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金属导体研究

有机金属导体研究

一、有机金属导体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1](2012)在《微波诱导热解废旧印刷电路板(WPCB)的实验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各种电子和电器产品的升级换代或淘汰,致使全球电子废弃物数量升幅惊人,成为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作为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同时又有欧美地区电子废弃物的非法流入,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电子废弃物浪潮。电子废弃物作为一种危险废弃物的同时又富含多种金属和贵金属,是宝贵的待用资源。日趋严格的政策法规和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意识推动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的开展。高效而环境友好的处置与回收技术,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宝贵资源的回收利用角度来看,都是电子废弃物完全蜕变为资源的关键,而目前研究和应用还亟待深入。作为电子废弃物的典型代表,废弃印刷电路板(WPCB)的合理处置与回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WPCB自身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点,处置和回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如:基板层压结构韧性强、强度大,破碎不易;稀贵金属往往被非金属材料包裹,回收率低;破碎过程中高温导致有机聚合物分解,引发环境问题;非金属材料利用不足;常规热解因物料尺寸比较大、孔隙率比较多、导热系数比较小等因素而效率不高等,目前相关资源化技术的研发还很不成熟。为此,本文以WPCB为研究对象,对其高效资源化技术展开研究。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整体性、即时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已在生物质、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将其应用于WPCB热解,可以有效解决WPCB破碎难的问题,并能够实现有价成分的全面回收,而且热解后稀贵金属不存在被非金属材料包裹而难以完全解离的问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因此,WPCB的微波热解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WPCB富含金属的材料特性以及微波加热对于金属材料的规避常识,微波热解WPCB的相关研究还不多。目前已有的研究也是仅仅基于微波作用强吸波介质产生的快速升温特性,通过被率先加热至高温的吸波介质这一热媒的热传导将WPCB热解,从物料被加热方式上看仍属于外部加热,或者说是外部加热和微波加热的混合加热方式,微波整体性加热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而微波直接作用WPCB诱导其高效热解的研究还几乎处于空白。综合国内外微波热解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能源转化领域的研究现状,结合WPCB的材料组成和结构特点,尤其是富含金属丝、线、引脚等的材料特性,以及微波作用不同介质的作用机理,尤其是金属尖端在微波作用下能够引发电晕放电乃至剧烈的弧光放电的深入思考,本文提出了微波诱导热解WPCB的研究。本研究是基于微波加热和电晕放电的原理,发挥WPCB本身或掺加介质的微波吸收作用,发挥废弃物中金属部分的放电特性,通过二者的有机耦合,实现WPCB以内部加热为特征的直接热解。基于该思想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在工业微波热解实验装置上,对两种废旧印刷电路板(电路板基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未安装任何电子元器件,记为WPCB-A;废电脑主板,拆除电阻、电容元件,记为WPCB-B)微波热解的升温特性和失重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废旧印刷电路板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体系下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微波功率是影响物料升温特性和热解失重特性的重要因素,微波功率较低,只能实现物料的部分热解,总失重较低,物料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也相对较低,微波功率超过一定限值后,物料能够实现快速完全热解,热解反应为一阶反应;在相同微波功率下,WPCB-B热解过程伴有频繁的电火花现象,致使升温速率和失重速率都要优于鲜能观察到电火花现象的WPCB-A的热解过程,暗示金属放电对微波加热过程和热解反应的促进作用;对WPCB-A而言,添加合适的微波吸收剂,特别是热解残炭和活性炭,能够显着加快热解反应的进程;对WPCB-B而言,微波吸收剂的添加需谨慎,可能会导致介质吸波与微波-金属放电产生竞争作用机制,以致吸波介质的加入削弱了微波-金属放电的激发及其热效应,产生不利于热解反应进行的影响;WPCB-B微波热解和常规热解的动力学过程存在明显的不同:相同升温速率下,微波加热条件下的活化能显着低于常规加热条件下,表明在微波加热和金属放电的耦合作用下可能存在某种特殊效应(如,非热效应)。热解产物的有效分离回收和分析表征是本文的另一重要内容。通过对热解产物的有效分离回收,获得WPCB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热解的产物分布规律;通过采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WPCB热解产物的元素组成、分子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不同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探讨。此外,针对热解产物中因普遍含有有毒的溴化物而影响产物品质的弊端,本文对微波热解WPCB过程中溴的迁移规律及固化脱除途径进行研究,并针对溴元素在WPCB及热解产物中的存在形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溴元素含量的测试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和热解终温是影响产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升温速率和热解终温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缩短挥发分的停留时间,降低了挥发分的二次分解反应,致使液体产物产率升高,同时有助于气体产物中H2含量的提升。热解残炭或活性炭作为性能优良的微波吸收剂,其添加比例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热分解反应的进行,缩短挥发分的停留时间,致使液体产物产率提高,然而,当添加量达到一定程度致使热解物料床层温度显着提高时,热解释放的挥发分经过炙热的物料床层时便被二次分解为小分子的气体,致使液体产率降低,气体产率升高。由此可见,添加剂的选用一方面应考虑热解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要兼顾理想产品的获得。溴元素在WPCB热解过程中,~30%迁移到液体产物中;-50%迁移到气体产物中;仅~20%留在固体产物中。通过提高加热速率促进有机溴化物向HBr的转化后采用CaCO3进行产物脱溴,可实现溴的固化脱除率达到50%以上,液体产物中溴的脱除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升了热解产品的品质,降低了对管路的腐蚀。介质吸波和金属放电的耦合作用机制是微波诱导热解WPCB的核心机理问题,只有揭示金属放电与介质吸波的关系,才能明确了WPCB中各主要成分在微波辐照下的作用过程与机理。本文对金属放电和介质吸波的耦合作用进行剥离和叠加分析:首先,本文通过把金属置于微波透射并保温材料——石英砂中进行微波辐照,通过间接水量热法以热量形式对金属放电热效应进行表征;其次,采用同样方式将不同质量的吸波介质置于石英砂中进行微波辐照,考察吸波介质的微波加热效应;最后,将一定质量的金属和不同质量的吸波介质混合后同时进行微波辐照,考察金属放电和介质吸波的叠加热效应。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获得对介质吸波和金属放电耦合作用的总体描述。研究表明:微波作用下介质吸波与金属放电的耦合作用机制随着吸波介质的添加量的变化既可以是合作又可以是竞争的。当微波吸收介质的量相对较小,微波-金属放电现象几乎不受吸波介质的影响,耦合热效应是两种热效应之间的协同,随着吸波介质量的增加,微波-金属放电激发变得困难,热效应减弱。被加热样品的总体热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波介质对微波能量的吸收。继续增加吸波介质的量将导致微波金属放电完全不能够被激发,一方面,被加热样品将以介质吸波为主对微波能量进行转化;另一方面,金属可能会对微波传输造成干扰,致使耦合热效应低于相同条件下吸波介质自身产生的热效应。通过对微波加热过程的模拟研究,进一步从金属和吸波介质引入后空间和物料内部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的角度,对微波作用下金属与吸波介质的耦合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试验是宏观表征,计算则能具体到点和局部,获得理论层面的深度剖析。本文首先选取物性参数为温变函数并且数据比较完整可靠的水作为吸波介质,对其加热过程电磁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然后,对吸波介质(活性炭)在微波辐照下的电磁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并考察介电参数对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的相互检验和印证,完善微波场下吸波介质加热机制的系统描述。最后,对微波辐照下金属和电介质共同存在时电磁场进行了模拟,将电介质分为弱吸波介质和强吸波介质两个情况,分别对叠加作用下的电磁场进行模拟计算,并从负载的平均介电损耗角度对耦合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剖析,从理论上完善介质吸波和金属放电耦合作用的系统描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相互验证,并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规律。