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istory of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along an E-W transec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意,常宏,关冲,陶亚玲,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1](2021)在《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它是解决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貌地形演化和气候变化等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目前以古生物和氧同位素为代表的各种古高度计被用来重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古高度历史,但是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关于青藏高原何时隆升到现在的海拔高度存在晚上新世、晚中新世和始新世等不同认识。因为古高度结果的差异,所以对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隆升过程和动力机制也存在大的争议。本文首先详细的阐述了部分古高度计的应用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收集总结了77条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目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高原古高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地层年代学、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以点带面"、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古纬度影响、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特点和问题。最后就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指出在恢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时所需要完善和注意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地层年代学的可靠性。
闫纪元[2](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荆雪媛[3](2021)在《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文中认为新近纪时期的亚洲大陆,主导气流逐渐由行星风系主控阶段过渡并转换到季风风系主控阶段,而青藏高原抬升导致的气压梯度力显着性增大,进一步加强了大尺度海陆能量交换的亚洲古季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连续且稳定的红粘土沉积序列记录了亚洲大陆晚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变的过程,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挖掘其蕴含的古气候及环境信息,可以揭示我国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化机制。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旬邑地区发育有沉积连续、层位清晰、岩性稳定、产状水平、露头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晚新生代风成红粘土沉积序列,是挖掘晚新生代亚洲内陆乃至全球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试验场。前人以位于旬邑北部的下墙风成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为其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学框架,并从磁化率、粒度、地化和微形态特征等方面还原了旬邑红粘土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然而,对旬邑红粘土所反映出的东亚季风变迁史的研究并未展开,对古环境演变史的研究可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引入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去挖掘旬邑红粘土蕴含的东亚季风变迁史和古环境演化史。三轴等温热退磁和K-T实验结果表明,旬邑红粘土中所含有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并含有针铁矿。该剖面含有的磁性矿物的种类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和其他红粘土剖面一样。而以亚铁磁性矿物、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磁铁矿为主导,并作为磁化率最主要贡献者,为AMS的引入重建古风向提供了科学的支持。旬邑上墙剖面的磁组构参数反映整个红粘土剖面的磁化率椭球体都为饼状,磁面理F比磁线理L发育,符合弱动力搬运特征。该参数还反映了旬邑上墙红粘土主要是以风成为主,沉积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在气候转型期存在的不稳定的沉积环境或者降水的不稳定性影响到了磁性矿物的定向排列,造成磁各向异性的不稳定,在磁组构参数异常处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的AMS参数很好地记录了约5.9-2.6Ma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信息,对比获得的年代学结果和AMS参数显示,东亚季风在5.9Ma已经形成,并对研究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在5.9-2.6Ma期间,冬季风携带来的粉尘物质为旬邑上墙红粘土提供了物源,并在5.9-4.3Ma期间强度较小。4.3-2.6Ma之间,冷干的冬季风加强明显,并占主导地位,造成气候在4.3-2.6Ma期间的逐渐干冷化。在5.9-4.3Ma期间,冬季风的强度在此时较为弱小,夏季风强度要明显大于冬季风,不断增强的夏季风为旬邑地区带来丰富的热量和丰沛的降水,使得该地由湿热下的冷干转变为完全的湿热气候。AMS分析出来的亚洲古季风风向和强度的变化所反映的古环境信息与薛祥煦等(2001)通过磁化率、地球化学手段分析的结果一致。
