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2285:199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拉伸永久变形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争[1](2020)在《热油老化对氟橡胶特性影响及寿命预测研究》文中提出橡胶密封件是飞机燃油、液压及环控三大系统的关键基础件之一。受高压、宽温域的作用,橡胶密封件易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密封失效,不仅影响三大系统的运行和效率,严重时会对飞机的飞行安全造成影响。氟橡胶是橡胶密封件常用的一种胶料,其热油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影响橡胶密封件的工作性能,因此系统开展氟橡胶的热油老化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以目前航空系统常用的FX-17氟橡胶为研究对象,选择普遍使用的15号航空液压油为老化浸泡介质,依据GB/T 2941-2006《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设计了7种不同温度(23℃、70℃、100℃、125℃、150℃、175℃、200℃)和7种不同浸泡时间(1 d、3 d、7 d、14 d、21 d、28 d、35 d)的试验工况,对FX-17开展加速老化试验。其次,通过测试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100%定伸应力、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和硬度变化率等力学性能参数,对热油老化FX-17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老化FX-17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100%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压缩永久变形呈增大趋势;自由状态下老化的FX-17哑铃型试样表面硬度逐渐降低,受压老化的A型圆柱体试样端面硬度逐渐降低,周向硬度逐渐升高。再次,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FX-17老化前后的拉伸断口形貌、断口元素含量、化学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断口的断裂形式发生改变,胶料内部的添加剂析出,靠近断口外侧局部区域的添加剂元素含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氧化反应不断增强,分子链发生断裂,热稳定性下降,导致力学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最后,以老化试验得出的压缩永久变形和拉伸强度数据为评定指标,分别采用标准方法和变活化能方法进行FX-17的贮存寿命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和讨论。结果表明,以压缩永久变形为评定指标并采用变活化能方法进行的寿命预测结果更合理。
胡刚[2](2018)在《复杂工况下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高温高压深井/超深井、含硫化氢井及高含硫化氢井等复杂工况油气井等相继开发,为保护油、套管,延长井筒开采寿命或实现分层开采,避免层间干扰,提高单井利用率,永久式封隔器完井技术已成为高温高压高含硫油气井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胶筒作为永久式封隔器的核心部件,其力学性能直接决定了封隔器的坐封效果、密封性能。为系统、深入研究复杂工况下永久式封隔器密封性能,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在温度、压力、介质及时间共同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密封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橡胶材料超黏弹性本构实验及模型。基于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开展了橡胶材料单轴拉伸、平面拉伸和等双轴拉伸实验;基于热力学统计理论,引入管道模型对八链网络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一种新的混合超弹性本构模型,并通过上述三种本构实验数据对该本构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开展了橡胶材料的应力松弛实验,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广义Maxwell模型的Prony级数相关参数进行了拟合。(2)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实验研究。基于VIC-3D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系统,设计、搭建了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可视化实验台架,并对不同硬度、不同高度的氢化丁腈橡胶胶筒在不同轴向载荷下的变形及密封承压能力进行了实验研究,系统揭示了胶筒在不同阶段的变形情况;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与台架实验相对应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台架实验结果数据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并基于致效后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胶筒在不同阶段的受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台架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建立了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评价方法。(3)高温油浴老化对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影响研究。利用热老化实验箱,开展了两种不同硬度的氢化丁腈橡胶在9种不同老化时间下的高温油浴老化实验,并基于单轴拉伸实验和应力松弛实验数据,分析了高温油浴老化对橡胶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基于混合超弹性本构模型和广义Maxwell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了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在高温油浴环境中的密封性能变化。(4)高温高压高含硫腐蚀环境对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影响研究。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对两种不同硬度的氢化丁腈橡胶开展了6种不同腐蚀时间下的气相、液相高温高压硫化氢腐蚀实验,并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和应力松弛实验,研究了高温高压硫化氢气、液相环境中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基于橡胶超黏弹性本构理论及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永久式封隔器胶筒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胶筒在高温高压高含硫环境中密封性能的变化。(5)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基于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永久式封隔器胶筒的设计变量及取值范围,并利用响应面法理论建立了胶筒密封性能与结构参数的二阶多项式回归方程;利用基于Pareto非支配排序优化的果蝇算法对胶筒密封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本文研究工作系统阐述了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在高温高压高含硫复杂工况下的密封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封隔器胶筒的材料选择、硫化工艺优化等提供实验支撑,同时可为永久式封隔器失效机理研究和寿命预测奠定基础,为研制出长寿命、高可靠性的永久式封隔器胶筒提供理论指导与实验支撑,研究工作对推动永久式封隔器完井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
