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实施方案出台(论文文献综述)
李竹青[1](2020)在《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工业化进程对水资源环境产生巨大压力。紧缺的水资源以及严峻的水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工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对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因此更应结合工业用水及工业经济二者的发展关系,着重考察工业用水效率低下的产生原因,分析其内在节水潜力特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建议。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新成立的第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群,同时也正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迫切需要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陕西、山西以及甘肃三省也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水资源利用及工业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政策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降耗的任务仍较为艰巨。因此对其11个城市进行工业经济以及水资源环境中工业用水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水资源环境现状、工业用水效率及工业节水潜力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脱钩模型对工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OCED指数及Tapio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绝大多数城市两者之间呈现相对脱钩关系,但各城市脱钩程度有所差异。表明目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经济发展未达到平衡,存在水资源浪费、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等现象。其次,论文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05-2016年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两阶段网络SBM-DEA模型,考虑工业废水即非期望产出影响,结合工业用水生产阶段及污水治理两阶段,测算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历年工业用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综合网络效率较低,且绝大部分城市生产阶段效率水平较治理阶段水平高,考虑工业水污染影响的工业用水效率值普遍较低,生产阶段及治理阶段效率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且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工业用水仍处在“重生产、轻治理”阶段,具备较大的节水潜力。因此,本文对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潜力开展研究。分析并形成一套较合理的节水潜力的计算标准,将工业节水潜力分成现实和未来两个部分,现实部分采用定额比较法计算,而未来部分利用灰色预测法计算,分别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不同节水潜力类型的城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存在环境壁垒,各个城市潜力差异较大,其中商洛、庆阳及天水是现实及未来关中平原城市群节水降耗的重点考核城市,预测节水潜力仍与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要求有一定距离。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和节水潜力值的综合分析,从资源环境、科技进步、产业集聚、水资源市场及体制改革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今后进一步工业节水降耗提出政策建议。
刘学[2](2020)在《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水体急需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该地区城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总结,对其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提出该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及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部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几乎是全国的2倍;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15%;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并重,人均收入几乎是全国的2.3倍,但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63%,城市水环境总体污染严重。从时空特征分析,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大部分城市新老城区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污染空间特性,主要与汛期降雨、人类活动和排水体制有关。空间因子分析与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染主控因子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降雨径流、生活排污、工业排污和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在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地区不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污染削减负荷分配模型和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依据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分类表单,选取适用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评估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后的方案效益,给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结合现有的城市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及预期,提出近期与中长期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本研究成果对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或类似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陈仅[3](2020)在《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工业生产与消费消耗了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寻求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工业绿色发展道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开展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丰富工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工业绿色发展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关于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更全面的视角,评价方法大都主观色彩较重,分析角度较为单一。因此,本文构建了“多层评价-时空分异-障碍因子-影响因素”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研究方法体系,拓展并丰富了研究视角及研究体系。首先,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工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内涵,分析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其次,从工业绿色增长度、工业资源环境承载力、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构建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客观评价方法熵权—TOPSIS模型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实证分析安徽省及其16个地市2009-2018年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探究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和动力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2009-2018年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不断上升,工业绿色增长度、工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整体都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区域上看,安徽省16个地市工业绿色发展各分项及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综合发展水平处于高水平的仅有合肥,处于低水平的有淮南、马鞍山、黄山;各地市工业绿色发展关键障碍因子差别明显;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力和环境规制水平与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根据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的TOBIT回归和障碍度研究结果,结合发展现状,从全省和地市两个层面提出提升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图[21]表[11]参[80]
