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文学:世纪之交的远眺(论文文献综述)
赵京强[1](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研究表明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陈广通[2](2020)在《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文中认为自然风景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艺术生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五四”是一个从古到今的转变过渡时代,作家们接受着各种外来思潮的影响,却又都保有着传统文艺不绝如缕的气息。文学中的风景也就在继承传统的表现形态下接受着现代观念的改造与重铸,这种改造与重铸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其中会包含有新的时代信息,新的呈现技巧,以此形成对于传统的承续和突破。文章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时代风潮的冲击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经过有意识地倡导,其中所包含的时代信息比古代更为丰富、浓厚,但是与前代不同的是,风景描写在反映时代潮流方面的重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风景的运用是一种手段,它承载着时代风云的变幻。我们将从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里看到风景里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的主体确认,从第二个十年里看到风景对于工农“起义”方兴时期政治革命向往的助推,从第三个十年里看到异敌铁蹄践踏下风景凝聚出的民族精神守望,而且随着思想、政治、战争文化环境的发展,这些方面一直延伸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文学历史发展中。第二章《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可能不对个人心理产生影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面对动荡不定的社会风波,一些人选择的是“随波逐流”,另一些人选择的是解甲归田。后者不把对于风景的描绘作为鼓吹个性解放和政治革命理想的象征手段,对于他们来说回归自然本身就是目的,他们的隐逸不仅有对于桃花源的向往,更有基于时代风潮下的美学追求、心理真实与现实作为。具体来说,有三种基本类型:倾向于纯粹艺术追求的审美型隐逸、在时代风浪里败退下来的逃避型隐逸以及人生永恒寂寞主题下的哲理型隐逸,三种类型相互交错,代表者分别是京派作家废名、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家徐訏。他们的隐逸精神表达都与风景有关,从不同方面看,他们无意将风景作为外在社会形势的影射,而是将隐逸自然作为艺术经营的策略,或当作一己内在的精神皈依,它本身成为了一个目的,历史形态往往只以依附的姿态在其中隐现。第三章《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风景描写并不缺少理趣传统,不过多是对于自然世界灵光一现式的“妙悟”,我们很难在其中梳理出一条相对完整的思想系统。“五四”前后,在传统与西方双重作用下,风景中的哲学思考逐渐多了起来,作家们的思考与中国思想传统有一脉相承之处,又与当时西方方兴未艾的现象学、以及稍后出现的存在主义等哲学思潮有着暗合之处,这些思索与探求是作家与自然交流时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可称之为“无目的的合目的”。在投入时代主潮或隐入个人世界的时代选择里,一些作家面对现实对于个人的制约和影响,反复思索着世界的本质、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三大哲学上的根本问题。虽然每个作家对这三大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综合众多作家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这三方面已经构成了一个连贯的哲学体系。第四章《美学格调的丰富》。以风景催生出的风格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在传统文学中其多表现于诗歌创作,小说方面绝少仅见。或许是西学东渐,或许是对于传统的蓦然回首,新文学在小说中融入了诗歌的创作旨趣。在时代氛围的感召下,风景的描绘迅速扩展到各种文学体裁,其风格样式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呈现出多种艺术形态,更加繁盛多样。如早期乡土小说的阴冷、社会剖析派的凋敝、解放区小说的明朗等等。第五章《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中国古代小说多是情节结构,大部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作者信手拈来借以加强叙述的现场感,或者只是作为“赞”来运用。晚清以降,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经历了从情节到景观和心理的发展,但是风景作为结构的意义主要通过气氛烘托、环境营造等背景作用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情节的陪衬。随着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作家们广览博收,基于更全面深刻表现人生与社会的愿望,将传统小说从“讲故事”转进到写风景与画心理,以至于在无意间改革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大概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风景呈现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叙述结构的完备手段。这一手段不仅仅限于小说的讲述,也适用于诗歌的抒情。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详尽论说了中国小说从情节结构到心理和背景结构的发展过程,在其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继续追问:风景究竟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叙述的?