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开展学术活动

我们如何开展学术活动

一、我们是怎样开展学军活动的(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康[1](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认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郭学军[2](2019)在《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信贷约束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基于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地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资产选择是家庭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不断推进家庭资产选择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将为政府经济金融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微观依据。通过提高针对特殊群体金融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增强供给结构应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效解决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特殊群体金融需求市场失灵问题,是今后几年我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的建设由政府主导,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包括家庭在内的消费者之间的协调互动首先取决于政府相关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自然离不开对家庭资产选择等微观领域运行机理持续深入地研究。考虑到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本文在细致刻画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信贷约束以及家庭资产选择现状的基础上,试图从金融素质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资产选择异质性特征背后的原因及其形成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使用特定的方法将金融素质、信贷约束以及家庭资产选择等概念转化为可度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三者对客观事实的识别能力和测量精度,更为全面地展示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现状、所面临的信贷约束及其背后信贷配给机制和家庭资产选择特征,进而增强了相关研究成果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能力。已有研究对金融素质、信贷约束的界定与测量不尽相同,还存在诸多挑战。本文围绕这些挑战及其相关共识性观点重构了金融素质和信贷约束测量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二者对现状的识别能力和衡量精度。其中的变化有二:一是采用多维度宽口径原则,从金融知识、金融行为和金融态度三个维度界定测量金融素质;二是进一步优化信贷配给识别与分类流程,重新规划信贷配给机制的分类,确认自我配给为第三种独立的需求型配给方式。研究发现,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户的金融素质整体水平低下且彼此间差异较大,从构成金融素质的三个子系统来看,贫困地区农户的金融知识全面程度和金融行为审慎程度均非常有限,与之相匹配的则是保守的财富和消费观念以及强烈的储蓄观念,三者以特有的方式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其中承受需求信贷约束农户所占的比重已经远远超过供给信贷约束,农户对可能获得的最佳信贷合约条件否定性的认知偏差则是诱发需求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贫困地区农户金融风险市场参与及其参与深度很低且受是否有家庭成员担任公职变量影响较大,出于对风险的厌恶,农户更倾向于持有对外借款等非正规的金融风险资产或者银行理财产品等风险较低的正规金融风险资产。第二,将金融素质、信贷约束同时纳入家庭资产选择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揭示了贫困地区农户家庭资产选择异质性特征的成因,进一步说明了经典投资理论模型和家庭资产选择现实之间存在的偏误,为家庭资产选择理论模型的优化扩展奠定了基础。已有研究中,将金融素质、信贷约束和家庭资产选择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同步探讨三者之间互动机理的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首先使用简约多元Logit模型估计金融素质对农户承受特定类型信贷配给的影响,并进一步估计金融素质对农户承受特定类型信贷配给的边际贡献,最终说明金融素质对信贷约束的影响;其后,从金融风险市场参与及其参与深度两个角度,分别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检验金融素质、信贷约束对家庭资产选择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素质的提升不仅会直接推动农户参与金融风险市场,并增加其在金融风险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还可能通过缓解农户需求信贷约束,进一步影响农户金融风险市场参与及其参与深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素质对农户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参与及其参与深度有显着正向影响;二是金融素质对农户承受需求信贷约束有显着负向影响;三是需求信贷约束对农户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参与及其参与深度有显着负向影响。第三,使用贫困地区农户相关微观数据,从另一个层面呈现了我国家庭资产选择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成因。在我国,由于存在巨大的城乡和区域差异,要真实客观反映我国家庭资产选择的现状及其成因,有赖于对不同区域城乡家庭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然而,已有研究大多以城镇家庭为研究对象,相关研究成果未必完全适用于农户,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户,因此,本文以贫困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贫困地区农户家庭资产选择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成因,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高筱卉[3](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黄钟信[4](2017)在《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学生的品德朝着消极方向发展,学校德育朝着低效方向发展,国家和政府对未成年人品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增进德育实效性成为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重要议题。课外活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活的课程、实践的课程和集体参与的课程;学校开展课外活动课程,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针和端正办学思想、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生活、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步发展,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思想教育的意义。因此,课外活动课程将成为学校增进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模式之一。H小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旨在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团队合作精神课程、爱与感恩课程、挫折与意志力课程、规则与美的课程等四大板块的课外活动课程。本调查研究以H小学为案例,以2011年9月入学的全体学生为样本。第一个调查途径是对H小学课外活动课程的问卷调查研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从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前的准备、活动过程的实施以及活动课程结束后的结果三个方面分析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第二个调查途径是将H小学的户外拓展活动课程、学军活动课程作为实验课程进行实证研究,以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四个维度共24个指标的学生品德操行评定量表为测量工具,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果等数据,证明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小学德育实效性。从而对于目前H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问题进行反思。基于调查的结果,提出了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课外活动课程的开发要有育人的目标与原则、兼顾多元主体、形成合理的德育结构内容;课外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把握预成因素(制定规划、安排课时)和生成因素;课外活动课程的评价需要科学的指标、多元的主体和多样的方式,并且积极探索过程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