伍伟[3](2018)在《基于橡胶超粘弹特性的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不断向深层、深海推进,高温高压的井底环境对井下工具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封隔器作为关键的井下分层封隔工具,其密封元件胶筒橡胶材料在封隔器坐封和承压过程中容易发生“肩部突出”、应力松弛等问题导致封隔器密封失效,造成井下作业失败、生产井停产修井等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以高温高压Y445-115封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橡胶材料的超粘弹特性通过胶筒坐封和承压阶段的仿真分析,在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参数等方面提出了高温高压下预防胶筒密封失效的措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为准确描述橡胶材料的力学行为,在调研分析橡胶材料超弹和粘弹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封隔器胶筒功能的要求,开展了三种Y445-115封隔器常用橡胶材料的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和压缩应力松弛实验,根据所得到的橡胶应力-应变、应力-时间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三种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超弹和粘弹本构方程,并通过橡胶试件数值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本构参数的合理性,为后续胶筒密封性能仿真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接触应力、接触长度、Mises应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向接触力作为评价指标,为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封隔器胶筒密封性和可靠性提供了评价方法。(3)基于橡胶材料的超弹特性,针对坐封阶段封隔器单胶筒的密封结构,开展了套管壁厚、胶筒几何参数、防突机构位置和大小、温度等对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针对坐封阶段封隔器三胶筒的密封结构,开展了胶筒硬度组合方式、温度、载荷施加方式对三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为胶筒和防突机构的优化设计、施工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4)基于橡胶材料的粘弹特性,通过将压力载荷等效转换为位移载荷,开展了承压阶段封隔器胶筒硬度、温度、载荷对封隔器胶筒应力松弛的影响规律研究。为避免胶筒密封失效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开展胶筒橡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超粘弹力学性能的实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封隔器胶筒在坐封和承压阶段的密封性能。研究成果为封隔器胶筒的设计优化和密封失效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对改善封隔器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可勇,李晖,庞明磊,王登霞,孙岩,王荣华[4](2015)在《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常用标准分析与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对比分析了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常用的4种标准试验方法(ISO 815-1:2008,ASTM D395-03,JIS K6262:2013和GB/T 7759-1996),对试样尺寸、试验步骤和试验数据处理等对压缩永久变形率测试结果影响较大的测试因素及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作了重点解读。指出GB/T 7759-1996在某些条款规定方面的不当之处,并分析了原因,旨在加深相关研发和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及标准试验方法的理解,并为标准的选用和实施提供参考。
宋春磊[5](2021)在《不同条件下橡胶止水条老化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适应地基的变形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需留有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在这些缝处必须安装止水带来防止接缝处的渗水、漏水。氧气、紫外线、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导致橡胶止水带的组成及结构的破坏,即发生橡胶老化现象,直观表现就是力学性能的下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橡胶老化愈发严重,最终会导致材料的完全失效,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因此,对橡胶止水带各种力学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老化机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结合西藏拉洛水利枢纽项目,分别模拟了当地特殊的两个环境—强紫外光照射、低温,并以自然环境作为对照,探究橡胶止水带在这三种环境下随时间的老化情况。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等一系列微观手段分析橡胶止水带的老化机理。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随老化时间的增长,橡胶止水带的拉伸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升高,紫外光加速老化环境对橡胶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大。紫外光加速老化环境下,止水带力学性能在初期下降较快;自然环境下,中后期下降较快;在低温空气及水中两种环境下,中期强度变化较为平缓,但伸长率急剧下降。(2)SEM结果显示,自然及紫外光加速老化后橡胶止水带表面发黄,产生显着的裂缝及破损,随老化时间增长,裂缝宽度、深度逐渐加大并相互贯通,橡胶内部基体与外加剂颗粒之间粘结性变差,材料力学性能大幅降低。低温环境下,橡胶表面产生大量突起,在老化后期会产生孔洞或阶梯状分层现象,但内部仍有较好粘结性。(3)EDS测试结果显示,随老化时间的增长,橡胶止水带表面C元素含量逐渐降低,O元素含量逐渐上升。自然环境和紫外光照环境下,C、O元素含量变化较快,低温环境下,C、O元素含量变化缓慢。(4)FTIR测试结果显示,在自然环境和紫外光加速老化环境下,橡胶止水带会发生光氧及热氧反应,导致碳碳双键断裂并产生醛酮等氧化产物。低温环境下,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的峰值增幅较小,氧化缓慢。