作家们都以什么手段使其成为了结构?成为结构以后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形态?本章将探讨范围设定在1920年代中后期以后(也适当兼顾之前的个别作家),从提领、转捩与总括,“主导动机”和弥散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李徽昭[3](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许丽萍[4](2020)在《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困惑”(1955-1970) ——以崑南、王无邪、李英豪的逐“梦”历程为视点》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香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直都备受重视与研究,然而仍遗留下许多未被解决的问题。香港本土青年作家崑南、王无邪、李英豪一开始便对现代主义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在《文艺新潮》上大量发表创作,后又创办“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创刊《新思潮》与《好望角》,并通过大量的翻译、介绍和创作不遗余力地进行现代主义文学的宣传与实践,将之作为自己极力追逐和实现的文学之“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三人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热情坚定,逐渐变为怀疑退却,甚至最终“背弃”现代主义文学转而走上另外一条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路,这种现象背后似乎隐含着现代主义文学在香港场域中的“困惑”。因而,本研究以“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主要成员崑南、李英豪、王无邪在追逐现代主义文学之“梦”历程中的态度及创作变化为切入点,去探究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困惑”的原因,从而理解香港严肃文学在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进而感知其价值所在。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以及附录。绪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述及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意义,从宏观上明确了研究的切入点和重点所在;其次是对“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以及崑南、王无邪、李英豪三人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明确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价值;最后通过对研究思路的阐述,交代论文的结构由来及原因。第一章详细论述了香港五十年代的文坛状况,重点爬梳《诗朵》和《文艺新潮》的创刊经过,以了解崑南、王无邪、李英豪所追逐的文学之“梦”是如何萌芽、成长的。本章重点述及五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条件和背景,并通过分析这一时期崑南、王无邪的创作情况感知其二人在逐“梦”的初始阶段对现代主义文学抱有的热情。第二章论述了“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与《新思潮》创立的过程。通过探析崑南、王无邪选择“文学”和“美术”两种形式的原因,进而理解“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取道现代主义发起“文化再造运动”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识及二人的文学报负。其次述及为了实现这一文学报负,“现代文学美术协会”所要走的理论路线: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主义”的反思。最后通过举例分析此一时期崑南、王无邪发表在《新思潮》和《香港时报·浅水湾》上的作品,从而得出结论:在“现代文学美术协会”成立不久,崑南和王无邪便对文学和自我力量产生了怀疑。第三章经由“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的暂停与重组揭示了《好望角》创刊背后崑南文学之“梦”的动摇,并从经济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及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自身的局限性等多个角度探寻了“梦”动摇的原因。另外,对此时加入“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的李英豪在现代主义批评上的热情、建树与思想进行论述,以与此时崑南、王无邪的动摇后退形成对比。第四章通过对“现代文学美术协会”解散之后崑南、王无邪、李英豪的创作转变进行论证梳理,明确此阶段其三人文学之“梦”的坠落及表现,并结合三人文学转向上的时间共性,探究六十年代的经济社会背景及个人的反思对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影响。结语对全篇加以总结,从“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主要成员崑南、王无邪、李英豪追逐现代主义文学之“梦”历程中的态度变化洞悉严肃文学在香港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进而感知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所作的坚持与价值。