海剑[5](2009)在《反渎风暴》文中研究指明写在前面2009年1月,北京京西宾馆。本年度中纪委第一次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尤为强调指出:"要严肃查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高晓雷[6](2017)在《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文中指出藏语特点非常独特:它自身是拼音文字,但它同时又属于汉藏语系,与汉语存在相似之处。因此,藏语兼具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特征。然而,对于这一独特语言的认知研究还很少,也就是说,藏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即藏语存在于其中的大脑认知结构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从阅读的角度开展藏语认知的研究。阅读知觉广度是阅读研究中最为基本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问题,作为读者单次注视所能获取文本信息的最大范围,它能反映阅读的效率和策略。阅读知觉广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不同的语言书写系统、读者的年龄、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能力、工作记忆容量等都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眼动仪是研究阅读过程的重要工具,移动窗口范式是研究知觉广度的重要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变换窗口的大小来精确控制读者每次注视能从多大范围内获取信息,当所设定窗口的大小与读者阅读的知觉广度一致时,各项眼动指标与正常阅读条件之间将不存在差异;反之,窗口条件与正常阅读之间存在差异,并影响读者的正常阅读活动。藏语兼具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特征。那么,它的阅读知觉广度是更接近于拼音文字,还是更接近于表意文字,不能根据已有研究做出简单直接的推论,有待探讨。此外,藏语阅读知觉广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具有独特性,也有待探讨。因此,本研究将以藏语为阅读材料,以眼动仪为记录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采用对称窗口的设定方法,通过设定不同大小的可视窗口,来探讨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藏语阅读内在的认知机制。本研究由三个部分共8个实验组成。研究一,移动窗口范式下可视窗口的设定。主要目的是尝试使用眼动技术,将移动窗口范式应用于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并尝试性探测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可能范围。包括一个实验。实验1,为了初步探测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35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让被试阅读小学五年级水平藏语材料,采用单因素7水平被试内设计,设置了 7种不同大小的可视窗口(L2R2、L4R4、L6R6、L8R8、L10R10、L12R12 和整行)。结果发现:L2R2-L12R12 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4R4-L12R12在总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和向右眼跳幅度三个指标的观测值上存在显着差异;L6R6-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存在显着差异;L8R8-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达到了基准水平。依此推断,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大约为注视点右侧4~8个字符的空间。研究二,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本研究控制材料熟悉性的影响,让不同年龄被试阅读与其年龄水平相当材料,考察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特征。包括四个实验。实验2,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34名小学三年级藏族学生为被试,让被试阅读小学三年级水平藏语材料,采用单因素7水平被试内设计,设置 7 种不同大小的可视窗口(L2R2、L4R4、L6R6、L8R8、L10R10、L12R12和整行),以此考察小学三年级藏族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结果发现:L2R2-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4R4-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6R6-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8R8-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达到了基准水平。依此推断,小学三年级学生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是注视点右侧4~8个字符的空间;实验3,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28名小学五年级藏族学生为被试,让被试阅读小学五年级水平藏语材料,采用单因素7水平被试内设计,设置 7 种不同大小的可视窗口(L2R2、L4R4、L6R6、L8R8、L10R10、L12R12和整行),以此考察小学五年级藏族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结果发现:L2R2-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4R4-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6R6-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达到了基准水平。依此推断,小学五年级学生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是注视点右侧4~6个字符的空间;实验4,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35名初中一年级藏族学生为被试,让被试阅读初中一年级水平藏语材料,采用单因素7水平被试内设计,设置 7 种不同大小的可视窗口(L2R2、L4R4、L6R6、L8R8、L10R10、L12R12和整行),以此考察初中一年级藏族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结果发现:L2R2-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4R4-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6R6-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达到了基准水平。依此推断,初中一年级学生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是注视点右侧4~6个字符的空间;实验5,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28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让被试阅读大学生水平藏语材料,采用单因素7水平被试内设计,设置7种不同大小的可视窗口(L2R2、L4R4、L6R6、L8R8、L10R10、L12R12 和整行),以此考察藏族大学生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结果发现:L2R2-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4R4-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6R6-L12R12在向右眼跳幅度指标的观测值上均存在显着差异;L8R8-L12R12在所有指标的观测值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达到了基准水平。依此推断,藏族大学生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是注视点右侧4~8个字符的空间。研究三,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能力、工作记忆容量等因素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包括三个实验。实验6,为了考察材料难度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24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材料难度:难、易)×5(窗口:L2R2、L4R4、L6R6、L8R8、整行)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依据同质被试的评定结果,将阅读材料分为难、易两组,比较不同窗口条件下被试阅读难、易藏语句子的眼动差异。结果发现:被试阅读难、易句子的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均约为注视点右侧4~6个字符的空间。但在被试的阅读过程中,难句子的平均注视时间比易句子更长,难句子的总注视时间比易句子更长,难句子的阅读速度比易句子更慢;实验7,为了考察阅读能力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藏族大学生为被试,依据藏语高考成绩及藏语等级考试级别将被试分为阅读能力高、低两组,每组20人,采用2(阅读能力:高、低)×5(窗口:L2R2、L4R4、L6R6、L8R8、整行)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让两组被试阅读相同的藏语句子,比较不同窗口条件下两组被试藏语阅读的眼动差异。结果发现:注视点右侧4~6个字符的空间是高、低阅读能力被试共同的知觉广度。但在阅读过程中,与低阅读能力被试相比,高阅读能力被试的总注视次数更少,总注视时间更短,阅读速度更快,向右眼跳幅度更大;实验8,为了考察工作记忆容量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以眼动仪为工具,使用移动窗口范式,以藏族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阅读广度测试将被试分为工作记忆高、低两组,每组20人,采用2(工作记忆容量:大、小)×5(窗口:L2R2、L4R4、L6R6、L8R8、整行)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让两组被试阅读相同的藏语句子,比较不同窗口条件下两组被试藏语阅读的眼动差异。结果发现: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均约为注视点右侧4~6个字符的空间。但与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相比,高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的总注视次数更少,阅读速度更快,向右眼跳幅度更大。在只关注右侧范围的情况下,本研究条件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藏语阅读知觉广度存在语言加工的特异性,表现出与其他类型语言不同的知觉广度范围,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大约为注视点右侧4~8个字符的空间;(2)藏语阅读知觉广度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觉广度整体呈"U"型发展趋势;(3)在藏语阅读过程中,被试阅读难、易藏语材料的知觉广度范围相似,但与易材料的阅读相比,阅读难材料的效率更低;高、低阅读能力被试的知觉广度范围类似,但与低阅读能力读者相比,高阅读能力读者的阅读效率更高;高、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的知觉广度范围不存在差异,但与低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相比,高工作记忆容量被试的阅读效率更高。

