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浓度 H_2S 气体制造硫酸——托普索的湿气制酸工艺避免了能源消耗

用低浓度 H_2S 气体制造硫酸——托普索的湿气制酸工艺避免了能源消耗

一、从低浓度H_2S气体制造硫酸——避免能耗的托普索湿气制酸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正东[1](2010)在《炼厂酸性气制硫酸原理及工艺综述》文中提出针对我国每年处理大量高含硫原油和天然气脱硫产生的含硫化氢酸性气,目前主要用于生产硫磺,继而生产硫酸,阐述了用硫化氢酸性气直接生产硫酸的干法制酸和湿法制酸的工艺原理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适用于炼厂酸性气制硫酸的各种工艺流程。

韩定国[2](1980)在《从低浓度H2S气体制造硫酸——避免能耗的托普索湿气制酸法》文中提出 硫化氢因有剧毒即使浓度很低也不允许存在于工业废气中排入大气,若把它燃烧成二氧化硫排放,当放出的SO2浓度本身就造成大气污染的话,也是不允许的,因此需要有一种特殊方法把其中所含硫质回收,用作有用的产品,最普通的方法是在所谓的克劳斯炉(Claus Kiln)中将其

白晓磊[3](2015)在《WSA制酸装置工业应用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成品油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使国家加大了对炼油产业规模的投入,我国进口原油主要是高硫原油,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含H2S酸性气体回收的压力。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尾气排放达标成为严重制约炼油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对各类硫回收装置进行了工艺流程简析和工艺参数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程度、能耗高低情况、热能回收产汽情况、操作指标控制范围,还是到硫的回收效率和产品硫酸的浓度,WSA制酸工艺都要比其他工艺更加先进。目前国内虽有多套制酸WSA装置,但在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炼化行业仍大多在采用克劳斯工艺制硫磺,大庆炼化公司采用的WSA制酸工艺是高寒地区首次应用。本文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大庆炼化公司WSA酸性气体制酸装置开工及试运行阶段应用情况,并与国内类似装置对比。开工过程及试运行阶段出现了较多问题,对装置开工过程及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优化处理。通过对开停工过程及应用阶段的分析,形成可行的优化处理方案,优化后的装置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国内同类尾气回收装置提供参考,并为高寒地区炼油行业尾气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爱群,陈美红[4](2001)在《用硫化氢气体制造硫酸》文中指出简述硫化氢气体生产硫酸的发展过程。对硫化氢制酸常见的鲁奇湿接触法流程和丹麦托普索公司的WSA流程及特点作了介绍。在目前我国硫回收量不断增加及环境保护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 ,硫化氢制酸有着一定的发展前途。

龚德胜[5](2005)在《WSA硫酸装置设备腐蚀与防护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硫化氢制酸装置的工艺原理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阐述,重点对丹麦托普索公司开发的WSA 湿式制酸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工艺流程、技术经济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文章结合中石化长岭分公司WSA 硫酸装置的腐蚀现状,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硫化氢制酸装置设备的腐蚀与防护研究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分析,认为其设备的腐蚀情况与长岭分公司WSA 硫酸装置出现的腐蚀问题并不具有类同性,难以直接比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现场调查、腐蚀介质分析、宏观与微观检验、极化阻抗测试、扫描电镜(SEM)等现代物理检测技术对长岭分公司WSA 装置成品浓硫酸管线、过程气冷却器E104 设备管线的腐蚀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指出其腐蚀均与焊缝质量缺陷有关,表现为焊缝组织与母材组织存在较大的差异,二者具有不同的能态,从而导致焊缝区的电化学活性明显高于母材,在介质中容易产生电化学腐蚀。