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空分设备的工作原理

中小型空分设备的工作原理

一、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黎艳[1](2020)在《液氮温区肋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煤化工、钢铁等行业对氧氮为代表的工业气体需求持续增长,促进低温空分装备向大型化、低能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主冷凝蒸发器作为空分装置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提升其换热性能对于空分系统整体的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主冷强化传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氧蒸发侧,氮蒸汽冷凝侧的研究相对缺乏。低温下冷凝侧热阻与蒸发侧相当,因此采用有效的冷凝传热强化方法对于提高主冷换热器的性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强化冷凝传热主要是研制各种强化换热的表面,肋表面可有效提高冷凝换热效率,该方法已在多种常规流体冷凝中得到验证和应用。然而由于低温工质与常温工质物性的差异以及冷凝工况的差异,肋表面在低温冷凝强化中的适用性及传热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受限于低温试验对绝热、密封要求较高,低温测量难度较大,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低温相变收敛困难等难点,低温冷凝强化的实验数据仍然缺乏,仅有早期针对列管式冷凝蒸发器的纵槽管强化冷凝传热研究。如今列管式冷凝蒸发器已普遍被板翅式换热器所取代,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在换热表面和扩展表面(板翅式换热器中翅片)都可加工的微小尺度肋片来实现冷凝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为揭示肋片强化低温冷凝微观的传热与流动机理,探索肋表面强化冷凝换热效果与肋几何尺寸的关系,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平板表面和肋表面的冷凝换热性能,验证了肋表面对强化氮冷凝的有效性。基于ANSYS FLUENT建立了竖直方向平板和肋板氮蒸汽冷凝的三维模型,利用多相流VOF模型追踪气液界面,引入表面张力CSF模型考虑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冷凝液的流动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在1.5 K的冷凝传热温差下,肋表面(H=0.6 mm,P=1 mm)的平均换热系数约为平板表面的2.6倍。2、通过分析肋表面氮蒸汽冷凝的热力学过程,从微观角度揭示了肋片强化低温冷凝的传热与流动机理。在前期建立的数值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界面面积、液膜减薄及排液能力对低温冷凝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液膜厚度分布、传热系数分布及速度分布等。结果表明:液膜减薄是强化冷凝传热最主要的因素,相比之下肋片引起的界面面积增加对强化冷凝传热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液膜较薄的波峰区域是传热的主要区域,液膜较厚的波谷区域是排液的主要区域。3、以氮为工质进行了低温冷凝强化实验研究,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探索了肋表面强化冷凝换热效果与肋几何尺寸的关系。设计搭建了换热表面可拆换的低温冷凝测试实验平台,获得了不同强化表面的传热数据,分析了肋高、节距、温差及肋型对传热系数和冷凝负荷的影响。在实验工况范围内,肋表面平均传热系数是平板表面的2-8倍,肋表面(H=0.3 mm,p=2 mm)冷凝传热性能最佳,对肋强化结构的实际应用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梅梅[2](2020)在《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天然气占国内能源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管道气供应不足,我国进口了大量的液化天然气(LNG)。大型的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广泛,在气化站建设时就同期规划了冷能利用项目。中小型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较少,常采用空浴式气化器进行气化,除了造成资源浪费,在站内也容易形成冷雾,会腐蚀站内设备,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对LNG冷能进行有效利用是保证LNG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进行研究。本文基于中小型气化站的特点,研究并筛选出合适的冷能利用方式。根据气化站区位特点(周边有无工业余热),提出不同的冷能利用方案。对于有工业余热可以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以工业余热为热源,以LNG为冷源,提出了两种LNG冷能用于朗肯循环发电和CO2液化回收的新流程,并对流程进行了模拟和性能分析;对于无工业余热可以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提出了一种LNG冷能与太阳能联合发电循环流程,并对其进行模拟和性能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对于周边有工业余热可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提出的流程1和2?效率最高可达到49.70%和51.03%,对应的比功为237.70 k J/kg LNG和234.48 k J/kg LNG,CO2的液化率为0.60 kg/kg LNG。基于?分析方法,对?损失进行分析,换热器?损失占比为68.17%和67.88%。研究了余热最高温度、工质压力和流量对流程比功和?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比功和?效率随着余热温度和循环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流程1比功高于流程2,?效率低于流程2;循环工质流量与比功呈正相关关系,?效率随工质流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优工质流量为3500 kg/h。当LNG气化量高于设计值时,启用流程2,低于设计值时,启用流程1并采用低温液氮和LNG联合供冷流程来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稳定运行时间会受到液氮储罐容积的限制。对于周边无工业余热可利用的中小型气化站,提出的LNG冷能和太阳能联合发电循环分为LNG冷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对LNG冷能发电系统中的设备进行了?分析,得到换热器内的?损失占流程总?损的绝大部分(约占总?损的69.23%),泵和膨胀机中存在的?损失约占总?损的30.77%。对影响系统性能较大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系统比功和?效率都随太阳能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LNG压力P1和P7增加,系统比功和?效率随之增大,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一级膨胀压力(P5)的增大,系统比功和?