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平门外刘松明探法墓

南京太平门外刘松明探法墓

一、南京太平门外刘宋明昙憘墓(论文文献综述)

史锦义[1](2019)在《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地区的墓葬文化与士族社会》文中指出建康士族内部有较大分歧和差异,但从墓葬文化来看足以将其视为同一阶层。永嘉之乱后,北人南渡,居于建康,葬于建康。初葬建康之北人由于固守北方家乡的葬俗,一度打乱了孙吴、西晋以来建康地区墓葬文化自然发展的进程。最终,南渡北人为了扩大自己在江东的实力,开始了“地方化”过程,表现在墓葬文化上,即融合本地葬制和葬俗,形成了一整套新的墓葬文化,现代考古学者称为“建康墓葬文化”。东晋以后,高门侨姓士族在政治、军事上的影响式微,但其文化一直占据社会上的主导地位。寒门和皇族等社会阶层的墓葬文化的呈现出“士族化”的趋向,而这样的“士族化”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范围,本质上就是“建康化”。因此,贯穿整个东晋、南朝,建康地区的士族墓葬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地方化”色彩较为明显,进而陷入僵化。反观此时的北朝,墓葬文化却已进入多种形态共同发展的格局。从墓葬文化观察、窥探到的士族社会,是一个高度封闭而稳固的社会,不过其最终却走向崩溃。笔者的讨论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讨论了建康士族的葬具问题。葬具在丧葬仪式中居于核心地位,葬具的置办亦能体现士族社会的某些方面。第一节从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地区的“流棺”现象切入,探讨建康士族葬具的来源及其背后的社会生态;第二节结合考古资料讨论了建康士族葬具的基本形制,及其与北朝葬具的比较。建康士族对于木质葬具的坚持,实质上也是坚持其文化传统的表现之一。第二章讨论了建康地区士族墓葬的形制问题。第一节从陈郡谢氏家族墓的个案出发,分析凸字形单室砖墓在建康地区的全面流行,从这一现象入手揭示从东晋到南朝士族在地方上的力量被削弱的过程。第二节分析士族墓葬中墓室的构造,聚焦于单室墓流行之后,士族是如何通过对墓室内部的构造,进而将自身与其他阶层的墓葬区分开来。笔者通过统计墓室内5个代表性设施(墓门、祭台、壁龛、假窗、棺床)在士族墓葬整体中所占比重,分析它们各自在士族墓葬中所充当的重要地位。第三章借助了士族墓葬内的两类代表性随葬物品(六面印及文房用品),试图论述士族对于东晋、南朝社会其他阶层的深远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背后的隐忧。

朱智武[2](2008)在《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文中认为墓志作为一种出土文物资料,向来为相关领域文史研究者所重视。然关于墓志的起源,学界歧见纷陈,究其原因在于对墓志定义的模糊与论说角度的不同。综合来看,先秦时期仅是"志墓"观念的积累阶段,"志墓"形式相对简单,"志人"意识薄弱;至秦汉时期,"志墓"形式趋于多样化,"志墓"观念与内容逐渐式微,而"志人"意识强化,墓志萌芽。

中村圭尔,刘驰[3](2005)在《关于南朝贵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对侨郡县的探讨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南朝贵族制的研究中,南北人的地缘性,特别是关于北方贵族的地缘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依据近年南京发掘的六朝墓和出土的墓志铭等考古成果,可以克服研究史料的限制,获得有关侨郡县与士族尤其是与北方士族之籍贯、侨寓地、墓地关系的更加充分的认识。如侨置的琅邪郡临沂县以及兰陵郡兰陵县对于琅邪大姓王氏、颜氏以及兰陵萧氏来说,是名实相符的完全的籍贯;而其他士族与原籍侨郡县之间,则没有这样名实相符的关系,不具有实际疆域的侨郡县对于他们来说,充其量不过是登注户籍的地方。据此,被侨置的原籍是名义上的还是现实的,与作为士族的等级上下有着深刻的关系。

王先岳[4](2004)在《《退遂斋诗钞》校注》文中研究指明倪鸿(1828—?),字延年,号云癯、耘劬,广西桂林人,为“岭南三大家”中张维屏、黄培芳的入室弟子,诗名颇盛。他长年游宦广东,早年为巡检,后去粤适闽,襄办台湾军务,官至七品。 本论文以倪鸿《退遂斋诗钞》光绪七年泉州本为底本,以《曼陀罗庵集》梁昌汉抄本为校本,对《退遂斋诗钞》进行校注整理;并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对其创作展开一番知人论世的探讨。倪鸿受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仰慕玄、远、清、虚的生命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诗化性格。其诗学最重要的有性情说和尚奇说两方面,前者体现了晚清诗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后者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另外,他还主张脱化论、教化论等。倪鸿转益多师,诗宗仲则、樊榭,参以渔洋、梅村,并能融铸唐宋风韵,早年诗风清新俊逸,绵丽明秀;晚年诗风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其诗中恒有一种“清”的因子,这与其生命精神是相通的。倪鸿诗歌意境营造主要有意象迭加、诗禅合一等手法,其最大特点是善于经营意象。但其某些作品,也有浅俗的缺点。

