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安志敏[1](1983)在《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文中指出根据已公布的47个碳-14数据,进而分析10处中国晚期遗址的年代和问题,并提出不同的看法。文中强调:露天遗址中碳-14数据的异常现象,往往与各种原因形成的再次堆积有关。因此必须注意样品的采集和避免引用孤零的碳-14数据,同时还要结合地层和文化性质的分析,才可能保证断代的准确性。
陈伟驹[2](2016)在《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与生计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发展道路迥异于其它地区。对其作系统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岭南地区的独特性,同时也为认识史前人类生计方式演变的区域多样性和共同规律等普遍性问题提供启示。鉴于时空框架是研究生计方式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本文先对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时空框架作系统梳理,再对划分出来的文化期/文化及其类型的生计方式进行研究,而后总结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并将之与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上述普遍性问题。在时空框架研究中,本文从多方面论证岭南史前考古学界普遍使用的骨骼14C数据(常规法)大多偏晚,而被普遍剔除不用的螺壳14C数据虽有偏差,却比较接近同一层位木炭14C数值的校正年代。据此,本文修正了诸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的年代,并提出岭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有陶(北部)”和“无陶(南部)”两大区域类型以及广西河旁贝丘遗存不晚于距今七千年等新观点。此外,对各个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末期遗存的分期和断代方面也多有创新,如针对桂西区,识别出革新桥遗存是上承河旁贝丘遗存下接顶蛳山四期等遗存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期;针对珠三角地区,指出西贡沙下遗址分期混乱、断代有误;针对环北部湾沿海地区,对鲤鱼墩遗址进行了重新断代;针对桂北地区、粤北地区、粤东地区和桂东-粤西地区,本文也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或批判某些观点的不合理之处、或给出更加精确的结论、或为某一种观点提供更多的材料证据。以上工作使本文获得早晚顺序相对正确的文化序列和年代相对单纯的文化期/文化,为探讨生计方式及其演变奠定了基础。在生计方式研究中,由于本文严格以时空框架为基础,并以较以往更加实证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即全面利用石器、动植物、古环境和生物考古等信息去论证某时期、文化或类型的生计方式,因此也收获不少新的认识,如提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可以区分出两种生计适应模式或类型,北部“有陶类型”人群由于地处更高的纬度,在末次盛冰期时期,面临更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比南部“无陶类型”更加强调食物来源多样性、营养获取率和取食效率;新石器时代中期河旁贝丘遗存的生计方式虽然大体延续早期广谱性采集渔猎经济,但渔猎技术有所提升,且存在一个不断强化植物利用的趋势;咸头岭文化并非普遍认为的“以海洋资源为生”的族群,而是整体上以植物利用为主,并在最末期才开始利用牡蛎等海洋资源的文化;革新桥遗存不能笼统概括为渔猎采集,而是一支强化植物利用并兼顾渔猎的文化;石峡文化、晓锦文化等并非“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而是一种渔猎采集为主、水稻栽培为辅的经济形态。最后,本文整合时空框架和生计方式的研究成果,细化和深化了岭南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即将以往的“采集狩猎→农业”或“采集狩猎→采集狩猎为主、农业为辅→农业为主”粗线条的二期或三期论发展为五期说:新石器时代早期“广谱性采集渔猎初级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广谱性采集渔猎经济发展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段“植物强化利用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区域经济转型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水稻栽培普及和发展期”和“渔猎专业化期”。在比较研究部分,本文细化了距今2-1.2万年间人群生计分区现象,提出四个区域类型或四种模式:华北地区的虎头梁—下川模式,以细石叶遗存为代表;长江中游的十里岗—宋家垱模式,以石片石器和个别陶器为代表;岭南北部和岭北地区的仙人洞—玉蟾岩模式,以砾石石器组合、陶器等为代表;岭南南部地区的白莲洞—独石仔模式,只有简单的砾石石器组合。此外,从工具组合的角度说明以上各个地区在农业化过程发展道路的差异和时间差: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表现出谷物栽培、野生植物采集和渔猎并进的方式;同时期的后李文化、上山文化则经历一个以野生植物采集和研磨为主的生计阶段;彭头山—皂市下层文化未见野生植物研磨和粉食;同时期的岭南地区则仍然处于广谱性采集渔猎阶段。另外,还观察到大范围人类生计演进的共同规律:面对末次盛冰期资源压力的时候,南北方都采取了拓宽植物食物来源的策略;在农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都经历过强化野生植物利用的阶段,表现在工具上就是研磨石器的大量出现;各区域人群在生计适应策略的差异性都是面对特定资源压力的产物。最后,对于常常分属于两种研究范式的时空框架和生计方式研究,本文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研究属于一种新的尝试,这为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时空框架和生计方式研究提供新观点的同时,也可能会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上的示例。将岭南地区的研究成果与华北和长江流域进行比较分析,所取得的观点对于宏观地认识中国史前人类生计方式演变的区域差异和共同特点也或将有启示意义。
王建[3](1992)在《关于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的时代、性质问题——与安志敏先生讨论》文中认为1983年《人类学学报》第2卷第4期发表了安志敏先生的《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以下简称《碳-14和问题》)。该文前言有云:"本文的讨论,仅限于有碳-14数据的晚期旧石器,也包括在时代或文化性质上尚有争议的若干遗存。这里所选择的10处遗址,只是根据作者个人的理解。在已发表的碳-14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关系和文化性质来重新估价"。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柴寺7701地点,就属于安志敏