浓硫酸管线的腐蚀还与温度及其杂质含量有关,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明显上升;而产品硫酸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则加剧了硫酸管线的腐蚀,且导致产品硫酸颜色异常。文章最后从管道耐蚀衬里、腐蚀监测、工艺防腐、改进焊接工艺、更换仪表风以及选用Cr-Mo钢耐蚀材料等方面提出防腐措施及建议,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曾宪华[6](2008)在《WSA硫酸装置工业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石油炼制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中,硫的化合物在化学加工、转化和提炼过程中通常产生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酸性气体。对硫化氢气体进行回收,既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资源利用的需要。对硫化氢气体的回收利用,经历了用克劳斯法部分燃烧制硫磺法、干法或湿法制硫酸等工艺进展。而丹麦托普索公司的WSA湿法制硫酸技术代表了当今硫化氢回收最先进的工艺。本课题以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的WSA硫酸装置工业试运为背景,对WSA装置进行了操作分析与优化,并对直接制约开工继续进行的管道穿孔与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控制方面的优化研究。通过对WSA装置的焚烧炉、反应器和冷凝器的研究,得出焚烧炉的最优配风比为10:1,生产负荷以80%为佳,冷凝器入口温度为290~295℃。装置处理能力基本达到了设计处理能力,操作弹性大,成品硫酸浓度稳定在98%以上,直接得到3.5MPa过热蒸汽,能量回收利用较克劳斯制硫装置大大提高。经实验分析得知硫酸管道穿孔主要与硫酸温度过高、管内流速过高、管道材质不耐腐有关。通过清除冷凝过滤网板结垢堵塞使硫酸冷凝温度降低至40℃以下、将管径φ45增大至φ89使流速降低至1.0m/s以下和采用改进管道材料采用衬胶管,使硫酸管道穿孔问题得以解决。实验结果表明,成品硫酸质量变差与硫酸温度过高和氮氧化物含量过高有关,可采取降低硫酸硫酸温度,同时降低氮氧化物含量至600ppm以下。经控制优化后,硫酸管道穿孔现象得到改善、成品硫酸质量达到了要求。通过对工业试运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优化方案,并将解决方案运用于生产实践,效果较好。本研究既充分利用了硫资源,又有效保护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石玉芳[7](2004)在《绿色含硫气湿法直接脱硫制酸新工艺及SO2转化器的模拟》文中提出本文简要介绍了H2S制酸的工艺,着重介绍了WSA工艺的特点。并对三种不同技术进行了比较。本文以某厂引进的60kt/aWSA装置为研究对象,根据反应工程理论,建立起SO2绝热固定床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模型。采用国产S101钒催化剂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厂方提供的原始设计参数,反推了反应速率指前因子k0和催化剂活性校正系数C。采用龙格-库塔数值解法,用生产实际数据对模型求解,得到了SO2转化率和温度在催化床轴向上的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很是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在此基础上,对反应器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操作参数:转化器各段进口温度、转化器入口气体流量及转化器入口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硫的初始浓度比对SO2转化率和转化器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O2转化率随着转化器入口气体流量减少,转化器进口气体中O2/SO2的增大而提高。各段进口温度则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转化率最高。同时,采用鲍威尔直接搜索法,以SO2最终转化率为目标函数,进行操作优化,得到了各段催化床的最佳进口反应温度。其次,本文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在对WSA工艺建立单元模型和进行自由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序贯模块法进行了流程模拟,模拟数据与工程数据比较吻合。最后,本文还用MATLAB制作了一系列图形用户界面(GUI),所设计的图形界面友好,容易使用。用户在MATLAB的指令窗口中打开图形界面后,只要用鼠标进行选择和点击,就可以绘出转化率、出口温度沿床层变化的曲线图,看出各操作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曹叶霞[8](2006)在《硫化氢制酸的生产技术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近年的文献报道,评述了硫化氢制酸的生产技术近况。内容包括硫化氢制成硫磺然后再生产硫酸,以及以硫化氢为原料直接制得硫酸。主要从工艺过程、二氧化硫回收率及产品硫酸的浓度等方面加以归纳和概述。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湿气制酸(WAS)工艺无论从工艺生产流程,还是二氧化硫转化率、能耗、操作费用和余热回收率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值得借鉴和引进推广。

