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券发展与银行储蓄(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15)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文中提出公债作为一种新的财政收入形式为中国近代政府所长期使用。晚清政府以“息借商款”形式为财政筹募资金开创了中国近代政府发行公债的滥觞。此后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更是多次以公债作为调节财政收支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近代政府公债的运行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撑。由于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特别是完备的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政府大多数时候摒弃“公募法”,采取间接募集法由金融机构特别是华资银行业来负责公债的发行、承募及偿还。以近代金融史长时段演变轨迹来管窥近代公债的发行历程,银行业与公债演进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关系。近代政府公债无论是对于政府财政本身功能的拓展还是对银行的经营与制度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是“公债”本身所呈现的问题,“就债论债”居多且多以政府层面和财政角度出发去阐释,对于“公债与金融”这一主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本文更加关注于近代公债“观念”——“行为实践”——“制度变迁”的演进轨迹,力图通过“经营公债”的视角窥视近代银行业在公债发行、整理、政策调整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引起的制度变迁。具体则是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分析,从银行业视角,来进一步观察公债政策乃至制度的建立与调适的过程。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角度继而审视近代银政关系以及近代国家信用构建的历史镜像。从“公债”知识传播与观念源流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公债及其制度内涵自清末西学传播热潮之中传入中国。“公债”知识经历了古今词义转换与中外对接历史过程。公债知识在中国的引介、传播对晚清政商界人士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近代公债与金融演变轨迹上看,外债与外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均早于内债与华资银行。在这一独特背景下,清末政府举借外债进一步刺激了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随着晚清政府公债的实践与新式华资银行的成立,早期华资银行正式启动了对政府公债的经营。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的具体实践受到了国家公债政策、银政制度安排以及近代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公债制度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华资银行业在民国时期政府公债承销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债对银行业的影响可以从其对银行业的发展作用角度进行考察。实证分析证明公债对近代银行业资力以及盈利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对银行数量的变动并不构成直接影响。在具体经营过程之中,华资银行在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之上与政府展开了复合型博弈。同时经营公债对其本身业务制度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与近代商业性质银行相对应的是,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发展与政府公债亦存在密切的关联。公债成为了国家创立中央银行重要的原始资本来源。中央银行亦获得政府授权经理公债、公开买卖公债以及参与对公债的保管等具体事务。受限于近代中国特殊的金融发展环境,从效应上看,近代中央银行以公债调控金融市场的具体实效较为有限。公债风险是近代华资银行经营公债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计量实证进一步表明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面临着市场与政治的双重风险。银行业对公债经营的风险应对主要是从投资的选择以及内控制度的构建着手。为合理规避公债风险,银行业在调整自身经营、对政府债务政策发声、谋求信用保障之余,其自身亦进行了多层组织搭建与制度设计。近代华资银行业在经营公债之中还积极参与了政府三次公债整理。其中银行公会是公债整理的重要力量,银行公会积极协助银行业与政府进行交涉、同时联络商人团体共同参与公债整理并谋划公债基金的稳固,在公债整理之中发挥着联动作用。从制度变迁角度看,近代华资银行在经营公债过程中直接促进了近代公债法制建设以及国家公债基金制度的建立与演进。银行与政府协商博弈建立了新的公债管理组织,在制度创新上集中体现在银政“债权共同体”的构建。从债权信用角度上看,银行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存在紧密关系,对推进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的构建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自始终在于对信用秩序的追求。而在其具体经营公债过程之中推进了中国近代国家信用的构建与金融制度的变迁。
李国庆[2](2015)在《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金融脱媒化是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金融行业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颁布了Q条例,该条例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设置限制。在大萧条时期,Q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将融资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助于恢复和重建美国的金融秩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十几年的恢复与发展,美国经济逐渐走上繁荣,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开始居高不下,甚至曾一度突破20%,而Q条例对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严格的限制,导致投资者饱受财产流失的折磨,公众对银行存款的信心逐渐丧失。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急于寻找其他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大批资金开始流出银行,这也是促使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以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金融脱媒现象。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整个社会资源均由国家统一分配,社会融资方式非常单一,中国金融业缺乏发展的土壤,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金融体制上,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由高度单一的金融结构向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转变,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开始逐步趋于多样化,金融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开始在社会融资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此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蓬勃发展,中国金融业也开始呈现脱媒化趋势。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宏观角度的影响,包括对国家的金融体制和相关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影响;又有中观的影响,包括对区域、行业和产业等的影响;也有微观的影响,包括对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影响。论文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借鉴发达国家金融脱媒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脱媒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金融脱媒化可以分为资金供给端脱媒和资金需求端脱媒。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导致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本的逐利性;技术进步;居民为了实现资产稳值、增值;投资理论的发展促使居民转变投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信用制度逐渐完善,资金借贷双方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垄断金融市场的局面,进一步刺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从资金的需求方来看,导致金融脱媒化原因主要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融资可选空间大幅增加;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企业发展初期融资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融金融迅速崛起,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募集所需资金。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迅速。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的金融脱媒化也被赋予了中国特色。金融脱媒化的出现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至新的高度,预示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国金融脱媒化出现的时间较晚,与国外金融脱媒化不同的是,中国金融脱媒最早是从资金需求端开始的,这也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紧密相连的。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金融脱媒逐渐从资金需求端蔓延至资金供给端。由于国内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也有自身的特点。资金供给端脱媒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低,导致大量存款资金流失;居民投资观念的转变;金融市场持续发展,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资金需求端脱媒的原因主要是:直接融资成本较低,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银行借款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规模要求较高,中小微型企业被迫转向其他融资渠道;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完善,市场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直接融资渠道逐渐打开;PE/VC机构迅速崛起,创投快速发展;互联网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能够以众筹、P2P平台等方式获取资金。中国金融脱媒化主要表现在: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加,直接融资占比逐渐提升;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速有所放缓;以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款利差空间逐渐缩小;以互联网理财产品和P2P网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从居民的角度来看,组合投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证券投资和互联网金融投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融资方式更趋多元化,银行、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互联网金融等都已成为企业融资的可选渠道;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增速下降,而中间业务增速不断加快,银行的非利差收入在银行收入总额中的占比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金融脱媒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影响,即金融脱媒程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制约着金融脱媒化程度。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脱媒化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随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直接融资重要性逐渐增强,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社会融资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脱媒化对银行业主导下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应影响。