任建伟[7](2019)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自然环境复杂丰富,社会历史悠久,在当地有很多围绕自然的和人工的风物形成的风物传说。这些风物传说与当地自然社会环境关联密切,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文献记载和调查搜集到的文本,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该县境内的风物传说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于丰富学术界当前的风物传说研究,另一方面在于通过风物传说加强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的了解。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阐释了选题来源及依据,表明了本文所做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梳理了相关研究综述,然后结合研究实际列举了研究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绪论后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的生成传播环境,认为该县风物传说的表现对象是县境内自然的或人工的风物,而这些风物传说的生成传播与当地自然地理空间和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社会历史悠久,这使得该地区拥有了数量繁多,类别丰富的风物传说。第二章对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和类型划分。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派的研究方法,首先依据传说对风物的表现方式将该县境内流传的风物传说分为释源型、状貌型和附会型三种基本类型,然后按照情节单元划分为更为具体的若干类型,对于每一种类型传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情节都按照母题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第三章总结了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的基本特征。本文指出在该县境内流传的风物传说具有可信性、奇异性和解释性的基本特征,其中可信性特征是指传说的叙事内容对风物的反映具有真实可信的成分,这种可信性是由语境、文本、讲述者和接受者共同建构起来的;奇异性特征指的是风物传说在对风物的反映和表现中具有奇异夸张的色彩,这种奇异性主要体现在传说的叙事情节和形象角色上;解释性特征指风物传说在叙事上对风物的来源、形态或奇异之处的叙述具有解释说明性,在文本结构上具有解释性成分。第四章归纳了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的文化内涵。本文指出这些风物传说中包含很多当地人的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县境内风物传说的研究,可以看出当地人具有弃恶扬善、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和勇于探索开创、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风物传说中还包含有当地民众的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等精神信仰的内涵,如传说叙事中就体现了当地人的万物有灵观念、禁忌观念和风水观念等民间信仰的内容,另外很多风物传说的表现对象是当地佛道二教的宗教建筑,传说中的形象角色也有许多是宗教人物和神灵,传说对于当地人宗教信仰杂糅性和功利性的特征也有鲜明的反映。论文的结语部分梳理了本文的分析论证过程和主要观点,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王余生[8](2018)在《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其要义就是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基于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基本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包括深化文化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改革在内涵上主要涵盖涉及承担公共文化权力与责任的党政文化管理机构及其权责配置格局的制度重构。换言之,就是要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纳国内外改革经验与教训启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化治理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级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组织体系承上启下的“关接点”,对保障公民文化权益、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和促进文化管理机制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进行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最为核心的就是推动县级各类文化机构向着创造良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要求转变,经由权责结构与组织体系重组,着力解决县级政府文化治理领域党政机构与市场、社会之间,以及党政机关之间及其内部不同机构之间的权责关系问题。论文重点围绕有效澄清与合理配置县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文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之间的职能与权责关系等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制度经济学、工程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尤其是运用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理清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路径和三个关键领域的演进逻辑。在此基础上,对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历史经验和制度效能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找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制度影响因素。通过设计相应的问卷,列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对参与文化管理体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面谈和调查,归纳出几个大类制度因子。同时,构建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列出制度效能的影响要素序列表,为制度创新寻求突破和路径选择。最后,探讨如何完善和理顺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微观文化管理制度和体制,建立和完善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分类、绩效、人事、资产体系,加强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运作效率,确保县级文化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不难看出,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工具,融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流派,构建制度变迁、制度效能和制度创新的三维分析框架,来透视和分析我国县级政府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新的理论尝试。虽然新制度主义分析架构的提炼与整合、制度效能指标体系的提炼与检验、制度效能制约因素的萃取以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的提出面临挑战,但也给研究带来寻求突破的空间。作为一项应用性研究,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有助于从制度上认识文化管理体制的障碍和成因,审视制度效能的成效,从而探索出完善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层路径,更好地体现和彰显文化管理体制的地方特色。

