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对油气体系石蜡沉积温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辉[1](2019)在《含蜡原油石蜡消失温度理论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在油气开采、集输、加工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改变时,油气体系内容易析出石蜡,这会大大降低油气田开发的效率,并损耗各种设备管道,甚至造成油田停产。石蜡沉积问题会给现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影响石蜡沉积的关键因素就是石蜡消失温度(WDT)。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选择对WDT进行研究,以降低减少采油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灰色关联法、皮尔逊关联法、斯皮尔曼关联法作为建立模型的基础,将支持向量机(SVM)、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与灰狼算法(GWO)、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等相结合,建立了六个元启发模型GWO-SVM、LS-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SVM、PSO-SVM、GA-ANFIS、PSO-ANFIS。通过三个相关系数关联法对272组数据进行关联,选择了压力、摩尔质量作为输入变量,WDT作为输出变量,对272组WDT数据(从C13到C24,并囊括了二元系统、三元系统和多组分系统,压力为0.1-1OOMPa,摩尔质量为87-282,训练组和测试组数据点比值为7:3)进行拟合计算,并对六个模型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不同压力(主要是0.1MPa、20MPa、40MPa、60MPa、80MPa、100MPa),进行模型优选。计算结果表明:二元、三元、多组分系统和全部数据中,GWO-SVM模型的绝对平均相对误差(AARD)分别为0.19%、0.43%、0.09%、0.71%;GA-ANFIS模型的AARD 为 0.22%、0.43%、0.09%、0.75%;PSO-ANFIS 模型的AARD为0.23%、0.41%、0.76%、0.75%;GA-SVM 模型的 AARD 为 0.34%、0.64%、0.37%、0.90%;PSO-SVM模型的 AARD 为 0.45、0.68%、0.38%、0.72%;LS-SVM 模型的AARD为0.59%、1.00%、0.09%、0.88%;并对R2、RMSE、SD这三个指标也进行了计算;最后对六个模型进行了异常点分析,二元、三元、多组分系统和全部数据中,GWO-SVM模型的异常点数分别为0、0、0、6个;GA-ANFIS的异常点数分别为4、0、1、5个;PSO-ANFIS模型的异常点数分别为2、0、1、9;GA-SVM模型的异常点数分别为0、0、1、6个;PSO-SVM模型的异常点数分别为0、0、0、6个;LS-SVM模型的异常点数分别为0、0、0、8 个。在不同压力下,对六个模型进行评价,在0.1-40MPa的压力下,预测WDT推荐选择GWO-SVM模型;在40-60MPa的压力下,预测WDT推荐选择GA-ANFIS模型;在60-1 OOMPa下,预测WDT推荐选择GWO-SVM模型。经过综合对比表明,六个元启发模型中,GWO-SVM的模型的AARD最低,异常点个数最小,模型的稳定性最强,泛化能力强,从而为含蜡原油(从C13到C24,二元系统、三元系统和多组分系统,压力为0.1-100MPa)WDT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分析方法,满足工程要求。
周大可[2](2019)在《海上油井井筒结蜡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蜡原油的开采通常受到井筒结蜡问题的影响,预测井筒中析蜡区域和蜡沉积量对海上油井的清防蜡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建立海上油井井筒温度计算模型,预测蜡析出的热力学模型以及预测蜡沉积的动力学模型,同时结合井筒多相流理论,提出关井作业期间和生产期间井筒析蜡区域和蜡沉积量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关井作业开始后井筒温度逐渐降低,关井初期井筒温度下降较快,随着关井时间增加井筒温度变化趋于平稳;关井作业期间井筒内的析蜡区域和蜡沉积量增大,但增长趋势逐渐减缓。通常情况下海上油井隔水管段温度较低,在析蜡区域内下入保温油管能够有效减小析蜡区域和蜡沉积量。在油井生产过程中,产量和含水率的变化均对结蜡产生影响。低产油井井口附近温度较低,油流中心和油管壁面之间温差较大,因此析蜡区域和蜡沉积量较大;高产油井全井筒范围内温度较高,同时流动过程中存在剪切剥蚀作用的影响,因此不容易发生结蜡。在油井生产后期的高含水阶段,由于流体组分分布的变化,井筒中蜡沉积量明显减小。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为高含蜡油井的清防蜡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实现高含蜡原油的正常开采。
刘凯[3](2019)在《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生产测试过程中,深水低温环境容易引起蜡沉积现象的发生,影响作业正常进行,增加作业成本和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蜡堵塞事故,这大大增加了含蜡原油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开展对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规律的研究,对保证含蜡油井测试、生产等工作的安全高效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深水油井生产测试工况,构建了考虑蜡沉积的井筒温压场计算模型,进行了垂直管道内气液两相流蜡沉积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蜡沉积速率预测模型,提出了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区域及沉积速率、沉积厚度预测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井筒蜡沉积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蜡沉积影响的井筒温压场计算模型,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并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蜡沉积时间和沉积速率等因素对井筒温度和压力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积时间越长、沉积速率越大,井筒中蜡沉积层厚度就越厚,井筒中的温度越高,压力变化不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蜡沉积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蜡沉积实验,依据不同气液相表观流速条件下的蜡沉积实验数据,基于经典的Fick分子扩散理论,综合考虑管流剪切剥离作用及沉积层包裹凝油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