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活“广告信函” 开发潜在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周全[1](2001)在《《案例》:广州邮政 ——重点业务发展战略分析》文中提出广州邮政的主要业务是信函(含商业函件)、EMS特快专递、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邮政储蓄和汇兑等。在信函业务上,中国邮政拥有专营权;在专递业务上中国邮政则面临着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强力挑战;而广州邮政刚涉足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务,还未知其中深浅;各大银行对邮政传统的储蓄与汇兑业务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制定广州邮政的发展战略,明确主营业务的战略目标并有效地予以实施,对广州邮政的未来生存、发展极为关键。 本论文由“案例”和“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重点分析了广州邮政的“商业和广告信函”、“EMS速递”、“物流服务”等三个业务领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广州邮政的发展战略和战略实施等展开分析: 一、对广州邮政的行业及竞争状况进行分析。 二、对广州邮政的内部资源及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公司的战略方向。 三、根据市场情况,对广州邮政的各项主营业务战略进行设计和提出较为具体的实施办法。 四、提出广州邮政的战略实施保障因素。 五、提出对广州邮政的战略实施要进行评价和适时控制。
刘桂森[2](1992)在《搞活“广告信函” 开发潜在市场》文中提出 信件寄递业务是国家赋予邮政企业的专营业务。所以,信函不仅应该成为邮政的骨干产品。而且也是衡量邮政企业是否实现社会分工,是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通信需要的主要条件。近年来,信函内容发生很大变化,礼仪类信函随公关活动和集邮事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推进,知识竞赛、选优以及建厂、建校、重大工程、重要庆典节日等制发纪念封等,已成为各种纪念、
张兴泰,米银军[3](1998)在《邮政现状与发展之路》文中指出一、浅析邮政现状党的十五大召开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公用设施的邮政事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既要为社会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又要不断发
王向南[4](2014)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独特作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交叉渗透,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面对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需求,如何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在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创新上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归纳梳理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发展起源、组织结构、运行机理、覆盖领域、与其他社会部门的关系、运行现状等,从中探索在制度安排上具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做法,作为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制度设计的参照系;第二,研究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发展轨迹、组织结构、运行机理、覆盖领域、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制度安排、运行现状等,通过与国外同类组织的对比分析,找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异同、优势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创新,推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第三,立足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巩固、发展和丰富这些作用的制度设计方面,研究新举措,探索新路径,形成新机制。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为主线、融合多学科理论进行研究,采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法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非营利组织发育成长、运营管理、功能作用、社会地位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在制度建设层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外延、本质属性和行为特征、历史沿革和发展走势作出判断、得出结论。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国际视野对非营利组织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时期、冷战时期以及世界多极化新形势下的不同表现形态、行为特征、社会影响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梳理和概括,大纵深、全方位的对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历史阶段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作出研究分析。二是归纳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即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补充作用,对弥补社会结构失衡、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对弘扬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承引领作用,对扩大社会就业和社会财富分配的调节作用,围绕这些功能发挥,提出更好发挥其作用的制度安排。