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地质经济学会召开十周年庆祝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国梦云[1](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研究(1949-1952)》文中提出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与巩固政权的重要内容。其中,将看不见的意识形态转化为看得见的行动,则是中国共产党动员、教育广大民众正确理解与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而纪念活动作为一种“运动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传播与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构建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借助节日的时间主题和象征意义,制定与发布了一系列完整的纪念政策,并立足于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客观环境,创设了“翻身做主”、“保家卫国”、“跟着党走”等节日纪念主题,开展了文本纪念、会议纪念、行为纪念、符号纪念等多元化的纪念活动,多维度地将“主人翁”意识、阶级友爱、阶级联盟、爱国主义、政党认同等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到了基层社会之中。基于考察历史,总结经验,观照现实的考量,文章以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节日纪念活动为研究主体,从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主要依据、基本逻辑、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等内容,按照“历史考察——活动分析——经验总结”的研究思路,主要分为四个主体部分进行细致研究。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先是阐述了研究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现实背景,学理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并立足节日纪念活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内容与功能,根据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对节日、纪念日、纪念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主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着理论、实践、文化等多维依据。首先,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宣传的重要论述和思想,从中挖掘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理论溯源。其次,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现实逻辑与文化背景,不仅分析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即传统中国社会的仪式文化,更具体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学习苏式化纪念方式的三个阶段,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由苏式化转为中国化的演变过程。由此最后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有着其理论溯源、文化背景和实践基础,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实践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的节日纪念活动奠定了基本范式。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二、三、四章。基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话语环境与时代背景的考察,按照纪念活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研究视角,挖掘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翻身做主”、“保家卫国”、“跟着党走”这三个核心的纪念主题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二七”、“三八”、“五一”、“七一”、“八一”等节日中开展的不同仪式活动为考察对象,以此探析出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节日纪念活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方式与内容。第二章“翻身做主”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阶级观念的培育。这一部分,文章以工、农阶级这两大“翻身做主”的阶级为考察主体,具体分析了工、农阶级在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回忆式纪念会、春节文化活动、生产竞赛活动、“五一”劳模代表大会、工农阶级“五一”互信等节日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剔除了他们身体上、思想上遗留的封建色彩,并提高了他们的阶级觉悟,强化了他们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价值认同,从而分析出中国共产党传播与构建“主人翁”、阶级友爱、阶级联盟等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法与效果。第三章“保家卫国”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的塑造。文章立足当时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凝聚“保家卫国”价值共识的现实需求,以中国共产党在1951年发布的纪念通知为政策依据,归纳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保家卫国”节日纪念主题下组织民众订立爱国公约、开展爱国竞赛、掀起爱国捐献、播送爱国广播、举行示威游行等节日纪念活动,并细致地阐述了这些纪念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由此探究这些纪念活动是怎样深入推动爱国运动,将爱国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嵌入到民众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之中,使其在参与这些节日纪念活动中萌发出爱国之情、爱国之言、爱国之行的。第四章“跟着党走”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政党认同的建构。这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在节日,特别是“七一”建党节时开展的多元纪念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借助纪念文字、话语、活动、空间、图像、器物等仪式要素和象征符号,赋予它们以“跟着党走”的价值意蕴,并发挥出这些象征符号的文化传播与教化功能,将“跟着党走”这一意识形态传播给各界民众,使民众习得政党认同的话语表达、思想表达、情感表达与行为表达,从而逐步构建起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筑起自己的政治权威。