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索尼制成转换效率为过去20~30倍的倍频元件(论文文献综述)
范宇斌[1](2021)在《卤化铅钙钛矿超光栅的非线性荧光增强与激光研究》文中认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在光谱学、传感、量子信息处理和激光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局域场增强的电磁场在与束缚电子和自由电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大量原本无法观察到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现象。全电介质纳米光子学的进步促进了高效率平面光子器件的发展,这些平面光子器件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传统块体元件的性能。本论文基于钙钛矿介质超光栅,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主题,从米氏散射增强三光子荧光作用出发,循序渐进到研究光栅波导谐振器显着增强双光子荧光,最后利用研究光栅波导谐振器时发现的连续态中束缚态模式,实现连续态中束缚态激光的出射。本文基于米氏散射理论,利用等离子体刻蚀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制备了能够支持红外波段米氏散射模式的钙钛矿光栅,实现三光子荧光发光强度增强60倍。分析米氏散射理论的解析解,考虑最低阶散射项,得到结构参数的解空间。通过自上而下的半导体加工工艺制备支持米氏散射共振的光栅调控光栅内部的电场,将三光子荧光发光强度增强。利用米氏散射理论设计出磁偶极子谐振增强的钙钛矿介质光栅结构,证明了在钙钛矿介质光栅中可以实现电磁场强度的局域增强,这种实现三光子荧光的增强,可以为基于非线性光学的显示与加密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研究米氏散射增强三光子荧光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非线性信号增强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光栅波导谐振器结构的钙钛矿超光栅,通过将电磁场主要局域在钙钛矿波导内部,同时利用结构提升电场增强倍数,实现双光子荧光增强106数量级。双光子激发受激辐射阈值可以与单光子激发受激辐射阈值能量相当,双光子受激发射的阈值仅为单光子激发受激辐射阈值的3倍。利用光栅波导谐振原理设计出具有更强电磁场增强倍数的超构表面,同时增加与增益介质的接触,实现了极其明显的多光子荧光增强效果,为超构表面光学器件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利用在研究光栅波导谐振中的发现的连续态中束缚态,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光栅波导谐振器结构的连续态中的束缚态钙钛矿激光,通过利用连续态中的束缚态这一特殊光学模式,结合区别于传统的无需刻蚀的制备工艺,基于钙钛矿高增益优势,实现3×103的高品质因数、波长可控且制备重复性好的激光器。解决了单晶生长随机和刻蚀导致的激光器件成品率低重复性差的问题,为超构表面发展激光器件和探测基础物理规律的研究开辟了新道路。
关晨[2](2021)在《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文中提出近红外波段700~800nm宽带可调谐激光光源在医疗、雷达、显微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翠绿宝石晶体的发射波长调谐范围为701~858 nm,是一种在700~800 nm近红外波段性能优良的宽带可调谐激光增益介质和激光放大介质,具有荧光寿命长、饱和能量密度高、吸收带宽宽以及热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同时通过单次倍频即可获得350~400 nm波段紫外激光,能极大拓展小型的翠绿宝石固体激光器在军事等领域的应用。除传统的闪光灯外,翠绿宝石晶体还可以使用蓝光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红光LD、绿光激光器、黄光激光器等多种可见光光源进行泵浦。随着高功率红光LD技术的成熟及其商业化应用,利用638 nm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逐渐成为全固态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590 nm黄光激光器作为翠绿宝石晶体的泵浦源,其波长恰好处于翠绿宝石晶体b轴吸收谱线峰值处,具有最大的吸收系数,而且590 nm黄光激光器亮度高,更容易获得具有低阈值、高功率的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因此,基于红光LD和黄光激光器泵浦的全固态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4μm波段激光器作为人眼安全波段激光器的重要成员,在激光医疗、测距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另外,1.4 μm波段激光器通过单次倍频可以得到0.7μm的激光,是获得700~800 nm近红外波段激光输出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者们通常使用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掺Nd3+离子激光晶体充当激光增益介质来获得1.4 μm激光输出,如Nd:YAG、Nd:YAG陶瓷等。因此,作为新型晶体的Nd:LuAG混晶在1.4 μm人眼安全波段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主要基于翠绿宝石激光增益介质,首先对其晶体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分别使用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 nm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以及589 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系统开展了对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温度调谐特性、波长调谐特性以及调Q激光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实现高性能的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输出。另外,基于Nd:LuAG新型混晶,开展了 LD端面泵浦的、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1442.6 nm的连续光与被动调Q脉冲光输出特性研究。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温度调谐特性研究。在短腔翠绿宝石激光器中,水平偏振吸收泵浦功率为4.55 W时,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1.11 W、斜效率为37.7%的连续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并通过调谐翠绿宝石晶体的温度,可以成功实现对输出激光的中心波长调谐,当使用R=99%反射率的输出镜,晶体温度从7℃变化到70℃时,对应的激光波长调谐变化范围为753.98~773.4 nm。2.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翠绿宝石激光器的自调Q激光特性研究。采用短腔和W型两种谐振腔结构,通过对谐振腔进行仔细调节,均实现了稳定的自调Q激光输出;在短腔结构中,获得了脉冲宽度约为409 ns、重复频率约为182.6 kHz、平均输出功率约为657 mW的自调Q激光;在W型结构中,实现的自调Q脉冲宽度约为4.36 μs,重复频率约为12.17kHz,输出平均功率约为560 mW。3.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波长调谐特性研究。采用Ⅴ型谐振腔,利用厚度为0.5 mm的双折射滤光片(Birefringent Filter,BRF)作为调谐元件,在20℃和60℃两种晶体温度下,分别实现了波长可调谐范围为 721.9~786.5 nm(64.6 nm)和 731.8~797.6 nm(65.8 nm)的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在普克尔盒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特性研究中,使用厚度比为1:2:4的三片组合式BRF作为起偏器,实现了窄线宽、波长调谐范围为735.2~787.9 nm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使用偏振片(Beam Polarizer,BP)和厚度为6 mm的BRF作为起偏器,通过精细调节,首次实现了基于翠绿宝石晶体的双波长电光调Q激光输出,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44.4 nm&767.4 nm和 751.1 nm&761.8 nm。4.基于单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高功率红光LD单端泵浦的翠绿宝石连续激光特性研究。在最大水平偏振吸收泵浦功率25 W下,获得了最大输出功率为6.4 W的翠绿宝石连续激光输出。基于两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高功率红光LD双端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特性研究。采用对称U型谐振腔结构,在最大水平偏振吸收泵浦功率50 W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为10.5 W的760 nm可见光波段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20%,这是目前国内利用红光LD泵浦翠绿宝石晶体实现的最高输出功率。