金融脱媒化也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产生影响,通过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论文通过金融脱媒化对利率渠道的影响、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的影响、金融脱媒对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影响具体研究了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面对金融脱媒化,中央政府的应对策略是:在处理金融脱媒化的问题上,既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又要准确把握节奏、稳步推进;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金融企业更加重视培养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通过政策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选融资方式;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非银行金融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在社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各地方政府应当适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金融脱媒化的优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金融脱媒化的产生和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一定的扭曲效应,从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和政策效果,以便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金融脱媒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与对策。论文对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第一,金融脱媒化程度对东部地区的积极作用显着大于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份外,金融脱媒化对东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增长的总效应都在2%以上;对中西部省份的总效应较低,大多在1%以下的水平。平均来看,对于东部地区,金融脱媒化程度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会拉动经济增长0.28个百分点;对于中西部地区,金融脱媒每提升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1个百分点和0.06个百分点。第二,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金融脱媒化的程度,进而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金融市场尚不成熟,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传统的银行信贷渠道依赖较大,金融脱媒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尚不明显。而对于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较高,企业和居民不断接受新的投融资观念,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逐渐下降;随着金融脱媒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企业和居民的财务负担有所减轻,极大的刺激了社会投资和最终消费,进而对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脱媒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促进各行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为新兴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主要是:金融脱媒化倒逼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竞争力,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所面临的挑战是:商业银行在市场融资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金融脱媒化的出现意味着市场融资方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地位和功能;随着金融脱媒化的产生与发展,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产品更趋多元化,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债券、信托产品、基金等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可接受的投资方式,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在金融脱媒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受到威胁;金融脱媒化会加剧银行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从而可能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是:金融脱媒化环境下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出路;转变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培养产品和服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深化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金融脱媒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意味着企业融资渠道更加丰富、融资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改善资本结构,特别是有利于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企业应对策略是:充分把握良好的融资机遇,合理调整发展战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注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融资方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争取实现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到优的跨越式发展。金融脱媒化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冲击居民的投资理念,组合投资理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为居民融资提供便利,极大的刺激了居民消费。居民应对策略是:选择合乎自身需求的投资产品并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通过分散化投资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树立科学的组合投资观念;比较多种融资方式优劣,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徐景[3](2013)在《美国金融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今天,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相生。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共同发挥作用,但是金融总量增长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量化扩张,而金融结构则是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本文选取美国金融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详尽描述了美国长达二百多年的金融发展历程,并实现了由银行中介为主导向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变迁,美国金融结构在产品创新、市场机制、金融监管等方面成为引领世界金融发展的风向标。然而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理论界对美国金融结构模式的再思考。正是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笔者期望通过对美国金融结构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美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美国金融结构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我国金融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此在后危机时代研究美国金融结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结构安排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金融结构变迁历程,并结合制度经济学和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经济体系中决定金融结构变迁的内在因素和作用机理。由于美国金融结构涵盖的内容较广,本文重点选取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金融结构与金融脆弱性两个方面,原因在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结合美国经济实践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性,而“金融结构与金融脆弱性”则是以美国金融自由化和次贷危机的爆发为背景,深入探讨美国金融结构与次贷危机的内在关联机制。虽然本文研究美国金融结构的着力点有限,但是在每个研究内容方面,都力图详尽阐述、深入透彻。在研究“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容方面,本文在分析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美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因为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国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推动美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信息处理、风险管理、流动性方面的优势,而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孵化器。在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脆弱性”的内容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脆弱性内生于金融结构的理论基础,并结合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浪潮,重点从利率自由化、混业经营、金融创新等方面剖析了金融自由化加剧金融脆弱性的作用机制。随后,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与深化的过程,并从金融脆弱性视角解析次贷危机的内在根源,主要包括金融机构信贷扩张的脆弱性、混业经营体制的脆弱性和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三个方面。最后,本文借鉴美国金融发展经验,对我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在概括我国金融结构现状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我国金融结构在支持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融资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改革的政策性建议,主要涵盖优化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结构、促进两者之间的均衡化发展、强调市场机制在金融结构优化的基础作用、稳健推进金融创新等内容。