通过对热解固体产物进行破碎分离,对金属和非金属组分进行分离回收。通过对气体和液体产物热值和回收的金属组分的市场价值的评估,进行微波辐照废旧印刷电路板回收工艺的经济性的初步分析,发现经济效益显着。因此,采用微波诱导热解的方式处置电子废弃物,特色高效,效益突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资源回收技术。考虑到规模放大和工业推广的需求,本文针对电子废弃物进行连续生产工艺的设计,并结合国家政策、设备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经济性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对微波诱导热解WPCB的过程和机制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透析,对微波热解在不同场合的原理与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剖析,为微波热解电子废弃物乃至类似固体废弃物的工艺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系统参照。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指出研究不足,明确下一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吴平[2](2019)在《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与制冷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的能源缺乏与废热污染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急需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因此利用塞贝克效应进行温差发电、利用帕尔贴效应进行热电制冷,提供了解决能源与热能污染问题的新思路,热电材料的开发、优化及应用已成为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从两方面来研究材料和器件的热电性能:一方面从热电材料的薄膜化来研究,制备薄膜热电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调控研究;另一方面从热电制冷应用上的小型化来研究。在热电薄膜材料研究中,制备并探讨了电极和酸溶液处理对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薄膜的热电性能影响;制备了多晶碘铅甲胺钙钛矿(CH3NH3PbI3)薄膜材料和器件,并利用光激发产生激发态等物理手段来调节和改进其热电性能,达到同时增大其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的目的。在热电制冷小型化研究上,测试并分析了不同P-N结对数、不同级联层数对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性能的影响,并对小尺寸半导体热电片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分析,对其制冷应用的最佳经济性提供了指导与建议。最后,选用最合适的半导体热电片进行制冷冰箱的最优化的应用设计与研究,结合单片机技术制成了温度可调控的高精度半导体恒温制冷系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电薄膜材料研究上,制备了PEDOT薄膜和器件,发现膜厚和电极对PEDOT薄膜器件的热电性能有着显着影响;在150℃与温差8℃和厚度是2μm的条件下,Al(hot)/PEDOT:PSS/Au(cold)器件的塞贝克系数最大,可超过120μV.K-1,Au(hot)/PEDOT:PSS/Au(cold)器件中的电导率最大。在酸处理对PEDOT热电性能影响研究中,经过成膜前、后两次酸处理形成的PEDOT薄膜的电导率高达1643.04 S.cm-1,比纯的PEDOT电导率提高了约1000倍,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塞贝克系数为13.6618 mV.K-1,最后获得的功率因子为30.6665 nW.m-1.K-2。(2)在热电薄膜材料研究上,还制备了有机-无机碘铅甲胺钙钛矿薄膜和器件,运用光激发手段使得该薄膜的电导率从黑暗条件下的7.8×10-6 S.m-1增加到光照条件下的4×10-5 S.m-1。同时,当光强度从0增加到100%,塞贝克系数也从26μV.K-1增加到-17 mV.K-1。光照条件下的功率因子(PF)值为11.51 nW.m.K-2,比黑暗条件下的5.27×10-6 nW.m.K-2的PF值提高了几个数量级。(3)在不同P-N结对数对单级热电片制冷性能影响的研究中,同一电流下,半导体热电片的P-N结对数越多,冷端温度相对越低,所产生的制冷温差与制冷量相对越大,制冷量相对越小。热电片的冷端温度随电流的增加而降低,所产生的制冷温差也随电流增加而增加,最后达到饱和,其制冷量和制冷效率都随电流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大制冷量和最佳制冷效率;当电流接近极限值时,其制冷效率趋近于0。在不同级联层数对多级热电片制冷性能的研究中,在同一电流下,级联层数越大,产生的冷端温度越低,制冷温差越大,但制冷量和制冷效率越小;小型尺寸(2.3×2.3 mm2)下热电片的制冷量非常小,且在进行应用时对热端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制冷温差相对较小。(4)基于以上对热电片制冷性能的研究结果,对于容量为6 L的半导体冰箱,采用两个级联层数为二的二级热电片在热结构上对称安装、并联连接、热端采用水冷散热器、冷端采用风机吸热加速热量传递。实验结果表明,以上工况组成的半导体制冷冰箱拥有最佳的制冷性能,可以在60W的功率下实现37.1℃的制冷温差,与原装制冷工况相比,功率降低了29W的同时,制冷温差增大了13.6℃,半导体冰箱的制冷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最后结合单片机技术,设计控制电路,编写控制程序,制成了温度可智能调控的高精度半导体恒温制冷系统,恒温箱内温度值的精确度为±1℃,温度可控性良好。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朱晓云[4](2011)在《银包铜粉及聚合物导体浆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浆料制备技术中,导电相金属粉末的制备是关键。对于导体浆料而言,导电相大多以铂、钯、金和银等贵金属粉末为主,其中以银导体浆料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由于贵金属价格的飙升,浆料成本增加;加之银迁移是银浆料自身存在的缺陷,不能满足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的要求。因此降低成本、寻找性能优良的新型导电粉体、以贱金属代替贵金属制备电子浆料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本文采用发明专利技术置换-还原法制备银包铜粉,对镀银过程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优化了镀银工艺及银镀层结构;采用银包铜粉作导电相,制备了聚合物银包铜粉导体浆料;研究了银包铜粉浆料的性能,探讨了银包铜粉浆料的抗银迁移性能;并以本文研究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本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Cu-Ag-NH3-H20系电位-pH图分析和计算及镀银过程热力学分析,为制备银包铜粉提供了理论依据。(1)在有NH3存在的溶液中,Cu和Ag氧化物稳定区缩小,溶液中Cu和Ag的水溶物的稳定区域大大扩宽,提高了溶液的稳定性,所以制备银包铜粉在含NH3的水溶液中为好。(2)在氨水溶液中,铜、银的电位差增大,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增加,在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3)在置换-还原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得到具有一定厚度的银镀层的银包铜粉。2、采用发明专利技术置换-还原法制备银包铜粉。通过对片状铜粉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镀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对银包铜粉包覆效果和性能影响的研究,对银包铜粉的外观颜色、松装密度、压实电阻、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优化的银包铜粉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是:AgNO3:2.4~14.2g/L,氨水:0.8 g/L,甲醛:1~3g/L,水合肼:1~4 g/L,复合分散剂:1.0 g/L,PH值:11,镀液温度:60℃,固液比为1:15~1:20,搅拌速度:1000r/min,银包铜粉的干燥:50℃,30min。3、采用银包铜粉较佳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制备了不同银含量的银包铜粉,以外观颜色、压实电阻、表面形貌、比表面积和抗氧化性为表征,研究了镀银前后银包铜粉性能的变化规律,获得以下结论。(1)银包铜粉的形状、松装密度、振实密度主要由原料铜粉的性能所决定,银镀层对上述性能影响不大。(2)银镀层对银包铜粉的粒度分布有一定影响,片状银包铜粉的粒度D50随着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银含量大于20%后,D50开始变大。(3)银镀层对银包铜粉的压实电阻影响较大,压实电阻都随包覆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包覆银含量大于20%时,压实电阻的降低逐渐变慢并趋于稳定。(4)银镀层对银包铜粉的比表面积影响为:银包铜粉包覆银量低时,比表面积随着银含量增加而增加;包覆Ag含量大于5%后,比表面积随包覆银含量增加而减少。(5)银包铜粉在空气中放置,压实电阻都变大。从包覆银量上比较,低银含量比高银含量变化大。从时间上比较,前6天的变化较大,银包铜粉电阻变化率都大于了10%,银含量大于20%后银包铜粉电阻变化率小于10%;27天后,银包铜粉电阻变化率趋于稳定。(6)银包铜粉包覆银量不同,开始氧化温度不同。低银含量的开始氧化温度低于高银含量。(7)银包铜粉的镀层通过XRD分析为金属银和铜,没有氧化物及其它元素存在。(8)提出了抗氧化银镀层理想沉积方式是:银以片状形式沉积在铜粉表面,片与片之间相互搭结,致密无孔隙,把片状铜粉完全包覆并与外界隔离。(9)采用湿法球磨处理银包铜粉,在相同银含量下,经过球磨后的银包铜粉银对基体铜粉的包覆面积增大,银镀层与铜粉的结合更紧密,球磨后银包铜粉抗氧化能力提高。