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中“说”的表达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苹[1](2012)在《称数法结构类型研究》文中提出不同语言存在着很多深层的共性以及诸多表达差异,而不同语言的称数法作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差异,认识这些异同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目前对称数法研究较多,但是对称数法的类型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相关研究很少,而且由于在对称数法进行类型研究之前没有对称数法系统进行全面的整理,因此目前相关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基本数词,对倍数、分数、概数等表达法的类型研究几乎没有。同时,对基本数词的类型学研究成果有些也值得商榷。本文在区分称数法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定义了称数法的涵义,建构了面向普遍语言特征研究的称数法系统。一方面,建立语种库进行特征标注,系统地比较不同语言的基本数表达法,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不同基本数表达法的成分语义关系、语义关系的形素表达,以及它们的成分排列顺序和语义限制等四方面的特征。另一方而,通过系统地比较汉语和英语的相对数表达法,总结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得出一些结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语言的相对数表达法的类型进行推测,作为“前”类型研究为进一步的类型研究打下基础。全文共分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学界相关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工作。研究概述主要分称数法的比较研究以及称数法的类型学研究两个部分进行,在介绍和分析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已有研究的成果以及可以进一步进行拓展研究的几个方面。关于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介绍了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重点和难点以及创新之处,并介绍了语料来源。第二章:称数法及其系统构成。该章以介绍目前学界对称数法系统构成的研究为基础,分析日前研究所存在的分歧及其原因,并通过第二节和第三节解决了这些问题。第二节探讨了称数法与数意识、数概念、数的表达、科学数、数字、数量词、语法数以及数词的区别与联系,认为称数法是称数的语言形式和方法,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结构方式的总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称数法的层级。第三节分析比较了汉语和英语的称数法系统构成,结合数本身的构成,建构了面向普遍语言特征研究的称数法系统,并对这个系统作了相应的说明。这一章的主要结论为:称数法是称数的语言表达法,即称数的语言形式和方法,是语言形式及其结构方式的总和。面向普遍语言特征比较研究的称数法系统由基本数表达法和相对数表达法构成,后者包括概数表达法、分数表达法和倍数表达法。这个系统中不包括问数法、序数表达法、基数词、系位结构和整零结构、小数、负数和数词的异读等。第三章:基本数表达法结构类型研究。该章首先进行术语界定和相关研究概述,在研究的准备阶段建构包括不同语言基本数词的语种库,之后对这些语种库中的基本数词结构加以特征标注和分析。在总结分析这些结论的基础上对不同语言基本数表达法的结构加以类型考察。这一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值语义关系类型及其蕴涵共性、不同数值语义关系中成分的排列顺序、不同数值语义关系的表达形式、不同语义关系的限制条件等几个方面。这一章的主要结论有:1.不同语言基本数表达法的成分语义关系类型有四种:加、减、乘、幂;“除”这利,成分语义关系不存在;“提前计数”或“前进计数”也不是成分之间的语义计算关系,而是一种计数方式;另外,尽管本课题认为存在着“幂”关系,但是其内涵并不是前人所理解的位数词之间的进位制关系,而是具体数词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2.语义关系类型的运用率从高到低可以排列为:加-乘-减-幂,而且加和乘出现在大多数语言的基本数词中,它们的运用率远远高于减和幂。就这些关系与称数法系统中其它因素的蕴涵关系而言,有不同成分的语义关系的称数法系统中必定存在加,有位数词的称数法系统中必定存在乘,只有极少数语言的称数法只有简单数词而不存在不同成分因而不存在成分语义关系。就四种关系之间的蕴涵关系而言,有乘必有加,有减必有乘和加,有幂必有乘和加。第四章:相对数表达法的“前”类型研究。该章详细比较了汉语和英语的相对数表达法,总结了这两种语言的概数表达法、分数表达法和倍数表达法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推测了不同语言相应称数法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这一章认为:汉英概数表达法、分数表达法和倍数表达法系统的共性和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语言相对数表达法的结构特征。在深入、系统地比较这两种使用范围广、发展成熟并有很大代表性的语言的基础上对其他语言相对数表达法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些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作为类型研究的一种新尝试。第五章:称数法系统的普遍特征。这一章以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称数法比较和类型考察为基础,总结了不同语言称数法的结构特征和表达特征。这一章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称数法系统的总体结构表现出有序性和层级性的特征,一些特殊的称数法形式和结构——例如成分语义关系为“减”的基本数词和计数方式为提前计数的基本数词——并未影响这两个总体特征。