伍巧芳[4](2012)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借鉴 ——以次贷危机为背景》文中指出自从美国2007年4月份次贷危机开始至今已经有5年时间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次贷危机从金融市场开始扩散到美国的实体经济,使美国经济萎缩,并进而迅速蔓延开来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这次经济危机从房地产市场转向,进而演变成全球性的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从资本经济开始转向实体经济并且使全球的经济市场受到重大的创伤。在本次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不力使得本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的应对受到了各个国家以及本国各个方面的批评。曾经予以美国巨大利益并使美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自由化一瞬间转化为金融灾难式的过程。由于美国市场中的“双层多头”监管以及分业监管制度被证明在金融危机之下缺乏对危机的抵御能力,是以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了对金融监管的改革。2009年6月,美国财政部正式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的白皮书。到如今,金融改革的思想已经渗透到金融改革以及金融监管的各行各业。随着美国金融体系的变革以及反思分业监管所出现的问题之后,统一监管以及统一监管所面临的问题将逐渐成为金融监管的核心问题,并且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立法对本国的金融监管进行了重大改革,本篇论文依据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变迁的路径,重点研究本次改革的形成背景、立法路径、核心内容、监管效能及其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着重探索美国此次金融监管改革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启示。美国历史上爆发了多次金融危机,为了与之前的金融危机区别开来,本论文所称“此次或本次金融危机”指的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并迅速蔓延至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引言和六个章节,简述如下: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导言,包括四个小节,分别为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综述。由选题背景作为文章的开头,通过对选题背景的介绍表达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并以此引出作者选此题目作为研究的意义,以及之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对美国现阶段金融监管改革的想法。本章的作用是对全文做一个引导,并以此对全文起着一个开头的作用。第一章重点关注的是金融危机所暴露的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弊端。本章从自律监管和“去监管化”的监管理念与双层多头监管体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美国金融市场的高度混业经营、宽松的金融监管,加上低效的监管机构体制,均揭示了此次金融危机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上的深刻根源。第二章着重对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法案进行剖析。由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并且指向性明显,所以本章首先对次贷危机爆发的成因以及基本规则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解释次贷危机扩散的过程,并且对次贷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的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从金融监管的最为常见的手段——金融立法来进一步解释美国金融监管制度以及美国金融监管理论的变迁,最后对美国金融监管的重要改革法案——《多德-弗兰克法》的内容、影响、监管效能及其反对声音进行了评析。第三章遵循着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历史演变方向对本次金融监管改革中理念转向的内涵及其创新之处进行探讨。本章首先详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今美国金融监管理念从自由竞争到重建政府监管的历史进程,其次,从法定防火墙、政府间接监管公私利益以及政府干预自由市场三个方面证明美国的金融监管理念已经从金融自由主义转变为政府干预下的市场调节,最后探讨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Posner和Weyl教授在新监管理念的影响下提出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建议,为拥有金融产品管辖权的监管机构提供正确的权力指引,以提高其监管效率。第四章重点探析了美国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从金融效率向消费者金融保护的转变。本章首先概述了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目标的演进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这一监管目标在实践中的发展,其次讨论了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消费者保护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论证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与金融业系统性风险之间为相互促进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最后,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出台的三部金融立法中归纳了对消费者金融保护的规定,并对它们进行了客观的评论与分析。第五章着重探讨了本次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创新,即从功能监管到全面审慎监管的转变。本章首先对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架构及其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争议,最后从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监管框架的调整、危机处理及解决机制以及消费者保护几个方面阐释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产生的新变化。第六章重点阐述了美国本次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对我国的启示。本章首先列举了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其次,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包括运营风险和长期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了我国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问题并为我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客观的建议。
纪鸿超[5](2014)在《金融不稳定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分析》文中提出2007年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严重损失。关于这次危机的研究已经有很多。这次危机的爆发又引起了人们对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的研究兴趣。可以说金融不稳定是伴随着金融活动产生的,是金融的内在特征。人们从各种各样的角度研究金融的不稳定特征,有些学者比如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8),戴蒙德、迪布维格(Diamond and Dybvig1983),明斯基(Minsky1992)等等从恐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财务变化以及与经济周期的联动出发研究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有些学者比如斯蒂格利茨和威斯(Stiglitz and Weiss1981),米什金(Mishkin1991)等从宏观角度出发,指出金融不稳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造成的金融的内在特征。对于这次危机,人们在利用传统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进行分析之外,还指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政府部门的放松监管是引发这次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的过度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资本的有效配置,增加了市场中的流动性,分散了风险。但是另外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的过度发展,风险越来越分散,但是在分散和转移的过程当中,会产生额外的风险,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会越来越多。在金融的过度创新积聚了过多的风险之后,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并没有及时跟进,相反,为了保证金融创新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还进一步放松监管。金融的过度创新和政府部门的放松监管结合起来,爆发了次贷危机。金融创新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美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过犹不及。由于金融创新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政府一般都不会对金融创新进行过度管制,有时甚至是没有管制。但是脱离了适度管制的金融创新犹如脱缰的野马,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可能使经济陷入泥潭。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以后的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为主,并且在改革过程中要发挥政府作用。从金融角度来说,中国的金融改革主要还是以市场化改革,但是与此同时,政府并不会退出金融领域,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原则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发挥利率在金融市场的决定作用,而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种类,从2005年开始也开始在中国进行试点,虽然在2007年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有暂停,但是可以预期的是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会得到全面发展。前面已经提到次贷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金融过度创新。那么中国的金融改革又该如何进行,改革的逻辑是什么值得我们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在金融不稳定的条件下研究中国的金融改革。首先本文阐述了金融不稳定的含义、表现和原因。有关金融不稳定的定义有很多,学者,政府机构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本文认为金融不稳定是金融体系内生的一种特征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外部冲击会推动金融体系爆发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则可以看做是金融不稳定状态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转换。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事件,从中可以发现,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些事件助长了人们的投机行为,在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在人群当中形成恐慌。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并没有适时介入,进行管制,这样人们的恐慌情绪就将原本脆弱的或者说不稳定的金融状态推向了金融危机。随后,从理论的角度梳理了学者们对于金融不稳定的研究。之后测度了中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指数,并且将中国的金融稳定状况和中国经济波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从2005年到2013年间,中国大概有15%的时间处于极度的金融不稳定状态,主要集中在2007年到2008年间,次贷危机以后,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较好,金融不稳定程度呈现下降态势,但是以货币相关变量作为主要因素的货币状况指数呈现上升态势,这或许与中国的以投资拉动经济的调控政策有关。之后又分析中国在东亚经济体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东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除了日本以外,在经济上受东亚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弱。不仅如此,鉴于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呈现上升态势,本文又对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的关系进行分析,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发现,利率对于维持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的利率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因此在中国的货币调控手段当中,利率并没有像其他发达国家那样成为主要手段。中国的货币调控更多的还是采用基于货币供应量调控的行政手段。党的十八届三种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说中国以后的改革是更深层次,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金融领域的改革也不例外,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首先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金融改革的逻辑,指出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利益集团、政治银行家和普通民众的博弈。在普通民众不知道自己的类型或者不知道改革对于自己的收益时,只有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改革才能进行。