于勇涛[9](2017)在《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文中研究指明SO2作为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存在于许多工业生产排放的尾气中,如能在烟气脱硫的同时将SO2转化成硫酸则可同步实现污染物净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电渗析技术可将电化学催化氧化性能和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能结合,将SO2的吸收、催化、氧化、富集、浓缩集成在一个反应步骤和一个反应设备中完成,缩短工艺流程,节省大量资源。已有工业烟气脱硫方法中,使用最多的石灰石石膏法,虽处理价格便宜但副产品石膏杂质多价值低,处理过程存在结垢和腐蚀等顽疾;现有吸收SO2制硫酸工艺中,接触氧化法使用较多,但必须在高温和催化剂中完成,对SO2气相氧化能量及成本要求高。电渗析技术在液相催化氧化SO2,常温下完成,同时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生成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同步实现SO2的吸收氧化和硫酸的富集浓缩;与单纯液相催化氧化净化SO2相比,其具有以下优势:(1)阳极产生的氧气能有效解决尾气中氧含量低、氧化效率低的问题;(2)可同步实现催化氧化、产物有效分离及硫酸的富集浓缩;(3)阳电极可以有效氧化SO2,外加催化剂还可进一步提高作用效果。此外,电渗析技术占地小,投资少,易维修,好实现,不像蒸馏过程消耗大量燃料,不用反渗透中的高压泵为半透膜加压,无需离子交换那样频繁再生,也不排放酸碱废液再次污染环境,是一项优势众多前景广阔的技术。本论文围绕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工艺技术展开,阐述了为探索这一全新工艺而进行的多项研究。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综述了相关研究情况和进展,说明了试验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分析检测方法。然后,从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开始,到具有电催化性能的阳极材料研究,详细记述了对电渗析两项核心材料的试制与分析。之后,深入到电渗析工艺本身,解析了为探寻最佳反应条件,关键影响因素,反应变化过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及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渗析净化SO2制取硫酸的反应原理,离子变化规律,催化氧化机理,建立了影响因素模型,推导了反应动力学方程,提出了总反应效率方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实验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电渗析催化氧化低浓度SO2可以达到良好的净化和浓缩效果,最高净化率83.63%,最高酸浓度41.6%;加入40%的O2,0.05mol/L的Mn2+后,最高净化率达到99.08%,最高硫酸浓度达到43.64%。最优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40mA/cm2,电解液流量100mL/min,SO2气体流量50mL/min,SO2浓度3135mg/m3,反应温度40℃,处理能耗约为0.24wh/mg。硫酸根反渗、水分子伴渗是酸浓度提高的重大阻碍。离子交换膜和阳极材料是最终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2)分析反应过程和机理得出,SO2吸收率为:Jso2=GSO2/A=KG(P-P*)=KL(C*-C),电化学氧化表观动力学方程为:i = ke0p(△AE/RT)[SO2]αf,总反应效率方程为:J=0.57+0.087A+0.0095B + 0.28AB-0.022A2-0.25B2(A:电化学氧化率,B:液相吸收率)。探讨了 SO2吸收氧化原理;推演了溶液中SO32-和SO42-不同pH值下的浓度和平衡电位;讨论了 Mn2+催化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和Fe3+配位自由基理论;计算了总效率与各单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了 SO2液相吸收和电化学氧化的反应动力学和总反应效率方程。(3)测试了现有离子交换膜的使用效果,研制了两类新型离子交换膜,其中QPPO-PVDF阴离子交换膜性能好、成本低。