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加热应用于中药生产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焦士龙[1](2006)在《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实验研究出发,根据微波特殊的加热特性和复杂的药材结构,对微波理论、中药提取及特殊与复杂的传热传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制了新的、测量精度高的轻、重挥发油提取器与测定器,可同时提取轻、重挥发油。并可同时读取轻、重挥发油的动态提取数据。此装置可研究提取动力学参数,有益于传热传质机理与药材微观结构研究。2.研制开发了功率连续可调的工业微波炉提取实验装置。比间歇脉冲式家用微波炉实验波动小、易控制、功率大、提取量大、节能显着,效果好。3.将家用微波炉改造为能提取挥发油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实验装置。采用均匀设计法对中药挥发油及有效成分进行微波提取工艺优化,将优化结果与传统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率高、省时、节能。4.丹参酮ⅡA位于丹参表皮部且溶于乙醇,采用95%乙醇长时间浸泡,其提取量大于传统回流法提取量。且在乙醇中长时间浸泡药材不发生霉变,此法不消耗能源又节省资源(溶剂少、提取率高),属能源与资源节约型、环保型工艺。这一发现将为丹参酮ⅡA工程提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5.采用微波提取技术可提取100nm以下的纳米中药有效成分,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纳米中药粒度与提取材料、提取方法、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次数、提取液浓缩条件及保存期有关。6.本文有针对性的对药材颗粒内部及外部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微波提取数学模型。
王慧[2](2019)在《低共熔溶剂在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共熔溶剂(DESs)是由氢键受体与氢键供体以一定化学计量比通过氢键形成的均一稳定体系,由于其具有基本无毒、合成简单、易于储存、原料利用率高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生物降解等优势,低共熔溶剂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中备受关注。超高压提取技术(UPE)是在常温高压下操作,利用高压对溶剂及细胞结构产生的影响对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同时保证有效成分不会发生损失,而且提取时间短,提取得率高、无污染、杂质成分少,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环保的提取技术。基于低共熔溶剂和超高压提取技术的优点,本论文选择黄芩药材和其主要化学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作为研究对象,以低共熔溶剂为提取溶剂,辅助超高压和微波提取技术,对黄芩苷的提取效果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超高压辅助低共熔溶剂制备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的方法,并对其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在低共熔体系中,酶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工艺条件。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合成了9种疏水性季铵盐类低共熔溶剂,探讨了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对黄芩苷的提取效果。首先筛选出微波辅助提取黄芩苷时最优的低共熔溶剂;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的种类、含水量以及微波辅助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等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参数为:含水量为33%的癸酸:四丁基氯化铵(摩尔比1:2)作为提取溶剂,反应温度85℃,提取时间10 min,液固比为22.74 mL/g。在该条件下,黄芩苷的平均提取率达到106.96 mg/g,比传统有机溶剂的提取效率更优。(2)应用5种亲水性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超高压辅助提取(DESs-UPE)黄芩中黄芩苷。以黄芩苷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从中筛选出超高压辅助提取黄芩苷时最优的溶剂,并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提取溶剂的浓度、提取压力、提取时间、固液比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参数。最终选定的低共溶溶剂为氯化胆碱-乳酸(ChCl-LA),摩尔比1:1,含水量为40%,提取压力为400 MPa,反应时间为4 min,液固比为110 mL/g,在上述优化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黄芩苷的平均提取率达到了116.8 mg/g,DESs-UPE对黄芩苷的提取效果优于微波和热回流等其他提取方法。(3)以ChCl-LA(1:1)为溶剂,超高压辅助提取制备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基于ChCl-LA(1:1)对黄芩苷的良好提取效率,进一步利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提取率为含量测定指标,优化了ChCl-LA(1:1)为溶剂,超高压辅助提取、制备双黄连制剂(处方组成:连翘、黄芩和金银花)的制备条件。最佳的制备参数为:ChCl-LA(1:1)的含水量为30%,提取压力为400 MPa,提取时间为4 min,固液比为1:8。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绿原酸提取率为29.77 mg/g,黄芩苷提取率为112.66mg/g,连翘苷提取率为5.99 mg/g。(4)初步研究了ChCl-LA(1:1)的急性毒性,并且对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进行了初步的急毒评价。采用小鼠灌胃给药方式,用ChCl-LA(1:1)作为供试液,按寇氏法进行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测定;并且用该双黄连低共熔复方中药制剂作为供试品,按半数致死量的1/5组、半数致死量的1/10组给药,测定该制剂对实验动物的体重增长、脏器系数以及反映肝肾功能的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ChCl-LA(1:1)的LD50=3538 mg/kg,95%置信区间3254 mg/kg3855 mg/kg,这表明ChCl-LA(1:1)属于低毒物质。用此复方双黄连口服制剂短期给药后对实验动物的体重增长、脏器系数以及反映肝肾功能的主要生化指标均未见有明显的影响。(5)用氯化胆碱类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溶剂,研究黄芩自生酶催化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最佳条件。以黄芩苷的水解率为指标,筛选出水解黄芩苷最优的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底物浓度和加酶量等因素对黄芩苷水解率的影响,并且对最优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考察范围内,以黄芩苷为水解底物,选择了含水量80%的氯化胆碱:尿素(1:1)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水解黄芩苷的溶剂,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每毫升反应体系中加入黄芩自身酶160μL,反应温度为50℃,黄芩苷浓度为0.2 mg/mL,在此条件下水解,黄芩苷水解率为92.3%,黄芩素的纯度为82.8%。
徐万军[3](2019)在《低共熔溶剂辅助糖苷酶转化黄酮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炎、抗癌、抗高血压、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大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仅有小部分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相比于黄酮糖苷类成分,黄酮苷元的脂溶性更好,更易被人体吸收,生物利用度更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主要来源于黄酮苷元。因此,为了得到更多的活性苷元,充分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人们开展了黄酮糖苷类化合物转化为黄酮苷元的研究工作。其中,采用化学转化法和酶转化法对黄酮糖苷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相比于化学方法,酶转化方法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无水解副产物产生等优点。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酶转化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酶促反应溶剂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溶剂不仅可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溶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如极性和pH等还能显着影响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目前,大多数酶促反应都是在缓冲液或有机溶剂中进行,然而,这些传统的溶剂都不是酶发挥催化活性的最适反应溶剂,有机溶剂甚至会抑制大多数酶的活性。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酶促反应溶剂是酶转化方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低共熔溶剂(DESs)是一类由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低熔点的共熔物,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广泛的溶解性能,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生物催化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本文利用DESs作为新型的酶促反应溶剂,解决酶转化中的酶活性低、底物溶解性差等关键问题,从而应用于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的高效转化,期望获得更多的活性黄酮苷元类成分。本研究首先以糖苷酶为对象,研究了酶在DESs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及其作用机制。