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广义影响场的探讨

大地震广义影响场的探讨

一、大震广义影响场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党鹏飞[1](2021)在《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震源谱及关键参数研究》文中指出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是目前地震工程领域最重要的近场高频地震动的模拟方法,是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输入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能为目标地区的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一定的依据。严重的震害损失迫使各国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近场地震动预测也成为地震工程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地震动模拟中,震源谱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模拟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拐角频率又是震源谱中频率成分的体现,决定合成结果中频率成分的分布。在随机模拟方法中,拐角频率未能很好的体现断层面上滑移的不均匀分布和破裂速度的影响,本文基于此,对震源谱中的拐角频率,高频标定因子等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预测混合震源模型的方法和讨论了关键参数的敏感性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预测了九寨沟地震的有限断层混合震源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的概念,使用以数学理论和半经验或者半经验半理论统计关系式生成了30组九寨沟地震的全局震源参数和局部震源参数序列。利用最小残差原则对不同方位的目标点估计的反应谱进行挑选,找到与平均值残差最小的那组震源模型为最终模拟的九寨沟地震震源模型。通过对比郑绪君等人反演的真实滑移模型,两种滑移模型的凹凸体所在位置和破裂起始点位置一致。最后,采用基于挑选的反映平均意义的“最佳”震源模型的随机有限断层方法对九寨沟地震的6个近场台站进行模拟,验证了震源模型的可靠性。(2)讨论了部分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并给出取值建议。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论证了路径持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工程模拟时的取值建议。其次,分析了上缘埋深、脉冲百分比和应力降等参数的敏感性。从结果看,上缘埋深和脉冲百分比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很小,应力降参数影响较大,使用随机震源模型时的应力降比使用特定震源模型时的应力降稍大才能得到较一致的模拟结果。这些参数的取值建议可以为工程地震动模拟时挑选参数提供理论依据。(3)修正了基于静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法(FINSIM),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有限断层法(EXISM)。首先,在静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基础上,使用Brune推导的与应力降、剪切波速和地震矩相关的静力学拐角频率替换由Beresnev和Atkinson(1997)推导的拐角频率,并且定义每个子断层的地震矩为其对应的滑移量占所有子断层滑移量之和的权重分配整个地震的地震矩,同时添加了高频标定因子对基于静力学拐角频率的有限断层法进行了修正。使用修正的静力学拐角频率模型和动力学拐角频率模型对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15个近场台站记录进行了模拟。分别从模型偏差,加速度反应谱,模型标准差,绝对误差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两种拐角频率模型,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动力学拐角频率本身并不能减弱合成结果对子断层尺寸的依赖。(4)提出了考虑断层位错不均匀分布的拐角频率模型并通过九寨沟地震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针对动力学拐角频率不能体现凹凸体对远场辐射能的贡献这一缺陷,提出了一种考虑各子断层位错不均匀分布和破裂速度的拐角频率。利用改进的有限断层法对北岭地震和九寨沟地震近场台站记录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改进的模型能够进有效减弱远场辐射能对子断层尺寸的依赖,并且能够提高中高频的模拟精度。其次,推导了拐角频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变破裂速度的拐角频率并利用改进的拐角频率公式推导了高频标定因子。采用考虑位错量分布影响的随机有限断层法生成了芦山地震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并与观测值比较,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周越[2](2020)在《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海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需求,大量海洋工程与跨海交通工程的建设步入高潮,随之出现的是面对复杂海域地震地质环境、缺乏历史震害资料及可供参考的抗震设计规范条件,如何保障建设工程结构的地震安全性。我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之间,受板块间运动挤压作用,包括板块俯冲带区域的海域地质构造活动非常活跃。相较于陆域,海域场地强震动数据更为稀缺,且俯冲带板缘/板间地震与大陆板内地震、海洋地壳与大陆地壳及海、陆域局部场地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海洋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动的确定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美国与日本的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资料开展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对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差异,并结合陆域场地分类标准提出典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建议,研究海域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特征,建立了综合考虑海域震源、传播路径及典型场地条件等因素的海域场地地震动预测模型,以期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海洋重大工程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回顾世界范围内针对海域强震动特征、海洋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海域场地效应以及强地面运动模拟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世界范围内海域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以及海域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2.引入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进行分析,表明海域场地地震动频域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段,部分海域地震事件存在能量的阶段性释放现象;海域场地地震动水平与竖向分量边际谱形状相似,呈现脉冲式分布的特征;频域能量统计结果揭示了海域场地地震动存在较丰富的中长周期成分。3.基于海域场地地震动记录资料,考虑震源、震中距、场地等因素分析地震动参数特征,研究了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差异。根据震源位置将海域场地地震动分为海域地震与陆域地震所分别引起,并按照震级与震中距分档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震级与震中距范围内海、陆域地震动反应谱差异无明显规律性;各震中距区间对应地震动EW和NS向分量反应谱曲线形状一致,对海域场地地震动而言,竖向分量强度比水平向分量小一个量级;选取的海域场地地震动动力放大系数谱值明显高于我国大陆常用规范谱,显示海域场地实际强震动与陆域规范设计地震动参数间存在较大差异。4.开展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了海域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及强震动作用下的海域场地非线性特征。根据陆域台站场地土层资料得到场地平均剪切波速,结合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法给出了陆域台站场地类别;计算得到了三种典型的海域场地放大系数,并以此进行场地分类;震中距的变化对海域台站场地HVSR曲线的峰值周期几乎没有影响,而PGA与HVSR曲线特征周期有较强关联性,存在随输入PGA增大HVSR曲线峰值周期变大的现象;展现了强震动作用下海域场地的非线性效应,并计算场地非线性参数DNL与PNL;基于规范标准与海、陆域场地对比结果,给出了海域台站场地的剪切波速建议值;计算给出日本海域场地水平向和竖向分量的高频衰减参数?0参考值和误差范围。5利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面向海域震源、地壳介质与场地条件建立了地震动预测模型。对比研究日本海域、近海、陆域三次地震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及PGA、加速度反应谱、傅里叶谱等地震动参数特征,证明利用合适的地震动模拟方法可以实现对典型海域场地强震动参数的有效模拟。