张栋[5](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唐伟[6](2014)在《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社会主义政治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危机,让劫后余生的中国改革势在必行。莫应丰与古华两位湖南作家分别以《将军吟》、《芙蓉镇》两部长篇小说传递了“改革”中国的早期先声:前者在社会主义政治危机层面回应了政治改革的迫切,政治危机在《将军吟》中主要表征为“由谁指挥枪”。而综合创作时间和发表时间来看,《将军吟》也是第一部揭露否定文革的长篇小说;后者则从社会主义社会危机角度直面中国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危机在《芙蓉镇》中主要表征为传统风俗的溃败,因此,我们看到小说后来有一节的标题就叫“新风恶俗”。八十年代中期,在面向世界开放的全球化竞争语境中,“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当代文学首当其冲遭遇了“走向世界”的身份危机与文学话语危机,在此背景下,敢为人先的韩少功以后撤的步调寻根当代文学的中国文化身份,而残雪则以激进的姿态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后尘。两位湖南作家各自以其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试图建立起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精神关联。90年代中后期,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则陷入了深刻的双重“断裂”危机之中,王跃文与阎真两位湖南作家再次当仁不让,率先发难。第三章首先要分析的中国特殊的市场经济,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一个概念的把握。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既然有别于历史的民国时期的市场经济,也有别与当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为社会主义的政治规定性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前提。即从政治角度或许才是我们讨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可行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当代中国每次大的社会或文学的“危机”时刻,为湘楚文化精神的凸显提供了恰逢其时的发生机制,秉持经世致用与理想浪漫的湘楚文化精神的湖南作家,每次都是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践履当代文人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学的重建。论文最后一章在共时的层面,围绕乡土中国和市井中国来阐释湖南小说的乡土叙事与市井叙事。在乡土中国的湖南景观中,本文以“碾坊”和“集镇”为讨论对象,剥离出乡土中国的湖南地方特色。在市井中国一节中,主要以何顿与何立伟两位长沙作家为例,首先以麻将为考察中心,试图阐明90年代以来中国这样一个市井文化空间的存在,继而以长沙市民的主要日常生活为考察对象,勾勒出市井中国的长沙风情。在本文中,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的逻辑关联表述为,在当代中国的整体问题视域下,湘楚文化的危机感应意识,有效地缝合贯穿国家/社会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间的遥相呼应,而与此同时,本文又是以文学/美学言说为支点来完成(小说湖南)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反思重构。换言之,区域文学的审美叙事,在当代中国的认知框架中,转化为文化政治意义的“地方性知识”,而“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叙述,则在区域文学文化视角的讨论下,逐渐显明出自身的歧义与复杂,矛盾与裂痕。
马志超[7](2020)在《河陇文化与唐诗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河陇,即河西、陇右的统称。河陇文化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融合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具有边塞、游牧、农耕和西域特色。关陇李氏的家族渊源、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复杂交错的民族关系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区域促使唐代河陇地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唐代河陇诗歌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在唐代仕进制度的影响下,唐人游边入幕之风盛行,河陇一带就成了一条重要的唐诗之路。唐代共存1200余首河陇诗歌,形成了非陇籍诗人与祖籍为河陇的诗人两大创作群体。其中,非陇籍诗人包括入幕从军文士、漫游边塞文人、边地军将和官员大吏。祖籍为河陇的诗人主要就其陇西祖籍或陇西郡望而言。唐代河陇诗歌中所体现的河陇文化意象主要分为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两大类。其中,自然意象包括陇山、燕支山、陇水、青海等山川意象,鹦鹉、天马、苜蓿、葡萄等风物意象;人文意象包括阳关、玉关、凉州、轮台等关隘重镇,隗嚣宫、凉州曲等胜迹风俗,李广、卫霍、张骞、班超等人物典迹。这些意象蕴含着的慷慨豪迈气势和悲戚哀怨情思在诗歌中得到充分体现,且都带有浓厚的河陇文化色彩。
