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伙食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马建中处长在伙食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年会上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关伟[1](2017)在《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绥军作为一支军阀武装,在民国存在达38年之久,其兴衰荣辱历程主要是以下几方面要素之互动关系:地盘、经济能力、统率之才能、将领的忠诚、兵源的稳定、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及后勤补给、官兵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如何应对外部之挑战等方面。对于以上诸要素在晋绥军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考察与分析,进而深入理解晋绥军何以能够在民国时期长期存在。抗战时期晋绥军与日军作战过程中损失惨重,“晋西事变”的发生使得晋绥军进一步削弱,在此情形之下晋绥军的凝聚力不降反升,其原因是阎锡山在晋绥军中成立了“铁军组织”与“民族革命同志会”这两大组织,加强了对于晋绥军的统驭。解放战争期间晋绥军是诸军阀部队中少见的与解放军顽抗到底进行激烈巷战的部队,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五百完人”,究其根源在于“铁军组织”在晋绥军中已深入于部队之班级,“铁军基干”的培养及训练加强了晋绥军的内聚力。第一章:阐述晋军建立的历史背景及统率权之争夺。晚清时期由于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危机,不得不依靠地方督抚大员以维护自身的统治,由此中央的集权制逐步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下移,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满族与汉族的权力之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由此而加剧,最终为民初军阀政治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辛亥革命时期太原起义的爆发,则为晋军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1911-1917年,是晋军的建立与形成时期,最高统帅地位的权力之争是此时段事关晋军日后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关节点。最终,留学日本的军人阎锡山利用灵活巧妙的政治手腕相继将对其晋绥军统帅地位产生威胁的实力派人物铲除,掌握了山西的军政大权,这为晋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分析1917-1928年晋军如何巩固并扩张其军事实力及势力范围。晋军如何解决饷源、将官培养、士兵招募及训练等问题以及阎锡山如何应对军阀混战之时局,是此阶段晋绥军所遇到的主要发展瓶颈。阎锡山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但是亦伺机谋利,相继采取了拥段反直,联冯拥段倒直,联直、奉反冯和和联蒋讨奉的策略,不断的巩固和扩大了晋军的势力范围。晋绥军的军费一般由本省垫支自筹解决,同时有部分国家协款;军费来源主要是扣留中央税,增收苛捐杂税以及增发省钞等办法筹措。在将领培养及任用方面,逐步形成了以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的格局。晋军的训练主要分为陆军教育的实施、军纪的训练和军事技术的训练三个部分,其训练程度超过了一般军阀的水平。在战略与战术方面,晋军则主要学习德国和日本,战略上注重防守和修筑坚固工事,战术上重视手掷弹与火炮的运用。晋绥军的武器装备有购买和制造两条途径,其武器装备多由日本购买。除了购买的途径外,阎锡山在山西发展了独立的军事工业。第三章:叙述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由盛而衰的历程,考察晋绥军的编遣过程及中原大战后晋绥军如何解决迫在眉睫的军费开支问题。北伐结束后,民国的政权与军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编遣会议成为了新的军阀混战的“导火索”。在中原大战前阎锡山相继采取了联冯反蒋、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二次联冯反蒋的策略,晋绥军及西北军与中央军展开了混战,最终阎冯联军归于失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对于晋绥军进行编遣。由于晋绥军将领的内部冲突和矛盾不断,导致了编遣过程一波三折,最终晋绥军重要将领商震率兵脱离晋绥军体系。晋绥军的编遣费用也是此时颇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围绕编遣费用晋绥军将领多次与张学良协商沟通,最终在各方努力下才初步解决。此阶段,晋绥军的军事工业也由趋于衰落,张学良对于太原兵工厂亦实施了编遣,1931年阎锡山重掌山西军政大权后军工业才开始复兴。第四章:分析抗战时期晋绥军在遭遇重大损失后如何继续生存与发展。阎锡山如何处理与日本、蒋介石中央政府及中共的关系,阎统区缩小后如何维持晋绥军的军政开支,如何扭转晋绥军将领离析的趋势以及如何补充新兵等问题是晋绥军此阶段面临的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阎锡山的“抗日要准备和日,拥蒋要准备拒蒋,联共又要准备反共”的策略为晋绥军赢得了有限的政治发展空间。晋绥军的军饷除了由中央拨给部分外,主要依靠阎锡山通过实施合理负担、整顿银行、实行兵农合一和克难运动等举措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战区监部及其所下属的各机构对于晋绥军的武器装备、粮食补给、交通运输补给、医疗卫生及通讯器材补给等方面给予了援助。抗战中期,阎锡山为了克服“晋西事变”导致的军心涣散的现象,成立了“铁军”组织扭转了这一颓势。晋绥军在士兵补充方面,采取了征兵制与募兵制,并将以往依靠政权补充兵员的方法,转变为依靠政治动员等方法补充士兵。抗战后期,阎锡山在晋西地区实施兵农合一政策以补充兵员和粮饷。晋绥军的士兵训练主要分为政治训练、精神训练、学科训练及术科训练等方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章:考察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的覆灭及官兵凝聚力较强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晋绥军通过收编伪军,留用日军以及整编晋绥军进一步扩充了晋绥军的实力。为了保证足够的兵员,阎锡山在其统治区内推行了“兵农合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给阎锡山提供了大量的兵员,也给山西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晋绥军的凝聚力,阎锡山在晋绥军的士兵中继续深入发展铁军组织——“铁军基干”,士兵之间形成了相互监视的恐怖氛围,内聚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在与解放军的作战过程中,阎锡山的统治区域日益缩小,此时后勤补给状况对于晋绥军的存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战区总监部及其下属的各分监部等机构对于晋绥军进行了相应的补给,使得晋绥军得以在“苟延残喘”,继续与解放军顽抗到底。晋绥军与解放军作战屡战屡败的现实,使得阎锡山不得不思考晋绥军战略及战术的不足之处,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应对危局,但最终由于军阀政治为历史潮流所不允,晋绥军随着阎锡山的军阀政权而走向了历史的终结。
王安[2](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吕晶[3](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张勇[4](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徐锦庚[5](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研究指明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宋泉[6](2017)在《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文中指出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历史上影响全局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作为大后方的出版重镇,云集了众多的出版文化人、产生了大量的出版机构、出版了洋洋大观的战时读物,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现象”。