余成明,彭旭东,江锦波,马艺,王玉明[6](2021)在《宽温域下氟醚橡胶的加速老化行为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氟醚橡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从物理和化学角度,在宽温域(-40~225℃)条件下对某国产氟醚橡胶在4050航空润滑油中老化后的质量、力学性能、化学结构、元素组成及热稳定性等有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对氟醚橡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对较宽温域-25~200℃内氟醚橡胶的耐介质老化性能优异,其物化性能在长期老化过程中保持稳定;当老化温度达200℃以上时,溶胀和氧化反应增强,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材料逐渐由软而韧变为硬而脆;特别是在高温225℃下,脱氟化氢反应导致大量C—F键断裂,F元素含量显着减少,同时氧化反应增强并生成C=O键,导致O元素含量增多;低温老化过程中氟醚橡胶的质量、化学结构及元素含量基本不变,但-40℃时的玻璃化转变行为会导致力学性能的下降。
刘畅[7](2020)在《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因其优异的柔韧性、黏着性、耐冲击性、热密封性与填料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但是EVA的易燃特性使得其适用范围难以拓展。一般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法延缓材料燃烧,但在持续供火或高温条件下,EVA阻燃材料仍会被烧蚀成炭渣,失去结构强度,无法保证被保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本论文通过添加成瓷填料、助熔剂、阻燃剂等助剂,使EVA材料在常温时,保持原有性能,高温时则转变成一类具有坚硬特质并且有一定防火性能的类陶瓷体,即可陶瓷化复合材料。主要通过研究添加助剂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成瓷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比及工艺方法和条件。首先通过单因素以及正交实验探究了三种加工助剂白炭黑、石蜡以及聚乙二醇对EVA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量分别为白炭黑25 phr、石蜡5 phr以及聚乙二醇6 phr时,EVA基材的力学性能最佳。研究了硅灰石/滑石成瓷填料体系适宜的配比及添加量,当硅灰石/滑石比例在3:2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成瓷填料含量的增大,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添加量为60 phr,1000℃时质量烧蚀率为0.00356 g/s,相较于添加量为20 phr时,降低幅度为53.98%。填料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烧蚀残余物较好地维持了烧蚀前的形状,但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较低,较小的力作用下即会出现塌陷的现象。为了改善陶瓷化阻燃材料的成瓷性能与阻燃性能,对比了三种不同助熔剂对材料烧蚀率、尺寸变形率、烧蚀残余物强度的影响,采用UL-94燃烧等级测试和极限氧指数表征阻燃性能。其中助熔剂A在添加量为50 phr时,对复合材料陶瓷化性能具有最好的提升效果。质量烧蚀率降为0.00162 g/s,烧蚀残余物弯曲强度为2.49 MPa。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次磷酸铝(MPP/AHP)复配比例为1:1,添加量为50 phr时,阻燃水平达到V-0级别,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0.7%的难燃水平。阻燃剂对复合材料的陶瓷化性能略有影响,质量烧蚀率降为0.00148 g/s。阻燃剂热解释放的气体维持了材料的形变,尺寸变形率小于10%(1000℃)。通过对燃烧残炭的红外、TG和DTG数据分析表明,阻燃剂的加入提高了体系的成炭量以及初始分解温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炭现象,炭层的形成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为陶瓷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也能部分地参与到生成陶瓷复合材料的反应中。阻燃剂本身会释放气体,这些气体在稀释氧气的同时,也起到了维持材料形状的目的。相对于EVA在高温下生成的无定形炭,成瓷填料以及阻燃剂的加入使得体系在高温下成瓷填料间发生反应,生成了主要组分为SiO2、Al2O3和TiO2等的无定形炭的陶瓷体。探究了三种工艺对复合材料性能(硬度、压缩变形性、抗拉强度、延伸率、撕裂强度)的影响,影响原因主要体现在混炼程度上。P1和P2工艺中由于双螺杆的引入,使得后段黏性拖拽过程中形成了更多的缺陷结构。单一混炼程序的P3工艺具有更好的混炼效果。偶联剂的添加可以增加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本实验中发现硅烷偶联剂KH-570对体系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在最佳配方(EVA 80 phr、氧化锌3 phr、EPDM 20 phr、硬脂酸2 phr、BIBP 2.5 phr、石蜡5 phr、聚乙二醇6 phr、硅烷偶联剂KH-570 6 phr、硅灰石36 phr、白炭黑25 phr、滑石24 phr、助熔剂50 phr、三聚氰胺聚磷酸盐25 phr、次磷酸铝25 phr)及最优工艺条件下(P3工艺,加工温度:95℃,加工时间:20 min)。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硬度84(shore A),压缩永久变形性11.3%,拉伸强度6.91 MPa,断裂伸长率235%,撕裂强度26.9 KN/m。
赵国栋[8](2020)在《热油老化对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航空领域内,氟橡胶和氟醚橡胶密封件广泛应用于液压、燃油和环控三大系统。由于应用环境的复杂多变,橡胶密封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高温、高压、介质腐蚀以及摩擦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橡胶表面硬化、龟裂、溶胀、回弹性变差等老化现象,物化性能以及摩擦学特性发生不同程度降低,严重影响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基于航空液压密封系统实际运行工况,针对热油老化后氟橡胶和氟醚橡胶(FM-2D、FX-2、FX-10、FX-17)的物化性能以及摩擦学特性开展试验研究,深入分析干摩擦及润滑条件下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时变性及磨损机理,为后续航空领域密封材料的选型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相关国家标准采用加速热油老化方法对四种氟橡胶和氟醚橡胶进行处理,开展试验前后氟橡胶和氟醚橡胶的物化性能测试,包括橡胶材料硬度、质量、压缩永久变形、拉伸强度、化学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等,分析热油老化时间和温度等对氟橡胶和氟醚橡胶力学性能及化学热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采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