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羟基喜树碱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代卓[1](2019)在《不同刚度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设计及其用于肿瘤递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难以诊断和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生存率仅为6%。文献调研发现胰腺癌中的肿瘤细胞仅占肿瘤体积的10%,而纤维化的肿瘤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约占总体积的90%。ECM具有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分布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了胰腺癌多重生理屏障,严重阻碍纳米制剂在肿瘤组织的渗透。脂质体作为纳米治疗最常用的制剂之一,具有缓释性、靶向性、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常被用于肿瘤递送。目前上市的脂质体制剂有盐酸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和紫杉醇脂质体等10余种产品。尽管脂质体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药物治疗领域,但其药物递送效率依然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合理设计制备脂质体药物载体,使其能够有效克服复杂的生理屏障并精准地将药物分子递送至靶组织或靶细胞,尚有待研究。本课题中,我们根据磷脂的组成成分具有不同的碳链长度和不饱和度的物理化学特点,理性化地制备了粒径约为85 nm,碳链长度从12~22,不饱和度为0或1,具有不同刚度的六种羟基喜树碱脂质体。通过体外生物快速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我们发现:磷脂的碳链长度、不饱和度、组成决定了脂质体的刚度。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质体的刚度增加;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脂质体的刚度降低。当磷脂处方组成为DPPC:DSPE-PEG2000=95%:5%时,脂质体Lip3具有适中的刚度。体外扩散实验显示Lip3能够在模拟肿瘤间质ECM中快速运动,其扩散速率约为其他脂质体的4.1~11.8倍;体外细胞摄取能力结果表明6组脂质体均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被细胞摄取,且刚度最大的脂质体Lip4具有最优的细胞摄取能力,约为其他组的3.0~8.2倍。通过超分辨率显微镜(STED)观察发现不同刚度脂质体的肿瘤渗透机制:Lip3制剂在Bx PC-3&HPSC 3D肿瘤球中产生适宜的形变,转变为“类棒状”结构,快速运动并表现出最佳的渗透能力,约为其他组的4.0~6.1倍;而在Bx PC-3 3D肿瘤球中,Lip4由于其较强的细胞摄取能力,表现出最佳的渗透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Lip3在体内能够快速达到肿瘤深部并维持较长的滞留时间,其渗透深度约为其他组的2.5~7.5倍。具有适宜刚度的脂质体能够高效地克服肿瘤递药过程中的肿瘤间质屏障和肿瘤细胞屏障,具有更高效的递药效率,最终达到靶细胞,从而能显着抑制胰腺癌的生长。本课题揭示了刚度调节的脂质体克服多重生理屏障的机制,为高效脂质体递药系统的理性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张敬宝,高燕飞[2](2019)在《羟基喜树碱心包灌注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心包积液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吉非替尼联合羟基喜树碱心包灌注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胶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晚期NSCLC伴心包积液患者84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吉非替尼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包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47.6%(20/42)、66.7%(28/42), 观察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4.525, P<0.05)。对照组心包积液有效率为33.3%(14/42), 观察组心包积液有效率为69.1%(29/42),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20,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羟基喜树碱心包腔内灌注治疗NSCLC伴心包积液临床疗效显着, 患者耐受性好,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王晓红,郑国红,李义慧,佟玲,肖磊,王建功,么文博[3](2015)在《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析该科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70例(观察组)和羟喜树碱(HCPT)联合放疗(对照组)70例,全脑照射基础剂量为30Gy,残留病灶≤3个并且残留病灶>1cm时,缩野对局部病灶追加剂量20 Gy;残留病灶>3个或残留病灶≤1cm时,继续全脑追加剂量10Gy,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HCPT6mg/m2,观察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30ml/d,放疗第一天开始至放疗结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77.14%,对照组80.00%,二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基本等同于放疗联合HCPT,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治疗手段。
蒋安亮[4](2015)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8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调查。方法选取28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28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完全缓解;13例患者为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患者5例;疾病进展患者1例,临床控制率为78.6%。所有患者生存期平均为(1.5±0.8)年。28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胃肠道反应,占75.0%;有6例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表现,占21.4%。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改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延长患者生存期。
夏丹[5](2013)在《羟基喜树碱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后伤口愈合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在兔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羟基喜树碱对结膜下滤过泡的抗增生作用。方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0.3mg/mL丝裂霉素C(MMC)组、0.3mg/mL羟基喜树碱(HCPT)组及1.0mg/mL羟基喜树碱(HCPT)组【20】,每组10只兔,均于右眼行手术。术中巩膜表面及瓣下分别用生理盐水、0.3mg/mL MMC、0.3mg/mLHCPT组及1.0mg/mLHCPT组棉片贴敷5min。术后1、4、7、14、21、28天用icare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下观察滤过泡情况,并进行裂隙灯检查,观察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反应、虹膜根切口及晶状体变化,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情况。各组分别在术后7、14、28天每个时间点取3、3、4个标本,摘除动物眼球,取5mm×5mm手术区处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Masson色染色。结果:1.4个组兔眼压的总体比较基本互不相同(F=20.79,P<0.01),4个组术前眼压基本相同(P>0.05),每个处理组手术前后眼压不同(F=85.34,P<0.01),术后4个处理组的眼压随着时间的变化的趋势不同(F=2.13, P<0.05)。