 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大 |
二、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产业特色不鲜明 |
三、立法工作滞后,羁绊产业区深入发展 |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够,辐射带动能力较差 |
五、管理差距凸现,体制优势弱化,向旧体制回归的压力增大 |
六、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发展瓶颈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的发展战略 |
一、战略定位:强化高新区的宏观调控机制 |
二、二次创业: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推手 |
三、健全法制:为高新区发展提供长效保护 |
四、转变职能:建立符合国际管理和市场准则的管理体制 |
五、锐意创新:探索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 |
六、面向世界:推进高新区国际化进程 |
附录 中国高新区大事记(1985-2005)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基本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础理论概述与阐释 |
2.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 区域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2.4 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演变 |
3.1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法律制度 |
3.2 我国重要民族政策历史演变 |
3.3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演变 |
第4章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 |
4.1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情况 |
4.2 我国民族八省区与国内其他地区差异 |
4.3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分析 |
第5章 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效果——以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为实例 |
5.1 中央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 |
5.2 经济增长收敛性假说与检验方法 |
5.3 我国省际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 |
5.4 计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8)外向经济发展中的中国财政补贴(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财政补贴理论 |
一、 财政补贴的研究与定义 |
二、 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 |
三、 财政补贴的内容 |
四、 财政补贴效应 |
第二节 外向经济发展的政策与理论 |
一、 出口导向政策 |
二、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三、 特殊经济区理论 |
第三节 一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分析 |
一、 出口补贴 |
二、 农业补贴 |
三、 服务贸易补贴 |
四、 研究与开发补贴 |
第二章 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发展的实践 |
第一节 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国际经验 |
一、 日本 |
二、 美国 |
三、 欧盟 |
四、 经合组织 |
第二节 财政补贴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
一、 价格补贴的国际比较与评价 |
二、 企业补贴的国际比较与评价 |
三、 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中国财政补贴与外向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财政补贴的现状与问题根源分析 |
一、 中国财政补贴的现状#。68 |
二、 中国财政补贴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外向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补贴 |
一、 出口促进类补贴 |
二、 专向性补贴 |
第四章 世界贸易组织的补贴规定 |
第一节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
一、 理论研究与背景分析 |
二、 主要内容 |
三、 评价和启示 |
第二节 WTO的农产品补贴规定 |
一、 理论研究与背景分析 |
二、 主要内容 |
三、 评价和启示 |
第三节 WTO的服务贸易补贴规定 |
一、 理论研究与背景分析 |
二、 主要内容 |
三、 评价与启示 |
第五章 WTO框架下的中国财政补贴 |
第一节 现实与规则的冲突 |
一、 定价政策 |
二、 国内税对进口产品的适用 |
三、 关税免除 |
四、 反补贴 |
五、 出口补贴 |
六、 产业政策(包括补贴) |
七、 特殊经济区 |
八、 农业政策 |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协调 |
一、 权利 |
二、 义务 |
三、 承诺 |
第六章 中国入世后财政补贴的改革与应对 |
第一节 中国财政补贴改革概述 |
一、 思想认识与理论指导 |
二、 财政理论界的改革设想 |
第二节 全球反补贴案件综述 |
一、 综述与评价 |
二、 国外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综述 |
第三节 WTO下中国财政补贴与反补贴的应对策略 |
一、 保障与优惠 |
二、 改革与调整 |
三、 应对反补贴 |
参考文献 |
(9)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难点 |
第二章 民族经济政策及其法制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
2.1 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涵及表现形式 |
2.2 民族经济政策的层次、类型及内容 |
2.3 民族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 |
2.4 民族经济政策和法律 |
第三章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理论分析 |
3.1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法经济学分析 |
3.2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制度分析 |
3.3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公共管理学分析 |
第四章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经验分析 |
4.1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历史考察 |
4.2 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政策法制化的经验分析 |
4.3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路径 |
5.1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应遵循的原则 |
5.2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条件 |
5.3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步骤及方法 |
5.4 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后 记 |
四、国家税务局关于原苏联及东欧国家轮船运输收入征免税问题的批复(论文参考文献)
- [1]1990、1991两年主要经济政策的调整情况[J]. 国家计划委员会市场物价司. 经济研究参考, 1993(Z1)
- [2]地区经济一体化与粤港澳税收合作研究[D]. 罗增庆. 吉林大学, 2013(08)
- [3]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特殊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戴文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03)
- [4]新疆的边境贸易及其边贸政策研究[D]. 刘婷婷. 复旦大学, 2011(04)
- [5]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 顾海.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
- [6]创新型国家的基因工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究[D]. 刘永彪.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7]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李宁. 吉林大学, 2011(05)
- [8]外向经济发展中的中国财政补贴[D]. 许晓曦. 厦门大学, 2003(04)
- [9]民族经济政策法制化问题研究[D]. 袁长征. 西北民族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