夏朝旭[3](2020)在《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由于其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造成的破坏及损失的巨大性,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地震呈现出了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的研究在地震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基于建筑物易损性和基于地震动参数2类。其中基于建筑物易损性的方法对于建筑基础资料要求严格且准确,造成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基于地震动参数方法大多基于一定数量或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数据构建模型,造成了模型方法的区域局限性明显。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大量野外实地调查和历史震例数据的统计拟合分析,提出致死性水平的概念,构建致死性水平矩阵及基于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以及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方法的可推广性,能够为震前预评估、风险评估和震后的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目前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致死性水平概念。所谓致死性是区域中各种可能导致震后人员死亡因素的综合可能性或者水平。描述致死性的最好指标,是地震导致的人员死亡率,每次地震的各种致死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都被综合反映在了灾区人员死亡率上,特别是分烈度的人员死亡率。致死性水平从高到低,对应着建筑物损毁后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次生灾害导致人员死亡的可能性从大到小、救灾救援交通条件的从差到好等。(2)构建致死性矩阵。基于历史地震中分烈度死亡率数据拟合结果的分组特征,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现象,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的结果,以及对于标志性震例的认定,发现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每个震例分组所反映出的人员死亡率和致死性水平有关。按照历史震例的分组特征,结合±50%的误差要求,将致死性水平分为了A-K的11个等级,并对每一级致死性水平的区间范围进行了定义,结合震例分组中的历史地震的真实死亡率,并以标志性地震作为制约,将每一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划分为了11个分隔区间,每一个震例分组对应一个致死性水平等级,也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分组。基于这种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将全国范围划分为了11个等级区间,每一个等级对应一组VI-XI度的人员优势死亡率数据。(3)构建基于致死性矩阵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在确定区域致死性等级的情况下,结合等级下各个烈度的人口数量和时间调整系数来进行人员死亡数量的快速评估,并从历史震例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开展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方法研究。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的计算,同时结合大量的野外调查经验,确定每种建筑物类型的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并在此区间范围值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建筑物类型影响因素的种类和权重比例,以及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种类和权重比例,构建了实地调查中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方法。(5)结合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工作内容,论述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模型在预评估等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了实地调查中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的计算模型,能够为实地调查工作方法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历史震例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一般相差3-16倍之间,均值在10倍左右,存在指数关系,通过对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拟合分析,发现历史地震的分组特征,位于不同区域的震例,可能位于同一分组内,即有些相距遥远的地震区域可能会表现出相近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而相邻区域的震例却可能位于不同的分组中,即一些相邻区域的地震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别,历史震例死亡率不能随意引用。(2)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经验,发现历史震例分组特征代表的是人员死亡率分隔区间,指示的是区域致死性水平的不同。位于同一省份的不同震例的人员死亡率可能出现较大差别,说明即使同省份的相邻区域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而相距甚远的不同省份的震例却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死亡率,说明一些并不相邻的不同区域也可能具有大致相同的致死性水平。历史震例的分组并不是基于空间分布位置的分组,而是与其所代表的致死性水平和人员死亡率有关。基于分组特征,将致死性水平分为11级,每一级对应一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区间,结合历史震例的真实数据,构建了基于致死性水平等级和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矩阵,致死性水平等级越高,对应的各烈度人员死亡率越大,致死性水平与人员死亡率呈现正相关关系。(3)基于历史震例数据中的建筑物破坏比例数据,构建了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同时基于建筑物类型和比例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经验,获得了各个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其中土坯结构的区间范围在0.85-1之间,土木结构在0.7-0.95之间,砖木结构在0.6-0.9之间,石木结构在0.55-0.9之间,砖混结构在0.25-0.7之间,木结构在0.2-0.4之间,框架结构在0.1-0.3之间,钢结构在0.05-0.15之间,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是一个非等分区间,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4)以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范围为基础,通过对每一类建筑物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权重计算,构建实地调查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并结合实地调查经验,构建不同行政级别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结合已经开展的江苏省盐城市和宿迁市的“乡乡到”预评估实地调查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调查方法的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5)基于致死性水平矩阵构建了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确定区域致死性水平前提下,基于等级对应的分烈度人员死亡率和各个烈度内的人口数量进行快速评估计算,8次历史地震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量处于同一数量级,误差在±30%之内,22次地震的实际应用发现,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震级的地震,评估结果的误差均在±30%之内,说明基于致死性水平的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李鑫[4](2020)在《基于远震波形反演的九寨沟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文中指出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对于了解地震成灾特性以及震源破裂的特征有着重大意义。基于远场P波数据快速反演得到震源破裂的历史,有助于震后快速获取破裂过程的时空特征,为震后减灾和地震救援等工作服务。此外,因为在近场区地震动受震源影响显着,而使得快速合理地表达震源破裂过程对近场地震动模拟亦十分重要,可服务于工程结构抗震分析。本文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为目标,使用远场P波数据快速反演了其震源破裂过程。同时,建立了九寨沟地震的工程预测震源模型,通过有限断层随机地震动合成方法计算并对比了反演模型与预测模型的地震动模拟结果。文章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原始地震记录的处理流程和有限断层反演方法,以及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随机地震动合成方法。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为目标,选取22组远场P波观测记录,在广义射线理论的帮助下,计算了设定断层的合成地震记录。通过与观测记录拟合并施加空间平滑和地震矩最小化这两种约束,确定了震源滑动模型和震源时间函数。建立了九寨沟地震的混合滑动模型,其中震源参数利用半经验公式确定。进一步利用截断正态分布,表达震源参数的离散性,生成30组不同的震源参数组合,从而生成30个随机有限断层震源模型,并从中选取代表性震源模型。使用有限断层随机地震动合成方法,分别计算了以代表性震源模型与反演得到的滑动分布为依据的九寨沟设定地震的地震动场,并绘制了相应的拟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和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发现两者的模拟结果十分接近,这表明,在地震动模拟方面,用混合滑动模型估计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与远场P波反演的震源模型,在地震动估计方面效果相当。

