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态混合器及其在油脂精炼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皎姣,孙乐,王强,顾星海[1](2021)在《植物油酶法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从酶法脱胶原理、酶法脱胶主要用的磷脂酶、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及酶法脱胶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酶法脱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效果,一些酶法脱胶上的创新,以及酶法脱胶目前投入工厂实际应用还存在的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左青,左晖[3](2020)在《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文中指出油脂工厂每年都在进行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和设备。但是一些人认为现有的工艺和设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不愿意多投入。我们收集国外油脂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国内外行业新工艺技术,分析未来的油脂行业市场动态和对油脂工程的要求,建议油脂工程公司要关注市场变化、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承担新建油脂工程,满足未来市场产品质量需求。
李昱泽[4](2020)在《海泡石离心分级流动特性研究与装置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泡石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非金属矿物材料之一,随着超细颗粒生产技术的发展,海泡石超细粉研究开发与应用迈入了新阶段,因此研发性能稳定可靠、高精度的海泡石分级装备,能广泛促进中国海泡石工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在传统离心式分级装置内增设内外双壁绕面式筛网实现了离心和筛分耦合作用下的颗粒分级,同时引入负压吸附辅助方式和伯努利效应增强分级效果,本文完成了海泡石离心分级装置机械结构、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同时深入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设备内流场的两相流动特性和颗粒透筛机理,揭示了不同参数下流体颗粒运动规律,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海泡石矿粉颗粒特性检测。采用矿粉综合性能检测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斯托默粘度计等仪器检测,测得海泡石颗粒的密度、粘度、压缩度、形貌特征、粒度分布等物性参数,为后文的数值模拟及结果检验提供数据支撑。(2)海泡石离心分级理论研究及装置设计。基于介观尺度下离心、筛分及负压吸附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基础理论,以立式螺旋离心机中的经验和试验数据为参考依据,实现了设计样机的技术参数数值计算,完成了海泡石离心分级装置的基本理论研究及整体结构设计。(3)介观尺度下分级区内海泡石颗粒流动的数值模拟。基于气固两相动力学理论,结合离心分级技术、筛分技术和负压吸附的方法研究,建立原理样机的分割模型及实域模型。实现分割模型的网格划分及装配,通过FVM方法针对筛筒转速300、500r/min,转鼓转速200、400r/min,射流速度5、10、15、20m/s下离心耦合流场中海泡石颗粒的流动特性进行计算,提出一种同时考虑颗粒粒径、离心旋转、筛网筛分及射流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海泡石矿粉颗粒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同时运用UDF实现了颗粒特性、粘性边界的定义问题。(4)海泡石离心分级实验研究。搭建海泡石粉离心分级实验平台,并进行了不同转鼓及筛网配合转速下及不同射流速度下的分级试验,得到分级效果最佳的配合转速及分级速度;针对不同工艺参数下装置的分级性能进行检验,以验证是否满足生产需求,末节对仿真结果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制的将离心力场分级、筛分及负压吸附方式相融合的新型分级装置,具有分级精度高、分级速度快、筛网冲击小、调节便利等优势,对开展海泡石矿粉的工程应用及扩大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湖南湘潭储量丰富的海泡石矿粉应用范围及产品附加值。
余盖文[5](2018)在《基于紫外吸收光谱的油品掺杂快速辨识技术》文中认为油脂仿冒或掺杂问题日趋复杂,现有仪器鉴别或辨识技术受装备成本和操作要求的限制,难以推广应用于临场检测环境。为此,在本研究中探索了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快速采集油脂样本特征指标并用于掺杂辨识的技术途径,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基于静态紫外光谱和多指标分支判别的餐饮废油掺杂辨识方法。采用0.05 mm光程薄膜样品池可在5 min内采集菜籽油紫外吸收光谱并计算A245、D245和R272这三个特征参数值,可分别反映油脂中二元和三元共轭结构产物的多寡,进而指示油脂受热处理程度;菜籽油经历正常精炼加工后,A245、R272和D245的边界值分别为9.9、12.9以及4.8,而经历高温氧化或复炼的菜籽油无法满足上述边界值的限定范围,从而可被辨识。通过掺杂试验验证,基于上述特征参数实施油品辨识,对于菜籽脱色油中的复炼脱色油检出限为3.6%;对于菜籽脱臭油中的复炼脱臭油检出限为2.7%。(2)建立了基于动态紫外光谱和多指标聚类分析的异种油脂掺杂辨识方法。利用0.1mm光程薄膜样品池采集油品在130℃镍催化条件下10min内的动态紫外光谱,可拟合272 nm、282 nm、305 nm以及320 nm波长下吸光度动力学方程,进而计算吸光度增量,以此为特征指标实施聚类分析可确定油品的归属判别。多平行试验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精炼加工操作对于同种油脂的聚类地位可产生影响。掺杂试验表明,当亚麻籽油中大豆油掺杂量达20%时即可被检出,而当花生油中棕榈油掺杂量达40%时仍难以辨识。