效率都随之减小;系统比功和?效率随着二级膨胀压力(P9)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呈抛物线趋势,比功和?效率存在一个最大值。使用TRNSYS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模拟,以北京、敦煌和拉萨为例,确定各地区每月太阳能集热器的辐照量、集热器集热量和辅助加热量。对比辅助加热量和LNG冷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确定地区是否适合采用该联合发电循环。北京地区LNG冷能发电系统每月的发电量小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量,不推荐采用该联合发电循环。敦煌地区在4~11月太阳辐射强烈,环境温度较高,在此时间段适合应用该联合发电循环。由于降水的影响,拉萨地区在2~4月所需的辅助加热量要高于LNG冷能发电系统,5月~次年1月更适合应用该联合发电循环。综合分析LNG冷能和太阳能联合发电循环系统适用于太阳年辐照量大且干燥少雨的地区。在敦煌12月~次年3月、拉萨2~4月若按照原工况运行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在此时间段内将太阳能热水温度调整至50℃,所需的辅助加热电能大幅降低,均低于LNG冷能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分别富余3.30×104k Wh和2.14×104k Wh的电量。夏季LNG冷能发电系统中冷却后的循环水可以用于冷水空调,为站内工作间制冷后再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具有可观的节电效益。

张瑞平[3](2020)在《磁场作用下的低温氧氮气液传递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加工制造行业,其中氧气和氮气为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空气产品。目前氧氮气体的制备多通过低温精馏法来进行,该方法具有产品纯度高、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因氧氮沸点接近,存在分离能耗高、设备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着制造业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目前通过规整填料的开发和应用,低温精馏效率已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精馏过程的压降与传质损失仍十分显着,其能耗可占系统总能耗的30%-50%。空分产品氧氮的相对挥发度较低,因此空分精馏对相间传质性能的要求比石化等行业高。当下低温精馏效率的提升主要有改进设备及内构件结构、优化流程设计及耦合其他节能技术等方式,通过传统的增加比表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传质的效率会使得压降大幅增加,而要在有限的塔径、压降下强化精馏过程核心的气液热质传递过程,提高系统的效率,则需要进一步解决背后涉及的低温精馏过程鼓泡、降膜流动与传质机理、新型精馏强化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基于本课题组提出的磁场辅助低温精馏新方法,本文探索了磁场对于气液动量及热质传递过程中潜在的强化突破点,从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分别揭示了磁场对于气液两相传输过程的作用机理,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1)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线圈电磁场构建的非均匀磁场中,气泡由静止开始在浮力主导下的运动及传质过程,揭示了磁场对气液界面运动的控制作用。空分精馏塔中,塔板效率的计算依赖于气泡的大小、气泡在液体中的停留时间等关键参数。气泡穿过线圈电磁场构建的磁场区域时,当磁场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时,在磁场中气上升速度得到抑制,磁场加大后会停止上升甚至反向运动。在1 A电流形成的中心磁感应强度0.193 T的磁场中,2.6 mm的气泡运动至磁场中心位置的平均速度减缓了14%。当磁场力方向与重力相同时,气泡加速上升,液相扰动明显增强,使得气泡振荡增强。液氧在流场中形成的速度涡旋能够加快液相中组分的扩散,展现了磁场对组分传递的强化作用。(2)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磁场下二维流场中液氧-氧气两相鼓泡行为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揭示了液相环流对气液界面的破碎效应。空分精馏塔中,气相和液相发生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气相在液相中的分布形态及分布方式,气液界面的融合与破碎等都是影响空分精馏效率的关键因素。当流场中添加永磁体磁场后,永磁体边缘的高梯度磁场引发多个液相环流,环流中心出现低压区,气体流路被改变的同时,部分气体被卷入环流低压区而滞留,部分气体随液相绕环流运动。环流流动的方向也对气体的运动速度产生显着影响,在流道底部液相由两侧向中心运动,在气相入口处汇合,提高了入口附近气相速度。液相湍动的增强使得气液界面更容易破碎,在最大场强0.47 T的磁场中,进气速度0.1 m/s,当气相鼓泡0.3 s时,流场内的气液接触界面长度达到无磁场的两倍。改变环流的尺寸能够增加其流动性,同时有望破坏近壁面的热质传递边界层,提高热质传递效率。(3)基于低温流动可视化实验平台,获得了液氮中气泡群上升过程运动速度与直径分布。开展了有无磁场作用时不同进口流量下的氧氮气液传质实验,获得了磁场下小气泡群的粒径分布,揭示了磁场下气液界面的破碎现象与传质强化机理。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及热质传递中,气泡群的形态特征是判断流型及预测传质效率的基础。通过对实验中获得的可视化图像进行分析,液氮中的氮气泡大多分布在0.74-2.67 mm之间,其分布满足近似正态分布,有60%的气泡直径分布在1.22-1.93mm间。实验发现,当液氮中气泡由静止开始上升时,其速度主要分布在0.1-0.3 m/s之间,曳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进一步开展的有无磁场作用时不同进口流量下的氧氮气液传质实验中,添加磁场后,气泡粒径变小、数量增多,当进口氧气流量小于4 g/min时,气泡直径分布峰值由[3.48,4.75]mm下降至[0.90,2.18]mm;当进口氧气流量大于4g/min时,气泡直径分布峰值由[1.25,2.13]mm下降至[0.37,1.25]mm。实验中存在最佳的进口流量5 g/min,使得气液传质时间最短,热质传递效率最高,施加磁场后,传质时间减少25%。实验中揭示的磁场下气液界面的破碎现象与传质强化机理将为磁场辅助精馏技术进一步研究与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陈泽国[4](2020)在《炼化生产过程空分装置的建模及热耦合技术应用的节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分是对空气进行分离,制取氧、氮、氩等高纯工业气体的过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空分过程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子、能源、航空航天、医疗保健以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煤气化循环发电(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等各个领域。