张晓[4](2021)在《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积型红土是中亚热带典型的风尘堆积,形成于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具有边沉积边风化的加积型特性,该加积型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信息的精准解读,有必要开展分粒级研究。因此,本文运用矿物学手段,以庐山北麓九江剖面(JL)为研究对象,选择JL剖面92个样品的<2μm和>10μm组分,分别展开粘土矿物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结合前期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粒度等研究成果,试图揭示加积型红土所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JL剖面厚1846cm,剖面(1)~(5)层(1846~1400cm)为网纹红土,形成于~1.2Ma~0.44Ma;剖面(6)~(8)层(446~0cm)为黄棕色沉积,形成于0.44Ma以来。JL剖面不同地层单元粘土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以伊利石、高岭石、蛭石为主,蒙脱石含量极少;另外,黄棕色沉积中还含有一定的羟基间层蛭石(HIV)。就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而言,伊利石、高岭石、蛭石(+HIV)和蒙脱石分别为46.85%、36.90%、15.22%和1.04%;自剖面底部向上,伊利石相对含量呈逐渐增加,而高岭石则相反,表现出明显减小的趋势,蛭石(+HIV)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可能与黄棕色土层含量变化有关。另外,JL剖面全岩化学风化指数CIA值与伊利石结晶度IC值和KI值呈现弱相关(R2均<0.5),与K/I相关性较强(R2=0.934),高岭石/伊利石(K/I)值可以作为指示风化成壤强度的指标,该指标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表明1.2Ma以来九江地区气候渐趋干冷。(2)重矿物组成以极稳定矿物和稳定矿物为主,其中钛铁矿、锆石、赤褐铁矿含量分别为32.35%、19.51%、19.32%,属优势矿物。白钛石、锐钛矿、金红石、电气石、绿帘石相对含量介于1~10%之间,其他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另外,黄棕色沉积绿帘石、角闪石、辉石和石榴子石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5.47%、0.75%、0.16%和0.7%,均高于网纹红土;黄棕色沉积和网纹红土矿物成熟度ZTR和风化系数W分别为65.79和89.82,0.28和0.02;通过对JL剖面重矿物种类及粉砂粒级元素地球化学主成分分析表明,JL剖面网纹红土层与黄棕色沉积重矿物种类含量、组合类型以及特征指数差异主要反映的是1.2Ma以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化成壤强度变化,从而证实气候变化是控制重矿物组分的重要因素。(3)基于ESR年代学框架,对JL剖面粒度、磁化率、高岭石和伊利石含量、K/I指数、ZTR指数以及色度等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揭示出1.2Ma以来气候总体上呈持续干冷趋势,其气候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极端暖湿阶段(对应约0.8~1.2Ma)、冬季风增强阶段(对应约0.8~0.4Ma)和冬季风强烈增强阶段(对应约0.4Ma以来)。其中早更新世晚期冬季风增强使得南方开始出现广泛的风成堆积,可能与全球变冷以及北极冰量增加的双重驱动作用有关,是中国南方地区对中更新世转型的响应。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冬季风进一步增强,网纹发育减弱或者停止,同时发育有铁锰胶膜或者结核,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有关。另外,网纹红土整体形成MIS13-21时期,东亚夏季风较为强盛,尤其是MIS13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可能对南方网纹红土的形成至关重要。
王俊祎[5](2021)在《河流地貌指数和湖泊沉积对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性的响应》文中认为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河套断陷盆地,区域活动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上世纪以来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尤其是河套盆地北缘断裂系备受关注。但因山前断错地貌和沉积地层复杂多变,加之难以准确定年,对研究断裂活动差异带来困难。研究发现河流地貌的演化通常受区域构造活动的影响,并且地貌的演化过程也记录着地区的构造历史。河流地貌指数可以很好地记录断层活动的信息。探槽是研究古地震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够很好的研究断裂的古地震事件和地震复发周期。但利用探槽研究古地震时,受到大地震发震构造所处的活动构造背景、断裂两侧的岩性特征、地貌位置和类型、测年样品和方法等影响因素,会对探槽位置的选择和识别古地震产生影响。前人尝试用其他方法揭露断层的古地震信息并取得很多进展。研究发现湖泊沉积物易受地震波的影响,沉积物沉积特征受扰动发生变化可以记录古地震事件。近年来,河流地貌指数和湖泊古地震已逐渐成为研究断层活动性的常用方法。大青山山前断裂是河套盆地北缘断裂系的主要活动断裂之一,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区域内构造地貌丰富,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弱,且在断裂中段山前发育哈素海湖。是开展河流地貌和湖泊古地震对活动断裂响应研究的理想场所。在结合前人对断裂带分段基础上,首先将断裂分为五段,包括包头段、土右旗西段、土左旗西段、毕克齐段以及呼和浩特段。以30m分辨率DEM为基础,使用Arcgis、Matlab等软件在大青山山前断裂各段提取大青山流域的河道纵剖面陡峭指数(kSN)、地形坡度(slope)、地形起伏度(RDLF)、面积-高程积分(HI)、河长坡降度(SL)等地貌指数。结合岩性、气候等因素,分析讨论流域地貌特征与大青山山前断裂整体活动特征的关系。哈素海紧邻内蒙古大青山山前断裂中段,属于温带大陆半干旱性气候,湖泊沉积受气候干扰小。利用哈素海周缘开挖的3个探槽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和年代学样品,通过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变化特点,分析哈素海环境变化特征以及古地震事件。并与前人通过探槽、河流裂点、洪积扇古土壤等方法对大青山山前断裂中段识别出的古地震事件序列对比。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断裂不同段的构造活动差异是影响河流地貌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2)断裂活动性表现为中段强,东、西两段活动性降低;(3)哈素海沉积物全新世以来主要受弱水动力作用;(4)利用哈素海采集沉积物样品变化特征共识别出自1.2万年以来的7次古地震事件。