其中,1.0mg/mLHCPT组能维持术后低眼压至术后28天,与MMC组相当,较生理盐水组和0.3mg/mLHCPT的时间明显延长。2.术后4组的功能型滤过泡维持时间不同(log rank=11.92,P<0.01),1.0mg/mLHCPT组能形成弥散、隆起、稍充血的滤过泡,与MMC组相似,较生理盐水组和0.3mg/mLHCPT组明显延长了功能型滤过泡维持时间。术后7天内,各组滤过泡的面积和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理盐水组和0.3mg/mLHCPT组较1.0mg/mLHCPT组与MMC组的滤过泡面积明显减小(P<0.05)3.各组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充血、水肿,在术后1周内逐渐消退;MMC组、1.0mg/mLHCPT组及0.3mg/mLHCPT组分别有2、2、1只眼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均在10天内完全消失;MMC组与1.0mg/mLHCPT组术后即分别有5只、4只眼出现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于术后1周后均愈合,并未发现异常; MMC组有2只眼出现薄壁滤泡伴渗漏,于1周后基本愈合;各组前房炎症反应及出血均于术后1周内消退;各组均未发现术后晶状体浑浊及眼底损害的现象。4.术后第14、28天,1.0mg/mLHCPT组HE染色见结膜下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开放的滤过通道,与MMC组相似,且滤过道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和0.3mg/mLHCPT组,Masson染色表明1.0mg/mLHCPT组新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较生理盐水组与0.3mg/mLHCPT组明显减少;从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来看,生理盐水组与0.3mg/mLHCPT组抗增殖效果无显着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滤过道中增殖的细胞与纤维逐渐增多;术后第14天1.0mg/mLHCPT组与MMC组较其他两组出现差别,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差别越来越明显,生理盐水组与0.3mg/mLHCPT组滤过道在术后第28天已逐渐被堵塞。结论:1.在本实验中,通过对所造模型的病理切片观察,发现与文献上所描述的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进程的描述是一致的,说明本实验的实验模型是可行的。2.小梁切除术中局部应用羟基喜树碱能抑制炎性细胞、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效降低眼内压及维持功能型滤过泡的形成;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对眼内组织产生危害。
吴辰[6](2012)在《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评价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联合治疗组)给予HTP方案同步联合WBRT治疗,一组(对照组)单纯给予WB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脑转移灶和肺部原发灶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为64.0%、8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0%、24.0%和1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8.0%和10个月(P<0.05);对照组I级和II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及生存率,毒性可耐受。
杨照环,宋文广,吴蒙,陈红,刘睿,王瑞林,李国忠[7](2011)在《放疗联合羟喜树碱或替莫唑胺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羟喜树碱(HCPT)或替莫唑胺(TMZ)联合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HCPT组21例和TMZ组1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和同步化疗,全脑照射基础剂量为30 Gy,残留病灶≤3个并且残留病灶>1 cm时,缩野对局部病灶改适形追加剂量20 Gy;残留病灶>3个或残留病灶≤1 cm时,继续全脑追加剂量10 Gy,HCPT组在放疗期间给予HCPT 6 mg/m2,TMZ组放疗期间给予TMZ 130 mg.m-2.d-1。结果 HCPT组总有效率76.2%,TMZ组73.7%;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HCPT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基本等同于放疗联合TMZ,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治疗手段。
高绍英[8](2009)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脑部同期放化疗近期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20%~50%发生脑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同期放化疗是一种新的肺癌脑转移瘤治疗模式,此疗法已在很多肿瘤治疗中取得肯定效果,而在肺癌脑转移的治疗中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研究旨在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放化疗结合时机的探讨。[方法]我科2007.7至2008.7收治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组,其中23例进入同期放化疗组,25例进入单纯放疗组。同期放化疗组:男:女为16:7,腺癌11例,鳞癌10例,其他病理类型2例,单纯放疗组:男:女为14:11,腺癌10例,鳞癌14例,其他类型1例,两组资料具有统计学可比性。放疗方案:高能直线加速器产生6MV-X线,全脑对穿照射,3Gy/f×10,或2 Gy/f×20,单一病灶或局限病灶3D适形加量10~15Gy;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TXT):35 mg/m2第一天和第八天静脉滴注。同期放化疗组化疗从放疗总剂量达20Gy时开始,放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如有效可继续化疗三到四周期。单纯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期放化疗组。[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同期组完全缓解率(CR)为21.7%,部分缓解率(PR)为52.2%,稳定(SD)为21.7%。单放组CR为8%,PR为32%,SD为48%。两组的CR率及有效率(CR+PR)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及周围神经毒性等:同期放化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34.8%),血小板下降(8.7%)和单纯放疗组(8%,4%);Ⅲ+1Ⅴ度胃肠道反应同期放化疗组(26.1%)与单纯放疗组(2%),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组提高肺癌脑转移治疗的近期疗效,有效率和生存质量都较单纯放疗组有所提高,对远期生存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随访。毒副作用增加,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主,远期副反应尚待观察,但病人均可顺利完成治疗,临床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高绍英,安永恒[9](2009)在《肺癌脑转移同期放化疗机制及相关研究》文中认为同期放化疗是肺癌脑转移瘤的新治疗模式。放疗可以开放血脑屏障,促进化疗药物进入转移灶,提高局灶浓度。多种化疗药物已经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证实可通过脑肿瘤放疗后的血脑屏障,同时放疗和化疗相互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部分临床试验提示,同期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可提高近期有效率,延长生存期。