随着改革的进行,当信息逐渐明确之后,需要对改革当中的受损者进行补偿,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对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实践,主要选取了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证券化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金融市场中,利率可以说是金融资本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发挥利率在金融资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前面在论述金融不稳定时曾经说过过度创新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作为一把双刃剑,创新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目前的中国,金融领域的创新莫过于资产证券化,因此需要对资产证券化进行研究。本文利用两章内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证券化。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分析,首先利用戴蒙德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然后梳理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政府的职能转变。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分析,首先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然后简要分析资产证券化对于经济增长,金融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一直强调金融过度创新和政府的放松监管是诱使金融不稳定转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之后,还需要对金融不稳定的治理或者说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在本文的第七章,从金融监管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两方面梳理美国的发展经验,并且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认为中国需要采取宏观审慎监管和混业监管,并且建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立法机构和公众三方互动参与的存款保险制度。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2005年到2013年间,中国大概有15%的时间处于极度的金融不稳定状态,主要集中在2007年到2008年间,次贷危机以后,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较好,金融不稳定程度呈现下降态势,但是以货币相关变量作为主要因素的货币状况指数呈现上升态势。第二、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利益集团、政治银行家和普通民众的博弈。在普通民众不知道自己的类型或者不知道改革对于自己的收益时,只有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改革才能进行。随着改革的进行,当信息逐渐明确之后,需要对改革当中的受损者进行补偿,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与风险规避系数和养老金制度有关。而根据其他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进行分析发现,市场驱动型和政府主导渐进型改革的效果较好,值得中国借鉴。第四、金融改革不仅仅是金融领域的改革,还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等的全方位的改革。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中国需要进行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建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立法机构和民众三方互动的全方位的存款保险制度。
张鹏[6](2013)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文中指出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美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轮金融创新的高潮,货币市场新兴工具、金融衍生品、证券化产品、新型债券与股票大量涌现,并一度受到市场欢迎、广为市场称道。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和信用违约互换等创新工具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因其在危机爆发、传播过程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为还原美国金融创新产生与发展的真相,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金融理论发展、科技进步、市场环境波动、监管与金融自由化、税收、竞争状况变化以及金融全球化等近几十年来影响美国与全球金融行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对这些外部动因影响企业内部创新动机、进而刺激金融市场创新活动的过程进行了论述。同时,本文以近几十年来美国与全球金融行业出现的几种重大金融创新为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上述因素在金融创新实践中起到的推动刺激作用。此外,文中还对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爆发、恶化与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予以详细解读,客观总结了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五大部分:首先,对金融创新的概念、主要分类方法以及金融创新的主流动因理论进行回顾总结,为深入研究美国大量金融创新的出现做好铺垫、打下理论基础。其次,对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金融理论与信息通讯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美国通胀率、利率、汇率环境的剧烈波动,金融监管、税收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兴起等近几十年来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所经历的重大变迁进行逐一梳理,并深入探讨上述因素影响金融市场主体运营效率,市场份额,利润、成本、风险、流动性状况以及市场竞争力,进而诱发金融创新的具体路径。再次,对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等货币市场工具,金融期权、金融期货与互换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与担保债务凭证等结构性金融产品,以及危机背景下仍实现飞跃式发展的移动支付进行实证研究,对创新主要外部动因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加以验证。又次,详细回顾美国住房市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以及金融市场泡沫形成、扩大与破裂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担保债务凭证与信用违约互换等新型金融技术与工具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此外,该部分还对危机爆发后几种重要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并总结了国际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并以上文研究结果为依托,指明了人们应对金融创新持有的正确态度,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张宏铭[7](2014)在《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已经过去近六年的金融危机至今还让世界心惊胆战,因为谁都无法预知危机效应是否完全表露,后续能否会隐藏着更大的危机爆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世界各国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多,世界经济如何在金融领域重建平衡成为各国重要任务。面对金融危机虽有忌惮,但还是要研究与分析金融危机,在探索中改革经济金融领域的缺陷,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新的金融术语——影子银行跃然出现在世人面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世界金融体系的结构因他而改变了。影子银行体系,概括的说是指作为对商业银行的补充,发挥与商业银行类似的职能却不像商业银行一样受到监管体系的严密监管,游离在监管的灰色地带或者监管之外,这个非银行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是金融机构与政府监管不断博弈的过程。当前,较普遍的观点认定影子银行是金融危机爆发和货币政策失效的罪魁祸首,是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而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的主要推手,因此各国开始严格审视本国金融系统,将影子银行体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而重中之重就是对监管框架的探讨与搭建。其实,影子银行并不必然产生系统性风险,过去30余年的运行及其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的高效、高收益说明严控、制止其发展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说,影子银行是金融技术、制度创新的产物,而没有金融创新就没有金融发展。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多层级发展是提高金融效率的关键。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跨行业、跨机构、跨市场、跨国界的金融业务交叉融合,影子银行的系统重要性开始增强,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越来越突出。揭开影子银行的面纱,影子银行的业务实质上是复制与延伸了金融衍生产品,释放出大量流动性,满足社会资金需求。但是开发产品的机构或个人无法凭借计算机、模型、数学公式来推算产品蕴藏的风险级数,因此增加了影子银行复杂而神秘的特性。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西方经济发达市场被经济繁荣灌输了投资热情,忽视了风险所在,出现借贷超负荷,影子银行规模巨大,超出传统银行的2倍,而且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极高的关联度和复杂的结构掩盖了运作实质,超出监管视力所及。而中国的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的融资模式类似,没有太复杂的关系,更多的是充当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补充渠道。但随着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中国的影子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金融结构,使中国的金融领域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需要在金融领域重建平衡,那么需要将影子银行的经济效应、风险及监管纳入到一个框架中进行整体了解与研究,才能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达到平稳解决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目的。因此,论文以理论研究为出发点,运用数据分析、实证检验以及模型拟合等相关方法系统分析中国的影子银行,以期在全面认识中国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动因、宏观经济效应、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风险本质和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影子银行风险监测体系,平衡构建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框架。第一部分(第1章),概括性的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分类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提出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第2章),影子银行之所以能高速发展、创新产品并推动金融体系结构的变革,需要各种基础理论的支持,因此第二章,在介绍二元金融理论、监管套利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和金融抑制论的基础上,泛泛介绍影子银行的内涵与外延、运行现状并分析了影子银行内生属性的效应。第三部分(第3-5章),全面分析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对宏观经济的异动效应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第三章,重新定义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市场结构,着重分析了其繁荣发展的成因和主要产品的运行现状。第四章,运用灰色预测和SPSS等计量经济学统计方法拟合出GDP、M2分别对影子银行的影响的线性方程,以此来说明影子银行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图解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和影响。第五章,通过微观经济学原理,运用边界分析,找到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的最佳贷款规模的临界点,解释临界点的意义,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滞后一期影响和对信贷配给方式的影响。第四部分(第6-7章),论文的落脚点在于影子银行的风险监测与防范以及平衡构建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第六章,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具有相似的信用创造功能,但却破坏了货币乘数的作用,其潜在风险不可避免,却可以监测和防范,于是在风险压力指标视角下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对中国影子银行风险进行防范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以理论分析和模型解析为导向,借鉴FSB、美国、英国、欧盟对影子银行的国际监管经验,在研究中国监管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平衡构建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议。