干摩擦条件下氟橡胶和氟醚橡胶与不锈钢对摩副的往复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下氟橡胶和氟醚橡胶试件的磨损表面形貌、摩擦系数、磨损量、磨屑、表面粗糙度及界面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干摩擦条件下四种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材料的摩擦损伤机理;(3)通过改变油液供给模拟密封系统实际的乏油和富油工况,开展不同润滑条件下四种氟橡胶和氟醚橡胶与不锈钢对摩副的往复摩擦磨损行为的试验研究,与干摩擦条件下氟橡胶和氟醚橡胶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综合对比,揭示了不同润滑条件下热油老化对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对增强航空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提高氟橡胶和氟醚橡胶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航空装备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工程指导意义。
王小安[9](2019)在《环保绝缘气体密封材料的配方开发及工艺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开发一种用于电力行业环保绝缘气体密封材料的配方及密封产品的批量生产工艺。采用溴化丁基橡胶2244为基体材料,克服丁基橡胶固有的低回弹性能,开发出一种物理机械性能优良、低压缩永久变形、耐高低温的橡胶密封材料配方,通过20 kg级配方放大试验,验证和开发出丁基橡胶O-ring的批量生产工艺,制备基本性能达到项目指标要求的材料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丁基橡胶268、溴化丁基橡胶2244和氯化丁基橡胶1068为基体材料,研究了生胶及硫化胶的性能,综合考虑胶料性能及实际生产效率,采用硫化速度最快的溴化丁基橡胶2244为基体材料研究丁基橡胶的炭黑补强体系、增塑体系、硫化体系,验证了丁基橡胶不同配合体系与胶料性能的关系,筛选出3组压缩永久变形较低的配方,确定硫化体系是制备低压缩永久变形丁基橡胶密封件配方的核心因素,确定采用促进剂TMTD和MTT作为溴化丁基橡胶2244的硫化体系。通过配方和硫化工艺的优化试验,表明无机填料氧化铝、轻质碳酸钙、滑石粉对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有不利影响,确定采用一段硫化和二段硫化并用的工艺制备低压缩永久变形丁基橡胶密封件。最终采用最优配方开展中试放大试验和密封件产品的批量试产工艺的开发,证明20 kg级放大试验胶料性能稳定,混炼工艺是影响胶料后续加工成型的关键因素,一段硫化和二段硫化工艺对产品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影响显着,批量试产采用的冷冻修边工艺对胶料性能无影响,硫化时间、硫化温度和硫化压力对胶料收缩率有重大影响。最终的产品经第三方检验,达到项目要求的技术指标。
陈远鹏[10](2019)在《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密封和润滑材料优选》文中研究指明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极地海洋油气是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未来我国将更多的参与北极油气开发。极地低温环境一方面造成橡胶等密封材料逐渐变硬,严重时丧失原有的弹性,导致钻井泵、防喷器等关键钻井设备出现密封失效、停机维修等事故;另一方面造成润滑油脂的粘度、稠度增加,严重时丧失润滑性能,导致转盘、天车出现润滑失效事故,阻碍正常生产。本文按照国家标准GB/T528-2009中橡胶拉伸应力应变的测定要求和GB/T7759.2-2014中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要求,在低温条件下对橡胶进行单轴拉伸实验和压缩永久变形实验。将橡胶实验数据与多种超弹性本构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并讨论了不同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在低温条件下的适用性,同时使用ABAQUS模拟分析了极地钻井设备的密封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小变形条件下,Polynomial(N=2)模型和Ogden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橡胶力学性能,密封设备容易发生损伤破坏的位置位于密封圈和密封槽间隙部位,硅橡胶、聚四氟乙烯、气相胶、丁腈橡胶在极地环境下依然保持优越的密封性能。本文按照标准ASTM D445-2015中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测定要求和SH/T 0338-1992润滑脂低温转矩的测定要求,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润滑油运动粘度和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认为SHC系列的润滑油,COMPLEX-SHD系列的润滑脂能满足极地关键钻井设备润滑要求。综合考虑到密封材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压缩永久变形和极地低温钻井工况,给出了极地钻井关键设备密封材料的优选方案;综合考虑到润滑材料的低温运动粘度、启动扭矩、运行扭矩和极地低温钻井工况,给出了极地钻井关键设备润滑材料的优选方案。低温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的分析和密封润滑材料的优选,为我国后续极地钻井生产设备密封润滑材料优选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参考。
二、ISO2285:199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拉伸永久变形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O2285:199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拉伸永久变形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热油老化对氟橡胶特性影响及寿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老化机理 |
1.2.2 橡胶老化试验方法 |
1.2.3 橡胶老化寿命预测评估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样材料选取及制备 |
2.2.1 试验材料选取 |
2.2.2 试验材料制备 |
2.2.3 老化试验设备 |
2.3 试验参数及操作流程 |
2.3.1 老化试验参数选取 |
2.3.2 加速老化操作流程 |
2.4 物化性能参数测试方法与设备 |
2.4.1 质量变化率 |
2.4.2 体积变化率 |
2.4.3 拉伸强度 |
2.4.4 拉断伸长率 |
2.4.5 定伸应力 |
2.4.6 撕裂强度 |
2.4.7 压缩永久变形 |
2.4.8 硬度 |
2.4.9 拉伸断口形貌及元素分析 |
2.4.10 化学分子结构分析 |
2.4.11 热重分析 |
2.5 寿命预测研究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油老化对FX-17 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基本性能测试分析 |
3.2.1 质量变化率 |
3.2.2 体积变化率 |
3.3 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拉伸强度 |
3.3.2 拉断伸长率 |
3.3.3 100%定伸应力 |
3.3.4 撕裂强度 |
3.3.5 压缩永久变形 |
