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非农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尹鸿飞,张兵,郝云平[1](2021)在《信贷约束与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影响效应及损失估算》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创业行业异质性角度,分别构建农业创业绩效与非农创业绩效的客观衡量指标,理论分析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的影响,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使用处理效应模型估算信贷约束所导致的创业绩效损失。研究发现,信贷约束会显着制约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对农业创业家庭而言,受信贷约束的制约,从事农地规模化经营对其亩均农产品产量和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均未起到显着的改善作用。相比不受信贷约束家庭,受信贷约束家庭的亩均农产品产量减少119.4242千克,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0.2097元。对非农创业家庭而言,相较于不受信贷约束家庭,增加受信贷约束家庭的借贷金额可以显着提高其生产经营净利润,若受信贷约束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其净利润将提高1.9533万元。此外,受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时,其创业绩效的改善效用优于受供给型信贷约束家庭。研究结论证实了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产生的负向影响及其损失。基于此,在优化农民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切实解决农民创业融资约束问题,提升农民创业绩效、改善农民创业质量。
陈书伟[2](2021)在《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其收入效应——基于CHIPS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基于CHIPS调查数据,从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角度,探讨工作转换对农村劳动力收入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性质等均对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具有显着影响;在对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incer经验方程和Keith的收入增长模型,分析工作转换的收入效应,研究发现,向上与平行的职业转换、向上与平行的地域转换及二者同时发生的工作转换对收入增长的影响显着为正,而向下的职业转换和地域转换对收入增长的影响显着为负。
赵立卫[3](2021)在《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老龄化红利”假说及实证检验》文中认为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相关权威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之间存在"倒U"关系。其成因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使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部分产业、职业内更富职业经验的劳动者群体扩大,同时家庭和个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等,但上述因素的正向作用受到人类生命周期规律和一些负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存在"老龄化红利"。我国当前业已进入"老龄化红利"期,要充分利用和延长"老龄化红利",必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继续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发展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及体育事业,积极优化生育政策。
王佳悦,刘畅,史元[4](2021)在《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受到学者与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早期的弃农经营行为折价效应显着,饱受社会与学者的批评,但随着多元化战略的调整和经营环境复杂性的增强,同时出现了折价效应、溢价效应、无关论、非线性相关等研究成果,而关于多元化经营下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的研究也日益丰富。通过梳理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和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发现农业企业会基于分散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利益最大化等主观动因而开展多元化经营,并在实施过程中受产业环境、公司治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作用于企业的绩效和风险。基于文献研究,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从丰富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范围和完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童长凤,王伟[5](2021)在《国内城市经济学近十年实证研究进展与政策因应——基于典型文献的评述》文中指出城市经济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断充实。通过梳理近十年中国学者对城市经济学的典型实证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大多围绕城市生产效率展开,产业集聚一度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点,共同集聚、借用规模和城市蔓延等概念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不少研究已使用现代经济学模型阐述内在逻辑,并沿用高级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微观数据库的应用和工具变量的创新提高了实证研究的可信度。本文从空间外部性、城市空间结构、公共品和劳动力流动、城市土地财政等视角梳理并评价相关研究,根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实践要求归纳政策含义,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孙学涛[6](2021)在《高铁会影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吗?——东北振兴的另一种思路》文中指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在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基于东北地区147个县和34个城市的数据,运用SARAR模型分析高铁对不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存在着显着的空间集聚性,同时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高铁促进了城市和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升;高铁还会带来"鲍莫尔成本病",即高铁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高铁在产业结构的虹吸效应中起到促进作用;高铁会通过抑制第一产业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要素产生影响。同时采用了4种方法检验高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发现相关结论仍然是稳健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要素流动、政府干预和交通衔接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赵洁,刘昌平[7](2021)在《促进还是抑制: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文中指出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将土地流转分为土地转出与土地转入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土地转出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具有抑制效应;采用土地转出金额与土地转入金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土地转出金额越多,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越大,但土地转入金额越多,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越低;同时采用倾向值匹配解决样本选择偏差与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后,土地转出的促进效应与土地转入的抑制效应依然存在。第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土地转出会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与减少农业劳动时间而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土地转入会降低农户家庭风险偏好与增加农业劳动时间而抑制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第三,异质性结果显示,土地转出的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与新生代农户群体中;而土地转入的抑制效应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及第一代农户群体中。因此,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与实践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张培丽,管建洲[8](2021)在《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热点排名重回历史位次,说明了"三农"问题研究在新阶段的重要性。