2.基本数词结构表明人类的计数方式有“堆积式累积”和“填充式累积”两种。同时,称数法表达运用了很多与身体相关的概念,其运用体现在个体基本数词的词形以及位数词的数量意义上。3.称数法的表达形式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层级性。首先是表达形式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包括用简单的表达形式表达复杂的数概念以及用描述具体概念的词表达抽象的相对数值范围。其次是运用表达确定概念的称数法表达模糊的数的概念。最后是同一类称数法的不同表达方式通常有“典型、次典型、非典型”之分。第六章:结论。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说明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称数法的类型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这些也是本文作者今后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田延明[2](2012)在《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把图式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相结合来构建语言多个维度中存在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以往的关于语法规则的研究要么停留在语法规则的表面,强调语言的形式化的操作,要么只是聚焦于交际者的心智空间,抽象地论证语言的心智加工过程,没有充分挖掘语言形式表征背后存在的认知理据。本文在图式理论和范畴化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连续认知表征现象,识解语言连续变化表征背后的认知理据,最后构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为多维度对语言进行认知识解提供了可操作的认知模式。应用图式理论研究语言的最大优势在于,图式可以为我们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离散和连续现象做出合理和有效的解读。图式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反复的反应就会形成图式、图式是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构。图式具有重复性、可激活性、层次性、网络性、动态更新性、具象到抽象的级阶性。图式具有预测、推理、选择、计划提取和组织记忆的功能。由此可见,图式是我们有效解读语言形式和意义关系的平台。范畴是概念单位;范畴表征的是一系列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类似的体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发展关涉我们理解现实世界的认知过程。我们对于一些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将其归入不同的范畴,然后用语言来反映这一事实。范畴化就是指语言范畴得以建立的认知过程。范畴由成员组成,是灵活的,其边界是模糊的,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具有典型性,故称其为原型。语言范畴是由典型成员向非典型成员过渡的连续统。有证据表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范畴是概念群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形成等级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框架和认知域。隐喻和转喻是一种互补认知思维方式,通过隐喻和转喻使得语言范畴的延展成为可能。以上所述的图式和范畴化的理念成为了本研究的指导思想。本文的基本理论假设如下:·语言离散-连续图式模式是基于以下认知操作机制建立起来的:识解(观察框架、信息表征的精密阶、视角、交际信息的主-客体性级阶、事件情景阶段的心理扫描、静-动场景扫描、突显);语言编码者心智空间的建构、语言解码者的心智空间推定。·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是我们进行语言解码和编码的重要认知模式。离散和连续图式认知方式具有互补性,既要把握语言图式的相对离散性,又要认清图式成员特征发展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语言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机制在语言中有多维度的表征。这使得语言学习者能够以一种辩证客观的态度来审视语言,探索语言的奥秘。探究语言系统的规律只靠语言自身是难以诠释清楚的。我们必须在现实世界和人的认知方式中来挖掘认知模式产生的根源。·语言的语法是基于用法的,因为语法为言者呈现某一场景提供了多样化的结构选择。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明确划分语言各维度范畴之间的界限,即把握语言图式的离散性,找到语言中的规化内容,又要以连续的观点探究边缘成员的特点以及非范畴化现象,为探究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发现:·提出了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对于我们学习和探究语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弥补以往语言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在语言的每个维度都构建了可供语言学习者选择的原型语言图式,也会构建边缘图式。并识解其存在的认知理据。·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认知意识。没有对这一认知模式的深刻认知,就是当前外语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用连续的观点来观察、研究语言,我们将无法解读语言各个维度存在的大量的异化的、非常规现象。更无法解读语言范畴连续性存在的合理性。·建立语言各个维度范畴动态演变的连续统。这可以使语言学习者以语言离散-连续认知模式为参照点,理解和分析语言中的大量的规化和异化的现象,为语言的理解和输出找到合理的认知理据。