然而,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空分业的生产能力及其固有的高能耗特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发展的步伐,更加凸显了领域内进行节能优化研究的重大实际意义。本文针对九江某公司炼化生产过程的空分装置分别进行了机理与仿真建模,通过系列措施对于装置的操作型以及结构型参数展开了优化分析。此外,在对当前节能效率最高的热耦合精馏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外设中间冷凝器和再沸器的方式应用于本装置,实现部分塔板之间的热耦合。能耗优化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热耦合技术拥有的潜在节能效力,为厂方将来装置的升级改造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有:(1)根据九江某公司空分装置实际工艺流程,首先应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搭建起了整套装置的流程仿真模型,模拟了实际工况。其次对于空气进料量,馏分液氮、富氧液空采出量,污氮抽提量等操作型参数以及空压机、膨胀机出口压力,液空进料位置,污氮抽提位置等结构型参数分别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的调优措施。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分析,给出了相应参数的理论最优操作值,在现有工况下挖掘了生产潜力,降低生产能耗。(2)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利用自主编程的方式,建立了空分流程基于MATLAB的更精确的机理模型并求解。与此同时,在模型基础上,采用内点法对于装置的关键操作变量展开了优化分析,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生产能力。(3)在对热耦合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当前空分装置可操作的应用途径(外设中间冷凝器、再沸器)做出了相应的节能优化分析。实验结果与两种建模方式优化结果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热耦合技术在节能降耗领域拥有的巨大潜力。

褚瑞华[5](2020)在《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与投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参与建设的单位众多、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任务艰巨、项目信息处理量巨大、工程建设效果的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针对工程项目的的特点,本文对投标成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中,决定项目能否中标最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从工程项目投标相关理论出发对本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其次从投标评价方法、投标风险、投标报价以及投标决策四个方面识别出工程项目投标成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专家打分结果求出各指标权重,根据权重结果提出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对策。根据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评价方法、投标风险、投标报价、投标决策等四个影响投标成功的一级评价指标,并挑选总共15种二级评价指标,作为项目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了工程项目投标评价方法的影响因素有最低投标报价法、综合评估法、其他评标方法;投标风险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技术、招标单位、投标单位;投标报价的影响因素有技术难度、资金流转、竞争对手、分包商;投标决策的影响因素有招标单位因素、环境因素;(3)根据分析得到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排序,由权重结果可以看出对工程项目投标的影响因素排名依次为投标风险、投标报价、投标决策、投标评价方法。(4)从投标报价、投标决策、投标风险、投标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提出工程项目投标成功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工程项目投标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对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风险应对及各因素考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尤其对空分项目的招投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韩双玲[6](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空分装置工艺仿真与工艺参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风靡一时,对于空分装置而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工艺仿真及参数的优化具有很大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空分装置工艺仿真及参数优化方法的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利用空分装置生产所得历史数据,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合适的仿真模型来指导空分装置的生产作业,为今后空分行业做工艺仿真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并提出一种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的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获得最佳工艺参数,指导生产时加工参数的选择,避免工艺参数选择的盲目性,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本文以空分装置为对象,基于历史数据对空分装置进行工艺仿真与参数优化。主要工作如下:(1)打破了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空分装置仿真模式,首次将大数据分析、BP神经网络引入空分装置工艺仿真,为空分装置仿真开辟了新思路。采用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为BP神经网络优化提供了新方法。(2)对20个参数的历史数据进行采集,并对缺失值和异常值进行了处理。进行了数据的归一化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空压机入口温度等9个参数作为氧气产量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3)构建了9-25-1的三层BP神经网络,基于历史数据对氧气产量进行预测,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平均相对误差为0.0109,采用天牛须搜索算法进行优化后,平均相对误差降为0.0038,降低了65.1%。(4)通过BP神经网络,基于历史数据对装置的能耗进行预测,综合电耗和空压机电耗训的神经网络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05和0.025,以能耗最小为目标,采用天牛须搜索算法进行寻优,获得能耗最小值,并得到相应参数的最优值,对装置的节能降耗提供了参考。