窦泽坤[6](2018)在《螯合吸附剂用于除磷的研究》文中认为磷元素及含磷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用处。然而,水体中含磷物质的超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作用而引发水华;而油脂中磷脂的存在则会降低油脂品质、影响油脂后续精炼。本论文采用螯合树脂作为吸附剂,对水相和油脂中磷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国标法测定油脂磷脂含量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改进,将国标法中液态油脂的炭化-灰化过程转变为了固态皂的炭化-灰化,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在水相除磷中,首先将分别固定了La3+和Al3+的IRC747、IRC748、S957螯合树脂对磷含量为20 mg/L的含磷废水模拟料液进行净化,筛选出除磷效果最好的La型IRC747树脂,并进一步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情况做了更深入地考察。结果表明,树脂转型过程的pH越大,树脂上金属La的键合量及水相除磷的效果也随之提高;而当含磷水溶液pH在38范围内时,溶液pH越低,树脂对磷的吸附量越高,但当pH<3后吸附量明显降低;此外,溶液中存在的Cl-、SO42-和NO3-使得树脂对磷的吸附效果有一定的增强,而HCO3-的存在则抑制了树脂对磷的吸附;与此同时,通过对树脂吸附前后的红外表征可知,磷酸基团吸附在了树脂上。接着对La型IRC747树脂用于水相除磷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树脂对于水相中磷的吸附在8 h达到平衡,准二级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此吸附过程;同时,温度越高,树脂吸附量越大;经几种常见的模型拟合后,可知Langmuir模型可更好地拟合IRC747La树脂于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IRC747La树脂吸附水相中的磷为吸热的、自发的、熵增的过程。对于油脂脱磷来讲,首先将现有的脱磷方法作为对照;然后用IRC747、IRC748、S957-水化脱磷的方法对两种毛油进行脱磷处理。结果表明,一方面,树脂对于油脂脱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相比于传统的油脂脱磷方法而言,其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树脂对于油脂中的金属离子、游离脂肪酸和油脂中的水分也均有一定的脱除作用,且其效果明显,有一定的优势。
郑麟[7](2018)在《组合转子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生物柴油作为微藻产业化培养技术的产品之一,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作为用于大规模、产业化养殖生物柴油原料的微藻培养设备——光生物反应器(PBR)其应具备成本低、产量高、易于维护的商业化特点。管式光生物反应器(T-PBR)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封闭抗污染、可操控性好的优点从众多类型的PBR中脱颖而出。但同样存在着混合传质性能不佳,微藻易附壁沉积,放大较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些缺陷,通过改进T-PBR的内部结构,优化流场,来增大反应器容积,提高流体的混合传质效果,改善微藻在管中的分布状态,从而整体提高T-PBR的性能。这对于提高微藻产量,指导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通过微藻进行生物柴油制备的研究进展以及影响微藻生长的因素。对典型PBR的结构、优缺点、应用前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重点阐述了用于改善T-PBR流体混合特性的“洁能芯”组合转子的结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分析和可视化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组合转子T-PBR的结构,促进气液两相流的混合。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弧形折边结构的翼片转子,并与两叶片转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翼片转子的特殊结构能够显着提高T-PBR中的气含率,提高气液两相间传质效果,相较两叶片转子管和光管,气含率分别提高了 53.7%和26.5%,利于微藻对碳源的吸收。本文分析了 T-PBR在不同倾角(0°、30°、60°、90°)条件下的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倾角的增加,气速和流体湍动能不断增加,内置转子后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在90°倾角、内置转子条件下,气液两相流流体的混合能力更强,更有利于微藻的生长。