“文化城”中的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供应社”或“文供社”),诞生于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39年,在短短的两年间,它逆势而生,迅速成长为桂林“文化城”最大的出版企业,与国际新闻社和救亡日报社并称为“三大进步团体”,对国统区抗战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传播媒介组织的文化供应社,在抗战出版史上有着独特的“地方性”、“政治性”和“进步性”的特征,对抗战时期出版传播活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出版史学界尚没有关于地方出版机构文化供应社的专门研究,传播学界对于非常态环境下的媒介组织也鲜有论述,本文探索性地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供应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为什么文化供应社能够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逆势发展”和“文化供应社是如何开展抗战文化传播活动的”问题,并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整理和数理分析解决这一疑问,为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基于出版活动的文化传播特性,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出版史的个案,借助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5W”理论,构建文化供应社的分析框架,并从文化供应社诞生的媒介生态环境出发,对其组织管理模式、出版同人群体、传播的信息内容以及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洞察文供社在非常态社会环境下的媒介生存和传播活动。一定媒介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系统的变化紧密相连的。本文首先从抗战的社会背景及桂林“文化城”的特殊环境入手,考察了文化供应社诞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在战争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政治局势动荡、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出版机构大规模西迁,相对稳定的传播生态系统被打破。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新桂系开明的政治姿态,以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实施,成为出版事业的再生之地。文化供应社便是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由新桂系民主人士与进步文化人共同建立的具有广西地方“官办”性质的特殊出版机构。在企业组织制度和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做到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桂系与中共之间的策略性平衡。以“股份制”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文化供应社,在股东构成上体现了新桂系力量与进步文化人之间的融合,以新桂系官方的资本支持和进步文化人的智力支持,共同支撑了文化供应社在地方文化事业上的迅速发展。股份公司的管理制度甚至成为了文供社拒绝中央恶意“收编”的重要托辞。在人事构成上,文化供应社的管理层李任仁、陈劭先、万仲文等是国民党民主人士,编辑出版部门的核心成员胡愈之、邵荃麟、宋云彬等是中共领导下的进步文化人。他们联合了广大知名的作家,求同存异、互相合作,体现了文供社在统一战线指导下的包容性与进步性。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物体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传播“大众化”的特点。“大众化”不仅是战争年代社会大众对抗战文化普及的迫切需求,也是媒介组织在面临巨大民族矛盾之时的自觉意识。文化供应社的编辑出版活动在胡愈之的主持之下,大规模地开展了通俗读物的生产与传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室图书”,该丛书不仅通过建立村街文化室实现了大众文化在空间上的布局,还通过连续出版物《新道理》实现了战时信息时间上的延展与更新。青少年文艺、社科类图书的出版也是文供社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文库”、“青年文库”、“文学创作丛刊”等丛书,以及《新水浒》、《鲁迅语录》等书籍的畅销与普及,促进了进步文学作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同时,文化供应社创办了《文化杂志》,倡导自由、批判的学术思想,树立严谨、理性的文化品格,引导了桂林“文化城”的文化建设;此外,还与广西地方文教组织进行合作,出版了《干部政策》、“国民教育丛书”等图书,服务于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成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业的生力军。在书籍传播的工作上,文化供应社不仅积极拓展和建立渠道,还通过门市、批发、邮购和流动发行等发行方式将图书输送到读者手中。即使是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抗战年代,文供社也没有忽视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对出版物的营销,从《大公报》(桂林版)的“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中就可窥视桂林“文化城”活跃的出版生态和文供社强大的营销能力。为了将进步的抗战文化更广泛地传播到受众之中,文供社开展了多种宣传方式,还加入“新出版业联合总处”为进步出版业争夺“话语权”。在文供社出版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其出版活动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不断再版的出版物体现了文供社在出版传播上“量”的积累,受众信件的反馈也体现了文供社出版物“质”的保证。此外,文化供应社对进步文化人的保护与转移,在抗战文化低潮时期的坚守与创造,都对桂林“文化城”文化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化供应社发展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为改革路上的出版机构提供历史的镜鉴。抗战文化的构成不是单一性的,抗战文化的传播也非简单通达的,只有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洞察个案,才能找出文化传播的内在动力和历史逻辑。文化供应社作为抗战时期地方性的出版机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抗战出版文化的一个横切面,为我们展示了非常态社会环境下一种成功的出版模式。尽管文供社在战争的硝烟中仅走过了 15年的艰难历程,但其轰轰烈烈的文化传播活动在历史的天空中也留下了光照的痕迹。
郭川[7](2017)在《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文中指出“公教人员”是对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员的统称,在民国社会,公教人员是一个精英阶层,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教职员则是政府的“智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公教人员又是一个中间阶层,是政府和民众的联接纽带,在思想领域起着控制、教化和引领“民心”的作用。因此,公教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公教人员,内迁比例非常之高,不论从自身阶层来看,还是从整个内迁移民来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是政府和国民抗战到底的精神支柱,公教人员的心态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对于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该阶层的历史进程,都是不容忽视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被卷入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整个战争期间,除了军事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之外,国民政府坚持长期抗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财政问题,面对内忧外患,国民政府由于生产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不足,只能以滥发纸币的方式来饮鸩止渴,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物价不可遏制的飞涨,最终导致国民生活陷入困境,这既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公教人员阶层,由于恪守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生活准则,这一阶层往往缺乏自我谋生能力,战争的暴发又剥夺了他们额外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抗战时期,公教人员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薪金生活。在大后方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随着物价飞涨的愈演愈烈,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真正沦入了“十儒九丐”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滑落,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战时社会“士农工商”传统秩序的本末倒置,公教人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滑落,使马斯洛所说人的“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需要无一得到满足。