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白垩性遗传及相关研究

杂交水稻白垩性遗传及相关研究

一、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忆昆,刘晓利,奎丽梅,杨久,黄平,辜琼瑶,李华慧,张云,卢义宣,涂建[1](2021)在《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锦两优852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两系核不育系锦瑞8S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恢503配组选育而成的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稳定、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熟相转色好等特点。201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云南海拔1450~1950m范围种植。对其选育经过、品种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相关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

王丰,柳武革,刘迪林,廖亦龙,付崇允,朱满山,李金华,曾学勤,马晓智,霍兴[2](2021)在《广东优质稻发展及稻米品牌建设与展望》文中提出综述了从明朝以来广东优质稻品种和稻米品牌发展历程。广东的优质稻品种经历了从传统的高秆农家品种到现代矮秆高直链淀粉含量型优质常规品种,再到目前的矮秆低直链淀粉型优质常规品种。广东优质稻米品牌从传统的"增城丝苗米"和"马坝油粘米",发展到现在的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12个稻米区域公用品牌。这些品牌优质稻米均以粒型细长、无心腹白、晶莹剔透、米饭香软滑为特色,形成现代"广东丝苗米"的典型特征,在优质米市场上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最后讨论了广东现代优质丝苗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举措。

周梦溪,王殿东,白珍安,彭英[3](2021)在《稻米主要粒型基因QTL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水稻品质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稻米的市场竞争力,而粒型是产量性状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简要概述了稻米主要粒型基因的相关定位及克隆研究,并对相关基因在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张灏[4](2021)在《水稻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QTL定位及效应验证》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模式植物。稻米品质是决定稻米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品质性状由多个位点共同调控。本研究通过前人构建的高世代回交遗传学群体,定位了水稻粒形、垩白及直链淀粉含量等QTL并验证了部分QTL的遗传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前人以籽粒短圆、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的温带粳稻空育131为轮回亲本,籽粒细长、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热带粳稻Cypress为供体亲本构建的BC3F2群体为材料,用151个SSR和In Del分子标记鉴定BC3F2群体共286个家系的基因型,连锁分析计算标记间的遗传距离,构建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948.6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6.3 c M;2.考察BC3F2群体共286个家系的粒形数据及其衍生的BC3F2:3群体共286个家系的粒形、垩白、直链淀粉含量表型数据,利用CIM法进行QTL定位,共定位到37个QTL,其中包括7个粒长QTL,6个粒宽QTL,5个长宽比QTL,4个背白率QTL,4个腹白率QTL,4个心白率QTL,6个垩白率QTL和1个直链淀粉含量QTL。qGL7.2、qLWR5、q LWR7.1在2个群体中重复定位到;3.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利用BC2F2:3群体和BC3F2:4群体对定位到的部分QTL进行遗传效应验证。在2019年发现q LWR7.2、q BR2和q WBR1.2在纯合的Cypress和空育131基因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加性效应分别为0.15、10.96%、8.50%;在2020年发现qGL7.2、qGW3、qLWR7.2在纯合的Cypress和空育131基因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加性效应分别为0.36 mm、0.08 mm、0.15。q LWR7.2在两年间被重复验证到极显着的遗传效应。综上所述,我们利用空育131/Cypress高世代回交群体为材料,结合151个分子标记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群体的粒形、垩白、直链淀粉含量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及效应验证,共验证到5个粒形、垩白QTL具有显着或极显着的遗传效应。该研究为后续QTL的进行定位和克隆提供了材料基础,有助于稻米品质改良。

