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微粉干燥机

振动微粉干燥机

一、振动式微粉干燥机(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轶[1](2021)在《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谷物干燥是农业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涵盖众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仍聚焦于干燥设备能耗和水分控制精度等,对谷物干燥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干燥后谷物品质参差不齐。实际上谷物干燥是多变量耦合作用的过程,各干燥系统变量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输入输出,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对谷物特性变化具有显着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多因子耦合理论的角度切入,开展谷物干燥机理的深入研究,探索干燥系统变量与谷物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间的规律,这对于粮食行业关键作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以及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分析了干燥系统中的8个耦合因子对谷物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影响的模型和规律,揭示了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间的关联机理,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的理想耦合因子,以此改进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并应用到稻谷连续干燥作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谷物干燥过程中耦合因子分析与选择根据谷物干燥过程的特点,探索绝对水势和积温的概念和模型,选定谷物有效干燥积温、谷物有效干燥积湿、谷物绝对水势和、空气绝对水势和、绝对水势和差、谷物绝对水势积、空气绝对水势积、绝对水势积差这8个耦合因子对谷物干燥规律和特性展开研究,并给出8个耦合因子计算公式。2.玉米干燥工艺优化及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以玉米为样品,利用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开展2因素5水平薄层干燥全面试验,试验变量为热风温度变化梯度x1和绝对湿度变化梯度x2,响应指标为干燥特性指标以及品质特性指标。通过响应面法求得各指标对应的最优干燥工艺,但其结果具有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故借助偏差量的概念将所有响应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特性指标,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后得出:当采用渐次升温和渐次降湿干燥工艺时(x1为2.17℃,x2为-3.03g/m3),玉米的综合特性最优,实现了干燥特性与品质特性的协同调控。同时,将8个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逐一进行方差分析,根据置信度大小进行排序,以此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控制的理想耦合因子。3.稻谷干燥工艺优化及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为验证玉米干燥试验结论的普适型,选择稻谷为样品进行了重复试验。利用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开展2因素5水平薄层干燥全面试验,以热风温度变化梯度x1和相对湿度变化梯度x2为试验变量,以干燥特性指标以及品质特性指标作为响应指标进行干燥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当采用渐次升温和渐次降湿干燥工艺时(x1为2.57℃,x2为-21.04%),稻谷的综合特性最优。同时,依据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对相关性进行排序,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控制的理想耦合因子。4.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的改进基于理想耦合因子,改进课题组前期设计的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即以谷物绝对水势积干燥模型作为机理驱动,确定“窗体”,给出干燥过程控制的总体方向;根据过程数据作为数据驱动,进行“窗变”调节,以适应不同类型干燥机及干燥过程条件变化的扰动。控制方法包括窗口选择、窗口调整与窗口自适应三部分,窗口选择实质对应一个过程的实现,体现了窗口控制的隐预测功能;窗口调整是以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为对比,借助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修正;窗口自适应则是根据实时数据对窗口宽以及宽长比进行调节。机理驱动与数据驱动相辅相成,可实现谷物干燥过程控制精度及稳定性的显着改进。5.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改进方法试验测试为验证上述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文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小型连续式谷物干燥机开展3组稻谷连续干燥试验。参考稻谷2因素5水平全面试验中的干燥工艺优化结果进行试验参数的设置,3组试验分别为采用改进方法的恒温干燥组、采用改进方法的升温干燥组、采用原方法的恒温干燥组,从稻谷出口水分控制精度、稻谷干燥前后品质变化、稻谷微观结构3个方面进行控制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3组试验目标出口水分线与系统稳定后出口水分变化曲线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系数越大,控制精度越好)分别为0.9074、0.9060、0.8255;3组试验的综合品质变化比(比值越小,干燥品质越优)分别为0.73、0.59、0.81;同时,稻谷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结果也充分证实了改进后的双驱动互窗口控制方法在提升谷物出口水分控制精度以及谷物干燥品质方面效果理想,可应用于实际。

邹雪净[2](2021)在《石墨烯/聚吡咯泡沫基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及传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博智[3](2021)在《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物控释系统能够在治疗期内维持药物浓度稳定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消除了频繁给药的需求,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质性好处。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将药物活性分子与聚合物载体材料结合研制了一系列的控释制剂,以满足不同的病理和临床需求。口服控释片因其给药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其实际释药性质易受胃肠道生理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生物制剂或其他治疗指数狭窄的药物,通常需要通过注射或皮下埋植来达到预期的全身或局部效果。然而高难度以及高创伤性的应用过程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将微针给药技术与药物控释系统结合开发出了可由患者自行给药的微创性高分子微针给药系统,并通过调节微针基质材料的结构特性,药物与基质材料的结合方式以及微针的结构设计,构建可快速经皮给药,缓慢皮下释放的高分子微针药物控释系统,为高分子微针经皮给药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分为三部分:(1)单一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本章节主要通过调节高分子微针的基质材料控制药物在皮下的释放特性。