第四部分,即第五章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这部分不仅归纳出了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背景确定纪念主题,结合实践特点创新纪念方式,运用象征符号构筑纪念空间,借助传播媒介强化纪念功能的四个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历史经验,更是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意,是中共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培育民众主流价值观的有力途径,是协调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有效方式这四个维度的现实启示,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深层次、多维度地分析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方式,在现实层面上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的号召,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民众树立核心价值观,构建马克思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方法支持。
郑名烈[2](2018)在《马来西亚永春社群研究》文中指出清末至民国期间,大批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往英属马来亚迁徙,在当地建构了华侨社会。这些中国移民选择南迁,一方面是因为家乡受民军和土匪的扰乱,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加上闽粤沿海地区的人民拥有出洋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是英属马来亚有大面积适于种植农产品的土地,以及丰富的锡矿苗,需要大批劳工的进驻,因而英属马来亚成为闽粤人民的主要移民地之一。笔者以永春社群为研究对象,尝试透过永春社群来解析华人从中国移民到英属马来亚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南来的永春移民从事的职业深受离乡前的谋生方式所影响。离乡前住在永春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县城附近地区者,南来后大部分仍旧以经商为业。而原先以务农耕作谋生者,尤其居住在远离县城的乡区者,南来后多半继续依靠劳力投入拓殖垦荒的活动来维持生活。永春人在移民过程中,原乡的血缘和地缘的纽带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亲带亲、邻带邻的亲族移民模式,让永春移民在英属马来亚产生群聚作用。在英殖民政府的半自治政策下,本着克勤克俭的精神,永春移民在马来半岛站稳脚跟后建构了永春会馆,同时也投入创建坟山和学校的社会建设。在大多数情况下,永春移民是融合在福建社群内,整合各个福建次方言群的力量进行社会建设。永春会馆、家族会组织,以及桃源俱乐部和坟山组织为永春社群建构的社会组织。各地方的永春移民即是透过这些组织把永春同乡凝聚在一起。马来亚独立前,各地永春会馆之间鲜少互动,唯在中国永春发生匪祸之后即掀起新、马两地的永春移民展开救乡运动,各地方的永春会馆开始有了连接。日本侵华期间,英属马来亚掀起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多个地方的永春会馆领导人均参与筹赈运动,其中尤其吉隆坡永春移民更落力的推展购买国债救国的活动。马来亚独立后,全国各地22个永春属会联合组织了马来亚永春联合会,分散各地的永春社群正式整合在一起。1993年,世界永春联谊会也宣告建立,永春社群也进行跨国网络的建构。从移民到落地生根,自落地生根到建设在地社会,从立足英属马来亚到关怀祖籍地,参与孙中山革命运动和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到整合马来亚永春社群,最后又反馈乡里、参与乡里的投资建设工作,除了呈现出永春社群的认同变迁之外,也反映了中国移民到英属马来亚后因应社会变迁而作出必要的调适,从中亦可窥探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变迁的轨迹。
沈航[3](2014)在《浙江辛亥革命再研究 ——以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翻了在中国延续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由崛起至腾飞的新纪元。通过对湖北、江苏等省辛亥革命进程的研究,以及对浙江辛亥革命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是中国近代以来将西方因素与中国传统因素很好结合的成功范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条以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为原则的理性革命模式。本文对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的理性革命模式的考察,主要通过对浙江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关系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浙江光复后,满汉矛盾突显,浙江军政府在满人藏匿枪械、投毒以及集体闹事的危急情况下仍旧能以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的态度应对,较为平和地平息了骚乱。骚乱过后又能对满人多加照顾,切实保护满人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在生活上,浙江军政想尽一切办法救济满人,从发放饷银到鼓励满人自谋生计,再到开设工厂,组织满人学习生存技能。而浙江军政府的行为也最终得到了满人的认同,满汉关系得到缓和。满人与汉人和睦相处,满人逐渐融入了汉族主流社会。浙江光复后,随着清政府在浙江统治的垮台,浙江革命党人开始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革命政权。浙江革命党人通过对军政府的三次改组,以及运用理性原则化解军政府与军政分府之间的矛盾,稳定了浙江政局。到1912年底,浙江军政府不仅取消了军政分府,统一了浙江的行政权,而且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资产阶级政权机构,促进了民主共和新浙江的发展。浙江光复后,财政危机逐渐显现。浙江军政府开展了追缴前清官员吞没官款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革命党人依据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原则,根据法律原则对抓获的官员进行审判。虽然效果不佳,但实践了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为进一步解决财政危机,浙江军政府通过发行军用票、公债,以及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等措施,最终带领浙江民众走出了财政危机。值得提出的是,商界中的钱业与典当业也为稳定浙江社会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社会风俗变革方面,浙江军政府进行了移风易俗的活动,以期破除清代以来留存于世的恶习。军政府不仅以理性原则推行剪辫运动,而且下定决心铲除危害浙江数百年的烟毒与赌博恶习。此外,浙江军政府还取缔了为害社会的丐头。通过军政府的努力.在全省境内禁绝了鸦片,而且还严厉打击了赌博行为,使浙江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此外,浙江军政府还在省内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先烈纪念活动,通过对先烈的纪念,不仅温情回望了先烈的丰功伟绩,还以此为手段,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因此,从以上各方面来看,浙江的辛亥革命确实是一场充满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的革命。