随后,利用DESs独特的溶剂性质,开展DESs应用于糖苷酶转化黄酮苷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以氢键供体和受体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低熔点的共熔物为理论依据,采用加热法合成了9种不同类型的DESs。采用13C-NMR、1H-NMR、FT-IR、DSC检测方法分析了新型溶剂的形成机制和理化特性,同时探讨了氢键供体和受体两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解释了共熔物的低熔点现象。(2)以DESs为酶促反应溶剂,以β-葡萄糖苷酶为对象,探究了酶在非水介质DESs和水介质DESs(DESs-缓冲液体系)中的催化行为。结果表明,DESs能显着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不同类型DESs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不同,这主要由组成溶剂的氢键供体决定。同时,考察了含水量对DESs与酶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一定量的水可以降低DESs的黏度,还可以维持酶在DESs中的分子柔性结构。最后,采用酶动力学分析β-葡萄糖苷酶在不同溶剂体系的催化反应,比较了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转化数Kcat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初步探究了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3)以DESs为反应溶剂,以β-葡萄糖苷酶为催化剂,同时首次采用微波辅助技术将黄酮糖苷高效地转化为活性苷元成分。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酶解黄酮苷的条件,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氯化胆碱:乳酸溶剂(ChCl:LA)(46%,v/v)、pH 4.8、5 mg/mLβ-葡萄糖苷酶、2.2 mM黄酮苷、微波加热(70 W、72°C)反应20 min,此条件下黄芩苷的转化率可达96.63%。本研究以DESs为酶促反应溶剂,提高了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并且首次采用微波技术,以DESs为溶剂,利用β-葡萄糖苷酶转化黄酮苷,实现了黄酮类化合物中90%-97%的糖苷成分转化为活性苷元。因此,本研究基于绿色化学理论,为深入研究非水相酶催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同时为实际生产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柯灵非[4](2009)在《微波法处理中药废水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贵州是我国的药材大省,近年来由于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中药废水污染也不断加重。中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色度深、生物毒性大,其处理是工业废水难点之一。本文在综述现有中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考察了Fenton催化氧化处理模拟中药废水过程中各种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H2O2、Fe2+、pH值、H2O2与Fe2+的浓度比、反应时间、投加方式不同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另外介绍了膨润土的基本性质,以及对模拟中药废水处理的效果,考察了CODCr、色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技术具有的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能非选择性地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特点。研究中利用微波协助Fenton试剂、膨润土对模拟中药废水进行处理。微波对Fenton反应体系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反应的时间大大缩短,反应体系中的H2O2的利用效率显着提高,达到了缩短反应时间,减少药剂成本的目的;微波协助膨润土吸附过程中,在功率150W,辐照时间30s的条件下吸附效果较为理想,实验表明微波功率存在一个最佳的应用范围,并非越高越好,在应用中要注意选择这个范围,避免能源的浪费。经过联合工艺的处理,使废水的COD降到150mg/L接近排放标准,色度降为80,达到排放标准。由于中药废水成分复杂,微波辅助处理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尽管微波催化氧化降解处理中药废水的研究还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药废水治理方面微波催化技术是一个极具发展前途的科研新领域。
李敏晶[5](2004)在《微波辅助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萃取是分离和提纯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传统的萃取方法有索氏萃取、回流萃取和超声波萃取,但由于具有费时、费试剂、效率低、重现性差等缺点,近年来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而先后提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等新的萃取方法。对于微波萃取,由于能对体系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因而成为一种能使目标组分直接从基体中分离的萃取过程。与传统的索氏萃取、超声波萃取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快速、节能、节省溶剂、污染小,而且有利于萃取热不稳定的物质,可以避免长时间的高温引起物质的分解,特别适合于处理热敏性组分或从天然物质中提取有效成分。与超临界萃取相比,微波萃取的仪器设备比较简单廉价,且适用面广,较少受被萃取物极性的限制。应用微波辅助萃取中草药中有效成分,可以克服传统萃取方法本身固有的种种缺陷,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研究了三种微波萃取方法。第一,专用微波炉高压微波间歇萃取法,该体系所采用的微波炉为北京美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WR-C型微波炉,连有功率选择和控温、控压、控时装置,微波萃取在密闭的聚四氟乙烯罐中进行;第二,用连续过程替代间歇过程,开发了家用微波<WP=180>炉常压微波流动萃取法,所采用的微波炉为顺德市格兰仕微波炉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WD900ASL23-2型普通家用微波炉,但是由于家用微波炉的功率发射方式为脉冲式,为了进一步研究微波功率对于萃取的影响,本体系还使用了功率连续型微波炉,这种微波炉腔内的电磁场强度真正连续可调,并有实时功率指示;该体系所使用的萃取管为自行设计制作的,其材料为玻璃;第三,开发了一种以3/4波长微波谐振腔代替常规微波萃取装置中微波炉的微波谐振腔常压微波流动萃取法,因为微波谐振腔可将微波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了微波能的利用率,是一种高效微波萃取法。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见报道。研究了三种微波辅助萃取法对黄芩、槐花、刺五加等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的萃取。对于专用微波炉法考察了溶剂浓度、微波萃取时间、萃取压力、所需溶剂体积、样品粒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家用微波炉法,考察了溶剂浓度、溶剂流量、所需溶剂体积、萃取管内径、样品粒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微波谐振腔法考察了溶剂浓度、溶剂流量、微波功率、所需溶剂体积、萃取管内径、样品粒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微波辅助萃取法从刺五加中提取黄酮类成份进行了研究,对于刺五加微波谐振腔连续流动萃取体系还采用了正交实验设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上述中药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中的黄芩苷,槐花中的芸香苷和槲皮素的含量。除了微波辅助萃取法,还采用了索氏萃取法、浸渍法、超声波萃取法等方法对这些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萃取,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微波萃取方法的萃取结果,同时对于微波萃取法和传统方法的萃取效率也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与传统萃取法相比微波萃取法萃取时间短,而且提取率高,溶剂用量少,特别是流动萃取法,改善了微波萃取不易自动化的缺点,在常压下萃取结果令人满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种较理想<WP=181>的微波萃取法。专用微波炉法萃取时间与被溶剂体积和加热功率有关。一般情况下,萃取时间在几分钟内完成。家用微波炉法以新鲜溶剂进行提取,具有更大的传质推动力,萃取可以在很快的速度下完成。微波谐振腔法所提出的萃取法采用3/4波长的微波谐振腔作为该法的加热源,是一种新型的微波萃取装置。具有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及萃取剂用量少等特点。同时,实验中采用聚乙烯管装载样品,样品更换方便,而且该法可以实现在线联机测定。无论是高压法还是两种流动萃取法,对于黄酮的萃取结果均令人满意,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辅助萃取法省时便捷,值得推广普及。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了中药黄芪中多糖类和皂苷类成分。对于专用微波炉法考察了溶剂浓度、微波萃取时间、萃取压力、所需溶剂体积、样品粒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家用微波炉法,考察了溶剂浓度、溶剂流量、所需溶剂体积、萃取管内径、样品粒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分光光谱法进行了多糖和皂苷含量的测定。对微波辅助萃取法从黄芪中提取黄芪皂苷进行了研究,除了微波辅助萃取法外还用索氏萃取法和水提醇沉法对黄芪中的多糖和皂苷类成分进行了萃取。比较了微波萃取法和传统方法的萃取效率。专用微波炉法萃取黄芪中多糖和皂苷的效率最高,尤其对于多糖的萃取最为显着。与传统萃取法相比,微波萃取法的结果较好。用微波提取黄芪皂苷,与传统方法提取所得皂苷完全一致,表明微波并未破坏化合物的结构。微波辐射5min的效果与6h常规加热相同,而且杂质含量少。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对皂苷的萃取优于常规方法。研究了三种微波萃取法萃取秦皮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对于专用微波炉法、家用微波炉法和微波谐振腔法萃取秦皮中总香豆素、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影响因素如:溶剂浓度、辐射时间、微波功率、样品粒度等进行了<WP=182>比较。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秦皮中总香豆素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秦皮中的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对微波辅助萃取法从秦皮中提取香豆素类成份?