首先采用真空模板填充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壳聚糖以及透明质酸等FDA认证可用于人体的医用高分子为基质材料的载药微针,干燥后具有稳定刺穿皮肤,经皮释放药物等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制备不同交联度的京尼平交联明胶控制微针在皮下释放药物的速率。体外内药物释放实验以及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的降血糖实验证明了分子质量越高的聚乙烯醇以及交联度越大的交联明胶微针释放药物的速率越慢,具有控制胰岛素缓慢释放,维持血糖稳定的能力。(2)集成式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释药特性的研究本章节基于上一章的研究成果,采用集成式微针设计将多种不同释药性质的高分子微针集成到同一个微针系统上,使其具有多相药物释放模式,能够以方便且无痛的方式为餐后血糖波动提供更好的生理性胰岛素覆盖。通过将快速分离技术与多相独立微针阵列结合实现了在数秒内有效地经皮递送胰岛素并独立控制胰岛素在皮下的释放动力学。此外,通过实时血糖监测发现一日三餐进食模式的糖尿病大鼠表现出明显的餐后血糖波动,而集成式微针的胰岛素释放模式可有效抵消进食后的机体血糖升高,改善血糖波动,有望代替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模式,提高病患依从性。(3)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本章节基于微针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并通过将生物降解性载药微球引入可溶性生物针体系,达到皮下针体快速溶解和药物缓速长效释放的效果。力学性能与载药量实验综合证明了当微球的填充量占整个体系的质量比为51 wt%时,生物针具有皮肤刺穿能力和最大载药效率。通过使用配套的便携式拖放器,该生物针可在数秒内被递送至皮下,操作简便,植入过程中不会导致流血或皮肤感染,且应用部位的皮肤在3 h后恢复至初始正常状态。活体实验表明,相比于皮下注射,生物针在治疗期间能够维持血药浓度稳定在治疗窗内,避免峰谷现象,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特性。总体而言,生物针一方面克服了传统微针体系载药量偏低的缺点,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皮下埋植剂的创伤性植入手术,适合患者在家自行给药,在可控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张少辉[4](2021)在《绿色环保碳气凝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热尺寸稳定性好、力学性能强等特点,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一些材料性能(如强度和韧性)之间的内在冲突,使得在广泛的使用条件下同时实现这些性能指标极具挑战性。超轻碳质气凝胶因其诱人的特性而备受关注。受表观密度低、导电性好、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惰性强等特点,其在电子、生物医学、环境和能源应用方面得到了极其广泛的研究。当前,碳气凝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1)制备工艺复杂,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批量化生产;(2)生产周期偏长;(3)高迟滞率、长时间测试后机械性能急剧下降;(4)长期运行下的稳定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研究路线展开,一是优化传统碳气凝胶的制备工艺,使制备路径绿色环保、成本显着降低;二是选用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及其衍生物作为绿色环保碳气凝胶制备的基础原料,整个过程仅以水作为溶剂。解决制约碳气凝胶批量化生产和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最终对其在压力传感、超级电容器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等柔性电子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质性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热组装方法制备了 PVDF/PU/MWCNTs(PPMs)多级框架结构气凝胶,并搭建了压力和应变传感平台。优化后的PPMs气凝胶压力传感平台的灵敏度达到62.4kPa-1,响应时间35 ms,可检测3 Pa的微弱静态压力。同时,还实现了对人体活动、医疗健康、人机交互和一些非接触行为(如音乐强度)等的监测。2.设计了水热方法原位制备柔性MXene/生物质/壳聚糖气凝胶(MBC)赝电容电极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利用带正电的浸润盐溶液的萝卜薄片和带负电的MXene纳米片之间进行静电自组装;另一方面,根据MXene纳米片与萝卜细胞之间的浓度差渗透(CDA)原理驱动。在两种驱动力作用下,MXene纳米片被嵌入到萝卜细胞内部。冻干退火得到的掺杂6%MXene的MBC赝电容电极(MBC-6)在扫描速率为2 mV/s时显示出1801.4 mF/cm3的体积比电容。此外,组装的无粘结剂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显示出33.4 WhL-1的超高体积能量密度及在10 mA/cm3的高电流密度下具有82%的电容保持率和50000次的长循环寿命。3.采用简单一步水热法(HTC)直接原位制备了荸荠基碳气凝胶(WCA)。WCA作为无粘结剂双电层(EDL)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以3MKOH作为电解液,WCA在0.5 A/g的面积比电容为343.4 F/g。还表现出超高的电容保持率,经20000次循环后接近100%,40000万次循环后仍超过98.3%。此外,绿色可持续WCA还表现出超高灵敏度(42.8 kPa-1)和可恢复性能,在柔性压力传感器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基于新型细菌纤维素复合水凝胶(BCP),通过简易的湿压组装策略,获得了具有无限宏观尺度的超弹碳气凝胶CBCP。即拼接、压模有序地将BCP组装在一起,形成冻干后的强组合湿压组装“墙”,实现批量化生产。基于CBCP构筑的TENG能量采集器具有高电压输出(>40V)、高摩擦耐久性等特点,可应用于多种能量采集和自供电传感系统。5.构筑了一种基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碳气凝胶(C-HCC)的新型压力传感器,并将其用于可穿戴人机界面。多级分层结构C-HCC使该压力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5.78 kPa-1)和超宽的检测范围(10 Pa-900 kPa),对压缩和弯曲形变也展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得益于其优异的传感特性,基于C-HCC的阵列式压力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的人机界面可以有效控制LED阵列的亮度,并有效捕捉手指运动,控制无人飞行器在多个方向的运动。

王苗[5](2021)在《微混合技术制备窄粒径分布CL-20》文中研究说明CL-20作为目前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高能炸药,在武器装备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CL-20原料的棱角明显,粒度分布宽,颗粒粒径大,为了改性得到窄粒径分布、安全性高、性能优异的多尺度粒径炸药,本文采用微混合结晶技术制备窄粒径分布CL-20,首先对不同类型的微混合器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然后通过Y型微混合器和漩涡型微混合器进行实验研究,得出制备窄粒径分布的ε-CL-20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得CL-20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主要工作如下:(1)微混合器的结构对流体的混合效果影响较大,选择T型微混合器、Y型微混合器和漩涡型微混合器等三种微混合器进行流体混合数值模拟,其中在T型微混合器和Y型微混合器的基础上对挡板型微混合器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计算生成速度流线图和体积分数图,并以此对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T型微混合器和Y型微混合器的体积分数图均存在明显的分层,在增加挡板后两相受到干扰因此两相混合增强,但挡板加工难度大,实际应用受到限制。漩涡型微混合器的体积分数图表明圆腔的加入使流体的混合程度大大提高。(2)利用Y型微混合器探究制备窄粒径分布CL-20的工艺条件。