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工作手册》已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郝静仪[1](2021)在《中职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角》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以质取胜,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发展趋势显着。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把握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化改革、提升质量,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转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特殊性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导游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等工作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其次,旅游业的地域差异性对各地学校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正能满足这种需求,使得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和当地企业要求,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但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生源不足、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同时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对策,才能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本文以S省四所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的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现状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分析目前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解决方法,旨在为当前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论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目的及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在分析和综合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地域文化、导游服务等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概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其次,从地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地域文化教育与导游专业发展的关系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从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探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第三部分,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选取了不同层次的四个样本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访谈,通过对样本学校基本情况、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寻其中的异同。第四部分,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与问题的反思。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开发队伍、开发程序、开发成果的分析总结,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第五部分,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策略。通过完善与地域文化契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确立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及依据、开发以地域文化为元素的校本课程、落实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教学这四个方面来提出开发建议。第六部分,结束语。
张雅倩[2](2021)在《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文中提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投身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苏北支前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北人民群众是自卫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重要支援力量,其中民工群体尤其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应战争局势的变化,中共先后建立华中北线支前司令部、华中支前司令部、苏北支前司令部,并建立县区乡村各级支前组织,领导和发动苏北民工参与支前。支前运动是高度的组织工作与动员工作,中共以细致入微且卓有成效的动员技巧顺应、干预和引导民工思想、行为的发展。在动员的基础上,对民工进行编组、整训与支拨,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民力使用制度。巩固民工队伍离不开政治工作的开展,中共要求“把民工队当成学校来办”,在民工队中加强党、团建设,提高民工政治素养,培养后备力量。而且,在民工队中加强群众纪律,开展“民爱民”运动调适新老区群众关系与干群关系。科学地管理民工是保障支前运动高效开展的关键,中共对民工的日常生活有较为严格的管理,使民工从自由散漫的个体逐步向统一、约束的集体生活过渡,努力将民工锻造成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干部群体与民工群体是参与支前运动的两大群体。为巩固地方秩序和开展支前运动,中共在短时间内提拔了大量干部,充实了组织力量。但因培养时间较短且受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支前过程中,基层干部作为中共群众动员理念与政策的执行者与贯彻者,中共对其有抱有较高的期许与职责要求。同时,基层干部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战勤任务。基层干部扮演着多重角色,群体内部的心态与行为各有不同。从民工群体来看,民工支前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多以家庭与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行为上,一方面,许多群众受到土改刺激、阶级觉悟、心理激发、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等因素的影响而积极支前。另一方面,民工队伍中存在开小差、躲避后勤的现象,中共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民主处理逃勤事件,动员民工归队。