5.基于单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利用普克尔盒电光调Q技术,开展了高功率翠绿宝石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谐及单波长电光调Q、腔倒空调Q激光特性研究。当使用厚度比为1:2:4的三片组合式BRF时,实现了窄线宽、波长调谐范围为728.32~793.27 nm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其中,当电光调Q的重复频率设置为10 kHz,谐振腔工作在特殊波长755 nm和744 nm下,最终可实现的最大调Q平均输出功率分别为1160 mW和610 mW,脉冲宽度为961 ns和962 ns;当使用偏振片BP作为起偏器时,在重复频率10 kHz下,实现了中心波长为767.12 nm、输出功率600 mW、最短脉冲宽度919 ns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同时,基于偏振片BP,实现了脉冲宽度为10.2 ns、输出功率为167 mW的腔倒空调Q短脉冲激光输出。6.基于单台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开展了基于SESAM的翠绿宝石被动调Q激光输出特性研究。采用长度为1.54 m的W型谐振腔,在泵浦功率为24 W下,实现了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1004 mW、重复频率为33 kHz、脉冲宽度为5.87 μs的750 nm被动调Q激光输出,为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SESAM的瓦量级翠绿宝石被动调Q激光输出。7.基于单台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 nm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开展了翠绿宝石的高效率单波长、可调谐波长激光特性研究。在短腔结构中,589 nm最大泵浦功率7.7 W下,实现了最高输出功率为2.51 W、斜效率高达41%的翠绿宝石连续激光输出,这是首次利用589 nm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实现翠绿宝石激光输出。在V型腔中,利用1 mm厚度的BRF,实现了727.2~787.3 nm的连续波长调谐范围;同时,利用6 mm厚度的BRF实现了最大输出功率为1.8 W、输出波长为755.2 nm&764.2 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基于单台589 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作为泵浦源,首次开展了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电光调Q激光输出特性研究。在X型腔中,使用偏振片BP作为起偏器,在最大泵浦功率为3.4 W,电光调Q的重复频率设置为10 kHz时,可以实现最短脉冲宽度为721 ns、输出功率为176 mW的763.04 nm电光调Q激光输出。8.基于Nd:LuAG新型混晶,开展了 LD端面泵浦的、输出激光中心波长为1442.6 nm的连续光与被动调Q脉冲光输出特性研究。当工作在连续激光状态时,泵浦吸收功率为11.1 W下,可获得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和对应的光光转换效率分别为1.83 W和16.5%。利用V3+:YAG作为可饱和吸收体,最终实现的被动调Q激光的最短脉冲宽度和单脉冲能量分别为72 ns和24.4 μJ。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在短腔结构中实现了稳定的翠绿宝石激光器自调Q激光输出,获得的平均输出功率约为657 mW、重复频率约为182.6 kHz,脉冲宽度约为409 ns,此脉冲宽度是目前翠绿宝石自调Q激光器公开报道的最短的脉冲宽度。2.基于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分别使用偏振片BP和厚度为6 mm的BRF作为起偏器时,首次实现了基于翠绿宝石晶体的双波长电光调Q激光输出,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44.4nm&767.4 nm和751.1 nm&761.8nm。3.基于两台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采用对称U型谐振腔结构,实现了功率高达10.5 W的翠绿宝石激光输出,这是目前国内利用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实现的最高输出功率。4.在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电光调Q激光器中,首次使用厚度比为1:2:4的三片组合式BRF作为起偏器实现了线宽较窄、波长调谐范围较宽的电光调Q激光输出。当分别使用8 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和40 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作为泵浦源时,获得的电光调Q波长调谐范围分别为735.2~787.9 nm 和 728.32~793.27 nm。5.基于单台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SESAM的瓦量级翠绿宝石被动调Q激光输出,获得的被动调Q激光对应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1004 mW、重复频率为33 kHz。6.首次实现了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 nm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的高效率单波长、双波长以及宽带可调谐波长激光输出。另外,实现了基于单台589 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电光调Q激光输出,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短脉冲宽度分别为176 mW和721 ns。7.首次实现了LD端面泵浦的基于Nd:LuAG新型混晶的1.44μm人眼安全波段连续光与被动调Q脉冲光输出。
周锋[3](2021)在《掺Ho3+及掺Dy3+氟化物光纤的4μm波段激光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4μm波段激光在工业生产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这使其成为光纤激光的重要发展方向,直接激射稀土离子掺杂光纤在产生1~3.5μm激光的应用中已显示出简单高效的优势,然而,目前国际上还未有实现4μm波段光纤激光高效激射的有效方案,因此,探索稀土离子掺杂光纤在4μm波段的激光动力学特性,对产生高效4μm波段激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现状,本文着重研究了掺Ho3+和Dy3+氟化物光纤在4μm波段的激光振荡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稀土离子的能级间跃迁过程及有关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建立了888nm和962nm双波长泵浦掺Ho3+:InF3光纤产生3.92μm激光及1.7μm泵浦掺Dy3+:InF3光纤级联激发4.3μm激光的数值模型。2.研究了双波长泵浦掺Ho3+:InF3光纤的3.92μm激光振荡特性。在888nm单波长泵浦实验产生3.92μm激光的仿真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基础上研究了双波长泵浦的3.92μm激光特性,当888nm和962nm的功率都为6W时能够得到1.3W的瓦量级激光输出,从光纤长度和输出反射率对系统进行了宏观参数优化。实验研究了888nm和974nm泵浦掺Ho3+:InF3光纤,测量了掺Ho3+:InF3光纤中888nm激光对974nm激光吸收的影响,证明了888 nm和974 nm双波长泵浦方案的可能性。3.研究了1.7μm泵浦掺Dy3+:InF3光纤的级联激发4.3μm激光振荡特性。在InF3光纤中3μm激光的仿真与实验结果一致性基础上研究了1.7μm泵浦的4.3μm激光输出,结果显示系统阈值在70 W量级。基于离子数密度及跃迁过程速率变化分析了导致高激发阈值的原因,其归因于InF3光纤中Dy3+激光上能级6H11/2过低的固有寿命引起的上能级至下能级强烈的无辐射跃迁过程。为实现低阈值4.3μm掺Dy3+光纤激光输出,提出并研究了两种可能的方案:(1)采用Dy3+的6H11/2能级寿命更长的硫化物光纤;(2)在Dy3+中加入作用于6H13/2能级的2.35μm激发态吸收过程。最后基于1.1μm泵浦源、掺Dy3+:ZBLAN光纤及Fe3O4可饱和吸收体搭建了被动调Q光纤激光器,通过闪耀光栅调谐波长,在2812.6nm得到了重频61k Hz,脉宽1.52μs的调Q脉冲,为基于受激拉曼散射方式实现4μm波段激光输出奠定了基础。
