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帝的几台大型高速計算机(论文文献综述)
姚剑清[1](1976)在《欧、美空间、军用数字计算机近况》文中研究指明 1970年前后,有不少文章报道过美国空间、军用数字计算机的情况。近年来这方面报道较少。本刊1975年第5期译刊了一篇文章,题为“空用数字计算机的设计考虑”,报道了美国目前空用计算机的逻辑电路、存贮器、结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以DI216空间计算机作为举例。
殷俊[2](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贾耀良[3](1965)在《美帝国家军事指挥系统》文中研究指明 前言 本文系根据国外刊物综合而成,主要是向读者介绍美帝国主义大肆吹嘘的国家指挥系统。着重介绍该系统构成的设备,特别是所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文中最后介绍了目前美帝国主义在指挥控制系统中使用计算机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及其企图克服这些困难的途径。本文有些地方不一定真实可靠,仅供参考。
陈铭[4](2011)在《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总结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的历史,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家具史学内容与体系。另外,从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的角度来解读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的发展轨迹,并总结出相关经验与结论,将有助于家具业界进一步完整地理解中国家具工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从而保证中国家具工业在现今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能继续高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调查总结、归纳分析之方法,提出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特点,并总结出其发展之规律与模式。利用德尔菲法(Delphi)研究中国家具工业未来5-20年家具加工技术与模式,并进行相关关键技术的预测。进而提出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模式发展和应用的要点与趋势。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早期(即1901-1949年)属于“传统手工与设备萌芽”阶段。此阶段,加工技术以手工操作为主;加工设备以手工工具为主;存在极少量引进的国外家具制造设备,加工设备自主研制生产能力极度匮乏。传统家具生产采用手工工具进行制作,锯、刨、凿、钻、雕、镶和嵌等传统工艺和工具仍在沿用。机械加工设备以进口为主,国内极少企业只能生产一些简易设备,家具加工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处于萌芽阶段。(2)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中期(即1949-1978年)属于“自主研制与半机械化”阶段。此阶段,加工技术前期手工操作为主,后逐步半机械化,辅之以手工操作;加工设备以单机机加工机械为主,测绘仿制与自主研制并重。各地家具企业研制大量土制家具加工设备,随后在建国前的几个木工机械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众多家具木工机械企业,初步形成了家具制造设备的生产体系。金属、软体等新型家具种类也促使设备演变与发展。(3)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后期(即1978-2000年)属于“大量引进与吸收创新”阶段。此阶段,加工技术以机械化为主,辅之以信息化;加工设备机械化程度增大,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加工设备品种与质量都有所提高,非木质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加快。家具加工技术和设备发展采取一方面加大引进吸收,另一方面加大自主创新的方式。家具制造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部分设备具备了信息化加工的能力。同时,国内的家具机械设备制造业也发展迅速,改变了中国家具工业加工制造的技术水平和面貌。(4)通过分析归纳,将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因素总结为①家具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水平;②新材料、新工艺与新家具类型;③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等等。(5)分析了台湾家具木工机械业发展过程与轨迹,总结其发展规律,得到以下有益结论:①保持价格优势,加快交货速度;②提高产品操作性,强化零部件易取性;③政府加强扶持,行业协会领头;④加大产品研发,提高数控水平。(6)分析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现状与趋势,整理制造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调查研究中国家具工业未来5-20年家具加工技术与模式,并进行相关关键技术的预测。指明了家具制造模式的改进与更新是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水平提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研究得到了适用于目前中国家具工业的综合性先进适用制造模式种类的应用重点。
樊思嘉[5](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赵磊[6](200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所提出的核心理论假设是:中国与联合国的互动实践形成了文化结构,即共有观念,特定的文化结构建构了中国的身份、利益和外交政策。研究过程中,论文将建构主义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力图从“国际体系”、“行为体间”及“行为体内部”不同层面来全面分析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文化结构因素。此外,在静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创立了研究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动态演进模型,以期提供分析、预测外交行为的简单量化方法。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将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49-1971年,中国将主权利益作为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第二阶段是1972-1989年,中国与联合国的互动走上正常轨道,发展利益成为中国考虑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指标;第三阶段是1990-2004年,中国与联合国友好相处,以负责任的心态重视对联合国各方面行为的总体考量。在经验验证部分,文本指出,50、60年代,中国与联合国互动起点始于朝鲜战争。此后,双方互视为敌人。在“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下,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挑战;在美国间谍案、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中国代表权等问题上与联合国针锋相对。70、80年代,各层次文化结构逐渐缓和,中国与联合国走上“正常化”道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工具性”视角审视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进入90年代,中国与联合国在“规范合作”基础上,形成了助益双方的“制度性环境”;在联合国“正面激励”作用下,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主动建构与联合国的“集体认同”。在案例验证部分,本文证实,观念性因素决定了中国对维和行动的行为特色。“稳步推进”由“参与者”上升为“引导者”是未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主要行为趋向。
