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语电教中心部分同志讨论“中国特色电教”

上海外语电教中心部分同志讨论“中国特色电教”

一、上海外语电教馆部分同志座谈 “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武月清[1](2013)在《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研究旨在探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所开展的工作、活动,以及其在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探讨其对当今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笔者在获得第一手档案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访谈了当时在职的部分人员。通过对丰富史料的梳理,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全面考察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1979年至2001年之间所开展的工作、活动,阐明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分析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以及促使电化教育发展的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在于:编制电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全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指导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并对电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2.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在这一时期的经验与教训主要有:建立一个职责明确、领导有方的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对于推动全国电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应该着眼全局,从长远、有效的视角出发,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方针、政策,引导全国电化教育的健康发展。3.通过论文研究得到的启示是:我国的电化教育领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必须要有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组织,使该系统能够协同、有序、高效运转;管理机构的重点工作是做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而不是传统的行政干预;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环境、资源、应用三者的关系,以“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重点、应用效果为核心”,统筹安排硬件、软件、潜件建设;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关键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应对。

李建珍[2](2008)在《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进入西部以后,与当地传统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传统文化和地域之间存在什么冲突?如何弥补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带着这样两个问题,本人结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组织发起的“田家炳‘两岸三地’教育技术西部行”考察活动,采用质的研究和文化唯物论的主位与客位研究的方法论观点进行了相应研究。本研究的目的:通过考察西部“农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建议,在梳理国内外远程教育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视角,从政策层面提出西部“农远”适应西部文化和地域特点,创新性、多元化发展的建议。为西部教育的公平与健康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建设到应用的转型、为西部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一步,通过文献的收集与分析,初步了解西部文化、地域特点和“农远”实施情况,为设计研究与实地考察大纲作好准备;第二步,设计实地考察提纲:考察内容主要涉及“农远”实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第三步,调查工具的准备:本次考察用到的工具有录音笔、数码相机和通讯工具;第四步,通过“田家炳‘两岸三地’教育技术西部行”考察活动,取得西部“农远”实施过程中从经验、问题到建议的第一手资料;第五步,通过对取得资料的编码分析,在梳理、借鉴国内外远程教育和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第六步,从文化视角提出西部“农远”适应西部文化、地域特点,创新性、多元化发展的建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质的研究与文化唯物论的主位(文化负荷者的观点)与客位(研究者的观点)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上主要采用座谈、听课、资料收集与文献检索等方法。文献检索主要借助CNKI中国期刊全文库、CNKI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库和电子“超星”图书,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补充。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通过分析文化组成要素,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启发下,从文化视角构建了西部“农远”的政策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三种技术模式层”,对应物质文化;第二层为“组织管理层”,对应制度文化;第三层为“应用层”,对应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种技术模式层、组织管理层和应用层,都有政策领域统一的规范和约定,每个层次的规范和约定可以是不一样的,各地均可根据当地文化和地域特点有创新、有发展,寻求适合自己的实施方案。2、通过研究,明确了在西部“农远”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主位研究,本人认为西部“农远”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另一类是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人研究的结果是:项目本身存在9个方面的问题;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5类共计31个问题(组织机构方面7个、基础设施方面7个、远教资源方面6个、规章制度方面4个、远教应用方面7个,详见第二章)。成功的经验:本人总结得到了6类共计34条经验(组织机构方面3条、管理方面13条、师资队伍方面4条、应用方面9条、资源建设方面4条、教学研究方面1条,详见第二章)3、通过研究提出了西部“农远”发展的基本思路本研究认为:西部“农远”要适应西部文化和地域的特点,对“农远”三种模式从建设到应用要创造性地多元化发展;在从建设到应用转型之后,在国家整体发展框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西部各省、市、自治区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考虑到西部偏远民族地区“双语”类院校本身投资大、经济困难、资源匮乏等特点,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4、提出了西部“农远”适应性发展的具体建议根据本人研究得到的三层政策分析框架,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西部“农远”健康持续发展的47条建议:三种技术模式层面11条;组织管理层面7类共计25条(组织机构7条、师资队伍8条、资源辐射3条、资源开发2条、教学科研1条、学科教材及教参2条、电力资源2条);应用层面2类共计11条(学校管理部门7条、教师4条)。

杨英[3](2018)在《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深刻影响教育,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学现代化既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教界围绕此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改变了我国职业教学的落后面貌。系统研究我国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有助于丰富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有助于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故事,有助于促进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现代化更好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学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提出优化发展策略,重点探讨以下内容:一是探讨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对职教教师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路径、典型做法与创新经验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中国特色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职业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发展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发展之策。实现教师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对以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的探讨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二是探讨信息化资源对于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研究分析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探讨促进现代优质职教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公建共享”建设的专业资源库的优化发展。三是探讨管理在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维度与实践价值,总结创新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特色的两大信息化组织的作为进行探讨,并针对教学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四是探讨评价在职教教学现代化中重要地位,分析评价主体、内容及工具的现代化特征,提出有效融合“人评+机评”以提升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总结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经验。