高春梅[4](2012)在《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的本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得以世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但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各种文化交流的频繁与强势文化的先进性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的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对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达斡尔族是北方的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只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加速了达斡尔族文化的失传、消失和断裂,无论是语言、宗教、艺术、体育、服饰还是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淡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于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根的断裂。而民族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没有足够重视民族学校的这一功能的发挥,使得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弱化,通过对一所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的五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的达斡尔族文化的体认研究,了解在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人面对本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的现状的内心感受、态度、情感、认识的主观体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和解释人类学的“深描”方法,理解、解释和描述达斡尔族文化对达斡尔族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过程。本论文以研究者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Q市(化名)卜奎民族中学(化名)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作为个案,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观察、日记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访谈原汁原味的细节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因为我们知道观念和情感的形成不是平生生成的,而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描述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体认主要是以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对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主体认知、民族情感体验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分析基础上,对他们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认知和对本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态度进行人类学解释。洞察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状态的困境,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趋向,寻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在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引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视角,以民族学校传承场域的实践操作为研究基础,为民族学校传承达斡尔族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新思路。从达斡尔族主体文化认识的特点分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是本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即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达斡尔族本族内传承为重点,并要得到国家意志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对其达斡尔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做以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的图景记实,以期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启示。
李浩泉[5](2012)在《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文中指出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生活活动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有对学生活动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学生运动。尽管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非常活跃,而且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但是,仅研究它显然是不够的。研究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不但可以丰富高等教育管理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理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加强对民国时期社会复杂多样性的理解,也可以为当今从规模扩张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历史依据,为当今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是指以北大在校学生为主体、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非盈利性学生组织。