戴俊豪[5](2017)在《若干籼型杂交组合早晚造米质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利用5个恢复系与5个不育系作为亲本材料,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早晚造均种植所获得的F1代材料。通过对杂交组合10个米质性状的表型值测定以及分析,计算各米质性状的遗传参数以及配合力,并将早晚造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更全面了解本研究材料米质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配合力高低,以期能为今后的稻米品质改良和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早晚造各性状的表型值来看,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精米长、精米宽和长宽比差异不大,晚造稻米品质比早造好,主要在于晚造稻米整精米率的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显着降低。2、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遗传稳定性较好,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不育系的贡献率虽然大于恢复系,但恢复系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精米长、精米宽和长宽比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也较高,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另外,不育系的遗传贡献率远大于恢复系,性状的改良主要在于优良不育系的选择。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早晚造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育系的影响略大于恢复系。稻米碾磨品质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遗传稳定性较差;糙米率和精米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贡献率相当,整精米率则以不育系的影响为主。3、早晚造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都成极显着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越高,胶稠度值越高,米质越差;此外,垩白粒率与垩白度的降低有助于整精米率的提高。4、早晚造配合力综合值TCA与各品质性状表型值成极显着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基本在90%以上,表明该综合值能够较好地评价亲本配合力对于后代米质的影响。5、就本试验结果分析,利用华占或G软华A选配的杂交组合,早晚造米质都表现较优。此外,在早造利用航恢1179以及在晚造利用航恢1198和五丰A所配组合米质也较好。基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而言,在早造表现较好的组合有天丰A×航恢1198、C815S×华占和五丰A×航恢1179,除了直链淀粉含量的特殊配合力略高以外,其他性状都能得到改良;晚造表现较好的组合有天丰A×广恢128、C815S×华占、五丰A×R273和C815S×航恢1179。

王庆庆[6](2014)在《水稻垩白基因定位及垩白遗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仅次于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随着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稻米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加剧,我国稻米行业为了提升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提高稻米品质的内在需求刻不容缓。稻米品质可分为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而稻米垩白不仅影响稻米品质,而且直接影响稻米的商业价值。因此,阐明水稻垩白形成的遗传机理和分子机制对优质育种具有重大作用。本研究以多态性、育性和偏分离为突破口,选取明恢63、小站95和珍汕97A等水稻材料,对水稻垩白基因的定位和垩白遗传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已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利用小站95/明恢63籼粳交重组自交系,通过QTL分析对水稻垩白基因进行定位,检测到6个位点与垩白率相关,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EB5-2标记附近的qPGWC-5,第8染色体的Cp81-RM25标记之间的qPGWC8-1、RM3395-Cp82标记之间的qPGWC8-2和8G-9-RM7556标记之间的qPGWC8-3,第10染色体EB10-2-68923-7标记之间的qPGWC10-1及EB10-4标记附近的qPGWC10-2。利用珍汕97A/明恢63籼籼重组自交系,通过QTL分析对水稻垩白基因定位,检测到5个位点与垩白率相关,分别位于第5染色体EB5-2标记附近的qPGWC-5,第8染色体的标记T200-RM25之间的qPGWC8-1,RM3395-RM7285标记之间的qPGWC8-2和RM447-RM281标记之间的qPGWC8-4,以及第10染色体的RM1873-68923-7标记之间的qPGWC10-1。2.利用明恢63/小站95籼粳交重组自交系和珍汕97A/明恢63籼籼交重组自交系对水稻垩白率的遗传分析,小站95/明恢63重组自交系群体垩白率为偏正态分布,珍汕97A/明恢63重组自交系群体呈非正态分布,两种不同重组自交系群体垩白率分布都表明水稻垩白为质量-数量遗传性状,后代有偏向母本性状分离的特点。3.基于垩白的设计育种模型,本研究通过基于垩白性状控制设计育种,组合多个正效基因培育出高产、抗病、优质水稻H294。通过基于G-P模型设计育种,从珍汕97A/明恢63重组自交系后代中选出了株系8高产水稻品系。研究表明,以多态性、育性和偏分离为突破口,结合创建理想群体,一方面为水稻垩白基因定位和垩白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是培育优质水稻品种一个新途径。