4、采用银包铜粉作导电相,通过对不同有机载体及不同配比组成的浆料的粘度、触变性、附着力、方阻、抗折强度、抗氧化性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获得了有机载体、聚合物银包铜粉浆料较佳配方,检测了其性能,得到以下结果:(1)有机载体优化体系是聚酯和聚丙烯酸酯按重量比1:1;乙二醇乙醚酯为溶剂,聚合物含量为lOwt%配制的有机载体。(2)聚合物银包铜粉浆料较佳配方是:银包铜粉(银含量30%)导电相含量55%,有机载体含量45%。(3)银浆中导电相银含量为50%~55%之间浆料的印刷性能较好,银包铜粉浆料中导电相银包铜粉的含量在55%~60%之间浆料的印刷性能较好;(4)在各自较佳配方下制备得到的浆料性能是:银浆料方阻是12.8mΩ/□、对折电阻变化率4%、附着力合格、稳定性良好;银包铜粉浆料方阻是14.6mΩ/□、对折电阻变化率5.5%、附着力合格、稳定性好。5、采用银浆料和银包铜粉浆料制备实验电极,通过水滴法实验比较观察不同的导电相、含量、图案形状,线间距等的银迁移现象;对实验电极进行塔菲尔曲线、交流阻抗曲线测试;研究了不同银含量银包铜粉浆料电极银迁移性能,得到以下结论:(1)水滴实验中迁移现象的主要特征是施加外电压后,处于水溶液中的电极会发生离子迁移;树枝状沉积物总是在阴极上产生,并向阳极生长;树枝状沉积物并不是一通电就开始生长的,不同导电相、不同形状电极、不同外加电压都会影响迁移速度;整个迁移过程中,都伴随着絮状沉淀物的生产。(2)银浆料电极和银包铜粉浆料电极塔菲尔曲线、交流阻抗曲线测试结果表明:银包铜浆料电极比银浆料电极的自腐蚀电位向正方向移动,自腐蚀电流更低,耐腐蚀性好,电极的溶解较慢;银包铜浆料电极在该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稳定性比银浆料电极好;银浆料电极更容易腐蚀,银包铜浆料电极的耐腐蚀性优于银浆料电极,银包铜浆料电极的溶解比银浆料电极慢。(3)银包铜粉的抗迁移机理是:铜的存在抑制了银包铜粉阳极中银的溶解,银离子浓度降低,使其在阴极上沉降速度和枝晶生长变慢,提高了其抗迁移能力。(4)用银包铜粉制备的浆料抗银迁移性能比银浆料强得多;研究发现银包铜粉浆料的抗银迁移性能不是随银包铜粉中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含银范围,银包铜粉含银量为25%左右时,其银包铜粉浆料抗银迁移性能最好。(5)首次揭示了银包铜粉的抗银迁移能力与镀银层结构的关系。银包铜粉镀层结构为网状时抗银迁移能力比致密形结构更好。6、以本文研发的银包铜粉及银包铜粉浆料技术成果,依托昆明理工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在昆明高新开发区建立了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了年产400吨银包铜粉、2吨银包铜粉浆料和100吨银包铜粉电磁屏蔽涂料生产线。2006年~2008年间累计新增产值6300万元;申报专利4项;制定企业标准2项;发表论文6篇。该技术成果于2009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云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飞进[5](2013)在《加厚型铜导体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文中提出采用厚膜工艺技术,可以制备出尺寸小、高密度、复杂电路的高导热、高导电的陶瓷散热片。铜导体浆料满足陶瓷散热片的技术要求,所以对散热片用铜浆的研发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铜系电子浆料用有机载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以铜粉为导电填料,混合溶剂有机载体、玻璃制备铜导体浆料的工艺过程。采用多次丝网印刷工艺、氮气气氛中烧结制备成铜导电膜。研究了不同溶剂配比有机载体挥发特性、流平性及不同配比组成的浆料的粘度、触变性、附着力、方阻,优化获得了有机载体、铜浆料较佳配方,测试了铜浆和铜导电膜的性能,制备了陶瓷散热片用厚铜膜导体浆料,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乙基纤维素-松油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有机载体,配制的铜浆的流平性与溶剂挥发特性紧密相关。以松油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溶剂为有机载体,具有层次性挥发特性,浆料的流平性优异,烧结后膜层表面光滑、平整。(2)制备了满足丝网印刷要求的有机载体,其配方和工艺条件为:ω(乙基纤维素)=8%,ω(松油醇)=57%,ω(丁基卡必醇醋酸酯)=23%,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ω(蓖麻油)=0.5%,ω(聚酰胺蜡)=0.5%,ω(其他助剂)=1%,流平时间为8min,干燥时间为5min,烧结温度为820~850℃,烧结时间为30min。有机载体的制备工艺研究表明:有机溶剂的挥发特性决定了有机载体的性能,流平时间、干燥时间、烧结时间是影响印刷性能的重要因素。(3)采用多次丝网印刷工艺制备铜导体厚膜,经过一次印刷烘干、烧结后,铜浆料膜层厚度仅为10~15μm左右,经过二次印刷后,膜层厚度可达到25μm以上,三次以上丝网印刷后膜层厚度可达45μm以上,膜厚满足散热片对铜导电膜的要求。(4)铜浆的最佳配方为:铜粉76%,玻璃粉4%,有机载体20%。铜导电膜的性能:方阻为3.1mΩ/(?),附着力为15N/mm2,膜厚45~50μm。

金利华[6](2013)在《YBCO涂层导体的化学溶液沉积制备技术及超导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高温超导涂层导体是基于双轴织构缓冲层模板生长的类单晶氧化物涂层,在液氮温区具有高临界电流密度。涂层导体是由金属基带/缓冲层/YBa2Cu3Oy(YBCO)超导层/保护层多层材料构成。为了获得双轴织构化模板和高性能的YBCO超导层,需要结合多种材料制备技术,例如轧制辅助双轴织构技术、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脉冲激光沉积、磁控溅射、金属有机气相沉积和化学溶液沉积技术等。目前,YBCO超导层制备技术主要有两种,其中,脉冲激光沉积是以真空技术为基础,是探索高性能涂层导体技术的重要途径;化学溶液沉积技术以非真空技术为基础,是工业化低成本涂层导体的主攻方向。由于化学溶液沉积制备YBCO超导层的工艺过程具有低成本、易于控制薄膜组份以及易于实现连续制备等特点,因此采用化学溶液沉积制备YBCO,已逐渐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性能,需要对化学溶液沉积过程中的材料成相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探索薄膜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传统前驱液慢速热解特性,前驱膜宏观缺陷形成,YBCO形核和生长,a轴晶形成,以及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引入钉扎等问题。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化学溶液沉积制备YBCO的分解和晶化机理,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超导层的性能,本论文分别采用传统全氟前驱液和低氟前驱液制备YBCO超导层。采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对传统全三氟乙酸胶体和低氟胶体中特征官能团的变化和胶体的热分解行为进行分析。采用金相显微分析、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以及磁场中临界电流密度(Jc-B)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YBCO热解和晶化过程的关键因素,YBCO薄膜的钉扎性能等随工艺参数变化,并对其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统三氟乙酸金属有机沉积(TFA-MOD)工艺优化、新型低氟前驱液的开发、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引入钉扎中心等方面。1、YBCO超导层的传统三氟乙酸金属有机沉积制备工艺包括前驱溶液配制、热解和晶化等过程。研究表明,在前驱溶液配制过程中,前驱体三氟乙酸铜对YBCO胶体性质起主要影响作用。YBCO全氟前驱液的特殊性使得传统工艺为慢速热解。研究发现,在热解阶段相对湿度是决定前驱膜表面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升温速率是前驱膜产生褶皱形貌的主要因素。在晶化阶段,过高成相温度会导致YBCO膜产生退润湿现象,低氧分压可以充分抑制YBCO膜中a轴晶的生长。2、系统地研究了具有不同晶格匹配度的单晶衬底和不同形貌的缓冲层对YBCO膜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及YBCO层沉积过程对金属衬底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光滑的La2Zr2O7缓冲层有利于生长高织构和性能良好的超导层。在化学溶液沉积过程中,热解膜中活性组份Ba(O,F)2与CeO2发生界面反应生成BaCeO3,并且金属衬底会发生氧化。通过工艺优化,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在LaAlO3单晶衬底上制备的YBCO薄膜样品在77K自场条件下的临界电流密度为2.7MA/cm2;在具有缓冲层衬底上制备超导层样品(YBCO/CeO2/YSZ/CeO2/NiW)在77K自场下临界电流达到60A/cm-w。3、为了降低传统前驱液对低温热解工艺的敏感性,同时减少前驱体中氟含量,提高超导层的制备速率,采用苯甲酸铜替换三氟乙酸铜,获得了新型低氟前驱液。对比实验表明,新型低氟前驱液的热解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在较广升温速率范围内(1-10K/min)都能获得完整无宏观缺陷的热解膜。整个热解时间1-2.5小时,仅为传统工艺的1/4-1/5,充分满足了高性能YBCO薄膜快速制备要求。在低氟前驱膜的晶化过程中,超导层中间相随温度发生变化,表明了晶化机制仍然为“异位氟化钡”机制。通过调节形核阶段的水汽含量,实现了YBCO超导层的均匀形核和快速晶化。最终,采用低氟前驱液在金属衬底上制备了YBCO超导层,实现了快速晶化,所获得的具有c轴织构的晶化膜,其超导性能与传统制备方法相当。4、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制备了两种不同钉扎类型的超导层,即YGdxBa2Cu3Oy和YBCO+xBaZrO3,并系统地研究了掺杂比例对超导层钉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GdBCO薄膜中发生部分钇位替代现象和析出的少量RE2O3形成点缺陷,可以作为有效钉扎中心,有利于提高薄膜的磁通钉扎性能。随着前驱液中钆含量增加,YBCO相的c轴拉长。过量10%Gd的YBCO薄膜在磁场下具有最佳的性能(Jc=0.18MA/cm2@77K、1T,Fp=1.7GN/m3),比未掺杂的纯YBCO样品高出约1倍。另一方面,在前驱液中引入锆元素,可以在YBCO中形成BaZrO3第二相。研究表明,第二相的存在可以促使薄膜更加致密,并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磁通钉扎能力。在YBCO引入5%BaZrO3时,薄膜的临界电流密度最高(Jc=4.9MA/cm2@77K、自场,Jc=0.42MA/cm2@77K、1T,Fp=4GN/m3)。