研究了国内外三类典型商业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的主要参数和实用效果,研制了 PTFE-Nafion复合离子交换膜和QPPO-PVDF阴离子交换膜,测试结果表明:美国ULTREX膜具有较好性能,其电渗析浓缩硫酸的最高浓度达到51.79%;自制膜中,PTFE-Nafion复合膜能获得与国内成品膜相似的使用效果;QPPO-PVDF阴膜浓缩硫酸浓度达到42.81%,具备了超出国内现有离子膜15%的硫酸富集浓缩性能,同时PPO的成本为40元/kg是Nafion树脂的1/6,具有很大成本优势。(4)研制了五种对电渗析净化SO2具有催化氧化作用的阳极材料,其中电沉积Ti/MnO2和Ti/Pb02/MnO2电极的催化氧化活性和电化学性能最好。分别制作了热烧结Ti/MnO2、电沉积 Ti/MnO2、电沉积 Ti/PbO2、热烧结 Ti/PbO2/MnO2、电沉积 Ti/PbO2/MnO2、五种电极,并对其表面形貌、涂层结构、元素价态、界面电阻、电极阻抗、析氧电位、使用寿命、实用效果和催化氧化机理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电沉积法制作的Ti/MnO2电极和Ti/PbO2/MnO2电极均具有电阻小、氧过电位高、活性高、耐腐蚀、寿命长的特点;Ti/MnO2电极表面致密耐腐蚀性更强,Ti/PbO2/MnO2电极表面粗糙,对SO2的催化氧化和净化性能更好;各电极表面的MnO2镀层对于SO2的电化学氧化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净化SO2并同步制取硫酸,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反应设备和设定反应条件可以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赵陆军[10](2019)在《WSA湿法制硫酸工艺及优化改造》文中提出湿法制硫酸工艺(WSA)具有流程简单、能源回收效率高、工况适用范围宽、二氧化硫的回收效率高、无其他副产品产生、可实现硫资源的回收利用、物耗少、节能、无污染物等特点。然而该法在使用过程受生产状况、操作调节等影响较大,针对工业装置需深入研究各参数对装置性能、长周期运行的影响规律,以获得其较优操作参数,实现装置高效、长周期运行。本文以宁夏能化甲醇运行部硫回收装置为例,详细研究了 WSA过程工艺影响参数以及装置腐蚀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详细的优化整改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系统研究了甲醇硫回收工艺的工艺流程,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硫回收装置的生产影响规律,并根据生产数据对工艺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较佳的操作工艺参数。2.在WSA工艺运用于实际生产操作中,研究此工艺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使得工艺生产更加安全、平稳运行,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3.研究设备管道腐蚀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我们发现硫回收装置的腐蚀主要有氧化腐蚀、酸漏点腐蚀以及浓硫酸腐蚀等,经过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更换耐腐蚀材料、严格控制工艺操作温度、改进焊接方法等预防此装置的腐蚀。

二、从低浓度H_2S气体制造硫酸——避免能耗的托普索湿气制酸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低浓度H_2S气体制造硫酸——避免能耗的托普索湿气制酸法(论文提纲范文)

(1)炼厂酸性气制硫酸原理及工艺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硫化氢酸性气干法制酸工艺
    2.1 干法制酸工艺原理
        2.1.1 硫化氢的焚烧
        2.1.2 炉气的冷却除水
        2.1.3 二氧化硫的转化
        2.1.4 二氧化硫气体的干燥和三氧化硫的吸收
    2.2 干法制酸工艺介绍
        2.2.1 硫化氢酸性气的燃烧
        2.2.2 硫化氢酸性气干法制酸工艺流程
3 硫化氢酸性气湿法制酸工艺
    3.1 湿法制酸工艺原理
        3.1.1 二氧化硫的转化
        3.1.2 硫酸蒸气的冷凝
    3.2 湿法制酸工艺介绍
        3.2.1 康开特 (Concat) 法[3]
        3.2.2 WSA工艺技术
        3.2.3 湿法制酸工艺技术在炼厂的应用
        1、富H2S气体的处理
        2、烃含量高的贫H2S 酸性气的处理
        3、克劳斯装置尾气的处理
        4、废硫酸的处理
        5、催化裂化装置烟气的处理
        6、电站锅炉烟气的处理
4 结束语

(3)WSA制酸装置工业应用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H2S制硫磺
    1.2 H2S直接制酸
    1.3 论文背景