阮国林[5](1983)在《梁代碑刻墓志书法艺术初探》文中提出 南京太平门外甘家巷一带,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为萧梁帝室诸王的旅葬区之一。解放前后,曾相继发现和出土了不少这一时期的碑刻墓志。一九八○年九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太平门外张家库考古发掘中,又获得两方梁朝墓志。一方为桂阳王萧融墓志(图一、二

二、南京太平门外刘宋明昙憘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太平门外刘宋明昙憘墓(论文提纲范文)

(1)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地区的墓葬文化与士族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厘定
        一 士族墓葬
        二 墓葬文化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南京东晋、南朝墓葬考古现状
        二 建康士族社会研究
第一章 葬具与建康士族社会
    第一节 浮棺小考
        一 建康城内的浮棺:东晋末年后的建康士族社会变迁
        二 浮棺的来历
    第二节 建康士族葬具研究——兼与北朝葬具的比较
        一 上游葬具与下游葬具
        二 南朝葬具与北朝葬具
    第三节 浮棺与“伏棺”:建康士族的丧葬观
    小结
第二章 墓室与建康士族社会
    第一节 谢氏家族墓葬形制与地方基础研究
        一 谢鲲墓:陈郡谢氏的地方化进程
        二 牛上头墓地:晋宋之际的陈郡谢氏与吴兴地方
        三 司家山墓地:单室墓意义的可能性推测
    第二节 建康士族的墓室构造
        一 墓门
        二 壁龛和假窗
        三 祭台
        四 棺床
    小结
第三章 出土物与建康士族社会
    第一节 六面印与东晋、南朝社会
    第二节 文房用品与东晋、南朝社会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建康士族墓葬列表
附录二 南京地区凸字形士族墓的墓室内设施统计表
附录三 东晋、南朝士人遗令表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诸种旧说述评
    1、周汉说 (2) 。
    2、战国说。
    3、秦代说。
    4、西汉说。
    5、东汉说。
    6、魏晋说。
    7、南朝说。
二、墓志释名
三、墓志与志墓
四、结语

(4)《退遂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倪鸿的生平和思想
    (一) 生平
        1 寓宦广东
        2 从戎闽台
        3 游历江浙
    (二) 思想
        1 人生哲学
        (1) 曾点之乐
        (2) 高蹈之念
        (3) 逃禅之缘
        2 诗学思想
        (1) 诗见性情
        (2) 诗因人奇
        (3) 诗精脱化
        (4) 意在离即
        (5) 诗有迭法
        (6) 诗尚蕴藉
        (7) 诗见风趣
        (8) 诗关教化
二、 倪鸿《退遂斋诗钞》的版本情况和思想内容
    (一) 版本情况
    (二) 思想内容
        1 山川田园
        2 交游酬答
        3 风土人情
        4 抒怀述志
        5 家庭生活
三、 倪鸿诗歌艺术散论
    (一) 倪诗艺术风格论
        1 绵丽明秀,清新俊逸--倪鸿前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摹来花样悉精工,宋杼唐机织寸衷
        ② 风神雅与渔洋近,体格偏如独漉新
        2 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倪鸿后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江湖北月笙歌夜,兵火关山涕泪秋
        ② 鲸呿鳌掷沧溟外,百怪新从笔底收
        3 倪鸿诗风之“清”的文化内涵阐释
    (二)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对“意境”一词中“境”的外延的界定
        2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从内容上看
        ① 融情于景
        ② 寓怀于事
        ③ 抒情用思
        ④ 寄慨于典
        ⑤ 诗禅合一
        (2) 从形式上看
        ① 逆象曲衬
        ② 意象迭加
四、 倪鸿的文化意义及其诗歌的得失与地位
    (一) 倪鸿的文化意义
    (二) 倪鸿诗歌的地位与得失

四、南京太平门外刘宋明昙憘墓(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晋、南朝时期建康地区的墓葬文化与士族社会[D]. 史锦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 朱智武. 安徽史学, 2008(03)
  • [3]关于南朝贵族地缘性的考察——以对侨郡县的探讨为中心[J]. 中村圭尔,刘驰.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04)
  • [4]《退遂斋诗钞》校注[D]. 王先岳. 广西大学, 2004(04)
  • [5]梁代碑刻墓志书法艺术初探[J]. 阮国林. 中国书法, 1983(01)

标签:;  ;  ;  ;  ;  

南京太平门外刘松明探法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