蒋庆林[7](2019)在《芳香酰亚胺的溶液加工及其热电和铁磁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有机共轭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电致发光、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伏电池和有机热电等领域。基于活性有机薄膜的器件,如有机发光电子显示屏已经进入了市场,具有高效率、宽视角、高亮度和超轻便等特点。有机共轭半导体材料未来能够在传统无机半导体不能实现的新型应用方面发挥作用,并在材料制备和器件加工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例如在有机热电领域,有机共轭半导体具有很低的本征热导率,且在室温下就有较好的热电转换性能,而传统无机热电材料热导率较高且大都受限在中高温区工作。例如在有机铁磁材料领域,在过去的几十年,合成纯有机磁性材料一直是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关注的焦点。发展有机铁磁材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具有不同于传统金属和离子晶体磁性材料的独特性质。因此,基于有机光电磁材料的电子产品在不久的未来将成为人类科技的主流,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典型的芳香类共轭分子,芳香酰亚胺类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化学、光热稳定性和载流子传输特性,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芳香酰亚胺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科学问题,例如其具有较大的共轭平面,分子刚性较强且聚集严重,这使得其溶解性较差而难以进行溶液加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目前报道的方法如通过接枝侧链基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溶解问题,但会牺牲本体材料的某些特性,比如通过修饰后,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会降低等。因此,如何不但能实现芳香酰亚胺类材料的溶液加工,而且还能保留其固有的优点,是有机光电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这对于拓展芳香酰亚胺类材料在有机热电和有机铁磁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本论文中提出利用水合肼还原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芳香酰亚胺的溶液加工并制备成膜。薄膜中分子排列紧密有序,具有强的相互作用而且氧化后可以得到稳定存在的自由基,在有机热电和有机铁磁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在第二章中,针对大环π共轭分子难以进行溶液加工这一科学问题,我们创新地使用水合肼同时作为还原剂和溶剂,在高温高压下把4Cl-PBI分子脱氯并还原成PBI阴离子态(大部分的PBI二价阴离子和少量PBI自由基阴离子),起到助溶解的作用,并将溶液滴涂制备成平整致密的薄膜。SEM和GIWAXS表明PBI薄膜结晶性好且分子紧密有序排列,π-π间距为3.26?。然后,我们继续尝试将此方法应用于共轭更强且更难溶解的PBI粉末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溶液加工效果。最后,我们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它芳香酰亚胺类材料如NDI,甚至其它颜料体系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以上表明,此方法具有普适性,为有机半导体难溶材料的溶液加工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上一章的研究,我们发现经过此方法制备的薄膜,不仅分子排列紧密有序,而且含有大量的阴离子,这有利于电导率的提升,因此我们尝试将其应用到有机热电领域中。在第三章中,我们系统地研究了PBI薄膜在氧气掺杂不同时间下的热电性能。首先,通过EPR、拉曼光谱和XPS能谱等表征发现随着氧化掺杂时间的增加,PBI2-被氧化成PBI·-和PBI中性态。在热电性能方面,泽贝克系数迅速增加到–3021μV K-1且电导率依然维持在很高的水平,同时热导率基本不变,ZT值高达0.23,是目前n型溶液加工有机热电材料的最高值。我们还尝试制作了热电微型器件,在温差为10 K且负载为55 kΩ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5.14 nW。这里我们利用的氧气掺杂办法,不仅简单易操作,且不会引入杂质,掺杂效率高。一般情况下掺杂后电导率虽有大幅提升,但泽贝克系数会明显下降。在本工作中,氧气掺杂前,材料的电导率已达到较高的数量级且掺杂后下降较少,而且氧气掺杂可以调节费米能级的位置,增大泽贝克系数,提高ZT值。在前面工作中我们发现PBI分子排列紧密有序,且经过氧化后含有大量稳定存在的自由基,这很符合有机铁磁材料的设计原则。这启发我们去探究其在有机铁磁领域中的应用。为了保证材料的纯度和避免金属杂质的引入对铁磁信号的干扰,我们利用升华的办法得到了PDI单晶材料。然后通过单晶解析,得到了其分子共轭间距为3.34?。随后,我们采用水热反应将刚性骨架PDI晶体溶解在过量的水合肼溶剂中,PDI分子的绝大部分被还原成可溶性二价阴离子。在随后的氧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PDI·-自由基,同时重新组装为分子间距为3.30?的纳米结构晶体。磁性测量发现,此材料表现出宏观的室温铁磁性,X射线磁圆二色谱证明铁磁性来源于分子间未配对的π电子。我们的发现为实现室温铁磁半导体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可以为未来有机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新的选择。

马洪春[8](2019)在《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用铜电极浆料制备技术》文中指出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一种以氧化锌为主要材料,在原料中加入多种金属氧化物烧结而成的一种具有瞬态电压抑制功能的陶瓷半导体元件,由于其自身具有独特的伏安特性,因此可以用来代替齐纳二极管和部分电容器设备。通过与保护元器件并联使用,来防止电路中由于电压突发性增大后形成的电流浪涌和静电放电对电器元件造成的伤害。目前,用于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浆料的导电相主要为银粉,占据整个浆料成分的80%左右。但是作为贵金属的银粉近些年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制备成为浆料后成本较高。本文采用贱金属铜来替代广泛应用的金属银,制备了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用铜电极浆料,并用其在氧化锌基片上印制、烧结后获得了铜电极膜。利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螺旋拉力计、小型锡焊锅、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烧结后的铜膜进行性能测试,考察了铜粉种类、少量银添加量对铜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采用由雾化法和电解还原法两种方式制备的铜粉制备铜浆,经过600℃烧结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雾化法制备的铜粉制备成的铜膜孔隙率低,但融化效果差;电解还原法获得的铜粉制备成的铜膜孔隙率较高,但受其形状影响,枝梢部分融化效果较好。两者的电阻相差较小,分别为15.5 mΩ及14.8mΩ。(2)对比了不同低温玻璃的软化点及润湿性能,发现两种玻璃的熔融温度都在500℃600℃之间,从表观形貌观察得到,GF-1型玻璃的润湿性能更好。(3)确定了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用铜电极浆料的配比,其中导电相:玻璃粉:氧化物:有机载体比例为72:6.4:1.6:20。由此比例制备的铜导体浆料,可焊性良好,电阻率最低可达12.3mΩ,但在600℃下烧结的铜膜附着力较低,最大为2.4N。(4)在铜粉中加入银后,银在铜粉中间起到了桥接的作用,填充了铜粉之间的空隙,改善了铜粉的烧结活性,降低了膜层电阻。采用银含量为10%的银包铜粉制备了不同配比的铜导体浆料,结果发现当银包铜粉与铜粉的添加量为1:2时,银包铜粉对铜粉烧结的促进效果最好。对膜层附着力改善明显,附着力最高为4.5N。(5)对比由雾化法和电解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加入银包铜粉后的浆料,烧结后发现银包铜粉对于改善雾化法制备的球型铜粉的烧结效果最好。对电解法制备的铜粉电阻的影响效果最明显,电阻率下降达到了27.2%。(6)通过对比加入银包铜粉与加入银粉的两种铜浆,发现加入银包铜粉的浆料中银的分布更为均匀,对铜粉烧结的促进效果更好。(7)对三种纯铜浆料及添加了银包铜粉的铜浆制备成的六种铜膜做抗氧化测试,结果发现,加入了银包铜粉的浆料的抗氧化性能要强于纯铜浆,增重率最大的浆料为大粒径的球形铜粉,达到4.42%,增重率最小的为小粒径的球形铜粉,最小为3.2%。

