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铁钟[1](2019)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文中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其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具有跨学科与综合性特征的研究方向。随着对文化遗产信息模型与三维可视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沉浸式与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改变了受众感知与汲取历史信息的方式。由于可视化内容无法评估来源和引用参考文献,使得大多数信息模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工具,而不是作为一种标准的档案文件为相关研究提供佐证,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逐步地建立自身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本文在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虚拟修复理论,将可视化内容作为开放的数据链接与定制的领域本体,通过感知模拟、定位跟踪、三维打印、逆向建模与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立跨学科的交互性研究框架,解决文化遗产多元化带来的数据异构性问题,最终建立虚拟修复的三维可视化研究方法与原则。研究首先从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史切入,对现行保护原则进行了分析,从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角度提出了虚拟修复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数字技术的思维模式不同于人类的思维模式,计算的过程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价值,但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这就需要在全面的文献和实证基础之上,对虚拟修复的技术思维模式进行内容判断与自我审视。针对于三维可视化数据的异构性等研究难点,依据数据的采集方法与文献特征,提出了信息模型虚拟修复的可视化解决方案。将计算机科学的工具引入人文研究的过程中,因可视化内容不可控的主观特性,需要将其放在持续的批评理论体系中,批评应该先于可视化的产生,而不是事后证明的手段;最后,基于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对信息建模的本体与语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解释性、整体性和交互性等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加以解决。通过交互元数据的引入,加强虚拟修复的透明度,并将这种虚拟修复的理论体系在敦煌数字化展示设计项目中加以实践。为了保护日益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三维可视化作为一种开放性、交互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框架,逐渐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与长期保护的机制中。同时虚拟修复也被视作一种交互性的解读行为,一种明确的内省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从而推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整体性保护的发展。

李婧[2](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指出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谢丽雅[3](2019)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建档案管理研究 ——以广东省H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建档案是记录一座城市建设、改造、发展和演变历程的重要科技档案,为城市合理规划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建设在全球迅猛发展,为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政府管理中应采取何种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好城建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动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公共问题。首先,本文概述了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从理论上对城建档案进行了解读,对目前城建档案管理特征、现状及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现有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城建档案管理没有“对症下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不一,以H市为例,作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中等水平,在城建档案管理上须因地制宜、不盲目跟风,研究适合H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档案全程管理理论、档案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同时运用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论文。其次,本文以广东省H市城建档案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H市城建档案管理现状为基础,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认为当今H市城建档案管理模式仍然比较落后,数字化程度低,城建档案馆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档案仓库而已,城建档案信息服务效果有限,未实现智慧收集、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城建档案信息的价值与服务效益无法最大化发挥,活信息变成了死档案,H市城建档案管理与智慧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接着,在论述城建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分析H市城建档案管理与智慧城市建设脱节的原因,通过总结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城建档案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在城建档案管理资源体系上存在着缺乏基于智慧整合的城建档案动态关联数据资源、无执法保障、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缺乏规范标准以及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城建档案服务体系上存着着与智慧城市建设脱节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智能化程度低、协同性程度低、多元化服务欠缺。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对策分析提出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办法,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主动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认为其一是要构建基于智慧管理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如树立城建档案智慧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和推进城建档案智慧法规体系建设以及建设智慧型档案专业人才队伍;二是要构建基于智慧整合的城建档案资源体系,包括引进智慧软硬件设施、明确执法确保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智慧收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驱动城建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以及加大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力度;三是要构建基于智慧服务的城建档案服务体系,提出要采用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PFS)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构建基于服务链的城建档案管理一站式服务、做好城建档案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等具体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档案全程管理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构建基于智慧管理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构建基于智慧整合的城建档案资源体系、构建基于智慧服务的城建档案服务体系着手,在智慧管理、智慧整合、智慧服务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设,为城建档案智慧化建设提供参考。通过管理理念创新、研究思路创新,研究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从而为实现城建档案管理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这一终极目标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不足之处在于对H市城建档案管理现状缺乏定量分析、对不同发展层次城市之间缺乏横向对比的研究。