赵颖[8](2012)在《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文中提出新加坡华文文学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界长期以来都有探讨,但作为华文文学一支的旧体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研究是在对新加坡文学史进行深入关照的宏观指导下,以不同类型的旧体诗作者的创作为切入点,进行微观研究,并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研究范式,通过文本细读与社会学研究的思路,对不同类型的个案进行归纳比较,重返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演变的历史文化语境,并关注不同时期的旧体诗生存状况和精神诉求。绪论部分分析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研究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海外华文文学不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因此对其研究的出发点应该是“海外华文中心”。目前新加坡华文文学研究的现状表现出的问题,一方面是研究文体的不均衡,华文旧体诗的未入史。另一方面是研究理论范式单一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史料进行梳理、归类并进行重新审视,打破长久以来只针对小说、散文和现代诗歌这类主流文体进行研究的单一格局,指出华文文学研究的多样性,抛砖引玉以引起学界对此类边缘文学的关注。进一步对旧体诗边缘状态原因及其文学精神的考察,探寻旧体诗在新加坡文学版图中的位置与特殊意义,并由此思索旧体诗在现代文化中存在的可能。第一章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身份背景进行回顾。并将这些作者分为“过客”、“流寓”者和新生代新加坡诗人。与此同时,总结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途径即报纸及其副刊、诗集、社团传播和网络传播。第二章分析的是作为新加坡“过客”所创作的旧体诗。这一类作者指的是那些在中国出生,具有中国本土公民身份背景而没有新加坡的国籍归属,并且由于各种原因短期驻扎或者途径新加坡的文学作者的作品。如曾在新加坡任职的左秉隆、黄遵宪;有出访南洋的文人诸如潘飞声、许南英、丘逢甲;有出使海外的晚清政客如何藻翔、王芝、斌春;有流亡至此的革命者如康有为、郁达夫。本章通过对这四类创作者的作品进行解读,归纳出此类诗人作品中的新加坡形象,最后得出结论:就文学隶属关系而言,新加坡“过客”诗人创作的旧体诗作品,应该属于中国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就文本创作趋势而言,新加坡“过客”诗人创作的旧体诗作品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的。就文本创作整体风貌而言,新加坡“过客”诗人创作的旧体诗作品开始展现一定的南洋风貌。就创作形式而言,广泛地延用以往的诗歌题目命名方式之外,“过客”诗人创作的一个非常突出特点就是擅于长题。第三章分析的是作为新加坡“流寓者”所创作的旧体诗。这一类作者是出生于中国本土又长年侨居海外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他们所扮演的是中国与新加坡文学中介者的角色,表现出流寓文学的特色。代表人是“南洋才子”邱菽园和“国宝诗人”潘受。“流寓”诗人既坚持中华文化,同时又吸收了南洋文化的特征,形成有别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文学风貌。政治认同上既响应中国革命运动,又积极参与南洋本土的文教活动。通过对邱菽园和潘受的创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此类诗人的创作具有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的意义,其创作主题具有和与中国政治同步的特征,这是早期华人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流寓异域之后以主人公的心态对于南洋社会的客观反映,而他们的作品中亦表现出对新加坡和中国两地的共同关照。第四章分析的是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的创作。当代旧体诗的创作作为“边缘中的边缘”的异质文化,表现出与中国本土文学有一定差异的同时,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他者。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群体是新声诗社和随笔南洋网的论坛创作。此类诗人的创作表现出为写诗而写诗、对汉语的坚守的特点。其文学归属性应该隶属于新加坡国家文学。放眼旧体诗在新加坡未来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依旧边缘的特点,而这种边缘性还将一直持续。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首先,新加坡华文旧体诗表现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受容与变异。其次,在多元化的新加坡社会,旧体诗面临着生存环境与自身发展的矛盾与困境。再次,对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文学史定位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指出新加坡华文旧体诗是海外华文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旧体诗海外创作的行为意义大于写作意义。
王建光[9](2019)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整体上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过程。“进城”,意味着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迁移”,更意味着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在全球化不同阶段社会转型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进城”故事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50年代初革命者的“进城”,通过建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主义城乡格局,试图超越工业化时代欧美国家的“进城”困境。90年代以来的“进城”,既受到新的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克服50年代初的“进城”所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两次“进城”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进城”故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中国当代文学中丰富而复杂的城市想象,提供了认识中国“进城”故事的活力与困境的有效途径。