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一、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党芳萍[1](2020)在《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编制ICU护士对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LABSI)的知信行问卷;并运用此问卷对甘肃省兰州市三级综合医院的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ICU护士CLABSI知信行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1.运用专家函询法和访谈法制定初始问卷;2.用初始问卷对兰州市三级综合医院的26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通过项目分析、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3.运用正式调查问卷对兰州市三级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调查。对ICU护士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用描述性统计法,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路径分析法。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chefee法。结果:1.初始问卷共54个条目,其中知识条目27个,态度条目12个,行为条目15个。2.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90%、8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8.69%、37.50%。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分别为0.86、0.87。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系数分别为0.491(P<0.05)、0.589(P<0.05),变异系数027%。3.通过项目分析删除6个条目。问卷整体内容效度为0.95。KMO值为0.855,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479.609(P<0.05),经主成份分析提取法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提取了四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052%。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x2/df值为2.578,RMSEA值为0.084,TLI、NFI、CFI、IFI的值分别为0.962、0.921、0.780、0.882,结果适配良好,拟合效度较好。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值均大于0.5,AVE值均大于0.5,CR值均大于0.7,聚合效度较好。在进行区分效度检验时,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5,且均小于所对应的AVE的平方根。该问卷知识、态度、行为三个维度以及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27,0.778,0.923,0.946。2周后测得该问卷知识、态度、行为三个维度以及问卷整体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31、0.825、0.934、0.945。4.对兰州市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ICU护士CLABSI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科室业务学习,占比64.3%(236人)。其次是通过学术会议或讲座73人(19.9%)。知识维度条目K7正确率最高(81.2%),条目K4正确率最低(22.6%)。态度维度合格率最高的为条目A5(99.9%),最低的为条目A8(57.2%)。行为维度条目P12平均分最高,最低的条目为P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ICU科室的护士在行为维度有显着差异(P=0.044、P=0.029、P=0.041);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ICU科室的护士在CLABSI知识维度有差异(P=0.032、P=0.013、P=0.047、P=0.004);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行为得分”的影响系数为0.114(t=2.170,p=0.031<0.05);“学历”对“行为得分”的影响系数为0.127(t=2.474,p=0.014<0.05);“科室”对“行为得分”的影响系数为0.107(t=2.037,p=0.042<0.05),均达到显着水平。外因变量“知识总分”与“态度总分”“行为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2(p=0.000<0.05)、0.248(p=0.000<0.05)。“态度总分”与“行为总分”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111(p=0.0.034<0.05),呈显着正相关。结论:1.自行编制的《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测评工具被护理管理者用来了解ICU护士CLABSI知信行现状。2.不同年龄、学历、ICU科室的ICU护士在行为维度有显着差异;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ICU科室的ICU护士在CLABSI知识维度有差异。3.ICU护理人员预防CLABSI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相互影响。4.未来应有针对性地对ICU护理人员进行CLABSI相关培训,特别是CLABSI相关知识部分,不断提高其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