刘晓璐[7](2010)在《水稻胚乳垩白形成机制的生理生化与转录组水平解析》文中提出垩白是指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这是因为高垩白的稻谷在精碾加工过程中极易破碎、整精米率低,并且在蒸煮后米饭蓬松中空、蒸煮食味品质较差。研究表明,稻米垩白性状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目前对于垩白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本研究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IR24为供体的高垩白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和低垩白品系Asominori为材料,通过生理生化分析和cDNA微阵列分析,研究稻米垩白形成的酶学特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结果表明,稻米垩白的形成具有复杂的内在生理环境,与灌浆期水稻籽粒细胞内的碳代谢(淀粉合成和降解;纤维、半纤维素和果胶生物合成)、信号传递、细胞防御、抗氧化平衡等基因功能类群和调控网络途径密切相关。此外,研究中同时发现高垩白CSSL50中的氧化-还原体系被激活,表明ROS信号传导途径与稻米垩白形成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垩白的形成与淀粉合成酶动力学变化、较快的籽粒灌浆速率,以及淀粉粒的精细结构相关。生理生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垩白置换系CSSL50与低垩白品系Asominori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的形态存在差异,Asominori淀粉体为多边形、排列紧密、颗粒间基本没有空隙、透光性好;然而,CSSL50籽粒胚乳垩白部位的淀粉体为椭圆形、排列疏松、颗粒间存在较大空隙、透光性差;与Asominori相比,CSSL50中聚合度为8和9的短链比例显着偏高,聚合度为12的中长链,以及聚合度为17的长链所占比例显着偏低;高垩白CSSL50的SuSy、AGPase、SBE和DBE酶的活性显着高于低垩白Asominori;在灌浆后10-15 d时,CSSL50籽粒灌浆速率明显高于Asominori。上述结果表明CSSL50高垩白性状的形成与淀粉合成酶动力学变化,较快的籽粒灌浆速率,以及淀粉粒的精细结构密切相关。2.稻米胚乳垩白的形成可能与灌浆期籽粒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细胞防御、抗氧化平衡、碳代谢、转录调控和蛋白降解等基因功能类群和调控网络途径密切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以低垩白背景亲本Asominori为参比,高垩白置换系CSSL50中极显着上调或下调(P < 0.01)的基因623个,其中上调的有324个,下调的有299个。结合差异基因的相关功能注释,将此623个差异表达基因分为18个功能类别,其中6个主要功能类别基因群(信号传递、细胞防御、抗氧化平衡、碳代谢、转录调控和蛋白降解)占差异显着基因总量的68.8%,说明稻米胚乳垩白的形成可能与灌浆期籽粒细胞内的信号传递、细胞防御、抗氧化平衡、碳代谢、转录调控和蛋白降解等基因功能类群和调控网络途径密切相关3.稻米垩白的形成与多糖合成关系密切。结合基因差异表达、碳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物质含量变化等研究结果,发现稻米垩白的形成与增强的淀粉代谢和减弱的纤维、半纤维素及果胶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基于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对碳代谢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pathway构建,发现水稻碳代谢影响稻米垩白形成的机制表现出一致性,即在形成稻米高垩白的生理环境中,淀粉合成能力增强,降解程度减弱,与此相反,在低垩白环境下胚乳细胞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合成能力减弱,降解程度增强。4.基于本研究中基因芯片、RT-PCR和过氧化氢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可发现高垩白近等基因系CSSL50中抗氧化体系被激活。本研究发现高垩白CSSL50的过氧化氢含量显着地高于低垩白背景亲本Asominori。同时,SOD、APX、GPX、MDAR和PrxR等抗氧化基因在高垩白CSSL50中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Asominori,说明高垩白CSSL50籽粒胚乳中的抗氧化体系被激活,清除多余氧化自由基(如:过氧化氢等)的能力高于Asominori。此外,GST、Glx和Trx基因在高垩白CSSL50中的表达水平也均显着高于Asominori;而CSSL50的LOX基因表达水平显着地低于Asominori;RT-PCR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果。因此,CSSL50籽粒胚乳中的抗氧化修复体系的功能明显高于Asominori,说明稻米胚乳垩白产生是在被激活(提高)的抗氧化水平的环境下进行的,且通过改变碳水化合物代谢而实现的。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稻米垩白的形成同时受特定基因型和特定生理环境互作决定。稻米垩白形成的内在生理环境特征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能力均增强、淀粉合成能力增强,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合成能力减弱;基因表达谱等分子研究结果显示,在稻米垩白形成过程同时由多种激素、逆境信号途径的参与和互作;其中,ROS信号传导途径与稻米垩白形成密切关联,而氧化-还原体系被激活程度及其消除胚乳生境内ROS的能力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稻米垩白的形成度。至此,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发现了CSSL50产生垩白的原因/机理与经典遗传和生理研究结果“外界环境胁迫(如:高温、光照条件等)条件导致稻米垩白产生”相一致。

