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

一、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虎,李庆国,李亚东,薛栋[1](2021)在《人工气胸与支气管封堵器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人工气胸与支气管封堵器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及对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的老年中下段食管癌病人102例,随机分为人工气胸组(AP组,n=50)和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n=52)。记录2组肺萎陷评分、胸腔操作完成时间、胸腔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胸腔淋巴结清扫个数、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例数、术后谵妄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组胸腔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时间、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 05)。和AP组相比,BB组肺萎陷评分更低(P<0.05)、胸腔操作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P<0.05),围手术期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及术后谵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能够比人工气胸提供更好的术野暴露,并降低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病人的首选气道管理方法。

雷凯[2](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食管癌患者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预后影响的分析,为合并不同严重程度COPD的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163例患者,男124例、女39例,平均年龄63.8(40~82)岁,根据术前是否合并COPD,分为COPD组(n=87)和非COPD组(n=76),收集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及2年生存情况。结果:COPD组患者术后出现心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和吻合口瘘发生率均较非COPD组高(P均<0.05);Spearman生存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OPD严重程度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性(r=0.437,P<0.001);其中合并重度COPD的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着高于非COPD者以及轻、中度COPD者(P均<0.05);COPD组食管癌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低于非COPD组(56.1%vs.78.5%,P=0.001),且COPD严重程度与食管癌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成反比。结论:合并COPD显着增加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预后,且COPD严重程度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2年生存率存在相关性。

卢双喜[3](2020)在《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影响≥65岁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处理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同时预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接受手术的219例≥65岁食管癌患者,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术前心功能不全、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PO2<60mmHg、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等15个指标为自变量,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无为因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gram图。结果患者术后新发心律失常71(32.42%)例,其中:房颤32例(45.07%)、窦性心动过速28例(39.44%)、窦性心动过缓10例(14.08%)、室性早搏1例(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 P 值=0.021、0.007、<0.001、<0001、0.006。其他观察指标 P 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 分期 P 值=0.031、0.011、0.043、0.016、0.024,OR值=2.443、8.764、1.006、1.064、1.632。Logistic 回归方程:P=eX/(1+eX),e 为自然对数的底,X=2.44+(0.893×术前合并心律失常)+(2.171×术前心功能不全)+(0.006×手术时间)+(0.062×淋巴结清扫数目)+(0.49×肿瘤TNM分期)。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诊断效能良好。结论患者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是未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2.443倍,术前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越长、淋巴结清扫数目越多、肿瘤分期越晚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越大。对于术前合并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先控制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再手术,术中也应缩短手术时间、仔细操作,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