设计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非溶剂流量比、流量增加后的溶剂/非溶剂流量比、CL-20浓度及溶剂成分对CL-20晶体形貌和粒度分布的影响。并对样品的晶型、热性能及撞击感度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在溶剂流速0.2 m L·min-1,非溶剂流速2 m L·min-1,活性剂浓度2%,收集装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正庚烷和乙酸乙酯,CL-20浓度3.6%,收集装置加热温度60oC的条件下重结晶CL-20的晶型保持ε型,颗粒较原料棱角变小,离散系数为0.32,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6.44μm。(3)采用漩涡型微混合器探究制备窄粒径分布CL-20的最佳工艺条件。首先研究了溶剂/非溶剂流量比对CL-20晶型、形貌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温度与浓度进行L9(23)正交实验。通过离散系数和晶型两个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浓度对样品离散系数的影响大于温度,而浓度和温度对CL-20晶型的影响程度相同。最优工艺条件为:溶剂流速0.2 m L·min-1,非溶剂流速2 m L·min-1,活性剂浓度2%,收集装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正庚烷和乙酸乙酯,CL-20浓度7%,收集装置加热温度60oC。该条件下重结晶CL-20的晶型保持ε型,颗粒较原料圆润,离散系数为0.31,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7.83μm。(4)通过传统溶剂/非溶剂重结晶法细化CL-20,并与Y型和漩涡型微混合器所得样品进行对比。粒径统计结果表明传统法、Y型微混合器、漩涡微混合器制备的CL-20的离散系数分别为0.41、0.32、0.31,离散系数越小,颗粒分布越均匀。从粒径测试结果看,三组样品均接近正态分布。PXRD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均制备得到了ε型CL-20。热分析结果表明Y型和漩涡型微混合器制备的CL-20表观活化能较传统法均提高。而Y型CL-20的TP0和Tb低于漩涡型CL-20,漩涡型CL-20的TP0和Tb略低于传统法所得CL-20,综合对比可得漩涡型CL-20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感度测试结果表明,传统法、Y型微混合器、漩涡型微混合器制备的CL-20特性落高分别为33 cm、37 cm、38cm,随着离散系数的减小,三组样品的撞击感度逐渐降低,表明漩涡型微混合器制得的样品在撞击作用下的安全性能最高。

孙颖颖[6](2021)在《一步法废旧涤/棉纺织品组分分离技术及其纤维素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加,纺织工业迅速发展,由此便产生大量废旧纺织品,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在每年产生的数百万吨纺织废料中,大部分是涤/棉纺织品,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棉花种植短缺问题,也可作为原棉或者涤纶的可持续来源,还可以用来生产其他新产品,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对废旧涤/棉纺织品回收利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分离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常用方法为“两步法”即机械+化学法,为了进一步改进分离方法,本文开发了“一步法”即化学法处理废旧涤/棉纺织品。首先,分别采用一步法及两步法对废旧涤/棉纺织品进行分离,结果显示,两步法分离得到棉纤维及沾有棉纤维的涤纶纤维团,一步法分离得到浆状的棉纤维与织物状的涤纶,两种方法得到的涤纶基本上没有被破坏,经对比,一步法分离效果较好。将上述两种方法分离的棉纤维(浆)经高压均质处理得到棉纳米纤维素,通过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热重分析(TGA),得出采用一步法制备的棉纳米纤维素粒径较小,溶液状态稳定,具有较高结晶度,纤丝化明显,直径均匀且在100 nm以内,热稳定性较好。综上,采用一步法分离的棉纤维及制备的棉纳米纤维素性能均优于两步法。经一步法提取的棉纳米纤维素制备的气凝胶具有多孔、高弹以及可压缩等特点,可应用于压力传感器中。经微力测试仪及柔性传感器性能测试分析可得,棉纳米纤维素导电气凝胶压力传感器在施加压力为2.7 k Pa~8.5 k Pa的范围内,其灵敏度可达123.55 k Pa-1;当压缩循环次数到达300次时,其对电阻的响应仍然稳定;当施加力为28.29 k Pa时,该导电气凝胶被压缩约67%,撤压后立即恢复到初始高度;测试手腕、手指、脉搏等均有较稳定的响应。该传感器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良好,具有高度可压缩性,因此在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郭俊鑫[7](2021)在《纳米二维材料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环氧树脂因优异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航天等领域,但易燃特性极大阻碍其拓展应用。膨胀阻燃剂是一种可用于环氧树脂的绿色阻燃剂,具备低烟、无毒等优势,但其缺陷在于阻燃效率低,添加量大,导致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弱化。学者们通常运用协同阻燃剂改善膨胀阻燃剂的缺陷。近年来纳米二维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高热稳定性等特性,可作为优良协同阻燃剂而逐渐被引入阻燃领域。仅需微量纳米二维材料与膨胀阻燃剂协同,就可使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全面提升。研究者们也发现:纳米二维材料剥离程度越高、性能越稳定,其对阻燃性能的提升越高。但常规的纳米二维材料制备工艺存在多种缺陷而难以实施,因此,采用一种绿色高效的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二维材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工作针对鳞状石墨、六方氮化硼、二硫化钼三种材料,运用微波工艺与冷冻干燥工艺对其进行高效剥离、表面有机改性与纳米二维结构保持,并围绕上述工艺后的纳米二维材料与膨胀阻燃剂协同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内容如下:一、对鳞状石墨、六方氮化硼、二硫化钼分别采用16组微波工艺进行剥离,直到制备出纳米二维石墨、纳米二维六方氮化硼、纳米二维二硫化钼。通过机械共混制备了纳米二维石墨/膨胀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纳米二维六方氮化硼/膨胀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与纳米二维二硫化钼/膨胀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微波工艺与组份参数对二维材料微观剥离形貌、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阻燃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纳米二维材料的最佳剥离效果对应了不同的微波剥离工艺;添加量在2wt%时,三种纳米二维材料与膨胀阻燃剂的协同效果均为最佳。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降解速率极大降低、残炭率提高、极限氧指数超过27%、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热烟释放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二、对纳米二维石墨(纳米二维六方氮化硼、纳米二维二硫化钼)/膨胀阻燃剂/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机理进行探索,选用Flynn-Wall-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推导了环氧树脂及其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活化能与反应机理函数。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受热失重温度滞后现象的影响,热分解曲线均向高温方向移动,但热分解规律保持一致;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活化能受微波工艺和二维纳米材料含量的影响,在添加量为2wt%及剥离效果较优的工艺时,活化能变化趋于稳定,且皆遵循三维扩散型反应机理,而环氧树脂遵循一维扩散反应机理。综上,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微波工艺对不同组份的纳米二维材料的剥离效果,并与膨胀阻燃剂协同阻燃环氧树脂,综合分析了其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并深入探索了复合材料的热降解动力学机理。