的蜡沉积动力学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4.06%,平均误差小于7.5%,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基于深水油井井筒温压场和析蜡条件计算模型,提出了井筒内蜡沉积区域预测方法,并对蜡沉积区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再结合考虑蜡沉积的温压场计算模型和蜡沉积预测模型,对井筒蜡沉积区域内的蜡沉积速率及沉积厚度进行了预测计算,得到了沉积时间、液相产量、地温梯度、水深、地层压力、管径等因素对蜡沉积速率及沉积厚度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可为深水油井蜡沉积预测和防治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杨居衡[4](2018)在《多相体系蜡析出计算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海底含蜡原油的不断开采,受海底低温环境的影响,海底混输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正面临严峻挑战——蜡沉积问题。准确预测管输石油的析蜡特性正是防止和控制管道蜡沉积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本文建立了液固和气液固析蜡预测模型,改进了气液固各相非理想性的热力学描述方法,结合特征化理论将上述模型分别应用于原油和凝析油体系,使之具备工业应用价值。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针对烷烃体系建立了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采用新提出的IRSW溶液模型描述固相蜡晶的非理想性。该溶液模型同时考虑了过量焓和过量熵对过量吉布斯自由能的贡献。其中,焓的贡献采用修正的正规溶液模型描述;熵的贡献通过Wilson模型计算。液相的非理想性采用正规溶液模型和Flory free-volume方程共同描述。再者,本文从分子形态的微观角度引入蜡晶分子间的末端效应和多态固相的变化过程,使得模型物理意义更加完善,实现了析蜡点、析蜡量和析出蜡晶组成的准确预测。其次,针对高度非对称烷烃体系,改进了EOS-GE气液相平衡预测模型。其中,状态方程采用考虑体积平移参数的t-PR状态方程;GE通过UNIFAC溶液模型计算。针对UNIFAC模型假设―溶液基团各向同性‖的不足,采用体积参数非线性加和的方式对组合活度系数加以改进,显着提升了EOS-GE模型对非对称烷烃体系的泡点预测精度。随后,结合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考虑压力对固相非理想性的影响,构建了气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采用Sloan算法求解,实现了高压含气烷烃体系析蜡特性的准确预测,从理论上揭示了进料组成和操作压力对析蜡点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特征化理论,将上述液固和气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成功应用于原油和凝析油体系,分别建立了原油和凝析油体系的析蜡预测模型。原油析蜡预测模型利用Coutinho提出的指数递减规律估计正构烷烃的分布。该模型采用IRSW模型计算固相的活度系数,同时忽略液相的非理想性。凝析油析蜡预测模型综合应用Pedersen、Riazi和Coutinho法,实现了对进料组成的合理估计。由于EOS-GE模型无法应用于凝析油体系,本文采用EOS-kij模型替代EOS-GE模型。利用多种原油和凝析油的相平衡实验数据对所建析蜡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体系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多相集输管道降低蜡堵风险,提高流动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陈圆圆[5](2018)在《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含蜡原油的输送过程中,当原油温度低于析蜡点时,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就会从油品中析出来以固相的形式附着在管壁上。固相的附着直接导致管道有效流通面积的减小,增加了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使泵的功率消耗大大增加,同时当蜡沉积较多时,极有可能会堵塞管道,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然而,石油工业中管道中的蜡沉积危害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油气藏储集层、井筒、地面石油设施中,蜡沉积无处不在,这给石油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额外的能量损耗。因此,准确的预测蜡沉积温度和蜡沉积量对于石油工业而言意义深远。本文在充分调研了原油的化学组成,详细研究了蜡沉积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认为蜡沉积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是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使用热力学相平衡方法来研究油气体系中气-液-固相平衡,对常用的状态方程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选择PR状态方程来描述气相和液相的非理想性。为保障计算的精度以及使算法快速收敛,对原油中的重馏分进行了特征化处理;对于固相则使用了理想溶液理论,在计算蜡固相含量时使用经验公式进行修正。使用有关文献中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计算数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并且验证了“相平衡点更接近于溶蜡点”的说法。最后,介绍了 BP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并认为对于工程中积累了大量生产实践数据的情况,可以使用BP神经网络来预测析蜡量。
曹鑫[6](2018)在《CO2和典型驱替体系驱油过程对原油分子组成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高采收率技术(EOR)是油气田开发的永恒主题之一,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油田剩余油重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EOR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深入研究驱替规律,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从宏观范围到微观尺度,并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本质上解释驱替过程中原油分子组成转化的规律和现象,进一步油藏挖潜提供理论依据。