赵小苗[9](2017)在《高压下低维材料的结构与超导电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超导电性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点,自从1986年高温铜基超导体的发现以来,高温超导体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一些低维体系材料在高压下的结构与超导电性。第一类,准二维结构的多环芳香烃有机超导体,这类材料可以通过碱金属的掺杂来实现超导电性,这类材料的母体结构简单,但物理性质很复杂,着名科学家Little曾预言室温超导体很可能在有机材料中发现,且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此类材料在高压下有着丰富的结构和电子相变。本论文选择了准二维结构、具有强的电声耦合和强的电子与电子相互作用的多环芳香烃有机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组分的金属进行掺杂,探索超导电性产生的条件;同时,通过高压拉曼和X衍射的测量,研究母体在高压下振动和结构性质,这将有利用于超导电性机理的理解;研究类似化合物在高压下的晶格和电子结构与能隙演化,探索有机化合物在高压下可能的金属化。第二类,二维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这类材料是典型的层状结构,过渡金属与硫族原子之间共价键连接,层与层之间主要为弱的范德瓦耳斯力,晶格和电子结构很容易受到压力的调制,而产生新的物理性质和现象。本论文研究了MoX2(X=S,Te)在高压下振动、晶格和电子结构,发现在高压下材料经历了半导体到金属化的转变,其中MoS2样品在此转变中伴随着一阶等结构相变。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低维性结构,是一种典型的电荷密度波体系。本文研究了2H-TaS2在高压下的超导电性和电荷密度波行为,并研究了TaS2在高压下的结构性质演化等。具体内容如下:1.运用固相法,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K,合成出Kxphenanthrene,并进行拉曼和磁性测量,发现仅当电子转移数为3时,样品具有超导电性转变。理论计算发现,当电子转移数远离3时,费米能级会落在能隙处,金属化行为消失。同时,对有机超导体母体coronene和phenanthrene进行高压拉曼和X衍射的测量,从光谱的研究结果发现coronene在1.5 GPa和12.2 GPa发生了两次结构相变,经过分析指标确定了相应的相为:相Ⅰ为P21/a(P<1.5 GPa),相Ⅱ(1.5 GPa≤P≤12.2 GPa)为P2/m,相Ⅲ(P>12.2 GPa)为Pmmm相。而phenanthrene在压力下经历了三次结构相变,当压力高达30.8 GPa时,衍射峰仍可以清晰观察到,表明晶格结构保持完好,材料可能在30.8 GPa以上出现非晶化。2.通过高压拉曼测量研究isoviolanthrone在高压下的振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从11.0 GPa材料开始发生相变,到13.8 GPa相变转变完成。这个转变是由于分子间的堆垛方式和分子内的键与键之间的作用力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从拉曼光谱可以看出,晶格振动峰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此相变可能为结构的扭曲或者重构。相变压力点与电阻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此转变可能为电子相变。相应地,从实验和理论方面,研究了triphenylene在高压下的光学和结构性质,从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1.4 GPa时,分子发生重构。高压X衍射测量显示,材料在整个压力研究范围内保持稳定,没有结构相变发生。通过计算得到的晶格参数与实验得到的结果一致。随着压力的增大,光学吸收谱的测量表明,材料的能隙逐渐减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压力增大到180 GPa时,压力引起的分子间的交叠逐渐增强,使能带交叠能隙闭合,出现金属化行为。3.对MoS2进行了高压X衍射、拉曼和电导率的测量。高压拉曼和X衍射结果一致表明,当压力高于20.0 GPa时,MoS2由于层的滑移发生2Hc到2Ha的等结构相变。当压力为40.0 GPa时,一阶结构相变完成,同时伴随着c轴和体积的坍塌。当相变完成时,在新的2Ha相,得到了金属态的MoS2。4.结合多种高压测量技术和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研究了2H-MoTe2在高压下振动、结构和电子性质。实验和计算结果一致表明:在压力大约为10.0 GPa,MoTe2经历一个半导体到金属态的转变。不像MoS2,MoTe2在此转变过程中,是由于电子结构和能隙的逐渐调制而成,没有发生结构相变。通过拟合高压拉曼峰的频率,发现在10.0 GPa左右,拉曼峰频率的移动有不连续性,这是由于在此转变过程中,材料的压缩率发生了变化。在经历半导体到金属化的转变中,MoTe2的电输运性质具有很大的可调制性,包括电阻率有1010倍的减小,载流子浓度有105倍的提高和迁移率有103倍的下降。5.进行了TaS2在高压下的电输运、拉曼和X衍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超导转变温度逐渐提高8 K,电荷密度波逐渐被压制。当压力高于7.0 GPa,电荷密度波消失,同时伴随着载流子特征从负变为正,这可能是由于费米面附近发生重构。通过拟合正常态的电阻率,发现逐渐增强的杂质散射和高的系数A使得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下降。高压X衍射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压力范围,没有发生结构相变。拟合出的晶胞参数a/c的比值与超导转变温度和电荷密度波转变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晶胞参数的比值越大,超导转变温度越高,电荷密度波的转变温度越低。

罗习刚,吴涛,陈仙辉[10](2017)在《非常规超导体及其物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6年高温铜氧化合物超导体的发现开辟了超导研究的新纪元,人们开始大量探索具有非常规超导机制的新型超导材料,以期发现具有更高超导转变温度的超导体。文章将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简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非常规超导体材料家族及其物性,以及对非常规超导体材料研究的未来展望。

二、有机金属导体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金属导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诱导热解废旧印刷电路板(WPCB)的实验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WPCB的特点
        1.2.1 WPCB的材料性质
        1.2.2 WPCB的元素组成
    1.3 WPCB资源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1.3.1 机械处理技术
        1.3.2 冶金技术
        1.3.3 生物技术
        1.3.4 热解技术
        1.3.5 技术间的联合
        1.3.6 小结
    1.4 微波热解研究
        1.4.1 微波加热原理和特点
        1.4.2 微波热解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论文的研究构思、研究内容
        1.5.1 研究构思
        1.5.2 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WPCB微波热解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装置系统与实验设计
        2.2.1 实验原料
        2.2.2 WPCB微波热解实验设计
        2.2.3 反应装置与试剂
    2.3 WPCB微波热解特性
        2.3.1 微波功率的影响
        2.3.2 物料类型的影响
        2.3.3 不同添加物及比例的影响
        2.3.4 物料量的影响
    2.4 WPCB微波热解的动力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PCB微波热解产物的分析表征及资源化回收途径探索
    3.1 实验设计
    3.2 样品测试方法
        3.2.1 热解产物产率的测定
        3.2.2 分析方法和仪器
        3.2.3 溴元素的分析方法和仪器
    3.3 原料分析
        3.3.1 WPCB的FTIR分析
        3.3.2 WPCB的全元素分析
    3.4 WPCB微波热解产物分布研究
        3.4.1 微波功率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3.4.2 微波吸收剂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3.5 热解产物分析表征及资源化途径
        3.5.1 液体产物
        3.5.2 气体产物
        3.5.3 固体产物
    3.6 WPCB热解过程中溴迁移规律和脱除途径的研究
        3.6.1 溴脱除途径的探索
        3.6.2 WPCB微波热解过程中溴迁移规律的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波作用下介质吸波与金属放电的耦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微波与介质作用的理论基础
        4.2.1 微波加热机制
        4.2.2 微波放电机制
        4.2.3 微波-金属放电机制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装置及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间接量热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微波作用下的金属放电现象及热效应
        4.4.2 微波加热活性炭热效应
        4.4.3 微波加热活性炭与金属的耦合热效应
    4.5 小结
第五章 微波加热过程的模拟研究
    5.1 模拟方法和思路
        5.1.1 模拟方法
        5.1.2 模拟思路
    5.2 理论研究与数学模型及数值算法
        5.2.1 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组
        5.2.2 温度场计算的理论基础——有内热源的导热方程
    5.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5.3.1 空载时谐振腔内电磁场的分布数值计算结果
        5.3.2 微波加热水过程的数值模拟
        5.3.3 微波加热活性炭的模拟
        5.3.4 微波加热含金属废料的电磁场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电子废弃物微波处置工艺系统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6.1 试验原料与方法
        6.1.1 实验原料
        6.1.2 微波热解装置
        6.1.3 破碎和分离
        6.1.4 产物分析
        6.1.5 产品回收价值评估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2.1 热解气体产物
        6.2.2 热解液体产物
        6.2.3 热解固体产物
        6.2.4 小结
    6.3 电子垃圾微波热解工艺设计