尹居鑫[8](2021)在《数字PCR微流控芯片的一体化及多重化方法的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数字PCR技术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及产业化前景,在癌症早期诊断,病原菌检测,产前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尽管数字PCR在精准定量方面表现出了突出优势,然而其集成化及多重化发展一直受到限制。数字PCR芯片的集成化可以实现“样本进-数字式-结果出”的精准定量方式,提高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多重数字PCR有利于提高检测过程的高效性、经济性以及系统性。本论文围绕数字PCR芯片的集成化及多重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初步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数字PCR的集成化发展,建立了快速核酸提取方法,开发了能够与数字PCR芯片集成的基于聚四氟乙烯管路的核酸提取系统。该系统以聚四氟乙烯管装载试剂,利用水油的两相界面张力结合高效的磁珠法核酸提取方式完成核酸提取。以PCR反应预混液作为洗脱体系,获得的核酸在洗脱完成后可以直接进入数字PCR芯片进行反应。以矿物油相进行界面分隔,在完成核酸提取后可以直接进入数字PCR芯片中进行物理分隔。该系统可以在5分钟内从细胞及血液中完成核酸提取并直接与数字PCR芯片相集成,从而对核酸分子进行精准定量,实现“样本进-数字式-结果出”检测方式,在核酸快速提取及数字PCR芯片的一体化集成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为了同时实现芯片的一体集成及多重检测,开发了集成核酸提取与多重数字RPA的微流控芯片并将其应用于多种病原菌的检测。利用磁珠法核酸提取方法及特殊的芯片设计,实现了利用单一油相完成核酸提取试剂的有效分隔。利用螺丝阀门及单独设计的进样口在数字RPA芯片上实现了 4种引物探针的预包埋。该芯片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核酸提取,30分钟内实现扩增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仅需45分钟。利用该芯片本文成功从模拟样本(牛奶)中检测出3种病原菌,实现了“样本进-数字式-结果出”的检测方法。(3)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字PCR芯片的多重检测性能,实现高阶的数字PCR检测并降低芯片的加工操作难度,本文开发了一款新型的多重数字PCR芯片。该芯片利用单独设计的进样口,基于自吸分液原理,无须任何外源的泵阀结构便可实现利用单色荧光完成6种靶标的数字PCR检测。芯片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工而成,具有六个检测区域和四层结构。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及实时数字PCR检测证明了芯片的精准定量性能。以5种EGFR突变位点标准品的检测结果并与商业化数字PCR仪进行结果比较,证明了芯片多重检测性能的准确性。最后,作为概念性验证,本文成功对15例肺癌病人的EGFR突变位点进行了检测,证明了该芯片具有潜在的临床检测价值。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数字式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化及多重化开展了研究,开发了集成数字PCR芯片的核酸提取方法,实现了数字式检测芯片的一体集成及多重检测,开发了高阶的多重数字PCR芯片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李世雄,郭聪明,郭俊,胡朝友,杜志刚,于中凯,冯宝泉,刘政修,郭强,赵潇然[9](2021)在《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是燃煤电厂主流的烟气脱硫技术。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颁布实施,火电行业在逐步推动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最终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不同的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路线,对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影响很大。目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脱硫废水的预处理软化技术、浓缩减量技术、蒸发结晶技术等,浓缩减量技术中包括膜法浓缩以及热法浓缩等。脱硫废水技术路线选择应遵循安全可靠和经济性、一厂一策、协同性及无害化等总原则。

王磊,沈柳杨,刘成海,刘钗,郑先哲[10](2021)在《微波干燥浆果过程中料层电场分布影响能量利用分析》文中指出浆果微波干燥时,果浆料层内部的电场随着温度升高和水分下降产生复杂、多变分布,直接影响微波能量的利用和干燥均匀性。为了解析树莓果浆微波干燥过程中的料层内电场分布影响微波能量利用的规律,通过对连续式微波干燥机设置4种输入功率(12、15、18、21 kW),从而控制干燥腔顶部磁控管开启模式,根据开启磁控管的数量和位置的变化进而解析果浆料层上的电场分布及变化规律;建立料层上电磁、质热传递的耦合模型确定果浆料层内的微波能吸收分布,结合料层内温度和水分的变化特性,探明微波干燥腔内的微波传递和能量利用效率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功率下模拟和实测温度的均方根误差值分别为5.8、4.1、6.7、6.9℃,证明用所建立模型表征果浆物料层内的电场强度和微波能吸收分布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微波腔内开启磁控管的位置和数量决定横电场或横磁场的平面波,而平面波的入射角决定微波能转化热能能力。矩形磁控管波导开启模式为平行排列,且在长边方向上中心点间距为1/4微波波长的奇数倍时,高低电场的交错分布提高了整个料层的电场均匀性。高均匀分布的电场强度提高了微波能的吸收和转化效率,并改善干燥后物料的温度均匀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连续式微波干燥机的能量利用效率和干燥均匀性提供理论依据。

二、振动式微粉干燥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动式微粉干燥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2.1 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发展及现状
        1.2.2 干燥技术对谷物特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多因子耦合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现状
        1.2.4 谷物干燥机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特性分析
    2.1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理论
        2.1.1 因子分析理论基本概念
        2.1.2 耦合基本概念
        2.1.3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基本概念及形式
    2.2 耦合因子特性分析
        2.2.1 干燥绝对水势
        2.2.2 有效干燥积温
    2.3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定义及公式
        2.3.1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名称及物理意义
        2.3.2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计算公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耦合因子的玉米分段变温变湿干燥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3.1 试验方案设计
        3.1.1 试验设计依据及数据来源
        3.1.2 全面试验方案设计
    3.2 干燥试验设备与材料
        3.2.1 多参数可控薄层试验台