熊政辉[5](2019)在《面向地震保险的巨灾模型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巨灾保险能够有效地对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进行转移和分散。破坏性地震是典型的低频率、高损失、难预测的“黑天鹅事件”,其保险赔付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这使得(再)保险公司面临很大的地震损失风险。合理的保险精算和定价是保障商业保险公司稳健运营巨灾保险的关键。依靠“大数法则”对大量历史损失数据来进行损失评估的常规精算方法,对地震风险估价时往往存在很大的偏差,结果可靠性大幅降低。从国内外地震巨灾保险的实践来看,基于物理机制和保险技术的巨灾模型被普遍认为是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价的有效工具,并被(再)保险公司所广泛采用。我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度高、强度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不能直接照搬国外已有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地震巨灾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面向地震保险的巨灾模型(地震巨灾模型EQCat),分析和研究了开发本土化巨灾模型的几个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有:(1)总结了我国地震保险的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外地震巨灾模型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地震巨灾模型中灾害模块、风险暴露模块、易损性模块和金融模块四大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了巨灾模型中各部分目前面临的难点问题,如考虑时间相依和强余震的随机事件集、全国范围的风险暴露行业标的数据库、室内财产和商业中断易损性等。(2)借鉴公开的地震风险评估软件(如HAZUS-MH、GEM和TELES)和商业巨灾模型(如RMS的RiskLink,AIR的Touchstone),结合我国地震风险的特点和保险行业的需求,构建了具有良好可拓展性的地震巨灾模型EQCat,并基于MATLAB进行系统设计和程序实现。(3)建立了面向工程应用的强震动数据平台,包括强震动记录数据库及特性分析系统和工程特定需求地震动时程选取系统,提出了基于L1范数正则化的加速度基线校正新方法。该数据平台为地震巨灾模型构建涉及的地震影响场和工程易损性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4)提出了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类型、功能用途、楼层数量、建造年代、设防水准和区域位置等要素的建筑分类体系,该体系充分考虑了承保数据的详细粒度,具有分层级、可拓展、全覆盖的特点,是地震巨灾模型分析房屋建筑损失的基础。(5)收集整理了我国1990-2014年118个破坏性地震的房屋建筑震害资料,分析了典型结构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年代的破坏特点,给出了基于烈度的震害矩阵转化为基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的易损性曲线方法,并考虑和分析了烈度转PGA的不确定性。以新的建筑分类体系为导向,形成了我国地震巨灾模型的易损性数据库。(6)分析了地震随机事件集、地震动衰减关系和房屋建筑易损性对地震巨灾保险模型计算保险损失的影响,发现房屋建筑易损性的影响最大,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影响次之,不同模拟时间尺度(10万年和多个不同1万年)的地震随机事件集的影响最小。

张睿明[6](2019)在《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分析及经济损失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运行提供能源供应的电力系统愈发重要,作为其重要节点的变电站,一旦失效或遭到破坏,将会造成电力系统停运,并产生巨大的灾害和经济损失。在我国,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突发性灾害之一,其对变电站造成严重破坏的潜在风险极高。本文依托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适用于我国的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分析与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及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课题组开发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CEDLAS)中进行相应模块开发及需求分析,进而基于软件程序计算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本研究可为我国电力系统防灾减灾建设及震后损失快速评估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为更科学合理建立变电站构筑物结构的数值模型,通过引入典型结构的概念与设计流程,考虑设备-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构筑物典型结构;与以等效荷载形式考虑设备影响的传统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对比,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更加合理;通过与Abaqus中采用相同方式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2)为研究我国不同类型变电站构筑物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基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设防烈度的变电站建筑物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得到相应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通过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结合各极限破坏状态限值划分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其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分析概率破坏矩阵,揭示了不同地震动水平下结构发生不同破坏状态的规律性。(3)为准确分析电气设备在地震灾害中的破坏及损失情况,依据汶川地震中四川电网的震害资料,以经验统计分析方法,对变电站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进行了地震易损性分析,并通过不同设备的易损性对比分析,得到了基于峰值加速度的变压器与电瓷型电气设备地震易损性曲线和破坏概率密度曲线。(4)为评估变电站在地震灾害中的经济损失,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变电站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通过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确定相关模型参数;基于课题组所研发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CEDLAS),以插件技术研发了变电站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块,并实现了评估功能的GIS可视化;选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陕西省华县地震,对西安市城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并以中压电网变电站的地震灾害与经济损失进行示范应用,将评估结果与汶川地震中四川电网震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验证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并为变电站的震前预测及震后损失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菲菲[7](2019)在《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为“场外市场”)是一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区域金融的直接融资发展。这对于直接融资中的基础性经济金融、结构化产业融资发展、区域经济融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体系发展的意义重大。场外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建设功能完善立体覆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十九大之后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中对场外市场的关注还显不足,对于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构建缺乏理论化的总结和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选题定位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性功能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点,中美场外市场的功能类比和功能差异,并检验制度要素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调节作用,从而归纳出对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遵循比较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国际场外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经验总结出一般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特征,归纳场外市场发展的动因、过程、调节因素以及结果,并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首先,美国和中国在国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全产业链和多区域的大国经济结构,场外市场的规模也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次,中美两国在制度要素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有助于检验制度环境对于场外市场的调节作用。由此,本文通过对两国场外市场发展和发展特点以及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功能构建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方面,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和计量检验,从而最后归纳出本文关于中美场外市场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场外市场在发展动因和制度设计上有整体相似性和诸多特征区别。美国的场外市场发展动因之一是企业对挂牌市场的分层需求,而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则受到了流动性需求的推动。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发现中国场外市场在规模上迅速赶超美国,但交易的活跃度、挂牌企业规模和和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中国场外市场企业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市值均远小于美国,且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高于美国;再次,本文还发现中美两国场外市场在功能上呈现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场外市场都具有信息发现功能、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功能,但两国场外市场在平滑风险、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对公司治理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场外市场作用的差异源自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而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场外市场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理论化的归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对中国场外市场功能完善发展的建议:中国场外市场在不断完善现有规则之外,应探索除财务绩效和规模之外的分层标准,并在制度环境支持的地区率先进行尝试,最大化发挥当下场外市场的作用。长期而言应对制度环境进行完善,如增加司法投入和资源、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市场的风险文化、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其他金融制度(如银行和主板市场)与场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如升降板制度),可以更好地释放场外市场的潜力。