骆立云[8](2014)在《人口老龄化下的德国金融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因素是金融体系演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国在进行制度安排时应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影响,使金融体系在更好地满足经济需求和金融需求变化的同时,提高资本积累,并对资源配置加以引导,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德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然而家庭储蓄率保持高且稳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其关键在于金融发展过程中考虑了人口因素的效应。德国实施一系列的补贴措施和税收政策,推动养老体系改革和住房金融体系构建,提高家庭储蓄积累,实现资源在生命周期中的向后配置。在人口老龄化影响下,通过银行体系、非银行机构和证券市场的调整,提高储蓄在转向投资过程中的配置效率,真正体现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本质。银行体系继续秉持以长期稳定为导向的资源配置理念,发挥各银行部门的差异化及互补功能,并加强部门内部的兼并整合和推动业务国际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银行盈利能力下降挑战。在非银行机构中,保险机构和共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中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并且共同基金集聚的资本通过多种渠道得到有效配置。基于人口因素影响下的劳动力市场特征以及在传统产业方面的优势,德国关闭为高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上市的新市场(Neuer Markt),加强传统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提高股权投资和IPO,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本文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对德国金融体系进行分析,为一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时,如何进行制度安排并推动金融发展,以更好地为经济增长服务提供借鉴意义。
莫申生[9](2014)在《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金融化步伐的加速推进,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现实中,世界各国的金融结构体系存在巨大差异。如何理解这些差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学术论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在已有相关研究中,有大量的文献围绕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在金融结构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争论,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契合点分析讨论了不同的银行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劣,但是相关研究至今未达成一致的观点。由于政府制度安排作为经济发展史的一种常态,其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金融制度安排的新视角,重新审视了金融结构及其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有文献在分析金融制度安排及其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时,过于注重制度安排的特性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可能影响。然而,在本文看来,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在储蓄动员、风险分散以及资金配置方面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尽相同且各有利弊,仅仅简单地探讨金融体系的特性或难以确定何种金融结构更有助于经济发展。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从金融结构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特性共同入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有着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只有金融结构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各种内涵相适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反之,当金融结构体系与经济发展需要不相吻合,那么就有可能引发金融体系的低效运行,并进一步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既定经济发展阶段,如何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体系,促进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发展,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论题。当然,金融结构体系对政府制度安排的依赖,又要求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的同时,强调对金融制度安排的调整与改革。在行文路径上,本文第二章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通过相关理论述评,勾勒出全文的分析思路;在第三章,本文首先立于政府金融制度安排层面探讨了其对金融结构及其调整的影响,然后在制度安排约束下就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考虑到现有学界鲜有系统地兼顾经济发展的内在属性,本文即着眼于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经济质量改善与提高”之内涵,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优化”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机理,并在机理分析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理论模型;本文在第四章设计了衡量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法分析得出金融结构综合指标因子和金融自由化指数,为第五至第七章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对全国和区域的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基础。另外,在增长层面的分析中,本文还粗线条地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一般趋势及演变中具有的特征;本文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及由理论和实证分析折射的政策建议,同时还对文章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了明确。本文的分析结论显示,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通过借助相应的媒介而实现相互的动态作用,但在不同金融制度安排下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异。政府制度安排的存在降低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而金融制度安排的放松也即金融自由化则有助于金融体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进而可以提高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代表金融结构不同构成成分的直接融资因子和间接融资因子均能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个方面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并且以间接融资因子的作用更大;在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都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只是证券市场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显着;金融自由化指数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整个产业结构体系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如此分析结论要求,优化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通过利率市场化引导影子银行的显性发展;加快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模式建设,引导并支持非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注重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升区域金融结构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正向作用;继续推动金融自由化,促进金融产权多元化和金融市场机制发展,降低政府制度安排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不利影响;在产业政策导向上,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促进民间资本在不同产业和地区间的流动。
马微[10](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二、证券发展与银行储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证券发展与银行储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三、本文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近代公债知识的引介、传播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公债”新知的引介与传播 |
(一) 近代以前“公债”涵义及其存在形态 |
(二) 清末西学中“公债”概念的输入与对接 |
二、清末民国政商界对公债与金融关系的认知与实践 |
(一) 早期洋务派倡导“国际金融市场举债观” |
(二) 盛宣怀等谋划建立国内公债经理机构 |
(三) 民国时期新式银行家公债经营理念 |
三、晚清国内公债的肇始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 晚清政府外债与外资银行业在华的发展 |
(二) 清末民初华资银行的建立与公债经营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政府公债的实践 |
一、近代银行经营政府公债的环境 |
(一) 国家公债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环境 |
(二) 近代公债市场的发展及交易网络的构建 |
二、民国前期政府公债发行及银行业承购(1912-1937) |
(一) 北京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二) 南京国民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三、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影响 |
(一) 扩大了国家财政募债方式及其募债范围 |
(二) 促进近代国家财政信用的构建与演进 |
(三) 推进华商证券市场发展及其制度演进 |
第三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与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发展效应的计量实证分析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数量与资力概况 |
(二) 基于公债与银行关系的回归分析及历史解释 |
二、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复合型博弈: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分析 |
(一) 丰富银行业务范围与扩大获利渠道 |
(二) 行业利益与政治的互动与博弈:以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债运行为中心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银行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 公债与近代银行发钞、领券制度 |
(二)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抵押放款制度 |
(三)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储蓄、公债贴现制度 |
第四章 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经营及其影响 |
一、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与政府公债的关系 |
二、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的经营 |
(一) 中央银行获得授权经理政府公债 |
(二) 中央银行参与买卖政府公债 |
(三) 中央银行参与公债的保管、调换以及还本付息 |
三、近代中央银行经营公债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近代银行业对公债风险的规避与内控制度初步构建 |