    6.4 电子废物的微波热解的经济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ENGLISH PAPERS
    Paper Ⅰ:Kinetic Study of the Pyrolysis of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Subjectto Conventional and Microwave Heating
    Paper Ⅱ:Recycling of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by Microwave-inducedPyrolysis and Featured Mechanical Processing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与制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热电学基础理论
    1.3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热电制冷技术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工作内容
2 实验及测试方法
    2.1 材料及器件热电性能测试技术
    2.2 材料及器件的基本表征测试
    2.3 热电片制冷特性的理论分析
3 薄膜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PEDOT薄膜的热电性能研究
    3.4 钙钛矿薄膜的热电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半导体热电片的制冷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半导体制冷温控箱的性能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热结构设计与传热方式研究
    5.3 高精度半导体恒温制冷系统的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目录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银包铜粉及聚合物导体浆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导体浆料的概述
        1.1.1 导体浆料用途
        1.1.2 导体浆料的分类
        1.1.3 导体浆料的组成
        1.1.4 导体浆料的导电机理
    1.2 导体浆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电子浆料的发展历程
        1.2.2 中、高温导体浆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低温导体浆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导体浆料的发展趋势
    1.4 银包铜粉的研究进展
        1.4.1 银包铜粉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1.4.2 化学镀法制备银包铜粉
    1.5 银包铜粉的应用
        1.5.1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电极浆料
        1.5.2 电磁屏蔽涂料的金属粉导电填料
        1.5.3 电子封装用导电胶
        1.5.4 低温聚合物浆料
    1.6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内容
        1.6.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镀银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2.1 Cu-H_2O系与Ag-H_2O系E-pH图
    2.2 Cu-NH_3-H_2O系与Ag-NH_3-H_2O系E-pH图
        2.2.1 Cu-NH_3-H_2O系
        2.2.2 Ag-NH_3-H_2O系与E-pH图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银包铜粉制备的技术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及测实设备
        3.1.3 片状铜粉在液体中分散研究
        3.1.4 银包铜粉的制备
        3.1.5 银包铜粉的性能表征
    3.2 铜粉预处理对银包铜粉包覆效果的影响
        3.2.1 去除铜粉表面的氧化物
        3.2.2 去除铜粉中的杂质
    3.3 片状铜粉分散性
        3.3.1 片状铜粉的特点
        3.3.2 片状铜粉在水溶液中的分散
        3.3.3 分散剂的选择研究
    3.4 镀液组成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
        3.4.1 银氨溶液浓度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
        3.4.2 还原剂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
    3.5 工艺条件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
        3.5.1 镀液温度
        3.5.2 体系液固比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
        3.5.3 体系pH值对银包铜粉包覆效果的影响
        3.5.4 搅拌强度对银包铜粉包覆效果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包铜粉的性能及银镀层特征的研究
    4.1 检测用银包铜粉制备
    4.2 银包铜粉及银镀层的表征
        4.2.1 银包铜粉性能
        4.2.2 银镀层特征
    4.3 银包铜过程银镀层形貌的探讨
    4.4 银镀层的特征
        4.4.1 银镀层表面形貌
        4.4.2 银镀层的成分分析
        4.4.3 银镀层的均匀性
        4.4.4 银镀层的致密性
    4.5 银包铜粉的性能
        4.5.1 外观颜色
        4.5.2 粒度
        4.5.3 松装密度
        4.5.4 压实电阻
        4.5.5 比表面积
        4.5.6 银包铜粉的抗氧化能力
    4.6 抗氧化银镀层的结构优化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包铜粉聚合物导体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1.3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5.2 分析及检测方法
        5.2.1 浆料细度
        5.2.2 浆料粘度
        5.2.3 导电相吸油量
        5.2.4 导电相表面改性效果表征
        5.2.5 方阻的测量
        5.2.6 附着力
        5.2.7 硬度
        5.2.8 抗折强度
        5.2.9 膜层表面形貌
    5.3 聚合物体系制备
        5.3.1 聚合物体系的选择
        5.3.2 聚合物体系的组成
        5.3.3 聚合物体系的优化
    5.4 导电相的分散
        5.4.1 导电相的分散原理
        5.4.2 导电相改性包覆表征
        5.4.3 改性前后导电相在有机载体中分散
    5.5 导电相的优化
    5.6 银包铜粉浆料与银浆料性能对比
        5.6.1 印刷性能
        5.6.2 导电性
        5.6.3 附着力
        5.6.4 抗折强度
        5.6.5 浆料的稳定性
        5.6.6 性能综合对比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迁移行为的研究
    6.1 实验方法
        6.1.1 实验电极的制备
        6.1.2 迁移实验
    6.2 分析及检测方法
        6.2.1 迁移过程的分析及检测
        6.2.2 迁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检测
    6.3 迁移现象及特征
        6.3.1 不同电压银迁移现象
        6.3.2 不同间距银迁移现象
        6.3.3 不同图案银迁移现象
        6.3.4 不同导电相的银迁移现象
        6.3.5 不同银含量的导电相的迁移现象
        6.3.6 不同形状导电相的迁移现象
    6.4 银迁移的电化学测试分析
        6.4.1 塔菲尔极化曲线
        6.4.2 交流阻抗图分析
    6.5 银包铜粉浆料抗迁移机理研究
        6.5.1 银迁移机理
        6.5.2 迁移过程的电化学热力学分析
        6.5.3 银包铜粉抗迁移性能的影响因素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银包铜粉的应用及产业化
    7.1 产业化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
    7.2 银包铜粉在电磁屏蔽涂料上的开发应用
        7.2.1 导电粉体、树脂、溶剂和助剂之间的匹配性研究
        7.2.2 金属颗粒在树脂、溶剂、助剂混合体中的排列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7.2.3 研究银包铜粉的形状、松装密度、粒度、表观等对电磁屏蔽效能和表面性能影响
        7.2.4 导电涂料的树脂、溶剂和助剂选择
        7.2.5 电磁屏蔽涂料的性能研究
        7.2.6 电磁屏蔽涂料配方及最佳技术路线的确定
    7.3 实现产业化后达到技术经济指标
        7.3.1 技术指标
        7.3.2 经济指标
    7.4 技术水平
        7.4.1 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
        7.4.2 第三方评价
    7.5 产品应用情况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报专利情况)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
附录E (查新报告)

(5)加厚型铜导体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导体浆料简介
        1.2.1 导体浆料用途
        1.2.2 导体浆料分类