韩佳欣[8](2019)在《配置FRP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浅埋的地下空间结构,它主要将水管道、燃气管线、通讯电缆等生活管线埋置其中,起到高度集约的作用。如今,钢筋腐蚀问题非常严重,影响着结构的工作状态。我国部分地区土质恶劣,地下综合管廊在土体和地下水共同侵蚀作用下,再加上长期动荷载影响的作用下,久而久之,钢筋腐蚀等问题频频出现,导致地下结构的失稳或破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称FRP)以其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异被许多专家研制成新的受力筋,替代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但是FRP材料对于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所减弱。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配置FRP筋的地下综合管廊进行抗震性能研究,结合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首先,本文对FRP筋的材料性能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一个详细的阐述,通过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抗震资料,系统地分析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特点。介绍ABAQUS有限元软件实现综合管廊抗震分析的方法步骤以及所涉及的一些理论基础。其次,在数值模拟方面,完成了结构-土体建模、边界条件验证,模态分析以及综合管廊抗震响应分析。地震荷载采用位移输入形式,分别从混凝土结构与FRP受力筋笼两部分进行分析,并与配置钢筋、混合配筋的综合管廊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类型综合管廊的抗震能力。最后,根据配置FRP筋的地下综合管廊的动力响应结果,得出配置FRP筋的地下综合管廊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论,并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大多为浅埋的特点,提出配置FRP筋的浅埋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抗震设计建议。

张东方[9](2018)在《基于云南省强震记录的结构设计反应谱研究及工程分析》文中认为云南地震频发,是全国震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10年发生在云南的超过5级的地震有18次,平均每年有两次破坏性地震。为了降低地震灾害,近年来云南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减隔震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文件和配套的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目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即将颁布的建筑隔震设计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都是基于绝对加速度谱生成的。通过绝对谱计算的地震作用对应结构惯性力,包含了弹性恢复力和阻尼力;通过伪谱计算的地震作用对应结构的弹性恢复力,对于结构设计而言弹性恢复力才是设计作用值。经过统计大量场地反应谱发现:当阻尼比较小时绝对谱和伪谱的差值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当阻尼比大于0.15时两谱差值较大,差值比在周期大于2.5s时可达到10%以上,超过工程误差可接受范围。高层和减隔震建筑周期长、阻尼比大,如果仍然采用绝对谱计算地震作用将偏于保守。根据中国抗震规范将美国、欧洲、日本抗震设防水准和场地类别转化为对应的中国设防水准和场地分类。通过比较中、美、日、欧抗震规范在不同场地和烈度下的设防弹性反应谱,发现中国建筑抗震规范和隔震规范反应谱在短周期段地震影响系数远小于其他规范,而长周期段又远大于其他规范。导致中国设计反应谱与其他规范反应谱谱形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设计谱特征周期、阻尼调整系数和衰减指数等反应谱参数不合理,因此有必要对设计反应谱进行修正。基于以上两点,本文提出建立一个适用于云南地区的结构设计反应谱,该反应谱既适用于一般结构又可用于长周期、大阻尼的高层结构和减隔震结构。由于隔震建筑同时具有长周期和大阻尼的特性,因此本文以隔震建筑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云南结构设计反应谱。本文通过云南地震局收集了2007年以来云南地区的强震记录共2000余条。通过分类标定得到了不同场地和设计分组下的场地反应谱,给出了特征周期的建议值。分类标定结果显示反应谱动力放大系数、衰减指数和阻尼调整系数与场地类别没有明显相关性。通过拟合不同阻尼比下的衰减指数和DRF谱均值得到衰减指数公式和阻尼调整系数公式,为修正云南区域设计反应谱提供参考。

李向农[10](2017)在《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及适应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众所周知,地震具有突发性。地震灾害因其难以准确预测但却伴随着巨大的破坏性,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往往造成巨大影响,地震多发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常常面临巨大风险。本论文着眼于地震多发地旅游业的防灾减灾工作,以川滇地区这一典型地震多发地为研究区域,以该区域旅游业的地震灾害风险为核心研究对象,以“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趋势判断——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模式”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地理学、灾害学、管理学和旅游学中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性管理模型,在对川滇地区地震活动趋势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开展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及适应模式的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旨在深入分析研究该区域地震灾害的时空对称性规律,探索地震灾害未来趋势判断的新方法,预测未来川滇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窗口期和发震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价,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性管理模型,作为该区域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的分析工具,进而提出川滇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的具体策略,用以完善川滇地区旅游业防灾、减灾工作,促进川滇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研究的重要性:本论文以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为研究的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川滇地区地震灾害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地震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尝试将地震灾害未来趋势判断的各种方法综合运用,进行地震灾害风险的趋势判断,丰富和完善了自然灾害的对称性研究方法;在自然灾害研究领域有一定理论价值。论文在地震灾害趋势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地震灾害风险的结构化和情景式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系统,分析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并结合旅游业地震灾害的灾前、灾中和灾后恢复等不同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应策略,充实了旅游业地震灾害的研究。本论文所完成的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川滇地区的旅游产业及旅游管理部门增强地震灾害风险意识,提前识别不同区域地震灾害风险等级,有利于将该区域有限的资源进行相对最优的配置。论文所提出的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系统模型,为该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的适应行为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框架。本论文所提出的具体的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适应策略,可以为该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帮助,从而促进川滇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其它旅游目的地的地震灾害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本论文研究内容各过程的概括性叙述:(1)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规律分析及趋势判断通过小波分析、可公度方法寻找地震发生的周期性,利用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分析川滇地区Ms7.0地震活动的时间对称性结构特征,确定地震灾害未来发生的时间窗口期;结合川滇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川滇地区Ms>7.0地震活动的空间对称性结构特征,并确定地震灾害未来可能的发震空间位置。(2)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在对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规律进行分析及趋势判断的基础上,采用灾害情景分析方法,模拟不同地震发生情境下,相对应区域的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提高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减少对策的针对性。