3.3.6 硬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油老化对FX-17 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4.2.1 老化温度的影响 |
4.2.2 老化时间的影响 |
4.3 断口元素含量分析 |
4.3.1 老化温度的影响 |
4.3.2 老化时间的影响 |
4.4 化学分子结构分析 |
4.4.1 老化温度的影响 |
4.4.2 老化时间的影响 |
4.5 热稳定性分析 |
4.5.1 热重分析参数设置 |
4.5.2 质量百分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4.5.3 分解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油老化FX-17 贮存寿命预测与评估 |
5.1 引言 |
5.2 贮存寿命预测流程 |
5.3 以压缩永久变形为评定指标的贮存寿命预测 |
5.3.1 基于标准方法的贮存寿命预测 |
5.3.2 基于变活化能方法的贮存寿命预测 |
5.4 以拉伸强度为评定指标的贮存寿命预测 |
5.4.1 基于标准方法的贮存寿命预测 |
5.4.2 基于变活化能方法的贮存寿命预测 |
5.5 贮存寿命预测结果验证与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复杂工况下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永久式封隔器工作原理 |
1.1.2 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失效分析 |
1.2 研究来源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永久式封隔器研究现状 |
1.3.2 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现状 |
1.3.3 橡胶老化研究现状 |
1.3.4 橡胶腐蚀研究现状 |
1.3.5 存在的问题与攻关方向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橡胶材料超黏弹性本构实验及模型 |
2.1 橡胶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 |
2.1.1 分子网络本构模型 |
2.1.2 唯象学理论本构模型 |
2.2 橡胶材料黏弹性本构模型 |
2.3 橡胶材料超弹性本构实验 |
2.3.1 单轴拉伸实验 |
2.3.2 平面拉伸实验 |
2.3.3 等双轴拉伸实验 |
2.3.4 超弹性本构实验数据处理及本构参数确定 |
2.4 橡胶材料超弹性本构模型修正 |
2.4.1 基于八链网络模型的一种混合超弹性本构模型 |
2.4.2 混合超弹性本构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 |
2.4.3 混合超弹性本构模型对橡胶本构实验的拟合结果 |
2.5 橡胶材料黏弹性本构实验 |
2.5.1 黏弹性本构实验及参数拟合 |
2.5.2 应力松弛仿真验证 |
2.6 小结 |
第3章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实验研究 |
3.1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可视化实验台架研制 |
3.1.1 胶筒密封性能可视化实验系统 |
3.1.2 胶筒密封性能可视化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
3.1.3 实验步骤 |
3.2 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系统 |
3.3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可视化实验方案 |
3.4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可视化实验结果分析 |
3.5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台架实验数值模拟分析 |
3.5.1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台架实验有限元模型 |
3.5.2 台架实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3.5.3 台架实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6 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
3.7 小结 |
第4章 高温油浴老化对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影响研究 |
4.1 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高温油浴老化实验方案 |
4.1.1 橡胶高温油浴老化实验方法 |
4.1.2 高温油浴老化实验方案 |
4.1.3 高温油浴老化实验步骤 |
4.2 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油浴老化实验结果分析 |
4.2.1 试样形貌变化 |
4.2.2 硬度变化 |
4.2.3 拉伸性能变化 |
4.2.4 应力松弛变化 |
4.3 高温油浴老化对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 |
4.3.1 永久式封隔器胶筒有限元模型 |
4.3.2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高温高压硫化氢腐蚀对胶筒密封性能影响研究 |
5.1 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高温高压硫化氢腐蚀实验方案 |
5.1.1 橡胶腐蚀实验方法 |
5.1.2 橡胶腐蚀实验设计 |
5.2 封隔器胶筒橡胶材料腐蚀实验结果分析 |
5.2.1 试样形貌变化 |
5.2.2 硬度变化 |
5.2.3 拉伸性能变化 |
5.2.4 应力松弛变化 |
5.3 高温高压高含硫环境对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 |
6.1 胶筒密封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 |
6.1.1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胶筒设计变量选取与分析 |
6.1.2 基于响应面法的胶筒性能优化模型建立及评估 |
6.1.3 基于果蝇优化算法的胶筒结构多目标优化 |
6.1.4 优化结果分析 |
6.2 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室内试验 |
6.2.1 高温高压试验模拟井装置 |
6.2.2 试验步骤 |
6.2.3 室内试验结果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基于橡胶超粘弹特性的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封隔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1 封隔器结构及分类 |
1.2.2 Y445-115插管式封隔器坐封原理简介 |
1.3 封隔器胶筒失效研究 |
1.3.1 封隔器胶筒失效因素分析 |
1.3.2 封隔器密封判定准则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封隔器胶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橡胶类弹性体应力松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封隔器研究不足之处 |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橡胶材料超弹性力学性能研究 |
2.1 橡胶超弹性力学特性 |
2.2 橡胶超弹本构模型 |
2.2.1 多项式模型 |
2.2.2 Mooney-Rivilin和Neo-Hookean模型 |
2.2.3 Yeoh模型 |
2.2.4 Ogden模型 |
2.2.5 Arruda-Boyce模型 |