陈红,曹晓艳,代素梅[10](2009)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羟基喜树碱同步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羟基喜树碱(HCPT)同步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SCLC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前程治疗均行普通二维放疗,在全脑照射总剂量(DT)3040 Gy后,后程缩野对脑转移癌局部行3D-CRT,DT 5064 Gy。观察组在放疗24周后静滴HCPT同步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1%,对照组65.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1、2 a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后程3D-CRT联合HCPT同步化疗治疗SCLC脑转移近、远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
二、羟基喜树碱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羟基喜树碱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刚度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设计及其用于肿瘤递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不同刚度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制备 |
2.2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表征 |
3.实验结果 |
3.1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3.2. 血清稳定性考察 |
3.3 HCPT 含量测定 |
3.4 AFM 观察形貌及其形变 |
4.分析及讨论 |
第二章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及模拟肿瘤穿透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试剂 |
1.3 细胞株 |
1.4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体外释放度研究 |
2.2 在模拟细胞外基质中的扩散研究 |
2.3 体外脂质体血管渗漏实验 |
3.实验结果 |
3.1 体外释放度研究 |
3.2 在模拟细胞外基质中的扩散 |
3.3 体外血管渗漏实验 |
4.分析及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试剂 |
1.3 细胞株 |
1.4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空白载体的安全性评价 |
2.2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细胞摄取研究 |
2.3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
2.4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2.5 3D肿瘤球中的渗透作用 |
3.实验结果 |
3.1 空白载体的安全性评价 |
3.2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细胞摄取研究 |
3.3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
3.4 不同刚度脂质体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3.5 不同刚度脂质体在3D肿瘤球中的渗透作用 |
3.6 不同刚度脂质体在3D肿瘤球的粒子运动及形变 |
4.分析及讨论 |
第四章 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体内评价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试剂 |
1.3 细胞株 |
1.4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体内实验的制剂选取 |
2.2 活体成像分析 |
2.3 组织渗透分析 |
2.4 血管渗出实验 |
2.5 药效学评价 |
2.6 实验数据处理 |
3.实验结果 |
3.1 活体成像分析 |
3.2 组织渗透分析 |
3.3 血管渗出评价 |
3.4 药效学评价 |
4.分析和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文献综述 羟基喜树碱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Ⅲ:参加学术会议 |
(3)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 |
2.2 远期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8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症治疗 |
1.2.2 化疗 |
1.2.3 放疗 |
1.3 效果观察 |
1.4 评价指标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毒副反应 |
3 讨论 |
(5)羟基喜树碱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后伤口愈合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 |
第二部分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一、眼压 |
二.滤过泡评估 |
三. 手术并发症 |
四. 病理切片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近期疗效 |
2.2 随访结果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7)放疗联合羟喜树碱或替莫唑胺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放射治疗方案 |
1.2.2 放疗同期化疗方案 |
1.2.3 单纯化疗方案 |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近期疗效 |
2.2 远期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3 讨 论 |
(8)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脑部同期放化疗近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选择 |
1.2.1 入组标准 |
1.2.2 治疗前评价 |
1.2.3 分组方法 |
1.3 治疗方案设计 |
1.3.1 多西紫杉醇用法 |
1.3.2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
1.4 疗效评价及其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病例特征 |
2.2 临床近期疗效 |
2.3 不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的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羟基喜树碱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刚度的羟基喜树碱脂质体的设计及其用于肿瘤递送的研究[D]. 代卓.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2]羟基喜树碱心包灌注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心包积液的效果观察[J]. 张敬宝,高燕飞. 中国基层医药, 2019(08)
- [3]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J]. 王晓红,郑国红,李义慧,佟玲,肖磊,王建功,么文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12)
- [4]小细胞肺癌脑转移28例临床观察[J]. 蒋安亮. 当代医学, 2015(21)
- [5]羟基喜树碱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后伤口愈合调控作用的研究[D]. 夏丹. 南京医科大学, 2013(12)
- [6]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评价[J]. 吴辰. 中国医药导刊, 2012(08)
- [7]放疗联合羟喜树碱或替莫唑胺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J]. 杨照环,宋文广,吴蒙,陈红,刘睿,王瑞林,李国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22)
- [8]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脑部同期放化疗近期疗效研究[D]. 高绍英. 青岛大学, 2009(10)
- [9]肺癌脑转移同期放化疗机制及相关研究[J]. 高绍英,安永恒.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09(02)
- [10]后程三维适形放疗与羟基喜树碱同步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合并脑转移临床观察[J]. 陈红,曹晓艳,代素梅. 山东医药,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