        3.2.2 干燥试验其它设备与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薄层干燥方法
        3.3.2 玉米响应指标检测及计算方法
        3.3.3 单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3.3.4 综合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3.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3.4 玉米全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全面试验数据及指标检测结果
        3.4.2 响应面法单指标优化结果
        3.4.3 遗传算法多指标优化结果与分析
    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
        3.5.1 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3.5.2 谷物绝对水势积与干燥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相关性图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耦合因子的稻谷分段变温变湿干燥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4.1 试验方案设计
        4.1.1 试验设计依据及数据来源
        4.1.2 全面试验方案设计
    4.2 干燥试验设备与材料
        4.2.1 干燥试验设备
        4.2.2 试验材料
    4.3 试验方法
        4.3.1 薄层干燥方法
        4.3.2 稻谷响应指标检测及计算方法
        4.3.3 单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4.3.4 综合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4.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4.4 稻谷全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全面试验数据及指标检测结果
        4.4.2 响应面法单指标优化结果
        4.4.3 遗传算法多指标优化结果
    4.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
        4.5.1 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4.5.2 谷物绝对水势积与干燥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的相关性图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理想耦合因子的稻谷连续干燥控制方法改进
    5.1 机理与数据双驱动控制
    5.2 连续干燥过程互窗口AI控制
    5.3 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
        5.3.1 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原理
        5.3.2 基于机理驱动控制的窗口与模型选择
        5.3.3 基于数据驱动控制的窗口调整与窗口自适应
    5.4 连续干燥过程双驱动互窗口控制方法图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改进方法的稻谷干燥试验
    6.1 小型连续式谷物干燥机
    6.2 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6.2.1 硬件设计
        6.2.2 软件设计
    6.3 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建立
        6.3.1 理论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
        6.3.2 等效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
    6.4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
        6.4.1 试验材料和设备
        6.4.2 试验方案
        6.4.3 稻谷出口水分控制精度分析与对比
        6.4.4 稻谷干燥品质变化分析与对比
        6.4.5 稻谷微观结构观察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1 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方差分析P-Value表
    附录2 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方差分析P-Value表
    附录3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1部分数据表
    附录4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2部分数据表
    附录5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3部分数据表

(3)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传统药物控释系统
        1.2.1 口服控释制剂
        1.2.2 注射控释制剂
        1.2.3 经皮控释制剂
        1.2.4 皮下埋植控释制剂
    1.3 微针给药系统
    1.4 高分子微针控释系统
        1.4.1 扩散-控释微针系统
        1.4.1.1 通道型微针控释系统
        1.4.1.2 非通道型微针控释系统
        1.4.2 溶胀-控释微针系统
        1.4.3 降解-控释微针系统
        1.4.4 响应-控释微针系统
        1.4.4.1 内源性刺激响应微针
        1.4.4.2 外源性刺激响应微针
        1.4.5 靶向-控释微针系统
        1.4.5.1 微针眼部给药系统
        1.4.5.2 微针口腔给药系统
        1.4.5.3 胃肠道等部位给药系统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单一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微针基质材料的制备
        2.2.3 交联度的测量
        2.2.4 微针模板的制备
        2.2.5 载药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2.2.6 载药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2.2.6.1 微针轴向负载力测量
        2.2.6.2 猪皮刺穿测试
        2.2.7 载药高分子微针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8 载药高分子微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2.2.9 胰岛素高分子微针降血糖实验
        2.2.10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明胶交联度测量
        2.3.2 轴向力学性能研究
        2.3.3 皮肤刺穿实验研究
        2.3.4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2.3.5 体内药物吸收评价
        2.3.6 负载胰岛素的单—高分子微针降血糖效果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2.2 微针基质材料的制备
        3.2.3 微针基质材料的表征测试
        3.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3.2 红外光谱检测
        3.2.3.3 核磁共振光谱
        3.2.4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3.2.5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3.2.6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插入测试及皮肤愈合评价
        3.2.7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3.2.7.1 细胞相容性