赵思华[2](2020)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应用现状及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某市4所三甲医院住院肿瘤患者中心静脉输液装置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某市4所三甲医院肿瘤患者中心静脉输液装置的临床资料。采用自制的静脉输液装置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主要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静脉输液装置的种类、置入时选择的静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导管拔除的原因以及时间等。最终收集的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最终数据的录入、统计描述及分析。根据定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做t检验或非参数统计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定性数据采用?2检验或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做统计检验。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1)研究共纳入了某市4所三甲医院不同科室1290例肿瘤患者的资料,PICC组为515例,占40%,CVC组为591例,占46%,TIVAP组为184例,占14%。普外科和胸外科患者置入导管数量最多。PICC导管在妇科应用最为广泛,占比达15.9%,其次肿瘤内科和放疗科应用基本相同,占到了11.7%,在肿瘤外科应用最少,仅为4.9%;CVC导管普外科应用最多,高达40.4%,而在消化内科和妇科较少应用;TIVAP导管在各个科室应用基本相当,在神经外科应用相对较少,为4.3%。(2)在纳入的1290例患者中,共有48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6%,其中敷料过敏(166例)、导管相关性血栓(106例)、CRBSI(66例)为主要的并发症。PICC组(36.1%)和CVC(44.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TIVAP组(20.1%)较高。锁骨下静脉、头静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2.6%和44.4%,贵要静脉、颈内静脉和肱静脉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2%、35.7%和35.7%。(3)敷料过敏反应在不同的中心静脉导管中没有明显的差异,导管相关性血栓、重新置管率在导管留置一个月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0.4%和52.6%;静脉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逐渐增高,CRBSI、导管断裂/港座外露、穿刺部位发红在导管留置一个月时更为严重,发生率分别为48.5%、45.0%和66.7%。(4)本研究中共有167例患者由于并发症拔除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为12.9%。三种中心静脉导管中,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为导管相关性血栓和CRBSI的发生,其中CVC导管因CRBSI拔除导管的发生率最高,达到了6.9%。(5)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季节和导管类型是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秋季置管(OR=0.607,95%CI:0.439,0.840)、TIVAP导管(OR值=0.345,95%CI:0.219,0.543)是导管相关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置管季节与敷料过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春季(OR=0.476,95%CI:0.252,0.899)和秋季(OR=0.194,95%CI:0.109,0.345)是敷料过敏的保护性因素,而夏季置管(OR=2.710,95%CI:1.005,7.309)是敷料过敏的危险因素。(6)女性、冬季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个月是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630,95%CI:1.065,2.496)和贵要静脉(OR=74.477,95%CI:16.438-34.504)是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危险因素;秋季置管(OR=0.512,95%CI:0.273-0.961)、PICC导管(OR=0.000,95%CI:0.000,0.000)、导管留置一个月(OR=0.459,95%CI:0.253,0.831)是导管相关性血栓的保护性因素。(7)置管季节和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个月与静脉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夏季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个月、选择贵要静脉置管是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置管的患者没有其他合并症以及PICC导管(OR=0.000,95%CI:0.000,0.000)是静脉炎的保护性因素。(8)对CRBSI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有过敏史、选择头静脉置入导管、导管留置的时间为一个月是CRBSI的影响因素;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没有其他的合并症、无过敏史、选择肱静脉置管是CRBSI的保护性因素,而留置时间为一周是CRBSI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肿瘤患者中CVC导管仍然是静脉输液的主要方式,但是相比较其他两种导管,CVC导管的并发症明显较高,在临床中选择导管时应根据患者的意愿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选择合适的导管。(2)不同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相对较为复杂,并发症的种类也各不相同。但是,静脉炎、CRBSI、导管相关性血栓仍然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主要并发症,也是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3)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置管季节、导管类型、合并症、过敏史、静脉的选择以及置管时间。

陶莉莉[3](2018)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有效建立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每位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需要留置一枚静脉留置针,以便于麻醉给药、抢救和输血输液等。然而,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手术应用中,由于大量麻醉高渗液体的输注、操作方法不规范、巡视不及时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极高,影响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效果和留置时间,为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研究主要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模式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失效发生前就进行预计和量化的评估,使复杂的医疗风险处理变得更加程序化,易感知。针对HFMEA提出的高危险问题找出因果关系,按照美国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即PDCA循环制定方案,落实改进措施,评估方案,持续改进,保证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导管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目的:1.调查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现状及拔除原因;2.探讨有效降低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方法;3.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及维护流程进行改进与优化,建立标准化操作维护流程。方法:1.调查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一汽总医院行全麻手术治疗并于手术室内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一汽总医院行全麻手术治疗并于手术室内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120例,作为干预组。2.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组建预防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团队;绘制留置针维护流程图;找出失效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计算失效模式危机值,按照危机值大小顺序排序,对于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进。3.将HFMEA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比较HFMEA的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的种类和发生率。通过统计分析探讨HFMEA管理模式在降低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对照组导管堵塞发生16例,发生率为13.33%,干预组4例,发生率为0.33%,对照组Ⅰ级渗出或外渗发生5例,发生率为4.17%,干预组Ⅰ级渗出或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1.67%,对照组Ⅱ级渗出或外渗发生2例,发生率为1.67%,干预组Ⅱ级渗出或外渗发生1例,发生率为0.83%,对照组皮下气肿发生17例,发生率为14.17%,干预组皮下气肿发生5例,发生率为4.17%。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的满意度对照组87.58±5.99分,干预组96.23±2.35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HFMEA实施前后的RPN值,结果显示7项潜在失效模式总RPN值由实施前的10.28降低到5.09。结论:1.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2.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运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本研究为临床降低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护理及管理方法。