相对于学界所普遍关注的空间“迁移”中“农民/农民工/乡下人”的“进城”问题,本研究则将“进城”视为中国人普遍性的生存境遇,基于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整体性观照,探究不同的城市想象之间碰撞、冲突的观念基础和现实语境,揭示不同的城市想象所塑造的精神结构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认同困境,从而尝试为“进城”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意义空间,这正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围绕“工人神话”,集中探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革命者的“进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既体现了神圣性、超越性的特征,也不断地呈现出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在80年代的“返城”故事、农民“进城”故事中,更可以看到这种城市想象对人的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第二章,围绕“城市的面孔”,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欲望之城”、“迷宫之城”、“无名之城”、“大城”与“小城”的“双城记”、北京与纽约的“双城记”,“城市面孔”的复杂性既是两次“进城”之间的“对话”,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特征所在。第三章,围绕“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集中探讨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现代城市能否为人提供一种家园的归属感、认同感,是中国“进城”故事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城市化的剧烈程度,“工人神话”所塑造的认同意识与“农民工”、“下岗工人”的边缘境遇之间的复杂关系,城市“欢歌”中对复杂城市生活的有意“漠视”,以及对城市之外的“远方”和“故乡”的想象,均意味着认同困境的必然性。探究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最终指向现代城市文明形态变动不居的特征,这意味着并不存在某种唯一性的想象,“进城”也并不存在一个“完成”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不断探寻神圣性,不断面对困境的过程之中。这或许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进城”故事的真正意味。
钱文霞[10](2012)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学界普遍的看法,裕固族当代文学即1949年以来由所有裕固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就文学自身的发展历程而言,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裕固族当代文学,时至今日,随着作家队伍的日益壮大成熟、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己得到空前发展。裕固族当代文学正以其独具魅力的民族、地域、历史、宗教、民俗文化优势,演变为裕固族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象征。本文立足于文本细读,以动态的视角,将裕固族当代文学置于其独特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原文化等他者文化冲突、对话所形成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中对比观照,以期全面、客观审视裕固族当代文学的全貌。全文主体部分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就裕固族当代文学的作家队伍构成、文学成就、发展现状,以及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这四个裕固族当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代表性作家等情况进行总体观照。第二章就民族历史和民间文学这两个裕固族当代文学极为重要的叙事资源入手,通过对裕固族当代文本历史再现的“寓言性”书写以及裕固族当代文学文体“变种”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的探究,揭示裕固族当代作家浓郁的家园皈依情结和精神建构意识。第三章通过对裕固族当代文本中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互为表现、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映成趣、文本和历史互文共生三个文本策略的分析,探究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环境,裕固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风俗对裕固族当代作家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追求、艺术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呈现裕固族当代文本书写的无穷魅力。第四章通过对裕固族当代文学的创作主体——身处裕固族多元文化语境之中的裕固族作家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的揭示,探究裕固族当代文学中层出不穷的文学寻根写作的成因与意义价值所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文学全面失落的背景之中,重审裕固族文学的全面繁荣与纵深发展,文本自身的魅力自然成了我们的主要关注点。诚然,裕固族文学是以其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和对生存、生态环境的关注进入读者阅读视野的,但裕固族当代作家所要呈献给读者的,不仅是裕固族独特的宗教景观、多彩的民俗文化、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独属于裕固族的精神追求、审美取向,以及在语言、民俗、宗教等浅层结构之后的对于裕固族文化精神的不断阐释与准确表达。