裴世东[4](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李罡[5](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王建[6](1986)在《关于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的时代、性质问题——与安志敏先生讨论》文中研究表明山西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前者也于下川富益河圪梁第二级阶地上部;后者位于汾河第二级阶地底部。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7701地点比下川稍早。 本文根据地貌、地层和所含的文化遗物,结合碳-14测据,与安志敏先生在《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中对下川、丁村提出的异议,进行了讨论,认为两遗址的时代与性质依然可信无疑。
夏鼐[7](1977)在《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文中提出 早在1955年,我们便在《考古通讯》上介绍过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的方法,指出它的重要性,并建议在国内建立实验室进行测定工作。这距离1950年W.F.利比(Libby)发明这方法的时间只有五年,距离介绍测定方法的着作的出版只有三年。后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遵照毛主席"洋为中用"、"自力更生"方针,建立了碳-14实验室。1972年《考古》复刊后的第一期,公布了第一批测定年代,后来又陆续分批公布,迄今已发表了四批数据。第一批
李青[8](2003)在《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楼兰鄯善为中心,对该地区自远古至公元5世纪这一漫长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主要的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了粗略地考察与综述。笔者以考古发现的材料和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的成果为依据,从艺术学和图像学的角度,对这一时期楼兰鄯善艺术作了概念性地时代划分,并对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大体排序和简要考释,所涉及的艺术类型包括石器、陶器、岩画、木雕、织物、铜器、漆器、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通过对这些艺术品及图像的具体把握和认识,在尽可能地吸收目前国内外民族学、历史学和考古学、艺术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楼兰鄯善艺术的发展状况、社会背景、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及学术价值作了以下初步探讨和论证: (一)根据文献和考古材料以及楼兰鄯善艺术自身发展的状况,结合艺术学和年代学的研究方法,初步对楼兰鄯善艺术作了时代划分,将其分为萌芽时期、融汇时期和昌盛时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艺术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主流艺术形式,而在三个时期相互之间其艺术存在着即有风格差异又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关系。 (二)从艺术图像研究入手,初步建立了框架式的楼兰鄯善艺术谱系。相对于目前楼兰鄯善艺术研究材料较为分散、驳杂无序的状况,笔者在国内外许多相关着作中收集到数千幅该地区艺术文物图像资料,并从中择选较为经典的图像400余幅进行了逐一考释和分类排序,从而以实证的方式归纳出楼兰鄯善造型艺术的基本面貌。 (三)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楼兰鄯善艺术是东西方及本土艺术相互交融的产物,蕴藏在楼兰鄯善艺术中的不同文化因素是极其丰富的,它反映了该地区艺术的多元文化本质,这不仅是楼兰鄯善艺术发展的内在基因,同时也应该看作是中华民族艺术史中的一个极为宝贵的文化传统。 (四)依笔者的观点来看,历史上一切发生在楼兰鄯善地区的艺术现象都应被看作是中华民族艺术发展史的一个有机环节,不仅如此,楼兰鄯善艺术曾对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该地区出现的一些主要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形式,都曾为中国艺术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在某些方面甚至改变了传统艺术中的一些表现方式。同时中原艺术亦通过楼兰鄯善而对西方世界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在对楼兰鄯善艺术的具体研究中初步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观点和看法。
安志敏[9](1984)在《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中指出 碳-14断代方法的应用,使全世界的史前考古学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碳-14实验室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65年建立,并测定了一批考古学的年代数据,直到1972年才正式发表。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三十八个碳-14实验室,其中与考古学有关的单位,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发表十批碳-14数据673个),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共发表五批碳-14数据
张嘉馨[10](2018)在《岩画研究中的断代问题——以将军崖岩画的年代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岩画研究中的断代问题为探讨要素,追溯了国内外岩画研究中直接断代和间接断代的方法,并以我国将军崖岩画为例,通过微腐蚀断代的方法获取了将军崖岩画中23个图像的年代,推断出将军崖岩画并非在一个时期内完成,它的制作是一个持续几千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将军崖岩画所在区域的考古学文化类型,通过对应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初步分析了将军崖岩画中相关图像的意涵。
二、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与生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时空框架的构建简史 |
1.3 生计方式的研究历程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
1.5 几个概念界定 |
第2章 时空框架的构建 |
2.1 新石器时代早期 |
2.1.1 以往的观点 |
2.1.2 两个重要的年代学问题 |