崔国强[6](2019)在《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杜仲为我国特有植物,在我国被广泛种植。但是,目前对杜仲资源的并没有被完全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本论文以杜仲的可再生资源杜仲皮为实验原料,对目标成分的分离工艺进行创新,并建立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路线,达到高效、环保、资源多级利用的目的。采用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提取技术提取杜仲皮中的4种活性成分;以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提取的活性成分进行富集纯化;应用柠檬烯作为提取溶剂,从活性成分剩余物中提取杜仲胶;对杜仲皮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并对杜仲皮多糖组分的糖基结构进行分析;制备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生成糠醛,并对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及其催化活性进行表征;以杜仲皮次级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并对磺化炭的理化特性及其催化活性进行表征。本研究实现了杜仲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杜仲资源的生态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的支撑,主要内容如下:采用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法提取杜仲皮中的4种活性成分(京尼平苷酸、京尼平、京尼平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茶皂素作为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可降解、可增加目标化合物溶解性等特点,循环超声增加了提取溶剂的流动性,促进细胞破裂。应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0.3%茶皂素浓度、提取温度49℃、液料比10 mL/g、超声功率490 W、超声时间21 min、搅拌速度1000 r/min。在最佳条件下,杜仲皮中目标化合物的总得率为6.62±3.15 mg/g,与索氏提取法在提取动力学和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对比。这一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采用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对提取的杜仲皮中4种活性成分进行制备,在优选范围内优选出HPD-417为优选树脂,优化出该树脂的动态吸附、洗脱条件为上样流速2 BV/h,上样量13 BV,洗脱剂的乙醇体积分数40%和洗脱流速3 BV/h。对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系统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的溶剂系统为:两相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水(0.7:1.1:2,v/v)和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4:5,v/v)用于制备4种活性成分。同时,优化的高速逆流色谱的制备条件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线圈转速1000 r/min和系统温度为35℃。最终得到4种活性成分的纯度分别为京尼平苷酸(94.53%土 1.05%)、松脂醇二葡萄糖苷(91.24%±1.23%)、京尼平苷(92.14%±2.15%)和京尼平(91.46%±3.24%)并通过HPLC-MS和1H-NMR对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对制备产生的废液进行生态化处理,通过精馏回收溶剂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然后采用柠檬烯作为提取溶剂从提取剩余物中提取杜仲胶。应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83OC、加热时间1 h和浸泡时间4 h。通过上述优化后的提取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杜仲胶实际的得率为80.46±2.55 mg/g。分别对石油醚和柠檬烯提取的杜仲胶进行理化特性表征,包括GPC、FTIR、1H-NMR、TG、DSC分析,并建立动力学曲线,柠檬烯提取达到平衡点所消耗的时间要远远少于石油醚提取,因此,柠檬烯作为提取杜仲胶的溶剂要优于石油醚。对回收的柠檬烯进行可重复利用实验,在6次循环使用过程中,杜仲胶的平均得率为80±4 mg/g,证明回收的柠檬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提取杜仲胶。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采用木瓜蛋白酶结合Sevage试剂萃取对杜仲皮多糖进行脱蛋白,然后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级纯化,得到杜仲皮多糖1、杜仲皮多糖2和杜仲皮多糖3。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纯度和分子量进行分析。对获得的高纯度多糖组分进行水解、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其糖基构成。最后,采用UV、FTIR和NMR对多糖组分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解析。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杜仲皮多糖的糖基构成未见报道,为今后杜仲多糖的纯化、高级结构分析及活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制备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初级剩余物半纤维素制备糠醛,并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能谱等理化特性分析,通过酸水解和柱前衍生化,对杜仲皮半纤维素进行糖基结构分析。采用超声微波协同反应萃取仪作为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反应装置,优化的催化剂制备糠醛的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反应温度140℃、超声辐射功率50 W和催化剂加入量400 mg,在优化条件下获得糠醛得率为581.94±28.32 mg/g。催化剂重复回收使用6次制备糠醛的得率为首次使用的87.09%土 3.9%。因此,回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制备糠醛。应用杜仲皮次级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磺化炭,并对合成的磺化炭及炭化样品进行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理化特性分析,采用微波协同萃取仪作为橄榄苦苷转化羟基酪醇的反应装置,优化出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羟基酪醇的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30 min和磺化炭加入量9%,在优化条件下羟基酪醇的转化率为0.32±0.015 mg/mg。对杜仲皮磺化炭进行可重复性分析,磺化炭重复回收使用6次转化羟基酪醇的得率为首次使用的89.37%±3.66%。说明回收的磺化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
刘忠英[7](2005)在《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中药有效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进行了研究。将微波辅助提取法(MAE)应用于中药刺五加的研究,优化提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实验条件;将三种微波提取方法(高压密封、常压回流和常压流动微波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短,提取产率显着提高。对刺五加叶提取液进行了HPLC-DAD-MSn分析,建立了测定刺五加提取液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和槲皮素的HPLC 法,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利用HPLC 法分析了刺五加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比较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得到更多的化学组分和更高提取产率。首次从刺五加叶中提取分离出绿原酸。对淫羊藿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条件对朝鲜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提取率及其两者比值的影响,并将高压微波辅助提取(PMAE)与常压微波辅助提取(AMAE)、超声提取(UE)和传统加热回流提取(RE)进行了对比研究. PMAE提取时间最短,提取产率最高;AMAE 虽然提取产率没有明显提高,但提取时间大大缩短;UE 虽然也缩短的提取时间,但提取产率却明显降低。利用HPLC-DAD-MSn 分离测定了淫羊藿中主要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了淫羊藿中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考查了提取压力和提取时间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规律,发现了在一定的提取压力下或超过一定的提取时间后,朝藿苷C 分解为淫羊藿苷。研究了在水煎过程中生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和水浴加热均能够使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降解,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微波加热降解的速度较快。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草乌的炮制方法;测定了各种附子的炮制品和制草乌中生物碱的含量表明,各种附子的炮
于永[8](2008)在《微波在提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草药及调料等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将微波技术应用于提取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中。通过在非极性溶剂微波提取体系中加入微波吸收介质,建立了一种新的微波加热提取模式,即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建立了在密闭高压体系下提取中草药及调料中挥发油组分的新方法,通过在样品中加入对微波能有强烈吸收作用的固体介质,利用介质吸收微波,加热样品,加热速度快,使得植物样品中挥发油组分溶出并溶解在周围的非极性溶剂里,在不经过任何样品前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提取干燥植物样品中的挥发油组分。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组分同传统水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组分基本相同,提取时间大大降低。同极性溶剂和混合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提取产率大幅提高,证明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可作为提取植物样品中挥发油组分的理想方法。将这种新的微波提取模式应用于动态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中药紫草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产率高、溶剂消耗量小等优点。在利用密闭式高压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银杏叶中萜内酯的研究中,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提取条件,并比较了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其他方法的提取结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可节省提取时间和溶剂并获得更高的提取产率。