王传达[4](2020)在《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2013年~2017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典型污染物PM2.5质量浓度逐年下降,空气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近几年年来陆续发布了《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草案,大气攻关项目课题“区域大气承载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制定了“2+26”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建议,然而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大气污染源优化控制与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是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点研究问题。为此,本论文以实现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达标规划为目标开展研究,基于区域环境污染特征分析和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系统,进行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PM2.5敏感区域和敏感源筛选,基于PM2.5优化减排原理制定合理的污染源优化减排方案。典型城市北京、石家庄、唐山2017年污染特征分析发现,三个城市PM2.5浓度呈现为夏季和春季<秋季<冬季,冬季PM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石家庄市秋冬季超标天数最重;SNA组分占PM2.5总质量浓度的34.1%~49.9%,北京呈现为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石家庄、唐山呈现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OC和EC质量浓度呈现为石家庄>唐山>北京,SOC质量浓度呈现为唐山>石家庄>北京。同时对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更新与完善,2017年京津冀地区典型污染物SO2、NOx、PM2.5、VOCs年排放量分别为86.8万吨、197.0万吨、234.8万吨、1942.9万吨,其中燃煤活动和工业源对SO2、NOx、颗粒物具有较高贡献。在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基础上,建立WRF-CAMx-PSAT数值模式系统,进行PM2.5中一次颗粒物及二次组分(SO42-、NO3-、SOA)与其前体物(SO2、NOx、VOCs)的敏感性分析。一次颗粒物敏感系数为1.61~12.16×E-5(μg/m3)/t,保定、唐山、天津、石家庄的敏感性较高;二次前体物敏感性中,SO2-SO42-敏感性系数为0.45~5.87×E-5(μg/m3)/t,NO2-NO3-敏感性系数为0.42~1.92×E-5(μg/m3)/t,VOCS-SOA敏感性系数为0.09~0.38×E-5(μg/m3)/t,前体物对PM2.5二次组分敏感系数之和为1.06~7.98×E-5(μg/m3)/t。由于石家庄、邢台等地排放结构和二次转化率的特征,虽处于西南通道而其二次组分敏感系数排名有所下降。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根据优化控制技术理论,以区域污染治理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各城市PM2.5浓度改善、政策减排、减排潜力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减排方程,将京津冀减排城市单位污染物排放对区域PM2.5浓度贡献的敏感系数引入优化方程,方程求解并提出PM2.5达标规划优化控制方案。PM2.5优化控制减排方案结果显示,综合减排当量、各城市敏感性和各城市PM2.5改善目标,2025年实现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达到35μg/m3、周边城市45μg/m3,保定、邯郸PM2.5当量减排比例较大,分别为58.5%、57.3%。其中,北京市PM2.5当量减排比例为54.0%,其中机动车源需减排30.2%,扬尘源、工业源、其他源,减排比例分别为55.2%、55.1%、50.2%,京津冀10个减排城市共需减排68.6万吨,其中工业源、燃煤源和扬尘共需减排12.8万吨、17.4万吨、16.9万吨;在2030年各城市均实现到35μg/m3的情景下,周边城市中保定市、邯郸市PM2.5当量最高需减排64.3%、63.2%,周边9个城市共需PM2.5当量减排71.7万吨。优化减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025年需实现北京35μg/m3、周边城市45μg/m3的空气质量限值所需减排力度过大,基于行业发展趋势和环境管理规划难以实现相应的污染控制,且目标浓度的实现还需保证有利的气象条件,因此建议在2025年~2030年延期实现相应减排规划;而在2030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均实现35μg/m3在中长期规划和优化减排方案下可在限期内完全落实各类源优化减排方案,实现相应环境管理规划。基于污染物削减情景和基准情景相同的气象背景场和模式设置的模拟结果可知,实现优化减排方案可使各城市浓度改善基本达到既定目标。
周佳[5](2020)在《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即六项污染物浓度均达标,达标比例为36%),依然有190个城市PM2.5浓度超标(超标率为56%),治理PM2.5污染依然任重道远。《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83.73%SO2、63.77%NOx和80.14%烟粉尘排放量是由固定点源中的工业部门排放。现在我国主要通过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来科学合理地管理固定源的污染物排放量。排污许可制度通过核定企业污染物许可排放量、监管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来挂钩污染物浓度,进而直接关联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然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至今,依然无法实现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挂钩,无法定量评估当前的企业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方法在效果、效率、公平等方面的真实价值,无法较好地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总量控制制度的改革。基于上述背景和管理需求,本研究梳理总结了分配领域与评估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从而确定了科学问题,即如何构建点源尺度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体系。第一,针对科学问题中的分配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排放标准法(M1)、排放标准+城市传输法(M2)、环境容量法(M3)的点源尺度(企业排放口)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模型。本研究基于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M0)的企业(排放口)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结合当前排污许可制度分配方法实践和城市大气污染物传输矩阵、城市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结合通过工业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筛选出来的工业锅炉、水泥、玻璃、焦化、钢铁等5个工业行业,构建了3种企业(排放口)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模型。第二,针对科学问题中的评估问题,本研究创新地整合构建了包括效果评估(环境质量贡献度评估)、效率评估(费用效益评估)、公平评估(公平性评估)、3E综合评估在内的分配结果综合评估体系。在这一部分,首先,以基础排放清单为底部清单,分别加上了基于M0与M1、M2、M3分配结果的点源排放清单,以北京及周边城市为核心模拟区域,本研究构建了三层嵌套网格WRF-CMAQ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效果评估。其次,基于效果评估中的M1、M2、M3与M0的污染物模拟浓度差值,以及基于M1、M2、M3与M0的污染物排放量差值,结合健康终端、暴露人口、反应系数、货币化参数,本研究分别构建了基于环境风险评估和货币化评估的健康效益评估模型,以及污染物减排量货币化评估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效率评估。然后,基于M0、M1、M2、M3的城市5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加上M0城市其他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并结合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工业GDP、工业利润、工业增加值、工业就业人口等经济社会数据,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环境基尼系数(EGC)法和绿色贡献系数(GCC)法的公平性评估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公平评估。最后,基于上述的效果、效率、公平评估结果,按照由专家建议构建了污染物浓度、净效益、EGC、GCC等评估结果对应的分数表,并根据专家建议的效果、效率、公平等维度的权重系数,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环境质量贡献度(AQA)、费用效益(CA)、公平性(EA)的单项评估评分模型以及基于3E综合评估的综合评估评分模型,来开展分配结果综合评估。本研究有5个主要结果:(a)在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方面,M1、M2、M3的北京及周边城市SO2许可排放量分别是7.90、4.92、22.27万t/a,其NO2许可排放量分别是21.91、13.56、15.34万t/a,其一次PM2.5许可排放量分别是3.54、2.22、7.82万t/a。(b)在效果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北京及周边城市SO2模拟浓度分别是30.53、29.83、34.902)/8)3,其NO2模拟浓度分别是49.98、49.43、49.502)/8)3,其PM2.5模拟浓度分别是62.15、61.44、63.912)/8)3。(c)在效率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北京及周边城市健康效益分别为196.05、220.41、102.24亿元,其成本分别为4.85、8.17、5.09亿元,其净效益分别为191.20、212.23、97.15亿元。(d)在公平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基于经济社会数据与SO2排放量的EGC分别为0.4530、0.4573、0.4783,其与NOx排放量的EGC分别为0.4598、0.4696、0.4642,其与一次PM2.5排放量的EGC分别为0.3861、0.4319、0.4479;M1、M2、M3的基于经济社会数据与SO2、NOx、一次PM2.5的GCC中,北京的均高于1.5,唐山的均低于0.5,其他城市的高于或低于1.0。(e)在综合评估结果方面,M1、M2、M3的3E综合评估分数分别是56.91、57.94、55.74。其中,M1、M2、M3的AQA评估分数分别是47.54、47.97、45.97,其CA评估分数分别是76.66、76.91、68.68,其EA评估分数分别是49.66、52.27、55.82。本研究有4个主要结论:(1)城市大气污染物传输矩阵、城市大气污染物环境容量能被引入点源尺度分配方法,使分配方法能够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挂钩。(2)分配结果的效果评估、效率评估、公平评估能很好地集成为分配结果3E综合评估,从而使多种分配方法能在单项维度和综合维度分别进行比较。(3)包含效果评估、效率评估、公平评估、3E综合评估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能够定量评估分配方法在效果(环境质量贡献度)、效率(费用效益)、公平(公平性)、3E综合等不同维度的表现。(4)从不同分配方法3E综合评估分数(M2>M1>M3)分析,说明在当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标准+传输法>排放标准法>环境容量法。其中,在不同分配方法AQA评估分数比较方面,M2>M1>M3。在不同分配方法的CA评估分数比较方面,M2>M1>M3。在不同分配方法EA评估分数比较方面,M3>M2>M1。本研究的成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分配及综合评估体系推动我国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方法及其评估技术的发展,为排污许可、总量控制等研究领域提供研究思路、技术、方法方面的参考。此外,本研究为我国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的点源污染物许可排放量的科学合理分配提供技术支撑,支撑排污许可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总量控制制度的改革。