本文对一种大管径多转子串T-PBR进行了模拟研究。探究转子串数量、转子串排布形式、转子类型等因素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旋转能够重合的不同转子串排布形式对液相流体的混合性能影响较小,但对气相流体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呈单圈环形排布的多组转子串管路的混合性能优于呈内外圈环形排布的同样数量转子串管路的混合性能;在管径不变以及不影响转子正常旋转的前提下,增加转子串数量可以显着提高T-PBR的混合性能。本文对大管径多转子串T-PBR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直观的验证了模拟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得出结论:旋转对称的组合转子排布形式对连续相流场引起的差异极小;在实验条件下,适当增加转子串数量能够显着增加对液相流体的混合效果;在气相浮于管路顶部后,最上方转子能够搅动气液相分界面的转子排布形式,混合效果更好。
左青,钱胜峰,杨辉祥,左晖[8](2017)在《如何提升精炼效益和油脂质量》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食用油的市场竞争力和油脂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精炼厂进行技术改造和维修,采取适度精炼,尽可能多地保存活性物质(如甾醇、维生素E),控制反式酸增量在0.8%以内,控制缩水甘油酯含量(≤50 mg/kg)、3-氯丙醇酯含量(≤2μg/kg),是降低生产成本、辅料消耗,提高油脂质量的必要措施。
范准[9](2017)在《酚醛树脂合成新工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酚醛树脂作为最早工业化的合成树脂之一,具有原料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成熟,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酚醛泡沫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硬质泡沫产品,可由可发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而成,由于其具有广泛突出的如具有密度小重量轻、无毒害少污染、防火性能优异、耐腐蚀抗老化等优点,是建筑保温的理想材料。但酚醛泡沫又存在着粘结性差,抗压抗折能力低,施工损耗大等一系列物理性能的缺陷导致酚醛泡沫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首次采用静态混合反应器来制备可发性酚醛树脂,并进行了制备工艺条件对树脂产物性能的影响规律的研究,获得了在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合成可发性酚醛树脂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酚醛比1:1.3、温度70℃、催化剂用量苯酚质量的6.0%、混合物流量5.5L/h,所制得的酚醛树脂的质量指标为,游离酚含量为3.15%,游离醛含量为0.18%,固含量为87.0%,含水量为9.67%,粘度为3200cps,均优于传统方法合成的可发性酚醛树脂。然后对在静态反应器中合成的可发性酚醛树脂进行发泡,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对制备酚醛泡沫材料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静态反应器制备的可发性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得的酚醛泡沫材料其密度为60 kg/m3,压缩强度达到0.25MPa,优于传统设备制备的以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的酚醛树脂发泡材料。
杨金强[10](2016)在《食用油脂加工中PAEs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存在范围广,可能污染油脂的环节多,且在油脂中有较好的溶解度等特点,使PAEs易残留于油脂中;PAEs是一种环境激素类物质,在人体内长期蓄积造成的生殖系统、肝脏、神经系统等伤害不容忽视。因此,近年来食用油脂中的塑化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课题对油脂生产线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了油料、压榨饼、浸出粕、油脂精炼各个工段的油脂样品以及加工助剂中塑化剂的含量水平,掌握了加工过程中塑化剂含量变化规律,确定吸附剂是精炼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研究了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油脂的污染情况;研究了严重污染的油脂中PAEs的精炼脱除效果,以及集成技术脱除对油脂中PAEs的脱除效果,进一步为食用油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两个大豆样品和两个花生样品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分析豆皮、脱皮豆、花生红衣、花生子叶中PAEs含量,研究PAEs在油料及油料不同部位的含量情况。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在油料中分部不均匀,脱皮豆中PAEs含量一般高于豆皮;取自阳光油厂的脱皮豆、豆皮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17004.6μg/kg、460.2μg/kg,取自佳悦油厂的样品,阳光油厂的脱皮豆、豆皮中DBP含量分别为256.1μg/kg、156.9μg/kg;花生红衣中PAEs含量显着高于花生胚,且饱满籽粒中塑化含量显着低于干瘪花生籽粒;两个花生红衣样品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6096.3μg/kg、9194.9μg/kg,花生胚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696.0μg/kg、736.0μg/kg,饱满花生红衣、胚中DEHP含量分别为5.44 mg/kg、0.51 mg/kg,干瘪花生红衣、胚中DEHP含量分别为8.35 mg/kg、0.53 mg/kg。