由于CO2驱油过程中,CO2与原油作用的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十分明显,而且由此导致的有机物沉积问题一直困扰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因此,本文通过利用模拟CO2混相驱过程,并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所得到产物及剩余油进行了分子层面的表征,揭示了CO2混相驱过程中CO2萃取产出油和沉积物的分子组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CO2驱油过程中沥青质沉积的新方法。同时深入研究了三种典型化学驱前后原油分子组成变化的规律。为探究驱替过程中原油性质变化的本质,以及剩余油研究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超临界萃取仪模拟CO2混相驱过程中CO2与原油之间多次接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不同操作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原油得到的萃取物(即产出油)和萃余物(即沉积物)的表征,全面认识了超临界CO2产出油和沉积物的化合物组成,包括烃类及杂原子化合物。揭示了超临界CO2对原油中不同类型化合物的萃取选择性。发现超临界CO2对原油四组分(SARA)亚组分均有一定的萃取作用,并非所有沥青质均会产生沉积,而有一部分沥青质会被CO2所溶解,对这部分沥青质进行了分子表征。在实验条件下(20-30 MPa,50-70℃),压力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比温度显着。产出油中,高缩合度、强极性的化合物含量较少,烃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比杂原子化合物要多;其中N1Ox、OxSy、Ox类等杂原子化合物在沉积物中富集较多;沉积物中不仅含有沥青质,胶质等大分子杂原子化合物,还含有相当含量的长链脂肪烃(碳数≥23)。根据溶解度参数理论,利用FT-ICR MS得到的原油分子质谱数据,建立了计算了原油化合物分子的溶解度参数的新方法,并与超临界CO2溶解度参数进行了比较,可以用此预测原油中化合物分子在超临界CO2的可溶解性。选取密度关联法、蒸发焓关联法和PR-EOS关联法来计算原油化合物分子溶解度参数,其中蒸发焓关联法误差较大,PR-EOS关联法计算结果较好。发现Giddings经验关联式可用于计算超临界CO2的溶解度参数,尤其在高压(P≥20 MPa)情况下,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非常好。在实际CO2驱替时,可以利用此计算方法,预测在地层条件下,超临界CO2与原油接触时,容易产生沉积的有机组分。在深入剖析CO2混相驱原油分子组成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化学驱替实验,即聚合物驱、三元复合(ASP)驱和泡沫驱。研究了在接近地层条件下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的变化情况,着重对驱替剩余油的分子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发现驱替过程中产出油与剩余油在分子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剩余油中主要富集了缩合度较高的化合物。选用不同的驱替剂会对剩余油中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如ASP驱剩余油O2类(羧酸)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而聚合物驱剩余油中碱性氮类化合物含量减少明显。不论采取何种驱替方式,沥青质这类大分子、大极性的化合物非常不易被驱替,而残留在地层中;而高碳数、长链的正构烷烃也容易在地层中残留。对剩余油分子组成的详细表征,提出一种利用FT-ICR MS进行剩余油研究的新思路,可为预测驱替剂在地层中的流动路径和波及范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闫兆金[7](2017)在《深海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和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高温高压气藏相态变化复杂。南海西部海域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或含油气显示层段,最高温度达242℃、最高压力达77.1MPa,而这种油气藏条件,导致地层流体性质复杂多变。目前已经开采的高温高压气藏就存在流体认识不清等问题,特别是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状况,因而需要从实验角度出发,对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进行充分的研究,为这些高温高压气藏中的复杂流体后续的认识评价做好相应的技术储备。基于石蜡沉积机理和石蜡沉积测试的对比分析,本文开展了高温高压高含蜡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实验及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结合实验结果,针对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的过程,展开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气油比以及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石蜡沉积温度点和石蜡沉积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凝析气藏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预测深海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的具体状况。论文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不同气油比、不同温压条件下的恒质膨胀实验结果表明,当实际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后,流体中将有凝析油(液相)出现;其中气油比越大,露点压力越小(在136℃的条件下,气油比12857m3/m3、气油比8000m3/m3以及气油比5500m3/m3的露点压力分别为39.115MPa、41.443MPa和46.125MPa);温度越高,其样品的露点压力越小;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其露点压力会随之降低,但降幅较小。(2)地面凝析油石蜡沉积实验及模拟表明,YC13-1地面油析蜡的最大质量比例约为12%,压力不变时随着温度降低析蜡量增加。当压力升高的时候,析蜡点略有升高,在温度高于30℃后,无论多大的压力石蜡也不会析出。(3)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及模拟表明,气油比为12857m3/m3的凝析气中凝析油含量低,150℃下最大反凝析液量只有1%。随压力升高,石蜡沉积点温度降低。温度高于24℃后,无论压力怎么变化,石蜡均不会沉积。高压下凝析气中石蜡沉积的温度很低,高温条件下石蜡沉积的压力很低,因此说明地层条件下凝析气中不可能有石蜡析出。凝析气石蜡沉积量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最大量占体系的质量比低于1.2%;温度不变时,随压力的降低而略有增加。(4)凝析气藏气油比增加,露点压力升高,反凝析液量增加。气油比越低石蜡沉积的压力点越高,最大石蜡沉积量越大,石蜡沉积的温度点越高。这说明低气油比的凝析气流体比高气油比的凝析气更容易发生石蜡沉积。总体上,凝析气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最容易析蜡,而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容易析出。(5)基于油气多相管流理论,建立了凝析气藏石蜡沉积井筒温压预测模型,根据不同流型的判断,建立了不同的压力梯度计算公式;推导地层条件和海水条件下的井筒温度梯度,来预测井筒静态析蜡点。基于YC13-1气田单井生产数据预测了析蜡位置,研究表明其极限深度为150m,当井口油压高于2MPa,其地层和井筒都不会发生石蜡沉积。