        1.2.3 导体浆料的组成
        1.2.3.1 导电相
        1.2.3.2 玻璃相
        1.2.3.3 有机载体
    1.3 导体浆料的导电原理
    1.4 散热片研究概述
        1.4.1 陶瓷散热片金属化
        1.4.1.1 金属粉末法
        1.4.1.2 直接敷铜法
        1.4.1.3 厚膜技术
        1.4.2 陶瓷散热片的制备工艺
    1.5 铜导体浆料及有机载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铜导体浆料的研究进展
        1.5.2 导体浆料用有机载体的研究进展
    1.6 厚膜导电浆料的性能
    1.7 导体浆料用有机载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7.1 存在的问题
        1.7.2 发展趋势
    1.8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9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9.1 研究的内容
        1.9.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有机载体制备的理论基础
    2.1 有机载体概述
        2.1.1 有机载体的特性
        2.1.2 有机载体的作用
    2.2 有机载体对浆料触变性、流平性的影响
    2.3 有机载体对丝网印刷膜层厚度的影响
第三章 铜导体浆料有机载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有机载体的制备及性能
        3.1.1 实验材料
        3.1.2 设备与性能表征
        3.1.2.1 粘度测定
        3.1.2.2 挥发性测定
        3.1.2.3 流平性测定
        3.1.2.4 膜层厚度测定
        3.1.3 有机载体的制备工艺
        3.1.4 有机载体溶剂体系设计
        3.1.5 有机载体体系设计
        3.1.5.1 有机载体原料的选择
        3.1.5.2 有机载体原料配比
        3.1.6 有机载体组份的优化
        3.1.6.1 溶剂体系对有机载体流变性的影响
        3.1.6.2 触变剂对有机载体流变性的影响
        3.1.6.3 有机载体组份对导体浆料印刷性能的影响
        3.1.6.4 有机载体对导体浆料流平时间的影响
        3.1.6.5 有机载体对导体浆料干燥时间的影响
        3.1.6.6 有机载体对导体浆料膜层厚度的影响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仪器设备
    4.2 铜导体浆料的制备工艺
        4.2.1 浆料制备的工艺过程
        4.2.2 铜导电厚膜制备工艺
        4.2.3 多层印刷铜膜工艺
    4.3 铜导电厚膜性能测试
        4.3.1 铜浆的细度测试
        4.3.2 铜导电厚膜的表观形貌
        4.3.3 铜导电厚膜方阻的测定
        4.3.4 铜导电厚膜附着力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YBCO涂层导体的化学溶液沉积制备技术及超导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涂层导体的组成以及应用前景
    1.3 超导层的结构和制备方法
        1.3.1 超导层的结构
        1.3.2 超导层的制备方法
    1.4 化学溶液沉积制备超导层的研究进展
        1.4.1 化学溶液沉积制备超导层的基本原理
        1.4.2 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制备超导层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4.3 化学溶液沉积技术引入钉扎研究进展
        1.4.4 存在的基础科学问题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背景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与原理
    2.1 引言
    2.2 超导层的制备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原料
        2.2.3 前驱液
        2.2.4 涂敷方法
        2.2.5 低温热解
        2.2.6 高温晶化
    2.3 超导层的表征方法
        2.3.1 热重-差热
        2.3.2 粘度-折光率
        2.3.3 红外/紫外光谱
        2.3.4 金相显微镜
        2.3.5 原子力显微镜
        2.3.6 扫描电镜
        2.3.7 透射电镜
        2.3.8 X 射线衍射
        2.3.9 超导性能分析
3 传统三氟乙酸金属有机沉积工艺优化
    3.1 引言
    3.2 传统全氟前驱液的表征
        3.2.1 前驱单体及前驱液的热重-差热
        3.2.2 前驱单体及前驱液的红外/紫外光谱
        3.2.3 热解及晶化反应
    3.3 涂敷及热解工艺参数对前驱膜形貌的影响
        3.3.1 涂敷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
        3.3.2 升温速度的影响
    3.4 晶化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3.4.1 温度的影响
        3.4.2 氧分压的影响
        3.4.3 气体流速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YBCO 超导层与缓冲层的相互影响
    4.1 引言
    4.2 衬底缓冲层对超导层的影响
        4.2.1 实验过程
        4.2.2 衬底晶格失配度对超导层的影响
        4.2.3 锆酸镧缓冲层形貌对超导层的影响
    4.3 三氟乙酸金属有机沉积过程对缓冲层的影响
    4.4 小结
5 新型低氟前驱液的快速热解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新型低氟前驱液的制备及表征
        5.2.1 实验过程
        5.2.2 前驱体及前驱液的热重-差热
        5.2.3 更低氟含量前驱液的热重-差热分析
        5.2.4 前驱体及前驱液的红外光谱
    5.3 快速热解机制
    5.4 快速热解制备 YBCO 薄膜
        5.4.1 实验过程
        5.4.2 升温速率对 YBCO 薄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YBCO 超导层的晶化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YBCO 膜的成相过程
        6.2.1 YBCO 膜的形核和生长过程
        6.2.2 YBCO 膜快速晶化中的形核控制
    6.3 采用低氟前驱液在金属衬底上制备超导层
    6.4 小结
7 不同钉扎类型对 YBCO 超导层的影响
    7.1 引言
    7.2 离子缺陷钉扎 YBCO 超导层
        7.2.1 实验过程
        7.2.2 不同钆含量 YBCO 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7.3 第二相钉扎 YBCO 超导层
        7.3.1 实验过程
        7.3.2 不同锆含量 YBCO 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7)芳香酰亚胺的溶液加工及其热电和铁磁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苝酰亚胺分子结构与离子还原态
        1.2.1 苝酰亚胺衍生物简介
        1.2.2 苝酰亚胺的离子还原态
    1.3 有机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热电转换物理效应
        1.3.1.1 泽贝克效应
        1.3.1.2 佩尔捷效应
        1.3.1.3 汤姆孙效应
        1.3.1.4 热电效应间的关系
        1.3.2 热电材料优值和热电转换效率
        1.3.2.1 热电材料优值
        1.3.2.2 热电转换效率
        1.3.3 热电材料性能优化策略
        1.3.3.1 无机热电材料的优化策略和研究进展
        1.3.3.2 有机热电材料的优化策略和研究进展
    1.4 有机磁学
        1.4.1 有机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自旋和磁有序结构
        1.4.2.1 自旋的定义
        1.4.2.2 磁有序结构
        1.4.3 分子基铁磁体
        1.4.3.1 金属配合物分子铁磁体
        1.4.3.2 金属-有机自由基分子铁磁体
        1.4.3.3 纯有机分子铁磁体
        1.4.4 纯有机磁体的基本设计原则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5.1 课题的提出和创新点
        1.5.2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芳香酰亚胺的溶液加工
    2.1 引言
    2.2 4Cl-PBI的溶液加工
        2.2.1 4Cl-PBI的溶解
        2.2.1 4Cl-PBI离子态的光物理性质
        2.2.2 4Cl-PBI薄膜的结构表征
    2.3 PBI的溶液加工
        2.3.1 PBI的溶解
        2.3.1 PBI离子态的光物理性质
        2.3.2 PBI薄膜的结构
    2.4 萘酰亚胺的溶液加工
        2.4.1 NDI的溶解
        2.4.2 NDI离子态的光物理性质
        2.4.3 NDI薄膜的结构表征
    2.5 小结
第三章 苝酰亚胺薄膜的热电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氧化掺杂下PBI薄膜组分变化研究
        3.2.1 EPR谱图
        3.2.2 拉曼光谱
        3.2.3 XPS光谱
    3.3 热电性质研究
        3.3.1 热电参数
        3.3.2 热电微型器件
    3.4 掺杂机制研究
        3.4.1 氧化掺杂下n型传输机制
        3.4.2 泽贝克系数增大机制
    3.5 小结