支前运动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伴随着多重矛盾,其一是如何平衡土改、支前、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地方支前组织注意在不同区域、阶段对土改、支前与生产有所侧重,并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努力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其二是在繁重的战勤压力下如何科学使用民力,各级支前组织通过掌握各地民力状况,前后方等价记工、整理后勤的方式,努力实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负担的平衡。其三是国民党特务及一些地主、土匪等煽动群众制造暴动,破坏支前运动。地方党政军机关灵活应对,逮捕少数暴动分子并对群众加强教育,有效化解了冲突。总体而言,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北支前运动是一场广泛、深入、彻底的群众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群众走向中共革命的历程是曲折而又复杂的,群众将自身所附带的地缘、文化属性融入了革命之中,中共也将自身的革命理念、政治文化传递给了群众,努力使中共革命的目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契合。干部与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努力贯彻群众路线,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黄涛[3](2021)在《采录和书写俗语的语境: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的学术准则——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编纂为重点的讨论》文中认为历史上传统的俗语专集以搜集、辑录俗语条目为主,很少注明俗语的出处、使用情境和相关民俗生活,这种俗语记述有着缺乏必要语境信息的弊病。俗语篇幅极短,意义高度凝缩,往往依靠语境表达"局外人"所不知晓的"言外之意",所以搜集、记录和传达出俗语的语境信息尤为重要。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为代表的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工作,高度重视采录和写出俗语的语境信息。整体言之,俗语语境信息主要包括七种要素:主体要素、时间要素、空间或地点要素、行为或事件要素、情境或背景要素、心理或观念要素、功能要素。合乎民俗学要求的、好的俗语释义应具备充分的民俗性,这种释义其实是一种特殊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其叙事主体是民众讲述者与采录者或"民俗通"编纂者的结合体,其内容是民众讲述的民俗生活知识及地方典故与编纂者撰述的有机结合。
孙薇薇,景军[4](2020)在《乡村共同体重构与老年心理健康——农村老年心理干预的中国方案》文中提出针对当前中国农村突出的老年心理问题,本研究于2011-2016年在九个省份的农村开展老年心理干预,基于社会整合理论及共同体理论,设计以"守门人"模式为核心的中国方案,形成"基层干部引领、友邻同伴互助、家庭养老存续"的干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全面增强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营造了"老年友好的乡村共同体"的社区情境,为提升农村老年心理健康与晚年生活质量探索了具有实证意义的中国化路径与策略。
奉鑫庭[5](2020)在《民事调解自治论》文中研究指明在民事调解领域,调解自治无疑堪称最为重要,同时也最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其重要性和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存在“双重软化”现象的纠纷解决机制,民事调解唯有遵循调解自治,才具有正当性。在此意义上,没有调解自治,也就无所谓调解。第二,当前学理上虽然对调解自治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围绕调解自治所进行的系统探讨尚不多见,调解自治的理论面相及其具体内容仍然模糊不清。所谓的共识,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共识,亟需对之进行法学和哲学层面的反思。第三,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这一改革过程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惑,其中又以如何建构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调解体系最为典型。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首先对民事调解自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由导言(第一章)、本论(第二章至第六章)和结语(第七章)构成。导言部分主要提出问题,梳理研究现状并指出其不足,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本论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二章是民事调解自治概论,第三章是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建构与完善,第四章是民事调解启动机制,第五章是民事调解前置程序,第六章是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保障机制。结语部分则总结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为民事调解、民事调解自治及其精细化。该章依次分析了民事纠纷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民事调解、民事调解自治及其精细化。民事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争议和冲突。民事纠纷的发生不可避免,合理应对民事纠纷的方法,在于建构和完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公正、高效地化解纠纷。为因应现代社会纠纷形式日渐多元的趋势,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也应当多元化,民事调解是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民事调解以遵循调解自治为其正当化前提,调解自治是民事调解的首要特征。对于调解自治的重要性,学理上虽然已经达成了共识,但这一共识仅能被称为一种简单的共识,调解自治的面相及其具体内容仍然模糊不清。学理上有观点认为,调解自治是私法自治在调解中的具体体现。然而,以公私法的划分标准为前提,结合当前学界对调解学科的课程讲授和学理研究情况以及私法自治的具体内容,便不难发现调解自治与私法自治之间虽然存在共性,但也存在差异。所谓调解自治是私法自治在调解中的具体体现的观点并不妥当,应当摆脱私法的影响,将调解自治理解为当事人实质性参与纠纷解决过程的机会。学理上对调解自治研究不足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对调解自治精细化的关注不够。正如民法虽以私法自治为基础,但也承认一定限度内的私法社会化与私法公法化,民事诉讼法虽以辩论主义为基础,但也大量存在关于修正的辩论主义的探讨一样,民事调解虽以调解自治为基础,但调解自治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其也在一定条件下受有限制。限制调解自治的形式,可以分为界限意义上的限制和范围意义上的限制。界限用以区分强制调解与自愿调解,是对性质明显不同的调解所进行的一种简单的、初步的区分。范围用以区分不同形式的自愿调解或不同形式的强制调解,是对性质相近的调解所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进一步的区分。第三章自治理念下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建构与完善。