陈来特[4](2020)在《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食管癌切除术式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是食管癌切除术最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食管癌切除,其中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robot assistant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RAMIE)更是临床热点。然而手术术式与POAF是否存在相关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价食管癌切除术式与POAF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中心队列研究,纳入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某医学中心诊断食管癌并接受肿瘤切除患者,根据术式分为开放性食管癌切除术组(open esophagectomy,OE)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组(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其中MIE包括经胸腔镜、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主要结局变量为POAF,次要结局变量为患者住院时间(length of hospital stay,LOS),一年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末次随访:2014年5月31日)。采集人口统计学、合并症、药物、术前评估、肿瘤及手术相关信息为协变量。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对POAF、一年死亡率、远期死亡率建模,采用负二项回归对LOS建模,观察协变量校正后手术术式与POAF相关性及对预后影响。第二阶段:国家范围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使用全美最大住院患者数据库(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NIS)收集2011年至2014年诊断食管癌并接受手术切除患者。首先根据术式分为标准微创食管癌切除组(standar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SMIE),OE组和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组(RAMIE)。其中SMIE包括经胸腔镜、腹腔镜和纵隔镜治疗,RAMIE定义为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行食管癌切除,主要结局变量为POAF。其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AF分为POAF组和对照组,次要结局变量为住院期间死亡率、LOS和医疗费用。使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9th revision代码(ICD-9)收集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放化疗、医疗费用支付、患者所在区域、医院容量及其地理位置和医院教学作为协变量。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对POAF和住院死亡率建模;使用负二项回归和广义线性模型分别对LOS和医疗费用建模。观察协变量校正后手术术式与POAF相关性,以及POAF对LOS、住院死亡率、医疗费用的影响。使用ICD-10代码对NIS2016年数据库进行检索,采集上述变量,与2011-2014年样本合并后再次进行分析。比较两次统计结果,评价研究结论稳健性。结果第一阶段纳入484例食管癌患者(OE组421例vs MIE组63例),共53例出现POAF,LOS中位数12天,9.3%患者(45例)术后一年内死亡,远期死亡率22.1%(107例)。结局变量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OAF,OE(11.4%)vs MIE(7.9%),P=0.52;LOS,OE(中位数12.0天)vs MIE(中位数13.0天),P=0.30;一年死亡率,OE(9.0%)vs MIE(11.1%),P=0.60;远期死亡率,OE(22.8%)vs MIE(17.5%),P=0.34。协变量校正后,MIE与降低POAF风险相关(Adjusted odds ratio[a OR]:0.04,95%CI:0.01,0.24,P<0.01),与LOS存在负相关(Adjusted incidence rate ratio[a IRR]:0.77,95%CI 0.68,0.87,P<0.01)。手术方式与死亡率之间未见相关。第二阶段纳入3181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术式分为SMIE组174例,OE组2728例,RAMIE组279例。25.4%患者(808例)出现POAF。POAF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MIE组(8.0%)vs OE组(26.6%)vs RAMIE(24.7%),X2=29.71,P<0.01。根据是否发生POAF进行分组(对照组2373例vs POAF组808例),LOS中位数10.0天,3.5%患者(112例)住院期间死亡,医疗费用中位数39780.2$。LOS、住院死亡率、医疗费用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LOS,对照组中位数10.0天vs POAF组中位数13.0天,P<0.01;住院死亡率,对照组(2.8%)vs POAF组(5.7%),P<0.01;医疗费用,对照组中位数37374.3$vs POAF组中位数48835.2$,P<0.01。协变量校正后,与SMIE相比,OE与RAMIE均增加POAF风险(OE,a OR:6.02,95%CI:1.92,18.92,P<0.01;RAMIE,a OR:5.23,95%CI:1.58,17.26,P=0.01)。协变量校正后,与对照组相比,POAF增加住院死亡风险(a OR:2.01,95%CI:1.06,3.81,P=0.03),延长LOS(a IRR:1.23,95%CI 1.10,1.37,p<0.01),增加医疗费用(对照组,Margin=47465.2$,95%CI:44905.5$,50024.9$;POAF组,Margin=61947.4$,95%CI:56198.9$,67695.8$)。2011-2014年数据与使用ICD-10检索的2016年数据合并后再次建模分析,结果与之前相似。协变量校正后,与SMIE相比,OE与RAMIE均增加POAF风险(OE,a OR:4.93,95%CI:1.80,13.54,P<0.01;RAMIE,a OR:4.13,95%CI:1.46,11.69,P=0.01)。与对照组相比,POAF增加住院死亡风险(a OR:1.80,95%CI:1.05,3.08,P=0.03),延长LOS(a IRR:1.21,95%CI 1.10,1.34,P<0.01),增加医疗费用(对照组,Margin=48147.7$,95%CI:45859.9$,50435.5$;POAF组,Margin=60880.8$,95%CI:55704.3$,66057.3$)。结论与OE相比,MIE可以作为一种不增加远期死亡率但能降低POAF风险的替代术式。进一步研究表明,与SMIE相比,RAMIE可能增加POAF风险,继而导致LOS延长,死亡率和医疗费用增加。敏感性分析提示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赵秉莳[5](2020)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管状胃颈部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胸腔镜食管癌管状胃机械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管状胃机械吻合术临床资料的对比,研究两组之间手术相关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探讨胸腔镜在食管癌根治-管状胃机械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48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100例病例为实验组,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148例病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二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釆用χ2检验分析。P<0.05(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后,有248例完整病例列入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其中男性203例,占比81.9%,女性45例,占比18.1%;患者平均年龄61.40岁,50至65岁的患者居多,占比53.2%;开胸患者比例居多,占比59.7%;术后住院天数16.65±3.713天;肿瘤位于胸中段的患者居多,占比66.5%。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中以肺部感染居多,占比15.7%,吻合口瘘患者占比4.4%,围手术期死亡3例,占比1.2%。胸腔镜组与开胸组两组相比,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病史、瘤体位置、肿瘤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胸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清扫胸内淋巴结数目胸腔镜组高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人血白蛋白水平胸腔镜组高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天数胸腔镜组小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有相同的手术安全性,并且在术中清扫胸内淋巴结数目、术后平均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住院时间要优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2.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及心律失常的风险,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何远[6](2019)在《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声音受损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独立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以便对临床食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并发声音受损进行预测。资料和方法: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目标患者,将111例患者纳入研究,据术后有无并发声音受损,将样本资料分为声音受损组29例,无声音受损组82例。将收集的候选相关因素划分为术前、术中两个方面,共23个临床相关指标。其中术前指标18项(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前心电图、肺功能VC%、肺功能FEV1%、术前白蛋白、术前是否贫血、临床肿瘤T分期、临床肿瘤N分期、肿瘤部位、肿瘤长度、肿瘤厚度、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或化疗),术中指标5项(是否行机器人辅助手术、淋巴结清扫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体重)。采用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各指标与食管癌声音术后声音受损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的独立相关风险因素,最后建立预测模型,与患者真实情况下是否发生声音受损进行对比,验证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与高血压病、临床肿瘤分期T≥2、肿瘤部位相关;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高血压病OR(5.4)、临床肿瘤分期T≥2 OR(5.0)、肿瘤部位OR(胸上段11.4、胸中段3.3)是术后声音受损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识别到的3个风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方程式S=X1+X2+X3(X1=高血压病、X2=临床肿瘤T分期、X3=肿瘤部位),以S值作为每个病人的特征,构建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得曲线下面积AUC=0.757。后根据预测模型总得分将S>10分归为高危组(n=19);S≥5分且≤10分归为中危组(n=47);S<5分归为低危组(n=45)。验证各分组可得,在该111例患者中高危组真实术后声音受损率为63.2%;中危组为27.7%;低危组为8.9%。结论:高血压病、临床肿瘤分期T≥2、肿瘤部位是术后声音受损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作为预测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的参考。