李宇德,王烨,唐淑君,朱志辉[4](2018)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导向技术在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诸如中心静脉压监测、评估右心功能、麻醉术前诱导、快速扩容、肿瘤化疗、血液净化及静脉营养等方面。穿刺常用的深静脉主要包括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特殊情况下采用股静脉。传统体表解剖定位盲穿置管术易受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师操作经验的影响,导致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并发症较多。因此,我们更需要寻求

陈海燕,朱赤云,印涛[5](2017)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在四肢穿刺困难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探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在穿刺困难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84例重症及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采用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全部置管成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79例,占94%,二次穿刺置管成功5例,占6%,术后经X线摄片,导管终末端到达上腔静脉80例,颈内静脉4例,上腔静脉到位率95%,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时间最长146 d,最短41 d,各种治疗顺利进行。2例发生穿刺部位渗血,无一例出现堵管、感染、滑脱等并发症。认为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可由护士自行操作,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费用少、留置时间长等优势,特别在危重症救治及四肢血管穿刺困难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游巧妹[6](2016)在《两种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抢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真空负压法行颈外静脉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可以有效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穿刺时间,且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在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莉,孙静[7](2016)在《预防传统PICC置管异位颈静脉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在传统PICC置管中,导管异位颈静脉的常见原因,包括血管因素、患者因素及其他因素;防止导管异位颈静脉的改良体位,上肢上举体位和低半坐卧位+指压颈内静脉阻断法;置管改进方法,包括耸肩穿刺法、脉冲冲管法、呼吸配合法、锁骨上静脉按压器及回撤部分导丝送管法等。这些方法已被证实对预防颈静脉异位有效,降低了PICC导管尖端异位的风险,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王学建[8](2016)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对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l月至2014年12月500例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输液治疗的情况,通过对患者输液治疗,总结出从输液前准备、血管的选择、输液速度的调节及输液的观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等细节护理措施尤其适合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结果输液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投诉与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达到96.8%。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特点与静脉输液中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从而杜绝安全隐患,使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输液安全。

王金素,苏学荣,李宝云,郝丽利,方兰娇,郝小珍[9](2016)在《术后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目的为改进外周静脉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对156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0例,实验组采取穿刺见回血后边进针边退针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见回血后钢针和软管一起进针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分别观察并统计两组病例的穿刺成功率、皮下淤血率。结果发现实验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提高10%,皮下淤血率减少6.3%,疼痛率减少18%。各项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值<0.05。穿刺见回血后边退针边进针的留置针穿刺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皮下淤血率小,可广泛在临床应用。

陈平[10](2015)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小儿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儿身体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一旦遇到事故很容易发生休克[1]。对于小儿休克治疗重点在于快速使其液体复苏[2]。因此,缩短此类危重患儿穿刺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的时间,使患儿得到快速的液体复苏,是儿科护士配合医生进行休克抢救的护理工作难点之一。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抢救此类患儿,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在小儿休克液体复苏中使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且在为抢救患儿赢得快速液体复苏的同时,发现颈外静脉24h内