该章首先以当前学理通说和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所撰写的释义书为基础,对实证法上的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并以此为前提,一方面,就现阶段有关实证法上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理论争议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并提出了笔者的一愚之见,另一方面,对实证法上并未规定但却有必要加以完善的民事调解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具体而言:要求自愿调解的意思表示仅能以明示的方式做出并不妥当,应当允许当事人以默示的形式表明自己自愿调解的意思表示。调解程序启动以及进行的自愿与调解协议达成的自愿虽然是自愿原则的主要内容,但并非全部内容,不能以学理通说“作茧自缚”,认为调解自愿原则仅仅包含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例如,调解员选择的自愿,也应当是自愿原则的重要内容。为避免误会,并尽可能忠实于法条原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应当被称为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在立法论上,有必要继续坚持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在解释论上,则应当妥当阐明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的应有之义。“事实清楚”的“事实”,不限于主要事实,而应当包含有利于促使调解协议达成的一切事实。“事实清楚”的“清楚”,通常应当采取合意标准,仅在有关法律关系存在与否以及法律关系的性质等事实上,采取高度盖然性的法定标准。人民调解也有遵循解释论意义上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的必要性。在“调审合一”的模式下,虽然可以借助于庭审程序查明事实,但这并非正道,且一旦实行“调审分离”,这一方法将难以为继。调解中查明事实的方法,应当始终以劝和为目的,而不应加重对抗,因此,调解中实现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的方法应当契合于调解的本质。就合法原则而言,无论是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还是调解程序的合法性,均应当从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意义上来理解,立法上的表述应当加以修正。为更好地贯彻调解自治,应当增加诚实信用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并将实质上已经确立的保密原则条文化。第四章自治理念下的民事调解启动机制。该章首先对民事调解启动机制的意义与类型进行了介绍,并主要围绕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进行了专门分析。民事调解的启动可以分为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后自发申请调解与调解组织主动进行调解。前者完全遵循了调解自治,无需多论,后者虽然是当前立法与实践中的常见情形,但却面临着学理上的质疑。主动调解是在自由价值与效率价值、申请调解的权利与诉请判决的权利、自由放任主义与法律家长主义之间进行衡平的结果,主动调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当事人的自由,但并不构成对当事人的强制。主动调解以纠纷具有调解可能性为前提,调解可能性应当在程序启动的意义上理解,而非从调解协议达成的意义上理解。从程序启动的意义上来理解调解自治时,仅在当事人既未表示同意,也未表示反对时,才具有调解可能性,其理由在于,在当事人均表示同意或均表示反对时,调解程序的启动或不能启动并不具有可能性,而是具有确定性。主动调解毕竟是利益衡量的结果,因此,还应当以当事人拒绝权、主动调解的时间、次数、程序阶段作为其正当性保障。第五章自治理念下的民事调解前置程序。该章依次分析了法定调解前置、裁定调解前置与意定调解前置。法定调解前置有两种类型,法定诉前调解前置与法定诉中调解前置,我国当前实证法上仅有后一种类型。学理上,有观点认为《简易程序司法解释》中第十四条的规定仅仅是有关先行调解的倡导性规定,应当属于观点错误。之所以要进行法定调解前置,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法律家长主义、不伤害原则以及维护双方当事人之友好关系的理念。法定调解前置属于在界限意义上对调解自治的程序维度进行的限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因此,应当遵循必要性和有效性原则。法定调解前置应当定位为司法性ADR,且应当在诉前进行,开展法定调解前置的主体无需一概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担任,开展法定调解前置的地点也无需一概在人民法院进行,哪些类型的案件适合法定调解前置,应当以调解试验项目证明有效为前提,纯理论的分析意见仅能作为参考。裁定调解前置应当定位为法定调解前置的补充,其目的仅在于调解那些确实适合强制调解,但却未能经由法定调解前置分流的“漏网之鱼”。在裁定调解前置中,还应当赋予当事人异议权。意定调解前置的法理基础在于程序选择权与诉权契约理论。意定调解前置的成立仅需双方当事人就调解前置达成合意即可,无需具体约定调解组织。意定调解前置的合意仅能通过合同行为达成,而不能通过决议行为达成。意定调解前置的合意的效力应当采取必须磋商说,仅需在遵循民事调解诚实信用原则的前提下实质性地进行磋商即可。第六章自治理念下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保障机制。该章分析了法院调解中赋予当事人“反悔权”的意义、“反悔权”在实践中的异化及其矫正方法、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的完善等问题。在法院调解中赋予当事人“反悔权”的目的在于贯彻调解自治,但调解实践中当事人无故行使“反悔权”导致该权利发生了异化。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系列司法解释试图在此问题上有所作为,但其规定本身是否妥当尚待商榷。即使承认该司法解释的妥当性,也难以彻底矫正“反悔权”异化的问题。为彻底、妥当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理上有观点认为应当取消“反悔权”,或至少在“调审分离”的模式下取消“反悔权”。上述观点不尽合理,一方面,“反悔权”的宗旨毕竟是为了贯彻调解中的最高价值,仅以该权利在实践中存在异化为由便径直取消,难言正当;另一方面,将是否取消“反悔权”完全取决于法院调解究竟采取“调审分离”抑或“调审合一”,也有待商榷。合理的路径,是以民事调解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将当前实证法上无理由的“反悔权”修改为附理由的“反悔权”。人民调解协议一概无效以及一概具有执行力的观点,均不妥当。人民调解协议虽具有合同性质,但其效力应当高于普通民事合同。例外情况下,可以赋予特定行业、特定组织主持下所达成的诉讼外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司法确认的,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具有正当性,符合调解自治的基本原理。此时,仅仅以要求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降低了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利用率为由,主张应当允许由一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观点不具有说服力。但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要求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一概需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则失之绝对。