王巧娥[9](2004)在《甘草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是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将已知或未知的有效成分高效率地提取出来则是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关键所在,也是中药开发和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客观、定量的品质标准和用药依据,因此,提取、分离、纯化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现阶段中药基础性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论文工作以中药甘草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更有效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发展了甘草有效成分的微波辅助提取和多级逆流提取两种新型的提取技术以及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纯化方法。其意义在于为中药甘草的物质基础研究和甘草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方法,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新的途径。 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对国内外中药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新型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及中药甘草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应用)以及甘草酸的提取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论文研究课题的立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采用专用的微波提取设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甘草酸的新方法。详细考察了提取温度、保温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萃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0.5%氨水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666W,体系温度升至50℃后保温提取40 min。 论文第三章首先对多级逆流提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建立了甘草中甘草酸的多级逆流提取方法。详细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级数和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多级逆流提取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摘要考察了提取溶剂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超声波法、室温冷浸法、微波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级逆流提取甘草酸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单级提取时间60min,液比6,提取级数为5。在此最佳条件下,多级逆流提取的提取率高于微波萃取76min、超声波提取40min、索氏提取4h、室温冷浸44.3h的提取率。 第四章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了高速逆流色谱的发展、仪器组成、分离原理、特点、溶剂系统及其选择、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分离、中药质量控制、蛋白质和多肤、无机物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其最新发展。 论文第五章首先研究了温度对HSCCC分离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HSCCC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HSCCC分离、纯化、制备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条件,发展了一种简捷实用的制备甘草有效成分化学对照品的方法。分离采用的溶剂系统是正己烷一氯仿一甲醇一水(5:6:3:2),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通过正交试验选择和优化了HSccC的分离参数:工作温度为25℃,主机转速为SO0r/m in,流动相流速1.smL/min。最后对进样量、溶样溶剂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可用溶剂系统的上相作溶样溶剂,一次进样以不超过90mg为宜。在上述条件下,一次分离得到的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纯度分别为95.0%和97.8%(用HPLC方法测定,采用归一化计算)。为进一步提高纯度,继续用HSCcc方法对其进行了纯化。纯化采用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一氯仿一甲醇一水(1 .5:6:3:2),上相做固定相,下相做流动相,流动相流速为1.smL/min,工作温度为25℃,主机转速为800r/m in。纯化后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纯度分别为99.1%和99.6%。最后采用’H一NMR、’3C一NMR、UV、FTIR、El一MS和”C一,H一COSY对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并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王辉[10](2009)在《微生物转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其产物的分离纯化》文中认为中药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根和茎,具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藜芦醇是虎杖中最有价值的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和抗癌等功效,现已广泛应用在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但是白藜芦醇的含量偏低,加大了其生产成本。白藜芦醇的糖苷化合物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其含量远高于白藜芦醇,但其生物利用度远低于白藜芦醇。将糖苷转化为其苷元通常由酸水解或碱水解来实现。但是反应需要高温高压等剧烈条件,不仅对设备要求高,而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相比之下,生物转化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本文利用生物转化法直接将虎杖粗药材中的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并对其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筛选β-葡萄糖苷酶的高效产生菌食品级微生物米曲霉,对其所产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用此酶液对虎杖粗药材中的白藜芦醇苷进行转化。结果表明,该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50℃。用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对虎杖粗药材中的白藜芦醇苷转化12小时,体系中白藜芦醇苷的转化率达100%,白藜芦醇的含量提高到原来的2.9倍。在此基础上,用米曲霉直接将虎杖粗药材中的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并对其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摇瓶发酵46小时使白藜芦醇苷完全转化为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的提取百分率提高到1.36%,是微波辅助提取的3.6倍。商品纤维素酶水解粗药材12小时后达到了同样高的提取百分率,但是酶的昂贵价格限制了其工业应用。酸水解粗药材20分钟可以将79.0%的白藜芦醇苷水解为白藜芦醇,但同时46.7%的白藜芦醇在此过程中被破坏,因此酸水解不是一种可行的策略。相比较而言,微生物转化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物收率高,具有很大的工业化潜力。因此,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对菌种进行驯化,并用5L发酵罐进行发酵工艺的放大与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7℃,通气量为1.5vvm下发酵20小时后,将温度升高到50℃继续反应2小时,白藜芦醇苷的转化率达105%,白藜芦醇的浓度提高到原来的3.4倍,达到了文献报道的自然发酵72小时的水平。转化机理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药材细胞中,发酵过程中白藜芦醇苷被转化为白藜芦醇,同时药材细胞壁上的纤维素被部分水解,从而有利于产物的提取。其次,以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为溶剂,利用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分别从虎杖粗药材和虎杖发酵液中提取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并对其分相行为进行了研究。选择25%(w/w)的乙醇和21%(w/w)的硫酸铵为提取剂从虎杖粗药材中提取所得的白藜芦醇苷和加热回流与微波辅助提取的提取率相等,而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提取率分别为微波辅助提取和加热回流提取的1.1倍和1.9倍。选择此双水相体系对虎杖发酵液进行提取,所得的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提取率分别是微波辅助提取的1.2倍和3.3倍,分别是常温搅拌提取的1.6倍和4.2倍。发酵液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微波辅助提取的1.3倍和2.3倍,分别为常温搅拌提取的1.4倍和2.6倍,而葡萄糖和多糖的含量分别为后两者的27%和79%。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同时具备微波辅助提取和双水相萃取的优点,并把两个操作步骤合为一步,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因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提取和分离目标产物的方法。最后,利用大孔树脂结合聚酰胺柱层析从发酵液提取物中纯化白藜芦醇,并测定了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白藜芦醇的吸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对白藜芦醇的表观静态吸附量分别为11.70mg/g和57.90mg/g,表观动态吸附量分别为12.47mg/g和58.98mg/g,吸附均符合Langmuir吸附特征。利用大孔树脂结合聚酰胺柱层析两步纯化发酵液中的白藜芦醇,使其纯度达到95.8%,总收率达69.8%。同时,提取液中的大黄素得到回收,其纯度为18.6%,收率为84.2%。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白藜芦醇的纯度和收率高,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二、微波加热应用于中药生产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波加热应用于中药生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几种新工艺在中药提取方面的应用简介 |
1.3 微波萃取与其他萃取方法比较 |
1.4 植物材料有效成分提取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1.5 微波提取技术国内外研究状况与应用 |
1.6 中药材微观结构的研究 |
1.7 植物中药提取的难度 |
1.8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草药微波提取的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微波辐射理论及其机理 |
2.3 中药材提取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提取实验装置 |
3.1 引言 |
3.2 家用微波炉 |
3.3 工业微波炉的研制 |
3.4 微波提取中药挥发油实验装置的研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提取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装置 |
4.3 微波提取挥发油动力学实验研究 |
4.4 微波提取挥发油的优化实验研究 |
4.5 变功率微波提取挥发油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提取有效成分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与实验测试方法 |
5.3 微波提取的探索性实验研究 |
5.4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实验研究 |
5.5 微波提取丹参工艺实验研究 |
5.6 黄芪有效成分提取实验研究 |
5.7 丹芪偏瘫胶囊群方药的微波提取实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波提取纳米中药颗粒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3 提取纳米中药粒的实验研究 |
6.4 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微波提取动中药的数学模型 |
7.1 引言 |
7.2 药材颗粒内部扩散模型与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7.3 由颗粒表面向溶剂主体的扩散过程 |
7.4 微波提取传热微分方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性 |
8.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低共熔溶剂在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低共熔溶剂 |
1.2.1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 |
1.2.2 低共熔溶剂的理化性质 |
1.2.3 DESs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