罗强[8](2017)在《塔里木油田高含蜡凝析气藏固相沉积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文中提出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塔北地区、塔中地区凝析气藏均出现石蜡沉积现象,在凝析气开采过程中如何预测井筒析蜡点和析蜡量,成为如何防止石蜡沉积,高效地开发高含蜡凝析气藏得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基于塔里木油田神木2井在井筒清蜡前和清蜡后流体现场分离器取样,进行了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地层流体闪蒸实验测试、井流物组成对比、等组成膨胀实验测试、定容衰竭实验测试,同时在全温度域下(-20 °C~160 °C)进行流体等组成膨胀、相图实验测试,结合相态实验结果,对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流体相态特征基本的了解。进行了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地层流体激光测试石蜡沉积,得到其析蜡点、拟析蜡点、溶蜡、拟溶蜡点,再结合对改良PR状态方程和混合规则的优选,进行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并将其模拟结果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为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深层凝析气藏开发以及气液固三相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成果:(1)首先通过PVT相态实验研究了神木2井清蜡前、后井流物的相态特性,进行对该井地层流体闪蒸实验、井流物组成实验、等组成膨胀实验、定容衰竭实验测试,发现神木2后凝析油组成较重;(2)全温度域实验测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流体状态,实验研究表明,对于清蜡前地层流体当温度低于80℃容易发生流体反转,对于清蜡后地层流体当温度低于70℃时,地层流体容易反转为油藏;(3)常规气-液-固三相计算是引入求解逸度方程里面参数b1,b2,b3,b4和f(Mi)作为模型可调参数进行模拟,本文作者考虑石蜡是以碳原子数16以上的高分子量正构烷烃为主(含量约为90%~92%),并含异构烷烃7~8%,环烷烃约1~2%的固态烃类混合物属于原油中地层烃类组成的一部分,通过给出目前地层流体中包含的石蜡组分初值含量,并将石蜡组分作为模型可调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石蜡沉积析蜡点、析蜡量等参数;(4)结合实验数据,运用PVTsim数值模拟软件,计算了神木2井清蜡前、后井流物的P-T相图,模拟了不同条件下析蜡点,以及石蜡沉积壳层(WDE),并结合WDE与实际生产条件来判定生产中的石蜡沉积;(5)模拟计算了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神木2井清蜡前、清蜡后地层流体中气液固三相摩尔分数、析蜡量线,同时计算得到了石蜡沉积壳层(WDE)曲线,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龙强[9](2016)在《高含蜡凝析气井蜡沉积实验及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井筒蜡沉积问题一直是石油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油气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流体中石蜡会不断析出并沉积到管壁上,造成井筒堵塞,导致油气产量大幅降低,甚至停产。九区凝析气藏部分气井蜡沉积问题十分严重,由于缺乏计算井筒中蜡沉积位置、蜡沉积厚度等参数的方法,导致无法制定有效的清防蜡作业方案,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平稳运行。本文在石蜡沉积机理研究和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相流井筒蜡沉积动态预测模型,为井筒蜡沉积预测及清防蜡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井筒流体自井底流向井口过程中,蜡沉积过程可用溶液理论、结晶理论、分子扩散理论和相平衡理论等进行解释,井筒蜡沉积是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井筒流体组成、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是影响蜡沉积的主要因素。(2)对九区凝析气井油气样品进行了油气组分、化学组成、红外光谱等分析,结果表明,九区凝析油样重质组分含量高,各油样均含有石蜡基团,蜡含量高;对TK916井蜡样进行了熔点测试和模拟蒸馏实验,结果表明,蜡样中含有约65%的粗晶蜡和35%的微晶蜡。(3)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的析蜡点与析蜡量,结果表明,九区各凝析气井脱气油析蜡点高,在常压下析蜡点范围为32.1℃~47.2℃,随压力增加而增加;活油析蜡点随着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同一压力下,析蜡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同一析蜡温度,不同压力下析蜡量变化不同。(4)根据井筒中石蜡沉积是一个先析出再沉积的静、动态过程,建立了多相流井筒蜡沉积动态预测模型,使蜡沉积相平衡静态计算模型和动态预测模型得到了统一,模型计算结果和现场数据很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5)利用多相流蜡沉积动态预测模型,结合九区各井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井筒结蜡预测图版,对各井的清蜡深度及清蜡周期进行了建议。