丛佳[4](2020)在《可见光通信CMOS集成光电器件及差分光接收机的研究》文中指出可见光通信(VLC)技术,在照明的同时,可进行高速通信,已成为国内外通信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频谱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保密性好、无电磁干扰和可与现有照明网络结合等特性。特别是集成化的VLC系统,还具有成本低、尺寸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是VLC技术进一步普及和产业化的必然要求。为实现VLC系统集成化,本论文基于标准CMOS工艺,研究了可适用于VLC系统的Si-LED和彩色光电探测器(PD)等新型光电器件,及光电负阻、全差分和伪差分光接收机等电路。这些器件与电路都进行了单独流片,且测试结果良好。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发射端全集成的相关研究。研究了一款高光功率密度的正向偏置CMOS Si-LED,发现并科学解释了两个新特性,即,大电流下,光输出功率随电流增大呈非线性指数增长;电致发光光谱主峰位置随电流增大而蓝移,且光谱中有新峰出现。设计并流片实现了一款基于UMC 0.18μm标准CMOS工艺的新型光互连系统,其可以实现片上VLC。测试、评价了几款VLC系统中常见可见光光源。2、新型集成彩色光电探测器的设计。基于导模共振效应,提出了采用标准CMOS工艺设计多晶硅亚波长光栅(SWG)滤光片的方案。依据此方案,首次设计并流片实现了三个基于TSMC 40 nm标准CMOS工艺具有二维SWG的彩色PD芯片。彩色PD的最大峰值波长分别为660 nm、585 nm和465 nm,它们有足够的光谱选择性。显微照片颜色区分明显,与仿真的相应SWG反射光谱对应。3、新型全差分集成光接收机的设计。首次实现了一款基于CMSC 0.25μm标准CMOS工艺的双PD可见光全差分OEIC(光电集成电路)光接收机芯片,两PD结构不同、面积较大,均可接收光信号。通过PD光谱响应和等效电路分析,设计出两PD的结构。为使两PD具有相等电容和带宽,研究了集成PD的带宽提高技术、光频响应和光谱响应特性,合理设计了每个PD的的总面积及其最小单元尺寸。为弱化输入负载电容过大对接收机带宽的影响,电路中采用了多种带宽拓展技术。基于OOK调制,全差分接收机芯片的最高实时数据传输速率达480 Mbit/s,电压摆幅为550 mV。该芯片相对于等面积的伪差分参照光接收机芯片(电压摆幅为350 mV),响应更灵敏。4、高峰谷比集成光电负阻的设计。采用UMC 0.18μm标准CMOS工艺设计出一款具有较高峰谷比(PVCR)的光电负阻。在光控下,该光电负阻的PVCR可达4827,比已报道的光控负阻高出2个数量级,谷值电压小于0.5 V,其具有较好的节能特性。另外,该光电负阻还具有较好的S型光电负阻特性。
张强[5](2018)在《C3分子的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文中提出C3分子在星际化学、燃烧化学和理论化学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3分子的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不仅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光谱数据并为相关应用提供直接的实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C3分子的结构、成键以及分子内复杂相互作用。为开展C3分子的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我们自主发展和建立了一套单纵模光学参量振荡器光源系统,获得了宽范围调谐的窄线宽激光输出。结合激光诱导荧光(LIF)探测技术,我们在超声射流条件下对C3分子以及13CCC、C13CC两种同位素分子的A1Π-X1∑+跃迁开展了亚多普勒分辨光谱研究,实验获得了共计34个谱带的高精度跃迁频率、光谱常数以及分子结构等重要信息。此外,通过利用纳秒脉冲激光对C3分子的量子拍频光谱进行受激辐射泵浦(SEP),首次观测到分子体系相干激发态的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单纵模光学参量振荡器(SLM-OPO)光源的研制。该光源系统利用单频532 nm脉冲激光作为泵浦光源,KTP晶体作为光学参量转换的增益介质,并采用紧凑型掠入射Littman光栅谐振腔设计。通过对泵浦光进行空间滤波和采用主动锁定谐振腔的反馈系统,实现了稳定的单纵模运转。光源系统输出线宽优于0.004 cm-1(120 MHz),可以无跳模连续扫描20 cm-1,波长调谐范围为700-2200 nm,能量转换效率为15%。利用SLM-OPO结合狭缝超声射流技术对SiC2电子光谱的研究表明实验光谱分辨率达△v/v ≈ 6.2 × 10-7。2.C3分子A1Πu-X1∑g+跃迁的高分辨光谱研究。利用高压脉冲放电和狭缝超声射流冷却技术制备振转温度低、速度分布窄的(C3分子束,并结合LIF探测技术获取了 C3分子A1Πu-X1∑g+跃迁的20个谱带,谱线线宽0.02cm-1。通过对所有谱带的转动分析,得到了A Πu-X1∑g+跃迁高精度的谱线跃迁频率和光谱常数;通过利用并和谱带差频的方法获得了基态弯曲振动高激发能级的转动结构以及远红外光谱。3.13CCC与C13CC分子的A1Π-X1∑+跃迁的高分辨光谱研究。在狭缝超声射流条件下,通过对13C含量为自然丰度0.3%C2H2/Ar混合气高压放电制备13CCC与C13CC分子。实验记录了 13CCC和C13CC分子A1Π-X1∑+跃迁的14个谱带,谱线线宽0.02cm-1。通过对观测谱带的振转分析得到了谱线跃迁频率、光谱常数以及振动频率等,并讨论同位素取代对电子态结构的影响。4.C3分子相干激发态的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通过测量C3分子A02-0-X000的R(2)和P(4)跃迁的量子拍频光谱发现上态包含且仅包含两个相干能级(间隔41 MHz)。当利用窄线宽的纳秒脉冲激光将相干激发态与X0622的J=4态耦合在一起时,引起的Rabi振荡(Rabi频率为1.1 GHz)使受激辐射光谱受到调制并产生EIT效应。同时,我们在量子拍频光谱的调制研究中观测到了 Rabi振荡引起的相干激发态的退相干现象。此外,我们还对YO、CuSH和SiC2分子开展了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在YO分子的光谱研究中,通过将激发谱、色散谱和光学-光学双共振等三种LIF探测技术联用研究了新发现的电子态[33.2]2Π态,进而以[33.2]2Π3/2作为中间态并结合SEP技术对暗态A’2△5/2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这两个态的光谱常数。在对CuSH分子的光谱研究中,记录了 B1A’-X1A’跃迁中的3个谱带并获得了 B1A’态的光谱常数、振动频率和分子构型等数据。在对SiC2分子的光谱研究中,记录了A1B2-X1A1跃迁中的5个谱带并获得了高精度谱线跃迁频率和A1B2态的光谱常数。
吴鹏[6](2017)在《百瓦级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导体激光器(Laser Diode)具有光束质量高、体积小、电光转换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等领域。红外等波段半导体激光器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器发展滞后,一直阻碍半导体激光在显示领域的应用。激光显示以红绿蓝(RGB)三基色光源为核心技术,色域广,色彩丰富艳丽真实。由于红绿蓝激光发展不平衡和色温的原因,若要展现出激光显示的优点需要更高的功率蓝光。虽然全固态激光器率先发展,推动激光显示进入研发阶段,但是固体光源本身具有电光转换率低,体积大,功率不高,工作不稳定的缺点,阻碍了激光显示的发展。同时,GaN基蓝光LD芯片由于发展缓慢,功率低,价格昂贵等,一直制约着它在各领域的应用。随着蓝光LD单管功率不断提高,价格降低,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模块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竞争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模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光纤耦合方法,从光纤合束、光束整形的角度,针对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研究三种高功率光纤耦合蓝光半导体模块方案。针对光纤合束,基于目前TO封装蓝光LD单管的封装特点,采用非球面透镜组将蓝光单管耦合进单根光纤,这种耦合方式能够减少单只TO单管的功率损耗,降低调节误差,利于整体结构的控温散热,延长激光器使用寿命。最后对光纤尾纤进行合束获得高功率蓝光输出。采用光纤捆绑的方式,用两片非球面透镜进行准直聚焦耦合进单根400μm/0.22NA光纤,再根据几何公式将127根光纤尾纤机械捆绑成一个127芯的光纤束,刚好组成一个均匀的圆形,获得功率达到百瓦级的高功率蓝光半导体光纤耦合模块。此外采用熔融拉锥7x1合束器,将7只3.5W蓝光LD单管耦合进200μm/0.22NA光纤后与7x1合束器熔接,获得20W高亮度半导体蓝光。本文研究了一种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单管特殊排列结构的空间合束的光束整形方法。通过ZEMAX软件模拟两束由13只TO单管光束进行空间合束获得的偏振光进行偏振合束,再聚焦耦合进200μm/0.22NA光纤,理论上可以获得达到71W的高功率高亮度的蓝光输出,亮度达1 MW/(cm2*str)级别。最后,本文对比了光纤捆绑、拉锥合束及空间合束获得的蓝光半导体激光,分析了三种方案的优缺点,展望未来研究高亮度高功率蓝光的方向。