让语言学习者把握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从而克服语言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表现轻能力的弊端。·厘清语言范畴内部要素间以及语言各个维度间的关系。以表征事体的名词和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为中心,分别建立了名词的指称、数化和属性表征的连续统,同时又以表征事体关系的动词与表征事体的名词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了事件、体、时态、情态和语气表征的连续统。名词语言范畴连续统和动词语言范畴连续统的互动,为语言实现情景表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提炼大量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形成自己系统性的反思。·通过教学中的个案研究发现学生解码和编码阶段出现的语言认知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动因;通过归纳总结自己的反思和对语言的认知规律思考。·借鉴认知心理学的会聚性证明法来观察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加工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用自我内省法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是十分有效的。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和广大外语教师来说,回顾自己学习英语的亲身体验和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会,有助于重新认识英语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照他人的经验及有关理论,可以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模式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识解是语言信息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为交际者建构心理空间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概念范畴与语言范畴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洞察语言范畴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以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模式解读语言,语言的语法表征了母语交际者全部的母语词汇范畴知识和语法结构知识。现实、认知和语言三要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任何一个要素的解读都离不开另外两个要素的支撑。
杨元刚[3](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李雪,白解红[4](2009)在《英汉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文中提出本文以Talmy所提出的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基本类型为基础,探讨英汉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共性与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英汉方式动词的共性表现为:存在许多表达相同语义范畴的方式动词。英汉方式动词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汉语方式动词的类型远没有英语丰富,这是由英汉对"方式"的概念化和词汇化方式不同所决定的。研究还表明,英汉路径动词之间虽然在语义上表现出相似性,但是在来源及用法上却表现出一些差异,其差异也是由英汉民族对"路径"的概念化和词汇化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刘苹[5](2016)在《英汉概数表达形式的结构类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对汉英概数表达形式结构类型的比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汉英两种语言的特征及其所属文化的特征。通过系统性的比较可以发现,汉英概数表达形式之间存在四种同中有异的结构类型、三种不同结构类型。比较的结论表明,概数表达形式能够连用,但是连用的两类概数表达形式中肯定有一类用于表示推测。另外,汉语中存在逆序表达法,而英语中没有。与其他语言的比较可以得出相应类型学结论:逆序结构是概数表达形式的一种结构。
南成玉[6](2007)在《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时”、“体”是说话者为自己要传达的与时间意义有关的内容赋予某一特定的效果,以便将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事实的一种语法手段。本论文在充分吸收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描写和对比的研究方法,较系统、较详细地对比研究韩国语和英语的各种“时”和“体”的意义和用法;详细探讨韩国语中特有的两种“时”、“体”——相对时和预定体,并找出其在英语中的对应表达方式。首先从形态、语义等角度,对韩国语和英语的“时”和“体”进行分类,然后对韩国语和英语的各种“时”、“体”的特点及各种用法和意义进行共时描述和对比,最后从语义、语用、语言心理等角度解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论文共分六大部分,即由三个章节构成的论文主体论述部分,以及绪论、结论、参考文献三部分。第二章以“时间和时、体”为题,讨论时间、语言和现实之间存在的既客观又主观的关系,确定“时”和“体”的概念,然后分别论述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及其分类。