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指的是以社团组织名义所开展的活动,不包括学生社团成员以个人名义从事的活动。研究时限的上限为1912年1月民国成立,下限为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具体包括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平大学北大分院。本研究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结合叙事史学、微观史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发展历史、组织结构以及所开展的活动的研究,清晰再现了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历史图景。探究了“内忧外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代背景下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并为理解民国时期社会的复杂多样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入手,阐释了研究的价值,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了适当评析,介绍了理论基础,阐明了研究目的,厘清了研究思路,解释了研究方法。第一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从社会思潮、突出事件和关键人物三个方面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从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起源、萌芽到逐步发展,将每个不同历史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历史发展轨迹清晰地呈现了出来。第二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从组织及活动主题两个视角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通过大量具体实例再现了社团活动的四种基本方式,即讲演、集会、出版刊物以及实践活动以及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整体概况。第三章“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运用组织社会学理论分别梳理了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控制。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基本都是采用的初级结构,即直线型、职能型组织结构,也有个别学生社团采用直线式职能型结构,这些都是由北大学生社团规模小、组织职能单一所决定。组织过程包括沟通、决策与领导三个过程,沟通一般采用在相关刊物、公告栏刊登公告、通告、通知以及书信等书面方式以及口头通知或面对面地交流等方式进行。发现北大学生社团在整个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民主性、灵活性。北大学生社团的决策过程大多采用召开全体大会或职员会议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也正因为这样,其领导过程没有明显的关键人物、核心领导形成。第四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从活动主体参与社团活动的心理场、人格特征以及参与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外部环境、个体人格对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其所处“心理场”的产物,这个“心理场”不但包括个体的需要、潜意识、信念、目标、记忆等,也包括政治和经济事件以及社会活动等。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当时北大学生社团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广泛的支持。通过大量的史料,对当时北大学生社团具体的活动情况进行了真实地再现。第五章“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从五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是保护了民族利益、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转变了学风、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和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结语部分,分析总结了北大学生社团及其活动的特点与规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从影响个体参与学生社团组织的人格特征来看,民国时期北大学生社团成员人格中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因素与其它时段相比对其参与社团的行为影响更大;从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来看,其组织行为体现出更高的民主性;从学生社团所开展的具体活动来看,其不但开展了大量的“本职工作”,而且也完成了不少的“兼职任务”;从学生社团组织所在的时代背景、活动主题以及活动主体来看,表现出更高的复杂性;从学生社团活动的性质来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性。反思了学生运动与学生活动,个人需求、社会需要与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指出学生运动不是民国时期北大学生活动的常态,个人需求是学生社团产生与发展以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内在动力,而时代呼唤是学生社团产生与发展以及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外在原因。同时指出,“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及其关系不但受到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还受到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顾章义,李保平[6](2010)在《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大事记(1979~2010年)》文中认为1979年5月4-5日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筹备会议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参加筹备会议的除了4个发起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湘潭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人员之外,还有人民日报、南开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等单位相关人员,共18人。他们是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7](2010)在《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0年9月)》文中认为9月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华青年交流协会主办的"两岸经贸合作与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博士应邀参加会议并担任报告评论人。台湾逢甲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陈森松博士作了题为"两岸保险