刘尊全[7](1973)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它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目前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 电子计算机到目前还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已发展成为一门极其重要的尖端技术。自从1947年美国建造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到现在,许多国家建立了计算机工业体系,并且从1965年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计算机科学。目前全世界约有16万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运行,用于科学计算、实时控制、数据处理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等方面。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产量增加非常迅速,每年近2万台之多。
陈梁[8](2010)在《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文中研究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电视发展热潮中,新中国电视事业起步并不晚,上海也有幸赶上第一批发展。但在最初的20年间,电视新闻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电视画面追求艺术性,导演、组织、摆拍、造假成风,从业人员在国门紧闭中摸索经验。上海电视新闻以技术人员攻关为前提条件、以电影摄影人员保证图像画面、依靠工农兵来充实队伍。在电视事业起步的前20年里,受制于技术革新的缓慢和国民经济基础的薄弱,电视作为奢侈品并未大面积进入家庭,与报纸、广播相比,影响力较弱。因此,电视从业者一直缺乏正确有力、科学现代的新闻传统,也就不足为怪了。“文革”动乱,稚弱的上海电视新闻队伍受到冲击,转播批斗大会实况成为上海电视的“创举”,对电视新闻“煽动性”的重视,亦自“文革”开始。拨乱反正,上海电视用“真理标准”讲座和话剧《于无声处》的转播赢得肯定;改革开放,上海再以第一条社会新闻、第一条电视广告领先同业;1984年,上海率先建成采编播“一条龙”的新闻中心,带来电视新闻节目增量扩容,时效增强,题材拓宽,报道质量直追报社,突发事件及时反映。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电视机成为这30年来,对我国居民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电视威力显现的同时,难掩弊端。小平南巡,东方电视台应运而生,东视新闻在竞争中崛起,推进全方位新闻业务实验,探索电视新闻自身规律,确立电视新闻权威影响,跨区域新闻合作渐成气候。同时,高新科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新闻在突出权威性、主流性、导向性和综合性之外,注重信息的组织和传播,拓展了信息认知的广度和宽度。新世纪商品经济大潮激荡,上海电视稳中求进,民生新闻、娱乐新闻登场亮相。卫星电视进入新闻主战场,东方卫视再推电视新闻变革,倡导新闻立台,实现直播常态,新闻业务改革趋近极限,广电体制改革鏖战犹酣,上海终以集团化优势组建统一的电视新闻中心,利弊尚待检验。本论文首度梳理上海电视新闻发展历程,在明确的思想体系、评价体系下整理史料,力求展现上海电视新闻的流变。
柯研[9](1975)在《国外电子计算机系统发展部分情况》文中认为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9年出现程序记忆方式的电子计算机。自那时以来,计算机及其有关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初期所意想不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仍在继续飞速发展着。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是由一些科研单位和大学研制出来的,并且也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的计算。1951年美国制造穿孔卡片计算机和打字机的RR公司开始生产数据处理电子计算机(IBM公司1953年开始生产),于是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便不断扩大。原来在1887年发明的穿孔卡片计算机,经过长期生产和使用,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形成一套机电式的穿孔卡片计算机系统(简称PCS),它包括穿孔机、检孔机、分类机、穿孔计算机、制表机等等,它们用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的大工商业、铁路、海关和政府部门,做
张继先[10](1978)在《美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文中研究表明 美国的海洋学研究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曾经一直落后于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跃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中间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发展时期:四十年代以前的早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五十年代的迟滞不前;六十年代的重大转变;七十年代以来的新发展。研究美国海洋科学从落后变为并保持先进的历史过程,对于我们在这一领域力争赶超美国,实现我国海洋科学技术现代化,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就我们初步掌握的一点资料作一粗略介绍,以期引起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美帝的几台大型高速計算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帝的几台大型高速計算机(论文提纲范文)
(2)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动画 |
(二)艺术创作风格 |
(三)时间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
第一节 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
第二节 政治因素 |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
第四节 教育因素 |
一、中国:学科教育 |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4)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构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构架 |
1.4 本章参考文献 |
2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早期(1901-1949)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2.1.1 20世纪早期木材工业简况 |
2.1.2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简况 |
2.2 20世纪早期的家具风格特点 |
2.3 20世纪早期家具加工工具与设备的演变 |
2.3.1 国外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简况 |
2.3.2 20世纪早期家具加工工具与设备 |
2.4 20世纪早期的家具原材料 |
2.5 本章小结 |
2.5.1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特征 |