1.2.4 低共熔溶剂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 |
1.3 超高压提取技术简介 |
1.3.1 超高压提取机制 |
1.3.2 超高压提取因素 |
1.3.3 超高压提取方法和其他提取方法的对比 |
1.3.4 超高压提取的优势 |
1.3.5 超高压的发展前景 |
1.4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简介 |
1.4.1 黄芩苷的提取研究进展 |
1.4.2 黄芩素的提取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HPLC色谱条件 |
2.2.3 DESs的合成和DESs水溶液的制备 |
2.2.4 黄芩苷在不同DESs中的溶解度测定 |
2.2.5 微波辅助提取黄芩苷的溶剂筛选 |
2.2.6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的提取条件研究 |
2.2.7 含水量的筛选 |
2.2.8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2.2.9 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
2.2.10 黄芩苷的纯化初步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DESs对黄芩苷溶解性的影响 |
2.3.2 不同DESs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
2.3.3 响应面设计最佳提取条件确定 |
2.3.4 含水量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
2.3.5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3.6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
2.3.7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药材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 |
2.3.8 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苷的纯化结果 |
2.4 结论 |
第三章 超高压辅助低共溶溶剂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HPLC色谱条件 |
3.2.3 DESs的合成和其水溶液的制备 |
3.2.4 黄芩苷在不同DESs中的溶解度测定 |
3.2.5 超高压辅助提取黄芩苷的溶剂筛选 |
3.2.6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苷提取条件研究 |
3.2.7 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DESs对黄芩苷溶解性的影响 |
3.3.2 不同DESs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
3.3.3 响应面设计最佳提取条件确定 |
3.3.4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 |
3.3.5 不同提取方法对黄芩药材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超高压辅助低共熔溶剂制备兽用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及其毒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DESs的合成和DESs水溶液制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4.2.5 正交试验优化制备超高压双黄连口服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 |
4.2.6 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
4.2.7急毒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 |
4.3.2 含水量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
4.3.3 保压时间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
4.3.4 提取压力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
4.3.5 固液比对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提取率的影响 |
4.3.6 双黄连复方中药制剂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 |
4.3.7 与药典方法作比较 |
4.3.8 低共熔溶剂急毒评价 |
4.3.9 双黄连低共熔溶剂复方中药制剂的急毒评价 |
4.4 结论 |
第五章 低共熔溶剂中酶法水解黄芩苷制备黄芩素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和试剂 |
5.2.2 DESs的合成和DESs水溶液的制备 |
5.2.3 HPLC色谱分析 |
5.2.4 黄芩苷溶解度测定 |
5.2.5 黄芩自身酶的提取及酶活测定 |
5.2.6 黄芩苷水解条件优化 |
5.2.7 黄芩素的制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种类DESs和不同含水量DESs对黄芩苷溶解度的影响 |
5.3.2 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
5.3.3 反应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 |
5.3.4 pH值对水解率的影响 |
5.3.5 底物浓度对黄芩苷水解率的影响 |
5.3.6 加酶量对黄芩苷水解率的影响 |
5.3.7 黄芩苷水解的最佳条件 |
5.3.8 黄芩素产率及纯度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低共熔溶剂辅助糖苷酶转化黄酮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黄酮苷与苷元研究进展 |
1.1.1 药理活性 |
1.1.2 胃肠道吸收 |
1.2 黄酮苷元制备方法 |
1.2.1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 |
1.2.2 化学转化 |
1.2.3 生物转化 |
1.3 酶催化反应的简介 |
1.3.1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
1.3.2 改善酶催化反应的方法 |
1.4 低共熔溶剂的简介 |
1.4.1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与分类 |
1.4.2 低共熔溶剂的性质 |
1.4.3 低共熔溶剂的应用 |
1.5 糖苷酶的简介及应用领域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背景、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主要创新点 |
2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及基本性质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低共熔溶剂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2.3.2 低共熔溶剂形成的分子机制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共熔溶剂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低共熔溶剂及其水溶液的制备 |
3.3.2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
3.3.3 β-葡萄糖苷酶热稳定性测试 |
3.3.4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因素考察 |
3.3.5 β-葡萄糖苷酶动力学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低共熔溶剂合成的类型 |
3.4.2 低共熔溶剂作为酶促反应体系的助溶剂 |
3.4.3 低共熔溶剂作为酶促反应体系的非水介质 |
3.4.4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微波辅助酶转化黄酮苷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
4.3.2 溶剂体系和浓度的考察 |
4.3.3 黄酮苷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
4.3.4 酶底物选择性的考察 |
4.3.5 酶解黄芩提取物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低共熔溶剂种类与浓度对黄酮苷转化的影响 |
4.4.2 酶解条件对黄酮苷转化的影响 |
4.4.3 响应曲面法对黄酮苷酶解因素的优化 |
4.4.4 模型验证 |
4.4.5 方法学考察 |
4.4.6 中药单体黄酮苷的转化研究 |
4.4.7 中药提取物中黄酮苷的转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B.低共熔溶剂的核磁共振谱图 |
C.低共熔溶剂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微波法处理中药废水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中药制药部分综述 |
1.1.1 中药制药行业的现状 |
1.1.2 中药废水的特点 |
1.1.3 中药废水处理现状 |
1.2 微波理论部分 |
1.2.1 微波的概念及特性 |
1.2.2 微波诱导催化反应 |
1.2.3 微波技术在环境污染物治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
1.3 Fenton试剂及其应用 |
1.3.1 Fenton试剂反应原理及特点 |
1.3.2 Fenton试剂反应在废水治理方面的应用 |
1.3.3 Fenton试剂法的发展方向 |
1.4 膨润土及其应用 |
1.4.1 膨润土的结构组成、性质 |
1.4.2 膨润土的改性及应用 |
1.4.3 膨润土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
2 研究意义、目的、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1.1 项目背景 |
2.1.2 微波处理的优势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3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 |
3.1 实验装置设备 |
3.2 实验材料及药品 |
3.3 实验步骤 |
3.3.1 指标测定 |
3.3.2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微波-Fenton反应 |
4.1.1 H_2O_2投加量对反应的影响 |
4.1.2 Fe~(2+)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4.1.3 pH对反应的影响 |
4.1.4 H_2O_2与Fe~(2+)浓度比对反应的影响 |
4.1.5 反应时间和投加方式的影响 |
4.1.6 微波功率的影响 |
4.1.7 水浴加热与微波辐照的处理效果比较 |
4.1.8 小结 |
4.2 微波-膨润土 |
4.2.1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2 膨润土投加量对COD_(Cr)去除和脱色率的影响 |
4.2.3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2.4 微波功率对膨润土吸附的影响 |
4.2.5 微波辐照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4.2.6 微波辐照条件下膨润土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 |
4.2.7 小结 |
4.3 组合工艺的处理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微波辅助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
1.1 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1.1.1 萃取的概念及其原理 |
1.1.2 萃取技术的现状和成果 |
1.1.3 萃取方法 |
1.1.3.1 浸渍法 |
1.1.3.2 渗漉法 |
1.1.3.3 煎煮法 |
1.1.3.4 回流法 |
1.1.3.5 连续回流法 |
1.1.3.6 水蒸气蒸馏法 |
1.1.3.7 升华法 |
1.1.3.8 压榨法 |
1.1.3.9 吸收法 |
1.1.3.10 超声波提取法 |
1.1.3.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1.3.12 微波辅助萃取法 |
1.1.3.13 半仿生提取法 |
1.1.3.14 酶法 |
1.1.3.15 反胶团溶剂萃取法 |
1.1.3.16 双水相萃取法 |
1.1.3.17 空气爆破法 |
1.1.3.18 破碎法 |
1.1.3.19 液泛法 |
1.2 微波萃取 |
1.2.1 微波的特性 |
1.2.2 微波萃取的概念 |
1.2.3 微波萃取的原理 |
1.2.4 微波萃取的特点 |
1.2.5 微波萃取的评价 |
1.3 微波萃取的方法 |
1.3.1 常压法 |
1.3.1.1 常压萃取法的仪器设备 |
1.3.1.2 常压萃取法的应用 |
1.3.2 高压法 |
1.3.2.1 高压萃取法的仪器设备 |
1.3.2.2 高压萃取法的应用 |
1.3.3 连续流动萃取法 |
1.3.3.1 Greenway等采用的装置 |
1.3.3.2 Cerdá等采用的装置 |
1.3.3.3 Ericsson等采用的装置 |
1.3.3.4 Magnus等采用的装置 |
1.3.3.5 García-ayuso等采用的装置 |
1.3.3.6 Herrera等采用的装置 |
1.3.3.7 Harold等采用的装置 |
1.3.3.8 Cresswell等采用的装置 |