刘亚晶[6](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黄华[7](2019)在《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对以“雾霾”为代表的严峻生态形势和环保压力,既能使被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煤电行业保持持续经营、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又能帮助煤电行业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式妥善解决其负外部性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故煤电行业清洁化转型是解决该矛盾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包括规制约束-政策激励在内的各种政策,来严控污染物排放、保持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所开展的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是指以产业视角,在论证燃煤发电不会被短期内取代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主导的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综合应用外部性、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工具,围绕“如何开展、怎么执行、效果如何、有何规律”等煤电行业清洁化关键问题,在以“机制-路径-成效-趋势”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框架内展开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五方面研究:特征分析——以发电行业核心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建设、电力生产、经营情况三方面系统梳理中国煤电行业发展脉络,并与其它类型电源、其它国家煤电情况进行对比,提炼中国煤电行业的特征和优势,回答燃煤发电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继续存在的问题;机制研究——研究政策因素(规制约束和政策激励)、环保科技、执法监督对于煤电清洁化的驱动作用,探寻煤电清洁化机制,回答中国如何推动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问题;路径研究——分别构建、求解、分析以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以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在遵守排放标准、享有补贴政策情况下的环保投资决策模型,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最优路径是什么的问题;成效研究——从机组结构、环保设施、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电清洁化进程,并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同时研究单个燃煤电厂和单个煤电集团开展煤电清洁化情况,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是否已经取得显着成效的问题;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火电行业、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诉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排放有何规律的问题。本文得到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总量大、占比高,远超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短时间内没有一种或多种电源类型可弥补完全关停煤电带来的电力供给空缺,这是中国煤电行业必须开展清洁化的最主要因素;煤电当前还有投资规模最大、单位造价最低、利用小时数呈下降趋势、经营形势较差的阶段性特征;煤电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长期半军事化的管理使其能够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重要客观条件。(2)中国煤电清洁化的机制:在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代表的规制约束和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政策激励等政策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煤电行业朝着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环保科技是技术基础,在煤电清洁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政府进一步提升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效率奠定基础;执法监督是实施保障,保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反馈发现的政策问题,实现良性互动。(3)基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帮助燃煤电厂缓解初始投资巨大压力和后期运维成本,净现值要远大于基于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的净现值,同时具有能使政府提供更少补贴、环保企业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优点,是理想的煤电行业清洁化路径。(4)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在规制激励-政策约束作用下,煤电机组结构持续升级、环保设施全面普及、能耗水平显着提升、污染排放大幅降低,相对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等其它用煤领域,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占比均已很低,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应转向非发电用煤工业和“散煤”燃烧。(5)煤电清洁化机制效果显着,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而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未越过高点;污染物排放水平随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都是阶段性变化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中“下降拐点”的出现是有条件,可根据政策条件、科技水平和执法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
林雅静[8](2019)在《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 ——以中美对比为视角》文中指出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一种技术性法律规范。排污许可证的本质就是技术标准的达标排放。经历单靠水质标准管理的失败,1972年美国从基于纳污水体自净能力的水质标准转向制定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并通过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项目在全国统一执行该排放标准。这一创举切实有效改善了美国严重的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适用对象相同,但在总体框架建构上两者“异曲同工”。从污染物类型划分到标准的构建,乃至“水质标准”都是小同大异。尽管我国两级四类的排放标准体系层级分明、主体多重,但在运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下实效不佳。因中国与美国有类似的地形地貌、水文环境、经济技术条件,且经历类似的水污染治理阶段,所以美国模式值得借鉴,尤其是“技术强制”理念。通过比较研究可得,中国实施排放标准存在法律属性模糊、排放标准内容粗疏、制定程序欠缺公正、排污主体治污责任边界窄、标准执行保障不到位等困境。这些困境的根源在于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长久以来过于重视总量控制的环境容量而轻视排放标准的约束价值。中国转向“技术强制”为导向构建排放标准体系有充分的必要性,具体可从明确排放标准合法原则与绿色原则、完善排放标准内容、科学制定标准程序、扩大治污责任边界、强化标准执行保障等方面完善。
田光辉[9](2019)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愈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切,为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压力,环境规制逐步增强,开始成为产业地理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污染企业和产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是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出于财税动机和经济增长等地方利益考虑,地方保护会对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执行形成干扰,也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理空间格局。因此,需要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纳入统一的理论和模型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变化。本文以“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关系”为核心论题,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地方保护理论和区位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研究两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和产业动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在考虑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的理解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阶段阐述,揭示其特点、问题和演进方向,分析其影响。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产业分布变化和微观层面产业动态调整,产业动态包括企业进入、退出、企业利润率、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共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其交互机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特征,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分布差异显着,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两者具有区域“模仿行为”和交互制约作用。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分布呈现东高西低,高值不断向内陆转移;地方保护则由北高南低向中西高、东部低转变。两者均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环境规制集聚程度趋于离散;地方保护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两者存在负相关空间关联特征。