二、当代文学:世纪之交的远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文学:世纪之交的远眺(论文提纲范文)
(1)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 |
二、孔孚其人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
一、“源与流”的辨正 |
二、“失重期”的选择 |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
六、减隐的极限 |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
二、诗与“道” |
三、心灵距离 |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
五、距离的标准 |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
一、“看山” |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
一、错位的批评 |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
三、文体试验:触壁 |
四、丝人茧行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要点 |
第一章 手段:风景中的时代信息 |
第一节 自由主(个)体的确认 |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再现 |
一、早期革命小说的开创之功 |
二、社会剖析派的“提纯”努力 |
三、“十七年”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守望 |
第二章 目的:风景中的隐逸心态 |
第一节 出世之美:废名 |
第二节 时代的弃儿:戴望舒 |
第三节 在寂寞与恐惧之间:徐訏 |
一、寂寞与恐惧中的风景 |
二、寂寞风景中的哲学 |
三、隐逸思想的来源 |
四、革命现实与不如归去 |
第三章 无目的的合目的:风景中的哲学 |
第一节 关于世界的本质 |
第二节 认识自我与世界的方式 |
第三节 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 |
一、自然是人类本质生成的基础 |
二、自然是人类灵魂回归的家园 |
三、自然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象征 |
第四章 美学格调的丰富 |
第一节 繁盛的景象 |
第二节 缺陷与不足 |
第三节 格调的来源与繁盛的原因 |
第五章 叙事/抒情结构的建立 |
第一节 提领、转捩与总括 |
第二节 主导动机 |
第三节 弥散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
二、文学留白观 |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困惑”(1955-1970) ——以崑南、王无邪、李英豪的逐“梦”历程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梦”的萌芽与成长—历史语境 |
第一节 萌芽:《诗朵》与五十年代香港文坛 |
第二节 成长:《文艺新潮》的试炼 |
第三节 热情的火花:崑南与王无邪的现代主义创作 |
一、崑南:梦想“不减价” |
二、王无邪:“火焰”的力量 |
第二章 “梦”的成形:“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与《新思潮》的创立 |
第一节 如何成形—背景溯源 |
一、“文学”与“美术”思路之由来 |
二、“文化再造”背后—“梦”的政治意识 |
第二节 成形路线:反思“五四”与“现代” |
第三节 成形之后—“梦”动摇的预兆 |
一、对文学与自我力量的怀疑 |
二、《香港时报·浅水湾》上的拉锯 |
第三章 “梦”的动摇:“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的暂停与重组 |
第一节 《好望角》创刊的背后 |
一、“梦”的隐喻及其表现 |
二、“梦”动摇的原因:多向度 |
第二节 批评家李英豪的热情与建树 |
第四章 “梦”的坠落:“现代文学美术协会”解散及以后 |
第一节 “梦”坠落的表现 |
一、崑南:向“流行文化”与“通俗文学”的转向 |
二、李英豪:寄情生活与传统 |
三、王无邪:弃诗文而从画 |
第二节 “梦”坠落的原因 |
一、经济与社会对文学的影响 |
二、关于现代主义“实用”价值的个人之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崑南发表作品情况统计 |
附录2: 王无邪发表作品情况统计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方法思路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文学”与“文化”的思路:毛泽东作为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湘楚文化与湖南精神 |
第三节 小说湖南与现代传统 |
第一章 小说湖南的求是忠诚——“改革”中国的先声表达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危机的“同声传译” |
(一) 《将军吟》及莫应丰小说创作简论 |
(二) “同声传译”的“效果”与“机制” |
(三) “同声传译”的语义“复杂性”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危机的风俗演绎 |
(一) 《芙蓉镇》及古华小说创作简论 |
(二) 知识分子的民歌修辞术 |
(三) 风俗的政治及其危机命运 |
第三节 文学“湘军”:命名的缘起、方式及影响 |
(一) 命名的踪迹:从“湘军”到文学“湘军” |
(二) 文学“湘军”的命名影响与 90 年代的文化研究 |
第二章 小说湖南的创新有为——“开放”中国的图式再现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身份危机的“寻根”取向 |
(一) 韩少功小说创作简论 |
(二) 《马桥词典》:“妙会实事”的“亲附人生” |
(三) 《暗示》:对外开放的“全球化”时代的小说艺术 |
(四) 《日夜书》:文明的野蛮与野蛮的文明 |
(五) “寻根”的未完成:有信仰的适度虚无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认同危机的“新实验”先锋——残雪小说论 |
(一) 激进孤独的“新实验”先锋 |
(二) “创世纪”的“动物世界” |
(三) 内宇宙的“自我”迷津 |
第三节 湘楚文化精神的“中国当代文学”内涵 |
(一) 湘楚文化精神的矛盾构成及调和解析 |