罗军元[8](2009)在《两系法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主要采用了两套不同的材料进行品质性状的研究:1)以6个籼型光(温)敏水稻不育系(华884S、华885S、华886S、华893S、华328S和培矮64S)和6个恢复系(华恢2185、华恢1035、华1108、BR06、华190和华恢3号)为材料,采用NCⅡ交配设计配置了36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分析了12个亲本及36个杂交组合的11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遗传基础以及杂种优势,并对其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杂种品质性状与双亲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以3个籼型光(温)敏水稻不育系(华893S、培矮64S和华888S)和珍汕97/93113的BC2F8的30个株系为材料,配置了90个不同的杂交组合,分析了亲本及90个组合的11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并对杂种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36个杂交组合的糙米率和长宽比绝大多数组合基本能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其达标率分别为91.7%和80%;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只有近半数组合能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而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达标的组合很少,存在明显不足。2.供试杂交组合在各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竞争优势。综合所有组合的平均竞争优势,其垩白粒率的竞争优势大,其次是精米率和糙米率,整精米率的竞争优势因材料不同而结果相反,而其它性状的竞争优势基本是负向。超父优势分析表明,杂交组合各品质性状基本都比父本好,但垩白性状呈变差的趋势。3.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对杂种所有品质性状基本均有显着的影响,但在不同的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所有性状主要以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4.对主要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对两系杂交稻亲本分类表明,不育系中以华328S、华884S、华893S为优,恢复系中以华1108、华恢2185为优,用上述亲本选配的优质杂交组合品质较好。5.两系杂交稻各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而狭义遗传力较低。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依次为直链淀粉含量>粒长>长宽比>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粒宽>垩白粒率>整精米率>糙米率>精米率。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粒长、长宽比等性状由于狭义遗传力高,在亲本改良中,可在杂交早代选择。6.两系杂交稻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表现显着正相关的有:糙米率与精米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粒长与长宽比、粒宽与垩白性状、整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垩白性状与直链淀粉含量;表现显着负相关的有:精米率与垩白性状、整精米率与垩白性状、粒宽与长宽比、垩白性状与胶稠度、垩白性状与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而粒长与胶稠度的相关性因材料不同而异。7.两系杂交稻在单一品质性状上与产量性状存在显着相关性。表现正相关的为:株高与垩白度、垩白粒率;有效穗数与整精米率;穗长与糙米率、精米率;穗实粒数与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千粒重与粒长、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表现负相关的有:株高与整精米率、糊化温度;有效穗数与垩白粒率;穗长与垩白度、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穗总粒数与粒长;穗实粒数与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结实率与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与胶稠度;单株产量与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8.两系杂交稻杂种稻米品质受双亲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粒长、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母本影响的性状有: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受父本的影响有:糙米率、精米率、粒宽、长宽比和胶稠度。

钟海明,柳美南,颜春龙,黄蓉芬,胡志萍[9](2007)在《稻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及水稻品质育种技术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稻米的物质构成;综述了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遗传机理及环境因素与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水稻品质育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技术策略。

