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一、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江璇,叶焰,丘梅清,周毅业,杨文祥,甘灏云[1](20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CR5、eotaxin水平变化及其对免疫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cell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免疫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组(n=72)、重度支气管哮喘组(n=48),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CR5、eotaxin含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外周血Th17/Treg等T细胞亚群分布。同时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1)及FEV1/FVC比值(FEV1/FVC%)。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CR5、eotaxin水平与Th17/Treg比值的关系。结果重度及轻中度哮喘组患者血清CCR5、eotaxin、IL-6及IL-17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哮喘组患者高于轻中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轻中度哮喘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Treg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哮喘组上述指标和轻中度哮喘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轻中度哮喘患者肺功能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者CCR5及eotaxin水平与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性,而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显着负相关性。结论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肺功能下降,且CCR5水平及eotaxin水平增加,促进Th17细胞百分比增加,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Th17/Treg比值失衡,免疫功能紊乱,哮喘病情加重。

王知广[2](2021)在《miRNA 182-5p靶向NOX4/DRP1/NLRP3信号轴缓解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道重塑。气道上皮细胞是气道屏障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气道上皮细胞出现损伤、凋亡时,会导致气道完整性遭到破坏,气管通透性增加,分泌趋化因子诱导炎症细胞聚集,加重胶原沉积等,深入研究上皮细胞损伤过程,找到关键靶点成为治疗关键。在上皮细胞受损过程中,过度的氧化应激促进线粒体损伤、激活线粒体凋亡过程可能是上皮细胞出现凋亡的主要途径。NOX4是内源性活性氧(ROS)生成的关键蛋白,在外源性刺激过程中NOX4诱导内源性ROS产生增加,产生氧化应激,同时损伤线粒体,受损的线粒体引起膜电位降低,释放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同时受损的线粒体可以激活NLRP3/IL-1β加重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同时也受线粒体形态学改变,其中线粒体过度裂变是促进线粒体功能受损的重要因素,线粒体裂变受线粒体裂变蛋白Drp1调控。鉴于此,上皮损伤中,NOX4可能通过调控Drp1促进线粒体损伤,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和NLRP3炎症小体,加重气道炎症。miRNA是长约18-23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RNA,目前miRNA在支气管哮喘中对于诊断、治疗靶点、疗效判断等方面均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靶向调控促进哮喘疾病进展的关键蛋白,可能是改善哮喘气道炎症的新的治疗方法。目的:阐明IL-13通过NOX4/Drp1/NLRP3促进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并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上皮细胞凋亡。明确mi R-182-5P通过靶向Nox4表达改善上皮细胞损伤过程并延缓哮喘气道炎症。方法:第一部分:体内实验:构建OVA诱导的慢性哮喘模型,分别为正常组(Con)、哮喘组(OVA)。观察指标:(1)利用不同浓度Ach吸入激发测定气道高反应性;(2)流式细胞仪测定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IL-13水平;(4)肺组织石蜡进行HE、PAS、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7)组织免疫化学染色观察NOX4在肺组织表达情况。体外实验:IL-13刺激BEAS-2B构建上皮细胞损伤模型,分别使用siNOX4,Drp1抑制剂Mdivi-1预处理上皮细胞。观察指标:(1)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MMP、mt ROS、凋亡水平;(2)ATP检测试剂测定细胞内ATP表达含量;(3)细胞荧光观察细胞内ROS、MMP、mt ROS、IL-1β、线粒体形态学变化;(4)Western Blot检测NOX4、Drp1、p-Drp1(Ser616)、NLRP3、ASC、Cleaved-Caspase-1、IL-1β、Bcl-2、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第二部分:体内实验:构建OVA诱导的慢性哮喘模型,分别为正常组(Con)、哮喘组(OVA)。观察指标:(1)基因芯片分析Con组和OVA组中miRNA表达差异,绘制聚类图并进行靶基因预测;(2)RT-q PCR验证组织中mi R-182-5P、NOX4 mRNA表达变化。体外实验:IL-13刺激BEAS-2B构建上皮细胞损伤模型,mi R-182-5P mimic/NC预处理上皮细胞。观察指标:(1)RT-q PCR验证细胞中mi R-182-5P、NOX4 mRNA表达变化;(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明确mi R-182-5P与NOX4 mRNA的靶向关系;(3)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MMP、mt ROS、凋亡水平;(4)ATP检测试剂测定细胞内ATP表达含量;(5)细胞荧光观察细胞内ROS、MMP、mt ROS、IL-1β、线粒体形态学变化;(6)Western Blot检测NOX4、Drp1、p-Drp1(Ser616)、NLRP3、ASC、Cleaved-Caspase-1、IL-1β、Bcl-2、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第三部分:构建OVA诱导的慢性哮喘模型,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Con)、哮喘组(OVA)、哮喘+mi R-182-5P NC组(OVA+mi R-182-5P NC)、哮喘+mi R-182-5P agomir组(OVA+mi R-182-5P agomir)。观察指标:(1)利用不同浓度Ach吸入激发测定气道高反应性;(2)流式细胞仪测定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百分比;(3)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IL-4、IL-5、IL-13水平;(4)组织荧光观察NOX4在肺组织表达情况;(5)RT-q PCR验证组织中NOX4 mRNA表达变化;(6)肺组织石蜡行HE、PAS、Masson染色、冰冻组织切片行DHE染色观察肺组织样品中病理改变;(7)Western Blot检测NOX4、NLRP3、ASC、Cleaved-Caspase-1、IL-1β、Bcl-2、BAX、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第一部分:(1)OVA组表现出明显的气道高反应性,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表达上升;组织病理染色中OVA组中气道周围可见明显炎症细胞聚集、浸润,气道结构破坏,杯状细胞明显增生,胶原沉积明显伴有气道壁的增厚。(2)IL-13刺激BEAS-2B后NOX4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3)IL-13诱导线粒体裂变蛋白Drp1、p-Drp1(Ser616)水平明显升高,Drp1蛋白由细胞质转至线粒体内,线粒体形态呈碎裂样改变,线粒体功能受损,MMP水平降低,ATP合成减少,mt ROS表达增加。(4)IL-13诱导BEAS-2B上皮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NLRP3、ASC、CleavedCaspase-1和IL-1β表达增加,同时伴随着凋亡水平明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存在变化,包括Bcl-2的下降,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加。(5)经si-NOX4预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降低,同时抑制Drp1、p-Drp1(Ser616)水平,抑制Drp1由细胞质转至线粒体内,恢复了部分线粒体网格样改变。(6)给予Drp1抑制剂Mdivi-1后,抑制Drp1、p-Drp1(Ser616)水平,部分逆转线粒体碎裂表现,同时恢复线粒体功能,改善了MMP的降低及ATP的合成,降低mt ROS表达。(7)Mdivi-1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NLRP3、ASC、Cleaved-Caspase-1和IL-1β表达减少;Mdivi-1抑制上皮细胞凋亡,Bcl-2水平上升,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减少。第二部分:(1)OVA模型中芯片分析结果显示有63个miRNA在组间表达变化,50个miRNA在OVA组中升高,13个miRNA降低,miRNA 182-5p在OVA组中降低。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miRNA-182-5p靶向NOX4 mRNA序列,RT-q PCR结果显示miRNA-182-5p表达出现降低,NOX4 mRNA表达增加,两者在表达水平上呈负相关。(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提示miRNA-182-5p直接靶向NOX4 mRNA3’UTR区,抑制NOX4的转录。(3)转染miRNA-182-5p mimic后NOX4 mRNA及蛋白水平均出现降低,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抑制Drp1表达,抑制线粒体过度裂变并恢复线粒体功能,改善MMP降低及ATP合成,抑制mt ROS表达。(4)转染miRNA-182-5p mimic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NLRP3、ASC、Cleaved-Caspase-1和IL-1β表达减少,抑制上皮细胞凋亡,Bcl-2水平上升,BAX、Cytochrome C、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蛋白水平减少。第三部分:(1)建立OVA哮喘模型,miRNA-182-5p agomir干预后,肺组织NOX4 mRNA及蛋白水平均出现降低。(2)miRNA-182-5p agomir降低OVA模型中NLRP3/IL-1β蛋白表达。