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形态和语义上描述和对比分析韩国语和英语的各种“时”、“体”的意义及用法。韩国语的“时”由活用形词尾来表示,绝对时用非语末时制词尾表示,相对时用语末非终结冠形词形词尾表示。韩国语的“体”由补助性连接词尾或表示意图的从属形词尾与补助动词的结合体表示。这些形式不受主语与动词之间一致关系的制约,只是随着动词词干的阴阳性区分出现一些变体。英语中,除了表示将来时间的“will/shall”外,表示其他“时”、“体”的动词语法形式都是由主动词的曲折变化形式或助动词加主动词的曲折变化形式构成。这些形式都有变体,随着主语人称和数的不同而变化,也随着谓语动词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还有规则动词与不规则动词变体。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之间在语义上都存在相互交叉的现象,这在韩国语中尤为明显。韩国语和英语的现在时和过去时在不同的语境中都可以表示现在、过去或将来的动作,韩国语的现在时还可以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过去时还可以表示与现在有关联的已经完成的动作,英语的进行体可以表示将来的动作。另外,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在使用上也出现不同的“时”或“体”之间的转移现象。例如,在同一语境中过去时和现在时的交替使用,过去时和过去进行体的交替使用等。这些现象表明在特定的语境中,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都出现中和现象。这种语法形式与其所表达意义之间的不一致现象,说明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主观性及其心理特征,体现了“时”、“体”的双重性——客观性和主观性。韩国语“时”、“体”的特殊之处是有相对时和预定体。相对时由四种冠形词形词尾“-((?))(?)”、“-(?)”、“-(?)”和“-((?))(?)”表示,相当于英语中三种非限定动词词组、介词词组或关系分句等形式的用法;预定体由“-(?)”、“-(?)”、“-(?)”、“-(?)”、“-(?)”等结构表示,相当于英语中使动结构、被动结构或一些表达将来意义的语法结构的用法。相比之下,英语“时”、“体”的特殊性是可以用不同的“时”或“体”的形式,如现在时、过去时、现在进行体、过去进行体、将来进行体等表示委婉或礼貌的语气。这些表达形式超越时间的限制,表示交际双方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即发话者以自身为立足点并试图与受话者之间建立某种心理上的距离,这种距离感受使受话者感到发话者的态度较客气、语气较婉转。而在韩国语中,这种礼貌或婉转语气很少借助“时”或“体”,而在多数情况下是由敬语法表示的。
郑连忠[7](2013)在《析取关系的语言表达 ——一项基于双向平行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析取词是命题逻辑中极为重要的命题联结词,逻辑中的析取词在语言中体现为析取关系,即以析取词刻画的命题真值关系为基础的逻辑语义关系。本文以语言世界观和逻辑文化观为理论背景,以析取关系这一语义功能范畴的语言表达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由《骆驼祥子》及其Howard Goldblatt英译本、Alice’s Adventures inWonderland及其赵元任汉译本自建而成的小型英汉双向平行语料库,从概念基础、析取支相容性、与其他真值联结词互动、析取关系标记显隐等方面对其中的析取关系表达法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旨在分类描写平行语料库中析取关系句对的实际情形,同时对Langacker(2009:355)和赵元任(2002:799)等学者的相关论断加以验证,进而勾勒出英汉语析取关系表达法的异同。主要的研究发现有以下六点:第一,不确定性是析取关系的概念基础,能统一解释析取关系在英汉语中的各种体现,包括:1)英汉语中的析取关系标记均能表示措辞更新,2)析取命题与特称命题在汉语中有紧密关联,3)正反并置和数字并置在英汉语中均能经由一定的语法化而分别表示正反问和约量。第二,与析取联结词相同,自然语言中的析取关系标记也是默认相容的,其不相容性的解读是由级差含义这一语用因素促成的。说到底,析取支之间是否相容,不仅要看使用什么类型的析取关系标记,还取决于析取支的内容在事理上是否相互排斥。第三,尽管析取关系标记的使用受句类的影响,不同的句类往往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析取关系标记,但是与目前学术界的一般看法不同,语料显示在一定条件下汉语中的“或”的确能用于否定句和无条件句,“还是”也确实能用于表示未知待解的陈述句。第四,从语料统计结果看,赵元任(2002:799)所认为的汉语中最常用的“不是p,就是q”这一表达法,只是汉语中一种较常见(而非最常用)的析取关系表达法。“不是……就是……”这种蕴涵形式能表达析取意义,有其“或”“则”转换的逻辑基础,刻画了析取三段论的推理过程,也体现了汉民族阴阳对举思维的影响。第五,在汉语表达中,借助“有的”、“有时候”分述各类情况的特称命题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通过析取关系来表达,含有“或是”的汉语原文在英译文中有时也可以借助“one”、“the other”等词语来分述。这说明“或”“有”转换有语言事实基础,其哲学根据在于将可变整体分析为个别整体时产生了可能性的概念。第六,并置是汉语中表达析取关系的重要手段。平行并置、否定并置、正反并置和数字并置是汉语并置法表达析取关系的四种主要类型。其中,数字倒连并置表达约量的方式是汉语中特有而英语中不具备的,对其成因我们作了初步解释。上述最后三点发现表明,对英汉语析取关系表达法的异同探讨,有助于窥探不同语言所体现出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性。