本刊编辑部[4](2008)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见证基础教育信息化巨变》文中指出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令世界瞩目的一年。三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无以伦比的成就——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基础教育信息化所走过的辉煌历程。我们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作为回顾的分界点,分两个部分梳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嬗变、理论发展、实践变迁的足迹。

程明喜[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王开[6](2012)在《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国外视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开始发展起来的,为了促进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交流学术成果,研究电化教育理论,开展学术讨论,电化教育工作者先后成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地域范围的各类学术性机构,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技术学术研讨活动。这些学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了探究电化教育学术机构和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反思与总结出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历史脉络和具体历程,总结出电化教育学术机构的特点、性质和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可以为教育信息化参与者、研究者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事业提供参考,从而在实际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实效,推动电化教育组织管理的顺利改革,使我国电化教育组织能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是进行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开展协作交流及咨询服务,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以推动电化教育发展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是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纵线,学术机构的发展变革为横线,系统性梳理了学术机构从19世纪20年代初至今的发展历程。根据电化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学术机构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段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19世纪20年代初至1935年,学术机构出现萌芽;1936年至1948年初期的发展;1949年至1977年,学术机构在经历了短暂发展后又步入停滞期;1978年至1984年恢复重建;1985年至1998年,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99年至今,学术机构在不断地调整深化中继续繁荣。研究在梳理学术机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发展的特点,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进行案例分析,包括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覆盖面最广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受外在的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需求以及内在的教育技术实践范畴的扩展和自身理论深化完善两种动力的推动,其发展模式可简单归结为早期个人提倡和区域性发展的适应模式,政府全面接管和高校专业建设的计划模式,与其他学科深入结合和组织间协作整合的创新模式这三种类型。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发展加强了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系统的完善,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坚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推广,加强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7](2007)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宏观决策方面提供理论观点和战略性对策。本课题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数据、事实、研究成果为依据,主要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经验总结法和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调查、梳理问题,进行研究。本课题讨论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并根据该体系所列的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内容拟定了调查问卷,向全国有关中小学、高等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进行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分别就中小学校和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归纳阐述;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成果是:一、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在广泛参考现有各种资源数据基础上,针对本课题需要独立研发的;二、对中外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新观点;三、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提出了应采取的三项对策: 1.加强法规建设,制定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规范;制定硬件、平台、资源、应用等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继续施行经费倾斜政策,合理规划投资比例,硬件、软件、培训经费要达到5:3:2的合理比例。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用机比例("十一五"末大中城市学生用机比达到"十五"末国际先进水平,县镇、农村学校生机比例也要做到相应提高),扩大学校联网率;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改革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应用水平,扩大应用范围;重视管理工作,成立国家教育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整合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开展数据监控;加强科学研究,指导教育信息化实践。3.建议实施"明天远程学校"工程,解决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八万个教学点实时接收优质教育资源问题,提高最基层教育单位的教学质量。

张瀚月[8](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8年)》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各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因而,随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与日俱新,远程高等教育逐步兴起。由于二十世纪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远程高等教育的实施逐渐成为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成为提高人民素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推进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逐步完善远程高等教育法规政策体系,从而对有效促进远程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而,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规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78-2018年期间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发展变迁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维度探究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变革轨迹。以丁兴富教授对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为参考,结合本文研究的时代特点,对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划分几个关键时期,分别为:萌芽与准备时期、创建与中断期、起步与推进期、战略革新与起飞期、调适与深化期。