(3)miRNA-182-5p agomir降低OVA模型中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的表达。(4)miRNA-182-5p agomir抑制哮喘气道阻力,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5)miRNA-182-5p agomir降低哮喘模型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同时减少BALF中Th2型炎症因子IL-4、IL-5、IL-13的表达。(6)miRNA-182-5p agomir抑制哮喘模型中ROS的升高,明显改善了炎症细胞聚集及浸润,减轻了气道壁的增厚,延缓杯状细胞增生及胶原沉积。结论:1.IL-13刺激BEAS-2B细胞过程中NOX4表达增高,促进ROS生成介导线粒体裂变,诱导线粒体功能受损。2.IL-13通过NOX4/DRP1/NLRP3信号轴促进IL-1β的释放加重炎症反应,同时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其凋亡途径是线粒体凋亡途径。3.OVA哮喘模型中存在差异miRNA,其中miRNA-182-5p靶向NOX4 mRNA,miRNA-182-5p mimic在体外模型中抑制NOX4/DRP1/NLRP3信号轴减轻IL-1β的释放并抑制细胞凋亡。4.在体内模型中,miRNA-182-5p agomir可以抑制由OVA诱导的气道慢性炎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及胶原沉积,miRNA-182-5p可能是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张子慧[3](2021)在《疏风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小鼠嗜酸性粒细胞CCR3受体蛋白表达及总ERK与P38MAPK磷酸化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含药血清对体外小鼠嗜酸性粒细胞Eotaxin/CCR3通路影响研究,探讨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细胞分子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疏风通络方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小鼠骨髓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原代培养,培养第3天换液,培养12-14天,收集P3代细胞。细胞分组为空白组、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CCL11+含药血清高剂量组、CCL11+含药血清中剂量组、CCL11+含药血清低剂量组、CCL11+SB328437组、CCL11+PD98059组、CCL11+SB203580组、CCL11+wortmannin组。各受体拮抗剂组先予以相应拮抗剂37℃预处理20min,随后加入CCL11诱导,对照血清组加入小鼠空白血清,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分别加入各浓度梯度血清,各拮抗剂组不做处理。诱导孵育24h后,以台盼蓝染色确认细胞存活率>93%。分离培养基与细胞,1000rpm离心5min,留取沉淀,PBS清洗,700rpm二次离心5min,留取沉淀。检测:(1)体外培养EOS的一般形态学观察与HE染色。(2)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EOS CCR3蛋白含量与ERK磷酸化水平。(3)RT-PCR法检测小鼠EOS CCR3、p38 MAPK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体外培养EOS一般形态学观察与HE染色:骨髓来源培养EOS分化成熟,镜下观察细胞主要呈圆形,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总体分布较均匀,部分增殖速度较快,可呈“集落样生长”。苏木素-伊红(HE)染色,200×视野下,圆形细胞较多,排列紧密,胞内可见紫色颗粒物。400×视野下,胞质内深紫色细胞核分叶清晰可见,多呈两叶、眼镜状分布。(2)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EOS CCR3蛋白含量与ERK磷酸化水平:(1)CCR3含量比较,与空白组对比,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均升高(P>0.05)。中药血清干预后,CCL11+含药血清低剂量组低于CCL11+对照血清组(P>0.05)。CCL11+含药血清中剂量组低于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P<0.05)。CCL11+含药血清高剂量组较CCL11组与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减少(P<0.05),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CCL11+SB203580组、SB328437组、PD98059组较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降低(P<0.05)。(2)ERK水平比较,与空白组对比,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升高(P<0.01),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中药血清进行干预后,CCL11+含药血清低剂量组较CCL11+对照血清组水平下降(P>0.05);CCL11+含药血清中剂量组较CCL11组水平下降(P>0.05),较CCL11+对照血清组水平明显下降(P<0.05);CCL11+含药血清高剂量组较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CCL11+各拮抗剂组ERK水平较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3)p-ERK水平比较,与空白组对比,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均明显增高(P<0.05)。中药血清进行干预后,CCL11+含药血清低剂量组明显低于CCL11组与CCL11+对照血清组(P<0.05);CCL11+含药血清中剂量组明显低于CCL11组与CCL11+对照血清组(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CCL11+SB203580组、SB328437组较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增高(P<0.05)。CCL11+PD98059组较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3)RT-PCR法检测小鼠EOS CCR3、P38 MAPK表达水平:(1)CCR3基因表达水平比较,与空白组、CCL11+对照血清组比较,CCL11组明显升高(P<0.05)。中药血清进行干预后,CCL11+含药血清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较CCL11组明显降低(P<0.05);CCL11+含药血清中剂量组较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CCL11+SB203580组、PD98059组、wortmannin组与CCL11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2)P38MAPK基因表达水平比较,CCL11组高于空白组、CCL11+对照血清组(P<0.05)。中药血清进行干预后,CCL11+含药血清高剂量组明显低于CCL11组(P<0.01);较CCL11+对照血清组明显降低(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CCL11+SB328437组、SB203580组、PD98059组较CCL11组、CCL11+对照血清组降低(P<0.05)。拮抗剂三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CCL11能够诱导体外嗜酸性粒细胞CCR3蛋白含量增多、上调ERK磷酸化水平;上调CCR3、P38MAPK基因表达水平。2.疏风通络方能有效降低CCL11诱导的体外嗜酸性粒细胞CCR3蛋白表达量与ERK磷酸化水平。3.疏风通络方能有效降低CCL11诱导的体外嗜酸性粒细胞CCR3、P38MAPK基因表达水平。4.疏风通络方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CR3、P38MAPK、ERK、p-ERK水平,从而对Eotaxin/CCR3起抑制作用,进而达到改善支气管哮喘炎症的目的。

康晓燕[4](202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与病情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的相关性,以指导支气管哮喘病情评估与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诊治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参照指南评估患者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并分组;检测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分析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气管哮喘病情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分别为42例、29例、13例;重度组、中度组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FEV1%)均呈正相关(r>0,P<0.05);将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FEV1%)作为因变量,将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作为自变量,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程度(FEV1%)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普遍呈高表达,且随着二者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不断加重,考虑早期可监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对指导早期病情程度评估与治疗计划拟定有一定价值。