三是提出把知识管理方法引入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制度设计,在加强非营利组织信息管理、强化社会监督、非营利组织与社会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论述了知识管理作用于非营利组织信息管理的机制。通过中外非营利组织制度对比,在比较中鉴别,在借鉴学习中创新,本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在制度创新方面,应更好运用市场机制和竞争手段,为激活组织自身活力创造制度需求,形成有利其发展的竞争压力和市场拉力。在宏观层面,有效推动公共服务社会化进程,激发各类非营利组织提高服务质量吸纳社会资源,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创新激励成长的外部制度环境;在微观层面,明确非营利组织市场主体地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和公示制度等,促进其整体绩效提升,从而在社会管理领域形成政府主导下的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双主体运行模式,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制度框架。
周婧景[5](2013)在《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其一,儿童阶段是人一生中语言、智力、性格和潜能开发之关键期,儿童教育成败直接关系一个民族未来的群体素质及其发展高度。其二,研究显示博物馆记忆重要而持久1,早期正面或负面的经验会继续在记忆中保存、发酵,影响受众与博物馆的长期关系,经营儿童,即经营博物馆的未来。其三,博物馆区别于家庭、学校教育机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摒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以“革新”的方式加入儿童教育之列,成为家庭、学校教育之延伸和补充。其四,我国约3亿儿童,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一般博物馆亦较少为儿童开设专区,教育忽视儿童群体。与美国0.6亿儿童建有300余家儿童博物馆,教育从娃娃抓起,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2,形成鲜明反差。其五,除国内实务界尚未推广儿童教育外,此领域的系统研究亦属理论界的薄弱一环。基于诸上五点原因,本研究择定开展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欲解决问题为:针对检测出的国内博物馆儿童教育现存问题对症施策。由此,一系列问题摆置面前:儿童教育内容庞杂,研究如何展开?现存问题多样,怎样科学检测?原因浮于表面,内在症结如何发掘?问题呈现纷杂,针对性的改善之策怎样寻绎?本研究提出解决办法:聚焦于博物馆儿童教育,实施分类;构建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检测各类型现存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再就各类型抽象出共同核心问题,寻求根本解决之道。思路为:基于博物馆儿童教育现状分析,从广义博物馆教育出发,依实践领域将儿童教育划为两类,构建起本研究论述开展之框架;经由两种类型国内、外案例解析与评估,并结合对比与讨论,窥寻影响其效益之症结,针对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并对症施策,同时归结各类儿童教育特征;将研究推至高潮,把国内两类教育“融为一炉”,试图标本兼治地提出根本问题之解决策略;最后,将实务升华至理论,完成本研究总结与前瞻。文分八章节。绪论在于阐明研究动机、意义、范围、方法及相关研究回顾与总结。第一章提出问题,为研究开展之前提,主要进行历史梳理、对象分类及现况分析。第二、三、四章分析问题。第二章进行本研究相关理论的整理及运用,归结之意不在于呈现整理结果,在乎对其巧加运用,据此科学设计本研究之方法。第三、四章施用此法,分别就博物馆两种教育类型进行深入、针对性研究与探讨。先开展问题描述;阐明案例选定因素并依此择定国内外3组计12个案例;再通过案例各要素细致解析,研究者内部评分以及问卷或访谈外部检测,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比,寻绎国内各类型所突显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提炼此类型共有特征。第五、六、七章解决问题,分别就检测出的国内各类型问题展开策略研究。第五、六章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现存并影响效益的问题,结合观察、问卷或访谈反馈信息,提出相应的改善之策,并构建不同类型的理想模式。第七章研究转向深入,将两类型合一,发掘根本症结,并提出解决策略——依据先贤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特性,尝试订立博物馆0——18岁儿童四阶段教育指南。第八章为研究成果总结与升华。从实务到理论,藉由本研究所获研究成果,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四大理论;就本课题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性思考和趋势分析。研究成果及其发现:经由国内问题案例与国外先进案例横向对比,及国内案例自身纵向比较,切实地归结出各类型各九大问题并施以对策;为科学检测问题,构建各类型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各类型核心问题,制订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就博物馆儿童教育现象,凝练四大理论;参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流变,展望博物馆儿童教育未来之路。尽管研究显示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现今“略胜”一筹,然,国内儿童教育亦逐步呈现发展态势,若能避己之短,互取所长,方可有效提升国内儿童教育效益。同时,依各类型属性差异,主张各类型发展采取阶段性策略。现阶段宜广泛推广儿童教育项目;新馆预留空间、老馆另辟分馆或改陈,逐步试水儿童专区;政府大力援持下,儿童博物馆从个别试点起步。
方荣昌[6](1995)在《三尺营业柜台的有效延伸──专职营销队伍的实践》文中认为三尺营业柜台的有效延伸──专职营销队伍的实践西安市邮政局方荣昌1994年3月份,我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0名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女青年,组成了市局第一支专职营销队伍。经过短期业务培训后,这批被称作“外来妹”的营销小姐被分派到各基层邮电局、速递局、邮票公司...