        3.2.7.2 血液相容性
        3.2.8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吸湿性能
        3.2.9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3.2.10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3.2.11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针基质材料的表征
        3.3.2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设计与制备
        3.3.3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力学性能与皮肤刺穿能力测试
        3.3.4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安全性评价
        3.3.5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释放测试
        3.3.6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降血糖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4.2.2 伊维菌素微球的制备
        4.2.3 伊维菌素微球的表征
        4.2.3.1 形貌表征
        4.2.3.2 药物含量测定
        4.2.4 载药生物针的制备
        4.2.5 载药生物针的表征
        4.2.5.1 形貌表征
        4.2.5.2 力学形成测试
        4.2.5.3 体外皮肤刺穿实验
        4.2.5.4 生物相容性测试
        4.2.5.5 体外药物释放特性
        4.2.6 载药生物针体内动物实验
        4.2.6.1 大鼠皮肤刺穿和恢复实验
        4.2.6.2 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4.2.6.3 药代动力学评价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IVM-PLGA微球的表征
        4.3.2 生物针的表征
        4.3.3 生物针的安全性测试
        4.3.4 生物针的体外及体内药物释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4)绿色环保碳气凝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气凝胶用于可穿戴应变/压力传感器
        1.2.1 碳气凝胶用于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1.2.2 碳气凝胶用于可穿戴压力传感器
        1.2.3 可穿戴式应变/压力传感器的潜在应用
    1.3 碳气凝胶用于柔性电源系统
        1.3.1 柔性超级电容器
        1.3.2 柔性金属-空气电池
        1.3.3 纳米发电机
    1.4 集成式的可穿戴电子体系
        1.4.1 可穿戴式生理传感器的集成
        1.4.2 可穿戴生理传感器和生化传感器的集成
        1.4.3 可穿戴传感设备和柔性供电系统的集成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溶胶凝胶法碳气凝胶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在压力/应变传感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PPMs的制备
        2.2.2 材料表征
        2.2.3 压力传感器的构筑及性能测试
        2.2.4 应变传感器的构筑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PMs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2.3.1.1 PPMs气凝胶的制备及形貌
        2.3.1.2 PPMs气凝胶的表征
        2.3.2 基于PPMs传感器的构筑
        2.3.2.1 基于PPMs压力传感器的构筑
        2.3.2.2 基于PPMs应变传感器的构筑
        2.3.3 人体活动的监测
        2.3.3.1 动态跟踪
        2.3.3.2 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微小干扰的监测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MXene/生物质/壳聚糖碳气凝胶(MBC)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分层Ti_3C_2T_x MXene溶液的制备
        3.2.3 柔性自支撑3D MBC电极的制备
        3.2.4 材料表征
        3.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柔性自支撑3D MBC复合薄膜的功能化制备及表征
        3.3.2 柔性自支撑3D MBC电双层电极(EDL)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3.3 柔性自支撑3D MBC-6赝电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3.4 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组装与性能评估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荸荠基碳气凝胶(WCA)用于双功能超级电容器和压力传感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荸荠基碳气凝胶的制备
        4.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4.2.3 基于WCA的应力传感器的组装
        4.2.4 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荸荠基碳气凝胶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2 荸荠基碳气凝胶的原位电化学性能测试
        4.3.3 荸荠基碳气凝胶的压力传感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细菌纤维素复合碳气凝胶基TENG构筑及批量制备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药品
        5.2.2 热解化学研究
        5.2.3 CBCP的制备
        5.2.4 机械性能评估
        5.2.5 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BCP的制备与表征
        5.3.2 CBCP的机械性能评估
        5.3.3 基于CBCP的TENG的结构、机理及表征
        5.3.4 基于CBCP的化学和物理增强效应
        5.3.5 WBCPBs的批量化制备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阵列式羟丙甲纤维素复合碳气凝胶基压力传感器用于可穿戴人机界面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C-C2、C-HC和C-HCC碳气凝胶的制备
        6.2.3 耐疲劳性和压缩响应测试
        6.2.4 可压缩传感器的组装和性能试验
        6.2.5 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HCC的制备与形貌、结构表征
        6.3.2 C-HCC基传感器的压敏性能评估
        6.3.3 基于传感器阵列的可穿戴人机界面
        6.3.3.1 基于压力传感器阵列的多功能阵列式LED开关
        6.3.3.2 用于控制无人驾驶飞行器(UAV)的人机界面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微混合技术制备窄粒径分布CL-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炸药细化方法研究概况
        1.2.2 微混合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CL-20 细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微混合器流体混合数值模拟
    2.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理论
        2.1.1 多相流模型和种类