谢祎[5](2020)在《血清CKLF1及FeNO在慢阻肺中的改变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及健康人血清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浓度、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及FEV1预计值%的变化,探讨CKLF1及FeNO在慢阻肺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CKLF1、FeNO及FEV1%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CKLF1及FeNO检测在慢阻肺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作用,为慢阻肺的诊疗提供进一步理论支持。方法:1.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5月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为AECOPD组,上述50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转为COPD组,对照组为同期年龄相仿随机健康体检者50例。采集所有样本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2.对照组采集肺功能、FeNO、空腹血清标本。实验组分别采集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NO、空腹血清标本。3.根据治疗前后肺功能中FEV1%将AECOPD组、COPD组分为四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4.血清标本冻存于-80℃冰箱,应用ELISA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血清CKLF1浓度。5.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多组间比较用方差F检验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法;用Pearson分析来检验两个指标间的相关关系。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两组基线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二、慢阻肺患者CKLF1及FeNO的改变:各组FeNO、CKLF1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总体FeNO水平:急性加重期组(32.74±10.48)、稳定期组(25.56±8.20)、对照组(6.66±3.75);各组总体CKLF1水平:急性加重期组(36.84±3.28)、稳定期组(33.56±3.27)、对照组(23.23±3.79)。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可得,FeNO及血清CKLF1二者水平均为急性加重期组高于稳定期组高于对照组。三、急性加重期亚组关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不同程度患者血清CKLF1、FeN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各亚组FeNO值:轻度(38.29±2.87)、中度(34.54±9.80)、重度(29.77±10.65)、极重度(25.50±14.40);急性加重期各亚组CKLF1水平:轻度(32.78±1.27)、中度(35.40±1.75)、重度(39.18±1.35)、极重度(42.27±1.57)。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可得,CKLF1呈极重度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FeNO呈极重度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四、稳定期亚组关系:稳定期不同程度患者血清CKLF1、FeN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期各亚组FeNO值:轻度(30.53±6.87)、中度(24.72±8.52)、重度(21.17±5.65)、极重度(17.00±3.00);稳定期各亚组CKLF1水平:轻度(29.88±1.01)、中度(33.77±1.12)、重度(37.01±1.06)、极重度(39.33±0.72)。且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可得,CKLF1呈极重度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FeNO呈极重度组<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五、相关性分析:1.慢阻肺患者CKLF1及FeNO相关性分析:急性加重期组FeNO与CKLF1呈正相关(r=0.606,P<0.01);稳定期组FeNO与CKLF1呈正相关(r=0.798,P<0.01)。2.慢阻肺患者FeNO、FEV1%相关性分析: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FeNO及FEV1%二者无显着相关性(P>0.05)。3.慢阻肺患者FEV1%、CKLF1相关性分析:急性加重期组FEV1%、CKLF1二者均呈负相关(r=-0.283,P<0.05);稳定期组FEV1%、CKLF1二者均呈负相关(r=-0.329,P<0.05)。结论:1.慢阻肺患者血清CKLF1水平明显升高,且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CKLF1与FEV1%呈正相关,提示CKLF1在慢阻肺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FeNO总体水平慢阻肺患急性加重期高于稳定期高于对照组,但未发现FeNO变化与FEV1%有关。3.本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血清CKLF1水平及FeNO呈负相关,二者在慢阻肺发病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夏利欣[6](2020)在《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初探》文中提出在临床上,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认为,Th1/Th2平衡失调导致的Th2细胞应答优势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主要机制。Th2细胞的活化以及由其诱导的炎症介质释放,最终导致了气道的高反应性。此外,Th17细胞也被发现参与哮喘的发病,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2等,可通过募集中性粒细胞引起气道炎症。IL-2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由NK细胞和Th17细胞分泌,并且以后者为主。研究发现,IL-26在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呈现高表达。然而,IL-26是否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相关,尚缺乏相关临床数据。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对照组、发作期哮喘患者以及治疗后哮喘患者血清IL-26浓度,及其与肺功能等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IL-26+Th17细胞在各组的变化,评估其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而初步探讨IL-26在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中的意义。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26的浓度及其他各项临床指标,来初步研究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为健康组、发作组和治疗组进行分组。发作组及治疗组收集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和治疗标准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解读;健康组募集自武汉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共收集到发作组28例,治疗组24例,健康组20例。临床常规检测血常规、肺功能;ELISA检测血清IL-4、IL-26、IgE;流式细胞检测CD4+T IL-17A+IL-26+的细胞比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着性Student-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性方法来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值(EOS%)、嗜碱性粒细胞比值(BAS%)、中性粒细胞比值(NEU%):发作组EOS%,BAS%和NEU%明显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健康组与治疗组无显着差异。(2)肺功能:发作组FEV1%Pre、FEV1/FVC和PEF较治疗组和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FEV1%Pre、FEV1/FVC和PEF低于健康组(P<0.05)。(3)血清ELISA检测:发作组IL-26、IL-4、IgE表达显着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健康组与治疗组无显着差异。(4)相关性分析:在哮喘发作组中,IL-26 与 FEV1%Pre、FEV1/FVC 均呈负相关(P<0.05);IL-4 与 IgE 与FEV1%Pre、FEV1/FVC 均呈负相关;IL-26 与 IL-4、IL-26 均呈正相关(P<0.05);(5)在IL-26+IL-17A+CD4+T细胞比例中,发作组明显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发作组IL-26+CD4+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1)血清IL-26在哮喘组病人中升高,血清IL-26与肺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呈负相关显示血清IL-26作为哮喘诊断指标的潜力。(2)哮喘发作时,哮喘组IL-26+IL-17A+CD4+T细胞高于健康组和治疗组,但规范治疗后可降低这些细胞表达;IL-26+IL-17A+CD4+T细胞占IL-26+CD4+T细胞的11%,这提示还有其它CD4+T细胞参与IL-26分泌。

姜晓红[7](2015)在《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小鼠哮喘模型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对小鼠哮喘模型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防治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予OVA致敏制作Balb/c哮喘模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滴鼻制作RSV感染模型,分别于模型制作前后予母牛分枝杆菌(商品名:微卡)雾化或腹腔注射。哮喘预防组于哮喘模型制作前1个月分别予微卡雾化或腹腔注射,哮喘模型制作成功后处死小鼠;哮喘治疗组于哮喘模型制成后雾化吸入微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天、治疗5天处死小鼠;RSV感染预防组分别从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研究,时—效关系于RSV感染模型制作前1个月或1周分别予微卡雾化吸入或腹腔注射,用106PFU RSV感染制作病毒感染模型。量—效关系于RSV感染模型制作前1周分别用1支或3支微卡雾化吸入,分别用106PFU和105PFU RSV感染制作病毒感染模型。感染后第4天处死小鼠;RSV感染治疗组于RSV感染后第1天雾化吸入微卡,治疗第5天处死小鼠。以上各组均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所有小鼠处死前予无创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反应性,哮喘组病理观察气道炎症,ELISA检测BALF中IL-9、OVA-IgE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肺 γδTCR+CD 3+、IL-9+CD3+、IL-10+CD3+、IL-9+γδTCR+、IL-10+γ8TCR+淋巴细胞百分数,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IL-9R mRNA水平,哮喘预防组同时予免疫组化检测肺BDNF、NF09、Acetylcholine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肺NGF mRNA水平;病毒组除了以上方法外予电镜、肺免疫荧光法观察肺RSV感染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肺IL9R、PU.1、PD-L2、JAK1、STAT1、STAT5A、RSV、IFN-y、TLR7、TLR8 mRNA 水平,免疫组化监测肺EGFR、NF09、Acetylcholine含量。