(二) 一个文学史命题的简要回顾 |
第三章 小说湖南的责任担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文学镜像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90 年代”的再认识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敞开与遮蔽 |
(二) 政治的经济与经济的政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小说艺术 |
(一) 《国画》及王跃文小说创作简论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主义与《国画》的现实主义 |
(三) 《国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运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危机 |
(一) 《沧浪之水》及阎真小说创作简论 |
(二) “圈子”的“围城” |
(三) “世纪末”的“灰烬” |
第四章 “乡土中国”与“市井中国”的湖南景观 |
第一节 山南水北与乡土特色 |
(一) 乡圩集镇叙事 |
(二) 水边碾坊故事 |
第二节 市井趣味与长沙风情 |
(一) “乡土中国”与“市民社会”双重参照下的“市井中国” |
(二) 麻将:“市井中国”的装置缩影 |
(三) 市井趣味的长沙特色 |
结语:危机、现代性或反映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东北以北,湖南以南(代后记) |
(7)河陇文化与唐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唐代河陇诗研究 |
(二) 河陇历史地理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河陇文化概述 |
第一节 河陇文化及其形成和历史演变 |
一、“河陇”的地理概念 |
二、“河陇文化”释义及其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唐代河陇地区的战略地位 |
一、政治地位 |
二、文化地位 |
第二章 唐代诗人河陇行迹考 |
第一节 唐代非陇籍诗人河陇行迹考述 |
一、入幕从军文士河陇行迹考述 |
二、漫游边塞文人河陇行迹考述 |
三、边地军将、官员大吏河陇行迹考述 |
第二节 祖籍为河陇的诗人书陇简考 |
第三章 唐诗中的河陇文化意象 |
第一节 唐诗中的河陇自然意象 |
一、山川意象 |
二、风物意象 |
第二节 唐诗中的河陇人文意象 |
一、关隘重镇 |
二、胜迹风俗 |
三、人物典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8)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和出发点 |
第二节 新加坡华文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研究意义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吟到中华以外天——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身份背景 |
第一节 中国与新加坡交往史略 |
第二节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分类 |
第三节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传播途径 |
第二章 诗在南洋——新加坡“过客”的旧体诗 |
第一节 中华风景记桃符:出使海外的晚清官员 |
第二节 我视新洲成旧洲:任职异域的新加坡总领事 |
第三节 更望佗城作故乡:出访南洋的文人 |
第四节 去国离家岁又终:政治原因流亡到新加坡的诗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新移民的浪子——新加坡“流寓者”的旧体诗 |
第一节 “流寓者”的身份背景特征 |
第二节 星洲明月无古今:“南洋才子”邱菽园 |
第三节 翠墨新挥海国篇:“国宝诗人”潘受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新土地、新生活、新经验——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 |
第一节 词流星散文坛寂: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作者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海国欣传径有阴: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诗社传播 |
第三节 重光汉学见天开:当代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网络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旧体诗在新加坡的发展趋向 |
结论 |
第一节 合同异:新加坡华文旧体诗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受容与变异 |
第二节 辨东西: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选择与困境 |
第三节 学理攸同: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文学史定位及其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的提出 |
二 研究范围 |
三 研究的三个基本维度 |
(一) 城乡格局与城市想象 |
(二) 城市想象中人与城市的结构性关系 |
(三) 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与认同问题 |
四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工人神话”: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和认同问题 |
一 革命者的“进城”与社会主义城市的建构 |
(一) 革命者的“进城”: 改造城市的精神资源问题 |
(二) 城市“新人”与“新生活” |
(三) “到远方去”: 从改造城市到创造城市 |
二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中农民的城市想象 |
(一) 社会主义城乡格局想象 |