        2.1.2 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
        2.1.3 边界条件的设置
        2.1.4 网格的划分
    2.2 T型微混合器设计模拟
        2.2.1 结构设计
        2.2.2 物理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2.2.3 求解设置及结果讨论
    2.3 Y型微混合器设计模拟
        2.3.1 结构设计
        2.3.2 物理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2.3.3 求解设置及讨论
    2.4 漩涡型微混合器设计模拟
        2.4.1 结构设计
        2.4.2 物理模型构建及网格划分
        2.4.3 求解设置及讨论
    2.5 小结
3 Y型微混合器重结晶细化CL-20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试验装置及原理
    3.3 CL-20 的细化
        3.3.1 细化实验设计
        3.3.2 不同因素对细化CL-20 形貌和粒度的影响
        3.3.3 重结晶产品的晶型
        3.3.4 最优条件的确定
        3.3.5 重结晶产品的热性能分析
        3.3.6 机械感度测试
    3.4 小结
4 漩涡型微混合器重结晶细化CL-20
    4.1 试剂与仪器
    4.2 试验装置及原理
    4.3 溶剂/非溶剂流量比的选择
        4.3.1 不同流量比对晶体形貌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4.3.2 晶型分析
    4.4 温度与浓度的影响
        4.4.1 正交实验方案的建立
        4.4.2 细化实验及样品表征
        4.4.3 正交结果
    4.5 性能测试
        4.5.1 热性能分析
        4.5.2 机械感度测试
    4.6 小结
5 不同工艺制备细化CL-20 的性能测试
    5.1 制备过程
    5.2 粒径分布及性能对比
        5.2.1 粒径对比
        5.2.2 PXRD对比
        5.2.3 热性能对比
        5.2.4 撞击感度对比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一步法废旧涤/棉纺织品组分分离技术及其纤维素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
        1.2.1 废旧涤纶纺织品的回收
        1.2.2 废旧棉纺织品的回收
        1.2.3 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回收
    1.3 纳米纤维素概述
        1.3.1 纳米纤维素的结构
        1.3.2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
        1.3.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1.4 传感器概述
        1.4.1 传感器的类型
        1.4.2 传感器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废旧涤/棉纺织品的分离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器材
    2.3 废旧涤/棉混纺织品的分离
        2.3.1 两步法分离废旧涤/棉纺织品
        2.3.2 一步法分离废旧涤/棉纺织品
    2.4 测试与表征
        2.4.1 分离后纤维的形貌表征(SEM)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2.4.3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2.4.4 热重测试(TGA)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纤维的形貌分析
        2.5.2 化学结构分析
        2.5.3 结晶度分析
        2.5.4 热稳定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棉纤维中纳米纤维素的提取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与器材
    3.3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
        3.3.1 两步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3.3.2 一步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3.4 测试与表征
        3.4.1 粒径与Zeta电位测试
        3.4.2 热重测试(TGA)
        3.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3.4.4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3.4.5 纳米纤维素形貌表征(TEM)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粒径与电位分析
        3.5.2 热稳定性分析
        3.5.3 化学结构分析
        3.5.4 结晶度分析
        3.5.5 棉纳米纤维素形貌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废棉纳米纤维素在压力传感器中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器材
    4.3 废棉纳米纤维素导电气凝胶压力传感器的制备
    4.4 测试与分析
        4.4.1 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4.4.2 灵敏度和迟滞性测试与分析
        4.4.3 压缩回弹性测试与分析
    4.5 导电气凝胶导电机理
    4.6 导电气凝胶压力传感器的潜在应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纳米二维材料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氧树脂
    1.2 膨胀阻燃剂
    1.3 纳米二维材料协同阻燃
        1.3.1 GNs在阻燃领域的应用
        1.3.2 h-BN 在阻燃领域的应用
        1.3.3 MoS_2在阻燃领域的应用
    1.4 纳米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1.4.1 制备方法
        1.4.2 自上而下的剥离方法
        1.4.3 自下而上的剥离方法
        1.4.4 微波剥离工艺
    1.5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FGNs的制备及其在EP中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样品制备
        2.2.4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剥离效果及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及能谱分析
        2.3.2 热稳定性解析
        2.3.3 固化性能分析
        2.3.4 阻燃性能分析
        2.3.4.1 极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等级
        2.3.4.2 热释放性能分析
        2.3.4.3 烟释放性能分析
        2.3.4.4 残炭形貌分析
        2.3.5 机械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NNs的制备及其在EP中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样品制备
        3.2.4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剥离效果及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能谱分析
        3.3.2 热稳定性解析
        3.3.3 固化性能分析
        3.3.4 阻燃性能分析
        3.3.4.1 极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等级
        3.3.4.2 热释放性能分析
        3.3.4.3 烟释放性能分析