这无疑击穿公教人员作为现代“士人”能够安贫乐道的底线,进而由物质的“不够”产生精神的“不平”,公教人员的群体心态也经历了对国民政府由拥护到离心,直至对立的嬗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最为富庶的沿海地区迅速沦陷,使国民政府的收入骤减,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而非工业品,1937年、1938年,大后方连续两年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价的上涨。对于初到大后方的公教人员来说,还有着法币对地方货币的兑换优势以及中央人对地方人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普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义感所裹挟,也为“抗日救亡”的民族情绪所激励,这时公教人员普遍呈现“亢奋心态”,在行动上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着日军攻势的加强,大后方与华东各省、印度支那的联系被切断,同时大批难民涌入大后方,使外援减少而内耗加大。此时的公教人员,生活水准下降,战局的不利,也使公教人员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持续性和艰巨性,前期的亢奋心态开始冷却,代之以“沮丧心态”,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开始消极怠工。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基本上处于由“亢奋”——“沮丧”的“过渡期”。二、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1940年,宜昌的陷落,使大后方运输的咽喉——长江航道被扼制,继之滇湎、滇越公路中断,大后方的物资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使该年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面对突如其来、势头汹涌的物价上涨,公教人员普遍出现“焦虑心态”,在行动上则开始出现要求加薪、“跳槽”等自发性群体行动;1941年,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社会也随之发生动荡,公教人员对抗战前途开始感到悲观,普遍出现“迷惘心态”,只能寄希望于战争的提前结束,此期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自觉性的群体行动,开始有组织地逐级上书要求改善待遇。由于此期的物价上涨大都与日军对大后方的“疲劳轰炸”相伴随,大后方物价问题被军事压力暂时掩盖,公教人员的关注焦点得到转移,虽然不满情绪开始萌生,但却在同仇敌忾中自我压抑,总之,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处于“焦虑”——“迷惘”的“量变期”。三、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沦陷,大后方的海上走私渠道被彻底堵死,通往苏联的沙漠公路和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后方的物资需求,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军将几乎全部的海、空军力量都转投到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对大后方实施成规模的轰炸,日军陆军的攻击重点也转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后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军事压力的减轻,反而使大后方前一时期得到遮蔽的物价问题凸显无遗,国民政府对物价的管控乏力再也难辞其咎。1942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公教人员对战争的提前结束已不抱希望,普遍呈现“苦闷心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暴发,群体性行动开始升级;1943年,国民政府限价政策的失败,使公教人员的心态由前期的量化积累来到质变转折点,公教人员开始出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心态”,群体性行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直接针对政府的越级上书,基层单位再也无力对此加以掌控。所谓“民无信不立”,至此,蒋介石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民心。综合起来看,该阶段公教人员的心态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折期”。四、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1944年,大后方在工业生产能力下降的同时,粮食却获得丰收,大后方物价曾一度回落,但此时公教人员已不堪重负,普遍表现出一种“苦撑心态”,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彻底显露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开始公开发表不满言论,甚至并公开对政府进行抨击;1945年,随着日军进攻的恢复,大后方物价又开始疯涨,与盟国的凯歌高奏对照悬殊的社会现实,使公教人员普遍呈现出“绝望心态”,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惨胜”而已,胜利的短暂狂欢难掩对政府、前途的绝望,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满腹牢骚已经转化为要求政府改革乃至革命的要求,总体而言,无论是“苦撑”还是“绝望”,都已发生质变,这一阶段的公教人员心态可以用“质变期”来概括。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精英阶层与政府的疏离。经过八年抗战,公教人员的左翼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右翼则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政府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作为大多数的中间派则对政府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此时的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百孔千疮,作为执政基础和思想精英的公教人员,出于绝望而对政府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已然使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更何况还日益为政府的对立面所吸引和凝聚。体制内精英阶层的瓦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使之成为“脱序人”——即脱离了当时主流社会秩序的人。抗战期间,由于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下降,国民普遍对该阶层丧失敬畏之心,进而至于产生蔑视,该阶层的精英地位日益向边缘化滑落。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生活的窘境使之不得不采取有伤体面,以及有违于传统道德规范,甚至铤而走险的谋生手段,这使得公教人员在进行内省时自惭形秽,自我认同的失落使公教人员开始缺乏自信,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一惯坚守的信仰出现动摇;总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失落,使公教人员最终由吸附在体制内的精英阶层成为流离于体制外的“脱序人”,这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成为势在必然的事。
刘宝吉[8](2013)在《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文中认为作为鲁南地方居民对1925年至1931年间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泛滥成灾的匪患上)的应激反应,大刀会的传播与扩散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这一社群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再造了地方社会结构,修复了被土匪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生态,而莒县、沂水大刀会是这方面的一个杰出典型。然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鲁南旗会事件以一系列冲突的形式发生,并最终导致了黄石山惨案,莒沂大刀会由此走向了它的终点。鲁南旗会事件发生在韩氏主鲁初年,一个全新的地方社会秩序正处于重建之中。在这一国家主导的过程中,莒沂青旗会不仅面临着合法性的困境,还在自卫和自治两个方面上与政府发生了冲突。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权力网络,国家的归来对地方社会场域产生了微妙变化,地方政府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控制和社会动员能力,而莒沂青旗会的悲剧性结局正与此密切有关。不过,国家的扩张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境,最终导致了地方社会生态的再度恶化。大刀会在鲁南的出现与消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地方性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作为地方居民的一场社会文化实践,大刀会的启动方式是地方社会生态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大刀会的消失是它与国家这一巨大的文化系统个体在地方社会场域中冲突、斗争的结果。鲁南大刀会的遭遇不仅折射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地方民众一些共同的遭遇,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一些深层互动,更是一场地方性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对话,而这种对话一直持续至今。