结果:与哮喘对照组相比,哮喘预防组气道反应性均明显下降、气道炎症明显减轻;肺IL-9、OVA-IgE、IL-9R mRNA、NGF mRNA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增高;肺BDNF、NF09、Acetylcholine表达明显下降。哮喘治疗组气道炎症明显减轻、肺IL-9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增高。RSV预防和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电镜下RSV明显减少、免疫荧光示肺抗RSV明显减弱、RSV mRNA明显下降,机制研究发现微卡干预后IL-9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增高;IL-9-JAK1-STAT通路研究结果示JAK1、STAT1、STAT5A水平明显增高;TLR7、TLR8 mRNA水平明显增高,PU.1mRNA水平明显降低,肺免疫组化NF09、Acetylcholine、EGFR表达明显下降。以小剂量微卡短期雾化吸入效果最佳。RSV感染治疗组同时发现微卡雾化后肺γδT细胞明显增多,但IL-9+γδT细胞明显减少。结论:实验剂量微卡雾化吸入可用于小鼠哮喘的防治,与其调节Th9细胞、γδT细胞、BDNF、NF09、Acetylcholine有关;实验剂量微卡雾化吸入可用于小鼠RSV感染的防治,与其调节Th9细胞、γδT细胞、IL-9-JAK-STAT 通路、TLR7、TLR8、PU.1、神经机制、EGFR 等有关。第一部分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第一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预防小鼠支气管哮喘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作用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雾化吸入预防组、腹腔注射预防组。雾化吸入预防组于哮喘模型制作前一个月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每天1次,连续5天;腹腔注射预防组于哮喘模型制作前一个月腹腔注射母牛分枝杆菌,每天1次,连续5天;正常对照组和哮喘对照组雾化吸入PBS液,每天1次,连续5天。卵清蛋白(OVA)致敏制作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哮喘模型制成后4组小鼠予小动物无创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炎症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IL-9、OVA-IgE浓度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γδTCR+CD 3+、IL-9+CD3+、IL-10+CD3+、IL-9+γδTCR+、IL-10+y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IL-9R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对照组气道炎症明显,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P<0.05),BALF 中 IL-9、OVA-IgE 浓度明显增高(P<0.01,P<0.001),γδTCR+CD3+、IL-9+γδTCR+、IL-9+ CD3+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IL-10+CD3+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0+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雾化吸入及腹腔注射预防组气道反应性均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P<0.05);气道炎症病变较哮喘对照组减轻;BALF中IL-9、OVA-IgE浓度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P 值均<0.001);肺 γδTCR+CD3+、IL-9+CD3+、IL-9+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P值均<0.001),而IL-10+CD3+、IL-10+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哮喘对照组(P值均<0.01);肺IL-9R mRNA水平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P<0.0001,P<0.01)。结论: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与腹腔注射均可用于小鼠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γδT细胞分泌IL-10增多、抑制γδT细胞分泌IL-9减少、γδT细胞呈IL-10优势表达而发挥作用,γδT细胞可能是Th9细胞家族成员之一。第二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预防小鼠支气管哮喘的神经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预防小鼠支气管哮喘的神经机制方法: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雾化吸入预防组、腹腔注射预防组。雾化吸入预防组于哮喘模型制作前一个月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商品名:微卡),每天1次,连续5天;腹腔注射预防组于哮喘模型制作前一个月腹腔注射母牛分枝杆菌,每天1次,连续5天;正常对照组和哮喘对照组雾化吸入PBS液,每天1次,连续5天。卵清蛋白(OVA)致敏制作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肺BDNF、NF09、Acetylcholine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肺NGF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对照组肺BDNF、NF09及Acetylcholine表达明显增高,荧光定量PCR示肺NGF mRNA水平明显增高;微卡雾化吸入组肺BDNF、NF09、Acetylcholine表达及NGF mRNA水平较哮喘对照组明显降低;微卡腹腔注射组BDNF、Acetylcholine表达较哮喘组明显降低(P<0.05,P<0.001),但高于微卡雾化吸入组(P值均<0.01)。结论:微卡雾化吸入可下调肺BDNF、NF09、Acetylcholine表达及NGF mRNA水平,发挥着调节神经机制、抗胆碱能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预防哮喘的重要机制。第三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A)、哮喘治疗前(B0)、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B3、B5)、哮喘治疗对照组(C3、C5)。予卵清蛋白(OVA)致敏制作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母牛分枝杆菌(商品名: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于哮喘模型制成后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22.5μg+PBS液30ml,每天1次,连续5天;哮喘治疗对照组雾化吸入PBS液30ml,每天1次,连续5天。分别于雾化治疗第3天、第5天予无创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高反应性;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小鼠气道炎症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IL-9、OVA-IgE浓度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 γδTCR+CD 3+、IL-9+CD3+、IL-10+CD3+、IL-9+yδTCR+、IL-10+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肺IL-9R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相比,哮喘治疗前(B0)气道炎症明显;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P<0.05);BALF中IL-9、OVA-IgE浓度明显增高(P<0.01,P<0.001);γδTCR+CD3+、IL-9+γδTCR+、IL-9+ CD3+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IL-10+CD3+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A组(P<0.05),而IL-10+y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与A组无差异(P>0.05);肺IL-9R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3组气道炎症病变较B0减轻;B3组肺IL-9+CD3+、IL-9+y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B0组(P<0.0001、P<0.01),IL-10+CD3+淋巴细胞明显高于 B0 组(P<0.0001);B5组气道炎症较B3组加重;BALF中IL-9浓度明显低于B0组(P<0.05),IL-9+CD3+、IL-9+y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B0组(P<0.0001、P<0.05),IL-10+CD3+淋巴细胞明显高于B0组(P<0.05);C3、C5组上述指标与B0组比较无差异(P值均>0.05)。肺IL-9R mRNA水平B3、B5组与BO组无差异,明显低于C3、C5组(P值均<0.0001)。结论:实验剂量的微卡雾化吸入可减轻哮喘气道炎症,Th9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h9细胞及γδT细胞均参与其过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γδT细胞分泌IL-10增多、抑制γδT细胞分泌IL-9减少、γδT细胞呈IL-10优势表达而发挥作用,γδT细胞可能是Th9细胞家族成员之一。但微卡反复雾化吸入可加重哮喘气道炎症,微卡可能扮演着抗原的角色。第二部分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防治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第一节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预防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对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预防作用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72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按时-效、量-效关系研究分组。时-效关系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RSV感染组(C6)、微卡干预组(Wneb、Wi.p、Mneb、Mip),量-效关系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N)、RSV感染组(C6、C5)、微卡干预组(Wneb16、Wneb36、Wneb15、Wneb35)。时效关系研究:Wneb予微卡雾化吸入1周后感染106PFU RSV;Wi.p予微卡腹腔注射1周后感染106PFURSV;Mneb予微卡雾化吸入1月后感染106PFURSV;Mip予微卡腹腔注射1月后感染106PFU RSV,RSV感染后第4天予无创肺功能仪监测气道反应性,处死小鼠。