在两者作用和竞争形态上。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具有交互制约作用,均存在区域“模仿行为”。发现环境规制并非单向的“逐底竞争”,而是在利益争夺、地市博弈及环境恶化中累积向上。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分阶段估计中,环境规制的“模仿制约”形态有所增强,环境规制“竞争向上”得到强化。分区域估计中,由东至西,环境规制对地方保护的作用形态分别呈现“模仿制约”、“独立制约”、“独立无效”;地方保护对环境规制的作用形态则呈现“独立无效”、“独立制约”和“模仿促进”。(2)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间变化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比重波动下降,内部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三个阶段,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趋势。空间分布上,省级层面,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是主要产能转出地,中西部则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地市层面上,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江苏省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总体布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产能的主要转出地,重点开发区域则成为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各行业的调整方向在地带间、城市群和地市间存在较大差异。(3)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存在区域、产业、和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污染行业,证实“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省域层面,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西部突出,而在地市三大地带内均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规模的抑制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的关系呈现倒“N”型。地方保护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对高国有比重行业,而不符高利税产业倾向布局在地方保护高地区的假设。与邻近地区的地方保护博弈将削弱产业收益。省级层面,地方保护作用在中西部显着,而地市层面,由西至东,地方保护指数越高,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增幅越大。随着地方保护指数上升,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现“V”型;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地方保护先促进后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在考虑尺度、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后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在省域层面的东中部明显,而在地市层面,中西部更能体现出两者的交互作用。地方保护抑制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作用。(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受到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1)企业进入高值呈现向西部移动的态势。环境规制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壁垒,而对国企、外资和大企业有所削弱。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西部,而提升了东中部的进入门槛;国企保护动机则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大企业更易进入地方保护动机高的地区,国有企业易进入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而东中部国有比重高的地区则限制国有企业进入。环境规制提升了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企业进入壁垒,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2)污染企业的退出率和内部退出结构的高值区域逐渐西移,东部企业退出规模有所提升。环境规制并非污染企业退出的关键因素,年龄大的企业受影响较高。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了污染企业的退出概率,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增加了企业退出数量。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地区退出壁垒较高,环境规制推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污染企业退出,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3)企业利润率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总体较优,中西部发展迅速的特征。强“波特假说”未得到验证,“合规成本”可以用来解释环境规制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保护利税动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率,而除国企、外资和大企业外,国有企业保护动机不利于利润率提升。利税保护动机改变了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而国企保护动机和环境规制的负向效应具有叠加作用。地区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较强,降低了利税比重高地区的利润,而西部国企即使面对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利润也能得到保障。(4)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长三角,逐步向中部和成渝地区扩展。未证实弱“波特假说”存在,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国企和外资企业的创新,但对大企业具有“挤压效应”。地方保护利税动机能够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是创新主力。国企保护动机则阻碍创新增长,且不利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发挥。(5)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格局各有不同特点,但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在全国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产业集聚分散,而在东西部,环境规制则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环境规制利于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产业集聚,而在国企和大企业为主的地区,环境规制增强不利于产业集聚。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促使产业分散,除东部外,国企保护动机推动产业集聚。环境规制总体上降低了地方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6)产业结构“污染化”格局呈现西高东低,产业结构趋于“清洁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清洁化”转型,尤其是对内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而对民营企业比重大的行业作用不明显。除内部规模大的产业外,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会推动产业向“清洁化”转型。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不利于产业向“清洁化”转型。环境规制有利于抑制地区利税占比高地区的产业增长,但环境规制的作用易受国企保护动机的干扰。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规制效率;(2)推动市场化和国有体制改革,减少不良干预;(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区域向好竞争;(4)综合统筹、合理谋划,做好产业迁出和承接工作;(5)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措施;(6)增强企业创新能力;(7)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产业结构“清洁化”转型。创新之处:在理论上,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二者对污染产业地理格局的作用机制;构建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测度方法,并考察两者的作用形态;从宏观、微观和异质性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龚晓[10](2019)在《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环境-经济效率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四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并维持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伴随着长时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的环境危机同样愈演愈重。随着国内雾霾事件频发,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引发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中央政府及各地区地方政府持续颁布了大量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这些政策的结果不仅关系着能否改善地区空气质量,还关系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政策效率进行评估与相关研究,以期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护工作的推进提供政策参考。本文首先从公共政策评估的“事实”评估标准和“价值”评估标准出发,确定了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评估的具体目标。继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提出了用以评价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环境-经济效率规划模型,并得到了可以同时兼顾地方政府环境效率与经济效率的绩效评估方法。同时,该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地方政府一段时期内的政策偏好,对环境效率与经济效率赋予不同的权重,使得评价范围更加灵活。评价结果显示,如果将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赋予相同的政策偏好,环境效率低下是造成该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环境-经济绩效偏低的主要原因。