才正彬[7](2019)在《空分装置高效节能优化与应用》文中指出工业气体被形象地称为“工业血液”,空分装置则是气体生产的“心脏”。空分设备是一种高能耗设备,在煤化工行业中,制氧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 0%~1 5%,甚至更大;另外,空分装置电力消耗占钢铁企业总电耗的15%~20%。因此,在满足原有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系统生产流程进行调整改善,有效调节产品供需平衡,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节能降耗,为本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客观的支持和帮助。空气分离装置大部分采用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却塔、分子筛吸附器、增压透平膨胀机、规整填料塔(中压塔、低压塔、粗氩塔、精氩塔)制取满足客户需求的氧、氮和氩。本文主要结合空分装置运行特点,在空分装置中的可优化项目上进行效率优化研究和应用,充分利用峰谷分时电价(TOU)的特点,结合空分装置实际运行能力,在市场液氧、液氮需求变动时,采用TOU对空分负荷进行变工况调整,降低产品整体电费,增大收益;类比分子筛吸附系统的顺控控制,对本装置的液化系统的启动进行剖析,分部分项的进行列分,通过优化实现了特定装置(液化装置)一键启动,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以及将误操作风险降低至零,实现了装置的高效节能运行的目的。

蒋理[8](2018)在《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分是工业上对于空气分离装置的简称,其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氮氩及稀有气体等工业气体,为下游装置提供服务。由于大型空分EPC(英文名称: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中文名称: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技术约束性较高,具有一次性大额投资而且投资期较长的特点,因此科学的项目经济性分析是项目决策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也是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的基础。对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项目成本控制,不仅可以为EPC总包商节省大量的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业主减少资金投入,达到双赢的目的目的。项目成本控制理论经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后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体系,但多用于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对于空分工程项目的研究较少,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填补这块空白。本文通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ing Breakdown Structure)进行成本分解,按照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参考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套针对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独创成本控制方案,采用了全过程、动态控制的理论,运用了责任成本法、价值工程法、目标成本法。其内容包括利用技术革新优化项目整体方案,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最具性价比的装置方案;然后利用定额预算法、目标成本法在设计阶段进一步优化设计、制造、施工方案;同时结合目标成本法和价值工程法准确判断采购设备的真实成本,进行精细化采购,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于责任成本法、全过程、全面成本管理方法建立动态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在施工中基于目标成本法对现场分包商的工程量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项目实施成本符合或低于预算。另外建立了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通过收集专家的评判意见,并加以分析,总结出缺点及不足后,对项目成本控制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及再评价,确认改进方案可行后,才将改进方案运用于实际项目,进行实际的检验验证,得出结论。

付庭强[9](2018)在《煤气化工艺的空分装置选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乙烯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速。然而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石油资源短缺,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7年达到67.4%,持续增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影响了我国能源经济安全。因此,以煤炭资源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对石化产品进行部分替代或补充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方向之一。发展现代煤化工,离不开煤气化技术及其配套空分装置。然而,国内一些煤气化项目配套空分装置的选择不尽合理,造成空分单元建设投资大,后期运行成本高,影响了企业盈利。对此,作者针对主流的煤气化工艺流程,对空分装置配套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使之合理优化,以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文章简要概述了煤气化和空分装置的发展,重点分析介绍了国内几套煤气化装置和空分装置的实际配套运行情况,总结了空分装置性能指标控制和优化选型,并运用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对煤气化配套空分装置进行指标控制,以达到节能创效的目的。在研究了多套国内大型煤化工配套空分装置的选型案例后,总结出了经济、安全、高效的空分系列数和单套制氧能力结合方式,该总结经验成功运用于新建煤化工项目中。文中对空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对气化装置和空分装置制造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做了简要阐述,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向更加高效节能方向发展提供了论据。