量效关系研究:C6、Wneb16、Wneb36组感染106PFURSV;C5、Wneb15、Wneb35 组感染 105PFU RSV,每天 1 次,连续 3天,第4天Wneb16、Wneb15组予微卡1支雾化吸入,每天1次,连续5天;Wneb36、Wneb35组予微卡3支雾化吸入,每天1次,连续5天,微卡最后1次吸入后予无创肺功能仪监测气道反应性,处死小鼠。所有小鼠予电镜观察肺部RS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反应;免疫荧光观察肺抗RSV表达;ELISA 监测 BALF 中 IL-9 浓度;免疫组化监测肺 EGFR、NF09、Acetylcholine含量;荧光定量 PCR 监测 IL9R、PU.1、PD-L2、JAK1、STAT1、STAT5A、RSV、IFN-y、TLR7、TLR8 mRNA 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 IL-9+ CD3+、IL-10+CD3+淋巴细胞百分数。结果:①C6组小鼠气道反应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微卡腹腔注射1个月或1周均能降低气道反应性(P<0.05),微卡雾化吸入对气道反应性无影响。②RSV感染可导致气道炎症,C6组炎症重于C5组;微卡雾化吸入可导致气道炎症,与剂量相关,Wneb36组气道炎症重于Wneb16组;微卡腹腔注射(Wi.p、Mi.p)均可减轻气道炎症,与时间无关。③C6、C5组BALF中IL-9浓度均明显增高(P值均<0.05);Mneb、Mi.p较C6组明显降低(P值均<0.01);Wneb16组较C6组明显降低(P<0.05)。④免疫荧光:IOD值C6、C5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001);C6组明显高于C5 组(P<0.01);Wneb、Wi.p、Mneb.、Mi.p组 IOD 值较C6组明显降低(P值分别<0.01,<0.01,<0.05,<0.01);Wneb组较Mneb组、Wi.p 组明显降低(P<0.05,P<0.001),Wi.p组明显高于Mi.p组(P<0.001);Mi.p组较Mneb组明显降低(P<0.05);Wneb16、Wneb36组均明显低于 C6 组(P 值均<0.01);Wneb36 明显高于 Wneb16(P值<0.01);Wneb15、Wneb35 组均明显低于 C5 组(P 值均<0.0001)。⑤电镜:C6组肺泡间质可见大量RSV;Wneb16组未见病毒;C5组及其它微卡干预组均可见少量RSV。⑥免疫组化:C6、C5组EGFR、NF09、Acetylcholine IOD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01);肺EGFR表达IOD值Wneb、Wi.p、Wneb16组均明显低于C6组(P值均<0.0001);Wneb15组明显低于 C6 组(P<0.0001);肺 NF09 表达 IOD值Wneb、Wneb16、Wneb36组均明显低于C6组(P值均<0.001);Wneb15、Wneb35组均明显低于C5组(P<0.0001);肺Acetylcholine表达IOD值Wneb16组明显低于C6组(P值均<0.0001);Wneb15、Wneb35组均明显低于C5组(P<0.0001)。⑦荧光定量PCR:IL-9R mRNAC6、C5组与正常对照组及各干预组间比较无差异;PU.1 mRNA水平C6、C5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001,P<0.05),Wneb、Wneb36、Wi.p组较C6组均降低(P<0.0001,P<0.001,P<0.001);PD-L2 mRNA水平C6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Mi.p组较C6组明显降低(P<0.05);JAK1 mRNA水平C6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Wneb.、Wi.p、Mneb.、Mi.p组较RSV感染组均无明显差异,Wneb36、Wneb15、Wneb35分别较C6、C5、C5 组明显增高(P<0.05,P<0.01,P<0.0001);STAT1 mRNA 水平C6、C5组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Wneb15、Wneb35均较C5组增高(P<0.05,P<0.01);STAT5A mRNA水平C6、C5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1、P<0.001),Wneb16、Wneb36 较 C6 组明显增高(P<0.001,P<0.0001),Wneb15、Wneb35均较 C5 组明显增高(P值均<0.01);RSV mRNA水平C6、C5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Wneb、Wi.p、Mneb、Mi.p 均较 C6 组明显降低(P<0.01,P<0.01,P<0.01,P<0.05),Wneb16、Wneb36均较C6明显降低(P<0.01,P<0.05),Wneb15较C5组明显降低(P<0.01)。IFN-γmRNA水平C6、C5组较正常正常对照组、各干预组较C6、C5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TLR7 mRNA水平C6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1),Wi.p、Mneb、Mi.p较C6组均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001),Wneb16、Wneb36 均较 C6 组明显降低(P 值均<0.0001),C5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Wneb15、Wneb35较C5组无明显差异(P值均>0.01)。TLR8 mRNA水平C6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Wneb、Wi.p、Mneb、Mi.p较 C6 组均明显增高(P<0.0001,P<0.001,P<0.001,P<0.0001),Wneb16、Wneb36均较C6组明显增高(P值均<0.0001),C5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1),Wneb35较C5组增高(P<0.01)。⑧流式细胞术:IL9+CD3+淋巴细胞百分数C6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Wi.p、Mi.p组明显低于C6组(P值均<0.001),Mneb、Wneb36明显高于C6组(P<0.05,P<0.0001)。IL10+CD3+淋巴细胞百分数C6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Wi.p、Mi.p较C6组明显增高(P<0.05,P<0.001)。IL9+D3+淋巴细胞百分数C5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Wneb15、Wneb35组均明显高于C5组(P<0.05,P<0.01),IL10+CD3+淋巴细胞百分数C5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Wneb15较C5组明显增高(P<0.0001)。结论:微卡可用于RSV预防,Th9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卡预防RSV感染的机制包括:①调控PU.1及PD-L2,调节Th9细胞功能,降低IL-9水平、增加IL-10水平发挥抗炎作用;调IL-9信号通路STAT1、STAT5A水平,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②活化TLR7、TLR8发挥抗病毒作用,在其中扮演着TLR7、TLR8激动剂的作用;③下调气道NF09、Acetylcholine表达,通过调节神经机制发挥作用;④下调肺内EGFR表达,抑制RSV感染。第二节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治疗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雾化吸入对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18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group)、RSV 感染组(RSV group)、微卡治疗组(Treat group)。感染组与治疗组滴鼻感染106PFU RSV,每天1次,连续3天,第4天RSV感染组予PBS液雾化吸入、微卡治疗组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每天1次,连续5天。微卡最后1次吸入后24小时内予无创肺功能仪监测气道反应性,处死小鼠。所有小鼠予电镜观察肺部RS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反应;免疫荧光观察肺抗RSV表达;ELISA监测BALF中IL-9浓度;免疫组化监测肺EGFR、NF09、Acetylcholine含量;荧光定量PCR监测IL9R、PU.1、PD-L2、JAK1、STAT1、STAT5A、RSV、IFN-γ、TLR7、TLR8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 IL-9+CD3+、IL-10+CD3+、γδTCR+CD3+、IL-9+γδTCR+、IL-1 0+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结果:①RSV感染组小鼠气道反应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能显着降低气道反应性(P<0.05)②RSV感染可导致明显气道炎症,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可减轻气道炎症。③RSV感染组BALF中IL-9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卡治疗组较RSV感染组无显着性差异。④免疫荧光:IOD值RSV感染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卡治疗组较RSV感染组明显降低(P<0.0001)。⑥电镜:RSV感染组肺泡间质可见大量RSV,微卡治疗组未见病毒。⑦免疫组化:RSV感染组EGFR、NF09、Acetylcholine IOD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01),微卡治疗组EGFR、Acetylcholine IOD值明显低于RSV感染组(P<0.01,P<0.0001),NF09 IOD值较RSV感染组无显着性差异。⑧荧光定量PCR:IL-9R mRNARS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组降低(P<0.01);PU.1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001),微卡雾化吸入组较RSV感染组明显降低(P<0.0001);PD-L2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与RSV感染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JAK1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组明显增高(P<0.0001);STAT1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组明显增高(P<0.001);STAT5A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1),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1);RSV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FN-y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TLR7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1),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组明显增高(P<0.0001);TLR8 mRNA水平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⑨流式细胞术:RSV感染组γδTCR+CD3+淋巴细胞百分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较RSV感染组明显增多(P<0.01);IL-9+CD3+、IL-9+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RSV感染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0.01),IL-10+CD3+、IL-10+y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RS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微卡雾化吸入治疗组IL-9+CD3+较RSV感染组明显下降(P<0.01),但IL-9+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较RSV感染组无显着性差异;IL-10+CD3+、IL-1O+γδTCR+淋巴细胞百分数微卡雾化治疗组与RSV感染组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实验剂量的微卡雾化吸入可明显降低气道反应性、减轻气道炎症、降低肺RSV感染及RSV mRNA表达,小剂量微卡雾化吸入可用于RSV的治疗,Th9细胞、γδT细胞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卡雾化吸入治疗RSV的机制包括:①调控PU.1,降低IL-9水平,调节Th9细胞功能;上调IL-9信号通路STAT1、STAT5A水平,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②活化TLR7、TLR8发挥抗病毒作用,微卡在其中扮演着TLR7、TLR8激动剂的作用;③下调气道Acetylcholine表达,通过调节神经机制发挥作用;④下调肺内EGFR表达,抑制RSV感染;⑤募集γδT细胞参与抗病毒过程。