2.2.6 Van der Waals模型 |
2.3 橡胶材料力学性能实验 |
2.3.1 单轴拉伸实验 |
2.3.2 单轴压缩实验 |
2.4 实验数据处理及参数拟合 |
2.4.1 实验数据处理 |
2.4.2 本构模型的优选及参数的确定 |
2.5 超弹本构模型仿真验证 |
2.5.1 单轴拉伸仿真验证 |
2.5.2 单轴压缩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橡胶材料粘弹性力学性能研究 |
3.1 橡胶粘弹性力学特性 |
3.2 橡胶粘弹性本构模型 |
3.2.1 Maxwell模型 |
3.2.2 Kelvin模型 |
3.2.3 标准线性固体模型 |
3.2.4 广义模型 |
3.3 材料的应力松弛行为 |
3.3.1 典型的应力松弛曲线 |
3.3.2 应力松弛机理 |
3.4 压缩应力松弛实验 |
3.5 实验数据处理及参数拟合 |
3.5.1 ABAQUS中粘弹性参数的辨识 |
3.5.2 实验数据处理及Prony级数参数拟合 |
3.6 应力松弛仿真验证 |
3.6.1 材料属性的设置 |
3.6.2 分析步的选择 |
3.6.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3.6.4 模型分析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封隔器坐封阶段胶筒密封性能研究 |
4.1 单胶筒密封性能分析 |
4.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2 套管壁厚的影响 |
4.1.3 胶筒几何尺寸的影响 |
4.1.4 防突机构的影响 |
4.1.5 温度的影响 |
4.2 三胶筒密封性能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组合方式的影响 |
4.2.3 温度的影响 |
4.2.4 加载方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封隔器承压阶段胶筒密封性能研究 |
5.1 封隔器胶筒粘弹性模型建立 |
5.1.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1.2 材料属性及网格划分 |
5.1.3 分析步的选择 |
5.1.4 坐封方式的转换 |
5.2 封隔器胶筒承压阶段仿真分析 |
5.2.1 胶筒硬度的影响 |
5.2.2 温度的影响 |
5.2.3 坐封载荷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常用标准分析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常用标准简介 |
2 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常用标准对比和解读 |
2.1 适用范围 |
2.2 试样 |
2.3 试验步骤 |
2.4 试验数据处理 |
3 结束语 |
(5)不同条件下橡胶止水条老化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橡胶老化的研究进展 |
1.2.1 加速老化方法 |
1.2.2 力学性能 |
1.2.3 微观结构 |
1.2.4 化学变化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仪器 |
2.2.2 试件制备 |
2.2.3 试验环境 |
2.2.4 力学性能测试 |
2.2.5 微观测试 |
3 橡胶止水带紫外光加速老化性能 |
3.1 紫外光加速老化现象 |
3.2 力学性能分析 |
3.2.1 拉伸强度及伸长率 |
3.2.2 撕裂强度 |
3.2.3 压缩永久变形 |
3.2.4 硬度 |
3.3 微观分析 |
3.3.1 扫描电镜 |
3.3.2 能谱 |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4 橡胶止水带紫外光加速老化机理 |
3.4.1 紫外光加速老化的吸氧过程 |
3.4.2 紫外光加速老化反应的全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橡胶止水带自然老化性能 |
4.1 自然老化现象 |
4.2 力学性能分析 |
4.2.1 拉伸强度及伸长率 |
4.2.2 撕裂强度 |
4.2.3 压缩永久变形 |
4.2.4 硬度 |
4.3 微观分析 |
4.3.1 扫描电镜 |
4.3.2 能谱 |
4.3.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4 橡胶止水带自然老化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橡胶止水带低温老化性能 |
5.1 低温老化现象 |
5.2 力学性能分析 |
5.2.1 拉伸强度及伸长率 |
5.2.2 撕裂强度 |
5.2.3 压缩永久变形 |
5.2.4 硬度 |
5.3 微观分析 |
5.3.1 扫描电镜 |
5.3.2 能谱 |
5.3.3 傅里叶红外光谱 |
5.4 橡胶止水带低温老化机理 |
5.5 各环境下橡胶止水带性能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宽温域下氟醚橡胶的加速老化行为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试验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老化试验流程 |
1.3 交联密度测定 |
1.4 质量变化率 |
1.5 力学性能测试 |
1.6 拉伸断口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1.7 FTIR分析 |
1.8 热重分析 |
1.9 DSC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交联密度 |
2.2 质量变化率 |
2.3 力学性能 |
2.3.1 硬度 |
2.3.2 拉伸性能 |
2.3.3 应力-应变曲线 |
2.3.4 压缩永久变形 |
2.4 拉伸断口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 |
2.5 化学结构分析 |
2.6 热重分析 |
2.7 DSC分析 |
2.8 材料改进的建议 |
3 结论 |
(7)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陶瓷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
1.2.1 陶瓷化聚合物材料简介 |
1.2.2 陶瓷化聚合物的瓷化机理 |
1.3 陶瓷化阻燃聚合物填料研究进展 |
1.3.1 成瓷填料 |
1.3.2 改性成瓷填料 |
1.3.3 助熔剂 |
1.3.4 阻燃助剂 |
1.4 陶瓷化EVA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及器材 |
2.3 试样制备 |
2.3.1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试样的制备工艺 |
2.3.2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配方确定实验 |
2.3.2.1 EVA基体材料配方的确定实验 |
2.3.2.2 成瓷填料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
2.3.2.3 助熔剂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
2.3.2.4 阻燃剂添加量的确定实验 |
2.4 测试表征 |
2.4.1 力学性能测试 |
2.4.1.1 抗拉强度及延伸率测试 |
2.4.1.2 硬度测试 |
2.4.1.3 压缩永久变形测试 |
2.4.1.4 撕裂强度测试 |
2.4.1.5 材料综合力学性能 |
2.4.2 陶瓷化性能测试 |
2.4.2.1 材料烧蚀实验 |
2.4.2.2 烧蚀率测试 |
2.4.2.3 体积膨胀率 |
2.4.2.4 弯曲强度 |
2.4.3 阻燃性能测试 |
2.4.3.1 水平垂直燃烧指数测试 |
2.4.3.2 最低氧指燃烧指数测试 |
2.4.3.3 材料综合阻燃性能 |
2.4.4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 |
2.4.5 材料粘度测试 |
2.4.6 热重分析 |
2.4.7 红外分析 |