其理由在于,在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时并未就如何申请司法确认一并达成合意的情况下,固然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而在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时已经就如何申请司法确认一并达成合意的情况下,则应当遵循当事人的合意,如此方才契合调解自治的基本原理。因此之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应当修改为: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以及调解协议的约定,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龙丽萍[6](2020)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呈现兴盛之势,形成了以苗族聚居区为主体的作家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到1999年之间,贵州苗族作家加入省市作家协会以上有41位,已出版小说集12部,发表、出版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180多篇,其中有8部小说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因此,对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籍苗族作家们表现苗族题材和苗族生活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在时间上则限定于1949到1999年之间,力图弥补该领域系统考察的缺失。论文以搜集、整理贵州苗族作家作品详尽资料为首要任务,以多元文化视角关照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中的内容与形式,剖析其发展的阶段、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把握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创作的脉络和流变,以及小说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价值,进一步总结贵州苗族作家此类小说创作的成就与特色。论文主要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识追求三个向度,探究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创作诉求。论文由以下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对此阶段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概述。主要是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队伍多视角考述、小说作品概况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出现的前因后果。经过讨论和作品分析,可以看出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出现绝非偶然,是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作家个人层面等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第二章探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主要从黔地与“黔味”、小人物、河流三个方面来展现黔地独有风景、黔地苗寨风情、黔地山乡民众的生活百态和悲喜人生。无论是对黔地山区独有环境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亦或是相依相生的河流情节,在逻辑上都源自贵州苗族作家审美经验的地理具体性与实在性,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地域气息。第三章探讨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民族特色。主要从苗族民间文学的灵感再现、苗族民俗文化的文本投影和苗族宗教文化的魅力呈现三个方面予以阐释。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中有意或无意借用苗族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这些具有苗族特色的民间文学印记,以及对苗族民俗和宗教文化的书写,既是潜藏在贵州苗族作家内心深处“集体无意识”的文学表征,又是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自觉选择,还是贵州苗族作家对当代文学审美创作的另类开拓。第四章关于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研究,共分为三节:传奇:在交错杂糅中走向神秘之境;虚构:在历史叙事与民间叙事之间;从主题到人物:悲剧意识的渗透与扩散。在创作的过程中,贵州苗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在主题内容上不仅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还在美学表达方法上逐渐探索出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表达方式,打上本民族鲜明的审美印记。
余皓洁[7](2020)在《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
臧亚萍[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论文运用出版系统论、把关人理论、媒介讯息论等相关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了研究。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组织机构及产品策划进行了考察,总结发展规律与特点,属于当代四川古籍出版专门史研究。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改革开放后四川古籍出版活动,数据样本范围以巴蜀书社、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和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5家社为主。文章通过采用参与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计量学多种研究方法,力图剖析三个重要问题:一是该时期四川古籍出版的发展概况问题;二是古籍出版机构自外至内的组织构建问题;三是编印发系统下的古籍出版产品策划问题。并希望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能为繁荣四川古籍出版,提供一些理论、实践意义的参考资料。正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通过分析5家出版机构的书目数据,归纳古籍出版数量变化、出版内容类别分布规律,并对古籍出版成就、发展成因,以及复苏期、探索期、转型期三个发展阶段特点进行论述,最后概括出四川古籍出版的三个不足:即重复选题、整理方式不平衡、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第二部分研究四川古籍出版组织系统。研究发现,外部组织由U型结构到M型结构进行设置转变,具有组织人员权威、组织结构一体化的显着特点。以巴蜀书社为例的内部组织结构在部门组建上趋于柔性化和灵活性,早期人员构成虽以人才调聘、计划培养为主,但出版队伍始终保持专业性和稳定性。第三部分研究古籍出版产品策划特点,分别从内容、形式、宣传、营销四个子系统要素分析入手。研究发现,由于古籍出版同其他出版类型不同,内容策划上,策划作者多具有权威性高、专业性强的特点,策划选题表现为延续性、地域性、差异性和时代性四个鲜明特征。古籍图书的开本设计强调与内容风格统一,封面设计注重体现艺术审美性和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对装帧设计获奖图书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出古籍图书在形式策划上注重设计整体性的特点。宣传、营销策划方面,四川古籍图书宣传方式多样,在传播技术变迁影响下,虽经历传统、网络到媒介融合宣传的三个过渡阶段,但书讯书评、活动推广和媒体宣传仍为现阶段古籍图书的三种主要宣传方式。