第三部分 正常Balb/c小鼠肺功能测定目的:测定正常Balb/c小鼠肺功能,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方法:300只Balb/c小鼠按体重和性别分为六组(AF组,雌性,体重16~20克;AM组,雄性,体重16~20克;BF组,雌性,体重20~24克;BM组,雄性,体重20~24克;CF组,雌性,体重24~28克;CM组,雄性,体重24~28克),清醒状态下予美国BUXCO公司无创肺功能仪TBL4500 FinePointe NAM 系统测定如下指标:f、TV、MV、sRaw、sGaw、Raw、Frc、R2、PIF、PEF、Ti、Te、Dt、Rpef、EF50、Rinx。并行各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组间比较参数 TV、MV、Frc、R2、PIF、PEF、Rpef、EF50 和 Rinx有显着性差异,而f、sRaw、sGaw、Raw、Ti、Te和Dt无显着性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性别与W、Frc、R2、Rpef相关;W与TV、MV、sRaw、Frc、PIF、PEF、Rpef、EF50、Rinx 正相关;f 与 TV、MV、R2、PIF、PEF、Rpef、EF50、Rinx 正相关,但与 sRaw、sGaw、Raw、Ti、Te、Dt 负相关结论:各组小鼠肺功能各指标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用小鼠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参考选择,以减少实验误差。

蒋朱秀[8](2015)在《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肾阳虚证哮喘模型中的表达以及加味金匮肾气丸干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通过建立肾阳虚证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检测TARC以及诱导的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证实TARC是哮喘发病的关键环节。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TARC下游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验证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完善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证哮喘的作用机理,探索该方调控TARC治疗哮喘的作用环节。方法1.采用模拟中医病因并结合卵蛋白致敏法建立肾阳虚证哮喘大鼠模型。2.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哮喘模型组、加味金匮肾气丸组(中药组)、地塞米松组(西药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睾酮(T)、皮质醇(COR)、甲状腺素(T4)水平、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血清IgE水平;获取大鼠肺泡灌洗液测定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以及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分类。取大鼠肺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TARC蛋白表达量,部分肺组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TARC-mRNA的表达。3.通过加味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证哮喘大鼠进行干预后,用ELISA法检测TARC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TARC蛋白表达和RT-PCR法检测肺组织TARC-mRNA的表达的变化,探讨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证哮喘的机制。结果1.成功复制肾阳虚证哮喘大鼠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①正常组大鼠肺部无炎症存在,气管、肺泡形态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证哮喘组肺部存在炎症,气管壁增厚,形态异常,肺泡壁增厚。②肾阳虚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T4、COR、T值水平下降(P<0.05);③肾阳虚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IL-4、IL-5、IL-13值水平均上升(P<0.05);④肾阳虚哮喘模型组血清TARC、血清IgE水平均上升;⑤肾阳虚哮喘模型组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TARC阳性表达增加,肺组织TARC-mRNA的表达上调。2.用不同药物干预后,各药物组对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①HE染色观察肺组织,肺部炎症侵润减轻,炎症细胞减少,气道粘膜水肿减轻。②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T4、COR、T值均上升(P<0.05)。③中药组及西药组肺泡灌洗液IL-4、IL-5、IL-13、值水平均下降(P<0.05)。④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TARC、血清IgE水平均下降(P<0.05)。⑤中药组及西药组肺组织TARC阳性表达下降(P<0.05),肺组织TARC-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下降。结论1.肾阳虚证哮喘模型大鼠血清T4、COR、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提示肾阳虚哮喘模型中可能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失衡。肾阳虚证哮喘模型血清TARC含量增加,肺组织TARC阳性表达增加,肺泡灌洗液IL-4、IL-5、IL-13值水平均上升,提示肾阳虚哮喘大鼠可能存在TARC诱导Th2分泌IL4、IL-5、IL-13增多。2.加味金匮肾气丸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修复气管黏膜和控制气道黏液分泌等作用,能从根本上改善大鼠肺部炎症环境,同时该方能改善大鼠体内激素水平,升高血清T、COR和T4水平,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加味金匮肾气丸能通过下调TARC-mRNA的表达,降低Th2分泌IL-4、IL-5、IL-13,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新的思路。

惠毅[9](2012)在《基于肺病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学及相关调控物质变化探讨“肺病及肠”病理传变规律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选取三个不同的时间点,观察造模后肺与大肠在病理形态学、细胞组织学、炎症介质等方面的对应性变化,探寻“肺病及肠”的传变规律及其病理传变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雄性,共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24只)和模型组(36只)。空白组大鼠置于无烟环境中饲养,模型组大鼠采用单纯烟熏法造模,每次烟熏50min,每天3次(分别在早上9点、下午2点和6点),共烟熏70d。于首次造模第20天、50天、70天随机抽取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12只)大鼠检测大鼠肺、胃肠功能;光镜观察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肺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结肠组织TNF-α、IL-1β、ET-1、PGE2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结肠组织VIP、SP、CGRP、iNOS表达。结果:1.病理生理肺功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呼吸频率增快,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降低,有差异(P<0.05)或显着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第70天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均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胃肠功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第70天粪便含水率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20天、第50天、第70天胃内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第70天粪便含水率降低、胃内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均降低,有差异(P<0.05)或显着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5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70天粪便含水率降低、胃内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有差异(P<0.05)或显着性差异(P<0.01)。2.