(3)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模式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以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为核心的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模型,并分别就地震发生前、地震发生、地震发生后设计具体的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策略,为旅游业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本论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1)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具有明显时间周期性,存在约为18.5年的时间周期,未来2018年和2021年川滇发生7.0级以上地震信号强烈;而且川滇地区7.0级以上地震活动有良好的空间对称性特征,经纬向大致分别以101°E和27°N对称分布,下一次川滇地区7.0级以上地震活动发震地点可能为: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安宁河断裂附近、大盈江断裂附近或者丽江—小金断裂附近。(2)在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水平下,云南省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程度更高;从州市一级行政区域范围看,四川省阿坝州、凉山州,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迪庆州、玉溪市、大理州、丽江市、昆明市的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程度较高。(3)通过地震情景模拟,发现在未来5年内,云南省狮子山景区(4A级景区)、南甸宣抚司署(4A级景区)和腾冲热海景区(5A级景区),以及禄劝县双龙宾馆、和武定县彝鑫旅馆、宁蒗县宏盛宾馆和梁河县部分酒店,受地震直接破坏危险性较高。(4)构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系统,提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的基本战略、基础策略和创新策略。实证研究发现游客对于基于位置服务的地震灾害旅游风险管理系统的使用意愿较强,且使用意愿受到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地震灾害风险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旅游灾害期权债券设计构想。本论文内容中的创造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1)综合集成多种方法进行地震灾害时间趋势判断地震灾害时间的判断应该利用多种方法相互佐证,以提高判断精度。本论文综合集成多种方法,包括:地震能量释放的小波分析、可公度计算(三元可公度、四元可公度、五元可公度及可公度值)、蝴蝶结构图以及可公度结构系等方法,对川滇地区7.0级以上地震序列的时间对称性特征及未来地震活动的时空趋势进行研究。预测出川滇地区在2017年将发生7.0级以上地震,这一判断已被2017年8月8日的四川省九寨沟县7.0级地震所证实,证明了多方法集成判断地震发震时间的可行性。(2)发现川滇地震活动空间对称结构,拓展了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研究的内容。结合川滇地区地质构造,发现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对称特征,存在主、次对称轴带和对称中心。(3)将情景模拟方法引入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研究利用对川滇地区未来7.0级地震趋势判断结果,进行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的情景模拟,最大限度地避免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观性,使得评价更为迅速,结果更接近客观现实,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更加合理的方法。(4)构建了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适应策略,可以为面临地震灾害风险的旅游目的地的防灾减灾提供指导。

二、大震广义影响场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震广义影响场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震源谱及关键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地震动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1.2.1 地震动模拟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九寨沟地震有限断层混合震源模型模拟
    2.1 引言
    2.2 基于有限断层的混合震源模型
    2.3 震源模型的全局参数
    2.4 震源模型的局部参数
        2.4.1 凹凸体模型参数
        2.4.2 k平方模型参数
    2.5 分析与讨论
        2.5.1 震源模型建立
        2.5.2 破裂起始点位置确定
    2.6 震源模型验证
        2.6.1 模拟反应谱分析
        2.6.2 震源模型对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参数对地震动随机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
    3.1 引言
    3.2 随机模拟方法基本理论
    3.3 随机模拟的模型参数
        3.3.1 目标参数介绍
        3.3.2 模拟参数选取和事件背景
    3.4 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3.4.1 持时影响分析
        3.4.2 脉冲百分比深影响分析
        3.4.3 上缘埋深影响分析
        3.4.4 震源模型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力学和动力学拐角频率对合成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地震动模拟输入参数
        4.2.1 震源谱
        4.2.2 传播路径
        4.2.3 场地条件
        4.2.4 地震动类型
        4.2.5 低频滤波函数
        4.2.6 地震动持时
        4.2.7 窗函数
    4.3 随机有限断层法
        4.3.1 基于静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FINSIM)
        4.3.2 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法(EXSIM)
    4.4 两种拐角频率在地震动模拟中的对比
        4.4.1 模拟参数
        4.4.2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随机有限断层法中震源谱的改进
    5.1 引言
    5.2 有限断层法中拐角频率的发展历史
        5.2.1 单拐角频率震源谱
        5.2.2 双拐角频率震源谱
        5.2.3 陶等改进的拐角频率震源谱
        5.2.4 Motazedian和 Atkinson修正的震源谱模型
        5.2.5 Sun改进的拐角频率震源谱
        5.2.6 本文改进的拐角频率震源谱
    5.3 改进的拐角频率在地震动模拟中的应用
        5.3.1 北岭地震模拟
        5.3.2 九寨沟地震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变破裂速度的随机有限断层法初步研究
    6.1 引言
    6.2 改进的震源谱
        6.2.1 拐角频率模型
        6.2.2 破裂速度模型
        6.2.3 高频标定因子模型
        6.2.4 震源谱模型
    6.3 改进模型在合成芦山地震动中的应用
        6.3.1 数据处理
        6.3.2 模拟输入参数
    6.4 模拟结果对比
        6.4.1 加速度时程、反应谱及傅里叶谱对比
        6.4.2 与其他学者成果的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
        1.2.2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1.2.3 海域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地震动模拟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的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海域地震动观测及分析方法
    2.1 海域地震动观测系统简介
        2.1.1 北美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2.1.2 欧洲海底观测系统
        2.1.3 日本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2.1.4 中国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2.2 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2.2.1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2.2.2 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2.3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海域地震动特性分析
        2.3.1 海域强震动记录的小波包分解与重构
        2.3.2 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小波包分解
    2.4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地震动观测的海域地震动参数特征与工程特性
    3.1 海域地震动数据选择与计算
        3.1.1 日本与美国海、陆域场地地震动数据预处理
        3.1.2 反应谱相关概念与计算
    3.2 日本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3.2.1 海、陆域震源对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影响
        3.2.2 震中距对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
        3.2.3 不同PGA对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3.3 美国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3.4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相关规范及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
        3.4.1 海域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规定