随后,由于上文得到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环境-经济效率中,不仅包含了相关政策效率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影响,还包含了环境因素、统计因素等方面对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取出政策效率水平,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将环境因素、统计噪音从大气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效率中提出,并最终得到纯粹的管理效率,即政策效率。研究结果发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结果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环境-经济绩效存在显着差异,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的计算不仅能够明确某一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绩效排名,更有助于对某一地区进行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分析,从而为地方政府的政策优化提供参考。但是,如何科学地挖掘影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境-经济效率的环境因素,又成为本项研究的又一目标。因此,本研究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出发,通过探索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进特征以及形成的政策网络结构,总结了能够影响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效率的环境因素:政策权力因素、行为策略因素以及社会资本因素。这三类环境因素最终被量化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业增加比”、“服务产业增加比”、“能源依赖度”以及“政府影响力”等具体指标,为上文提到的随机前沿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为了进一步探讨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的异质性,本文在所建立的环境-经济DEA模型的基础上,对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了改进。接着对中国省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的异质性进行了动态分析,计算了省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Malmquist指数变动、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并在此基础进行了地区性的Malmquist指数以及其他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城市技术进步带来的“前沿面移动效应”对效率整体变化起到了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城市的技术效率是下降的,也就是说西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技术效率因素对整体政策效率变动的正向促进作用不足。
二、河南省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实施方案出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实施方案出台(论文提纲范文)
(1)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效率 |
2.1.2 工业用水效率 |
2.1.3 关中平原城市群 |
2.2 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
2.3 工业用水效率评价 |
2.3.1 工业用水效率指标选取 |
2.3.2 用水效率的模型方法选择 |
2.3.3 影响工业用水效率的因素 |
2.4 工业节水评价 |
2.5 研究评述 |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与工业用水关系 |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发展现状 |
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现状 |
3.3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比率 |
3.4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的脱钩关系 |
3.4.1 OECD脱钩模型 |
3.4.2 Tapio脱钩模型 |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4.1 网络SBM-DEA模型构建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工业用水效率测算 |
4.3.1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用水效率分析 |
4.3.2 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工业用水效率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
5.1 工业节水潜力测算方法 |
5.1.1 定额比较法 |
5.1.2 灰色系统预测 |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
5.2.1 关中平原城市群未来工业用水预测 |
5.2.2 关中平原城市群总体工业节水潜力计算 |
5.3 分析结果讨论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与工业发展脱钩关系计算过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我国南部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降雨特征概况 |
2.1.3 人口经济概况 |
2.1.4 基础设施概况 |
2.1.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分类 |
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资源现状 |
2.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污染物排放量 |
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 |
2.3.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内湖污染时空特征 |
2.3.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成因解析 |
2.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
2.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诊断 |
2.5 本章小节 |
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 |
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方法 |
3.1.1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目的及适用范围 |
3.1.3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5 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 |
3.2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负荷分配 |
3.3.1 计算方法及分配模型的选取 |
3.3.2 水环境容量方法比选 |
3.3.3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配模型比选 |
3.3.4 实际案例 |
3.4 城市水环境生态流量核算 |
3.4.1 生态流量核算方法选取原则 |
3.4.2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
3.4.3 实际案例 |
3.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
3.5.1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2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3 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方案 |
3.5.4 城市节水方案 |
3.6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效益分析 |
3.6.1 经济效益分析 |
3.6.2 环境效益分析 |
3.6.3 实际案例 |
3.7 本章小节 |
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的确立 |
4.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3)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绿色发展 |
2.1.2 工业绿色发展 |
2.2 工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理论 |
2.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现状 |
3.1 安徽省工业绿色增长现状 |
3.1.1 工业经济增长现状 |
3.1.2 工业结构现状 |
3.1.3 工业技术创新现状 |
3.2 安徽省工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 |
3.2.1 工业资源消耗现状 |
3.2.2 工业污染物排放现状 |
3.3 安徽省政府政策支持现状 |
3.3.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现状 |
3.3.2 环境污染控制现状 |
3.3.3 环境建设现状 |
4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4.1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4.2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
4.2.1 评价方法 |
4.2.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
4.3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4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
4.4.1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2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
5 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1 工业绿色发展障碍因子分析 |
5.1.1 障碍度测算方法 |
5.1.2 工业绿色发展因子分析 |
5.2 工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影响因素与指标选取 |
5.2.2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6 提升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全省层面 |
6.1.1 优化产业结构 |
6.1.2 加大绿色创新投资力度 |
6.1.3 强化环境规制水平 |
6.1.4 加强地市工业绿色协同发展 |
6.2 地市层面 |
6.2.1 加强基础设施质量,提高环境建设水平 |
6.2.2 建立梯度价格机制,培养资源节约意识 |
6.2.3 改善装置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