任雪萍[6](2021)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极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区域/全球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这一科学问题的典型案例。青藏高原隆升不仅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高原隆升能通过增强硅酸盐化学风化,进一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取可靠的长序列气候变化历史和硅酸盐化学风化记录是全面理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既处于构造活跃区,又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同时,盆地内发育巨厚且基本连续的富含古生物化石的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比较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气候变化、构造变形和化学风化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出露较好的大红沟剖面,在已有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磁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别进行古气候和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研究,利用重矿物组合结合前人发表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证据讨论祁连山构造隆升历史。最后,综合对比分析古气候、化学风化记录和构造隆升历史,探讨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红沟剖面环境磁学指标-频率磁化率/高场等温剩磁(χfd/HIRM)记录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在17-14 Ma和11-5 Ma时期发生增强,与黄土高原和南海地区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相似,说明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影响。(2)通过对大红沟剖面全岩和分粒级(0-5,5-20,20-63和>63μm)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17-14 Ma期间,大红沟剖面记录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强,14 Ma以来风化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利用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组合,并结合前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等数据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大红沟剖面物源在~19 Ma、~11 Ma和~8 Ma发生了三次转变,表明祁连山可能在~19 Ma发生轻微抬升,在~11 Ma和~8 Ma发生快速抬升。(4)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记录、同期构造事件和全球气候记录,发现中中新世暖期(17-14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全球气候暖期对应,支持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该期夏季风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晚中新世时期(~11-5 Ma)和晚上新世时期(4-2.7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间一致,支持夏季风增强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驱动。(5)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化学风化强度记录、全球气候(深海δ18O和海表温度)和构造隆升事件,发现中中新世以来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记录变化相似,表明全球温度是控制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的主要因素。
贺陆胜[7](2021)在《兰州盆地新生代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演化》文中指出新生代是地球表层系统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兰州盆地是连接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重要枢纽,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以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西柳沟组、野狐城组和咸水河组红层沉积为研究对象,根据根迹、土壤层次和土壤结构等特征识别出红层沉积为古土壤,其类型为饱和冲积土、钙质干旱土、漠境土、石膏始成土、饱和始成土和典型淋溶土,并用R型因子分析验证了野外识别古土壤类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Rb/Sr比值和Si O2/(Al2O3+Fe2O3)比值等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了兰州盆地始新世早期至中新世中期的气候事件,并与该时期全球气候事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如下:(1)早始新世初期(~55-54 Ma),古土壤Si O2/(Al2O3+Fe2O3)比值逐渐降低,Rb/Sr比值逐渐升高,风化成壤作用增强,古温度(MAT)维持在较高水平(~11.0℃),古降雨量(MAP)达到786-602 mm,为气候适宜期(EECO),在早始新世初期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研究区形成了饱和冲积土和钙质干旱土。(2)始新世中期至渐新世初期(~46-33 Ma),Si O2/(Al2O3+Fe2O3)比值升高,Rb/Sr比值显着降低,MAP降低至412-401 mm,MAT达到最低值(8.8-8.4℃),在渐新世冰期(Oi-1 Glaciation)形成了石膏始成土和漠境土。(3)晚渐新世末期(~29-26 Ma),Si O2/(Al2O3+Fe2O3)比值降低,Rb/Sr比值升高,MAP和MAT升高(720-643 mm,10.5-9.9℃),为暖期(LOW)气候,形成了饱和冲积土。(4)早中新世初期(~24-23 Ma),Si O2/(Al2O3+Fe2O3)比值升高,Rb/Sr比值显着降低,对应于中新世冰期(Mi-1 Glaciation);早中新世中期(~20 Ma),Si O2/(Al2O3+Fe2O3)比值降低,Rb/Sr比值升高,MAP略有增加(697-530 mm),MAT增加至11.4-11.1℃,气候温暖干旱。(5)中新世中期(~16-15 Ma),Si O2/(Al2O3+Fe2O3)和Rb/Sr比值最高,MAT和MAP也达到最高值(13.0℃,961 mm),为气候适宜期(MMCO),形成了典型淋溶土,此后气候变干,形成了钙质干旱土。最后,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南极冰盖扩张和我国行星风系的变化对兰州盆地古气候的影响。