解海江[8](2004)在《汉语编码度研究》文中认为编码度本来是为证明语言相对论而概括不同语言间词汇差异的术语,文章把它发展成一种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它兼取结构主义语义学对义位宏观和微观结构分析之长及认知语义学解释性的优点,能够有效揭示跨语言词义系统差异,并据此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不同语言编码度和词化程度的关系、不同语言编码度与理据饱和度的关系,对二语教学、双语词典编撰和翻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对汉英亲属、颜色、拟声、服装、味觉和烹饪等语义场及汉语古今颜色、马、祭祀、洗涤等语义场和汉语方言颜色、笋、白天等语义场编码度进行对比分析。在跨语言语义场的关系方面,认为跨语言语义场的编码度表现在纵和横两个方向上。纵的方面,首先表现为语义场划分的层级不同,其次划分出的层级义场不一致:还会出现义位空缺或语义场空缺。横的方面,首先表现为语义场的划分不同,有的的语义场还存在着交叉现象。其次底层义场切分出的义位多少不同。跨语言语义场中义位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语义场分类的不同层级上出现义位空缺。另一方面跨语言语义场中义位可能完全对应或部分对应或完全不对应。文章认为编码度与词的理据有关系,为了反映这种关系我们提出语义场“理据饱和度”的概念。并提出了两条相关定理,认为编码度与语义场理据饱和度成正比关系。文章还从语言相对论、认知假设和语言普遍现象讨论编码度与思维的关系。从感性范畴中的颜色词和基本范畴词看,人类在认知上既存在共性,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民族语言也存在着自己的独特个性。文章以丰富材料驳斥了汉语词汇贫乏论。在不同语言词化程度与语言编码度的关系上认为,词化程度与编码度是成正比的;并提出跨语言词化程度比较的方法。我们还发现在汉语编码度的历时变化中存在语化现象,并提出考察语化的方法。
蔡基刚[9](2005)在《英汉词化对比与综合表达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化同语言中的分析型表达和综合型表达法有关。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5种构词手段和词汇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英语中的词化程度要高于汉语,如在表达使役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和动补关系时,英语倾向使用综合型表达,而汉语较多使用分析型表达。这个发现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依赖于“make+宾语+补语”或“动词+状语”句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意综合型表达,对于写出地道简洁的英语有很大的意义。
邵志洪,邵惟韺[10](2007)在《词汇化拟人和修辞性拟人——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人可以分为两类:词汇化拟人和修辞性拟人。英汉语法特征与语言心理的差异导致了两种语言词汇化拟人功能的差异:英语动词系统中拟人表现法词化程度高,而汉语指称系统中拟人表现法词化程度高。就词汇化拟人而言,英汉语是不完全对应的。至于修辞性拟人,英汉语则具有共性。汉译英中拟人的转换,要根据语言的习惯,并不一定是从拟人向非拟人的转换。
二、英语中“说”的表达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中“说”的表达法(论文提纲范文)
(1)称数法结构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相关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2 称数法及其系统构成 |
2.1 称数法系统构成相关研究 |
2.1.1 称数法系统构成主要研究成果及其评价 |
2.1.2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分歧 |
2.1.3 分歧原因分析 |
2.1.4 小结 |
2.2 为称数法正名 |
2.2.1 称数法与几组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2.2.2 称数法的定义以及层级 |
2.3 面向普遍语言特征研究的称数法系统 |
2.3.1 汉语和英语的称数法系统构成比较 |
2.3.2 面向普遍语言研究的称数法系统 |
2.3.3 称数法系统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3 基本数表达法结构类型研究 |
3.1 术语界定以及相关研究 |
3.1.1 术语界定 |
3.1.2 相关研究概述 |
3.2 基本数词内部语义结构关系类型 |
3.2.1 基本数词成分语义关系类型及其蕴涵关系 |
3.2.2 不同数值语义关系的表达形式 |
3.2.3 不同数值语义关系中成分的顺序 |
3.2.4 不同数值语义关系中成分数值的限制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相对数表达法结构的“前”类型研究 |
4.1 汉英概数表达法结构类型比较 |
4.1.1 汉语概数表达法 |
4.1.2 英语概数表达法 |
4.1.3 汉英概数表达法结构比较 |
4.1.4 不同语言概数表达法结构类型推测 |
4.2 汉英分数表达法结构类型比较 |
4.2.1 汉语分数表达法 |
4.2.2 英语分数表达法 |
4.2.3 汉英分数表达法结构比较 |
4.2.4 不同语言分数表达法结构类型推测 |
4.3 汉英倍数表达法结构类型比较 |
4.3.1 汉语倍数表达法 |
4.3.2 英语倍数表达法 |
4.3.3 汉英倍数表达法结构比较 |
4.3.4 不同语言倍数表达法结构类型推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称数法系统的普遍特征 |
5.1 称数法系统的总体结构特征 |
5.1.1 有序性 |
5.1.2 层级性 |
5.2 称数法系统的总体表达特征 |
5.2.1 基本数词结构所反映的计数方式 |
5.2.2 称数法表达的身体化表达 |
5.2.3 称数法表达形式的层级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假设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2.1 图式概念的发展历史 |
2.2 图式的特征 |
2.3 图式与语言解码之间的关系 |
2.4 图式与语言解码失误 |
2.5 图式的差异性 |
2.6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 |
2.6.1 语言图式认知模式研究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 |
2.6.2 范畴化与图式表征级阶性 |
2.6.3 非范畴化与非典型图式 |
2.6.4 思维与语言图式表征运行机制 |
2.6.5 词的分类标准 |
2.6.6 意义的提取方式 |