孙贝[7](2018)在《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8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采用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上腹胸腔内食管胃机械吻合治疗胸下段食管癌、食管胃交界癌(siewertⅠ型及Ⅱ型)的患者共52例。其中全机械侧侧吻合组有29例,管状吻合器吻合组23例。我们收集了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对照研究,包括性别、年龄、BMI、FEV1、DLCO、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呼吸病史、肿瘤长度、组织分型、肿瘤位置、病理分期、吻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和组数、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胃排空障碍)、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和术后住院时间。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标准进行肿瘤TNM分期。结果:1.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基本临床资料的的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有52名患者,其中全机械侧侧吻合组29例,管状吻合器吻合组23例。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BMI、FEV1、DLCO、吸烟史、饮酒史、呼吸疾病史、高血压病史、肿瘤长度、组织分类、肿瘤位置、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手术和术后相关资料的的对照研究全部患者均完成胸腹腔镜下食管病损切除术,术中行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和管状吻合器吻合全部成功,未有中转开胸开腹者。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的吻合时间分别为26.35±5.90min和31.04±6.71min,手术时间分别为318.97±6.85min和367.57±75.22min、胸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1.10±2.80天和13.52±2.17天、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41±2.65天和16.70±4.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和组数、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术后并发症的的对照研究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7.3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0%和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在肺部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胃排空障碍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在治疗食管下段及食管胃交界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与管状吻合器吻合相比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吻合和手术时间,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徐东[8](2018)在《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108例食管癌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目的:手术中采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是否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吻合方式。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随机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记录并观察及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共入组患者108例,胸上段30例,胸中段50例,胸下段28例,Ⅰ期12例(ESD失败,或手术前胸部增强CT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淋巴结阴性的患者),ⅡA期(T2-3NOM0)50例,ⅡB期(T1-2N1M0)34例,Ⅲ期(T3-4N0-1M0)12例。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截至随访期末(2018年06月),随访患者1-42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共有30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死亡7例,吻合口瘘或管状胃瘘发生例数为10例,均经过保守治疗,在吻合口瘘发生后1周至5周内愈合。吻合口狭窄需要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患者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均在胸腹腔镜的技术下进行,手术采用腔镜微创方式,管状胃与食管T型侧侧吻合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极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较少。将腔镜技术与T型吻合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采用和推广,促使食管癌手术的优化。第二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目的:采用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中,对比分析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右胸内吻合与左颈部吻合不同吻合部位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术前均行胃镜检查,肿瘤上缘距门齿30cm以内的患者,行颈部吻合;距门齿大于30cm行右胸内吻合。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记录观察患者的一般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无中转开胸及无剖胸探查后关胸病例。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吻合手术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型吻合。右胸内吻合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和平均清扫上纵隔淋巴结数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少,但两组总转移率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右胸内T型吻合组的左右喉返神经损伤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低(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中渗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随访108例(100%),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06月,随访时间跨度为术后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所有I期患者均无化疗,所有Ⅱ、Ⅲ期患者均采用标准的4-6次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随访观察食管癌局部复发率或远处转移率、反流性食管炎、T型吻合口的狭窄、无复发生存率、总死亡及总生存率等指标。两组随访指标中,左颈部吻合组复发或转移率较右胸内组低(P<0.05),故左颈部吻合组无复发生存率较右胸内组高。结论: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吻合采用T型吻合术。上述对比研究验证了 T型吻合无论是右胸内和左颈部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组均可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与左颈部吻合相比,右胸内T型吻合在术后吻合口瘘、左右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并发性更低,返流性食管炎左颈部更低。两组患者的其他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性。食管癌微创手术T型吻合具有安全、可行、微创等特点,值得推广。第三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后管胃食管左颈部行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差异。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微创食管癌左颈部吻合手术(微创Meckown食管癌手术)中,统计出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病例共174例,T型吻合组(82例)和圆形吻合组(92例),分别接受管胃食管左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对比分析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型吻合组与圆形吻合组对比,T型吻合组吻合时间更短,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需处理的胸腔积液、心律失常、乳糜胸及声音嘶哑等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返流发生率与圆形端侧吻合比未见明显改善;而T型吻合组的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率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颈部全机械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相比,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吻合方式。T型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并不高于圆形吻合,具有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周煌明,张伟杏,陈惠忠,康细堂[9](2012)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60岁)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214例≥60岁行经胸食管癌切除术病人,按照有无高血压分成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分析高血压病组在围手术期各期的发病状况,比较两组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高血压危险度与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术后一周内,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前32.24%,术后43.46%),P<0.05;术后4天内血压升高最明显,4天后血压慢慢稳定,一周后大部分病人(75%)血压可以恢复正常(<140/90mmHg);②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血压危险度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比例较高,高血压危险度越高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发生率越高,应重视正确控制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