    1.4 论文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WSA制酸装置设计、运行及优化研究
    2.1 装置建设概述
    2.2 装置运行情况及与原硫磺回收装置对比
    2.3 国内同类装置对比
    2.4 WSA制酸装置应用优化
    2.5 装置存在问题
第三章 WSA制酸装置腐蚀问题及防腐对策研究
    3.1 露点腐蚀机理及对策
    3.2 硫酸腐蚀机理及对策
    3.3 大气腐蚀机理及对策
    3.4 装置出现的腐蚀问题及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4)用硫化氢气体制造硫酸(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湿接触法制硫酸工艺
    2.1 鲁奇公司的湿接触法
        2.1.1低温冷凝工艺[2]
        2.1.2 高温冷凝工艺
    2.2 托普索公司的WSA法[3]
        2.2.1 WSA工艺
        2.2.2 WSA-Ⅱ湿接触工艺[4]
        2.2.3 催化剂和熔盐
3 我国硫化氢制酸的现状及展望

(5)WSA硫酸装置设备腐蚀与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硫化氢回收工艺及其发展
    1.2 WSA 工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WSA 硫酸装置浓硫酸管线的腐蚀
    2.1 检测实验
    2.2 检测结果分析
    2.3 小结与建议
第三章 WSA 硫酸装置过程气冷却器 E104 的腐蚀
    3.1 过程气冷却器E104
    3.2 腐蚀检测
    3.3 腐蚀穿孔原因分析
    3.4 小结与建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6)WSA硫酸装置工业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制酸工艺
        1.2.1 低温冷凝工艺
        1.2.2 高温冷凝工艺
        1.2.3 WSA 法
        1.2.4 三种工艺特点
    1.3 存在问题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WSA 硫酸装置工艺原理及规模
    2.1 WSA 硫酸装置工艺原理
        2.1.1 WSA 工艺原理
        2.1.2 WSA 冷凝器
        2.1.3 催化剂和熔盐
    2.2 装置原料的来源和性质
        2.2.1 含H_2S 酸性气的来源
        2.2.2 酸性气的性质及杂质含量
    2.3 装置设计规模
第3章 WSA 装置操作优化
    3.1 实验条件
    3.2 操作优化
        3.2.1 焚烧炉的优化
        3.2.2 反应器的操作优化
        3.2.3 冷凝器的操作优化
    3.3 操作优化后标定
        3.3.1 装置物料平衡数据
        3.3.2 物料、能源消耗
        3.3.3 硫酸质量
        3.3.4 标定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管道穿孔与产品质量控制优化
    4.1 管道穿孔控制优化
        4.1.1 管道穿孔原因分析
        4.1.2 管道穿孔控制优化方法
    4.2 成品硫酸质量控制优化
        4.2.1 成品硫酸质量变差原因分析
        4.2.2 成品硫酸质量控制优化方法
    4.3 优化后长期运行情况
        4.3.1 成品硫酸中NO_x 的含量及腐蚀性情况
        4.3.2 硫酸装置外排尾气中NO_x 和SO_3 的含量情况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绿色含硫气湿法直接脱硫制酸新工艺及SO2转化器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 论文的特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H2S制酸的生产工艺
        2.1.1 H2S制硫磺
        2.1.1.1 克劳斯(Claus)法
        2.1.1.2 选择性氧化法
        2.1.2 H2S直接制酸
        2.1.2.1 低温冷凝工艺
        2.1.2.2 康开特(Concat)法
        2.1.2.3 湿法硫酸(WSA)法
        2.1.3 主要生产工艺小结
    2.2 SO2催化氧化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2.2.1 催化氧化机理
        2.2.2 二氧化硫氧化的本征动力学模型
第三章 WSA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3.1 WSA工艺的基本原理
        3.1.1 H2S酸性气的燃烧
        3.1.2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3.1.3 硫酸的冷凝