陈滔[7](2014)在《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研究》文中认为3-5μm的中波红外激光对应了大气的窗口并覆盖了多种分子的特征吸收谱线使得高功率、高亮度的中波红外激光在光电对抗、激光雷达以及生物医学检测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光参量振荡器(OPO)作为产生中波红外激光的常见技术手段,可以使用合适的非线性晶体将更为成熟的短波长激光转换为所需中波红外激光输出。相比于传统双折射相位匹配的非线性晶体,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QPM)的周期性/非周期性畴极化反转氧化镁掺杂的铌酸锂晶体(PPMgLN/APMgLN)具有有效非线性系数大、同轴输出无走离、抗损伤阈值高、输出波长可切换、设计灵活等优点使其脱颖而出,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论文围绕着如何优化设计OPO及其泵浦用的掺镱光纤激光器(YDFL)来产生高功率、高效率、可实用化的中波红外激光展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了三个方面,用于泵浦OPO的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的线偏振声光调Q脉冲YDFL的实验研究、线偏振脉冲YDFL泵浦的基于PPMgLN晶体的OPO研究和基于APMgLN晶体的级联OPO研究。在MOPA型线偏振脉冲YDFL研究中构建了随机偏振输出的声光调Q脉冲YDFL和线偏振输出的声光调Q脉冲YDFL作为种子源,分别使用大模场保偏掺镱光纤进行单级功率放大。其中,随机偏振声光调Q脉冲YDFL种子源在65kHz的调制频率下可以输出平均功率2W的稳定脉冲序列,经过光纤保偏隔离器后单级功率放大,最终获得平均功率35W、偏振消光比优于12dB的激光输出。线偏振声光调Q的YDFL种子源采用了新颖的单端光纤耦合结构并使用全保偏光纤的设计,在同样65kHz的调制频率下获得了平均功率超过2.5W、偏振消光比优于22dB的线偏振脉冲激光输出,通过保偏光纤隔离器后单级功率放大,获得了平均功率超过30W、偏振消光比优于18dB的激光输出。研制的高功率、高亮度、高偏振消光比脉冲YDFL为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的研制提供了优质的泵浦源。本论文针对单通单谐振(SPSR)和双通单谐振(DPSR)两种典型的OPO,在阈值、转换效率、最佳信号光反射率等关键参数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同时使用研制的线偏振脉冲光纤激光器泵浦自制PPMgLN晶体,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OPO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多通道PPMgLN晶体研制了波长可切换的DPSR型OPO,分别在3.43μm、3.63μm、3.72μm、3.83μm和3.99μm波段获得了4.7W、4.3W、4.1W、3.3W和2.1W的中波红外激光输出。研究表明,对于闲散光波长较长的OPO,其闲散光的吸收是影响OPO在高功率运作下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提高OPO的稳定性和长时间可靠性,使用基于线偏振种子源的YDFL泵浦SPSR型OPO,在实验中获得了平均功率3.27W的波长3.82gm的中波红外激光输出,输出中红外激光在一小时内的峰—峰值功率不稳定性小于5.2%,竖直与水平方向的M2值分别为1.98和1.44,并已经实现了产品化。传统OPO的转换效率由于受到门列—罗威(Manley-Rowe)关系的限制无法进一步提高,而级联OPO可以使用第一级OPO过程产生的无用信号光通过第二级光学差频(DFG)过程放大所需中波红外闲散光来实现泵浦到闲散光转换效率的提升。据此原理,我们设计了APMgLN晶体,它能同时补偿OPO和DFG过程中的相位失配。在实验中,分别使用了1.06μm波段高峰值功率的线偏振固体激光器和低峰值功率的线偏振光纤激光器做为基于APMgLN晶体的级联OPO的泵浦源。使用固体激光器泵浦时,在平均功率11W的激光泵浦下获得了超过2W的3.8μm激光输出,泵浦光到闲散光的转换效率和斜效率分别高达18.5%和21.5%。使用线偏振YDFL泵浦时,在最大24.8W的泵浦功率下获得了4.35W的3.81μm激光输出,相应的泵浦光到闲散光的转换效率和斜效率为17.5%和21.3%。实验表明,无论是高峰值功率还是低峰值功率的泵浦条件,基于级联技术的光参量振荡器均能产生高效的中波红外激光输出。
王诚[8](2010)在《掺钕绿光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光激光器在印刷、医疗、数据存储、军事、生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掺Nd3+离子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在4F3/2→4I11/2的跃迁属于四能级跃迁,较易振荡,通过倍频可获得绿光输出,本文就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有:1阐述了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现状以及掺钕光纤激光器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不同掺杂离子光纤激光器的区别,最后分析了绿光激光器的应用及其获得方法。2采用matlab软件模拟了掺Nd离子光纤激光器输出的波长为1088nm的信号光在不同端镜反射率的情况下输出功率、阈值功率和斜率效率随光纤长度的变化关系,并探讨了倍频理论,推导了对激光光束作平面波近似和高斯波描述的这两种情况下对应的倍频效率的表达式,同时分析了单双轴在第Ⅰ和第Ⅱ类相位匹配情况下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3分析了不同的光纤内包层结构、耦合系统、谐振腔的特性,其中设计了双透镜耦合系统,同时计算了不同的倍频晶体在基频光波长为1088nm时的相位匹配角,从而为选择合适的实验结构和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4对掺Nd离子绿光激光器进行实验研究,测得耦合系统的耦合效率在75%以上,当光纤长度为10m时,获得了基频光1088nm输出的最大功率为1.58W,并采用LBO倍频晶体进行腔外倍频,得到最大输出功率为20mW的544nm的绿光输出,其中倍频效率为1.27%。5实验的分析和总结。
凌铭[9](2009)在《半导体侧面泵浦Nd:YAP蓝光激光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功率、高重频及高光束质量的全固态深蓝激光器是新一代的固体蓝光激光器件,广泛应用于激光演示、超高密度光存储、海洋资源探测、激光通信领域。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一种获得深蓝激光的方法,对半导体侧面泵浦Nd:YAP腔内三倍频脉冲蓝光激光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为:1、回顾了蓝光激光器的发展历程、研究背景、特点、应用及实现蓝色激光输出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半导体泵浦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研究了Nd:YAP的晶体特性、能级结构、阈值功率、最佳透过率及正交晶系晶体中的椭圆高斯光束传播规律。2、设计了蓝光激光器的单元器件及谐振腔结构,选择了最佳组合膜系、非线性晶体,依据光线追迹原理,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对耦合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3、对侧面泵浦Nd:YAP的热透镜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Nd:YAP晶体的温度分布、热透镜焦距。选择合理的热透镜测试方法,测试了Nd:YAP晶体的热透镜焦距。实验确定了泵浦二极管阵列的最佳冷却温度,用Ansys热分析软件分析了垂直b轴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其等温线为一椭圆。4、首次运用具有偏振特性的Nd:YAP晶体代替格兰-傅科棱镜起偏电光调Q,获得了良好的调Q效果,在泵浦电流75A,注入峰值功率513W,泵浦脉宽180μs、重复频率为1kHz时,获得了单脉冲峰值能量6.7mJ,脉宽为91ns的1341.4nm激光,光-光转换效率20.4%。该调Q方法可减少腔内损耗,降低阈值,实验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可提高激光器输出能量约20%。5、提出了一种V型折叠腔像散补偿方法,用腔内振荡的正交晶系激光介质的椭圆高斯光束,可补偿V型折叠腔的像散,使椭圆光斑变为圆光斑。用直腔和V型腔输出的1341.4nm和670.7nm激光实验,获得了圆光斑。该补偿方法可减少腔内器件,补偿效果好。6、用ABCD矩阵及等价G参数法,理论计算了带有热透镜的平凹腔和V型折叠腔的腔参数。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优化后,获得了最佳的V型热稳腔和平凹热稳腔参数;根据相位匹配原理,选择Ⅱ类临界相位匹配切割的KTP为二倍频非线性晶体,Ⅰ类临界相位匹配切割的LBO为三倍频非线性晶体,计算得到了最佳相位匹配角和合理的偏振匹配条件。7、在半导体激光阵列泵浦峰值功率513W、泵浦脉宽180μs、重复频率为1kHz时,获得了单脉冲峰值能量2.1mJ,脉宽为70ns的670.7nm红光,光光转换效率为2.27%。相同泵浦条件下,获得了单脉冲峰值能量887μJ的447nm深蓝激光,功率不稳定度2.1%,光谱线宽1nm,无准三能级倍频特有的“蓝光噪声”,脉冲宽度为51ns光光转换效率为0.96%,这是国内最窄脉冲宽度和最高转换效率的深蓝447nm激光报道。
翟雪荣[10](2009)在《伺服阀用GMM电—机转换器的理论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简写为GMM)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应变大、响应速度快、能量传输密度高、输出力大等优异性能。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相应理论和应用器件正在被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开发出来。由此材料驱动的电-机转换器,可提高伺服阀的精度和频响,从而成为伺服阀用电-机转换器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国产超磁致伸缩材料为基础,对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电-机转换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文章首先较系统的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工作特性、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电-机转换器的作用、原理,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然后主要对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电-机转换器的机械结构、磁路结构及磁场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驱动棒的选型、预压力装置的设计、线圈的几何参数设计及优化、磁路损耗分析、转换器输出模型的设计与仿真、驱动磁场的均匀性分析、GMA电磁场的有限元仿真与分析等等。