廖逸儿[9](2019)在《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文中认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公共财政的价值体现,也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物质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财政政策重在落地。从财政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明确绩效目标,以评价检验和驱动目标实现对于提升支出绩效,提高公共财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治信任,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结构维度,构建结构化的目标检验体系,以2016-2017年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源,对其量化目标的检验结果显示: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表现一般,存在补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部分基层财务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价值依附于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发展权考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手段,对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价值目标检验发现,价值“扶贫”受到重视并收到成效,但扶贫对象基本生理保障不足、农村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点学生社交得不到保障、贫困家庭拒绝扶助并表现“贫困无奈”、贫困生缺乏内生动力。究其原因在于: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导致目标置换;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基层财政薄弱难以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等等。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依据存在问题,分析成因,要确保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应高度重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的融合;强调“人民满意”价值导向;建立“扶贫部门识别、教育部门提供在学证明”的贫困生瞄准机制;基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教育数据联网;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应立足于基层实际,构建对目标的纠错纠偏机制,以及基层容错机制。本研究涉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畴与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主要创新:一是选题跨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是国家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区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维度相对应,从形式上推动目标纠正纠偏。当然,本文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有限、产出目标检验较为单一等,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杨东曙[10](2018)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虚伪性后指出,共产党领导工人阶级革命第一步便是争得民主,通过建立有效的民主形式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呈现了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选举民主;一种是以人民政协为表现形式的协商民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并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总任务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民政协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并且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这就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制度是由各种规则组成的,而制度化是制度获得人们认同并得到人们遵守和实施的过程,其特点就是制度的稳定化和长效化。从比较视角来看,“第三波”民主化的新兴国家出现的困境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简单移植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没有从本国实情出发来建立和发展民主制度。第二,即使建立了以选举为主要模式的民主制度,在制度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反映了自由民主模式与发展中国家内在结构的不适应。当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协商机制、协商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文试图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化建设角度进行探索,通过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等研究方法,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进行分析,并且对进一步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提出了一些思考。本文由六部分组成,主要分为导论和五章正文。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综述,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章主要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一章重点阐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人民政协为逻辑起点,提出人民政协在我国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二是阐释制度化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三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理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第二章分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制度化的历史与现实逻辑,主要从三个层面阐释:一是从民主制度化建设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构建和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这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最为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后发国家在民主制度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这两方面的论证主要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另一个是必须按照国情和民主发展规律进行建设。二是从历史角度,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阶段进行了分析,包括全国政协成立、改革开放后、新世纪新阶段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时期,以此说明制度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表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三是从现实的角度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就要求政协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第三章阐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检验标准:在坚持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原则方面,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原则;坚持现代化的鲜明指向。制度化的检验标准包括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对权力制约与监督等方面。第四章重点分析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这主要从人民政协职能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二是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三是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在这三方面内容中,分别介绍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特点、运行机制、主要形式与实践探索等内容,并且各有侧重。第五章主要论述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一是以政协委员为主体,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二是以界别协商为基础,完善政协的界别协商制度;三是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四是以公民参与为关键,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