第3章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基础配方的确定 |
3.1 引言 |
3.2 加工助剂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及硫化性的影响 |
3.2.1 白炭黑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及硫化性能影响 |
3.2.2 石蜡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影响 |
3.2.3 PEG用量对EVA基材力学性能影响 |
3.2.4 加工助剂协同作用对EVA基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硅灰石/滑石不同配比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硅灰石/滑石添加量对EV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硅灰石/滑石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行为的影响 |
3.4.1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 |
3.4.2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3.5 成瓷填料对EVA复合材料热解残余物形貌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助熔剂与阻燃剂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助熔剂添加对复合材料陶瓷化性能影响 |
4.2.1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影响 |
4.2.2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4.2.3 助熔剂对复合材料热解残余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 助熔剂添加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
4.4 阻燃剂添加对CFR/EVA阻燃性能的影响 |
4.5 阻燃剂复配对CFR/EVA成瓷性能的影响 |
4.5.1 阻燃剂复配对质量烧蚀率的影响 |
4.5.2 阻燃剂对 CFR/EVA 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
4.5.3 阻燃剂对 CFR/EVA 热解残余物弯曲性能的影响 |
4.6 阻燃机理分析 |
4.6.1 宏观形貌分析 |
4.6.2 燃烧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4.6.3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TG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制备工艺的探讨 |
5.1 引言 |
5.2 CFR/EVA生产工艺简介 |
5.2.1 工艺路线一 |
5.2.2 工艺路线二 |
5.2.3 工艺方案三 |
5.3 不同工艺路线制备的CFR/EVA力学性能的比较 |
5.3.1 硬度及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比较 |
5.3.2 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比较 |
5.3.3 撕裂性能的比较 |
5.3.4 综合力学性能的比较 |
5.4 不同工艺路线制备陶瓷化EVA阻燃材料阻燃性能的比较 |
5.4.1 水平垂直燃烧性能的比较 |
5.4.2 极限氧指数及综合阻燃性能的比较 |
5.5 不同工艺路线下加工性能比较 |
5.5.1 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熔体质量流动指数的对比 |
5.6 配方及工艺的优化 |
5.6.1 偶联剂添加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5.6.1.1 偶联剂的种类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5.6.1.2 偶联剂的添加量对陶瓷化EVA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
5.6.2 工艺参数优化 |
5.6.2.1 混炼温度对粘度、不均匀度影响 |
5.6.2.2 混炼时间对粘度、不均匀度影响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热油老化对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橡胶老化的研究现状 |
1.2.2 橡胶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及试验介质 |
2.3 试验参数和流程 |
2.3.1 热油老化试验参数 |
2.3.2 热油老化试验设备及流程 |
2.3.3 摩擦磨损试件的制备 |
2.3.4 摩擦磨损试验参数 |
2.3.5 摩擦磨损试验设备及流程 |
2.4 试验主要分析方法及仪器 |
2.4.1 压缩永久变形 |
2.4.2 硬度计 |
2.4.3 电子分析天平 |
2.4.4 拉伸试验机 |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 |
2.4.6 热重分析仪 |
2.4.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8 X射线能谱仪(EDX) |
2.4.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油老化氟橡胶和氟醚橡胶物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物理机械性能 |
3.2.1 压缩永久变形 |
3.2.2 质量 |
3.2.3 硬度 |
3.2.4 拉伸强度 |
3.3 化学分子结构变化 |
3.3.1 氟醚橡胶 |
3.3.2 氟橡胶 |
3.4 热稳定性变化 |
3.4.1 氟醚橡胶 |
3.4.2 氟橡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油老化干摩擦条件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摩擦系数时变性 |
4.2.1 氟醚橡胶 |
4.2.2 氟橡胶 |
4.3 磨损表面形貌及机理分析 |
4.3.1 磨损量及磨屑 |
4.3.2 表面粗糙度及3D形貌 |
4.3.3 SEM及 EDX分析 |
4.4 摩擦界面温度 |
4.4.1 氟醚橡胶 |
4.4.2 氟橡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油老化润滑条件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乏油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5.2.1 氟醚橡胶 |
5.2.2 氟橡胶 |
5.3 富油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5.3.1 氟醚橡胶 |
5.3.2 氟橡胶 |
5.4 干摩擦和润滑条件下的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环保绝缘气体密封材料的配方开发及工艺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O”形橡胶密封圈及密封机理 |
1.3 不同材质的橡胶材料对比 |
1.4 绝缘气体设备的密封 |
1.4.1 SF6 气体设备的密封 |
1.4.2 环保绝缘气体设备及密封研究 |
1.5 丁基橡胶简介 |
1.6 丁基橡胶的配合与加工 |
1.6.1 丁基橡胶的生胶体系 |
1.6.2 丁基橡胶的填充补强体系 |
1.6.3 丁基橡胶的增塑体系 |
1.6.4 丁基橡胶的硫化体系 |
1.7 丁基橡胶密封制品O-ring的生产工艺 |
1.7.1 混炼 |
1.7.2 硫化工艺 |
1.7.3 冷冻修边新技术 |