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闭合磁路的原则,从而大大减少漏磁,提高GMM棒的工作磁场强度。本文利用线圈的功率优化的方法对线圈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线圈能在限定的尺寸下获得更高的电磁转换效率;导出了静态位移输出特性和力输出特性的解析式,给出了其适用条件,建立了GMM转换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影响伺服阀用GMM转换器动态特性的结构和性能参数;对驱动磁场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GMM转换器的轴对称磁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输入电流时磁场磁力线分布和磁感应强度沿轴线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这种伺服阀用GMM电-机转换器的结构形式具有简单、可靠、便于控制的特点。同时具有较大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良好的线性度、较快的响应速度。采用预压力施加机构、可调动态偏置磁场和添加导磁环等措施,提高了伺服阀用GMM电-机转换器整体性能。
二、索尼制成转换效率为过去20~30倍的倍频元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索尼制成转换效率为过去20~30倍的倍频元件(论文提纲范文)
(1)卤化铅钙钛矿超光栅的非线性荧光增强与激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超构表面简介 |
1.2.1 超构表面的研究意义 |
1.2.2 超构表面的发展概述 |
1.3 超构表面的非线性光学相互作用 |
1.3.1 电介质超构表面的二阶非线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1.3.2 电介质超构表面的三阶非线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1.3.3 基于光栅波导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1.3.4 基于连续态中束缚态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1.4 现有研究结果的不足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数值模拟计算 |
2.2.1 建立模型 |
2.2.2 光谱图和场分布图的分析 |
2.2.3 远场发射分析 |
2.2.4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
2.3 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
2.3.1 结构的制备方法 |
2.3.2 结构的光学测量方法 |
第3章 米氏散射增强光栅的三光子荧光产生 |
3.1 引言 |
3.2 米氏散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2.1 米氏散射理论 |
3.2.2 基本结构的设计 |
3.2.3 模型的建立与数值模拟的结果 |
3.3 米氏散射超光栅的表征 |
3.3.1 MAPbBr_3 钙钛矿超光栅的基本表征 |
3.3.2 线性及非线性光学的实验设置 |
3.3.3 线性光学表征及非线性光学信号的增强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多光子荧光增强 |
4.1 引言 |
4.2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理论机制 |
4.2.1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基本理论 |
4.2.2 光栅波导谐振器模型的建立 |
4.2.3 利用优化算法优化结构参数 |
4.3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制备和表征 |
4.3.1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制备流程 |
4.3.2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表征 |
4.3.3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连续态中束缚态激光 |
5.1 引言 |
5.2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5.2.1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的基本特性 |
5.2.2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的设计 |
5.2.3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的理论分析 |
5.3 光栅波导谐振器的制备和表征 |
5.3.1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的制备 |
5.3.2 表征光路的搭建 |
5.3.3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激光性能的表征 |
5.3.4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激光的连续态中束缚态模式 |
5.4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的高重复性和可控性 |
5.4.1 周期对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激光的影响 |
5.4.2 无蚀刻钙钛矿激光器的高重复性和可控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翠绿宝石激光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激光医疗 |
§1.1.2 激光雷达 |
§1.1.3 多光子显微镜 |
§1.2 国外翠绿宝石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
§1.2.1 连续激光器 |
§1.2.2 调Q激光器 |
§1.2.3 锁模激光器 |
§1.2.4 再生放大器 |
§1.2.5 紫外光源 |
§1.3 国内翠绿宝石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
§1.4 全固态人眼安全激光器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翠绿宝石晶体的特性及理论模型 |
§2.1 翠绿宝石晶体的晶体结构和物理特性 |
§2.1.1 晶体结构 |
§2.1.2 物理特性 |
§2.2 翠绿宝石晶体的能级跃迁和光谱特性 |
§2.2.1 能级跃迁 |
§2.2.2 光谱特性 |
§2.3 翠绿宝石晶体的温度特性 |
§2.3.1 荧光寿命 |
§2.3.2 受激发射截面 |
§2.3.3 基态吸收 |
§2.3.4 激发态吸收 |
§2.3.5 与其他晶体的对比 |
§2.4 翠绿宝石晶体的激光理论模型 |
§2.4.1 激光理论模型 |
§2.4.2 热转换系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
§3.1 红光LD的发展现状 |
§3.2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源 |
§3.3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短腔翠绿宝石激光器 |
§3.4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自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3.5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可调谐翠绿宝石激光器 |
§3.5.1 双折射滤光片(BRF)的原理 |
§3.5.2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可调谐翠绿宝石激光器实验研究 |
§3.6 8W高亮度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3.6.1 电光调Q及腔倒空调Q原理 |
§3.6.2 实验装置图 |
§3.6.3 基于三片组合式BRF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3.6.4 双波长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
§4.1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源 |
§4.2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单端泵浦的短腔CW翠绿宝石激光器 |
§4.3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双端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