马建中[9](1995)在《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伙食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马建中处长在伙食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年会上讲话》文中提出 1989年“6·4”前后,高校伙食战线的同志们,立场坚定,一切行动听指挥,配合政府和学校制止动乱,迅速恢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社会、学校秩序做了大量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而载入史册。今年办伙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政治上我们没有因为伙食问题诱发政治事件,顺利的渡过了“6·4”敏感时期,为我国社会稳定的大局,为保证我国多项重大改革措施实施做
苏彬[10](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伙食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马建中处长在伙食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年会上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伙食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马建中处长在伙食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年会上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四、“晋绥军”的称呼及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
第一章 初创班底:晋军的建立与发轫(1911-1917) |
第一节 晚清的政治失序与督抚专权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晋军的建立 |
第三节 晋军统率权之争夺 |
一、阎锡山督军地位的稳固 |
二、阎锡山剪除异己,集中军权 |
第二章 纵横捭阖:晋军的巩固与发展(1917-1928) |
第一节 晋军的三次扩军 |
一、第一次扩军 |
二、第二次扩军 |
三、第三次扩军 |
四、北方国民革命军之组织及缩编 |
第二节 晋军将领的聚合与维系 |
一、留日学生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为主体的高级将领 |
二、山西将官培育学校培养的中下级军官 |
三、阎锡山任用人才之兼容并包与弊端 |
第三节 晋军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募兵制的实施及征兵制的试办 |
二、官兵的训练 |
三、官兵的内务 |
第四节 晋军的饷源及后勤 |
一、山西的财政状况 |
二、军费开支 |
三、后勤业务 |
第五节 武器装备及战略战术 |
一、武器装备的供给 |
二、战略与战术 |
第三章 由盛而衰:晋绥军的扩张与编遣(1928-1936) |
第一节 中原大战前阎锡山与各方势力之互动 |
一、联冯反蒋 |
二、联唐反蒋与拥蒋反唐 |
三、二次联冯反蒋 |
第二节 中原大战时期晋绥军的编制及作战状况 |
一、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之编制 |
二、晋绥军的作战 |
三、阎锡山的用兵观 |
第三节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的编遣 |
一、晋绥军的状况 |
二、编遣过程的“一波三折” |
三、将领的纷歧与商震离晋 |
第四节 中原大战前后的军饷筹措 |
一、中原大战前晋绥财政状况 |
二、编遣费用之筹措 |
三、山西的财政状况及军费开支 |
第五节 山西军工业的衰落及复兴 |
第四章 抗战军兴:晋绥军的奋战与整编(1937-1945) |
第一节 晋绥军的编制 |
一、抗战初期的编制 |
二、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之整编 |
第二节 晋绥军与日军的作战 |
一、忻口战役与太原会战 |
二、反攻太原及晋西作战 |
三、战略战术的反思与转变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军饷与后勤 |
一、抗战时期的饷源 |
二、后勤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将领的训练与“内聚” |
一、将领的培养及训练 |
二、建立铁军组织与将领内聚力之加强 |
三、将领的选拔及任用 |
第五节 士兵的招募与训练 |
一、士兵的招募 |
二、士兵的训练 |
第五章 穷途末路:晋绥军的溃败和覆灭(1945-1949) |
第一节 晋绥军的整编 |
一、收编伪军,留用日军 |
二、整编晋绥军 |
第二节 兵源及“铁军基干”的训练 |
一、兵农合一政策的全面施行 |
二、铁军基干的培养和训练 |
第三节 晋绥军的后勤供给 |
一、武器弹药的补给 |
二、交通运输补给 |
三、医疗卫生及通讯 |
四、粮食及服装补给 |
第四节 晋绥军的覆灭 |
一、晋绥军的溃败 |
二、战略战术的反思及局限 |
三、晋绥军的覆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说明 |
(一)军人社会保障 |
(二)残疾 |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三、研究综述 |
(一)特殊教育 |
(二)社会保障 |
(三)残疾人事业 |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
(五)职业群体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
一、传统遗产 |
二、晚清变化 |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
一、物质补偿 |
二、康复就业 |
三、权利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
一、管理机关 |
二、待遇标准 |
三、实际推行 |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
一、优待方式 |
二、实际效果 |
小结 |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
第一节 收容教养 |
一、机构沿革 |
二、收容转院 |
三、教养管束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一、制度建构 |
二、实施情况 |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
一、主要成绩 |
二、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
一、推动职业重建 |
二、建立安置社区 |
三、组建互助团体 |
小结 |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
一、机构设置 |
二、内容构成 |
三、实际运作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
一、抚恤 |
二、优待 |
三、安置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抗战文化”研究热与非常态社会环境下媒介研究的冷思考 |
一、“抗战文化”与“非常时期”的出版业研究 |
二、桂林“文化城”独特历史现象中的文化供应社 |
三、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下的抗战出版史个案研究 |
第二节 研究综述:有关“抗战文化”、“桂林'文化城'”和“出版史个案”的研究概况 |
一、关于“抗战文化”与“抗战出版史”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研究情况 |
三、关于抗战时期出版个案的研究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体内容与创新点:基于传播学理论构架的出版史个案研究 |
一、基于历史学研究的史料爬梳 |
二、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内容构架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化供应社:非常态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媒介组织 |
第一节 冲突与流徙:抗战时期的文化传播生态 |
一、战时文化变迁:出版业的西迁与空间格局的转变 |
二、意识形态博弈:日伪、中央、中共战时文化政策之比较 |
三、聚合与多元:战时出版业的文化传播特征 |
小结 |
第二节 求同存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
一、新桂系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开放的政治姿态 |
二、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统一战线策略在广西的实践 |
三、地利与人和:桂林“文化城”形成的硬、软条件 |