并对每个时期关于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背景、改革内容及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总结。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远程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果与成效以及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展望。文章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绪论,主要包含相应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板块。文献综述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对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的研究现状主要从文献发布时间,统计高产作者和作者工作单位等数据,以此来分析和探究。第二章,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起飞与推进期的研究。由于远程教育萌芽较早,这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开始论述以1978年为起点的远程高等教育之时,本研究对1978年以前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明了的阐述,使之为一个连续不断、有始有“终”的发展历程。在起飞与推进期,随着“三个面向”、“恢复高考”等战略的实施,广播电视大学快速发展,同时也初步使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第三章,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战略革新与起飞期的研究。远程高等教育逐渐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开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实现“开放、共建、协同、共享”的价值观,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与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开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第四章,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调适与深化期的研究。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21世纪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也随之发生变化。“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大量创新,大数据也开始在教育领域的实施应用,在线教育产业也随之风起云涌。第五章,分析与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取得的成果与成效,同时,也归纳出远程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展望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武月清[9](2015)在《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了对全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建立了不同的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本文厘清了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从1979年成立到2001年撤消这二十多年时间的历史沿革,经历了电化教育局、电化教育司、电化教育办等三个时期。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我国电化教育从重新起步到逐渐走向成熟的变迁过程。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划、政策、法规,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开展的许多电化教育相关工作、活动,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规范、指导、引领的作用。随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撤消,各个电教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使得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延缓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地思考和应对这一问题。

胡加圣[10](2012)在《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以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中国外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研究范式,而另一方面,跨学科整合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采用一种学科构建的视角,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以解决中国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效等问题。基于这一主题目标,需要梳理并回答以下主要问题,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了外语教学?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如何?二者的学科基础与融合点是什么?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机制和表现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外语教学的信息化研究范式?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是外语教学技术化研究范式形成的基础?为什么说信息化研究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是外语教育新学科成立的前提和标志?什么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其成立的条件和依据有哪些?其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现实基础是什么?代表性的学科成果反映在哪些方面?等等,显而易见,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解答,能够促进对当今我国如火如荼的外语信息化教学事业的理论归纳,使这项跨学科的纷繁复杂的学科教学理论探索得以提炼、总结、完善,并首先达到能够丰富和完善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补充其在学科教学技术研究方面空白的目的;其次,更重要的是,也起到丰富和完善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体系、推动大学外语教学事业发展的作用。本项研究主要想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提出与思考、探索与解答,来表达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主要实践和首选方法,而信息技术化的外语教学又是一种新的教学范式,这种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按照美国学者库恩“科学革命”的条件来衡量,是一种新兴学科——即外语教育技术学——成立的前提。外语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基本的学科构成要素: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及其学科发展的实践支撑;相关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等又构成了这个新兴学科的基本表现要素。这些内外因素证明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基本形成了学科雏形。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元理论基础之上的思辨性研究。在这宏观研究方法之下,为了证明某些微观观点和基础结构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也适当采用了其他诸如文献综述、统计分析、个案研究等量化和分析的研究手段。本文的论证结构,根据主题区分的原则,主要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的剖析,从理论上证明“范式”这一概念对于新兴学科产生的基础性支撑。接着通过具体的讨论,证明了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技术化范式确立的必要性。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第二个主题目标——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上的产生和存在。本文后一部分,是对于上述推论结果的验证——即对新的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属性、理论框架及发展实践等,进行实证性的说明。全文研究主题是对教育信息技术范式下的新学科理论体系进行挖掘总结和归纳验证,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证明一个新的学科初步建立的事实。本项研究的主要论点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即大学英语教学,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庞大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再仅凭传统人工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已很难完成大规模的教学任务。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理论和学科基础的跨学科的外语教育技术应运而生,顺其自然地成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一门新的学科教学方法论。第二,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问,是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语教学资源以及设计外语教学过程的一门学问。它研究的不是技术实体本身,而是关于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技术化地处理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实践和理论。