        3.4.2 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域地震动台站场地效应研究
    4.1 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4.2 基于HVSR方法的海、陆域场地效应研究
        4.2.1 HVSR方法与场地非线性影响
        4.2.2 地震作用下陆域场地效应及非线性影响
        4.2.3 地震作用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
        4.2.4 海域场地非线性效应研究
    4.3 海域场地地震动高频衰减特性研究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典型海域地震动场模拟及与观测记录的对比
    5.1 随机有限断层方法相关理论和方法
        5.1.1 随机有限断层法介绍
        5.1.2 震源模型与参数
        5.1.3 地震波传播路径参数
        5.1.4 地震动场地效应
    5.2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海域地震动场模拟
        5.2.1 日本M_w5.1级海域地震模拟
        5.2.2 日本M_w4.9级近海地震模拟
        5.2.3 日本M_w5.2级陆域地震模拟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3)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现状
        1.2.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
    1.3 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论文数据基础
    2.1 我国历史地震数据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数据
        2.1.3 不同类型建筑物比例数据
    2.2 基于“乡乡到”的实地调查数据
    2.3 致死性评估模型验证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致死性水平矩阵
    3.1 引言
    3.2 分烈度人员死亡率
        3.2.1 地震人员死亡率研究现状
        3.2.2 烈度与死亡率相关性分析
    3.3 人员死亡率拟合
        3.3.1 拟合曲线的分组
        3.3.2 历史震例的分组
    3.4 致死性水平
    3.5 致死性水平分级
    3.6 死亡率分组
        3.6.1 各个等级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确定
    3.7 致死性水平矩阵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致死性水平模型
    4.1 引言
    4.2 历史地震建筑物破坏比
        4.2.1 建筑物整体易损性水平计算方法
        4.2.2 烈度系数及建筑物破坏比
    4.3 人员死亡率影响因素确定
    4.4 区域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4.4.1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因素
        4.4.2 区域致死性水平调整系数模型
    4.5 区域致死性水平模型
        4.5.1 历史地震区域致死性水平
    4.6 不同类型建筑物致死性水平
        4.6.1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计算方法
        4.6.2 建筑物致死性水平区间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地调查的致死性水平方法
    5.1 引言
    5.2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区间
    5.3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
    5.4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分析方法
    5.5 致死性水平影响因素权重
    5.6 实地调查致死性水平计算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致死性水平死亡评估方法与应用
    6.1 引言
    6.2 致死性水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6.3 模型有效性评价
        6.3.1 历史地震检验
        6.3.2 模型方法对比验证
        6.3.3 实际地震应用
    6.4 模型方法的预评估应用
        6.4.1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
        6.4.2 实地调查方式
    6.5 实地调查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盐城市142个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附录2 宿迁市139乡镇级别行政单元致死性水平调查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基于远震波形反演的九寨沟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的研究现状
        1.2.2. 设定地震震源模型估计的研究现状
        1.2.3. 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远场P波波形的震源反演
    2.1.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流程
        2.1.1. 观测数据的预处理
        2.1.2. 合成地震记录
        2.1.3. 时间窗的运用
        2.1.4. 反演问题的构建
        2.1.5. 波形反演
    2.2. 设定地震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估计
        2.2.1. 混合滑动模型
        2.2.2. 代表性震源模型
    2.3. 地震动有限断层随机合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远震P波数据的九寨沟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
    3.1. 波形数据选取
    3.2. 有限断层震源模型参数的确定
    3.3. 子断层地震动合成
    3.4. 震源破裂过程反演
        3.4.1. 波形拟合
        3.4.2. 滑动模型
        3.4.3. 震源时间函数
    3.5. 本文反演的滑动模型与现有滑动模型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九寨沟地震有限断层混合震源模型模拟
    4.1. 设定地震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估计
        4.1.1. 混合滑动模型震源参数确定
        4.1.2. 代表性震源模型的选取
    4.2. 近场地震动模拟所需参数
        4.2.1. 震源参数
        4.2.2. 路径传播参数
        4.2.3. 场地效应参数
    4.3. 反演震源模型与预估震源模型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5)面向地震保险的巨灾模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巨灾保险的作用
    1.2 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发展
    1.3 地震巨灾模型的研究概述
        1.3.1 地震巨灾模型的基本原理
        1.3.2 地震巨灾模型的发展历程
        1.3.3 典型的地震风险评估软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组织框架
第二章 地震巨灾模型EQCat的构建
    2.1 引言
    2.2 地震科学模块
        2.2.1 地震历史事件集和随机事件集
        2.2.2 地震动衰减关系
        2.2.3 场地条件的地震动调整
    2.3 易损性模块
        2.2.4 易脆性曲线(Fragility Curve)
        2.2.5 易损性曲线(Vulnerability Curve)
    2.4 金融模块
    2.5 EQCat的设计与实现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面向工程应用的强震动数据平台
    3.1 引言
    3.2 平台概述
    3.3 基于L1范数正则化的基线校正方法
        3.3.1 原理方法
        3.3.2 数据选取
        3.3.3 结果分析
    3.4 强震动记录数据库及特性分析系统
    3.5 工程特定需求地震动时程选取系统
        3.5.1 关键点匹配
        3.5.2 自定义反应谱匹配
        3.5.3 规范标准谱匹配
        3.5.4 综合条件选取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面向巨灾保险的建筑分类体系
    4.1 引言
    4.2 建筑结构分类
    4.3 功能用途分类
    4.4 楼层数量分类
    4.5 建造年代分类
    4.6 设防烈度分类
    4.7 区域位置分类
    4.8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震害资料的建筑易损性
    5.1 引言
    5.2 我国房屋建筑震害数据库的构建
        5.2.1 调研收集资料
        5.2.2 构建数据采集指标体系
        5.2.3 我国破坏性地震数据库
        5.2.4 数据库的内容简要分析
    5.3 震害矩阵转化为易损性曲线的分析方法
        5.3.1 震害矩阵曲线化
        5.3.2 考虑建筑物对地震动的不同响应函数
        5.3.3 数据库中典型易损性曲线示例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地震巨灾模型EQCat各模块的参数敏感性
    6.1 引言
    6.2 地震随机事件集对保险损失的影响
    6.3 地震动衰减关系对保险损失的影响
    6.4 建筑易损性对保险损失的影响
    6.5 北京市框剪结构和底框结构的费率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加的研究项目(部分)
    获奖情况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明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致谢
附录
    1. 国内外典型地震风险和损失评估系统列表
    2. 我国房屋建筑震害数据库收集的地震目录

(6)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分析及经济损失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电站构筑物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1.2.2 电气设备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1.2.3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内容和安排