高昂[7](2011)在《菏泽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者旅游经验的日益丰富,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有了更高的追求,虽然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景,但与此同时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论文主要是通过社会访谈、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拍摄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资料查阅,总结出了菏泽地区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旅游与观光旅游)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归纳出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问题,机遇以及挑战,其中还包括了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的阐述等等,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旅游业开发新思路和新对策。第一章前言部分首先对一些概念进行了阐述,论述了民俗及民俗文化的定义、功能、特征及分类,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方法;第二章论述了菏泽地区旅游发展的基础,包括对自然地理概况、历史文化基础、社会经济基础、旅游市场及产业,大区域旅游基础作出分析,并总结出现阶段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而第三章、第四章在以上的基础上系统的对旅游业中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旅游区形象和性质的定位,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及预测,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业(旅游社、饭店业、购物业、餐饮业及娱乐业)的分析等内容;第五章则是在三四章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支持系统包括交通系统、基础设施、信息化、城市建设等在内的重要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改进措施,并对旅游保障系统的构建做出了论述,包括政府的保障与管理,法规的保障,服务业人力资源的教育,旅游发展中企业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长久目标;第六章以前几章为铺垫,总结性的提出了旅游项目开发所需的要件,并且拟制定了一项旅游项目规划作为举例说明。本文在总结现状和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以实际调查为基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研究课题进行探索,提出一些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菏泽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能够为菏泽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杨海荣,马新[8](1991)在《商业信函及其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全国邮政通信会议上指出今后要大力发展信函业务,重点是发展商业信函、业务广告、业务往来结算、业务订货等信件。本文作者论述了商业信函的作用、发展和对策,是一篇对实际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文章。
夏慧[9](2020)在《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大别山区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其红色文化资源及红色文化内核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传承好、发展好大别山区红色文化是促进全国红色文化整体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研究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利用红色文化的热潮持续高涨。对比现阶段各重点地区红色文化发展状况,大别山区红色文化的传播度和利用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也与其它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推进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是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和现实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研究发现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步的、浅层次的状态。红色资源利用和开发缺乏与之匹配的人力、物力和宣传力,大别山各地区在红色资源整合和分享上缺乏深度合作,红色资源开发尚未形成整体规模,因而大别山红色品牌特色不突出,知名度偏低。深度考察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和存在的特点,研究从开发理念、管理机制、投入资金和治理实践四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一,开发创新意识不足,不能依据大别山区三省交界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地创新红色资源保护、整合和合作理念;其二,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和管理法规章程不具体;其三,资金投入不到位,红色资源市场融资渠道窄,专项资金利用效率低;其四,治理能力提升慢,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不能因时因地地转变治理方式,基层红色单位对红色资源的掌控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针对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从原则、途径和举措三个方面对深度开发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首先,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开发要树立保护为先、可持续发展、整体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其次,要从利用新旧宣传媒介,立足区域自然人文特色,建立大别山区命运共同体三大途径规划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开发的整体方向;最后,基于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开发的具体问题,结合全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典型的成熟经验,从资源整合、开发模式、市场建设、资源拓展等方面提出可行性举措。只有以红色文化资源理论特别是大别山红色资源开发实践为基础,深度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有效促进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我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才能塑造大别山区红色文化特色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实践价值的整体性、特色化的大别山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才能为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作出新时代的贡献。
张华[10](2011)在《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公民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发育与成长,强力推动了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这种基于网络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体制外公权力监督新范式,不但为公众监督公权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而且为规范公权力运行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契机。对公权力网络监督这一具有重大现实与深远意义的新生事物,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性质、范畴与价值意蕴的考察,揭示其成因、影响与功能,研究其运行机制与效度,指出它给公权力运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自身面临的困境与破解之道,进而提出公权力与社会协同努力,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新制度主义研究法、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整合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优势的研究方法等。全文分为八章和结语等部分。第一章导论的内容包含选题的缘起与价值、核心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主要创新之处与局限等部分。第二章阐释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石。首先,回顾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近代以来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以及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历史发展。