        3.3.4.4 残炭形貌分析
        3.3.5 机械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DNs的制备及其在EP中的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剥离效果及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能谱分析
        4.3.2 热稳定性解析
        4.3.3 固化性能分析
        4.3.4 阻燃性能分析
        4.3.4.1 极限氧指数及垂直燃烧等级
        4.3.4.2 热释放性能
        4.3.4.3 烟释放性能分析
        4.3.4.4 残炭形貌分析
        4.3.5 机械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P阻燃体系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5.2.1 非等温热稳定性测试
        5.2.2 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Flynn-Wall-Ozawa法计算
        5.2.3 非等温热降解动力学Coats-Redfern法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EP、EP/IFR及 EP/IFR/FGNs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5.3.1.1 EP、EP/IFR及 EP/IFR/FGN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3.1.2 Flynn-Wall-Ozawa法计算的活化能
        5.3.1.3 Coats-Redfern法求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5.3.2 EP/IFR/BNNs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5.3.2.1 EP/IFR/BNN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3.2.2 Flynn-Wall-Ozawa法计算的活化能
        5.3.2.3 Coats-Redfern法求解热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5.3.3 EP/IFR/MDNs复合材料热降解动力学研究
        5.3.3.1 EP/IFR/MDNs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3.3.2 Flynn-Wall-Ozawa法计算的活化能
        5.3.3.3 Coats-Redfern法求解热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8)数字PCR微流控芯片的一体化及多重化方法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于微流控系统的核酸提取
        1.1.1 磁珠法核酸提取
        1.1.2 二氧化硅原位提取
        1.1.3 纸基核酸提取
        1.1.4 其它核酸提取方法
    1.2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扩增
        1.2.1 数字PCR
        1.2.2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
        1.2.3 重组聚合酶扩增
    1.3 多功能集成式微流控芯片
        1.3.1 样品进-结果出式芯片
        1.3.2 样品进-数字式-结果出式芯片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一种用于集成数字PCR芯片的快速核酸提取系统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PNE系统的组成及验证
        2.3.2 数字PCR芯片的加工
        2.3.3 PNE系统与数字PCR芯片集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NE系统的装载及提取过程
        2.4.2 PNE系统核酸提取的回收率及完整性
        2.4.3 PNE系统在细胞及血液中的核酸提取效果
        2.4.4 集成芯片式数字PCR芯片
        2.4.5 集成液滴数字PCR芯片
    2.5 小结
3 一体化多重数字RPA检测系统用于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仪器与装置
        3.2.2 实验耗材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芯片设计与加工
        3.3.2 芯片中反应组分冻干
        3.3.3 核酸提取与数字RPA
        3.3.4 细菌检测及结果读取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芯片的工作流程及结构
        3.4.2 核酸提取
        3.4.3 多重数字RPA
    3.5 小结
4 新型多重数字PCR芯片的研制及在肺癌EGFR突变位点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仪器与装置
        4.2.2 实验耗材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芯片的设计与加工
        4.3.2 多重数字PCR芯片操作
        4.3.3 循环肿瘤DNA提取
        4.3.4 数字PCR及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多重数字PCR芯片的设计与测试
        4.4.2 反应组分预包埋
        4.4.3 样品引入
        4.4.4 芯片定量能力及实时检测
        4.4.5 多重检测EGFR突变
        4.4.6 临床样本测试
    4.5 小结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9)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1.1 预处理系统
    1.2 浓缩减量系统
        1.2.1 膜法浓缩减量工艺
        1.2.2 热法浓缩减量工艺
        1.2.3 浓缩减量工艺比选
    1.3 固化系统
        1.3.1 烟道干燥方案
        1.3.2 蒸发结晶方案
        1.3.3 固化方案比选
2 结语

四、振动式微粉干燥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D]. 陈俊轶. 吉林大学, 2021(01)
  • [2]石墨烯/聚吡咯泡沫基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及传感性能研究[D]. 邹雪净. 新疆大学, 2021
  • [3]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D]. 陈博智.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4]绿色环保碳气凝胶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应用研究[D]. 张少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微混合技术制备窄粒径分布CL-20[D]. 王苗. 中北大学, 2021(09)
  • [6]一步法废旧涤/棉纺织品组分分离技术及其纤维素应用研究[D]. 孙颖颖.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7]纳米二维材料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郭俊鑫.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6)
  • [8]数字PCR微流控芯片的一体化及多重化方法的开发及应用[D]. 尹居鑫. 浙江大学, 2021(01)
  • [9]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废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探讨[J]. 李世雄,郭聪明,郭俊,胡朝友,杜志刚,于中凯,冯宝泉,刘政修,郭强,赵潇然. 全面腐蚀控制, 2021(02)
  • [10]微波干燥浆果过程中料层电场分布影响能量利用分析[J]. 王磊,沈柳杨,刘成海,刘钗,郑先哲. 农业工程学报, 2021(04)

标签:;  ;  ;  

振动微粉干燥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