彭灵佳,肖层林[10](2006)在《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扼要介绍了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综合评述了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湖南省优质杂交稻育种的现状与进展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水稻品种的品质现状,指出了稻米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稻米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二、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
    1.2 父本
    1.3 选育过程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优良
    2.2 稻米品质良好 
    2.3 抗病性较强
3 产量表现
    3.1 品比试验 
    3.2 区域试验 
    3.3 生产试验 
4 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高素质秧苗 
    4.2 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
    4.3 合理运筹水肥,培育高产群体 
    4.4 综合防止病虫草害,保障高产
    4.5 择时收割,保证丰产、优质
5 制种生产技术要点
    5.1 确定父母本的合理播差期
    5.2 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培育高产群体结构
    5.3 花期调节及“920”喷施
    5.4 做好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5.5 病虫害防治
    5.6 除杂保纯、适时收割
6 小结

(2)广东优质稻发展及稻米品牌建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优质稻品种发展历程
    1.1 传统高秆农家优质水稻品种(明朝至20世纪50年代)
    1.2 符合外销出口需求的矮秆优质稻品种(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
    1.3 中高直链淀粉型的高产优质稻品种(1986—2005年)
    1.4 低直链淀粉型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2006年至今)
        1.4.1 高产、优质、抗性兼备的中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
        1.4.2“广东丝苗米”型特优质香稻新品种
    1.5 低直链淀粉型优质杂交稻的发展
        1.5.1 优质不育系选育
        1.5.1. 1 香型无垩白优质不育系———粤丰A
        1.5.1. 2 高整精米率优质不育系———泰丰A
        1.5.1. 3 广东丝苗型优质不育系———广8A
        1.5.1. 4 早熟的香型优质不育系———广泰A
        1.5.1. 5 迟熟香型不育系青香A和软华A
        1.5.2 优质恢复系选育
        1.5.2. 1 耐储藏优质三系恢复系广恢122
        1.5.2. 2 多穗型优质抗病恢复系广恢998
        1.5.2. 3 抗病虫高配合力恢复系华占
        1.5.2. 4 优质抗病兼用型恢复系
2 广东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与高端品牌建设
    2.1 增城丝苗
    2.2 马坝油粘米
    2.3 台山大米
    2.4 罗定稻米
3 高端稻米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成立“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
    3.2 创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丝苗米产业园
    3.3 积极组织各种广东丝苗米推介活动
4 广东丝苗米品牌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突出广东丝苗米特色,塑造广东大米独特形象
    4.2 抓好品种及其提纯复壮,确保产品稳定一致
    4.3 要用工匠精神,打造放心、精致的稻米品牌
    4.4 构建有利于广东丝苗米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

(3)稻米主要粒型基因QTL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粒型的遗传
2 水稻粒型QTL定位
3 水稻粒型主要QTL克隆与功能研究
    3.1 控制水稻粒长的相关基因
    3.2 控制水稻粒宽的相关基因
    3.3 粒型基因
4 展望

(4)水稻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QTL定位及效应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水稻粒形和垩白及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1.1.1 稻米品质概述
        1.1.2 粒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1.3 垩白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1.4 AC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2 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1.2.1 数量性状概述
        1.2.2 QTL定位的原理
        1.2.3 QTL定位的方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群体构建
        2.2.2 表型考察
        2.2.3 基因型鉴定
        2.2.4 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2.2.5 QTL遗传效应的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育131/Cypress导入系群体QTL定位及分析
        3.1.1 群体表型考察
        3.1.2 BC_3F_(2:3)群体表型数据相关分析
        3.1.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1.4 QTL分析
    3.2 QTL效应验证
        3.2.1 2019 年武汉BC_3F_(2:3)群体QTL效应验证
        3.2.2 2020 年武汉BC_3F_(2:4)群体QTL效应验证
        3.2.3 2020年qLWR7.2和q GW3 群体表型分布
4 讨论
    4.1 水稻表型的测定
    4.2 粒形、垩白及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4.3 与前人研究结果的比较
    4.4 水稻外观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QTL的效应验证
    4.5 本研究在水稻品质和遗传改良上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实验方法详细步骤
    附录Ⅱ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
致谢