2.6.7 语义研究范式 |
2.6.8 语言结构中的突显关系 |
2.6.9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 |
第3章 离散-连续图式在词汇维度表征中的认知研究 |
3.1 音义理据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认知音位学的基本观点 |
3.3 元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
3.4 辅音音位与语义表征 |
3.5 语言图式与词汇认知表征 |
3.5.1 词汇象征单位的语义解读参数 |
3.5.2 语言象征单位的自治性与依附性 |
3.5.3 语言象征单位的语义压制与整合 |
3.5.4 词、意义与概念表征关系 |
3.5.5 英语词类通转的认知动因 |
3.5.6 英语词汇语素序列图式认知模型构建 |
3.5.7 隐-转喻认知机制与词汇语义延展 |
第4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名词范畴认知表征 |
4.1 事物范畴化与名词范畴图式表征 |
4.1.1 事物属性与名词表征 |
4.1.2 区分物体与物质的核心标准 |
4.1.3 物体与物质的语言表征认知识解 |
4.1.4 “物体-物质”互动认知连续统表征 |
4.2 事物宏观背景信息的指称表征认知研究 |
4.2.1 指称、指称物和指称表达的界定 |
4.2.2 指称的类型 |
4.3 事物量化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研究 |
4.3.1 量化的分类 |
4.3.2 集合量化 |
4.3.3 级阶量化 |
4.3.4 集合量词和级阶量词的序列关系 |
4.4 离散-连续图式与事物属性认知表征 |
4.4.1 限定语和修饰语的界定 |
4.4.2 限定和非限定修饰语 |
4.4.3 限定的类型 |
4.5 前置修饰语的离散-连续统序列表征 |
4.6 形容词和分词前后置及其语义表征 |
4.7 谓语形容词与属性分配 |
4.8 事体关系的限定:所属表达短语和介词短语表征 |
4.9 事体情景的限定:关系小句表征 |
第5章 离散-连续图式与动词情景表征认知研究 |
5.1 动词体范畴的事件情景类型表征 |
5.1.1 情景和基本体范畴类型 |
5.1.2 完成型事件和正在完成活动 |
5.1.3 有界和无界活动 |
5.1.4 实现性和集聚性活动 |
5.1.5 行为和重复性活动 |
5.1.6 状态的类型 |
5.1.7 英语动词时态符号表征认知识解 |
5.2 动词时范畴的认知研究 |
5.2.1 时间和时态 |
5.2.2 一般现在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
5.2.3 一般过去时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
5.2.4 现在完成时: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时态 |
5.2.5 过去完成时:事件时间序列关系图式表征 |
5.2.6 将来情景的离散-连续图式表征 |
5.3 情态认知表征研究 |
5.3.1 情态的界定 |
5.3.2 情态的表达方式 |
5.3.3 强制情态 |
5.3.4 赋予能力情态 |
5.3.5 英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图式表达 |
第6章 离连-续散图式与句子认知表征 |
6.1 英语动词义值研究:构式意义 |
6.2 事件图式与参与角色 |
6.2.1 存在图式 |
6.2.2 发生图式 |
6.2.3 行为图式 |
6.2.4 体验图式 |
6.2.5 归属图式 |
6.2.6 运动图式 |
6.2.7 迁移图式 |
6.3 句子多维结构图式中的动词义价 |
6.3.1 零义价动词图式 |
6.3.2 单义价动词图式 |
6.3.3 双义价动词图式 |
6.3.4 三义价动词图式 |
6.3.5 动词义价整合图式研究与句法教学 |
6.4 动词核心句式衍生机制研究 |
6.4.1 核心句式的衍生的认知动因 |
6.4.2 原型句嬗变类型 |
6.4.3 独立与非独立句的互补呈现 |
6.4.4 焦点位移与句式转化 |
6.4.5 英语句式嬗变动因 |
6.4.6 英语句式嬗变的认知机制 |
小结 |
第7章 语言图式表征认知模式构建与外语教学 |
7.1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词汇教学 |
7.2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构式教学 |
7.3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时体教学 |
7.4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与情态教学 |
7.5 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建构与识解 |
第8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内涵陈述及研究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8.4 本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英汉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Tamy的移动动词词汇化模式理论 |
3.英汉方式动词的异同及其成因 |
3.1 英汉方式动词的共性及其成因 |
3.2 英汉方式动词的差异及其成因 |
4.英汉路径动词的异同及其成因 |
5.结语 |
(5)英汉概数表达形式的结构类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同类型及其同中之异 |
( 一) 单个基本数词 |
1、相似之处 |
2、同中之异 |
( 二) 两个基本数词连用 |
1、相似之处 |
2、同中之异 |
( 三) 基本数词加词或短语 |
1、相似之处 |
2、同中之异 |
( 四) 概数表达形式连用 |
二不同之处 |
( 二) 汉语中存在不用表数量的词表达概数的方法( 个把) ,英语中没有。 |
( 三) 汉语中存在逆序表达法,英语中没有。 |
三结语 |
(6)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时间和时、体 |
2.1 语言和时间 |
2.2 时间和时间概念表达法 |
2.3 韩英时、体及其分类 |
2.3.1 韩国语的时、体及其分类 |
2.3.2 英语的时、体及其分类 |
第三章 韩国语和英语"时"的对比 |