2.5.2 20世纪早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影响因素 |
2.6 本章参考文献 |
3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中期(1949-1978)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3.1.1 20世纪中期家具木工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
3.1.2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3.2 20世纪中期家具风格特点 |
3.3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演变 |
3.3.1 家具企业内部的技术革新与设备研制 |
3.3.2 家具木工机械产业的加工机械与设备研制 |
3.4 20世纪中期的家具原材料 |
3.5 本章小结 |
3.5.1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特征 |
3.5.2 20世纪中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影响因素 |
3.6 本章参考文献 |
4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发展后期(1978-2000)的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4.1.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规模与产值 |
4.1.2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分布与性质 |
4.1.3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出口状况 |
4.1.4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标准化建设 |
4.2 20世纪后期家具风格特点 |
4.2.1 板式家具 |
4.2.2 组合家具与成套家具 |
4.2.3 聚酯家具 |
4.2.4 多种风格并存,现代主义为主 |
4.3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演变 |
4.3.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交流与引进 |
4.3.2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产业与流通 |
4.3.3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科研与教育 |
4.3.4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研制与生产 |
4.3.5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分类与标准 |
4.4 20世纪后期的家具原材料 |
4.5 实例分析与解读 |
4.5.1 20世纪80年代初某家具企业生产机械与设备实例分析 |
4.5.2 20世纪末21世纪初某家具企业生产机械与设备实例分析 |
4.5.3 顺德伦教家具木工机械产业集群解读 |
4.6 本章小结 |
4.6.1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特征 |
4.6.2 20世纪后期家具工业加工技术与设备影响因素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的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 |
5.1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家具工业发展概况 |
5.1.1 萌芽期 |
5.1.2 增长期 |
5.1.3 成熟期 |
5.1.4 转型期 |
5.2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家具风格特点 |
5.3 20世纪中国台湾地区家具工业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演变 |
5.3.1 发展历程 |
5.3.2 产业状况 |
5.3.3 优势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5.6 本章参考文献 |
6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家具工业的制造模式与技术研究 |
6.1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的现状 |
6.1.1 劳动密集型制造模式 |
6.1.2 劳动密集+半机械化制造模式 |
6.1.3 机械化制造模式 |
6.1.4 机械化+信息化制造模式 |
6.2 20世纪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的研究进展 |
6.2.1 工作研究和生产线负荷平衡研究 |
6.2.2 准时生产技术 |
6.2.3 柔性化生产和成组技术研究 |
6.2.4 信息化技术方面研究 |
6.3 中国家具工业先进制造模式的类型与应用 |
6.3.1 以工业工程为核心的家具制造模式 |
6.3.2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家具制造模式 |
6.4 中国家具工业未来5-20年先进制造模式与技术预测研究 |
6.4.1 技术预测方法概述 |
6.4.2 本研究采用的预测方法 |
6.4.3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
6.4.4 德尔菲法定性预测未来5-20年中国家具工业加工模式与技术发展方向 |
6.4.5 德尔菲调查问卷分析 |
6.5 中国家具工业制造模式的发展趋势 |
6.5.1 大规模定制模式应用与推广 |
6.5.2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化水平 |
6.5.3 加强生产柔性化体系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6.7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8 总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5)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
一、工具、机械、机器 |
二、建造中的装置 |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
三、宗教的变革 |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
二、媒介材料:木材 |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
(一) 水车与风车 |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
二、代表性人物 |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一) 设计竞赛环节 |
(二) 公众辩论环节 |
(三) 施工指导环节 |
(四) 建造施工环节 |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
(一) 妆花 |
(二) 妆花织机 |
(三) 白局 |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现状 |
(一) 有关建构主义实证研究的文献资料 |
(二) 有关联合国的文献资料 |
(三) 有关中国与国际组织的文献资料 |
三、理论框架与演进模型 |
(一) 理论框架的建立 |
(二) 演进模型的建立 |
四、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
五、论文的创新及难点 |
(一) 论文创新意义 |
(二) 论文写作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分期——文本分析(1949-2004) |
第一节 确定历史坐标: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分期问题 |
第二节 联合国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 |
第三节 文本内容验证 |