其次,从虚拟现实理论、网络社会理论、网络政治理论、社会监督理论、场域理论等角度论述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础。再次,深入分析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本质内涵、内容与范畴和价值意蕴。第三章探析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的传统模式。中国公权力监督模式大致分为体制内监督与体制外监督两类。体制内监督传统模式大致可分为执政党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等,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机构和相关制度,但体制内监督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体制外传统监督大致可以分为公民监督、民间团体监督、媒体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但传统模式下的体制外监督存在着严重缺陷。第四章揭示公权力网络监督兴起的成因。其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网络社会的形成为网络监督的勃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与社会基础。其二,公民知情权与表达权奠定网络监督的行动基石,现行体制对公众网络监督权的支持和推动为网络监督发展扫除政治阴霾,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足和缺憾。其三,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众对网络监督的认同促成网络监督的勃兴。第五章从实践层面考察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功能与效度。第一,检视网络监督的特点、运行框架与运行机制。第二,从六个方面阐释网络监督的主要功能。第三,通过遴选出的26个典型案例,整体性分析网络监督的效度,并指出效度中存在的不足。第六章论析网络监督为公权力运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体分析网络监督对于公共领域萌发,政治文化的进步、民主政治的提升作用,并从有限性、民主性、法治性、学习性、服务性、合法性等几个维度探讨网络监督对优化公权力运行的作用。第七章指出网络监督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之道。网络监督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困境,内部困境是网络监督过程中令人不安的失范行为,外部困境是政治暴力的频繁攻击。虚实世界之间的张力进一步加剧网络监督的外部困境,政府信息公开窘境、基层政府间的“共谋”都无疑在客观上加大网络监督的难度。本章试图从防止与遏制网络监督失范、防范与遏制政治暴力滥用、缓释虚实世界之间张力等几个维度,寻求突破公权力网络监督困境的法治之道。第八章提出深化与强化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对策路径。基于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分析,提出中国网络监督发展的基本路向:公权力应至少在八个方面有所作为,社会应至少在五个方面做出努力。结语部分,在简要归纳网络监督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基础上,提出事关网络监督能否发挥更大效力的三个政治定位。可以断言,随着当下中国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公权力网络监督必定能获得更健康的发展并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属国内首次对公权力网络监督进行系统化研究的成果,深入探讨了诸多前期论者尚未涉及或涉入不深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之处,一是深入分析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性质、范畴与价值意蕴,政治暴力及虚实世界之间张力对网络监督的负面影响,弥补了国内前期研究的不足;二是发现和证明公权力网络监督除了具有预防与遏制官员腐败的功能外,还包括监督公权力建构与配置、公权力的价值导向、公权力供给制度政策的效率与效能、公权力对公共资源的配置效度等方面的重要效用;三是系统提出促进和优化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对策,含公权力主体积极转变思维坦诚接受监督,建构网络监督回应机制以实现网络监督效度最大化,改善体制内监督机构与网络监督主体的互动关系与增益有效衔接,强化公权力自律与监管以保障网络公众安全行使监督权力等内容。
二、搞活“广告信函” 开发潜在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活“广告信函” 开发潜在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案例》:广州邮政 ——重点业务发展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案例〉 广州邮政,马儿你快些走 |
中国邮政发展历史与现状 |
金饭碗与硬骨头? |
“信函高地”:想说爱你不容易! |
E—POST: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
物流市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
美国“邮局”潜入上海:狼来了! |
体制改造:三个和尚有水喝? |
广州邮政:不历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
案例分析 |
1、 广州邮政发展的环境分析 |
1.1. 经济环境分析 |
1.2. “WTO”对邮政的影响力分析 |
2、 广州邮政的行业及竞争分析 |
2.1. 邮政信件业务分析 |
2.1.1. 邮政信件业务专营权分析 |
2.1.2 邮政信件业务经济性分析 |
2.2. 广州邮政EMS特快专递业务分析 |
2.3. 广州邮政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务分析 |
2.4. 广州邮政所处行业的各个竞争力量分析 |
2.4.1. 竞争厂商之间的竞争 |
2.4.2. 潜在的新进入者 |
2.4.3. 来自替代品之间的竞争压力 |
2.4.4. 供应商的侃价能力 |
2.4.5. 购买者的侃价能力 |
2.5. 广州邮政行业吸引力分析 |
3、 广州邮政内部资源和竞争力分析及战略确定 |
3.1. 广州邮政的SWOT分析 |
3.2. 广州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3.3. 广州邮政核心竞争力的重新营造 |
3.4. 广州邮政的竞争地位评价 |
3.5. 世界邮政业的发展趋势。 |
3.6. 广州邮政的四大战略任务 |
4、 广州邮政主要业务的战略发展设计与实施 |
4.1. 广州邮政信函业务战略发展设计与实施 |
4.1.1. 实施宣传拓展策略,启动邮政信函潜在市场 |
4.1.2. 实施规模经营策略,实现邮政资源最优配置 |
4.1.3. 实施重点促进策略,推进商函业务全面发展 |
4.2. 广州邮政EMS速递业务战略发展设计与实施 |
4.2.1. 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 |
4.2.2. 认真研究客户需求,推行业务创新战略 |
4.2.3. 推行科技兴邮战略,强化科技支撑 |
4.3. 广州邮政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战略发展设计与实施 |
4.3.1. 发展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
4.3.2. 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中国物流业的领航 |
4.3.3. 确立目标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 |
5、 广州邮政战略的实施保障 |
5.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机构 |
5.2. 锻造一支经得起“风吹浪打”的人力资源队伍 |
5.3. 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
6、 广州邮政的战略评价与实施控制 |
编后语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理论综述 |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
一、当代西方学者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
(一) 五特征说 |
(二) “第三部门”说 |
(三) “志愿部门”和“辅助性活动”说 |
(四) “非政府组织”说 |
(五) “慈善组织”或“免税组织”说 |
二、黑格尔、马克思等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学表述 |
三、中国古典民本思想—非营利组织的文化渊源 |
四、中国当代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
(一) 正面定义法的定义 |
(二) 剩余定义法的定义 |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起源理论 |
一、政府失灵理论 |
二、合约失灵理论 |
三、志愿失灵理论 |
四、文化因素影响与作用理论 |
五、中国学者关于非营利组织产生的论述 |
(一) 条件供给论的主要观点 |
(二) 功能结构论的解释 |
(三) 组织制度论的基本表述 |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理论 |
一、国外学者关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 |
(一) 四模式论 |
(二) 八模式论 |
(三) “3C关系”说 |
(四) “SCA关系”说 |
二、中国学者关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代表性观点 |
三、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学理论 |
(一) 竞争关系论 |
(二) 共生关系论 |
(三) 利益相关者论 |
四、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相互依赖理论 |
第二章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体制环境 |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 |