以巴蜀书社为代表,四川古籍出版产品注重精准营销和海外营销,但在对其进行品牌认知度问卷调查时也发现,巴蜀书社存在品牌认知度不高的问题。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提出四川古籍出版的初步对策,指出论文本身的不足,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高宏[9](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刘孝杰[10](2019)在《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省由于其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是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也是受灾害影响十分重大的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成为制约甘肃省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国初期,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甘肃省各族人民群众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在救灾减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点正在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但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即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永恒话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在当前社会历史背景下,研究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的成功经验,对当前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取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甘肃省建国初期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相关史料,通过对建国初期甘肃省频发的灾害情况和灾害所导致的重大经济等各方面的损失进行梳理总结,力求对建国初期以党和政府为主的力量对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成功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从而达到当今社会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经验,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有益借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
二、《乡村工作手册》已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村工作手册》已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 |
2.1.2 中职校本课程 |
2.1.3 地域文化 |
2.1.4 地域文化特色课程 |
2.1.5 导游服务 |
2.2 相关理论 |
2.2.1 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 |
2.2.2 职业教育教材设计三维理论 |
2.2.3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
2.3 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3.1 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2.3.2 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三章 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
3.1 研究方案设计 |
3.1.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3.1.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1.3 调查样本的选择 |
3.2 样本学校概况 |
3.3 样本学校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情况 |
3.3.1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设置依据 |
3.3.2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目标 |
3.3.3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内容 |
3.3.4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教材 |
3.4 样本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情况 |
3.4.1 教学组织形式 |
3.4.2 教学方法 |
3.4.3 教学评价 |
第四章 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与问题的反思 |
4.1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拥有与提升 |
4.2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与完善 |
4.3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的探索与规范 |
4.4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初现与丰硕 |
4.4.1 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概况 |
4.4.2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内容 |
4.4.3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教材选择和开发 |
4.4.4 地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教学情况 |
第五章 中职地域文化特色的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
5.1 完善与地域文化契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 |
5.1.1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
5.1.2 学校方面 |
5.2 确立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及依据 |
5.2.1 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5.2.2 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5.2.3 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依据 |
5.3 开发以地域文化为元素的校本课程 |
5.3.1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主体 |
5.3.2 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
5.3.3 选择校本课程开发方法 |