通过对菜籽、菜籽压榨饼、菜籽浸出粕、玉米胚芽、玉米压榨饼、玉米浸出粕中PAEs含量进行检测,发现浸出粕中PAEs含量显着高于油料原料;其中菜籽浸出粕中PAEs总含量为704.1μg/kg,菜籽中PAEs总含量为430.0μg/kg,前者显着高于后者;玉米胚芽浸出粕中PAEs总含量为80.44 mg/kg,玉米胚芽样品中塑化剂含量为57.69 mg/kg,同样前者高于后者。通过对油脂精炼各工序油脂样品中PAEs含量的检测,以及油脂加工助剂中PAEs含量的检测分析,研究不同精炼工序和精炼方法对PAEs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助剂对油脂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脂脱色工段PAEs污染最为严重,经吸附脱色油脂中PAEs含量升高;油脂脱臭工段能脱除油脂中塑化剂,且脱除效果显着。油脂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工段对油脂中PAEs也有一定的脱除作用。加工助剂的安全隐患大,可以成为精炼油脂中paes的重要污染源。4个白土样品中dehp含量范围为2.166mg/kg9.634mg/kg;烧碱中dbp含量高达12.535mg/kg,dehp含量高达3.13mg/kg;磷酸中dehp含量高达8.243mg/kg。通过对paes含量不同的油料进行浸出取油和压榨取油,并检测分析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中paes含量,研究油料中塑料杂质及含量对毛油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浸出法制取毛油受塑料杂质污染严重;其中杂质含量为0时,浸出花生油、浸出菜籽油、浸出玉米油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1.886mg/kg、0.401mg/kg、1.335mg/kg;pp编织袋杂质含量为0.5%时,浸出花生油、浸出菜籽油、浸出玉米油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2.212mg/kg、0.413mg/kg、23.776mg/kg;pe塑料袋杂质含量为0.5%时,浸出花生油、浸出菜籽油、浸出玉米油中paes总含量分别为2.271mg/kg、2.613mg/kg、31.170mg/kg;由此还可以看出,pe塑料袋对毛油的污染能力限制高于pp编织袋。压榨毛油中塑化剂含量受油料中塑料杂质的影响,还受油料种类的影响;花生、菜籽压榨毛油中paes含量受塑料杂质污染较显着,含有塑料杂质的玉米胚芽压榨的毛油中,paes含量低于清洁的玉米胚芽压榨毛油。研究了吸附法、水蒸气蒸馏对污染严重的油脂中paes的脱除效果和脱除条件。结果表明,使用h-2型活性炭,1300c脱色50min,可使玉米毛油中dmp、dep、dbp、bbp、dehp的含量分别从8.459mg/kg、8.522mg/kg、8.866mg/kg、7.390mg/kg、9.9528mg/kg降低至3.224mg/kg、4.332mg/kg、7.424mg/kg、5.708mg/kg、8.011mg/kg,脱除率分别达到61.17%、49.14%、16.30%、22.67%、19.52%,压榨菜籽毛油中dmp、dep、dbp、bbp、dehp的含量分别从7.031mg/kg、10.134mg/kg、5.683mg/kg、7.916mg/kg、12.4398mg/kg降低至3.958mg/kg、6.977mg/kg、5.042mg/kg、6.854mg/kg、11.450mg/kg,脱除率分别达到43.72%、31.15%、11.28%、13.41%、11.28%。采用2600c、140min水蒸汽蒸馏脱臭条件,玉米毛油中dbp、dehp含量分别从8.866mg/kg、9.953mg/kg降低至0.350mg/kg、4.146mg/kg;压榨菜籽毛油中dbp、dehp含量分别从5.683mg/kg、12.440mg/kg降低至0.511mg/kg、4.294mg/kg。单独采用吸附法和水蒸汽蒸馏法都无法将污染严重的油脂中paes脱除至达到国标限量要求。研究了利用现有油脂精炼工艺技术对不同污染程度油脂中paes的脱除效果。结果显示,对于污染极端严重的油脂,连续经过吸附、两段式水蒸气蒸馏脱除,dbp脱除率在74%以上,dehp脱除率在53%以上,仍无法达到国家限量要求;对于一般污染程度的油脂,玉米油、菜子油中dbp含量分别降至0.106mg/kg、0.271mg/kg,脱除率分别为94.23%、85.13%;DEHP含量分别降至0.582 mg/kg、1.185 mg/kg,脱除率分别为71.23%、49.75%,可以达到《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中规定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DBP≤0.3 mg/kg,DEHP≤1.5 mg/kg的限量要求。
二、静态混合器及其在油脂精炼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态混合器及其在油脂精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油酶法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酶法脱胶的原理 |
2 酶法脱胶的工艺流程 |
3 酶法脱胶的研究进展 |
4 结论与展望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需求提升工艺技术和工程质量 |
2 国内外行业先进工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
2.1 分子蒸馏 |