(4)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大气PM_(2.5)污染特征研究现状 |
1.3.2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3.3 空气质量模型研究现状 |
1.3.4 大气PM_(2.5)来源解析研究现状 |
1.3.5 大气PM_(2.5)与其前体物非线性响应关系 |
1.3.6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及优化控制技术原理 |
1.4 研究内容、特色创新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特色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北京及周边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与污染源排放现状 |
2.1 大气环境污染特征 |
2.2 大气环境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 大气环境PM_(2.5)与主要组分污染特征 |
2.3.1 PM_(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
2.3.2 SNA组分污染特征 |
2.3.3 碳质组分污染特征 |
2.3.4 无机元素污染特征 |
2.4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更新与完善 |
2.4.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
2.4.2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
2.4.3 京津冀区域外污染源排放清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及周边城市PM_(2.5)来源识别和敏感性分析 |
3.1 WRF-CAMx-PSAT数值模拟系统 |
3.1.1 参数设置与模拟构建 |
3.1.2 模拟结果验证与误差分析 |
3.2 典型城市来源识别研究 |
3.3 典型城市敏感源筛选研究 |
3.3.1 区域一次颗粒物敏感性分析 |
3.3.2 区域二次前体物敏感性分析 |
3.3.3 典型城市敏感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及周边城市大气污染源优化控制方案研究 |
4.1 北京及周边典型区域大气环境防治规划概述 |
4.1.1 北京市大气环境防治规划概述 |
4.1.2 周边城市大气环境防治规划概述 |
4.2 大气PM_(2.5)优化控制模型构建 |
4.2.1 优化控制理论基础 |
4.2.2 区域PM_(2.5)优化控制方程的建立 |
4.3 基于不同达标率的优化减排方案 |
4.3.1 京津冀区域2025年PM_(2.5)优化控制减排方案(情景一) |
4.3.2 京津冀区域2030年PM_(2.5)优化控制减排方案(情景二) |
4.3.3 优化减排方案可行性分析 |
4.4 京津冀区域优化减排方案PM_(2.5)污染改善效果模拟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点源清单网格化分配 |
附录 B CAMx-PSAT敏感性计算 |
附录 C 空气质量改善优化方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涉及的符号和缩写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排污许可制度现状 |
2.1.1 美国排污许可制度 |
2.1.2 欧盟排污许可制度 |
2.1.3 其他国家排污许可制度 |
2.2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的演化和改革 |
2.2.1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演变过程 |
2.2.2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进展 |
2.2.3 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2.2.4 深化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方向与建议 |
2.3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方法研究 |
2.3.1 基于操作简便的分配方法 |
2.3.2 基于环境质量目标的分配方法 |
2.3.3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分配方法 |
2.4 影响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的因素识别 |
2.4.1 可分配的污染物许可排放总量 |
2.4.2 分配原理 |
2.4.3 分配尺度 |
2.4.4 分配指标体系 |
2.4.5 污染物种类 |
2.5 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评估研究 |
2.5.1 评估维度 |
2.5.2 许可排放量分配结果的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模型构建 |
3.1 研究对象 |
3.1.1 区域与城市:北京及周边城市 |
3.1.2 分配的行业与企业排放口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基于排放标准法的分配模型构建 |
3.2.3 基于排放标准+城市传输法的分配模型构建 |
3.2.4 基于环境容量法的分配模型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典型企业分配结果与讨论 |
3.3.2 行业分配结果与讨论 |
3.3.3 城市分配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配结果的环境质量贡献度评估 |
4.1 研究背景 |
4.2 数据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WRF-CMAQ模型构建 |
4.2.3 WRF-CMAQ模拟结果验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北京及周边城市的月主导风向和月均风速 |
4.3.2 SO_2、NO_2、PM_(2.5)模拟浓度 |
4.3.3 SO_2、NO_2、PM_(2.5)模拟浓度差值 |
4.3.4 SO_2、NO_2、PM_(2.5)模拟浓度差值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配结果的费用效益评估 |
5.1 研究背景 |
5.2 数据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健康效益模型构建 |
5.2.3 减排成本模型构建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健康效益 |
5.3.2 减排成本 |
5.3.3 净效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配结果的公平性评估 |
6.1 研究背景 |
6.2 数据与方法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基于环境基尼系数法的公平性评估模型构建 |
6.2.3 基于绿色贡献系数法的公平性评估模型构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环境基尼系数 |
6.3.2 绿色贡献系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配结果的3E综合评估 |
7.1 研究背景 |
7.2 数据与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3E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不同分配方法的环境质量贡献度评估分数 |
7.3.2 不同分配方法的费用效益评估分数 |
7.3.3 不同分配方法的公平性评估分数 |
7.3.4 不同分配方法的3E综合评估分数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3.1 研究的不足 |
8.3.2 在我国环境管理、环境政策领域的应用 |
8.3.3 在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体系领域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6)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电被认为是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
1.1.2 煤电是中国不可替代的基础电源 |
1.1.3 煤电清洁化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工具 |
2.1 主要理论工具 |
2.1.1 规制约束相关研究 |
2.1.2 政策激励相关研究 |
2.1.3 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 |
2.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相关研究 |
2.2 煤电清洁化相关研究 |
2.2.1 不可替代性——煤电生存基础 |
2.2.2 可能性——煤电清洁技术路线 |
2.2.3 经济性——清洁煤电可负担 |
2.2.4 前瞻性——煤电清洁发展 |
2.3 文献研究综评 |
3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现状 |
3.1.1 煤电行业投资建设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2 煤电行业电力生产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1.3 煤电行业经营状况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 与世界主要国家及区域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
3.2.1 世界煤电领域电力生产情况对比分析 |
3.2.2 其它电源结构产能情况对比分析 |
3.3 中国主要煤电集团状况 |
3.4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优势 |
3.5 本章小结 |
4 机制研究——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 |
4.1 政策因素 |
4.1.1 煤电清洁化相关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的演化 |
4.1.2 环境约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4.1.3 政策激励:燃煤电厂环保补贴 |
4.2 环保科技 |
4.2.1 煤电烟气污染物典型控制技术分析 |
4.2.2 煤电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创新与发展 |
4.3 执法监督 |
4.3.1 地方政府的执法检查 |
4.3.2 中央政府的环保督察 |
4.4 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关联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路径研究之一——环境成本内部化:自身投资运维模式 |
5.1 政府、燃煤电厂和环保企业的路径选择 |
5.1.1 政府——补贴路径选择 |
5.1.2 燃煤电厂——投资路径选择 |
5.1.3 环保企业——盈利路径选择 |
5.1.4 清洁化综合路径类型 |
5.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发展状况 |
5.2.1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演化 |
5.2.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现状分析 |
5.3 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5.3.1 模型假设条件 |
5.3.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5.4 不同政策条件下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建模分析 |
5.4.1 无补贴政策 |