寓真[8](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认为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江苏省地质学会[9](2001)在《关于“庆祝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活动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
翁永庆,鲁星,于延斌[10](2000)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年记事(1987-1997)》文中研究表明摘记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1987年成立至1997年召开该会成立十周年大会期间学会活动的大事。
二、云南地质经济学会召开十周年庆祝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地质经济学会召开十周年庆祝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节日、纪念日 |
(二)纪念活动 |
(三)意识形态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的主要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思想 |
(一)理论必须掌握群众 |
(二)立足实际进行鼓动 |
(三)运用多元宣传媒介 |
(四)扩大革命宣传范围 |
二、传统仪式文化对中共开展纪念活动的文化支撑 |
(一)制度化的国家礼仪 |
(二)日常化的社会习俗 |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开展纪念活动的经验积累 |
(一)建党前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展纪念活动的丰富实践 |
(二)建党初共产国际对中共开展纪念活动的直接指导 |
(三)各革命时期中共对纪念活动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 |
第二章 “翻身做主”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阶级观念的培育 |
一、肃清封建思想与培育“主人翁”意识 |
(一)工农阶级身上的封建思想残留 |
(二)召开回忆式纪念会进行对比教育 |
(三)开办春节“课堂”进行文化教育 |
(四)开展各式生产竞赛进行生产教育 |
(五)举行劳模代表大会进行榜样教育 |
二、“五一”帮扶失业工人与阶级友爱精神的发扬 |
(一)发出救济指示 |
(二)工人捐款捐物 |
(三)工人写慰问信 |
三、工农阶级“五一”互信与阶级联盟意识的强化 |
(一)农民阶级“庆祝式”来信 |
(二)工人阶级“保证式”回信 |
第三章 “保家卫国”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爱国主义的塑造 |
一、订立爱国公约 |
(一)中共发出订立爱国公约指示 |
(二)师生结合课业订立爱国公约 |
(三)工农立足生产订立爱国公约 |
二、开展爱国竞赛 |
(一)爱国竞赛指示的发出 |
(二)发起挑战与积极应战 |
(三)竞赛计划的基本完成 |
三、进行爱国捐献 |
(一)工人的增产捐献 |
(二)各界捐献慰问品 |
四、播送爱国广播 |
(一)各地召开的控诉大会 |
(二)模范代表的政治讲话 |
(三)示威游行的爱国歌曲 |
五、举行爱国游行 |
(一)成立筹备会制定游行方案 |
(二)组织建立宣传员与报告员 |
(三)召开纪念会解释游行意义 |
(四)各地游行示威的正式展演 |
第四章 “跟着党走”主题下的节日纪念活动与政党认同的建构 |
一、组织民众给毛主席写节日信 |
(一)感谢信:“感谢毛主席的恩情” |
(二)庆贺信:“给毛主席献生产礼” |
(三)保证信:“在您的领导下前进” |
二、开展“学习党史运动” |
(一)党员开展党内学习 |
(二)民众接受党史教育 |
三、举行成渝铁路“七一”通车典礼 |
(一)选取与布置纪念空间 |
(二)中共领导人发表讲话 |
(三)其他仪式活动的展演 |
四、制作“七一”纪念器物 |
(一)发行纪念邮票 |
(二)绘制纪念图画 |
(三)铸造纪念奖章 |
(四)修建纪念建筑 |
第五章 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历史经验 |
(一)立足时代背景确定纪念主题 |
(二)结合实践特点创新纪念方式 |
(三)运用象征符号构筑纪念空间 |
(四)借助传播媒介强化纪念功能 |
二、现实启示 |
(一)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意 |
(二)纪念活动是中共政党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 |
(三)纪念活动是培育民众主流价值观的有力途径 |
(四)纪念活动是协调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有效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2)马来西亚永春社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文献史料与架构说明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历史演化与华人社会变迁 |
第一节 英殖民政府时期与华侨社会 |
第二节 独立建国以来的马来(西)亚与华人社会 |
小结 |
第三章 从闽南到马来亚:永春社群的南来与拓荒 |
第一节 清末至民国的永春与永春移民南来 |
第二节 永春移民在英属马来亚的拓荒 |
第三节 马来亚建国以来永春社群经营行业的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永春社群组织 |
第一节 会馆 |
第二节 家族会 |
第三节 俱乐部与坟山 |
小结 |
第五章 多元时空下的马来(西)亚永春社群 |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永春社群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永春社群与中国的关系 |
第三节 跨国网络:从马来亚永春联合会到世界永春联谊会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浙江辛亥革命再研究 ——以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与结构 |
四、关于资料 |
第一章 辛亥革命时期各省的光复模式 |
1.1 辛亥革命中的西方因素与中国传统因素 |
1.2 辛亥革命的湖北模式、江苏模式与浙江模式 |
第二章 浙江光复后的满汉民族关系 |
2.1 杭州光复之役满人伤亡情况统计 |
2.2 浙江光复后满人生活状况与满汉关系 |
2.3 浙江军政府对满人的救济与满汉民族秩序的重建 |
第三章 辛亥革命后浙江军政府的改组 |
3.1 浙江军政府的建立与第一次改组 |
3.2 蒋尊簋“督浙”与军政府的再次改组 |
3.3 浙江军政府与军政分府的矛盾对立与化解 |
3.4 绍兴军政分府与浙江军政府的矛盾与对立 |
3.4.1 王金发的家世及其奔放不羁的性格 |
3.4.2 王金发与秋瑾的革命情谊 |
3.4.3 浙路事件中的汤寿潜及其与“秋案”关系 |
3.5 军政分府的撤销与浙江军政府的第三次改组 |
第四章 辛亥浙江光复后的财政状况 |
4.1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财政状况 |
4.2 辛亥浙江光复后的财政状况 |
4.2.1 浙江军政府追缴前清官款 |
4.2.2 浙江军用票与浙江地方公债的发行 |
4.2.3 税收制度的完善与财政危机的消除 |