1.7.4 模具设计中的收缩率 |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丁基橡胶与卤化丁基橡胶配方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配方 |
2.2.3 实验设备 |
2.2.4 样品的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门尼粘度(VM) |
2.3.2 硫化特性 |
2.3.3 物理机械性能 |
2.3.4 低温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溴化丁基2244 配合体系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配方 |
3.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4 样品的制备 |
3.2.5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炭黑种类对BIIR胶料性能影响 |
3.3.2 硫化体系对BIIR胶料性能的影响 |
3.3.3 增塑体系对BIIR胶料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压缩永久变形溴化丁基橡胶配方的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材料 |
4.2.2 实验配方 |
4.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4 样品的制备 |
4.2.5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化特性 |
4.3.2 物理机械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料的中试放大及O-ring生产工艺的开发和验证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材料 |
5.2.2 实验配方 |
5.2.3 生产设备和仪器 |
5.2.4 中试试验研究 |
5.3 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混炼胶薄通次数对胶料门尼粘度的影响 |
5.4.2 胶料硫化特性 |
5.4.3 不同模压硫化工艺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5.4.4 二段硫化工艺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5.4.5 胶料其他性能的测试 |
5.4.6 丁基橡胶O-ring冷冻修边工艺的开发与性能验证 |
5.4.7 丁基橡胶O-ring尺寸(收缩率)研究 |
5.4.8 丁基橡胶O-ring的应用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密封和润滑材料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领域简介及现状 |
1.2.1 极地环境温度简介 |
1.2.2 极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国内外现状 |
1.2.3 密封和润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密封和润滑机理研究 |
2.1 极地钻井需要密封和润滑的关键设备 |
2.2 低温密封的机理研究 |
2.2.1 橡胶密封材料 |
2.2.2 密封的机理分析 |
2.2.3 影响密封的主要因素 |
2.3 低温润滑的机理研究 |
2.3.1 润滑材料的分类 |
2.3.2 润滑的机理 |
2.3.3 影响润滑的主要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密封材料的低温特性实验研究 |
3.1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密封材料的低温特性实验 |
3.1.1 实验目标 |
3.1.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原理 |
3.1.5 主要实验步骤 |
3.1.6 实验分析 |
3.2 低温密封材料力学参数的规律分析 |
3.3 低温密封材料的失效机制研究 |
3.3.1 橡胶材料常用本构模型 |
3.3.2 橡胶本构模型的拟合和参数的确定 |
3.3.3 ABAQUS模拟O形橡胶密封圈 |
3.3.4 O形橡胶密封圈低温密封失效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润滑材料的低温特性实验研究 |
4.1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润滑材料的低温特性实验研究 |
4.1.1 实验目标 |
4.1.2 实验材料的准备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实验原理 |
4.1.5 主要实验步骤 |
4.1.6 实验分析 |
4.2 低温润滑材料特性参数的规律分析 |
4.3 非牛顿介质低温润滑材料在动载荷条件下的润滑结果分析 |
4.3.1 非牛顿介质动载荷下的润滑方程 |
4.3.2 非牛顿介质的特征函数 |
4.3.3 非牛顿介质动载荷润滑结果分析 |
4.4 温度的非牛顿效应及其润滑失效机理分析 |
4.4.1 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
4.4.2 温度对本构方程的影响及润滑失效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密封和润滑材料优选 |
5.1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密封和润滑分析 |
5.2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密封材料的优选 |
5.3 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润滑材料的优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ISO2285:1997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拉伸永久变形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热油老化对氟橡胶特性影响及寿命预测研究[D]. 李家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2]复杂工况下永久式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D]. 胡刚. 西南石油大学, 2018
- [3]基于橡胶超粘弹特性的封隔器胶筒密封性能研究[D]. 伍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4]橡胶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常用标准分析与解读[J]. 谢可勇,李晖,庞明磊,王登霞,孙岩,王荣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05)
- [5]不同条件下橡胶止水条老化性能试验研究[D]. 宋春磊.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6]宽温域下氟醚橡胶的加速老化行为和机理研究[J]. 余成明,彭旭东,江锦波,马艺,王玉明. 化工学报, 2021(06)
- [7]一种陶瓷化EVA阻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畅. 华侨大学, 2020(01)
- [8]热油老化对氟橡胶和氟醚橡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 赵国栋.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9]环保绝缘气体密封材料的配方开发及工艺验证[D]. 王小安. 西北大学, 2019(04)
- [10]极地钻井关键设备低温密封和润滑材料优选[D]. 陈远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