岳一星[10](2016)在《梁平大安寨凝析气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梁平大安寨凝析气藏地处重庆市梁平县境内,面积60km2。目前工区共9口气井,结蜡严重,在试采期间多次发生蜡堵,对气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针对梁平大安寨凝析气井结蜡严重的问题,开展结蜡机理和清防蜡对策研究,对梁平大安寨凝析气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静态实验、微管实验以及挂片实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凝析气井结蜡的影响,为结蜡模型的建立以及结蜡预测提供基础;在实验研究凝析气井结蜡机理基础上,建立了凝析气井结蜡预测模型,编制了凝析气井结蜡预测软件,软件可准确预测凝析气井的结蜡时间、结蜡速率和结蜡厚度;在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梁平大安寨凝析气井生产实际,对其凝析气井进行了优化配产,并优选了气井的机械清蜡工具和清防蜡剂配方,现场应用1口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梁平大安寨凝析气井结蜡实验,系统分析研究了温度、压力、压差、油气组分和表面粗糙程度等因素对凝析气井结蜡的影响,认识了凝析气井的结蜡机理;(2)运用编制的结蜡预测软件预测了FY6-2HF井在不同产量、不同深度条件下的结蜡时间、结蜡速率和结蜡厚度,认为该井产量为0.42万方/天时,结蜡速度很快;(3)结合生产实际,得到FY6-2HF井的合理产量为3.75.5万方/天,优选出该气井的机械清蜡工具为清蜡麻花钻,优选出该气井的清蜡剂配方为1.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二甲苯,防蜡剂配方为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0.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二、压力对油气体系石蜡沉积温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压力对油气体系石蜡沉积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含蜡原油石蜡消失温度理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蜡沉积机理 |
1.2.2 实验方法 |
1.2.3 热力学方法 |
1.2.4 智能算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关联分析法 |
2.1.1 灰色关联法 |
2.1.2 皮尔逊关联分析法 |
2.1.3 斯皮尔曼关联分析法 |
2.2 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基础 |
2.2.1 线性SVM回归 |
2.2.2 非线性SVM回归 |
2.3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理论基础 |
2.4 异常点检测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元启发算法 |
3.1 优化算法的理论基础 |
3.1.1 灰狼(GWO)算法 |
3.1.2 遗传(GA)算法 |
3.1.3 粒子群(PSO)算法 |
3.1.4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基础理论 |
3.1.5 蚁群(ACO)算法 |
3.1.6 模拟退火(SA)算法 |
3.2 选择元启发算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模型预测石蜡沉积温度 |
4.1 数据选取 |
4.2 参数优化 |
4.3 结果分析 |
4.4 异常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优选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海上油井井筒结蜡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井筒温度场理论研究 |
1.2.2 蜡析出热力学模型研究 |
1.2.3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上油井井筒温度场计算 |
2.1 海上高含蜡油井特点分析 |
2.1.1 海上油井井身结构分析 |
2.1.2 海水垂向温度分布规律研究 |
2.1.3 含蜡原油流动特点分析 |
2.2 传热系数计算 |
2.2.1 井筒热量传递过程研究 |
2.2.2 井筒总传热系数计算 |
2.2.3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
2.3 生产过程中井筒温度计算 |
2.3.1 稳态温度场模型假设条件 |
2.3.2 稳态温度场模型建立及求解 |
2.4 关井过程中井筒温度计算 |
2.4.1 瞬态温度场模型假设条件 |
2.4.2 瞬态温度场模型建立及求解 |
2.5 实例计算与结果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井筒结蜡预测模型研究 |
3.1 井筒结蜡机理 |
3.1.1 溶解度理论 |
3.1.2 结晶理论 |
3.1.3 扩散理论 |
3.1.4 相平衡理论 |
3.2 蜡析出热力学模型研究 |
3.2.1 热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
3.2.2 热力学模型建立及求解 |
3.2.3 热力学模型参数计算 |
3.2.4 重组分特征化处理 |
3.2.5 实例计算与结果讨论 |
3.3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 |
3.3.1 动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
3.3.2 动力学模型建立与求解 |
3.3.3 动力学模型相关参数计算 |
3.4 井筒结蜡预测方法研究 |
3.4.1 关井期间井筒结蜡预测方法 |
3.4.2 生产期间井筒结蜡预测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井筒结蜡影响因素分析 |
4.1 程序设计说明 |
4.1.1 程序功能介绍 |
4.1.2 程序设计思路 |
4.2 关井期间井筒结蜡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关井时间对结蜡区域的影响 |
4.2.2 关井时间对蜡沉积量的影响 |
4.2.3 保温油管对结蜡区域的影响 |
4.2.4 保温油管对蜡沉积量的影响 |
4.3 生产期间井筒结蜡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油井产量对蜡沉积量的影响 |
4.3.2 含水率对蜡沉积量的影响 |
4.3.3 保温油管对蜡沉积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3 油井井筒温压分布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蜡沉积的井筒温压场计算模型 |
2.1 蜡沉积对井筒温压场的影响 |
2.2 考虑蜡沉积的井筒温压场模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 模型求解方法 |
2.3.1 模型定解条件 |
2.3.2 求解过程 |
2.4 井筒温压场分布规律分析 |
2.4.1 蜡沉积时间 |
2.4.2 蜡沉积速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体系蜡沉积实验及预测模型 |
3.1 气液两相流蜡沉积实验方法 |
3.1.1 蜡沉积实验装置简介 |
3.1.2 实验介质 |
3.1.3 气液两相流蜡沉积实验步骤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体系蜡沉积预测模型 |
3.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2 模型参数计算 |
3.3.3 模型预测结果与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预测及规律分析 |
4.1 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区域预测及规律分析 |
4.1.1 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区域预测方法 |