一、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认识 |
(一)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风险的计量分析 |
(二) 对公债风险认识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
二、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规避 |
(一) 调整投资方向,分散公债风险 |
(二) 反对借新债还旧债,协商公债承销 |
(三) 谋求政府信用承诺与保证,筹划公债基金的建立及稳固 |
三、多层组织网络的搭建与风险控制制度设计 |
(一) 银行同业协同经营公债,组织规避风险的联合 |
(二) 搭建银政共管公债基金管理制度 |
第六章 近代银行业与政府公债整理及制度演进 |
一、近代政府三次公债整理与银行业的互动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与北京政府公债整理 |
(二) 银行业与南京国民政府两次公债整理 |
二、近代银行业同业组织与政府公债整理: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中心 |
(一) 积极谋划、参与三次公债整理 |
(二) 多方谋求整理公债基金稳固 |
(三) 搭建各界与行业公债整理互信渠道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制度的演进 |
(一)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法制建设 |
(二)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基金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 近代国家与民间债权共同体的构建 |
结语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变迁的历史性审视 |
二、国家信用、债信秩序与制度变迁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径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金融脱媒化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核心概念 |
一、金融市场 |
二、融资方式 |
三、金融脱媒 |
四、互联网金融 |
五、P2P借贷 |
第二节 金融脱媒化的产生及其原因 |
一、金融脱媒化的产生 |
二、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金融脱媒化的衡量指标 |
一、国内外学者提出的衡量指标 |
二、本文拟采用的衡量指标 |
第三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一、中国金融脱媒化产生的背景 |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的表现及发展现状 |
一、中国金融脱媒化的表现 |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
一、中国金融脱媒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面临问题的成因 |
第四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脱媒化对经济的影响 |
一、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金融脱媒化影响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二、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二、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二、金融脱媒化的深入发展对产业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及其所面临的竞争环境 |
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
二、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 |
第二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一、金融脱媒环境下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出路 |
二、金融脱媒环境下银行产品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一、金融脱媒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 |
二、金融脱媒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 |
第七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
第一节 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变历程 |
一、财政主导融资阶段 |
二、国有专业银行垄断融资阶段 |
三、商业银行为主导、资本市场为补充的融资阶段 |
四、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及企业融资现状 |
一、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 |
二、企业融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企业的影响 |
一、金融脱媒化有利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
二、金融脱媒化有利于企业改善资本结构 |
三、金融脱媒化有利于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题 |
第八章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居民投、融资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居民投资和融资现状 |
一、中国居民投资现状 |
二、中国居民的融资状况 |
第二节 居民在投资和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居民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居民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中国金融脱媒化对居民的影响 |
一、金融脱媒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 |
二、金融脱媒冲击居民的投资理念 |
三、金融脱媒为居民融资提供便利 |
第九章 美国、德国和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美国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 |
二、美国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
三、美国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德国混业经营制度的发展 |
二、德国全能银行的主要特征 |
三、德国全能银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20世纪80年代前日本金融业的发展 |
二、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
三、日本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十章 中国应对金融脱媒化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的应对策略 |
一、中央政府的应对策略 |
二、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 |
三、中央银行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
一、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
第三节 企业的应对策略 |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
二、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
三、注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
四、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
第四节 居民的应对策略 |
一、选择合乎自身需求的投资产品 |
二、树立科学的组合投资观念 |
三、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国金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金融结构及其相关理论分析 |
2.1 金融结构一般分析 |
2.1.1 金融结构释义 |
2.1.2 金融结构的类型 |
2.1.3 衡量金融结构的指标体系 |
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
2.2.2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功能差异和互补关系 |
2.3 金融结构与金融脆弱性的理论 |
第3章 美国金融结构及变迁分析 |
3.1 美国金融结构及特征 |
3.1.1 美国金融机构 |
3.1.2 美国金融市场 |
3.1.3 美国金融结构的特点 |
3.2 美国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历程 |
3.2.1 美国金融制度初创阶段 |
3.2.2 美国金融体系构架阶段 |
3.2.3 美国金融制度自由化阶段 |
3.2.4 美国金融制度整合阶段 |
3.3 美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 |
3.3.1 美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3.3.2 从金融功能观分析美国金融结构变迁 |
第4章 美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 |
4.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4.1.1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 |
4.1.2 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 |
4.1.3 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互补性与经济增长 |
4.1.4 美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1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理 |
4.2.2 美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
第5章 美国金融结构与金融脆弱性分析 |
5.1 金融脆弱性内生于金融结构 |
5.1.1 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
5.1.2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
5.2 金融自由化加剧金融脆弱性 |
5.2.1 利率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
5.2.2 混业经营与金融脆弱性 |
5.2.3 金融创新与金融脆弱性 |
5.3 金融脆弱性与美国次贷危机 |
5.3.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深化 |
5.3.2 从金融脆弱性视角解析美国次贷危机 |
第6章 美国金融结构发展对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启示 |
6.1 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1.1 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
6.1.2 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 |
6.2 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
6.2.1 金融结构优化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监管职能 |
6.2.2 积极稳健地推进金融创新 |
6.2.3 促进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均衡化发展 |
6.2.4 优化金融中介结构 |
6.2.5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借鉴 ——以次贷危机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金融危机爆发对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拷问 |
第一节 监管理念不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 |
一、 过于依赖自由市场调节 |
二、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去监管化” |
第二节 双重多头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
一、 美国双重多头金融监管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危机爆发前夕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 |
三、 双轨体制下的监管竞次与监管套利现象 |
四、 双重多头监管体制与高度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存在匹配“缝隙” |
五、 双重多头监管体制容易累积金融系统性风险 |
六、 双重多头监管体制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力 |
第二章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法案剖析 |
第一节 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
一、 改革的历史背景 |
二、 金融监管改革的立法路径 |
三、 《多德-弗兰克法》的核心内容 |
第二节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法案的评析 |
一、 对《多德一弗兰克法案》主要内容的评析 |
二、 《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的反对声音 |