    3.2 WSA冷凝器
    3.3 催化剂
    3.4 WSA工艺换热系统
第四章 某炼油厂处理H2S酸性气的WSA系统的流程模拟
    4.1 概述
    4.2 流程模拟计算的前提与简化
    4.3 WSA工艺流程
        4.3.1 工艺流程图
        4.3.2 流程简述
    4.4 系统结构分析与流程模拟方法选择
    4.5 单元模型建立
        4.5.1 焚烧炉模型
        4.5.2 废热锅炉模型
        4.5.3 反应器模型
        4.5.4 第一层间冷却器
        4.5.5 第二层间冷却器
        4.5.6 过程气冷却器
        4.5.7 熔盐冷却器
        4.5.8 汽包模型
        4.5.9 蒸汽过热器
        4.5.10 WSA冷凝器
        4.5.11 过程气平均热容计算模型
    4.6 计算方法
        4.6.1 自由度分析
        4.6.2 流程模拟计算方法及计算框图
    4.7 流程模拟计算结果
第五章 WSA工艺中SO2转化器的数学模拟
    5.1 数学模型
        5.1.1 模型方法和基本假定
        5.1.2 物料衡算
        5.1.3 SO2转化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
        5.1.4 本征动力学方程
        5.1.5 反应热效应
        5.1.6 反应平衡常数
        5.1.7 活性校正系数
        5.1.8 催化剂寿命因子
        5.1.9 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
    5.2 程序设计和模拟计算
    5.3 模拟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特性
        5.3.2 设计模拟
        5.3.3 生产模拟
    5.4 反应条件的影响
        5.4.1 床层进口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5.4.1.1 第一段进口温度对SO2转化的影响
        5.4.1.2 第二段进口温度对SO2转化的影响
        5.4.1.3 第三段进口温度对SO2转化的影响
        5.4.2 过程气流量(负荷)对反应的影响
        5.4.3 原料气组成(O2/SO2)对反应的影响
    5.5 SO2转化器的操作最优化
    5.6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6.1 图形用户界面
    6.2 图形用户界面的制作
        6.2.1 设计任务
        6.2.2 界面的制作
    6.3 小结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提要

(8)硫化氢制酸的生产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2S制硫磺
    1.1 克劳斯 (Claus) 法
    1.2 选择性氧化法
2 H2S直接制酸
    2.1 低温冷凝工艺[17]
    2.2 康开特 (Concat) 法[18]
    2.3 湿气制酸 (WSA) 法[19-20]
3 结论

(9)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主要内容
        1.2.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烟气中SO_2污染现状和危害
    2.2 烟气中SO_2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2.2.1 控制技术分类
        2.2.2 烟气脱硫技术
        2.2.3 SO_2烟气制酸技术
        2.2.4 烟气制酸技术要求
    2.3 电化学氧化SO_2和催化剂研究
        2.3.1 现有电化学氧化SO_2技术
        2.3.2 电化学氧化SO_2机理研究
        2.3.3 催化氧化SO_2的催化剂研究
    2.4 电渗析净化技术
        2.4.1 技术发展
        2.4.2 电渗析装置
        2.4.3 电渗析技术应用
        2.4.4 电渗析技术展望
    2.5 膜技术
        2.5.1 膜技术概述
        2.5.2 离子交换膜
    2.6 电极技术
        2.6.1 电极材料选用
        2.6.2 电极制作方法
第3章 实验设备、材料和分析检测方法
    3.1 实验研究系统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反应器的研制
        3.3.1 反应器设计
        3.3.2 反应器比较
    3.4 含硫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3.4.1 气体中SO_2浓度的分析方法
        3.4.2 吸收液中含硫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3.5 离子交换膜的分析检测方法