(一) 资产阶级革命为宗教慈善组织营造了社会环境 |
(二) 宗教慈善组织在英国发展的深层原因 |
(三) 非营利组织发展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表现形式 |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 |
(一)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二)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
(三)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形态变化 |
三、“冷战”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 |
(一) 冷战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霸的产物 |
(二) 冷战期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三) 冷战时期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
四、世界多极化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发展 |
(一)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二) 后危机时代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功能特点 |
第二节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安排 |
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 |
(一) 登记管理对非营利组织的意义 |
(二) 登记部门及程序 |
(三) 对非营利组织运行的管理 |
二、国外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情况 |
(一)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机制和特点 |
(二) 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方式和领域 |
(三)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功能作用 |
三、国外非营利组织经费来源 |
(一) 社会慈善捐赠 |
(二) 政府资助 |
(三) 组织会费 |
(四) 服务收费 |
四、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和宗教表现形态 |
(一)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文化表现形态 |
(二) 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宗教表现形态 |
第三节 当代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制度的特点和借鉴 |
一、英国非营利组织制度安排的主要特征 |
(一) 慈善组织的登记监管体制 |
(二) 非营利组织运营模式 |
二、美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制度及与政府关系 |
(一) 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 |
(二) 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管理 |
(三) 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
三、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及国际合作 |
(一)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 |
(二) 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合作情况 |
四、日本非营利组织制度设计特色及沿革 |
(一)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及其沿革 |
(二)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
五、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制度安排的借鉴 |
第三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类型划分 |
一、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概要 |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
(一) 国际层面的宏观背景 |
(二) 国内经济和社会背景 |
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
(一) 准非营利组织 |
(二) 公益型非营利组织 |
(三) 互益型非营利组织 |
(四) 官民双重属性的非营利组织 |
第二节、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时代特征 |
一、改革开放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 |
三、新世纪以来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 |
(一) 挑战来自多个层面 |
(二) 机遇源于改革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关系 |
一、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
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
(一) 相互监督关系 |
(二) 对话竞争关系 |
(三) 互利合作关系 |
三、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工与合作 |
第四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行制度 |
一、登记管理制度 |
(一) 登记程序 |
(二) 登记管理的特点 |
二、经费筹措制度 |
三、运行监督制度 |
四、激励约束制度 |
第五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一、我国对外援助制度 |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一) 中国非营利组织对外交流合作的主要领域 |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 |
第四章 中外非营利组织制度与功能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外非营利组织制度差异及成因分析 |
一、中外非营利组织兴起的文化基础比较 |
(一) 西方国家非营利组织兴起的文化渊源 |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兴起的文化渊源 |
(三) 中外非营利组织文化基础比较 |
二、中外非营利组织成长的社会背景比较 |
(一) 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社会背景 |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孕育的社会背景 |
三、中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条件比较 |
(一) 外部管理制度方面 |
(二) 组织自身制度方面 |
第二节 优势与不足:中外非营利组织的功能比较 |
一、国外非营利组织功能的优势 |
(一) 公众管理社会和参政议政民主平台的搭建 |
(二) 较强的社会参与性使公民自治机制快速建立 |
(三) 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中介功能充分发挥 |
(四) 市场竞争机制中组织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
(五) 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 |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及其缺欠 |
(一) 整体性功能 |
(二) 功能的缺欠 |
第五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 |
第一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一、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约性制度 |
(一) 资源配置政府权重过大导致的组织空间狭窄 |
(二) 双重管理体制对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增加了程序难度 |
(三) 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社会公信力内伤 |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运行中的功能扭曲与矫正 |
(一) 价值目标偏离 |
(二) 行政化低效率 |
(三) 志愿者失信 |
(四) 内部控制倾向 |
(五) 草根社团法制缺失 |
第二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目标建议 |
一、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一) 在资源配置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让渡和支持 |
(二) 通过购买和委托授权发挥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作用 |
(三) 通过政策和法规双向调节引导规范非营利组织行为 |
二、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主体作用 |
(一) 社会治理三边结构中的稳固一极 |
(二)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
(三) 社会应急管理的优势基因 |
三、建立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有序机制 |