病理形态学光镜: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胃组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于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均可见支气管广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于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分别有40%、70%、80%大鼠结肠组织出现局部充血水肿,灶性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细胞浸润,严重者可见小灶性糜烂,黏膜上皮欠完整,腺体排列欠规则,黏膜及黏膜下炎细胞浸润;电镜: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肺组织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线粒体轻度肿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大鼠结肠组织超微结构病无明显改变。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肿胀,线粒体重度肿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肺间质内胶原纤维增多、纤维母细胞活跃:大鼠结肠组织出现结肠黏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排列稀疏紊乱,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结肠组织黏膜下固有层间隙胶原纤维增生,见成纤维母细胞。3.相关调控物质TNF-α、IL-1β、ET-1、PGE2含量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结肠组织TNF-α、IL-1β、ET-1、PGE2含量明显升高,有差异(P<0.05)或显着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结肠组织TNF-α、IL-1β、ET-1、PGE2含量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造模第5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70天肺组织、结肠组织TNF-α、IL-1β、ET-1、PGE2含量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VIP、SP、CGRP、iNOS表达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20天、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VIP、SP、CGRP、iNOS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第20天结肠组织VIP表达降低,CGRP、iNOS表达升高(P<0.05或P<0.01),造模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结肠组织VIP、SP表达降低,CGRP、iNOS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造模第2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第70天肺组织VIP、SP、iNOS表达升高(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天结肠组织iNOS表达升高(P<0.01),第70天结肠组织VIP、SP、CGRP、iNOS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造模第50天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70天肺组织VIP、CGRP、iNOS表达升高(P<0.05),结肠组织SP、CGRP、iNOS表达升高(P<O.05或P<0.01)。结论:1.肺病大鼠可出现胃肠功能的改变,提示肺病可能传变到“肠”。2.肺病大鼠可出现大肠的病理变化,提示肺病可能传变到“肠”;肺病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胃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而结肠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提示肺病传变到“肠”的主要部位可能在结肠。3.肺病大鼠可出现大肠相关调控物质的变化,提示肺病可能传变到“肠”。4.初步发现TNF-α、IL-1、ET-1、PGE2等炎症介质可能是“肺病及肠”的物质基础。5.初步发现VIP、SP、CGRP、iNOS等神经肽物质可能是“肺病及肠”的物质基础。6.模型大鼠肺病传变到“肠”的时间节点在造模50天左右,肺病是否能传变到“肠”,主要取决于肺脏病变的病理损伤程度,而不单纯取决于造模时间的长短。

覃寿明[10](2002)在《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CR5、eotaxin水平变化及其对免疫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清CCR5、eotaxin、IL-6及IL-17含量比较
    2.2 3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
    2.3 3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2.4 患者血清CCR5、eotaxin水平与Th17/Treg比值
3 讨论

(2)miRNA 182-5p靶向NOX4/DRP1/NLRP3信号轴缓解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哮喘模型的构建及NOX4 在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第二部分 OVA模型miRNA芯片分析及miRNA-182-5p靶向NOX4对上皮细胞损伤的调控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第三部分 miRNA-182-5p agomir改善慢性哮喘气道炎症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综述 miRN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疏风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小鼠嗜酸性粒细胞CCR3受体蛋白表达及总ERK与P38MAPK磷酸化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细胞株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2.检测方法
        2.1 体外培养 EOS 的 HE 染色
        2.2 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EOS CCR3 蛋白含量与ERK磷酸化水平
        2.3 RT-PCR法检测小鼠 EOS CCR3、P38 MAPK 基因表达
        2.4 统计分析处理
    3.实验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研究概况
        1.病名源流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3.1 辨证分型的认识与发展现状
        3.2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
        3.2.1 从痰论治
        3.2.2 从风论治
        3.2.3 从瘀论治
        3.2.4 从虚论治
    综述二 支气管哮喘的西医研究概况
        1.支气管哮喘的定义与流行病学调查
        2.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2.1 气道慢性炎症
        2.2 气道高反应性
        2.3 气道重塑
        2.4 神经机制
        3.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用药
        4.CCR3 通路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与病情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分组方法
        1.3.2 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检测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组情况
    2.2 支气管哮喘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比较
    2.3 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FEV1%)与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相关性
    2.4 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的影响的线性回归结果
3 讨论

(5)血清CKLF1及FeNO在慢阻肺中的改变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缩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图

(6)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研究报告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白细胞介素26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在成人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7)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小鼠哮喘模型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小鼠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预防小鼠支气管哮喘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引言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预防小鼠支气管哮喘的神经机制研究引言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防治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
    第一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预防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治疗小鼠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对Th9细胞功能的影响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正常Balb/c小鼠肺功能测定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件

(8)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肾阳虚证哮喘模型中的表达以及加味金匮肾气丸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一)历史文献研究
        1. 病名探讨
        2. 病因病机探讨
        3. 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
        1. 控制气道炎症
        2. 调节免疫功能
        3. 改善气道重塑
        4. 降低气道高反应
        5. 调节神经失衡
    (三)TARC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肾阳虚证哮喘大鼠模型的复制及验证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主要试剂