二、我们是怎样开展学军活动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怎样开展学军活动的(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信贷约束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基于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实践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资产配置视角下家庭金融理论的演化
        2.1.1 资产配置视角下家庭金融研究理论框架的演化
        2.1.2 资产配置视角下家庭金融研究的进一步扩展
    2.2 信贷约束相关研究综述
        2.2.1 信贷约束的界定与测量
        2.2.2 信贷约束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
    2.3 金融素质相关研究综述
        2.3.1 金融素质的界定与测量
        2.3.2 金融素质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
        2.3.3 金融素质对信贷约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及对本文的启示
    2.5 小结
3 理论框架与数据说明
    3.1 重要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3.1.1 金融素质的界定与测量
        3.1.2 信贷约束的界定与测量
        3.1.3 家庭资产选择的界定与测量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3.2.1 金融素质、信贷约束与家庭资产选择
        3.2.2 金融素质与信贷约束
    3.3 模型选择
        3.3.1 金融素质影响信贷约束及其配给机制的计量分析模型设定
        3.3.2 金融素质、信贷约束影响家庭资产选择的计量分析模型设定
    3.4 数据说明
        3.4.1 调查方案设计
        3.4.2 调查方案评估
        3.4.3 调查结果概述
    3.5 小结
4 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及资产配置现状
    4.1 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现状
        4.1.1 样本农户金融素质测试问题作答情况
        4.1.2 样本农户金融素质现状
    4.2 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现状
        4.2.1 样本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获取现状
        4.2.2 样本农户信贷约束和信贷配给现状
    4.3 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户金融风险市场参与及其资产配置现状
        4.3.1 样本农户金融风险市场参与现状
        4.3.2 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现状
    4.4 小结
5 金融素质对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
    5.1 金融素质对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金融素质对贫困地区农户信贷约束影响的计量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设置
        5.2.3 ⅡA检验
        5.2.4 回归结果
    5.3 小结
6 金融素质、信贷约束对贫困地区农户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
    6.1 金融素质对贫困地区农户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
        6.1.1 模型设定
        6.1.2 数据与变量
        6.1.3 估计结果
        6.1.4 稳健性检验
    6.2 金融素质、信贷约束对贫困地区农户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
        6.2.1 模型设定
        6.2.2 数据与变量
        6.2.3 估计结果
        6.2.4 稳健性检验
    6.3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正向干预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的政策建议
        7.2.2 推进普惠型农村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和主题
    1.2 现状和不足
    1.3 范围和角度
    1.4 设想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结果和意义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2.1 术语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2.3 理论基础
3 SC教学设计模式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3.2 通用模式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3.6 总结
4 SC大学教学方法
    4.1 问题与方法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4.4 合作学习方法
    4.5 通识学习方法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4.7 积极讲座法
5 简要总结
    5.1 背景与目标
    5.2 理论与方法
    5.3 基本内容
    5.4 主要创新
    5.5 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4)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
        (一)德育实效性
        (二)小学课外活动课程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发展趋势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课外活动课程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一、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二)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二、学校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一)学生的品德朝着消极方向发展
        (二)学校德育朝着低效方向发展
        (三)国家对未成年人品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三、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可行性
        (一)以生活教育为主的课外活动课程促使德育对象体验实际生活
        (二)以实践为主的课外活动课程促使德育对象参与道德实践
        (三)以集体参与为主的课外活动课程促使德育对象交流合作
第三章 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一、调查对象课外活动课程实施概况
        (一)H小学简介
        (二)H小学开展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理念阐述
        (三)H小学开展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概述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方案设计
        (二)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活动课程对于德育目标的预设
        (二)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过程
        (三)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的总体效果
        (四)户外拓展活动课程、学军活动课程作为实验课程的实证效果
        (五)H小学开展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反思
第四章 增进德育实效性的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策略探讨
    一、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开发策略
        (一)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开发的目标
        (二)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开发的原则
        (三)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开发的主体
        (四)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开发的结构内容
        (五) 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量规
    二、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一)制定学校总体课程规划方案
        (二)制定课外活动课程总体规划方案
        (三)整合实施课外活动课程
        (四)灵活安排课时
        (五)把握课程的生成因素
    三、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评价策略
        (一)评价指标科学化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四)评价时间过程化
        (五)评价情境真实化
    四、增进德育实效性的课外活动课程的具体课程案例分析
        (一)“做阳光少年”五年级户外拓展活动课程方案
        (二)“做阳光少年”五年级户外拓展活动课程案例分析
结语
    一、结论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反渎风暴(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
渎职猛于虎!