一、1949-1971 年中国将联合国视为“敌人”,不满、谴责、批评态度明显 |
二、1972-1989 年主权利益向发展利益转向,与联合国的经济合作日益活跃 |
三、进入90 年代,中国与联合国步入深层次互动阶段,各项事务全面展开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50、60 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冷战开始及美苏阵营激烈对峙 |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充满敌意 |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政治运动成为国内政局主流 |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知——“战争与革命” |
二、对世界格局的认知——从“两大阵营”到“两个中间地带” |
三、“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与“孤立于世界体系外”的客观结果 |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特点 |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主权利益 |
二、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挑战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70、80 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美苏关系开始缓和 |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始于关系“正常化” |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政治问题逐步解决,经济问题日益突出 |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知——“和平与发展” |
二、对世界格局的认知——“多极世界” |
三、“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与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结果 |
第三节 中国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特点 |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发展利益 |
二、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参与、合作 |
三、中国否决权实践(Ⅰ):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90 年代至今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 |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充满“好感” |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安定团结、政通人和 |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
一、世界多样性思想与“和而不同”的世界观 |
二、“负责任的大国”的身份定位 |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特点 |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责任利益”,重视国家形象 |
二、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特点:维护与扩展 |
三、中国否决权实践(Ⅱ):以负责任大国身份慎用否决权 |
四、“韬光养晦”与“大国责任”的角色冲突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
第一节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概述 |
一、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基本内涵 |
二、“两代维持和平行动” |
第二节 中国对维和行动观念的转变 |
一、50、60 年代,中国将“联合国军”看作是帝国主义的警察部队 |
二、70、80 年代,维和行动真正体现和平性质; 中国政府在冷静观察后主动参与维和 |
三、90 年代至今,维和行动成为世界和平支柱; 中国在维和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
第三节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制约因素及国家利益分析 |
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制约因素 |
二、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国家利益分析 |
三、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行为趋向分析 |
本章小节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在"宣传"与"艺术"双重压力下挣扎(1958-1977) |
第一节 办台思想:重政治宣传 轻新闻传播 |
第二节 从业者:注重思想技术 罔顾新闻业务 |
第三节 电视新闻:从模仿《新闻简报》起步 |
第四节 电视规律:新闻抑或艺术 |
第五节 "文革"时期上海电视的"创举" |
第二章 在改革开放的鼓声中蹒跚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社会巨变推动电视新闻"解冻" |
第二节 观念、技术推动电视新闻增量扩容 |
第三节 新闻实务:庞杂需求导致表面繁荣 |
第四节 电视新闻弊端明显业务水平尚待提高 |
第三章 在市场竞争中独立求发展(1993-2001) |
第一节 东视新闻:尝试改变探求规律 |
第二节 思考电视新闻寻求独立发声 |
第三节 从电视新闻协作展望媒体跨区域合作 |
第四章 在商业化大潮中稳中求进(2002-2008) |
第一节 广告、收视压力之下民生、娱乐新闻登场 |
第二节 卫星电视时代新闻可否立台 |
第三节 集团化一统新闻声势壮失竞争 |
结语 |
附录一:1972-1988年部分卫星电视实况节目传送一览表 |
附录二:上海造漆厂发生一起重大火灾(连续报道) |
附录三:朱镕基慰问工纠队员 |
附录四: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 |
附录五:火警声声向文化 |
附录六:上海新闻栏目志全录 |
附录七: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保存的上海长短纪录片、上海新闻简明目录(1958年-1962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美帝的几台大型高速計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空间、军用数字计算机近况[J]. 姚剑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1976(02)
- [2]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美帝国家军事指挥系统[J]. 贾耀良. 电子计算机参考资料, 1965(01)
- [4]20世纪中国家具加工技术与设备发展研究[D]. 陈铭.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4)
- [5]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D]. 赵磊. 外交学院, 2006(09)
- [7]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及应用[J]. 刘尊全. 力学情报, 1973(06)
- [8]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D]. 陈梁. 复旦大学, 2010(11)
- [9]国外电子计算机系统发展部分情况[J]. 柯研. 电子技术应用, 1975(01)
- [10]美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J]. 张继先. 海洋科技资料, 19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