5.4.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5.4.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5.4.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5.5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5.5.1 参数取值 |
5.5.2 计算结果 |
5.5.3 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路径研究之二——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第三方治理模式 |
6.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状况 |
6.1.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 |
6.1.2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分析 |
6.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
6.2.1 模型假设条件 |
6.2.2 模型参变量定义 |
6.3 不同政策条件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模分析 |
6.3.1 无补贴政策 |
6.3.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
6.3.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
6.3.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
6.4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
6.4.1 参数取值 |
6.4.2 计算结果 |
6.5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比较分析 |
6.5.1 对比分析 |
6.5.2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成效研究——煤电与其它用煤人为污染源清洁化效果对比 |
7.1 中国煤电清洁化进展 |
7.1.1 机组结构持续升级 |
7.1.2 环保设施全面普及 |
7.1.3 能耗水平显着提升 |
7.1.4 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
7.2 与其它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分析 |
7.2.1 非发电用煤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2 生活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
7.2.3 各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
7.3 煤电清洁化案例研究 |
7.3.1 典型燃煤电厂清洁化案例 |
7.3.2 典型煤电集团清洁化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1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与环境承载力情况 |
8.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8.1.2 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近上限 |
8.2 经济增长与不同用煤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关系建模分析 |
8.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8.2.2 模型构建和曲线拟合 |
8.2.3 分析与讨论 |
8.3 结论及政策启示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 ——以中美对比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概述 |
2.1 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2.1.1 适用对象 |
2.1.2 三大类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2.1.2.1 直排点源中四种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2.1.2.2 非直排点源的预处理标准 |
2.1.2.3 公共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标准 |
2.1.3 排放限制导则 |
2.2 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2.2.1 适用对象 |
2.2.2 两级四类排放标准 |
2.2.2.1 两级标准 |
2.2.2.2 四类标准 |
2.2.3 废水污染物许可限值 |
2.3 中美排放标准之异曲同工 |
3 中美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之比较 |
3.1 中美排放标准之法律属性与科技属性比较 |
3.1.1 美国排放标准的法律属性与科技属性考察 |
3.1.1.1 法律属性明确 |
3.1.1.2 科技属性明确 |
3.1.2 中国排放标准的法律属性与科技属性考察 |
3.1.2.1 法律属性含糊 |
3.1.2.2 科技属性明确 |
3.2 中美排放标准之内容比较 |
3.2.1 美国:精细管理的排放标准 |
3.2.1.1 美国三类污染物类型划分 |
3.2.1.2 健全的技术支撑 |
3.2.1.3 基于水质的标准与反回退、反降级 |
3.2.2 中国:重点控制的排放标准 |
3.2.2.1 中国两类污染物类型划分 |
3.2.2.2 薄弱的技术支撑 |
3.2.2.3 水质分类的水质标准 |
3.3 中美排放标准之制定程序比较 |
3.3.1 美国:逐步完善的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 |
3.3.1.1 同一的制定与发布主体 |
3.3.1.2 多重的制定依据 |
3.3.1.3 连贯的制定程序 |
3.3.1.4 充分的公共参与渠道 |
3.3.1.5 严格的修订与变更程序 |
3.3.2 中国:环境监管转型期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3.3.2.1 不同的制定与发布主体 |
3.3.2.2 单一的制定依据 |
3.3.2.3 割裂的制定程序 |
3.3.2.4 较窄的公众参与渠道 |
3.3.2.5 宽松的修订与变更程序 |
3.4 中美排污标准之企业治污责任比较 |
3.4.1 美国:严格的排污标准对企业治污责任的影响 |
3.4.1.1 企业治污法律义务 |
3.4.1.2 标准之严与企业治污责任之大 |
3.4.2 中国:宽松的排污标准对企业治污责任的影响 |
3.4.2.1 企业治污法律义务 |
3.4.2.2 标准之宽与企业治污责任之小 |
3.5 中美排放标准之实施保障比较 |
3.5.1 美国:公权与私权 |
3.5.2 中国:既定效力 |
3.6 比较中发现中国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 |
3.6.1 法律属性模糊 |
3.6.2 排放标准内容粗疏 |
3.6.2.1 污染物划分标准不合理 |
3.6.2.2 最佳可行技术欠缺 |
3.6.2.3 水质标准孤立 |
3.6.3 制定程序欠缺公正 |
3.6.3.1 制定与发布主体割裂 |
3.6.3.2 标准修订迟缓 |
3.6.3.3 公众参与度欠缺 |
3.6.4 排污主体治污责任小 |
3.6.5 标准执行保障不到位 |
4 中美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差异问题之成因 |
4.1 美国:技术强制为导向 |
4.1.1 排放标准的理念演变 |
4.1.2 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优缺点 |
4.1.2.1 缺点 |
4.1.2.2 优点 |
4.1.3 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实效 |
4.2 中国:总量控制主导 |
4.2.1 历史回顾总量控制制度产生与发展 |
4.2.2 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3 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的化解之道 |
5 中国以技术强制为导向的排放标准之完善对策 |
5.1 确立排放标准合法原则与绿色原则 |
5.2 完善排放标准内容 |
5.2.1 重新划分污染物种类分类 |
5.2.1.1 三种污染物类型 |
5.2.1.2 及时修订水污染物有毒物质名录 |
5.2.2 健全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 |
5.2.2.1 完善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编制 |
5.2.2.2 建立基于技术的国家行业型水污染物标准 |
5.2.3 与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联动 |
5.2.3.1 因地制宜的地标或流域标准 |
5.2.3.2 实现国标与地标、流域标准联动 |
5.3 科学制定标准程序 |
5.3.1 规范制定与发布主体 |
5.3.2 重视标准修订 |
5.3.3 公众参与充分化 |
5.4 扩大排污主体治污责任 |
5.5 强化标准执行保障 |
5.5.1 生态环境大数据治理 |
5.5.2 撤销不当获得的排污许可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制造业地理格局已从向东部地区集聚转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
1.1.2 严峻的环境形势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
1.1.3 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区位响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
1.1.4 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是影响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产业地理格局 |
2.1.2 污染密集型产业 |
2.1.3 环境规制 |
2.1.4 地方保护 |
2.1.5 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研究 |
2.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4 地方保护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
2.2.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关系及其对产业地理格局的影响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理论依据 |
3.1.1 产业空间格局理论 |
3.1.2 政府行为理论 |
3.1.3 环境规制理论 |
3.1.4 地方保护理论 |
3.2 作用机制分析 |
3.2.1 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
3.2.2 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
3.2.3 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
3.2.4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企业空间动态 |
3.2.5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企业创新 |
3.2.6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 |
3.2.7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结构转型 |
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的演变及定量测度 |
4.1 环境规制演变与定量测度 |
4.1.1 环境保护制度演变阶段 |
4.1.2 环境规制实施与效果 |
4.1.3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