2.2 膜过滤技术 |
2.3 溶剂结晶富集甾醇 |
2.4 深海鱼油精炼 |
2.5 生物技术 |
2.6 油脂改性生产专用油脂及油脂代用品 |
2.7 生产凝胶油工艺 |
2.8 高端油脂分提 |
2.9 完善食用级植物蛋白项目 |
2.10 大豆粕低温脱溶 |
2.11 食用级磷脂 |
2.12 间歇式乙醇浸出 |
2.13 超临界流体浸出 |
2.14 微生物油脂 |
2.15 完善菜籽脱皮技术 |
2.16 制取各种小品种油料工艺配套设备 |
2.17 推广天然酯绝缘油 |
2.18 油脂工厂自动化 |
2 设备创新或性能提升 |
2.1 调质塔换热结构 |
2.2 国产平面回转筛三层筛 |
2.3 破碎机 |
2.4 压胚机 |
2.5 胚片干燥机 |
2.6 膨化机 |
2.7 冷干箱 |
2.8 豆粕打包机 |
2.9 豆皮和豆粕计量混合器 |
2.10 榨油机 |
2.11 浸出器 |
2.12 DTDC |
2.13 降膜式蒸发器 |
2.14 汽提塔 |
2.15 尾气冷凝器 |
2.16 油脂混合器 |
2.17 计量泵 |
2.18 卧螺离心机 |
2.19 蝶式离心机 |
2.20 分提过滤机 |
2.21 De-Smet 结晶罐 |
2.22 油-油换热器 |
2.23 脱臭塔 |
2.24 纳米混合器 |
2.25 油脂灌装线 |
2.26 人造奶油和起酥油设备 |
2.27 真空泵 |
2.28 双螺杆液压挤压机 |
2.29 喷雾气流干燥机(塔) |
2.30 粉尘控制 |
2.31 刮板输送机 |
2.32 环形刮板输送机 |
2.33 气浮式输送机 |
2.34 管道式输送机 |
2.35 立筒仓散粕出仓机 |
3 油脂加工行业变化受饲料养殖业市场走向影响 |
(4)海泡石离心分级流动特性研究与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分级设备的研究现状 |
1.2.1 分级装置概述及分类 |
1.2.2 离心力场分级理论及应用研究 |
1.2.3 透筛筛分理论及应用研究 |
1.3 两相混合流体动力学理论及研究进展 |
1.3.1 连续介质计算方法 |
1.3.2 离散介质计算方法 |
1.3.3 实验方法研究 |
1.3.4 负压吸附理论及应用研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来源 |
第2章 海泡石的颗粒物质特性 |
2.1 基于激光粒度仪的颗粒粒度测量 |
2.2 基于斯托默方法的颗粒粘度检测 |
2.3 基于扫描电镜的颗粒结构检测 |
2.4 基于矿粉检测仪的颗粒多参数检测 |
2.4.1 颗粒密度检测 |
2.4.2 颗粒分散度及压缩度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泡石离心分级工作原理及装置设计 |
3.1 分级工作原理 |
3.2 实验装置力学基础 |
3.3 实验装置设计 |
3.3.1 进料部件设计 |
3.3.2 离心部件设计 |
3.3.3 筛分部件设计 |
3.3.4 负压吸附部件设计 |
3.4 实验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心分级流场的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设置 |
4.2 流体参数设定 |
4.3 分级区几何模型设计 |
4.4 网格划分及装配 |
4.5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5.1 多重参考系模型的建立 |
4.5.2 多孔介质模型的建立 |
4.5.3 湍流模型的建立 |
4.5.4 离散相模型的建立 |
4.5.5 海泡石颗粒物性模型设置 |
4.6 工艺参数优化及数值模拟 |
4.6.1 筛筒及转鼓不同转速下的流动分析 |
4.6.2 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动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心分级实验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 分级效率和分级精度评价指标 |
5.3 海泡石离心分级实验研究 |
5.3.1 实验方案 |
5.3.2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转速的分级实验 |
5.4.2 不同射流速度的分级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紫外吸收光谱的油品掺杂快速辨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食用油脂掺杂现象及本质 |
1.2.1 餐饮废油掺杂 |
1.2.2 异种油脂掺杂 |
1.2.3 油脂掺杂的化学本质 |
1.3 食用油脂辨识特征 |
1.3.1 感官特征 |
1.3.2 物理特征 |
1.3.3 化学特征 |
1.3.4 光谱特征 |
1.3.5 其它特征 |
1.4 特征归纳和辨识算法 |
1.4.1 用于特征提取的数据处理方法 |
1.4.2 用于归属辨识的数据处理方法 |
1.5 油脂的热化学转化及其紫外吸收响应 |
1.5.1 脂肪酸烯键共轭化 |
1.5.2 脂肪酸烯键异构化 |
1.5.3 甘油三酯聚合化 |
1.6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2 餐饮废油快速辨识技术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设备与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菜籽油热处理的紫外光谱特征 |
2.2.2 油脂紫外特征信号的提取 |
2.2.3 脱胶操作的影响 |
2.2.4 脱酸操作的影响 |
2.2.5 脱色操作的影响 |
2.2.6 脱臭操作的影响 |
2.2.7 高温氧化操作的影响 |
2.2.8 复炼操作的影响 |
2.2.9 餐饮废油辨识的辨识模型 |
2.2.10掺杂验证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3 异种油脂掺杂快速辨识技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设备与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油品动态光谱的采集方式选择 |