三、 《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的影响 |
四、 《多德-弗兰克法》的监管效能 |
五、 总结 |
第三章 美国金融监管理念转向:从金融自由主义到政府干预下的市场调节 |
第一节 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历史演进 |
一、 自由竞争时期(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 |
二、 全面监管时期(20 世纪 30~70 年代) |
三、 放松监管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2007 年) |
四、 重建监管时期(2008 年~现在)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改革中理念转向的趋势 |
一、 《多德-弗兰克法》继续依赖法定防火墙 |
二、 在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方面继续坚持政府间接监管 |
三、 在政府干预下发挥自由市场的调节力量 |
第三节 新理念下的金融衍生品监管之建议 |
一、 金融创新的利与弊 |
二、 投资金融衍生品 |
三、 金融创新的效益测试 |
四、 总结 |
第四章 美国金融监管首要目标之变化:从金融效率到金融消费者保护 |
第一节 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的目标 |
一、 美国金融监管目标的演进 |
二、 消费者保护之监管目标在实践中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消费者保护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 |
一、 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业系统性安全之间的关系 |
二、 金融消费者保护与系统性风险法规之间的分歧 |
第三节 消费者金融保护的改革立法 |
一、 《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 |
二、 《恢复美国金融稳定法》 |
三、 《2010 年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 |
第五章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创新:从功能监管到全面审慎监管 |
第一节 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架构及其历史演进 |
一、 危机前的美国金融监管架构 |
二、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危机前关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争论 |
一、 支持监管改革的观点 |
二、 反对监管改革的观点 |
三、 监管架构设计的主要争议 |
第三节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新变化 |
一、 宏观审慎监管 |
二、 微观审慎监管 |
三、 监管框架主要方面的调整 |
四、 危机处理和解决框架 |
五、 消费者保护 |
第六章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建立全面审慎金融监管体制 |
一、 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
二、 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分析 |
三、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实际执行情况不理想 |
四、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
五、 建立全面审慎监管体制 |
第二节 保持分业监管模式,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
一、 我国金融监管结构的历史进展 |
二、 我国当前金融监管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三、 短、长期金融监管结构建议 |
第三节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
一、 对投资者、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不足 |
二、 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 |
第四节 完善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
一、 制定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 |
二、 完善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准入监管 |
三、 强化有效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 |
四、 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 |
五、 构建对金融监管部门的问责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5)金融不稳定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金融不稳定的起源分析 |
2.1 金融危机历史概述 |
2.2 金融危机的原因 |
3. 中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的测度以及运用 |
3.1 引言 |
3.2 金融(不)稳定的内涵和测度方法 |
3.3 实证研究 |
3.4 金融不稳定和金融波动的联系 |
3.5 中国的经济波动对东亚经济波动的影响力分析 |
3.6 结论 |
4. 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关系 |
4.1 引言 |
4.2 金融(不)稳定的定义 |
4.3 金融稳定和货币稳定关系 |
4.4 模型分析 |
4.5 经验验证 |
4.6 VAR模型分析 |
4.7 方差分解 |
4.8 结论 |
5. 中国金融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 |
5.1 理论综述 |
5.2 模型分析 |
5.3 结论 |
6. 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 |
6.1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储蓄率的影响分析 |
6.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分析 |
6.3 利率市场化后的相关制度建设 |
7. 中国资产证券化改革 |
7.1 中国资产证券化历程回顾 |
7.2 试点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7.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规定、操作流程、操作要点 |
7.4 资产证券化的效应分析 |
8. 金融不稳定的治理 |
8.1 金融监管制度 |
8.2 存款保险制度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 本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
(一)本文框架 |
(二)研究思路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存在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定义及分类 |
一、 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 |
二、 金融创新的定义 |
三、 金融创新的分类 |
第二节 金融创新动因理论 |
一、 收入效应理论 |
二、 约束与规避理论 |
三、 成本与创新 |
四、 制度变迁理论 |
五、 金融不稳定假说 |
六、 属性(特性)的拆分组合与空缺填补 |
七、 功能与创新螺旋理论 |
八、 其他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金融创新的主要外部动因 |
第一节 金融理论发展 |
第二节 科技进步 |
第三节 市场环境的变化 |
一、 通货膨胀 |
二、 利率波动 |
三、 汇率波动 |
第四节 监管与放松监管 |
一、 金融监管 |
二、 放松管制 |
第五节 税收 |
第六节 金融全球化浪潮 |
第七节 竞争的加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重大金融创新 |
第一节 货币市场创新 |
一、 可转让定期存单 |
二、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
三、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和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
第二节 衍生金融工具 |
一、 金融期货 |
二、 金融期权 |
三、 互换合约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 |
一、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过程 |
二、 资产支持证券主要类别与证券化结构安排 |
三、 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
第四节 移动支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泡沫的形成 |
一、 住房市场发展与再融资高潮 |
二、 次级抵押贷款与非机构证券化市场的崛起 |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危机的爆发及传播 |
一、 房价泡沫的破灭与房贷市场危机 |
二、 信用泡沫的破灭与金融市场危机 |
第三节 主要金融创新现状与金融监管改革 |
一、 主要金融产品现状概述 |
二、 金融监管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 本文主要结论 |
二、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就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影子银行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2 国内影子银行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影子银行的存在与发展:理论基础与运行现状 |
2.1 影子银行的内涵与外延 |
2.2 影子银行存在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2 二元金融结构论 |
2.2.3 监管套利理论 |
2.2.4 金融抑制论 |
2.3 影子银行运行现状 |
2.3.1 货币市场基金 |
2.3.2 资产支持证券 |
2.3.3 信用衍生品 |
2.3.4 回购协议 |
2.3.5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
2.4 影子银行内生属性的效应分析 |
2.4.1 影子银行具有的顺周期性强化了系统性风险 |
2.4.2 影子银行高度的期限错配增大了流动性风险 |
2.4.3 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放大了金融体系的杠杆率与市场风险 |
2.4.4 影子银行的全球关联性加快了金融风险的跨境传递与扩散 |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评析 |
3.1 影子银行的范围界定 |
3.1.1 影子银行的概念 |
3.1.2 影子银行的市场结构 |
3.2 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动因 |
3.2.1 金融抑制与利率管制带来融资结构性失衡效应 |
3.2.2 宏观调控工具的选用与金融监管缺乏有效契合 |
3.2.3 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融资动机双重效应催生大量资金需求 |
3.3 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发展现状评析 |
3.3.1 银信理财产品 |
3.3.2 信托 |
3.3.3 委托贷款 |
3.3.4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与民间票据市场 |
3.3.5 资产证券化 |
3.3.6 私募股权基金 |
3.3.7 民间借贷 |
第4章 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异动效应分析 |
4.1 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的宏观效应 |
4.1.1 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 |
4.1.2 影子银行弱化了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垄断职能 |
4.1.3 影子银行扭曲了狭义的货币乘数效力 |
4.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机制 |
4.2.1 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意图 |
4.2.2 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 |
4.2.3 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数量的可控性 |
4.3 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4.3.1 影子银行规模发展趋势的模型拟合 |
4.3.2 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3.3 影子银行与 GDP、M2 之间线性关系的模型分析 |
4.4 影子银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4.4.1 影子银行的储蓄效应 |
4.4.2 影子银行的投资效应 |
第5章 中国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效应分析 |
5.1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系 |
5.2 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方式 |
5.3 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贷款的服务边界 |
5.3.1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贷款边际成本的比较 |
5.3.2 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平均成本的比较 |