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从对农业生产冲击、粮食安全风险、影响农民增收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角度全面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二是站在"十四五"即将开局的新历史节点,深入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和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内涵、新时代使命和未来发展方向;三是在拓展研究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同时,反思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四是围绕"三权分置"改革重点对集体所有制、土地流转、"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五是从农业生产效率角度对当前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实现农业现代化;六是关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方式的改变,探讨了农民创业问题。最后,从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研究、将"三农"问题置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系统研究和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和研究角度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小华,温涛[9](2021)在《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逻辑验证》文中认为"城乡中国"既是理解转型中国结构形态的一个重要范式,也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基本结构特征。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序数据,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及方法对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在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国家与"三农"的关系,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的阶段性变动,使得城乡金融资本集聚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城乡金融非均衡集聚的政治经济逻辑下表现出了独特的阶段性非线性关系,并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1952—1966年、1967—1977年、1978—1990年、1991—2003年、2004—2016年和2017年及以后六个阶段。本文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破解中国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同步和农村金融发展不充分的困境,必须超越现有金融控制和金融扶持的行政思维以及"竞争性"的市场思维,进一步提升过去"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改革策略,培育根植于农村社区的"多元化""合作性""普惠性"金融中介。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手抓",需求侧重在固本强基、培育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供给侧重在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优化、责任强化、功能完善、创新推动、风险共担和内涵式发展。
黄萤乾[10](2021)在《非农就业对农户梯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西省梯田区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中国非农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非农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信贷约束与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影响效应及损失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 |
1.农村家庭创业与创业绩效:概念界定及衡量指标 |
2.信贷约束对农业创业绩效的影响 |
(1)亩均农产品产量视角下信贷约束对农业创业绩效的影响。 |
(2)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视角下信贷约束对农业创业绩效的影响。 |
3.信贷约束对非农创业绩效的影响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1.信贷约束对农业创业绩效的影响 |
2.信贷约束对非农创业绩效的影响 |
三、内生转换回归模型与处理效应估算 |
1.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
2.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处理效应估算 |
四、数据来源、变量与实证分析 |
1.数据来源 |
2.信贷约束影响农业创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1)变量设置。 |
(2)信贷约束对农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 |
(3)信贷约束影响农业创业绩效的损失估算。 |
3.信贷约束影响非农创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1)变量设置。 |
(2)信贷约束对非农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 |
(3)信贷约束影响非农创业绩效的损失估算。 |
五、结论与建议 |
(2)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其收入效应——基于CHIPS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述评 |
二、分析思路、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
(一)分析思路 |
(二)变量设定 |
(三)数据说明与描述性分析 |
三、模型设定 |
(一)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状况分析的模型设定 |
(二)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的收入效应模型设定 |
四、实证分析 |
(一)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二)工作转换收入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 |
(二)启示 |
(3)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老龄化红利”假说及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老龄化红利”假说——基于人力资本形成规律的“倒U”效应 |
1. 从个体规律到总体趋势:“倒U”关系假说 |
2.“老龄化红利”假说——一个推论 |
3. 中国当前处于“老龄化红利期”吗? |
四、实证分析 |
1. 相关说明 |
2. 关于工龄与劳动者个体人力资本积累“倒U”关系的验证(1)分析设计 |
3.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力资本积累关系的宏观验证 |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
1. 结论 |
2. 政策建议 |
(4)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多元化经营的概念、类型及测度研究 |
(一)多元化经营的概念与类型 |
(二)多元化经营的测度 |
三、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主观动机 |
1. 基于风险分散理论。 |
2. 基于协同效应理论。 |
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
(二)客观条件 |
四、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经济后果研究 |
(一)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二)基于不同视角的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
1. 多元化经营与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交互作用。 |
2. 环境动态性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3. 企业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4. 多元化经营对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 |
五、多元化经营对农业上市公司风险的影响研究 |
六、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述评与展望 |
(一)多元化经营作用机制复杂,仍需进一步丰富研究视角 |
(二)多元化经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有待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
(三)多元化经营研究的结论仍有分歧,需要不断完善研究方法 |
(5)国内城市经济学近十年实证研究进展与政策因应——基于典型文献的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空间外部性研究 |
(一)城市化经济视角 |
第一,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视角。 |
第二,城市区划调整和辖区合并视角。 |
第三,借用规模视角中的城市化经济。 |
(二)空间邻近和产业集聚视角 |
(三)动态集聚经济视角 |
三、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一)城市蔓延视角 |
(二)城市交通拓展视角 |
四、城市公共品问题研究 |
(一)财政分权、城市公共品供给与房价之间的联系 |
(二)城市公共品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五、城市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 |