4.2.4 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商界的作为 |
第五章 光复后浙江的移风易俗问题 |
5.1 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 |
5.1.1 剃发与汉人满人化政策 |
5.1.2 民众与浙江光复时期剪辫活动 |
5.1.3 浙江剪辫活动的沉寂及原因 |
5.2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的禁烟运动 |
5.2.1 禁烟法令的推行与禁烟局的开设 |
5.2.2 禁烟运动中产生的问题与《浙省禁烟条例》的颁行 |
5.2.3 浙英禁烟交涉与辛亥时期浙省烟患的禁绝 |
5.3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军政府禁赌问题 |
5.4 浙江军政府取缔丐头 |
第六章 温情回望:民国初年浙江的先烈纪念活动 |
6.1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先烈的革命事迹 |
6.1.1 浙江省内的旧式会党与光复会的建立 |
6.1.2 大通学堂与浙皖起义 |
6.1.3 浙江光复时期诸先烈事迹 |
6.2 民国初年浙江的先烈纪念活动 |
6.2.1 徐陈马三烈士迁柩沿途各省的纪念活动 |
6.2.2 浙江省内的三烈士纪念活动 |
6.2.3 陈伯平烈士生平诸事考 |
6.2.4 秋瑾烈士的纪念活动 |
6.2.5 北京政府早期(1912-1916)的先烈纪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背景 |
(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背景 |
(三)研究者个体的特殊经历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现实价值 |
(二)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实践价值 |
(三)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学术价值 |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
(二)关于民族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三)文化体认与文化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
(四)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 |
二、达斡尔族与达斡尔族文化的概述 |
(一)达斡尔族概述 |
(二)达斡尔族文化概况 |
三、研究设计 |
(一)取样 |
(二)兼有“局内人”与“局外人”身份的优势 |
(三)研究信度和效度 |
(四)研究伦理道德 |
第二章 民族情结: 生命的体验 |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 |
(一)胡拉斯·林 |
(二)莫德·杰 |
(三)克音·荣 |
(四)莫日登·力 |
(五)额斯日·夫 |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两位达斡尔族学生 |
(一)敖勒·胜 |
(二)毕力杨·丽 |
三、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生命事件 |
(一)胡拉斯·林:我的民族情 |
(二)莫德·杰:她在做有益传承的事 |
(三)克音·荣: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 |
(四)莫日登·力:他成长于达斡尔族地区 |
(五)额斯日·夫:因为我的特殊的名字而被关注 |
(六)敖勒·胜:伴随达斡尔族摇篮曲成长 |
(七)毕力杨·丽 :长得像达斡尔族的女孩 |
四、我的生命之歌 |
讨论与分析 |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主体的认知 |
一、喜忧参半的民族身份 |
(一)国家的民族识别 |
(二)民族身份的历史记忆 |
(三)民族身份失去往日的光环 |
(四)家族标志——“哈拉·莫昆”在弱化 |
(五)不断被强化民族身份的地方 |
讨论与分析 |
二、失去一种语言,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
(一)孩子们不会说达语 |
(二)只能听老人说“达语”了 |
(三)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说“达语” |
讨论与分析 |
三、悄悄消失的达斡尔族的萨满文化 |
(一)萨满教就是“迷信” |
(二)萨满教是“跳神治病” |
(三)“祭敖包”是萨满活动的一个仪式 |
讨论与分析: |
四、达斡尔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弱化 |
(一)“乌春”对我来说就是“空白” |
(二)“扎恩达勒”是没有歌词的曲调 |
(三)“鲁日格勒”是在家跳着玩的舞蹈 |
(四) 曲棍球与达斡尔族的千年之缘 |
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一):“在路上” |
一、阿尔丹·霞:孤单并不独孤的行者 |
(一)“那是因为根在断裂” |
(二)“在路上” |
(三)缘于她儿子的一句话 |
(四)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 |
(五)甜蜜的悲哀 |
(六)传承的艰难来自于民族文化拥有者 |
二、斡嫩·钧 :坚守一份希望 |
(一)神秘小屋 |
(二)“一切源于民族感情” |
(三)卜奎民族中学是培养民族情感的熔炉 |
三、毕力杨·仁:老校长的民族文化心路 |
(一)“丢失也是一种进步” |
(二)“我们养过两头牛” |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能上去” |
(四)“我给上过达斡尔语课” |
(五)“特殊的歌咏比赛” |
四、毕力杨·臣:为民族就是为人类 |
(一)人生的第一个兴奋点 |
(二)学会工作就是党的事业 |
(三)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不是狭隘的民族情感 |
讨论与分析 |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二):卜奎民族中学的足迹 |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化积淀 |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脉 |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时代风貌 |
(三)成长记忆:我的卜奎民族中学之旅 |
二、系统再造:重大校园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弘扬 |
(一)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历史文化的盛筵 |
(二)恢复办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 |
三、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强化与创新 |
(一)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 |
(二)民族体育运动会 |
(三)民族文化课程 |
(四)校园环境文化 |
(五)校刊《海纳百川》 |
(六)毕业生纪念画册 |
(七)民族文化研究室 |
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历史学的转型 |
(二) 教育史学的转型 |