四、桂林“文化城”独特的文化传播现象分析 |
小结 |
第三节 新军突起:文化供应社的诞生与发展 |
一、序曲:广西建设研究会对进步文化传播的铺垫 |
二、筹备与成立(1939年) |
三、发展期(1939年—1942年) |
四、转型期(1942年—1944年) |
五、重建期(1945年—1948年) |
六、转移期(1949年—1953年)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股份制”的出版企业与“进步性”的出版同人 |
第一节 “二元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模式与组织架构 |
一、文供社的董事会、监事会构成及股东会议制度 |
二、文供社的企业融资及增股状况 |
三、文供社的企业构架与运行 |
小结 |
第二节 进步性的人事组织策略与危机应变 |
一、建社初期的人事结构及学习型组织建设 |
二、皖南事变后的人事调整与出版人的坚守 |
小结 |
第三节 “监护人”:文供社的管理层 |
一、李任仁:“数茎红花带雨横” |
二、陈劭先:“海内几人同” |
三、陈此生:抗战文化合作的“桥梁” |
四、万民一、万仲文、赵晓恩:临危受命的“掌门人” |
小结 |
第四节 “把关人”及“舆论领袖”:文供社的编辑群与作者群 |
一、胡愈之:大众文化出版的操盘手 |
二、邵荃麟:进步文化建设的思想者 |
三、傅彬然、宋云彬、杨承芳等:学养深厚的出版专家 |
四、文供社的作者群:进步文化传播的“舆论领袖”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众化”语境下文供社的出版生产 |
第一节 抗战语境下的传播受众与文化出版 |
一、抗战时期的传播受众的特征 |
二、抗战时期“大众化”的出版特征 |
三、桂林“文化城”的出版物概况 |
小结 |
第二节 文化供应社的编辑方针及出版概况 |
一、制定与完善(1939年—1942年):以通俗读物为核心的编辑方针及书刊生产 |
二、发展与转型(1942年—1944年):以文艺类书籍为主的书刊生产 |
三、收缩与转移(1944年—1953年):以重版为主的维持性生产 |
小结 |
第三节 “文化室图书”与《新道理》:“大众化”传播语境下的通俗读物 |
一、大众文化传播的空间布局:“文化室图书” |
二、大众文化传播的时间延展:《新道理》杂志 |
小结 |
第四节 从“大众文艺读物”到“文学创作丛刊”:抗战文艺向深处挖掘之路 |
一、“大众文艺读物”的生产 |
二、通俗文学单行本的流行 |
三、青少年文艺类丛书的普及 |
四、“文学创作丛刊”的问世 |
小结 |
第五节 《文化杂志》月刊:学术理论的阐扬与抗战文艺的传播 |
一、《文化杂志》的创刊与编辑内容分析 |
二、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学术理性的阐扬 |
三、“文艺”栏目的设置与抗战文学的传播 |
小结 |
第六节 地方性出版物:权力场的借势与平衡 |
一、《干部政策》:广西地方干部建设学校的教材出版 |
二、“国民教育丛书”:广西“新县制”下的国民基础教育指导书 |
三、其他广西地方性书籍及学术书籍的出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供社战时的发行策略与话语权的斗争 |
第一节 文供社发行渠道的建设与拓展 |
一、1939年—1941年:发行部门的草创与发展 |
二、1941年—1943年:发行业务的壮大与延伸 |
三、1944年—1953年:抗战末期发行工作的转移与战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的发行方式 |
一、门市与批发 |
二、邮购业务 |
三、流动发行 |
小结 |
第三节 文供社的营销策略 |
一、品牌形象的建立 |
二、行政力量推广 |
三、自办期刊推广 |
四、广告宣传推广 |
五、书刊促销策略 |
第四节 “文化供应社书报联合广告”与战时桂林出版生态 |
一、广告主体分析 |
二、广告内容分析 |
三、广告书价分析 |
小结 |
第五节 抗战文化的多形式传播与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一、形式多样的抗战文化传播形式 |
二、进步“话语权”的斗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供社的出版传播效果、历史贡献及思考 |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活动的传播效果 |
一、出版物的传播覆盖面与数量 |
二、传播受众的反馈与影响 |
小结 |
第二节 文供社抗战文化传播的历史贡献 |
一、团结和保护了大量进步文化人维系了进步文化事业的开展 |
二、在文化运动低潮时期繁荣了抗战文化与地方文化 |
三、对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抗战文学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史料 |
四、为中国现代出版精神的建设提供历史参考 |
第三节 文供社出版活动的历史局限 |
一、通俗读物的过剩与经典作品的缺乏 |
二、权力场的博弈影响了出版生产的不稳定 |
三、战后未能延续文化生命服务地方出版事业的遗憾 |
第四节 对文化供应社出版传播活动历史的思考 |
一、“压制还是包容”:文化体制的策略选择 |
二、“顺为还是变革”:媒介组织的战时选择 |
三、“迎合还是引导”:传播主体的文化选择 |
本文结论 |
附录一: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大事记 |
附录二: 文化供应社股份有限公司编印书籍目录 |
附录三: 《文化杂志》分类目录索引 |
附录四: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的界定 |
1、抗战大后方 |
2、公教人员 |
3、日常生活 |
4、心态 |
5、嬗变 |
二、选题依据 |
1、选题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概述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衣不蔽体 |
二、食不果腹 |
三、住不安居 |
四、行步维艰 |
第二节 生老病死 |
一、生不能养 |
二、老不能孝 |
三、病不能医 |
四、死不能葬 |
第二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 |
第一节 1937年—1938 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的“物价天堂”(1937-1938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亢奋心态(1937-1938 年) |
1、对自我的深刻反省 |
2、对领袖的狂热崇拜 |
3、对胜利的盲目信心 |
三、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7-1938 年) |
第二节 1939年的大后方物价与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物价开始飞涨(1939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沮丧心态(1939 年) |
三、公教人员开始消极怠工(1939 年) |
第三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 |
第一节 1940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转折点(1940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焦虑心态(1940 年) |
1、对难以为生的焦虑 |
2、对物价失控的焦虑 |
3、对党国前途的焦虑 |
三、公教人员的自发性群体行动(1940 年) |
1、要求改善待遇 |
2、“跳槽”行为的蔓延 |
第二节 1941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1941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迷惘心态(1941 年) |
1、对“身世将安托”的迷惘 |
2、对“社会在动”的担忧 |
三、公教人员的自觉性群体行动(1941 年) |
1、高校教职员向学校的群体性上书 |
2、“平价大案”中公教人员的兔死狐悲 |
第四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 |
第一节 1942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化(1942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闷心态(1942 年) |
1、对战争提前结束不再抱希望 |
2、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出现 |
三、公教人员群体行动的升级(1942 年) |
1、“跳槽”行为的普遍化 |
2、“朱森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借题发挥 |
第二节 1943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物价越限越高(1943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置疑心态—转折点(1943 年) |
1、苦闷心态已达顶点 |
2、对政府能力的置疑 |
三、公教人员群体事件频繁(1943 年) |
1、高校教职员向政府的群体性上书 |
2、公教人员对《中国之命运》的抵触 |
第五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 |
第一节 1944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与物价赛跑(1944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撑心态(1944 年) |
1、谁先到达终点 |
2、对政府信心的丧失 |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批评(1944 年) |
1、个人抱怨的公开化 |
2、对政府批评的公开化 |