它的根本目标还是外语教学,但是直接目标却是对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过程,这是外语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学的根本区别。第三,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与信息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具有内在共生性、本体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外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的关系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是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形成的逻辑基础。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为外语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根据库恩科学革命理论框架中的“范式转换”学说,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的产生因此具备了逻辑前提和现实的可行性。第四,外语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研究门类。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交际法理论和整合法理念等基础上递进发展、演变而来的生态化整合理论,是对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综合理论体系的整合总结。生态化整合理念是从中国外语教育技术多年研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开放性理论体系,是在总结和吸收各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发展而成的综合性外语教育技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外语教学生态化整合理论强调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论认为,外语教学生态系统是一种综合、动态、平衡的环境。它应该具有兼容功能、调节功能、制约功能等。兼容、动态、良性这些要素,是构成和谐的外语教学生态的评价标准。第五,生态化整合的学科理论观点决定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方法论思想。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是生态化教学理论在外语教学研究方法中的外部表现,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自我风格的内在体现。生态化整合理念既能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和过程,又能体现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的外语教学新方法,是外语教育技术学生态化整合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外语教育技术学方法论的本质体现。第六,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生态化整合方法论思想,决定了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不能再简单套用过去语言学研究中过时的、单一的、僵化的、滞后的、静态的、终结性评价式的学科研究方法,而是应该寻求一种“面向未来”的行动性研究,形成一种动态的组合式、构建式、形成性研究方法,以体现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科学性、技术性和人文性。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基于设计的研究”。这是一种崭新的、综合性研究模式,具有行动性、长期性、循环型、变化性、复杂性等特点。这种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一种范式,符合外语教育技术的复杂学科性质,是最能体现外语教育技术学科特点的研究范式。第七,外语教育技术学是关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问。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外语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技术与人、技术与语言、技术与教学之间的重要关系。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两大类。教学资源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技术四个要素;教学过程有课程设计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环节。从技术形态的角度划分,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络外语教学、多媒体外语教学以及语料库语言学和语言学的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从课程内涵来考察,则主要包括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专业设置、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编写等学科内部要素,以及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产生背景、学科地位、学科发展、学科政策、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外部因素。第八,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立、发展及学科地位的巩固,还要有现实实践活动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专业研究团体、研究者个体、专业学术期刊、专业的学术会议以及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基于上述系统讨论,本文形成的基本结论是:语言、信息和技术的本质特征,为信息技术和语言教学的整合提供了逻辑关联,为教学范式的形成和转变提供了基础;新范式的转变作为一种“学科共同纲领”,标志了一种新学科的诞生。另一方面,通过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方法论、研究对象及内容、教学实践、研究团体和力量、专业期刊及学术会议以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梳理和论述,我们认为,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构建过程,从推理到证实,已经从初步完成,换言之,基于范式转换学说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已经从理论上的存在变成了现实中的学科雏形。最后,本文对研究中的不足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于未来研究态势进行了展望。

二、上海外语电教馆部分同志座谈 “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外语电教馆部分同志座谈 “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2章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 年)
    2.1 教育部电化教育局概述
        2.1.1 电化教育系统的建立
        2.1.2 电化教育局的建立
        2.1.3 电化教育局性质与任务
    2.2 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2.2.1 电教教材的管理
        2.2.2 电教设备的管理
        2.2.3 电教刊物的出版
    2.3 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2.3.1 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活动
        2.3.2 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2.3.3 开展的培训活动
        2.3.4 开展电化教育展览会
        2.3.5 电化教育课的开设及电教专业的建设
    2.4 电教局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2.4.1 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
        2.4.2 学校和地方电化教育的新进展
第3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 年)
    3.1 电化教育司概述
        3.1.1 电化教育司的建立
        3.1.2 电化教育司性质和任务
    3.2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管理工作
        3.2.1 电教三大系统的管理
        3.2.2 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
        3.2.3 电化教育水平评估
        3.2.4 电教教材与设备的建设管理
        3.2.5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的成立
    3.3 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3.3.1 组织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3.3.2 实施远距离师资培训项目
        3.3.3 开展电教实验
    3.4 电教司期间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3.4.1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八五”计划
        3.4.2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的发展
        3.4.3 中国卫星电视教育系统的发展
        3.4.4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第4章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 年)
    4.1 电化教育办公室概述
        4.1.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4.1.2 电化教育办公室性质和任务
    4.2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4.2.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4.2.2 出版管理
        4.2.3 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管理