5.4 落实以地域文化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教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史料综述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群众支前的历史回溯与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 |
第一节 战争与中共的民众动员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苏北群众支前概况 |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苏北社会与民众 |
第二章 苏北支前民工的动员与组织 |
第一节 苏北支前组织机构的设置 |
第二节 民工的动员 |
第三节 民工的编组与支拨 |
第三章 民工的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 |
第一节 党、团建设 |
第二节 民爱民运动 |
第三节 民工的日常管理 |
第四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干部群体 |
第一节 支前干部的提拔、培养与抽调 |
第二节 基层干部支前中的心态与行为 |
第三节 干部的惩处与纠偏 |
第五章 支前运动中的苏北民工群体 |
第一节 支前民工群体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民工支前的顾虑 |
第三节 民工支前表现与中共的应对 |
第六章 支前中的多重矛盾与中共的应对 |
第一节 土改、支前与生产的矛盾 |
第二节 战勤压力与合理负担 |
第三节 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策动的暴动事件 |
结语 |
一、苏北支前运动的特点 |
二、苏北支前运动的成效与限度 |
三、支前运动中的党群、干群关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采录和书写俗语的语境: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的学术准则——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编纂为重点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俗语的界定、分类与辨析 |
二、采录俗语语境的重要性 |
三、俗语语境的构成要素与释义内容 |
四、俗语释义的民俗性与叙事主体 |
(4)乡村共同体重构与老年心理健康——农村老年心理干预的中国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农村养老与老年心理健康 |
(一)农村养老现状:断裂与转型 |
(二)中国农村老年心理健康与社会影响因素 |
二、中国方案:构建老年友好的乡村共同体 |
(一)国外老年心理干预研究综述 |
(二)国内老年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
(三)中国方案的本土化探索 |
1.理论基础 |
2.中国方案的本土化探索与设计 |
(1)“守门人”模式的中国方案概述(1) |
(2)中国方案的核心路径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步骤 |
(二)定量研究 |
1.评估测量量表及指标 |
2.统计方法 |
(1)干预效果评估。 |
(2)干预路径的统计检验。 |
(三)混合法研究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干预效果定量评估 |
(二)干预路径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 |
(三)干预路径的案例研究:断裂中弥合联结 |
1.与子女关系的联结:代际互动与公共监督 |
2.与友邻关系的联结:老年互助与乡邻他助 |
3.与基层干部的联结:基层服务与国家关怀 |
五、总 结 |
(5)民事调解自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民事调解、民事调解自治及其精细化 |
2.1 民事纠纷与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
2.1.1 民事纠纷及其特征 |
2.1.2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
2.2 民事调解 |
2.2.1 民事调解的概念 |
2.2.2 民事调解的分类与种类 |
2.2.3 民事调解的特征 |
2.3 民事调解自治及其精细化 |
2.3.1 民事调解自治的概述 |
2.3.2 民事调解自治的特征 |
2.3.3 民事调解自治的精细化及其方法 |
第3章 自治理念下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建构与完善 |
3.1 民事调解基本原则概述 |
3.1.1 民事调解自治与民事调解基本原则 |
3.1.2 现行立法上的民事调解基本原则及其解读 |
3.1.3 小结 |
3.2 自治理念下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争论与思考 |
3.2.1 有关调解自愿原则的思考 |
3.2.2 有关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的思考 |
3.2.3 有关合法原则的思考 |
3.3 自治理念下民事调解基本原则的完善 |
3.3.1 诚实信用原则 |
3.3.2 保密原则 |
3.3.3 灵活性原则 |
第4章 自治理念下的民事调解启动机制 |
4.1 民事调解启动机制概述 |
4.1.1 民事调解启动机制的概念与类型 |
4.1.2 调解自治与民事调解启动机制 |
4.2 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论 |
4.2.1 民事调解启动程序的规范体系 |
4.2.2 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的法理基础 |
4.2.3 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的逻辑前提 |
4.2.4 民事调解主动调解机制的制度保障 |
第5章 自治理念下的民事调解前置程序 |
5.1 民事调解前置程序概述 |
5.1.1 民事调解前置程序的概念与类型 |
5.1.2 调解自治与民事调解前置程序 |
5.2 法定调解前置 |
5.2.1 法定调解前置概述 |
5.2.2 域外法定调解前置程序的立法与实践 |
5.2.3 为什么要调解前置——法定调解前置程序的法理依据 |
5.2.4 为什么可以调解前置——法定调解前置的正当性 |
5.2.5 我国法定调解前置程序的建构和完善 |
5.3 裁定调解前置 |
5.3.1 裁定调解前置程序概述 |
5.3.2 裁定调解前置的立法例 |
5.3.3 我国是否有必要建构裁定调解前置 |
5.4 意定调解前置 |
5.4.1 意定调解前置程序概述 |
5.4.2 意定调解前置程序的法理基础 |
5.4.3 意定调解前置程序建构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
第6章 自治理念下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保障机制 |
6.1 民事调解协议效力保障机制概述 |
6.1.1 民事调解协议效力保障机制的概念与意义 |
6.1.2 调解自治与民事调解协议效力保障机制 |
6.2 诉讼调解协议效力保障机制 |
6.2.1 “反悔权”的意义与异化 |
6.2.2 现有矫正路径及其不足 |
6.2.3 自治理念下“反悔权”的完善路径 |
6.3 诉讼外调解协议效力保障机制 |
6.3.1 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规范梳理 |
6.3.2 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学理争论与本文观点 |
6.3.3 自治理念下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完善路径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概述(1949-1999) |
第一节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队伍多视角考述 |
第二节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作品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书写 |