3.2.2 典型油品辨识体系建立 |
3.2.3 油品辨识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螯合吸附剂用于除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的危害 |
1.2.1 水体中磷的危害 |
1.2.2 油脂中磷的危害 |
1.3 除磷方法概述 |
1.3.1 水体除磷方法概述 |
1.3.2 油脂脱磷方法概述 |
1.4 螯合树脂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油脂中磷脂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主要化学药品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溶液的准备 |
2.3.2 样品的红外表征 |
2.3.3 样品的制备 |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5 油脂中磷脂含量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油脂皂化的红外分析 |
2.4.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3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螯合树脂用于水相除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1 主要化学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所用树脂 |
3.2.4 含磷废水模拟料液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树脂预处理及转型 |
3.3.2 静态树脂筛选实验 |
3.3.3 树脂转型pH对吸附量的影响 |
3.3.4 水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 |
3.3.5 共存阴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 |
3.3.6 树脂吸附前后的红外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金属离子在树脂上的键合特性 |
3.4.2 不同特性树脂吸附无机磷的效果对比 |
3.4.3 树脂转型pH对吸附量的影响 |
3.4.4 溶液pH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
3.4.5 溶液中共存阴离子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 |
3.4.6 树脂除磷的红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螯合树脂用于水相除磷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1 主要化学药品 |
4.2.2 实验所用树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静态吸附速率实验 |
4.3.2 静态等温吸附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吸附平衡时间 |
4.4.2 吸附动力学模型及拟合 |
4.4.3 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
4.4.4 等温吸附模型及拟合 |
4.4.5 热力学参数的求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螯合树脂用于油脂脱磷的初探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1 主要化学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现有方法对于油脂脱磷效果的研究 |
5.3.2 螯合树脂用于油脂脱磷的研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现有方法对于油脂脱磷效果的研究 |
5.4.2 螯合树脂用于油脂脱磷的研究 |
5.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组合转子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藻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简介 |
1.2.1 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微藻 |
1.2.2 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 |
1.2.3 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流程 |
1.3 影响微藻生长的主要因素 |
1.3.1 光照 |
1.3.2 营养物质 |
1.3.3 CO_2及pH |
1.3.4 温度 |
1.4 用于微藻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 |
1.4.1 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
1.4.2 平板式光生物反应器 |
1.4.3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 |
1.5 “洁能芯”组合转子 |
1.5.1 “洁能芯”组合转子简介 |
1.5.2 “洁能芯”组合转子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组合转子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数值模拟 |