张家浩[4](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何亚楠[5](2019)在《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档案管理和建设逐渐向信息化的方向迈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实现我国档案信息建设蓝图中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信息技术作为一把双刃剑,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前提,但也让档案信息建设面临相应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等,这问题都有待改善,也是当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企业档案不仅记载了企业的成长变迁,同时也为企业制定出未来发展的蓝图,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完善企业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为档案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带来便利,提升企业档案信息的可利用价值。本文通过以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为例,对于当前康巴什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其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到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康巴什热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其项目管理流程及内容进行了优化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和整理,为文章的研究奠定基础。紧接着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为文章提供相应的理论研究依据。第三章中结合到内蒙古能康巴什热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当前在京能康巴什热电项目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文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提供依据。第四章中针对到康巴什热电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设需求,提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并结合项目管理现状从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进度管理以及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等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五章中通过建立相应的验收体系,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对于康巴什热电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检验,最终得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后能够满足康巴什热电项目档案管理的需要。在最后的章节中进行总结,同时提出本文研究中的不足。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康巴什热电项目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郭宁生,王东勃,范阳曦,秦现生[6](2009)在《基于UML的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能够高效地开发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将UML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工程的UML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其次分别从UML用例图、类图、顺序图和状态图等方面给出了系统分析的应用,最后从UML软件代码生成和数据结构生成方面给出了系统应用,系统的顺利实施表明本文提出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9](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张菁[10](2019)在《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城建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化,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推进,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地下管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城建档案馆的发展现状,探讨城建档案馆发展对策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现状及对策作为研究选题,目的在于分析湖南省城建档案馆发展现状,剖析其存在问题,探讨其发展策略,以便城建档案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城市发展和建设,为促进和改善湖南省城建档案馆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同时以湖南省为窗口,管窥全国城建档案馆发展现状,以期抛砖引玉,丰富我国城建档案馆发展研究。本文运用了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调研,获取了湖南省13个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和其他档案馆的相关资料,梳理了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在发展环境、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归档、城建档案馆馆藏资源、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水平、城建档案利用情况和城建档案人员培训这六个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分析了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资金缺乏,财政投入不足;二各地级市城建档案收集、归档规范不协调;三城建档案数字化不均衡。文章认为推动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的策略:一要拓宽城建档案馆经费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赞助支持,推行工程档案保证金制度;二要协调各地级市城建档案馆收集归档规范;三要加强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统一城建档案数字化规范,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四要加强城建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创新理念,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五要加强城建档案队伍建设,注重城建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高城建档案专业人才待遇,丰富城建档案培训形式与内容等。

二、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修复理念与历史框架
    第一节 现代保护运动的发展
        一、早期的修复概念
        二、修复理念的批判性实践
        三、二战的影响
    第二节 古雅的追求
    第三节 整旧如旧的中国理念
第三章 虚拟修复的工具论
    第一节 虚拟修复的语义演变
        一、虚拟考古
        二、数字考古
        三、虚拟遗产
    第二节 虚拟的诠释与展示
    第三节 虚拟修复的时间性
第四章 可视化数据额保存、内容访问与分析
    第一节 数据本体研究
    第二节 可视化数据的文献特征
    第三节 可视化数据的采集方法
    第四节 数据的异构性
        一、斯卡尔左拉花园
        二、佛罗伦萨火车站竞赛设计
        三、东园胜概图界画重建
        四、数据的思维
    第五节 可视化元数据集成
        一、元数据标准
        二、基于本体的概念参考模型
        三、语义的表达
    第六节 交互元数据
    第七节 可视化三维格式的保存与访问
    第八节 数据生命周期
第五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模型构建
    第一节 信息建模
        一、编码、语义与解码
    第二节 虚拟修复信息模型
        一、历史建筑信息模型
        二、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三、虚拟修复信息模型的本体、语义与重构
    第三节 信息模型诊断与评估
第六章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与解读
    第一节 QUADRATURA幻境
    第二节 虚拟修复的信息重构
    第三节 现实的虚拟构建
        一、虚拟的可靠性
        二、严肃游戏
        三、混合现实的交互性
    第四节 虚拟现实与现象学
        一、器官的投影
        二、引入解释性
        三、现象学的感知
        四、场所精神与整体性保护
    第五节 综合性描述解决方案
        一、敦煌158 窟的实验
        二、虚拟沉浸感与三维打印
第七章 虚拟修复的数字化国际框架
    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国际框架的形成
    第二节 重建的批判性实践
    第三节 伦敦宪章
        一、三维可视化
        二、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性
        三、信息透明
        四、交互元数据
        五、可持续性
    第四节 塞维利亚原则
第八章 数字化的理性反思
    第一节 对个体感知的反思
    第二节 对虚拟的反思
    第三节 对真实性的反思
    第四节 对可逆性的反思
    第五节 对可视化的反思
结语真实的虚拟修复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莫高窟158 窟Digitization结构关系图
    伦敦宪章THE LONDON CHARTER(中英文版)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建档案管理研究 ——以广东省H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智慧城市
        2.1.1 H市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2.1.2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建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2.2 城建档案
        2.2.1 城建档案管理特征
        2.2.2 城建档案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3 理论基础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3.2 档案全程管理理论
第3章 H市城建档案管理现状
    3.1 调查目的与实施
    3.2 访谈内容与结果分析
    3.3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4章 城建档案管理与智慧城市建设脱节的矛盾成因
    4.1 缺乏基于智慧管理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
        4.1.1 城建档案管理理念落后
        4.1.2 城建档案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不完善
        4.1.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4.2 缺乏基于智慧整合的城建档案资源体系
        4.2.1 缺乏基于智慧整合的城建档案动态关联数据资源
        4.2.2 无执法保障,城建档案资源收集困难
        4.2.3 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缺乏规范标准
        4.2.4 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率低
    4.3 缺乏基于智慧服务的城建档案服务体系
        4.3.1 智能化程度低
        4.3.2 协同性程度低
        4.3.3 多元化服务欠缺
第5章 城建档案管理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
    5.1 构建基于智慧管理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
        5.1.1 树立城建档案智慧管理理念