(一) 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比较优势机制 |
(二) 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合作的现实风险 |
(三) 建立与企业合作的策略选择机制 |
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构 |
一、建立政府主导下的非营利组织外部治理结构 |
(一) 完善政府监管职能 |
(二) 健全相关法律规制 |
(三) 构建第三方监督评价治理结构 |
二、通过公益文化建设优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 行为文化的培育 |
(二) 消费文化的培育 |
(三) 法治文化的培育 |
(四) 创新文化的培育 |
(五) 生态文化的培育 |
三、突出自我修复和自主发展能力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 |
(一) 采取企业管理模式形成权力制衡营销高效的组织架构 |
(二) 引入知识管理方法完善组织信息管理制度 |
(三) 运用市场机制规范组织竞争和自律 |
四、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环境的非营利组织前景展望 |
(一) 功能作用展望 |
(二) 制度创新展望 |
(三) 内生增长动力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意义 |
(一) 研究动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范围 |
三、研究回顾与总结 |
(一) 国内研究回顾与小结 |
(二) 国外研究回顾与小结 |
四、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一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与现况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历史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二、儿童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历史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一、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依据 |
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类型 |
第三节 中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现况 |
一、儿童展览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二、儿童教育项目类型所属的成绩与缺失 |
三、其他 |
注释 |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运用 |
第一节 博物馆儿童教育评估的相关研究与运用 |
一、展览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二、教育项目评估的相关研究与方法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依据 |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
三、《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
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
注释 |
第三章 国内儿童展览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儿童博物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二、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三、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四、问题分析与讨论 |
注释 |
第四章 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类型的问题检测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案例研究的问题描述 |
第二节 研究案例选定因素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三节 研究案例规划解析与评估 |
一、案例一:河北省博物馆及“国之瑰宝——河北文物精品图片进校园”项目 |
二、案例二:上海博物馆及“欢欢喜喜过大年”项目 |
三、案例三:北京自然博物馆及“科普小课堂——人体漫游记”项目 |
四、案例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班牙、拉美文化嘉年华(i Fiesta!)”项目 |
第四节 问题分析与讨论 |
一、儿童教育项目案例特征之小结 |
二、儿童教育项目案例评估之小结 |
三、国内儿童教育项目的问题与分析 |
注释 |
第五章 儿童展览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展览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两种儿童展览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儿童博物馆展览之理想模式 |
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之理想模式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儿童教育项目类型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发现与问题解决 |
一、影响项目效益的症结 |
二、问题解决之建议 |
第二节 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总论 |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之理想模式 |
二、小结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两类儿童教育核心问题之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儿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一、儿童教育学的相关研究 |
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构建博物馆儿童教育指南 |
一、适用于0——3岁儿童 |
二、适用于3——6、7岁儿童 |
三、适用于6、7——11、12岁儿童 |
四、适用于11、12——18岁儿童 |
第三节 小结 |
一、0——3岁教育指南 |
二、3——6、7岁教育指南 |
三、6、7——11、12岁教育指南 |
四、11、12——18岁教育指南 |
注释 |
第八章 总结与前瞻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思路与成果 |
二、理论之凝练 |
第二节 论文局限与新意 |
一、研究课题之新颖 |
二、研究方法具针对性 |
三、全方位搜集一手资料 |
四、广采博取研究对象 |
五、跨越国内外开展研究 |
六、跨学科的创造性探索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前瞻 |
一、研究展望 |
二、前瞻未来 |
注释 |
附录一 观众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观众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上海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跨越距离、触摸未来’主题科学”一层展区) |
附录五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恐龙馆——现在你就在它们的世界”展区) |
附录六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儿童历史”展区) |
附录七 “请体验”博物馆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城市一角”展区) |
附录八 四川博物院“儿童活动区”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九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教育活动区”展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附录十 北京自然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一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探索角”展区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附录十二 儿童展览各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比较 |
附录十三 儿童展览两两同类案例各模块的观众评估差异分析 |
附录十四 博物馆0———3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五 博物馆3——6、7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六 博物馆6、7——11、12岁儿童教育指南 |
附录十七 博物馆11、12——18岁儿童教育指南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菏泽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1.1 相关概念 |
1.1.2 民俗文化资源 |
1.1.3 民俗的特征 |
1.1.4 民俗的功能 |
1.1.5 民俗事象及其分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目的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问卷调查 |
1.2.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菏泽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2.1 菏泽地区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历史文化基础 |