(5)若干籼型杂交组合早晚造米质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和现状
    1.2 稻米品质的分类
        1.2.1 碾磨品质
        1.2.2 外观品质
        1.2.3 蒸煮食味品质
        1.2.4 营养品质
    1.3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研究进展
        1.3.1 国内的研究进展
        1.3.2 国外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田间种植与取样
    2.3 米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2.3.1 碾磨品质的测定
        2.3.2 蒸煮品质的测定
        2.3.3 外观品质的测定
        2.3.4 数据统计分析
        2.3.5 TCA值的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早造试验结果分析
        3.1.1 早造米质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早造米质性状基因型方差分量和遗传力估算
        3.1.3 早造亲本一般配合力分析
        3.1.4 早造亲本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分析
        3.1.5 早造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分析
        3.1.6 早造杂交组合配合力综合值与表型值的相关分析
        3.1.7 早造F1各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
    3.2 晚造试验结果分析
        3.2.1 晚造米质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晚造米质性状基因型方差分量和遗传力估算
        3.2.3 晚造亲本一般配合力分析
        3.2.4 晚造亲本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分析
        3.2.5 晚造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分析
        3.2.6 晚造杂交组合配合力综合值与表型值的相关分析
        3.2.7 晚造F1各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
    3.3 早晚造结果的对比分析
        3.3.1 早晚造米质性状表型值的对比分析
        3.3.2 早晚造米质性状遗传力对比分析
        3.3.3 早晚造米质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对比分析
        3.3.4 早晚造亲本遗传贡献率的对比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稻米品质的遗传特点
        4.1.2 亲本的相对重要性
        4.1.3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4.1.4 早晚造米质性状的改良选择
        4.1.5 供试亲本的利用价值评价
    4.2 结论
    4.3 本研究创新之处
    4.4 进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早造各杂交组合米质性状表型值
附录B 晚造各杂交组合米质性状表型值