§4.4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4.4.1 基于三片组合式BRF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4.4.2 基于偏振片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4.4.3 基于偏振片的腔倒空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4.5 40W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红光LD泵浦的SESAM被动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4.5.1 SESAM工作原理 |
§4.5.2 基于SESAM的瓦量级被动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
§5.1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的翠绿宝石激光器 |
§5.1.1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源 |
§5.1.2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的短腔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 |
§5.1.3 基于掺Yb光纤激光器的拉曼倍频589nm激光器泵浦的可调谐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 |
§5.2 589nm全固态高亮度黄光激光器泵浦的电光调Q翠绿宝石激光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Nd:LuAG晶体的1442nm激光器 |
§6.1 基于Nd:LuAG晶体的1442nm连续激光器 |
§6.1.1 实验装置图 |
§6.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基于Nd:LuAG晶体的1442nm被动调Q激光器 |
§6.2.1 实验装置图 |
§6.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附: 外文论文两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掺Ho3+及掺Dy3+氟化物光纤的4μm波段激光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红外激光的应用 |
1.2 产生中红外激光的技术方法 |
1.3 ~4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程 |
1.3.1 稀土离子或填充气体直接激射的~4μm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进程 |
1.3.2 基于SRS和 SSFS效应的4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研究进程 |
1.3.3 基于超连续谱的4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研究进程 |
1.4 氟化物基质的特性 |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掺 Ho~(3+)及掺 Dy~(3+)氟化铟光纤中4μm波段激光产生的理论基础 |
2.1 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过程 |
2.1.1 辐射跃迁过程(Radiative transitions) |
2.1.2 无辐射跃迁过程(Non-radiative transitions) |
2.1.3 其他跃迁过程 |
2.2 双波长泵浦掺Ho~(3+)氟化铟光纤产生3.92μm激光的数值模型 |
2.3 1.7μm泵浦掺Dy~(3+)氟化铟光纤级联激发4.3μm激光的数值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波长泵浦掺Ho~(3+):InF_3光纤的3.92μm激光研究 |
3.1 基于888nm单波长泵浦实验的参数有效性验证 |
3.2 双波长泵浦掺Ho~(3+):InF_3光纤的3.92μm激光数值仿真 |
3.2.1 3.92μm激光功率输出结果 |
3.2.2 系统的相关宏观参数优化 |
3.3 888nm与974nm泵浦掺Ho~(3+):InF_3光纤的实验研究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Dy~(3+):InF_3光纤的级联激发4.3μm激光研究 |
4.1 基于掺Dy~(3+):InF_3光纤产生3μm激光实验的参数有效性验证 |
4.2 1.7μm泵浦掺Dy~(3+):InF_3光纤级联激发4.3μm激光的数值仿真 |
4.2.1 4.3μm激光功率输出结果 |
4.2.2 级联激发系统的高激发阈值分析 |
4.2.3 实现低阈值 4.3μm光纤激光的可能方案 |
4.3 两种降低Dy~(3+)的4.3μm光纤激光阈值方案的研究 |
4.3.1 1.7μm泵浦掺Dy~(3+)硫化物光纤级联激发4.3μm激光 |
4.3.2 双波长泵浦掺Dy~(3+):InF_3光纤的4.3μm激光 |
4.4 2.8μm被动调Q掺 Dy~(3+)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4.4.1 实验装置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可见光通信CMOS集成光电器件及差分光接收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背景 |
1.1.1 可见光通信与LED |
1.1.2 可见光通信系统组成 |
1.2 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集成可见光通信的研究现状 |
1.3 集成可见光通信的研究意义及挑战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光源的研究 |
2.1 LED发光的理论基础 |
2.1.1 LED发光原理 |
2.1.2 LED常见制备材料 |
2.1.3 LED电光特性 |
2.2 CMOS Si-LED的研究 |
2.2.1 CMOS Si-LED的研究意义 |
2.2.2 高光功率密度的CMOS Si-LED的研究 |
2.2.3 基于CMOS多晶硅LED的片上可见光光互连系统 |
2.3 可见光通信系统光源对比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可见光通信彩色光电探测器芯片的设计与测试 |
3.1 引言 |
3.2 硅基标准CMOS光电探测器 |
3.2.1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3.2.2 常见的标准CMOS光电探测器 |
3.3 导模共振效应 |
3.4 彩色光电探测器芯片设计 |
3.5 彩色光电探测器芯片测试 |
3.6 性能对比 |
3.7 小结 |
第4章 可见光全差分OEIC光接收机芯片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OEIC光接收机基础理论 |
4.2.1 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
4.2.2 标准CMOS光接收机电路 |
4.2.3 光接收机的带宽拓展技术 |
4.3 全差分OEIC光接收机的光电探测器设计 |
4.3.1 光电探测器带宽提高技术和光谱响应分析 |
4.3.2 全差分光电探测器设计 |
4.4 全差分OEIC光接收机的电路设计 |
4.4.1 差分跨阻放大器 |
4.4.2 均衡器 |
4.4.3 差分限幅放大器 |
4.4.4 50Ω输出缓冲级 |
4.5 仿真结果 |
4.6 小结 |
第5章 可见光差分OEIC光接收机芯片的测试 |
5.1 可见光光接收机测试方法 |
5.1.1 可见光OEIC光接收机频率响应测试方法 |
5.1.2 可见光OEIC光接收机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测试方法 |
5.2 伪差分OEIC光接收机芯片测试 |
5.3 全差分OEIC光接收机芯片测试 |
5.4 伪差分与全差分光接收机的性能对比与分析 |
5.5 集成可见光接收机芯片的性能对比 |
5.6 小结 |
第6章 可见光通信光电双控负阻芯片的设计与测试 |
6.1 引言 |
6.2 负阻直流参数 |
6.3 负阻芯片结构及工作原理 |
6.3.1 器件结构 |
6.3.2 工作原理 |
6.4 负阻芯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1 电压控制负阻特性 |
6.4.2 光控负阻特性 |
6.4.3 光控器件的S型负阻特性 |
6.5 性能对比 |
6.6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C3分子的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子光谱学简介 |
1.2.1 分子光谱学发展历史 |
1.2.2 分子光谱学最新进展 |
1.3 激光光谱学简介 |
1.3.1 激光光谱技术 |
1.3.2 常见激光光源简介 |
1.4 含碳自由基光谱简介 |
1.4.1 研究背景 |
1.4.2 C_3分子发现历史 |
1.4.3 C_3分子研究意义 |
1.4.4 C_3分子光谱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技术原理与方法 |
2.1 实验技术 |
2.1.1 连续可调谐窄线宽激光光源 |
2.1.2 激光诱导荧光探测技术 |
2.1.3 超声射流冷却技术 |
2.1.4 高功率脉冲直流放电技术 |
2.2 LIF实验装置 |
2.2.1 LIF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实验仪器与样品参数 |
2.3 实验光谱解析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单纵模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研制 |
3.1 光学参量振荡器基础知识 |
3.1.1 OPO简介 |
3.1.2 OPO工作原理 |
3.1.3 谐振腔和纵模 |
3.1.4 Littman光栅谐振腔 |
3.1.5 Littman谐振腔主动锁定原理 |
3.2 光源研制背景与现状 |
3.3 工作原理与结构 |