曹敏[10](2018)在《神木化工空分预冷系统技术改造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二期40万吨/年装置中空分预冷系统设计时因未设置冷水机组,经过几年运行后发现项目实施区域夏季高温天气增多、平均气温上升、循环冷却水水温比设计温度高出许多,导致夏季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高达18℃,空气中水分含量升高,造成纯化系统分子筛吸附负荷大幅度增加,给分子筛再生、活化带来很大困难,出现分子筛吸附能力不足,对设备顺利度夏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使得主换热器热负荷增大,膨胀空气量增加,系统能耗上升,威胁空分系统安全运行,甚至导致主换热器部分通道被干冰堵塞而停车加温吹除。对空分预冷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杜绝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是保证装置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的紧迫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将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降至设计值13℃这一重要工程应用问题,在进行大量调研、工艺分析和设备负载能力计算的基础上,提出采取降低直接接触的逆流换热冷冻水温度来达到降低空气出空冷塔的温度;同时,考察了冷冻水温与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的匹配关系,在进行了填料塔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认为冷冻水在流量为287m3/h、温度7℃时可以满足塔顶气体出口温度的设计要求。将这一研究结果应用于装置的技术改造,通过增设冷水机组,有效降低了冷冻水温度,并在夏季运行正常,消除了高温带来的威胁,达到了既保证空分设备安全度夏,又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液氮温区肋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纯质蒸汽冷凝传热强化研究进展
        1.2.1 滴状冷凝实现的方法
        1.2.2 膜状冷凝强化的方法
        1.2.3 扩展表面强化膜状冷凝换热
        1.2.4 低温冷凝强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竖直表面氮蒸汽冷凝传热数值模拟
    2.1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2.2 计算模型
        2.2.1 多相流模型
        2.2.2 表面张力模型
        2.2.3 湍流模型
        2.2.4 传质模型
    2.3 求解方法与参数设置
    2.4 模型可靠性分析
        2.4.1 网格无关性验证
        2.4.2 模型有效性验证
    2.5 肋板与平板对比分析
        2.5.1 液膜空间分布
        2.5.2 液膜厚度和局部换热系数
    2.6 表面张力影响机理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肋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特性分析
    3.1 肋高对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
    3.2 节距对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
    3.3 肋片强化传热机理分析
        3.3.1 界面面积
        3.3.2 液膜减薄
        3.3.3 排液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竖直肋表面氮蒸汽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4.1 低温冷凝测试实验平台
        4.1.1 实验设计原理及装置
        4.1.2 实验台误差分析
        4.1.3 冷凝测试板
        4.1.4 实验操作流程
    4.2 数据处理
    4.3 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比分析
    4.4 影响强化冷凝传热特性的因素及规律分析
        4.4.1 肋高对冷凝换热的影响
        4.4.2 节距对冷凝换热的影响
        4.4.3 肋型对冷凝换热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LNG冷能利用特点及热力学分析评价方法
    2.1 状态方程的选取
    2.2 LNG冷量特性
    2.3 LNG冷?特性
    2.4 工艺系统热力学分析评价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种冷能利用工艺研究
    3.1 冷能发电工艺
    3.2 液化CO2工艺
    3.3 冷能制冰工艺
    3.4 低温冷库工艺
    3.5 冷水空调工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LNG冷能与工业余热的联合发电循环
    4.1 朗肯循环改进研究
    4.2 LNG冷能与工业余热的新型动力循环简介
    4.3 LNG冷能与工业余热的新型动力循环模拟分析
    4.4 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5 工艺调整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LNG冷能与太阳能的联合发电循环
    5.1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5.2 LNG冷能与太阳能的联合发电循环介绍
    5.3 LNG冷能发电系统模拟分析
    5.4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太阳能热水系统
    6.1 太阳能集热工艺模型
    6.2 关键设备参数设计
    6.3 太阳能热水系统模拟分析
    6.4 工艺调整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磁场作用下的低温氧氮气液传递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空气分离技术
        1.1.1 低温精馏法
        1.1.2 变压吸附法
        1.1.3 膜分离法
        1.1.4 空分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要求
    1.2 精馏塔传热传质的研究进展
        1.2.1 板效率的定义
        1.2.2 塔板效率预测模型
        1.2.3 气泡的动力学研究现状
        1.2.3.1 气泡运动受力分析及无量纲数表达
        1.2.3.2 气泡形状及运动状态研究
        1.2.3.3 低温精馏气泡动力学研究中低温流体的特殊性
        1.2.4 强化气液传质的发展要求
    1.3 磁场辅助空气分离技术
        1.3.1 物质的磁性与氧的顺磁性
        1.3.2 利用磁场进行直接分离与富集
        1.3.2.1 磁场力的表达及磁致分离理论
        1.3.2.2 利用磁场富集或分离的装置
        1.3.2.3 利用磁场辅助膜分离
        1.3.2.4 梯度磁场的构建
        1.3.3 磁场对两相传输过程的影响
        1.3.4 磁场辅助低温精馏研究新方法
    1.4 磁致空气分离的主要技术瓶颈和科学问题
        1.4.1 现阶段磁致空气分离技术的瓶颈