(二) “支援工业”: 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三 80年代文学中的“返城”故事 |
(一) 返城知青的城市想象与远方想象 |
(二) 小生产者返城与现代市民社会想象 |
四 80年代文学中的农民“进城”故事 |
(一) 立于新时代城市的门槛之前: 路遥的意义 |
(二) 金狗的“进城”故事与贾平凹的反城市想象 |
五 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
(一) 余华的暴力叙事与城市空间 |
(二) 方方的城市“风景”与“工人神话” |
第二章 “城市的面孔”: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识问题 |
一 市场经济时代的城乡格局想象 |
(一) “青梅竹马”: 传统乡村世界完整性的一种象征及其现代境遇 |
(二) “乡村终结”中的土地情话 |
二 90年代文学中的“欲望之城” |
(一) “废都”与外乡人的城市想象 |
(二) “从俗入流”与“市民”的城市想象 |
三 新世纪文学中的“迷宫之城”和“无名之城” |
(一) “繁花”景象与“迷宫之城” |
(二) “黄雀”隐喻与“无名之城” |
四 新世纪文学中的“双城记” |
(一) “大城”经验与“小城”隐喻 |
(二) 北京与纽约: “重新”面对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别人的城市”与“我的城”: 市场经济时代城市想象中的认同问题 |
一 作为生活理想的“陌生人社会” |
(一) 自由的流动: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 |
(二) 孤独:现代城市生活艺术 |
二 “农民工”与“下岗工人”: 两种城市边缘人 |
(一) “计划性”流动与农民工的人生困境 |
(二) “落脚城市”: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困境 |
(三) 改制与工人家园的变迁 |
(四) 下岗工人边缘化中的精神危机 |
三 市场经济时代的三种城市“欢歌” |
(一) “顽主”的城市漫游 |
(二) 水塔街的市民传奇 |
(三) “时代姐妹花”的城市舞台秀 |
四 “远方”与“故乡”: 关于城市之外的想象 |
(一) 在城市想象“远方” |
(二) “返乡”: 何处是家园 |
结语 |
一 人的“进城”与城市的神圣性 |
二 文学的“进城”: 永远的“未完成”状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10)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
二、选题背景、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裕固族当代文学的总体观照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关于民族 |
二、少数民族 |
三、民族文学与裕固族当代文学 |
第二节 裕固族当代文学概述 |
第三节 裕固族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
第二章 文学资源与书写特征 |
第一节 民族历史在裕固族当代文学中的再现 |
一、民族历史与文学再现 |
二、历史再现与家园皈依 |
第二节 民间文学对裕固族当代文学的滋养 |
一、再现民族历史 召唤民族精神 |
二、关注生存环境 坚守精神家园 |
三、体认女性命运 |
四、书写人与动物的深厚情谊 |
第三章 多元文化与文本策略 |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互为表现 |
一、地方内蕴 民族指向 |
二、地域性表达 民族性言说 |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映成趣 |
一、并存的宗教文化 |
二、多彩的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文本和历史互文共生 |
一、文本与裕固族民族史 |
二、文本与中国现当代史 |
第四章 身份意识与文学寻根 |
第一节 间性文化与边缘体验 |
一、间性文化:源起与表征 |
二、边缘体验与身份危机 |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与寻根写作 |
一、妥清德的寻根情结 |
二、铁穆尔的文学寻根 |
三、杜曼·叶尔江的寻根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编、着类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附录 |
附录1 裕固族文学作品一览 |
附录2 贺继新采访录 |
附录3 杜曼·纳姆嘉采访录 |
附录4 铁穆尔采访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当代文学:世纪之交的远眺(论文参考文献)
- [1]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传承与突破 ——中国新文学中的自然物象风景描写[D]. 陈广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3]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4]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困惑”(1955-1970) ——以崑南、王无邪、李英豪的逐“梦”历程为视点[D]. 许丽萍. 山东大学, 2020(10)
- [5]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6]小说湖南与当代中国 ——湘楚文化视野下的1978-2013湖南小说研究[D]. 唐伟. 吉林大学, 2014(09)
- [7]河陇文化与唐诗关系研究[D]. 马志超.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8]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D]. 赵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9]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进城”故事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表现[D]. 王建光.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裕固族当代文学[D]. 钱文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