二、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编制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信行调查问卷
    2.1 研究目的
    2.2 问卷编制过程
        2.2.1 初步构建条目池
        2.2.2 专家函询
        2.2.3 访谈法
        2.2.4 信效度分析
    2.3 问卷编制结果
        2.3.1 专家函询结果
        2.3.2 访谈结果
        2.3.3 项目分析结果
        2.3.4 效度检验结果
        2.3.5 信度检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甘肃省兰州市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信行现状的调查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样本量的计算
        3.2.3 调查过程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3.3.2 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识得分情况分析
        3.3.3 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态度得分情况分析
        3.3.4 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行为得分情况分析
        3.3.5 影响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3.3.6 路径分析
    3.4 讨论
        3.4.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3.4.2 知识、态度及行为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3.4.3 ICU护理人员“知信行”问卷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结论
    4.2 研究的创新性
    4.3 研究的局限性
    4.4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肿瘤患者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应用现状及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静脉输液的概述
    1.2 静脉输液的历史演进
    1.3 中心静脉输液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1.7 操作性定义
        1.7.1 静脉治疗
        1.7.2 静脉输液
        1.7.3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1.7.4 中心静脉导管
        1.7.5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1.8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计算
    2.4 研究方法
    2.5 研究工具
    2.6 资料收集方法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原则
    2.9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患者临床特征
    3.3 不同科室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类型分布
    3.4 三种不同中心静脉导管构成比
    3.5 不同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
    3.6 不同穿刺静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7 导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关系
    3.8 非计划拔管原因及构成比
    3.9 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3.10 不同导管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
    3.11 敷料过敏相关影响因素
    3.12 导管相关性血栓相关影响因素
    3.13 静脉炎相关影响因素
    3.14 CRBSI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现状
    4.2 不同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
    4.3 非计划拔管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4.4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4.5 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4.6 CRBSI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4.7 中心静脉导管选择建议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2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5.3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静脉留置针概述
        1.1.1 静脉留置针发展历程
        1.1.2 静脉留置针的种类与型号
        1.1.3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与并发症
    1.2 FMEA概述
        1.2.1 FMEA的发展史
        1.2.2 FMEA的基本原理
        1.2.3 FMEA的种类
        1.2.4 FMEA的步骤
        1.2.5 HFMEA与FMEA比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
        2.3.2 应用HFMEA模式
        2.3.3 类实验研究
    2.4 评价指标
        2.4.1 风险优先指数(RPN)
        2.4.2 患者满意度
        2.4.3 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
    2.5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5.1 数据来源
        2.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2.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3.2 术中情况
    3.3 实施HFMEA改善前后RPN值比较
    3.4 实施HFMEA改善前后两组患者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5 实施HFMEA改善前后两组患者留置针拔管原因分析
    3.6 实施HFMEA改善前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运用HFMEA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
    4.2 运用HFMEA模式改进后的操作流程,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4.3 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导向技术在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及术前手术材料:
    1.3 步骤和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5)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在四肢穿刺困难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
        1.2.2置管长度
        1.2.3 置管成功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点
    3.2 护理

(6)两种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抢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
    1.2 方法由2名经过相应培训的护师共同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
        1.2.1 观察组:
        1.2.2 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6]。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
2 结果
3 讨论

(7)预防传统PICC置管异位颈静脉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ICC置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原因
    1.1 血管因素
        1.1.1 静脉汇合口因素
        1.1.2 选择穿刺静脉因素
    1.2患者因素
    1.3 其他因素
2 预防置管异位改良方法
    2.1 置管体位改良
        2.1.1 上肢上举体位
        2.1.2 低半坐卧位+指压颈内静脉阻断法
    2.2 置管方法改进
        2.2.1 耸肩穿刺法
        2.2.2 脉冲冲管法
        2.2.3 呼吸配合法
        2.2.4 锁骨上颈静脉按压器
        2.2.5 回撤部分导丝送管法
    2.3 置管中判断导管是否异位颈静脉的方法
        2.3.1 抽回血法
        2.3.2 听诊
3 展望

(8)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ICU护士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知信行问卷的编制与应用[D]. 党芳萍. 兰州大学, 2020(01)
  • [2]肿瘤患者中心静脉输液装置应用现状及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研究[D]. 赵思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D]. 陶莉莉. 吉林大学, 2018(04)
  • [4]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导向技术在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李宇德,王烨,唐淑君,朱志辉. 山西医药杂志, 2018(18)
  • [5]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在四肢穿刺困难及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陈海燕,朱赤云,印涛.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09)
  • [6]两种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抢救中的应用[J]. 游巧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34)
  • [7]预防传统PICC置管异位颈静脉的研究进展[J]. 陈莉,孙静. 护理学报, 2016(22)
  • [8]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护理[J]. 王学建.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6(03)
  • [9]术后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方法研究[J]. 王金素,苏学荣,李宝云,郝丽利,方兰娇,郝小珍. 世界复合医学, 2016(01)
  • [10]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小儿休克中的应用效果[J]. 陈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03)

标签:;  ;  ;  ;  ;  

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