第一章小小土地爷引发的官场大地震
    新理念下的批租土地风潮
    老板吃肉喽啰喝汤
    政坛“明星”差点栽给开发商
    “共享”情人搭建的利益“铁三角”
第二章惊天的税收“黑洞”
    刚参加工作四年的吴芝刚
    小学学历的泥瓦工陈学军
    一拍即合
    渎职犯罪凸现在案件背后
第三章外商凭空赚了一个亿
    招商引资有猫腻
    回避招标埋祸根
    以“代建制”擅自发包
    交通局长前“腐”后继
第四章学者型高官的黯然谢幕
    李达昌其人
    挪用1000万美元
    不当省长当教授
    数亿元“大陷阱”
    在拿下“中川国际”后向李达昌伸手
    用父女情和师生情俘虏李达昌
第五章梦断“蓝田神话”
    帮了别人, “双规”了自己
    决策者说, 帮蓝田上市差点变成幕后推手
    受贿者说, 帮女儿买股票变成自己受贿证据
    渎职者说, 帮企业贷款变成滥用职权
    刻骨铭心, 终于知道法律是铁面无情
第六章司法腐败新标本
    案发当事人家属举报
    第一宗罪:为律师“勾兑”案子
    第二宗罪:收取当事人感谢费
    第三宗罪:大肆贪污, 使石狮蒙羞
    第四宗罪:与胞弟联营“司法家族企业”
    背叛的不止是法律
第七章药监之殇
    郝和平:第一根被点燃的“导火索”
    卒子和掮客:药监局窝案的“催化剂”
    王国荣:和药厂老总联手炮制假药
    曹文庄:“学以致用”的法学博士
    卢爱英:聚沙成塔
    郑筱萸:失去“药效”的药监局局长
第八章“裸体做官”者的滑铁卢
    庞家钰其人
    8次爆管之痛的“祸民工程”
    违规创造“政绩”, 国家损失三个多亿
    知情人数次举报
    真相水落石出
    “裸体做官”现象
    仅仅谩骂是不够的
第九章制造上海社保案的“漩涡中心”
    仕途轨迹
    “面疙瘩”区长
    拉帮结派的小圈子
    各种角色粉墨登场
    边腐边升的“典型”
    两面人
    三声“对不起”
尾声

(6)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藏语
        1.1 藏语简介
        1.2 藏语阅读的研究
    2 阅读知觉广度概述
        2.1 阅读知觉广度概念界定
        2.2 阅读知觉广度的类型
        2.3 阅读知觉广度的不对称性
        2.4 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
    3 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方法
        3.1 阅读知觉广度的早期测量方法
        3.2 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
    4 阅读过程中的眼动
        4.1 阅读中信息获取的基础
        4.2 视网膜视觉区的划分
        4.3 副中央凹预视效应
        4.4 阅读中的眼动控制模型
    5 不同语言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
        5.1 其他文字阅读知觉广度研究
        5.2 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1 研究问题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案
    4 研究意义
        4.1 理论价值
        4.2 实际应用价值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移动窗口范式下可视"窗口"的设定
        实验1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
        实验2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3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4 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5 藏族大学生的藏语阅读知觉广度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三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6 材料难度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7 阅读能力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8 工作记忆容量对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可视窗口的设定
    2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
        2.1 阅读知觉广度的一般发展特征
        2.2 阅读知觉广度发展研究的材料选取
        2.3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发展特点
    3 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因素
        3.1 材料难度在藏语阅读知觉广度中的作用
        3.2 阅读能力在藏语阅读知觉广度中的作用
        3.3 工作记忆容量在藏语阅读知觉广度中的作用
    4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生成传播环境
    第一节 风物传说生成传播的自然地理空间
        一、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
        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形地貌特征
    第二节 风物传说生成传播的文化语境
        一、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社会历史沿革
        二、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民众的生产方式
        三、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民众的精神文化创造
        四、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民间文学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的类型
    第一节 释源型风物传说
        一、解释山石岩穴来源
        二、解释河湖溪泉来源
        三、解释地域、村庄及其名称来源
        四、解释庙陵寺观来源
    第二节 状貌型风物传说
        一、“天将待命”型
        二、“仙人留影”型
        三、“天神劈山”型
        四、“人兽相争”型
        五、“动物化石”型
    第三节 附会型风物传说
        一、风物作为依附物
        二、风物作为叙事空间
    小结
第三章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的特征
    第一节 风物传说具有可信性的特征
        一、风物传说叙事中含有可信性的因素
        二、讲述者刻意解释和突出传说的可信性
        三、接受者相信风物传说叙事具有可信性
    第二节 风物传说中的奇异性特征
        一、风物传说叙事情节中的奇异性
        二、风物传说中形象角色的奇异性
    第三节 风物传说的解释性特征
        一、解释风物及其名称来源
        二、解释风物的形态外貌
        三、解释性在风物传说情节结构中的体现
    小结
第四章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风物传说与地域社会生活
        一、关于生产生活的印记
        二、关于迁徙的历史记忆
        三、关于灾害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风物传说与伦理道德观念
        一、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
        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三、探索开创与奉献精神
    第三节 风物传说与民间及宗教信仰
        一、风物传说对当地民间信仰的表现
        二、风物传说对当地宗教信仰的表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提升县域文化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
        1.1.2 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策略选择
        1.1.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部署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析评
    1.4 核心概念厘定
        1.4.1 县级政府
        1.4.2 文化管理与文化管理体制
        1.4.3 制度与制度逻辑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新制度主义理论“硬核”与“保护带”
    2.1 “硬核”与“保护带”理论要义
    2.2 新制度主义的“硬核”
        2.2.1 新制度主义的源流
        2.2.2 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2.2.3 新制度主义的特征
    2.3 新制度主义的“保护带”
        2.3.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2.3.2 社会学制度主义
        2.3.3 历史制度主义
    2.4 三个理论流派的融合起点与理论依据
        2.4.1 强调制度因素的是三派融合的基点
        2.4.2 拓展核心假设的是三派融合的重点
        2.4.3 结合研究层面的是三派融合的场域
    2.5 小结
3. 分析框架: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制度逻辑
    3.1 有关制度阐述
        3.1.1 制度内涵和外延
        3.1.2 制度功能和分类
    3.2 分析框架:制度变迁—制度效能—制度创新
        3.2.1 分析框架的理论谱系
        3.2.2 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
        3.2.3 分析框架的学理价值
    3.3 分析框架与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契合性
        3.3.1 分析框架对解释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适用性
        3.3.2 分析框架对分析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性
    3.4 小结
4. 制度变迁: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4.1 县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4.1.1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初创阶段(1949-1956)