(一)劳动力自身迁移动机的影响 |
第一,教育回报角度。 |
第二,人力资本积累层面。 |
(二)公共品、房价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
第一,考虑环境公共品地区差异。 |
第二,住房价格层面。 |
第三,劳动力流动的历史因素。 |
六、城市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
(一)产业结构层面影响 |
(二)宏观经济层面影响 |
第一,城镇化与竞争力方面。 |
第二,储蓄与消费方面。 |
第三,城市经济波动方面。 |
(三)现有政策进展 |
七、研究评价与政策启示 |
(一)发挥新型城市型态潜能,扩大产业效率空间 |
(二)实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融合发展 |
(三)推进公共服务空间均衡供给,强化功能性公共品供给 |
八、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集聚经济的动态变化有待深入研究。 |
第二,户籍制度放松对城市劳动力流动影响研究。 |
第三,城市群视域下产业集聚和产业协调问题研究。 |
(6)高铁会影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吗?——东北振兴的另一种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分析 |
四、计量模型 |
五、数据和计量指标 |
六、实证分析 |
(一)空间相关性检验 |
(二)高铁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进一步讨论 |
七、稳健性检验 |
八、结论 |
(7)促进还是抑制: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三、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1.因变量 |
2.自变量 |
3.控制变量 |
(三)模型建构 |
四、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 |
(二)异质性分析:不同代际与不同区域差异 |
(三)影响机制检验 |
五、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内生性处理: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
(三)样本选择偏差:倾向值匹配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的影响 |
(一)冲击农业生产 |
(二)加剧粮食安全风险 |
1.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的判断 |
2.粮食安全风险的诱发机制 |
第一,全球历史经验视角。 |
第二,全球粮食市场波动视角。 |
第三,疫情后的负面影响视角。 |
(三)影响农民增收 |
(四)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 |
二、新型城镇化 |
(一)新型城镇化及目标的科学内涵 |
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第一,以人为核心。 |
第二,包含多层面内涵。 |
2.基本实现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
(二)新型城镇化的新时代使命 |
第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
第二,推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三)新型城镇化的未来方向 |
1.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
2.增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改革协同性 |
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4.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
三、农村金融 |
(一)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 |
1.精准扶贫政策 |
2.定向降准政策 |
3.互联网使用 |
4.数字金融 |
5.区域金融发展 |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反思 |
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1.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理论解释 |
2.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方向 |
(二)土地流转 |
1.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
2.土地流转效果评价 |
(三)“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1.“三权分置”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一,出现新的“市场失灵”和“产权失灵”。 |
第二,农地经营权抵押面临困境。 |
第三,农户在农地流转中土地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
第四,土地承包权固化和退出困难。 |
2.完善“三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一,建构新型市场集体经济体制。 |
第二,完善农地抵押制度。 |
第三,创新农地流转中农户土地权益保障机制。 |
第四,完善承包地退出机制。 |
五、农业现代化 |
(一)农业生产效率 |
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
2.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一,公路基础设施。 |
第二,农业产业集聚。 |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
1.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理论解释 |
2.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选择 |
第一,走有中国特色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路子。 |
第二,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调发展。 |
第三,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 |
第四,增强小农竞争力。 |
六、农村劳动力创业 |
(一)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 |
1.农地确权 |
2.农地流转 |
(二)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
七、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研究。 |
第二,将“三农”问题置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系统推进研究。 |
第三,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对“三农”问题的影响研究。 |
(9)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逻辑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逻辑的理论分析 |
三、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研究设计 |
(一)计量模型选择说明 |
(二)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三)模型检验与选择 |
1.非线性检验及STR模型的选择。 |
2.平滑参数的位置及初始值的确定。 |
四、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STR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STR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二)城乡金融改革逻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与政治经济分析 |
(三)进一步讨论: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制度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四、中国非农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信贷约束与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影响效应及损失估算[J]. 尹鸿飞,张兵,郝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农村劳动力工作转换的影响因素及其收入效应——基于CHIPS数据的分析[J]. 陈书伟.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1(05)
- [3]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老龄化红利”假说及实证检验[J]. 赵立卫. 中国劳动, 2021(05)
- [4]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综述[J]. 王佳悦,刘畅,史元. 财会月刊, 2021(22)
- [5]国内城市经济学近十年实证研究进展与政策因应——基于典型文献的评述[J]. 童长凤,王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21(17)
- [6]高铁会影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吗?——东北振兴的另一种思路[J]. 孙学涛. 技术经济, 2021(08)
- [7]促进还是抑制: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J]. 赵洁,刘昌平. 财贸研究, 2021(08)
- [8]2020年“三农”问题研究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J]. 张培丽,管建洲. 经济研究参考, 2021(15)
- [9]金融资本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逻辑验证[J]. 王小华,温涛. 农业技术经济, 2021(08)
- [10]非农就业对农户梯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西省梯田区的实证分析[D]. 黄萤乾. 江西财经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