3.3.1 设计思想 |
3.3.2 工作原理 |
3.3.3 组成结构 |
3.4 性能测试与优化 |
3.4.1 SLM稳定运转的关键技术 |
3.4.2 主动锁定谐振腔系统 |
3.4.3 能量转换效率与起振阈值 |
3.4.4 调谐范围与输出线宽 |
3.4.5 应用测试 |
3.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4章 C_3分子A~1Π_u-X~1∑_g~+跃迁高分辨光谱研究 |
4.1 C_3分子光谱研究现状 |
4.1.1 天文观测研究 |
4.1.2 实验室研究 |
4.2 实验方法 |
4.3 基频谱带分析 |
4.3.1 000-000谱带 |
4.3.2 100-000和002-000谱带 |
4.3.3 020-000谱带 |
4.3.4 040-000谱带 |
4.3.5 120-000谱带 |
4.3.6 010-010谱带 |
4.4 热带分析 |
4.4.1 分析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5 讨论 |
4.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13)CCC与C~(13)CC分子A~1Ⅱ-X~1∑~+跃迁高分辨光谱研究 |
5.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000-000谱带 |
5.3.2 100-000谱带 |
5.3.3 020-000谱带 |
5.3.4 040-000谱带 |
5.3.5 120-000谱带 |
5.3.6 002-000谱带 |
5.3.7 讨论 |
5.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C_3分子相干激发态的电磁感应透明 |
6.1 理论背景 |
6.1.1 相干激发态和量子拍频 |
6.1.2 Rabi振荡 |
6.1.3 电磁感应透明 |
6.1.4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YO、CuSH和SiC_2分子高分辨电子光谱研究 |
7.1 光学-光学双共振研究YO分子[33.2]~2Π和A'~2Δ态 |
7.1.1 研究背景 |
7.1.2 实验方法 |
7.1.3 [33.2]~2Π态 |
7.1.4 A'~2Δ态 |
7.1.5 YO小结 |
7.2 CuSH分子B~1A'-X~1A'跃迁高分辨光谱研究 |
7.2.1 研究背景 |
7.2.2 实验方法 |
7.2.3 分析与讨论 |
7.2.4 CuSH小结 |
7.3 SiC_2分子A~1B_2-X~1A_1跃迁高分辨光谱研究 |
7.3.1 研究背景 |
7.3.2 实验方法 |
7.3.3 结果分析 |
7.3.4 SiC_2小结 |
7.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百瓦级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激光显示的优势 |
1.1.2 蓝光与色温的关系 |
1.1.3 蓝光激光器发展滞后 |
1.1.4 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半导体激光器器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GaN基蓝光半导体器发展现状 |
1.2.3 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的发展现状 |
1.2.4 单管半导体光纤耦合 |
1.2.5 光纤捆绑及熔融拉锥合束 |
1.2.6 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研究现状 |
1.2.7 高功率高亮度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研究现状 |
1.2.8 高功率高亮度蓝光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研究现状 |
1.3 蓝光激光器的应用 |
1.3.1 高密度光学数据存储 |
1.3.2 海洋资源、大气探测及水下通讯 |
1.3.3 激光显示 |
1.3.4 激光医疗 |
1.3.5 蓝光激光在铜铝等金属的加工应用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本性质 |
2.1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参数 |
2.1.1 工作原理 |
2.1.2 结构参数 |
2.2 半导体激光器主要电学参数 |
2.3 高斯光束传输变换特性 |
2.4 半导体激光器的评价参数 |
2.4.1 光斑尺寸的定义 |
2.4.2 快慢轴发散角的评价 |
2.4.3 光束质量的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 |
3.1 半导体激光器的非相干合束技术 |
3.1.2 非相干合束技术——空间合束 |
3.1.3 非相干合束技术——偏振合束 |
3.2 光纤耦合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蓝光半导体光纤耦合模块的设计及研制 |
4.1 高功率半导体光纤耦合激光器的技术路线 |
4.1.1 光纤捆绑合束方案技术路线 |
4.1.2 熔融拉锥合束器技术路线 |
4.1.3 空间合束技术路线 |
4.2 光纤合束的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研制 |
4.2.1 单管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实验 |
4.2.2 光纤束捆绑 |
4.2.3 熔融拉锥合束 |
4.2.4 蓝光半导体激光器模块装配及实验结果 |
4.3 蓝光半导体单管空间合束研究 |
4.3.1 空间合束理论计算 |
4.3.2 空间合束蓝光半导体激光器ZEMAX模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光谱分析及白光合成色温分析 |
5.1 蓝光功率对显示色温的影响 |
5.2 工作温度对输出光波长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光参量振荡器发展概况 |
1.1.1 准相位匹配技术简介 |
1.1.2 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发展、实现及应用 |
1.1.3 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光参量振荡器的研究现状 |
1.1.4 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光参量振荡器的不同分类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工作目标 |
1.3 本论文的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准相位匹配技术与光参量振荡器的基础理论 |
2.1 二阶非线性光学与光参量振荡基础 |
2.2 准相位匹配技术的理论基础 |
2.2.1 周期性畴极化反转铌酸锂晶体的设计 |
2.2.2 非周期性畴极化反转铌酸锂晶体的设计 |
2.3 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光参量振荡器的理论计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于泵浦光参量振荡器的线偏振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研究 |
3.1 引言 |
3.2 随机偏振声光调Q掺镱光纤激光器及其功率的线偏振光纤放大 |
3.3 单端光纤耦合的线偏振声光调Q掺镱光纤激光器及其保偏光纤放大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秒脉宽的光纤激光器泵浦基于PPMgLN的光参量振荡器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PPMgLN晶体的光参量振荡器的模拟及优化设计 |
4.2.1 单通单谐振型和双通单谐振型OPO的数值计算及其对比 |
4.2.2 优化单通单谐振型和双通单谐振型OPO转换效率的数值计算 |
4.3 双通单谐振型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
4.4 单通单谐振型光参量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
4.5 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APMgLN晶体的级联光参量振荡器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APMgLN的级联光参量振荡器特性计算与优化设计 |
5.3 固体激光器泵浦的基于APMgLN的级联光参量振荡器实验研究 |
5.4 光纤激光器泵浦的基于APMgLN的级联光参量振荡器实验研究 |
5.5 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的回顾及创新点 |
6.1.1 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 |
(8)掺钕绿光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状况 |
1.1.1 光纤激光器在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 |
1.1.2 掺钕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状况 |
1.2 光纤激光器的分类 |
1.3 绿光激光器的用途和实现方法 |
1.3.1 绿光激光器的用途 |
1.3.2 绿光激光器的实现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掺钕光纤激光器及其倍频的理论基础 |
2.1 四能级理论模型 |
2.1.1 掺Nd~(3+)离子能级结构 |
2.1.2 前向端面泵浦下四能级理论分析 |
2.1.3 掺Nd~(3+)离子四能级系统输出特性分析 |
2.2 倍频理论 |
2.2.1 倍频原理的分析 |