本文为揭示始新世早期至中新世中期气候事件和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对兰州盆地古气候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李金国[8](2021)在《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实测、系统古地磁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达连河组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及古气候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达连河组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岩石磁组构为典型流水作用下的沉积组构。古地磁交变退磁测量区分出了明显正极性和极性反转。在地理坐标下,平均方向为Dg=357.1°,I=59.2°,k=13.1,α95=6.6°。在地层坐标下,Ds=1.9°,I=56.2°,k=11.3,α95=5.7°。达连河组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古地磁极位置为:λp=80.4°N,φp=300.2°E,dp/dm=5.9/8.2;视古纬度为Φ古=36.8±7.0。磁倾角发生了浅化,校正后古地磁极位置为:λp=83.0°N,φp=138.8°E,dp/dm=8.3/9.7;古纬度为Φ古=53.1±9.0°,在95%置信水平下,与现今纬度一致,依兰盆地在达连河组沉积形成以来未经历明显的纬向运动。在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将达连河组古地磁磁极性倒转序列与国际地层磁极性倒转序列对比结果表明:下部含煤-油页岩段对应国际地层伊普里斯阶(Ypresian),年龄为56.0Ma—47.8Ma。中部油页岩段与国际地层卢泰特阶(Luteian)相对应,年龄为47.8Ma—41.2Ma。上部砂页岩段对应国际地层巴顿阶(Bartonian),年龄为41.2Ma—37.8Ma。有机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结果表明:依兰盆地始新世气候演化呈现始新世早期为温暖湿润气候,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出现明显变冷趋势,这与自始新世早期到中晚期,全球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过渡的气候演化特征相一致。同时,依兰盆地不同阶段的气候变化对其沉积环境及沉积矿产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下部含煤-油页岩段(早始新世)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物呈现高TOC(平均值为39.44%)、高TOC/TS(平均值为53.03)、负偏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6.57‰)以及高TOC/TN(平均值为35.15)的特点,温暖湿润的气候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有机质来源是下部含煤-油页岩段形成厚层煤的重要因素。基准面周期性的上升与下降导致沉积环境在湖泊和泥炭沼泽之间变换,在沉水、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的有机质输入的影响下,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混合有机质来源是形成油页岩、泥岩的关键因素。中部油页岩段沉积初期(中始新世早期)仍然延续了早始新世温暖湿润的气候,沉积物表现为高TOC(平均值为4.97%)、较高TOC/TS(平均值为15.00)、相对负偏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5.58‰)以及较低TOC/TN(平均值为3.40)的特点。温暖湿润气候和水生植物和藻类体占据主导的有机质来源是形成油页岩的重要条件。始新世中晚期气候持续变冷,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湖盆整体抬升,沉积物向湖中心进积,形成上部砂页岩段。
杜晨[9](2021)在《宝鸡凤翔黄土坮塬区碳酸盐矿物含量及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季风降雨影响东亚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等,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准确的季风降雨预测可以规避灾害与减少损失,然而基于不同指标记录在反映东亚夏季风演变上仍存在差异,导致对于不同时间尺度夏季风的演化及驱动机制认知仍处于争议中。而研究与未来类似的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变迁及其驱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季风动力学,并为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季风降雨的预测模型提供参数和约束。中国北方特殊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形成于第四纪冰期旋回冬季风和夏季风的交替作用特殊气候背景之下,间冰期强风化的古土壤记录了大陆东亚夏季风降雨信息。本文以在宝鸡凤翔黄土坮塬区实施的黄土钻探所获取的岩芯为研究材料,在高分辨率古地磁定年建立的年代标尺基础上,通过测定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碳酸盐矿物含量结合色度、磁化率探讨分析东亚夏季风演化过程,并初步探讨其驱动机制。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前期在磁性地层学研究过程中,因考虑地层重磁化进行地磁极柱对比所建立的年代框架存在争议,因此对钻孔古地磁结果进行重新校对,获取了新的年代结果。认为黄土段巨厚的正极性带属于正常磁化现象,主要是因为地形因素导致的风尘物质区域差异堆积,将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磁极性柱和国际标准极性柱重新对比,重新确定钻孔的古地磁年代框架,运用磁性地层学线性内插法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将黄土段底界年龄厘定为~1.78 Ma。(2)应用新的年代标尺,将钻孔的磁化率曲线与宝鸡剖面、灵台剖面、西峰剖面等剖面磁化率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较为一致,进一步印证了本次古地磁结果的可靠性。在野外岩性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灵台、宝鸡磁化率年代地层结果,将黄土-古土壤分层结果进行调整,重新梳理划分黄土地层,使其更加合理并符合实际。(3)宝鸡凤翔黄土-古土壤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与磁化率、色度气候指标对比分析,揭示了1.78Ma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过程,各个气候指标均响应东亚季风冰期-间冰期的波动,记录了间冰期夏季风逐渐增强,这个结果为沃克环流驱动构造尺度间冰期东亚夏季风演变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金雅琪[10](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二、History of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along an E-W transec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istory of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along an E-W transec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古高度研究的方法及在青藏高原上的应用 |