第四章 苝酰亚胺聚集态薄膜的室温铁磁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PDI聚集态薄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4.2.1 PDI聚集态薄膜的制备
        4.2.2 PDI聚集态薄膜的结构表征
    4.3 PDI聚集态薄膜的铁磁性质
        4.3.1 磁滞回线
        4.3.2 磁有序
        4.3.3 铁磁机理
    4.4 小结
第五章 实验药品和测试仪器
    5.1 实验药品
    5.2 测试仪器与方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用铜电极浆料制备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氧化锌压敏电阻概述
        1.2.1 压敏电阻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1.2.2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导电原理及工作机理
        1.2.3 氧化锌压敏电阻的应用现状
    1.3 微电子工业用导体浆料概述
        1.3.1 微电子工业用铜粉制备方法
        1.3.2 微电子工业用电子浆料的分类及应用
        1.3.3 微电子工业用贱金属浆料发展现状
        1.3.4 微电子工业用铜导体浆料的组成及制备工艺
        1.3.5 铜导体浆料的丝网印刷工艺
        1.3.6 浆料中铜粉的烧结动力学原理和铜浆的导电机理
    1.4 铜导体电子浆料发展趋势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条件与方法
    2.1 实验的主要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主要原料
        2.1.2 实验主要器材
    2.2 性能表征
        2.2.1 铜导体浆料粘度的测定
        2.2.2 铜导体浆料细度的测定
        2.2.3 铜导体浆料电阻率的测定
        2.2.4 铜导体浆料的热稳定性测试
        2.2.5 铜导体浆料铜膜附着力的测定
        2.2.6 铜导体浆料抗氧化性能测定
        2.2.7 粉末的X射线衍射分析
        2.2.8 铜膜表面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
第三章 氧化锌压敏电阻铜电极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铜粉种类对烧结性能的影响
        3.1.1 不同烧结温度下铜膜的烧结性能
        3.1.2 铜电极表面形貌表征
    3.2 有机载体含量对铜膜性能的影响
        3.2.1 有机载体含量对铜膜印刷性能的影响
        3.2.2 有机载体含量对铜电极导电性能的影响
        3.2.3 有机载体含量对铜膜厚度的影响
        3.2.4 有机载体对铜膜烧结性能的影响
    3.3 铜粉含量对铜膜性能的影响
    3.4 玻璃粉对铜膜性能的影响
        3.4.1 玻璃粉性能表征
        3.4.2 玻璃粉对铜膜导电性能的影响
        3.4.3 玻璃粉对铜膜可焊性与附着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银对压敏电阻器用铜电极浆料的影响
    4.1 添加银包铜粉的铜浆的制备
    4.2 铜膜的检测
    4.3 不同制备方式的铜粉添加银包铜粉的对比
        4.3.1 铜膜导电性测试
        4.3.2 铜膜表面的微观形貌
        4.3.3 铜膜表面的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
    4.4 铜浆中加入银包铜粉与加入银粉的对比
    4.5 铜膜抗氧化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高压下低维材料的结构与超导电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导材料的研究现状
    1.2 压力对超导电性研究的重要性
    1.3 芳香烃类有机超导体及母体的研究综述
        1.3.1 芳香烃类有机超导体的晶格结构和能带结构
        1.3.2 芳香烃类有机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作用和可能的超导电性
        1.3.3 金属掺入芳香烃类有机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及在高压下的研究
        1.3.4 芳香烃类有机化合物在高压下的研究
    1.4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
        1.4.1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结构
        1.4.2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相关物性及应用
        1.4.3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电荷密度波与超导电性
        1.4.4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第二章 金刚石对顶砧技术及相关的高压测量方法
    2.1 金刚石对顶砧技术
        2.1.1 金刚石对顶砧 (Diamond Anvil Cell) DAC装置
        2.1.2 金属封垫
        2.1.3 压力标定
        2.1.4 传压介质
    2.2 高压拉曼光谱的原理和实验测量
        2.2.1 拉曼光谱的原理
        2.2.2 高压拉曼光谱实验
    2.3 高压下同步辐射X衍射实验方法
        2.3.1 同步辐射原理
        2.3.2 高压下同步辐射实验技术
        2.3.3 X衍射实验数据处理
    2.4 高压下红外或紫外吸收光谱的测量
        2.4.1 红外或紫外吸收光谱的原理
        2.4.2 高压红外或紫外吸收光谱测量
    2.5 高压下电输运测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金属的掺入量对有机超导体超导电性的调制及母体在高压下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3.1 钾的掺入量对phenanthrene超导电性的调制
        3.3.2 有机超导体母体coronene在高压下的振动性质
        3.3.3 有机超导体母体coronene高压下的结构演化
        3.3.4 有机超导体母体phenanthrene高压下的相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化合物isoviolanthrone和triphenylene在高压下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4.3.1 有机化合物isoviolanthrone高压拉曼研究
        4.3.2 结合计算和实验对有机化合物triphenylene进行高压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oS_2在高压下的等结构相变和金属化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5.3.1 MoS_2在高压下的等结构相变
        5.3.2 MoS_2在高压下的金属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oTe_2在高压下的电子、结构和振动性质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过程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3.1 MoTe_2在高压下的电输运性质的研究
        6.3.2 MoTe_2在高压下振动和结构性质的研究
        6.3.3 MoTe_2在高压下的电子结构性质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压力调制 2H-TaS_2的电荷密度波和超导电性的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过程
    7.3 实验结果和讨论
        7.3.1 2H-TaS_2在高压下电输运性质的研究
        7.3.2 2H-TaS_2在高压下拉曼和结构的研究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非常规超导体及其物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与非常规超导电性
2 有机超导体
3 重费米子超导体
4 铜氧化物超导体
5 铁基超导体
6 二维超导体
7 展望

四、有机金属导体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诱导热解废旧印刷电路板(WPCB)的实验和机理研究[D]. 孙静. 山东大学, 2012(05)
  • [2]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与制冷应用研究[D]. 吴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银包铜粉及聚合物导体浆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晓云.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6)
  • [5]加厚型铜导体浆料用有机载体的制备[D]. 张飞进.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6]YBCO涂层导体的化学溶液沉积制备技术及超导性能研究[D]. 金利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13(10)
  • [7]芳香酰亚胺的溶液加工及其热电和铁磁性质的研究[D]. 蒋庆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用铜电极浆料制备技术[D]. 马洪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高压下低维材料的结构与超导电性的研究[D]. 赵小苗.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10]非常规超导体及其物性[J]. 罗习刚,吴涛,陈仙辉. 物理, 2017(08)

标签:;  ;  ;  ;  

有机金属导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