2.2.2 倍频输出特性的分析 |
2.2.3 相位匹配的原理 |
2.2.4 走离角的分析 |
2.2.5 相位失配的接受范围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掺钕绿光光纤激光器的系统设计 |
3.1 光纤结构的选择 |
3.2 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 |
3.2.1 侧面泵浦 |
3.2.2 端面泵浦 |
3.2.3 双透镜光纤耦合系统的设计 |
3.3 谐振腔和膜系的设计 |
3.3.1 前端泵浦下直线腔和对应膜系设计 |
3.3.2 折叠腔的设计 |
3.4 倍频系统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钕绿光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4.1 掺钕光纤激光器基频光的实验研究 |
4.1.1 基频光的实验装置和参数 |
4.1.2 基频光实验的调节和测量 |
4.2 掺钕光纤激光器倍频实验研究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半导体侧面泵浦Nd:YAP蓝光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蓝色激光的产生及发展史 |
1.2 蓝色激光器的应用 |
1.3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优点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Nd:YAP的晶体特性及激光器理论 |
2.1 Nd:YAP晶体的结构 |
2.2 Nd:YAP晶体的能级 |
2.3 Nd:YAP晶体中的椭圆高斯光束 |
2.4 阈值功率及最佳透过率 |
第三章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单元设计 |
3.1 激光器单元器件 |
3.1.1 激光头 |
3.1.2 激光工作物质 |
3.1.3 泵浦电源 |
3.1.4 半导体激光阵列条 |
3.1.5 调Q电源 |
3.1.6 电光晶体设计 |
3.2 谐振腔及膜系设计 |
3.2.1 直腔 |
3.2.2 V型折叠腔 |
3.3 泵浦耦合系统设计 |
3.3.1 光线追迹原理 |
3.3.2 泵浦耦合优化设计 |
第四章 Nd:YAP晶体的热透镜效应研究 |
4.1 Nd:YAP的热透镜效应研究 |
4.1.1 Nd:YAP晶体棒内温度的理论分布 |
4.1.2 侧面泵浦Nd:YAP晶体棒的热透镜效应 |
4.1.3 热透镜的测量方法 |
4.2 Nd:YAP热透镜效应实验 |
4.2.1 热透镜效应光斑测量 |
4.2.2 热透镜焦距测量 |
4.3 横截面的有限元热分布模拟计算 |
4.4 半导体阵列最佳冷却温度 |
第五章 基于Nd:YAP偏振特性的电光调Q及1341.4nm输出研究 |
5.1 调Q原理 |
5.1.1 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
5.1.2 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解 |
5.2 调Q方法 |
5.2.1 被动调Q激光器原理 |
5.2.2 LiNbAO_3晶体的电光效应 |
5.2.3 基于Nd:YAP晶体偏振特性的电光调Q |
5.3 调Q的峰值功率和脉宽理论计算 |
5.5 电光调Q实验 |
5.5.1 最佳延迟时间 |
5.5.2 输出能量测试 |
5.5.3 输出偏振特性测试 |
第六章 非线性变换技术基本理论 |
6.1 三波作用稳态耦合波方程理论 |
6.2 稳态小信号解 |
6.3 相位匹配 |
6.4 非线性器件设计 |
6.5 激光器三倍频方案设计 |
第七章 V型腔像散补偿670.7nm红光特性研究 |
7.1 V型折叠腔理论 |
7.1.1 V型折叠腔参数 |
7.1.2 V型折叠腔像散 |
7.1.3 用椭圆高斯光束补偿折叠腔的像散 |
7.1.4 V型折叠腔失调灵敏度 |
7.2 热稳腔设计 |
7.2.1 V型折叠腔热稳腔设计 |
7.2.2 平凹腔热稳腔设计 |
7.3 像散补偿V型腔1341.4nm谱线输出 |
7.4 腔内倍频670.7nm红光激光器实验 |
7.4.1 直腔腔内倍频670.7nm红光实验 |
7.4.2 V像散补偿V型折叠腔腔内倍频670.7nm红光实验 |
第八章 腔内运转三倍频447nm蓝光实验 |
8.1 蓝光输出功率及功率不稳定度 |
8.2 转换效率测量 |
8.3 蓝光发散角和偏振比测量 |
8.4 蓝光实验结论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9.4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伺服阀用GMM电—机转换器的理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磁致伸缩现象及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优越性能 |
1.1.1 磁致伸缩现象的工作机理 |
1.1.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优越性能 |
1.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工作特性 |
1.2.1 “跳跃”特性 |
1.2.2 ΔE 效应 |
1.2.3 温度特性 |
1.2.4 倍频效应 |
1.2.5 磁-机耦合特性 |
1.3 磁致伸缩的物理效应 |
1.4 液压伺服阀的简介 |
1.4.1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及类型 |
1.4.2 液压伺服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GMM 电-机械转换器 |
1.5.1 电-机械转换器作用、分类及原理 |
1.5.2 GMM 电-机械转换器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课题研究难点 |
1.6.3 课题研究内容 |
2 GMA 的磁路设计及计算 |
2.1 GMM 的驱动形式 |
2.2 磁路构成与原理 |
2.3 磁路设计与分析 |
2.3.1 磁路基本方程 |
2.3.2 转换器的磁路计算 |
2.4 驱动和偏置线圈的设计 |
2.4.1 轴对称线圈内的磁场强度的计算 |
2.4.2 线圈的功率优化 |
2.4.3 线圈的参数设计计算 |
2.5 磁路损耗分析 |
2.5.1 涡流损耗 |
2.5.2 磁滞损耗 |
2.6 气隙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GMA 的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 |
3.1 GMA 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
3.2 GMA 的结构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
3.3 驱动棒的设计选型 |
3.4 转换器主要结构的设计及参数确定 |
3.4.1 驱动频率 |
3.4.2 线圈骨架的设计 |
3.4.3 预压力装置 |
3.4.4 其他主要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
3.5 GMM 转换器的输出模型 |
3.5.1 静态模型 |
3.5.2 动态模型 |
3.6 GMM 转换器的动态特性仿真 |
3.6.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GMA 电磁场的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
4.1 驱动磁场均匀性分析 |
4.1.1 驱动磁场的轴向均匀性 |
4.1.2 驱动磁场的径向均匀性 |
4.2 电磁场计算理论 |
4.2.1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 |
4.2.2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
4.3 GMA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 |
4.3.1 ANSYS 软件简介 |
4.3.2 有限元分析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索尼制成转换效率为过去20~30倍的倍频元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卤化铅钙钛矿超光栅的非线性荧光增强与激光研究[D]. 范宇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翠绿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研究[D]. 关晨. 山东大学, 2021(11)
- [3]掺Ho3+及掺Dy3+氟化物光纤的4μm波段激光基础研究[D]. 周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可见光通信CMOS集成光电器件及差分光接收机的研究[D]. 丛佳. 天津大学, 2020(01)
- [5]C3分子的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D]. 张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0)
- [6]百瓦级高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研究[D]. 吴鹏.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7]基于准相位匹配技术的高性能光参量振荡器研究[D]. 陈滔. 浙江大学, 2014(09)
- [8]掺钕绿光光纤激光器的研究[D]. 王诚. 西北大学, 2010(09)
- [9]半导体侧面泵浦Nd:YAP蓝光激光器研究[D]. 凌铭. 长春理工大学, 2009(04)
- [10]伺服阀用GMM电—机转换器的理论基础研究[D]. 翟雪荣.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