1.1 近南北向正断层 |
1.2 钾质火山岩的喷发 |
1.3 古环境演化指标 |
1.4 古生物古高度计 |
1.5 玄武岩气孔大小与分布高度计 |
1.6 宇宙成因核素高度计 |
1.7 稳定同位素高度计 |
1.8 热年代学高度计 |
1.9 其他古高度计 |
2 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历史与现状 |
3 讨论 |
3.1 地层年代学问题 |
3.2 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 |
3.3 “以点带面”问题 |
3.4 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 |
3.5 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 |
3.6 古纬度的影响 |
3.7 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 |
3.8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4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展望与结论 |
(2)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
2.2 山西地堑系 |
2.3 运城盆地 |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1 红粘土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2 岩石磁学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3 磁组构在沉积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样品的加工和实验测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工作流程 |
1.4 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工作量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
2.2 旬邑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进展 |
2.2.1 磁性地层学研究进展 |
2.2.2 古气候学和古环境学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研究剖面特征 |
3.1 采样剖面特征 |
3.2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描述 |
第四章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研究结果 |
4.1 磁化率对比与年代学框架的构建 |
4.2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
4.2.1 物质的磁性和岩石中常见的磁性矿物简介 |
4.2.2 岩石磁学简介及研究内容 |
4.2.3 K-T曲线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4 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 磁组构研究结果 |
4.3.1 磁组构简介 |
4.3.2 磁组构在重建古风向中的应用实例 |
4.3.3 磁组构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旬邑上墙红粘土记录的亚洲风系和古环境信息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岩石磁学结论 |
5.2 磁组构研究结论 |
5.3 存在的问题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古环境演化研究 |
1.3 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剖面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粘粒组分提取 |
2.2.2 粘土矿物定向片的制定与测试 |
2.2.3 重矿物分离与鉴定 |
第三章 粘土矿物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
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基本原理 |
3.2 粘土矿物的定性分析 |
3.3 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化分析 |
3.3.1 粘土矿物半定量的计算方法 |
3.3.2 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 |
3.4 伊利石结晶度及K/I比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4.1 种类及含量 |
4.2 组合特征及特征指数 |
4.3 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L剖面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的演化 |
5.1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其古环境解释 |
5.1.1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1.2 主成分PCA F1 的古环境指义 |
5.1.3 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及特征 |
5.2 JL剖面矿物组成对东亚冬季风演化的指示 |
5.2.1 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 |
5.2.2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 |
5.3 网纹红土形成与东亚夏季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河流地貌指数和湖泊沉积对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活动断裂 |
1.2.2 河流地貌指数研究现状 |
1.2.3 古地震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工作量表 |
第二章 区域构造概况 |
2.1 鄂尔多斯块体 |
2.2 河套断陷盆地 |
2.2.1. 狼山山前断裂 |