3.1 韩英绝对时对比 |
3.1.1 韩英现在时对比 |
3.1.1.1 韩国语现在时"-(?)-/-(?)-" |
3.1.1.2 英语现在时"V-s" |
3.1.1.3 韩英现在时对比 |
3.1.2 韩英过去时对比 |
3.1.2.1 韩国语过去时"-(?)-/-(?)-/-(?)-/-(?)-" |
3.1.2.2 英语过去时"V-ed" |
3.1.2.3 韩英过去时对比 |
3.1.3 韩英将来时对比 |
3.1.3.1 韩国语将来时"-(?)-" |
3.1.3.2 英语将来时"will/shall+V" |
3.1.3.3 韩英将来时对比 |
3.2 韩国语的相对时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法 |
3.2.1 韩国语的现在时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法 |
3.2.1.1 韩国语现在时"-(?)" |
3.2.1.2 英语的对应表达法 |
3.2.2 韩国语的过去时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法 |
3.2.2.1 韩国语过去时"-((?))(?)" |
3.2.2.2 英语的对应表达法 |
3.2.3 韩国语的将来时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法 |
3.2.3.1 韩国语将来时"-((?))(?)" |
3.2.3.2 英语的对应表达法 |
第四章 韩国语和英语的"体"对比 |
4.1 韩英完成体对比 |
4.1.1 韩英现在完成体对比 |
4.1.1.1 韩国语现在完成体"-(?)/-(?)" |
4.1.1.2 英语现在完成体"have/has+-ed" |
4.1.1.3 韩英现在完成体对比 |
4.1.2 韩英过去完成体对比 |
4.1.2.1 韩国语过去完成体"-(?)/-(?)" |
4.1.2.2 英语过去完成体"had+-ed" |
4.1.2.3 韩英过去完成体对比 |
4.1.3 韩英将来完成体对比 |
4.1.3.1 韩国语将来完成体"-(?)/-(?)" |
4.1.3.2 英语将来完成体"willhave+-ed" |
4.1.3.3 韩英将来完成体对比 |
4.2 韩英进行体对比 |
4.2.1 韩英现在进行体对比 |
4.2.1.1 韩国语现在进行体"-(?)" |
4.2.1.2 英语现在进行体"am/is/are+V-ing" |
4.2.1.3 韩英现在进行体对比 |
4.2.2 韩英过去进行体对比 |
4.2.2.1 韩国语过去进行体"-(?)" |
4.2.2.2 英语过去进行体"was/were+V-ing" |
4.2.2.3 韩英过去进行体对比 |
4.2.3 韩英将来进行体对比 |
4.2.3.1 韩国语将来进行体"-(?)" |
4.2.3.2 英语将来进行体"willbe+V-ing" |
4.2.3.3 韩英将来进行体对比 |
4.3 韩国语预定体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法 |
4.3.1 韩国语预定体 |
4.3.1.1 预定体"-(?)/-(?)" |
4.3.1.2 预定体"-(?)" |
4.3.1.3 预定体"-(?)/-(?)" |
4.3.2 韩国语预定体在英语中的表达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7)析取关系的语言表达 ——一项基于双向平行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析取词及其作用 |
1.2 析取关系的界定 |
1.3 相关文献的简要综述 |
1.3.1 逻辑学界的相关研究 |
1.3.2 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 |
1.3.3 语言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析取关系作为重要的语义功能范畴 |
2.2 语言世界观与逻辑文化观 |
2.2.1 语言世界观简述 |
2.2.2 逻辑文化观简述 |
2.2.3 语言世界观与逻辑文化观的融通 |
2.3 从语言与逻辑到自然语言逻辑 |
2.3.1 语言与逻辑的关系 |
2.3.2 自然语言逻辑 |
2.4 逻辑真值及其对自然语言意义的揭示 |
2.4.1 真值的符合论判断与析取支的相容性 |
2.4.2 命题真值对自然语言意义的刻画 |
2.5 命题联结词、关联词语与析取关系标记 |
2.6 小结 |
第三章 语料库的建设与检索 |
3.1 对比语言材料的类型 |
3.2 英汉双向平行语料库建设 |
3.2.1 优先建库的缘由 |
3.2.2 语料来源 |
3.2.3 语料库容 |
3.2.4 建库工具 |
3.2.5 对齐层面 |
3.3 析取关系英汉平行句对库建设 |
3.3.1 语例辨认的起点 |
3.3.2 语例采集和讨论的起始语种 |
3.3.3 识别程序 |
3.3.4 建库工具 |
3.3.5 对齐切分的原则 |
3.3.6 标注维度 |
3.3.7 语料库容 |
3.4 语料库检索及扩展检索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料考察I ——析取关系的概念基础与析取支的相容性 |
4.1 析取关系的概念基础:非现实性,可能性,还是不确定性? |
4.1.1 从汉语中的“或者”谈起 |
4.1.2 非现实性 |
4.1.3 可能性 |
4.1.4 不确定性 |
4.2 析取支的相容性 |
4.2.1 不相容析取关系标记:以“要么……要么……”为例 |
4.2.2 析取支相容性的真值符合论判断 |
4.2.3 我们的初步认识 |
4.3 小结 |
第五章 语料考察II ——汉语析取关系标记显性存在时的英汉对译情况 |
5.1 “或”“or”对译 |
5.1.1 “或”能否引导第一个析取支? |
5.1.2 “或”能否用于疑问句、否定句和无条件句? |
5.1.3 “还是”能否用于陈述句? |
5.1.4 “或”表示措辞更新 |
5.2 “或”“则”转换 |
5.2.1 “或”“则”转换的逻辑基础 |
5.2.2 “不是……就是……” |
5.2.3 “不然”、“要不”、“要不然” |
5.2.4 蕴涵关系与析取关系 |
5.3 “或”“与”转换 |
5.3.1 汉“或”英“与” |
5.3.2 英“或”汉“与” |
5.4 “或”“有”转换 |
5.4.1 两类语言事实 |
5.4.2 交替性选择与析取关系 |
5.4.3 “或”“有”转换的理据探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语料考察III ——汉语析取关系标记隐性存在时的英汉对译情况 |
6.1 平行并置 |
6.1.1 词语并置 |
6.1.2 平行结构 |
6.1.3 平行并置与析取关系 |