2.1 计算流体力学 |
2.1.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2.1.2 计算流体力学在PBR设计中的应用 |
2.1.3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2.2 组合转子T-PBR数值模拟方法 |
2.2.1 组合转子结构及转速测量 |
2.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3 边界条件的选择 |
2.2.4 模拟方法的验证 |
2.3 不同种类转子的气液两相流特性 |
2.3.1 速度场分析 |
2.3.2 光照方向速度分析 |
2.3.3 旋流数分析 |
2.3.4 气含率分析 |
2.4 不同倾角条件下气液两相流特性 |
2.4.1 气相流速分析 |
2.4.2 湍动能分析 |
2.5 3种管路阻力压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管径组合转子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数值模拟 |
3.1 内置三转子串的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 |
3.1.1 管内转子排布形式对气液两相流特性的影响 |
3.1.1.1 两种转子排布形式 |
3.1.1.2 转子排布形式对液相流体的影响 |
3.1.1.3 转子排布形式对气相流体的影响 |
3.1.2 内置三转子串的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分析 |
3.1.2.1 物理模型 |
3.1.2.2 速度场分析 |
3.1.2.3 光照方向速度分析 |
3.1.2.4 旋流数分析 |
3.1.2.5 湍动能分析 |
3.1.2.6 阻力压降分析 |
3.2 内置四转子串的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 |
3.2.1 4种排布形式的物理模型 |
3.2.2 内置四转子串的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分析 |
3.2.2.1 速度场分析 |
3.2.2.2 光照方向速度分析 |
3.2.2.3 旋流数分析 |
3.2.2.4 气相速度分析 |
3.2.2.5 气含率分析 |
3.2.2.6 湍动能分析 |
3.2.2.7 阻力压降分析 |
3.3 套管式大管径组合转子T-PBR气液两相流特性 |
3.3.1 物理模型 |
3.3.2 套管式大管径组合转子T-PBR气液两相流特性分析 |
3.3.2.1 速度场分析 |
3.3.2.2 光照方向速度分析 |
3.3.2.3 旋流数分析 |
3.3.2.4 气相速度分析 |
3.3.2.5 气含率分析 |
3.3.2.6 湍动能分析 |
3.3.2.7 阻力压降分析 |
3.4 转子串数量对大管径T-PBR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管径组合转子T-PBR气液两相流可视化实验 |
4.1 大管径组合转子T-PBR液相混合效果可视化实验 |
4.1.1 实验台搭建 |
4.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1.3 实验现象分析 |
4.2 大管径组合转子T-PBR气液两相流混合效果可视化实验 |
4.2.1 实验台搭建 |
4.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2.3 实验现象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决议书 |
(8)如何提升精炼效益和油脂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脂精炼各工段操作和设备改造途径 |
1.1 原料质量 |
1.2 酸炼 |
1.3 碱炼 |
1.4 脱色 |
1.5 脱臭 |
1.6 冬化 |
1.7 废水废气处理 |
2 工艺调整 |
2.1 二次碱炼工艺———低温长混碱炼 |
2.1.1 工艺流程 |
2.1.2 操作要求 |
2.2 碱炼二次水洗 |
3 精炼过程中控制大豆油返色程度[22-23] |
3.1 脱磷 |
3.2 脱酸 |
3.3 脱色 |
3.4 脱臭 |
4 精炼生产成本 |
4.1 生产成本 |
4.2 辅料用量 |
4.3 考核指标和精炼成本 |
5 结束语 |
5.1 成品油处理 |
5.2 降低生产成本 |
(9)酚醛树脂合成新工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酚醛树脂性能及应用 |
1.2.1 常见酚醛树脂性能 |
1.2.2 酚醛树脂的种类 |
1.3 酚醛树脂合成 |
1.3.1 热塑类酚醛树脂 |
1.3.2 热固性酚醛树脂 |
1.3.3 热塑性酚醛树脂和热固型酚醛树脂实物图 |
1.3.4 其它工艺 |
1.4 酚醛树脂改性 |
1.4.1 提高酚醛树脂耐热性 |
1.4.2 提高酚醛树脂韧性 |
1.5 酚醛泡沫 |
1.5.1 酚醛泡沫制备和发泡原理 |
1.5.2 酚醛泡沫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静态反应器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2章 静态反应器合成热固型酚醛树脂的过程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合成热固型酚醛树脂的过程 |
2.2.1 静态混合反应器的设计: |
2.2.2 静态混合反应器中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 |
2.3 酚醛树脂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2.4 静态反应器合成热固型酚醛树脂工艺的优化条件及分析 |
2.4.1 苯酚与多聚甲醛摩尔比对静态反应器制备酚醛树脂的影响 |
2.4.2 催化剂用量 |
2.4.3 反应温度 |
2.4.4 反应混合物的流量 |