2.2.2.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 |
2.2.3. 乌拉山山前断裂 |
2.3 大青山山前断裂 |
第三章 河流地貌指数对断裂活动的响应 |
3.1 地形地貌 |
3.2 方法及数据 |
3.2.1 河道陡峭指数(k_(SN)) |
3.2.2 面积高程积分(HI) |
3.2.3 坡度和地形起伏度 |
3.2.4 河长坡降度(SL) |
3.3 计算结果 |
3.3.1 坡度和局部地形起伏度 |
3.3.2 河长坡降度(SL) |
3.3.3 面积高程积分(HI) |
3.3.4 河道陡峭指数(k_(SN)) |
3.4 讨论 |
3.4.1 气候及降水 |
3.4.2 岩性 |
3.4.3 构造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湖泊沉积对古地震的记录 |
4.1 区域环境和气候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样品处理 |
4.2.3 粒度参数计算 |
4.2.4 粒度端元分析模型 |
4.2.5 磁化率计算 |
4.2.6 古地震事件识别 |
4.3 实验结果 |
4.3.1 测年结果 |
4.3.2 粒度参数 |
4.3.3 端元分析模型计算结果 |
4.3.4 磁化率 |
4.3.5 古地震事件 |
4.4 讨论 |
4.4.1 搬运动力及沉积环境 |
4.4.2 气候影响 |
4.4.3 粒度、磁化率的影响因素 |
4.4.4 古地震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河流地貌指数分析结论 |
5.1.2 湖泊古地震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基本信息 |
附表 |
(6)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 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 |
1.2.1 高原东北缘沉积盆地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
1.2.2 黄土高原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
1.2.3 南海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
1.3 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进展 |
1.3.1 新生代高原隆升风化假说进展和挑战 |
1.3.2 青藏高原周边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 |
1.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
1.4.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阶段 |
1.4.2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7 论文工作量和创新点 |
1.7.1 论文工作简介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1.3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和年代 |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测试 |
2.2.3 化学风化指标测试 |
2.2.4 重矿物提取和测试方法 |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磁学、化学风化和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
3.1 磁学指标指示意义及结果 |
3.1.1 磁学指标的指示意义 |
3.1.2 大红沟剖面磁学指标结果 |
3.2 粒度指标意义及结果 |
3.2.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
3.2.2 大红沟剖面粒度指标结果 |
3.3 全样和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意义及结果 |
3.3.1 化学风化指标的指示意义 |
3.3.2 大红沟剖面全样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
3.3.3 大红沟剖面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
3.4 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
3.4.1 重矿物指标的指示意义 |
3.4.2 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结果 |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
4.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
4.2 东亚夏季风降水演化历史 |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重建 |
5.1 硅酸盐化学风化指标的评估 |
5.1.1 粒度分选效应评估 |
5.1.2 成岩作用评估 |
5.1.3 化学风化强度和物源效应 |
5.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源区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 |
第六章 物源变化及其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
6.1 大红沟剖面物源变化及构造响应 |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历史 |
6.2.1 祁连山隆升过程 |
6.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过程 |
第七章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 |
7.1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
7.2 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的控制因素 |
7.2.1 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和构造隆升的关系 |
7.2.2 对风化-构造-气候之间关系的启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兰州盆地新生代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古土壤研究进展 |
1.1.1 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1.2 古土壤磁学研究进展 |
1.2 新生代气候研究进展 |
1.2.1 新生代气候变化趋势 |
1.2.2 兰州盆地新生代气候研究进展 |
1.3 中亚内陆古地理演化研究进展 |
1.3.1 特提斯海演化研究进展 |
1.3.2 青藏高原和塔里木地区特提斯海的演化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采样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2.2.1 样品采集 |