3、“陶云逵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口诛笔伐 |
第二节 1945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
一、大后方物价的“天文数字”(1945 年) |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绝望心态(1945 年) |
1、对经济现状的绝望 |
2、对党国现状的绝望 |
3、对战后前途的绝望 |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1945 年) |
1、中间分子呼吁改革 |
2、激进分子号召革命 |
第六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原因 |
第一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物质原因—不够 |
一、不兼职难以为生 |
二、不典卖难以为生 |
三、不挪借难以为生 |
四、不贪腐难以为生 |
第二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精神原因—不平 |
一、不患贫而患不均 |
二、不患寡而患不公 |
第七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后果—沦为“脱序人” |
第一节 公教人员社会认同的失落 |
一、遭人怜悯 |
二、被人欺辱 |
三、“士农工商”的倒置 |
第二节 公教人员自我认同的失落 |
一、君子也喻于利 |
二、君子也及盗泉 |
三、君子也食嗟来之食 |
四、君子也有所争 |
五、再也不做“读书人” |
第三节 公教人员与政府的疏离 |
参考书目 |
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8)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缀语 |
引言 现身于地方生活的大刀会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地方居民的生活景观 |
1、“×石山”:一桩被遮蔽的惨劫 |
2、日常视角:常人世界的综观 |
二、“错画”里的栖居者:地方性社群大刀会 |
1、学术史回顾、论文结构和资料综述 |
2、理论思路:“地方社会场域”的引入 |
第一编 地方?空间鲁南场景:蒙山诉水间的世界 |
引子 黄世山惨案 |
第一章 人与地:地理人文环境 |
第一节 生民其居:沂属之地 |
一、山水怀抱:自然地理环境 |
1、齐鲁锁钥:山水形成的脉络 |
2、沂州府地:政治技术的标签 |
二、人居形态:基本聚落三种 |
1、村庄起源以及节点般的集镇 |
2、金城汤池:作为中心的县城 |
三、“休咎尤要”:自然生态概况 |
1、“见面一大片”:论略里的注解 |
2、旱魃、虫子市和蝗神的故事 |
四、1934年素描:“十八世纪式的社会” |
1、“富于保守性”:乡土调查里的民情 |
2、社会现状概略:《重修莒志》里的记载 |
第二节 社群辨析:社会的基本形态 |
一、“敬宗收族”:基础性的社群 |
1、“家族本位”:以汀沟于氏为例 |
2、请家堂:“世代相传”的文化 |
二、民谚俗语里的大族传说:以刘南宅为例 |
1、神话里的家族与住宅:“刘南宅” |
2、科举与望族:帝国庇荫下的巨室 |
三、“客家子”与“主家”:租佃制度概况 |
1、由庄户人、财主脖子谈到张家庄子 |
2、干打鞭与陪牛地、吃地粮与拨房工 |
四、“出家人”:边缘社群的生活 |
1、出家与受戒:杨志明的个人回忆 |
2、浮来旧事:佛成和他的弟子们 |
第三节 民生脉络:隐现的经济圈 |
一、“绕着地头转”:作为生计之本的农业 |
1、农事一年:《农圃便览》里的记载 |
2、五谷及其他:耕作法和农产种类 |
二、百工与商旅:各县工商业概况 |
1、“皆农家者流”:由《考工记》谈起 |
2、中心与腹地:工商业的地理差异 |
三、“一方之货”:蚕桑与花生 |
1、“蚕缫微利”:东山柞茧与南山丝 |
2、“出口大宗”:许村与花生的故事 |
四、“纤悉均关生计”:脆弱的经济体系 |
1、“凶荒之妙制”:由煎饼谈衣食住行 |
2、旧法与凶岁:“耕识图”和“呼吁书” |
第四节 生态细微:日常生活的若干剖面 |
一、集会与节庆:地方生活的两个副章 |
1、“通工易事”:集与会的分工协作 |
2、节庆之链:地方居民的心灵节拍 |
二、“庙多神众”:混沌的信仰世界 |
1、“敬祷诸神”:由“莒州庙全”谈起 |
2、“搬龙王爷爷”:灵公山龙神庙祈雨 |
三、“搭台唱戏”的流动景观 |
1、“万人坑”:张之栋的个人回忆 |
2、“唯一的娱乐”:农村演剧简析 |
四、缩微标本:社会生态系统里的庙会 |
1、1932年浮来山庙会:李鼐先生的讲述 |
2、信仰、娱乐与经济:庙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
第二章 从危机到灾难:二十年代社会生态的恶化 |
引子 迟钝的村民 |
第一节 从帝国到民国:清末民初的地方影像 |
一、王朝遗迹:枯骨冢、僧王庙和圩寨 |
1、“只有神佛能弄清”:枯骨冢与僧王庙 |
2、团练与圩寨:防卫策略的官民分野 |
二、震荡余波:民初沂水县的纷争 |
1、“三麟之乱”:学校、政党及刘南宅的没落 |
2、“肚子里有牙”:讼棍与同盟会员张克缦 |
三、名宦与好官:一个县官的民国经历 |
1、仕莒记略:“与莒人相习若一家然” |
2、“要想当好官”:“护官符”与大仙堂 |
四、新政二例:警察与学校的开设 |
1、“开办数年不能推广”:警察的设立 |
2、洋学与私塾:学制之变后的“双轨制” |
第二节 “稀有之惨剧”:1925-1930年间的天灾人祸 |
一、“天道无亲”:1928年灾荒纪略 |
1、“重重灾劫”:赈务报告里的图景 |
2、“飞蝗神话”:“蚂蚱市”及其他 |
二、“山东百姓受了坑”:鲁张之祸 |
1、“甲于全国”:苛捐杂税之害 |
2、“兵来一扫清”:丘八之祸 |
三、“国民干遭殃”:百姓眼中的“北伐” |
1、“都是土豪大头黄”:刘黑七祸莒 |
2、“可怜莒民受牵连”:高桂滋困城 |
四、“土匪市”:社会基础的破坏 |
1、惨案种种及日常生活紊乱 |
2、雪天哀鸿:逃亡者的讲述 |
第三节 致命的创口:从隐患到灾祸 |
一、作为盗薮:沂州匪患问题探微 |
1、“天命将乱”:一份伪示里的真言 |
2、“非自今始”:“土匪世界”三度出现 |
二、“噬脐之祸”:兵匪通气的积弊 |
1、“十八家大人”:一个绝妙的例证 |
2、兵匪通气论:相关报道的梳理 |
三、匪祸告哀:八里巷惨案前后 |
1、未有之浩劫:各界电文与官方处理 |
2、冤枉庙的警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
四、徒劳的努力:地方精英的失败 |
1、兖沂治安讨论会的成立和呼吁 |
2、杯水车薪:合法途径解决无望 |
第四节 “匪夷所思”:刘黑七的人生注解 |
一、亡命之徒:“以掠夺为职业的游民” |
1、破坏性社群的定位与基本构成 |
2、“出身捷径”:杀人放火做大官 |
二、匪首群像:何谓“职业土匪” |
1、“西南马子”:以抱犊崮为标志的匪区 |
2、石增福从匪记:被“染污”的人生 |
三、“闯土匪”:羊倌刘堂的选择 |
1、山神节前:家庭、经历和誓言 |
2、放羊调里:“寻思寻思不坦然” |
四、改名前后:一朝匪皮换新装 |
1、刘团发祥史:作为匪巢的蒙山万寿宫 |
2、“就抚”国军:北伐先遣军与新四师 |
第二编 事件.曰常乡土之蔓:鲁南乡村中的大刀会 |
——以莒沂青旗会为例 |
引子 那时的年头 |
第三章 “借秧子”:鲁南大刀会的兴起 |
第一节 “自卫之好教材”:蒙阴八寨的故事 |
一、匪情与自卫方式的交互演变 |
1、“几无一日不遭匪劫”:蒙阴匪祸及其根源 |
2、“失败中的觉悟”:由不相顾到守围 |
二、八寨之地:聚落景观的构筑 |
1、原则:先人和,再地利 |
2、方法:围墙、炮楼与械弹 |
三、“组织系统”与“防守法” |
1、寨之组织:战时与平时 |
2、日常“防守法”的演变 |
四、由村到寨:社会更生与文化实践 |
1、“自卫之效力”和“大的趋势” |
2、多重之寨:小社会的自治与更生 |
第二节 神威与大运:莒沂青旗会的兴盛 |
一、大古家沟:一个村庄的行动 |
1、龙公山下:条子、族长和武学堂 |
2、土地庙前:杜梨子树上的“成果” |
二、从“保护村庄”到“谩骂鲁张” |
1、八里巷与太湖村:两个村庄的遭遇 |
2、“跋扈”“横行”:鲁张时期略影 |
三、“声势浩大”:莒沂大刀会的发端 |
1、村庄之链:田瑞、张恒远与青旗会 |
2、“南军打,北军退,中间出了个五旗会” |
四、“神通得此证明”:渊子河一役的威名 |
1、渊子河畔:时间、经过和参加者 |
2、新增份子:徐谦凤所讲的细节 |
第三节 道会暗林:鲁南社会的另一面 |
一、隐秘网络:“秘密社会”管窥 |
1、“无足深怪”:“孝帽子会”辨证 |
2、密语召唤:孙守立的个人遭遇 |
二、“民国第一家”:在家礼、三番子 |
1、仪式与手势:一个“盒子皮”之所见 |
2、“土匪都不敢惹”:“大杂烩”的威力 |
三、夏家道的变迁:从吃斋道到茹素团 |
1、夏半仙、《救世宝筏》和神仙府 |
2、“莒沂总斋团”:“茹素团”与九大寨 |
四、社会危机的反应:两个例证的结论 |
1、“二把手”上:万教传在沂水的威风 |
2、乘舆辨名:道会兴起与社会危机 |
第四节 应激反应:生态灾难与“工具理性” |
一、大刀会的宗旨及其渊源 |
1、误传何来:“孝帽子会”再辨证 |
2、“符法护身”:一则遗曲里的历史 |
二、“二周村”之劫:带血的“勾子” |
1、重镇悦庄:修围及惨案原委 |
2、“处决勾子”:庙会上的审判 |
三、劫后余谈:会场里的新面孔 |
1、“破围子”:刘黑七的拿手好戏 |
2、管廷献论结寨的六便与七难 |
四、地方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 |
1、由山社说起:农村合作组织的丰富性 |
2、会名的思考:工具命名之下的理性 |
第四章 在乡土上滋蔓:旗会蔓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迁移:迁入与传播简析 |
一、“怪异的学问”:入会仪式一览 |
1、“结入其群”:徐谦凤的讲述 |
2、大同小异:相关记载的梳理 |
二、精神转换法:作为信仰的身体话语 |
1、“装身”:神灵、兜肚和禁忌 |
2、“过场”:请神、吃符和排刀 |
三、“请老师”:由外地到本地的过程 |
1、睡庄的启示:渠道与媒介 |
2、“滕峄地方”:勃兴之地探源 |
四、“立会”:本地化依托的文化网络 |
1、会员探视:日常场景下的必然 |
2、桃园三月:拜把子背后的神话 |
第二节 “俨然宗教”:社群的崛起 |
一、旗会的基本成员和组织形态 |
1、不可分离:会员与农民的双重身份 |
2、超越村落:会与团的两级组织 |
二、大刀问题:武器里的经济理性 |
1、三种武器:大刀、快枪与扎枪头 |
2、枪价考略:“人人看着快枪好” |