1.4 微波萃取在中药中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萃取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2.1 专用微波炉法 |
2.1.1 专用微波炉 |
2.1.2 萃取罐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家用微波炉法 |
2.2.1 普通家用微波炉结构及其参数 |
2.2.2 功率连续型微波炉结构及其参数 |
2.2.3 萃取管 |
2.2.4 实验装置 |
2.2.5 实验方法 |
2.3 微波谐振腔法 |
2.3.1 微波谐振腔 |
2.3.2 实验装置 |
2.3.3 实验方法 |
2.4 索氏萃取法 |
2.4.1 实验装置 |
2.4.2 实验方法 |
2.5 其他方法 |
2.5.1 浸渍法 |
2.5.2 超声波提取法 |
2.5.3 水提醇沉法 |
2.6 实验结果表示 |
第三章 微波辅助萃取刺五加中的黄酮类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方法 |
3.2.2 试剂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专用微波炉法 |
3.3.1.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3.3.1.2 辐射时间的影响 |
3.3.1.3 溶剂体积的影响 |
3.3.1.4 萃取压力的影响 |
3.3.1.5 样品粒度的影响 |
3.3.1.6 结论 |
3.3.2 家用微波炉法 |
3.3.2.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3.3.2.2 溶剂流量的影响 |
3.3.2.3 溶剂体积的影响 |
3.3.2.4 萃取管内径的影响 |
3.3.2.5 结论 |
3.3.3 微波谐振腔法 |
3.3.3.1 萃取条件的选择 |
3.3.3.2 结论 |
3.3.4 不同萃取方法结果比较 |
第四章 微波辅助萃取黄芩中的有效成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和实验方法 |
4.2.2 试剂 |
4.2.3 测定方法 |
4.2.3.1 总黄酮的测定 |
4.2.3.2 黄芩苷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专用微波炉法 |
4.3.1.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4.3.1.2 辐射时间的影响 |
4.3.1.3 萃取压力的影响 |
4.3.1.4 溶剂体积的影响 |
4.3.1.5 结论 |
4.3.2 家用微波炉法 |
4.3.2.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4.3.2.2 溶剂流量的影响 |
4.3.2.3 溶剂体积的影响 |
4.3.2.4 萃取管内径的影响 |
4.3.2.5 结论 |
4.3.3 不同萃取方法结果比较 |
第五章 微波辅助萃取槐花中的有效成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和实验方法 |
5.2.2 试剂 |
5.2.3 测定方法 |
5.2.3.1 总黄酮的测定 |
5.2.3.2 芦丁和槲皮素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专用微波炉法 |
5.3.1.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5.3.1.2 萃取压力的影响 |
5.3.1.3 辐射时间的影响 |
5.3.1.4 结论 |
5.3.2 家用微波炉法 |
5.3.2.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5.3.2.2 溶剂流量的影响 |
5.3.2.3 微波功率的影响 |
5.3.2.4 溶剂体积的影响 |
5.3.2.5 萃取管内径的影响 |
5.3.2.6 结论 |
5.3.3 三种微波萃取法比较 |
5.3.4 三种微波萃取法与索氏萃取法比较 |
第六章 微波辅助萃取黄芪中的多糖和皂苷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仪器和实验方法 |
6.2.2 试剂 |
6.2.3 测定方法 |
6.2.3.1 多糖的测定 |
6.2.3.2 皂苷的测定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专用微波炉法萃取黄芪中的多糖 |
6.3.1.1 溶剂的影响 |
6.3.1.2 辐射时间的影响 |
6.3.1.3 萃取压力的影响 |
6.3.1.4 样品粒度的影响 |
6.3.2 专用微波炉法萃取黄芪中的皂苷 |
6.3.2.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6.3.2.2 辐射时间的影响 |
6.3.2.3 萃取压力的影响 |
6.3.2.4 样品粒度的影响 |
6.3.2.5 结论 |
6.3.3 家用微波炉法萃取黄芪中的多糖 |
6.3.3.1 溶剂的影响 |
6.3.3.2 溶剂流量的影响 |
6.3.3.3 溶剂体积的影响 |
6.3.3.4 萃取管内径的影响 |
6.3.4 家用微波炉法萃取黄芪中的皂苷 |
6.3.4.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6.3.4.2 溶剂流量的影响 |
6.3.4.3 溶剂体积的影响 |
6.3.4.4 萃取管内径的影响 |
6.3.4.5 结论 |
6.3.5 微波萃取法与其它方法比较 |
第七章 微波辅助萃取秦皮中的香豆素类成分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主要仪器和实验方法 |
7.2.2 试剂 |
7.2.3 测定方法 |
7.2.3.1 总香豆素的测定 |
7.2.3.2 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的测定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溶剂浓度的影响 |
7.3.1.1 溶剂浓度对萃取秦皮甲素的影响 |
7.3.1.2 溶剂浓度对萃取秦皮乙素的影响 |
7.3.1.3 溶剂浓度对萃取总香豆素的影响 |
7.3.2 辐射时间的影响 |
7.3.2.1 辐射时间对萃取秦皮甲素的影响 |
7.3.2.2 辐射时间对萃取秦皮乙素的影响 |
7.3.2.3 辐射时间对萃取总香豆素的影响 |
7.3.3 微波功率的影响 |
7.3.4 样品粒度的影响 |
7.3.5 微波萃取法与其它方法比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摘要 |
英文摘要 |
(6)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杜仲的地理分布和研究状况 |
1.2.1 杜仲的地理分布 |
1.2.2 杜仲的研究状况 |
1.3 杜仲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1 木脂素类 |
1.3.2 环烯醚萜类 |
1.3.3 多糖类 |
1.3.4 苯丙素类 |
1.3.5 黄酮类 |
1.3.6 其他成分 |
1.3.7 杜仲胶 |
1.3.8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
1.4 杜仲的药理活性 |
1.4.1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1.4.2 降血糖作用 |
1.4.3 利胆、保肝作用 |
1.4.4 抗病毒、抗菌作用 |
1.4.5 抗肿瘤作用 |
1.4.6 增加机体免疫力 |
1.4.7 其他作用 |
1.5 杜仲皮中目标成分的分离 |
1.5.1 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 |
1.5.2 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纯化技术 |
1.5.3 杜仲胶的分离 |
1.6 半纤维素的利用 |
1.6.1 阔叶生物质制备糠醛 |
1.6.2 阔叶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原理 |
1.6.3 糠醛的生产工艺 |
1.6.4 糠醛制备的催化剂 |
1.7 生物质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 |
1.8 生态工艺 |
1.9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9.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9.2 研究的内容 |
2 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辅助提取杜仲皮中的有效成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
2.3.3 验证试验 |
2.3.4 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
2.3.5 动力学曲线 |
2.4 杜仲皮活性成分提取过程的生态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逆流色谱纯化杜仲皮中的有效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过程 |
3.2.5 液相检测条件 |
3.2.6 样品的制备 |
3.2.7 溶剂系统的筛选 |
3.2.8 HSCCC分离过程 |
3.2.9 结构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杜仲皮提取液中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 |
3.3.2 溶剂系统的筛选及分离条件的优化 |
3.3.3 HSCCC分离过程 |
3.3.4 分离组分的HPLC检测 |
3.3.5 HSCCC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杜仲皮活性成分纯化过程的生态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柠檬烯为溶剂提取杜仲皮中的杜仲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BBD优化最佳条件 |
4.3.3 验证试验 |
4.3.4 杜仲胶的分子量分布 |
4.3.5 杜仲胶的红外分析 |
4.3.6 杜仲胶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 |
4.3.7 杜仲胶的热重分析(TG) |
4.3.8 杜仲胶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3.9 动力学曲线 |
4.3.10 柠檬烯循环使用次数对杜仲胶得率的影响 |
4.4 杜仲胶提取的生态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杜仲皮多糖的分级纯化和糖基结构鉴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酶-Sevage脱蛋白法中酶的筛选 |
5.3.2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级纯化结果 |
5.3.3 葡萄糖凝胶柱层析杜仲皮多糖组分 |
5.3.4 杜仲皮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重检测 |
5.3.5 杜仲皮多糖组分的糖基结构鉴定 |
5.3.6 杜仲皮多糖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及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提取 |
6.2.5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糖基结构分析 |
6.2.6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 |
6.2.7 硅胶固载离子液体的表征 |
6.2.8 硅胶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 |
6.3.2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糖基结构分析 |
6.3.3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杜仲皮次级剩余物制备磺化炭及其催化活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实验仪器 |
7.2.4 磺化炭的制备 |
7.2.5 磺化前后的性能表征 |
7.2.6 杜仲皮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杜仲皮磺化炭的表征 |
7.3.2 杜仲皮磺化炭的催化活性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
1.1 中药研究的化学法 |
1.2 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1.1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布 |
1.2.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
1.2.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 |
1.2.2 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2.2.1 皂苷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分布 |
1.2.2.2 皂苷的生理活性 |
1.2.2.3 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和检测 |
1.2.3 二萜生物碱的研究概况 |
1.2.3.1 二萜生物碱的分类 |
1.2.3.2 二萜生物碱的毒性和药理活性 |
1.2.3.3 二萜生物碱的分离和测定 |
1.3 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
1.3.1 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概述 |
1.3.2 索氏提取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3.3.1 原理 |
1.3.3.2 超声辅助提取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1.3.4 微波辅助提取 |
1.3.4.1 微波提取方法的原理和加热机理 |
1.3.4.2 影响微波辅助提起效率的因素 |
1.3.4.3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分类 |