2.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三章 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古土壤特征 |
3.1 对亭沟剖面土壤野外观察 |
3.2 古土壤元素R型因子分析 |
第四章 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研究区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
4.2 古降水量和古温度估测 |
4.3 沉积物源区分析 |
第五章 兰州盆地新生代气候事件 |
5.1 新生代兰州盆地古环境与古生物群落 |
5.2 古气候转型及其影响因素 |
5.2.1 西柳沟组气候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
5.2.2 野狐城组气候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
5.2.3 咸水河组气候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
5.2.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8)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及样品采集 |
3.1 达连河组岩石学特征 |
3.2 样品采集 |
第4章 岩石磁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磁性物质 |
4.2 热磁曲线(k-T曲线)理论基础与测试结果分析 |
4.3 等温剩磁(IRM)理论基础与测试结果分析 |
4.4 磁化率各向异性(ARM)理论基础及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退磁实验原理与样品制备 |
5.2 结果分析 |
5.3 特征剩磁稳定性检验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地层对比与达连河组地层年代的重新厘定 |
6.1 区域地层对比证据 |
6.2 达连河组地质年代重新厘定 |
6.3 小结 |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7.1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纬度范围 |
7.2 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7.3 区域古气候特征与全球气候对比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宝鸡凤翔黄土坮塬区碳酸盐矿物含量及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第四纪东亚夏季风构造时间尺度研究现状 |
1.2.2 黄土夏季风代用指标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
1.2.3 黄土碳酸盐矿物含量对夏季风演变的指示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在学期间的工作经历及论文工作量 |
1.4.1 论文工作量统计 |
1.4.2 工作经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加工 |
3.2 野外钻探概况 |
3.3 实验方法 |
3.3.1 碳酸盐矿物含量分析法 |
3.3.2 色度测试方法 |
3.3.3 磁化率测试方法 |
第四章 宝鸡凤翔古地磁年代重新厘定与地层划分 |
4.1 磁性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
4.2 磁性地层学年代的重新厘定 |
4.2.1 初始磁性地层学年代 |
4.2.2 新的磁性地层学年代 |
4.3 巨厚布容极正性带出现的原因 |
4.4 黄土地层精细划分 |
第五章 宝鸡凤翔环境磁学参数及色度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
5.1 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变化特征与指示意义 |
5.1.1 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的气候意义 |
5.1.2 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结果分析 |
5.2 色度的变化特征与指示意义 |
5.2.1 色度三大指标的气候意义 |
5.2.2 色度指标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宝鸡凤翔黄土碳酸盐矿物含量的古环境信息及意义 |
6.1 影响黄土碳酸盐分布的因素 |
6.2 碳酸盐溶解四阶段模式与季风降雨强度新指标 |
6.3 宝鸡凤翔钻孔碳酸盐矿物含量分布与洛川、灵台、宝鸡的对比 |
6.4 碳酸盐矿物含量变化与间冰期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
2.3.1 黄土层(Sect-0) |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
2.4.1 磁化率测试 |
2.4.2 微量元素测试 |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
2.4.4 X射线衍射(XRD) |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
3.1 磁化率特征 |
3.2 泾川年代序列 |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四、History of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along an E-W transec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乐意,常宏,关冲,陶亚玲,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 地质论评, 2021(05)
- [2]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D]. 荆雪媛. 西北大学, 2021(12)
- [4]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D]. 张晓.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5]河流地貌指数和湖泊沉积对大青山山前断裂活动性的响应[D]. 王俊祎.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21
- [6]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D]. 任雪萍. 兰州大学, 2021
- [7]兰州盆地新生代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演化[D]. 贺陆胜. 兰州大学, 2021(09)
- [8]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李金国. 吉林大学, 2021(01)
- [9]宝鸡凤翔黄土坮塬区碳酸盐矿物含量及古环境研究[D]. 杜晨. 长安大学, 2021
- [10]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