        4.2.4 电教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管理
        4.2.5 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
        4.2.6 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4.2.7 电教网建设的管理
    4.3 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4.3.1 组织年度考核及表彰先进
        4.3.2 开展对外交流
        4.3.3 组织学术研讨活动
        4.3.4 开展工作座谈会
        4.3.5 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距离教育”项目
        4.3.6 实施“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4.4 电教办时期电化教育的新发展
        4.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开展
        4.4.2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4.4.3 电教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第5章 结语
    5.1 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梳理
    5.2 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5.3 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5.4 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5.5 对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2)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过程、方法及资料收集表
    五、几个概念的界定
    六、主要文献综述
第一章 西部民族、文化及与西部基础教育的关系
    1.1 我国西部民族聚居区的分布及特征
    1.2 我国西部文化特征
    1.3 西部文化及地域与西部基础教育关系的分析
第二章 我国西部“农远”现状及问题研究
    2.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标
    2.2 对四川省“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2.3 对贵州省“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2.4 对云南省“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2.5 对西藏自治区“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2.6 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远”实施情况的考察
    2.7 结论——小结及后续研究思路的阐释
第三章 远程教育理论对“农远”的启示
    3.1 远程教育模式对“农远”的启示
    3.2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对“农远”的启示
    3.3 远程教育中教与学的整合及交互对“农远”的启示
    3.4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支持服务对“农远”的启示
第四章 国外远程教育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对“农远”的启示
    4.1 美国的文化与远程教育
    4.2 英国的远程教育及基础教育信息化
    4.3 美、英远程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给予“农远”的启示
第五章“农远”的适应性发展与政策分析框架
    5.1 “农远”适应西部地域和传统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论证
    5.2 从文化视角对“农远”政策框架的构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几点建议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1.1.2 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1.1.3 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需要信息化推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2.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及特色
        2.1.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
        2.1.2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智慧启示
        2.1.3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信息路径
    2.2 以“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的探索
        2.2.1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意义及对职教现代化的推动
        2.2.2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做法与效果
    2.3 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的探索
        2.3.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与时俱进
        2.3.2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质性分析
        2.3.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量化分析
    2.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
        2.4.1 提升职教教师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2.4.2 促进职教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2.4.3 加速职教教师专业技能的现代化
        2.4.4 增强职教教师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2.5 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优化发展
        2.5.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启示
        2.5.2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启示
        2.5.3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
        2.5.4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发展的方向
        2.5.5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提升的策略
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3.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
        3.1.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
        3.1.2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意义
    3.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3.2.1 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的探究
        3.2.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其他探索
        3.2.3 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原则
        3.2.4 中国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再探索
    3.3 以“数字校园”建设推动的探究
        3.3.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政策指导
        3.3.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量化分析
        3.3.3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质性分析
        3.3.4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优化发展——智慧校园
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4.1 职教教学管理的内容
    4.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维度的现代化
        4.2.1 职教教师与学生
        4.2.2 教学资源与媒体
        4.2.3 教学过程与结果
        4.2.4 教学管理的管理
    4.3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4.3.1 管理主体
        4.3.2 管理内容
        4.3.3 管理平台
    4.4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4.4.1 以人为本
        4.4.2 共管共治
        4.4.3 多元思维
        4.4.4 凸显特色
    4.5 中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客观保障
        4.5.1 政策保障
        4.5.2 组织保障
        4.5.3 文化支撑
        4.5.4 技术支撑
    4.6 “互联网+”职教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4.6.1 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平台
        4.6.2 依托“互联网+”社交管理工具
        4.6.3 信息化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应对