(6)水稻垩白基因定位及垩白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稻米垩白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稻米垩白的概念及其指标
        2 垩白与外观品质性状间的关联性
        2.1 垩白与粒形的关联性
        2.2 垩白与透明度的关联性
        3 垩白与碾磨品质性状间的关联性
        3.1 垩白与出糙率、精米率的关联性
        3.2 垩白与整精米率的关联性
    第二节 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 稻米垩白形成的生理机制
        1.1 稻米垩白形成的生理基础
        2 稻米垩白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
        3 环境条件对稻米垩白的影响
        4 水稻垩白基因的定位
        5 垩白形成相关的基因及克隆
        5.1 淀粉合成基因
        5.2 与垩白形成相关的其它基因克隆
    第三节 水稻设计育种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1 设计育种(Breeding by Design )
        2 分子育种
    第四节 开题设想
第二章 基因作图群体构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基因定位群体亲本选择
        1 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三节 群体构建
        1 材料
        2 方法
        3 讨论
第三章 水稻垩白基因定位及其遗传分析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1 水稻垩白表型分析
        2 水稻垩白率遗传分析
        3 水稻垩白控制基因 QTL 分析
    第四节 讨论
        1 水稻垩白性状控制
        2 水稻垩白控制位点
第四章 基于垩白的分子育种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基于垩白性状控制的设计育种
        1 供试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基于 G-P 模型的设计育种
        1 供试材料
        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7)水稻胚乳垩白形成机制的生理生化与转录组水平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稻米垩白性状的研究进展
        1.1.1 稻米垩白的概念和评价指标
        1.1.2 垩白与其它品质性状关系研究
        1.1.3 稻米垩白的形成机理研究
        1.1.4 垩白的遗传学研究
    1.2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1.2.1 基因芯片的基本技术
        1.2.2 基因芯片技术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稻米垩白形成机制的理化性状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植物材料及其种植和取样
        2.1.2 研究材料的扫描电镜观察
        2.1.3 支链淀粉精细结构测定
        2.1.4 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
        2.1.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1.7 RVA 谱测定
        2.1.8 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2.1.9 稻米胚乳淀粉合成相关酶的酶学特性分析
        2.1.10 H_2O_2 含量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Asominori 和置换系CSSL50 表型比较
        2.2.2 淀粉粒的超微结构分析
        2.2.3 胚乳化学成分分析
        2.2.4 Asominori 和CSSL50 籽粒淀粉RVA 谱特征值比较
        2.2.5 Asominori 和CSSL50 胚乳支链淀粉的链长特性比较
        2.2.6 Asominori 和CSSL50 籽粒灌浆特性及光合效率比较
        2.2.7 Asominori 和CSSL50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稻米垩白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和PATHWAY 的构建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总RNA 提取,探针标记和芯片杂交
        3.1.2 数据提取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总RNA 制备
        3.2.2 芯片杂交与质量控制
        3.2.3 芯片的cluster 结果
        3.2.4 Asominori 和CSSL50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2.5 Asominori 和CSSL50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
        3.2.6 碳代谢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 构建
        3.2.7 抗氧化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 构建
        3.2.8 稻米垩白形成的细胞内生理代谢环境分析
    3.3 讨论
        3.3.1 稻米垩白形成与碳代谢的关系
        3.3.2 稻米垩白形成与胁迫应答、细胞防御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稻米垩白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
    4.1 材料和方法
        4.1.1 RNA 的提取
        4.1.2 半定量RT-PCR 分析
        4.1.3 荧光定量分析
        4.1.4 候选基因的克隆
        4.1.5 转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1.6 根癌农杆菌EHA105 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
        4.1.7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
    4.2 结果与分析
        4.2.1 Asominori 和CSSL50 差异表达基因的半定量RT-PCR 验证
        4.2.2 Asominori 和CSSL50 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验证
        4.2.3 Asominori 和CSSL50 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基因功能验证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8)两系法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1.2 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1.2.1 杂交稻稻米碾米品质的遗传
        1.2.2 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遗传
        1.2.3 杂交稻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的遗传
        1.2.4 杂交稻稻米营养品质的遗传
        1.3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3.1 碾磨品质性状间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1.3.2 外观品质性状间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3.3 蒸煮食味品质性状间及其与其它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1.3.4 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与其亲本的关系
        1.3.5 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1.4 杂交稻米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1.4.1 碾磨品质的杂种优势分析
        1.4.2 外观品质的杂种优势分析
        1.4.3 蒸煮食味品质的杂种优势分析
        1.5 稻米品质性状的育种与改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第I套试验材料
        1.2 第II套试验材料
    2 实验设计方法
    3 实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3.1 生育期记载
        3.2 农艺性状考察项目
        3.3 品质性状的测定方法
        3.3.1 糙米率的测定
        3.3.2 精米率的测定
        3.3.3 整精米率的测定
        3.3.4 长宽比的测定
        3.3.5 至白度的测定
        3.3.6 透明度的测定
        3.3.7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3.3.8 胶稠度的测定
        3.3.9 糊化温度的测定(碱消值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第一套材料的结果与分析
        1.1 杂交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
        1.2 两系杂交稻稻米各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1.2.1 杂交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
        1.2.2 两系杂交稻稻米各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表现
        1.2.3 组合品质性状的超父优势分析
        1.3 两系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1.3.1 不同杂交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1.3.2 两系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1.3.3 两系杂交稻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1.3.4 36个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1.3.5 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组合特殊配合力(SCA)
        1.4 两系杂交稻亲本品质性状的分类
        1.5 各品质性状的遗传力表现
        1.6 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1.6.1 两系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1.6.2 两系杂交稻与亲本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1.6.3 两系杂交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2 第二套材料的结果与分析
        2.1 两系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1.1 两系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2.1.2 两系杂交稻亲本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1.3 两系杂交稻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2.1.4 90个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2.2 90个组合各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表现
        2.3 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1 碾磨品质性状间及其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2.3.2 外观品质性状间及其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2.3.3 蒸煮品质性状间及其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
讨论
    1 两系杂交稻品质性状的改良
    2 关于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问题
    3 两系杂交稻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
    4 两系杂交稻稻米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5 亲本在优质两系杂交稻选育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1:不同杂交稻稻米与国家优质米标准的比较
附表2:36个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在武汉的平均表现
附表3:90个组合11个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
附表4:30个父本的11品质性状的平均表现
附表5:90个组合的11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附表6:90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表现(以扬两优6号为对照)
续附表6:90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表现(以两优培九为对照)
续附表6:90个组合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表现(以金优207为对照)