        3. 实验仪器
        4. 其他材料
        (二)实验方法
        1. 动物分组
        2. 造模
        3. 模型验证
        3.1 一般情况
        3.2 样本采集与指标检测
        4. 统计学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一) 动物一般情况观察
        (二) 指标测定
        1. 体重变化情况
        2. 大鼠肛温的变化
        3. 激发2周后喘息症状评分
        4. 免疫器官指数
        5. 血清睾酮(T),皮质醇(COR)、血清甲状腺素(T4)检测
        (三) 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观察
    三、分析与讨论
        (一) 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必要性
        (二) 支气管哮喘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
        1. 哮喘动物模型的复制和评价
        2.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复制
        (三) 实验结果分析
        1. 肾阳虚证支气管哮喘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2. 支气管哮喘肾阳虚证大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检测的情况
        (1) 脾指数、胸腺指数
        (2) 血清T、COR、T4
        3. 组织病理学
    四、小结
第三部分 加味金匮肾气丸调控TARC以及细胞因子治疗肾阳虚证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
    (一) 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
        3. 实验试剂
        4. 实验仪器
    (二) 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
        2. 造模方法
        3. 给药方法
        4. 一般情况观察
        5. 标本处理与指标检测
        5.1 脏器指数
        5.2 肺组织学检测
        5.3 肺泡灌洗液收集以及检测
        5.4 血清采集和检测
        5.5 免疫组化染色法对肺组织中TARC的表达
        5.6 肺组织TARCMRNA的表达
        6.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一) 动物一般情况
    (二) 动物组织病理学观察
    (三) 动物指标测定
        1.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2. 肺泡灌洗液中IL-4、IL-5、IL-13值测定
        3. 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分类:
        4. 血清T、COR、T4测定
        5. 血清TARC测定
        6. 血清中IGE测定
        7. 免疫组化染色对肺组织中TARC的表达定性半定量分析
        8. 肺组织中TARC-MRNA的表达
三 分析和讨论
    (一) TARC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二) 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证支气管哮喘的病机与疗效
        2.1 加味金匮肾气丸组方分析
        2.2 哮喘发病与肾阳虚病机的相关性探讨
        2.3 加味金匮肾气丸治疗肾阳虚证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三) 加味金匮肾气丸对TARC的表达有调控作用,并对其下游的细胞因子IL-4、IL-5、IL-13的分泌有抑制作用IL-组方分析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基于肺病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学及相关调控物质变化探讨“肺病及肠”病理传变规律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前言
上篇 文献研究
    第一部分 中医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识
        1 中医对肺与大肠的定位
        1.1 从解剖形态学角度探讨肺与大肠的定位
        1.2 从生理功能角度探讨肺与大肠定位
        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内涵
        2.1 “肺”与“大肠”的经脉络属
        2.2 肺与大肠生理功能的相互依存
        2.3 肺与大肠相互影响的病理表现
        3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机概述
        3.1 中医对“肺”与“大肠”相互传变病机的认识
        3.2 中医对“肺”与“大肠”相互传变物质基础的认识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评述
        1 “肺与大肠相表里”实验研究进展
        1.1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建立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进展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2 “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研究进展
        2.1 肺病治肠
        2.2 肠病治肺
        2.3 肺肠同治
        2.4 针灸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鼠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1 模型的建立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模型的评价
        2.1 一般行为表现观察结果
        2.2 肺功能、胃肠功能观察结果
        2.3 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3 讨论
        3.1 实验结果的讨论
        3.2 “肺病及肠”动物模型建立的讨论
        3.3 肺病传变到“肠”具体部位的探讨
    实验二 从肺病模型大鼠肺、结肠组织TNF-α、IL-1β、ET-1、PGE2含量变化探讨“肺病及肠” 病理传变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建立方法
        2.2 大鼠肺、结肠组织TNF-α、IL-1 β、ET-1、PGE2含量检测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大鼠肺、结肠组织TNF-α含量结果
        3.2 大鼠肺、结肠组织IL-1β含量结果
        3.3 大鼠肺、结肠组织ET-1含量结果
        3.4 大鼠肺、结肠组织PGE2含量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肺病可向“肠”传变,出现大鼠结肠组织TNF-α、IL-1 β、ET-1、PGE2含量变化
        4.2 肺病是否能传变到“肠”,主要取决于肺脏病变的病理损伤程度
        4.3 炎性细胞因子可能是肺病传变到“肠”的物质基础
    实验三 从肺病模型大鼠肺、结肠组织SP、VIP、CGRP、iNOS表达变化探讨“肺病及肠”病理传变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与试剂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建立方法
        2.2 大鼠肺、结肠组织SP、VIP、CGRP、iNOS表达检测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大鼠肺、结肠组织VIP表达结果
        3.2 大鼠肺、结肠组织SP表达结果
        3.3 大鼠肺、结肠组织CGRP表达结果
        3.4 大鼠肺、结肠组织iNOS表达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肺病可向“肠”传变,出现大鼠结肠组织VIP、SP、CGRP、iNOS表达变化
        4.2 肺病是否能传变到“肠”,主要取决于肺脏病变的病理损伤程度
        4.3 神经肽物质可能是肺病传变到“肠”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结论
问题与展望
附图
综述 “肺病及肠”相关细胞因子及调控物质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类介质和哮喘
2 白细胞介素-5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 其他细胞因子和哮喘
4 粘附分子和哮喘
5 趋化因子和哮喘

四、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CCR5、eotaxin水平变化及其对免疫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J]. 江璇,叶焰,丘梅清,周毅业,杨文祥,甘灏云. 免疫学杂志, 2021(11)
  • [2]miRNA 182-5p靶向NOX4/DRP1/NLRP3信号轴缓解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知广. 延边大学, 2021(02)
  • [3]疏风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小鼠嗜酸性粒细胞CCR3受体蛋白表达及总ERK与P38MAPK磷酸化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子慧.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CL19、CCL21与病情的相关性[J]. 康晓燕.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03)
  • [5]血清CKLF1及FeNO在慢阻肺中的改变及意义[D]. 谢祎. 佳木斯大学, 2020(09)
  • [6]IL-26与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初探[D]. 夏利欣. 长江大学, 2020(04)
  • [7]雾化吸入母牛分枝杆菌对小鼠哮喘模型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姜晓红. 广西医科大学, 2015(08)
  • [8]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在肾阳虚证哮喘模型中的表达以及加味金匮肾气丸干预的研究[D]. 蒋朱秀.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9]基于肺病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学及相关调控物质变化探讨“肺病及肠”病理传变规律及其机制[D]. 惠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4)
  • [10]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覃寿明. 医学综述, 2002(03)

标签:;  ;  ;  ;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