5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5.1 职教教学评价主体的现代化
        5.1.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1.2 评价主体的智慧化
        5.1.3 评价主体的包容性
        5.1.4 评价主体的时代化
        5.1.5 评价主体的个性化
        5.1.6 评价主体的主动性
    5.2 职教教学评价内容的现代化
        5.2.1 对职教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5.2.2 对职教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评价
        5.2.3 对职教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5.2.4 对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的评价
        5.2.5 对职教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评价
    5.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
        5.3.1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改革的内容
        5.3.2 信息化提升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研究
        1.3.2 关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研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概述
    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界定
        2.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概念、性质与职责
        2.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类型
    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界定
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历程
    3.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阶段划分
    3.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沿革
        3.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萌芽阶段(19 世纪 20 年代初——1935)
        3.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初期发展(1936——1948)
        3.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短暂发展(1949——1977)
        3.2.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恢复重建(1978——1984)
        3.2.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快速发展(1985——1998)
        3.2.6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调整深化(1999 至今)
    3.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特点
        3.3.1 整合深化,逐步繁荣
        3.3.2 继往开来,传承创新
        3.3.3 实践应用,多元融合
4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典型案例
    4.1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4.2 中国高校外语电教协会
    4.3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5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的反思与启示
    5.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和模式
        5.1.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动力
        5.1.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三种模式
    5.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反思
        5.2.1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加强了组织机构的完善
        5.2.2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成熟
        5.2.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拓宽了电化教育事业的领域
    5.3 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启示
        5.3.1 与时俱进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客观要求
        5.3.2 创新推广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持久动力
        5.3.3 交流协作是促进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的关键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著作类
    论文类
    网络资源
附录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大事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1.3.2 国内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1.4.1 核心概念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起步与推进(1978 年-20 世纪90年代中期)
    2.1 改革开放前远程高等教育政策萌芽与中断的概述
        2.1.1 萌芽与准备期
        2.1.2 创建与中断期
    2.2 起步与推进阶段的政策环境
        2.2.1 “三个面向”...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2.2.2 “恢复高考”——教育秩序重建和高等教育需求被唤醒
    2.3 内容分析
        2.3.1 广播电视大学的推进与快速开展
        2.3.2 初步使用现代化手段发展远程高等教育事业
        2.3.3 明确国家发展远程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
    2.4 价值取向分析
第3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战略革新与起飞(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2010 年)
    3.1 战略革新与起飞期的改革背景
        3.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1.2 开启教育体制(高等教育)改革
    3.2 内容分析
        3.2.1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3.2.2 大力实施开放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3.2.3 初步建立开放式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3.2.4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3.2.5 面向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3.3 价值分析
第4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调适与深化(2010 年—2018 年)
    4.1 调适和深化期的改革背景
        4.1.1 “互联网+”——教育的颠覆性创新
        4.1.2 “核心素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2 内容分析
        4.2.1 在线教育产业的兴起
        4.2.2 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应用
        4.2.3 致力于新兴“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创新
    4.3 价值分析
第5章 回首40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成效、挑战与展望
    5.1 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成效与经验
        5.1.1 远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5.1.2 远程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5.1.3 远程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宏观国家价值取向相融合
    5.2 远程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5.2.1 远程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5.2.2 展望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9)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化教育局时期(1978—1989年)
    (一)电化教育局的成立
    (二)电化教育局的管理工作
        1.电教教材及电教设备的管理
        2.电教刊物的出版
        3.电化教育局开展的活动
二、电化教育司时期(1989—1994年)
    (一)电化教育司的成立
    (二)电化教育司的管理工作
    (三)电化教育司开展的工作活动
三、电化教育办公室时期(1994—2001年)
    (一)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建立
    (二)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1. 电化教育办公室的组织管理
        2.电教教材及电教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管理