2.1.3 社会经济基础 |
2.1.4 旅游基础综合评述 |
2.2 菏泽地区旅游资源分析 |
2.2.1 民俗文化与景观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
2.2.2 民俗文化与景观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
2.3 菏泽地区旅游产业分析 |
2.3.1 旅游市场分析 |
2.3.2 大区域旅游市场中的菏泽 |
2.3.3 旅游产业分析 |
2.4 菏泽市现阶段旅游发展条件、问题、机遇及所面临的挑战 |
2.4.1 优势条件 |
2.4.2 存在问题 |
2.4.3 问题诊断 |
2.4.4 发展机遇 |
2.4.5 面临的挑战 |
2.4.6 结论 |
第三章 菏泽旅游开发 |
3.1 菏泽地区旅游发展规划 |
3.1.1 旅游区(域)性质定位 |
3.1.2 旅游区(域)形象定位 |
3.1.3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规划 |
3.1.4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布局 |
3.1.5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目标 |
3.1.6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任务 |
3.2 目标市场定位与预测 |
3.2.1 目标市场定位 |
3.2.2 旅游市场预测 |
第四章 菏泽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
4.1 旅游产品开发 |
4.1.1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4.1.2 旅游产品结构 |
4.1.3 旅游产品开发举例分析 |
4.2 形象设计与市场营销 |
4.2.1 旅游形象设计开发 |
4.2.2 旅游市场营销 |
4.2.3 大型民俗、景观旅游节庆活动策划举例 |
4.3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
4.3.1 旅行社业 |
4.3.2 旅游饭店业 |
4.3.3 旅游购物品 |
4.3.4 旅游餐饮 |
4.3.5 旅游娱乐业 |
第五章 菏泽旅游发展的支持系统 |
5.1 旅游支持系统的开发 |
5.1.1 旅游交通结构与空间布局 |
5.1.2 其他基础设施规划 |
5.1.3 旅游信息化建设 |
5.1.4 旅游城市开发建设 |
5.2 旅游保障系统构建 |
5.2.1 政府保障与旅游管理 |
5.2.2 政策法规保障 |
5.2.3 人力资源与旅游教育 |
5.2.4 旅游发展经济投入分析 |
5.3 旅游可持续发展 |
5.3.1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
5.3.2 实现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5.3.3 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5.3.4 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5.3.5 旅游消费行为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5.3.6 旅游经营管理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地方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的要件、举例分析 |
6.1 旅游项目规划要件 |
6.1.1 旅游项目遴选标准 |
6.1.2 潜力旅游项目拟规划建设清单 |
6.2 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举例分析 |
6.2.1 拟开发儒商与古文化旅游区项目规划 |
第七章 结论 |
第八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9)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实地调研法 |
(四) 比较研究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一、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概念 |
2.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
3. 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关系 |
(二) 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内涵 |
1. 深度性的概念 |
2. 可持续性的概念 |
3. 深度性和可持续性的内在联系 |
(三)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
1.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
2.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 |
二、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一)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2.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重要论述 |
(二)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思想资源 |
1.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及“洋葱皮理论” |
2. 文化认同理论 |
3. 消费文化理论 |
4. 共生理论 |
三、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价值 |
(一)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地理和历史价值 |
1. 大别山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2. 大别山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
(二)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精神价值 |
1. 以“坚定信念”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 |
2. 以“团结一心”为原则的大别山精神践行群众路线 |
3. 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引领时代创新 |
4. 以“胸怀全局”的眼界把握发展方向 |
(三)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实价值 |
1. 丰富国家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内容 |
2. 彰显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特质 |
3. 发挥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综合价值 |
四、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调查问卷的综合情况 |
1. 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 |
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 调查问卷回收的数据分析 |
(二)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 |
1. 大别山红色历史有一定的传播度 |
2.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具有一定吸引力 |
3. 大别山红色文化现有市场同其资源蕴含量不相匹配 |
(三)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2. 开发模式单一 |
3. 宣传不到位 |
4. 资源开发不平衡 |
5. 专业人员短缺 |
6. 地区各自为政 |
(四)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开发意识创新少 |
2. 管理机制不健全 |
3. 资金投入不到位 |
4. 治理能力提升慢 |
五、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对策 |
(一)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 |
1. 坚持保护为先原则 |
2.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3. 坚持整体利用原则 |
4. 坚持合作共赢原则 |
(二)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途径 |
1. 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发达的网络为媒介 |
2. 立足区域环境,以特色的自然人文为条件 |
3. 协调各地各部门,以建立大别山区命运共同体为重任 |
(三) 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举措 |
1. 坚持党的领导,整合红色资源 |
2. 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合理合法的合作机制 |
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4.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创新管理模式 |
5. 健全市场体系,发展红色文化产业 |
6. 密切联系群众,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 |
7.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程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程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10)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价值 |
第二节 论文核心概念解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局限 |