1.3.4.4 MAE 技术在中草药和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1.3.4.5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与其他提取技术比较 |
1.4 中药炮制和中药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 |
1.4.1 中药炮制的概念及内容 |
1.4.2 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 |
1.4.3 中药炮制的作用及基本方法 |
1.4.4 中药复方配伍的化学研究 |
1.4.4.1 单味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
1.4.4.2 复方中药化学成份的研究 |
1.5 中药有效成分在提取、炮制和配伍中的化学变化 |
1.5.1 中药有效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
1.5.2 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
1.5.2.1 水解 |
1.5.2.2 异构化 |
1.5.2.3 氧化 |
1.5.2.4 置换 |
1.5.2.5 分解 |
1.5.2.6 缩合 |
1.5.3 中药配伍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
1.5.3.1 沉淀 |
1.5.3.2 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
1.5.3.3 pH 对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 |
1.5.3.4 氧化还原反应对复方化学成份的影响 |
1.5.3.5 剂型改变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1.6 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 |
1.6.1 概述 |
1.6.2 药物的转运和转化 |
1.6.2.1 被动转运 |
1.6.2.2 主动转运 |
1.6.3 利用Caco-2细胞体外模型研究药物吸收 |
1.6.3.1 Caco-2 细胞体外模型 |
1.6.3.2 Caco-2 细胞模型在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刺五加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
2.1 中药刺五加的研究现状 |
2.1.1 刺五加中的化学成分 |
2.1.2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
2.2 刺五加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仪器和设备 |
2.2.1.2 试剂和材料 |
2.2.1.3 实验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乙醇浓度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2.2.2.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2.2.2.3 微波提取对时间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2.2.2.4 最佳微波提取条件的选择 |
2.2.2.5 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方法比较 |
2.3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n 研究 |
2.3.1 实验部分 |
2.3.1.1 仪器和设备 |
2.3.1.2 试剂和材料 |
2.3.1.3 实验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2.1 刺五加提取液的HPLC-MSn 分析 |
2.3.2.2 HPLC 测定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学评价 |
2.4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微波辅助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
2.4.1 实验部分 |
2.4.1.1 仪器和设备 |
2.4.1.2 试剂和材料 |
2.4.1.3 实验方法 |
2.4.2 结果与讨论 |
2.4.2.1 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 |
2.4.2.2 压力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
2.4.2.3 微波辅助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和化学变化的影响 |
2.4.2.4 微波辅助提取法与索氏提取法比较 |
2.5 刺五加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和表征 |
2.5.1 绿原酸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和药理作用 |
2.5.2 实验部分 |
2.5.2.1 仪器和设备 |
2.5.2.2 试剂和材料 |
2.5.2.3 HPLC-UV、HPLC-DAD-MSn 、ESI-MSn、和NMR 实验条件 |
2.5.2.4 绿原酸的分离 |
2.5.2.5 绿原酸的制备 |
2.5.3 结果与讨论 |
2.5.3.1 各流分的HPLC-UV 分析 |
2.5.3.2 化合物X 的提取、分离和表征 |
2.6 结论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淫羊藿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
3.1 中药淫羊藿的研究现状 |
3.1.1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
3.1.2 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进展 |
3.2 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MSn 法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仪器和设备 |
3.2.1.2 试剂和材料 |
3.2.1.3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提取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仪器设备 |
3.3.1.2 试剂和材料 |
3.3.1.3 样品制备及提取方法 |
3.3.1.4 样品的分析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提取溶剂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2.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2.3 提取时间对提取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
3.3.2.4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3.4 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仪器设备 |
3.4.1.2 试剂和材料 |
3.4.1.3 样品制备及提取方法 |
3.3.1.4 样品的测定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溶剂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的影响 |
3.4.2.2 压力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及其化学变化的影响 |
3.4.2.3 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产率及其化学变化的影响 |
3.4.2.4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产率的比较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乌头类中药中生物碱在炮制和配伍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研究 |
4.1 乌头类中药的化学成分 |
4.1.1 附子 |
4.1.2 草乌 |
4.2 乌头类中药的药理研究 |
4.2.1 附子的药理作用 |
4.2.2 草乌的药理作用 |
4.3 乌头类生物碱的减毒增效研究概况 |
4.3.1 炮制 |
4.3.2 配伍 |
4.4 加热对附子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1 实验部分 |
4.4.1.1 仪器与试剂 |
4.4.1.2 药材 |
4.4.1.3 实验方法 |
4.4.2 结果与讨论 |
4.4.2.1 HPLC-UV 谱图 |
4.4.2.2 标准曲线 |
4.4.2.3 加热过程中双酯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的变化 |
4.5 炮制对草乌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
4.5.1 实验部分 |
4.5.1.1 仪器和试剂 |
4.5.1.2 实验方法 |
4.5.2 结果与讨论 |
4.5.2.1 优选草乌炮制方法 |
4.5.2.2 乌头类中药和草乌炮制品中生物碱含量比较 |
4.6 附子与其它中药配伍后的化学变化 |
4.6.1 实验部分 |
4.6.1.1 仪器和试剂 |
4.6.1.2 实验方法 |
4.6.2 结果与讨论 |
4.7 结论 |
4.8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利用Caco-2 单细胞层模型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 |
5.1 Caco-2 细胞模型 |
5.2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的特点 |
5.3 细胞模型在中药吸收研究方面的应用 |
5.4 实验部分 |
5.4.1 仪器与试剂 |
5.4.2 实验方法 |
5.4.2.1 Caco-2 细胞的培养 |
5.4.2.2 单细胞层紧密性与完整性的检测 |
5.4.2.3 药物分子跨膜转运实验 |
5.4.2.4 样品的分析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结论 |
5.6 参考文献 |
(8)微波在提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提要 |
第一章 绪言 |
1.1 天然产物中化学成分提取技术概述 |
1.1.1 水蒸汽蒸馏法 |
1.1.2 索氏提取法 |
1.1.3 超声提取法 |
1.1.4 微波提取法 |
1.2 微波的概念和性质 |
1.3 微波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
1.3.1 微波加热的原理 |
1.3.2 微波加热的特点 |
1.3.3 微波的非热效应 |
1.4 微波提取技术的机理及特点 |
1.4.1 微波加热的步骤 |
1.4.2 微波提取技术的机理 |
1.4.3 微波提取技术的特点 |
1.4.4 微波辅助提取法同其他常用提取法的比较 |
1.4.5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5 微波提取的方法 |
1.5.1 微波提取的设备 |
1.5.1.1 高压密闭式微波提取 |
1.5.1.2 常压开放式微波提取 |
1.5.1.3 连续流动式微波提取 |
1.5.2 影响微波提取产率的因素 |
1.5.2.1 提取溶剂的种类 |
1.5.2.2 提取溶剂的用量 |
1.5.2.3 提取温度和时间 |
1.5.2.4 微波功率 |
1.5.2.5 样品的水分或湿度 |
1.5.2.6 样品的粒度 |
1.5.2.7 溶剂pH 值 |
1.6 微波提取法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1.6.1 黄酮类成分 |
1.6.2 皂苷类成分 |
1.6.3 多糖 |
1.6.4 萜类化合物 |
1.6.5 色素 |
1.6.6 蒽醌类化合物 |
1.6.7 挥发油 |
1.6.7.1 挥发油的组成 |
1.6.7.2 挥发油的性质 |
1.6.7.3 挥发油的应用 |
1.6.7.4 挥发油成分的微波提取 |
1.6.7.5 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1.7 非极性溶剂在微波辅助提取中的应用 |
1.8 银杏叶研究概况 |
1.8.1 银杏叶化学成分 |
1.8.2 银杏叶中化学成分提取的研究现状 |
1.8.2.1 银杏叶中萜内酯的提取 |
1.8.2.2 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 |
1.9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10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调料中挥发油组分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试剂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2.2.2.1 NPSMAE |
2.2.2.2 PSMAE |
2.2.2.3 CSMAE |
2.2.2.4 HD |
2.3 GC-MS 分析 |
2.3.1 气相色谱-质谱工作参数 |
2.3.2 定性分析 |
2.3.3 定量分析 |
2.4 结果讨论 |
2.4.1 实验参数的优化 |
2.4.1.1 NPSMAE 参数 |
2.4.1.2 色谱参数 |
2.4.2 挥发油组分GC-MS 分析 |
2.4.2.1 生姜挥发油组分的GC-MS 分析 |
2.4.2.2 小茴香挥发油组分的GC-MS 分析 |
2.4.2.3 花椒挥发油组分的GC-MS 分析 |
2.4.2.4 孜然挥发油组分的GC-MS 分析 |
2.4.3 微波吸收介质对NPSMAE 的影响 |
2.4.3.1 微波吸收介质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
2.4.3.2 微波吸收介质对提取产物的影响 |