        4.1.2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化阶段(1956-1966)
        4.1.3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锐变阶段(1966-1976)
        4.1.4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修复阶段(1976-1978)
        4.1.5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阶段(1978-2002)
        4.1.6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阶段(2002-至今)
    4.2 县级政府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4.2.1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探索(1949-1978)
        4.2.2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突破(1978-2002)
        4.2.3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的深化(2002-至今)
    4.3 县级政府文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
        4.3.1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1949-1978)
        4.3.2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1978-2002)
        4.3.3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化(2002-至今)
    4.4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三个关键领域的演进逻辑
        4.4.1 激励与收益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
        4.4.2 改革成本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约束条件
        4.4.3 “变与不变”是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4.5 小结
5. 制度效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审视
    5.1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5.1.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3 评估指标体系选取的过程
    5.2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应用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5.2.2 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确立
        5.2.3 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践运用
    5.3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效能的制度性影响因素分析
        5.3.1 文化行政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5.3.2 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5.3.3 文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5.4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实证分析
        5.4.1 文化管理运行制度不流畅
        5.4.2 文化基础设施制度不完善
        5.4.3 文化人事管理制度不匹配
        5.4.4 文化资产经费制度不健全
    5.5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案例
        5.5.1 H省S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5.5.2 A省C县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举措
    5.6 小结
6 制度创新: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
    6.1 县级文化行政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6.1.1 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6.1.2 文化经费保障的制度创新
        6.1.3 文化设施体系的制度创新
        6.1.4 文化管理运行的制度创新
    6.2 县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6.2.1 文化单位分类的制度创新
        6.2.2 文化单位绩效的制度创新
        6.2.3 文化人事管理的制度创新
    6.3 县级文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路径
        6.3.1 文化资产产权的制度创新
        6.3.2 文化资产运营的制度创新
        6.3.3 文化资产监管的制度创新
    6.4 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电子文献
    政策法规
附录
    附录1. 《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评价指标筛选问卷》
    附录2. 《H省M县文化管理体制“制度效能”综合评价问卷》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
        (四)目标与绩效目标
        (五)目标检验
    四、文献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与扶贫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四)关于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考察法
        (三)统计分析法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逻辑思路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方法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论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期性举措
        (三)公共财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
    二、政策执行理论
        (一)政策目标实现是政策的终极目标
        (二)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阶段
        (三)公共选择机制下政策执行偏误难以避免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价值理论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引入、目的与功能定位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管理手段的双重理性
        (三)绩效目标价值决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检验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一)绩效目标检验及其分类
        (二)公共价值的可得性
        (三)绩效目标检验的体系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绩效目标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政策阶段性演进
        (一)早期教育扶贫阶段
        (二)教育财政扶贫形成阶段
        (三)“两基”全覆盖与助学体系完善阶段
        (四)新时期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目标需求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特征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
        (一)价值目标
        (二)量化目标
        (三)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界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标检验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
        (一)以监督提效降耗为目标的工具属性
        (二)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导的价值属性
        (三)评价适用的前提条件
    二、绩效目标检验视角
        (一)第四代评价的提出与意义
        (二)“工具-价值”绩效检验视角
    三、“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
        (二)量化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三)价值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四、目标检验个案选择
        (一)广东贫困情况基本介绍
        (二)广东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量化目标检验
    一、量化目标检验:以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一)资金概述
        (二)评价范围与对象
        (三)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
        (四)评价组织与流程
        (五)实地考察抽样与满意度调查
    二、量化目标检验的基本结果
        (一)总体结果
        (二)区域结果
        (三)指标结果
    三、量化目标实现偏差及其原因
        (一)量化目标实现偏差
        (二)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价值目标检验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与检验方法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