6.2 否定并置 |
6.2.1 单否并置 |
6.2.2 双否并置 |
6.2.3 多否并置 |
6.2.4 否定并置与析取关系 |
6.3 正反并置 |
6.3.1 正反并置的结构类型 |
6.3.2 正反并置的意义类型 |
6.3.3 正反并置项的构成形式 |
6.3.4 正反并置与析取关系 |
6.4 数字并置 |
6.4.1 约量、概数与析取关系 |
6.4.2 数量并置的结构类型 |
6.4.3 关于数字不相邻和数字倒连 |
6.4.4 非数字并置表示约量 |
6.5 其他情形 |
6.5.1 层级序列 |
6.5.2 类属扩展 |
6.6 小结:并置与析取关系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 |
7.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7.3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语料来源 |
参考文献 |
汉语部分 |
英语部分 |
附录 |
附录 1:汉语中包含“或”类析取关系标记的语例 |
附录 2:包含“不然”、“要不”、“要不然”的原创汉语语例 |
附录 3:汉语文本中正反并置的语例 |
附录 4:汉语文本中数字并置表示约量的语例 |
(8)汉语编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概况 |
4 存在问题及本文的立场 |
第一章 汉语编码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1.1 研究理论 |
1.1.1 语言结构观 |
1.1.2 语言系统观 |
1.1.3 语义场理论 |
1.1.4 认知编码理论 |
1.2 研究方法 |
1.2.1 对比方法 |
1.2.2 义素分析法 |
1.2.3 定量与定性 |
第二章 汉英编码度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亲属语义场 |
1.1 基本亲属称谓系统和基本亲属语义场 |
1.2 汉英基本亲属关系语义场义素分析 |
1.3 汉英基本亲属关系编码度对比 |
1.4 汉英亲属关系编码度对比分析 |
第二节 颜色语义场 |
2.1 汉英基本颜色编码度 |
2.2 汉语和英语颜色编码度对比分析 |
2.3 汉英颜色编码度对比小结 |
第三节 拟声语义场 |
3.1 拟声词的范围 |
3.2 汉英拟声词位和义位 |
3.3 汉英拟声词对比的内容 |
3.4 汉英拟声编码度对比分析 |
3.5 汉语和英语拟声编码度对比小结 |
第四节 服装语义场 |
4.1 服装语义场的范围和子场划分 |
4.2 服装编码度对比分析 |
4.2.1 衣服 |
4.2.2 headgear |
4.2.3 neckwear |
4.2.4 手套 |
4.2.5 护腿 |
4.2.6 footwear |
4.3 汉英服装编码度对比小结 |
第五节 味觉语义场 |
5.1 味感知和味觉语义场 |
5.2 汉英味觉编码度对比分析 |
5.3 汉英味觉编码度对比小结 |
第六节 烹饪语义场 |
第七节 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编码度古今对比研究 |
1 颜色语义场 |
1.1 汉语基本颜色编码度对比 |
1.2 汉语颜色编码度对比分析 |
1.3 汉语颜色编码度对比小结 |
2 马语义场 |
3 祭祀语义场 |
4 洗涤语义场 |
5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方言编码度对比研究 |
1 颜色语义场 |
1.1 汉语方言基本颜色编码度对比 |
1.2 汉语方言颜色编码度对比分析 |
1.3 汉语方言颜色编码度对比小结 |
2 笋语义场 |
3 白天语义场 |
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英汉词化对比与综合表达法(论文提纲范文)
1.0 引言 |
2.0 词化分析 |
2.1 派生词 |
2.2 转类词 |
2.3 单纯词 |
2.4 复合词 |
2.5 借词 |
3.0 词化过程 |
3.1 语法化影响 |
3.2 文化影响 |
3.3 使用频率 |
4.0 英汉词化差异对英语教学影响 |
(10)词汇化拟人和修辞性拟人——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宗教不得干预政治。 |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
1. 拟人的分类与对比 |
1.1 词汇化拟人 |
1.1.1 汉语指称系统中的词汇化拟人 |
1.1.2 英语动词系统中的词汇化拟人 |
1.1.3 英汉词汇化拟人的不完全对应现象 |
1.2 修辞性拟人 |
2. 英汉语法特征与语言心理对比 |
2.1 英汉语法特征对比 |
2.2 英汉语言心理对比 |
3. 小结 |
四、英语中“说”的表达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称数法结构类型研究[D]. 刘苹. 武汉大学, 2012(12)
- [2]语言离散—连续图式表征认知模式研究[D]. 田延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3]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4]英汉移动动词的对比研究——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J]. 李雪,白解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04)
- [5]英汉概数表达形式的结构类型比较[J]. 刘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6]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 南成玉. 延边大学, 2007(01)
- [7]析取关系的语言表达 ——一项基于双向平行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D]. 郑连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8]汉语编码度研究[D]. 解海江. 厦门大学, 2004(04)
- [9]英汉词化对比与综合表达法[J]. 蔡基刚. 山东外语教学, 2005(05)
- [10]词汇化拟人和修辞性拟人——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J]. 邵志洪,邵惟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