三、首领群像:旗会造就的“精英” |
1、调查里关于旗会领袖的内容 |
2、旗会首领的基本情况分析 |
四、“同心土变金”:大刀会“摸底” |
1、由被动到主动:防御性策略的演进 |
2、“会者,合也”:旗会的整合作用 |
第三节 “总老师”:枣红大马上的田瑞 |
一、田瑞前传:大老粗、经纪和小商贩 |
1、“袖中乾坤”:由莒地嘎语谈经纪 |
2、人物素描:出身、经历和见识 |
二、从白马到红马:礼物的多重意味 |
1、“门口拴着高头马”:一段“牛马经” |
2、“走马看红”:“负重致远”的开始 |
三、一个比较案例:红旗会首领法真 |
1、赵善义的转变:从和尚到法师 |
2、游侠之性:家庭、寺院和帮伙 |
四、职业的意义:“总老师”、“总会” |
1、另类经纪:师承关系与权力结构 |
2、群体与个人:首领的责任和性格 |
第四节 神秘与熟识:旗会的出场 |
一、神秘的香堂:象征空间分析 |
1、“不然,是不允许你到香堂看的” |
2、由土地庙说起:独特的聚落景观 |
二、分离和契合:日常生活的重构 |
1、练功习武:古秀林的讲述 |
2、独辟领域:生活场景举例 |
三、关于“搭台唱戏”的两则回忆 |
1、“好不威风”:五天五夜的大戏 |
2、“一大快事”:马家拐头的聚会 |
四、神楼的见证:戏台上的大刀会 |
1、戏里戏外:狂欢之中的社会交流 |
2、乡土颤抖:浮来山庙会上的场景 |
第五章 从冲突到惨案:莒沂青旗会的结局 |
第一节 “一点恶因”:沂水六区事件 |
一、重回水由村:追述的起点 |
1、“没起冲突”:袁福英等的回忆 |
2、宣战与对抗:1933年的报道 |
二、杜绍曾的外号及对青旗会的指责 |
1、“杜烧包”:六区区长杜绍曾 |
2、“大刀会是邪教,不是顺民” |
三、“点他的火烧他的包”:杜绍增之死 |
1、“兴办学堂”:关于起因的三种记载 |
2、“杜绍增必须服输”:冲突经过和结果 |
四、“实为地方三幸”:事件的“和平处理” |
1、“今后要安分守己”:劝导、宣慰和弹压 |
2、应变有方:运其昌所受嘉奖与恭颂 |
第二节 风波迭起:多次上演的血剧 |
一、风潮日重:青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1、“失教的民众”和三种思想的显现 |
2、满堂坡:“细故”与“门户之见” |
二、“轩然大波”:五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
1、“螳臂当车”:一篇详实的报道 |
2、县志记载、德政宣言及其他 |
三、事起防务捐:盛家垛庄之祸 |
1、“连庄会会费”,还是“防务捐”? |
2、“一个大仗”:黄沙沟交火的回忆 |
四、北乡暴动:沙沟事件始末 |
1、李德的回忆:赵玉瑞的办会 |
2、“打局子”:与李景岗的冲突 |
第三节 “暴动”造成:苏村遭遇前后 |
一、苏村遭遇:一次“激战”的考证 |
1、乡下老造反:展书堂谈骚乱始末 |
2、“巧遇而已”:回忆与调查里的记载 |
二、骑虎难下:青旗会陷入的困境 |
1、“拉到沂水去闹”:田瑞的愤怒 |
2、“两全其美”:刘荫第的阴谋计 |
三、闯了大祸:盛家垛庄的包围 |
1、“包围”考证:端午节那天的事情 |
2、“意涉偏袒”:为何青旗会不信运其昌 |
四、息事宁人:李树春二次宣抚 |
1、二赴鲁南:相关报道的梳理 |
2、立刻归正:告民众书和告民众歌 |
第四节 从招安到惨案:不平静的麦季 |
一、风雨欲来:麦熟时节的“招安” |
1、“欺骗的办法”:邵德孚的讲述 |
2、“一网打尽”:真相及其后果 |
二、“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
1、“神牛相助”:赵钟璞的讲述 |
2、沂河以西:谣言和黄石山寨 |
三、人间地狱:黄石山惨案的发生 |
1、大举攻剿:运其昌对此事的说法 |
2、“奇酷极惨”:三名亲历者的讲述 |
四、惨案的罹难人数与善后事宜 |
1、“有城三重”:相关报道及罹难人数 |
2、“泽及枯骨”:官方和民间的善后 |
第六章 腹地的大症结:大刀会与地方社会生态 |
第一节 藤蔓伸展:农民自救与社群合作 |
一、“根株总未能绝”:从清末到民国 |
1、火神庙唱戏:帝国晚期的案例 |
2、无处不在:“以抵抗兵匪为战事” |
二、大堰堤庄的例子:红枪会与无极道会 |
1、“唯一的救命星”:红枪会的组织和工作 |
2、反感与仇视:接踵而至的无极道会 |
三、“农民自救运动”的其情其理 |
1、冯锐论红枪会发生的“必然趋势” |
2、“挣扎着活下去”:“农民自救运动” |
四、“农民自救运动”的实现形式 |
1、“立会”:“办公事”的组合形态 |
2、不可磨灭:社群生活的合作精神 |
第二节 “暴动”初探:以社群为视角 |
一、地方社会场域里的突变 |
1、旗会崛起与社会结构的制衡 |
2、旗会林立:社群扩张的结果 |
二、旗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
1、由“联合战线”到“互相攻击” |
2、矛盾原因:“那些头头本身有问题” |
三、潜滋暗长:旗会的“不轨”行为 |
1、“反对盐务”:闹沭水盐行 |
2、“甚至反抗赋税”的罪名 |
四、失败的调解与冲突的演变 |
1、“与他们彼此都结为好友” |
2、祸事西引:由莒县到沂水 |
第三节 “四老师”的不归路与归路 |
一、“轴筋子小土地主”:家境与性情 |
1、被烧的油坊:家境状况简析 |
2、习武之人:一段传说的背后 |
二、豪侠传奇:“大庄客”的故事 |
1、“事大事小,应九到就了” |
2、“作了乱子”:聚义驼儿山 |
三、儿子之死:张恒远的威望巅峰 |
1、最初的声名:兵工厂、“四老师’ |
2、公私之间:他那一刻的犹豫 |
四、个性的两面:怕官与决绝 |
1、他为何采取了刘荫第的建议 |
2、“死了也得去”:最后的选择 |
第四节 疾病与医生:流行症及其善后方案 |
一、冯锐针对红枪会问题的补救办法 |
1、“远久适用”:治本的三种方法 |
2、“暂时用用”:治标的三个时期 |
二、王镜铭对红枪会问题的探讨 |
1、红枪会构成社会心理的解剖 |
2、亡羊补牢:五项治标方法 |
三、“未来的善后”:向云龙的方案 |
1、“社会久病已发的一个表征” |
2、政治、教育和经济的措施 |
四、“没有好的收场”:善后方案的前提 |
1、“真正的民国”:关于医生的隐喻 |
2、为什么“没有好的收场”呢? |
第三编 国家.在场巨灵起舞:地方社会场域中的国家幻影——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度解读 |
引子 场,祭神道也 |
第七章 “北方模范省”:韩氏主鲁时期的“训政” |
第一节 韩氏主鲁:政治变迁与秩序重建 |
一、巨灵归来:从地方社会场域考察政治变迁 |
1、麟的归来:纪念小学、匾额及其他 |
2、“建国大纲”中的“训政”规划 |
二、制度变更:北伐后的山东地方政府 |
1、“省政大定”:省政府的组织与日常生活 |
2、县政改革:从县公署到县政府的改组 |
三、“小道可观”:韩复榘的人治政风 |
1、“纳民于轨物”:四大“预定行政计画” |
2、1933年出巡鲁南:韩氏政治的争议 |
四、由李树春谈起:政府的事件处理 |
1、忙碌的民政厅长:由“特殊事件”看运行机制 |
2、“抗拒清乡”:由抚到剿及善后方式 |
第二节 “殊属不法已极”:青旗会在体系外的命运 |
一、“根本清乡”:官方的努力 |
1、“当务先其所急”:以兜剿抱犊崮为例 |
2、清乡特区:一项要政的制度考察 |
二、省防与县防:防卫体系的构建 |
1、第三路军、公安局与民团 |
2、“社会自卫”:联庄会考略 |
三、合法性之困:青旗会加入新秩序的失败 |
1、“法定民众之唯一自卫团体” |
2、“不正当之团会”的下场 |
四、“不祥之器”:地方驻军在事件中的角色 |
1、由“调和”到“血洗”:运其昌的“两手” |
2、“没有钱是不能打仗的”:驻军生态一览 |
第三节 乡霸的产生:李五秃与联庄会 |
一、甲长的产生机制:制度、家族及其他 |
1、“责无旁贷”:范筑先与联庄会 |
2、沙沟李家、香山堂和崖庄局子 |
二、“拔壮丁”:青旗会与联庄会的竞争 |
1、常备会丁问题与轮调训练定章的制定 |
2、“俺会上的人就不受训”:庄户人的逻辑 |
三、“洗手办公”:枪械及经费问题 |
1、老蒲的遭遇:《五十元》里的派枪问题 |
2、“都是老百姓的钱”:义务职及经费问题 |
四、骚扰地方:联庄会和民团的问题 |
1、保民与害民:训令里的民团问题 |
2、“义勇堪嘉”:由匾额谈到体制 |
第四节 “古树的花朵”:范筑先的县长生涯 |
一、“亲民之官”:韩氏主鲁时期的县长 |
1、从参议到县长:由出身谈到资格和程序 |
2、“职责专重”:以“勤政爱民”的唐介仁为例 |
二、“如此惨局”:范筑先与旗会的遭遇 |
1、“勿蹈前辙”:李树春和韩复榘的训令 |
2、从“改组”、“防范”到“因病调省” |
三、“临沂水倒流”:沂水桥头的范筑先 |
1、一清二白:上任原因和离任情景 |
2、“县政府的太上皇”:驻军的“坏处” |
四、“世道人心太坏”:成败之间的县长生态 |
1、“法外”“重典”:韩氏惩戒县长的“奇闻” |
2、“干一年就算好”:县长的困难与“上计” |
第八章 新政病民:地方自治的深层回响 |
第一节 “国家良法美意”:训政下的地方自治 |
一、“总理遗教”:“训政工作之重心”的实施 |
1、“克期完成”:标准、程序与期限 |
2、“急起直追”:山东开展经过与成绩 |
二、“自治之花,宪政之果”:区长的产生 |
1、“实验室”:训练所、学员、课程与实习 |
2、“怎样去办理地方自治”:一位厅长的嘱托 |
三、“立机关”:自治团体的组织 |
1、区公所:地点、职能、编制与经费 |
2、“密厥组织”:自治给地方带来的网络 |
四、“小官多设”:委任区长的政治属性 |
1、区长之贵:自治人员,还是“行政官吏”? |
2、“以本县人办本地方事”:回避原则的争论 |
第二节 “虐民扰民之具”:区长流弊及被废 |
一、“流弊百出”:韩复榘的发现和应对 |
1、从“应禁四条”开始的“整饬” |
2、由“回避本籍”到“从新选任” |
二、“奉中央命令裁撤”:区制废除前后 |
1、立为特例:改进原则的制定 |
2、区名不废:善后事宜诸端 |
三、理念失语:“国家政权建设” |
1、“一举两得”,还是“自相矛盾”? |
2、两份检讨:官办自治的名与实 |
四、“莫大之隐患”:“土劣自治”的症结 |
1、“擅加附捐”和“私立公堂” |
2、流弊深重:各地签注的理由 |
第三节 “杜烧包”:巨灵之火 |
一、“新兴触手”:“国家陶甄”的花果 |
1、“自治之义”:委任区长的出身问题 |
2、旧区长与新区长:崇拜与信仰问题 |
二、“事小体大”:“革命人物”与黑旗会的纠葛 |
1、“办事不当”,还是“办事过于认真”? |
2、“某也不良”:新进少年的失望表现 |
三、“无一不是过去的学生”:教育厅长的反思 |
1、“士大夫教育”:“中学最有希望” |
2、“反心自念”:一位同学的来信 |
四、真谛丧失:“新土豪劣绅”的签注 |
1、“北部几省特别来得多”:一条解释的考证 |
2、“激成恶感”:区乡长的负面印象 |
第四节 衙门内外:不安分的张之祥 |
一、“人之初”:“在这湾污水中鬼混” |