        1.4.2 磁致空气分离发展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本文主要工作
2 磁场下液氧中气泡运动的流动过程模拟
    2.1 物理模型与假设
        2.1.1 模型假设
        2.1.2 物理模型
    2.2 数值模型
        2.2.1 磁场模型
        2.2.2 流场模型
        2.2.3 气液界面捕捉方程
    2.3 网格划分与模型验证
    2.4 单气泡运动速度及形变
    2.5 磁场作用下的气泡运动机理
    2.6 磁场作用下的传质特性
        2.6.1 扩散传质方程
        2.6.2 磁场下氮组分的扩散过程
    2.7 本章小结
3 鼓泡过程气液分布及流动状态模拟
    3.1 数值模型
        3.1.1 磁场方程
        3.1.2 流动方程
    3.2 网格划分与模型验证
    3.3 背景磁场对传递特性的影响
        3.3.1 磁场对气液鼓泡的影响
        3.3.2 剩磁磁通密度
        3.3.3 磁体结构
    3.4 入口条件对流动及传质特性的影响
        3.4.1 气体入口与磁场的相对位置
        3.4.2 入口直径
    3.5 多孔鼓泡与多磁体串联
    3.6 本章小结
4 液氮中气泡群运动特征可视化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装置介绍
    4.3 热量输入估算
    4.4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4.4.1 实验步骤
        4.4.2 数据处理
    4.5 液氮气泡群运动特征
        4.5.1 气泡的上升速度
        4.5.2 气泡的曳力系数
    4.6 本章小结
5 磁场作用下的低温氧氮气液传质可视化实验研究
    5.1 实验装置介绍
        5.1.1 低温氧氮可视化装置系统设计
        5.1.2 低温传质流道设计
        5.1.3 永磁体“磁笼”结构设计
        5.1.4 数据采集系统
    5.2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5.2.1 实验步骤
        5.2.2 实验工况
        5.2.3 气泡可视化图像处理
        5.2.4 误差分析
    5.3有无磁场作用下的液态氧氮传质对比实验
        5.3.1 有无磁场作用时鼓泡过程的气泡群形态分析
        5.3.2 磁场对气体进口流量的影响
        5.3.3 磁场对氧氮气液传质时间及出口氧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工况下传质过程中液体温度与出口流量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炼化生产过程空分装置的建模及热耦合技术应用的节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空分流程的基本概述
        1.1.1 空分流程的研究意义
        1.1.2 空分流程类型
    1.2 行业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热耦合技术介绍及其发展历程
    1.4 全文思路总结
2 空分流程介绍及Aspen Plus仿真建模优化分析
    2.1 常规空分原理
    2.2 九江某公司空分装置基本介绍及运行工艺流程
        2.2.1 空分装置基本概述
        2.2.2 各部分设备具体流程说明
        2.2.3 空分工艺流程详述
    2.3 Aspen Plus商业软件的介绍
    2.4 仿真建模的概述、细节及结果描述
        2.4.1 流程进料、出料及状态说明
        2.4.2 各操作单元的参数设定
        2.4.3 能耗计算方式
        2.4.4 Aspen模型仿真情况小结
    2.5 基于Aspen Plus空气分离过程分析和调优
        2.5.1 灵敏度分析介绍及应用
        2.5.2 空分流程的调优分析
        2.5.3 操作型变量的调优和分析
        2.5.4 结构型变量的调优和分析
    2.6 小结
3 机理建模及其优化分析
    3.1 空分精馏过程机理模型的建立
        3.1.1 物性计算描述
        3.1.2 平衡级模型建立
        3.1.3 MESH模型表述
    3.2 机理模型的求解与仿真结果
    3.3 空气分离过程的优化等算法介绍及应用、结果展示
    3.4 机理仿真建模小结
4 热耦合空分技术介绍及应用分析
    4.1 热耦合技术背景及原理介绍
    4.2 中间冷凝器和再沸器作为耦合连接器的使用
        4.2.1 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介绍
        4.2.2 实际应用案例
        4.2.3 归纳与小结
        4.2.4 实际架构
    4.3 热耦合应用机理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4.4 结果分析与展示
5 小结与思考
    5.1 全文主要工作
    5.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与投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主要内容
    1.3 论文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工程投标及投标人的含义
        2.2.2 招投标方式
        2.2.3 招投标分类
        2.2.4 层次分析法
    2.3 小结
第三章 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评价分析
    3.1 工程项目投标成功的影响因素识别
        3.1.1 投标评价方法
        3.1.2 投标风险
        3.1.3 投标报价
        3.1.4 投标决策
    3.2 工程项目投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小结
第四章 HY公司ASD项目实证分析
    4.1 HY公司ASD项目简介
        4.1.1 HY公司简介
        4.1.2 HY公司空分装置简介
        4.1.3 ASD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4.1.4 内部环境分析
    4.2 HY公司ASD项目案例研究
        4.2.1 打分专家背景
        4.2.2 工程项目投标影响因素层次结构的建立
        4.2.3 构建判断矩阵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对策
        4.3.1 投标报价对策
        4.3.2 投标决策对策
        4.3.3 投标评价方法对策
        4.3.4 投标风险对策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SD项目投标影响因素专家打分表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基于数据挖掘的空分装置工艺仿真与工艺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空分装置仿真建模的研究现状
        1.2.2 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空分装置生产概况及数据采集
    2.1 空分装置的前景
    2.2 空分装置空气分离原理及流程简介
        2.2.1 低温精馏法的基本原理
        2.2.2 空分流程及主要参数
    2.3 数据采集及处理