        3.5.1 含水率和溶胀率测试
        3.5.2 拉伸强度的测量
        3.5.3 电导率测试
        3.5.4 水通量测试
        3.5.5 离子交换容量测试
        3.5.6 聚合物表征
        3.5.7 膜结构观测
        3.5.8 热稳定性测试
        3.5.9 净化和浓缩效果测试
    3.6 阳极材料的分析测试方法
        3.6.1 表面形貌分析
        3.6.2 晶相结构分析
        3.6.3 元素价态分析
        3.6.4 界面电阻率测定
        3.6.5 电极阻抗的测定
        3.6.6 极化曲线的测定
        3.6.7 电极寿命的测试
        3.6.8 电极对SO_2的催化氧化
        3.6.9 净化和浓缩效果实测
第4章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离子交换膜的比选与制备
        4.1.1 离子交换膜比较
        4.1.2 离子交换膜制备
    4.2 商品膜测试
        4.2.1 商品膜性能
        4.2.2 商品膜使用效果
    4.3 PTFE-Nafion复合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4.3.1 PTFE-Nafion复合膜参数测定
        4.3.2 PTFE-Nafion复合膜表征
        4.3.3 PTFE-Nafion复合膜实用效果
    4.4 QPPO-PVDF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4.4.1 QPPO-PVDF阴膜参数测定
        4.4.2 QPPO-PVDF阴膜表征
        4.4.3 QPPO-PVDF阴膜实用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催化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基体处理与电极制备
        5.1.1 基体处理
        5.1.2 电极制备
    5.2 电极特性表征
        5.2.1 表面结构表征
        5.2.2 结晶形态表征
        5.2.3 元素价态表征
    5.3 电极参数测定
        5.3.1 界面电阻率测定
        5.3.2 电极阻抗测定
        5.3.3 析氧电位测定
        5.3.4 电极寿命测定
    5.4 实际使用效果
        5.4.1 不同阳极材料对SO_2的净化效果
        5.4.2 不同阳极材料对硫酸的浓缩效果
    5.5 电极对SO_2催化氧化机理
        5.5.1 阳极材料在H_2SO_4中的氧化还原
        5.5.2 阳极材料对SO_2的氧化还原
        5.5.3 催化过程及原因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反应条件对SO_2净化率的影响
        6.1.1 电流密度
        6.1.2 电解液流量
        6.1.3 气体流量
        6.1.4 气体成分
        6.1.5 初始浓度
        6.1.6 反应温度
    6.2 反应条件对硫酸浓度的影响
        6.2.1 电流密度
        6.2.2 电解液流量
        6.2.3 气体流量
        6.2.4 反应温度
        6.2.5 初始浓度
        6.2.6 反应时间
    6.3 结构及材料的影响
        6.3.1 反应器结构的影响
        6.3.2 氧浓度的影响
        6.3.3 催化剂的影响
        6.3.4 副反应的影响
        6.3.5 离子交换膜的影响
        6.3.6 阳极材料的影响
    6.4 电渗析反应产生的变化
        6.4.1 电渗析过程中pH值的变化
        6.4.2 电渗析过程中各离子浓度变化
        6.4.3 电渗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6.4.4 不同浓度硫酸的浓缩效果
        6.4.5 初始浓度与电流密度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反应机理研究
    7.1 电渗析吸收氧化SO_2原理
    7.2 溶液中离子组分的变化
        7.2.1 亚硫酸解离
        7.2.2 硫酸的解离
        7.2.3 各组分可逆氧化电位与pH值
    7.3 液相催化SO_2的机理
        7.3.1 Mn~(2+)的催化机理
        7.3.2 Fe~(3+)的催化机理
    7.4 反应条件模型
        7.4.1 反应效率与电流密度间函数关系
        7.4.2 反应效率与电解液流量间函数关系
        7.4.3 反应效率与气体流量间函数关系
        7.4.4 反应效率与气体浓度间函数关系
        7.4.5 净化率与反应温度间函数关系
    7.5 反应动力学