4.1.2 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区域影响因素分析 |
4.2 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速率及沉积厚度预测分析 |
4.2.1 沉积时间 |
4.2.2 产量 |
4.2.3 地温梯度 |
4.2.4 水深 |
4.2.5 地层压力 |
4.2.6 管柱管径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多相体系蜡析出计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领域的研究概况 |
1.2.1 γ-γ模型 |
1.2.2 φ-γ模型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烷烃体系的液固相平衡模型研究 |
2.1 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2.2 液固相平衡模型 |
2.2.1 热力学平衡方程 |
2.2.2 纯物质的液固相逸度比 |
2.2.3 液相非理想性的描述 |
2.2.4 固相非理想性的描述 |
2.2.5 固相析出边界条件 |
2.3 液固相平衡闪蒸计算 |
2.3.1 液固相态判断 |
2.3.2 液固相平衡闪蒸模型 |
2.3.3 析蜡点的计算 |
2.3.4 析蜡量及固相组成的计算 |
2.4 液固相平衡模型验证 |
2.4.1 三元和四元体系的析蜡预测 |
2.4.2 复杂多元体系析蜡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度非对称烷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模型研究 |
3.1 气液相平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3.2 EOS-G~E模型 |
3.2.1 状态方程 |
3.2.2 LCVM混合规则 |
3.2.3 UNIFAC模型的改进 |
3.2.4 气液相平衡常数的计算 |
3.3 气液相平衡闪蒸计算 |
3.3.1 气液相态判断 |
3.3.2 气液相平衡闪蒸模型 |
3.3.3 泡点的计算 |
3.4 EOS-G~E模型验证 |
3.4.1 二元体系的泡点预测 |
3.4.2 多元体系的泡点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烷烃体系气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研究 |
4.1 压力对固相的影响 |
4.2 气液固相平衡模型 |
4.2.1 带压条件下的固相非理想性 |
4.2.2 热力学平衡方程 |
4.3 气液固相平衡闪蒸计算 |
4.3.1 多相闪蒸抽象模型 |
4.3.2 气液固相平衡闪蒸模型 |
4.3.3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4.3.4 析蜡点的计算 |
4.3.5 泡点的计算 |
4.4 气液固相平衡模型验证 |
4.4.1 二元体系的析蜡点和泡点预测 |
4.4.2 多元体系的析蜡点和泡点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油和凝析油体系的析蜡特性预测 |
5.1 实际体系析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5.1.1 原油体系析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5.1.2 凝析油体系析蜡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5.2 原油体系析蜡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1 液相活度系数的计算 |
5.2.2 固相活度系数的计算 |
5.2.3 原油体系特征化方法 |
5.3 凝析油体系析蜡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1 流体相逸度的计算 |
5.3.2 固相逸度的计算 |
5.3.3 凝析油体系特征化方法 |
5.4 模型的验证 |
5.4.1 原油体系析蜡特性的预测 |
5.4.2 凝析油体系析蜡特性的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
6.1.1 烷烃体系的液固相平衡模型研究 |
6.1.2 高度非对称烷烃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模型研究 |
6.1.3 烷烃体系气液固相平衡预测模型研究 |
6.1.4 原油和凝析油体系的析蜡特性预测 |
6.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正构烷烃物性计算基本关系式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含蜡原油蜡析出热力学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蜡沉积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原油的组成 |
2.2 蜡沉积机理研究 |
2.3 蜡固相沉积的影响因素 |
第3章 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研究 |
3.1 多相相平衡的热力学判据 |
3.2 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 |
第4章 蜡沉积预测实例计算 |
4.1 北海原油蜡沉积模拟计算 |
4.2 科威特原油蜡沉积模拟计算 |
4.3 气、液、固三相蜡沉积模拟计算 |
第5章 BP神经网络法预测蜡沉积 |
5.1 BP神经网络原理 |
5.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5.3 模型的预测结果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CO2和典型驱替体系驱油过程对原油分子组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EOR技术的现状 |
1.1.1 气驱 |
1.1.2 化学驱 |
1.2 CO_2驱油过程中的超临界萃取 |
1.3 溶解度参数的模拟计算 |
1.3.1 溶解度参数 |
1.3.2 溶解度参数应用 |
1.4 剩余油研究进展 |
1.5 FT-ICR MS在采油方面的应用 |
1.6 文献小结 |
第2章 CO_2驱原油组成变化的常规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案 |
2.2.3 仪器条件 |
2.3 超临界CO_2萃取 |
2.4 SARA四组分 |
2.5 模拟蒸馏分析 |
2.6 CO_2驱替前后原油组成GC/MS分析 |
2.6.1 产出油和沉积物中饱和分组成特征 |
2.6.2 产出油和沉积物中芳香分组成特征 |
2.7 小结 |
第3章 CO_2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FT-ICR MS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四组分分离 |
3.2.3 FT-ICR MS分析条件 |
3.3 CO_2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特征 |
3.3.1 驱替石蜡基原油前后的组成特征 |
3.3.2 超临界CO_2对环烷基原油的萃取选择性 |
3.4 CO_2驱替产出油及剩余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分子组成特征 |
3.4.1 胶质分子组成特征 |