        (二)检验方法
    二、深度访谈结果
        (一)教育扶贫补助广覆盖下成效明显
        (二)学生教育需求保障难精准
    三、满意度测量及分析
        (一)普通师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二)贫困户与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四、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直接原因
        (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需求难保障
        (二)扶助对象强自尊与扶贫考核间矛盾导致低满意度
        (三)教育精准扶贫补助化导致教育扶贫效果不彰
        (四)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与管理条块化导致瞄准偏差
        (五)农村生源流失给农村教育规划与保障带来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目标完善及绩效提升
    一、量化目标与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深层原因
        (一)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引起目标置换
        (二)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
        (三)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
        (四)基层难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
        (五)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人民满意”价值导向
        (二)建立绩效评价纠偏机制与容错机制
        (三)形成“扶贫-教育”贫困生瞄准机制
        (四)实现全国范围教育数据联网
        (五)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三、延伸与讨论
        (一)2020 年全面教育脱贫的形式意义与实质内涵
        (二)未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的支出重点
        (三)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S市问卷调查中师生与家长所提到关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附录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综述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的限度及其延伸空间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理论逻辑
    一、人民政协是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逻辑起点
        (一)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二)作为新型政党制度
        (三)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
    二、人民政协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制度化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内涵与特征
        (二)制度的起源与作用
        (三)制度化对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
    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第二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历史与现实逻辑
    一、政党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力量
        (一)政党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是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力量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历史脉络
        (一)全国政协成立(1949年——1978年)
        (二)改革开放后(1978年——2002年)
        (三)新世纪新阶段(2002年——2012年)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实要求
        (一)矛盾转化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要求
        (二)深化改革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动力
        (三)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必须立足于现实国情
    四、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
        (一)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分裂
        (二)民主监督不足导致政治腐败
        (三)低度参与水平与制度建设不足的矛盾
        (四)“中等收入陷阱”实质是民主的陷阱
第三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要原则与检验标准
    一、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三)坚持现代化的鲜明指向
        (四)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检验标准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三)加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
        (四)确保协商程序公平正义
第四章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一)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形式
        (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的一般过程
        (三)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
        (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制度创新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的基本形式
        (三)政协民主监督与协商实效
        (四)提高民主监督实效的路径
    三、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一)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自身优势
        (二)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机制分析
        (三)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
    一、以政协委员为主体,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一)政协委员是政协协商民主的主体
        (二)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有待提高
        (三)推进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
    二、以政协界别为基础,完善政协的界别协商制度
        (一)重视界别协商的独特优势
        (二)当前界别协商出现的不足
        (三)完善界别协商制度的思考
    三、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一)协商民主文化有待培育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提供隐性支撑
        (三)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需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四、以公民参与为关键,探索人民政协向基层延伸
        (一)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意义
        (二)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基本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们是怎样开展学军活动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信贷约束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基于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地调查[D]. 郭学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3]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小学课外活动课程增进德育实效性研究 ——以H小学为例[D]. 黄钟信. 广州大学, 2017(02)
  • [5]反渎风暴[J]. 海剑. 中国作家, 2009(06)
  • [6]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 高晓雷.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7]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风物传说研究[D]. 任建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8]制度变迁、效能与创新:我国县级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王余生. 武汉大学, 2018(06)
  • [9]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D]. 廖逸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研究[D]. 杨东曙.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我们如何开展学术活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