第一节 黔地与“黔味”:作为原生符码的地方空间 |
第二节 小人物:作为日常俗世记录的人物谱系 |
第三节 河流:作为情感联结的精神港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民族文化表达 |
第一节 苗族民间文学的灵感再现 |
第二节 苗族传统民俗的文本投影 |
第三节 苗族宗教信仰的魅力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的审美意识呈现 |
第一节 传奇:在交错杂糅中走向神秘之境 |
第二节 虚构:在历史叙事和民间叙事之间 |
第三节 从主题到人物:悲剧意识的渗透与扩散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一、概念厘定 |
二、研究范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总结四川古籍出版的地域特色和规律 |
二、丰富古籍出版史研究的内容 |
三、为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出版提供借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研究成果述略 |
二、研究专着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概况 |
第一节 图书出版概况 |
一、出版数量变化 |
二、出版内容主要类别分布特点 |
三、图书获奖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古籍出版成就与发展成因探析 |
一、古籍出版成就与特色 |
二、发展成因探析 |
第三节 古籍出版的阶段性特点 |
一、复苏期(1981-1991) |
二、探索期(1992-2002) |
三、转型期(2003年以后) |
第四节 四川古籍出版的不足 |
一、存在重复选题现象 |
二、整理方式具有不平衡性 |
三、图书宣传渠道利用不足 |
第三章 古籍出版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四川古籍出版组织机构类型及表现特点 |
一、设置类型分析 |
二、表现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内部组织结构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
一、部门设置特点 |
二、人员组建方式及构成特点 |
第四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内容、形式策划 |
第一节 内容策划 |
一、策划思想的把关分析 |
二、策划作者分析 |
三、策划整理形式 |
四、策划内容的选题特点 |
第二节 形式策划 |
一、开本设计分析 |
二、封面设计分析 |
三、个案分析:“中国最美的书”——《藏区民间珍藏藏文典籍丛刊》 |
第五章 古籍出版产品的宣传、营销策划 |
第一节 宣传策划 |
一、宣传方式多样 |
二、三种主要方式 |
第二节 营销策划 |
一、营销渠道特点 |
二、营销品牌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巴蜀书社为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巴蜀书社历年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4-2017) |
附录2 四川大学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6-2017) |
附录3 四川人民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81-2017) |
附录4 西南交大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1992-2017) |
附录5 四川民族出版社古籍出版书目统计情况(汉、彝、藏文) |
附录6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获奖书目、获奖项目 |
附录7 巴蜀书社:社长访谈录、小传 |
附录8 巴蜀书社品牌认知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10)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1.关于建国初期自然灾害研究成果 |
2.关于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研究成果 |
(四)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五)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对比研究法 |
(六) 相关研究对象和研究时间 |
1.灾害、灾荒的界定 |
2.研究时间 |
二、建国初期甘肃省遭受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
(一) 甘肃省自然灾害概况 |
1.频发的自然灾害历史 |
2.自然灾害种类复杂繁多 |
(二) 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所导致损失情况 |
三、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
(一) 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建立 |
1.救灾减灾方针政策的确立 |
2.救灾减灾机构的设立 |
(二) 建国初期甘肃省救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
1.党和政府为主导,以工代赈开展救灾减灾工作 |
2.领导和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
3.国家救助和节约募捐相结合抗灾 |
四、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尊重自然规律,预防为主是救灾减灾前提保障 |
1.尊重自然规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2.坚持预防为主,贯彻“防重于救”的思想 |
(二) 以人为本是救灾减灾重要原则 |
(三) 党政齐抓,做到生产自救是救灾减灾有力措施 |
(四) 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是救灾减灾基础 |
1.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救灾减灾工作 |
2.坚持群众路线,促进救灾工作开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
四、《乡村工作手册》已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导游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角[D]. 郝静仪. 山西大学, 2021
- [2]解放战争时期苏北支前运动研究[D]. 张雅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采录和书写俗语的语境:新时期俗语搜集整理的学术准则——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编纂为重点的讨论[J]. 黄涛. 民俗研究, 2021(01)
- [4]乡村共同体重构与老年心理健康——农村老年心理干预的中国方案[J]. 孙薇薇,景军. 社会学研究, 2020(05)
- [5]民事调解自治论[D]. 奉鑫庭. 湘潭大学, 2020(10)
- [6]贵州苗族作家小说创作研究(1949-1999)[D]. 龙丽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及其历史经验研究[D]. 余皓洁. 湘潭大学, 2020
- [8]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古籍出版研究 ——以巴蜀书社为中心[D]. 臧亚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10]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研究[D]. 刘孝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