2.1.3 主要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
2.1.4 区域类型初探 |
2.1.5 新石器时代早期时空框架总结 |
2.2 新石器时代中期 |
2.2.1 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基本概况 |
2.2.2 河旁贝丘遗址的时空研究 |
2.2.3 河旁台地型遗址时空研究 |
2.2.4 桂北地区几个洞穴贝丘遗址 |
2.2.5 新石器时代中期时空框架总结 |
2.3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 |
2.3.1 概况与分区 |
2.3.2 桂西地区 |
2.3.3 珠江三角洲地区 |
2.3.4 粤东地区 |
2.3.5 环北部湾沿海地区 |
2.3.6 桂北地区 |
2.3.7 粤北地区 |
2.3.8 桂东粤西地区 |
2.3.9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时空框架总结 |
2.4 新石器时代时空框架总结 |
第3章 生计方式研究 |
3.1 新石器时代早期 |
3.1.1 以往的观点 |
3.1.2 动物利用 |
3.1.3 植物利用 |
3.1.4 工具反映的生计行为 |
3.1.5 区域生计分化探索 |
3.1.6 新石器时代早期生计方式总结 |
3.2 新石器时代中期 |
3.2.1 河旁贝丘遗址生计方式研究 |
3.2.2 河旁台地遗址生计方式研究 |
3.2.3 桂北地区几个洞穴遗址生计方式 |
3.2.4 新石器时代中期生计方式总结 |
3.3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 |
3.3.1 桂西区 |
3.3.2 珠江三角洲地区 |
3.3.3 粤东地区 |
3.3.4 环北部湾沿海地区 |
3.3.5 桂北地区 |
3.3.6 粤北地区 |
3.3.7 桂东粤西地区 |
第4章 生计方式演变规律的探索 |
4.1 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 |
4.1.1 以往的观点 |
4.1.2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 2-1 万年) |
4.1.3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 10000-7000 年) |
4.1.4 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段(距今约 7000-6500 年或略晚) |
4.1.5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距今约 6500-5000 年) |
4.1.6 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 5000-4000 年) |
4.1.7 小结: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概述 |
4.2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计方式的演变 |
4.2.1 长江下游地区 |
4.2.2 长江中游地区 |
4.2.3 华北地区 |
4.3 比较分析 |
4.3.1 初始策略的区域分化 |
4.3.2 应对新仙女木事件的地区差异 |
4.3.3 农业化过程的区域策略差异 |
4.3.4 生计方式演进的时间差 |
4.3.5 生计方式演进的共同规律 |
第5章 结语 |
5.1 本文的收获 |
5.1.1 时空框架研究方面 |
5.1.2 生计方式研究方面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范例说明 |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
一、步日耶的发现 |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鱼类化石 |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五、孢粉分析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
三、孢粉分析 |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
一、哺乳动物化石 |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
四、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及艺术分期 |
三、 考古调查及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历史概况及遗迹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历史概况 |
第三节 远古居民 |
第四节 主要遗迹 |
第二章 萌芽时期艺术 |
第一节 石器和陶器 |
第二节 木雕和饰物 |
第三节 织物和编织 |
第四节 墓葬和岩画 |
第三章 融汇时期艺术 |
第一节 织物和服饰 |
第二节 木器和漆器 |
第三节 陶器和铜器 |
第四节 书法及其他 |
第四章 昌盛时期艺术 |
第一节 绘画和雕塑 |
第二节 建筑和木雕 |
第三节 简纸和封泥 |
第四节 织物及其他 |
结论 |
主要参考论着 |
后记 |
(10)岩画研究中的断代问题——以将军崖岩画的年代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岩画年代研究的源流与发展 |
(一) 岩画研究中的间接断代 |
(二) 岩画研究中的直接断代 |
二、将军崖岩画的微腐蚀断代 |
(一) 岩画微腐蚀断代的方法来源及原理 |
(二) 将军崖岩画的微腐蚀年代判定 |
三、将军崖岩画图像相对应的社会文化意涵 |
四、结语 |
四、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J]. 安志敏. 人类学学报, 1983(04)
- [2]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与生计方式研究[D]. 陈伟驹. 吉林大学, 2016(08)
- [3]关于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的时代、性质问题——与安志敏先生讨论[J]. 王建.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 1992(00)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5]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 [6]关于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的时代、性质问题——与安志敏先生讨论[J]. 王建. 人类学学报, 1986(02)
- [7]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 夏鼐. 考古, 1977(04)
- [8]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 李青. 西北大学, 2003(01)
- [9]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J]. 安志敏. 考古, 1984(03)
- [10]岩画研究中的断代问题——以将军崖岩画的年代研究为例[J]. 张嘉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