张秀金,赵滨,彭祝宪,曹星华[10](2012)在《老年食管癌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及治疗观念的改变,多数食管癌老年患者迫切要求积极外科治疗,65岁以上患者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各器官功能趋向衰竭,应激能力和储备能力差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病变,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差,在外科手术中食管癌手术病死率明显

二、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气胸与支气管封堵器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手术指标比较
    2.3 2组手术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不足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学术论文

(3)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围术期准备
        2.3.1 术前观察指标
        2.3.2 术中观察指标
        2.3.3 术后观察及处理
    2.4 资料的搜集整理
    2.5 主要手术步骤
        2.5.1 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二切口)
        2.5.2 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三切口)
        2.5.3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MIE)
    2.6 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章 统计学处理
第四章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
    5.2 术前合并心律失常
    5.3 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数目
    5.4 手术时间
    5.5 本研究的不足及缺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 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4)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食管癌切除术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阶段术后心房颤动与食管癌切除术式相关性分析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二阶段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机器人辅助食管癌切除相关性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附录
综述 食管癌切除术后新发房性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荟萃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荣誉
科研成果

(5)胸腔镜食管癌根治管状胃颈部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6)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 病例的收集
        1.1.1 病例的选择
        1.1.2 病例的标准
        1.2 纳入的指标
    2.方法
        2.1 临床指标的获得
        2.2 术后声音受损诊断标准及声带运动情况
        2.3 其他收集的临床指标诊断标准
        2.4 术前准备
        2.5 术中情况
        2.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
    2.术后声音受损及声带运动发生情况
    3.声音受损与术前情况相关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临床资料
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2.1 腹腔镜下的操作
        2.2.2 胸腔镜下的操作
        2.2.3 胸腔镜下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
        2.2.4 胸腔镜下食管胃管状吻合器吻合
    2.3 术后处理
统计分析和结果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
        3.3.2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手术和术后相关资料的比较
        3.3.3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讨论
    4.1 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吻合方式
    4.2 管状胃的应用
    4.3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主要并发症分析
        4.3.1 吻合口瘘
        4.3.2 吻合口狭窄
    4.4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一般并发症分析
        4.4.1 肺部感染
        4.4.2 乳糜胸
        4.4.3 心律失常
        4.4.4 喉返神经损伤
        4.4.5 胃排空障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8)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10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
    序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围手术期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
    序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手术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思考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9)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3.2 高血压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3.3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要点
        3.2.1 术前
        3.2.2 术后
    3.3 其它重要处理措施

(10)老年食管癌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监测方法
    1.3 护理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心律失常类型
    2.2 高危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年龄因素
    3.2 合并肺病病史
    3.3 术前合并心电图异常者
    3.4 术式
    3.5 手术时间长
    3.6 术后存在电解质紊乱
    3.7 术后疼痛

四、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气胸与支气管封堵器在腔镜McKeown术式治疗老年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J]. 刘艳虎,李庆国,李亚东,薛栋. 实用老年医学, 2021(07)
  •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近期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D]. 雷凯.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D]. 卢双喜. 扬州大学, 2020(04)
  • [4]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与食管癌切除术式相关性研究[D]. 陈来特. 浙江大学, 2020(01)
  • [5]胸腔镜食管癌根治管状胃颈部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D]. 赵秉莳.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食管癌术后声音受损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的建立[D]. 何远.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7]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D]. 孙贝. 青岛大学, 2018(02)
  • [8]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徐东. 苏州大学, 2018(04)
  • [9]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J]. 周煌明,张伟杏,陈惠忠,康细堂. 临床医学工程, 2012(09)
  • [10]老年食管癌食管胃吻合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 张秀金,赵滨,彭祝宪,曹星华. 河北医药, 2012(04)

标签:;  ;  ;  ;  ;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