5.3.3 影子银行对传统商业银行最佳贷款规模的效应分析 |
5.4 影子银行改变了传统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
第6章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监测与风险防范 |
6.1 影子银行的风险概况评析 |
6.1.1 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 |
6.1.2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子银行风险形成机制 |
6.1.3 影子银行风险性质判断 |
6.2 影子银行的风险监测与分析 |
6.2.1 影子银行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影子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基于风险压力指标视角 |
6.3 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6.3.1 基于宏观视角改善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机制 |
6.3.2 基于微观视角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7章 中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的规范与平衡 |
7.1 影子银行监管的理论分析 |
7.1.1 社会公共利益论 |
7.1.2 金融脆弱论 |
7.1.3 金融脆弱性传染论 |
7.1.4 金融风险论 |
7.1.5 行为金融监管论 |
7.2 影子银行监管的模型分析 |
7.2.1 模型的假定 |
7.2.2 模型的解析 |
7.3 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3.1 国际组织和各主要经济体对影子银行加强金融监管的经验 |
7.3.2 影子银行国际监管对中国的启示 |
7.4 影子银行监管现状与监管制度的安排 |
7.4.1 影子银行所面临的监管环境 |
7.4.2 影子银行监管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
7.4.3 影子银行监管制度设计 |
7.5 平衡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
7.5.1 基于宏观视角:健全金融监管生存环境,明确差异化功能监管理念 |
7.5.2 基于微观视角:优化影子银行内控机制,循序渐进推进金融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人口老龄化下的德国金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金融理论中应考虑人口因素 |
第一章 人口因素是金融体系演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第一节 人口因素影响家庭资产持有及资产价格 |
一、人口因素影响家庭资产持有 |
二、人口因素影响资产价格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金融发展 |
一、人口老龄化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 |
二、人口老龄化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 |
三、养老体系改革推动金融发展 |
第二章 人口老龄化下的德国高储蓄之谜 |
第一节 德国人口严重老龄化 |
一、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
二、人口数量萎缩 |
第二节 稳定且较高的家庭储蓄率 |
一、储蓄定义和储蓄调查 |
二、德国家庭储蓄率保持稳定且较高 |
三、德国老龄人群拥有正储蓄 |
第三节 储蓄动机以预防和退休目的为主 |
一、储蓄动机重要性不同 |
二、收入和养老改革影响退休和预防储蓄动机 |
第四节 家庭金融资产水平上升且构成发生变化 |
一、家庭金融资产水平上升 |
二、家庭金融资产结构发生巨大变动 |
三、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相当保守 |
四、人口因素影响金融资产选择 |
第一篇 储蓄及其生命周期视野下的配置 |
第三章 德国高储蓄率源自政策引导 |
第一节 补贴政策鼓励储蓄 |
一、储蓄补贴 |
二、房屋补贴 |
第二节 税收政策带来税收储蓄 |
一、所得税优惠带来税收储蓄 |
二、财产税赋较低 |
三、交易税部分取消 |
四、房屋所有权享有税收补贴 |
第三节 契约型储蓄有助于保持高储蓄率 |
一、政策鼓励契约型储蓄 |
二、契约型储蓄有助于保持高储蓄率稳定 |
第四章 养老体系改革的先行者 |
第一节 核心在于自己为养老负责 |
一、设计理念:避免资产再分配 |
二、管理理念:独立运营和分开管理 |
三、运营理念:高缴纳和高福利 |
第二节 养老体系发展不断完善 |
一、养老体系模式不断转型 |
二、率先奠定多支柱养老体系基础 |
第三节 改革养老体系以应对老龄化 |
一、老龄化迫使养老体系改革 |
二、养老体系改革应对老龄化 |
第五章 以稳定为要务的住房金融体系 |
第一节 老龄化下巨大且稳定的房产市场 |
一、房产市场巨大且重要 |
二、人口因素影响德国房价 |
三、房价总体稳定并有所下降 |
第二节 构建普惠型租房体系 |
一、体系基础是市场化的社会住房 |
二、运行关键在于有效监管 |
第三节 严格的住房融资体系 |
一、严格的住房储蓄机制 |
二、严格的银行抵押贷款机制 |
第四节 低住房所有权率有利于房价稳定 |
一、德国住房所有权率低且分布不均 |
二、低住房所有权率主要源于制度因素 |
三、低房产所有权率有利于房价稳定 |
第二篇 储蓄-投资过程中的资源配置 |
第六章 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三足鼎立下的银行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结构相容且运行有效 |
一、结构相容源于支持机制 |
二、以长期稳定为导向的运营机制 |
第二节 三大支柱下的资源有效配置 |
一、三大支柱定位差异化 |
二、功能互补:不同储蓄-投资模式 |
第三节 人口因素影响下的银行体系调整 |
一、银行融资来源改变 |
二、银行支柱内部加强整合 |
三、银行加强国际化 |
第七章 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平分秋色的非银行体系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推动保险公司发展 |
一、保险市场稳定增长 |
二、促进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资源有效配置:保费转向投资 |
一、保费收入增长 |
二、投资多样化 |
第三节 推动德国共同基金的发展 |
一、严格监管下的共同基金发展 |
二、资源转换具有多种渠道 |
第八章 鼓励传统产业投资的证券市场 |
第一节 推动德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
一、人口因素影响证券市场发展 |
二、推动股权资本发展 |
三、推动 IPO 发展 |
四、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 |
五、证券市场表现良好 |
第二节 新市场昙花一现 |
一、设立旨在推动高科技行业发展 |
二、市场运营时期短暂 |
三、市场失败与劳动力市场问题有关 |
四、关闭市场是一正确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表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3.1 制度安排 |
1.3.2 金融结构及其调整 |
1.3.3 经济发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回顾 |
2.1.1 货币金融与经济理论 |
2.1.2 货币增长理论 |
2.1.3 金融发展理论 |
2.1.4 内生金融经济发展理论 |
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
2.2.1 金融结构定义相关文献 |
2.2.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文献 |
2.2.3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相关文献 |
2.2.4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文献 |
2.3 制度安排与经济金融发展相关文献 |
2.3.1 国外有关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经典文献 |
2.3.2 国内有关制度与经济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 |
2.4 金融结构变迁、调整与优化相关文献 |
2.4.1 金融结构的变迁 |
2.4.2 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视角的机理分析 |
3.1 金融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调整的影响机制 |
3.1.1 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1.2 市场准入和业务监管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1.3 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安排对金融结构体系的影响 |
3.2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视角 |
3.2.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3.2.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 |
3.2.3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金融结构与金融制度安排指标构建:主成分分析法 |
4.1 主成分分析法 |
4.1.1 主成分分析法内涵 |
4.1.2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2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的构建 |
4.2.1 传统金融结构指标及其缺陷 |
4.2.2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设计与解释 |
4.2.3 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的测算 |
4.3 金融制度安排指数的构建 |
4.3.1 金融自由化及其指数的内涵 |
4.3.2 金融自由化指数的评估指标 |
4.3.3 金融自由化指数的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制度安排视角的实证 |
5.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演变的统计分析 |
5.1.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统计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现状的统计分析 |
5.1.3 中国金融结构特征的统计分析 |
5.2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5.2.1 指标选择及模型确定 |
5.2.2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5.2.3 模型估计及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6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制度安排视角的实证 |
6.1 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6.1.1 指标选择 |
6.1.2 ADF检验 |
6.1.3 协整检验 |
6.1.4 模型估计 |
6.1.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2 金融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数据处理 |
6.2.3 模型估计 |
6.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以长三角为例 |
7.1 区域金融结构的统计分析 |
7.1.1 全国性区域金融结构的统计分析 |
7.1.2 以长三角为例的区域金融结构比较分析 |
7.2 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7.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7.2.2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7.3 长三角区域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
7.3.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7.3.2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
2.1.2 金融结构理论 |
2.1.3 金融深化理论 |
2.1.4 金融约束理论 |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证券发展与银行储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D].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2]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D]. 李国庆. 武汉大学, 2015(03)
- [3]美国金融结构研究[D]. 徐景. 吉林大学, 2013(08)
- [4]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借鉴 ——以次贷危机为背景[D]. 伍巧芳. 华东政法大学, 2012(05)
- [5]金融不稳定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分析[D]. 纪鸿超. 山东大学, 2014(10)
- [6]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及其主要外部动因[D]. 张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7]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 张宏铭. 辽宁大学, 2014(11)
- [8]人口老龄化下的德国金融体系研究[D]. 骆立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9]制度安排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D]. 莫申生. 浙江大学, 2014(11)
- [10]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