3.4.2 沥青质分子组成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CO_2驱油过程中有机物沉积的模拟计算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的选择 |
4.2.1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参数 |
4.2.2 液体溶解度参数计算方法 |
4.3 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
4.3.1 超临界CO_2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 |
4.3.2 原油中部分化合物分子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岩心驱替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岩心驱替实验 |
5.2.3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
5.3 注聚合物驱替实验 |
5.3.1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注ASP三元体系驱替实验 |
5.4.1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注泡沫体系驱替实验 |
5.5.1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化学驱过程中原油分子组成特征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案 |
6.2.3 仪器条件 |
6.3 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特征分析 |
6.3.1 聚合物驱 |
6.3.2 ASP驱 |
6.3.3 泡沫驱 |
6.4 后续开发方式的探讨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溶解度参数Matlab计算编程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深海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蜡沉积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石蜡沉积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认识及创新点 |
1.4.1 取得的认识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石蜡沉积机理及测试方法研究 |
2.1 石蜡的基础性质 |
2.1.1 熔点 |
2.1.2 密度 |
2.1.3 焓差和熵差 |
2.1.4 热容 |
2.2 石蜡沉积影响因素与理论基础 |
2.2.1 石蜡沉积影响因素 |
2.2.2 石蜡沉积理论基础 |
2.3 石蜡沉积测试方法对比分析 |
2.3.1 正交偏光显微镜法 |
2.3.2 粘度法 |
2.3.3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4 超声波法 |
2.3.5 激光法 |
2.3.6 测试方法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高压高含蜡凝析气藏流体相态实验 |
3.1 凝析气藏流体组分分析 |
3.1.1 气藏凝析油组分分析 |
3.1.2 气藏干气组分分析 |
3.1.3 凝析气井流物组成分析 |
3.2 单次闪蒸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
3.2.1 实验原理和目的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恒质膨胀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
3.3.1 实验原理和目的 |
3.3.2 实验设备 |
3.3.3 实验步骤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定容衰竭相态特征实验研究 |
3.4.1 实验原理和目的 |
3.4.2 实验设备 |
3.4.3 实验步骤 |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和模拟研究 |
4.1 地面凝析油石蜡沉积实验研究 |
4.1.1 实验目的、方法及条件 |
4.1.2 实验样品及装置 |
4.1.3 实验流程 |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高温高压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研究 |
4.2.1 实验目的、方法及装置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地面凝析油石蜡沉积模拟及PT相图 |
4.3.1 地面凝析油析蜡点模拟及PT相图 |
4.3.2 地面凝析油析蜡温度压力条件及析蜡量模拟 |
4.4 高温高压凝析气相态模拟及石蜡沉积PT相图 |
4.4.1 石蜡沉积条件分析 |
4.4.2 石蜡沉积量分析 |
4.4.3 气液固三相闪蒸模拟计算分析组成变化 |
4.5 不同气油比凝析气石蜡沉积及PT相图特征 |
4.5.1 气油比对P-T相图和露点压力影响分析 |
4.5.2 气油比对石蜡沉积点影响分析 |
4.5.3 气油比对石蜡沉积量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凝析气藏石蜡沉积井筒温压预测模型研究 |
5.1 井筒温压预测模型 |
5.1.1 井筒压力预测模型 |
5.1.2 井筒温度预测模型 |
5.2 井筒析蜡位置预测 |
5.2.1 模型井筒静态析蜡位置验证 |
5.2.2 井筒静态析蜡位置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塔里木油田高含蜡凝析气藏固相沉积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含蜡凝析气藏研究现状 |
1.2.2 石蜡沉积理论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1.3.1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石蜡基本性质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石蜡的化学组成结构 |
2.2 石蜡的晶体结构 |
2.3 石蜡的物理特性 |
2.3.1 熔点 |
2.3.2 浊点 |
2.3.3 倾点 |
2.3.4 密度 |
2.3.5 焓差和熵差 |
2.3.6 热容 |
2.4 石蜡沉积影响因素 |
2.4.1 温度和压力对石蜡沉积的影响 |
2.4.2 流体组成对石蜡沉积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凝析气PVT及石蜡沉积实验测试 |
3.1 实验设备 |
3.1.1 PVT装置 |
3.1.2 激光测定装置 |
3.1.3 可视化石蜡沉积测试装置 |
3.1.4 其它设备及用品 |
3.2 石蜡测试实验原理及流程 |
3.3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3.3.1 PVT相态实验 |
3.3.2 超临界流体现象 |
3.3.3 全温度域流体高温高压测试结果分析 |
3.3.4 石蜡沉积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状态方程及气液固三相相平衡判定 |
4.1 PR状态方程优选 |