第二章 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石 |
第一节 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权力监督思想的形成 |
二、西方近代以来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 |
三、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 |
四、公权力监督理论演进的启示 |
第二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础 |
一、虚拟现实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
二、网络社会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
三、网络政治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
四、社会监督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
五、场域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
第三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之正当性论析 |
一、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内涵与本质 |
二、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内容与范畴 |
三、公权力网络监督的价值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之传统模式探析 |
第一节 中国公权力体制内监督_之传统运行模式 |
一、执政党监督 |
二、政府监督:以审计监督为例 |
三、人大监督:基于2007年《监督法》的文本分析 |
四、司法监督 |
第二节 中国公权力体制外监督之传统运行模式 |
一、公民监督之传统模式 |
二、民间团体监督之传统模式 |
三、媒体监督之传统模式 |
四、民主党派监督之传统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与体制内外的回应 |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 |
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 |
二、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影响 |
三、网络社会与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 |
第二节 现行体制对网络监督的认同度考察 |
一、作为网络监督基石的公民知情权与表达权 |
二、现行体制对公民网络监督权的认同度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三节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众对网络监督的认同 |
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二、公众对公权力网络监督的认同: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 |
三、对实证调查的评价与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功能与效度审视 |
第一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基本特点与运行机制 |
一、网络监督的特点 |
二、网络监督的运行框架 |
三、网络监督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主要功能与范畴 |
一、监督公权力的建构与配置 |
二、监督公权力的价值导向 |
三、监督公权力供给制度政策的效率与效能 |
四、监督公权力对公共资源的配置效度 |
五、监督公权力的施政行为及其后果 |
六、预防与遏制官员腐败 |
第三节 网络监督的效度考察:基于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案例选择 |
二、网络监督的效度考察 |
三、基于网络监督效度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遇与挑战:基于网络监督的公权力运行论析 |
第一节 网络监督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 |
一、公共领域理论审视 |
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
三、网络监督对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发展的突出作用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网络监督的影响 |
一、网络监督与话语民主 |
二、网络监督与参与式民主 |
三、网络监督与协商民主 |
四、网络监督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进步 |
第三节 网络监督与公权力运行的优化 |
一、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有限性的实现 |
二、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民主性的提升 |
三、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法治性的完善 |
四、网络监督与公权力学习性的增强 |
五、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服务性的回归 |
六、网络监督与公权力合法性的维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困境与突破:寻求规范公权力网络监督之道 |
第一节 网络监督的尴尬处境:从“人肉搜索”视角切入 |
一、“人肉搜索”的缘起 |
二、反腐利器辨析:“人肉搜索”悖论 |
三、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
第二节 网络监督遭遇政治暴力 |
一、政治暴力的缘起 |
二、政治暴力的表现 |
三、政治暴力的后果 |
第三节 虚实世界之间的张力对网络监督的影响 |
一、审视网络监督蕴含的内在紧张 |
二、政务信息公开遭遇的窘境 |
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 |
第四节 寻求规范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法治之道 |
一、防止与遏制网络监督中的失范行为 |
二、防范与遏制政治暴力 |
三、缓释虚实世界之间的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对策建构:深化与强化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之路径 |
第一节 国(境)外经验的启示:一个综合分析的视界 |
一、以积极举措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在政务公开方面的作法及其启示 |
二、以刚性规定推进网络监督反腐:在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方面的作法及其启示 |
三、以理性行为鼓励网络监督:在媒体监督和公众参与方面的作法及其启示 |
四、以民主路径深化公权力网络监督:在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做法与启示 |
第二节 回应网络监督发展:公权力的应有作为 |
一、公权力主体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坦诚接受监督 |
二、推进执政者引导网络监督发展的能力建设 |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拓展网络监督路径 |
四、建构网络监督回应机制以实现网络监督效度最大化 |
五、改善体制内监督机构与网络监督主体的互动关系与增益有效衔接 |
六、强化公权力自律与监管以保障网络公众安全行使监督权利 |
七、涤荡腐败文化为网络监督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
八、构建监控敌对势力网络渗透与网络推手负面效应的长效机制 |
第三节 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发展:社会的必要努力 |
一、累积与增量社会资本 |
二、强化公众的权利意识增进其有效性 |
三、增强法治维度下的公民参与 |
四、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 |
五、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网络监督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四、搞活“广告信函” 开发潜在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案例》:广州邮政 ——重点业务发展战略分析[D]. 李周全. 暨南大学, 2001(01)
- [2]搞活“广告信函” 开发潜在市场[J]. 刘桂森. 通信企业管理, 1992(01)
- [3]邮政现状与发展之路[A]. 张兴泰,米银军. 四川省通信学会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8
- [4]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D]. 王向南.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1)
- [5]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角[D]. 周婧景. 复旦大学, 2013(03)
- [6]三尺营业柜台的有效延伸──专职营销队伍的实践[J]. 方荣昌. 邮政研究, 1995(02)
- [7]菏泽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高昂. 天津科技大学, 2011(04)
- [8]商业信函及其发展对策[J]. 杨海荣,马新. 中国邮政, 1991(01)
- [9]大别山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D]. 夏慧. 苏州大学, 2020(03)
- [10]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D]. 张华. 南京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