        2.3.1 数据采集
        2.3.2 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预处理过程
        3.1.1 异常值处理
        3.1.2 处理缺失值
        3.1.3 数据归一化
    3.2 空分装置工艺参数数据相关性分析
        3.2.1 相关分析原理
        3.2.2 相关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空分装置仿真建模中的应用
    4.1 BP神经网络概述
        4.1.1 BP神经网络原理
        4.1.2 BP神经网络的结构
        4.1.3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4.1.4 BP算法的优缺点
    4.2 基于空分装置工艺参数的BP网络建模
        4.2.1 隐含层节点数的确定
        4.2.2 激励函数、训练函数的确定
        4.2.3 模型预测及结果输出
    4.3 天牛须搜索算法概述
        4.3.1 天牛须搜索算法原理
        4.3.2 天牛须搜索算法流程
    4.4 天牛须搜索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分装置优化能耗模型设计
    5.1 耗电量预测模型
        5.1.1 数据准备
        5.1.2 建立耗电量预测模型
    5.2 天牛须搜索算法寻优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空分装置高效节能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空气的主要分离方法
        2.1.1 吸附法
        2.1.2 膜分离法
        2.1.3 低温精馏法
    2.2 空气分离设备
    2.3 峰谷分时电价
        2.3.1 国外峰谷分时电价现状
        2.3.2 国内峰谷分时电价现状
    2.4 空分变负荷
        2.4.1 跟踪调节
        2.4.2 液氧与液氮周期倒灌变负荷
    2.5 化工智能化生产技术
        2.5.1 化工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现状
        2.5.2 智能化化工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
    2.6 课题提出和研究内容
3 实验部分
    3.1 空分流程介绍
    3.2 空分设备及设计参数
        3.2.1 空气压缩机组
        3.2.2 预冷系统
        3.2.3 空气净化系统
        3.2.4 进料和循环氮气压缩机组
        3.2.5 冷箱内设备
        3.2.6 增压透平膨胀机组
        3.2.7 其它设备
        3.2.8 冷却水循环系统
4 空分系统TOU变负荷
    4.1 TOU变负荷基准的确定
    4.2 TOU变负荷数据选取
    4.3 TOU变负荷收益计算
    4.4 空分系统TOU实际测试
        4.4.1 空气压缩机负荷±500 Nm~3/h运行模式下空分系统TOU
        4.4.2 空气压缩机负荷±1000 Nm~3/h运行模式下空分系统TOU
        4.4.3 空气压缩机负荷±2000 Nm~3/h运行模式下空分系统TOU
        4.4.4 不同TOU运行模式的比较
        4.4.5 TOU运行模式深入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液化系统自动启动
    5.1 空分液化系统手动启动
    5.2 空分液化系统自动启动步骤划分
    5.3 手动和自动启动空分液化系统的比较
    5.4 成本核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导师情况

(8)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2 相关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1 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1 项目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2.1.2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借鉴与启示
3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特征分析及成本构成研究
    3.1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特征分析
        3.1.1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特征
        3.1.2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特性
    3.2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析
        3.2.1 基于WBS的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解
        3.2.2 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成本分析
        3.2.3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成本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制定
    4.1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设计
        4.1.1 成本控制方案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4.1.2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的制定
    4.2 成本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4.2.1 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
        4.2.2 项目设备采购阶段的精细化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4.2.3 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
        4.2.4 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4.2.5 项目风险识别及成本控制策略
    4.3 本章小结
5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案的效果评价
    5.1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
        5.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1.3 评价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5.2 基于评价结果的方案改进
        5.2.1 方案改进原则
        5.2.2 方案改进的内容及要求
    5.3 改进后的成本控制方案效果再评价
        5.3.1 改进后的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模型
        5.3.2 最终成本控制方案效果评价