2.4.5 静态反应器制备酚醛树脂红外光谱分析 |
2.4.6 静态反应器制备酚醛树脂理化性质与传统方法合成的酚醛树脂理化性质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酚醛树脂制备酚醛泡沫材料的工艺条件研究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 酚醛泡沫制备 |
3.3 酚醛泡沫性能表征 |
3.4 影响酚醛泡沫性能的条件分析 |
3.4.1 表面活性剂 |
3.4.2 改性剂 |
3.4.3 发泡剂 |
3.4.4 固化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食用油脂加工中PAEs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油生产中塑化剂的来源分析 |
1.2.1 植物油料原料 |
1.2.2 油脂加工助剂 |
1.2.3 生产设备零部件 |
1.3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的毒性 |
1.3.1 PAEs的生殖毒性 |
1.3.2 PAEs的遗传毒性 |
1.4 塑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限量对比 |
1.4.1 塑化剂迁移规律研究概况 |
1.4.2 国内外有关塑化剂相关法规及检测方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课题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油脂精炼过程PAEs的变化规律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2.1 试验材料及取样方法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样品的检测方法 |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2 样品中塑化剂检测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3 油料品质和加工助剂对油脂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加工助剂中塑化剂的检测 |
3.3.2 含有塑料杂质的油料中毛油的提取和塑化剂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加工助剂中PAEs含量分析 |
3.4.2 油料籽粒与其种皮PAEs含量对比分析 |
3.4.3 塑料杂质含量对毛油品质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油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脱除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吸附法脱除油脂中的PAEs |
4.3.2 水蒸气蒸馏法脱除油脂中的PAEs |
4.3.3 油脂中VE含量的测定 |
4.3.4 油脂中甾醇含量测定 |
4.3.5 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吸附脱色对油脂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
4.4.2 蒸馏脱臭对油脂中PAEs含量的影响 |
4.4.3 吸附法和蒸馏法集成技术脱除油脂中PAEs |
4.5 小结 |
5 基于油脂中塑化剂脱除的 300T/D油脂精炼工艺设计 |
5.1 引言 |
5.2 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 |
5.2.1 水化脱胶、碱炼脱酸工段 |
5.2.2 脱色工段 |
5.2.3 脱蜡工段 |
5.2.4 水蒸气蒸馏脱臭工段 |
5.3 各工序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
5.3.1 脱胶-碱炼脱酸工序 |
5.3.2 吸附脱色工序 |
5.3.3 冷冻脱蜡工序 |
5.3.4 水蒸馏脱臭工序 |
5.4 设计计算 |
5.4.1 物料平衡计算 |
5.4.2 热量平衡计算 |
5.4.3 设备选型与计算 |
5.4.4 其他定型设备的选型 |
5.4.5 设备清单 |
5.5 300T/D油脂精炼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四、静态混合器及其在油脂精炼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油酶法脱胶技术的研究进展[J]. 许皎姣,孙乐,王强,顾星海.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1(04)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关于提升我国油脂工程技术浅见[J]. 左青,左晖.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0(06)
- [4]海泡石离心分级流动特性研究与装置设计[D]. 李昱泽. 湘潭大学, 2020
- [5]基于紫外吸收光谱的油品掺杂快速辨识技术[D]. 余盖文.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6]螯合吸附剂用于除磷的研究[D]. 窦泽坤. 西北大学, 2018(01)
- [7]组合转子管式光生物反应器气液两相流混合特性研究[D]. 郑麟.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2)
- [8]如何提升精炼效益和油脂质量[J]. 左青,钱胜峰,杨辉祥,左晖. 中国油脂, 2017(06)
- [9]酚醛树脂合成新工艺及应用[D]. 范准. 长春工业大学, 2017(01)
- [10]食用油脂加工中PAEs变化规律的研究及设计[D]. 杨金强.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