2 变电站构筑物典型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典型结构选取
        2.2.1 典型结构概念
        2.2.2 典型结构设计
    2.3 有限元建模方法
        2.3.1 建模软件介绍
        2.3.2 构筑物建模
        2.3.3 构筑物模态分析
        2.3.4 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构筑物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3.0 引言
    3.1 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
        3.1.1 解析地震易损性分析原理
        3.1.2 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
    3.2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3.2.1 概率地震需求原理
        3.2.2 增量动力分析基本原理
        3.2.3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3.2.4 地震动强度指标选取
        3.2.5 概率地震需求参数选取
        3.2.6 调幅系数确定
        3.2.7 概率地震需求结果
    3.3 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
        3.3.1 结构破坏状态划分
        3.3.2 变电站构筑物结构易损性分析
        3.3.3 破坏概率矩阵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电气设备地震易损性分析
    4.1 引言
    4.2 变电站各类电气设备介绍
        4.2.1 一次设备
        4.2.2 二次设备
    4.3 基于峰值加速度的电气设备易损性分析
        4.3.1 电气设备易损性分析方法
        4.3.2 拟合函数选取及绘制方法
        4.3.3 变压器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4.3.4 电瓷型电气设备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4.4 各类高压电气设备易损性曲线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的建立与软件开发及示范应用
    5.1 引言
    5.2 变电站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5.2.1 模型公式建立
        5.2.2 模型相关参数确定
    5.3 软件模块开发及实现
        5.3.1 软件系统介绍
        5.3.2 需求分析
        5.3.3 模块框架设计与实现
    5.4 示范区评估应用
        5.4.1 评估区域基本概况
        5.4.2 场地地震危险性
        5.4.3 变电站构筑物破坏状态
        5.4.4 变电站地震灾害经济损失
        5.4.5 评估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二: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撰写专着
    附录三: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四: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奖励

(7)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2.1 金融结构与比较金融结构
        1.2.2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1.2.3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1.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比较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
    2.1 比较金融结构:功能金融观的理论分析
        2.1.1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1.2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功能纬度
        2.1.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动态演绎
    2.2 比较金融制度:最适金融结构的理论分析
        2.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金融结构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结构
        2.2.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
    2.3 基于比较金融结构的场外市场发展
        2.3.1 场外市场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3.2 场外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3.3 场外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金融体系与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3.1 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
        3.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2 英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3 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4 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2 各国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 美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2 英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3 日本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4 德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3 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制度要素分析
    3.4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4.1 美国场外市场结构
        4.1.1 OTCBB
        4.1.2 OTC Markets
    4.2 美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4.2.1 分层体系
        4.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和转板制度
        4.2.3 监管体系:NASD监管
        4.2.4 信息披露
    4.3 美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4.4 本章小结
5.中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5.1 中国场外市场结构
        5.1.1 新三板
        5.1.2 四板市场
    5.2 中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5.2.1 分层体系
        5.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
        5.2.3 监管体系:证监会监管
        5.2.4 信息披露
    5.3 中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5.4 本章小结
6.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金融制度量化研究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2 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6.2.1 中美场外市场的规模对比
        6.2.2 中美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6.2.3 中美场外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
    6.3 中美制度环境对场外市场作用的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择、变量选取及度量
        6.3.2 数理模型构建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场外市场的比较金融制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配置FRP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FRP材料与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
    1.3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配置FRP筋地下综合管廊有限元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有限元建模流程
    2.3 材料本构模型
    2.4 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模型
    2.5 人工边界条件模型
    2.6 荷载输入方式
    2.7 算例
    2.8 小结
3 配置FRP筋综合管廊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软件模拟基本假定
    3.3 模型的建立
    3.4 土体边界条件验证
    3.5 模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配置FRP筋综合管廊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混凝土结构应力分析
    4.3 受力筋笼应力分析
    4.4 结构及土体位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配筋方式下综合管廊地震响应比较
    5.1 引言
    5.2 混凝土结构应力比较
    5.3 受力筋应力比较
    5.4 位移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关于配置FRP筋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云南省强震记录的结构设计反应谱研究及工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规范设计反应谱的局限性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抗震设计方法