        7.5.1 液相吸收SO_2的反应动力学
        7.5.2 电化学氧化SO_2的反应动力学
        7.5.3 反应动力学数值模拟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附录B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10)WSA湿法制硫酸工艺及优化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硫回收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1.2 湿法制硫酸工艺(WSA)与其他制酸方法的比较
        1.2.1 德国鲁奇低温冷凝工艺
        1.2.2 德国鲁奇高温冷凝工艺
        1.2.3 丹麦托普索WSA湿法制酸工艺
    1.3 WSA湿法制硫酸工艺的背景与应用前景
    1.4 WSA湿法制硫酸工艺的特点
        1.4.1 WSA湿法制硫酸技术的优点
        1.4.2 WSA湿法制硫酸工艺的不足
    1.5 WSA湿法制硫酸工艺原理
        1.5.1 酸性气焚烧
        1.5.2 SO_2的转化
        1.5.3 硫酸的冷凝
        1.5.4 酸雾控制
        1.5.5 酸性产物冷却
        1.5.6 锅炉水/蒸汽热传导
    1.6 宁夏能化概况
        1.6.1 净合简介
        1.6.2 湿法制硫酸工艺简介
        1.6.3 宁夏能化硫回收装置工艺选择
    1.7 选题依据及意义
        1.7.1 选题依据
        1.7.2 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甲醇硫回收装置工艺优化
    2.1 硫回收装置主要设备
    2.2 硫回收控制特点
    2.3 物料平衡
    2.4 硫回收装置烟气系统改造
        2.4.1 硫回收装置烟气排放现状
        2.4.2 影响烟气排放量的因素
        2.4.3 粉尘排放超标的原因
        2.4.4 硫回收尾气排放存在的问题
        2.4.5 技改措施
    2.5 设备问题优化
        2.5.1 冷热风机操作优化
        2.5.2 酸雾控制器的操作优化
        2.5.3 汽包液位计优化改造
    2.6 能源消耗的优化
    2.7 工艺操作优化
        2.7.1 酸性气中断
        2.7.2 酸性气中带甲醇气对硫回收操作的影响
        2.7.3 气化炉改造后硫回收工艺操作调整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置防腐分析及防腐策略
    3.1 WSA硫回收装置腐蚀分析
        3.1.1 低温酸性气体腐蚀
        3.1.2 氧化腐蚀
        3.1.3 低温硫酸露点腐蚀
        3.1.4 浓硫酸腐蚀
    3.2 硫回收装置主要管道设备材质
    3.3 温度对硫酸腐蚀的影响
    3.4 产品硫酸中所含氮氧化物对硫酸腐蚀的影响
    3.5 产品硫酸中含有氮氧化物的原因分析
    3.6 废热锅炉与转化炉三段冷却器的腐蚀
    3.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及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四、从低浓度H_2S气体制造硫酸——避免能耗的托普索湿气制酸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炼厂酸性气制硫酸原理及工艺综述[J]. 孙正东.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10(06)
  • [2]从低浓度H2S气体制造硫酸——避免能耗的托普索湿气制酸法[J]. 韩定国. 硫酸工业, 1980(S3)
  • [3]WSA制酸装置工业应用及优化[D]. 白晓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4]用硫化氢气体制造硫酸[J]. 王爱群,陈美红. 硫酸工业, 2001(03)
  • [5]WSA硫酸装置设备腐蚀与防护措施研究[D]. 龚德胜. 湘潭大学, 2005(04)
  • [6]WSA硫酸装置工业运行优化研究[D]. 曾宪华. 湘潭大学, 2008(05)
  • [7]绿色含硫气湿法直接脱硫制酸新工艺及SO2转化器的模拟[D]. 石玉芳. 湘潭大学, 2004(01)
  • [8]硫化氢制酸的生产技术进展[J]. 曹叶霞. 无机盐工业, 2006(11)
  • [9]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D]. 于勇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10]WSA湿法制硫酸工艺及优化改造[D]. 赵陆军. 北京化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用低浓度 H_2S 气体制造硫酸——托普索的湿气制酸工艺避免了能源消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