    5.4 成本控制方案实施的措施建议
        5.4.1 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5.4.2 成本控制程序及要求
        5.4.3 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
    5.5 本章小结
6 实例分析
    6.1 YTH工程概况
    6.2 YTH项目成本实际控制方案
        6.2.1 项目成本控制程序
        6.2.2 项目成本控制要点
        6.2.3 理论方案与实际执行时的偏离
    6.3 项目成本控制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6.3.1 项目整体成本控制结果
        6.3.2 项目成本实际控制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二: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调查问卷
    附录三: 成本控制方案评价问卷
    附录四: 成本控制方案控制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问卷
    附录五: 成本控制方案控制效果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问卷
    附录六: 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评价指标问卷

(9)煤气化工艺的空分装置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本课题背景
        1.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煤气化和空分的发展
        1.2.1 煤气化的发展
        1.2.2 空分的发展
    1.3 论文主要思路和内容
第二章 煤气化原理及技术分类
    2.1 煤气化化学原理
    2.2 煤气化技术分类
        2.2.1 固定床煤气化技术
        2.2.2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
        2.2.3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2.3 煤化工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三章 典型煤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3.1 碎煤加压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3.2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3.3 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配套空分装置案例分析
    3.4 空分选型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空分装置性能指标控制和优化选型
    4.1 空分装置指标控制
        4.1.1 量化评分表
        4.1.2 关键指标评价标准
    4.2 空分装置制氧能耗计算
    4.3 行业内对于空分能耗的约定
    4.4 空分设备选型过程中降低能耗的研究
        4.4.1 压缩机的优化选择
        4.4.2 空分主体设备的优化选型
    4.5 30万吨/年当量煤气化装置配套空分装置选型经验总结
        4.5.1 主要煤气化技术用氧量的确定
        4.5.2 配套空分装置系列数的选择
        4.5.3 汇总表
第五章 总结性经验的应用
    5.1 案例一
        5.1.1 项目概况
        5.1.2 装置选型
        5.1.3 效果验证
    5.2 案例二
        5.2.1 项目概况
        5.2.2 装置选型
        5.2.3 效果验证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研究总结
    6.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神木化工空分预冷系统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 神木化工空分预冷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2.1 原工艺流程
    2.2 本装置预冷系统相关设备参数
        2.2.1 空冷塔参数
        2.2.2 水冷塔参数
        2.2.3 冷却水泵参数
        2.2.4 冷冻水泵参数
    2.3 本装置空分预冷系统运行记录
    2.4 本装置夏季运行问题原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神木化工预冷系统改造研究
    3.1 增设冷水机组的依据
    3.2 针对本装置增设冷水机组的系统研究
        3.2.1 纯化器中填料装填量的选择
        3.2.2 增压机进口温度的优化
        3.2.3 高压氮气压缩机进口温度的优化
        3.2.4 对低压主换换热面积的影响分析
        3.2.5 对操作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3.2.6 工艺改进效益分析
    3.3 冷冻水温度的确定计算
        3.3.1 由填料塔模拟过程计算确定冷冻水流量及温度
        3.3.2 灵敏度分析
    3.4 本装置增设的冷水机组选型
        3.4.1 制冷量计算
        3.4.2 冷水机组选择
    3.5 改造后工艺说明
    3.6 改造后工艺流程简介
    3.7 改造后工艺流程简图
    3.8 改造后装置运行评价
        3.8.1 改造后DCS操作画面即时抓图
        3.8.2 改造后空分预冷系统主要运行参数采集
        3.8.3 冷水机组运行情况
    3.9 本章小结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中小型空分装置的操作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液氮温区肋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 黎艳. 浙江大学, 2020(07)
  • [2]中小型LNG气化站冷能利用研究[D]. 刘梅梅. 长江大学, 2020(02)
  • [3]磁场作用下的低温氧氮气液传递机理研究[D]. 张瑞平. 浙江大学, 2020(07)
  • [4]炼化生产过程空分装置的建模及热耦合技术应用的节能优化研究[D]. 陈泽国. 浙江大学, 2020
  • [5]工程项目投标成功影响因素分析与投标对策研究[D]. 褚瑞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6]基于数据挖掘的空分装置工艺仿真与工艺参数优化[D]. 韩双玲. 山东大学, 2019(09)
  • [7]空分装置高效节能优化与应用[D]. 才正彬. 浙江大学, 2019(03)
  • [8]大型空分EPC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D]. 蒋理. 浙江大学, 2018(01)
  • [9]煤气化工艺的空分装置选型研究[D]. 付庭强. 西北大学, 2018(01)
  • [10]神木化工空分预冷系统技术改造研究[D]. 曹敏.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中小型空分设备的工作原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