    (三)电化教育办公室开展的活动
四、对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反思与展望
    (一)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作用与价值
    (二)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1.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
        2.电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训
    (三)对当前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启示

(10)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现实背景的选择
        1.1.2 理论的盛宴和技术的缺席
        1.1.3 学科发展的需求
        1.1.4 研究基础和条件
    1.2 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意义概述
    1.4 理论背景
        1.4.1 哲学基础
        1.4.2. 理论背景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结构
    1.7 本文主要观点
第2章 范式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理据概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
        2.1.2 教育
        2.1.3 技术
        2.1.4 学科
        2.1.5 范式
    2.2 范式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
        2.2.1 范式是一种科学转换的依据
        2.2.2 外语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理据分析
        2.2.3 范式转换与外语教学新学科的诞生
        2.2.4 对外语教学实践中现有“范式”的概念辨析
    2.3 外语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2.3.1 文献综述
        2.3.2 CALL 研究综述
        2.3.3 CALL 与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概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关系辨析——外语教育技术范式的理据分析
    3.1 技术的哲学思考
        3.1.1 技术的定义与本质分析
        3.1.2 技术的价值分析
    3.2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本质关联性——外语教育技术范式成立的逻辑基础
        3.2.1 信息与信息技术
        3.2.2 语言与外语教学
        3.2.3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本质关联性分析——技术范式成立的逻辑基础
    3.3 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作用分析
        3.3.1 工具职能
        3.3.2 生存论角色解读
        3.3.3 媒介论视角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范式的形成和转换
    4.1 范式形成和转换的前提
    4.2 范式形成和转换的标志——外语教学研究“共同纲领”的发展和演变
        4.2.1 中国高校外语教学大纲的“技术化”发展进程
        4.2.2 中国高等外语教育新范式的实践推进和“共同纲领”的形成
    4.3 新范式的本质属性——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
        4.3.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概述
        4.3.2 新范式的本质是教育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过程的整合
        4.3.3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技术机制及其实质
    4.4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设计模式剖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学科理论研究
    5.1 学科构建的背景和条件概述
    5.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与知识基础
        5.2.1 逻辑起点
        5.2.2 知识基础
    5.3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基础——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
        5.3.1 学科交叉理论
        5.3.2 外语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与外语教育学的学科交叉
    5.4 外语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5.4.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5.4.2 外语教育技术及外语教育技术学:定义与特点
        5.4.3 外语教育技术学主要理论模型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6.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6.1.1 研究对象
        6.1.2 研究内容
    6.2 基于技术形态的外语教育技术研究内容分析
        6.2.1 网络外语教学
        6.2.2 多媒体外语教学
        6.2.3 语料库技术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方法论探索
    7.1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探索
        7.1.1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研究
        7.1.2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方法论的发展和形成
    7.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7.2.1 概述:研究方法、教学法和方法论的关系
        7.2.2 外语教学学科研究方法发展评述
        7.2.3 对国内对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研究
        7.2.4 基于设计的研究:外语教育技术学的新研究方法探索
        7.2.5 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外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考察
    本章小结
第8章 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专业建设及发展雏形
    8.1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生背景概述
    8.2 外语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几个现实性标志因素
        8.2.1 学术期刊
        8.2.2 外语教育技术学研究力量
        8.2.3 学术会议
    8.3 外语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雏形——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
        8.3.1 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实践
        8.3.2 外语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本研究的意义、突破和创新
        9.2.1 意义
        9.2.2 突破
        9.2.3 创新
    9.3 问题及不足
    9.4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目录
    中文文章
    中文著作
    在线资源
附录 正文图表索引
    表格
    图表

四、上海外语电教馆部分同志座谈 “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的研究(1978-2001)[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2]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 李建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08(03)
  • [3]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 杨英.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
  • [4]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见证基础教育信息化巨变[J]. 本刊编辑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8(12)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术机构发展研究[D]. 王开. 河南大学, 2012(09)
  • [7]《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 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 2007
  • [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8年)[D]. 张瀚月.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国家电化教育管理机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1978—2001年)[J]. 武月清.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8)
  • [10]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 胡加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上海外语电教中心部分同志讨论“中国特色电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