    2.1 计算方法的发展
        2.1.1 静力理论分析法
        2.1.2 反应谱法
        2.1.3 动力理论阶段
    2.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解地震作用
        2.2.1 单质点体系反应谱法
        2.2.2 多质点体系振型分解和振型组合
    2.3 反应谱法求解隔震结构地震作用
        2.3.1 隔振技术与传统抗震方法的比较
        2.3.2 隔震结构的动力方程
        2.3.3 非经典阻尼的强制解耦
        2.3.4 振型阻尼比计算
        2.3.5 地震作用
    2.4 反应谱的分类
        2.4.1 绝对加速度谱
        2.4.2 拟反应谱
        2.4.3 伪反应谱
        2.4.4 伪加速度反应谱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区别
    2.5 小结
第3章 中、日、美、欧抗震设计与规范反应谱比较
    3.1 中国抗震规范
        3.1.1 设计反应谱参数
        3.1.2 场地类别分类
        3.1.3 设计反应谱
    3.2 中国建筑隔震设计规范
    3.3 美国抗震规范
        3.3.1 美国反应谱参数
        3.3.2 美国规范场地分类
        3.3.3 弹性反应谱折减理论
    3.4 欧洲抗震规范
    3.5 日本抗震规范
    3.6 各国地震动参数转化
        3.6.1 美国地震动参数转化
        3.6.2 欧洲地震参数转化
        3.6.3 日本地震参数转化
    3.7 地震动参数和场地类别转化结果
    3.8 四规范设防弹性反应谱比较
    3.9 小结
第4章 反应谱影响因素及地震动参数
    4.1 震级、震中距对反应谱的影响
    4.2 场地土对反应谱的影响
        4.2.1 覆土层厚度
        4.2.2 土层结构
        4.2.3 局部地质地形
        4.2.4 动力学参数
    4.3 场地类别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
    4.4 设计反应谱地震动参数
第5章 结构设计反应谱研究
    5.1 反应谱标定方法
        5.1.1 标定方法的发展
        5.1.2 Newmark法
        5.1.3 双参数法
        5.1.4 最小二乘法
        5.1.5 三种标定方法的比较
        5.1.6 设计反应谱分段形式
    5.2 强震数据
        5.2.1 云南数字地震台网
        5.2.2 强震记录的收集和整理
    5.3 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
        5.3.1 考虑近震、中震和远震分组的特征周期
        5.3.2 考虑设计地震分组的特征周期
        5.3.3 罕遇地震的特征周期
    5.4 设计反应谱参数
        5.4.1 设计谱标定结果
        5.4.2 衰减系数
        5.4.3 阻尼调整系数
    5.5 小结
第6章 工程实例应用
    6.1 项目概况
    6.2 ETABS分析模型验证
    6.3 地震波的选取
    6.4 隔震支座布置
    6.5 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分析计算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及适应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概况
        1.1.1 自然地理
        1.1.2 地质构造
        1.1.3 旅游产业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对称性与自然灾害趋势判断研究
        1.3.2 地震灾害风险研究
        1.3.3 旅游业自然灾害研究
        1.3.4 现有研究评价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旅游业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模型构建
    2.1 核心概念辨析
        2.1.1 致灾因子
        2.1.2 暴露度
        2.1.3 脆弱性
        2.1.4 灾害风险评价
        2.1.5 弹性(恢复力)
        2.1.6 灾害风险管理
        2.1.7 灾害适应
    2.2 旅游业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模型
        2.2.1 旅游业与地震灾害
        2.2.2 旅游业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模型
第3章 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空规律及趋势判断
    3.1 资料与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川滇地区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1 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M_S≥5.0地震时间特征
        3.2.2 川滇地区M_S≥7.0地震时间对称性特征
        3.2.3 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M_S≥5.0地震能量释放小波分析
        3.2.4 川滇地区M_S≥7.0地震与日月关系
        3.2.5 九寨沟地震后川滇地区MS≥7.0地震未来趋势判断
    3.3 川滇地区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1 川滇地区M_S≥7.0地震震中经、纬度迁移特征
        3.3.2 川滇地区Ms≥7.0地震空间对称与地质构造
        3.3.3 川滇地区M≥7.0地震空间危险性判断
    3.4 小结
第4章 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
    4.1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4.2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结构化评价
        4.2.1 评价模型
        4.2.2 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价
        4.2.3 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结构化评价
    4.3 基于情景的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
        4.3.1 研究设计
        4.3.2 历史相似情景旅游业地震灾害损失——“4.20”芦山地震
        4.3.3 情景模拟一: 云南武定7.0级地震
        4.3.4 情景模拟二:云南盈江7.0级地震
        4.3.5 情景模拟三:云南宁蒗7.0级地震
    4.4 小结
第5章 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模式
    5.1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系统
        5.1.1 聚集
        5.1.2 标识
        5.1.3 流
        5.1.4 非线性
        5.1.5 多样性
        5.1.6 内部模型机制
        5.1.7 积木
    5.2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模式构建
        5.2.1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基本战略——连接
        5.2.2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基础策略——协调
        5.2.3 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适应创新策略——重组
    5.3 实施金融机构对旅游企业地震灾害风险减少的支持计划
    5.4 建立基于LBS的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系统
        5.4.1 研究理论与模型假设
        5.4.2 研究方法
        5.4.3 研究结果
        5.4.4 系统设计运行
    5.5 旅游业地震灾害期权债券设计
        5.5.1 研究设计
        5.5.2 旅游灾害期权债券
        5.5.3 旅游灾害期权债券购买意向
        5.5.4 旅游灾害期权债券运作
        5.5.5 结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0: 本研究使用到的调查问卷
    附录1: 云南武定7.0级地震不同烈度区旅游资源列表
    附录2: 云南武定7.0级地震Ⅷ、Ⅸ级烈度区酒店列表
    附录3: 云南盈江7.0级地震不同烈度区旅游资源列表
    附录4: 云南盈江7.0级地震Ⅷ、Ⅸ级烈度区酒店列表
    附录5: 云南宁蒗7.0级地震不同烈度区旅游资源列表
    附录6: 云南宁蒗7.0级地震Ⅷ、Ⅸ级烈度区酒店列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大震广义影响场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随机有限断层模拟方法震源谱及关键参数研究[D]. 党鹏飞.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2]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D]. 周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基于实地调查的地震人员死亡致死性评估技术研究[D]. 夏朝旭.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4]基于远震波形反演的九寨沟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D]. 李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面向地震保险的巨灾模型研究与应用[D]. 熊政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9(09)
  • [6]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分析及经济损失评估[D]. 张睿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D]. 孙菲菲. 云南大学, 2019(09)
  • [8]配置FRP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抗震性能研究[D]. 韩佳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基于云南省强震记录的结构设计反应谱研究及工程分析[D]. 张东方.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10]川滇地区旅游业地震灾害风险评价及适应模式研究[D]. 李向农.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大地震广义影响场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