4.2 地方保护演变及定量测度 |
4.2.1 地方保护演变阶段 |
4.2.2 地方保护的影响 |
4.2.3 地方保护的测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交互作用 |
5.1 地方竞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
5.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5.2.1 研究数据与处理 |
5.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
5.2.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空间矩阵设定 |
5.3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格局 |
5.3.1 时间特征 |
5.3.2 空间分异特征 |
5.4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关联 |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
5.5.1 估计方法 |
5.5.2 全样本估计结果 |
5.5.3 分阶段与分地区估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1 引言 |
6.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
6.2.1 数据来源 |
6.2.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时空变化 |
6.3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 |
7.1 引言 |
7.2 省域尺度的计量模型分析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择 |
7.2.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
7.2.4 实证分析结果 |
7.3 地市尺度计量模型分析 |
7.3.1 计量模型构建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
7.3.4 实证分析结果 |
7.4 地市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模型设定 |
7.4.2 门槛变量检验 |
7.4.3 门槛回归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动态 |
8.1 引言 |
8.2 产业动态的指标量化 |
8.2.1 企业进入和退出 |
8.2.2 企业利润率和企业创新 |
8.2.3 区域工业集聚 |
8.2.4 产业转型 |
8.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8.3 产业动态的时空演化特征 |
8.3.1 企业进入 |
8.3.2 企业退出 |
8.3.3 企业利润率 |
8.3.4 企业创新 |
8.3.5 专业化集聚 |
8.3.6 产业结构 |
8.4 模型设计与数据介绍 |
8.4.1 模型设计 |
8.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5.1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
8.5.2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利润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
8.5.3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之处 |
9.4 研究不足和展望 |
9.4.1 研究不足 |
9.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环境-经济效率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公共政策评价 |
1.2.2 环境政策效率评估 |
1.3 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 |
1.3.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相关研究 |
1.3.2 公共政策评价研究 |
1.3.3 环境政策效率的相关研究 |
1.3.4 现有研究的综合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评估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界定 |
2.1.2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界定 |
2.1.3 政策网络的概念界定 |
2.2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依据 |
2.2.1 公共政策的评估框架 |
2.2.2 基于事实标准的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2.3 基于价值标准的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3 政策网络理论 |
2.3.1 政策网络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
2.3.2 政策网络的核心要素 |
2.3.3 政策网络与政策结果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果影响因素的政策网络分析 |
3.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本质与发展特征 |
3.1.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网状结构与本质 |
3.1.2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演进 |
3.1.3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特征 |
3.2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中的政策网络 |
3.2.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的构成 |
3.2.2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网络主体及其互动 |
3.2.3 政策网络的核心关系与政策变迁 |
3.3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 |
3.3.1 权力结构因素 |
3.3.2 策略行为因素 |
3.3.3 社会资本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环境-经济DEA模型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综合效率评估 |
4.1 效率评价与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4.1.1 效率评价 |
4.1.2 数据包络分析研究现状 |
4.2 DEA的相关概念与模型 |
4.2.1 相关概念 |
4.2.2 传统DEA模型 |
4.2.3 SBM-DEA模型 |
4.2.4 三阶段DEA模型 |
4.3 环境-经济DEA模型的建立 |
4.4 中国省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综合效率评估 |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2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环境-经济效率评估 |
5.1 随机前沿模型及应用 |
5.1.1 随机前沿模型 |
5.1.2 随机前沿模型的应用 |
5.1.3 对DEA原始投入的调整 |
5.2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果的环境变量 |
5.2.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3 中国省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环境-经济效率估算 |
5.3.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环境-经济效率估算 |
5.3.2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结果分析 |
5.4 中国省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异质性静态分析 |
5.4.1 省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环境-经济效率的横向比较分析 |
5.4.2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环境-经济效率的纵向比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环境-经济效率的异质性动态分析 |
6.1 MALMQUIST指数的定义与改进 |
6.1.1 Malmquist指数的定义 |
6.1.2 Malmquist指数的DEA测算 |
6.1.3 Malmquist指数的改进 |
6.1.4 Malmquist指数的分解 |
6.2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异质性动态分析 |
6.2.1 省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异质性的动态分析 |
6.2.2 各地区政府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的动态分析 |
6.3 提高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效率的政策建议 |
6.3.1 法治规范: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 |
6.3.2 责任共识:定位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均衡点 |
6.3.3 共同监督:化解政策僵局 |
6.3.4 合作治理:克服环保职权碎片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河南省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实施方案出台(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资源环境约束下关中平原城市群工业用水效率研究[D]. 李竹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刘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安徽省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仅.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4]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方案研究[D]. 王传达.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大气污染物许可排放量分配及综合评估研究[D]. 周佳. 南京大学, 2020(04)
- [6]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D]. 黄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中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研究 ——以中美对比为视角[D]. 林雅静.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D]. 田光辉. 河南大学, 2019(06)
- [10]中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环境-经济效率评估研究[D]. 龚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标签:工业污染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政策评估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