(9)稻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及水稻品质育种技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米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
    1.1 稻米的化学成份
    1.2 淀粉与品质
    1.3 蛋白质与品质
    1.4 脂肪与品质
    1.5 稻米的挥发性物质与品质
        1.5.1 稻米的香味
        1.5.2 米饭中的挥发性成份
2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2.1 垩白的形成与“库源”特征
    2.2 稻米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酶
        2.2.1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2.2.2 淀粉合成酶 (starch synthase)
        2.2.3 淀粉分支酶 (starch branching enzyme, SBE)
        2.2.4 淀粉去分支酶 (debranching enzyme, DBE)
3 稻米品质形成的遗传机理
    3.1 外观品质的遗传
        3.1.1 米粒的大小、形状和粒重
        3.1.2 垩白
        3.1.3 透明度
    3.2 碾米品质性状的遗传
    3.3 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控制
        3.3.1 直链淀粉含量
        3.3.2 胶稠度
        3.3.3 糊化温度
    3.4 营养品质的遗传
    3.5 香味的遗传
    3.6 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特征
4 环境及栽培条件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4.1 气象因素的影响
    4.2 肥料的影响
    4.3 土壤水分和土壤类型对米质的影响
    4.4 其它因素的影响
5 水稻优质育种技术策略
    5.1 抓住直链淀粉含量这一关键指标
    5.2 重视对优质生理特征的研究和选育
    5.3 加强国外优质稻资源利用

(10)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稻米品质的概念、要素与评价指标
2 稻米品质的遗传研究
    2.1 加工品质性状的遗传
    2.2 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2.3 蒸煮品质性状的遗传
    2.4 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
3 湖南稻米品质的育种研究
    3.1 稻米品质的育种进展
    3.2 优质杂交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3 优质杂交稻育种的改良措施
        3.3.1 广泛收集水稻资源
        3.3.2 不育系的选育与创新
        3.3.3 恢复系的选育与创新

四、杂交稻米垩白的遗传及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J]. 陈忆昆,刘晓利,奎丽梅,杨久,黄平,辜琼瑶,李华慧,张云,卢义宣,涂建. 中国种业, 2021(09)
  • [2]广东优质稻发展及稻米品牌建设与展望[J]. 王丰,柳武革,刘迪林,廖亦龙,付崇允,朱满山,李金华,曾学勤,马晓智,霍兴. 中国稻米, 2021(04)
  • [3]稻米主要粒型基因QTL研究进展[J]. 周梦溪,王殿东,白珍安,彭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1(S1)
  • [4]水稻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QTL定位及效应验证[D]. 张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5]若干籼型杂交组合早晚造米质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D]. 戴俊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水稻垩白基因定位及垩白遗传研究[D]. 王庆庆. 天津农学院, 2014(08)
  • [7]水稻胚乳垩白形成机制的生理生化与转录组水平解析[D]. 刘晓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8]两系法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研究[D]. 罗军元.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9]稻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及水稻品质育种技术策略[J]. 钟海明,柳美南,颜春龙,黄蓉芬,胡志萍.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6)
  • [10]杂交水稻稻米品质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J]. 彭灵佳,肖层林. 作物研究, 2006(05)

标签:;  ;  ;  ;  ;  

杂交水稻白垩性遗传及相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