        5.1.2 科学规划和推进城建档案智慧法规体系建设
        5.1.3 建设智慧型档案专业人才队伍
    5.2 构建基于智慧整合的城建档案资源体系
        5.2.1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智慧软硬件设施
        5.2.2 明确执法确保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智慧收集
        5.2.3 利用大数据云平台驱动城建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
        5.2.4 加大城建档案信息开发力度
    5.3 构建基于智慧服务的城建档案服务体系
        5.3.1 采用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PFS),建立用户反馈机制
        5.3.2 构建基于服务链的城建档案管理一站式服务
        5.3.3 做好城建档案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4)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1.2 研究对象
        1.2.1 中国工业遗产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1.3.1 国外综述
        1.3.2 国内综述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1.7.1 研究创新之处
        1.7.2 研究未尽事宜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1 体系结构总述
        2.1.1 体系建立依据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2.2.1 信息采集标准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2.3.1 信息采集标准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2.4.1 信息采集标准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2.4.3 信息模型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3.1.1 信息采集标准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本人学术成果
鸣谢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1)封面
        (2)基本信息
        (3)生产工业流程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5)重要设备遗产
        (6)测绘图
        (7)照片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5)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概述
    2.1 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及规范
        2.1.1 基本理念
        2.1.2 档案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2.1.3 企业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及规范
    2.2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内容
        2.2.1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内容
        2.2.2 电力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特点
    2.3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2.3.1 项目及项目管理
        2.3.2 信息化项目管理
    2.4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概况
        3.1.1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简介
        3.1.2 档案信息化管理概况
    3.2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3.2.1 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不完善
        3.2.2 档案管理系统操作的便捷性问题
        3.2.3 信息资源整合问题
        3.2.4 档案资源远程利用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研究
    4.1 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4.1.1 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4.1.2 构件功能齐全的档案管理系统
    4.2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机构
        4.2.1 项目组成员
        4.2.2 职责与权限
    4.3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4.3.1 项目实施流程
        4.3.2 项目进度计划
    4.4 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4.4.1 企业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4.4.2 档案应用系统开发
        4.4.3 数据库建设
        4.4.4 标准规范及人才队伍建设
        4.4.5 档案网络服务
        4.4.6 信息安全
        4.4.7 验收评价体系
    4.5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4.5.1 档案业务流程设计
        4.5.2 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4.5.3 档案数据库建设
        4.5.4 信息安全策略建设
        4.5.5 信息化档案服务工作
        4.5.6 人才队伍建设
        4.5.7 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和规范
    4.6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京能康巴什热电有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质量验收
    5.1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目标
    5.2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原则
    5.3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情况验收内容
        5.3.1 系统功能验收
        5.3.2 用户评价
    5.4 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质量验收结果
        5.4.1 系统功能验收结果
        5.4.2 用户评价结果
6 研究结论和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6)基于UML的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2 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系统开发过程
3 基于UML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1) 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的用例图
    (2) 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图
    (3)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序图
    (4) 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的状态图
    (5) 动态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方法
4 基于UML的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 基于UML的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代码生成方法
    (2) 基于UML的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生成方法
5 结束语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10)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城建档案馆及发展新要求
    2.1 城建档案馆的性质、功能及任务
    2.2 城建档案馆的发展新要求
第3章 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取得的成绩
    3.1 城建档案馆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3.2 馆藏资源逐步丰富
    3.3 信息化建设水平显着提高
    3.4 城建档案利用情况有所改善
    3.5 城建档案人员培训不断增强
第4章 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资金缺乏,财政投入不足
    4.2 各地级市城建档案收集归档规范不协调
    4.3 城建档案数字化不均衡
    4.4 城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4.5 城建档案队伍有待优化
第5章 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策略
    5.1 拓宽城建档案馆经费渠道
    5.2 协调各地级市城建档案收集归档规范
    5.3 加强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
    5.4 加强城建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5 加强城建档案队伍建设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遗产信息模型的虚拟修复研究[D]. 铁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3]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城建档案管理研究 ——以广东省H市为例[D]. 谢丽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5]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研究[D]. 何亚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6]基于UML的数字化技术图纸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J]. 郭宁生,王东勃,范阳曦,秦现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9(03)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10]湖南省地级市城建档案馆发展现状及对策[D]. 张菁. 湘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