(三) 现实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学生社团活动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的评价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目的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研究目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轨迹 |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错综复杂:社会思潮的影响 |
(二) 应时而生:突出事件的诱发 |
(三) 不可或缺:关键人物的推动 |
二、北大学生社团历史的发展脉络 |
(一) 源远流长:学生社团产生的历史渊源 |
(二) 寥若星辰:1912.1-1916.12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三) 竞相开放:1917.1-1927.3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四) 读书不忘救国:1927.4-1937.6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五) 救国第一:1937.7-1946.8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社团活动 |
(六) 再起争端:1946.9-1949.2北大学生社团活动 |
第二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方式及概况 |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目标 |
(一) 组织的视角 |
(二) 主体的视角 |
二、北大学生社团活动方式 |
(一) 演讲 |
(二) 集会 |
(三) 出版刊物 |
(四) 实践活动 |
三、北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概况 |
(一) 学生社团总体活动概况 |
(二) 学生社团个体运行概况 |
第三章 北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过程与组织控制 |
一、组织结构 |
(一) 社团的组建 |
(二) 组织结构 |
二、组织过程 |
(一) 沟通过程 |
(二) 决策过程 |
(三) 领导过程 |
三、组织控制 |
(一) 规章制度及其执行 |
(二) 经费来源、开支与管理 |
第四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及内容 |
一、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 |
(一) 活动主体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心理场” |
(二) 学生社团活动主体的人格特征 |
(三) 活动主体在学生社团中的参与程度 |
二、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一) 学术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二) 服务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三) 文娱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四) 友谊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五) 信仰类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 |
第五章 北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影响 |
一、保护了民族利益 |
(一) 反日、抗日活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
(二) 其他反帝爱国运动中的北大学生社团 |
二、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步 |
三、转变了学风 |
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
五、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 |
结语 |
一、分析与总结 |
二、启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史书、档案、资料汇编类 |
二、专着类 |
三、北大校报校刊类 |
四、传记、日记、回忆录类 |
五、博(硕)士学位论文类 |
六、期刊类 |
七、外文文献类 |
后记 |
(7)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0年9月)(论文提纲范文)
9 月6日 |
9 月8日 |
9 月11日~12日 |
9 月11日~12日 |
9 月13日 |
9 月13日 |
9 月14日 |
9 月15日 |
9 月15日 |
9 月15日 |
9 月16日~17日 |
9 月18日 |
9 月18日~19日 |
9 月21日 |
9 月24日~25日 |
9 月25日 |
9 月25日 |
9 月25日 |
9 月27日 |
9 月29日 |
9 月30日 |
(9)关于“庆祝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活动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召开“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暨面向21世纪地球科学学术报告会 |
二、江苏省地质学会四十周年论文征集 |
三、提交论文格式 |
四、交纳会费及提供赞助的单位请将款项汇入以下帐号: |
四、云南地质经济学会召开十周年庆祝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中共节日纪念活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研究(1949-1952)[D]. 国梦云. 西南大学, 2020(01)
- [2]马来西亚永春社群研究[D]. 郑名烈. 厦门大学, 2018(06)
- [3]浙江辛亥革命再研究 ——以理性温情与人道主义为视角[D]. 沈航.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4]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D]. 高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4)
- [5]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研究[D]. 李浩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6]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大事记(1979~2010年)[A]. 顾章义,李保平.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 2010
- [7]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10年9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学网. 生产力研究, 2010(10)
- [8]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 [9]关于“庆祝江苏省地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活动的通知[J]. 江苏省地质学会. 江苏地质, 2001(01)
- [10]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十年记事(1987-1997)[J]. 翁永庆,鲁星,于延斌. 编辑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