4.1.1 PR状态方程 |
4.1.2 PR状态方程的改良形式 |
4.1.3 PR状态方程与PR改良状态方程结果对比 |
4.2 混合规则优选 |
4.2.1 维里混合规则 |
4.2.2 范德华混合规则 |
4.3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 |
4.3.1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判据 |
4.3.2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闪蒸模型 |
4.4 气液固三相计算步骤 |
4.4.1 石蜡参数计算 |
4.4.2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稳定性分析 |
4.4.3 计算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蜡沉积相态模拟及石蜡沉积预测 |
5.1 石蜡沉积相态模拟 |
5.2 石蜡沉积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组分特征化 |
A1 临界参数的估算 |
A2 单碳原子摩尔分率的确定 |
A3 拟组分的划分 |
附录B 相稳定性分析 |
B1 Gibbs能切平面准则 |
B2 Gibbs能切平面准则的几何应用 |
B3 Gibbs能切平面准则的Michelson算法 |
B4 三相相稳定性判断 |
(9)高含蜡凝析气井蜡沉积实验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多相流蜡沉积预测动态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蜡沉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蜡的基本性质 |
2.1.1 蜡的碳链结构 |
2.1.2 蜡的物理性质 |
2.2 蜡沉积机理 |
2.3 蜡沉积测试方法研究 |
2.4 蜡沉积影响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蜡沉积实验研究 |
3.1 油气组分分析 |
3.1.1 气体组分分析 |
3.1.2 凝析油组分分析 |
3.2 含蜡凝析油性质分析 |
3.2.1 凝析油化学组成分析 |
3.2.2 红外光谱分析 |
3.2.3 含蜡凝析油微观结构分析 |
3.2.4 黏温曲线分析 |
3.3 蜡晶类型判断 |
3.3.1 石蜡熔点测试 |
3.3.2 模拟蒸馏实验 |
3.4 析蜡点与析蜡量测试 |
3.4.1 析蜡点测试与析蜡量测试方法 |
3.4.2 析蜡点与析蜡量测试结果 |
3.4.3 DSC实验测试凝析油析蜡特性参数 |
3.4.4 析蜡测试结果对比 |
3.5 小结 |
第4章 井筒蜡沉积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
4.1 蜡沉积动态预测模型 |
4.1.1 沉积模型 |
4.1.2 沉积模型参数求解 |
4.2 蜡沉积相平衡模型 |
4.2.1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
4.2.2 计算步骤与逻辑框图 |
4.3 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 |
4.3.1 井筒压力预测模型 |
4.3.2 井筒温度预测模型 |
4.3.3 计算步骤与逻辑框图 |
4.4 井筒蜡沉积动态预测模型求解 |
4.4.1 求解思路 |
4.4.2 计算步骤与逻辑框图 |
4.5 小结 |
第5章 模型应用 |
5.1 井筒静态析蜡位置预测 |
5.2 现场结蜡井结蜡动态预测 |
5.3 蜡沉积动态预测在现场清蜡技术中的应用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梁平大安寨凝析气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蜡机理 |
1.2.2 结蜡预测 |
1.2.3 清防蜡工艺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梁平大安寨凝析气藏概况 |
2.1 气藏位置 |
2.2 储层特征 |
2.3 试采特征 |
2.4 流体性质 |
2.4.1 地层流体高压物性 |
2.4.2 地面凝析油物性 |
2.4.3 石蜡物性 |
3 凝析气井井筒结蜡机理实验研究 |
3.1 井筒结蜡室内研究方法 |
3.1.1 地层流体组分的配制 |
3.1.2 析蜡温度及熔蜡温度的确定 |
3.1.3 石蜡析出量的测定 |
3.2 静态实验研究 |
3.2.1 温度对结蜡的影响 |
3.2.2 压力对结蜡的影响 |
3.2.3 油气组分对结蜡的影响 |
3.3 微管实验研究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方法 |
3.3.3 流动压力对结蜡的影响 |
3.3.4 流动压差对结蜡的影响 |
3.4 挂片实验研究 |
3.4.1 实验装置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粗糙程度对结蜡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凝析气井井筒结蜡预测研究 |
4.1 凝析气井结蜡模型研究 |
4.1.1 井筒温度模型 |
4.1.2 井筒压力模型 |
4.1.3 结蜡剖面预测模型 |
4.2 凝析气井结蜡预测 |
4.2.1 清蜡周期与产量关系 |
4.2.2 结蜡预测软件编写 |
4.2.3 井筒结蜡参数预测 |
4.3 小结 |
5 凝析气井清防蜡对策研究 |
5.1 清防蜡技术优选 |
5.2 优化配产防蜡 |
5.3 机械清蜡 |
5.4 化学清防蜡 |
5.4.1 化学清蜡实验研究 |
5.4.2 化学防蜡实验研究 |
5.5 小结 |
6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压力对油气体系石蜡沉积温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蜡原油石蜡消失温度理论模型研究[D]. 黄金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2]海上油井井筒结蜡规律研究[D]. 周大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规律研究[D]. 刘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多相体系蜡析出计算模型研究[D]. 杨居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蜡沉积热力学模型的研究[D]. 陈圆圆. 长江大学, 2018(01)
- [6]CO2和典型驱替体系驱油过程对原油分子组成影响的研究[D]. 曹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深海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和理论研究[D]. 闫兆金.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8]塔里木油田高含蜡凝析气藏固相沉积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D]. 罗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9]高含蜡凝析气井蜡沉积实验及预测研究[D]. 龙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10]梁平大安寨凝析气井结蜡机理及清防蜡对策研究[D]. 岳一星. 重庆科技学院,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