2.5 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非极性溶剂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中草药中挥发油组分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试剂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3.2.2.1 NPSMAE |
3.2.2.2 PSMAE |
3.2.2.3 CSMAE |
3.2.2.4 HD |
3.3 GC-MS 分析 |
3.4 结果讨论 |
3.4.1 陈皮挥发油的GC-MS 分析 |
3.4.2 NPSMAE 提取八角茴香挥发油实验 |
3.4.2.1 NPSMAE 提取参数的优化 |
3.4.2.1.1 GP 与样品质量比的影响 |
3.4.2.1.2 提取压力的影响 |
3.4.2.1.3 提取时间的影响 |
3.4.2.2 NPSMAE 和GC 的精确度 |
3.4.2.3 NPSMAE 与HD、PSMAE、CSMAE 比较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非极性溶剂动态微波辅助提取中药紫草中活性成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实验装置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NPSMAE |
4.2.3.2 超声提取 |
4.2.3.3 索氏提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PSDMAE 实验参数优化 |
4.3.1.1 微波吸收介质的选择 |
4.3.1.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4.3.1.3 流速对提取产率的影响 |
4.3.1.4 微波功率对提取产率的影响 |
4.3.1.5 样品颗粒度对提取产率的影响 |
4.3.2 NPSDMAE 方法学评估 |
4.3.2.1 工作曲线和检出限 |
4.3.2.2 实际样品分析和稳定性实验 |
4.3.2.3 加标回收率 |
4.3.3 NPSDMAE 与SE、UE 的比较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密闭式高压微波辅助提取中药银杏叶中有效成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样品预处理 |
5.2.2.2 PMAE |
5.2.2.3 SRE |
5.2.2.4 SE |
5.2.2.5 UE |
5.2.2.6 黄酮的测定 |
5.2.2.7 萜内酯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乙醇浓度对提取产率的影响 |
5.3.2 提取压力对提取产率的影响 |
5.3.3 提取时间对提取产率的影响 |
5.3.4 正交实验法考察最佳微波提取条件 |
5.3.4.1 总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 |
5.3.4.2 总萜内酯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 |
5.3.5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
5.4 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附录 |
(9)甘草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研究 |
第一章 中药现代化及中药甘草的研究现状 |
1.1 前言 |
1.2 我国中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国际上中药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形势 |
1.4 中药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分离技术 |
1.4.1 超临界流体提取 |
1.4.2 超声波辅助提取 |
1.4.3 微波辅助提取 |
1.4.4 多级逆流提取 |
1.4.5 絮凝分离 |
1.4.6 超滤膜分离 |
1.4.7 双水相萃取 |
1.4.8 分子蒸馏 |
1.4.9 高速逆流色谱 |
1.4.10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4.11 多种技术的联用 |
1.5 甘草研究进展 |
1.5.1 甘草的化学成分 |
1.5.2 甘草的药理作用 |
1.5.3 甘草的综合开发利用 |
1.6 甘草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
1.6.1 传统提取方法 |
1.6.2 连续加热提取 |
1.6.3 超声波辅助提取 |
1.6.4 微波辅助提取 |
1.6.5 溶剂提取法 |
1.6.6 大孔树脂吸附法 |
1.6.7 双水相萃取法 |
1.7 本部分工作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甘草中甘草酸的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波提取的原理与特点 |
2.3.2 最佳提取条件的选择 |
2.3.3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甘草中甘草酸的多级逆流提取技术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级逆流提取装置的结构和提取原理 |
3.3.2 多级逆流提取工艺流程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3.3.3 提取过程的理论分析 |
3.3.4 提取参数的选择 |
3.3.5 单罐提取与多级提取的比较 |
3.3.6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甘草有效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 |
第四章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及其应用 |
4.1 逆流色谱的发展史 |
4.2 HSCCC仪器 |
4.3 HSCCC的分离原理 |
4.4 HSCCC的特点 |
4.5 HSCCC的溶剂系统及其选择 |
4.6 HSCCC的应用 |
4.6.1 HSCCC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
4.6.2 HSCCC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6.3 HSCCC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4.7 HSCCC的最新发展 |
4.7.1 双向模式的HSCCC |
4.7.2 HSCCC-MS联用 |
4.7.3 pH-区带HSCCC |
4.7.4 新型分离柱的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温度对HSCCC分离的影响 |
5.3.2 溶剂系统的选择 |
5.3.3 HSCCC分离参数的选择 |
5.3.4 样品液制备 |
5.3.5 连续进样 |
5.3.6 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纯化及其纯度测定 |
5.3.7 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结构鉴定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工作的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1: 甘草查尔酮甲和胀果香豆素甲的UV、IR、NMR、MS图谱 |
附录2: 攻博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
致谢 |
(10)微生物转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其产物的分离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天然药物的生物转化 |
1.1.1 酶法转化 |
1.1.2 动植物细胞转化 |
1.1.3 微生物转化 |
1.1.4 展望 |
1.2 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技术 |
1.2.1 微波辅助提取 |
1.2.2 双水相萃取 |
1.2.3 大孔树脂柱层析 |
1.2.4 聚酰胺柱层析 |
1.3 白藜芦醇 |
1.3.1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 |
1.3.2 白藜芦醇的分析与鉴定方法 |
1.3.3 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 |
1.3.4 白藜芦醇的纯化技术 |
1.3.5 生物转化法获取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 |
2 白藜芦醇苷酶法转化为白藜芦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分析方法 |
2.2.3 菌种筛选 |
2.2.4 产酶培养基的选择 |
2.2.5 β-葡萄糖苷酶的制备 |
2.2.6 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 |
2.2.7 酶法转化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 |
2.3 实验结果 |
2.3.1 β-葡萄糖苷酶高活力菌株的筛选 |
2.3.2 虎杖浓度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
2.3.3 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值与热稳定性 |
2.3.4 酶法转化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白藜芦醇苷微生物转化为白藜芦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分析方法 |
3.2.3 虎杖粗药材的摇瓶培养 |
3.2.4 菌种的驯化 |
3.2.5 批式发酵工艺 |
3.2.6 转化机理的研究 |
3.3 实验结果 |
3.3.1 摇瓶培养 |
3.3.2 温度和通气量对微生物转化的影响 |
3.3.3 转化机理的探讨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白藜芦醇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分析方法 |
4.2.3 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
4.2.4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
4.2.5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虎杖发酵液中的白藜芦醇 |
4.3 实验结果 |
4.3.1 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
4.3.2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
4.3.3 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虎杖发酵液中的白藜芦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工艺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2.2 分析方法 |
5.2.3 提取液的制备与预处理 |
5.2.4 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 |
5.2.5 聚酰胺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 |
5.2.6 大孔树脂结合聚酰胺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 |
5.2.7 大黄素的回收 |
5.3 实验结果 |
5.3.1 提取液的预处理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5.3.2 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 |
5.3.3 聚酰胺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 |
5.3.4 大孔树脂结合聚酰胺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 |
5.3.5 大黄素的回收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微波加热应用于中药生产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实验研究[D]. 焦士龙. 天津大学, 2006(05)
- [2]低共熔溶剂在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制备中的应用研究[D]. 王慧. 山西大学, 2019(01)
- [3]低共熔溶剂辅助糖苷酶转化黄酮苷的研究[D]. 徐万军. 重庆大学, 2019(01)
- [4]微波法处理中药废水的初步研究[D]. 柯灵非. 贵州大学, 2009(S1)
- [5]微波辅助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D]. 李敏晶. 吉林大学, 2004(04)
- [6]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D]. 崔国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中药化学成分在炮制、配伍和提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转运机制的研究[D]. 刘忠英. 吉林大学, 2005(06)
- [8]微波在提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D]. 于永. 吉林大学, 2008(11)
- [9]甘草有效成分的新型提取技术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D]. 王巧娥. 厦门大学, 2004(04)
- [10]微生物转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其产物的分离纯化[D]. 王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