1、、“这湾污水”:两个小伙的出走 |
2“吏无变更”:民国以后的书吏 |
二、“永绝旧日书役积弊”:“刷新县政之要务” |
1、从房科书吏到政务警察:改组办法 |
2、“从前班房旧制至此始为之清结” |
三、社群之间游移:投机中的身份转换 |
1、“维持”的结果:从青旗会首领到区长 |
2、“日后咱们一家子了”:军师与招安代表 |
四、“不肖者奔竞而进”:公门的诱惑 |
1、分区设署:蒋委员长的改制 |
2、“张先生,你就冤枉这一次吧!” |
第九章 不光彩的角色:鲁南旗会事件中的士绅 |
第一节 从调解到买嘱:地方士绅的选择 |
一、作为地方性精英群体的士绅 |
1、“官僚的一种变体”:以莒沂商会为例 |
2、打倒土劣:绅治、官治与自治 |
二、“无以矜式于其乡”:帝国沦落后的士绅生态 |
1、“钻营奔竞”:民国绅士的负面形象 |
2、齐大滑传:齐华亭的士绅奋斗史 |
三、“战胜环境”:韩氏眼里的“劣绅” |
1、“蟊贼”与“臭虫”:韩对“劣绅”的痛斥 |
2、“土菜”的故事:由支应局看官绅互动 |
四、在青旗会与官府之间:士绅的倒向 |
1、由“拉肥猪”说到“刘桂堂祸莒记闻” |
2、“最大妨碍”:那次县政会议上的事情 |
第二节 帝国余荫:“拔爷”刘荫第 |
一、光耀门楣:家世与“呈身之路” |
l、齿录与行状:刘荫第的家世和榜样 |
2、“清贵的功名”:作为“正途”的拔贡 |
二、十年风烟:帝国的最后一批官员 |
1、最后的出路:举贡会考与七品小京官 |
2、“时不利兮”:同族兄弟的“疏途” |
三、“清潭鲂鲤”:民国之后的刘荫第 |
1、名流之间:“拔爷”的交际网络 |
2、参议员之争:一场贿选丑剧的主角 |
四、“买好”:刘荫第抉择的深层原因 |
1、“有大事还请他出主意”:由一份乡谥文说起 |
2、调解、“阴谋计”和电请:国大代表的注解 |
第三节 “本固枝荣”:张善人的立身之道 |
一、“先认人,再认票”:善人碑的由来 |
1、“像刮桲椤叶一样”:双祥号的成功之道 |
2、治乱枢纽:“转山堂”里的土票简史 |
二、“乐善好施”:作为地方性群体的“善人” |
1、耆英绘像:褒扬匾额里的常见细节 |
2、“善行可风”:古老信量桥的见证 |
三、道院中人:作为宣道长的纯性 |
1、沂水道院:籍方表里的群英会 |
2、神语示警:“不可挽回”的“世道” |
四、善人与首领:张熙恒与青旗会 |
1、幸免劫运:离奇“善行”与票子零落 |
2、“会徒对张极信仰”:首领与特使 |
第四节 “公正士绅”:幕后人物“于四爷” |
一、家大业大:于经武对家业的经营 |
1、“修德于乡”:由耆德二老看“六大家” |
2、家庭、教育以及成为富商的经历 |
二、“不是一个官,也是一个绅” |
1、跻身政界:短暂的财政局长任期 |
2、清乡办事处副主任和汽车公司经理 |
三、“数着‘汀沟’好财主” |
1、“养班子”:淳沟班的经营 |
2、财主的崛起及卍字分会 |
四、“后台操纵者”:于四爷与大刀会 |
1、“于四爷跺跺脚”:“土皇帝”的传说 |
2、红旗会首领和万仙会总会长 |
第十章 “渐入轨道”:地方政治风景素描 |
第一节 “朝发夕至”:运氏警告的“深意” |
一、文明所系:交通与国家建设 |
1、“多匪之区”的民风解释 |
2、“在国家建设上极关重要” |
二、建设成绩:“化外之区”的转变 |
1、空白填充:路政“成绩尤为良好” |
2、网络铺开:“传达政令,异常便捷” |
三、脉络生长:巨灵的“非常道” |
1、织工面目:政治运作与社会动员 |
2、器物之力:政治有机体的扩张 |
四、隐蔽的在场:以鲁南旗会事件为视角 |
1、“仆仆征途”:李树春的行踪 |
2、控制与反控制:旗会的回应 |
第二节 “一切建筑工作才可以开始” |
一、贼名扔掉:两个匪首的不同结局 |
1、了阳崮上:石增福的“好事” |
2、匪皮难脱:刘黑七投诚始末 |
二、韩复榘考试:兜剿刘黑七 |
1、“务期歼灭”:韩氏的最大决心 |
2、“全部解决”和“军运之效” |
三、“山东的‘太平’是铁般的事实” |
1、一则关于“着名匪区”的训令 |
2、1935年宣言:“现本省并无股匪” |
四、从县长到专员:张里元的政绩 |
1、“努力剿匪”:报告与牌示里的记载 |
2、“可怜乡长作事难”:张里元的经验 |
第三节 “官土匪”:从预算书而来的解读 |
一、“渐有起色”:山东财政的就绪 |
1、一大义务:《纳粮须知》里的解说 |
2、“竭力整顿”:王向荣的“苦楚” |
二、“无非人民滴血点汗”:大刮与零刮 |
1、“政务日繁”:预算书里所作的说明 |
2、“永远着为禁令”:有关附捐的文告 |
三、“内幕重重”:农民负担真相 |
1、“农民之负担”:调查里的揭示 |
2、最为苛刻:“零刮”以外的问题 |
四、“逼命的来啦”:大刀会员的“诅咒” |
1、“反对盐务及增加杂税等事” |
2、轻微事件?“防务捐”再探讨 |
第四节 同物异名:梁漱溟的办法 |
一、1930年批评:“如玩幻术的政治大业” |
1、“卤莽灭裂”与“莫大的苛政” |
2、“形成土豪劣绅的绝好机缘” |
二、检查过去:1934年韩复榘的检讨 |
1、剿匪问题:“虽办而不能澈底” |
2、建设乡村:“根本而重要的工作” |
三、乡农学校:梁漱溟“亲身作事” |
1、“社会学校化”:三种成分的结合 |
2、“富户兵”及雇替现象的再现 |
四、“乡治”与“自治”:“区公所之变相” |
1、“本非同物”与“引为同调” |
2、“二十里侯”:一位老者的回忆 |
第四编 现象?轨迹轨与物:国家之败下的地方遭遇 |
引子《左传》里关于“乱政”的话 |
第十一章辗转相因:扩张与收束之间 |
第一节 被扯出的恶果:“农民非法团体” |
一、“会匪”与“股匪”的共同归宿 |
1、邪会面目:县长讲演里的反映 |
2、“严加取缔”与“导入正轨” |
二、“匪”的造成:从“良民”到“会匪” |
1、自卫与自治:秩序重建的运作 |
2、控制与动员:政府、驻军和士绅 |
三、“祸乱之阶”:由一则议案谈起 |
1、“通令严禁”:“农民非法团体”的结局 |
2、民众团体规定和《神祠存废标准》 |
四、“党逼民反”:江北小刀会暴动 |
1、“为它苦害民情”:江北民众告白 |
第二节 “今日之县政”:一个县长的反思 |
一“深入核心”:研究的主旨和出发点 |
1、“何以要研究县政”:有机体、元素与核心 |
2、“由下而上”:从探讨农村衰落开始 |
二、“内政寄军令”:保卫团的利害两途 |
1、从历史到现状:“各自为政的畸形发展” |
2、从“过去的观察和经验”来的“几点供献” |
三、自治的假招牌:以江苏省为例 |
1、症结所在:人员病态与经费困难 |
2、“新土豪劣绅”:革命时代的骇闻 |
四、重回旧路:土豪劣绅问题 |
1、“本为中国的特产”:“土劣”简史 |
2、“完全复古”:土劣回乡以后 |
第三节 “吁其危哉!”:乱政与农村破产 |
一、“安养生息”与“新政规模”的矛盾 |
1、农村破产:“最当前剧烈之问题” |
2、小康“消失”:一份财政检讨 |
二、“满目荒凉”:李鼐的观察和分析 |
1、“话好说,饿难挨!”:旅行中的对话 |
2、“破坏动力”:一个农村市集的调查 |
三、绝望的怒吼:临朐的景象 |
1、“烟(眼)看着,丝(死)逼着” |
2、火上加油:比匪祸更严重的事情 |
四、《某村小景》里诸问题考证 |
1、最大破坏力与铁一般的形势 |
2、车道、凑粮米、村长和乡长 |
第四节 一鳞半爪:未了的“庙堂之争” |
一、诸神殉难:破除迷信运动 |
1、“神权的支配”:《民众周刊》上的应征文 |
2、僧王庙终结:“民国戊辰,砸了庙神” |
二、建国要图:“兴学”及其困难 |
1、自治与兴学:“文明进化之泉源” |
2、迷信捐及其他:增筹经费和取缔私塾 |
三、再度回旋:持续发作的“庙堂之争” |
1、“时代的产儿”与被冒犯的香堂 |
2、洋学堂的象征性:谣言里的会众心态 |
四、诸神复活:“他们为什么信神?” |
1、恢复旧观:庙会调查里的发现 |
2、俞异君对此的反思及其方案 |
结语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对话 |
一、大刀会与地方性社会文化实践 |
1、“防备世变”:地方居民采取的方式 |
2、象形命名:大刀会与联庄会之辨 |
二、“某村小景”:巨灵与地方社会生态 |
1、巨灵之路以及筑路带来的恼烦 |
2、“他者”命运:被驱逐的大刀会 |
附录 |
一、文献 |
1、社会生态灾难的见证:《报灾请恤呈文》 |
2、《陆军第八十一师二百四十三旅旅长运其昌告民众书》 |
二、法规 |
1、地方防卫体系的一部:《山东各县联庄会暂行章程》 |
2、作为理念的“自治”:《山东区乡镇自治公约大纲》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和资料 |
二、地方志 |
三、报纸期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论着 |
六、文学作品 |
铭辞(代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伙食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马建中处长在伙食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年会上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晋绥军研究[D]. 关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2]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3]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4]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5]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6]文化供应社及其抗战文化传播研究(1939-1945)[D]. 宋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D]. 郭川. 西南大学, 2017(10)
- [8]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研究1900-1940[D]. 刘宝吉. 复旦大学, 2013(12)
- [9]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做好伙食工作——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马建中处长在伙食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年会上讲话[J]. 马建中.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10]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